TWI804185B -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4185B
TWI804185B TW111104377A TW111104377A TWI804185B TW I804185 B TWI804185 B TW I804185B TW 111104377 A TW111104377 A TW 111104377A TW 111104377 A TW111104377 A TW 111104377A TW I804185 B TWI804185 B TW I8041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eramic layer
manufacturing device
plasm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4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075A (zh
Inventor
中川龍之介
古賀達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3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4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418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58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58Vessel
    • H01J37/32477Vesse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otecting vessels or internal parts, e.g. coatings
    • H01J37/32495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vessel against plas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Die Bond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為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本發明的解決手段為提供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的反應室內使用,包含:基材,包含第一面,和與前述第一面相反側之第二面,和貫通前述第一面及前述第二面之至少一個孔;陶瓷層,以露出在前述基材的至少前述第一面上的方式被配設,前述孔具有:傾斜面,與前述第一面連續,對從前述第一面朝向前述第二面的第一方向傾斜;以及垂直面,在前述第一方向上位於前述第二面與前述傾斜面之間,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延伸,前述第一面與前述傾斜面所成的角比前述垂直面與前述傾斜面所成的角還大。

Description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本發明的態樣一般是關於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在半導體元件(semiconductor device)的製程中使用藉由電漿進行半導體晶圓等的工件(workpiece)的處理的半導體製造裝置。在這種半導體製造裝置內往往設置有至少一個孔且配置有與電漿接觸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往往會從這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產生微粒(particle)。因微粒成為所製造的半導體元件的良率(yield)的降低的因素,故被要求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12-05725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2016-028379號公報
本發明是基於如此的課題的認識所進行的創作,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第一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 半導體製造裝置的反應室(chamber)內使用,包含:基材,包含第一面,和與前述第一面相反側之第二面,和貫通前述第一面及前述第二面之至少一個孔;以及陶瓷層,以露出在前述基材的至少前述第一面上的方式被配設,前述孔具有:傾斜面,與前述第一面連續,對從前述第一面朝向前述第二面的第一方向傾斜;以及垂直面,在前述第一方向上位於前述第二面與前述傾斜面之間,沿著前述第一方向延伸,前述第一面與前述傾斜面所成的角比前述垂直面與前述傾斜面所成的角還大。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藉由第一面與傾斜面所成的角比較大,可緩和電漿集中於第一面與傾斜面所形成的邊緣部附近,可抑制微粒的產生。而且,藉由垂直面與傾斜面所成的角比較小,可更有效地抑制電漿侵入孔內部。
第二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一發明中,前述第一面與前述傾斜面所成的前述角為160°以上180°以下。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緩和電漿集中於第一面與傾斜面所形成的邊緣部附近,可更抑制微粒的產生。
第三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一發明或第二發明中,前述垂直面與前述傾斜面所成的前述角為大於90°且105°以下。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有效地 抑制電漿侵入孔內部。
第四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一發明至第三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中,前述陶瓷層包含多晶陶瓷(polycrystalline ceramics)。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第五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四發明中,由倍率40萬倍~200萬倍的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影像算出的前述多晶陶瓷的平均微晶大小(average crystallite size)為3奈米(nanometer)以上50奈米以下。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第六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一發明至第五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中,前述陶瓷層包含選自於由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的氟化物及稀土元素的酸氟化物(acid fluoride)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第七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六發明中,前述稀土元素為選自於由Y、Sc、Yb、Ce、Pr、Eu、La、Nd、Pm、Sm、Gd、Tb、Dy、Ho、Er、Tm及Lu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確實地 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第八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一發明至第七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中,前述基材包含陶瓷。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第九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第八發明中,前述基材包含氧化鋁(alumina)。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第十發明為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包含:反應室,與第一發明至第九發明中的任一項發明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前述反應室具有形成生成電漿的空間之內壁,前述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前述陶瓷層構成前述內壁的至少一部分。
依照該半導體製造裝置,可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依照本發明的態樣,可提供一種可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10、10a~10c:基材
11:第一面
12:第二面
13:孔
13a:第一孔部
13ac:傾斜面
13b:第二孔部
13c:第三孔部
13s:內周面
14、15:邊界
16a:第一區域
16b:第二區域
16c:邊界
17:邊界
20:陶瓷層
21:第一部分
21s:表面
22:第二部分
22s:表面
23:第三部分
23s:表面
30:複合結構物
100:半導體製造裝置
110:反應室
111:內壁
111b:下側內壁
111u:上側內壁
120、120a~120e: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
160:靜電吸盤
191:區域
210:晶圓
221:微粒
311:第一主表面
312:第二主表面
313:貫通孔
313a:第一孔區域
313b:第二孔區域
313c:第三孔區域
313s:內周面
e1~e4:端部
L1~L3:線段
P1~P3:部分
T21、T22:厚度
θ α、θ β、θ 1~θ 4:角
圖1是舉例說明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半導體製造裝置之剖面圖。
圖2是舉例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3(a)~圖3(c)是舉例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另一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4(a)~圖4(c)是舉例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基材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5(a)及5(b)是舉例說明與第二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6(a)及圖6(b)是舉例說明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7是舉例說明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應力之圖表。
圖8是舉例說明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中的耐微粒性的評價之表。
以下就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進行說明。此外各圖式中,對同樣的構成元件附加同一符號而適宜省略詳細的說明。
圖式是示意的或概念的圖,各部分的厚度與寬度的關係、部分間的大小的比率等未必一定與實物同一。即使是表示相同部分的情形,也有因圖式而使彼此的尺寸和比例不同而顯示的情形。
(第一實施形態)
圖1是舉例說明具有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 造裝置用構件的半導體製造裝置之剖面圖。
圖1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100具備:反應室110,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與靜電吸盤160。靜電吸盤160配設於反應室110的內部中的下部。晶圓210等的被吸附物載置於靜電吸盤160之上。在該例子中,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配設於反應室110的內部中的上部。例如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是在反應室110的內部中位於靜電吸盤160及晶圓210的正上方的反應室110的頂板構件。
反應室110具有形成生成電漿的空間(區域191)的內壁111。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的表面的陶瓷層20(參照圖2)構成內壁111的至少一部分。在該例子中,內壁111具有配置有靜電吸盤160之下側內壁111b與配置在比下側內壁111b還靠上之上側內壁111u。在上側內壁111u的至少一部分配設有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的陶瓷層20。
在半導體製造裝置100中,高頻電力(high-frequency power)被供給,如圖1所示的箭頭A1般例如鹵素系氣體等的原料氣體被導入到反應室110的內部。於是,被導入到反應室110的內部的原料氣體在靜電吸盤160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之間的區域191中電漿化。
此處,若反應室110的內壁藉由電漿腐蝕,則有產生微粒221的情形。若該微粒221附著在晶圓210, 則有所製造的半導體元件發生不良狀況的情形。於是,有半導體元件的良率及生產性降低的情形。因此,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被要求耐電漿性。
此外,與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也可以為配置於反應室內的上部以外的位置的構件。而且,使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半導體製造裝置不限於圖1的例子,包含進行退火、蝕刻(etching)、濺鍍、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沉積)等的處理的任意的半導體製造裝置(半導體處理裝置)。
與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作為半導體製造裝置內的各種構件,特別是作為在曝露於腐蝕性的高密度電漿環境的環境中使用的構件可適合被使用。具體而言,可舉出反應室壁、噴淋板(shower plate)、襯墊(liner)、護板(shield)、視窗(window)、邊緣環(edge ring)、聚焦環(focus ring)等。
圖2是舉例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2係放大顯示圖1所示的區域R近旁。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包含基材10與陶瓷層20。基材10具有第一面11和與第一面11相反側之第二面12。第一面11是面向圖1所示的反應室110的內側的面,第二面12是面向反應室110的外側的面。在基材10設置有至少一個孔13。孔13從第一面11到第二面12貫通基材10。
在該例子中,基材10例如為板狀(圓板狀)。 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分別例如是平面。但是,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也可以是曲面。而且,在基材10的中央設置有一個孔13。例如在孔13配置有噴射電漿的原料氣體的噴射器(injector)等的構件。電漿的原料氣體通過孔13,被導入到反應室110的內部。但是,孔13也可以不是將電漿生成用的原料氣體供給到反應室110內的孔,為貫通基材10的任意的孔也可以。而且,孔13不在基材10的中央也可以,且也可以設置複數個。
將從第一面11朝向第二面12的方向當作Z方向(第一方向)。將垂直於Z方向的一個方向當作X方向,將與Z方向及X方向垂直的方向當作Y方向。例如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對Z方向垂直,沿著X-Y平面延伸。
孔13(孔的內周面13s)具有第一孔部13a與第二孔部13b與第三孔部13c。孔13在沿著Z方向看時,例如為圓形。內周面13s是規定孔13的基材10的內周表面。內周面13s面向孔13的內側,與X-Y平面交叉。
第一孔部13a位於內周面13s之中第一面11的近旁,為與第一面11鄰接的區域。第一孔部13a與第一面11連續。第一孔部13a在Z方向上位於第一面11與第二面12之間。第一孔部13a不對第一面11平行,為與第一面11及Z方向交叉的傾斜面。第一孔部13a也可以是平行延伸於Z方向的面。在該例子中,在如圖2所示的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部13a為直線狀。但是,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部13a也可以不是直線狀, 例如彎曲也可以。在沿著Z方向看時(也就是說,在投影到X-Y平面時),第一孔部13a例如為被第一面11包圍的環狀。
在該例子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面11與第一孔部13a相接的邊界14成為角。但是,第一面11與第一孔部13a平滑地連接也可以。換言之,在圖2的剖面中,邊界14倒圓角而彎曲,具有曲率也可以。
第二孔部13b在Z方向上位於第一孔部13a與第二面12之間。換言之,第二孔部13b在Z方向上的位置為第一孔部13a在Z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面12在Z方向上的位置之間。例如第二孔部13b位於內周面13s之中第二面12的近旁,為與第二面12鄰接的區域。第二孔部13b與第二面12連續也可以。第二孔部13b延伸於Z方向,例如對Z方向平行。第二孔部13b構成例如略垂直於第二面12的垂直面。在沿著Z方向看時,第二孔部13b為例如位於第一孔部13a的內側的環狀。
第三孔部13c在Z方向上位於第一孔部13a與第二孔部13b之間。換言之,第三孔部13c在Z方向上的位置為第一孔部13a在Z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孔部13b在Z方向上的位置之間。第三孔部13c為內周面13s之中與第一孔部13a連續的區域。第三孔部13c不是對第一面11平行,而是與第一面11及Z方向交叉的傾斜面。第三孔部13c為延伸於Z方向的面也可以。在該例子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三孔部13c為直線狀。但是,在 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三孔部13c不是直線狀也可以,例如彎曲也可以。在沿著Z方向看時,第三孔部13c為例如被第一孔部13a包圍並與第一孔部13a相接的環狀,第二孔部13b位於第三孔部13c的內側。第三孔部13c與第二孔部13b連續也可以。
在該例子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部13a所延伸的方向與第三孔部13c所延伸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換言之,第三孔部13c與Z方向所成的角θ 1和第一孔部13a與Z方向所成的角θ 2相同。但是,角θ 1與角θ 2不同也可以。
而且,在該例子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二孔部13b與第三孔部13c相接的邊界17成為角。但是,第二孔部13b與第三孔部13c平滑地連接也可以。換言之,在圖2的剖面中,邊界17倒圓角而彎曲,具有曲率也可以。
而且,孔13(孔的內周面13s)具有傾斜面13ac。傾斜面13ac為例如包含第一孔部13a與第三孔部13c的面。傾斜面13ac與第一面11連續,對第一面11及Z方向傾斜。傾斜面13ac與垂直面(第二孔部13b)連續,連接第一面11與第二孔部13b。在該例子中,藉由第一孔部13a與第三孔部13c形成的傾斜面13ac在對Z方向平行的剖面中為直線狀。但是,傾斜面13ac彎曲也可以。
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所成的角θ α比第二孔部13b(垂直面)與傾斜面13ac所成的角θ β還大。例 如角θ α為第一面11與第一孔部13a所成的角,角θ β為第二孔部13b與第三孔部13c所成的角。
陶瓷層20的電漿腐蝕耐性比基材10的電漿腐蝕耐性還高。陶瓷層20配設於基材10之上。更具體而言,陶瓷層20如圖2所示,包含第一部分21與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配設於第一面11上,與第一面11相接。第一部分21配設於第一面11的略全體。第二部分22配設於第一孔部13a上,與第一孔部13a相接。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及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直接與反應室110內的電漿接觸。也就是說,表面21s為第一部分21之和與第一面11相接的面相反側的面,露出於反應室110內而被配設。表面22s為第二部分22之和與第一孔部13a相接的面相反側的面,露出於反應室110內而被配設。因第一面11被第一部分21覆蓋,故不與電漿直接接觸。而且,因第一孔部13a被第二部分22覆蓋,故不與電漿直接接觸。也就是說,第一面11及第一孔部13a藉由陶瓷層20被覆,陶瓷層20曝露於電漿而構成。表面21s例如為平行於X-Y平面的平面。表面21s為曲面也可以。表面22s為與表面21s及Z方向交叉的傾斜面。表面21s也可以是延伸於Z方向的面。
在第二面12上、第二孔部13b上及第三孔部13c上未配設有陶瓷層20。換言之,在該例子中,孔13的內周面13s之中配設有陶瓷層20的區域為第一孔部13a,未配設有陶瓷層20的區域為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 13c。第三孔部13c與第二部分22的端部相接。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13c露出於反應室110內的電漿,與電漿直接接觸。第二孔部13b、第三孔部13c不藉由陶瓷層20被覆。
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arithmetic mean height)Sa比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小。此外,算術平均高度Sa(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可藉由後述的方法進行評價。例如第一部分21的表面粗糙度(表面21s的粗糙度)比第二部分22的表面粗糙度(表面22s的粗糙度)小。
如上述,為了降低微粒,與電漿接觸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被要求耐電漿性。因此,以往使用以耐電漿性優良的塗膜(層)對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表面進行塗佈(coating)的方法。但是,即使是以耐電漿性高的塗膜(例如Y2O3等)對佔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例如頂板構件)的大部分的非孔部進行塗佈的情形,近來也有不能充分滿足降低微粒的要求之虞。因此,例如控制來自孔的微粒也被要求。作為來自孔的微粒,例如可考慮由於配設於孔的塗膜的一部分脫離而產生的微粒,與來自配設於孔的構件(例如噴射器)的微粒等。
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中,在基材10的第一面11及第一孔部13a配設有陶瓷層20,第一面11上之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第一孔部13a上的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小。據此, 可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例如藉由與腐蝕性電漿接觸之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表面粗糙度)比較小,可有效地抑制來自第一部分21的微粒的產生。也就是說,例如第一部分具有平滑的構造,可抑制以第一部分21中的凹凸為基點的裂痕(crack)或微粒的產生。例如可抑制第一部分21藉由電漿腐蝕而使其一部分自陶瓷層20脫離成為微粒。
而且,藉由第一孔部13a上的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表面粗糙度)比較大,可抑制來自孔13的微粒的產生或影響。例如因第二部分22配設於第一孔部13a上,故可考慮為有在第二部分22中電場的影響比第一部分21大的情形。也就是說,在設置於第一面11上之第一部分21曝露於電漿時,因第一孔部13a上的第二部分22為孔13的端部附近,故有電場比第一部分21還容易集中的情形。在電場集中的部分中,電場強度大,藉由電漿集中而使因電漿造成的損壞(damage)變大。有受到損壞的部分從陶瓷層20脫離產生微粒之虞。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中,藉由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較大,使得第二部分22的表面積變大,可緩和電場的集中。
而且,藉由配設於孔13的端部附近(出口附近)的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較大,可藉由第二部分22捕集從孔13產生的微粒,可更有效地抑制微粒的影響。
而且,在電漿生成用氣體通過孔13的情形下,孔周邊的溫度因氣體的噴射而變化。因此,有第二部分22中的熱應力比第一部分21中的熱應力高之虞。有起因於熱應力,在第二部分22中產生裂痕或微粒之虞。相對於此,藉由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較大,使得第二部分22的表面積變大,可提高第二部分22的熱分散(散熱)效果。據此,可抑制第二部分22中的裂痕或微粒的產生。
例如第二部分22的表面粗糙度為第一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的2倍以上10倍以下,更佳為5倍以下較理想。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2倍以上10倍以下,更佳為5倍以下較理想。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例如為未滿0.5微米(micrometer)(μm),而且例如為0.005μm以上。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例如為未滿0.1μm,而且例如為0.001μm以上。依照這種構成,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例如第三孔部13c的表面粗糙度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粗糙度還大,比第二部分22的表面粗糙度還大。例如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還大,比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還大。
如已經敘述的,在該例子中,在第三孔部13c上未配設有陶瓷層20,孔13的內壁露出。也就是說,第 三孔部13c為陶瓷層20與孔13的內壁的邊界部分,是與電漿接觸的基材端部。藉由較加大這種基材端部(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表面粗糙度),使得基材端部的表面積變大,可緩和基材端部中的電場的集中。據此,例如可抑制基材端部中的因電場集中造成的電漿的損壞,可抑制來自基材端部的微粒的產生。
例如第三孔部13c的表面粗糙度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粗糙度的2倍還大較理想。第三孔部13c的表面粗糙度以第一部分21的表面粗糙度的10倍以下也較佳。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2倍還大較理想。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以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10倍以下也較佳。依照這種構成,可更確實地降低微粒的產生或影響。
而且,第三孔部13c的表面粗糙度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粗糙度還大,比第二部分22的表面粗糙度還小也可以。例如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還大,比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還小也可以。
在第三孔部13c中,因電漿與基材10直接接觸,故有容易產生來自基材10的微粒的情形。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中,第三孔部13c與第一孔部13a、第二孔部分13b比較,配置在遠離第一面11、第二面12的位置。而且,在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小於第二部分22的表 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情形下,可更減少來自第三孔部13c的微粒的產生。也就是說,例如可抑制以第三孔部13c中的凹凸為基點的裂痕或微粒的產生。可抑制第三孔部13c的一部分從基材10脫離而成為微粒。
如前述,若基材10因與電漿接觸而被腐蝕,則有從基材10產生微細的微粒,使所製造的半導體元件的良率降低之虞。因此,藉由具備比基材10還高的電漿腐蝕耐性的陶瓷層被覆基材10之中與電漿接觸的面。雖然設置在基材10的孔13例如具有對基材10的第一、第二面垂直的垂直面,但是電漿的一部分會繞進孔13的內部而腐蝕孔13的內壁,往往會產生來自孔13的微粒。因此可考慮在孔13的內壁(例如垂直面)也配設電漿腐蝕耐性高的陶瓷層的方法。但是,例如孔13的內部的陶瓷層有比較脆弱的可能性,脆弱的陶瓷層一被電漿腐蝕就產生微粒。而且,在第一面11與第二孔部13b之間的傾斜面(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往往容易引起電漿集中。
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中,藉由第一孔部13a與第三孔部13c形成的傾斜面13ac之中,在比較接近與電漿接觸之第一部分21的第一孔部13a配設有陶瓷層20的第二部分22。據此,可有效地抑制來自第一孔部13a的微粒的產生。另一方面,傾斜面13ac之中離第一部分21比較遠的第三孔部13c與電漿接觸。也就是說,與第一孔部13a比較,離第一部分21遠且電漿腐蝕風險較低的第三孔部13c未藉由陶瓷層20被覆,在第三孔部13c中基材10 與電漿直接接觸。據此,可有效地抑制性狀低劣的陶瓷層形成在第三孔部13c,從該陶瓷層產生微粒。
而且,若傾斜面13ac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彎曲,則電場會集中在傾斜面13ac或傾斜面13ac上的陶瓷層20,往往會產生微粒。相對於此,於在傾斜面13ac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為直線狀的情形下,可更緩和傾斜面13ac或傾斜面13ac上的陶瓷層20中的電場集中。
而且,例如在陶瓷層20中,第二部分22比第一部分21還薄。也就是說,第二部分22的厚度T22比第一部分21的厚度T21還小。藉由容易曝露於電漿之第一部分21比第二部分22還厚,可更抑制來自第一面11的微粒的產生。另一方面,藉由比第一部分21還難以曝露於電漿的第二部分22比較薄,例如使第二部分22中的陶瓷層20的崩壞被抑制,可更抑制微粒的產生。例如藉由使第二部分中的膜厚變薄,使得膜中的應變(strain)或內部應力被緩和,可抑製膜的崩壞。
此外,陶瓷層20的厚度為從基材10的表面到陶瓷層20的表面的距離。具體而言,陶瓷層20的厚度(厚度T11及T22)係如下求出。如圖2所示,平行於Z方向切斷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藉由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觀察其裂斷面,求出陶瓷層20的厚度。例如第一部分21的厚度T21為從第一面11到表面21s為止之沿著對第一面11垂直的方向的長度。例如第二部分22的厚度T22為從第一孔部13a到表面22s 之沿著對第一孔部13a垂直的方向的長度。SEM例如使用HITACHI製S-5500,SEM觀察條件也能以倍率5000倍、加速電壓15kV。於在剖面影像上厚度有不均的情形下,在複數處進行測定,算出其平均值。使第二部分22的厚度T22比第一部分21的厚度T21還小的方法,可利用例如使製膜時間不同(使第二部分的製膜時間比第一部分的製膜時間還短)、使研磨量不同(使第二部分的研磨量比第一部分的研磨量還多)等眾所周知的方法。
而且,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所形成的邊緣部(邊界14)位於電漿照射面(表面21s)的附近。因此,有電漿容易集中在該邊緣部附近(邊緣部上的陶瓷層20)的情形。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中,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所成的角θ α比傾斜面13ac與垂直面(第二孔部13b)所成的角θ β還大。藉由角θ α比較大,可緩和電漿集中於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所形成的邊緣部附近,可抑制微粒的產生。另一方面,在角θ β大的情形下,電漿更容易侵入孔13的內部。相對於此,藉由使角θ β比較小,可有效地抑制電漿侵入孔13的內部。
而且,在角θ α大於角θ β的情形,容易拉長第二孔部13b的Z方向的長度。例如後述的圖6(a)所示的長度Ln比圖6(b)所示的長度Ln還長。此外,例如在圖2中,若不改變基材10的厚度(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的Z方向上的位置)及孔13的直徑(邊界14及邊界17的X方向上的位置),傾斜面13ac在直線狀下,更進一步加大 θ α,則邊界17的位置下降到下方,第二孔部13b在Z方向上變長。因從孔13流入反應室內的電漿的原料氣體的流動(方向性)藉由例如第二孔部13b限制,故藉由第二孔部13b長,可使原料氣體的流動容易穩定。而且,將噴射器等的單元(unit)固定在第二孔部13b的情形,藉由第二孔部13b長而容易安裝單元,可抑制單元曝露於電漿。
邊界14及邊界17被倒角較佳。據此,可更緩和邊界14上的陶瓷層20或邊界17上的電漿集中。
角θ α例如為150°以上180°以下,較佳為160°以上180°以下。據此,可更緩和電漿集中於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所形成的邊緣部附近,可更抑制微粒的產生。
角θ β例如為大於90°且120°以下,較佳為大於90°且105°以下。據此,可更有效地抑制電漿侵入孔內部。
例如第二部分22的緻密度比第一部分21的緻密度還高。而且,例如第二部分22的硬度比第一部分21的硬度還高。
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或處理時,有孔13(以及後述的貫通孔313)附近與其他的構件(例如銷(pin)等的夾具(jig)或海綿狀的清洗墊)物理地接觸的情形。有因這種物理的接觸而在孔13(及貫通孔313)附近發生磨耗、損傷或剝離,產生微粒之虞。例如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處理時,有時會將定位銷等的夾具插入孔13。設置在孔13的第二部分22與第一部分21比較,與這 種夾具物理地接觸的可能性高。而且,例如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時,進行第一面11側的表面清洗,有第一部分21及第二部分22與清洗墊等的構件接觸的情形。此時,起因於孔13的形狀,從清洗墊施加到設置在孔13的第二部分22的力往往大於從清洗墊施加到第一面11上之第一部分21的力。清洗墊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接觸面積一般在位於傾斜面的第二部分22中比位於平面部之第一部分21還小。因此,當施加到清洗墊的力為一定時,在第二部分22中接觸面積小的份,每一單位面積所受的力變大。
相對於此,藉由第二部分22的緻密度比較高,可抑制因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或處理時的物理的接觸而在第二部分22產生損傷或剝離。因此,可更抑制微粒的產生。而且,藉由第二部分22的硬度比較高,可抑制因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或處理時的物理的接觸而在第二部分22產生損傷或剝離。因此,可更抑制微粒的產生。
圖3(a)~圖3(c)是舉例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另一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3(a)~圖3(c)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a~120c在孔13的形狀上與關於圖1及圖2說明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不同。除此之外,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a~120c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一樣。
在圖3(a)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a中,在平 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分別為直線狀。在圖3(a)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部13a所延伸的方向與第三孔部13c所延伸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且不平行。例如第三孔部13c與Z方向所成的角θ 1比第一孔部13a與Z方向所成的角θ 2還小。
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a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部13a與第三孔部13c相接的邊界15成為角。但是,在圖3(a)的剖面中,邊界15倒圓角而彎曲,具有曲率也可以。
在圖3(b)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b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三孔部13c為直線狀,第一孔部13a屈曲。例如第一孔部13a具有與第一面11相接的第一區域16a和與第三孔部13c相接的第二區域16b。在圖3(b)的剖面中,第一區域16a及第二區域16b分別為直線狀。第一區域16a及第二區域16b彎曲也可以。
在圖3(b)的例子中,第一區域16a所延伸的方向與第二區域16b所延伸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且不平行。例如第二區域16b與Z方向所成的角θ 3比第一區域16a與Z方向所成的角θ 4還小。而且,在圖3(b)的例中,第二區域16b所延伸的方向與第三孔部13c所延伸的方向在同一直線上。
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b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區域16a與第二區域16b相接的邊界16c成為角。但是,在圖3(b)的剖面中,邊界16c倒圓 角而彎曲,具有曲率也可以。
在圖3(c)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c中,第一孔部13a具有第一區域16a、第二區域16b,其邊界16c成為角。而且,第一孔部13a與第三孔部13c的邊界15成為角。邊界15及邊界16c倒圓角而彎曲,具有曲率也可以。如以上所說明的,孔13的剖面形狀適宜屈曲或彎曲也可以。
在評價算術平均高度Sa時,使用雷射顯微鏡調查評價對象的表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Arthemetical mean height of the surface)。該算術平均高度Sa係規定於關於三維表面性狀的國際標準ISO025178(JISB0681)。
作為雷射顯微鏡係使用[VK-X1000/KEYENCE製]。物鏡的倍率以1000倍。S-濾波器以2.5μm或0.8μm,L-濾波器設定為0.5mm。
算術平均高度是指將二維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三維地擴張,為三維粗糙度參數(三維高度方向參數)。具體而言,算術平均高度Sa是以藉由表面形狀曲面與平均面包圍的部分的體積除以測定面積。若以平均面為xy面、以縱向為z軸、以被測定的表面形狀曲線為z(x、y),則算術平均高度Sa以下式定義。此處,式(1)中的[A]為測定面積。
[公式1]
Figure 111104377-A0305-02-0025-1
陶瓷層20的緻密度表示構成膜的粒子間的(奈米級的)間隙的大小。陶瓷層20的緻密度(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及後述的第三部分23等的緻密度)可藉由例如以日本國特許第6597922號公報所記載的方法算出的亮度Sa進行評價。在實施形態中緻密度高對應亮度Sa小。
而且,在實施形態中,陶瓷層20和基材10的表面硬度(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後述的第一孔區域313a及第三孔區域313c等的硬度)可藉由ISO14577所規定的方法進行評價。具體而言,對評價對象的表面進行依照極微小壓入硬度試驗(奈米壓痕)的硬度測定。壓頭為伯克維奇壓頭(Berkovich indenter),壓入深度以200nm的固定值,測定壓痕硬度(壓入硬度)HIT。作為評價對象的表面中的HIT的測定處,選擇排除傷痕或凹陷的表面。更佳為評價對象的表面為施以研磨後的平滑面。測定點數以至少25點以上。以測定的25點以上的HIT的平均值當作實施形態中的硬度。關於其他的試驗方法及分析方法、檢驗試驗裝置的性能用的程序、標準參考試樣所要求的條件係依據ISO14577。
在實施形態中,電漿腐蝕耐性高對應基準耐電漿性試驗後的表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小。基準耐電漿性試驗例如如以下實施。將電漿照射到陶瓷層或基材等的評 價對象的表面。作為電漿蝕刻裝置係使用感應耦合型電漿反應性離子蝕刻(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reactive ion etching)裝置(Muc-21 Rv-Aps-Se/住友精密工業製)。電漿蝕刻的條件如下:作為電源輸出係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感應耦合電漿)輸出以1500W,偏壓輸出(bias output)以750W,作為製程氣體(process gas)以CHF3氣體100ccm與O2氣體10ccm的混合氣體,壓力以0.5Pa,電漿蝕刻時間以1小時。藉由雷射顯微鏡(laser microscope)拍攝電漿照射後的評價對象的表面的狀態。具體而言,使用雷射顯微鏡[OLS4500/奧林巴斯製],物鏡為MPLAPON100xLEXT(開口數0.95、工作距離(working distance)0.35mm、聚光點直徑0.52μm、測定區域128×128μm),倍率以100倍。將除去波紋成分的λ c濾光片設定為25μm。測定是在任意的3處進行,以其平均值作為算術平均高度Sa。其他適宜參照三維表面性狀國際標準ISO25178。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態樣,[基準耐電漿性試驗]後的陶瓷層或基材的表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以0.060以下較佳,更佳為0.030以下。
參照圖4(a)~圖4(c),就本案說明書中的角θ α及角θ β的算出方法進行說明。
圖4(a)~圖4(c)是舉例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有關的基材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4(a)所示的基材10a與關於圖2說明的基材10一樣。第一面11沿著X-Y平面延伸。第二孔部13b沿著Z方向延伸。在該例子中,連接第一面11與第二孔部 13b的傾斜面13ac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為直線狀。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傾斜面13ac從第一面11的端部e1到第二孔部13b的端部e2直線狀地延伸。端部e1是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相接的點,端部e2是第二孔部13b與傾斜面13ac相接的點。
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傾斜面13ac之中與第一面11連續的部分P1為直線狀的情形係角θ α為第一面11與部分P1之間的角度。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傾斜面13ac之中與第二孔部13b連續的部分P2為直線狀的情形係角θ β為第二孔部13b與部分P2之間的角度。在圖4(a)的例中,角θ α為藉由第一面11與連接端部e1和端部e2的線段形成的角度,角θ β為藉由第二孔部13b與連接端部e1和端部e2的線段形成的角度。此外,角θ α及角θ β是基材10的內側的角度,成為180°以下。
如圖4(b)及圖4(c)所示,當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部分P1、P2彎曲時,角θ α及角θ β如以下算出。
圖4(b)所示的基材10b在傾斜面13ac的形狀上與基材10a不同。在基材10b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傾斜面13ac之中與第一面11連續的部分P1成為曲線狀,與部分P1連續的部分成為直線狀。此情形,角θ α如圖4(b)所示,為藉由第一面11與線段L1形成的角度。線段L1是連結端部e1與端部e4的線段,端部e4是傾斜面13ac之中與部分P1連續的直線狀部分的端點。而且,在基材 10b中,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傾斜面13ac之中與第二孔部13b連續的部分P2成為曲線狀,與部分P2連續的部分成為直線狀。此情形,角θ β如圖4(b)所示,為藉由第二孔部分13b與線段L2形成的角度。線段L2是連結端部e2與端部e3的線段,端部e3是傾斜面13ac之中與部分P2連續的直線狀部分的端點。此外,在該例子中,傾斜面13ac之中,部分P1與部分P2之間成為直線狀的部分P3,部分P3的端部e3為部分P3與部分P1相接的點,部分P3的端部e4為部分P3與部分P2相接的點。
圖4(c)所示的基材10c在傾斜面13ac的形狀上與基材10a不同。在基材10c中,傾斜面13ac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成為曲線。此情形,角θ α如圖4(c)所示,為藉由第一面11與連結端部e1和端部e2的線段L3形成的角度。而且,此情形,角θ β如圖4(c)所示,為藉由第二孔部13b與線段L3形成的角度。
基材10為金屬、陶瓷、玻璃、塑膠及該等的組合的任一種也可以。基材10較佳為金屬或陶瓷。金屬可使用對表面施以陽極氧化處理(防蝕鋁處理(alumite treatment))的鋁或鋁合金。陶瓷可使用氧化鋁、氮化鋁等。
陶瓷層20例如包含多晶陶瓷。陶瓷層20是以陶瓷為主成分的層。陶瓷層20包含例如選自於由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的氟化物及稀土元素的酸氟化物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作為稀土元素例如可舉出選自於由Y、Sc、Yb、Ce、Pr、Eu、La、Nd、Pm、Sm、Gd、Tb、 Dy、Ho、Er、Tm及Lu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更具體而言,陶瓷層20包含選自於由釔的氧化物(Y2O3、YαOβ(非化學計量組成(nonstoichiometric composition)))、釔氧氟化物(yttrium oxyfluoride)(YOF、Y5O4F7、Y6O5F8、Y7O6F9及Y17O14F23)、(YO0.826F0.17)F1.174、YF3、Er2O3、Gd2O3、Nd2O3、Y3Al5O12、Y4Al2O9、Y2O3-ZrO2、Er3Al5O12、Gd3Al5O12、Er4Al2O9、ErAlO3、Gd4Al2O9、GdAlO3、Nd3Al5O12、Nd4Al2O9及NdAlO3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陶瓷層20也可以包含選自於由Fe、Cr、Zn及Cu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
例如陶瓷層20包含氟及氧的至少任一個與釔。陶瓷層20例如以氧化釔(Y2O3)、氟化釔(yttrium fluoride)(YF3)或氟氧化釔(yttrium oxyfluoride)(YOF)作為主成分。
在本說明書中[主成分]是指該成分包含超過50%,最好包含70%以上,較佳為包含90%以上,更佳為包含95%以上,最佳為包含100%。此處所謂的[%]例如為質量%。
或者,陶瓷層20也可以是氧化物、氟化物、氧氟化物(oxyfluoride)以外。具體而言,可舉出包含Cl元素或Br元素的化合物(氯化物、溴化物)。
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中,陶瓷層20僅由多晶陶瓷構成也可以,包含多晶陶瓷與非晶陶瓷(amorphous ceramics)者也可以。
在陶瓷層20中,多晶陶瓷的平均微晶大小為3nm以上50nm以下。較佳為其上限為30nm,更佳為20nm,再更佳為15nm。而且,其較佳的下限為5nm。
[平均微晶大小]可藉由以下的方法求出。
首先,以倍率40萬倍以上拍攝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影像。以在該影像中由微晶(crystallite)15個的近似圓形構成的直徑的平均值算出的值作為平均微晶大小。此時,使FIB加工時的樣品厚度十分薄至30nm左右,可更明確地判別微晶。攝影倍率可在40萬倍以上200萬倍以下的範圍適宜選擇。
在與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製造程序中,首先準備設置有孔13的基材10。然後,藉由適宜的手段調整基材10的形狀。例如對基材10施以噴砂、物理研磨、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拋光(lapping)及化學研磨的至少任一種。據此,可控制第一面11和孔13(第一孔部13a、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表面粗糙度)和形狀。
之後,在基材10上形成陶瓷層20。在形成陶瓷層20後,進行精研磨。研磨可使用噴砂、物理研磨、化學機械研磨、拋光、化學研磨的至少任一種。據此,例如可控制陶瓷層20(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及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和形狀。
此外,在基材10上形成陶瓷層20的方法可使用例如熔射(thermal spraying)、CVD、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原子層沉積)、PVD(Physical Vape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沉積)或氣溶膠沉積法(aerosol deposition method) 等的方法。
在基材10上形成陶瓷層20時,例如使用氣溶膠沉積法、熔射、CVD或PVD的情形,在成為第三孔部13c的部分配設膠帶等的罩幕(mask)之後將成為陶瓷層20的膜成膜也可以。藉由在成膜後移除罩幕,形成未配設陶瓷層20而露出的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13c。或者,不施以罩幕而在成膜後,藉由研磨等移除膜的一部分,形成露出的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13c也可以。
有依照陶瓷層20的形成方法,在孔13的內周面13s之第三孔部13c,與第一面11比較難以形成陶瓷層20的情形。也就是說,例如PVD、熔射、氣溶膠沉積法等,在將原料粒子從第一面11側供給(例如使其碰撞)至基材10以形成陶瓷層的方法的情形,因第三孔部13c與第一面11分離且對第一面11傾斜,故有原料粒子難以到達第三孔部13c等,在與平面不同的狀態下到達第三孔部13c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假設若在第三孔部13c形成有陶瓷層20,則形成於第三孔部13c上的陶瓷層20的品質(例如緻密度、硬度等)往往比形成於第一面11上的陶瓷層20的品質低。品質低且脆弱的陶瓷層20的一部分更容易從基材脫離,有成為微粒的產生源之虞。藉由在第三孔部13c不配設陶瓷層20,反倒是可降低微粒的產生。
如第三孔部13c,有時在孔13的內壁(垂直面)難以形成陶瓷層。在孔13的內部配設陶瓷層的情形,有孔13的內部的陶瓷層的性狀(例如緻密度和膜厚)比配設於基 材的第一面上的陶瓷層的性狀低劣的情形,孔13的內部的脆弱的陶瓷層一被電漿腐蝕就產生微粒。而且,例如性狀低劣的陶瓷層的機械性質(例如對外力的強度、硬度或韌性等)比基材的機械性質低劣。因此,有因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處理或維修保養時的物理衝擊或接觸而產生微粒之虞。
例如藉由PVD、熔射或氣溶膠沉積法等形成陶瓷層20的情形,因在垂直的第二孔部13b難以形成膜,故可藉由第二孔部13b長,抑制成膜於孔內部。
此外,在氣溶膠沉積法中,使成為材料的微粒子碰撞基材,藉由碰撞的衝擊使微粒子在基材上接合,形成層狀結構物。另一方面,在氣溶膠沉積法中,若成為材料的微粒子所碰撞的基材的表面粗糙,則微粒子在基材上難以接合、集積,難以形成層狀結構物。在實施形態中,藉由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較大,可更確實地抑制藉由氣溶膠沉積法在第三孔部13c上形成有脆弱的陶瓷層。因此,可抑制微粒的產生。
如此,在使用氣溶膠沉積法的情形下,例如藉由控制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可抑制在第三孔部13c上形成有陶瓷層。在使用氣溶膠沉積法的情形下,因省略成膜前的遮蔽(masking)等的製程也可以,故容易製造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
[氣溶膠沉積法]是由噴嘴(nozzle)朝基材噴射使包含脆性材料的微粒子分散於氣體中之[氣溶膠 (aerosol)],使微粒子碰撞金屬、玻璃、陶瓷、塑膠等的基材,藉由該碰撞的衝擊而使脆性材料微粒子引起變形及/或破碎而使基材接合,使由微粒子的構成材料構成的層狀結構物(也稱為膜狀結構物)直接形成於基材上的方法。
在該例子中,將例如氧化釔等的耐微粒性優良的陶瓷材料的微粒子與氣體的混合物之氣溶膠朝基材10噴射,形成層狀結構物(陶瓷層20)。
依照氣溶膠沉積法,特別不需要加熱手段或冷卻手段等,可在常溫下形成層狀結構物,可得到具有與燒成體同等以上的機械強度(mechanical strength)的層狀結構物。而且,可藉由控制使微粒子碰撞的條件或微粒子的形狀、組成等,使層狀結構物的密度或微結構、機械強度、電特性(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等各式各樣地變化。
此外,在本案說明書中[多晶(polycrystalline)]是指晶粒接合、集積而成的結構體。晶粒實質上是以一個構成結晶。晶粒的直徑通常為5奈米(nm)以上。但是,在微粒子不被破碎而被取入到結構物中的情形下,晶粒為多晶。
而且,在本案說明書中[微粒子]是指當一次粒子為緻密質粒子時,藉由粒度分布測定(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或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等識別(identify)的平均粒徑為5微米(μm)以下。是指當一次粒子為容易透過衝擊而破碎的多孔粒子(porous particle)時,平均粒徑為50μm以下。
而且,在本案說明書中[氣溶膠]是指使前述的微粒子分散於氦、氮、氬、氧、乾空氣、包含氦、氮、氬、氧、乾空氣的混合氣體等的氣體中之固氣混合相體,也有包含一部分[凝集體(aggregate)]的情形,惟實質上微粒子是單獨分散的狀態。氣溶膠的氣體壓力與溫度是任意的,但氣體中的微粒子的濃度在將氣體壓力換算成1氣壓,將溫度換算成攝氏20度的情形下,在被由吐出口噴射的時間點為0.0003mL/L~5mL/L的範圍內對層狀結構物的形成較理想。
氣溶膠沉積的製程通常在常溫被實施,在遠低於微粒子材料的熔點的溫度,亦即攝氏數百度以下層狀結構物的形成為可能之處有一個特徵。
此外,在本案說明書中[常溫]是指對陶瓷的燒結溫度(sintering temperature)顯著低的溫度,實質上為0~100℃的室溫環境,20℃±10℃左右的室溫為更一般。
構成成為層狀結構物的原料的粉體的微粒子除了能以陶瓷或半導體等的脆性材料為主體,使同一材質的微粒子混合於單獨或粒徑不同的微粒子而使用之外,也能使異種的脆性材料微粒子混合,或使其複合而使用。而且,使金屬材料或有機物材料等的微粒子混合於脆性材料微粒子,或使其塗佈(coating)於脆性材料微粒子的表面而使用也可以。即使是該等的情形,層狀結構物的形成主要是脆性材料。
在藉由該手法形成的複合結構物(composite structure)中,當以結晶性的脆性材料微粒子為原料而使用時,複合結構物的層狀結構物的部分為其晶粒粒徑比原料微粒子的晶粒粒徑小的多晶體,其結晶往往實質上無晶體定向(crystal orientation)。而且,在脆性材料結晶彼此的界面實質上不存在由玻璃層構成的晶界層(grain boundary layer)。而且,許多情形複合結構物的層狀結構物部分形成侵入基材(在該例子中為基材10)的表面的[固著層(anchor layer)]。形成有該固著層的層狀結構物以對基材極高的強度堅固地附著而被形成。
藉由氣溶膠沉積法形成的層狀結構物明顯地與微粒子彼此透過壓力而被填密(packing),以物理的附著保持形態的狀態之所謂的[壓胚(green compact)]不同,保有充分的強度。
在氣溶膠沉積法中,飛來的脆性材料微粒子在基材之上引起破碎、變形可藉由以X射線繞射法(X-ray diffraction method)等測定當作原料使用的脆性材料微粒子與形成的脆性材料結構物的微晶(crystallite)(晶粒)大小而確認。也就是說,藉由氣溶膠沉積法形成的層狀結構物的微晶大小(crystallite size)比原料微粒子的微晶大小小。在微粒子因破碎或變形而形成的[滑移面(slip plane)]或[破斷面(fracture surface)]形成有成為存在於原來的微粒子的內部與別的原子結合的原子露出的狀態之[新生面(nascent surfac)]。可考慮為藉由表面能(surface energy)高且活性的該新生面與鄰接的脆性材料微粒子的表面或相同地鄰接的 脆性材料的新生面或基材的表面接合而形成層狀結構物。
而且,也可考慮為當在氣溶膠中的微粒子的表面恰好存在羥基(hydroxyl group)時,藉由在微粒子的碰撞時在微粒子彼此或微粒子與結構物之間產生的局部的剪應力(shear stress)等而發生機械化學(mechanochemical)的酸鹼脫水反應,微粒子彼此接合。考慮為來自外部的連續的機械衝擊力的附加使該等現象持續發生,藉由微粒子的變形、破碎等的重複而進行接合的進展、緻密化,由脆性材料構成的層狀結構物成長。
例如當陶瓷層20藉由氣溶膠沉積法形成時,陶瓷層20與陶瓷燒成體或熔射膜等比較具有構成的微晶大小(crystallite size)小且緻密的微結構。據此,與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的耐微粒性比燒成體或熔射膜的耐微粒性高。而且,與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成為微粒的產生源的機率比燒成體或熔射膜等成為微粒的產生源的機率低。
藉由例如氣溶膠沉積法製造與本發明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的情形係就氣溶膠沉積法所使用的裝置的一例進行說明。氣溶膠沉積法所使用的裝置係藉由反應室與氣溶膠供給部與氣體供給部與排氣部與配管構成。在反應室的內部例如配置有:配置基材10的平台(stage),與驅動部,與噴嘴。藉由驅動部可相對地改變配置於平台的基材10與噴嘴的位置。此時,既可使噴嘴與基材10之間的距離一定,也可使其可變。在該例子中,雖然 顯示驅動部驅動平台的態樣,但是驅動部驅動噴嘴也可以。驅動方向例如為XYZ θ方向。
氣溶膠供給部藉由配管與氣體供給部連接。在氣溶膠供給部中,經由配管將混合有原料微粒子與氣體的氣溶膠供給至噴嘴。裝置更具備供給原料微粒子的粉體供給部。粉體供給部既可以配置於氣溶膠供給部內,也可以在氣溶膠供給部之外另外配置。而且,除了氣溶膠供給部之外也可以另外具備混合原料微粒子與氣體的氣溶膠形成部。藉由控制來自氣溶膠供給部的供給量,以使由噴嘴噴射的微粒子的量成為一定,可得到均質的結構物。
氣體供給部供給氮氣、氦氣、氬氣、空氣等。當所供給的氣體為空氣時,例如使用水分或油分等的雜質少的壓縮空氣,或者更配設由空氣除去雜質的空氣處理部較佳。
接著,就氣溶膠沉積法所使用的裝置的動作的一例進行說明。在將基材10配置於反應室內的平台的狀態下,藉由真空泵(vacuum pump)等的排氣部將反應室內減壓到大氣壓以下,具體而言減壓到數百Pa左右。另一方面,將氣溶膠供給部的內壓設定為比反應室的內壓高。氣溶膠供給部的內壓例如為數百~數萬Pa。使粉體供給部為大氣壓也可以。藉由反應室與氣溶膠供給部的差壓等,使氣溶膠中的微粒子加速,使得來自噴嘴的原料粒子的噴射速度成為亞音速~超音速(50~500m/s)的區域。噴射速度藉由自氣體供給部供給的氣體的流速、氣體種(gaseous species)、噴嘴的形狀、配管的長度及內徑、排氣部的排氣量等控制。例如也可以使用拉瓦噴嘴(Laval nozzle)等的超音速噴嘴作為噴嘴。自噴嘴被高速噴射的氣溶膠中的微粒子碰撞基材10,粉碎或變形而在基材10上以結構物(陶瓷層20)沉積。藉由改變基材10與噴嘴的相對位置,形成在基材10上具備具有規定面積的結構物(陶瓷層20)的複合結構物(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
而且,也可以配設:在自噴嘴噴射之前解開微粒子的凝集(agglutination)的裂解(cracking)部。裂解部中的裂解方法可選擇任意的方法。例如可舉出:振動、碰撞等的機械裂解;靜電、電漿照射、分類(classification)等眾所周知的方法。
(第二實施形態)
圖5(a)及5(b)是舉例說明與第二實施形態有關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可將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一樣的說明適用於圖5(a)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d。但是,第一部分21的表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可不小於第二部分22的表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也可以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一樣。而且,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可不大於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的表面的算術平均高度Sa,也可以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一樣。
如圖5(a)所示,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d具有複合結構物30。複合結構物是指具備基材,與配設於 基材表面上的結構物(例如層或膜)的結構物。複合結構物30包含基材10與陶瓷層20。在該例子中,複合結構物30為基材10與陶瓷層20的積層體。此外,在實施形態中,基材10及陶瓷層20的各個具有包含複數個層的積層結構也可以。
如圖5(a)所示,複合結構物30具有第一主表面(principal surface)311和與第一主表面311相反側的第二主表面312。例如第一主表面311是陶瓷層20之第一部分的表面21s,第二主表面312是基材10的第二面12。而且,在複合結構物30設置有至少一個貫通孔313。貫通孔313延伸於Z方向,貫通基材10與陶瓷層20。例如一個貫通孔313設置於複合結構物30的中央。但是,貫通孔313不是複合結構物30的中央也可以,且設置複數個也可以。
貫通孔313在沿著Z方向看時例如為圓形。貫通孔313(貫通孔的內周面313s)具有:第一孔區域313a與第二孔區域313b與第三孔區域313c。第一孔區域313a、第二孔區域313b及第三孔區域313c分別露出,以與電漿接觸的方式被設置。內周面313s是規定貫通孔313的複合結構物30的內周面。內周面313s朝向貫通孔313的內側,與X-Y平面交叉。
第一孔區域313a位於內周面313s之中第一主表面311的近旁,為與第一主表面311鄰接的區域。第一孔區域313a與第一主表面311連續。第一孔區域313a在Z方向上位於第一主表面311與第二主表面312之間。 第一孔區域313a為對第一主表面311不平行,且與第一主表面311及Z方向交叉的傾斜面。第一孔區域313a也可以是平行於Z方向延伸的面。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一孔區域313a既可以是直線狀,也可以彎曲。在沿著Z方向看時(也就是說,在投影到X-Y平面時),第一孔區域313a為例如被第一主表面311包圍的環狀。
第二孔區域313b在Z方向上位於第一孔區域313a與第二主表面312之間。換言之,第二孔區域313b在Z方向上的位置為第一孔區域313a在Z方向上的位置與第二主表面312在Z方向上的位置之間。例如第二孔區域313b位於內周面313s之中第二主表面312的近旁,為與第二主表面312鄰接的區域。第二孔區域313b與第二主表面312連續也可以。第二孔區域313b延伸於Z方向,例如對Z方向平行。第二孔區域313b例如為略垂直於第二主表面312的垂直面。在沿著Z方向看時,第二孔區域313b為例如位於第一孔區域313a的內側的環狀。
第三孔區域313c在Z方向上位於第一孔區域313a與第二孔區域313b之間。換言之,第三孔區域313c在Z方向上的位置為第一孔區域313a在Z方向上的位置與第二孔區域313b在Z方向上的位置之間。第三孔區域313c為內周面313s之中與第一孔區域313a連續的區域。第三孔區域313c為對第一面11不平行且與第一面11及Z方向交叉的傾斜面。第三孔區域313c也可以是延伸於Z方向的面。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第三孔區域313c既可以是 直線狀,也可以彎曲。在沿著Z方向看時,第三孔區域313c為例如被第一孔區域313a包圍且與第一孔區域313a相接的環狀,第二孔區域313b位於第三孔區域313c的內側。第三孔區域313c與第二孔區域313b連續也可以。
在圖5(a)的例中,貫通孔313的第一孔區域313a為陶瓷層20的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第二孔區域313b為基材10的孔13的第二孔部13b,第三孔區域313c為基材10的孔13的第三孔部13c。複合結構物30的貫通孔313的一部分為基材10的孔13的至少一部分。具體而言,貫通孔313的一部分藉由規定基材10的孔13的一部分的第二孔部13b及第三孔部13c規定。
第三孔區域313c的硬度比第一孔區域313a的硬度還高。例如第三孔區域313c比第一孔區域313a還難以磨耗。在圖5(a)的例中,基材10的第三孔部13c的硬度比陶瓷層20的表面22s的硬度還高。例如基材10的材料的硬度比陶瓷層20的材料的硬度還高。據此,可使第三孔區域313c的硬度高於第一孔區域313a的硬度。具體而言,陶瓷層20之第一部分21及第二部分22的材料可使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的氟化物及稀土元素的酸氟化物中的至少一種。稀土元素為選自於由Y、Sc、Yb、Ce、Pr、Eu、La、Nd、Pm、Sm、Gd、Tb、Dy、Ho、Er、Tm及Lu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而且,基材10的材料可使用氧化鋁(Al2O3)、氧化鋯(ZrO2)及氮化鋁(AlN)的至少一種。
第三孔區域313c比第一孔區域313a還位於 貫通孔313的內側。例如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處理時,在貫通孔313插入有定位銷等的夾具的情形,第三孔區域313c與夾具物理地接觸的可能性比第一孔區域313a與夾具物理地接觸的可能性還高。而且,例如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時,第一孔區域313a及第三孔區域313c與清洗墊接觸的情形,若角θ β小於角θ α,則有第三孔區域313c比第一孔區域313a還容易磨耗之虞。例如角θ β小於角θ α的情形,第三孔區域313c與第二孔區域313b的邊界的角部附近相較於第一孔區域313a與第一主表面311的邊界的角部附近,力更容易集中,有容易磨耗之虞。
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中,藉由第三孔區域313c的硬度比較高,可抑制因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或處理時的物理的接觸而使第三孔區域313c產生損壞(damage)。據此,可抑制微粒的產生。
圖5(b)所示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e在陶瓷層20具有第三部分23此點上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d不同。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e中,第三孔區域313c為第三部分23的表面23s。除此之外,可將與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d一樣的說明適用於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e。
陶瓷層20的第三部分23配設於第三孔部13c上,與第三孔部13c相接。第三部分23從第二部分22連續地配設。第三部分23的表面23s與電漿直接接觸。也就 是說,表面23s是和與第三部分23的第三孔部13c相接的面相反側的面,露出在反應室110內而被配設。在該例子中,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被陶瓷層20覆蓋,不與電漿直接接觸。據此,可抑制來自基材的孔13的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的微粒的產生。另一方面,如圖5(a)的例子所示,在第三孔部13c未配設陶瓷層20的情形下,可抑制性狀低劣的陶瓷層20形成於第三孔部13c,可更抑制來自陶瓷層20的微粒的產生。
在圖5(b)的例中,貫通孔313的第一孔區域313a為陶瓷層20的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第二孔區域313b為基材10的孔13的第二孔部13b,第三孔區域313c為陶瓷層20的第三部分23的表面23s。在該例子中,複合結構物30的貫通孔313的一部分也是基材10的孔13的至少一部分。具體而言,貫通孔313的一部分藉由規定基材10的孔13的一部分的第二孔部13b規定。
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e中也是第三孔區域313c的硬度比第一孔區域313a的硬度還高。也就是說,陶瓷層20的第三部分23的表面23s的硬度比陶瓷層20的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硬度還高。據此,可抑制因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維修保養或處理時的物理的接觸而在第三孔區域313c產生損壞。據此可抑制微粒的產生。
例如第三部分23的材料與第二部分22的材料不同,第三部分23的材料的硬度比第二部分22的材料的硬度還高。據此,可使第三孔區域313c的硬度高於第一 孔區域313a的硬度。例如第三部分23的材料可使用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的氟化物及稀土元素的酸氟化物的至少一種。稀土元素為選自於由Y、Sc、Yb、Ce、Pr、Eu、La、Nd、Pm、Sm、Gd、Tb、Dy、Ho、Er、Tm及Lu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藉由使第三部分23的組成與第二部分22的組成不同,可使第三部分23的硬度與第二部分22的硬度不同。
藉由使用膠帶等的遮蔽(masking),可將成為第二部分22的膜及成為第三部分23的膜的各個配設於所希望的範圍。例如在第一孔部13a或第二部分22上配設罩幕的狀態下,在第三孔部13c上進行成為第三部分23的膜之成膜。而且,例如在第三孔部13c或第三部分23上配設罩幕的狀態下,在第一孔部13a上進行成為第二部分22的膜之成膜。據此,可在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上形成各自的膜,可使第三部分23的材料與第二部分22的材料不同。據此,可使第三部分23的硬度與第二部分22的硬度不同。也可以不使用遮蔽,藉由在成膜後以研磨等移除膜的一部分,在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上配設各自的膜。
例如第三部分23的緻密度比第二部分22的緻密度還高。據此,可使第三孔區域313c的硬度高於第一孔區域313a的硬度。例如可藉由在進行成為第二部分22及第三部分23的一個膜之成膜後對該膜的一部分施以表面改質處理,形成第二部分22及第三部分23。作為表面 改質處理的一例,可舉出:在從膜的表面給予規定的深度的範圍能量並使其熔融後,冷卻該範圍而形成熔融固化膜。藉由表面改質處理形成的熔融固化膜與未施以表面改質處理的區域比較,成為空隙少、表面被平坦化的緻密的膜。表面改質處理使用選擇性地可使表面熱熔融的方法也可以。具體而言,表面改質處理可舉出雷射退火(laser annealing)處理或電漿噴流(plasma jet)處理。例如施以了表面改質處理的範圍成為第三部分23,未施以表面改質處理的範圍成為第二部分22。
使第三部分23的成膜條件與第二部分22的成膜條件不同也可以。據此,可使第三部分23的緻密度與第二部分22的緻密度不同,或者可使第三部分23的硬度與第二部分22的硬度不同。該成膜條件當使用氣溶膠沉積法時,可舉出從氣體供給部供給的氣體的流量、流速或氣體種類(gaseous species)等。成膜條件也可以是從噴嘴噴出的氣溶膠碰撞基材的角度。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未必在第一孔部13a及第三孔部13c上配設有陶瓷層20也可以。第一孔區域313a為基材10的表面也可以。藉由表面處理(例如塗膜或改質處理)等適宜調節基材表面的一部分的硬度也可以。
圖6(a)及圖6(b)是舉例說明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一部分之剖面圖。
圖6(a)、圖6(b)分別顯示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基材10。圖6(a)所示的基材10的構成與關於圖2前述的基材 10一樣。在圖6(a)的基材10中角θ α為150°。
在圖6(b)所示的基材10中角θ α為120°。圖6(b)的基材10在傾斜面13ac的形狀(長度及角度)及第二孔部13b的長度上與圖6(a)的基材10不同。除此之外,圖6(b)的基材10的構成與圖6(a)的基材10一樣。
在圖6(a)所示的基材10中,角θ α大於角θ β。在圖6(b)所示的基材10中角θ α小於角θ β。圖6(a)的基材10的第二孔部13b的Z方向的長度Ln比圖6(b)的基材10的第二孔部13b的Z方向的長度Ln還長。如此,若基材10的厚度一定,則θ α大於角θ β的情形,容易拉長第二孔部13b的Z方向的長度。
在圖6(a)及圖6(b)顯示近接圓PC。近接圓PC接近第一面11與傾斜面13ac形成的邊緣部(邊界14)。近接圓PC為在如圖6(a)及圖6(b)的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與第一面11和傾斜面13ac相接的圓。在圖6(a)中的近接圓PC的中心p的X方向的位置和邊界14的X方向的位置之間的距離(距離t2)與在圖6(b)中的近接圓PC的中心p的X方向的位置和邊界14的X方向的位置之間的距離(距離t2)一致。也就是說,在圖6(a)及圖6(b)中,使邊界14彼此的X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情形,中心p彼此的X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此時,圖6(a)及圖6(b)所示的傾斜的寬度t為一定。也就是說,圖6(a)的寬度t與圖6(b)的寬度t彼此相等。若以圖6(a)所示的近接圓PC的半徑R為r,則圖6(b)所示的近接圓PC的半徑R為0.47r。
此處,傾斜的寬度t為規定距離t1與距離t2的和。在圖6(a)中,規定距離t1為從邊界14到第二孔部13b的X方向上的距離。規定距離t1為一定。也就是說,圖6(a)的規定距離t1與圖6(b)的規定距離t1彼此相等。傾斜的寬度t為近接圓PC的中心p與圖6(a)中的第二孔部13b之間的沿著X方向的距離。
圖7是舉例說明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應力之圖表。
圖7舉例說明近接圓PC的半徑R與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產生的應力S的關係的計算結果。也就是說,圖7顯示在與圖2一樣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中,與圖6(a)及圖6(b)同樣地使基材10的近接圓PC的半徑R變化時的應力S的變化。更具體而言,在基材10中,使距離t2(近接圓PC的中心p的X方向上的位置、邊界14的X方向上的位置)及基材10的厚度為一定,並使角θ α變化。據此,計算半徑R、第二孔部13b的Z方向的長度以及傾斜面13ac的形狀(長度及角度)變化的情形之在形成於邊界14上的陶瓷層20產生的應力S。此外,角θ α比90°還大而構成,此時半徑R>0.27 r。
應力S為在第一部分21與第二部分22的連接部(也就是說,形成於邊界14上的陶瓷層20)產生的應力(例如殘留應力(residual stress))的計算結果。例如應力S的大小對應邊界14上的陶瓷層20的表面中的電場強度。
若角θ α變大,則近接圓PC的半徑R變大。 如圖7所示,若半徑R變大,則應力S變小。例如如圖6(a)所示,設角θ α為150°時的半徑R為r,設此時的應力S為s左右。如圖6(b)所示在角θ α為120°的情形下半徑R為0.47r,此時的應力S算出為1.7s左右。也就是說,在圖6(a)的例子中,與圖6(b)的例子比較,可抑制應力集中,應力減少1.7倍左右。也就是說,藉由加大角θ α,可緩和應力集中。角θ α例如為150°以上,更佳為160°以上。
例如使傾斜面13ac在對Z方向平行的剖面上為直線狀。若傾斜面13ac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彎曲,則電場會集中在傾斜面13ac或傾斜面13ac上的陶瓷層20,會產生微粒。相對於此,於傾斜面13ac在平行於Z方向的剖面上為直線狀的情形下,可更緩和傾斜面13ac或傾斜面13ac上的陶瓷層20中的電場集中。
此外,例如在半徑R為0.3r的情形下應力S為2.5s左右,在半徑R為0.7r的情形下應力S為1.2s左右。
圖8是舉例說明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中的耐微粒性的評價之表。
樣品1~5分別與關於圖2說明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120一樣。如圖8所示,在樣品1至5中,使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及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至少任一個變化。在樣品1~5中,除了算術平均高度Sa之外,其他(例如角θ α、角θ β、基材10的厚度等)為一定。
在樣品1中,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 Sa為0.03μm,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06μm,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2μm。
在樣品2中,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03μm,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12μm,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5μm。
在樣品3中,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06μm,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35μm,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3μm。
在樣品4中,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08μm,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81μm,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85μm。
在樣品5中,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15μm,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41μm,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0.2μm。
而且,圖8顯示各樣品中的比R21與比R31。比R21為第二部分22的算術平均高度Sa對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比率。比R31為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對第一部分21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比率。
而且,圖8以[◎]、[○]或[×]表示各樣品中的耐微粒性。在耐微粒性的評價中,對樣品照射電漿,評價電漿照射前的算術平均高度Sa與電漿照射後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差。該電漿照射的條件如下。作為電漿蝕刻裝置係使用感應耦合型電漿反應性離子蝕刻(Muc-21 Rv-Aps-Se/住友精密工業製)。電漿蝕刻的條件如下:作為 電源輸出係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感應耦合電漿)的輸出以1500W,偏壓輸出以750W,作為製程氣體使用CHF3氣體100ccm與O2氣體10ccm的混合氣體,壓力以0.5Pa,電漿蝕刻時間以1小時。
[◎]表示在第一部分21及第二部分22及第三孔部13c的全部中,因電漿照射造成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變化小。[○]表示在第一部分21及第二部分22及第三孔部13c之中的兩個以上中,因電漿照射造成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變化小。[×]表示除了[◎]及[○]以外的耐微粒性。
如已經敘述的,例如第二部分22的表面22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為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2倍以上10倍以下,更佳為5倍以下。換言之,比R21在2.0以上10以下,更佳為5.0以下。如圖8所示,比R21為5.8之樣品3的耐微粒性高於比R21為10.1之樣品4的耐微粒性。比R21為2.0之樣品1及比R21為4.0之樣品2的耐微粒性高於樣品3之耐微粒性。
而且如已經敘述的,例如第三孔部13c的算術平均高度Sa比第一部分21的表面21s的算術平均高度Sa的2倍還大。換言之,比R31大於2.0。如圖8所示,比R31為6.7之樣品1、比R31為16.7之樣品2及比R31為5.0之樣品3的耐微粒性高於比R31為1.3之樣品5的耐微粒性。
此外,關於圖2~圖6(b)說明的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各剖面為通過孔13之X-Y平面中的中心的剖面 也可以。
在本案說明書中,[垂直]及[平行]不僅包含嚴密的垂直及嚴密的平行,也包含例如製程中的個別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等,只要實質上垂直及實質上平行即可。
以上就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不是被限定於該等記述。關於前述的實施的形態,熟習該項技術者適宜加入了設計變更只要具備本發明的特徵就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例如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半導體製造裝置等所具備的各元件的形狀、尺寸、材質、配置、設置形態等並非被限定於所舉例說明者,可適宜變更。
而且,前述的各實施的形態所具備的各元件在技術上盡可能可組合,組合該等元件者只要也包含本發明的特徵就包含於本發明的範圍。
10:基材
11:第一面
12:第二面
13:孔
13a:第一孔部
13ac:傾斜面
13b:第二孔部
13c:第三孔部
13s:內周面
14:邊界
17:邊界
20:陶瓷層
21:第一部分
21s:表面
22:第二部分
22s:表面
120: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
T21、T22:厚度
θ α、θ β、θ 1、θ 2:角

Claims (10)

  1. 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在半導體製造裝置的反應室內使用,包含:基材,包含第一面,和與該第一面相反側之第二面,和貫通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之至少一個孔;以及陶瓷層,以露出在該基材的至少該第一面上的方式被配設並具有耐電漿性,該孔具有:傾斜面,與該第一面連續,對從該第一面朝向該第二面的第一方向傾斜;以及垂直面,在該第一方向上位於該第二面與該傾斜面之間,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該陶瓷層配設於該第一面上與該傾斜面上,該傾斜面上的陶瓷層的厚度比該第一面上的陶瓷層的的厚度還小,該第一面與該傾斜面所成的角比該垂直面與該傾斜面所成的角還大。
  2. 如請求項1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該第一面與該傾斜面所成的該角為160°以上180°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該垂直面與該傾斜面所成的該角為大於90°且105°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半導體製造裝置 用構件,其中該陶瓷層包含多晶陶瓷。
  5. 如請求項4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由倍率40萬倍~200萬倍的TEM影像算出的該多晶陶瓷的平均微晶大小為3奈米以上50奈米以下。
  6.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該陶瓷層包含選自於由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的氟化物及稀土元素的酸氟化物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
  7. 如請求項6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該稀土元素為選自於由Y、Sc、Yb、Ce、Pr、Eu、La、Nd、Pm、Sm、Gd、Tb、Dy、Ho、Er、Tm及Lu所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種。
  8.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該基材包含陶瓷。
  9. 如請求項8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其中該基材包含氧化鋁。
  10. 一種半導體製造裝置,包含:反應室;以及請求項1至請求項9中任一項之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該反應室具有形成生成電漿的空間的內壁,該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的該陶瓷層構成該內壁的至少一部分。
TW111104377A 2021-04-21 2022-02-07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TWI8041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2042 2021-04-21
JP2021072042 2021-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075A TW202243075A (zh) 2022-11-01
TWI804185B true TWI804185B (zh) 2023-06-01

Family

ID=83606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377A TWI804185B (zh) 2021-04-21 2022-02-07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97036B2 (zh)
CN (1) CN115223836A (zh)
TW (1) TWI80418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60101A (ja) * 2010-08-12 2012-03-22 Toshiba Corp ガス供給部材、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イットリア含有膜の形成方法
JP2012057251A (ja) * 2010-08-13 2012-03-22 Toshiba Corp 保護膜とその形成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製造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18107313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装置、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ガス供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207912A (ja) * 2018-05-28 2019-12-0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上部電極アセンブリ、処理装置及び上部電極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8510A (ja) 1998-07-31 2000-02-25 Hitachi Chem Co Ltd プラズマエッチング電極板
JP2002110655A (ja) 2000-10-04 2002-04-12 Daido Steel Co Ltd Rie用基板固定治具
JP5879069B2 (ja) 2011-08-11 2016-03-08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の上部電極の製造方法
KR102133373B1 (ko) 2012-08-23 2020-07-13 어플라이드 머티어리얼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Uv 챔버들을 세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하드웨어
JP6714978B2 (ja) 2014-07-10 2020-07-01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用の部品、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用の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808168B2 (ja) 2015-12-24 2021-01-06 Toto株式会社 耐プラズマ性部材
JP6331181B2 (ja) 2016-09-13 2018-05-30 Toto株式会社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
JP6801773B2 (ja) 2019-02-27 2020-12-16 Toto株式会社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を備えた半導体製造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60101A (ja) * 2010-08-12 2012-03-22 Toshiba Corp ガス供給部材、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イットリア含有膜の形成方法
JP2012057251A (ja) * 2010-08-13 2012-03-22 Toshiba Corp 保護膜とその形成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製造装置および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18107313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供給装置、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ガス供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207912A (ja) * 2018-05-28 2019-12-0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上部電極アセンブリ、処理装置及び上部電極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075A (zh) 2022-11-01
CN115223836A (zh) 2022-10-21
JP2022166811A (ja) 2022-11-02
JP7197036B2 (ja)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5664B1 (ko) 내플라즈마성 부재
JP6801773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を備えた半導体製造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製造装置
JP7089707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を備えた半導体製造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製造装置
JP2021077900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および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を備えた半導体製造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プレイ製造装置
TWI804185B (zh)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TWI796130B (zh) 半導體製造裝置用構件及半導體製造裝置
KR102612460B1 (ko) 반도체 제조 장치용 부재 및 반도체 제조 장치
US20220341018A1 (e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member an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220351944A1 (e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member an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11627790B (zh) 半导体制造装置构件、半导体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
JP2022166808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及び半導体製造装置
JP2022166809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用部材及び半導体製造装置
JP6358492B2 (ja) 耐プラズマ性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