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2060B -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2060B
TWI802060B TW110139619A TW110139619A TWI802060B TW I802060 B TWI802060 B TW I802060B TW 110139619 A TW110139619 A TW 110139619A TW 110139619 A TW110139619 A TW 110139619A TW I802060 B TWI802060 B TW I8020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registration
printing
printing uni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9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0852A (zh
Inventor
平山大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住友重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0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0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2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206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81Devices for scanning register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3/00Common details of rotary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2Conveying or guiding webs through presses or machines
    • B41F13/025Regis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4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 B41F33/14Automatic control of tripping devices by feelers, photoelectric devices, pneumatic devices, or other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檢測套準誤差之印刷裝置。 [解決手段] 印刷裝置(10)具備:印刷單元(11A~11D);套準標記印刷部(15),在捲筒材料(50)的預定位置印刷套準標記;標記感測器(23),檢測套準標記;檢測控制部,在第1套準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23)的檢測區域之第1檢測時間段及第2套準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23)的檢測區域之與第1檢測時間段不同的第2檢測時間段,將標記感測器(23)設為可檢測狀態;套準誤差演算部,根據由標記感測器(23)檢測到的第1套準標記與第2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第1印刷單元與第2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

Description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本發明有關一種印刷技術。
本申請案係主張基於2020年11月27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第2020-197269號的優先權。該日本申請案的全部內容係藉由參閱而援用於本說明書中。
在移動的捲筒紙上進行印刷之印刷裝置亦即旋轉印刷機具備複數個印刷單元,依序印刷青色(C)、品紅色(M)、黃色(Y)、黑色(K)等各顏色。將進行各顏色印刷版的位置對準稱為“套準”。為此,已知有一種檢測各顏色的印刷版的位置偏移亦即套準誤差,調整捲筒紙的各部的進給速度、捲繞各顏色的印刷版之印版滾筒(plate cylinder)的轉速以減少套準誤差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77019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中,為了檢測套準誤差,各印刷單元在預定位置印刷套準標記(register mark)。各顏色的套準標記以固定間隔印刷於捲筒紙上,藉由與其以相同間隔配置之具有2個光檢測元件之標記感測器,同時檢測到相鄰的套準標記。檢測該等同時檢測到的套準標記的相對距離與其期望值之間的偏差作為套準誤差,並進行用以減少該套準誤差的套準控制。
專利文獻1中,由於利用標記感測器同時檢測相鄰的套準標記,因此任一個套準標記由不易檢測的色材(例如,淺顏色的色材、清漆之類的透明或半透明色材)印刷時,無法檢測套準誤差。
本發明鑑於上述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檢測套準誤差之印刷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些樣態的印刷裝置具備:第1印刷單元及第2印刷單元,在移動的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第1標記印刷部,設置於第1印刷單元且在被印刷物的預定的第1位置印刷第1套準標記;第2標記印刷部,設置於第2印刷單元且在被印刷物的預定的第2位置印刷第2套準標記;標記感測器,檢測第1套準標記及第2套準標記;檢測控制部,在第1套準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第1檢測時間段將標記感測器設為可檢測狀態,在第2套準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與第1檢 測時間段不同的第2檢測時間段將標記感測器設為可檢測狀態;及套準誤差演算部,根據由標記感測器檢測到的第1套準標記與第2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第1印刷單元與第2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
在該樣態中,由於能夠根據在不同的檢測時間段檢測到的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套準誤差,因此相較於存在同時檢測相鄰套準標記的限制之專利文獻1,自由度變高。例如,用一種套準標記不易檢測的色材印刷時,該套準標記不用於套準誤差的演算,而能夠選擇用容易檢測的色材印刷的其他套準標記來有效地演算套準誤差。
本發明的其他樣態為印刷方法。該方法具備:當第1印刷單元在移動的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時,在預定的第1位置上印刷第1套準標記之步驟;當第2印刷單元在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時,在預定的第2位置上印刷第2套準標記之步驟;由標記感測器在第1套準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第1檢測時間段檢測第1套準標記,在第2套準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與第1檢測時間段不同的第2檢測時間段檢測第2套準標記之步驟;根據由標記感測器檢測到的第1套準標記與第2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第1印刷單元與第2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之步驟。
另外,以上構成要素的任意組合、將本發明的內容在方法、裝置、系統、記錄媒體、電腦程式等之間 轉換者亦作為本發明的樣態有效。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檢測套準誤差之印刷裝置。
10:印刷裝置
11:印刷單元
13:印版滾筒
14:基準標記印刷部
15:套準標記印刷部
21:編碼器
23:標記感測器
30:套準控制裝置
33:檢測控制部
35: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
37: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
38: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
39:套準誤差校正部
53:套準標記
351:閘門選擇部
352:套準誤差演算部
T1:第1光檢測元件
T2:第2光檢測元件
11A~11D:第1印刷單元~第4印刷單元
13A~13D:第1印版滾筒~第4印版滾筒
17:壓印滾筒
17A~17D:第1壓印滾筒~第4壓印滾筒
19:驅動馬達
19A~19D:第1驅動馬達~第4驅動馬達
21A~21D:第1編碼器~第4編碼器
31:控制部
41:記憶部
50:捲筒材料
52:裁切標記
53A~53D:第1套準標記~第4套準標記
G411~G414:閘門
G421~G424:閘門
P:印刷點
L0:間隔
L1:間隔
La~Ld:距印刷點的距離
Ls:裁切標記距印刷點的距離
r:印版滾筒的半徑
θa~θd:套準標記的相位
θs:裁切標記的相位
Aa~Ad:套準標記的位址
Aa1~Ad1:套準標記通過T1時的位址
As:裁切標記的位址
Amax:最大值
△A:各位址的間隔
e:套準誤差
[圖1]係表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印刷裝置的構成之圖。
[圖2]係表示套準標記的位置關係之圖。
[圖3]係表示印刷單元的構成之圖。
[圖4]係表示套準控制裝置的構成之方塊圖。
[圖5]係模式表示位址的賦予方法之圖。
[圖6]係表示閘門選擇部的閘門選擇的具體例之圖。
[圖7]係表示低速運轉時發生的套準誤差之圖。
[圖8]係表示高速運轉時發生的套準誤差之圖。
以下,參考圖式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在說明及圖式中,對相同或同等的構成要素、構件、處理標註相同的符號,適當省略重複說明。圖中所示之各部分的比例、形狀為了說明的便利而設定,只要沒有特別提及,則不應做限定性解釋。實施形態為示 例,並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發明的範圍。實施形態中記載之所有特徵及其組合並不一定要具有發明的本質。
圖1示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印刷裝置10的構成。印刷裝置10具備:進行黑色(K)的印刷之第1印刷單元11A、進行青色(C)的印刷之第2印刷單元11B、進行品紅色(M)的印刷之第3印刷單元11C、進行黃色(Y)的印刷之第4印刷單元11D、套準控制裝置30。以下,將第1印刷單元11A~第4印刷單元11D適當地統稱為印刷單元11。另外,各印刷單元11的印刷顏色並不限於上述顏色,能夠將任意印刷顏色以任意順序分配至各印刷單元11。又,為了印刷更多顏色,可以設置5個以上的印刷單元。
第1印刷單元11A具備第1印版滾筒13A、第1壓印滾筒17A、第1驅動馬達19A、第1編碼器21A。第2印刷單元11B具備第2印版滾筒13B、第2壓印滾筒17B、第2驅動馬達19B、第2編碼器21B、第2標記感測器23B。第3印刷單元11C具備第3印版滾筒13C、第3壓印滾筒17C、第3驅動馬達19C、第3編碼器21C、第3標記感測器23C。第4印刷單元11D具備第4印版滾筒13D、第4壓印滾筒17D、第4驅動馬達19D、第4編碼器21D、第4標記感測器23D。以下,將第1印版滾筒13A~第4印版滾筒13D適當地統稱為印版滾筒13,將第1壓印滾筒17A~第4壓印滾筒17D適當地統稱為壓印滾筒17,將第1驅動馬達19A~第4驅動馬達19D適當地統稱為驅動馬達19,將第1編碼器21A~第4編碼器21D適當地統稱為編碼器21,將第2標記感測器23B~ 第4標記感測器23D適當地統稱為標記感測器23。
印刷裝置10將捲筒紙亦即捲筒材料50作為被印刷物進行印刷。將各印刷單元11沿捲筒材料50的移動方向設置。捲筒材料50受到沿其移動路徑排列之導引滾輪25的導引,藉由各印刷單元11的印版滾筒13及壓印滾筒17,依序印刷與捲繞在印版滾筒13之印刷版對應之各顏色的圖案。
印版滾筒13具有基準標記印刷部14、作為標記印刷部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圖2(a)示出不存在套準誤差時的第1套準標記53A~第4套準標記53D的位置關係,圖2(b)示出存在套準誤差時的位置關係。圖2(a)中一併示出裁切標記52。作為基準標記的裁切標記52由各印版滾筒13的基準標記印刷部14印刷。第1套準標記53A由第1印版滾筒13A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印刷於預定的第1位置,第2套準標記53B由第2印版滾筒13B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印刷於預定的第2位置,第3套準標記53C由第3印版滾筒13C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印刷於預定的第3位置,第4套準標記53D由第4印版滾筒13D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印刷於預定的第4位置。以下,將第1套準標記53A~第4套準標記53D適當地統稱為套準標記53。
在不存在套準誤差之圖2(a)中,以間隔L0印刷裁切標記52及第1套準標記53A,在正常位置以間隔L1印刷各套準標記53。亦即,印刷第1套準標記53A之第1位置與印刷第2套準標記53B之第2位置的相對距離、印刷第2 套準標記53B之第2位置與印刷第3套準標記53C之第3位置的相對距離、印刷第3套準標記53C之第3位置與印刷第4套準標記53D之第4位置的相對距離均等於間隔L1。存在套準誤差之圖2(b)中,套準標記53以從正常位置偏移的狀態被印刷。圖示例中,第2套準標記53B從正常位置偏移。此時,第1套準標記53A與第2套準標記53B的相對距離變得小於正常的L1,其差成為套準誤差。同樣地,第2套準標記53B與第3套準標記53C的相對距離變得大於正常L1,其差亦成為套準誤差。
返回圖1,自前第n段的印版滾筒13中,以L0+(n-1)×L1的間隔設置基準標記印刷部14、套準標記印刷部15。所有印版滾筒13的周長相同,藉由使各印版滾筒13旋轉一次,印刷一次份的各顏色的圖案,藉由重複該過程而進行連續印刷。如圖2(a)所示,在各次的印刷中,各印版滾筒13的基準標記印刷部14在相同的位置印刷裁切標記52,各印版滾筒13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以L1的間隔印刷各套準標記53。
各印版滾筒13藉由個別的驅動馬達19被旋轉驅動。在印刷裝置10的印刷動作中,各驅動馬達19利用電性同步旋轉,各印版滾筒13以相同的轉速旋轉。亦即,印刷裝置10由分段驅動方式構成。各驅動馬達19在其機械軸上設置有編碼器21。
編碼器21係增量式編碼器。印版滾筒13每旋轉一次,編碼器21輸出預先設定次數的A相、B相的脈衝 訊號和一次Z相的脈衝訊號。藉由計數器計數A相、B相的脈衝訊號,用Z相的脈衝訊號重置計數值。藉由脈衝訊號的計數值,檢測到印版滾筒13的相位(旋轉位置)。另外,編碼器21只要能夠檢測到印版滾筒13的相位,則不論方式,可以為絕對式串聯編碼器。
圖3示出印刷單元11的構成。標記感測器23設置於比相同印刷單元11的印版滾筒13更靠下游側的位置。標記感測器23具有複數個光檢測元件T1、T2。上游側的第1光檢測元件T1與下游側的第2光檢測元件T2以間隔L1配置。因此,各光檢測元件T1、T2能夠在幾乎相同的時間檢測到以相同的間隔L1印刷之相鄰的套準標記53A~53D。
圖4係表示套準控制裝置30的構成之方塊圖。該構成中,硬體方面藉由任意電腦的CPU、記憶體、其他LSI實現,軟體方面藉由存儲於記憶體之程式等實現。在此,示出藉由該等的協作實現之功能方塊。
套準控制裝置30具備控制部31和記憶部41。控制部31具備檢測控制部33、作為第2套準誤差演算部的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作為第1套準誤差演算部的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套準誤差校正部39。記憶部41係儲存與控制部31的控制有關之資訊之通用記憶體。
檢測控制部33個別地設定將各標記感測器23B~23D設為可檢測狀態之檢測時間段。如圖2(a)所示, 在相當於各印版滾筒13的一次旋轉之一次份的印刷中,在捲筒材料50的移動方向亦即圖2的上下方向的帶狀區域印刷裁切標記52和4個套準標記53A~53D,但在該帶狀區域亦印刷未圖示之其他圖案、資訊。為了防止由該等其他圖案、資訊導致的誤檢測,因此限定各標記感測器23B~23D的檢測時間段,設為僅能夠檢測裁切標記52、套準標記53。各標記感測器23B~23D的檢測時間段根據與分別設置之印刷單元11B~11D的各印版滾筒13B~13D的旋轉角度建立了關聯之位址來設定。
圖5以印刷單元11D為例,模式表示位址的賦予方法。當印刷單元11D的印版滾筒13D沿順時針方向旋轉而於捲筒材料50上進行印刷時,圖示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印刷套準標記53D。本圖表示套準標記53D來到標記感測器23D的光檢測元件T1的位置之狀態。此時,套準標記53D正在移動距印刷點P的距離Ld。若將該期間的印版滾筒13D的旋轉角度設為θd,將印版滾筒13D的半徑設為r,則Ld=rθd。
如圖2中說明,捲筒材料50上存在由設置於比印刷單元11D更靠前段的位置之其他印刷單元11A~C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印刷之其他套準標記53A~53C。套準標記53C距印刷點P的距離Lc為Ld+L1,套準標記53B距印刷點P的距離Lb為Ld+2L1,套準標記53A距印刷點P的距離La為Ld+3L1。又,捲筒材料50上存在由各印刷單元11A~D的基準標記印刷部14印刷之裁切標記52。裁切標記52距 印刷點P的距離Ls為Ld+3L1+L0。
將該等各標記距印刷點P的距離除以印版滾筒13D的半徑r,藉此能夠與印版滾筒13D的相位(旋轉角度)建立起關聯。亦即,在圖示狀態下,套準標記53D的相位為θd,套準標記53C的相位θc為Lc/r=θd+L1/r,套準標記53B的相位θb為Lb/r=θd+2L1/r,套準標記53A的相位θa為La/r=θd+3L1/r,裁切標記52的相位θs為Ls/r=θd+(3L1+L0)/r。
進而,將該等相位轉換成由從零至最大值Amax的連續整數表示之位址。在印版滾筒13D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一次期間該位址從零單調遞增至最大值Amax(例如2047),並在開始下一個旋轉時再度成為零。位址成為零之印版滾筒13D的基準旋轉位置能夠任意設定。若將圖示的套準標記印刷部15從印刷點P旋轉了θd之狀態的套準標記53D的位址設為Ad,則套準標記53C的位址Ac為Ad+Amax×(θc-θd)/2π,套準標記53B的位址Ab為Ad+Amax×(θb-θd)/2π,套準標記53A的位址Aa為Ad+Amax×(θa-θd)/2π,裁切標記52的位址As為Ad+Amax×(θs-θd)/2π。
在此,若著眼於標記感測器23D的光檢測元件T1,由位址表示各標記通過光檢測元件T1的檢測區域之時間,則成為如下。套準標記53D通過T1時的位址Ad1為Ad(圖示狀態),套準標記53C通過T1時的位址Ac1為Ad-Amax×(θc-θd)/2π,套準標記53B通過T1時的位址Ab1為Ad-Amax×(θb-θd)/2π,套準標記53A通過T1時的位址Aa1為Ad-Amax×(θa-θd)/2π,裁切標記52通過T1時的位址As1為 Ad-Amax×(θs-θd)/2π。由於套準標記53C、套準標記53B、套準標記53A、裁切標記52通過T1的時間在圖示狀態之前,因此從Ad減去其相位差量的位址。
如上所述,能夠由與印版滾筒13D的旋轉角度建立了關聯之位址表現各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23D的光檢測元件T1的檢測區域之時間。同樣地,各標記通過標記感測器23D的光檢測元件T2的檢測區域之時間亦能夠由位址表現。例如,套準標記53C來到光檢測元件T2的位置之圖示狀態的位址Ac2為Ad。又,關於設置於其他印刷單元11B、11C之標記感測器23B、23C,亦能夠由與印版滾筒13B、13C的旋轉角度建立了關聯之位址表現各標記的通過時間。在此,各印版滾筒13B~13D的旋轉角度能夠由編碼器21B~21D檢測,因此套準控制裝置30能夠即時掌握各印版滾筒13B~13D的位址而用於其控制。
返回圖4,檢測控制部33根據位址設定各標記感測器23B~23D的檢測時間段。例如,在圖5的例子中,設定包含位址Ad1之預定的位址範圍作為由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D之檢測時間段。同樣地,設定包含位址Ac1之預定的位址範圍作為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C之檢測時間段,設定包含位址Ab1之預定的位址範圍作為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B之檢測時間段,設定包含位址Aa1之預定的位址範圍作為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A之檢測時間段,設定包含位址As1之預定的位址範圍作為光檢測元件T1檢測裁切標記52之檢測時間 段。以下,將設定於各標記之位址範圍稱為閘門,將其位址寬度稱為閘門寬度。
設定於各標記之閘門寬度能夠任意設定,但針對所有標記,作為相同的閘門寬度,將各檢測時間段的長度設為相同為較佳。又,亦考慮捲筒材料50的移動速度,可以在檢測時間段內動態調整閘門寬度,以使以各標記的正常位置為中心的預定範圍(例如,各標記的間隔為20mm左右時,距各標記的中心小於±10mm)通過標記感測器23的檢測區域。又,將上述各閘門設定為彼此不重疊,使檢測時間段不會在複數個標記重疊為較佳。
如上所述,檢測控制部33根據位址設定各標記感測器23B~23D的閘門(或檢測時間段),藉此各標記感測器23B~23D僅能夠檢測裁切標記52、套準標記53A~D,能夠防止由印刷於相同的帶狀區域之其他圖案、資訊導致的誤檢測。
另外,在圖5所示之印刷單元11D中,分別對光檢測元件T1、T2設定標記為52、53A~53D的5個閘門。因此,在印刷單元11D中設定合計10個閘門。同樣地,在印刷單元11C中,分別對光檢測元件T1、T2設定標記為52、53A~53C的4個閘門。因此,在印刷單元11C中設定合計8個閘門。又,在印刷單元11B中,分別對光檢測元件T1、T2設定標記為52、53A~53B的3個閘門。因此,在印刷單元11B中設定合計6個閘門。如此,在印刷裝置10整體中,設定合計24個閘門。以下,為了區分該等閘門,標記 為Glmn。l為2~4的整數,l=2表示印刷單元11B,l=3表示印刷單元11C,l=4表示印刷單元11D。m為1或2,m=1表示光檢測元件T1,m=2表示光檢測元件T2。n為0~4的整數,n=0表示裁切標記52,n=1~4分別表示套準標記53A~53D。因此,如下表示合計24個閘門。G210、G211、G212、G220、G221、G222、G310、G311、G312、G313、G320、G321、G322、G323、G410、G411、G412、G413、G414、G420、G421、G422、G423、G424。
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具備閘門選擇部351及套準誤差演算部352。閘門選擇部351從合計24個閘門Glmn中選擇位於不同位址之任意2個閘門,以在套準誤差演算部352進行演算。在此,為了提高套準誤差演算部352中的演算精度,選擇相同的印刷單元11中包含之閘門(1為相同的閘門)為較佳,但亦可以選擇不同的印刷單元11中包含之閘門。
參考圖6,對閘門選擇部351的閘門選擇的具體例進行說明。該圖示出印刷單元11D的各光檢測元件T1、T2的套準標記53A~53D的閘門。橫軸表示印版滾筒13D的位址。如上所述,若印版滾筒13D在印刷時旋轉,則位址會單調遞增,因此橫軸表示時間的經過。
關於圖示的各位址Aa1、Ab1、Ac1、Ad1,已在上面說明。在位址Aa1中設置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A之閘門G411。在位址Ab1中設置光檢測元件T1檢 測套準標記53B之閘門G412及光檢測元件T2檢測套準標記53A之閘門G421。在位址Ac1中設置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C之閘門G413及光檢測元件T2檢測套準標記53B之閘門G422。在位址Ad1中設置光檢測元件T1檢測套準標記53D之閘門G414及光檢測元件T2檢測套準標記53C之閘門G423。將各位址Aa1、Ab1、Ac1、Ad1的間隔作為△A,在位址Ad1+△A中設置光檢測元件T2檢測套準標記53D之閘門G424。
如此,在各位址Ab1~Ad1中存在光檢測元件T1的閘門G412~G414和光檢測元件T2的閘門G421~G423這兩個閘門。關於該等相同位址的閘門的組合,由於係由後述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演算套準誤差,因此可以在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的閘門選擇部351中不進行選擇。亦即,閘門選擇部351主要選擇設置於不同位址之任意2個閘門。該閘門的選擇可以由相同的光檢測元件進行,亦可以由不同的光檢測元件進行。前者的情況下,例如選擇閘門G411及閘門G414。後者的情況下,例如選擇閘門G413及閘門G421。圖6僅示出了印刷單元11D的閘門,但閘門選擇部351亦可以選擇其他印刷單元11B、11C的閘門。藉此,能夠根據任意印刷單元的任意閘門的組合,由套準誤差演算部352演算套準誤差。
套準誤差演算部352根據光檢測元件在由閘門選擇部351選擇之2個閘門中檢測到的訊號,演算套準誤差。如圖6所示,在各閘門中檢測到基於各套準標記53A~ 53D之脈衝。不存在套準誤差時,各脈衝位於各閘門內的相同位置。相反地,存在套準誤差時,各脈衝位於各閘門內的不同的位置。因此,藉由比較各脈衝的各閘門內的相對位置,能夠演算套準誤差。例如,用將閘門的左端位址設為零的閘門內位址表示各閘門內的位置時,各閘門內的各脈衝的上升位置的位址的差量成為套準誤差。
例如,將閘門G411和閘門G414作為對象演算的套準誤差,係印刷了閘門G411的套準標記53A之印刷單元11A與印刷了閘門G414的套準標記53D之印刷單元11D之間的套準誤差。又,將閘門G413和閘門G421作為對象演算的套準誤差,係印刷了閘門G413的套準標記53C之印刷單元11C與印刷了閘門G421的套準標記53A之印刷單元11A之間的套準誤差。如此,能夠演算任意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
另外,在示出印刷單元11D的閘門之圖6中,閘門G414、G424檢測由印刷單元11D自身印刷的套準標記53D。如圖5所示,該套準標記53D從其印刷點P僅移動了距離Ld,不太可能在此期間發生大的套準誤差。因此,光檢測元件T1、T2即使無法藉由閘門G414、G424檢測到套準標記53D,亦不會有問題。例如,用印刷單元11D不易檢測的色材(例如,淺顏色的色材、清漆之類的透明或半透明色材)印刷時,亦存在無法檢測到套準標記53D之情況,但能夠作為套準標記53D的脈衝在閘門G414、G424內的期待位置上升者來處理,由此能夠演算與其他閘門的脈 衝上升位置的套準誤差。以上內容亦適於印刷單元11C的閘門G313、G323、印刷單元11B的閘門G212、G222。
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根據光檢測元件T1、T2在相同位址的閘門中檢測到的訊號,演算套準誤差。在示出印刷單元11D的閘門之圖6中,位址Ab1中的閘門G412、G421、位址Ac1中的閘門G413、G422、位址Ad1中的閘門G414、G423的組合成為演算對象。又,在印刷單元11C中,閘門G312、G321、閘門G313、G322成為演算對象,在印刷單元11B中,閘門G212、G221成為演算對象。在該等相同位址的閘門的組合中,與套準標記53以相同的間隔L1分開配置之光檢測元件T1、T2能夠同時檢測相鄰的套準標記53,因此無需閘門選擇部351之類的閘門選擇。關於套準誤差的演算方法,如以上在套準誤差演算部352中所述。藉由這種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能夠演算印刷了相鄰的套準標記53之相鄰的印刷單元11的套準誤差。
以上說明的基於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之套準誤差演算及基於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之套準誤差演算可以同時併用,但亦可以藉由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進行切換。例如,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在預排稿時等捲筒材料50的移動速度小於預定的臨限值時,使用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在捲筒材料50的移動速度為臨限值以上時,使用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
此時,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的閘門 選擇部351將所有印刷單元11中最先在捲筒材料50上進行印刷之印刷單元11A印刷的顏色作為基準顏色,選擇檢測用該基準顏色印刷的套準標記53A之閘門作為一個閘門,選擇檢測其他印刷單元11B~D印刷的套準標記53B~53D之閘門作為另一個閘門。在示出印刷單元11D的閘門之圖6中,選擇檢測基準顏色的套準標記53A之閘門G411或G421作為一個閘門,選擇檢測除基準顏色以外的套準標記53B~53D之任意閘門作為另一個閘門。藉由如此處理,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能夠分別演算印刷基準顏色之印刷單元11A和印刷除基準顏色以外的顏色之印刷單元11B~11D的套準誤差。另外,亦可以將由印刷單元11A以外的印刷單元11印刷之顏色作為基準顏色。另一方面,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演算印刷相鄰顏色之印刷單元11A~11D的套準誤差。
亦即,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在低速時藉由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演算基於相鄰顏色之套準誤差,高速時藉由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演算基於基準顏色之套準誤差。
如圖7中模式表示,在預排稿時等捲筒材料50的移動速度小且達到正常運轉速度為止的產生加速度期間,各印刷單元的動作不穩定且亦存在各印刷單元之間的張力變動等的影響,因此有可能在各印刷單元之間分別產生大的套準誤差。圖7的例子中示出,相對於沒有套準誤差的圖6的例子,在各印刷單元之間產生了由e表示之套準 誤差之狀態。首先,在檢測套準標記53C之閘門G413中,因印刷單元11D與印刷單元11C之間的套準誤差e,脈衝(點線)從正常位置(實線)偏移e。其次,在檢測套準標記53B之閘門G412中,印刷單元11C與印刷單元11B之間的套準誤差e會進一步增加,因此脈衝從正常位置偏移2e。同樣地,在檢測套準標記53A之閘門G411中,印刷單元11B與印刷單元11A之間的套準誤差e會進一步增加,因此脈衝從正常位置偏移3e。此時,用基準顏色印刷的套準標記53A的脈衝(點線)跑出閘門外,因此無法在利用基準顏色之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中演算套準誤差。另一方面,藉由利用相鄰顏色之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能夠從套準誤差小的閘門G414及G423對依序校正套準誤差。如此,低速時使用利用相鄰顏色之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為較佳。
另一方面,圖8模式表示捲筒材料50達到正常運轉速度而加速度幾乎為零的高速時的狀態。在達到正常運轉速度之後,與圖7的低速時不同地各印刷單元的動作穩定,即使發生套準誤差亦會停留於一部分印刷單元11之間。圖8的例子中示出,相對於沒有套準誤差的圖6的例子,在印刷單元11D、11C之間產生了由e表示之套準誤差之狀態。在印刷單元11A~11C之間未產生套準誤差,因此相同的套準誤差e在檢測套準標記53A~53C之閘門中產生。該等套準誤差e在利用基準顏色之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中、在利用相鄰顏色之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 部37中均能夠校正,但利用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時,有可能殘留套準誤差。例如,位址Ab1的2個閘門G412、G421、位址Ac1的2個閘門G413、G422雖比較了相鄰顏色的套準標記,但該等閘門對的脈衝位置相同(兩個脈衝均僅偏移e)。因此,有可能會持續該等脈衝從正常位置僅偏移e的狀態。另一方面,根據利用基準顏色之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首先根據閘門G411(基準顏色)、G414的套準誤差演算校正閘門G411的套準誤差e,在此基礎上根據閘門G411與各閘門G412、G413的套準誤差演算,分別校正閘門G412、G413的套準誤差e。因此,可防止套準誤差的殘留。如此,高速時使用利用基準顏色之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為較佳。
另外,捲筒材料50的移動速度能夠根據各印刷單元11的編碼器21的輸出演算,因此藉由比較該演算結果與預定的臨限值,能夠區分捲筒材料50的低速時和高速時。又,利用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的切換可以根據捲筒材料50的加速度進行。亦即,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在捲筒材料50的加速度為預定的臨限值以上時(預排稿時等)使用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捲筒材料50的加速度小於臨限值時(達到正常運轉速度後等)使用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另外,捲筒材料50的加速度亦能夠根據各印刷單元11的編碼器21的輸出演算。又,利用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的切換亦可以根據印刷裝置10的操作員的手動操作進行。
套準誤差校正部39校正由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及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演算出的套準誤差。套準誤差校正部39向產生了套準誤差之印刷單元11的驅動馬達19或未圖示之側面定位器(side lay)輸出校正訊號。驅動馬達19或側面定位器根據校正訊號驅動印版滾筒13以修正套準誤差。驅動馬達19修正捲筒材料50的移動方向的套準誤差,側面定位器修正與捲筒材料50的移動方向垂直之寬度方向的套準誤差。
根據以上實施形態,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能夠根據任意印刷單元11的任意閘門的組合,有效演算套準誤差。由於能夠從不同位址或檢測時間段的閘門選擇不相鄰的套準標記53,因此顯著提高檢查誤差演算的自由度。例如,用一種套準標記53不易檢測的色材印刷時,該套準標記53不用於套準誤差的演算,而能夠選擇用容易檢測的色材印刷的其他套準標記53來演算套準誤差。
又,設置利用基準顏色之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5和利用相鄰顏色之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37,藉由套準誤差演算切換部38切換使用,藉此可以進行對應於被印刷物的移動狀態之適當的套準誤差演算。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實施形態為示例,能夠對該等各構成要素、各處理製程的組合實施各種變形例,並且此類變形例亦在本發明的範圍內。
在實施形態中,作為被印刷物,例示了捲筒 紙亦即捲筒材料50,但印刷裝置10能夠在任意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例如,可以為由任意材料形成之片材,可以為容器、產品等任意形狀的物體的表面。
實施形態中,在標記感測器23中設置了2個光檢測元件T1、T2,但光檢測元件可以為1個。此時,圖6的例子中,僅獲得T1(或T2)的波形,但閘門選擇部351能夠從位址或檢測時間段不同的閘門G411~G414中選擇任意2個閘門,套準誤差演算部352能夠演算套準誤差,因此能夠校正各印刷單元11A~11D之間的套準誤差。又,若將基準顏色作為印刷單元11A的印刷顏色,由閘門選擇部351選擇閘門G411作為一個閘門,選擇閘門G412~G414作為另一個閘門,則能夠進行基於基準顏色之套準誤差演算。又,若由閘門選擇部351從閘門G411~G414中選擇相鄰的2個閘門,則能夠進行基於相鄰顏色之套準誤差演算。
另外,實施形態中說明的各裝置的功能構成能夠藉由硬體資源或軟體資源、或者硬體資源與軟體資源的協作來實現。作為硬體資源,能夠利用處理器、ROM、RAM、其他LSI。作為軟體資源,能夠利用操作系統、應用程式等程式。
10:印刷裝置
11,11A,11B,11C,11D:印刷單元
13,13A,13B,13C,13D:印版滾筒
14:基準標記印刷部
15:套準標記印刷部
17,17A,17B,17C,17D:壓印滾筒
19,19A,19B,19C,19D:驅動馬達
21,21A,21B,21C,21D:編碼器
23,23B,23C,23D:標記感測器
25:導引滾輪
30:套準控制裝置
50:捲筒材料
L0,L1:間隔
P:印刷點

Claims (7)

  1. 一種印刷裝置,其具備:第1印刷單元及第2印刷單元,在移動的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第1標記印刷部,設置於前述第1印刷單元且在前述被印刷物的預定的第1位置印刷第1套準標記;第2標記印刷部,設置於前述第2印刷單元且在前述被印刷物的預定的第2位置印刷第2套準標記;標記感測器,檢測前述第1套準標記及前述第2套準標記;檢測控制部,在前述第1套準標記通過前述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第1檢測時間段將前述標記感測器設為可檢測狀態,在前述第2套準標記通過前述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與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不同的第2檢測時間段將前述標記感測器設為可檢測狀態;以及套準誤差演算部,根據由前述標記感測器檢測到的前述第1套準標記與前述第2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前述第1印刷單元與前述第2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套準誤差演算部具備: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和相鄰標記套準誤差演算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標記感測器在前述第1印刷單元及前述第2印刷單元之中設置於後段的印刷單元,前述檢測控制部根據設置有前述標記感測器之印刷單 元的印版滾筒的旋轉角度,設定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及前述第2檢測時間段。
  3.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第1印刷單元及前述第2印刷單元能夠從複數個印刷單元中選擇,前述檢測控制部根據前述第1印刷單元的選擇設定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根據前述第2印刷單元的選擇設定前述第2檢測時間段。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述之印刷裝置,其中該印刷裝置還具備:第3印刷單元,設置於前述第1印刷單元的緊前或緊後且在前述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及第3標記印刷部,設置於前述第3印刷單元且在前述被印刷物的預定的第3位置印刷第3套準標記;前述標記感測器具備:以前述第1位置與前述第3位置的相對距離分開配置之2個檢測部,在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同時檢測前述第1套準標記及前述第3套準標記,前述套準誤差演算部根據由前述標記感測器檢測到的前述第1套準標記與前述第3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前述第1印刷單元與前述第3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印刷裝置,其中前述標記感測器設置於前述第1印刷單元、前述第2印刷單元、前述第3印刷單元之中最後段的印刷單元, 前述檢測控制部根據設置有前述標記感測器之印刷單元的印版滾筒的旋轉角度,設定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及前述第2檢測時間段。
  6. 一種印刷方法,其具備如下步驟:當第1印刷單元在移動的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時,在預定的第1位置印刷第1套準標記之步驟;當第2印刷單元在前述被印刷物進行印刷時,在預定的第2位置印刷第2套準標記之步驟;標記感測器在前述第1套準標記通過前述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第1檢測時間段檢測前述第1套準標記,在前述第2套準標記通過前述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與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不同的第2檢測時間段檢測前述第2套準標記之步驟;以及根據由前述標記感測器檢測到的前述第1套準標記與前述第2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前述第1印刷單元與前述第2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之步驟;並且,在演算套準誤差之步驟中係進行演算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之步驟和演算相鄰標記套準誤差之步驟。
  7. 一種印刷程式,其使電腦執行如下步驟:當第1印刷單元在移動的被印刷物上進行印刷時,在預定的第1位置印刷第1套準標記之步驟;當第2印刷單元在前述被印刷物進行印刷時,在預定的第2位置印刷第2套準標記之步驟; 標記感測器在前述第1套準標記通過前述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第1檢測時間段檢測前述第1套準標記,在前述第2套準標記通過前述標記感測器的檢測區域之與前述第1檢測時間段不同的第2檢測時間段檢測前述第2套準標記之步驟;以及根據由前述標記感測器檢測到的前述第1套準標記與前述第2套準標記的相對位置,演算前述第1印刷單元與前述第2印刷單元之間的套準誤差之步驟;並且,在演算套準誤差之步驟中係進行演算非相鄰標記套準誤差之步驟和演算相鄰標記套準誤差之步驟。
TW110139619A 2020-11-27 2021-10-26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TWI802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7269A JP2022085532A (ja) 2020-11-27 2020-11-27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印刷プログラム
JP2020-197269 2020-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0852A TW202220852A (zh) 2022-06-01
TWI802060B true TWI802060B (zh) 2023-05-11

Family

ID=81711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9619A TWI802060B (zh) 2020-11-27 2021-10-26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85532A (zh)
KR (1) KR20220074730A (zh)
CN (1) CN114559739A (zh)
TW (1) TWI80206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6805A (zh) * 2009-07-07 2009-12-09 广东万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凹印印刷中的套印追色识别及拼版方法
TW201827243A (zh) * 2017-01-23 2018-08-01 大陸商長勝紡織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印花部套裝置和印花設備及其自動對版系統和方法
US20200005104A1 (en) * 2017-03-13 2020-01-02 Taiyo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Control device and inspection device
CN110893725A (zh) * 2018-09-12 2020-03-2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圆形测量标记的对版-套准测量
CN111746108A (zh) * 2019-03-28 2020-10-0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套准控制单元及多色印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751A (ja) * 1981-07-20 1983-01-27 Komori Printing Mach Co Ltd 両面多色輪転印刷機の前後見当自動調整装置
DE19526373B4 (de) * 1994-08-08 2005-10-20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Vorrichtung zur Registersteuerung bei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n und automatisches Verfahren zur Registersteuerung fü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n zur Korrektur von Registereinstellfehlern
CN102218900B (zh) * 2011-03-29 2012-09-26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fpga的凹版印刷机套印误差检测方法
JP6184138B2 (ja) 2013-03-14 2017-08-23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のプリセット方法
JP7109877B2 (ja) * 2016-05-23 2022-08-0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多色刷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6805A (zh) * 2009-07-07 2009-12-09 广东万昌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凹印印刷中的套印追色识别及拼版方法
TW201827243A (zh) * 2017-01-23 2018-08-01 大陸商長勝紡織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 印花部套裝置和印花設備及其自動對版系統和方法
US20200005104A1 (en) * 2017-03-13 2020-01-02 Taiyo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Control device and inspection device
CN110893725A (zh) * 2018-09-12 2020-03-20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具有圆形测量标记的对版-套准测量
CN111746108A (zh) * 2019-03-28 2020-10-09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套准控制单元及多色印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85532A (ja) 2022-06-08
KR20220074730A (ko) 2022-06-03
TW202220852A (zh) 2022-06-01
CN114559739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413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のプリセット方法
JPH0655729A (ja) 枚葉紙印刷機におけるレジスターマークセンサの位置決め法
JP2005319788A (ja) ロータリー多色プレスの彫刻シリンダーの位置合わせの初期調整の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JP2016013681A (ja) 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19142232A (ja) 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
TWI802060B (zh)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TWI807463B (zh)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TWI814115B (zh) 印刷裝置、印刷方法、印刷程式
JP6554908B2 (ja) 印刷機および印刷方法
JP3507140B2 (ja) 見当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842121B2 (ja) 見当制御装置のプリセット装置
JP2013202841A (ja) 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6766741A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H10217432A (ja) 見当制御装置
JP3067081B2 (ja) 多色刷輪転機における見当誤差検出方法、見当誤差検出装置及び見当調整自動制御装置
WO2016174726A1 (ja) 多色印刷機におけるレジスタマーク検出装置の光センサ
JPS63278848A (ja) 自動印刷整合装置
JPH0852865A (ja) 見当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2003072034A (ja) 見当制御装置のプリセット方法
JP2790611B2 (ja) 多色刷輪転機における見当誤差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見当調整自動制御装置
TWI590955B (zh) Set vers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TW202411080A (zh) 在列印介質上對齊列印圖案的方法及列印裝置
JPH0542668A (ja) 見当制御装置
JP2015123576A (ja) 断裁制御装置
JP2013132876A (ja) 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