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335B - 成像裝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335B
TWI793335B TW108120054A TW108120054A TWI793335B TW I793335 B TWI793335 B TW I793335B TW 108120054 A TW108120054 A TW 108120054A TW 108120054 A TW108120054 A TW 108120054A TW I793335 B TWI793335 B TW I7933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device
release button
lens
frame por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1399A (zh
Inventor
柴田正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1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33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38Camera cases, e.g. of ever-ready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3Camera grips,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7Grippers or the like, e.g. suction grip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viewfinders, e.g. rotatable or detach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裝置,其包括:鏡頭;預定操作構件,其被構造為接收預定指令;和框架部,其被構造為形成開口,框架部的至少一部分為開閉構件。在成像裝置中,預定操作構件和框架部的開閉構件被設置為使得預定操作構件和開閉構件在預定操作構件的操作方向上彼此不重疊,並且框架部形成成像裝置的殼體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成像裝置
本發明涉及諸如數位相機等的成像裝置的構造。
存在能夠容易攜帶的諸如數位相機等的成像裝置,並且能夠通過在裝置主體中設置安全扣(carabiner)來改善可攜性。例如,日本特開2009-147443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安全扣,該安全扣是與數位相機的殼體不同的構件並且連接到能夠繞著線卷軸(cord reel)纏繞的柔性線構件。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裝置,其包括:鏡頭;預定操作構件,其被構造為接收預定指令;以及框架部,其被構造為形成開口,框架部的至少一部分為開閉構件。預定操作構件和框架部的開閉構件被設置為使得預定操作構件和開閉構件在預定操作構件的操作方向上彼此不重疊,並且框架部被構造為形成成像裝置的殼體的一部分。
從以下參照圖式對示例性實施方式的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將變得明顯。
1:數位相機
1a:前蓋
1b:後蓋
2:鏡頭
3:安全扣
4:可替換板
5:麥克風孔
6:釋放鈕
7:模式切換撥盤
8:背面把持部
9:揚聲器孔
10:LED窗
11:重置鈕
12:三腳架孔
13:螺釘
3a:固定構件
3b:擺動構件
3c:樞轉軸
3d:空腔
7a:手指鉤部
4a:外觀部
4b:鋼板
4c:雙面黏接帶
14:磁體
1aa:突出形狀
1ab:直立壁部
1ac:凹形狀
4d:突出部
20:安全扣
20f:擺動構件
20c:樞轉軸
20d:空腔
15:安裝鉤
20e:固定部
P:頂點
W:重心
Z:光軸
圖1A和圖1B是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的外觀立體圖。
圖2A和圖2B分別是示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安全扣(carabiner portion)的關閉狀態和打開狀態的圖。
圖3A和圖3B分別是示出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可替換板已被拆卸的狀態和可替換板已被安裝的狀態的圖。
圖4A和圖4B分別是示出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安全扣的關閉狀態和打開狀態的圖。
圖5A和圖5B是示出在數位相機處於垂直狀態的情況下安全扣與安裝鉤接合的狀態的圖。
圖6A和圖6B是示出使用數位相機的示例的圖。
圖7A和圖7B是示出數位相機的安全扣的圖。
以下,將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下述各實施方式均能夠單獨地實施或者作為多個實施方式的組合實施。另外,有益的是,能夠在必要時或者在單個實施方式中組合各個實施方式的要素或特徵有利時組合不同實施方式的特徵。
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圖1A至圖3B說明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
圖1A是從正面側(被攝體側)觀察的作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成像裝置的示例的數位相機1的外觀立體圖。圖1B是從與被攝體側相反的背面側觀察的外觀立體圖。
圖1A和圖1B所示的數位相機1包括作為主體殼體的前蓋1a和後蓋1b以及鏡頭2。此外,數位相機1具有安全扣結構,並且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圖7A和圖7B中的陰影部分被稱為安全扣3。稍後將詳細說明安全扣3。可替換板4為能夠從數位相機1拆卸的板。可替換板4的細節也將在稍後說明。麥克風孔5是用於從外部接收音訊的構件並且特別地在錄製視訊時使用。在上表面部上設置有按下式釋放鈕6,並且拍攝者能夠通過進行按下釋放鈕6的操作而輸入拍攝指令。
在後蓋1b側設置有模式切換撥盤7、背面把持部8、揚聲器孔9、LED窗10、重置鈕11,並且在相機底面部中設置有三腳架孔12。模式切換撥盤7是用於進行諸如運動影像模式和靜止影像模式等的拍攝模式的切換以及諸如關閉電源等的處理的操作構件。背面把持部8是用作手指支撐部的構件,在拍攝時右手的手指置於該手指支撐部並且這增強了把持性能。背面把持部8具有不平坦表面。螺釘13 是將前蓋1a和後蓋1b彼此固定的緊固構件。緊固的前蓋1a和緊固的後蓋1b形成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的外裝。
接著將說明安全扣3的構造。圖2A是示出安全扣3的關閉狀態的圖,圖2B是示出安全扣3的打開狀態的圖。
在安全扣3中,由固定構件3a和擺動構件3b形成框架形狀。圖式標記3d為空腔並且形成開口。擺動構件3b由樞轉軸3c支撐並且能夠繞著樞轉軸3c樞轉。通過使擺動構件3b樞轉到預定角度,能夠到達打開狀態。此外,樞轉軸3c還用作螺釘13並且也是將前蓋1a和後蓋1b彼此固定的緊固構件。
擺動構件3b是打開和關閉安全扣3的開閉構件並且始終在箭頭A的方向上接收來自彈簧構件(未示出)的施力,箭頭A的方向是到達關閉狀態的方向。擺動構件3b的位置通過抵靠固定構件3a而被限制。為了使擺動構件3b從關閉狀態旋轉到打開狀態,僅需要利用大於彈簧構件所施加的施力的力推動擺動構件3b即可。
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安全扣3由於具有上述打開狀態和關閉狀態而被用作安全扣。注意,為方便起見,以安全扣3為獨立部件的方式說明安全扣3;然而,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安全扣3的固定構件3a是數位相機1的前蓋1a和後蓋1b的一部分。可以說,安全扣3形成了數位相機1的外裝的一部分。換言之,數位相機1自身具有安全扣的結構。無需贅言,安全扣3和數位相機1不必一體地形成。例 如,在圖7A和圖7B中由陰影示出的安全扣可以被預製為分離的構件,並且可以被構造為利用螺釘結合到數位相機的殼體。
注意,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框架狀的安全扣3還被用作在拍攝方向上的透視取景器。如圖6A所示,當利用數位相機1拍攝時,拍攝者握持數位相機1朝向被攝體並且通過取景器框架(即安全扣3)觀察被攝體來確認拍攝範圍。安全扣3的空腔3d具有矩形形狀(包括具有圓角的矩形),以便在通過取景器框架觀察時容易地指定構圖的水平面和垂直面。
接著將說明安全扣3與其它構件之間的關係。安全扣3與其它構件之間的關係對拍攝期間的操作性有很大影響。以下將給出上述情況的具體說明。
首先,如圖1A所示,期望拍攝鏡頭2和取景器被設置為盡可能彼此靠近。利用這種構造和配置,當在短距離拍攝時,能夠減小拍攝鏡頭2與取景器之間的視差。此外,期望拍攝鏡頭2和釋放鈕6被設置為盡可能遠離彼此。利用這種配置,當握持數位相機1時,能夠有效地防止拍攝者的手指覆蓋拍攝鏡頭2。
此外,安全扣3和釋放鈕6被設置為使得在釋放鈕6的操作方向(換言之,釋放鈕6的向下按方向)上安全扣3的至少一部分的投影和釋放鈕6的投影彼此不重疊。參照圖6B,將說明上述構造。如圖6B所示,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中,假設拍攝者僅使用右手進行拍攝。如 果安全扣3的擺動構件3b處於安全扣3的投影與釋放鈕6的投影重疊的位置處,則當向下按釋放鈕6時,握持相機的右手手指與擺動構件3b接觸,並且擺動構件3b可能被無意地樞轉。通過將安全扣3和釋放鈕6設置為使得它們的投影不會彼此重疊,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能夠減少諸如影像模糊和構圖傾斜等的失敗影像(failed image)的發生。
更特別地,在根據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中,如圖1A和圖1B所示,當從拍攝者側(當利用數位相機進行拍攝時在水平位置中與被攝體側相反的一側,在以下說明中也是如此)觀察時,安全扣3、鏡頭2以及背面把持部8從左手側開始依次設置,並且釋放鈕6設置於背面把持部8上方。利用這種配置,獲得安全扣3與釋放鈕6之間的距離。利用以上,如圖6B所示,當進行拍攝操作時,在數位相機1被握持在右手中的情況下,拍攝者的右手手指不容易觸碰安全扣3的擺動構件3b。此外,因為背面把持部8和釋放鈕6被設置為彼此靠近,所以當操作釋放鈕6時,數位相機1能夠以被手掌覆蓋的方式被握持;因此,能夠以穩定的方式按釋放鈕6。此外,通過將安全扣3設置於拍攝者的左手側,當握持被右手的手掌覆蓋的數位相機1時,用作取景器的安全扣3的可視性不受損害。從操作性的角度出發,期望地,整個安全扣3被設置為包含在數位相機1的背面的左半區域中的任意區域中,並且整個背面把持部8被設置為包含在數位相機1的背面的右半區域中的任意區 域中。
此外,如圖1B所示,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中,模式切換撥盤7設置在安全扣3與背面把持部8之間。模式切換撥盤7是轉動撥盤,通過將手指勾在手指鉤部7a上並且進行旋轉操作能夠容易且迅速地進行諸如運動影像模式或靜止影像模式等的拍攝模式的切換以及諸如關閉電源等的處理。因為手指鉤部7a被設置為比安全扣3靠近背面把持部8,所以拍攝者在利用右手握持數位相機1時能夠容易地將手指勾在手指鉤部7a上。此外,因為背面把持部8和釋放鈕6也被設置為彼此靠近,所以當進行拍攝操作時,在利用右手握持數位相機1的同時,在食指置於釋放鈕6上的情況下,拇指能夠勾在模式切換撥盤7的手指鉤部7a上。利用以上,能夠利用單手操作迅速進行拍攝操作和模式切換操作。
注意,雖然在拍攝者僅使用右手進行拍攝的前提下說明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但是無需贅言,可以假設僅利用左手進行拍攝。在這種情況下,數位相機1可以被構造為圖2A和圖2B中的構造的鏡像反轉。
注意,用作空腔3d的安全扣3的尺寸期望地為允許安全扣3固定到拍攝者的褲子的腰帶環或背包等的帶部的尺寸。此外,如果尺寸太大,將損害可攜性;因此,透視開口部的最大寬度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為大約30mm,並且當考慮到安裝性和可攜性時,最大寬度期望地為20mm以上且小於50mm。
此外,安全扣3的擺動構件3b並非必須如圖1B所示地設置於三腳架孔12側,也可以設置於數位相機1的上表面部或側表面部。
此外,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的主體殼體被諸如橡膠等的彈性的彈性體構件覆蓋。除了鏡頭2、可替換板4、作為操作構件的釋放鈕6和模式切換撥盤7、重置鈕11、作為窗構件的LED窗10以及螺釘13之外的部分被彈性體構件覆蓋。利用以上,用作減振構件的彈性體構件能夠在掉落時軟化對於成像單元和內部電子部件的衝擊。此外,歸因於彈性體構件的橡膠彈性和把持性能,能夠有效地防止被握持在單手中的數位相機1由於無意地從手中滑出而掉落。
以下參照圖3A和圖3B,將給出可替換板4的說明。圖3A是示出可替換板4已經從數位相機主體移除的狀態的立體圖。圖3B是示出可替換板已經裝配到數位相機主體的狀態的IIIB-IIIB部的局部截面圖。
如圖3A所示,可替換板4包括外觀部4a、鋼板4b以及雙面黏接帶4c,其中,外觀部4a為已經進行印刷或者已經給出設計表面形狀的薄聚碳酸酯片材,鋼板4b由後述的磁體14吸引,雙面黏接帶4c使外觀部4a和鋼板4b彼此固定。
假設對於可替換板4,製造商將提供具有各種外觀部4a的多個類型的可替換板4。因此,通過使用者擁有的用於數位相機1的多個可替換板4,使用者將能夠以如下方式使用數位相機1:更換可替換板4並且根據情況改變數位相 機1的外觀。因此,期望的是,可替換板4被構造為容易由使用者更換。
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在裝配可替換板4時,位置由前蓋1a的繞著鏡頭2的突出形狀1aa和直立壁部1ab確定,其中可替換板4的外形部裝配於直立壁部1ab。可替換板4由固定到前蓋1a的三個磁體14保持。
注意,在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雖然使用磁體14固定可替換板4,但是如果不考慮水下拍攝,可以使用在前蓋1a側具有強黏接性且在可替換板4側具有弱黏接性的雙面黏接帶的條(未示出)來代替磁體14。
此外,如圖3B所示,使用者通過將手指插入設置於用作前蓋1a的安全扣3的框架以及取景器的框架兩者的直立壁部的凹形狀1ac中而移除可替換板4。使用者能夠通過利用手指抬起可替換板4的突出部4d而容易地移除可替換板4。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通過不在釋放鈕6側而在安全扣3側設置凹形狀1ac,使用者能夠在將手指插入安全扣3的空腔3d的空間中的情況下將手指的末端勾住凹形狀1ac。結果,能夠更容易地移除可替換板4。
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成像裝置能夠被設置為在利用包括安全扣的成像裝置拍攝期間可以有效地防止執行錯誤操作。此外,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還使使用者能夠容易地更換可替換板。
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4A和圖4B,將說明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描述。除了以下說明的細節之外,該構造與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構造相同;因此,將省略其說明。
如圖4A和圖4B所示,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數位相機1包括安全扣20,在安全扣20中,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安全扣3的形狀的一部分具有橢圓形狀。圖4A是示出安全扣20的關閉狀態的圖,圖4B是示出安全扣20的打開狀態的圖。
如圖4A所示,在第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安全扣20中,模式切換撥盤7側具有半矩形形狀,該半矩形形狀與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相同並且直線正交相交,數位相機1的在相反側的側表面側具有橢圓形狀。
在圖4B中,與第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相同,安全扣20的擺動構件20f在繞著樞轉軸20c樞轉到預定角度時到達打開狀態。圖式標記20d為空腔並且形成開口。
圖5A是示出在數位相機處於垂直狀態的情況下安全扣20與安裝鉤15接合的狀態的立體圖。圖5B是圖5A的主視圖。
如圖5B所示,在數位相機1的安全扣20與固定到壁的安裝鉤15接合時安裝鉤15與安全扣20的固定部20e彼此接合的位置是橢圓形狀的頂點P。在以上狀態下,如圖5B所示,當數位相機1的重心W在連接橢圓形狀的頂點P與鏡頭2的成像光軸Z的直線的延長線上時,數位相機1能夠沒有任何傾斜和轉動地定位。利用以上,僅通過將數位相機1 與安裝鉤15接合可以在沒有任何特殊定位的情況下容易地拍攝接近水平的影像。
此外,模式切換撥盤7側具有矩形形狀,因為矩形形狀用作當進行手持攝影時設置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引導部。
當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橢圓形狀為頂點P位於單個部分的形狀(諸如半圓形狀、一部分圓弧形狀或者矩形的角部等)時,能夠獲得相同的效果。
其它示例性實施方式
已經利用所謂的安全扣說明了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可以採用具有至少一端能夠打開和關閉的框架結構的各種構造。
此外,雖然已經利用數位相機作為示例說明了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能夠用於諸如設置有成像元件的攝影機或智慧型手機等的電子裝置。
雖然已經參照示例性實施方式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明不限於所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應符合最寬泛的解釋,以包括所有這樣的變型、等同結構和功能。
1‧‧‧數位相機
1a‧‧‧前蓋
2‧‧‧鏡頭部
4‧‧‧可替換板
5‧‧‧麥克風孔
6‧‧‧釋放鈕
3a‧‧‧固定構件
3b‧‧‧擺動構件
3d‧‧‧空腔

Claims (15)

  1. 一種成像裝置,其包括:鏡頭;釋放鈕,其被構造為接收拍攝指令;以及框架部,其被構造為形成開口,所述框架部的至少一部分為開閉構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釋放鈕和所述框架部的所述開閉構件被設置為使得所述釋放鈕和所述開閉構件在所述釋放鈕的操作方向上彼此不重疊,所述釋放鈕和所述鏡頭被設置為使得所述釋放鈕和所述鏡頭在所述釋放鈕的操作方向上彼此不重疊,所述框架部被構造為形成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一部分,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鏡頭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釋放鈕之間,並且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釋放鈕不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鏡頭之間。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框架部的所述開閉構件被構造為能夠繞著軸樞轉。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 所述框架部組成安全扣。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裝置,所述成像裝置還包括:位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被攝體側的前表面以及位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與所述成像裝置的被攝體側平行且相反的一側的背面;以及手指支撐部,其能夠用於握持所述成像裝置,其中,所述手指支撐部設置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背面。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鏡頭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手指支撐部之間。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鈕和所述手指支撐部設置於所述成像裝置的不同表面。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至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鈕設置於所述成像裝置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設置在所述成像裝置的前表面與背面之間,並且所述上表面被定向為正交於所述成像裝置的前表面和背面。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成像裝置,所述成像裝置還包括:第二操作構件,其與所述釋放鈕不同,所述第二操作構件設置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與所述手指支撐部相同的表面,並且所述第二操作構件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手指支撐部之間。
  9. 一種成像裝置,其包括:鏡頭;釋放鈕,其被構造為接收拍攝指令;以及框架部,其被構造為形成開口,所述框架部的至少一部分為開閉構件,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鏡頭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釋放鈕之間,所述框架部被構造為形成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一部分,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釋放鈕不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鏡頭之間,並且所述釋放鈕和所述鏡頭被設置為使得所述釋放鈕和所述鏡頭在所述釋放鈕的操作方向上彼此不重疊。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框架部的所述開閉構件被構造為能夠繞著軸樞 轉。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框架部組成安全扣。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像裝置,所述成像裝置還包括:位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被攝體側的前表面以及位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與所述成像裝置的被攝體側平行且相反的一側的背面;以及手指支撐部,其能夠用於握持所述成像裝置,其中,所述手指支撐部設置於所述成像裝置的背面。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在所述成像裝置的殼體的長度方向上,所述鏡頭設置在所述框架部與所述手指支撐部之間。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鈕和所述手指支撐部設置於所述成像裝置的不同表面。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至11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像裝置,其中,所述釋放鈕和所述框架部的所述開閉構件被設置為使 得所述釋放鈕和所述開閉構件在所述釋放鈕的操作方向上彼此不重疊。
TW108120054A 2018-06-19 2019-06-11 成像裝置 TWI793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6078A JP7114360B2 (ja) 2018-06-19 2018-06-19 撮像装置
JP2018-116078 2018-06-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399A TW202001399A (zh) 2020-01-01
TWI793335B true TWI793335B (zh) 2023-02-21

Family

ID=6677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054A TWI793335B (zh) 2018-06-19 2019-06-11 成像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02386B2 (zh)
EP (1) EP3583865B1 (zh)
JP (1) JP7114360B2 (zh)
CN (4) CN210958484U (zh)
TW (1) TWI7933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628588S (zh) * 2018-06-13 2019-06-10
JP2021113954A (ja) * 2020-01-21 2021-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20220201996A1 (en) * 2020-12-31 2022-06-30 Texas Customs, Inc. Universal Connect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2823A1 (en) * 2004-01-22 2005-07-28 Michael Hosey Portable media device
US20080075275A1 (en) * 2006-09-11 2008-03-27 Forever Green Holdings Llc Carabiner Communication Device
TWM501759U (zh) * 2015-01-19 2015-06-01 Ozaki Int Co Ltd 可變形外殼
WO2015084620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Brent Williams Retractable electronics protection
TWM542298U (zh) * 2016-12-09 2017-05-21 zhi-zhong Liao 手腕式手機套結構
TWM543594U (zh) * 2017-01-05 2017-06-21 Yu-Hsuan Sun 具多功能之配戴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8431A (ja) * 1990-02-16 1991-10-24 Konica Corp フィルム一体型カメラ
US6561702B1 (en) 2002-02-01 2003-05-13 Concord Camera Corp. Holder for a portable device
US7010331B2 (en) * 2002-05-20 2006-03-07 Kyocera Wireless Cor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latch
JP2004179850A (ja) 2002-11-26 2004-06-24 Sony Corp カメラ
US20040205255A1 (en) * 2003-04-11 2004-10-14 Royal Consumer Information Products, Inc. Carabiner electronic data device
KR100526555B1 (ko) 2003-04-15 2005-1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US7106858B2 (en) * 2003-07-02 2006-09-12 Forever Green Holdings Llc Carabine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50024526A1 (en) * 2003-07-28 2005-02-03 Mu-Jung Wang Multi-function portable disk
JP4035495B2 (ja) * 2003-09-11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20050111308A1 (en) * 2003-11-20 2005-05-26 Hosey Michael J. Display device with hinged stand
US20050284903A1 (en) 2004-06-29 2005-12-29 Knapp Christopher J Attachmen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US20050284904A1 (en) * 2004-06-29 2005-12-29 Knapp Christopher J Attachmen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USD574692S1 (en) * 2006-08-09 2008-08-12 Cooper Martin R Multifunctional clip device
CN101236353B (zh) 2007-01-31 2011-05-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7909624B2 (en) * 2007-03-26 2011-03-22 Belkin International, Inc. Carabiner universal serial bus hub
WO2009021195A2 (en) * 2007-08-08 2009-02-12 Better Energy Systems Ltd. Solar-powered charger
CN101414097B (zh) * 2007-10-16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码相机
JP2009147443A (ja) 2007-12-11 2009-07-02 Fujifilm Corp リール付き携帯機器
US8561862B2 (en) * 2008-05-15 2013-10-22 Jai Foggiato Personal securing apparatus for handheld devices
USD592530S1 (en) * 2008-06-27 2009-05-19 Ramsey Daniel G Multipurpose pendant watch
JP5020177B2 (ja) 2008-07-15 2012-09-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AU2011235267B2 (en) 2010-03-29 2014-11-13 Eat Dirt, Llc Cases and covers for electronic handheld devices
JP5647819B2 (ja) 2010-06-11 2015-01-07 任天堂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US9074725B2 (en) * 2010-07-29 2015-07-07 Kevin Trotsky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positioning unit
JP5104939B2 (ja) * 2010-12-21 2012-12-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筐体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JP6071544B2 (ja) * 2012-12-27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20150097008A1 (en) 2013-10-04 2015-04-09 Mobolaji Kolade ADEYEMI Lockable attachment device for a mobile phone or other hand held device
US10514057B2 (en) 2017-05-05 2019-12-24 Tammie Cardella Cushioned carabiner clip
CN206100281U (zh) 2016-09-14 2017-04-12 温州宏大警用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防震执法记录仪
CN206790616U (zh) * 2017-04-21 2017-12-22 深圳市华德安科技有限公司 音视频记录仪
US20190269231A1 (en) * 2018-03-02 2019-09-05 Samsonite IP Holdings S.àr.I. RF-Transparent Case with Integral Clip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2823A1 (en) * 2004-01-22 2005-07-28 Michael Hosey Portable media device
US20080075275A1 (en) * 2006-09-11 2008-03-27 Forever Green Holdings Llc Carabiner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084620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Brent Williams Retractable electronics protection
TWM501759U (zh) * 2015-01-19 2015-06-01 Ozaki Int Co Ltd 可變形外殼
TWM542298U (zh) * 2016-12-09 2017-05-21 zhi-zhong Liao 手腕式手機套結構
TWM543594U (zh) * 2017-01-05 2017-06-21 Yu-Hsuan Sun 具多功能之配戴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0856B (zh) 2022-01-04
EP3583865A1 (en) 2019-12-25
US20190387143A1 (en) 2019-12-19
US11102386B2 (en) 2021-08-24
CN210958484U (zh) 2020-07-07
CN110620856A (zh) 2019-12-27
US20210360130A1 (en) 2021-11-18
JP2019219485A (ja) 2019-12-26
CN210958485U (zh) 2020-07-07
CN209964147U (zh) 2020-01-17
TW202001399A (zh) 2020-01-01
JP7114360B2 (ja) 2022-08-08
EP3583865B1 (en) 2024-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3335B (zh) 成像裝置
JP2008191377A (ja) 携帯用電子機器
JPH0822343A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7258198A (ja) 蓋部材の支持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US20210227106A1 (en) Portabl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2022035036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283998B2 (en) Portabl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ith carabiner structure
JP2001305634A (ja) カメラ
US11256161B2 (en) Imaging device
JP2016031482A (ja) 撮像装置
JP4738946B2 (ja) 撮像装置
JP6852760B2 (ja) 撮像装置
US2022041336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2015125314A (ja) 撮像装置のグリップ
JP2007257844A (ja) 押釦構造
JP2002328424A (ja) カメラ装置
US816254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06352637A (ja) 撮像装置
JP2022127311A (ja) 電子機器
JP2006184815A (ja) グリップベルト
JP2003315904A (ja) 光学機器
JP2007256302A (ja) 撮像装置
JP2007249004A (ja) 撮像装置用補助具
JP2017049495A (ja) 撮像装置
JP2006186935A (ja) 撮像装置及びクレイド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