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1759U - 可變形外殼 - Google Patents

可變形外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1759U
TWM501759U TW104200860U TW104200860U TWM501759U TW M501759 U TWM501759 U TW M501759U TW 104200860 U TW104200860 U TW 104200860U TW 104200860 U TW104200860 U TW 104200860U TW M501759 U TWM501759 U TW M50175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asing
deformable outer
frame
electronic device
wind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0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eng-Yuan Liu
Original Assignee
Ozaki 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zaki 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Ozaki In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0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1759U/zh
Publication of TWM501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1759U/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可變形外殼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外殼,特別是一種可裝設電子裝置的可變形外殼。
由於積體電路及通訊技術等科技進步,行動電話、數位相機等手持電子裝置之功能已愈來愈強大。然而,為了維持手持電子裝置的攜帶性,手持電子裝置的零件機構及內部電路布局愈來愈精密。因此,使用者往往會加裝保護殼於手持電子裝置之外,一方面可增加手持電子裝置碰撞時的緩衝,另一方面可防止手持電子裝置的表面刮傷。
同時,為了維持手持電子裝置的攜帶性,手持電子裝置的體積也盡量縮小。但具有輕薄體積的手持電子裝置雖然可方便使用者攜帶,然而有時卻不方便握持,時常引發使用者不慎造成手持電子裝置摔落而損壞之情事。
特別是,對於孩童而言,常常不慎讓手中物品掉落,若僅是將手持電子裝置裝設保護殼,其摔落地面仍可能造成保護殼破損,甚至殃及手持電子裝置。
有鑑於此,本新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可變形外殼,用以裝設一電子裝置,可變形外殼包含:框體、活動板體及至少一掛耳。
框體,包含框部及背板。背板設置於框部的背面,以由框部與背板共同圍成一容置空間,框部之正面具有一窗口,以於電子裝置裝設於容置空間內時顯露電子裝置,其中背板背離容置空間之一面的側邊具有一凹部。活動板體,設置於凹部且形狀與凹部相對應,活動板體包含自由端與固定端,其中固定端與背板樞接。掛耳設置於活動板體的自由端。
綜上所述,本新型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可有兩種變形型態,在第一型態以掛耳讓使用者方便握持、掛設掛帶;在第二型態可有二種傾角的置放角度,可讓使用者方便觀看電子裝置,同時減輕握持的負擔與碰撞的風險。
第1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之立體示意圖。第2、3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之分解示意圖(一)(二)。合併參照第1至3圖,可變形外殼係用來裝設電子裝置400,可變形外殼包含框體100、活動板體200及至少一掛耳300。於此, 電子裝置400係可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裝置,於此以平板電腦為例。可變形外殼係包含二個掛耳300。掛耳300的形狀係為環圈狀,環圈外側邊的中線較突出,且分別向環圈二側表面漸進地內縮;相似地,環圈內側邊的中線也較突出,而分別向環圈二側表面漸進地內縮。
框體100包含框部110及背板120。框部110之正面具有窗口111,背板120設置於框部110的背面。框部110與背板120共同圍成可容納電子裝置400的容置空間500。窗口111可於電子裝置400裝設於容置空間500內時顯露出電子裝置400,即顯露出電子裝置400之螢幕。背板120背離容置空間500之一面的側邊具有一凹部121(亦即可變形外殼的後側表面上方)。
活動板體200設置於凹部121且形狀與凹部121相對應。活動板體200包含自由端250與固定端260。如第3圖所示,可變形外殼具有樞軸800,固定端260經由樞軸800與背板120樞接。可變形外殼在第一型態時(如第1圖所示),框體100與活動板體200併攏為一體。透過樞轉活動板體200,可讓可變形外殼在第一型態與第二型態(如第6圖所示)之間變化。
掛耳300係設置於活動板體200的自由端250,於此係分置於自由端250的二端。藉此,使用者可方便地握持掛耳300來拿取或握持可變形外殼,降低握持不慎導致可變形外殼掉落之機率。
參照第4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一型態之使用示意圖。可變形外殼可更包含一掛帶600,該掛帶600的二端分別連接於二掛耳300(即環圈狀的部位,簡稱環圈)。藉此,使用者可將掛帶600掛在頸上或背在肩上,可提高可變形外殼的攜帶性,亦可增加可變形外殼的安全性(降低可變形外殼掉落之機率)。
在一實施態樣中,框體100與活動板體200係以軟質發泡材料形成,如發泡塑膠。藉此, 框體100可緊密包覆電子裝置400,以充分保護電子裝置400免受外力撞擊。
在一實施態樣中,如第3圖所示,框體100更可包含一扣件130,活動板體200背離容置空間500之一面(即可變形外殼的後側表面)可設有一卡槽270,卡槽270用以與扣件130卡合,藉以固定活動板體200使其與框體100貼合,以保持可變形外殼在第一型態。扣件130係成T字型,且T字型的直豎段成扁平狀,T字型的橫向段概成圓柱狀。相應地,卡槽270對應於扣件130有相應的形狀。並且,卡槽270旁還設有指槽116,其形狀與指頭前端相對應,概為半圓球形的凹槽,以利被手指伸入來扳動卡合在卡槽270內的扣件130。
復參照第2圖,在一實施態樣中,框體100之框部110可包含入音孔112及出音孔113,框體100之背板120更包含導音通道122,導音通道122位於背板120之相鄰於容置空間500之一面(即內側)且連接於入音孔112與出音孔113之間。藉此,入音孔112的位置可與電子裝置400的喇叭位置相對應,而喇叭發出的聲響可通過導音通道而放大並由出音孔113輸出。在此,因應電子裝置400具有二個喇叭,因此上述入音孔112、出音孔113及導音通道122係成對設置。且入音孔112位置在框部110的一側邊(於此為右側),出音孔113位於框部110的另一側邊(於此為下側)。換言之,出音孔113位於框部110的正面而鄰近於窗口111,且與掛耳300位於窗口111的相對二側(即掛耳300位於框部110上側,出音孔113位於框部110下側)。然而上述入音孔112、出音孔113及導音通道122的數量及位置並非以此為限,當視電子裝置400之硬體設計而定。於本實施例中,出音孔113係對應框部110的形狀而成弧形。
在一實施態樣中,如第3圖所示,框體100的背板120背離容置空間500之一面(可變形外殼的後側表面)更可設有一筆槽123,用以容置一筆體(圖未示)。此筆體可為與電子裝置400的觸控螢幕配合使用的觸控筆,或一邊書寫用筆。
在一實施態樣中,為了不影響電子裝置400的功能,框體100的框部110更包含開孔114,係可對應於電子裝置400的音源孔、麥克風、相機鏡頭、按鍵、連接埠等位置設置。相似地,活動板體200亦可具有開孔280。
如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態樣中,可變形外殼更可包含蓋板700,密覆於窗口111,以充分遮擋電子裝置400,以保護電子裝置400免於遭受正面的撞擊。在此,蓋板700之一面可設有一五官圖案710,藉以在第一型態時,蓋板700可與二掛耳300形成動物的造型,尤適於孩童使用。蓋板700可如前述以軟質發泡材料形成,如發泡塑膠。如第2圖所示,蓋板700還包含多個設置在蓋板側邊的卡合部720,卡合部720於此為長形凸肋,但本新型之實施例非限於此。框體100的框部110的窗口111內緣也具有多個收容槽117,以於蓋板700蓋於窗口111上時,因收容槽117的形狀與卡合部720相對應,而可對應卡合卡合部720。於此,收容槽117為長形淺槽,但本新型之實施例非限於此。除此之外,框部110的窗口111的內緣還具有一指槽115,指槽115的形狀與指頭前端相對應,概為半圓球形的凹槽,以利被手指伸入來扳動蓋合在窗口111的蓋板700。參照第3圖,蓋板700相對於有五官圖案710之另一面具有指槽730,亦可供手指伸入來扳動蓋合在窗口111的蓋板700。
參照第5、6圖,係分別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二型態的立體示意圖(一)及側視圖(一)。活動板體200樞轉90度後,掛耳300可與框體之下緣接觸於同一平面(如桌面),藉此可變形外殼可站立於平面,而可讓使用者不需握持可變形外殼,不僅輕鬆省力,也可降低握持不慎使得可變形外殼摔落的機率。
參照第7、8圖,係分別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二型態的立體示意圖(二)及側視圖(二)。與第5、6圖的差異在於,於此可變形外殼係顛倒放置,即掛耳300與框體之上緣接觸於同一平面。由於樞軸800設置於可變形外殼後側表面的中間偏上方,因此前述二種擺放方式下,電子裝置400相對於平面的傾角不同,使用者可根據自身喜好,挑選適合觀看的傾角的擺放方式。
上述實施例雖以一個活動板體200為例說明,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變形外殼亦可包含多個活動板體200(例如二個,分別連接一掛耳300)。此些活動板體200可分別與背板樞接。藉此,使用者仍可將二活動板體200樞轉為第二型態,亦可視情形僅將其中之一活動板體200樞轉。與前述實施例相似,為了避免活動板體200不慎樞轉,框體100可包含與活動板體200對應數量的扣件130,以固定活動板體200。
綜上所述,本新型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可有兩種變形型態,在第一型態以掛耳300讓使用者方便握持、掛設掛帶600;在第二型態可有二種傾角的置放角度,可讓使用者方便觀看電子裝置400,同時減輕握持的負擔與碰撞的風險。
雖然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框體
110‧‧‧框部
111‧‧‧窗口
112‧‧‧入音孔
113‧‧‧出音孔
114‧‧‧開孔
115‧‧‧指槽
116‧‧‧指槽
117‧‧‧收容槽
120‧‧‧背板
121‧‧‧凹部
122‧‧‧導音通道
123‧‧‧筆槽
130‧‧‧扣件
200‧‧‧活動板體
250‧‧‧自由端
260‧‧‧固定端
270‧‧‧卡槽
280‧‧‧開孔
300‧‧‧掛耳
400‧‧‧電子裝置
500‧‧‧容置空間
600‧‧‧掛帶
700‧‧‧蓋板
710‧‧‧五官圖案
720‧‧‧卡合部
730‧‧‧指槽
800‧‧‧樞軸
[第1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之分解示意圖(一)。 [第3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可變形外殼之分解示意圖(二)。 [第4圖] 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一型態之使用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二型態的立體示意圖(一)。 [第6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二型態的側視圖(一)。 [第7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二型態的立體示意圖(二)。 [第8圖]係為本新型一實施例之第二型態的側視圖(二)。
100‧‧‧框體
110‧‧‧框部
113‧‧‧出音孔
114‧‧‧開孔
115‧‧‧指槽
130‧‧‧扣件
300‧‧‧掛耳
700‧‧‧蓋板
710‧‧‧五官圖案

Claims (10)

  1. 一種可變形外殼,用以裝設一電子裝置,該可變形外殼包含: 一框體,包含一框部及一背板,該背板設置於該框部的背面,以由該框部與該背板共同圍成一容置空間,該框部之正面具有一窗口,以於該電子裝置裝設於該容置空間內時顯露該電子裝置,其中該背板背離該容置空間之一面的側邊具有一凹部; 一活動板體,設置於該凹部且形狀與該凹部相對應,該活動板體包含一自由端與一固定端,其中該固定端與該背板樞接;及 至少一掛耳,設置於該活動板體的該自由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至少一掛耳為二環圈,分置於該自由端的二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變形外殼,更包含一掛帶,該掛帶的二端分別連接於該二環圈。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框體更包含一扣件,該活動板體背離該容置空間之一面設有一卡槽,以與該扣件卡合。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框體之該框部包含一入音孔及一出音孔,該框體之該背板更包含一導音通道,該導音通道位於相鄰於該容置空間之一面且連接於該入音孔與該出音孔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出音孔位於該框部的正面而鄰近於該窗口,且與該掛耳位於該窗口的相對二側。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框體的該背板背離該容置空間之一面更設有一筆槽,用以容置一筆體。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框體的該框部更包含一開孔。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可變形外殼,更包含一蓋板,密覆於該窗口。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可變形外殼,其中該蓋板之一面設有一五官圖案。
TW104200860U 2015-01-19 2015-01-19 可變形外殼 TWM501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0860U TWM501759U (zh) 2015-01-19 2015-01-19 可變形外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0860U TWM501759U (zh) 2015-01-19 2015-01-19 可變形外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1759U true TWM501759U (zh) 2015-06-01

Family

ID=53935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0860U TWM501759U (zh) 2015-01-19 2015-01-19 可變形外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17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3335B (zh) * 2018-06-19 2023-02-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3335B (zh) * 2018-06-19 2023-02-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660B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之保護外殼
US9189028B2 (en) Portable computer-communicator device with rollable display
TW201401019A (zh) 支撐架及具有該支撐架之電子裝置
US20150214990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 mobile device
TWM514711U (zh) 保護套
TW201803429A (zh) 保護殼
BR112012023540B1 (pt) Um alojamento de um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portátil
TW201608956A (zh) 保護殼
KR101461004B1 (ko) 측면터치가 가능한 스마트폰 케이스
TW201304663A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裝置
GB2508566A (en) Multi-function cover for a personal media device including a sound channel to enhance the audio from the media device
US10627871B2 (en) Expans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3011977A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用ケース
JP3202433U (ja) 全被覆式保護ケース
TWM501759U (zh) 可變形外殼
US20190208879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TW201914393A (zh) 具有薄型物品收納結構的電子裝置配件
KR101731889B1 (ko) 가상현실 장치로 전환되는 휴대 단말 케이스
KR101379165B1 (ko) 태블릿 컴퓨터 케이스
WO2013018553A1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TWM555595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保護殼
TW201406265A (zh) 電子裝置及保護殼
TWI638597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保護殼
KR101225067B1 (ko) 태블릿 피씨용 케이스
KR20120003310U (ko) 태블릿피씨용 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