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322B -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322B
TWI783322B TW109143912A TW109143912A TWI783322B TW I783322 B TWI783322 B TW I783322B TW 109143912 A TW109143912 A TW 109143912A TW 109143912 A TW109143912 A TW 109143912A TW I783322 B TWI783322 B TW I78332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s
nozzle
substrate
nozzles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3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3239A (zh
Inventor
嶋田寬哲
上村大義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3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3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32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02Flow condition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04Laminar flo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23Pulsed gas flow or change of composition over time
    • C23C16/45525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 C23C16/45544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 C23C16/45546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ubstrate stack in the ALD react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63Gas nozzles
    • C23C16/45578Elongated nozzles, tubes with h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8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supporting substrates in the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82Rigid and flat substrates, e.g. plates or discs
    • C23C16/4583Rigid and flat substrates, e.g. plates or discs the substrate being support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C23C16/4584Rigid and flat substrates, e.g. plates or discs the substrate being support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the substrate being rot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6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9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 H01L21/0229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re-treatment
    • H01L21/02312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re-treatment treatment by exposure to a gas or vapou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Formation Of Insulating Film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抑制形成於基板的膜的膜厚偏差。本發明之基板處理裝置包括:管構件,其係形成圓柱狀的處理室;區劃構件,在管構件的外周面側沿周方向排列地形成複數個,並區劃藉由供給孔與處理室連通的供給室;氣體噴嘴,其在複數個供給室分別配置有一個以上,沿軸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藉由供給孔向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以及供氣管,其係使複數個氣體噴嘴與對應的氣體供給源分別連通。供給室包括第一噴嘴室與第二噴嘴室。處理氣體包括原料氣體,在第二噴嘴室配置有供原料氣體流動的氣體噴嘴與供其它處理氣體流動的氣體噴嘴。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於各專利文獻中記載了在配置於處理室的基板(晶圓)的表面形成膜的基板處理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045137號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7/0084406A號
以往,在配置於處理室的基板上形成膜的情況下,從相同氣體噴嘴的相同噴射孔向處理室噴射作為膜的原料的原料氣體和載體氣體。因此,難以藉由個別地控制原料氣體的流量和載體氣體的流量來使於基板所形成的膜的膜厚在單一片基板上均勻分布。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抑制在基板所形成的膜的膜厚偏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其特徵在於,包括:基板保持元件,其將複數個基板保持為在軸向上並列的狀態;管構件,其係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沿上述軸向延伸的圓柱狀的處理室之管狀的管構件,且形成有將上述處理室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上述處理室的周方向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的位置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複數個供給孔;區劃構件,其在上述管構件的外周面側沿上述周方向並列地形成複數個,並且區劃藉由上述供給孔與上述處理室連通的供給室;氣體噴嘴,其在上述複數個供給室分別配置有一個以上,沿上述軸向延伸,且在周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經由上述供給孔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以及複數個供氣管,其使各個上述氣體噴嘴與各個氣體供給源之間分別連通,上述供給室包括第一噴嘴室與第二噴嘴室,上述處理氣體包括成為形成於上述基板的膜的原料的原料氣體,在配置有供上述原料氣體流動的氣體噴嘴的上述第二噴嘴室配置有供其它處理氣體流動的氣體噴嘴。
根據本發明,能夠抑制在基板所形成的膜的膜厚偏差。
10、510、710、810:基板處理裝置
12:內管(管構件之一例)
12a:內周面
12c:外周面
14:外管
14a:內周面
18a:第一分隔件(區劃構件之一例)
18b:第二分隔件(區劃構件之一例)
18c:第三分隔件(區劃構件之一例)
18d:第四分隔件(區劃構件之一例)
20:外壁
115:升降機
121a:CPU
121b:RAM
121c:儲存裝置
121d:I/O埠
121e:內部匯流排
122:輸入輸出裝置
123:外部儲存裝置
200:晶圓(基板之一例)
201:處理室
202:處理爐
203:反應管
207:加熱器
217:晶舟(基板保持元件之一例)
217a:支柱
218:晶舟支撐台
219:密封蓋
220:氣密構件
222:噴嘴室
222a、622a:第一噴嘴室(供給室之一例)
222b、622b:第二噴嘴室(供給室之一例)
222c、622c:第三噴嘴室(供給室之一例)
226:歧管
230:排氣口
231:排氣管
234a~234e、734b~d、834c~d:噴射孔
235a~235c:供給狹縫(供給孔之一例)
236:第一排氣口(排出部之一例)
237:第二排氣口(排出部之一例)
238、238b:開口
244:APC閥
245:壓力感測器
246:真空泵
256:開口部
265:旋轉軸
267:旋轉機構
280、580、680:控制部
310a~310g:供氣管
320a~320g、620a~f、620m、620n、720b~c:MFC(質量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之一例)
330a~330g、630a~f、630m、630n、730b~c、830c~d、830g~h:閥
340a~340e、640a~c、640e、640f、740b~c、840c:氣體噴嘴
350a~350e、650a~c、650e、650f、850c~d:噴嘴支撐部
360a、360c、660a、660c、660e、760c、860c~d:原料氣體供給源
360b、360d~360g、660b、660d、660f、660m、660n、760b:惰性氣體供給源
610a~f、610m、610n、710b~c、810c~d、810g:供氣管
634a~f:吐出孔
742:連通管
750b:支撐部
810h:氣體排出管
842c~d:延設部
S:間隙
圖1為將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沿水平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
圖2為表示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概略構造圖。
圖3為表示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的反應管之一部分的立體圖。
圖4為表示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的反應管整體的立體圖。
圖5為將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沿垂直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
圖6為將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沿垂直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
圖7為表示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控制部的控制系統的區塊圖。
圖8為用圖表表示實施形態中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成膜流程的圖。
圖9為將變形例1的基板處理裝置沿水平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
圖10為將變形例2的基板處理裝置沿水平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
圖11為將變形例2的基板處理裝置沿垂直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
圖12(A)及(B)為將變形例3的基板處理裝置沿水平方向剖面後的剖視圖、及放大剖視圖。
圖13為表示變形例3的基板處理裝置所具備的氣體噴嘴等的立體圖。
圖14為表示變形例4的基板處理裝置所具備的氣體噴嘴等的 立體圖。
圖15為表示變形例5的基板處理裝置所具備的反應管等的立體圖。
根據圖1~圖8,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基板處理裝置的一例進行說明。此外,圖中所示的箭頭H表示裝置上下方向(鉛垂方向),箭頭W表示裝置寬度方向(水平方向),箭頭D表示裝置深度方向(水平方向)。
(基板處理裝置10的整體構造)
如圖2所示,基板處理裝置10具備控制各部的控制部280及處理爐202,處理爐202具有作為加熱單元的加熱器207。加熱器207為圓筒形狀,藉由支撐於未圖示的加熱器基座而沿裝置上下方向安裝。加熱器207還作為利用熱使處理氣體活化的活化機構發揮功能。此外,針對控制部280,將於後詳述。
在加熱器207的內側與加熱器207同心圓狀地豎立配置有構成反應容器的反應管203。反應管203由例如石英(SiO2)或碳化矽(SiC)等耐熱性材料形成。基板處理裝置10為所謂的熱壁型。
如圖1所示,反應管203具有圓筒狀的內管12和以包圍內管12的方式設置的圓筒狀的外管14。內管12與外管14配置成同心圓狀,在內管12與外管14之間形成有間隙S。內管12是管構件的一例。
如圖2所示,內管12形成為下端開放且上端被平坦狀的壁體堵塞的有頂棚形狀。另外,外管14也形成為下端開放且 上端被平坦狀的壁體堵塞的有頂棚形狀。而且,如圖1所示,在形成於內管12與外管14之間的間隙S形成有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中有三個)噴嘴室222。此外,針對噴嘴室222,將於後詳述。
如圖2所示,在該內管12的內部形成有用來處理作為基板的晶圓200的處理室201。另外,該處理室201能夠容納晶舟217,晶舟217為可將晶圓200保持為以水平姿勢在垂直方向上排列多層的狀態的基板保持元件的一例,內管12包圍所容納的晶圓200。此外,針對內管12,將於後詳述。
反應管203的下端由圓筒體狀的歧管226支撐。歧管226由例如鎳合金、不鏽鋼等金屬構成,或者由石英或SiC等耐熱性材料構成。在歧管226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緣,在該凸緣上設置有外管14的下端部。在該凸緣與外管14的下端部之間配置有O形環等氣密構件220,使反應管203內成為氣密狀態。
在歧管226的下端的開口部經由O形環等氣密構件220氣密地安裝有密封蓋219,反應管203的下端的開口部側、即歧管226的開口部被氣密地堵塞。密封蓋219由例如鎳合金、不鏽鋼等金屬構成,且形成為圓盤狀。密封蓋219也可以構成為由石英(SiO2)或碳化矽(SiC)等耐熱性材料將其外側覆蓋。
在密封蓋219上設有支撐晶舟217的晶舟支撐台218。晶舟支撐台218由例如石英、SiC等耐熱性材料構成,作為隔熱部發揮功能。
晶舟217豎立設置於晶舟支撐台218上。晶舟217由例如石英、SiC等耐熱性材料構成。晶舟217具有固定於晶舟支撐台218的未圖示的底板和在其上方所設置的頂板,在底板與頂板之 間架設有多根支柱217a(參照圖1)。
在晶舟217保持有在內管12內的處理室201處理的複數張晶圓200。複數張晶圓200相互隔開固定的間隔,並且保持為水平姿勢,而且以相互中心一致的狀態支撐於晶舟217的支柱217a(圖1),積載方向為反應管203的軸向。也就是說,基板的中心與晶舟217的中心軸一致,晶舟217的中心軸與反應管203的中心軸一致。
在密封蓋219的下側設有使晶舟旋轉的旋轉機構267。旋轉機構267的旋轉軸265貫通密封蓋219而與晶舟支撐台218連接,利用旋轉機構267,經由晶舟支撐台218使晶舟217旋轉,從而使晶圓200旋轉。
密封蓋219藉由設於反應管203的外部的作為升降機構的升降機115在垂直方向上升降,能夠將晶舟217相對於處理室201搬入及搬出。
在歧管226,(參照圖6)以貫通歧管226的方式設置有支撐向處理室201的內部供給氣體的氣體噴嘴340a~340e的噴嘴支撐部350a~350e(僅圖示氣體噴嘴340a、噴嘴支撐部350a)。在此,在本實施形態中,設置有五個噴嘴支撐部350a~350e(參照圖6)。噴嘴支撐部350a~350c由例如鎳合金、不鏽鋼等材料構成。
在噴嘴支撐部350a~350e(參照圖6)的一端分別連接有向處理室201的內部供給氣體的供氣管310a~310e。另外,在噴嘴支撐部350a~350e(參照圖6)的另一端分別連接有氣體噴嘴340a~340e(僅圖示噴嘴支撐部350a、氣體噴嘴340a)。藉由將例如石英或SiC等耐熱性材料的管形成為所需形狀而構成氣體噴嘴 340a~340e。此外,針對氣體噴嘴340a~340e、及供氣管310a~310e,將於後詳述。
另一方面,在反應管203的外管14形成有排氣口230。排氣口230於較後述的第二排氣口237下方形成,在該排氣口230連接有排氣管231。
在排氣管231經由檢測處理室201內部壓力的壓力感測器245、及作為壓力調整器的APC(Auto Pressure Controller:自動壓力控制器)閥244連接有作為真空排氣裝置的真空泵246。真空泵246下游側的排氣管231連接於未圖示的廢氣處理裝置等。藉此,構成為藉由控制真空泵246的輸出及APC閥244的開度,能夠以使處理室201的內部的壓力成為既定的壓力(真空度)的方式進行真空排氣。
另外,在反應管203的內部設置有作為溫度檢測器的未圖示的溫度感測器,且構成為基於藉由溫度感測器檢測出的溫度資訊,調整對加熱器207的供電,從而使處理室201的內部溫度成為期望的溫度分佈。
在該構造中,於處理爐202,利用晶舟支撐台218向處理室201的內部搬入將分批次處理的複數片晶圓200積載多層的晶舟217。然後,利用加熱器207將搬入到處理室201的晶圓200加熱至既定的溫度。將具有此種處理爐的裝置稱為直立式批次裝置。
(主要部分構造)
接下來,對內管12、噴嘴室222、供氣管310a~310e、氣體噴 嘴340a~340e、以及控制部280進行說明。
〔內管12〕
如圖3、圖4所示,在內管12的周壁形成有作為供給孔之一例的供給狹縫235a、235b、235c和與供給狹縫235a、235b、235c相對向的作為排出部之一例的第一排氣口236。另外,在內管12的周壁,在第一排氣口236的下方形成有開口面積較第一排氣口236小的作為排出部的一例的第二排氣口237。於是,供給狹縫235a、235b、235c和第一排氣口236、第二排氣口237在內管12的周方向上於不同的位置形成。
如圖2所示,形成於內管12的第一排氣口236形成於從容納處理室201的晶圓200的下端側到上端側的區域(以下,有時記載為「晶圓區域」)。在內管12的第一排氣口236的下方形成有第二排氣口237。第一排氣口236以連通處理室201和間隙S的方式形成,第二排氣口237以排出處理室201的下方的環境氣體的方式形成。
即,第一排氣口236係將處理室201的內部的環境氣體向間隙S排出的氣體排氣口,從第一排氣口236排出的氣體經由間隙S及排氣口230從排氣管231向反應管203的外部排出。同樣地,從第二排氣口237排出的氣體經由間隙S的下側及排氣口230從排氣管231向反應管203的外部排出。
在該構造中,藉由通過晶圓後的氣體經由筒部外側排出,從而能夠縮小真空泵246等排氣部的壓力與晶圓區域的壓力的差,使壓力損失為最小限度。進而,藉由使壓力損失為最小限度, 能夠降低晶圓區域的壓力,並能提高晶圓區域的流速,緩解負載效應。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形成於內管12的周壁的供給狹縫235a以橫長的狹縫狀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複數個,將第一噴嘴室222a(參照圖3)和處理室201連通。
另外,供給狹縫235b以橫長的狹縫狀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複數個,且配置於供給狹縫235a的側方。而且,供給狹縫235b將第二噴嘴室222b(參照圖3)和處理室201連通。
另外,供給狹縫235c以橫長的狹縫狀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複數個,且隔著供給狹縫235b配置於供給狹縫235a的相反側。而且,供給狹縫235c將第三噴嘴室222c(參照圖3)和處理室201連通。
若使供給狹縫235a~235c的內管12的周方向的長度與各噴嘴室222a~222c的周方向的長度相同,則氣體供給效率提高,因此較佳。
另外,供給狹縫235a~235c作為四角的邊緣部係如描繪曲面般滑順地形成。在邊緣部進行圓角(R)設置等,形成曲面狀,從而能夠抑制邊緣部周緣的氣體的停滯,能夠抑制膜形成於邊緣部,進而,能夠抑制形成於邊緣部的膜的剝離。
另外,在內管12的供給狹縫235a~235c側的內周面12a的下端形成有開口部256,該開口部256用於將氣體噴嘴340a~340e設置於噴嘴室222的對應的各噴嘴室222a~222c。
如圖5所示,供給狹縫235a~235c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為分別配置於被多層載置於晶舟217(參照圖2)之彼此相鄰的晶圓 200與晶圓200之間,上述晶舟217係處於收納在處理室201內之狀態。
供給狹縫235a~235c較佳為形成於從晶舟217中所能載置之最下層的晶圓200與晶舟217的底板之間到最上層的晶圓200與晶舟217的頂板之間,位於各晶圓200、底板、以及頂板之間。
另外,如圖2所示,第一排氣口236形成於內管12的晶圓區域,且連通處理室201和間隙S。第二排氣口237形成於自較排氣口230的上端高的位置到較排氣口230的下端高的位置。
〔噴嘴室222〕
如圖1、圖4所示,噴嘴室222形成於內管12的外周面12c與外管14的內周面14a之間的間隙S。噴嘴室222具備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噴嘴室222a、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噴嘴室222b、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三噴嘴室222c。另外,第一噴嘴室222a、第二噴嘴室222b、第三噴嘴室222c形成為以該順序沿處理室201的周方向排列。
進而,針對處理室201的周方向的長度,相比第一噴嘴室222a的周方向的長度以及第三噴嘴室222c的周方向的長度,第二噴嘴室222b其周方向的長度更長。第一噴嘴室222a、第二噴嘴室222b、以及第三噴嘴室222c為供給室(供給緩衝區)的一例。
具體而言,在從內管12的外周面12c向外管14平行地伸出的第一分隔件18a與第二分隔件18b之間而且在連接第一分隔件18a的前端和第二分隔件18b的前端的圓弧狀的外壁20與內 管12之間,形成噴嘴室222。
進而,在噴嘴室222的內部形成有從內管12的外周面12c向外壁20側延伸出的第三分隔件18c和第四分隔件18d,第三分隔件18c和第四分隔件18d以該順序從第一分隔件18a向第二分隔件18b側排列。另外,外壁20與外管14分離。而且,第三分隔件18c的前端、及第四分隔件18d的前端達到外壁20。各分隔件18a~18d、及外壁20是區劃構件的一例。
另外,各分隔件18a~18d、及外壁20形成為從噴嘴室222的頂棚部到反應管203的下端部。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第三分隔件18c的下端、及第四分隔件18d的下端形成至較開口部256的上緣靠下側。
於是,如圖1所示,第一噴嘴室222a形成為被內管12、第一分隔件18a、第三分隔件18c、以及外壁20包圍,第二噴嘴室222b形成為被內管12、第三分隔件18c、第四分隔件18d、以及外壁20包圍。而且,第三噴嘴室222c形成為被內管12、第四分隔件18d、第二分隔件18b、以及外壁20包圍。由此,各噴嘴室222a~222c以下端部開放而且上端被構成內管12的頂面的壁體堵塞的具頂棚形狀而沿上下方向延伸。
因此,如上所述,如圖6所示地,連通第一噴嘴室222a和處理室201的供給狹縫235a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且形成於內管12的周壁。另外,連通第二噴嘴室222b和處理室201的供給狹縫235b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且形成於內管12的周壁,連通第三噴嘴室222c和處理室201的供給狹縫235c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且形成於內管12的周壁。
〔氣體噴嘴340a~340e〕
氣體噴嘴340a~340c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如圖1所示地在各噴嘴室222a~222c分別設置。具體而言,與供氣管310a(參照圖2)連通的氣體噴嘴340a配置於第一噴嘴室222a。進而,與供氣管310b(參照圖2)連通的氣體噴嘴340b、與供氣管310c(參照圖2)連通的氣體噴嘴340c、以及與供氣管310d(參照圖2)連通的氣體噴嘴340d配置於第二噴嘴室222b。另外,與供氣管310e(參照圖2)連通的氣體噴嘴340e配置於第三噴嘴室222c。
在此,從上方觀察,作為第二噴嘴的氣體噴嘴340c在處理室201的周方向上被作為第一噴嘴的氣體噴嘴340b和氣體噴嘴340d夾著。另外,作為第三噴嘴的氣體噴嘴340a和氣體噴嘴340b、340c、340d被第三分隔件18c隔開,氣體噴嘴340b、340c、340d和氣體噴嘴340e被第四分隔件18d隔開。由此,能夠抑制氣體在各噴嘴室222間混合。
氣體噴嘴340a~340e分別構成為I字型的長噴嘴。如圖5、圖6所示,在氣體噴嘴340a~340e的周面以與供給狹縫235a~235c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分別形成有噴射氣體的噴射孔234a~234e。具體而言,氣體噴嘴340a~340e的噴射孔234a~234e以相對於各供給狹縫235一一對應的方式形成於各供給狹縫235a~235c的縱寬的中央部分。例如,在供給狹縫235a~235c共形成有25個的情況下,與之對應而分別形成25個噴射孔234a~234e即可。即,供給狹縫235a~235c和噴射孔234a~234e形成所載置的晶圓200的張數+1個即可。藉由形成這樣的狹縫構造,能夠在晶 圓200上形成與晶圓200平行的處理氣體流(參照圖5的箭頭)。
本實施形態中,噴射孔234a~234e為針孔狀。另外,從氣體噴嘴340a的噴射孔234a噴射氣體的噴射方向係從上方觀察為朝向處理室201的中心,從側方觀察為如圖5所示地朝向晶圓200與晶圓200之間、最上方的晶圓200的上表面的上側部分、或最下方的晶圓200的下表面的下側部分。
於是,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噴射孔234a~234e的範圍覆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而且,從各個噴射孔234a~234e噴射氣體的噴射方向為相同方向。
在該構造中,從各氣體噴嘴340a~340e的噴射孔234a~234e噴射出的氣體,係藉由形成於構成各噴嘴室222a~222c的前壁的內管12的供給狹縫235a~235c而向處理室201供給。然後,供給至處理室201的氣體沿各個晶圓20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流動(參照圖5的箭頭)。
另外,如圖6所示,氣體噴嘴340a由噴嘴支撐部350a支撐,氣體噴嘴340b由噴嘴支撐部350b支撐,氣體噴嘴340c由噴嘴支撐部350c支撐。另外,氣體噴嘴340e由噴嘴支撐部350e支撐。而且,各噴嘴支撐部350a~350e配置於開口部256。
在該構造中,在向各噴嘴室222a~222c設置各氣體噴嘴340a~340e的情況下,從開口部256向對應的各噴嘴室222a~222c插入氣體噴嘴340a~340e,將氣體噴嘴340a~340e的下端舉起使之暫時較噴嘴支撐部350a~350e的上端高。然後,以使氣體噴嘴340a~340e的下端較噴嘴支撐部350a~350e的上端低的方式將氣體噴嘴340a~340e的下端插入噴嘴支撐部350a~350e。由此,如圖1 所示,各氣體噴嘴340a~340e被收納於各噴嘴室222a~222c。
〔供氣管310a~310e〕
如圖2所示,供氣管310a經由噴嘴支撐部350a與氣體噴嘴340a連通,供氣管310b經由噴嘴支撐部350b(參照圖6)與氣體噴嘴340b連通。另外,供氣管310c經由噴嘴支撐部350c(參照圖6)與氣體噴嘴340c連通,供氣管310d經由噴嘴支撐部350d(參照圖6)與氣體噴嘴340d連通。而且,供氣管310e經由噴嘴支撐部350e(參照圖6)與氣體噴嘴340e連通。
在供氣管310a,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從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處理氣體的第一原料氣體(反應氣體)的原料氣體供給源360a、作為流量控制器之一例的質量流量控制器(MFC)320a、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330a。
在供氣管310b,從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處理氣體的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360b、MFC320b、以及閥330b。在供氣管310c,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處理氣體的第二原料氣體的原料氣體供給源360c、MFC320c、以及閥330c。在供氣管310d,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處理氣體的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360d、MFC320d、以及閥330d。
在供氣管310e,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處理氣體之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360e、MFC320e、以及閥330e。
在較供氣管310a的閥330a靠下游側連接有供給惰性氣體的供氣管310f。在供氣管310f,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作 為處理氣體的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360f、MFC320f、以及閥330f。
另外,在較供氣管310c的閥330c靠下游側連接有供給惰性氣體的供氣管310g。在供氣管310g,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處理氣體之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360g、MFC320g、以及閥330g。此外,供給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360b、360d、360e、360f、360g連接至共通的供給源。
另外,作為從供氣管310a供給的第一原料氣體,可以列舉氨(NH3)氣體。另外,作為從供氣管310c供給的第二原料氣體,可以列舉矽(Si)源氣體。而且,作為從各供氣管310b、310d、310e、310f、310g供給的惰性氣體,可以列舉氮(N2)氣體。
〔控制部280〕
圖7是表示基板處理裝置10的塊狀圖,基板處理裝置10的控制部280(即所謂的控制器)構成為電腦。該電腦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121a、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121b、儲存裝置121c、以及I/O埠121d。
RAM121b、儲存裝置121c、I/O埠121d構成為,能夠經由內部匯流排121e與CPU121a進行資料交換。在控制部280連接有構成為例如觸控板等的輸入輸出裝置122。
儲存裝置121c由例如快閃記憶體、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器)等構成。在儲存裝置121c內可讀取地儲存有控制基板處理裝置的動作的控制程式、記載有後述基板處理的步驟、條件等的製程配方等。
製程配方是使控制部280執行後述的基板處理步驟的各步驟,並以能夠得到既定結果的方式組合而成,且作為程式發揮功能。以下,將製程配方、控制程式等總稱為程式。
本說明書中,於使用程式這一術語的情況下,有時僅包括製程配方單體,有時僅包括控制程式單體,或者有時包括它們雙方。RAM121b構成為暫時保存由CPU121a讀取出的程式、資料等的儲存區域(工作區域)。
I/O埠121d連接於上述的MFC320a~320g、閥330a~330g、壓力感測器245、APC閥244、真空泵246、加熱器207、溫度感測器、旋轉機構267、升降機115等。
CPU121a構成為,從儲存裝置121c讀取控制程式並執行,並且根據來自輸入輸出裝置122的操作指令的輸入等從儲存裝置121c讀取製程配方。
CPU121a構成為,根據讀取出的製程配方的內容,控制MFC320a~320g對各種氣體的流量調整動作、閥330a~330g的開閉動作、APC閥244的開閉動作。另外,CPU121a構成為,基於壓力感測器245控制APC閥244的壓力調整動作、真空泵246的啟動及停止,基於溫度感測器控制加熱器207的溫度調整動作。而且,CPU121a構成為,控制基於旋轉機構267的晶舟217的旋轉及旋轉速度調節動作、基於升降機115的晶舟217的升降動作等。
控制部280不限於構成為專用的電腦的情況,也可以構成為通用的電腦。例如,能夠準備儲存有上述程式的外部儲存裝置123,使用該外部儲存裝置123將程式安裝於通用的電腦等,由此,能夠構成本實施形態的控制部280。作為外部儲存裝置,例如 可以列舉硬碟等磁片、CD等光碟、MO等光磁片、USB記憶體等半導體記憶體等。
(作用)
接下來,按照控制部280進行的控制程序,使用圖8所示的成膜流程對本發明相關的基板處理裝置的動作概要進行說明。圖8中用圖表示了本實施形態的成膜流程中的氣體供給量(縱軸)和氣體供給時間點(橫軸)。此外,向反應管203搬入預先載置有既定片數之晶圓200的晶舟217,且利用密封蓋219氣密地堵塞反應管203。
當藉由控制部280的控制開始時,控制部280使圖2所示的真空泵246及APC閥244動作,從排氣口230排出反應管203的內部的環境氣體。而且,控制部280控制旋轉機構267,開始晶舟217及晶圓200的旋轉。此外,針對該旋轉,至少在對晶圓200的處理結束前的期間持續進行。
在圖8所示的成膜流程中,將第一處理步驟、第一排出步驟、第二處理步驟、以及第二排出步驟設為一個循環,依既定次數重複上述的一個循環,進而完成晶圓200的成膜。而且,當該成膜完成時,藉由與上述的動作相反的步驟,將晶舟217從反應管203的內部搬出。進而,利用未圖示的晶圓移載機將晶圓200從晶舟217移載至移載架的吊艙,吊艙藉由吊艙搬送機從移載架移載至吊艙台,並藉由外部搬送裝置搬出至箱體的外部。
以下,對成膜流程的一個循環進行說明。同時,在執行成膜流程前,閥330a、330b、330c、330d、330e、330f、330g皆為關閉之狀態。
-第一處理步驟-
根據控制部280對各部的控制,當從排氣口230排出反應管203的內部的環境氣體時,控制部280使閥330b、330c、330d進行開啟動作,從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矽(Si)源氣體作為第二原料氣體。而且,使氣體噴嘴340b的噴射孔234b、以及氣體噴嘴340d的噴射孔234d噴射惰性氣體(氮氣)作為輔助氣體(參照圖8)。也就是說,控制部280使配置於第二噴嘴室222b的氣體噴嘴340b、340c、340d的噴射孔234b、234c、234d噴出處理氣體。
另外,控制部280使閥330f、330e進行開啟動作,從氣體噴嘴340a、340e的噴射孔234a、234e噴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
此時,控制部280以使從壓力感測器245得到的壓力恆定的方式使真空泵246及APC閥244動作,從排氣口230排出反應管203內部的環境氣體,使反應管203的內部相比大氣壓為較低壓。由此,第二原料氣體在晶圓200上平行地流動後,藉由第一排氣口236及第二排氣口237從間隙S的上部向下部流動,並經由排氣口230從排氣管231排出。
在此,控制部280藉由MFC320b、MFC320c、MFC320d控制氣體的供給量。具體而言,控制部280使從噴射孔234b噴射輔助氣體的供給量、及從噴射孔234d噴射輔助氣體的供給量分別較從噴射孔234c噴射第二原料氣體的供給量多。輔助氣體為廣義的載體氣體的一種,意在以使原料氣體形成較佳的流路和/或流速的流動的方式輔助其流動(移動)。輔助氣體除了原料氣體本身的供給 外,還有助於由此衍生出的物質的供給、未反應原料氣體、反應生成物的除去(排出)。又,輔助氣體的流動時間與原料氣體的流動時間至少一部份重疊。
本實施形態中,使輔助氣體的供給量及流速的至少一方較第二原料氣體的相對應項目多。從氣體噴嘴340b、340d供給之輔助氣體的個別供給量可為原料氣體供給量的0.1倍~500倍,較佳為較原料氣體的供給量大。而且,向處理室201供給輔助氣體時的流速較佳為較向處理室201供給原料氣體時的流速快。例如,1〔slm〕左右的大流量的輔助氣體在10〔Pa〕的壓力的處理室201中為10〔m/s〕左右的流速。
另外,如上所述,噴射孔234b、234c、234d為針孔狀,來自噴射孔234b、234c、234d的處理氣體的噴射方向為相同的方向。換言之,從一對氣體噴嘴340b、340d的噴射孔234b、234d分別噴射的輔助氣體的噴射方向和從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的第二原料氣體的噴出方向平行。
此外,若使用流速快的噴射氣流,則能夠增大宏觀下平流(advection,強制對流)引起的氣體流速與擴散引起的移動速度的比。若該比之比值大於1,則處理室201內部的氣體置換受平流支配,能夠以更短時間進行氣體的置換。從縮短處理時間的觀點出發,較佳為利用輔助氣體使該比之比值大於1。由此,在對形成有縱橫比較高的圖案的表面的成膜中,在縮短導通孔、溝槽內的氣體置換所需的時間上亦有效。
另一方面,若如習知的構造一樣,在將一個噴嘴配置於一個噴嘴室的情況下使用噴射氣流,則由於隨著雷諾數的增大產 生的旋渦、紊流,或者由於在供給狹縫235的橫寬的範圍內無法確保準確的流速,有離開噴嘴室的氣體再次返回噴嘴室的情況。此時,有混入來自其它噴嘴室的氣體的情況。
-第一排出步驟-
當經過既定時間而完成第一處理步驟時,控制部280使閥330c進行關閉動作,停止來自氣體噴嘴340c的第二原料氣體的供給。另外,控制部280減少閥330b、閥330d的開度,從氣體噴嘴340b、340d的噴射孔234b、234d噴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進而,控制部280使閥330g進行開啟動作,從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
另外,控制部280控制真空泵246及APC閥244,藉由增大反應管203的內部負壓的程度等,從排氣口230排出反應管203內部的環境氣體。與此同時,控制部280間歇性地大幅開放閥330e,從氣體噴嘴340e的噴射孔234e向處理室201供給作為沖洗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從排氣口230沖洗滯留於反應管203內部的氣體。
-第二處理步驟-
當經過既定時間而完成第一排出步驟時,控制部280使閥330a進行開啟動作,使氣體噴嘴340a的噴射孔234a噴射作為第一原料氣體(反應氣體)的氨(NH3)氣體。進而,控制部280使閥330f進行關閉動作,停止來自氣體噴嘴340a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的供給。
另外,控制部280停止閥330e的間歇動作,使氣體 噴嘴340e的噴射孔234e噴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
此時,控制部280以使從壓力感測器245得到的壓力恆定的方式使真空泵246及APC閥244動作,將反應管203的內部的環境氣體從排氣口230排出,使反應管203的內部成為負壓。
由此,第一原料氣體在晶圓200上平行地流動後,藉由第一排氣口236及第二排氣口237從間隙S的上部向下部流動,並經由排氣口230從排氣管231排出。
-第二排出步驟-
當經過既定時間而完成第二處理步驟時,控制部280使閥330a進行關閉動作,停止來自氣體噴嘴340a的第一原料氣體的供給。另外,控制部280使閥330f進行開啟動作,從氣體噴嘴340a的噴射孔234a噴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
而且,控制部280控制真空泵246及APC閥244,使反應管203內部的負壓程度增大,將反應管203內部的環境氣體從排氣口230排出。與此同時,控制部280間歇性地大幅開放閥330e,從氣體噴嘴340e的噴射孔234e向處理室201供給作為沖洗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將滯留於反應管203的內部的氣體從排氣口230沖洗。
如前述般,將第一處理步驟、第一排出步驟、第二處理步驟、以及第二排出步驟作為一個循環,將其反復進行既定次數,從而完成晶圓200的處理。
(總結)
如以上所說明地,於基板處理裝置10中,在配置有供第二原料氣體流動的氣體噴嘴340c的第二噴嘴室222b還配置有供作為輔助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流動的氣體噴嘴340b、340d。進而,在氣體噴嘴340b、氣體噴嘴340c、氣體噴嘴340d與氣體供給源360b、360c、360d之間分別藉由供氣管310b、310c、310d而獨立地進行流體連通。
因此,能夠分別管理從氣體噴嘴340b的噴射孔234b噴射的氣體的供給量、從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的氣體的供給量、以及從氣體噴嘴340d的噴射孔234d噴射的氣體的供給量。
另外,在處理室201的周方向上,氣體噴嘴340c夾在氣體噴嘴340b與氣體噴嘴340d之間。因此,相較於始終從相同氣體噴嘴之相同噴射孔向處理室噴射原料氣體及載體氣體的情況,原料氣體能夠不被稀釋地以保持高濃度的狀態送達晶圓200,能夠擴大所形成之膜的厚度的面內分佈之控制範圍。
另外,在供氣管310b、310c、310d分別設有MFC320b、320c、320d。因此,能夠控制從氣體噴嘴340b的噴射孔234b噴射的氣體的供給量、從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的氣體的供給量、以及從氣體噴嘴340d的噴射孔234d噴射的氣體的供給量的平衡。因此,相較於未對各個供氣管分別設置MFC的情況,能夠將形成於晶圓200的膜的厚度按照凸分佈及凹分佈的任一個進行控制,能夠高度地抑制膜厚的偏差。進而,藉由使氣體噴嘴340b和氣體噴嘴340d的流量比不同,也能夠控制凸度。
另外,控制部280藉由控制MFC320b、320c、320d使從噴射孔234b噴射輔助氣體的供給量、以及從噴射孔234d噴射 輔助氣體的供給量分別較從噴射孔234c噴射原料氣體的供給量多。於是,藉由從第二噴嘴室222b流動原料氣體、和相較於原料氣體其供給量更多而有如夾著原料氣體般的輔助氣體,而使輔助氣體防止原料氣體的氣流擴散,將原料氣體送到晶圓200的中心(參照圖1的箭頭)。因此,相較於具有原料氣體的供給在晶圓200的中央係不足之傾向的情況,能夠抑制形成於晶圓200的膜的膜厚偏差。
另外,以和從一對氣體噴嘴340b、340d的噴射孔234b、234d分別噴射的輔助氣體的噴出方向、及從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的原料氣體的噴出方向實質上平行的方式,在氣體噴嘴340b、340c、340d分別形成有噴射孔234b、234c、234d。實質上平行包括以各自的噴射方向朝向晶圓的中心的方式從平行稍微向內傾斜的狀態。
由此,從噴射孔234b、234c、234d噴射的氣體形成噴射流(較佳為層流噴射流)。另外,來自噴射孔234b、234d的平行的噴射流相互吸引而產生吸引作用(寬德效應),因而暫時匯聚(噴射流的間隔變窄)。由此,抑制包夾於其中的原料氣體的速度分佈的擴展,從而將原料氣體有效地送到晶圓200的中心。因此,相較於噴射方向各自不同的情況,能夠抑制形成於晶圓200的膜的厚度的面內偏差。另外,若從噴射孔234b、234d噴射的惰性氣體的流速夠快,則原料氣體也與惰性氣體一起被運送,因此,原料氣體噴射時的初速度較低即可。該情況下,能夠使噴射孔234c的開口比噴射孔234b等大。噴射孔234c例如能夠為遍及複數個晶圓200連續地開口的縱長狹縫。
也可以是隨著晶舟217的旋轉,在支柱217a到達氣體噴嘴340b、340c、340d的正面時,控制MFC320b、320c、320d,從而使來自這些噴嘴的流量主動地變化。例如,在與支柱217a最接近時,使從氣體噴嘴340b或340d流出的輔助氣體較通常降低,來自氣體噴嘴340c的原料氣體容易繞到支柱217a的背後。此時,為了保持流入處理室201的惰性氣體的總流量恆定,也可以增加來自其它噴嘴、例如氣體噴嘴340b及340d的另一方、或者氣體噴嘴340a、340e的流量。由此,能夠防止在支柱217a的附近形成於晶圓200上的膜的厚度變得較薄。
第二原料氣體常常比第一原料氣體容易分解或反應性高,藉由與第一原料氣體相同的方法,存在難以遍及晶圓200的整體以良好的均勻性供給的情況。從氣體噴嘴340b、340d供給不會被輻射加熱的大流量的氮氣會使第二原料氣體的溫度降低,抑制分解,有助於均勻的供給、微粒的降低。
<變形例1>
接下來,根據圖9,對變形例1的基板處理裝置510的一例進行說明。此外,針對變形例1,主要說明與最初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
如圖9所示,在基板處理裝置510中,與基板處理裝置10同樣地,在第二噴嘴室222b配置有供第二原料氣體流動的氣體噴嘴340c和隔著氣體噴嘴340c並且供惰性氣體流動的一對氣體噴嘴340b、340d。
在該構造中,基板處理裝置510的控制部580在成膜 流程的第一處理步驟中使閥330b、330c、330d(參照圖2)進行開啟動作。然後,控制部580使氣體噴嘴340c的噴射孔234c噴射作為第二原料氣體的矽(Si)源氣體,使氣體噴嘴340b的噴射孔234b、及氣體噴嘴340d的噴射孔234d噴射作為防逆流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參照圖9的箭頭)。具體而言,使從氣體噴嘴340b的噴射孔234b、及氣體噴嘴340d的噴射孔234d噴射的惰性氣體(氮氣)的流量為為了防止向處理室201的內部供給的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流入第二噴嘴室222b所需的最小量。
亦即,藉由從一對氣體噴嘴340b、340d的噴射孔234b、234d以非噴射流而是充分小的流量(例如不足第二原料氣體的流量的1倍)噴射惰性氣體(氮氣),從而在供給狹縫235b的兩側部附近形成朝向處理室201的層流(例如,雷諾數為1以下)。由此,能夠防止從第二噴嘴室222b流出的氣體再次流入第二噴嘴室222b的回流。
其結果為能夠抑制微粒在第二噴嘴室222b的內部產生。回流的抑制還進而防止已混入回流的處理室201內的其它原料氣體等流入或擴散至第二噴嘴室222b內,因此抑制微粒。
另外,與實施形態相比,來自氣體噴嘴340b、340d的惰性氣體的供給量顯著減少,藉由抑制第二原料氣體的稀釋,或者藉由第二原料氣體的供給中(第一處理步驟)的物質輸送主要利用擴散來進行,進而能夠在特定製程下抑制形成於晶圓200的膜之膜厚偏差。
<變形例2>
接下來,根據圖10、圖11說明實施形態的變形例2的基板處理裝置610的一例。此外,針對變形例2,主要針對其與最初所說明之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基板處理裝置610具備與實施形態的第一噴嘴室222a對應的第一噴嘴室622a、與實施形態的第二噴嘴室222b對應的第二噴嘴室622b、以及與實施形態的第三噴嘴室222c對應的第三噴嘴室622c。第一噴嘴室622a、第二噴嘴室622b、以及第三噴嘴室622c各自的周方向的長度大致相等。
(第二噴嘴室622b)
如圖10、圖11所示,第二噴嘴室622b取代與晶圓200對應的複數個供給狹縫235b而具有一個連續的開口238b。而且,在上端部折回的U字狀的氣體噴嘴640c配置於第二噴嘴室622b內。在氣體噴嘴640c的側面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細長地延伸之狹縫狀的吐出孔634c、634d。吐出孔634c、634d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兩根管朝向處理室201的中心軸分別開口。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吐出孔634c、634d的範圍包含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
氣體噴嘴640c在從支撐於噴嘴支撐部650c的下端鉛垂地延伸的途中先在處理室201的周方向及半徑方向上彎折,在接近處理室201的中心軸後,再次垂直地延伸,之後彎曲180度朝向下方延伸至最初的彎折點附近。其結果,氣體噴嘴640c的輪廓達到了開口238b。例如,吐出孔634c、634d相距反應管中心軸的距離與內管12的內周面的半徑一致。這樣的噴嘴稱為前傾噴嘴。開口238b為了避免與氣體噴嘴640c的接觸而將其下端設定得較最下層的晶圓200充分低。
另外,在支撐氣體噴嘴640c的噴嘴支撐部650c連接有供氣管610c。在供氣管610c,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第二原料氣體(矽源氣體)的原料氣體供給源660c、MFC620c、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630c。
進而,在供氣管610c之較閥630c靠下游側連接有供給惰性氣體的供氣管610d。在供氣管610d,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惰性氣體的惰性氣體供給源660d、MFC620d、以及閥630d。
(第一噴嘴室622a)
如圖10、圖11所示,在第一噴嘴室622a配置有氣體噴嘴640a和相對於氣體噴嘴640a位於第二噴嘴室622b側的氣體噴嘴640b。進而,於氣體噴嘴640a,沿上下方向排列且以同樣的間隔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吐出孔634a。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吐出孔634a的範圍在上下方向上覆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進而,吐出孔634a以與供給狹縫235a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支撐氣體噴嘴640a的噴嘴支撐部650a連接有供氣管610a。於供氣管610a,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第一原料氣體(氨氣)的原料氣體供給源660a、MFC620a、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630a。
進而,在供氣管610a之較閥630a靠下游側連接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供氣管610m。於供氣管610m,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惰性氣體供給源660m、MFC620m、以及閥630m。
與之相對地,於氣體噴嘴640b,在上下方向的上方 部分、及下方部分沿上下方向排列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吐出孔634b。另外,形成於氣體噴嘴640b的上方部分的吐出孔634b在上下方向上覆蓋了配置有最上方的晶圓200的範圍。而且,形成於氣體噴嘴640b的下方部分的吐出孔634b在上下方向上覆蓋了配置有最下方的晶圓200的範圍。另外,吐出孔634b以與供給狹縫235a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進而,在支撐氣體噴嘴640b的噴嘴支撐部650b連接有供氣管610b。於供氣管610b,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惰性氣體供給源660b、MFC620b、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630b。
(第三噴嘴室622c)
如圖10、圖11所示,在第三噴嘴室622c配置有氣體噴嘴640e和相對於氣體噴嘴640e位於第二噴嘴室622b側的氣體噴嘴640f。進而,於氣體噴嘴640e,沿上下方向排列且以相同的間隔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吐出孔634e。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吐出孔634e的範圍在上下方向上覆蓋了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而且,吐出孔634e以與供給狹縫235c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進而,在支撐氣體噴嘴640e的噴嘴支撐部650e連接有供氣管610e。於供氣管610e,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作為第一原料氣體(氨氣)的原料氣體供給源660e、MFC620e、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630e。
另外,在供氣管610e之較閥630e靠下游側連接有供給惰性氣體的供氣管610n。於供氣管610n,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 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惰性氣體供給源660n、MFC620n、以及閥630n。
與之相對地,於氣體噴嘴640f,在上下方向的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沿上下方向排列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吐出孔634f。另外,形成於氣體噴嘴640f的上方部分的吐出孔634f在上下方向上覆蓋了配置有最上方的晶圓200的範圍。進而,形成於氣體噴嘴640f的下方部分的吐出孔634f在上下方向上覆蓋了配置有最下方的晶圓200的範圍。另外,吐出孔634f以與供給狹縫235c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進而,在支撐氣體噴嘴640f的噴嘴支撐部650f連接有供氣管610f。在供氣管610f,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惰性氣體供給源660f、MFC620f、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630f。
(作用)
基板處理裝置610的控制部680在成膜流程的第一處理步驟中,使閥630c、630d進行開啟動作,使作為第二噴嘴的氣體噴嘴640c的吐出孔634c、634d吐出作為第二原料氣體的矽源氣體。另外,使閥630m、630n進行開啟動作,使作為第一噴嘴的氣體噴嘴640a、640e的吐出孔634a、634e吐出惰性氣體(氮氣)。該惰性氣體防止氣體從反應室向第一噴嘴室622a、第三噴嘴室622c內侵入,並且形成惰性氣體的屏障,直至開口238b附近,即使在開口238b附近產生旋渦,也抑制惰性氣體以外的氣體沿內周面12a侵入第一噴嘴室622b。
而且,在成膜流程的第二處理步驟中,使閥630a、630e進行開啟動作,使氣體噴嘴640a、640e的吐出孔634a、634e噴射作為第一原料氣體的氨氣。
在此,有時從吐出孔634c、634d噴射的矽源氣體或從吐出孔634a、634e噴射的氨氣在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晶圓200的最上層部分、及最下層部分有所殘留,而使堆積而成的膜變厚。在這樣的情況下,控制部680使閥630b、630f進行開啟動作,從作為第三噴嘴的氣體噴嘴640b、640f的吐出孔634b、634f噴射惰性氣體(氮氣),從而稀釋或沖洗剩餘氣體。閥630b、630f的開度基於預先取得的剩餘的氣體量的資訊決定。
由此,能夠抑制朝向沿上下方向排列的晶圓200的氣體供給量的偏差,降低所形成的膜的厚度在晶圓間的偏差。
在本例中,藉由使吐出孔634c、634d接近晶圓,即使以比較低的流速,也能夠容易地將矽源氣體送到晶圓的中心。另外,抑制旋渦的產生,或使產生位置較開口238b遠,從而能夠防止從處理室201向噴嘴室622b的氣體的侵入。而且,與之前的實施形態、變形例1同樣地,能夠藉由從氣體噴嘴640a、氣體噴嘴640e流動輔助氣體來控制膜厚分佈。即,從氣體噴嘴640a等供給的輔助氣體在處理室201內以沿晶圓200外緣的方式流動,因此,越是增加輔助氣體的流量,越能夠使膜厚分佈凸化。
<變形例3>
接下來,根據圖12、圖13,對實施形態的變形例3的基板處理裝置710的一例進行說明。此外,針對變形例3,主要說明與最 初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
如圖12(A)至(B)、圖13所示,在基板處理裝置710的第二噴嘴室222b配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兩根氣體噴嘴740b、740c。
具體而言,由氣體噴嘴740b和氣體噴嘴740c形成雙重管噴嘴,氣體噴嘴740c容納於氣體噴嘴740b的內部。
氣體噴嘴740b之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狀為沿處理室201的周方向延伸的長圓筒狀,氣體噴嘴740c之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狀為圓筒狀。
如圖12(A)所示,在氣體噴嘴740b的處理室201的周方向的兩側部分分別形成有針孔狀的噴射孔734b。具體而言,噴射孔734b形成於從上方觀察相對於氣體噴嘴740b的壁面傾斜的方向。該噴射孔734b沿上下方向排列並以同樣的間隔形成複數個。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噴射孔734b的範圍在上下方向上覆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進而,噴射孔734b以與供給狹縫235b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氣體噴嘴740c係與氣體噴嘴740b的內周面隔開間隔而配置,在氣體噴嘴740c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噴射孔734c。該噴射孔734c沿上下方向排列並以同樣的間隔形成有複數個。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噴射孔734c的範圍在上下方向上覆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
進而,在氣體噴嘴740b的壁面,在與針孔狀的噴射孔734c相對向的位置形成有針孔狀的噴射孔734d。另外,噴射孔734c、734d以與供給狹縫235b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進而,設有複數個使噴射孔734c和噴射孔734d連通的連通管742。
另外,如圖13所示,在支撐氣體噴嘴740b、740c的支撐部750b連接有與形成於氣體噴嘴740b的內周面和氣體噴嘴740c的外周面之間的空間連通的供氣管710b。於供氣管710b,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惰性氣體供給源760b、MFC720b、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730b。
進而,在支撐部750b連接有與氣體噴嘴740c的內部連通的供氣管710c。於供氣管710c,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第二原料氣體(矽源氣體)的原料氣體供給源760c、MFC720c、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730c。
在該構造中,如上所述地,氣體噴嘴740b的噴射孔734b從上方觀察形成於相對於氣體噴嘴740b的壁面傾斜的方向。因此,藉由減輕從噴射孔734b噴射之作為輔助氣體的惰性氣體的紊亂,能夠抑制輔助氣體與第二原料氣體的混合。
另外,藉由抑制輔助氣體與原料氣體的混合,能夠使原料氣體到達晶圓200的中心,抑制形成於晶圓200的膜之膜厚的偏差。
<變形例4>
接下來,根據圖14,對變形例4的基板處理裝置810的一例進行說明。此外,針對變形例4,主要說明與最初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不同的部分。
如圖14所示,在基板處理裝置810的第二噴嘴室222b配置有在上端部折回而成的U字狀的氣體噴嘴840c。
在該氣體噴嘴840c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噴射孔 834c、834d。具體而言,氣體噴嘴840c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對延設部842c、842d。而且,在延設部842c沿上下方向排列並以同樣的間隔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噴射孔834c。另外,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噴射孔834c的範圍係在上下方向上覆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進而,噴射孔834c以與供給狹縫235b(參照圖1、圖6)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延設部842d沿上下方向排列並以同樣的間隔形成有複數個針孔狀的噴射孔834d。而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噴射孔834d範圍在上下方向上覆蓋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有晶圓200的範圍。另外,噴射孔834d以與供給狹縫235b(參照圖1、圖6)分別相對向的方式形成。
在支撐延設部842c的噴嘴支撐部850c連接有供氣管810c。於供氣管810c,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第二原料氣體(矽源氣體)的原料氣體供給源860c、MFC820c、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830c。而且,在供氣管810c之較閥830c靠下游側,連接有供給惰性氣體的供氣管810g。在供氣管810g,自上游方向起依序設有供給惰性氣體(氮氣)的惰性氣體供給源860g、MFC820g、以及閥830g。
與之相對地,在支撐延設部842d的噴嘴支撐部850d連接有供氣管810d。於供氣管810d,在氣體的流動方向上自上游側起依序設有供給第二原料氣體(矽源氣體)的原料氣體供給源860d、MFC820d、以及作為開關閥的閥830d。進而,在供氣管810d之較閥830d靠下游側,連接有用於將處理氣體排出至外部的氣體排出管810h。在氣體排出管810h設有閥830h,在其前端連接有真 空泵246。
在該構造中,基板處理裝置810的控制部880在成膜流程的第一處理步驟中,控制閥830c、830d、830g、830h,能夠從氣體噴嘴840c的噴射孔834c、834d噴射作為原料氣體的矽(Si)源氣體和作為輔助氣體的惰性氣體(氮氣)。或者,能夠將氣體噴嘴840c內利用惰性氣體沖洗。該情況下,以氣體噴嘴840c內的氣體的一部分被沖洗而從噴射孔834c、834d漏出,且剩餘的大部分依不經由處理室而排出的方式設置氣體排出管810h的傳導等。變形例4的構造中,對一個噴嘴室設有能夠獨立地控制流量的複數個供氣管這一點與先前的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相同。
此外,雖然針對本發明依特定的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該實施形態,在本發明的範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地採取其它各種實施形態。例如,在上述的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中,藉由在內管12的周壁形成供給狹縫235b,從而使第二噴嘴室222b和處理室201連通,然而,也可以例如圖15所示的變形例5般,藉由在內管12的周壁形成在上下方向上連接狹縫的大的開口238,從而使第二噴嘴室222b和處理室201連通。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未特別說明,但作為原料氣體,能夠使用鹵矽烷類氣體、例如包括Si及Cl的氯矽烷類氣體。另外,氯矽烷類氣體作為Si源而發揮作用。作為氯矽烷類氣體,例如,能夠使用六氯乙矽烷(Si2Cl6,簡稱:HCDS)氣體。
原料氣體不限於包含構成膜的元素的氣體,包括與其它原料氣體反應但不提供構成元素的反應物(也稱為活性物質、還原劑等)、催化劑。例如,能夠為了形成Si膜而使用原子狀氫作為 第一原料氣體;為了形成W膜而使用六氯乙矽烷(Si2H6)氣體作為第一原料氣體;使用六氟化鎢(WF6)氣體作為第二原料氣體。另外,反應氣體不管有無提供構成元素,只要能與其它原料氣體反應即可。
12:內管
12a:內周面
12c:外周面
14:外管
14a:內周面
18a:第一分隔件
18b:第二分隔件
18c:第三分隔件
18d:第四分隔件
20:外壁
200:晶圓
201:處理室
203:反應管
217a:支柱
222:噴嘴室
222a:第一噴嘴室
222b:第二噴嘴室
222c:第三噴嘴室
231:排氣管
235a~c:供給狹縫
236:第一排氣口
280:控制部
340a~e:氣體噴嘴
S:間隙

Claims (21)

  1.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有:基板保持元件,其將基板加以保持;管構件,其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處理室,且形成有將上述處理室的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的位置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供給孔;噴嘴室,其藉由上述供給孔與上述處理室連通,且收納噴嘴;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其等沿著圓周方向排列而被配置於上述噴嘴室,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通過上述供給孔而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以及複數個供氣管,其等分別使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與各者之氣體供給源之間連通;而上述處理氣體包含有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以及惰性氣體,且上述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有構成要被形成於基板之膜的元素,上述第一噴嘴具有兩個氣體噴嘴,被構成為可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及上述惰性氣體,上述第二噴嘴在上述管構件之圓周方向上被配置於上述第一噴嘴之間,被構成為可在上述第一噴嘴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時供給上述惰性氣體,且可在上述第一噴嘴未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時噴射上述第二原料氣體,上述第三噴嘴包含有分別鄰接於上述第一噴嘴的兩個氣體噴嘴而被配置的兩個氣體噴嘴,被構成為可噴射上述惰性氣體, 將上述第二噴嘴噴射上述第二原料氣體時會從上述第一噴嘴或上述第三噴嘴的上述噴射孔分別被噴射的上述惰性氣體的供給量或流速,設為小於會從上述第二噴嘴的上述噴射孔被噴射的上述第二原料氣體的供給量或流速。
  2.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有:基板保持元件,其將基板加以保持;管構件,其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處理室,且形成有將上述處理室的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的位置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供給孔;噴嘴室,其藉由上述供給孔與上述處理室連通,且收納噴嘴;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其等沿著圓周方向排列而被配置於上述噴嘴室,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通過上述供給孔而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以及複數個供氣管,其等分別使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與各者的氣體供給源之間連通;而上述處理氣體包含有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以及惰性氣體,且上述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有構成要被形成於基板之膜的元素,上述第一噴嘴具有兩個氣體噴嘴,被構成為可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及上述惰性氣體,上述第二噴嘴在上述管構件之圓周方向上被配置於上述第一噴嘴之間,被構成為可噴射上述第二原料氣體,上述第三噴嘴包含有分別鄰接於上述第一噴嘴之兩個氣體噴嘴而 被配置的兩個氣體噴嘴,被構成為可從被形成於供上述基板配置之方向之範圍之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中之至少一者的上述噴射孔噴射上述惰性氣體,而將剩餘之上述第一原料氣體或上述第二原料氣體加以稀釋或沖洗。
  3.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在與上述第一噴嘴連通的上述供氣管,設有控制上述惰性氣體及上述第一原料氣體之流量的流量控制器,在與上述第二噴嘴連通的上述供氣管,設有控制上述第二原料氣體之流量的流量控制器。
  4.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三噴嘴在上述圓周方向上,以夾隔上述第二噴嘴的方式被配置,且上述第三噴嘴被配置於上述第一噴嘴之與上述第二噴嘴相反側。
  5.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三噴嘴之各者的噴射孔,被形成於供上述基板配置之方向之範圍之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中之至少一者。
  6.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三噴嘴之各者的噴射孔,僅被形成於供上述基板配置之方向之範圍之上方部分及下方部分中之一者。
  7.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三噴嘴之各者的噴射孔,不會被形成於供上述基板配置之方向之範圍的中央部分。
  8.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噴嘴室係由從上述管構件之外周面朝向外側延伸出的兩個分 隔件、及連接上述兩個分隔件之前端的板所形成。
  9.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與各者的噴射孔,朝向上述基板的中心開口,且供上述第一及第二噴嘴之噴射孔形成之方向的範圍,覆蓋供複數個上述基板配置之方向的範圍。
  10.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噴嘴係以接近上述處理室之中心的方式彎折後,沿著軸方向延伸之前傾噴嘴。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噴嘴被形成為U字狀,且在沿著上下方向延伸的兩根管之各者,具有沿著軸方向延伸之狹縫狀的上述噴射孔。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噴嘴、上述第二噴嘴及上述第三噴嘴具有對應於複數個上述基板而被形成有複數個的上述噴射孔。
  13.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噴嘴被構成為可在上述第一原料氣體及上述第二原料氣體之任一者皆未被供給至上述處理室內時,間歇性地噴射上述惰性氣體。
  14. 如請求項1或2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三噴嘴被構成為可在上述第一噴嘴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時,噴射上述惰性氣體而進行上述稀釋或上述沖洗。
  15.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有:基板保持元件,其將基板加以保持;管構件,其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處理室,且形成有將 上述處理室的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的位置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供給孔;噴嘴室,其藉由上述供給孔與上述處理室連通,且收納噴嘴;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其等沿著圓周方向排列而被配置於上述噴嘴室,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通過上述供給孔而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以及複數個供氣管,其等分別使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噴嘴與各者的氣體供給源之間連通;而上述處理氣體包含有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以及惰性氣體,且上述第一及第二原料氣體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有構成要被形成於基板之膜的元素,上述第一噴嘴具有兩個氣體噴嘴,被構成為可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及上述惰性氣體,上述第二噴嘴在上述管構件之圓周方向上被配置於上述第一噴嘴之間,被構成為可在上述第一噴嘴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時供給上述惰性氣體,且可在上述第一噴嘴未噴射上述第一原料氣體時噴射上述第二原料氣體,上述第三噴嘴包含有分別鄰接於上述第一噴嘴的兩個氣體噴嘴而被配置的兩個氣體噴嘴,被構成為可噴射上述惰性氣體。
  16. 如請求項1、2或15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原料氣體係矽源氣體,而上述第一原料氣體係會與上述矽源氣體反應的氣體。
  17.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有: 基板保持元件,其將基板加以保持;容器,其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處理室,且形成有將上述處理室的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的位置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複數個供給孔;區劃構件,其被形成於上述容器的外周面側,將藉由上述供給孔而與上述處理室連通的噴嘴室加以區劃;噴嘴,其於被區劃的上述噴嘴室各配置有1個以上,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通過上述供給孔而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以及複數個供氣管,其等分別使各者的上述噴嘴與各者的氣體供給源之間連通;而上述處理氣體包含有成為要被形成於上述基板之膜之原料的原料氣體、及輔助上述原料氣體在上述處理室內的流動的輔助氣體,上述噴嘴包含有供上述輔助氣體在內部流動的第一噴嘴、及被配置於第二噴嘴室且供上述原料氣體在內部流動的第二噴嘴,上述第一噴嘴鄰接於上述第二噴嘴而被配置,將分別會從上述第一噴嘴之上述噴射孔被噴射的上述輔助氣體的供給量或流速,設為大於會從上述第二噴嘴之上述噴射孔被噴射的上述原料氣體的供給量或流速。
  18.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有:基板保持元件,其將基板加以保持;容器,其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處理室,且形成有將上述處理室的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 的位置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複數個供給孔;區劃構件,其被形成於上述容器的外周面側,將藉由上述供給孔而與上述處理室連通的噴嘴室加以區劃;噴嘴,其配置於被區劃的上述噴嘴室,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通過上述供給孔而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複數個供氣管,其等分別使各者的上述噴嘴與各者的氣體供給源之間連通;以及流量控制器,其分別被設置於上述複數個供氣管,控制上述處理氣體的流量;而上述處理氣體包含有成為要被形成於上述基板之膜之原料的原料氣體、反應氣體、及輔助上述原料氣體在上述處理室內的流動的輔助氣體,上述噴嘴包含有一對第一噴嘴、第二噴嘴、及第三噴嘴,上述一對第一噴嘴供惰性氣體在內部流動,上述第二噴嘴供上述原料氣體在內部流動,上述第三噴嘴噴射反應氣體與輔助氣體,且上述一對第一噴嘴在圓周方向上,以夾隔上述第二噴嘴的方式鄰接地被配置,上述一對第一噴嘴之各者的噴射孔,不會被形成於供上述基板配置之範圍的中央部分。
  19.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有:基板保持元件,其將基板加以保持;容器,其形成有收納上述基板保持元件的處理室,且形成有將上述處理室的內部的流體排出至外部的排出部、及在與上述排出部不同 的位置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供給對上述基板進行處理的處理氣體的複數個供給孔;區劃構件,其被形成於上述容器的外周面側,將藉由上述供給孔而與上述處理室連通的噴嘴室加以區劃;噴嘴,其於被區劃的上述噴嘴室各配置有1個以上,沿著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側面形成有將在內部流動的上述處理氣體通過上述供給孔而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的噴射孔;複數個供氣管,其等分別使各者的上述噴嘴與各者的氣體供給源之間連通;以及流量控制器,其分別被設置於上述複數個供氣管,控制上述處理氣體的流量;而上述處理氣體包含有原料氣體、反應氣體、及輔助上述原料氣體在上述處理室內的流動的輔助氣體,上述噴嘴包含有被配置於上述噴嘴室且供上述輔助氣體在內部流動的第一噴嘴、及被配置於上述噴嘴室且供上述原料氣體在內部流動的第二噴嘴,上述第二噴嘴係以上述第二噴嘴之輪廓達到上述供給孔之方式被配置為較上述第一噴嘴更靠近上述處理室的中心,上述第二噴嘴之上述供給孔與反應管中心軸之間的距離係與上述容器的內周面的半徑一致。
  20.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之使用請求項1、2及15中之任一項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步驟:將保持上述基板的基板保持元件收納至上述處理室的搬入步驟;以及 藉由一邊從上述第三噴嘴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上述惰性氣體,一邊從上述第二噴嘴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上述原料氣體,而對基板進行處理的步驟。
  21.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之使用請求項17、18及19中之任一項的基板處理裝置的步驟:將保持上述基板的基板保持元件收納至上述處理室的搬入步驟;以及藉由一邊從上述第一噴嘴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上述輔助氣體,一邊從上述第二噴嘴朝向上述處理室的內部噴射上述原料氣體,而對基板進行處理的步驟。
TW109143912A 2018-05-25 2019-05-03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783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0711 2018-05-25
JP2018100711A JP6856576B2 (ja) 2018-05-25 2018-05-25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3239A TW202133239A (zh) 2021-09-01
TWI783322B true TWI783322B (zh) 2022-11-11

Family

ID=6861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3912A TWI783322B (zh) 2018-05-25 2019-05-03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108115414A TWI715972B (zh) 2018-05-25 2019-05-03 基板處理裝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414A TWI715972B (zh) 2018-05-25 2019-05-03 基板處理裝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1015248B2 (zh)
JP (2) JP6856576B2 (zh)
KR (2) KR102244894B1 (zh)
CN (2) CN110534456B (zh)
TW (2) TWI783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3229B2 (en) * 2018-12-05 2023-07-18 Yi-Ming Hung Temperature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high temperature oven
JP7340170B2 (ja) * 2019-06-25 2023-09-0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導入構造、熱処理装置及びガス供給方法
KR20210043810A (ko) * 2019-10-14 2021-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제조 장비
KR102170451B1 (ko) * 2020-01-22 2020-10-28 (주)이큐테크플러스 프리커서와 반응가스를 함께 분사하는 라디컬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ald장치
JP7365946B2 (ja) * 2020-03-18 2023-10-2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7365973B2 (ja) * 2020-06-19 2023-10-20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ガスノズル、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JP7271485B2 (ja) 2020-09-23 2023-05-11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84139B2 (ja) * 2020-11-27 2023-05-30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CN112594036A (zh) * 2020-12-10 2021-04-02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降尘系统和汽车起重机
JP7315607B2 (ja) * 2021-03-16 2023-07-26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3774357A (zh) * 2021-08-26 2021-12-10 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多喷嘴lpcvd成膜方法
TW202335039A (zh) 2022-02-07 2023-09-01 日商國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氣體供給部、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18511258A (zh) * 2022-03-17 2024-08-16 株式会社国际电气 基板处理装置、气体喷嘴、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基板处理方法及程序
JP1731674S (zh) * 2022-05-30 2022-12-08
JP1731673S (zh) * 2022-05-30 2022-12-08
JP1731675S (zh) * 2022-05-30 2022-12-08
WO2024003997A1 (ja) * 2022-06-27 2024-01-04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4065939A (ja) * 2022-10-31 2024-05-15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6219411B (zh) * 2023-05-05 2023-07-28 东领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成膜装置的气体喷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9337A1 (en) * 2010-11-11 2012-05-1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30260566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leaning Metho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30327273A1 (en) * 2009-02-27 2013-12-1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15045137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630070A (zh) * 2014-09-30 2016-08-16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基板處理裝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及反應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4021B2 (ja) * 2003-08-20 2011-06-29 ビーコ・インストゥルメンツ・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基板の表面に均一なエピタキシャル層を成長させる方法および回転ディスク式反応器
US20070084406A1 (en) 2005-10-13 2007-04-19 Joseph Yudovsky Reaction chamber with opposing pockets for gas injection and exhaust
US20090197424A1 (en) 2008-01-31 2009-08-0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560575B2 (ja) * 2008-01-31 2010-10-1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415206B (zh) * 2008-01-31 2013-11-11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A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529634B2 (ja) * 2010-06-10 2014-06-2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の製造方法
TWI520177B (zh) * 2010-10-26 2016-02-01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基板處理裝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電腦可讀取的記錄媒體
JP6128969B2 (ja) * 2013-06-03 2017-05-1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69987A (ja) * 2013-09-26 2015-04-13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処理方法
WO2016157401A1 (ja) 2015-03-31 2016-10-06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435967B2 (ja) 2015-03-31 2018-12-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縦型熱処理装置
WO2017009997A1 (ja) * 2015-07-16 2017-01-19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気化システム
KR102138985B1 (ko) * 2015-09-04 2020-07-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쿠사이 엘렉트릭 반응관,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6538582B2 (ja) * 2016-02-15 2019-07-03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478330B2 (ja) * 2016-03-18 2019-03-06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695975B2 (ja) * 2016-07-05 2020-05-20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基板処理装置、ガスノズル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89179B2 (ja) * 2016-11-30 2020-04-28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09818B (zh) * 2017-08-30 2023-07-11 株式会社国际电气 保护板、衬底处理装置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27273A1 (en) * 2009-02-27 2013-12-1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20119337A1 (en) * 2010-11-11 2012-05-1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30260566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Cleaning Metho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WO2015045137A1 (ja) * 2013-09-30 2015-04-0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630070A (zh) * 2014-09-30 2016-08-16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基板處理裝置,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及反應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4878A (zh) 2020-01-16
CN117936429A (zh) 2024-04-26
US11555246B2 (en) 2023-01-17
US20210246554A1 (en) 2021-08-12
TW202133239A (zh) 2021-09-01
JP2019203182A (ja) 2019-11-28
KR20190134490A (ko) 2019-12-04
CN110534456A (zh) 2019-12-03
KR102244894B1 (ko) 2021-04-26
US20190360098A1 (en) 2019-11-28
TWI715972B (zh) 2021-01-11
JP2021114606A (ja) 2021-08-05
US20230112057A1 (en) 2023-04-13
JP7103696B2 (ja) 2022-07-20
JP6856576B2 (ja) 2021-04-07
KR20210045978A (ko) 2021-04-27
CN110534456B (zh) 2024-02-20
US11015248B2 (en) 2021-05-25
KR102453240B1 (ko) 2022-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3322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701356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反應管、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記錄媒體
US10961625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reaction tub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7074790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770617B1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保持具
JP6462139B2 (ja) ガス供給部、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891018B2 (ja) 基板処理装置、気化システム及びミストフィルタ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80145533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JP7048690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基板保持具
WO2024003997A1 (ja)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060403A (ja) 基板保持具及びウェーハ支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