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1245B -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1245B
TWI781245B TW107139120A TW107139120A TWI781245B TW I781245 B TWI781245 B TW I781245B TW 107139120 A TW107139120 A TW 107139120A TW 107139120 A TW107139120 A TW 107139120A TW I781245 B TWI781245 B TW I7812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nt sheet
layer
absorbent
mentioned
cent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9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9804A (zh
Inventor
奧田富美子
木村真由美
西川綾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9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9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1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12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 A61F13/53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inhomogeneous in the plane of the pad, e.g. core absorbent layers being of different siz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係具備正面層1、背面層2及吸收層3,並具有對應於將穿著者之腹側部、胯下部及背側部相連之方向之縱方向、及與該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沿著該縱方向具有前方部F、後方部R、及位於該前方部與後方部之間且包含對應於排泄點之區域之中間部C,吸收層3係將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配置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面側之外包吸收性片材31以層狀重疊而成,吸收層3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具有連通部8。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經期衛生棉、失禁護墊、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關於經期衛生棉等吸收性物品,於排泄液較多時或長時間使用時等會產生黏膩而使穿著者感覺不舒服。針對於此,先前,有一種藉由使吸收性物品中含有清涼劑等冷感材料而謀求穿著感提昇之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及2)。冷感材料揮發,刺激穿著者之肌膚之感覺神經細胞之TRPM8或TRPA1等而使感受器之閾值變化,藉此感受到清涼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04-5280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0-234028號公報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具備正面層、背面層、及配置於上述正面層與上述背面層之間之吸收層,並具有對應於將穿著者之腹側部、胯下部及背側部相連之方向之縱方向、及與該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 向,沿著該縱方向具有前方部、後方部、及位於該前方部與後方部之間且包含對應於排泄點之區域之中間部,上述吸收層係將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與配置於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面側之外包吸收性片材以層狀重疊而成,上述吸收層於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與上述外包吸收性片材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具有連通部。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層之製造方法,其具備以下步驟,即,將冷感劑塗佈於中央吸收性片材;利用外包吸收性片材夾著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及於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與上述外包吸收性片材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形成連通部。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點可適當參照隨附之圖式,根據下述記載而明瞭。
1:正面層
2:背面層
3:吸收層
4:液體擴散層
5:側片材
6:側翼部
7:防偏移黏著部
8:連通部
10:經期衛生棉
31:外包吸收性片材
31A:外包吸收性片材之肌膚面側部分
31B:外包吸收性片材之非肌膚面側部分
32:中央吸收性片材
33:高基重部
35:富聚合物區域
36:富纖維區域
37: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
39:吸收層之寬度方向兩端緣
81:狹縫部
C:中間部
C1:受液區域
F:前方部
H1:厚度
H2:厚度
L:寬度方向之中心線
R:後方部
X:寬度方向
Y:縱方向
圖1係將作為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一實施形態的經期衛生棉伸長之狀態下自肌膚抵接面側模式性表示之局部剖視立體圖。
圖2係模式性表示圖1所示之經期衛生棉之II-II線剖面之剖視圖。
圖3係吸收層之俯視圖。
圖4係將中央吸收性片材之富聚合物區域與富纖維區域局部放大表示之剖視圖。
圖5(A)~(D)係表示中央吸收性片材之摺疊構造之另一較佳之例之剖視圖。
圖6(A)~(D)係自非肌膚面側表示防偏移黏著部相對於中央吸收性片 材之配置之具體例之模式圖。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長效維持對穿著者之肌膚之適度之冷感效果之吸收性物品。
通常,吸收性物品中之冷感劑之含量因揮發而隨時間之經過降低,清涼效果漸少。因此,先前,不能說適度之冷感效果得以充分地維持。就適度之冷感效果之觀點而言,期望即便不過度地增加冷感劑,亦可較長地維持效果。
相對於此,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可長效地維持相對於穿著者之肌膚之適度之冷感效果。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為較佳之一實施形態之經期衛生棉(以下,亦稱為衛生棉)10進行說明。
本發明中,只要未特別說明,將與人體接觸之側稱為肌膚面側或肌膚抵接面側或正面側,將與其相反側稱為非肌膚面側或非肌膚抵接面側或背面側。關於不具有與人體接觸之面之構件,該等用語亦用作表示吸收性物品之構件構成之相對位置關係之用語。又,於穿著時將位於人體之前側之方向稱為前方,將位於後側之方向稱為後方。將吸收性物品之正面或背面之法線方向稱為厚度方向。
如圖1及2所示,衛生棉10具有肌膚抵接面側之正面層1、非肌膚抵接面側之背面層2、及配置於正面層1與背面層2之間之液體保持性之吸收層(吸收體)3。正面層1具備將液體送入至吸收層3之透液性,背面層2具備對於液體之防漏性。正面層1及背面層2具有覆蓋吸收層3之兩面並且朝吸收層3之外緣外方延出之大小。
本實施形態中,於正面層1與吸收層3之間,具有相較吸收層3更窄幅之透液性之液體擴散層4。液體擴散層4具有使自正面層1透過之排泄液朝平面方向擴散而使吸收層3之肌膚面側之吸收面積擴大之作用。又,於正面層1之肌膚抵接面側之兩側積層有側片材5。側片材5與背面層2朝吸收層3之寬度方向外方延出而形成對衣服等之固定機構即側翼部6。於側翼部6及背面層2之非肌膚抵接面側,配置有用以將衛生棉10固定於衣服之防偏移黏著部7。於該片材之積層構造中,衛生棉10之外周緣成為未介隔吸收層3而接合之外周密封部9。
衛生棉10亦可包含其他構成構件,又,亦可為不具有液體擴散層4、及側片材5之形態。進而,亦可具有自正面層1至吸收層3壓軋而得之防漏槽、及正面層1上之複數個壓紋等。又,側片材5亦可與正面層1接合,並且使自由端部保留於相較正面層1之兩側更靠內方側,亦可將彈性構件等配置於上述自由端部而構成防漏翻邊。
於俯視下,衛生棉10為具有縱方向(Y方向)、及與該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X方向)之縱長形狀。又,正面層1、背面層2及吸收層3與衛生棉10同樣地為縱長形狀。縱方向對應於衛生棉10安裝時之將穿著者之腹側 部、胯下部及背側部相連之方向。寬度方向對應於將穿著者胯下之左右之支撐部相連之方向。於本說明書中,縱方向(Y方向)及寬度方向(X方向)表示衛生棉10之俯視下之方向,與此同時表示正面層1、背面層2及吸收層3之俯視下之方向。
衛生棉10於縱方向上,具有包含對應於穿著者之排泄點之區域之中間部C。進而,具有配置於相較中間部C更靠前方之腹部側之前方部F、及配置於更靠後方之臀部側之後方部R。又,於中間部C,於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具有與上述排泄點對向、且直接承接排泄液之受液區域C1。如圖1所示,所謂具有受液區域C1之「寬度方向中央部分」,係指自寬度方向之中心線L朝左右擴展之特定寬度之範圍,且指相較吸收層3之寬度方向兩端緣39更靠內側之範圍之部分。具體而言,係指衛生棉10之自寬度方向之中心線L朝左右擴散之區域,且為吸收層寬度之40%以上且50%以下之範圍之部分。再者,中間部C、受液區域C1、前方部F及後方部R表示衛生棉10之區劃,與此同時亦表示對應於其之正面層1、吸收層3及背面層2之區劃。
中間部C、前方部F及後方部R之區分位置可根據依使用目的等設定之吸收性物品之長度而適當設定。於具備朝短褲之胯下部彎折而固定之側翼部之情形時,沿著存在該側翼部之縱方向之區域成為中間部C。本實施形態之衛生棉10表示作為日用等而設定之形狀之例,將縱方向之長度分為3等分,設定前方部F、中間部C及後方部R,於不具備側翼部之日用衛生棉之情形時,中間部亦遵循該設定。衛生棉10無論為何種形狀,一般而 言,中間部C可作為位於距前方部F固定距離之位置之部位而設定。進而,對於大人用或幼兒用之尿布等、及吸尿墊等,將縱方向之長度3等分,設定前方部F、中間部C及後方部R。
其次,對吸收層3之較佳之層構造、吸收層3之含有冷感劑之區域、及連通部8進行說明。
吸收層3具有將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及配置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側面之外包吸收性片材31以層狀重疊之積層構造。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配置有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連通之作為透氣機構之連通部8。
藉由於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上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面側)配置有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構造,可抑制使用時冷感劑之過度揮發,冷感之持續性提高。又,藉由至少於肌膚面側設置有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連通部8之構造,可不完全抑制冷感劑之揮發,可使冷感劑經由連通部8而賦予適度之冷感。即,於穿著衛生棉10時,可使吸收層3內之形成為層狀之片材間儲留之冷感劑之揮發成分藉由連通部8而朝肌膚面側積極地移動。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吸收層3之成為層構造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較佳之態樣進行詳細敍述。
圖2中,中央吸收性片材32於正面層1側具有將寬度方向之兩端部重 疊並三折之摺疊構造。中央吸收性片材32配置於中間部C。中央吸收性片材32於位於前方部F與後方部R之間之中間部C,位於包含受液區域C1之位置。只要配置於中間部C,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配置可具有與中間部C同等之長度,亦可具有自中間部C跨及前方部F及後方部R之長度。
圖2中,外包吸收性片材31於背面層2側具有將寬度方向之兩端部重疊並三折之摺疊構造。外包吸收性片材31具有自中間部C達到前方部F及後方部R之長度,並形成吸收層3之外形形狀。外包吸收性片材31於摺疊之狀態下,相較摺疊狀態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更寬幅,且縱方向之長度相較中央吸收性片材32長。
於吸收層3,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收納於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摺疊構造之內部。於該配置中,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肌膚面側部分31A與非肌膚面側部分31B覆蓋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面側而配置。
吸收層3於上述積層構造中,藉由具有中央吸收性片材32而於中間部C之寬度方向中央具備相較周邊厚的高基重部33。
於吸收層3,就可相對於肌膚面無不適感地使用之觀點而言,高基重部33之厚度(H1)相對於除高基重部33以外之部分之厚度(H2)之比(H2/H1)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1/3以上。就服貼性之觀點而言,上述比(H2/H1)較佳為4/5以下,更佳為2/3以下。
中央吸收性片材32如上所述含有冷感劑。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可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全部區域含有冷感劑,亦可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一部分區域含有冷感劑。
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具有摺疊構造之情形時,較佳為於摺疊構造之內側之區域含有冷感劑。又,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具有下述之富聚合物區域35及富纖維區域36之情形時,較佳為於富聚合物區域35含有冷感劑。
冷感劑只要包含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則還可包含於吸收層3之其他區域,亦可包含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以外之構件(例如,外包吸收性片材31或液體擴散層4或正面層1)。然而,就長效地維持相對於穿著者肌膚之適度之冷感效果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冷感劑之含量最多之區域位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又,較佳為使含有冷感劑之區域於衛生棉10之俯視下位於中間部C。
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含有冷感劑時,較佳為包含冷感劑之塗佈部、即冷感劑含有液之塗佈部。此處,所謂冷感劑含有液係冷感劑與溶劑混合所得之塗佈液,其係於使衛生棉10含有冷感劑時使用之液體。該冷感劑含有液之塗佈部為製造步驟中最初含有冷感劑之部位,於作為製品之衛生棉10中,為冷感劑成分最多之部位(含量較多之部分)。該含量可分為吸收層3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且藉由下述方法測定。
中央吸收性片材32亦可進而含有抗菌劑。藉由含有抗菌劑,除可抑制作為由冷感劑產生之感覺之悶濕或黏膩外,還可抑制因悶濕或黏膩而容易引起之細菌之繁殖,從而可舒適地使用。
連通部8係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重疊部分連通之透氣機構。連通部8作為將冷感劑之揮發成分引導至肌膚面之透氣手段,至少配置於吸收層3之肌膚面側。於本實施形態中,跨及外包吸收性 片材31之肌膚面側部分31A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而配置。然而,連通部8之深度並非限定於此。關於較佳之態樣將於以下敍述。
連通部8係作為冷感劑之揮發成分之移動路徑、及由吸收層3等之變形所產生之空氣之移動路徑而發揮作用。藉由該等作用,尤其隨時間經過而使冷感劑之殘存含量逐漸變少時,亦可將作為層狀構造之吸收層之片材間儲留之冷感劑之揮發成分充分地送入至肌膚面。例如,於冷感劑殘存於吸收層3之裏側之情形時,藉由連通部8之存在而可將冷感劑之揮發成分自吸收層3內部積極地送入至肌膚面。冷感劑之送入例如藉由隨衛生棉穿著時穿著者身體之活動所引起之吸收層之變形等而使效果進一步提高。
連通部8可為細長地切入而成之狹縫部或將構件之一部分切除後之凹部空間等之間隙部分,亦可為將構件之一部分擠壓而凹陷之凹部空間(壓軋部),還可為構件之基重局部變小之凹部空間。
於連通部8為狹縫部或將構件之一部分切除後之凹部空間之情形時,於連通部8,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及外包吸收性片材31於相同之位置連續地切斷,片材切斷端部形成連通部8之壁。於該壁,較佳為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及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切斷端部之一部分結合。藉由形成此種構成,使自含有冷感劑之部分至吸收層3之肌膚面側表面之距離變短,從而可更有效地進行冷感劑朝肌膚面側之移動。認為於壓軋部亦可獲得相同之效果。
連通部8較佳為連通孔。所謂連通孔係自吸收層3之肌膚面側貫通特定之厚度之孔,其係包含上述狹縫部或凹部空間之概念。若連通部8為連 通孔,則隨穿著衛生棉10時穿著者身體之活動而對衛生棉10施加有朝寬度方向內方側之擠壓、或前後方向之剪力等外力時,連通孔部分開閉,可使冷感劑之揮發成分以固定量儲留並且更有效地送入至肌膚面側。
本實施形態中,連通部8係作為切入吸收層3之一部分後所成之狹縫部81而配置(參照圖1~3)。狹縫部81於吸收層3之平面區域分散排列複數個。此處所謂「狹縫部」可定義為構件斷開之寬度為0.5mm以下之切口部分,較佳為0.3mm以下,更佳為0.2mm以下。所謂狹縫部81之「寬度」係指於衛生棉10之俯視下,與狹縫部81延出之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斷開之構件間的距離(開口寬度)。關於狹縫部81之寬度,自衛生棉10取出吸收層3且靜置於水平之台上,於不施加張力之自然狀態下,可藉由KEY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數位顯微鏡VHX-1000而測定。於測定時,適當調整測定倍率進行測定。
連通部8於吸收層3之肌膚面側,至少配置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肌膚面側部分31A之俯視下重疊之區域(參照圖1及圖3)。較佳為連通部8於俯視吸收層3之縱方向上,至少配置於包含中間部C之區域。又,連通部8中位於寬度方向最外側之部分較佳為位於相較吸收層3之寬度方向兩端緣39更靠內側,且配置於相較包含冷感劑之區域更靠寬度方向外側。
就使作為透氣路徑之作用有效地體現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上述區域分散配置有複數個連通部8。
連通部8只要於吸收層3之厚度方向上至少形成於吸收層3之正面層1側(肌膚面側)即可,可自正面層1側至特定深度為止,亦可跨及吸收層3之厚度方向整體。若考慮連通部8對冷感劑之作用,則連通部8較佳為自正面層1側至特定深度為止。作為深度,較佳為吸收層3之厚度之50%以上且70%以下之程度。更具體而言,連通部8較佳為自吸收層3之肌膚面側朝厚度方向跨及複數個片材層而配置,更佳為自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肌膚面側部分31A到達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配置有冷感劑之部位為止。又,較佳為於最靠近防偏移黏著部7之部位之外包吸收性片材31(非肌膚面側部分31B)中不存在連通部8。藉由形成此種構成,可促進冷感劑朝肌膚面側之擴散而賦予適度之冷感,又,可抑制冷感劑朝非肌膚面側之擴散,從而可更有效地抑制防偏移黏著部之黏著力之降低、對衣服之糊劑殘留等防偏移性能之降低。
另一方面,就由吸收層3之變形引起空氣朝連通部8移動所產生之冷感效果之觀點而言,連通部8較佳為自吸收層3之正面至背面為止。
連通部8之俯視形狀並未特別限定,可為矩形,亦可為圓形。若考慮連通部8對冷感劑之作用,則較佳為連通部8之一方向之長度於肌膚面側相較非肌膚面更寬。藉由形成此種構成,可進一步促進冷感劑朝肌膚面側之擴散,又,可進一步抑制冷感劑朝非肌膚面側之擴散。
構成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及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吸收性片材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與親水性纖維。吸水性片材係於包含親水性纖維之2個片材狀之纖維層間夾持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而固定之厚度較薄之片材體。此 處之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係被稱為所謂SAP(Superabsorbent polymer,高吸水性聚合物)之表面交聯之高分子材料(以下相同)。於吸收性片材之形成時,可利用高吸收性聚合物因濕潤而體現之黏著力、或另外添加之接著劑或接著性纖維等黏合劑而一體化。關於製作,可藉由通常使用之各種方法進行,亦可藉由濕式、乾式之任一方式而製作。
吸收性片材因使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分散配置於片材之平面方向而不易引起膠體結塊(藉由吸收體液等水性液體後膨潤之吸收性聚合物彼此之相互作用所產生之液體之吸收阻礙現象),具有較高之吸收力。因此,可將1層吸水性片材之厚度抑制為1.0mm以下。例如,列舉日本專利特開平8-246395號公報之段落[0019]~[0131]中記載之內容等。
如圖4所示,吸收性片材較佳為,於剖視下具備富聚合物區域35與富纖維區域36。具體而言,圖4表示將富聚合物區域35與富纖維區域36於構成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吸收性片材之一部分厚度剖面上積層而成為一體構造之態樣。
富聚合物區域35與富纖維區域36係藉由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37相對於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37之質量與親水性纖維之質量之合計質量之質量比率(以下,簡稱為「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37之質量比率」)而規定。富聚合物區域35相較富纖維區域36,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37之質量比率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富纖維區域36相對於富聚合物區域35,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37之質量比率相對較低。
吸收性片材藉由上述構成而於吸收層3之厚度方向上具備吸收經血後 自由水相對變少之富聚合物區域35、與自由水相對較多地殘留於纖維間之富纖維區域36。
冷感劑較佳為包含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富聚合物區域35。此時,較佳為將上述冷感劑塗佈部配置於富聚合物區域35。於富聚合物區域35,藉由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37而使周邊之自由水相對減少,故冷感劑容易揮發。另一方面,於富纖維區域36,藉由相對較多地殘留之自由水(體液)而可抑制冷感劑之揮發成分過度擴散。
中央吸收性片材32較佳為於富聚合物區域35具有冷感劑、且將富纖維區域36作為外表面側摺疊而成之構成。藉此,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積層構造之內部具備冷感劑易揮發之構造。此外,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外側具備抑制冷感劑之揮發成分過度擴散至外側之構造。藉此,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組合中,可長效地賦予適度之冷感效果。
又,藉由形成此種構成,可適度地抑制冷感劑擴散至防偏移黏著部7,從而可抑制防偏移性能之劣化。
吸收性片材中之富聚合物區域35與富纖維區域36之形成例如可以如下方式進行。
首先,製作將含有親水性纖維之水漿進行濕式抄紙而抄造之濕潤之纖維網。亦可使水漿中含有熱熔融性接著纖維、紙力補強劑等。將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散佈於處於濕潤狀態之纖維網中,製作出高吸收性聚合物進入至纖維間之狀態。該部分成為吸收性片材之富聚合物區域35。其次,自 散佈有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面上積層親水性纖維及熱熔融性接著纖維或包含紙力補強劑之纖維集合體且進行乾燥,進行一體化處理而獲得吸收性片材。自背面積層之纖維集合體之部分成為富纖維區域36。
又,以乾式法製作吸收性片材之情形時,散佈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層亦可為造紙、乾燥之紙、及以各種方法製作之不織布。就容易使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進入至纖維間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經縐紗處理之蓬鬆之紙、熱風不織布等。於該情形時,於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與成為富聚合物區域35之層之構成纖維之接合、及成為富聚合物區域35之層與成為富纖維區域36之層之接合中,亦可使用熱熔型接著劑或水溶性接著劑等。進而,對於成為富聚合物區域35之層,亦可藉由積層或吹送親水性纖維而形成富纖維區域36。
冷感劑無需為了如上所述般耐用而使含量過度增量。因此,為與先前相同之含量,並可抑制對肌膚之刺激,長效地維持適度之冷感效果。
具體而言,就冷感之適宜度、悶濕感或黏膩感之觀點而言,衛生棉10整體中之冷感劑之含量可根據冷感劑之種類而決定。
例如,若為乳酸薄荷酯之情形,則冷感劑相對於製品長較佳為4mg/100mm以上,更佳為5mg/100mm以上,進而佳為6.5mg/100mm以上。就抑制對肌膚之刺激之觀點而言,上述含量較佳為13.5mg/100mm以下,更佳為12.5mg/100mm以下,進而佳為11.5mg/100mm以下。
(是否含有冷感劑、冷感劑之含量之測定方法)
可利用溶劑自吸收性物品之對象構件或對象部位提取冷感劑,且對 提取溶液利用氣相層析法(GC,Gas Chromatography)進行分析。測定係利用安裝於氣相層析儀之氫焰離子化偵測器(FID,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進行,且例如可藉由Agilent technologies製造之7890A而測定。預先將構成冷感劑之化合物之濃度與峰值面積之關係進行校準曲線化,且根據該校準曲線進行定量作業。
以冷感劑包含乳酸薄荷酯及/或薄荷腦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使用甲醇作為溶劑自對象構件或對象部位提取乳酸薄荷酯及/或薄荷腦。以甲醇為溶劑,預先準備濃度不同之3~5階段左右之乳酸薄荷酯溶液及/或薄荷腦溶液,自GC之層析圖算出各自之濃度之峰值面積,使用正戊醇作為標準試樣,製成繪圖有標準試樣之濃度之峰值面積之校準曲線。以與製作校準曲線之分析相同之條件進行提取液之分析,藉此將所獲得之峰值面積適用於校準曲線而算出乳酸薄荷酯量及/或薄荷腦量。又,藉由將所獲得之乳酸薄荷酯量及/或薄荷腦量除以對象構件或對象部位之面積而可求出每單位面積之冷感劑量(冷感劑基重)。又,藉由將所獲得之乳酸薄荷酯量及/或薄荷腦量除以吸收性物品之對象構件或對象部位之吸收性物品長度方向之長度(mm),並將結果進行100倍而可求出每100m製品長(吸收層長度)之冷感劑量。
為瞭解製品之每一構成構件或每一部位之冷感劑量,可於5℃之腔室內將製品分解,取出要測定之材料部位而進行分析。
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層3之積層構造中,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只要具有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層狀之積層構造,則並不限於具有如圖2之摺疊構造。例如,亦可為未摺疊之態樣。然而,就控制冷感劑之揮發之觀點而 言,較佳為中央吸收性片材32具有摺疊構造。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摺疊構造並不限於圖2所示之態樣,可設為各種情形。例如亦可為圖5(A)~(D)所示之摺疊。圖5(A)表示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分別朝肌膚面側與非肌膚面側回折且以S字狀摺疊之態樣。圖5(B)表示沿寬度方向對折之態樣。圖5(C)及(D)表示以沿寬度方向三折後之各部分之長度相等之方式摺疊之態樣。
於本實施形態之吸收層3之積層構造中,外包吸收性片材31並不限於具有如圖2之摺疊構造之情形。例如,亦可將外包吸收性片材31形成為複數個各別之片材部,且將該等片材部配置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肌膚面側與非肌膚面側而形成積層構造。就控制冷感劑之揮發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將外包吸收性片材31摺疊。
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摺疊構造並不限於圖2所示之態樣,可形成為各種情形。例如,亦可形成為與作為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摺疊構造所示之圖5(A)~(D)相同之情形。又,亦可為將分為肌膚面側與非肌膚面側之2塊片材積層而成之構造。進而,並不限定於在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摺疊構造之內部包含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態樣,亦可並不包含,而為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積層於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摺疊構造之非肌膚面側之態樣。
然而,若為於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摺疊構造之內部包含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態樣,則更容易儲留冷感劑之揮發成分,就上述連通部8之作用之觀點而言較佳。
無論吸收層3具有怎樣的積層構造,較佳為除配置有連通部8之部分 外,吸收性片材之重疊部分不接合。藉此,容易形成吸收層3之層間之空間,上述層間之開閉性提高。其結果,可更容易體現冷感劑之揮發成分朝肌膚之移動。
其次,對考慮冷感劑對防偏移黏著部7之影響之、防偏移黏著部7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較佳之配置關係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防偏移黏著部7配置於背面層2之非肌膚面側。防偏移黏著部7具有黏著於衣服、減少衣服與衛生棉之安裝固定位置之偏移之功能。先前,冷感劑成為使防偏移黏著部之黏著力降低或對衣服之糊劑殘留等防偏移性能降低之要因之一。
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儘可能減少防偏移黏著部7與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俯視下之重疊。就該觀點而言,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配置面積(於衛生棉10之俯視下,為中央吸收性片材32所占之面積,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被摺疊之狀態時,被摺疊狀態下之俯視下之面積)設為100%之情形時,上述重疊部分較佳為配置面積之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進而佳為25%以下。藉由此種配置,可降低冷感劑對防偏移黏著部7之黏著劑之影響,抑制黏著力之降低、對衣服之糊劑殘留等防偏移性能之降低。又,就有效地抑制與衣服之偏移之觀點而言,上述重疊部分較佳為10%以上,更佳為15%以上,進而佳為18%以上。又,就有效地抑制與衣服之偏移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分散配置複數個防偏移黏著部7。
此外,較佳為減少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中間部C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與防偏移黏著部7之重疊,更佳為其等不重疊。藉由使體壓施加最大之中 央吸收性片材32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之區域中防偏移黏著部7較少,可降低冷感劑對防偏移黏著部7造成之影響。此處所謂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中間部C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係指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寬度方向全長分割為3個部分時之中央之區域。
圖6(A)~(D)係表示防偏移黏著部7之配置之具體例之模式圖。於圖6(A)~(D)中,為了表示防偏移黏著部7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配置關係,除其他構件外,使防偏移黏著部7之配置投影至中央吸收性片材32而模式性表示。
圖6(A)表示將複數個防偏移黏著部7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縱方向之兩側之位置排列複數排之態樣。圖6(B)表示沿著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縱方向之兩側配置有一對於縱方向連續之防偏移黏著部7之態樣。圖6(A)及(B)均設為未使防偏移黏著部7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重疊之配置。圖6(C)表示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寬度方向平行地配置有複數個防偏移黏著部7之態樣。圖6(D)表示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縱方向平行地配置有複數個防偏移黏著部7之態樣。
藉由形成如下構成,即,將防偏移黏著部7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重疊設為上述配置面積之35%以下,且配置成防偏移黏著部7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中間部C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不重疊,而使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防偏移黏著部7之俯視下之重疊部充分地少,藉由於體壓施加最大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之區域不存在防偏移黏著部7而可更有效地降低冷感劑對防偏移黏著部造成之影響。
於吸收性物品具備側片材5之情形時,較佳為將側片材5積層於正面層1之肌膚抵接面側之兩側。更佳為側片材5相較正面層1之透氣性小。
構成衛生棉10之構件之形成材料可不特別限制地使用該種物品中所使用者。
作為冷感劑,可使用不會刺激穿著者之皮膚及/或黏膜表面之溫度感受器而使皮膚及/或黏膜表面上之溫度變化、可讓穿著者感受到舒爽之各種冷感劑。例如,可列舉環己基衍生物、環己醇衍生物、甲醯胺類等於日本專利特開2015-12918號公報之段落[0006]~[0086]中記載者。作為環己基衍生物,可列舉乳酸薄荷酯、乙基胺基草酸
Figure 107139120-A0305-02-0020-1
酯、3-(1-薄荷氧基)丙烷-1,2-二醇、3-(1-薄荷氧基)-2-甲基丙烷-1,2-二醇、琥珀酸薄荷、3-(1-薄荷氧基)乙烷-1-醇、3-(1-薄荷氧基)丙烷-1-醇、3-(1-薄荷氧基)丁烷-1-醇、1-薄荷-4-羥基戊酸酯、1-薄荷-3-羥基丁酸酯等。作為環己醇衍生物,可列舉薄荷腦、對薄荷烷-3,8-二醇、異洋薄菏醇等。作為甲醯胺類,可列舉N-乙基-對薄荷烷-3-甲醯胺(N-乙基-2-異丙基-5-甲基環己烷-1-甲醯胺)、N,2,3-三甲基-2-(1-甲基乙基)-丁烷醯胺、N-乙基1-薄荷基乙醯胺等。該等可使用其中之1種,亦可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
其中,就氣味之舒爽感與速效性、持續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水不溶性或水難溶性之冷感劑。水不溶性或水難溶性之冷感劑難以與體液一併移動至非肌膚面側,故冷感容易持續。作為水不溶性之冷感劑,較佳為乳酸薄荷酯、薄荷腦。此處所謂「水不溶性或水難溶性」係指相對於25℃之 水1L為1g以下之溶解性,尤其「水不溶性」係指相對於25℃之水1L為0.1g以下之溶解性。
可藉由各種方法使衛生棉10含有冷感劑。例如,可於溶解於溶劑之狀態下包含於衛生棉10,亦可不使用溶劑而包含於衛生棉10。又,冷感劑亦可隨包藏於微膠囊中等遞送機構而包含於衛生棉10。
作為冷感劑,尤其包含薄荷腦及乳酸薄荷酯之冷感劑於穿著後立即感到冷感效果並且穩定,提高持續性,故較佳。就相同之觀點而言,薄荷腦與乳酸薄荷酯之含量就前者/後者之質量比而言,較佳為0.01以上,更佳為0.02以上,又,較佳為0.2以下,更佳為0.15以下。
作為抗菌劑,可使用吸收性物品之領域內通常所用之抗菌劑。
作為構成吸收性片材之親水性纖維,可列舉將疏水性纖維進行親水化處理而成者、或其本身為親水性者。特佳為其本身為親水性且具有保水性者。作為後者之親水性纖維,可列舉天然系之纖維、纖維素系之再生纖維或半合成纖維作為較佳之例。作為親水性纖維,特佳為紙漿、嫘縈,更佳為紙漿。進而,亦可使用將使纖維素纖維之分子內及/或分子間交聯後之交聯纖維素纖維或木材紙漿進行絲光化處理而獲得之蓬鬆性之纖維素纖維。作為紙漿,可列舉如針葉樹牛皮紙漿或闊葉樹牛皮紙漿之木材紙漿、棉紙漿或草類紙漿等天然纖維素纖維等,但並不限定於其等。可使用該等紙漿之1種或2種以上。
作為構成吸收性片材之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例如可列舉使以丙烯酸或丙烯酸鹽為主成分、且視情形添加交聯劑而成之水溶性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聚合而得之水凝膠材料。又,可列舉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乙烷、磺化聚苯乙烯及聚乙烯吡啶之交聯物、澱粉-聚(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合物之皂化物、澱粉-聚(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合物、澱粉-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合物之水解物等。該等吸水性聚合物材料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而使用。作為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較佳為可吸收、保持自重之20倍以上之液體且凝膠化而得者。
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形狀可不特別限制地使用吸收層所採用之各種形狀。例如可列舉球狀、粒狀、纖維狀、袋狀、塊狀等。
正面層1可使用具有透液性之各種。若考慮肌膚觸感之好壞,則較佳為親水性之不織布,更佳為熱黏合不織布,特佳為熱風不織布。較佳為親水化處理後之熱塑性樹脂纖維,且將該纖維如進行如2次捲曲或3次捲曲之立體捲縮後之纖維。具體而言,製成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龍、及該等之複合纖維,於切斷成特定之長度而形成短纖維之前之階段,塗敷各種親水化劑。作為親水化劑,可使用由α烯烴磺酸鹽所代表之各種烷基磺酸鹽、丙烯酸鹽、丙烯酸鹽/丙烯醯胺共聚合體、酯醯胺、酯醯胺之鹽、聚乙烯乙二醇及其衍生物、水溶性聚酯樹脂、各種矽酮衍生物、各種糖類衍生物、及該等之混合物等通常所用之親水化劑進行親水化處理。
作為背面層2,可使用具有防漏性之各種類型。例如,可單獨使用非透濕性或透濕性膜、或使用將膜與不織布貼合而成者、撥水性之不織布 (SMS或SMMS等)。就成本方面或與防偏移黏著劑之匹配等而言,最佳為單獨使用非透濕性膜作為防漏材。
作為液體擴散層4,較佳為具有親水性且液體擴散性優異者。可列舉含有熱塑性纖維之不織布等。作為不織布,可使用以各種製法獲得之不織布。例如,可使用於藉由梳棉法或氣紡法獲得之纖維網中以熱風法形成有纖維彼此之熱熔點之熱風不織布、於藉由梳棉法獲得之纖維網中以熱軋法形成有纖維彼此之熱熔點之熱軋不織布、加熱壓花不織布、水刺不織布、針刺不織布、及樹脂黏合劑不織布等各種不織布。
作為側片材5,較佳為使用撥水性之不織布、可使用藉由梳棉法製造之不織布、紡黏不織布、熔噴不織布、水刺不織布、熱軋不織布、針刺不織布等中之撥水性不織布、或經撥水處理之各種不織布。特佳為使用例如紡黏不織布、紡黏-熔噴(SM)不織布、紡黏-熔噴-紡黏(SMS)不織布等。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並非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之經期衛生棉,例如可適合於衛生護墊、失禁護墊、吸尿墊、拋棄式尿布等。又,並不限於經血,對於除此以外之尿、陰道分泌物、軟便等亦有效。又,除上述構成構件之外,亦可根據用途或功能而併入適當構件。
又,於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為將經期衛生棉或衛生護墊等以每1製品為單位放入包等中而攜帶之情形時,較佳為獨立包裝。具體而言,較佳為以正面層成為內側之方式沿縱方向摺疊,形成由獨立包裝用之外包材包住 之吸收性物品獨立包裝體。藉由形成獨立包裝體,可保持與肌膚接觸之正面層(使用面)之衛生,成為可攜性較高之物品,從而可提高使用者之便利性。
其次,對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中使用之吸收層之較佳之製造方法、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較佳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於通常使用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中,作為吸收層3之較佳之製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即,具備:步驟(S1),其係將冷感劑塗佈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步驟(S2),其係利用外包吸收性片材31夾著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及步驟(S3),其係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與外包吸收性片材31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形成連通部8。
於吸收層3之製造方法中,可不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及外包吸收性片材31摺疊而是於步驟(S2)中積層,亦可將兩片材之任一者或兩者摺疊而積層。於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及外包吸收性片材31摺疊之情形時,使用假定被摺疊而相較吸收層之寬度更寬幅者。步驟(S1)之冷感劑之塗佈係假定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摺疊並適當定位而進行。
於步驟(S1)中,塗佈冷感劑之寬度較佳為成為相較上述吸收層3(吸收體)之寬度方向兩端緣39更靠內側之區域。更佳為相對於吸收層3之寬度例如成為75%以下之範圍之區域,進而佳為成為70%以下之範圍之區域。如上所述,冷感劑較佳為作為混合有溶劑之含冷感劑之塗佈液而調製、塗 佈。作為溶劑,可使用通常所用之溶劑。例如可列舉二丙二醇等。
於步驟(S2)中,較佳為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摺疊之後利用外包吸收性片材31夾著之步驟。又,於中央吸收性片材32具有富聚合物區域35與富纖維區域36之情形時,更佳為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以富纖維區域36為外側而摺疊之後,利用外包吸收性片材31夾著。
步驟(S3)之連通部8於面方向分散配置而設置。如圖3所示,設置於吸收性片材之連通部8較佳為具有沿吸收層之縱方向延伸之長度,且於該縱方向排列複數個,更佳為將連通部8之縱方向之排列於吸收層之寬度方向排列複數個。連通部8之形成可根據連通部8之形態且藉由該種物品所使用之各種方法而進行。
例如,於連通部8為狹縫部之情形時,可使用於輥周面具備將沿周方向延伸之切割刀分散配置於輥周方向及輥軸方向之切割輥、及對應配置之砧輥的切斷裝置而形成切口(未圖示)。上述切割刀具有與切口(狹縫部)之縱方向之長度對應的周方向之長度。該切割刀於輥周面上,對應於切口(狹縫部)之所需配置而分散配置。又,切口之深度可藉由切割輥與砧輥之間隙或切割刀之大小等而設定。又,於連通部8為將構件之一部分切除後之凹部空間之情形時,可變更上述輥之切割刀之設定等而形成。又,於連通部8為將構件之一部分擠壓而凹陷之凹部空間(壓軋部)之情形時,可藉由各種壓紋處理而形成。
於步驟(S3)中,較佳為形成連通部8之區域之寬度相較冷感劑塗佈寬度寬、且成為相較上述吸收層3之寬度方向兩端緣39更靠內側之區域。更 佳為相對於吸收層3之寬度例如成為85%以下之範圍之區域。
作為吸收層3之製造方法,較佳為於步驟(C1)及(C2)之後執行上述步驟(C3)。
本發明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具有使用由上述製造方法獲得之吸收層3執行之以下步驟。
(S4)步驟,將吸收層3配置於正面層1與背面層2之間;及(S5)步驟,於背面層2之非肌膚側面配置防偏移黏著部7;於步驟(S4)中,將裁剪為特定之大小之正面層1及背面層2積層並接合於以上述方式獲得之吸收層3之兩面。此時,視需要亦可將液體擴散層4、側片材5成形為特定之大小及形狀而積層。又,亦可實施防漏槽等各種壓軋處理。
其次,視需要執行步驟(S5)。於步驟(S5)中,於設置背面層2之後配置防偏移黏著部7。該情形時,較佳為使防偏移黏著部7與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俯視下之重疊部分為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配置面積之35%以下,且配置成中央吸收性片材32之中間部C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與上述防偏移黏著部不重疊。
關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有以下之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係具備正面層、背面層、及配置於上述正面層與上述背面層之間之吸收層,並具有對應於將穿著者之腹側部、胯下部及背側部相連之方向之縱方向、及與該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沿著該縱方向具有前方部、後方部、及位於該前方部與後方部之間且包含對應於排泄點之區域之中間部,上述吸收層係將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與配置於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面側之外包吸收性片材以層狀重疊而成,上述吸收層於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與上述外包吸收性片材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具有連通部。
<2>
如上述<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與親水性纖維,於剖視下,具有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質量與上述親水性纖維之質量之合計質量中之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質量比率相對較高之富聚合物區域、及上述質量比率相對於上述富聚合物區域相對較低之富纖維區域,於上述富聚合物區域包含上述冷感劑,將上述富纖維區域作為外表面側而摺疊。
<3>
如上述<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配置於上述吸收性物品之上述中間部,上述連通部係於厚度方向相連之連通孔。
<4>
如上述<3>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連通孔之一方向之長度係肌膚面側之長度相較非肌膚面之長度大。
<5>
如上述<3>或<4>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連通孔係由切口而形成之狹縫部。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背面層之非肌膚面側配置有防偏移黏著部,該防偏移黏著部與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俯視下之重疊部分為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配置面積之35%以下,且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上述中間部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與上述防偏移黏著部不重疊。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冷感劑係水不溶性或水難溶性之製劑。
<8>
如上述<7>之吸收性物品,其包含乳酸薄荷酯作為上述冷感劑。
<9>
如上述<8>之吸收性物品,其包含薄荷腦作為上述冷感劑。
<10>
如上述<9>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薄荷腦與乳酸薄荷酯之質量比就前者/後者而言,為0.01以上且0.2以下。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正面層之肌膚抵接面側之兩側,積層有相較該正面層之透氣性小之側片材。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具備朝上述吸收層 之寬度方向外方延出之側翼部。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吸收性物品,其係經期衛生棉。
<14>
一種吸收層之製造方法,其具備:步驟(S1),其係將冷感劑塗佈於中央吸收性片材;步驟(S2),其係利用外包吸收性片材夾著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及步驟(S3),其係於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與上述外包吸收性片材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形成連通部。
<15>
如上述<14>之吸收層之製造方法,其中於上述步驟(S1)及(S2)之後執行上述步驟(S3)。
<16>
一種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具備以下步驟,即,將由上述<15>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吸收層配置於正面層與背面層之間。
<17>
如上述<16>之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具備以下步驟,即,於上述背面層之非肌膚側面配置防偏移黏著部,使上述防偏移黏著部與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俯視下之重疊部分為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配置面積之35%以下,且形成為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中間部之與上述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與上述防偏移黏著部不重疊。
已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一併進行了說明,但我等認為,只 要未特別指定,則我等之發明對於說明之任一細節均未意欲進行限定,應於不違反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示之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之情形下廣泛地解釋。
本案係主張基於2017年11月8日於日本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7-215614之優先權,在此參照該申請案並將其內容作為本說明書所記載之一部分而引入。

Claims (13)

  1. 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具備正面層、背面層、及配置於上述正面層與上述背面層之間之吸收層,並具有對應於將穿著者之腹側部、胯下部及背側部相連之方向之縱方向、及與該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沿著該縱方向具有前方部、後方部、及位於該前方部與後方部之間且包含對應於排泄點之區域之中間部;該吸收性物品中,上述吸收層係將含有冷感劑之中央吸收性片材、與配置於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肌膚面側及非肌膚面側之外包吸收性片材以層狀重疊而成,上述吸收層於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與上述外包吸收性片材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具有連通部;於上述背面層之非肌膚面側配置有防偏移黏著部,該防偏移黏著部與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俯視下之重疊部分為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配置面積之35%以下,且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上述中間部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與上述防偏移黏著部不重疊。
  2.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與親水性纖維,於剖視下,具有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質量與上述親水性纖維之質量之合計質量中之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材料之質量比率相對較高的富聚合物區域、及上述質量比率相對於上述富聚合物區域相對較低之富纖維區域,於上述富聚合物區域包含上述冷感劑,將上述富纖維區域作為外表面側而摺疊。
  3.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配置於上述 吸收性物品之上述中間部,上述連通部係於厚度方向相連之連通孔。
  4. 如請求項3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連通孔之一方向之長度係肌膚面側之長度相較非肌膚面側之長度大。
  5. 如請求項3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連通孔係由切口而形成之狹縫部。
  6.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冷感劑係水不溶性或水難溶性之製劑。
  7.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包含乳酸薄荷酯作為上述冷感劑。
  8. 如請求項7之吸收性物品,其包含薄荷腦作為上述冷感劑。
  9. 如請求項8之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薄荷腦與乳酸薄荷酯之質量比就前者/後者而言,為0.01以上且0.2以下。
  10.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於上述正面層之肌膚抵接面側之兩側,積層有相較該正面層之透氣性小之側片材。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具備朝上述吸收層之寬度方向外方延出之側翼部。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係經期衛生棉。
  13. 一種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其具備以下步驟:將由如下之吸收層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吸收層配置於正面層與背面層之間,該吸收層之製造方法具備:步驟(S1),其係將冷感劑塗佈於中央吸收性片材;步驟(S2),其係利用外包吸收性片材夾著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肌膚側面及非肌膚側面;及步驟(S3),其係於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與上述外包吸收性片材之俯視重疊之區域,至少於肌膚面側形成連通部,且於上述步驟(S1)及(S2)之後執行上述步驟(S3);及於上述背面層之非肌膚側面配置防偏移黏著部,使上述防偏移黏著部與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俯視下之重疊部分為上述中央吸收性片材之配置面積之35%以下,且形成為該中央吸收性片材之中間部之與上述縱方向正交之寬度方向中央區域與上述防偏移黏著部不重疊。
TW107139120A 2017-11-08 2018-11-05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TWI781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5614A JP2019084139A (ja) 2017-11-08 2017-11-08 吸収性物品
JP2017-215614 2017-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9804A TW201929804A (zh) 2019-08-01
TWI781245B true TWI781245B (zh) 2022-10-21

Family

ID=6643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9120A TWI781245B (zh) 2017-11-08 2018-11-05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84139A (zh)
TW (1) TWI781245B (zh)
WO (1) WO20190932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4670B2 (ja) * 2020-10-20 2022-08-0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EP4351667A1 (en) * 2021-06-10 2024-04-17 Symrise AG Compositions for fighting malodor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7706A (zh) * 2013-05-13 2015-03-01 Kao Corp 褲型吸收性物品
JP2015097709A (ja) * 2013-11-20 2015-05-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17110716A1 (ja) * 2015-12-22 2017-06-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5222B2 (ja) * 1994-12-28 1999-10-04 花王株式会社 体液吸収性物品
EP1479361B1 (en) * 2003-05-19 2010-09-0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Volatile material-containing sanitary absorbent article with barrier package
JP5898150B2 (ja) * 2013-09-02 2016-04-06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16152871A (ja) * 2015-02-20 2016-08-25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463213B2 (ja) * 2015-05-01 2019-01-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個包装体、及び個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07706A (zh) * 2013-05-13 2015-03-01 Kao Corp 褲型吸收性物品
JP2015097709A (ja) * 2013-11-20 2015-05-28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WO2017110716A1 (ja) * 2015-12-22 2017-06-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9804A (zh) 2019-08-01
WO2019093267A1 (ja) 2019-05-16
JP2019084139A (ja) 2019-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5784B (en) Absorbent article
TWM481709U (zh) 吸收性物品
TWI781245B (zh)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性物品之製造方法
TWI823861B (zh) 吸收性物品
JP7129382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0088529A (ja) 吸収性物品
JP7233811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9084141A (ja) 吸収性物品
WO2004021937A1 (ja) 吸収性製品
TWI761567B (zh) 吸收性物品
JP3236316U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0058635A (ja) 吸収性物品
JP3236362U (ja) 吸収性物品
CN110022808B (zh) 吸收性物品
JP3236182U (ja) 吸収性物品
JP3238739U (ja) 吸収性物品
JP7286280B2 (ja) 吸収体及び該吸収体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2018000332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7086578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9084138A (ja) 吸収性物品
KR102625631B1 (ko) 흡수성 물품
CN113811275B (zh) 吸收性物品以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50558B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9084140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2097202A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