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8973B -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8973B
TWI778973B TW106127416A TW106127416A TWI778973B TW I778973 B TWI778973 B TW I778973B TW 106127416 A TW106127416 A TW 106127416A TW 106127416 A TW106127416 A TW 106127416A TW I778973 B TWI778973 B TW I7789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lignment
detection unit
substrate holder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7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975A (zh
Inventor
湯瑪斯 魏跟特
多明尼克 辛能
卓傑恩 馬克斯 瑟斯
克里斯欽 辛
卓傑 梅林格
Original Assignee
奧地利商Ev集團E塔那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奧地利商Ev集團E塔那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奧地利商Ev集團E塔那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2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8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897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ositioning,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 H01L21/682Mask-wafer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ositioning,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 H01L21/681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ositioning, orientation or alignment using optical control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9Position monitoring, e.g. misposition detection or presenc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e.g. registration marks, alignment structures, wafer m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21Apparatus for making assembl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ackage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44Apparatus for mounting on conductive members, e.g. leadframes or conductor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with gripping and holding devices using a vacuum; Bernoulli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3/00Detail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3/00
    • H01L22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 H01L2223/5442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comprising non digital, non alphanumeric information, e.g.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3/00Detail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23/00
    • H01L2223/544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 H01L2223/54426Marks applied to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parts for alig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使用複數個偵測單元將一第一基板(16)與一第二基板(17)對準及接觸之方法,以及一種對應裝置。

Description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根據技術方案1之一種用於將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對準及接觸之方法以及根據技術方案10之一種對應裝置。 在半導體產業中,對準設備(英語:對準器)用於將基板(特別係晶圓)彼此對準,以便在一進一步過程步驟中將其等連接在一起。連接過程稱為接合。 待接合之基板表面上存在對準標記之對準過程稱為面對面對準。 由於基板對於用於量測基板之電磁輻射係不透明的以便能夠自背離待接合之基板表面之外部基板表面偵測及/或判定對準標記之位置及定向,在基板朝向彼此之前用影像偵測構件偵測基板之間之對準標記。 此具有各種缺點,特別係相機之顆粒污染及基板之間之一大距離以允許相機定位在兩個基板之間用於偵測。彼此接近期間之對準誤差源於此。 面對面對準之一改良係由公開案US6214692B1之對準設備表示,該公開案可被認為係最近的先前技術。在後者之情況下,使用兩組透鏡,其中在每種情況下兩個透鏡彼此相對放置以便產生具有兩個參考點之一系統,該等基板相對於該兩個參考點相互定位。參考點係彼此相對放置之兩個透鏡之光學軸之交叉點。 先前技術之問題在於,所揭示之開放式、控制方法可能不再滿足關於對準精度之增長要求。 公開案US6214692B1係基於對準標記之兩個影像之比較及位置校正。憑藉一相機系統單獨偵測對準標記在面對面佈置之兩個基板上之位置。以下列方式自對準標記之一經計算相對定向及相對位置致動一定位平台(基板保持器及載物台):校正不正確的位置。定位平台包括經定位接近驅動器之導向轉換器及增量路徑轉換器。
因此,本發明之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基板對準及接觸之裝置及方法,藉由該裝置及方法可實現基板之一更精確及更有效地對準及接觸。 此問題用技術方案1及10之特徵來解決。在附屬技術方案中給定本發明之有利發展。本說明書中給定之至少兩個特徵之全部組合、技術方案及/或圖式亦落入本發明之範疇。在所陳述之值範圍中,落在所陳述極限內部之值亦視為被揭示為限制值且可在任何組合中主張該等值。 本發明係基於在一對準之前亦實行一額外(特別係第三)對準標記之一偵測之思想,該額外標記提供在待對準之基板之一者上或基板保持器上。特定言之,額外對準標記未佈置在基板之接觸面上。額外對準標記較佳地佈置在基板或基板保持器之背離接觸面之一側上或與接觸面平行佈置。 基板彼此之對準特別係間接地基於位於基板之接觸面上之對準標記而發生。彼此相對放置之基板之彼此相對側上之對準標記特別地彼此互補。對準標記可為可彼此對準之任何物件,諸如十字形、圓形或方形或螺旋槳狀形狀或網格結構,且特別係用於空間頻域之相位網格。 對準標記較佳地憑藉特定波長及/或波長範圍之電磁輻射來偵測。目前,後者包含紅外輻射、可見光或紫外線輻射。然而,亦可使用較短波長之輻射(諸如EUV或x射線)。 本發明之一特別獨立態樣係特別專門憑藉偵測額外對準標記來發生對準。專門被理解為意味著在對準期間不會或不能偵測到其他(特別係第一及第二)對準標記。 根據本發明之一有利實施例,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佈置在該第一基板保持器與該第二基板保持器之間,其中在一Z方向上,該第一接觸面與該第二接觸面之間具有一間隔A。間隔A特別相當於小於500微米、特別較佳地小於100微米、在最佳情況下小於50微米、在理想情況下小於10微米。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特別地係一種用於用一任意電磁輻射及/或循序地啟用用於觀察第一及第二對準標記之觀察之光學路徑對至少兩個基板進行面對面對準之方法,該電磁輻射特別係UV光、更佳地紅外光、最佳地可見光,其中對用於精確再現基板及基板保持器位置之至少一額外光學路徑提供增補,在基板之對準期間,該額外光學路徑並未佈置在基板之間或不在基板之間延伸,反而實現自外部進行一偵測。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特別地憑藉額外的X-Y位置及/或定向資訊來提高對準精度,該X-Y位置及/或定向資訊係用額外提供的偵測單元及/或量測及控制系統來偵測且用於控制對準。 出於此目的,根據本發明之裝置包含一特別軟體輔助控制單元,憑藉該控制單元控制此處描述之步驟及組件。根據本發明,封閉控制電路及控制被理解為包含在控制單元中。 X及Y方向或X及Y位置被理解為意味著佈置在一X-Y座標系中或分別佈置在X-Y座標系之一任意Z平面中之方向或位置。Z方向經佈置與X-Y方向正交。 X及Y方向特別對應於一橫向方向。 自基板之對準標記之位置及/或定向值及自基板保持器上之對準標記推導/計算位置特徵。 根據本發明,至少一額外位置特徵特別用具有一新的、額外光學路徑之至少一額外量測系統來偵測。至少一額外對準標記較佳地位於基板之對準標記之空間接近度以內。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根據本發明之裝置特別包括至少一額外量測及/或控制系統,其中對準精度係由額外量測值及與其他偵測單元之量測值之至少一者之相關性而提高。憑藉接觸面之間之接合介面中之經量測對準標記之至少一者與基板對準時亦可見之一對準標記之相關性,一對準標記之直接可觀察性以及因此一即時量測及控制在對準期間被啟用。因此,基板之對準精度提高。 額外對準標記特別地佈置在基板保持器之後側上。 特別在基板保持器上之額外添加位置特徵與基板上之位置特徵之間產生一明確相關性,該相關性較佳地直到對準及在對準期間才改變。 由於基板保持器上之額外添加位置特徵(該等特徵與基板上之位置特徵明確相關),可藉由基板保持器上之位置特徵之一直徑觀察來代替基板上之位置特徵之一直接觀察。此具有以下優點:基板保持器之可觀察部分實際上可始終佈置在額外量測系統之視場或量測範圍中。 與先前技術中之一受控定位相比,用於定位及位置校正之資料之一主動回饋提高了精度,因為在閉合控制電路中提供了位置之實際狀態之一控制選項。特定言之,因此不行進具有一給定數量之增量之一預定義距離,反而量測已行進之距離,使得可在設定點與實際點之間做出比較,特別係關於速度及/或加速度之比較。本發明之目的係使用可特別自接合介面外部即時觀察對準之一方法來提高兩個基板之對準精度。基板特別地佈置成彼此間隔最小,且沒有任何設備物品較佳地位於基板之間。 本發明之核心思想特別係引入至少一額外量測及控制系統,及將現有量測值與額外的、最近偵測到的位置及/或定向值加以關聯。由於接合介面中之經量測對準標記與基板保持器上(特別係其後側上)及/或基板上(特別係其後側處)之一對準標記之相關性(其較佳地可被直接偵測),在對準期間,啟用額外對準標記之直徑可觀察性及一即時量測及控制。由此措施提高對準精度。 在第一對準標記之偵測期間,第二基板及第二基板保持器在一X-Y方向上移出第一偵測單元之光學軸以便實現一偵測。 在第二對準標記之偵測期間,第一基板及第一基板保持器在一X-Y方向上移出第二偵測單元之光學軸以便實現一偵測。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對準至少兩個基板之裝置包括至少一光學系統,其包括特別彼此對準之兩個透鏡或偵測單元,該等透鏡或偵測單元之光學路徑較佳地在一共用焦點處相遇。 根據一有利實施例,光學系統包括波束成形及/或偏轉元件,諸如鏡、透鏡、棱鏡、特別用於Köhler照明之輻射源,及諸如相機(CMOS感測器或CCD,或諸如一光電電晶體之區域或線或點偵測構件)之影像偵測構件,及用於聚焦之移動構件,及用於控制光學系統之評估構件。 在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之一實施例中,一光學系統及一旋轉系統用於根據翻轉調整原理之基板定位,就此而言參見Hansen, Friedrich: Justierung, VEB Verlag Technik, 1964, para. 6.2.4, Umschlagmethode,其中在一界定位置中之實行至少一量測,且在旋轉180度之一翻轉相對定向位置實行至少一量測。因此獲得之量測結果特別沒有偏心誤差。 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之一發展包括兩個、特別相同(結構相同)之光學系統,其等具有彼此對準且可彼此固定之透鏡。 該裝置之一創造性發展包括具有對準透鏡之兩個以上相同的光學系統。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一裝置包括用於保持待對準之基板之基板保持器。 在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使用至少一基板保持器,針對該兩個基板側之特別同時觀察,該基板保持器在界定點處至少部分地、較佳地超過95%係透明的。 在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使用至少一基板保持器,針對該兩個基板側之特別同時觀察,該基板保持器在界定點處包括開口及/或孔隙及/或檢驗窗口。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裝置可包括用於產生預接合之一系統。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一裝置較佳地包括具有驅動系統、引導系統、保持夾具及量測系統之移動裝置,以便移動、定位光學系統及基板保持器及/或基板並將其等彼此對準。 移動裝置可由於個別移動而產生每一移動,使得移動裝置可較佳地包括不滿足精度要求以及精確操作精細定位裝置之快速粗略定位裝置。 待接近之位置之一設定值係一理想值。移動裝置移動接近理想值。到達理想值周圍之一界定區域可被理解為意味著達到設定值。 一粗略定位裝置被理解為意味著在與360度之一全回轉相關之旋轉驅動器正旋轉之情況下接近及/或重複精度與設定值相差大於0.1%、較佳地大於0.05%、特別較佳地大於0.01% (與總行進路徑或旋轉範圍相關)之一定位裝置。 運用一粗略定位裝置,例如,600 mm*0.01%之一接近精度因此導致一行進路徑超過600 mm,即,超過60微米作為殘餘不確定性。在粗略定位之其他實施例中,接近或重複精度之殘餘不確定度性小於100微米、較佳地小於50微米、特別較佳地小於10微米。熱干擾變數亦應較佳地考慮在內。 僅當實際到達之實際位置與位置之設定值之間之差落在一經分配之精細定位裝置之行進範圍內時,一粗略定位裝置才能以足夠精度執行定位任務。 特別僅當實際到達之實際位置與位置之設定值之間之差落在一經分配之精細定位裝置之一半行進範圍內時,一替代性粗略定位裝置才能以足夠精度執行定位任務。 一精細定位裝置被理解為接近及/或重複精度之殘餘不確定性與設定點值相差不超過小於500 ppb、較佳地小於100 ppb、在理想情況下為1 ppb (與總總行進路徑或旋轉範圍相關)之一定位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精細定位裝置將較佳地具有小於5微米、較佳地小於1微米、特別地較佳小於100 nm、非常特別較佳地小於10 nm、在最佳情況下小於5 nm、在理想情況下小於1 nm之一絕對定位誤差。 本裝置及相關聯之過程包括具有極高精度及可重現性之至少兩個定位裝置。相互錯誤校正之一概念可用於基板對準之品質。因此,由於一基板之一已知未對準(翹曲及/或位移)及(與其對應)定位裝置之一已知未對準,可用校正值或校正向量調整及校正另一定位裝置及另一基板之位置來提高對準精度。關於控制或調節如何使用粗略及精細定位或僅粗略定位或僅精細定位進行誤差校正,此處發現翹曲及/或位移之大小及本質方面之一問題。 在後續文本中,定位裝置(粗略或精細或組合式定位裝置)及對準構件被視為且用作同義詞。 根據本發明,基板彼此之對準可發生在所有六個移動自由度中:根據座標方向x、y及z之三個平移以及圍繞座標方向之三個旋轉。根據本發明,移動可在任何方向及定向上實行。基板之對準特別包括較佳地根據公開案EP2612109B1中之揭示內容之一被動或主動楔形誤差補償。 用於基板處置之機器人經包含作為移動裝置。保持夾具可被整合為組件或被整合為移動裝置中之功能。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一裝置宜包括控制系統及/或評估系統,特別係電腦,以便實行所描述步驟,特別係移動序列,以實行校正、分析,及儲存根據本發明之裝置的操作狀態。 過宜被創建為公式,並以一機器可讀形式執行。公式係以一功能或過程相關方式連結之參數值的最佳化編譯。使用公式可確保生產序列之可重現性。 此外,根據本發明(根據一有利實施例)之一裝置包括供應及/或輔助及/或增補系統(壓縮空氣、真空、電能、液體(諸如水、冷卻劑、加熱劑)、用於溫度穩定、電磁屏蔽之構件及/或裝置)。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裝置包括框架、包層、振動抑制或阻尼或吸收主動或被動子系統。量測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一裝置包括至少一量測系統,其宜具有用於每一移動軸之量測單元,該等量測單元可特別地經構成為位移量測系統及/或角度量測系統。 可使用觸覺(即,觸摸)或非觸覺量測方法兩者。標準量測(量測單位)可係呈現為一實體材料物體,特別係一刻度,或可隱含地存在於量測過程中,諸如所使用輻射之波長。 可選擇及使用至少一量測系統以達成對準精度。量測系統實施量測方法。特定言之,用途可係由以下項組成: · 電感性方法及/或 · 電容性方法及/或 · 電阻性方法及/或 · 比較方法,特別係光學影像識別方法及/或 · 增量或絕對方法(特別係作為一刻度之玻璃標準量測,或干涉儀,特別係雷射干涉儀,或一磁性標準量測)及/或 · 行進時間量測(都普勒(Doppler)方法、飛行時間方法)或其他時間記錄方法及/或 · 三角量測方法,特別係雷射三角量測, · 自動對焦方法及/或 · 強度量測方法,諸如光纖遙測計。具有變 之額外量測系統、基板保持器 此外,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之一特別較佳實施例包括至少一額外量測系統,其偵測基板之至少一者及/或基板保持器之一者相對於一界定參考、特別相對於框架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及/或角位置。可提供特別由天然硬石或礦物鑄鐵或球墨鑄鐵或液壓混凝土製成之一部分作為一框架,該部分特別係減振的及/或振動隔離的及/或具有振動吸收的。 根據本發明,量測值可彼此組合及/或彼此參照及/或相關,使得自一對準標記之一量測可得出關於與該量測相關之另一對準標記之位置之結論。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一基板保持器之位置係在相對於參考(特別係一第一基板上之第一對準標記及/或第二基板上之第二對準標記)之一點(或位置或量測點或視場)處被偵測。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一基板保持器之位置係在相對於參考之精確兩個點處被偵測。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一基板保持器之位置係在相對於參考之精確三個點處被偵測,且因此判定基板保持器之位置及定向。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中,憑藉相機系統之光學圖案識別及施加在基板保持器上之圖案可用於在一點或兩個點或三個點或一任意數量的點處進行一位置判定。在一即時系統中,特別係在對準期間連續地偵測圖案。所列出之量測方法亦可用於位置判定。 特別係憑藉在基板保持器上提供偵測單元及在框架上提供對準標記,可想到根據本發明之一反向。 為了可在一任意時間,特別係連續地發生一偵測、評估及控制,根據一有利實施例之圖案分佈在比偵測單元之一影像偵測系統之視場更大之一區域內,以便特別連續地向控制單元(及/或調節單元)提供量測值。 在該裝置之一進一步創造性實施例中,基板保持器之至少一者包括用於偵測來自基板之支撐側之對準標記之一通孔。 根據本發明,有利的是,基板之至少一者包括待接合之表面(接觸面)上之至少一對準標記及相對放置之表面(支撐面)上之至少一對準標記。 對準標記較佳地係特別均勻地分佈、特別明確地可分配在基板之至少一者之支撐面上之複數個對準標記。支撐面上之對準標記可至少相對於其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與相同基板之對準標記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相關。此使得能夠在裝載及對準基板直至基板接觸期間進行一連續位置判定。 在本發明之一發展中,支撐面上之對準標記特別均勻地分佈、直至分佈至基板之一邊緣區(邊緣排除區)。 在基板之至少一者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支撐面上之對準標記相對於相同基板之接觸面與佈置在接觸面上之對準標記一對一地分佈。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進一步實施例中,至少一干涉儀(具有用於偵測基板保持器之X-Y位置及/或定向判定之一適當構成的、特別係單體反射器)可用於至少一點處之X-Y位置判定。干涉儀之數量特別等於反射器之反射面之數量。 特別係由一整體塊形成之基板保持器較佳地包括以下至少兩種功能: · 憑藉真空(真空軌道、連接)進行基板固定, · 特別較佳地根據實施例EP2656378B1、WO02014191033A1,憑藉機械及/或液壓及/或壓電及/或熱電及/或電熱致動元件對基板變形進行形狀補償, · 位置及/或定向判定(標準量測、反射面及/或棱鏡,特別係用於干涉量測、配準標記及/或配準標記場之反射器、二維構成的標準平面量測、體積標準量測、特別係步驟) · 移動(導軌) 根據本發明之不用於精細調整之移動裝置特別地構成為較佳地具有增量位移感測器之機器人系統。用於輔助移動之此等移動裝置之精度與基板疊層對準之精度分離,使得輔助移動係以小於1 mm、較佳地小於500微米、特別較佳地小於150微米之較低重複精度來執行。 根據本發明之用於(橫向)對準之移動裝置之控制及/或調節(精細調整)特別地基於用其他量測構件偵測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來實行。此等移動裝置之精度較佳地小於200 nm、較佳地小於100 nm、特別地較佳小於50 nm、非常特別較佳地小於20 nm、在最佳情況下小於10 nm、在理想情況下小於1 nm。方法 根據本發明之一對準方法之一第一實施例包括以下特別至少部分循序及/或同時步驟,該等步驟特別呈以下序列: 第一過程步驟:在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上對第一/下部基板裝載一支撐面,其中在相對側(接觸面)上提供(存在)一第一對準標記。 第二過程步驟:第一/下部基板特別係使用用於粗略調整之移動裝置與基板保持器一起移動至一第一/上部偵測裝置之一偵測位置之視場中。 第三過程步驟:若第二過程步驟仍未完成光學系統行進至偵測位置,則光學系統行進至偵測位置。視情況,此時可能已經發生或在偵測位置之移動起始之前可發生光學系統之一自對準。 第四過程步驟:將第一/上部偵測裝置聚焦在待偵測之第一對準標記之圖案上,該圖案佈置在待接合之基板之接觸面上。 視情況,光學系統可將第二/下部偵測單元調整至第一/上部偵測單元之焦平面上。 第五過程步驟:特別憑藉圖案識別偵測第一對準標記。同時,特別係憑藉與第一偵測單元之同步,較佳地在除接觸面之外之一面處憑藉根據本發明之一額外量測系統(具有一第三偵測單元)偵測第一基板保持器及/或第一基板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 第六過程步驟:特別係憑藉將所有自由度減小至零來特別機械地及/或電子地及/或磁性地夾緊光學系統之位置。 第七過程步驟:光學系統將第二/下部偵測單元調整至第一/上部偵測單元之焦平面上。 視情況,調整已經在第四過程步驟之後實行且不係必需的。 第八過程步驟:一控制及評估電腦(特別係中控制單元)執行提取及/或計算以獲得用於控制對準之量測結果。控制及評估電腦特別地創建光學系統及額外(第三)量測系統之量測結果之一相關性,並將結果特別作為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及第一/下部基板之X-Y位置及/或一對準定向之一設定值進行儲存。 第九過程步驟:第一/下部基板支架移出光學系統之視場(用於偵測之光束路徑)。因此,消除了對第一偵測單元之光學路徑之阻擋。光學系統較佳地繼續保持固定。 第十過程步驟:將第二/上部基板裝載至第二/上部基板保持器上。此過程步驟可能已經在前述過程步驟之一者之前實行。 第十一過程步驟:第二/上部基板保持器與第二/上部基板一起移動至光學系統之視場中。 第十二過程步驟:光學系統之第二/下部偵測單元類似於第一/上部偵測單元尋找並偵測第二/上部基板上之對準標記。光學系統藉此不會機械地移動,但是可想到一聚焦校正。然而,宜亦不實行一聚焦移動。 第十三過程步驟:第二/上部基板及第二/上部基板保持器阻擋第一/上部偵測單元之光學路徑,使得在對準位置中不可能直接觀察/偵測到待接合之第一/下部基板之接觸面。 第十四過程步驟:控制及評估電腦確認對準誤差,關於該等對準誤差,參考公開案US6214692B1、WO2014202106A1中之揭示內容。特定言之,自對準誤差創建一對準誤差向量。特定言之,接著計算至少一校正向量。校正向量可為平行於對準誤差向量並與其相反之一向量,使得對準誤差向量及校正向量之和產生零值。在特殊情況下,於校正向量之計算中可考慮進一步參數,使得結果與零不同。 第十五過程步驟:根據校正向量來進行調整,且接著夾緊第二/上部基板(與基板保持器一起)之X-Y位置及對準方向,使得經計算之對準誤差至少被最小化,較佳地被消除。 第十六過程步驟:在發生第二/上部基板之夾緊/固定之後,用第二/下部偵測單元再次偵測/檢查第二上部基板之X-Y位置。因此,可憑藉第十二至第十五過程過程步驟之反覆來偵測及最小化、特別地消除已經由夾緊引起之位移及/或翹曲。 替代地,可考慮經偵測位移及/或翹曲以創建校正值及/或校正向量,使得在後續過程步驟中可考慮一消除。位移之校正值較佳地係小於5微米、較佳地小於1微米、特別地較佳小於100奈米、非常特別較佳地小於10奈米、在最佳情況下係小於5奈米、在理想情況下小於1奈米。翹曲之校正值特別地小於50微米弧度、較佳地小於10微米弧度、特別地較佳小於5微米弧度、非常特別較佳地小於1微米弧度、在最佳情況下小於0.1微米弧度、在理想情況下小於0.05微米弧度。 在第十五過程步驟中,類似於第十二過程步驟,在固定上部基板之前可發生位置之至少一量測,且在固定上部基板之後可發生至少一量測。根據本發明可想到誤差之一反覆校正,使得下一個過程步驟僅在滿足一界定精度要求(臨限值)之後才被實行。 第十六過程步驟: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移回設定值之已經偵測到的位置及方向(參見第八過程步驟)。使用額外量測系統、特別即時地檢查下部基板保持器(與基板一起)之X-Y位置及對準定向。不提供第一基板之第一對準標記之可觀察性,因為經夾緊上部基板保持器阻擋光學路徑。 第十七過程步驟:校正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之實際X-Y位置及對準定向,直至與設定值之差為零的時間,不過至少經界定臨限值不是下降至零以下。 第十八、選用過程步驟:連接該等基板,關於此而參考公開案WO2014191033A1之揭示內容。 第十九過程步驟:自該裝置卸載基板堆疊。 與第一實施例相比,根據本發明之對準方法之一第二替代性實施例包括對上部基板及下部基板之裝載序列做出的以下改變: 作為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一過程步驟,將第一/下部基板裝載在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上。 作為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過程步驟,將第二/上部基板裝載在第二/上部基板保持器上。 接著類似地應用第一實施例之過程步驟。 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第三實施例中,第一及/或第二方法在以下方面發生改變:在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中及亦在該方法中,上及下方向係互換的。特定言之,因此,用至少一額外量測系統來觀察上部基板保持器。 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第四實施例中,所列出過程在以下方面發生改變:基板之裝載序列與保持相同之過程結果互換。 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之一第五實施例中,憑藉平行化過程步驟來達成加速,特別係在第一基板上之一圖案識別步驟期間已經實行第二基板之裝載。 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相關聯裝置之一第六實施例中,額外量測系統可偵測上部基板保持器及亦下部基板保持器及/或上部基板及亦下部基板之位置及/或定向。 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及相關聯裝置之一第七實施例中,額外量測系統可偵測上部基板保持器及/或上部基板之位置及/或定向。 認為在過程步驟或過程之至少一者中揭示了該裝置及所附改變之功能及/或材料部分之所有技術可行的組合及/或排列及複製。 只要在本文及/或後續隨附圖式描述中揭示了裝置特徵,該等裝置特徵就亦被認為被揭示為方法特徵,且反之亦然。
在圖中標出了本發明之優點及特徵,其中元件符號各自識別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後者,其中具有一相同或相同作用功能之組件或特徵用相同元件符號來標記。 圖1圖解說明了一對準設備1之一第一實施例之主要組件之一圖解功能圖(未按實際大小繪製)。對準設備1能夠將基板16 (標示為第一及/或下部基板) 17 (標示為第二及/或上部基板)及/或基板堆疊彼此對準,及/或將後者至少部分及/或臨時連接在一起(所謂的預接合),該等基板未在圖1中展示。下文描述之功能組件之可能移動/自由度係由箭頭進行符號表示。 第一基板16被裝載至一第一基板保持器10上,且可固定在第一基板保持器10上,且基板16相對於第一基板保持器10沒有剩餘自由度。第二基板17被裝載至一第二基板保持器13上,且可固定在第二基板保持器13上,且基板17相對於第二基板保持器13沒有剩餘自由度。 首先,特別言之,下部基板保持器10佈置在一第一移動裝置11上用於保持及實施第一基板保持器10之饋送及調整移動(對準)。 其次,特定言之,上部基板保持器13佈置在一第二移動裝置14上用於保持及實施第二基板保持器13之饋送及調整移動(對準)。移動裝置11、14特別地固定至一共用實心平台或框架9,以便減少/最小化所有功能組件之振動。 對於一第一對準標記20及一第二對準標記21之觀察(偵測),存在一光學系統2,其包括: 一第一偵測單元3,特別係一影像偵測構件,其用於偵測第一基板16上之第一對準標記20,及 一第二偵測單元4,特別係一影像偵測構件,其用於偵測第二基板17上之第二對準標記。 光學系統2可被聚焦至一較佳共用焦平面12上,當第二基板17經佈置進行對準時,該焦平面12位於第一基板16與及第二基板17之間。光學系統2特別在X、Y及Z方向上之移動係憑藉用於定位光學系統2之一定位裝置5來實行。定位裝置5特別固定至實心平台或框架。在未表示之一特別較佳實施例中,整個光學系統2 (具有定位構件5、偵測單元3及4等)用於一雙重鏡像對稱實施例。 至少一額外的、特別地光學量測系統6連同額外量測系統6之至少一第三偵測單元7用於憑藉偵測一第三對準標記22創造性地提高該對準精度。額外量測系統之一移動係用定位裝置8實行。 只要涉及一光學量測系統6,定位裝置8就可憑藉在Z方向上移動第三偵測單元7來對第三對準標記22實行聚焦。亦可想到在X-Y方向上之一定位,其中在對準期間特別發生量測系統6較佳地固定至平台/框架。替代地,量測系統8之確切X-Y位置必須係已知的。 在對準設備1之經表示創造性實施例中,憑藉額外量測系統6特別地以特別高精度來偵測下部基板保持器10之X-Y位置及/或定向(特別亦係旋轉定向)。 在對準設備1之一進一步創造性實施例(未表示)中,憑藉額外量測系統特別地以特別高精度來偵測上部基板保持器之位置及/或定向。 在對準設備1之一進一步創造性實施例(未表示)中,憑藉額外量測系統特別地以特別高精度來偵測上部基板保持器及下部基板保持器之位置及/或定向。 在對準設備之一進一步創造性實施例(未表示)中,憑藉至少一量測系統特別地以特別高精度來偵測基板之至少一者之位置及/或定向。出於此目的,偵測接觸面上之對準標記及背離接觸面之側上之標記。 圖2a展示了根據本發明之用於將至少兩個偵測單元之量測值分配給彼此之一過程步驟之一圖解圖,該等偵測單元特別係用於偵測對準標記20、22之至少兩個X-Y位置之兩個偵測單元,該等對準標記佈置在第一基板16及/或第一基板保持器10之不同側上。 第一/下部基板16固定在第一基板保持器10之第一固定面10a上。作為一固定,特別地使用機械及/或靜電夾緊、一按壓力,該按壓力係歸因於正常大氣中之周圍環境與第一基板保持器10之負壓之間之一壓力差而產生,這亦稱為一真空固定。發生特別以下列方式發生:第一基底16在根據本發明之整個方法中不會經歷相對於第一基底保持器10之任何寄生或非期望移動;特定言之,可防止或減少熱膨脹,前提係第一基板保持器10及第一基板16各自具有一對應熱膨脹係數,較佳地以一線性對應方式延伸,其中熱膨脹係數及/或熱膨脹係數之線性過程之差較佳地相當於小於5%、較佳地小於3%、特別較佳地小於1%。 該設備較佳地在一溫度穩定環境中、特別係在一無塵室中操作,其中在一對準循環期間,可符合小於0.5開爾文(Kelvin)、較佳地小於0.1開爾文、特別較佳地0.05開爾文、在最佳情況下小於0.01開爾文之一溫度變動。 固定的第一基板16及第一基板保持器10可被理解為用於執行第一基板16之移動之一準單體,其不允許相對於彼此之相對移動。 此基板固定可以一形狀配合及/或較佳地以一摩擦鎖定方式發生。一準單體連接之效果係:將可能導致基板保持器與基板之間之一位移及/或翹曲及/或變形之影響減小、較佳地至少減小一定數量級、特別較佳地將該等影響消除。該等影響可為熱及/或機械及/或流動相關及/或一材料本質(顆粒)。 運用形狀配合或摩擦鎖定連接,基板可以下列方式連接至基板保持器:特別地可防止一熱膨脹差。此外,可減小、消除及/或校正基板之獨立變形,關於此而參考EP2656378B1之揭示內容。 在第一對準標記20之偵測期間,第一基板保持器10位於第一(上部)偵測單元3之一光學路徑中。第一對準標記20佈置在視場中、特別第一(上部)偵測單元3之光學路徑中待接合之第一基板16之接觸面16i上。第一偵測單元3產生一特別數位影像,其在此以圖解方式表示為呈一十字形形式之一對準標記。第一對準標記20亦可包括複數個對準標記。自對準標記之影像產生/計算一量測值,該量測值特別以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特別係圍繞一Z方向之旋轉方向) (即,第一基板16之對準狀態)為特徵。 在第一對準標記20之偵測期間,第二/下部偵測單元4較佳地不傳送量測值,尤其係因為第二基板17被/已經被佈置在第一偵測單元3之光學路徑外部。 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10及/或第一/下部基板16包括第三對準標記22,借助於此,特別係自另一方向、較佳地與Z方向上之第一偵測完全相反放置之一方向偵測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特別係圍繞一Z方向之旋轉方向) (即,基板保持器10及/或第一基板16之對準狀態)。 較佳地可量測第一偵測單元3朝偵測單元7之一相對移動,更佳地,自第一對準標記20及第三對準標記22之偵測直至第一基板16與第二基板17之接觸不實行第一偵測單元3與第三偵測單元7之間之相對移動。 額外量測系統6之第三(額外)偵測單元7自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10之第三對準標記22之量測傳送第一/下部基板保持器10之X-Y位置及/或定向之一量測值。量測值特別係產生自一較佳數位影像,其以符號表示為一十字形。第三對準標記22亦可包括複數個對準標記。 將兩個量測值(第一基板16之第一對準標記20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以及第一基板保持器10或第一基板16之第三對準標記22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分配給彼此及/或彼此相關,使得第一對準標記20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始終可基於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特別憑藉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之偵測而被一對一地分配給第三對準標記。 憑藉此過程步驟,在第一基板16與第二基板17之對準及/或接觸期間,在未直接偵測到第一對準標記20及/或第二對準標記21之X-Y位置及/對準定向的情況下可實行一對準。此外,可將對準期間該等基板之間的間隔最小化。在第一及第二對準標記之偵測期間,該間隔可較佳地已對應於基板之間隔。 換言之,可特別地提供基板保持器10與額外量測系統6之間之一無障礙光學路徑,憑藉該光學路徑。基板對準可在一控制電路中進行。憑藉此過程步驟,可以一可重現方式精確地判定及重建第一基板保持器10及因此固定在第一基板保持器10上之第一基板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 特別係基板保持器10及特別係單體地連接至該基板保持器之基板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之重建表示一特別獨立核心態樣。用於此之過程步驟已經在別處進行了論述。 特定言之,達成小於1微米、較佳地小於100 nm、特別地較佳小於30 nm、非常特別較佳地小於10 nm、在最佳情況下小於5 nm、在理想情況下小於1 nm之一重複定位精度(量測為兩個基板之間之一相對對準誤差),其亦視為一反向動作。借助於移動裝置11、14及/或5、8,反向動作亦可為一給定位置之重複接近。反向動作係由移動裝置之移動引起的,僅偵測位置改變使得量測大小作為一相對對準誤差存在。對基板沒有任何影響之一移動裝置之一定位精度可被認為係一不相關反向動作。 根據本發明,為進一步提高對準精度,較佳以與第二偵測單元7之時間同步之一方式、特別以對於量測值之偵測之一時間差操作第一偵測單元3,該時間差小於十分之一秒、較佳地小於1毫秒、特別較佳地小於10毫秒、非常特別較佳地小於1毫秒在理想情況下為0.0ns,在最佳情況下小於1ns,小於1微秒、在最佳情況下小於1 ns、在理想情況下0.0 ns。此係特別有利的,因為可消除諸如機械振動之干擾影響之影響。機械振動(除其他以外)在材料中傳播數千米/秒之一結構承載雜訊。若控制及偵測構件的操作比結構承載雜訊之傳播速度更快,則減小或消除一中斷。 若一中斷以下列方式改變第一基板16在第一基板保持器10上之定向(第一偵測單元3已經記錄一量測值,且具有偵測單元7之額外量測系統6仍未記錄一量測值),則該中斷可有助於降低對準精度,因為在偵測構件3及7記錄量測值之間的時間內,特別地可發生振動引起的、以奈米或微米數量級之快速機械位置變化。若量測值之記錄以(秒或分鐘數量級之)一時間滯後發生,則諸如形狀及長度變化之熱相關變化之進一步干擾影響亦可降低對準精度。 若第一偵測單元3及第三偵測單元7彼此同步(特別係憑藉同時觸發偵測並均衡相機系統之偵測時間及/或相同積分時間),則可減少、在最佳情況中消除幾個干擾影響,因為偵測係發生在干擾影響對偵測精度影響最小之一時間。 在設備之一可能實施例中,可以已知的、特別係週期性干擾影響發生偵測,特別係在振盪之峰值處將偵測進行同步。出於此目的,振動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干涉儀、振動計)可較佳地預先在該設備之與精度有關之諸點處拾取干擾影響,且出於消除目的,特別在計算單元、電腦中處理該等干擾影響。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振動感測器可固定地安裝在該設備之特徵點處。 在一進一步可能實施例中,該設備可特別地結合主動及/或被動減振、主動及/或被動振動吸收及/或主動及/或被動隔振之一組合使用,該組合亦以一級聯方式構成。此外,作為干擾影響之振動可與強制振動疊加,使得對準標記之偵測可發生在一所謂的鎖定過程中。為將該設備特徵化及檢查振動狀態,可使用模態分析及/或FEM。此及此等設備之設計係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 第一偵測單元3及第三偵測單元7在第一對準標記20及第三對準標記22之偵測之前或期間或之後被夾緊,其中將X及Y方向上之至少絕對及/或相對自由度減小至零。相對被理解為意味著第一偵測單元3相對於第三偵測單元7之移動。 圖2b係根據本發明之用於第二/上部基板17之量測值偵測之一過程步驟之一圖解圖。光學系統2特別地已經處於一夾緊狀態,且儲存(未表示)第一/下部基板16之至少一對準標記之一影像及/或一X-Y位置。在夾緊狀態下,第二偵測單元相對於第一偵測單元之至少絕對及/或相對自由度在X及Y方向上減小至零。 在夾緊狀態下,第一、第二及第三對準標記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可與相同X-Y座標系相關。替代地或此外,在相同X-Y座標系上校準第一、第二及第三偵測單元。 固定在第二/上部基板保持器13上之第二/上部基板17憑藉用於移動第二基板保持器13之第二移動裝置14移動至一偵測位置,且第二基板17之第二對準標記21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係憑藉第二/下部偵測單元4偵測。 目的係相對於第一/下部基板16之X-Y位置及/或定向儘可能完全對準第二基板17。因為下部基板16將為用於憑藉第二偵測單元4觀察第二/上部基板17之第二對準標記21之光學路徑中之一障礙物,所以特別係憑藉移動在X及/或Y方向上之一移動、較佳地在Z方向上沒有任何移動,第一/下部基板16被移出光學路徑。 憑藉與第三對準標記相關之第一及第二對準標記之X-Y位置及/或對準定向之一比較,實行兩個基板之X-Y位置及相對定向之校正。 一旦特別以一最小、較佳地已消除的對準誤差達到第二/上部基板之對準狀態,在此過程步驟中夾緊另一基板保持器,即,至少在X及Y方向上消除其自由度。 圖2c展示了根據本發明之用於基板16相對於特別係被夾緊之第二基板17對準之一過程步驟之一圖解圖。 在第一偵測單元3與第二偵測單元4之間之對準期間,光學系統2之光學路徑被第一基板保持器10及第二基板保持器13阻擋,使得在對準期間不能使用偵測單元3、4。 具有第三偵測單元7 (在一特別較佳實施例中係具有一顯微鏡之一相機系統)之額外量測系統6較佳地即時地、特別連續地產生影像資料,其可用作一X-Y位置及/或定向控制之原始資料。 待接合之接觸面16i、17i之(理論或平均)間隔(特別不考慮任何預張緊或下垂)特別相當於小於1 mm、較佳地小於500微米、特別較佳地小於100微米、在最佳情況下小於50微米、在理想情況下小於10微米。特定言之,間隔可由移動裝置11及/或14調整。 特定言之,根據圖2a確認/建立之一設定值用於基板16及17之對準。該設定值特別含有第一基板保持器10之第三對準標記22之影像資料及/或第一基板保持器10之移動裝置11之經確認X-Y位置資料及/或對準定向資料及/或諸如用於X-Y位置之最佳接近之路徑曲線之控制參數及/或特別用於驅動器之機器可讀值。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可考慮在上部及/或下部基板之定位中未消除之殘餘誤差作為用於定位另一(分別為下部或上部)基板之校正值。 憑藉第一移動裝置11,第一基板保持器10在一位置中且特別以定向受控方式移動,直至對準誤差最小化、在理想情況下被消除或達到一終止準則之時間,該對準誤差係自額外量測系統之設定值及基板保持器之當前位置及/或定向計算。換言之,下部基板保持器10以一受控調節方式移回至已經已知的經量測X-Y對準位置。 在一進一步實施例中,同樣可考慮在上部及/或下部基板之位置中未消除之殘餘誤差作為用於定位另一(分別為下部或上部)基板之校正值。 進一步校正因子特別可獲自如先前描述之設備或設備部分之振動狀態、減小定位之殘餘不確定性並提高對準精度,該等校正因子用於基板之定位。對於最終位置之驗證,可再次考慮並相應地校正所有已知的干擾因素及影響。 最後,在根據本發明之此過程步驟中,憑藉夾緊所有驅動器來防止基板保持器10、13在一X-Y方向上之移動。 一旦基板16、17已經根據本發明之一方法對準,基板之至少一者可憑藉一基板變形裝置15在另一基板之方向上變形,以便用一預接合將基板連接在一起。
1‧‧‧對準設備2‧‧‧光學系統3‧‧‧第一偵測單元4‧‧‧第二偵測單元/下部偵測單元5‧‧‧定位裝置/定位構件6‧‧‧額外量測系統
7:第三偵測單元
8:定位裝置
9:框架
10:下部基板保持器/第一基板保持器
10a:第一固定面
11:第一移動裝置
12:焦平面
13:上部基板保持器/第二基板保持器
13a:第二固定面
14:第二移動裝置
15:基板變形裝置
16:第一基板/下部基板
16i:第一接觸面
16o:第一支撐面
17:第二基板/上部基板
17i:第二接觸面
17o:第二支撐面
20:第一對準標記
21:第二對準標記
22:第三對準標記
自以下對實施例之較佳實例之描述並基於隨附圖式,出現本發明之其他優點、特徵及細節。在圖中: 圖1展示了根據本發明之裝置之一第一實施例之一圖解橫截面圖, 圖2a展示了在第一過程步驟中根據圖1a之實施例之一圖解放大橫截面圖, 圖2b展示了在第二過程步驟中根據圖1a之實施例之一圖解放大橫截面圖, 圖2c展示了在第三過程步驟中根據圖1a之實施例之一圖解放大橫截面圖。
1‧‧‧對準設備
2‧‧‧光學系統
3‧‧‧第一偵測單元
4‧‧‧第二偵測單元
5‧‧‧定位裝置/定位構件
6‧‧‧額外量測系統
7‧‧‧第三偵測單元
8‧‧‧定位裝置
9:框架
10:下部基板保持器/第一基板保持器
11:第一移動裝置
12:焦平面
13:上部基板保持器/第二基板保持器
14:第二移動裝置
15:基板變形裝置

Claims (12)

  1. 一種用於用以下步驟將一第一基板(16)之一第一接觸面(16i)與一第二基板(17)之一第二接觸面(17i)對準及接觸之方法:-將該第一基板(16)之一第一支撐面(16o)固定在一第一基板保持器(10)上,且將該第二基板(17)之一第二支撐面(17o)固定在一第二基板保持器(13)上,該第二基板保持器可經佈置與該第一基板保持器(10)相對,-偵測一第一對準標記(20)之與一第一偵測單元(3)之一焦平面(12)相關之一第一X-Y位置及/或第一對準定向,該第一對準標記(20)特別係佈置在該第一基板(16)之一周邊區域中,-偵測一第二對準標記(21)之與一第二偵測單元(4)之一焦平面(12)相關之一第二X-Y位置及/或第二對準定向,該第二對準標記(21)係佈置在該第二基板(17)之一周邊區域中,-將該第一基板(16)相對於該第二基板(17)對準,及-將該第一基板(16)與該第二基板(17)接觸,其特徵在於,在該對準之前,另外由一第三偵測單元(7)發生佈置在該第一基板保持器(10)及/或該第一基板(16)上之一第三對準標記(22)之一第三X-Y位置及/或第三對準定向之一偵測,憑藉該第三偵測單元(7)來控制該對準,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20)及該第三對準標記(22)分別佈置在該第一基板(16)之相對側上,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20)及該第三對準標記(22)之該偵測藉由 將該第一偵測單元(3)與該第三偵測單元(7)同步而發生在一組合過程步驟中同時發生。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等側在一Z方向上彼此相對放置。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基板保持器(13)在該對準期間至少被固定在該X-Y方向上。
  4.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二偵測單元(4)係提供在一共用X-Y定位裝置上,及/或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二偵測單元(4)之光學軸經彼此對準或分配,而具有一共同光學軸。
  5.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該偵測至少直至該對準期間,該第三偵測單元(7)至少係相對於該第一偵測單元(3)、相對於一光學系統(2)固定地佈置在X及Y方向上、不具有自由度,該光學系統(2)包括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二偵測單元(4)。
  6.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對準之該控制專門憑藉該第三X-Y位置及/或第三對準定向之該偵測而發生。
  7.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係佈置在該第一基板保持器與該第二基板保持器之間,其中在該等偵測及直至該對準期間,於一Z方向上,該第一接觸面與該第二接觸面之間具有一恆定間隔 A。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間隔A相當於小於500微米。
  9. 一種用於將一第一基板(16)之一第一接觸面(16i)與一第二基板(17)之一第二接觸面(17i)對準及接觸之裝置,該裝置具有:-一第一基板保持器(10),用於固定該第一基板(16)之一第一支撐面(16o),-一第二基板保持器(13),用於固定該第二基板(17)之一第二支撐面(17o),該第二基板保持器(13)能夠被佈置成與該第一基板保持器(10)相對放置,-一第一偵測單元(3),用於偵測一第一對準標記(20)之一第一X-Y位置及/或第一對準定向,-一第二偵測單元(4),用於偵測一第二對準標記(21)之一第二X-Y位置及/或第二對準定向,-對準構件,用於將該第一基板(16)相對於該第二基板(17)對準,及-基板變形裝置(15),用於將該第一基板(16)與該第二基板(17)接觸,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一第三偵測單元(7),用於偵測該第一基板保持器(10)及/或該第一基板(16)上之一第三對準標記(22)之一第三X-Y位置及/或第三對準定向,可憑藉該第三偵測單元(7)來控制該對準,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20)及該第三對準標記(22)分別佈置在該第一 基板(16)之相對側上,其中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三偵測單元(7)可被同步或已同步。
  10.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基板保持器(13)經構成能夠在該對準期間至少被固定在該X-Y方向上。
  11.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二偵測單元(4)經提供於一共用X-Y定位裝置上,及/或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二偵測單元(4)之光學軸經彼此對準及分配,而具有一共同光學軸。
  12.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在該偵測至少直至該對準期間,該第三偵測單元(7)至少係相對於該第一偵測單元(3)、相對於一光學系統(2)固定地佈置在X及Y方向上、不具有自由度,該光學系統(2)包括該第一偵測單元(3)及該第二偵測單元(4)。
TW106127416A 2016-08-29 2017-08-14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TWI7789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70289 2016-08-29
WOPCT/EP2016/070289 2016-08-29
PCT/EP2016/070289 WO2018041326A1 (de) 2016-08-29 2016-08-29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von substra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975A TW201812975A (zh) 2018-04-01
TWI778973B true TWI778973B (zh) 2022-10-01

Family

ID=5704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7416A TWI778973B (zh) 2016-08-29 2017-08-14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TW111132567A TWI825958B (zh) 2016-08-29 2017-08-14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2567A TWI825958B (zh) 2016-08-29 2017-08-14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0692747B2 (zh)
EP (2) EP3504733B1 (zh)
JP (1) JP6801085B2 (zh)
KR (2) KR102221965B1 (zh)
CN (2) CN115719721A (zh)
SG (1) SG11201901050SA (zh)
TW (2) TWI778973B (zh)
WO (1) WO20180413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19721A (zh) * 2016-08-29 2023-02-28 Ev 集团 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对准衬底的方法和设备
JP6951446B2 (ja) 2016-12-20 2021-10-20 エーファウ・グループ・エー・タルナー・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感光性の層を露光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0073269B (zh) 2016-12-20 2022-03-01 Ev 集团 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曝光光敏层的设备和方法
US10073239B1 (en) * 2017-05-15 2018-09-11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Dual photodiode for phase detection autofocus
TWI661518B (zh) * 2018-06-29 2019-06-01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接合電子元件的方法
JP7152602B2 (ja) * 2019-05-08 2022-10-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接合装置、接合システム及び接合方法
CN113826165A (zh) * 2019-05-22 2021-12-21 维耶尔公司 用于转移设置的对准过程
EP4018472A1 (de) * 2019-08-23 2022-06-29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von substraten
US11136202B2 (en) * 2020-01-06 2021-10-05 Asm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 Direct transfer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KR20220167376A (ko) 2020-06-29 2022-12-20 에베 그룹 에. 탈너 게엠베하 기판 접합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72252B1 (ko) * 2020-12-28 2022-11-30 주식회사 테스 기판접합장치의 예비정렬장치 및 예비정렬방법
TWI792785B (zh) * 2020-12-31 2023-02-11 南韓商Tes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接合裝置及基板接合方法
US11756921B2 (en) * 2021-03-18 2023-09-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nd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13594076B (zh) * 2021-07-22 2023-06-20 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有图形晶圆的对准方法及半导体设备
WO2023110113A1 (de) * 2021-12-17 2023-06-22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eines substrates
WO2023110114A1 (de) * 2021-12-17 2023-06-22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justierung eines erfassungsmittels
JP2023183276A (ja) * 2022-06-15 2023-12-27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接合装置、接合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1972A (ja) * 2004-03-04 2005-09-15 Nikon Corp ウェハ重ね合わせ方法及びウェハ重ね合わせ装置
TW201009994A (en) * 2008-08-29 2010-03-01 Nikon Corp Substrate aligning apparatus, substrate align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semiconductor
JP2011216788A (ja) * 2010-04-01 2011-10-27 Nikon Corp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およ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
TW201513259A (zh) * 2013-06-17 2015-04-01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用於基板對準之裝置及方法
TW201523782A (zh) * 2013-12-06 2015-06-16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用於對準基板的裝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405775B (de) 1998-01-13 1999-11-25 Thallner Eric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gerichteten zusammenführen von scheibenförmigen halbleitersubstraten
JP4867373B2 (ja) * 2006-02-02 2012-02-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ウェハホルダ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433038B2 (en) * 2006-04-27 2008-10-07 Asml Netherlands B.V. Alignment of substrates for bonding
JP5354382B2 (ja) 2007-08-10 2013-11-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並びに積層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015661A (en) 2008-10-01 2010-04-16 Nikon Corp Alignment apparatus and alignment method
EP3731258A1 (de) * 2009-09-22 2020-10-28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zweier substrate
JP5672715B2 (ja) 2010-02-19 2015-02-18 株式会社ニコン 重ね合わせ方法
WO2012028166A1 (de) 2010-09-03 2012-03-08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ringerung eines keilfehlers
EP2863421B1 (de) 2010-12-20 2021-04-14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Aufnahmeeinrichtung zur Halterung von Wafern
WO2014064944A1 (ja) * 2012-10-26 2014-05-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位置合わせ装置、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積層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616408B (zh) 2013-05-29 2023-07-25 Ev 集团 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 用以接合衬底的装置及方法
JP6111943B2 (ja) * 2013-09-11 2017-04-12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検査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353373B2 (ja) * 2015-01-16 2018-07-0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接合装置、接合システムおよび接合方法
CN115719721A (zh) * 2016-08-29 2023-02-28 Ev 集团 E·索尔纳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对准衬底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1972A (ja) * 2004-03-04 2005-09-15 Nikon Corp ウェハ重ね合わせ方法及びウェハ重ね合わせ装置
TW201009994A (en) * 2008-08-29 2010-03-01 Nikon Corp Substrate aligning apparatus, substrate aligning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semiconductor
JP2011216788A (ja) * 2010-04-01 2011-10-27 Nikon Corp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およ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
TW201513259A (zh) * 2013-06-17 2015-04-01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用於基板對準之裝置及方法
TW201523782A (zh) * 2013-12-06 2015-06-16 Ev Group E Thallner Gmbh 用於對準基板的裝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41326A1 (de) 2018-03-08
EP3734650B1 (de) 2023-09-27
US20190198371A1 (en) 2019-06-27
TW201812975A (zh) 2018-04-01
US20210151339A1 (en) 2021-05-20
JP2019530206A (ja) 2019-10-17
KR20190042561A (ko) 2019-04-24
CN115719721A (zh) 2023-02-28
TW202310146A (zh) 2023-03-01
KR102386005B1 (ko) 2022-04-12
US10692747B2 (en) 2020-06-23
EP3504733B1 (de) 2020-09-23
KR102221965B1 (ko) 2021-03-03
TWI825958B (zh) 2023-12-11
JP6801085B2 (ja) 2020-12-16
KR20210024662A (ko) 2021-03-05
CN109643674A (zh) 2019-04-16
EP3734650A1 (de) 2020-11-04
CN109643674B (zh) 2023-01-10
EP3504733A1 (de) 2019-07-03
US11488851B2 (en) 2022-11-01
US20200227299A1 (en) 2020-07-16
US10943807B2 (en) 2021-03-09
SG11201901050SA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973B (zh) 用於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JP6328106B2 (ja) 反射電子ビームリソグラフィのためのリニアステージ及び計測アーキテクチャ
KR101325607B1 (ko) 대상물 테이블을 위치시키는 스테이지 장치, 리소그래피 장치 및 방법
KR101913273B1 (ko) 광학장치, 투영 광학계, 노광 장치, 및 물품의 제조 방법
US20140176927A1 (en) Optical imaging arrangement with individually actively supported components
KR102342910B1 (ko) 이동체 장치 및 노광 장치, 그리고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EP3385792A2 (en) Stage apparatus for use in a lithographic apparatus
TW202326921A (zh) 用於基板之對準的方法及裝置
US825394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lithography masks
JP2001135561A (ja) ステージ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KR102592792B1 (ko) 대상물 로딩 프로세스를 캘리브레이션하는 스테이지 장치 및 방법
TW202127568A (zh) 對準基板之方法及裝置
JP7425095B2 (ja) 熱機械アクチュエータ
JP7130720B2 (ja) 基板を位置合わせ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872444A1 (en) Interferometer system and lithographic apparatus
TW202326920A (zh) 用於調整偵測構件之裝置及方法
NL2024990A (en) Interferometer system and lithograph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