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8095B - 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 - Google Patents

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8095B
TWI778095B TW107123713A TW107123713A TWI778095B TW I778095 B TWI778095 B TW I778095B TW 107123713 A TW107123713 A TW 107123713A TW 107123713 A TW107123713 A TW 107123713A TW I778095 B TWI778095 B TW I7780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lve
fluid
control unit
flow 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3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08903A (zh
Inventor
安田忠弘
托馬斯 霍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堀場Ste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堀場Ste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堀場Ste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8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8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8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809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with electric means, e.g. electric switches, to control the motor or to control a clutch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mo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5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23Pulsed gas flow or change of composition over time
    • C23C16/45525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 C23C16/45544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6/00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 C23C16/44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 C23C16/455Chemical coating by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without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introducing gases into reaction chamber or for modifying gas flows in reaction chamber
    • C23C16/45557Pulsed pressure or control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25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 H01L21/022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 H01L21/02263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 H01L21/02271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 H01L21/0228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 formation by a deposition process deposition from the gas or vapour phase deposition by decomposition or reaction of gaseous or vapour phase compounds, i.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deposition by cyclic CVD, e.g. ALD, ALE, pulsed CV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6/00Internal feedback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 G05B6/02Internal feedback 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e.g.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electric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即使不提高隨著時間的控制性能,也能夠使例如由脈衝控制實現的流體流量每次都穩定,並且通過由一個流路構成,能夠在供給流體時消除流體的浪費。為此,控制機構包括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來控制第一閥,在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由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第一閥,在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且第二閥打開之後,控制機構以使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成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第一閥。

Description

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體控制裝置,該流體控制裝置例如用於在半導體製造裝置中控制各種氣體的流量。
例如,在作為半導體成膜裝置的一種的原子層沉積裝置(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中,在短時間內交替地導入成分氣體和水蒸氣,意圖以埃單位的膜厚實現成膜。
因此,為了能夠將各種氣體以形成例如一個原子程度的膜所需要的流量的方式導入成膜室內,控制導入成膜室內的各種氣體的流量的流體控制系統由在短時間內切換閥的開關的脈衝控制來驅動(參照專利文獻1)。
如圖9的(a)所示,在ALD工序中使用的流體控制系統200A設置成如下流路結構:具有從主流路的下游端部分路的兩個分路流路。所述主流路設置有進行流量回饋控制的質量流量控制器MFC和容積室V。此外,第一分路流路與成膜室CHM連接,在該成膜室CHM的上游側設置有第一氣動閥AV1。此外,第二分路流路與排氣流路連接,且設置有第二氣動閥AV2。
在如此構成的流體控制系統200A中,質量流量控制器MFC以使流入容積室V的氣體流量始終為目標流量而保持恒定的方式進行流量回饋控制。此外,如圖9的(b)所示,反復進行脈衝控制,所述脈衝控制以在第一氣動閥AV1打開的狀態下使第二氣動閥AV2關閉,且在第一氣動閥AV1關閉的狀態下使第二氣動閥AV2打開的方式,使第一氣動閥AV1和第二氣動閥AV2的動作同步。由此,週期性地向容積室V充入相同壓力的氣體,從而能夠以相同的流量向成膜室CHM進行供給。
但是,上述控制的前提在於氣動閥能夠高速地回應指令值,並且其回應速度始終恒定。例如氣動閥從工廠內的壓縮空氣供給源接受空氣的供給而動作,但是由於與氣動閥以外的設備共用壓縮空氣供給源,所以在各動作時有時會發生供給壓力變動。因此,氣動閥的打開或關閉時的回應特性有可能在每次動作中不同。於是,各氣動閥打開、關閉的時間並不一定始終恒定,所以產生由各脈衝向成膜室供給的氣體流量不穩定的問題。
如此,依賴於各控制設備的隨著時間的控制精度來確定向成膜室供給的氣體的流量精度,但是目前難以實現ALD那樣的高速脈衝控制所需求的隨著時間的控制精度。
此外,也需求以即使打開第一氣動閥的期間產生壓力變動等干擾,也將流量保持為恒定的方式,來提高穩健性,但是由於氣動閥是開關閥,所以難以實現這種需求。
此外,在上述流體控制系統中,在未向成膜室供給氣體的期間,經過了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的氣體的一部分借助第二氣動閥排氣,未向成膜室供給而產生了浪費。
並且,由於上述流體控制系統需要兩個分路流路,所以還存在導致大型化和複雜化的問題。
專利文獻1:國際申請說明書日文譯本特表2017-509793號
本發明是為了一舉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流體控制裝置,即使不提高隨著時間的控制性能,也能夠使例如由脈衝控制實現的流體的流量每次都穩定,並且通過由一個流路構成,能夠在供給流體時消除流體的浪費。
即,本發明的流體控制裝置包括:流體設備模組,設置成比設置於流路的第二閥更靠上游側;以及控制機構,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流體設備模組包括:流體阻力件,設置成比所述第二閥更靠上游側;第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上游側;以及第一閥,設置成比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更靠上游側,所述控制機構包括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來控制所述第一閥,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在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控制機構以使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成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此外,本發明的流體控制方法利用流體控制裝置,所述流體控制裝置包括:流體設備模組,設置成比設置於流路的第二閥更靠上游側;以及控制機構,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的一部分,所述流體設備模組包括:流體阻力件,設置成比所述第二閥更靠上游側;第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上游側;以及第一閥,設置成比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更靠上游側,其中,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以使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在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以使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成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按照這種結構,通過由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閥,從而可以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以目標突發壓力向所述第一閥到所述第二閥的流路的容積部內充入流體。因此,可以在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前每次都實現相同的壓力,從而可以使該第二閥打開時流動的脈衝狀的突發流的流量每次都成為大體相同的值。
換句話說,由於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前的流體的充入狀態不依賴於所述第一閥或所述第二閥的作為隨著時間的控制特性的暫態回應特性,所以與以往相比能夠提高與充入壓力相關的重複精度。
此外,由於在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控制機構以使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成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所以在產生脈衝狀的突發流後,即使發生干擾等也能夠保持其流量,從而能夠提高流量控制的穩健性。
並且,按照上述結構,流路是一個即可,可以簡化流路結構,此外,可以消除所述第二閥關閉並充入到目標突發壓力時進行排氣而浪費的流體。
作為在所述第二閥打開且產生突發流後用於將流體的流量以目標流量保持恒定的具體控制方式,可以列舉的是,所述流體設備模組還包括第二壓力感測器,所述第二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下游側且比所述第二閥更靠上游側,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流量算出部,基於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和由所述第二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二壓力,計算出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流量;以及流量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流量算出部計算出的測定流量來控制所述第一閥,在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流量回饋控制部以使測定流量成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為了利用所述控制機構,從基於第一壓力的壓力回饋控制切換為基於測定流量的流量回饋控制時,使流路內流動的流體流量不容易發生變動,從而進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優選的是,在所述第二閥關閉且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之後,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第一壓力成為與目標恒定流量對應且比目標突發壓力低的目標保持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為了在向所述第一閥到所述第二閥的流路的容積部內充入目標突發壓力時,在最開始充入時使所述第一閥完全打開而流入更多的流體,並且從接近目標突發壓力開始逐漸關閉所述第一閥,從而可以迅速地將整個容積部設定為目標突發壓力,優選的是,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在由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閥之前,所述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第二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二壓力來控制所述第一閥,在第一壓力成為比目標突發壓力高的壓力之後,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為了可以事先防止向所述第一閥到所述第二閥的流路的整個容積部內流入比達成目標突發壓力所需要的量更多的流體,實現壓力充入的高速化,優選的是,在基於第一壓力和第二壓力計算出的流入所述第一閥到所述第二閥的充入容積部的流體的質量成為基於目標突發壓力計算出的目標質量時,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開始控制所述第一閥。
為了使向容積部內充入目標突發壓力的時機與所述第二閥的打開時機同步,可以始終產生相同狀態的突發流,優選的是,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控制所述第二閥的第二閥控制部,在由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閥而使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之後,所述第二閥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閥打開。
如果是包括本發明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所述第二閥的流體控制系統,則可以達成在例如ALD的用途中所需要的流體控制特性。
為了使現有的流體控制裝置例如通過對程式進行升級,發揮與本發明的流體控制裝置同等的性能,可以使用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式,該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式是用於流體控制裝置的程式,所述流體控制裝置包括:流體設備模組,設置成比設置於流路的第二閥更靠上游側;以及控制機構,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的一部分,所述流體設備模組包括:流體阻力件,設置成比所述第二閥更靠上游側;第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上游側;第二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下游側且比所述第二閥更靠上游側;以及第一閥,設置成比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更靠上游側,其中,使電腦作為控制所述第一閥的第一閥控制部發揮功能,所述第一閥控制部包括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來控制所述第一閥,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在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第一閥控制部以使測定流量成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另外,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式能夠以電子方式發送,也可以存儲於CD、DVD、HDD和快閃記憶體器等程式存儲介質。
如此,按照本發明的流體控制裝置,可以在所述第二閥關閉期間,基於第一壓力以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進行壓力回饋控制,在所述第二閥打開且產生突發流之後,進行基於測定流量的流量回饋控制。因此,可以不依賴於各流體設備模組的隨著時間的控制特性,每次充入相同的目標突發壓力,產生相同狀態的突發流。此外,由於在產生突發流之後以保持為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使所述第一閥動作,所以能夠針對干擾發揮穩健性。
並且,本發明的流體控制裝置不需要多個流路,可以簡化流路結構,並且還可以消除為了充入目標突發壓力進行排氣而浪費的流體。
參照各附圖,對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100和流體控制系統200進行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系統200利用脈衝控制,向原子層沉積裝置(以下也稱為ALD)的成膜室斷續地供給各種氣體。例如向ALD的成膜室交替地供給被稱為前驅物的TMA等成分氣體和水蒸氣。因此,用於供給TMA的流路和用於供給水蒸氣的流路分別設置有一個流體控制系統200。在以下的說明中,著眼於一個流路,對流體控制裝置100和流體控制系統200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流體控制系統200包括:第二閥V2,設置於流路;以及具有流體設備模組FM和控制機構COM的流體控制裝置100。所述流體設備模組FM在流路中設置成比第二閥V2更靠上游側,所述控制機構COM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FM的一部分。
如圖2所示,利用在每個預定週期反復開關的脈衝控制,第二閥V2反復地打開或完全關閉。例如,打開期間的脈衝寬度設定為10msec數量級,整個週期設定為100msec數量級。在ALD中,這種脈衝控制例如反復進行1000次迴圈,在基板上形成1000層的半導體層。第二閥V2只要是開關閥即可,例如可以是在ALD工序中提高回應性的氣動閥,也可以是使用壓電致動器的壓電閥。
所述流體控制裝置100進行圖3的座標圖所示的控制,以便在第二閥V2打開的打開期間每次使大體相同流量的氣體流動。具體地說,流體控制裝置100以在第二閥V2關閉的關閉期間向第二閥V2的上游側充入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動作。此外,流體控制裝置100進行動作,以便在第二閥V2打開的打開期間,在產生脈衝狀的突發流後成為目標恒定流量。
以下對流體控制裝置100的具體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流體控制裝置100的流體設備模組FM構成為相對於形成有內部流路的塊件B安裝有多個設備。流體設備模組FM與第二閥V2獨立而單元化,相對於流路安裝塊件B。此外,在流體設備模組FM與第二閥V2之間配置有在第二閥V2關閉的狀態下使作為流體的氣體滯留的下游側容積室V。該下游側容積室V例如是在流路中形成為直徑比其他配管部分更大的部分。
上述流體設備模組FM從上游側開始依次相對於塊件B設置有供給壓力感測器P0、第一閥V1、第一壓力感測器P1、流體阻力件R和第二壓力感測器P2。
供給壓力感測器P0用於監測從上游側供給的成分氣體或水蒸氣的供給壓力。
第一閥V1例如利用壓電致動器驅動閥體來控制閥體與閥座之間的開度。
流體阻力件R例如是層流元件,在前後形成壓差以便用於測定流路內流動的氣體的流量。即,可以基於第一壓力感測器P1和第二壓力感測器P2測定的第一壓力和第二壓力計算出流體阻力件R前後的壓差,並且基於流體阻力件R前後的壓差計算出流量。
第一壓力感測器P1將流入第一容積部內的氣體的壓力測定為第一壓力,該第一容積部具有第一閥V1與流體阻力件R之間的流路的容積。
第二壓力感測器P2配置在第二閥V2與下游側容積室V之間,將流入第二容積部內的氣體的壓力測定為第二壓力,該第二容積部具有從流體阻力件R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容積。
第一壓力和第二壓力不僅用於計算出測定流量,而且如後所述,還分別單獨用於控制第一閥V1。
控制機構COM由包括CPU、記憶體、A/D及D/A轉換器和輸入輸出裝置等的所謂的計算機構成,執行存儲在記憶體中的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式,通過使各種設備協同動作,至少作為流量算出部FC、第一閥控制部1和第二閥控制部2發揮功能。
流量算出部FC基於由第一壓力感測器P1測定的第一壓力和由第二壓力感測器P2測定的第二壓力,計算出流路內流動的氣體的流量。流量的算式可以使用已知的各種公式。
第一閥控制部1例如使施加的電壓變化來控制第一閥V1的開度。上述第一閥控制部1在每個預定的控制時機改變回饋的值的種類或目標值來切換控制模式。通過這種控制模式的切換,在第二閥V2打開的打開期間,以突發流流動後保持恒定流量的方式使氣體流動。在此,突發流是指在第二閥V2關閉的關閉期間充入流路內的容積部的氣體在第二閥V2打開的時點一下子流出的氣流。突發流的流量值大於該突發流流動後保持的恒定流量,且突發流的保持時間短。例如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突發流的流量值是恒定流量值的2倍以上。
更具體地說,第一閥控制部1包括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流量回饋控制部13和控制切換部14。
控制切換部14使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和流量回饋控制部13中的任意一個實施第一閥V1的控制。控制切換部14基於從流量算出部FC輸入的測定流量和從第二壓力感測器P2輸入的第二壓力,每當滿足判定條件時切換第一閥V1的控制。另外,在後述的動作說明中對判定條件等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基於由第一壓力感測器P1測定的第一壓力來控制第一閥V1。更具體地說,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以使設定的目標壓力與第一壓力的偏差變小的方式控制第一閥V1的開度。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作為目標壓力至少設定有目標突發壓力和目標保持壓力兩種,如果滿足控制條件,則利用控制切換部14適當地進行變更。在此,目標突發壓力是在第二閥V2關閉的狀態下充入流路內的容積部的氣體的壓力的目標值,根據想要產生的突發流的流量值的大小來設定。此外,目標保持壓力是根據產生突發流後保持的恒定流量而設定的氣體壓力的目標值。由於突發流的流量值設定為大於恒定流量值,所以目標突發壓力設定為比目標保持壓力高的壓力。此外,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在第二閥V2打開的時點的前後控制第一閥V1的開度。
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基於由第二壓力感測器P2測定的第二壓力來控制第一閥V1。更具體地說,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以使設定的目標壓力與第二壓力的偏差變小的方式控制第一閥V1的開度。此外,在第二閥V2關閉的狀態下預定質量的氣體流入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容積部的期間,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控制第一閥V1的開度。
流量回饋控制部13基於由流量算出部FC計算出的測定流量來控制第一閥V1。更具體地說,流量回饋控制部13以使設定的目標流量與測定流量的偏差變小的方式控制第一閥V1的開度。此外,在未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和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進行第一閥V1的控制的期間,流量回饋控制部13進行第一閥V1的控制。
第二閥控制部2控制第二閥V2的開關時機,例如進行在預先確定的週期反復開關的脈衝控制。更具體地說,第二閥控制部2如下設定第二閥V2的開關時機:在利用流體控制裝置100向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容積部充入目標突發壓力為止的期間,使第二閥V2關閉,並且在從充入開始經過預定時間後,使第二閥V2打開。另外,例如也可以在由第一壓力感測器P1測定的第一壓力以預定期間保持目標突發壓力的情況下,第二閥控制部2在預定待機時間後使第二閥V2打開。即,也可以構成為第二閥控制部2將第一壓力、第二壓力和測定流量作為觸發進行動作。
接著,參照圖3的時序圖和圖4的流程圖,說明如此構成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系統200進行的一個迴圈的控制動作。在以下說明中,著眼於第二閥V2關閉而開始關閉期間直至第二閥V2打開並再次關閉為止的期間的動作來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如果第二閥V2關閉(步驟S1),則第一閥控制部1利用流量回饋控制部13以保持目標保持流量的方式進行第一閥V1的控制(步驟S2)。如圖3中的關閉時流量回饋期間所示,在第二閥V2關閉的期間,利用流量回饋控制對第一閥V1的開度進行控制,因流入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之間的容積部的氣體而使第一壓力和第二壓力上升。如圖4所示,在控制切換部14中判定第二壓力是否超過閾值(步驟S3),未超過閾值時利用步驟S2的流量回饋,繼續進行控制第一閥V1的動作。
另一方面,在第二壓力超過閾值時,控制切換部14基於由使用者設定的目標突發壓力和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容積,計算出目標質量Tm(步驟S4)。在此,目標質量Tm例如設定為如下的值:與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整個容積部成為目標突發壓力時填充的氣體的理想質量相比,小預定比例的值。也就是說,在成為目標質量Tm的時點,即使容積部內的一部分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以上,但是如果對整體進行平均,則未達到目標突發壓力。將由流體控制裝置100的設計值計算出的從第一閥V1到流體阻力件R的第一容積部的體積與從流體阻力件R到第二閥V2的第二容積部的體積之和乘以目標突發壓力,計算出目標質量Tm,其中,根據由流體控制裝置100的設計值計算出的從流體阻力件R到塊件B的出口的容積值和用戶設定的下游側容積室V的容積值,計算出所述第二容積部的體積。
此外,控制切換部14從由流量回饋控制部13控制第一閥V1切換為由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控制第一閥V1(步驟S5)。在此,如圖3的第二壓力回饋控制期間所示,由於目標突發壓力與第二壓力的偏差大,所以利用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將第一閥V1保持為大體完全打開狀態。因此,氣體以最大流量流入容積部,從而可以使容積部內的壓力急速上升。
如圖4所示,在由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繼續進行控制的期間,控制切換部14計算出流入容積部的當前的氣體的質量(步驟S6)。在此,計算出第一容積部的體積乘以當前測定的第一壓力的值與第二容積部的體積乘以當前測定的第二壓力的值之和,作為當前的氣體的質量。
此外,控制切換部14對當前質量Cm與目標質量Tm進行比較(步驟S7),在當前質量Cm未達到目標質量Tm的期間,繼續進行步驟S5和步驟S6的動作。在當前質量Cm成為與目標質量Tm相同的值的時點,控制切換部14從由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控制第一閥V1切換為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控制第一閥V1(步驟S8)。在此,觀察圖3的第一壓力回饋控制期間中的突發壓力充入期間的開始點可知,在對控制進行切換的時點,處於第一壓力超過目標突發壓力,但是第二壓力未達到目標突發壓力的狀態。這是因為,氣體先流入比流體阻力件R更靠上游側的第一容積部從而第二容積部的壓力的上升滯後,以及基於比流體阻力件R更靠下游側的第二壓力來控制第一閥V1。即,由於基於第二壓力來控制第一閥V1,所以即使第一容積部內的壓力先達到目標突發壓力,第一閥V1的開度也不變小,以成為目標突發壓力以上的方式來保持開度。由此,使氣體急速地流入容積部,縮短了整個容積部達到目標突發壓力所需要的時間。
此外,在開始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控制第一閥V1的時點,第一壓力成為比目標突發壓力高的壓力,所以朝向關閉的方向控制第一閥V1。
其結果,流入的氣體的量逐漸下降,並且第一容積部中的氣體向第二容積部移動。在產生這種變化的期間,如圖4所示,控制切換部14判定第一壓力(第二壓力)是否成為目標突發壓力(步驟S9)。在第一壓力未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期間,繼續進行步驟S8的動作,在第一壓力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時點,計算出目標保持壓力,該目標保持壓力是與第二閥V2打開而產生突發流後保持的目標恒定流量對應的壓力(步驟S10)。例如在第二閥V2打開的狀態下,由於與成膜室連接的流體阻力件R的下游側保持為大體真空壓力,所以為了實現目標恒定流量所需要的目標保持壓力可以基於流量算式而算出。
此外,控制切換部14針對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將計算出的目標保持壓力設定為目標壓力,並且對控制進行切換,以使目標保持壓力與第一壓力的偏差變小的方式對第一閥V1進行控制(步驟S11)。即,如圖3的突發待機期間所示,由於將目標保持壓力設定為比第一壓力低的壓力,所以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閥V1保持完全關閉的狀態(步驟S12)。
如圖3的突發待機期間所示,在第一壓力和第二壓力都保持為目標突發壓力的狀態持續預定時間之後,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閥控制部2使第二閥V2打開(步驟S13),其結果,產生脈衝狀的突發流(步驟S14)。此外,即使在圖3的突發期間,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也以利用目標保持流量保持第一壓力的方式動作。
在突發期間,控制切換部14判定第二壓力是否低於閾值(步驟S15),在低於閾值時,控制切換部14從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控制第一閥V1切換為由流量回饋控制部13控制第一閥V1(步驟S16)。如圖3的突發後流量恒定期間所示,由於事先以使第一壓力成為與目標恒定流量對應的目標保持壓力的方式進行控制,所以能夠在突發流量下降至目標恒定流量的時點以幾乎不變動的方式對控制進行切換。
通過在每個迴圈中反復進行以上的步驟S1到步驟S16的動作,從而將各迴圈中實施的各打開期間流動的流量控制成大體相同。
按照如此構成的流體控制系統200和流體控制裝置100,由於在第二閥V2關閉的期間,利用壓力回饋以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向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容積部充入氣體,所以能夠使打開時產生的突發流的流量成為每次大體相同的流量。
此外,在突發流流動後的恒定流量期間,可以將控制從壓力回饋切換為流量回饋而將流動的流量保持為目標恒定流量。因此,即使在打開期間中例如產生氣體的供給壓力變動之類的干擾,流動的流量也不容易產生變動,可以使流量控制穩健。此外,由於在突發流流動後保持為恒定流量,所以與追隨於短時間的階躍輸入來進行流量控制的情況相比,可以縮短穩定為恒定流量所需要的上升時間,從而可以提高流量控制時的回應速度。
此外,在打開期間流動的氣體的流量基於壓力回饋控制和流量回饋控制來確定,可以不依賴於打開期間或關閉期間的時間長度的控制精度來確定。
因此,在第二閥V2打開的打開期間流動的氣體的流量可以在各打開期間始終成為相同的值。因此,也可以良好地應用於ALD那樣的利用高速脈衝控制向成膜室供給氣體的用途。
並且,僅需要一個流路,不會像以往那樣需要多個流路而使結構複雜化。此外,在充入氣體期間不存在排出的氣體而可以消除浪費。
此外,對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容積部充入氣體時,首先由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進行控制,此後,通過切換為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進行控制,可以縮短將整個容積部充入至目標突發壓力所需要的時間。因此,可以縮短脈衝控制的迴圈週期,縮短在ALD中形成全部的半導體層所需要的迴圈時間,從而可以提高半導體製造的生產率。
接著,參照圖5和圖6,對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系統200和流體控制裝置100進行說明。另外,與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各部分對應的部分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
第二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100與第一實施方式相比,控制機構COM的構成不同。即,如圖5所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100省略了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並且控制切換部14和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的構成存在局部不同。此外,對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動作的圖4的流程圖與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動作的圖6的流程圖進行比較可知,在第二實施方式中,省略了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步驟S4和步驟S6,並且步驟S5和步驟S7不同。
以下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
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控制向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容積部充入氣體時的第一閥V1的動作。即,如圖6的步驟S3所示,在第二壓力超過閾值時,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以使目標充入壓力與第一壓力的偏差變小的方式控制第一閥V1(步驟S5’)。在此,目標充入壓力是比目標突發壓力高的壓力,例如設定為第一實施方式中在圖3的第二壓力回饋期間達成的第一壓力的最高值。
如果檢測到第一壓力達到目標充入壓力(步驟S7’),則控制切換部14使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的目標壓力下降至目標突發壓力。對於以後的動作,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和控制切換部14的動作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即使是如此構成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系統200和流體控制裝置100,也能夠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在短時間內將氣體充入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整個容積部直至達到目標突發壓力。
此外,可以在第二閥V2打開前充入所需要的目標充入壓力,在各打開期間使第二閥V2打開時產生的突發流的流量大體相同,並且在突發流流動後,利用由流量回饋對第一閥V1進行的控制,來保持為目標恒定流量。
因此,即使第二實施方式也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大體同樣的效果。
接著,參照圖7和圖8,對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系統200和流體控制裝置100進行說明。另外,與第一實施方式中說明的各部分對應的部分賦予相同的附圖標記。
第三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100與第一實施方式相比,控制機構COM的構成不同。即,如圖7所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100省略了供給壓力感測器P0、第二壓力感測器P2、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2、流量算出部FC和流量回饋控制部13,並且控制切換部14和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的構成存在局部不同。此外,對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動作的圖4的流程圖與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動作的圖8的流程圖進行比較可知,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省略了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步驟S2~S4、S6、S15,並且步驟S5和步驟S7改變為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的動作。此外,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對於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步驟S16,其動作也不相同。
即,第三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100雖然僅基於第一壓力來進行控制,但是通過由控制切換部14改變目標壓力來改變控制模式。
以下,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
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控制向第一閥V1到第二閥V2的流路的容積部充入氣體時的第一閥V1的動作。更具體地說,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1進行與上述第二實施方式的步驟S5’、S7’同樣的動作。
此外,在以目標突發壓力向整個容積部充入氣體後打開第二閥V2之後,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從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進行的控制切換為由流量回饋控制部13進行的控制,而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如圖8的步驟S16’所示,以使第一壓力成為與目標恒定流量對應的目標保持壓力的方式,繼續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控制第一閥V1。
即使是這種第三實施方式,只要在流體阻力件R的下游側不發生壓力變動,則也能夠與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同樣,在突發流流動後保持為目標恒定流量。
對其他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流體控制裝置也可以省略第二閥控制部,例如不進行第二閥的開關控制。例如,在利用其他系統對第二閥的開關進行脈衝控制的情況下,也可以從其他系統取得時機信號,並且配合該時機信號由第一閥控制部控制第一閥。
用於使流量恒定的控制不僅可以是對測定流量進行回饋的控制,還可以是僅對壓力進行回饋並將流體阻力件的上游側的壓力保持為恒定的控制。例如,在流體阻力件的下游側與抽真空的成膜室連接而壓力保持大體恒定的情況下,通過形成與流量對應的壓差,可以實質上實現流量控制。因此,在本說明書中,流量控制定義為不僅對流量進行回饋,還包含壓力回饋。
在第二閥打開的狀態下,只要至少一部分的期間利用流量回饋或壓力回饋來保持目標恒定流量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突發流流動的期間不實施由流量回饋控制部進行的控制,而是從突發流的流量成為預定流量起開始流量控制。
在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對第一閥到第二閥的流路的整個容積部以成為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充氣時,也可以不像各實施方式那樣成為第一壓力超過目標突發壓力一次的狀態。即,在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對於由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進行的第一閥的控制,也可以從最初開始僅以目標突發壓力持續進行控制而不進行目標值的變更。
流體阻力件並不限定於層流元件,也可以是節流孔或其他阻力元件。
流體設備模組並不限定於第一閥、第一壓力感測器、流體阻力件和第二壓力感測器分別安裝於一個塊件而單一單元化,各設備也可以分散地設置在流路上而形成模組。
本發明的流體控制裝置並不是僅適用於ALD,還可以用於其他的氣體或液體的流量控制。特別是在對第二閥高速地交替切換打開期間和關閉期間的脈衝控制等中,能夠起到特別顯著的效果。
此外,只要不違反本發明的宗旨,可以對實施方式進行各種變形和組合。
1‧‧‧第一閥控制部2‧‧‧第二閥控制部11‧‧‧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12‧‧‧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13‧‧‧流量回饋控制部14‧‧‧控制切換部100‧‧‧流體控制裝置200、200A‧‧‧流體控制系統FM‧‧‧流體設備模組COM‧‧‧控制機構V1‧‧‧第一閥V2‧‧‧第二閥R‧‧‧流體阻力件P1‧‧‧第一壓力感測器P2‧‧‧第二壓力感測器
圖1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流體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閥的脈衝控制動作的示意性座標圖。 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閥打開前後的各種控制參數和第一閥的動作的時序圖。 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流體控制系統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5是表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流體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6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流體控制系統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流體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圖8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流體控制系統的動作的流程圖。 圖9是表示以往的流體控制系統及其動作的示意圖。

Claims (9)

  1. 一種流體控制裝置,包括:一流體設備模組,設置成比設置於一流路的一第二閥更靠一上游側;以及一控制機構,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的一部分,所述流體控制裝置的特徵在於: 所述流體設備模組包括: 一流體阻力件,設置成比所述第二閥更靠所述上游側; 一第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所述上游側;以及 一第一閥,設置成比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更靠所述上游側, 所述控制機構包括一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一第一壓力來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所述第一壓力成為一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控制機構以使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一流量成為一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流體設備模組還包括一第二壓力感測器,所述第二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一下游側且比所述第二閥更靠所述上游側, 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 一流量算出部,基於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所述第一壓力和由所述第二壓力感測器測定的一第二壓力,計算出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一測定流量;以及 一流量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流量算出部計算出的所述測定流量來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流量回饋控制部以使所述測定流量成為所述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二閥關閉且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之後,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壓力成為與所述目標恒定流量對應且比一目標突發壓力低的一目標保持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流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一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在由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閥之前,所述第二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第二壓力感測器測定的所述第二壓力來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比所述目標突發壓力高的壓力之後,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流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基於所述第一壓力和所述第二壓力計算出的流入所述第一閥到所述第二閥的充入一容積部的流體的一質量成為基於所述目標突發壓力計算出的一目標質量時,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開始控制所述第一閥。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控制機構還包括控制所述第二閥的一第二閥控制部, 在由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閥而使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之後,所述第二閥控制部使所述第二閥打開。
  7. 一種流體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請求項1所述的流體控制裝置和所述第二閥。
  8. 一種流體控制方法,利用一流體控制裝置,所述流體控制裝置包括:一流體設備模組,設置成比設置於一流路的一第二閥更靠一上游側;以及一控制機構,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的一部分,所述流體設備模組包括:一流體阻力件,設置成比所述第二閥更靠所述上游側;一第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所述上游側;以及一第一閥,設置成比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更靠所述上游側, 所述流體控制方法的特徵在於: 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以使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一第一壓力成為一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以使所述流路內流動的流體的一流量成為一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9. 一種程式存儲介質,存儲有一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式,所述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式是用於一流體控制裝置的程式,所述流體控制裝置包括:一流體設備模組,設置成比設置於一流路的一第二閥更靠一上游側;以及一控制機構,至少控制所述流體設備模組的一部分,所述流體設備模組包括:一流體阻力件,設置成比所述第二閥更靠所述上游側;一第一壓力感測器,設置成比所述流體阻力件更靠所述上游側;以及一第一閥,設置成比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更靠所述上游側, 所述程式存儲介質的特徵在於: 使電腦作為控制所述第一閥的一第一閥控制部發揮功能, 所述第一閥控制部包括一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基於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一第一壓力來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二閥關閉的狀態下,所述第一壓力回饋控制部以使由所述第一壓力感測器測定的所述第一壓力成為一目標突發壓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在所述第一壓力成為所述目標突發壓力且所述第二閥打開之後,所述第一閥控制部以使一測定流量成為一目標恒定流量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閥。
TW107123713A 2017-07-11 2018-07-09 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 TWI778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5676 2017-07-11
JP2017135676A JP7107648B2 (ja) 2017-07-11 2017-07-11 流体制御装置、流体制御システム、流体制御方法、及び、流体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8903A TW201908903A (zh) 2019-03-01
TWI778095B true TWI778095B (zh) 2022-09-21

Family

ID=65000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3713A TWI778095B (zh) 2017-07-11 2018-07-09 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2176B2 (zh)
JP (2) JP7107648B2 (zh)
KR (1) KR102473844B1 (zh)
CN (1) CN109237102B (zh)
TW (1) TWI778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21587B1 (ko) * 2018-06-26 2022-07-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후지킨 유량 제어 방법 및 유량 제어 장치
JP7437980B2 (ja) * 2019-03-12 2024-02-26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体制御装置、流体制御システム、診断方法、及び、流体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CN110883680B (zh) * 2019-12-17 2021-08-10 杭州众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化学机械平坦化设备的抛光头压力控制设备及方法
JP7422569B2 (ja) 2020-03-13 2024-01-26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体制御装置、流体制御システム、流体制御方法、及び、流体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7122335B2 (ja) * 2020-03-30 2022-08-19 Ckd株式会社 パルスショット式流量調整装置、パルスショット式流量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30007427A (ko) * 2020-04-24 2023-01-12 램 리써치 코포레이션 무전환 가스 도징 (divertless gas-dosing)
WO2022239447A1 (ja) * 2021-05-13 2022-11-17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体制御装置、流体制御システム、流体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流体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4667A (ja) * 2005-07-27 2007-02-08 Surpass Kogyo Kk 流量コントローラ、これに用いるレギュレータユニット、バルブユニット
TW200839475A (en) * 2006-11-02 2008-10-01 Horiba Stec Co Diagnostic mechanism for differential pressure mass flow controller
JP2011524589A (ja) * 2008-06-16 2011-09-01 エム ケー エス インスト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マスフローコントローラにおける弁クラッキング電流を更新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30186475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Idexx Laboratories Inc.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an analyzer
TW201541214A (zh) * 2014-01-21 2015-11-01 Fujikin Kk 壓力式流量控制裝置及其流量控制開始時的超量防止方法
US20160018828A1 (en) * 2014-04-29 2016-01-21 Daniel T. Mudd Pressure-based mass flow controller with reverse flow mode for fast bleed dow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3312U (ja) * 1984-03-19 1985-10-12 トキコ株式会社 圧力制御装置
JPH05233068A (ja) * 1992-02-18 1993-09-10 Nec Corp マスフローコントローラー
US6363958B1 (en) 1999-05-10 2002-04-02 Parker-Hannifin Corporation Flow control of process gas 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W552490B (en) * 2001-10-18 2003-09-11 Ckd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ulse type flow rate adjustment
JP2003323217A (ja) * 2002-05-01 2003-11-14 Stec Inc 流量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263230A (ja) 2003-02-28 2004-09-24 Advanced Energy Japan Kk 液体材料の気化供給装置
US7628860B2 (en) 2004-04-12 2009-12-08 Mks Instruments, Inc. Pulsed mass flow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7757554B2 (en) * 2005-03-25 2010-07-20 Mks Instruments, Inc. High accuracy mass flow verifier with multiple inlets
JP4866898B2 (ja) 2006-03-30 2012-02-01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原子層成長装置
US10031531B2 (en) * 2011-02-25 2018-07-24 Mks Instruments,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multiple channel fast pulse gas delivery
JP5755958B2 (ja) 2011-07-08 2015-07-29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半導体製造装置の原料ガス供給装置
US20160041564A1 (en) 2012-08-20 2016-02-11 Daniel T. Mudd Reverse flow mode for regulating pressure of an accumulated volume with fast upstream bleed down
JP5809012B2 (ja) * 2011-10-14 2015-11-10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量制御装置、流量測定機構、又は、当該流量測定機構を備えた流量制御装置に用いられる診断装置及び診断用プログラム
JP5665794B2 (ja) * 2012-04-27 2015-02-04 株式会社フジキン 半導体製造装置のガス分流供給装置
JP5868796B2 (ja) 2012-07-03 2016-02-24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圧力制御装置、流量制御装置、及び、圧力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流量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JP5947659B2 (ja) * 2012-08-06 2016-07-06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量制御装置
JP6027395B2 (ja) 2012-10-29 2016-11-16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体制御装置
CN104955581B (zh) * 2012-11-02 2017-11-17 脉动灌溉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两个预设的压力响应常闭阀的脉动装置
JP6141663B2 (ja) * 2013-03-27 2017-06-07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体制御弁
CN106103796B (zh) 2014-03-13 2019-10-22 Mks 仪器公司 用于快速脉冲气体输送的系统和方法
JP6415889B2 (ja) * 2014-08-01 2018-10-31 株式会社堀場エステック 流量制御装置、流量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及び、流量制御方法
CN108027618B (zh) * 2015-09-24 2021-01-29 株式会社富士金 压力式流量控制装置及其异常检测方法
US10679880B2 (en) * 2016-09-27 2020-06-09 Ichor Systems, Inc. Method of achieving improved transient response i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ow and system for accomplish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4667A (ja) * 2005-07-27 2007-02-08 Surpass Kogyo Kk 流量コントローラ、これに用いるレギュレータユニット、バルブユニット
TW200839475A (en) * 2006-11-02 2008-10-01 Horiba Stec Co Diagnostic mechanism for differential pressure mass flow controller
JP2011524589A (ja) * 2008-06-16 2011-09-01 エム ケー エス インスト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マスフローコントローラにおける弁クラッキング電流を更新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30186475A1 (en) * 2012-01-19 2013-07-25 Idexx Laboratories Inc.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for an analyzer
TW201541214A (zh) * 2014-01-21 2015-11-01 Fujikin Kk 壓力式流量控制裝置及其流量控制開始時的超量防止方法
US20160018828A1 (en) * 2014-04-29 2016-01-21 Daniel T. Mudd Pressure-based mass flow controller with reverse flow mode for fast bleed d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73844B1 (ko) 2022-12-05
CN109237102A (zh) 2019-01-18
CN109237102B (zh) 2022-05-24
JP2022010150A (ja) 2022-01-14
US20190017172A1 (en) 2019-01-17
JP7107648B2 (ja) 2022-07-27
JP2019020781A (ja) 2019-02-07
KR20190006911A (ko) 2019-01-21
US11162176B2 (en) 2021-11-02
TW201908903A (zh) 2019-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8095B (zh) 流體控制裝置、控制系統、控制方法和程式存儲介質
TWI719513B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流量控制裝置
TWI709013B (zh) 流量控制裝置及流量控制方法
JP7157476B2 (ja) 流量制御方法および流量制御装置
CN109207963B (zh) 流体控制装置、流体控制方法和程序存储介质
JP7197897B2 (ja) コントロール弁のシートリーク検知方法
JP2020013269A (ja) 流量制御装置
JP7422569B2 (ja) 流体制御装置、流体制御システム、流体制御方法、及び、流体制御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TW202221441A (zh) 流體控制裝置、流體控制裝置的控制方法和儲存有流體控制裝置用程序的程序儲存媒體
US1024813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low rate of fluid, mass flow rate control device for executing method, and mass flow rate 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mass flow rate control device
JPS62204528A (ja) ドライプロセス処理装置
JP7051211B2 (ja) 流体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流体制御システム
TW202415803A (zh) 流體供給機構及流體供給方法
JP2022073411A5 (zh)
JP2022115176A (ja) 流量制御装置および流量制御方法
JP2022109675A (ja) 圧力制御システム、圧力制御方法、及び、圧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1086358A (ja) 液体材料気化装置、液体材料気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液体材料気化装置用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