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650B -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6650B
TWI776650B TW110131187A TW110131187A TWI776650B TW I776650 B TWI776650 B TW I776650B TW 110131187 A TW110131187 A TW 110131187A TW 110131187 A TW110131187 A TW 110131187A TW I776650 B TWI776650 B TW I7766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ressing
tool
adjacent
clam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8799A (zh
Inventor
尹衍樑
黃俊儒
劉牧宇
Original Assignee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1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6650B/zh
Priority to KR1020210135341A priority patent/KR102578810B1/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6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8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79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種夾鉗工具及使用該夾鉗工具固定鋁模板之方法,該夾鉗工具包括:一第一鉗柄,包含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一第二鉗柄,包含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二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二鉗柄的該第二連接端的該內側部樞接於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部的該內側部;一第一鉗夾部,包含一第三連接端,該第三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一鉗夾部的該第三連接端的該外側部樞接於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的該外側部;以及一第二鉗夾部,包含一第四連接端,該第四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二鉗夾部的該第四連接端的該外側部樞接於該第二鉗柄之該第二連接端的該外側部;其中該第一鉗夾部之該第三連接端之該內側部,樞接於該第二鉗夾部之該第四連接端之該內側部。

Description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夾鉗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及使用該夾鉗工具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鋼筋混凝土(RC)建築物構築作業,需先組立並固定模板,以供進行後續混凝土澆灌作業。在組立模板時,必須將相鄰的模板彼此牢固地固定,以避免混凝土澆灌作業時造成模板崩塌之意外,因此模板的固定作業的品質及速度,影響整體建築物結構的品質與施工安全。
鋁(製)模板由於質輕、表面平坦且可重複使用,逐漸為業界所採用。習知固定相鄰鋁模板的方式不外乎由操作者使用鐵槌、木槌或是香檳槌等敲擊手工具,將一迫緊件利用敲擊的方式擊入用於固定相鄰模板的固定件中,以將兩相鄰模板迫緊固定。然而,此一方式的缺點在於使用手工具敲擊過程中將產生較大的噪音,例如手工具敲擊時碰觸鋁模版所造成的金屬噪音,而此等噪音汙染不只對操作者有所影響,亦將可能產生模板施工作業噪音擾鄰的困擾,或有違反工程噪音相關管制法令之虞。
此外,習知槌具(特別是木槌或香檳槌)的槌面,常因重複敲擊次數過多而易損壞而必須更換槌擊工具,致使操作者無法保持較為恆 定的模板固定作業品質,甚或必須暫時中斷施工。再者,由於鋁模板結構通常具有肋條作為加強件,其易對固定相鄰模板時的敲擊作業產生干擾,使操作者難以對迫緊件精準有效敲擊,影響作業速度。
有鑑於以上習知使用槌具敲擊方式固定已組立之模板的缺失,如何提供一種能夠使操作者易於使用,並且能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的固定相鄰模板之工具,以快速進行模板固定作業,實為業界所長久企盼。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手工具,使得在建築物的構建過程中,能夠快速地將已組立的相鄰鋁模板彼此固定或拆除。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手工具,使得在進行固定或拆除相鄰鋁模板的作業時,能夠有效降低作業噪音。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手工具,使得在重複進行固定或拆除相鄰鋁模板的作業時,有效降低手工具的耗損率,而提升手工具的使用壽命。
為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種夾鉗工具,夾鉗工具包括:一第一鉗柄,包含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一第二鉗柄,包含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二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二鉗柄的該第二連接端的該內側部樞接於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的該內側部;一第一鉗夾部,包含一第三連接端,該第三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一鉗夾部的該第 三連接端的該外側部樞接於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的該外側部;以及一第二鉗夾部,包含一第四連接端,該第四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對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二鉗夾部的該第四連接端的該外側部樞接於該第二鉗柄之該第二連接端的該外側部;其中該第一鉗夾部之該第三連接端之該內側部,樞接於該第二鉗夾部之該第四連接端之該內側部。
為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夾鉗工具,包括:一液壓機構,包含一液壓頂桿,其可受液壓而自該液壓機構之一本體伸縮;一連接至該液壓機構之該本體的一支撐部件,該支撐部件具有一主支撐平台,及自該主支撐平台之一側沿該液壓頂桿伸縮方向延伸之一抵靠部,其中該主支撐平台與該抵靠部經構形形成一容納缺口;一支架部件,其固設於該主支撐平台上;一連桿總成,該連桿總成設置該支架部件上,且該連桿總成之一第一側連接至該液壓頂桿;及一壓夾部件,連接至該連桿總成之一第二側,該壓夾部件位於該支撐部件之該抵靠部之上方。
為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固定相鄰鋁模板之方法,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各者之兩側具有沿該等相鄰鋁模板之表面大致垂直突出之側板部,且該等側板部具有高度位置對應之至少一穿孔,該方法包含:(a)將該等相鄰鋁模板組立,並將該等鋁模板之該等側板上的該至少一穿孔彼此對準;(b)提供一卡固桿,該卡固桿之一端具有延其徑向方向貫穿之一孔隙;(c)將該卡固桿自該等相鄰鋁模板之一者之該至少一穿孔穿入,並從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另一者之該至少一穿孔穿出,使得該卡固桿之該孔隙暴露;(d)將一迫緊銷插入該卡固桿之該孔隙中;以及(e)使用鉗工具將該迫緊銷壓入並充分填充該卡固桿之孔隙,致使該迫緊銷迫緊抵靠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另一者,以將該等相鄰鋁模板彼此固定。
基於本發明所提出上述發明實施例,本發明得以提供一種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而能夠降低施工噪音、延長夾鉗工具壽命、及加速相鄰模板彼此固定(或拆除)之施工作業,繼而能夠加速建築物的施工速度並且降低建築人力時間成本。
1:夾鉗工具
7:鋁模板
8:卡固桿
9:迫緊銷
10:第一鉗柄
11:第一連接端
12:內側部
13:外側部
20:第二鉗柄
21:第二連接端
22:內側部
23:外側部
30:第一鉗夾部
31:第三連接端
32:內側部
33:外側部
34:自由端
40:第二鉗夾部
41:第四連接端
42:內側部
43:外側部
44:自由端
50:壓推部件
51:壓推元件
52:鎖固元件
60:抵頂部件
61:開口溝槽
62:抵頂表面
72:側板部
73:穿孔
74:側方表面
75:前方表面
81:頭部
82:桿部
83:孔隙
91:側緣
92:側緣
341:柱狀環
342:通孔
511:壓推本體
512:柱體部
513:壓推表面
811:環狀表面
1':夾鉗工具
10':液壓機構
11':本體
111':開關
12':液壓頂桿
13':手柄部
20':支撐部件
20":支撐部件
21':主支撐平台
21":主支撐平台
22':抵靠部
22":抵靠部
23':容納缺口
23":容納缺口
30':支架部件
30":支架部件
31':支架板
31":支架板
32':容置空間
40':連桿總成
40":連桿總成
41':第一連桿
41":第一連桿
42':第二連桿
42":第二連桿
50':壓夾部件
50":壓夾部件
51':自由末端
51":自由末端
60':總成結構
60":總成結構
A1:樞接元件
A2:樞接元件
A3:樞接元件
A4:樞接元件
B1:樞接處
B2:樞接處
R1:第一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方向
R2:第二旋轉方向/逆時針旋轉方向
P1:位置
P2:位置
A:臂部分
B:前方表面
以下所描述的附圖僅是出於例示性目的,並非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圖1係依據本發明用於固定相鄰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圖1中之夾鉗工具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係圖1中之夾鉗工具之壓推部件與第一鉗柄之柱狀環之結構示意圖。
圖4係展示待固定之相鄰組立之鋁模板示意圖。
圖5係展示用於固定相鄰組立之鋁模板之卡固桿及迫緊銷之結構示意圖。
圖6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一。
圖7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二。
圖8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三。
圖9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四。
圖10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五。
圖11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自已固定之兩相鄰模板移除卡固桿及迫緊銷之示意圖一。
圖12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自已固定之兩相鄰模板移除卡固桿及 迫緊銷之示意圖二。
圖13係展示使用圖1之夾鉗工具自已固定之兩相鄰模板移除卡固桿及迫緊銷之示意圖三。
圖14係依據本發明用於固定相鄰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5係展示使用圖14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一。
圖16係展示使用圖14之夾鉗工具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之示意圖二。
圖17係展示使用圖14之夾鉗工具自已固定之兩相鄰模板移除卡固桿及迫緊銷之示意圖一
圖18係展示使用圖14之夾鉗工具自已固定之兩相鄰模板移除卡固桿及迫緊銷之示意圖二。
圖19係展示迫緊銷自卡固桿之孔隙中移出之狀態示意圖。
下文將參照圖式詳細描述本揭露之實施方式,其包含多種實施例。應注意的是,本案實施方式之內容僅用於例示本揭露的一種具體態樣,並非限制本案所請揭露之範圍。
圖1展示本發明用於固定相鄰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之一較佳實施例。如圖1所示,夾鉗工具1包含一第一鉗柄10、一第二鉗柄20、一第一鉗夾部30及一第二鉗夾部40。第一鉗柄10包含一第一連接端11,第一連接端11包含一內側部12,以及與該內側部12相對之一外側部13。一第二鉗柄20包含一第二連接端21,第二連接端21包含一內側部22以及與該內側部22相對之一外側部23,第二鉗柄20的第二連接端21的內側部22與第一鉗柄10之第一連接端11的內側部12以一樞接元件A1彼此樞接。
又,夾鉗工具1的第一鉗夾部30,包含一第三連接端31,第三連接端31包含一內側部32以及與內側部32相對之一外側部33,其中第一鉗夾部30的外側部33以一樞接元件A2與第一鉗柄10之第一連接端11的外側部13彼此樞接。夾鉗工具的第二鉗夾部40,包含一第四連接端41,第四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42以及與該內側部42相對之一外側部43,其中第二鉗夾部40的外側部43以一樞接元件A3與第二鉗柄20之第二連接端21的外側部23彼此樞接。此外,夾鉗工具1的第一鉗夾部30之第三連接端31之內側部32以一樞接元件A4與第二鉗夾部40之第四連接端41之內側部42彼此樞接。
夾鉗工具1之的第一鉗柄10、第二鉗柄20、第一鉗夾部30及第二鉗夾部40之樞接結構,經設計使得當第一鉗柄10朝一第一旋轉方向R1樞轉,而第二鉗柄20朝相反於第一旋轉方向R1之第二旋轉方向R2樞轉,使第一鉗柄10與第二鉗柄20彼此遠離時,第二鉗夾部40朝第一旋轉方向R1樞轉,且第一鉗夾部30朝相反於第一旋轉方向R1之一第二旋轉方向R2樞轉,使第一鉗夾部30與第二鉗夾部40彼此遠離。在如同圖1所示之夾鉗工具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鉗柄10的第一連接端11經構形以使其與第二鉗夾部40的經構形第四連接端41彼此抵頂。同樣地,第二鉗柄20的第二連接端21經構形以使其與第一鉗夾部30的經構形第三連接端31彼此抵頂。
圖2展示圖1中之夾鉗工具之局部放大圖。如圖2及圖3所示,夾鉗工具1之第一鉗夾部30,其相對於第三連接端31的一自由端34形成例如一柱狀環341之構形,柱狀環341之中心部位形成有一通孔342,一壓推部件50則穿設於該通孔342中(見圖3)。此外,圖2中之夾鉗工具1之的 第二鉗夾部40,其相對於第四連接端41的一自由端44進一步具有一抵頂部件60。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抵頂部件60自第四連接端41的自由端44在夾鉗工具的長度方向上延伸,且抵頂部件60具有一沿著抵頂部件60之長度方向上所形成之一開口溝槽61,抵頂部件之上方則形成一抵頂表面62。
圖3展示壓推部件50與第一鉗柄30之柱狀環341之分解結構圖。如圖3所示,壓推部件50可包含一壓推元件51及一鎖固元件52,壓推元件51(例如可為一螺栓或一銷),具有一壓推本體511及自壓推本體511突伸穿過柱狀環341之通孔342的柱體部512,壓推元件51並經由一鎖固件52(例如可為一螺母或一扣件)將壓推元件51鎖固於柱狀環341上。壓推元件51之壓推本體511可呈圓柱狀或鼓狀,且其具有一朝下之表面513,以作為一壓推表面。
在另一實施例中,圖2所示之夾鉗工具1之壓推部件50及抵頂部件60亦可相反設置,即將第二鉗夾部40之自由端44形成一柱狀環,而壓推部件50設置於柱狀環中,另將抵頂部件60設置於於第一鉗夾部30之自由端34上。
圖4展示待固定之相鄰組立之鋁模板結構。如圖4所示,在建築工地組立鋁模板7時,複數個鋁模板7依序相鄰配置而組立。圖4所示之鋁模板7,其兩側具有沿著鋁模板7之表面大致垂直突出之側板部72,且在側板部72之特定高度上具有高度位置對應之至少一個或複數個穿孔73,側板部72具有側方表面74以及前方表面75。
圖4中亦展示了用於將相鄰組立的兩個鋁模板7固定之卡固桿8及迫緊銷9,而卡固桿8及迫緊銷9之結構展示於圖5中。如圖5所示, 卡固桿8具有一頭部81、從頭部81之一側延伸出之一錐狀桿部82、及一沿卡固桿徑向方向上貫穿桿部82之一端之孔隙83。卡固桿8之頭部81之直徑大於自頭部81延伸之錐狀桿部82之基部之直徑,因此頭部81與錐狀桿部82之基部之周緣之間具有一環狀表面811。另在圖5所示的結構中,迫緊銷9具有一梯形形狀,迫緊銷9之一側緣91為一垂直面,且另一側緣92呈現由上而下內縮的斜面,而迫緊銷9經構形以提供其較窄之下端,供先插入卡固桿8之錐狀桿部82之孔隙83中,最終使得迫緊銷9壓入並充分填充卡固桿8之孔隙83
圖4以及圖6至圖10展示使用夾鉗工具1固定相鄰組立鋁模板7之示意圖。如圖4所示,在固定兩相鄰的鋁模板7之前,先將該等相鄰鋁模板7組立,將相鄰之鋁模板7之相鄰側板部72上的複數個穿孔73彼此對準。如圖6所示,將卡固桿8自相鄰鋁模板7之一者之一穿孔73穿入,並從相鄰鋁模板7之另一者之相對應的一穿孔73穿出,使該卡固桿8之頭部81抵靠左側鋁模板7之側板部,而卡固桿8之桿部82的一部分及孔隙83暴露於相鄰之右側另一鋁模板7之側板部之旁側。隨後,將迫緊銷9插入卡固桿8之孔隙83中,如圖7所示。再以工具將迫緊銷9壓入並充分填充卡固桿8之孔隙83,致使迫緊銷9之一側緣91迫緊抵靠該另一鋁模板7之側板部72之側方表面74,且迫緊銷9之一側緣92迫緊抵靠卡固桿8之桿部82之孔隙83中之側壁,此時卡固桿8之頭部81之環狀表面811迫緊抵靠左側鋁模板7之側板部72之側方表面74,而使得相鄰兩個鋁模板7彼此固定。
圖8及圖9展示使用夾鉗工具1將迫緊銷9壓入填充卡固桿8之孔隙83中,並將迫緊銷9迫緊抵靠鋁模板7而將相鄰鋁模板7彼此固定。如圖7所示,先將迫緊銷9插入卡固桿8之孔隙83,接著如圖8所示,將夾 鉗工具1之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分別朝逆時針旋轉方向R2及順時針旋轉方向R1樞轉移動,以使第一鉗夾部30及第二鉗夾部40彼此遠離,而處於打開狀態。隨後將迫緊銷9位於卡固桿8下方之部分,容納於夾鉗工具1之第二鉗夾部40之抵頂部件60之開口溝槽61中,並將抵頂部件60之抵頂表面62靠抵於卡固桿8下方之表面,隨後握夾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使得位於第一鉗夾部30末端之壓推部件50之壓推表面513抵靠迫緊銷9之上表面。隨後如圖9所示,開始握夾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使得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分別朝順時針旋轉方向R1及逆時針旋轉方向R2之方向樞轉,此時由於第二鉗夾部40之末端之抵頂部件60之抵頂表面62,靠抵於卡固桿8下方之表面上之故,第二鉗夾部40將受卡固桿8止擋而無法朝順時針旋轉方向R1繼續樞轉,而第一鉗夾部30將繼續朝逆時針旋轉方向R2樞轉,推動壓推部件50之壓推表面513,而將迫緊銷9進一步朝下壓入卡固桿8之孔隙83中,直到迫緊銷9充分填充並迫緊卡置於卡固桿8之孔隙83中,實質上無法繼續向下插入為止。至此,迫緊銷9一側緣91被迫緊抵靠右側鋁模板7之側板部72之側方表面74,而將相鄰左右兩側鋁模板7彼此固定,如圖10所示。
反之,當混凝土澆灌作業結束欲拆除鋁模板7時,須先將卡固桿8及迫緊銷9移除。圖11至圖13展示使用夾鉗工具1,自已固定之兩相鄰鋁模板7移除卡固桿8及迫緊銷9之過程。如圖11所示,操作者將夾鉗工具1張開後,將迫緊銷9位於卡固桿8上方之部分容納於夾鉗工具1之第二鉗夾部40之抵頂部件60之開口溝槽61中,並將抵頂部件60之抵頂表面62抵靠於卡固桿8之上方表面,隨後輕握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使得位於第一鉗夾部30末端之壓推部件50之壓推表面513抵靠迫緊銷9之下表 面。接著如圖12所示,開始握夾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使得第一鉗柄10及第二鉗柄20分別朝逆時針旋轉方向R2及相順時針旋轉方向R1方向樞轉。由於第二鉗夾部40之末端之抵頂部件60之抵頂表面62靠抵於卡固桿8之上表面上,第二夾部40將受卡固桿8之上表面止擋而無法朝逆時針旋轉方向R2之方向樞轉,而第一鉗夾部30將朝順時針旋轉方向R1之方向繼續樞轉,使得壓推部件50之壓推表面513前進並將迫緊銷9朝自卡固桿8之孔隙83中上推,直到迫緊銷9從位於卡固桿8之孔隙83中的卡緊狀態中上移而呈現釋放鬆開狀態。至此可移開夾鉗工具1,並且手動或以其他工具將迫緊銷9自卡固桿8之孔隙83中移出(如圖13所示),再將卡固桿8自相鄰之兩鋁模板7之對應穿孔73中抽出,隨後將組立之相鄰兩個鋁模板7各自移除。
圖14展示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用於固定相鄰鋁模板之夾鉗工具1'。如圖14所示,夾鉗工具1'包含一液壓機構10',一支撐部件20'、一支架部件30'、一連桿總成40'及一壓夾部件50'。應注意者,夾鉗工具1'之支撐部件20'、支架部件30'、連桿總成40'及壓夾部件50',可經設計構建以形成一總成結構60',進而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液壓機構10'結合,而形成圖14展示之夾鉗工具1'之結構。
承上所述,液壓機構10'包含一本體11'、一液壓頂桿12'及連接於本體11'的一手柄部13',在本體11'上具有一開關111',其用於操作夾鉗工具1'之液壓機構10'之本體11'內之液壓,使液壓機構10'之液壓頂桿12'沿著本體11'之軸向方向,在一頂出位置及一縮回位置之間伸縮。換言之,軸向方向亦為液壓頂桿伸縮方向。支撐部件20'具有一主支撐平台21'以及自主支撐平台21'之一側沿該液壓頂桿12'之伸縮方向延伸之一抵靠部 22'。如圖14所示,主支撐平台21'與抵靠部22'共同形成一容納缺口23'於其中。支撐部件20'之主支撐平台21'之上則固設有支架部件30',支架部件30'之結構可包含一對沿著液壓頂桿伸縮方向相互平行地固設於主支撐平台21'上的支架板31'。該對支架板31'之間則可界定一容置空間32',容置空間32'可用於容納以及安裝連桿總成40',連桿總成40'之一第一側連接液壓頂桿12',且連桿總成40'之一第二側,則連接至位於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上方一壓夾部件50'。
在圖14所例示的結構中,連桿總成40'包含一第一連桿41'以及一第二連桿42',其中第一連桿41'概呈一L形結構型態,且在L形結構型態之一轉折點處樞設於兩支架板31'上,而使第一連桿41'位於容置空間32'中。此外,第一連桿41'之一端連接或嚙合至液壓頂桿12',且另一端樞接至壓夾部件50'上。連桿總成40'之第二連桿42'位於第一連桿41'之上方,且第二連桿42'之一端樞設於支架板31'上而位於容置空間32'中,第二連桿42'之另一端樞設連接至壓夾部件50'。壓夾部件50'亦可大致呈L形結構型態,而上述第二連桿42'之另一端大致樞設於壓夾部件50'之L形結構型態之中間轉折處,其中第一連桿41'之另一端樞設於壓夾部件50'之位置P1,位於第二連桿42'樞設於壓夾部件50'之位置P2的下方。
在圖14所示的夾鉗工具1'中,當操作者操作液壓機構10'之開關111',以使得液壓頂桿12'伸出而處於一頂出位置時,由於第一連桿41'之一端連接至液壓頂桿12',且另一端樞設於壓夾部件50'上(P1處),液壓頂桿12'之移動將帶動第一連桿41',使其以第一連桿41'與支架板31'之樞接處B1之軸線為中心,逆時針旋轉方向旋轉,進而帶動壓夾部件50'作動。藉由第二連桿42'樞設於壓夾部件50'上之一端(P2處),上述第一連桿 41'帶動壓夾部件50'之移動,亦將使得壓夾部件50'帶動第二連桿42',致使第二連桿42'以第二連桿42'與支架板31'之樞接處B2之軸線為中心逆時針旋轉方向旋轉,最終使壓夾部件50'之一自由末端51'朝向遠離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方向移動。
反之,當操作者操作液壓機構10'之開關111',以使得液壓頂桿12'自頂出位置縮回至一縮回位置時,液壓頂桿12'之移動將帶動第一連桿41',使其以第一連桿41'與支架板31'之樞接處B1之軸線為中心,順時針旋轉方向轉動,進而帶動壓夾部件50'作動。又,第一連桿41'帶動壓夾部件50'之移動,將使得壓夾部件50'帶動第二連桿42',使得第二連桿42'以第二連桿42'與支架板31'之樞接處B2之軸線為中心,順時針旋轉方向轉動,最終使壓夾部件50'之一自由末端51'朝向靠近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方向移動。
圖15及圖16展示使用夾鉗工具1'將迫緊銷9壓入填充卡固桿8之孔隙83中,以將迫緊銷9迫緊抵靠鋁模板7而將相鄰鋁模板7彼此固定。首先,如圖7所示,將迫緊銷9插入卡固桿8之孔隙83中,再依據圖15所示,操作夾鉗工具1',使得夾鉗工具1'之液壓機構10'之液壓頂桿12'位於頂出位置,而壓夾部件50'之自由末端51'位於遠離抵靠部22'之位置,而使自由末端51'與抵靠部22'之間的開口達到最大。
隨後,操作者將夾鉗工具1'之支撐部件20'之主支撐平台21'之前方表面,直接抵靠於已組立相鄰鋁模板7之側板部72之前方表面75上,並使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上表面抵頂於卡固桿8下方之表面,藉此使相鄰鋁模板7之側板部72及迫緊銷9皆位於夾鉗工具1'之容納缺口23'中。如圖15所示,夾鉗工具1'之壓夾部件50'之包含自由末端51'之L形 結構型態之一臂部分A,位於迫緊銷9之上表面上方。
之後,如圖16所示,操作者操作夾鉗工具1'之開關111',使得使得液壓頂桿12'自頂出位置朝向縮回位置移動,藉此帶動壓夾部件50'之包含自由末端51'之臂部分朝向靠近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方向移動(即朝下移動),待壓夾部件之自由末端51'碰觸迫緊銷9之上表面後,開始將迫緊銷9朝下壓入卡固桿8之孔隙83中,直到迫緊銷9充分填充並被迫緊卡置於卡固桿8之孔隙83中,而實質上無法繼續向下插入為止。操作者至此完成操作而移開夾鉗工具1'。此時迫緊銷9之側緣91迫緊抵靠鋁模板7之側板部72之側方表面74,而將相鄰鋁模板7彼此固定(如圖10所示)。
同樣地,在混凝土澆灌作業亦完成,而欲將所有組立並固定之鋁模板7拆除時,則須先將卡固桿8及迫緊銷9移除。圖17及圖18展示自兩相鄰鋁模板7以夾鉗工具1'移除卡固桿8及迫緊銷9之過程,以利後續拆除鋁模板7之作業。由於迫緊銷9皆位於相鄰兩個鋁模板7之一者之其中一側,因此操作者可將如圖14中所示夾鉗工具1'之總成結構60'(包含支撐部件20'、支架部件30'、連桿總成40'及壓夾部件50')自夾鉗工具1'卸除,並且替換為另一總成結構60",該總成結構60"之各元件結構與總成結構60'之各元件結構(包含支撐部件20'、支架部件30'、連桿總成40'及壓夾部件50'),基本相同但呈延手柄部13'之軸線呈左右鏡像或對稱關係(如圖17所示中所示之夾鉗工具1',其包含支撐部件20"、支架部件30"、連桿總成40"及壓夾部件50"之總成結構60"與圖14中所示之總成結構60'呈延手柄部13'之軸線呈左右鏡像對稱關係),以便進行移除所有卡固桿8及迫緊銷9之作業。
承上所述,操作者將夾鉗工具1'之總成結構60'替換為如圖 17所示之總成結構60"後,操作者操作液壓機構10'之液壓之開關111',使液壓頂桿12'位於頂出位置,進而帶動樞接於支架部件30"之兩支架板31"之間的第一連桿41"及第二連桿42",而使得與第一連桿41"及第二連桿42"連接之壓夾部件50"之自由末端51",移動至位於遠離抵靠部22"之位置,進而使自由末端51"與抵靠部22"之間的開口達到最大。
隨後,操作者將夾鉗工具1'翻轉180度使用,並將夾鉗工具1'之支撐部件20"之主支撐平台21"之前方表面B,直接抵靠於已組立相鄰鋁模板7之側板部72之兩個前方表面75上。此時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上表面抵頂於卡固桿8上方之表面,藉此使相鄰鋁模板7之側板部72及迫緊銷9皆位於夾鉗工具1'之容納缺口23"中。此時如圖17所示,夾鉗工具1'之壓夾部件50"之包含自由末端51"之L形結構型態之一臂部分A,位於迫緊銷9之下表面之下方。
之後,如圖18所示,操作者操作夾鉗工具1'之液壓之開關111',使得液壓頂桿12'自頂出位置朝向縮回位置移動,藉此帶動壓夾部件50"之包含自由末端51"之臂部分朝向靠近支撐部件20"之抵靠部22"之方向移動(在圖18中為朝上移動),此時壓夾部件50"之自由末端51"碰觸迫緊銷9之下表面,並開始將迫緊銷9自卡固桿8之孔隙83中上推,藉此迫緊銷9從充分填充於卡固桿8之孔隙83中的卡緊狀態中,向上移而呈現釋放鬆開狀態。至此可移開夾鉗工具1',並且用手或其他方式將迫緊銷9自卡固桿8之孔隙83中移出(如圖19所示之狀態)。隨後操作者再將卡固桿8自兩相鄰之鋁模板7之對應穿孔73抽出,並將組立之相鄰鋁模板7各自移除。
綜上所述,藉由使用本發明所提出夾鉗工具1或夾鉗工具1',在建築現場或預鑄工廠進行組立鋁模板7或拆除已組立之鋁模板7之作 業時,可取代習知以鐵槌、木槌、或香檳槌等以敲擊方式,作為固定或鬆脫用於組立之相鄰鋁模板用的卡固桿及迫緊銷之敲擊手工具。是以,當不再使用敲擊方式時,可以有效降低敲擊固定或拆除卡固桿及迫緊銷所造成的噪音。再者,以本發明提出夾鉗工具1或夾鉗工具1'在固定卡固桿及迫緊銷時,對於操作者而言,相較於以槌擊方式可達到較均勻的迫緊銷對卡固桿之固定力,而降低過度迫緊之情況。因此在拆除卡固桿及迫緊銷之作業時,亦較為省力迅速。再者,就施工方便性而言,使用本發明所提出夾鉗工具1或夾鉗工具1',亦可輕易快速地一次性固定或拆除卡固桿及迫緊銷,較習知使用槌擊方式能夠提高作業效率,而習知使用槌擊方式所容易造成鐵槌、木槌、或香檳槌之槌面耗損而降低槌具作業壽命之缺點,在使用本發明所提出夾鉗工具1或夾鉗工具1'之狀況下亦不復存在。
雖然本發明已就其較佳實施例而言經闡述,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瞭,可在不背離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申請之範疇之情況下對所闡述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
1:夾鉗工具
10:第一鉗柄
11:第一連接端
12:內側部
13:外側部
20:第二鉗柄
21:第二連接端
22:內側部
23:外側部
30:第一鉗夾部
31:第三連接端
32:內側部
33:外側部
40:第二鉗夾部
41:第四連接端
42:內側部
43:外側部
A1:樞接元件
A2:樞接元件
A3:樞接元件
A4:樞接元件
R1:第一旋轉方向/順時針旋轉方向
R2:第二旋轉方向/逆時針旋轉方向

Claims (7)

  1. 一種夾鉗工具,包括:一第一鉗柄,包含一第一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鄰之一外側部;一第二鉗柄,包含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二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鄰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二鉗柄的該第二連接端的該內側部樞接於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的該內側部;一第一鉗夾部,包含一第三連接端,該第三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鄰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一鉗夾部的該第三連接端的該外側部樞接於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的該外側部;以及一第二鉗夾部,包含一第四連接端,該第四連接端包含一內側部以及與該內側部相鄰之一外側部,其中該第二鉗夾部的該第四連接端的該外側部樞接於該第二鉗柄之該第二連接端的該外側部;其中該第一鉗夾部之該第三連接端之該內側部,樞接於該第二鉗夾部之該第四連接端之該內側部,其中該第一鉗柄之該第一連接端以及該第二鉗夾部的該第四連接端經構形以彼此抵頂,使得當該第一鉗柄朝一第一旋轉方向樞轉時,使該第二鉗夾部朝該第一旋轉方向樞轉,且該第二鉗柄與該第一鉗夾部朝相反於該第一旋轉方向之一第二旋轉方向樞轉。
  2. 如請求項1之夾鉗工具,其中該第一鉗夾部或二鉗夾部之一者之一自由端具有一抵頂部件,該抵頂部件具有一沿著該抵頂部件之長度方向上形 成之一開口溝槽。
  3. 如請求項2之夾鉗工具,其中該第一鉗夾部或二鉗夾部之另一者之一自由端形成一柱狀環,該柱狀環中心具有一通孔,該夾鉗工具更包含一壓推部件,穿設於該通孔中。
  4. 如請求項3之夾鉗工具,其中該壓推部件包含一壓推元件及一鎖固元件,該壓推元件具有一壓推本體及自該壓推部件突伸穿過該柱狀環之該通孔的柱體部,該鎖固元件鎖固於該柱體部穿過該柱狀環之該通孔之部分,以將該壓推元件鎖固於該柱狀環上,其中該壓推本體呈圓柱狀或鼓狀。
  5. 一種固定相鄰鋁模板之方法,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各者之兩側具有沿該等相鄰鋁模板之表面大致垂直突出之側板部,且該等側板部具有高度位置對應之至少一穿孔,該方法包含:(a)將該等相鄰鋁模板組立,並將該等鋁模板之該等側板上的該至少一穿孔彼此對準;(b)提供一卡固桿,該卡固桿之一端具有延其徑向方向貫穿之一孔隙;(c)將該卡固桿自該等相鄰鋁模板之一者之該至少一穿孔穿入,並從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另一者之該至少一穿孔穿出,使得該卡固桿之該孔隙暴露;(d)將一迫緊銷插入該卡固桿之該孔隙中;以及(e)使用如請求項3之夾鉗工具將該迫緊銷壓入並充分填充該卡固桿 之孔隙,致使該迫緊銷迫緊抵靠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另一者,以將該等相鄰鋁模板彼此固定。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括在該迫緊銷插入該卡固桿之該孔隙中後,以該夾鉗工具之該抵頂部件之該開口溝槽嚙合該迫緊銷。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該步驟(e)包括使用該夾鉗工具之該壓推部件將該迫緊銷壓入該孔隙中,直至該迫緊銷充分填充該卡固桿之孔隙,並致使該迫緊銷迫緊抵靠該等相鄰鋁模板之另一者。
TW110131187A 2021-08-24 2021-08-24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TWI776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187A TWI776650B (zh) 2021-08-24 2021-08-24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KR1020210135341A KR102578810B1 (ko) 2021-08-24 2021-10-12 알루미늄 폼워크를 고정하기 위한 크림퍼 및 알루미늄 폼워크 고정 방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187A TWI776650B (zh) 2021-08-24 2021-08-24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6650B true TWI776650B (zh) 2022-09-01
TW202308799A TW202308799A (zh) 2023-03-01

Family

ID=8495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187A TWI776650B (zh) 2021-08-24 2021-08-24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578810B1 (zh)
TW (1) TWI77665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0991A (zh) * 2011-12-01 2013-05-15 石井超硬工具(珠海)有限公司 替换刀片式瓷砖钳子
US20140345061A1 (en) * 2013-05-22 2014-11-27 Terry Lingmann High voltage cable preparation tool
TW202017705A (zh) * 2018-11-01 2020-05-16 奈傑爾 亞歷山大 布坎南 可置換的夾鉗
TWI730670B (zh) * 2020-03-13 2021-06-11 新祐工業有限公司 省力鉗具
TWM615218U (zh) * 2020-04-30 2021-08-01 大陸商常州市新拓工具有限公司 用於剝線鉗的夾持組件和剝線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09529C1 (zh) * 1992-03-24 1993-07-08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 Co, 4930 Detmold, De
US5842371A (en) * 1998-02-12 1998-12-01 Liaw; Gwo-Jiang Wire crimper hav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pitch of the jaw mouth
US6766581B2 (en) * 2001-05-16 2004-07-27 Greenlee Textron Inc. Cable cutter/crimper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0991A (zh) * 2011-12-01 2013-05-15 石井超硬工具(珠海)有限公司 替换刀片式瓷砖钳子
US20140345061A1 (en) * 2013-05-22 2014-11-27 Terry Lingmann High voltage cable preparation tool
TW202017705A (zh) * 2018-11-01 2020-05-16 奈傑爾 亞歷山大 布坎南 可置換的夾鉗
TWI730670B (zh) * 2020-03-13 2021-06-11 新祐工業有限公司 省力鉗具
TWM615218U (zh) * 2020-04-30 2021-08-01 大陸商常州市新拓工具有限公司 用於剝線鉗的夾持組件和剝線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799A (zh) 2023-03-01
KR20230029465A (ko) 2023-03-03
KR102578810B1 (ko)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1017B1 (en) A front structure of a locking device for a wear member of an earth moving machine
TWI776650B (zh) 用於固定鋁模板之夾鉗工具以及固定鋁模板之方法
US200501206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modular forms
KR102048578B1 (ko) 탈형 데크플레이트
CN115929035A (zh) 用于固定铝模板的夹钳工具以及固定铝模板的方法
KR20180126825A (ko) 바이브로 해머장치
KR20180002093U (ko) 구조물 점검용 기구봉
NO820332L (no) Stoettekonstruksjon
JP2018003287A (ja) くさび着脱機構、くさび着脱工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くさび着脱方法
CN109296200B (zh) 大模板退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JP2006152686A (ja) 固定金具及び筋交部材
JP2000079508A (ja) ドリルスタンド
KR200442169Y1 (ko) 가설구조물 조립금구
JP2020007785A (ja) 手摺装置
KR200443369Y1 (ko) 구조물 연결구
JP4609431B2 (ja) 連結ピンの脱着装置
JP5634110B2 (ja) 支保工用具、支保構造、及び支保工法
CN217840901U (zh) 一种铝模拉片折断工具
CN210858011U (zh) 混凝土墙体模板加固装置
CN216157177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模板拆除施工的伸缩式拆卸辅助装置
CN220979388U (zh) 一种开体静音钻头
CN114109031A (zh) 一种用于钢框模板柱模的合模工具及其合模的方法
JP7226776B2 (ja) Pc鋼材に対するメス部材及びオス部材の固定方法
CN211597687U (zh) 脚手架连接装置
JP4081464B2 (ja) セパレータ折断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