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4403B - 變曲率彎管機 - Google Patents

變曲率彎管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4403B
TWI774403B TW110119890A TW110119890A TWI774403B TW I774403 B TWI774403 B TW I774403B TW 110119890 A TW110119890 A TW 110119890A TW 110119890 A TW110119890 A TW 110119890A TW I774403 B TWI774403 B TW I7744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ing
unit
die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7914A (zh
Inventor
林駿賞
Original Assignee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9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440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4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7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791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變曲率彎管機,適用於彎折一管件,該變曲率彎管機包含一機台、一包括一基座的機頭裝置、一可驅動該基座移動的驅動裝置及一彎管裝置,該彎管裝置包括一彎管臂、一第一輪模單元及一第一夾模單元,該彎管裝置經操作於一第一曲率模式,該管件經輸送至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被驅動而夾置該管件時,該彎管臂被驅動而旋轉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一曲率,該彎管裝置經操作於一第二曲率模式,該第一夾模單元也被驅動而夾置該管件且該彎管臂也被驅動而旋轉時,該基座被該驅動裝置驅動而移動,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二曲率。

Description

變曲率彎管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彎管機,特別是指一種變曲率彎管機。
如台灣專利公告號TW 451756U所示,一種現有的彎管機,適用於彎折一管件,且包括一機台、一自該機台一側延伸的機頭、一位於該機台前方且可轉動地設置於該機頭的彎管臂,及一設置於該機頭且連動該彎管臂轉動的傳動單元,該傳動單元具有一馬達、一受該馬達驅動的滾珠螺桿、一螺設於該滾珠螺桿的拉動塊,及一連接於該拉動塊並連動該彎管臂的鏈條,該現有的彎管機利用該馬達驅動該滾珠螺桿,以連動該鏈條帶動該彎管臂繞一軸心旋轉,以達到對該管件進行彎管動作的功效。
然而,該現有的彎管機於進行彎管動作時,該彎管臂每次被該鏈條帶動的路徑皆相同,故該彎管臂彎折該管件所產生的曲率也會保持一致,因此該管件經該現有的彎管機加工後僅能產生相同的曲率。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解決先前技術問題的變曲率彎管機。
於是,本發明變曲率彎管機,適用於彎折一管件,該變曲率彎管機包含一沿一前後方向延伸的機台、一用於輸送該管件的送料裝置、一機頭裝置、一驅動裝置及一彎管裝置。該機頭裝置沿該前後方向設置於該機台一側,且包括一基座及一轉動單元。該驅動裝置設置於該基座與該機台間,且可驅動該基座相對於該機台沿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左右方向移動,及沿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及該左右方向的上下方向移動。該彎管裝置安裝於該基座,且包括一軸設於該轉動單元的彎管臂、一固定於該彎管臂的第一輪模單元、一可移動地安裝於該彎管臂的第一夾模單元,及一安裝於該第一夾模單元與該彎管臂間的夾模驅動單元,該彎管臂與該第一輪模單元可被該轉動單元驅動而以一對應該上下方向的第一軸線為軸轉動,該夾模驅動單元可驅動該第一夾模單元於一靠近該第一輪模單元並得以夾持該管件的第一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第一輪模單元的第一鬆放位置間移動,該彎管裝置可經操作於一第一曲率模式及一第二曲率模式,於該第一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至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移動至該第一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該彎管臂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旋轉 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一曲率,於該第二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至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移動至該第一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且該彎管臂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旋轉時,該驅動裝置驅動該基座沿該左右方向移動,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相異於該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
本發明的功效在於:藉由設置該送料裝置、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以使該彎管裝置於該第一曲率模式時,由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配合該彎管臂彎折該管件而具備該第一曲率,並使該彎管裝置於該第二曲率模式時,由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配合該彎管臂彎折該管件,並由該驅動裝置驅動該基座沿該左右方向移動,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相異於該第一曲率的該第二曲率。
1:機台
100:自行車把手
2:送料裝置
21:送料座
211:滑塊
212:旋轉驅動件
213:夾頭
22:驅動件
23:芯棒
24:導軌
3:機頭裝置
31:基座
311:連接軸
32:轉動單元
321:第一轉軸
4:驅動裝置
41:第一滑軌組
42:第一載板
43:第二滑軌組
44:第二載板
45:連接筒
46:第二轉軸
47:第二馬達
5:彎管裝置
51:彎管臂
52:第一輪模單元
53:第一夾模單元
54:夾模驅動單元
55:第二輪模單元
551:上輪模部
552:下輪模部
56:第二夾模單元
561:上夾模部
562:下夾模部
57:輔助臂
58:導模單元
580:輔助導模部
581:上導模部
582:下導模部
59:導模驅動單元
9:管件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L3:第三軸線
D1:前後方向
D2:左右方向
D3:上下方向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發明變曲率彎管機的一實施例的一不完整側視圖;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立體組合圖;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不完整的立體組合圖;圖4是該實施例的另一不完整的立體組合圖; 圖5是一局部立體分解圖,說明該實施例的一機頭裝置、一驅動裝置及一彎管裝置的相對關係;圖6是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的一立體組合圖;圖7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操作於一第一曲率模式;圖8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操作於該第一曲率模式;圖9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操作於一第二曲率模式;圖10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操作於該第二曲率模式;圖11是一類似圖6的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沿一第二軸線旋轉;圖12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操作於一第三曲率模式;圖13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的該機頭裝置、該驅動裝置及該彎管裝置操作於一第四曲率模式;及圖14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所製得的一自行車把手。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所使用的相對位置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下",是以各圖所示方位暨正常使用方位為基準,並定義出一前後方向D1、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D1的左右方向D2、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D1與該左右方向D2的上下方向D3、一對應該上下方向D3的第一軸線L1、一對應該前後方向D1的第二軸線L2,及一對應該前後方向D1的第三軸線L3。
參閱圖1與圖2,本發明變曲率彎管機的一實施例,適用於彎折一管件9,且包含一沿該前後方向D1延伸的機台1、一送料裝置2、一機頭裝置3、一驅動裝置4、一彎管裝置5。
該送料裝置2用於輸送該管件9並設置在該機台1上,且包括一用以夾持該管件9的送料座21、一用以驅動該送料座21沿該前後方向D1移動的驅動件22、一穿設於該送料座21及該管件9的芯棒23,及二沿該左右方向D2相間隔固定設置於該機台1上的導軌24。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件22為馬達,經電路控制而帶動該送料座21移動,此為機械領域的通常知識,且非本案的特徵所在,故在此不予贅述。
該送料座21滑設於該二導軌24並可沿該前後方向D1移 動以輸送該管件9,該送料座21具有一可滑動地安裝於該二導軌24的滑塊211、一安裝在該滑塊211上的旋轉驅動件212,及一沿該前後方向D1安裝於該旋轉驅動件212並用以夾持該管件9的夾頭213,該旋轉驅動件212用以驅動該夾頭213轉動,進而使該夾頭213所夾送的該管件9連帶轉動,由於該夾頭213可被驅動而帶動該管件9轉動,因此該彎管裝置5經操作時,可藉由轉動該管件9以調整彎折方向。在本實施例中,該旋轉驅動件212為經電路控制而轉動的馬達,連帶帶動該夾頭213與該管件9轉動,此為機械領域的通常知識,且非本案的特徵所在,故在此不予贅述。
該芯棒23穿設於該管件9內並提供支撐力,以防止該管件9被該夾頭213夾固及彎折時產生形變,在本實施例中,該芯棒23為鋼索式芯棒。
參閱圖3、圖4與圖5,該機頭裝置3沿該前後方向D1設置於該機台1前側,且包括一基座31及一轉動單元32,該基座31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D1樞接於該驅動裝置4的連接軸311,該轉動單元32具有一沿該上下方向D3延伸並被一第一馬達(圖未示)帶動而可繞自軸轉動的第一轉軸321,及一連接該第一馬達與該第一轉軸321的齒輪組(圖未示)。
該驅動裝置4設置於該基座31與該機台1間,並包括一沿該上下方向D3安裝於該機台1的第一滑軌組41、一滑設於該第一滑 軌組41的第一載板42、一沿該左右方向D2安裝於該第一載板42的第二滑軌組43、一滑設於該第二滑軌組43的第二載板44、一安裝於該第二載板44且用以連接該連接軸311的連接筒45、一沿該前後方向D1延伸穿過該第二載板44、該第一載板42與該連接筒45並可繞自軸轉動的第二轉軸46、一安裝於該機台1用以傳動該第二轉軸46繞自軸轉動的該第二馬達47、一用以驅動該第一載板42沿該上下方向D3移動的第一驅動組(圖未示),及一用以驅動該第二載板44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的第二驅動組(圖未示),故可藉由該驅動裝置4的第二載板44帶動該基座31相對於該機台1沿該左右方向D2及該上下方向D3移動,並藉由該驅動裝置4的第二轉軸46帶動該基座31以該第二軸線L2為軸實質轉動180度。
該彎管裝置5安裝於該基座31,且包括一鍵結連接於該第一轉軸321的彎管臂51、一固定於該彎管臂51的第一輪模單元52、一可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地安裝於該彎管臂51的第一夾模單元53、一安裝於該彎管臂51的夾模驅動單元54、一固定於該彎管臂51且位於該第一輪模單元52的上側的第二輪模單元55、一可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地安裝於該彎管臂51且位於該第一夾模單元53的上側的第二夾模單元56、一固定設置於該基座31並位於該轉動單元32旁的輔助臂57、一可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地安裝於該輔助臂57且相鄰於該第二夾模單元56的導模單元58,及一安裝於該導 模單元58與該輔助臂57間的導模驅動單元59。
該彎管臂51可被該第一轉軸321帶動而以該第一軸線L1為軸相對於該基座31轉動。
該第二輪模單元55具有一上輪模部551,及一沿該上下方向D3位於該上輪模部551下側的下輪模部552,該第二夾模單元56具有一對應於該上輪模部551的上夾模部561,及一沿該上下方向D3位於該上夾模部561下側且對應於該下輪模部552的的下夾模部562,該上輪模部551為多層式設計,在本實施例中,該上輪模部551與該上夾模部561皆為雙層式設計,且該上輪模部551與該上夾模部561的兩層開口方向皆不同,以適配經彎折後而具備不同曲率的該管件9。
該夾模驅動單元54連接該彎管臂51、該第一夾模單元53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並可驅動該第一夾模單元53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而在一靠近該第一輪模單元52並得以夾持該管件9的第一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第一輪模單元52的第一鬆放位置間移動,該夾模驅動單元54也可驅動該第二夾模單元56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使該上夾模部561相對該彎管臂51於一靠近該上輪模部551並得以夾持該管件9的第二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上輪模部551的第二鬆放位置間移動,以及使該下夾模部562相對該彎管臂51於一靠近該下輪模部552並得以夾持該管件9的第三夾持位置,及一遠離 該下輪模部552的第三鬆放位置間移動。
該導模單元58具有一對應該第一輪模單元52且相鄰於該第一夾模單元53的輔助導模部580、一對應該上輪模部551且相鄰於該上夾模部561的上導模部581,及一對應該下輪模部552且相鄰於該下夾模部562的下導模部582。
該導模驅動單元59可驅動該導模單元58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使該上導模部581相對該輔助臂57於一靠近該上輪模部551並得以與該上夾模部561共同夾持該管件9的第四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上輪模部551的第四鬆放位置間移動,使該下導模部582相對該輔助臂57於一靠近該下輪模部552並得以與該下夾模部562共同夾持該管件9的第五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下輪模部552的第五鬆放位置間移動,使該輔助導模部580相對該輔助臂57於一靠近該第一輪模單元52並得以與該第一夾模單元53共同夾持該管件9的第六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第一輪模單元52的第六鬆放位置間移動。
該彎管裝置5可經操作於一第一曲率模式、一第二曲率模式、一第三曲率模式及一第四曲率模式轉換使用。
參閱圖6、圖7與圖8,該彎管裝置5經操作於該第一曲率模式時,該第一輪模單元52位於上方、該第二輪模單元55位於下方,該送料裝置2(配合圖3所示)輸送該管件9至該第一夾模單元53 與該第一輪模單元52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53移動至該第一夾持位置並搭配該輔助導模部580共同夾置該管件9,再配合該彎管臂51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如圖6~圖8所示)以使該管件9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一曲率。
參閱圖6、圖9與圖10,該彎管裝置5經操作於該第二曲率模式時,該第一輪模單元52位於上方、該第二輪模單元55位於下方,該送料裝置2(配合圖3所示)輸送該管件9至該第一夾模單元53與該第一輪模單元52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53移動至該第一夾持位置並搭配該輔助導模部580共同夾置該管件9,再配合該彎管臂51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時,該驅動裝置4驅動該基座31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如圖6、圖9與圖10所示),以使該管件9被彎折而具備一相異於該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故藉由該驅動裝置4配合該彎管裝置5操作於該第一曲率模式與該第二曲率模式,而提供兩種不同的曲率。
參閱圖11與圖12,該彎管裝置5經操作於該第三曲率模式時,該基座31與該彎管裝置5被該驅動裝置4驅動繞該第二軸線L2實質旋轉180度,使該第二輪模單元55位於上方、該第一輪模單元52位於下方,並使該第二輪模單元55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相鄰於該送料裝置2,且經由該送料裝置2輸送該管件9靠近該第二夾模單元56及該第二輪模單元55(配合圖3所示),使該管件9位於該第 二輪模單元55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間,而後由該驅動裝置4驅動該基座31沿該上下方向D3移動以使該管件9位於該上夾模部561及該上輪模部551間,而該上夾模部561被該夾模驅動單元54驅動而移動至該第二夾持位置並搭配該上導模部581共同夾置該管件9,再配合該彎管臂51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以使該管件9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三曲率。
參閱圖11與圖13,該彎管裝置5經操作於該第四曲率模式時,該第二輪模單元55位於上方、該第一輪模單元52位於下方,該第二輪模單元55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相鄰於該送料裝置2,且經由該送料裝置2輸送該管件9靠近該第二夾模單元56及該第二輪模單元55(配合圖3所示),使該管件9位於該第二輪模單元55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間,而後由該驅動裝置4驅動該基座31沿該上下方向D3移動以使該管件9位於該下夾模部562及該下輪模部552間,而該下夾模部562被該夾模驅動單元54驅動而移動至該第三夾持位置並搭配該下導模部582共同夾置該管件9,再配合該彎管臂51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以使該管件9被彎折而具備一相異於該第三曲率的第四曲率,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該第一曲率模式、該第二曲率模式、該第三曲率模式或該第四曲率模式,該彎管臂51轉動的角度皆可根據需求予以調整。
藉由該導模驅動單元59驅動該輔助導模部580、該上導 模部581及該下導模部582相對移動,以分別輔助第一夾模單元53、該第二夾模單元56的上夾模部561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的下夾模部562彎折該管件9。
接續上述段落,以下會針對本實施例操作於該第一曲率模式、該第二曲率模式、該第三曲率模式及該第四曲率模式的實際態樣進行說明。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可用於製得如圖14所示的一自行車把手100,以下會針對該自行車把手100的實際彎管流程進行說明,該自行車把手100的實際彎管流程可區分為一第一階段、一第二階段、一第三階段,及一第四階段。
首先,參閱圖3、圖11與圖13,於該第一階段時,該彎管裝置5被該驅動裝置4驅動而使該第二輪模單元55及該第二夾模單元56相鄰於該送料裝置2,而該彎管裝置5經設定操作於該第四曲率模式,該下夾模部562被該夾模驅動單元54驅動並搭配該下輪模部552與該下導模部582共同夾置該管件9,在本實施例中,該下夾模部562、該下導模部582與該下輪模部552透過夾置該管件9,再配合該彎管臂51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而完成該第一階段的彎管作業,使該管件9於該第一階段經彎折的部分具備該第四曲率。但值得一提的是,該下導模部582與該下輪模部552本身已具備一定的彎曲度,即使不旋轉該彎管臂51,該下導模部582與該下輪模 部552仍能單純藉由夾擠的方式彎折該管件9而具備該第四曲率。
接著,參閱圖3、圖11與圖12,接續上述段落並進入該第二階段,該彎管裝置5經設定操作於該第三曲率模式,此時,該上夾模部561被該夾模驅動單元54驅動並搭配該上輪模部551與該上導模部581共同夾置該管件9,在本實施例中,該上輪模部551與該上夾模部561皆為雙層式設計,因此在該第二階段,藉由該送料裝置2轉動該管件9,再配合該驅動裝置4沿該上下方向D3移動該彎管裝置5,即可透過該上夾模部561的任一層與該上輪模部551相對應的其中一層夾置該管件9,再配合該彎管臂51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而完成該第二階段的彎管作業,使該管件9於該第二階段經彎折的部分具備該第三曲率。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第二階段時,可針對該管件9進行一次以上的彎管作業,以使該管件9調整出符合需求的形狀。
然後,參閱圖3與圖6,接續上述段落並進入該第三階段,該驅動裝置4驅動該連接軸311以對應該前後方向D1的該第二軸線L2為軸實質轉動180度,進而使該基座31以該第二軸線L2為軸實質轉動180度(圖6相對於圖3),換言之,該基座31被帶動而實質轉動180度即意味著該彎管臂51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的方向會與該基座31被帶動前相反,因此該彎管臂51提供彎折力的方向也會與轉動前相反,故本發明變曲率彎管機得以進行雙向彎管。
最後,參閱圖6、圖9與圖10,接續上述段落並進入該第四階段,該管件9被該第一夾模單元53、該第一輪模單元52及該輔助導模部580共同夾持,並配合該彎管臂51繞該第一軸線L1旋轉,該驅動裝置4驅動該基座31沿該左右方向D2移動,以使該管件9被彎折而具備相異於該第一曲率的該第二曲率,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曲率與該第四曲率相同,因此,該實施例藉由該驅動裝置4配合該彎管裝置5彎折該管件9而具備該第二曲率,以使該管件9無論是由該第一夾模單元53或由該第二夾模單元56夾置,皆能經彎折而具備與該第二曲率及該第四曲率相同的曲率,故藉由本發明變曲率彎管機進行雙向彎管作業,可依上述流程製得左右曲率對稱的該自行車把手100,而不需分次進行彎管作業。
綜上所述,本發明變曲率彎管機具備以下功效,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一)藉由該第一夾模單元53、該第一輪模單元52及該輔助導模部580共同夾持該管件9,並配合該彎管臂51及該驅動裝置4的轉動及位移,而分別於該第一曲率模式或該第二曲率模式提供兩種不同的曲率。
(二)藉由該上夾模部561、該上輪模部551及該上導模部581共同夾持該管件9,並配合該彎管臂51的轉動,而於該第三曲率模式彎折該管件9。
(三)藉由該下夾模部562、該下輪模部552及該下導模部582共同夾持該管件9,並配合該彎管臂51的轉動與否,而於該第四曲率模式彎折該管件9。
(四)藉由該旋轉驅動件212驅動該夾頭213轉動,而使該夾頭213所夾送的該管件9連帶轉動,故在操作該彎管裝置5時,可藉由轉動該管件9以調整彎折方向。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機台
2:送料裝置
3:機頭裝置
31:基座
311:連接軸
4:驅動裝置
5:彎管裝置
51:彎管臂
52:第一輪模單元
53:第一夾模單元
54:夾模驅動單元
55:第二輪模單元
56:第二夾模單元
58:導模單元
59:導模驅動單元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L3:第三軸線
D1:前後方向
D2:左右方向
D3:上下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變曲率彎管機,適用於彎折一管件,該變曲率彎管機包含: 一機台,沿一前後方向延伸; 一送料裝置,用於輸送該管件; 一機頭裝置,沿該前後方向設置於該機台一側,且包括一基座及一轉動單元; 一驅動裝置,設置於該基座與該機台間,且可驅動該基座相對於該機台沿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的左右方向移動,及沿一垂直於該前後方向及該左右方向的上下方向移動;及 一彎管裝置,安裝於該基座,且包括一軸設於該轉動單元的彎管臂、一固定於該彎管臂的第一輪模單元、一可移動地安裝於該彎管臂的第一夾模單元,及一安裝於該第一夾模單元與該彎管臂間的夾模驅動單元,該彎管臂與該第一輪模單元可被該轉動單元驅動而以一對應該上下方向的第一軸線為軸轉動,該夾模驅動單元可驅動該第一夾模單元於一靠近該第一輪模單元並得以夾持該管件的第一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第一輪模單元的第一鬆放位置間移動,該彎管裝置可經操作於一第一曲率模式及一第二曲率模式,於該第一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至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移動至該第一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該彎管臂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旋轉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一曲率,於該第二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至該第一夾模單元及該第一輪模單元間且該第一夾模單元移動至該第一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且該彎管臂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旋轉時,該驅動裝置驅動該基座沿該左右方向移動,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相異於該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彎管裝置還包括一固定於該彎管臂且位於該第一輪模單元的相反側的第二輪模單元,及一可移動地安裝於該彎管臂且位於該第一夾模單元的相反側的第二夾模單元,該驅動裝置還可驅動該基座以一對應該前後方向的第二軸線為軸實質轉動180度,且該彎管裝置被該驅動裝置驅動繞該第二軸線旋轉以使該第二輪模單元與該第二夾模單元相鄰於該送料裝置,並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至該第二輪模單元及該第二夾模單元間,使該第二夾模單元與該第二輪模單元得以彎折該管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第二輪模單元具有一上輪模部,及一沿該上下方向與該上輪模部相鄰設置的下輪模部,該第二夾模單元具有一對應於該上輪模部的上夾模部,及一沿該上下方向與該上夾模部相鄰設置且對應於該下輪模部的的下夾模部,該夾模驅動單元還可驅動該上夾模部相對該彎管臂於一靠近該上輪模部並得以夾持該管件的第二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上輪模部的第二鬆放位置間移動,該夾模驅動單元還可驅動該下夾模部相對該彎管臂於一靠近該下輪模部並得以夾持該管件的第三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下輪模部的第三鬆放位置間移動,該彎管裝置可經操作於一第三曲率模式及一第四曲率模式,於該第三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以使該管件靠近該第二夾模單元及該第二輪模單元,而該驅動裝置驅動該基座沿該上下方向移動以使該管件位於該上夾模部及該上輪模部間,該上夾模部移動至該第二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且該彎管臂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旋轉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一第三曲率,於該第四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以使該管件靠近該第二夾模單元與該第二輪模單元,而該驅動裝置驅動該基座沿該上下方向移動以使該管件位於該下夾模部及該下輪模部間,該下夾模部移動至該第三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而具備一相異於該第三曲率的第四曲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彎管裝置於該第四曲率模式時,經該送料裝置輸送該管件以使該管件靠近該第二夾模單元與該第二輪模單元,而該驅動裝置驅動該基座沿該上下方向移動以使該管件位於該下夾模部及該下輪模部間,該下夾模部移動至該第三夾持位置並夾置該管件且該彎管臂被驅動而繞該第一軸線旋轉以使該管件被彎折而具備該第四曲率。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彎管裝置還包括一固定設置於該基座並位於該轉動單元旁的輔助臂、一可移動地安裝於該輔助臂且相鄰於該第二夾模單元的導模單元,及一安裝於該導模單元及該輔助臂間的導模驅動單元,該導模單元具有一對應該上輪模部且相鄰於該上夾模部的上導模部,及一對應該下輪模部且相鄰於該下夾模部的下導模部,該導模驅動單元可驅動該上導模部相對該輔助臂於一靠近該上輪模部並得以與該上夾模部共同夾持該管件的第四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上輪模部的第四鬆放位置間移動,該導模驅動單元還可驅動該下導模部相對該輔助臂於一靠近該下輪模部並得以與該下夾模部共同夾持該管件的第五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下輪模部的第五鬆放位置間移動,以輔助該第二夾模單元操作於該第三曲率模式及該第四曲率模式。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導模單元還具有一對應該第一輪模單元且相鄰於該第一夾模單元的輔助導模部,該導模驅動單元還可驅動該輔助導模部相對該輔助臂於一靠近該第一輪模單元並得以與該第一夾模單元共同夾持該管件的第六夾持位置,及一遠離該第一輪模單元的第六鬆放位置間移動,以輔助該第一夾模單元操作於該第一曲率模式及該第二曲率模式。
  7. 如請求項1或3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送料裝置包括一用以夾持該管件的送料座、一用以驅動該送料座沿該前後方向移動的驅動件、一穿設於該送料座及該管件的芯棒,及二沿該左右方向相間隔固定設置在該機台的導軌,該送料座安裝於該等導軌並沿該前後方向移動以輸送該管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送料座具有一沿該前後方向延伸並用以夾持該管件的一夾頭、一可滑動地安裝於該等導軌的滑塊,及一可驅動該夾頭以一對應該前後方向的第三軸線為軸轉動的旋轉驅動件,該旋轉驅動件驅動該夾頭轉動,而使該夾頭所夾送的該管件連帶轉動。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芯棒為鋼索式芯棒。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變曲率彎管機,其中,該驅動裝置包括包括一沿該上下方向安裝於該機台的第一滑軌組、一沿該上下方向滑設於該第一滑軌組的第一載板、一沿該左右方向安裝於該第一載板的第二滑軌組,及一沿該左右方向滑設於該第二滑軌組的第二載板。
TW110119890A 2021-06-01 2021-06-01 變曲率彎管機 TWI774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890A TWI774403B (zh) 2021-06-01 2021-06-01 變曲率彎管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890A TWI774403B (zh) 2021-06-01 2021-06-01 變曲率彎管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4403B true TWI774403B (zh) 2022-08-11
TW202247914A TW202247914A (zh) 2022-12-16

Family

ID=83807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9890A TWI774403B (zh) 2021-06-01 2021-06-01 變曲率彎管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440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9223A (ja) * 1988-03-29 1989-10-04 Masaaki Koyama パイプベンダ
CN104826901A (zh) * 2015-05-14 2015-08-12 一拖(洛阳)福莱格车身有限公司 一种变曲率大半径钢管弯曲成形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M597187U (zh) * 2020-03-16 2020-06-21 黃欣柏 單機多曲率及多角度立體連續彎曲裝置
TWM618992U (zh) * 2021-06-01 2021-11-01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變曲率彎管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9223A (ja) * 1988-03-29 1989-10-04 Masaaki Koyama パイプベンダ
CN104826901A (zh) * 2015-05-14 2015-08-12 一拖(洛阳)福莱格车身有限公司 一种变曲率大半径钢管弯曲成形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TWM597187U (zh) * 2020-03-16 2020-06-21 黃欣柏 單機多曲率及多角度立體連續彎曲裝置
TWM618992U (zh) * 2021-06-01 2021-11-01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變曲率彎管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7914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6507B2 (ja) スコットラッセル機構式装置
JP3685526B2 (ja) パイプの曲げ加工装置
JP6363560B2 (ja) パイプの曲げ方法及び曲げ装置
JP4591908B2 (ja) パイプの曲げ加工装置
CN103658266B (zh) 数控弯管机
TWM618992U (zh) 變曲率彎管機
TWI774403B (zh) 變曲率彎管機
WO2018199090A1 (ja) 搬送装置
JP3966548B2 (ja) パイプの曲げ加工装置
JP5829670B2 (ja) 曲げ型クランプ、加工ユニットおよび加工装置
CN107790527A (zh) 用于使线状工件弯曲的方法和装置
CN116673371A (zh) 一种扁管弯管机
CN116673370A (zh) 一种扁管弯管机头结构
CN205464062U (zh) 一种钢筋自动弯箍机的三维弯曲装置
CN105458693B (zh) 刹车气管装配机上的半成品气管组件与接头夹取套入机构
JP6299454B2 (ja) 搬送アーム
JP3971204B2 (ja) パイプベンダー
CN218395446U (zh) 左右弯管机的双头夹紧机构
TWM584715U (zh) 彎管機驅動裝置
JP2017019000A (ja) パイプベンダーにおけるパイプの送り装置
JP2014213356A (ja) ベンダー及びワークの取出し方法
CN219787275U (zh) 钥匙穿环机
JP4592843B2 (ja) 曲げ装置
CN220532680U (zh) 一种左右共弯机构
CN107030150A (zh) 用于使管弯曲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