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3999B - 搬運系統 - Google Patents
搬運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53999B TWI753999B TW107103441A TW107103441A TWI753999B TW I753999 B TWI753999 B TW I753999B TW 107103441 A TW107103441 A TW 107103441A TW 107103441 A TW107103441 A TW 107103441A TW I753999 B TWI753999 B TW I75399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face
- camera
- stage
- tray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25J13/08—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by means of sensing devices, e.g. viewing or touch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搬運系統,在搬運系統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顯示面板之各個位置,亦能夠縮小藉由攝像機讀取顯示面板之數據時之、兩個托盤載台排列的方向上的機器人之面板把持部之移動範圍。在該搬運系統中,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2)的光學可讀數據時,機器人以顯示面板(2)之端面(2d、2e)與X方向平行的方式將顯示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並且,以顯示面板(2)之數據記錄部(2a)配置在比顯示面板(2)之Y方向之中心靠托盤載台(7)側的方式搬運顯示面板(2)。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搬運液晶面板等顯示面板的搬運系統。
以往,已知有組裝於便攜設備等所使用的液晶顯示裝置之裝配線上的搬運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搬運裝置具備五個搬運單元,各搬運單元被分配液晶顯示裝置之裝配工序中的各種裝配加工處理。又,該搬運裝置具備將收容於托盤的液晶面板向搬運單元供給的自動裝載機(參照專利文獻1之圖19)。自動裝載機例如具備將收容於托盤的液晶面板向搬運單元搬運的機器人。此外,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搬運裝置中,有時設置有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之離開顯示區域的部位的光學可讀數據的攝像機。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2/120956號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搬運裝置中,在將空的托盤更換為收容有液晶面板的托盤時,不能供給液晶面板,迴圈週期變長。於是,為了縮短迴圈週期,本申請發明者對設置兩個載置托盤的托盤載台進行了探討。如果設置兩個托盤載台,在進行一托盤載台上之托盤之更換時,亦能夠從另一托
盤載台上之托盤供給液晶面板。
又,本申請發明者探討了讀取從托盤搬出的液晶面板之數據的攝像機之設置。具體而言,探討了一種在兩個托盤載台排列的方向上,在兩個托盤載台之間設置攝像機,使得無論從兩個托盤載台之哪個托盤載台上之托盤搬出液晶面板,都能夠縮短直至攝像機為止之搬運時間的技術。在這種情況下,從托盤搬出的液晶面板被機器人之面板把持部把持並搬運到攝像機。在此,相對於液晶面板的數據之記錄位置有時根據液晶面板之規格發生變化。在藉由固定於一處的攝像機讀取根據液晶面板之規格而記錄於液晶面板之各個位置的數據時,藉由攝像機讀取數據時之機器人之面板把持部之移動範圍有可能變寬。
在兩個托盤載台排列的方向上,若藉由攝像機讀取數據時之面板把持部之移動範圍變寬,例如在向托盤載台搬運托盤的搬運機構動作時、或向托盤搬運液晶面板的機器人動作時,面板把持部把持的液晶面板和搬運機構發生干擾的可能性、或面板把持部和搬運機構發生干擾的可能性變高。又,若這些干擾的可能性變高,則在藉由攝像機讀取數據時,在很多情況下,搬運機構之動作受限制、或機器人之動作受限制,迴圈時間變長。
於是,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搬運系統,其具備載置可收容液晶面板等顯示面板的托盤的兩個托盤載台、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數據的攝像機、朝向攝像機搬運顯示面板的機器人,其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顯示面板之各位置,亦能夠縮小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之、兩個托盤載台排列的方向上的機器人之面板把持部之移動範圍。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搬運系統,進行向規定之處理裝置供給的顯示面板之搬運及從規定之處理裝置排出的顯示面板之搬運之至少任一方,其特徵在於,具備:第一托盤載台及第二托盤載台,其載置可收容形成為矩形狀的顯示面板的托盤;機器人,其進行顯示面板從載置於第一托盤載台的托盤及載置於第二托盤載台的托盤之搬出和顯示面板向載置於第一托盤載台的托盤及載置於第二托盤載台的托盤之搬入之至少任一方;攝像機,其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取數據,在顯示面板上形成有記錄數據的數據記錄部,機器人具備:面板把持部,其以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把持顯示面板;轉動機構,其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使面板把持部轉動,如果將與上下方向正交的規定之方向設為第一方向,將與上下方向和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為第二方向,則第一托盤載台和第二托盤載台以在第一方向上隔開規定之間隔的狀態下相鄰的方式配置,攝像機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和第二托盤載台之間,並且以攝像機之光軸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機器人以顯示面板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將顯示面板搬運到攝像機之上方,並且以使數據記錄部配置在比顯示面板之第一方向之中心靠第二托盤載台側的方式搬運顯示面板。
在本發明之搬運系統中,機器人具備以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把持顯示面板的面板把持部和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使面板把持部轉動的轉動機構。又,在本發明中,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數據時,機器人以顯示面板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向攝像機之上方搬運顯示面板,同時,以顯示面板之數據記錄部被配
置在比顯示面板之第一方向之中心靠第二托盤載台側的方式搬運顯示面板。即,在本發明中,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數據時,機器人使用使面板把持部轉動的轉動機構,以顯示面板之數據記錄部被配置在比顯示面板之第一方向之中心靠第二托盤載台側的方式搬運顯示面板。
因此,在本發明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顯示面板之各個位置,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數據時,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之第一方向之中心亦不會向比攝像機靠第二托盤載台側移動。亦即,在本發明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顯示面板之各個位置,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數據時,面板把持部之、把持顯示面板之第一方向之中心的部分亦不會向比攝像機靠第二托盤載台側移動。因此,在本發明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顯示面板之各個位置,亦能夠縮小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之、第一托盤載台和第二托盤載台排列的方向(第一方向)上的面板把持部之移動範圍。
在本發明中,理想的是,控制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的輸入部,機器人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基於輸入到輸入部的位置資訊將顯示面板搬運到攝像機之上方。如果這樣構成,藉由將數據記錄部之位置資訊輸入輸入部,能夠設定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之機器人之動作。因此,能夠容易地設定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之機器人之動作。
在本發明中,設第二方向之一側為第三方向側、第三方向側之相反
側為第四方向側、在形成為矩形狀的顯示面板之一對角線上配置的兩個角部分別為第一角部時,例如,搬運系統具備從顯示面板之下側探測第一角部的第二攝像機,機器人具備向面板把持部之外周側擴展的兩個擴張構件,面板把持部把持配置於面板把持部及擴張構件之下側的顯示面板,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把持部之外形比顯示面板之外形小,從上側觀察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時,兩個第一角部各自被兩個擴張構件分別覆蓋,攝像機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及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三方向側之端部,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在顯示面板配置於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兩個第一角部中之一第一角部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側且第三方向側,另一第一角部配置於第二托盤載台側且第四方向側。
在這種情況下,從上側觀察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時,顯示面板之兩個第一角部各自由向面板把持部之外周側擴展的兩個擴張構件分別覆蓋,因此,即使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把持部之外形比顯示面板之外形小,亦能夠提高映射至第二攝像機上的顯示面板之第一角部和擴張構件之下表面的對比度,其結果,能夠藉由第二攝像機正確地探測顯示面板之第一角部。因此,能夠將面板把持部小型化,並且能夠正確地探測顯示面板之角部。
又,在這種情況下,攝像機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及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三方向側之端部。又,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側的第一角部配置於第三方向側,覆蓋該第一角部的擴張構件配置於第三方向側。因此,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能夠縮小向第一托盤載台搬運托盤的搬運機構和覆蓋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側的第一角部的擴張構件發生干擾的面板把持部之動作範圍。
在本發明中,理想的是,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及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當將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在顯示面板配置於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覆蓋配置於第二托盤載台側且第四方向側的第一角部的擴張構件設為第一擴張構件時,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在顯示面板配置於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第一擴張構件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亦即第一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將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與第二方向平行地配置的顯示面板之端面亦即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側的端面設為第二端面,將顯示面板之、第二端面之相反側之端面設為第三端面時,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三端面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二端面配置於比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靠第二托盤載台側,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顯示面板之中心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一端面配置於比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靠第一托盤載台側,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三端面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第二端面之距離、和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顯示面板之中心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第一端面之距離大致相等。
如果這樣構成,則能夠縮小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托盤載台和第二托盤載台的間隔,並且,能夠防止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
時,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和向第一托盤載台搬運托盤的搬運機構的干擾,同時,能夠防止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及第一擴張構件和向第二托盤載台搬運托盤的搬運機構的干擾。
在本發明中,理想的是,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及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將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與第二方向平行地配置的顯示面板之端面亦即配置於第一托盤載台側的端面設為第二端面,將顯示面板之第二端面之相反側之端面設為第三端面時,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三端面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二端面配置於比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靠第二托盤載台側,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顯示面板之中心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第三端面配置於比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靠第一托盤載台側,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三端面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第二端面之距離、和在第二端面及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顯示面板之中心和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第三端面之距離大致相等。
如果這樣構成,則能夠縮小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托盤載台和第二托盤載台的間隔,並且,能夠防止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和向第一托盤載台搬運托盤的搬運機構
的干擾,同時,能夠防止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和向第二托盤載台搬運托盤的搬運機構的干擾。
在本發明中,理想的是,具備第二機器人,上述第二機器人進行載置於第一托盤載台的托盤之搬出及載置於第二托盤載台的托盤之搬出、和托盤向第一托盤載台之搬入及托盤向第二托盤載台之搬入的至少任一方,控制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及表示顯示面板之大小的資訊亦即尺寸資訊的輸入部,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在顯示面板配置於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在被面板把持部把持的顯示面板及機器人之至少任一方和第一托盤載台或第二托盤載台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情況下,將形成有數據記錄部的顯示面板之區域設為干擾區域,此時,控制部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的至少位置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是否形成於干擾區域,在數據記錄部形成於干擾區域的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限制第二機器人之動作。
如果這樣構成,即使數據記錄部形成於干擾區域,亦能夠防止在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把持於面板把持部的顯示面板及機器人和第二機器人之干擾。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在具備載置可收容液晶面板等顯示面板的托盤的兩個托盤載台、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數據的攝像機、朝向攝像機搬運顯示面板的機器人的搬運系統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記錄於顯示面板之各個位置,亦能夠縮小藉由攝像機讀取記錄於顯示面板的數據時之、兩個托盤載台排列的方向上的機器人之面板把持部之移動範圍。
1:搬運系統
2:液晶面板(顯示面板)
2a:數據記錄部
2b、2c:角部(第一角部)
2d:一端面(顯示面板之端面)
2e:另一端面(顯示面板之端面)
2f:區域
2g:區域
2j、2n:區域(干擾區域)托盤
3:托盤
6:托盤載台(第一托盤載台)
6a:右端面(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
7:托盤載台(第二托盤載台)
7a:左端面(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
8:機器人(第二機器人)
9:機器人
15:處理裝置
16:控制部
17:輸入部
29:面板把持部
30:擴張構件
34:馬達(轉動機構)
41:攝像機
42:攝像機(第二攝像機)
X:第二方向
X1:第四方向
X2:第三方向
Y:第一方向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的搬運系統之側視圖。
圖2係用以從圖1之E-E方向說明搬運系統之圖。
圖3係圖1所示的機器人之立體圖。
圖4係圖3所示的面板把持部及擴張構件之俯視圖。
圖5係圖4所示的面板把持部及擴張構件之側視圖。
圖6(A)、(B)係用以說明藉由圖2所示的攝像機讀取顯示面板之數據時之顯示面板等和托盤載台之位置關係之俯視圖。
圖7(A)、(B)係用以說明藉由圖2所示的攝像機讀取顯示面板之數據時之顯示面板等和托盤載台之位置關係之俯視圖。
圖8係用以說明讀取藉由圖2所示的攝像機讀取顯示面板之數據時之顯示面板等和托盤載台之位置關係之俯視圖。
圖9(A)、(B)係用以說明藉由圖2所示的攝像機讀取顯示面板之數據時之顯示面板等和托盤載台之位置關係之俯視圖。
圖10係用以說明圖3所示的機器人等之動作之流程圖。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
(搬運系統之整體結構)
圖1係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搬運系統1之側視圖。圖2係用以從圖1之E-E方向說明搬運系統1之圖。
本型態之搬運系統1組裝於便攜設備等中使用的中型之液晶顯示器之生產線來使用。該搬運系統1搬運作為顯示面板的液晶面板2,向對液晶面板2進行規定之處理的處理裝置15(參照圖2)供給液晶面板2。亦即,搬
運系統1搬運供給到處理裝置15的液晶面板2。又,搬運系統1搬運中型之液晶面板2(例如9~15英寸之液晶面板)。此外,藉由搬運系統1搬運的液晶面板2亦可以是小型之液晶面板(例如4英寸之液晶面板)。
液晶面板2形成為矩形狀。具體而言,液晶面板2形成為長方形之平板狀。在液晶面板2之離開顯示區域的部位記錄有液晶面板2之檢查數據等數據。具體而言,在液晶面板2之離開顯示區域的部位,作為二維碼或一維碼記錄有檢查數據等數據。亦即,在液晶面板2之、離開顯示區域的部位記錄有光學可讀數據,在液晶面板2上形成有記錄光學可讀數據的數據記錄部2a(參照圖4、圖7)。數據記錄部2a根據液晶面板2之規格形成於液晶面板2之各個位置。
此外,在藉由本型態之搬運系統1搬運的液晶面板2上可以黏貼偏振片(偏振膜),亦可不黏貼偏振片。又,在液晶面板2上可以安裝FPC或晶片,亦可不安裝FPC或晶片。
搬運系統1具備搬運可收容液晶面板2的托盤3的兩個輸送機4、5。輸送機4、5堆疊成多層的托盤3(亦即堆垛起來的托盤3)向水平方向直線地搬運。在以下之說明中,設輸送機4、5對托盤3之搬運方向(圖1等之X方向)為“前後方向”、與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和前後方向正交的方向(圖1等之Y方向)為“左右方向”。又,設前後方向之一側(圖1等之X1方向側)為“前”側、設其相反側(圖1等之X2方向側)為“後側”、左右方向之一側(圖2等之Y1方向側)為“右”側、其相反側(圖2等之Y2方向側)為“左”側。
在本型態中,在搬運系統1之後側配置有處理裝置15。又,本型態之左右方向(Y方向)形成與上下方向正交的規定之方向亦即第一方向,前
後方向形成與作為第一方向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又,在本型態中,後側(X2方向側)形成作為第二方向之一側的第三方向側,前側(X1方向側)形成作為第三方向側之相反側的第四方向側。
又,搬運系統1具備載置托盤3的兩個托盤載台6、7、在輸送機4、5和托盤載台6、7之間搬運托盤3的機器人8、從載置於托盤載台6、7的托盤3搬出液晶面板2的機器人9、從機器人9接受液晶面板2並向處理裝置15供給的供給單元11。托盤載台6、7配置於比輸送機4、5靠後側。供給單元11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7靠後側。本型態之托盤載台6係第一托盤載台,托盤載台7係第二托盤載台。又,機器人8係第二機器人。
又,搬運系統1具備設置輸送機4、5、托盤載台6、7、機器人8以及供給單元11的本體框架12,和設置機器人9的本體框架13。本體框架12之上表面形成為與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狀,在本體框架12之上表面設有輸送機4、5、托盤載台6、7、機器人8、供給單元11。本體框架13係形成為大致門形的門形框架,以在左右方向上橫跨本體框架12之後端側部分的方式設置。機器人9設置於本體框架13之上表面部。
輸送機4、5係具備複數個輥的輥式輸送機。輸送機4和輸送機5在左右方向上相鄰配置。輸送機4將堆疊的托盤3朝向後側搬運,輸送機5將堆疊的托盤3朝向前側搬運。在藉由輸送機4搬運的托盤3內收容有液晶面板2。另一方面,在藉由輸送機5搬運的托盤3內未收容液晶面板2,藉由輸送機5搬運的托盤3為空托盤。
藉由作業者從臨時放置用之貨架(省略圖示)運送的堆疊狀態之托盤3被載置於輸送機4之前端側。載置於輸送機4之前端側的堆疊狀態之托盤3被向後側搬運,被搬運到輸送機4之後端側的堆疊狀態之托盤3如後述
被機器人8卸載。又,在輸送機5之後端側,如後述藉由機器人8堆疊空之托盤3。將托盤3堆疊到規定層數後,堆疊狀態之托盤3被搬運到前側。被搬運到輸送機5之前端側的堆疊狀態之托盤3藉由作業者運到空托盤用之貨架。
托盤載台6、7形成為長方形之平板狀。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形成為同形狀。托盤載台6、7固定於從本體框架12之上表面立起的架台之上端(參照圖1)。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以在左右方向上隔開規定間隔的狀態且以相鄰的方式配置。在本型態中,將托盤載台6配置於左側,將托盤載台7配置於右側。又,托盤載台6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與輸送機4大致相同的位置,托盤載台7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與輸送機5大致相同的位置。
又,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在前後方向上配置於相同的位置。托盤載台6、7之上表面形成為與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狀。在托盤載台6、7上載置一個托盤3。又,托盤載台6、7被配置成形成為長方形狀的托盤載台6、7之長度方向之端面(托盤載台6、7之短邊)與左右方向平行,托盤載台6、7之寬度方向之端面(托盤載台6、7之長邊)與前後方向平行。
控制搬運系統1的控制部16(搬運系統1之控制部16,參照圖2)具備輸入搬運系統1之控制需要的規定之資訊的輸入部17、及存儲藉由輸入部17輸入的資訊的存儲部18。控制部16例如為PLC,輸入部17例如係觸摸面板。又,存儲部18具備RAM等。向輸入部17輸入表示藉由搬運系統1搬運的液晶面板2之大小的資訊亦即液晶面板2之尺寸資訊、及表示在液晶面板2之哪個位置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資訊亦即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等。
(機器人及供給單元之結構)
圖3係圖1所示的機器人9之立體圖。圖4係圖3所示的面板把持部29及擴張構件30之俯視圖。圖5係圖4所示的面板把持部29及擴張構件30之側視圖。
機器人8係所謂三軸正交機器人。該機器人8具備形成為門形的本體框架20、以相對於本體框架20可向左右方向滑動的方式保持於本體框架20的可動框架21、以相對於可動框架21可向前後方向滑動的方式保持於可動框架21的可動框架22、以相對於可動框架22可向上下方向滑動的方式保持於可動框架22的可動框架23、安裝於可動框架23的托盤把持部24。又,機器人8具備使可動框架21向左右方向滑動的驅動機構、使可動框架22向前後方向滑動的驅動機構、使可動框架23向上下方向滑動的驅動機構。
本體框架20之高度比輸送機4、5之高度高,本體框架20以在左右方向上橫跨輸送機4、5的方式設置。可動框架21被安裝於本體框架20之上表面側。該可動框架21被配置於比載置於輸送機4、5的堆疊狀態之托盤3靠上側。可動框架22安裝於可動框架21之右側。可動框架23安裝於可動框架22之後端側。托盤把持部24安裝於可動框架23之下端。該托盤把持部24具備吸附托盤3的複數個吸附部。該吸附部在機器人8搬運托盤3時,與托盤3之上表面接觸而真空吸附托盤3。
機器人8進行托盤3向托盤載台6、7之搬入和載置於托盤載台6、7的托盤3之搬出。亦即,機器人8進行托盤3從輸送機4向托盤載台6、7之搬運和托盤3從托盤載台6、7向輸送機5的搬運。具體而言,機器人8將搬運到輸送機4之後端側的堆疊狀態之托盤3逐一搬運到托盤載台6或托盤載台7,將輸送機4上之堆疊狀態之托盤3卸載。又,機器人8將變為空的一個
托盤3從托盤載台6或托盤載台7搬運到輸送機5之後端側,將托盤3堆疊在輸送機5上。
機器人9係所謂的並聯連桿機器人。該機器人9具備本體部25、與本體部25連結的三根桿26、與三根桿26分別連結的三個臂部27、與三個臂部27連結的頭單元28、安裝於頭單元28的面板把持部29、向面板把持部29之外周側擴展的兩個擴張構件30。機器人9以懸掛於本體框架13之上表面部的方式設置。又,本體部25配置於托盤載台6、7之上方,並且配置於比機器人8之本體框架20靠後側。此外,圖1、圖2中省略擴張構件30之圖示。
三根桿26按照向本體部25之外周側以大致等角度節距呈大致放射狀伸出的方式與本體部25連結。即,三根桿26按照向本體部25之外周側以大致120°節距呈大致放射狀伸出的方式與本體部25連結。又,三根桿26之基端側可轉動地與本體部25連結。在本體部25和桿26之連結部配置有使桿26轉動的附有減速器的馬達31。本型態之機器人9具備使三根桿26分別轉動的三個馬達31。馬達31之輸出軸固定於桿26之基端側。
臂部27之基端側可轉動地與桿26之前端側連結。具體而言,臂部27包含相互平行的直線狀之兩根臂32,兩根臂32各自的基端側可轉動地與桿26之前端側連結。頭單元28可轉動地與三個臂部27之前端側連結。亦即,頭單元28可轉動地與六個臂32之前端側連結。在機器人9上,藉由個別地驅動三個馬達31,能夠使頭單元28在規定之區域內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後方向之任意之位置、且以頭單元28一直保持固定之姿勢的狀態(具體而言,面板把持部29維持朝向下側之狀態)移動。
面板把持部29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平板狀。該面板把持部29以形成
為平板狀的面板把持部29之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裝於頭單元28之下端。又,在頭單元28之上端安裝有馬達34(參照圖3)。面板把持部29與馬達34連結,藉由馬達34之動力可進行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的轉動。具體而言,面板把持部29可以進行以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平板狀的面板把持部29之中心為轉動中心的轉動。本型態之馬達34係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使面板把持部29轉動的轉動機構。此外,偏離面板把持部29之中心的位置亦可以為面板把持部29之轉動中心。
面板把持部29具備真空吸附液晶面板2的複數個吸附部33(參照圖5),吸附把持液晶面板2。具體而言,吸附部33設於面板把持部29之下表面側,面板把持部29藉由吸附部33吸附液晶面板2之上表面,從而把持液晶面板2。即,面板把持部29把持配置於面板把持部29之下側的液晶面板2。又,面板把持部29以液晶面板2之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把持液晶面板2。
擴張構件30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薄板狀。如圖4所示,兩個擴張構件30分別以從配置在形成為大致長方形之平板狀的面板把持部29之一對角線上的兩個角部分別向對角線之延長線上擴展的方式,固定於該兩個角部各自之上。又,擴張構件30以從上下方向觀察時,面板把持部29之長邊之方向和擴張構件30之長邊之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於面板把持部29。又,擴張構件30被固定於面板把持部29之上表面,被面板把持部29把持的液晶面板2配置於擴張構件30之下側。在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安裝有形成為平板狀或膜狀的偏振構件(偏振片或偏振膜)。
如圖4所示,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把持部29之外形比液晶面板2之外形小。液晶面板2以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面板把持
部29之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把持於面板把持部29。又,液晶面板2以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長邊之方向和面板把持部29之長邊之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被面板把持部29把持。又,把持於面板把持部29的液晶面板2配置於面板把持部29及擴張構件30之下側。此外,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把持於面板把持部29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面板把持部29之中心亦可錯開。
從下側觀察把持於面板把持部29的液晶面板2時,配置於形成為長方形狀的液晶面板2之一對角線上的兩個角部2b、2c(參照圖4)各自與兩個擴張構件30分別重疊。即,從上側觀察把持於面板把持部29的液晶面板2時,兩個角部2b、2c各自被兩個擴張構件30分別覆蓋。擴張構件30形成為比角部2b、2c更向液晶面板2之外周側擴展,角部2b、2c藉由擴張構件30從上側完全覆蓋。本型態之角部2b、2c係第一角部。
機器人9從載置於托盤載台6的托盤3或載置於托盤載台7的托盤3逐一搬出液晶面板2。具體而言,機器人9從托盤3逐一搬出液晶面板2,直至載置於托盤載台6、7的托盤3變為空。又,機器人9將從托盤3搬出的液晶面板2搬運到後述之滑動載台48。
供給單元11具備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光學可讀數據的攝像機41(參照圖2)。又,供給單元11具備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的兩個攝像機42、將藉由攝像機41讀取了數據後之液晶面板2向處理裝置15搬運的機器人44、從向處理裝置15搬運的液晶面板2去除靜電的電離器(除靜電裝置)45、將藉由攝像機41讀取了數據後之液晶面板2朝向機器人44搬運的搬運裝置46。本型態之攝像機42係第二攝像機。
攝像機4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之間。又,攝
像機42以攝像機42之光軸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攝像機42配置於比被面板把持部29把持的液晶面板2靠下側,從液晶面板2之下側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具體而言,兩個攝像機42分別從液晶面板2之下側探測兩個角部2b、2c各自之位置。在攝像機42之透鏡之前端安裝有偏振濾光鏡。攝像機42之偏振濾光鏡之相位和黏貼於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的偏振構件之相位錯開90°。
在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從照明(圖示省略)射出並藉由反射板(圖示省略)反射之光(亦即,間接光)從下側向液晶面板2進行照射。朝向液晶面板2反射光的反射板之上表面例如形成白色。此外,在反射板之上表面形成白色的情況下,亦可不在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貼附偏振構件。在這種情況下,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形成黑色。又,在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未黏貼偏振構件的情況下,亦可不在攝像機42上安裝偏振濾光鏡。
攝像機41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之間。在本型態中,攝像機41配置於比左右方向上的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之間之中心位置靠右側(托盤載台7側)。又,攝像機41以攝像機41之光軸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攝像機41配置於比被面板把持部29把持的液晶面板2靠下側。
又,攝像機41配置於托盤載台6、7之後端側。在本型態中,攝像機41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7之後端面稍靠後側。又,攝像機41配置於比攝像機42稍靠後側。攝像機41從液晶面板2之下側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在攝像機41讀取數據時,從照明(圖示省略)射出的光從下側向液晶面板2照射。
搬運裝置46具備載置液晶面板2的滑動載台48(參照圖2)、以可進行向左右方向之滑動的方式保持滑動載台48的固定框架、使滑動載台48相對於固定框架向左右方向滑動的驅動機構。滑動載台48具備真空吸附載置於滑動載台48之上表面的液晶面板2的複數個吸附部。
機器人44具備真空吸附並把持液晶面板2的面板把持部49(參照圖2)、以可進行向上下方向之滑動的方式保持面板把持部49的可動框架、以可進行向左右方向之滑動的方式保持可動框架的第二可動框架、以可進行向前後方向之滑動的方式保持第二可動框架的固定框架、使面板把持部49相對於可動框架升降的升降機構、使可動框架相對於第二可動框架向左右方向滑動的驅動機構、使第二可動框架相對於固定框架向前後方向滑動的驅動機構。
(液晶面板之對位動作、數據讀取動作及向處理裝置之搬入動作之概略)在搬運系統1中,機器人9把持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中之液晶面板2並將其搬運到攝像機42之上方。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機器人9搬運液晶面板2,使液晶面板2之兩個角部2b、2c中之一角部2b之附近部分配置在兩個攝像機42中之一攝像機42之正上方,另一角部2c之附近部分配置在另一攝像機42之正上方。當液晶面板2被搬運到攝像機42之上方時,藉由兩個攝像機42從下側探測兩個角部2b、2c之位置。
當藉由攝像機42探測到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時,機器人9基於攝像機42之角部2b、2c之位置之探測結果,一邊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一邊將液晶面板2從攝像機42之上方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亦即,機器人9基於攝像機42中之探測結果使面板把持部29移動,一邊進行液晶面板2
之對位,一邊將液晶面板2從攝像機42之上方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具體而言,機器人9基於攝像機42中之探測結果驅動馬達31、34,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使面板把持部29稍微轉動,或者使面板把持部29向前後左右方向移動,藉此,一邊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一邊將液晶面板2從攝像機42之上方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
當液晶面板2被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時,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藉由攝像機41讀取的液晶面板2之數據被作為讀取了數據的液晶面板2之個別數據與讀取了數據的液晶面板2相關聯。當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機器人9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滑動載台48,將液晶面板2載置在滑動載台48上。
當液晶面板2被載置在滑動載台48上時,搬運裝置46使滑動載台48移動,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機器人44之面板把持部49能夠把持液晶面板2的位置。機器人44藉由面板把持部49真空吸附把持藉由搬運裝置46搬運的液晶面板2,從滑動載台48將液晶面板2搬入處理裝置15。
(數據讀取時之機器人之動作及數據讀取時之液晶面板等之位置)
圖6~圖9係用以說明藉由圖2所示的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之液晶面板2等和托盤載台6、7之位置關係之俯視圖。圖10係用以說明圖3所示的機器人9等之動作之流程圖。
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機器人9以液晶面板2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的方式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具體而言,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機器人9以形成為長方形狀的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液晶面板2之長邊)與前後方向平行的方式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
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液晶面板2配置在攝像機41之上方的狀態下,液晶面板2之兩個角部2b、2c中之一角部2b或角部2c配置於左後側,另一角部2c或角部2b配置於右前側。亦即,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液晶面板2配置在攝像機41之上方的狀態下,一角部2b或角部2c配置於托盤載台6側且後側,另一角部2c或角部2b配置於托盤載台7側且前側。
因此,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液晶面板2配置在攝像機41之上方的狀態下,覆蓋一角部2b或角部2c的擴張構件30配置於左後側,覆蓋另一角部2c或角部2b的擴張構件30(第一擴張構件)配置於右前側。又,如上所述,托盤載台6、7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亦即,托盤載台7側之端面)6a及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亦即,托盤載台6側之端面)7a與前後方向平行。
又,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液晶面板2配置在攝像機41之上方的狀態下,配置於左後側的擴張構件30之左端面(托盤載台6側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托盤載台7側之端面、第一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又,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液晶面板2配置在攝像機41之上方的狀態下,配置於左後側的擴張構件30之左端面配置於比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靠左側,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配置於比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靠右側。
如圖6(A)所示,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第三端面)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第二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靠右側(托盤載台7側)。又,如圖6
(B)所示,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左右方向上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靠左側(托盤載台6側)。
在本型態中,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和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之間之距離L1(參照圖6(A))、和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左右方向上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和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之間之距離L2(參照圖6(B))大致相等。
又,在藉由攝像機42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時,機器人9以形成為長方形狀的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的方式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2之上方。具體而言,在藉由攝像機42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時,機器人9以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一端面2d配置於右側、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另一端面2e配置於左側的方式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2之上方(參照圖4)。
如上所述,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一端面2d及另一端面2e)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左右方向上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被配置於比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靠左側。
因此,如圖7(A)所示,在比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中心(藉由攝
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之左右方向上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靠一端面2d側之、液晶面板2之區域2f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具體而言,在區域2f之下表面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即使在與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機器人9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液晶面板2及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亦不會重疊。
另一方面,如圖8所示,在比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中心靠另一端面2e側之、液晶面板2之區域2g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具體而言在區域2g之下表面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下,如果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在與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機器人2向攝像機41之上方搬運液晶面板2,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液晶面板2或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就有可能重疊。托盤載台7之上方構成機器人8之托盤把持部24等之移動範圍。因此,若液晶面板2或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重疊,進行托盤3向托盤載台7之搬運動作的機器人8和液晶面板2或擴張構件30就有可能發生干擾。
在本型態中,在區域2f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機器人9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在與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另一方面,在區域2g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下,機器人9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在從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到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轉動了大致180°的方向上,將液
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參照圖7(B))。亦即,在區域2g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下,機器人9在藉由攝像機42探測到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後,使面板把持部29轉動大致180°,之後,將液晶面板2配置於攝像機41之上方。
這樣,在本型態中,在區域2f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及在區域2g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中之任一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機器人9都以數據記錄部2a被配置在比液晶面板2之左右方向之中心靠右側(托盤載台7側)的方式搬運液晶面板2。
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區域2f、或者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區域2g。又,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機器人9基於來自控制部16之控制指令,在與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或者在從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轉動了大致180°的方向上,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亦即,機器人9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將液晶面板2搬運至攝像機41之上方。
又,在本型態中,在藉由在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配置覆蓋角部2b的擴張構件30的範圍和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上從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一端面2d朝向另一端面2e側的規定之範圍限定的液晶面板2之區域2j(參照圖9)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具體而言,在區域2j之下表面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覆蓋角部2b的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6有可能在上下方向上重疊
(參照圖9(A))。
同樣,在藉由在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配置覆蓋角部2c的擴張構件30的範圍和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上從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另一端面2e朝向一端面2d側的規定之範圍限定的液晶面板2之區域2n(參照圖9)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具體而言,在區域2n之下表面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覆蓋角部2c的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6有可能在上下方向上重疊。
另一方面,在本型態中,如上所述,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由於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靠右側,因此在液晶面板2之、除了區域2j、2n之外的區域2p(參照圖9)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具體而言,在區域2p之下表面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6不會在上下方向上重疊(參照圖9(B))。
托盤載台6之上方成為機器人8之托盤把持部24等之移動範圍。因此,若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6在上下方向上重疊,進行托盤3向托盤載台6之搬運動作的機器人8和擴張構件30就有可能發生干擾。在本型態中,當數據記錄部2a形成於區域2j、2n時,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機器人8之動作被限制。具體而言,在區域2j、2n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開始使液晶面板2從攝像機42之上方向攝像機41之上方移動之後,立即結束藉由攝像機41對液晶面板2之數據的讀取,直至液晶面板2被載置在滑動載台48上為止,機器人8之托盤把持部24不移動。另一方
面,在區域2p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下,機器人8之動作不受限制。
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區域2j、2n。又,在數據記錄部2a形成於區域2j、2n的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控制部16限制機器人8之動作。本型態之區域2j、2n為干擾區域,該干擾區域係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在液晶面板2被配置於攝像機41之上方有的狀態下,機器人9之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6在上下方向上重疊時,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液晶面板2之區域。
此外,總結機器人9等之動作時,例如,如圖10所示的流程圖所示。亦即,當液晶面板2之尺寸資訊或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等之規定之資訊被輸入到輸入部17而開始自動運轉時,機器人9把持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中之液晶面板2(步驟S1),將其搬運到攝像機42之上方(步驟S2)。之後,藉由攝像機42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時,機器人9開始將液晶面板2從攝像機42之上方移動到攝像機41之上方(步驟S3)。
此時,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區域2j、2n(步驟S4)。在步驟S4中,在數據記錄部2a形成於區域2j、2n的情況下,控制部16在限制了機器人8之動作後(步驟S5),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區域2f、或者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區域2g(步驟S6)。另一方面,在步驟S4中,在區域2p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下,直接進入步驟S6。
在步驟S6中,在區域2f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下,機器人9以與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同樣之方向將液晶面
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步驟S7)。另一方面,在步驟S6中,在區域2g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下,機器人9在從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轉動了大致180°的方向上,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步驟S8)。在步驟S7、S8中,在將液晶面板2向攝像機41之上方搬運時,基於攝像機42中之角部2b、2c之位置之探測結果,一邊進行液晶面板2之對位,一邊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
之後,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步驟S9)。當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機器人9向滑動載台48搬運液晶面板2(步驟S10)。又,機器人9將液晶面板2載置於滑動載台48之後(步驟S11),返回步驟S1,把持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中之其他液晶面板2。
(本型態之主要的效果)
如以上說明,在本型態中,在液晶面板2之區域2f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及液晶面板2之區域2g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情況中之任一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機器人9亦以數據記錄部2a配置在比液晶面板2之左右方向之中心靠右側的方式搬運液晶面板2。
因此,在本型態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液晶面板2之各個位置,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被面板把持部29把持的液晶面板2之左右方向之中心亦不會向比攝像機41靠右側移動。亦即,在本型態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液晶面板2之各個位置,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把持液晶面板2之左右方向之中心的面板把持部29之左右方向之中心部分亦不會向比攝像機41靠右側移動。因此,在本型態中,即使光學可讀數據被記錄於液晶面板2之各個位
置,亦能夠縮小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之、左右方向上的面板把持部29之移動範圍。
在本型態中,機器人9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以數據記錄部2a被配置在比液晶面板2之左右方向之中心靠右側的方式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亦即,在本型態中,通過將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輸入輸入部17,設定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之機器人9之動作。因此,在本型態中,可以容易地設定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之機器人9之動作。
在本型態中,從上側觀察把持於面板把持部29的液晶面板2時,兩個角部2b、2c各自被兩個擴張構件30分別覆蓋,在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與角部2b、2c一起映射到攝像機42。又,在本型態中,黏貼於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的偏振構件之相位和攝像機42之偏振濾光鏡之相位錯開90°,映射到攝像機42的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變黑。
因此,在本型態中,即使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把持部29之外形比液晶面板2之外形小,亦能夠提高映射到攝像機42的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和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之對比度,其結果,能夠藉由攝像機42正確地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因此,在本型態中,能夠將面板把持部29小型化,並且能夠正確地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將液晶面板2高精度地對位。
此外,即使在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未黏貼偏振構件,且在攝像機42未安裝偏振濾光鏡的情況下,只要朝向液晶面板2反射光的反射板之上表
面形成白色、且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形成黑色,則能夠提高映射到攝像機42的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和擴張構件30之下表面之對比度。因此,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面板把持部29之外形比液晶面板2之外形小,亦能夠藉由攝像機42正確地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
在本型態中,攝像機41配置於托盤載台6、7之後端側。又,在本型態中,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在攝像機41之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2的狀態下,一擴張構件30配置於左後側,另一擴張構件30配置於右前側。因此,在本型態中,能夠在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縮小區域2j、2n。
亦即,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在攝像機41之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2的狀態下,一擴張構件30配置於左前側,另一擴張構件30配置於右後側的情況下,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的區域2j、2n之範圍為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之全區域,但在本型態中,在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配置覆蓋角部2b的擴張構件30的範圍成為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的區域2j之範圍,在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配置覆蓋角部2c的擴張構件30的範圍成為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的區域2n之範圍。因此,在本型態中,能夠在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上縮小區域2j、2n。
在本型態中,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和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之間之距離L1、和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左右方向上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
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和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之間之距離L2大致相等。因此,在本型態中,能夠縮小左右方向上的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之間隔,並且能夠防止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之、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和機器人8之干擾、及液晶面板2和機器人8之干擾。
在本型態中,在區域2j、2n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時,在開始液晶面板2從攝像機42之上方向攝像機41之上方之移動之後,立即結束藉由攝像機41之液晶面板2之數據之讀取,直至液晶面板2被載置在滑動載台48上為止,機器人8之托盤把持部24不移動。因此,在本型態中,即使在區域2j、2n形成數據記錄部2a,亦能夠防止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配置於左後側的擴張構件30和機器人8之干擾。
(其他實施方式)
上述的方式係本發明之最佳方式之一例,但不限於此,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要旨的範圍內能夠實施各種變形。
在上述的方式中,亦可以是,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圖6(A)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靠左側。在這種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有時液晶面板2之左端側部分和托盤載台6在上下方向上重疊。
在這種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在攝像機41之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2的狀態下,液晶面板2和托盤載台6在上下方向上重疊時,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液晶面板2之區域亦形成干擾區
域。又,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及液晶面板2之尺寸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干擾區域。
在上述的方式中,亦可以是,在圖6(A)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左後側的擴張構件30之左端面被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靠右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干擾區域2j、2n,所以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不需要限制機器人8之動作。
在上述的方式中,亦可以是,在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並且左右方向上的液晶面板2之中心和攝像機41之中心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圖6(B)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之右端面被配置於比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靠右側。
在這種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有時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重疊。在這種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在攝像機41之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2的狀態下,配置於右前側的擴張構件30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重疊時,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液晶面板2之區域形成干擾區域。又,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干擾區域。
又,在上述的方式中,在圖6(B)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亦可配置於比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靠右側。在這種情況下,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有時液晶面板2之右端側部分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重疊。在這種情況下,在藉
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液晶面板2的數據時,在攝像機41之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2的狀態下,液晶面板2和托盤載台7在上下方向上重疊時,形成有數據記錄部2a的液晶面板2之區域亦形成干擾區域。又,在這種情況下,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及液晶面板2之尺寸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是否形成於干擾區域。
在上述的方式中,供給單元11亦可不具備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的攝像機42。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9亦可不具備擴張構件30。在機器人9不具備擴張構件30的情況下,理想的是,在圖6(A)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靠右側,在圖6(B)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靠左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干擾區域,所以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記錄於數據記錄部2a的數據時,不需要限制機器人8之動作。
又,在這種情況下,優選在圖6(A)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與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之距離、和在圖6(B)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與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之距離大致相等。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縮小左右方向上的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之間隔,並且消除干擾區域。
此外,在圖6(A)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左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之右端面6a靠左側的情況、及在圖6(B)所示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液晶面板2之右端面配置於比托盤載台7之左端面7a靠右側的情況的至少任一情況下,控制部16基於被輸入到輸入部17的數據記錄部2a之位置資訊及液晶面板2之尺寸資訊,判斷數據記錄部2a
是否形成於干擾區域。
又,在供給單元11不具備攝像機42的情況下,例如,機器人9以形成為長方形狀的液晶面板2之寬度方向之端面與前後方向平行的方式,把持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中之液晶面板2。又,機器人9基於來自控制部16之控制指令,在與機器人9把持液晶面板2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或者以從機器人9把持液晶面板2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到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轉動了大致180°的方向,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
在上述的方式中,例如,在藉由攝像機42探測液晶面板2之角部2b、2c時,機器人9亦可以形成為長方形狀的液晶面板2之長度方向之端面(液晶面板2之短邊)與前後方向平行的方式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2之上方。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9根據形成數據記錄部2a的位置,以從藉由攝像機42探測角部2b、2c時之液晶面板2之方向到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向一方向或另一方向轉動了大致90°的方向,將液晶面板2搬運到攝像機41之上方。
在上述的方式中,在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時,在攝像機41之上方配置有液晶面板2的狀態下,亦可以是一擴張構件30配置於左前側,另一擴張構件30配置於右後側。又,在上述的方式中,搬運系統1可以是用以搬運從處理裝置15排出的液晶面板2之系統,亦可以是用以搬運供給到處理裝置15的液晶面板2,並且搬運從處理裝置15排出的液晶面板2之系統。
在搬運系統1搬運從處理裝置15排出的液晶面板2的情況下,機器人9將從處理裝置15排出的液晶面板2搬入載置於托盤載台6、7的托盤3。
又,在這種情況下,在將液晶面板2搬入托盤3之前,藉由攝像機41讀取液晶面板2之數據。又,在搬運系統1搬運供給到處理裝置15的液晶面板2,同時搬運從處理裝置15排出的液晶面板2的情況下,機器人9從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搬出液晶面板2,同時,將從處理裝置15排出的液晶面板2搬入托盤載台6、7上之托盤3。
在上述的方式中,機器人8可以僅進行托盤3向托盤載台6、7之搬入,亦可僅進行載置於托盤載台6、7的托盤3之搬出。又,在上述的方式中,攝像機41亦可配置於比托盤載台6、7之後端面靠前側。進而,在上述的方式中,攝像機41亦可配置於左右方向上的托盤載台6和托盤載台7之間之中心位置。又,在上述的方式中,供給單元11具備的攝像機42之數量亦可以是一個。又,在上述的方式中,亦可以是複數個托盤3以彼此不重疊的方式載置於托盤載台6、7上。
在上述的方式中,機器人9係並聯連桿機器人,但機器人9亦可以是水平多關節機器人或垂直多關節機器人等機器人。又,在上述的方式中,機器人8係三軸正交機器人,但機器人8亦可以是水平多關節機器人等機器人。進而,在上述的方式中,藉由搬運系統1搬運的顯示面板係液晶面板2,但藉由搬運系統1搬運的顯示面板亦可以是液晶面板2以外之顯示面板。例如,藉由搬運系統1搬運的顯示面板亦可以是有機EL面板。
2‧‧‧液晶面板(顯示面板)
2a‧‧‧數據記錄部
2b、2c‧‧‧角部(第一角部)
2d‧‧‧一端面(顯示面板之端面)
2e‧‧‧另一端面(顯示面板之端面)
2f‧‧‧區域
2g‧‧‧區域
6‧‧‧托盤載台(第一托盤載台)
6a‧‧‧右端面(第一托盤載台之、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
7‧‧‧托盤載台(第二托盤載台)
7a‧‧‧左端面(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
30‧‧‧擴張構件
41‧‧‧攝像機
X‧‧‧第二方向
X1‧‧‧第四方向
X2‧‧‧第三方向
Y‧‧‧第一方向
Claims (9)
- 一種搬運系統,進行向規定之處理裝置供給的顯示面板之搬運及從規定之處理裝置排出的顯示面板之搬運之至少任一方,其特徵在於,具備:第一托盤載台及第二托盤載台,其載置可收容形成為矩形狀的上述顯示面板的托盤;機器人,其進行上述顯示面板從載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及載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和上述顯示面板向載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及載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入之至少任一方;攝像機,其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光學可讀取數據,在上述顯示面板上形成有記錄上述數據的數據記錄部,上述機器人具備:面板把持部,其以上述顯示面板之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把持上述顯示面板;轉動機構,其以上下方向為轉動之軸向使上述面板把持部轉動,若設與上下方向正交的規定之方向為第一方向、與上下方向和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為第二方向,則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和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在第一方向上,在隔開規定之間隔的狀態下相鄰配置,上述攝像機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和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間,並且以上述攝像機之光軸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上述機器人以上述顯示面板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式將上述顯示面板搬運到上述攝像機之上方,並且以使上述數據記錄部配置在比上述顯示面板之第 一方向之中心靠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的方式搬運上述顯示面板。
- 如請求項1之搬運系統,其中,控制上述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上述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上述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的輸入部,上述機器人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基於輸入到上述輸入部的上述位置資訊將上述顯示面板搬運到上述攝像機之上方。
- 如請求項1或2之搬運系統,其中,設第二方向之一側為第三方向側、第三方向側之相反側為第四方向側、在形成為矩形狀的上述顯示面板之一對角線上配置的兩個角部分別為第一角部時,上述搬運系統具備從上述顯示面板之下側探測上述第一角部的第二攝像機,上述機器人具備向上述面板把持部之外周側擴展的兩個擴張構件,上述面板把持部把持配置於上述面板把持部及上述擴張構件之下側的上述顯示面板,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上述面板把持部之外形比上述顯示面板之外形小,從上側觀察把持於上述面板把持部的上述顯示面板時,兩個上述第一角部各自被兩個上述擴張構件分別覆蓋,上述攝像機配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及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第三方 向側之端部,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兩個上述第一角部中之一上述第一角部配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且第三方向側,另一上述第一角部配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且第四方向側。
- 如請求項3之搬運系統,其中,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及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當將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覆蓋配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且第四方向側的上述第一角部的上述擴張構件設為第一擴張構件時,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上述第一擴張構件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亦即第一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將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與第二方向平行地配置的上述顯示面板之端面亦即配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的端面設為第二端面,將上述顯示面板之、上述第二端面之相反側之端面設為第三端面時,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上述第三端面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上述第二端面配置於比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 之端面靠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顯示面板之中心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上述第一端面配置於比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靠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上述第三端面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上述第二端面之距離、和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顯示面板之中心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上述第一端面之距離相等。
- 如請求項1或2之搬運系統,其中,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及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將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與第二方向平行地配置的上述顯示面板之端面亦即配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的端面設為第二端面,將上述顯示面板之上述第二端面之相反側之端面設為第三端面時,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上述第三端面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上述第二端面配置於比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 側之端面靠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顯示面板之中心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上述第三端面配置於比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靠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上述第三端面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上述第二端面之距離、和在上述第二端面及上述第三端面與第二方向平行並且第一方向上的上述顯示面板之中心和上述攝像機之中心在第一方向上配置於相同位置的狀態下,從上下方向觀察時之、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上述第一托盤載台側之端面和上述第三端面之距離相等。
- 如請求項1或2之搬運系統,其中,具備第二機器人,上述第二機器人進行載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及載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和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搬入及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搬入的至少任一方,控制上述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上述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上述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及表示上述顯示面板之大小的資訊亦即尺寸資訊的輸入部,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在被上述面板把持部把持的 上述顯示面板及上述機器人之至少任一方和上述第一托盤載台或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情況下,將形成有上述數據記錄部的上述顯示面板之區域設為干擾區域,此時,上述控制部基於被輸入到上述輸入部的至少上述位置資訊,判斷上述數據記錄部是否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在上述數據記錄部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的情況下,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限制上述第二機器人之動作。
- 如請求項3之搬運系統,其中,具備第二機器人,上述第二機器人進行載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及載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和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搬入及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搬入的至少任一方,控制上述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上述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上述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及表示上述顯示面板之大小的資訊亦即尺寸資訊的輸入部,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在被上述面板把持部把持的上述顯示面板及上述機器人之至少任一方和上述第一托盤載台或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情況下,將形成有上述數據記錄部的上述顯示面板之區域設為干擾區域,此時,上述控制部基於被輸入到上述輸入部的至少上述位置資訊,判斷上述數據記錄部是否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在上述數據記錄部形成於上述干 擾區域的情況下,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限制上述第二機器人之動作。
- 如請求項4之搬運系統,其中,具備第二機器人,上述第二機器人進行載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及載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和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搬入及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搬入的至少任一方,控制上述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上述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上述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及表示上述顯示面板之大小的資訊亦即尺寸資訊的輸入部,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在被上述面板把持部把持的上述顯示面板及上述機器人之至少任一方和上述第一托盤載台或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情況下,將形成有上述數據記錄部的上述顯示面板之區域設為干擾區域,此時,上述控制部基於被輸入到上述輸入部的至少上述位置資訊,判斷上述數據記錄部是否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在上述數據記錄部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的情況下,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限制上述第二機器人之動作。
- 如請求項5之搬運系統,其中,具備第二機器人,上述第二機器人進行載置於上述第一托盤載台的 上述托盤之搬出及載置於上述第二托盤載台的上述托盤之搬出、和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一托盤載台之搬入及上述托盤向上述第二托盤載台之搬入的至少任一方,控制上述搬運系統的控制部具備輸入表示在上述顯示面板之哪個位置形成上述數據記錄部的資訊亦即位置資訊及表示上述顯示面板之大小的資訊亦即尺寸資訊的輸入部,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在上述顯示面板配置於上述攝像機之上方的狀態下,在被上述面板把持部把持的上述顯示面板及上述機器人之至少任一方和上述第一托盤載台或上述第二托盤載台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情況下,將形成有上述數據記錄部的上述顯示面板之區域設為干擾區域,此時,上述控制部基於被輸入到上述輸入部的至少上述位置資訊,判斷上述數據記錄部是否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在上述數據記錄部形成於上述干擾區域的情況下,在藉由上述攝像機讀取記錄於上述顯示面板的上述數據時,限制上述第二機器人之動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22005 | 2017-02-09 | ||
JP2017022005A JP6839993B2 (ja) | 2017-02-09 | 2017-02-09 | 搬送システム |
PCT/JP2018/001128 WO2018147016A1 (ja) | 2017-02-09 | 2018-01-17 | 搬送システム |
WOPCT/JP2018/001128 | 2018-01-17 | ||
??PCT/JP2018/001128 | 2018-01-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3011A TW201833011A (zh) | 2018-09-16 |
TWI753999B true TWI753999B (zh) | 2022-02-01 |
Family
ID=6310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3441A TWI753999B (zh) | 2017-02-09 | 2018-01-31 | 搬運系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839993B2 (zh) |
CN (1) | CN110291029B (zh) |
TW (1) | TWI753999B (zh) |
WO (1) | WO20181470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89488B (zh) * | 2019-09-30 | 2024-07-30 | 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cd自动下料装置 |
JP7434049B2 (ja) | 2020-04-30 | 2024-02-20 |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 搬送システム |
CN112938407B (zh) * | 2021-03-22 | 2022-08-02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抓取装置以及抓取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423283A (en) * | 2003-03-12 | 2004-11-01 | Seiko Epson Corp | Producing object connecting device and carrying system therewith |
TW200507711A (en) * | 2003-05-26 | 2005-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Loader and unloader for workpiece |
JP2012106318A (ja) * | 2010-11-18 | 2012-06-07 | Seibu Electric & Mach Co Ltd | パネルの搬送装置 |
JP2013122969A (ja) * | 2011-12-09 | 2013-06-20 | Seiko Epson Corp | 搬送装置、搬送システム、及び、搬送方法 |
CN105417066A (zh) * | 2015-11-09 | 2016-03-23 |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 基板位置偏移检测及校正装置和基板搬运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93150B2 (ja) * | 2005-03-29 | 2009-07-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基板移載装置、基板移載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7115992A (ja) * | 2005-10-21 | 2007-05-10 | Nikon Corp | 露光装置、基板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JP2007144586A (ja) * | 2005-11-29 | 2007-06-14 | Seiko Epson Corp | 自動教示装置の制御方法、自動教示装置、プログラム |
JP5245757B2 (ja) * | 2007-12-27 | 2013-07-24 |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 防塵機構を備えた基板搬送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これら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装置 |
JP5931389B2 (ja) * | 2011-09-29 | 2016-06-08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搬送システム |
JP5949741B2 (ja) * | 2013-12-19 | 2016-07-13 |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及び検出方法 |
-
2017
- 2017-02-09 JP JP2017022005A patent/JP683999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17 CN CN201880009884.3A patent/CN11029102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17 WO PCT/JP2018/001128 patent/WO20181470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1-31 TW TW107103441A patent/TWI75399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423283A (en) * | 2003-03-12 | 2004-11-01 | Seiko Epson Corp | Producing object connecting device and carrying system therewith |
TW200507711A (en) * | 2003-05-26 | 2005-0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Loader and unloader for workpiece |
JP2012106318A (ja) * | 2010-11-18 | 2012-06-07 | Seibu Electric & Mach Co Ltd | パネルの搬送装置 |
JP2013122969A (ja) * | 2011-12-09 | 2013-06-20 | Seiko Epson Corp | 搬送装置、搬送システム、及び、搬送方法 |
CN105417066A (zh) * | 2015-11-09 | 2016-03-23 |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 基板位置偏移检测及校正装置和基板搬运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3011A (zh) | 2018-09-16 |
JP6839993B2 (ja) | 2021-03-10 |
JP2018127332A (ja) | 2018-08-16 |
CN110291029B (zh) | 2021-04-13 |
CN110291029A (zh) | 2019-09-27 |
WO2018147016A1 (ja) | 2018-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63268B1 (ko) | 반송 시스템 | |
WO2018003573A1 (ja) | 搬送システム | |
TWI753999B (zh) | 搬運系統 | |
KR20130059414A (ko) | 판형부재 이재설비 | |
JP4537411B2 (ja) | 基板搬出入装置及び基板搬出入方法 | |
JP2022093656A (ja) | 物品移載設備 | |
JPH0883833A (ja) | 処理装置 | |
JP4614807B2 (ja) | 容器溝へのガラス板の挿入方法および装置 | |
TW201832313A (zh) | 對準裝置 | |
JP7522579B2 (ja) | 搬送システム | |
CN115339800A (zh) | 移载装置 | |
TWI720219B (zh) | 搬送系統 | |
JP2019064765A (ja) | トレイ配置部および搬送システム | |
JPH02209322A (ja) | センサ付きピッキングロボット | |
JP2012106318A (ja) | パネルの搬送装置 | |
WO2019065202A1 (ja) | 搬送システム | |
TW201806068A (zh) | 對準裝置 | |
TW201836953A (zh) | 資料讀取系統及資料讀取系統之控制方法 | |
CN118255289A (zh) | 可自动示教的搬运系统及方法 | |
CN114476678A (zh) | 一种液晶玻璃精准转载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