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9916B -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9916B
TWI749916B TW109142000A TW109142000A TWI749916B TW I749916 B TWI749916 B TW I749916B TW 109142000 A TW109142000 A TW 109142000A TW 109142000 A TW109142000 A TW 109142000A TW I749916 B TWI749916 B TW I7499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grinding
turntable
limiting structur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2485A (zh
Inventor
李鴻武
陳泳霖
王菁山
洪婉婷
張筌強
劉豈良
Original Assignee
寅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寅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寅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2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991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9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2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2485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轉盤可轉動地設於基座上,複數研磨桶設置於轉盤之表面,轉盤之表面設有複數第一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之底部設有一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之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位置對應時能彼此結合,使各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水平地彼此干涉;一自轉驅動組設置於基座且能繞一自轉軸轉動,該自轉驅動組並能於一驅動位置與一初始位置之間升降;當自轉驅動組位於驅動位置時,研磨桶被自轉驅動組頂升,使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彼此不干涉,進而使自轉驅動組能帶動研磨桶繞自轉軸一同轉動;當至自轉驅動組位於初始位置時,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彼此干涉,藉此能限制研磨桶在轉盤上之位置並避免其轉動。

Description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動化處理機,特別是關於一種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銑刀、鑽頭等成形刀具,在製造過程中,須經過鈍化、研磨、拋光之程序,不僅止於上述刀具,工件進行表面研磨或拋光係極為常見之事,一般來說,拋光作業通常以取物件抓取待拋光之工件,浸入盛裝研磨顆粒之容器內,輔以容器或取物件之移動、轉動,使工件受到研磨顆粒之研磨、拋光。
其中,對於不同的工件,通常需使用不同規格、種類之研磨顆粒來進行研磨,實務上,常會事先準備數個分別盛裝不同規格研磨顆粒之研磨桶,若要更換研磨顆粒,則將研磨桶自轉動機構上取下,再將另一研磨桶置於轉動機構上,方能進行研磨。
然而,換桶作業皆以人工進行,十分費時費力,且導致研磨製程無法以全自動流程進行。
本發明之其中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自動化處理機,能確保研磨桶妥善定位於轉盤上,避免研磨桶位移而影響自轉驅動組之離合對準。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包含一研磨桶組與至少一自轉驅動組。
該研磨桶組包含一基座、一轉盤與複數個研磨桶,該轉盤可繞一轉軸轉動地設於該基座上,該些研磨桶繞該轉盤之周向間隔設置於該轉盤之表面,其中該轉盤之表面離心處設有複數第一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之底部離心處設有一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之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位置對應時能彼此結合,使各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在一平行於該轉盤表面之方向上彼此干涉;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設置於該基座而位於該轉盤相對該些研磨桶之一側,該至少一自動驅動組能繞一自轉軸轉動,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並能朝該轉盤之方向移動或背向該轉盤移動地於一驅動位置與一初始位置之間升降;其中,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研磨桶被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頂升,使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彼此在該平行於該轉盤表面之方向上彼此不干涉,進而使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能帶動該研磨桶繞該自轉軸一同轉動;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在該平行於該轉盤表面之方向上彼此干涉。
藉此,本發明提供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可確保研磨桶被限位於轉盤上的特定位置,以利於自轉驅動組之對準與連接。
請參考圖1至圖9,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與升降裝置,包含一研磨桶組10、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與一偵測組。
該研磨桶組10包含一基座11、一轉盤12與複數個研磨桶13,該轉盤12可繞一轉軸轉動地設於該基座11上,該些研磨桶13繞該轉盤12之周向間隔設置於該轉盤12之表面而供作業組50攜帶工件插入進行研磨,各該研磨桶13之底部具有一第一連接結構;另外,該轉盤12之表面離心處設有複數第一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13之底部離心處設有一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13之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位置對應時能彼此結合,使各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在一平行於該轉盤12表面之方向上彼此干涉(例如,各該研磨桶13底部具有一非圓形之輪廓而形成該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第一限位結構亦具有對應於該第二限位結構之非圓形輪廓,以供該研磨桶13以特定之方向嵌設於該第一限位結構)。
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設置於該基座11而位於該轉盤12相對該些研磨桶13之一側,該至少一自動驅動組20能繞一自轉軸轉動,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並能朝該轉盤12之方向移動或背向該轉盤12移動地於一驅動位置與一初始位置之間升降,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具有一第二連接結構,該第二連接結構與該第一連接結構相對應而能選擇性地彼此連接,以使該研磨桶13與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彼此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
其中,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研磨桶13被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頂升,使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彼此在該平行於該轉盤12表面之方向上不干涉,且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彼此連接,使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轉動時驅動該研磨桶13繞該自轉軸一同轉動;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在該平行於該轉盤12表面之方向上彼此干涉,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彼此分離,使該研磨桶13不受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之驅動轉動。
換言之,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自該初始位置上升至該驅動位置之過程中,抵頂至該研磨桶13並將該研磨桶13向上頂升一預定距離至該驅動位置,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研磨桶13不接觸該轉盤12。
該偵測組則包含一第一偵測器41、一第二偵測器42、一第三偵測器43、一高度偵測部44與一角度偵測部45,該第一偵測器41、該第二偵測器42與該第三偵測器43分別設於該基座11,該第一偵測器41之高度位置低於該第二偵測器42,該高度偵測部44與該角度偵測部45分別設於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上而隨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升降,該高度偵測部44對應於該第一偵測器41與該第二偵測器42,該角度偵測部45對應於第三偵測器43,該角度偵測部45設於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之一側,該第三偵測器43亦位於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之一側。
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該高度偵測部44高度與該第一偵測器41對應而受該第一偵測器41之偵知;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高度偵測部44高度與該第二偵測器42對應而受該第二偵測器42之偵知;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驅動位置且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恰好轉動至該角度偵測部45移動至該第三偵測器43之偵知範圍內時,該角度偵測部45受該第三偵測器43之偵知。
於本實施例中,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20係包含一該自轉驅動組20,該自轉驅動組20設於該基座11且離該轉軸有一預定距離,該轉盤12能轉動使其中一該研磨桶13位置對應至該自轉驅動組20而能受該自轉驅動組20之驅動轉動,如此一來,便可減少自轉驅動組20之設置數量,且自轉驅動組20無須與轉盤12一同轉動,可降低轉盤12的重量負荷。詳細來說,該轉盤12可包含一基板121與一驅動機構122,該基板121之表面繞該轉軸設有複數開孔1211,該些研磨桶13分別設於該些開孔1211之上以遮蔽該些開孔1211,該自轉驅動組20可透過該些開孔1211與該些研磨桶13結合,該驅動機構122與該基板121連接以驅動該基板121繞該轉軸轉動,舉例來說,該驅動機構122可包含一轉動馬達1221與連接至該轉動馬達1221並受該轉動馬達1221驅動轉動之一傳動件1222,該基板121底部周緣處設有一被動鏈1212,該傳動件1222嚙合於該被動鏈1212,使該轉動馬達1221驅動該傳動件1222轉動時,藉由該被動鏈1212驅使該基板121繞該轉軸轉動,然而,該驅動機構之實際結構並不限於此。
此外,為了定位該轉盤12以避免其在加工過程中轉動,本發明更可包含至少一定位組件30,該至少一定位組件30可升降移動地設於該基座11,該轉盤12開設有至少一定位孔1213,該至少一定位組件30選擇性地上升以嵌入該至少一定位孔1213,以防止該轉盤12轉動,較佳地,該至少一定位組件30與該自轉驅動組20連接,當該至少一定位組件30上升嵌入該至少一定位孔1213後,方驅使該自轉驅動組20升至該驅動位置;當該自轉驅動組20降至該初始位置時,方驅使該至少一定位組件30下降以脫離該至少一定位孔1213。
關於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之實際構造,各該研磨桶13之第一連接結構可包含至少一嵌槽1321,該自轉驅動組20之第二連接結構則可包含至少一凸出之嵌塊21,該至少一嵌槽1321與該至少一嵌塊21分別離該自轉軸有一預定距離(於本實施例中,係包含複數該嵌槽1321與複數該嵌塊21,該些嵌槽1231繞該自轉軸間隔排列,該些嵌塊21亦繞該自轉軸間隔排列),當該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至少一嵌塊21嵌入該至少一嵌槽1321內,使該自轉驅動組20與該研磨桶13呈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而能帶動該研磨桶13繞該自轉軸轉動;更具體來說,各該研磨桶13包含一桶體131與一片體132,該片體132固設於該桶體131之底部。然而,亦可採用其餘連接結構,較極端而言,例如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可分別為摩擦力極大之材質,藉由巨大的表面摩擦力帶動研磨桶轉動。
關於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於本實施例中,該片體132具有二彼此相對且相互平行之側邊1322,該二側邊1322形成該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二間隔且平行設置之凸條1214,該二凸條1214之間圍構一定位空間,該二凸條1214之間距與該片體132之該二側邊1322之間距對應,使該片體132能以該二側邊1322對應該二凸條1214地嵌設於該定位空間;較佳地,各該第二限位結構更包含一前擋凸條1215,該前擋凸條1215位於該二凸條1214之間且垂直於該二凸條1214地設於該二凸條1214靠近該轉盤12中心之一側,使該定位空間由該二凸條1214與該前擋凸條1215所圍構,該片體132另包含一前邊1323,該前邊1323垂直於該二側邊1322且位於該二側邊1322之間,該前邊1323供抵頂該前擋凸條1215,藉此,當該研磨桶13設置於該定位空間且其前端抵頂至該前擋凸條1215,即代表該研磨桶13位置與方向正確,以利該自轉驅動組20之上升與結合。
承上述,由於該自轉驅動組20在移動至驅動位置前,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可能尚未嵌接完成,即使已嵌接完成,該第一限位結構亦可能尚未與該第二限位結構錯開,使該自轉驅動組20尚無法驅動該研磨桶13轉動,因此,自轉驅動組20的位置是否上升至足夠高的位置,將是自動化作業能否順利進行之重要的一環,對此,本發明以該第二偵測器42對該自轉驅動組20之高度偵測部44進行偵測,僅有在第二偵測器42偵知該高度偵測部44時,代表該自轉驅動組20已升至足夠高度,而可開始驅動該研磨桶13轉動;相對地,若要進行轉盤12的轉動,以更換不同的研磨桶13,則須確保自轉驅動組20已脫離研磨桶13,故本發明以第一偵測器41來偵知該高度偵測部44,以確認研磨桶13已脫離自轉驅動組20,轉盤12得以轉動;並且,為了使該些嵌塊21能正確地嵌入該些嵌槽1321內,該研磨桶13亦須被轉動至一特定角度,因此,在下降至初始位置前,自轉驅動組20以其角度偵測部45供該第三偵測器43進行偵測(舉例來說,該角度偵測部45可為一偵測片之一側之缺槽451,當該缺槽451對應至該第三偵測器43,該第三偵測器43則偵知該角度偵測部45),使自轉驅動組20轉動至角度偵測部45對準第三偵測器43為止(較佳者,當該自轉驅動組20位於該驅動位置且該第三偵測器43未偵知該角度偵測部45時,該自轉驅動組20無法下降至該初始位置,以確保運作之順暢),如此便可確保研磨桶13的角度正確,當自轉驅動組20下降,該些嵌塊21便可正確地嵌入該些嵌槽1321內,也就是說,該第一限位結構亦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彼此對應而嵌合,使研磨桶13能被定位於轉盤12上。
具體來說,該自轉驅動組20可包含一本體22、一升降軸23與一自轉機構24,該本體22設於該基座11,該升降軸23可升降地穿設於該本體22,該自轉機構24設於該升降軸23之下端而驅動該升降軸23繞該自轉軸轉動;於本實施例中,該本體22內圍構一活塞室221,該升降軸23外套設一活塞231,該活塞231滑設於該活塞室221內而將該活塞室221分隔為一上活塞室與一下活塞室,該上活塞室與該下活塞室分別連接一氣體源或一液體源,藉由氣壓或液壓驅動使該活塞231於該活塞室221內上下滑移,以帶動該升降軸23之升降,有利於自動化製程之控制與編排;至於該自轉機構24,則可包含一旋轉馬達241、一旋轉軸242、一傳動輪243、一傳動帶244與一被動輪245,該旋轉軸242設於該旋轉馬達241上而受其驅動旋轉,該傳動輪243設於該旋轉軸242上而隨之同步旋轉,該被動輪245套設於該升降軸23外而與之同步旋轉,該傳動帶244套設於該傳動輪243與該被動輪245外,使該被動輪245受該傳動輪243之驅動而旋轉,然而,結構並不限於此。
實際使用時,首先,在未進行作業之一般情形下,如圖6與圖7所示,該自轉驅動組20位於較下方的初始位置,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彼此分離而不相互干涉,此時研磨桶13不受自轉驅動組20之驅動旋轉,且由於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之相互干涉,研磨桶13以特定角度被限位於轉盤12之特定位置,此時,轉盤12能夠轉動以更換研磨作業所須之研磨桶13或清潔桶,不受自轉驅動組20之干擾,其中,該高度偵測部44之高度恰好對應至該第一偵測器41,系統便可藉此得知自轉驅動組之位置與狀態,以確認是否可轉動轉盤。
當要進行研磨作業時,如圖8與圖9所示,則可驅使自轉驅動組20上升至驅動位置,在此過程中,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第二定位結構彼此結合,使研磨桶13被自轉驅動組20抬升,進而使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彼此錯開而不相互干涉,此時,自轉驅動組20的轉動可帶動研磨桶13一同轉動,以利研磨程序之進行,其中,該高度偵測器44之高度恰好對應至該第二偵測器42,系統可藉此得知自轉驅動組20之位置與狀態,以確認是否可開始驅使自轉驅動組20轉動。
特別要說明的是,由於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係以特定之方向與角度彼此嵌合,因此,在使研磨桶13下降之前,須先確認研磨桶13與轉盤12之相對角度是否正確,對此,可利用角度偵測部45與第三偵測器43,使自轉驅動組20轉動至角度偵測部45對齊至第三偵測器43而為其偵知為止,即代表研磨桶13之方向與角度正確,使第一限位結構與第二限位結構可正確對應結合。
其中,本發明之第一限位結構採用凸條1214,第二限位結構採用矩形輪廓之片體132,除了易於製造、組裝,更可確保研磨桶能水平地進入定位空間,減輕使用者換桶時之負擔。
藉此,本發明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與升降裝置,能快速更換研磨桶而無須人工搬運,且具有升降離合功能之自轉驅動組僅須設置一組,大幅減輕轉盤之重量負擔與機台體積,更利用偵測組來確保研磨桶之高度與方向正確,極有利於全自動化製程之進行,實為相關加工業者所企盼,惟以上實施例僅在於說明並闡述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本專利的專利範圍應以後述的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0:研磨桶組
11:基座
12:轉盤
121:基板
1211:開孔
1212:被動鏈
1213:定位孔
1214:凸條
1215:前擋凸條
122:驅動機構
1221:轉動馬達
1222:傳動件
13:研磨桶
131:桶體
132:片體
1321:嵌槽
1322:側邊
1323:前邊
20:自轉驅動組
21:嵌塊
22:本體
221:活塞室
23:升降軸
231:活塞
24:自轉機構
241:旋轉馬達
242:旋轉軸
243:傳動輪
244:傳動帶
245:被動輪
30:定位組件
41:第一偵測器
42:第二偵測器
43:第三偵測器
44:高度偵測部
45:角度偵測部
451:缺槽
50:作業組
圖1係本發明之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部分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4係本發明之轉盤與研磨桶之立體分解圖。 圖4A係本發明之研磨桶之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圖5係本發明之自轉驅動組之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之A-A剖面圖。 圖7係本發明之B-B剖面圖。 圖8與圖9係本發明之作動示意圖。
10:研磨桶組
11:基座
12:轉盤
13:研磨桶
50:作業組

Claims (8)

  1. 一種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包含:一研磨桶組,包含一基座、一轉盤與複數個研磨桶,該轉盤可繞一轉軸轉動地設於該基座上,該些研磨桶繞該轉盤之周向間隔設置於該轉盤之表面,其中該轉盤之表面離心處設有複數第一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之底部離心處設有一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研磨桶之該第二限位結構與該第一限位結構位置對應時能彼此結合,使各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在一平行於該轉盤表面之方向上彼此干涉;至少一自轉驅動組,設置於該基座而位於該轉盤相對該些研磨桶之一側,該至少一自動驅動組能繞一自轉軸轉動,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並能朝該轉盤之方向移動或背向該轉盤移動地於一驅動位置與一初始位置之間升降;其中,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研磨桶被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頂升,使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彼此在該平行於該轉盤表面之方向上不干涉,進而使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能帶動該研磨桶繞該自轉軸一同轉動;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該初始位置時,該第一限位結構與該第二限位結構在該平行於該轉盤表面之方向上彼此干涉。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各該研磨桶底部具有一非圓形之輪廓而形成該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第一限位結構 亦具有對應於該第二限位結構之非圓形輪廓,以供該研磨桶以特定之方向嵌設於該第一限位結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各該研磨桶包含一桶體與一片體,該片體設於該桶體之底部,該片體具有二彼此相對且相互平行之側邊,該二側邊形成該第二限位結構,各該第一限位結構包含二間隔且平行設置之凸條,該二凸條之間圍構一定位空間,該二凸條之間距與該片體之該二側邊之間距對應,使該片體能以該二側邊對應該二凸條地嵌設於該定位空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各該第二限位結構更包含一前擋凸條,該前擋凸條位於該二凸條之間且垂直於該二凸條地設於該二凸條靠近該轉盤中心之一側,使該定位空間由該二凸條與該前擋凸條所圍構,該片體另包含一前邊,該前邊垂直於該二側邊且位於該二側邊之間,該前邊供抵頂該前擋凸條。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各該研磨桶之底部更包含一第一連接結構,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具有一第二連接結構,該第二連接結構與該第一連接結構相對應而能選擇性地彼此連接,以使該研磨桶與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彼此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彼此連接,使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轉動時驅動該研磨桶繞該自轉軸一同轉動;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 該初始位置時,該第一連接結構與該第二連接結構彼此分離,使該研磨桶不受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之驅動轉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各該研磨桶之第一連接結構包含複數嵌槽,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之第二連接結構包含複數凸出之嵌塊,該些嵌槽與該些嵌塊分別離該自轉軸有一預定距離,當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位於該驅動位置時,該些嵌塊嵌入該些嵌槽內,使該至少一自轉驅動組能帶動該研磨桶繞該自轉軸轉動。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該轉盤包含一基板與一驅動機構,該基板之表面繞該轉軸設有複數開孔,該些研磨桶分別設於該些開孔之上以遮蔽該些開孔,該驅動機構與該基板連接以驅動該基板繞該轉軸轉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其中該驅動機構包含一轉動馬達與連接至該轉動馬達並受該轉動馬達驅動轉動之一傳動件,該基板底部周緣處設有一被動鏈,該傳動件嚙合於該被動鏈,使該轉動馬達驅動該傳動件轉動時,藉由該被動鏈驅使該基板繞該轉軸轉動。
TW109142000A 2020-11-30 2020-11-30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TWI749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000A TWI749916B (zh) 2020-11-30 2020-11-30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000A TWI749916B (zh) 2020-11-30 2020-11-30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9916B true TWI749916B (zh) 2021-12-11
TW202222485A TW202222485A (zh) 2022-06-16

Family

ID=8068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000A TWI749916B (zh) 2020-11-30 2020-11-30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991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0559A (en) * 1978-11-14 1980-05-28 Tipton Mfg Corp Planetary revolution type barreling device having tiltable barrel
JPH05154758A (ja) * 1991-12-03 1993-06-22 I N R Kenkyusho:Kk バレル装置
WO1995021725A1 (de) * 1994-02-09 1995-08-17 Dr.-Ing. Manfrid Dreher Gmbh & Co. Kg Fliehkraft-gleitschleifmaschine
TWM394874U (en) * 2010-05-07 2010-12-21 Huo-Shan Huang Grinding & polishing container
TWM398993U (en) * 2010-07-21 2011-03-01 Krown Jie Co Ltd Rolling mill
JP5154758B2 (ja) 2005-02-25 2013-02-27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液晶媒体
TW201429553A (zh) * 2012-10-31 2014-08-01 Denso Corp 離心球磨機
JP5570559B2 (ja) 2012-08-02 2014-08-1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166594A1 (de) * 2013-04-09 2014-10-16 Otec Präzisionsfinis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oberflächen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TWM517050U (zh) * 2015-11-03 2016-02-11 Taiwan Sun Li Fia Co Ltd 拋光裝置之工件持有機構
TW201902620A (zh) * 2017-04-05 2019-01-16 日商創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面研磨裝置
CN209831290U (zh) * 2019-05-17 2019-12-24 山东金马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毂用抛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0559A (en) * 1978-11-14 1980-05-28 Tipton Mfg Corp Planetary revolution type barreling device having tiltable barrel
JPH05154758A (ja) * 1991-12-03 1993-06-22 I N R Kenkyusho:Kk バレル装置
WO1995021725A1 (de) * 1994-02-09 1995-08-17 Dr.-Ing. Manfrid Dreher Gmbh & Co. Kg Fliehkraft-gleitschleifmaschine
JP5154758B2 (ja) 2005-02-25 2013-02-27 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液晶媒体
TWM394874U (en) * 2010-05-07 2010-12-21 Huo-Shan Huang Grinding & polishing container
TWM398993U (en) * 2010-07-21 2011-03-01 Krown Jie Co Ltd Rolling mill
JP5570559B2 (ja) 2012-08-02 2014-08-1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201429553A (zh) * 2012-10-31 2014-08-01 Denso Corp 離心球磨機
WO2014166594A1 (de) * 2013-04-09 2014-10-16 Otec Präzisionsfinis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oberflächenbearbeitung von werkstücken
TWM517050U (zh) * 2015-11-03 2016-02-11 Taiwan Sun Li Fia Co Ltd 拋光裝置之工件持有機構
TW201902620A (zh) * 2017-04-05 2019-01-16 日商創技股份有限公司 雙面研磨裝置
CN209831290U (zh) * 2019-05-17 2019-12-24 山东金马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毂用抛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2485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7434B1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TWI647038B (zh) 多轉軸研磨設備
CN101213048A (zh) 超精加工机和方法
TWI749916B (zh)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TWI749917B (zh) 自動化處理機之換桶裝置
TWI749915B (zh) 自動化處理機之升降裝置
KR20180133265A (ko) 사이즈 조절이 가능한 웨이퍼용 매거진
US20180085890A1 (en) Grinding machine
KR102251522B1 (ko) 성형연삭기용 회전테이블
KR102268321B1 (ko) 유체 제어밸브의 자동 디버링 장치
CN209407899U (zh) 锁环圆铣扁钻孔机
KR100932111B1 (ko) 디스플레이용 박판유리 가공물의 면취부 연삭가공을 위한 자동화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KR101973941B1 (ko) 가구용 패널 가공장치
CN207358805U (zh) 一种加工转台
KR200455545Y1 (ko) 목판가공장치
CN112059783B (zh) 一种磨具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JP6450186B2 (ja) ワーク切断装置
KR100925606B1 (ko) 소재 연마 장치
CN110170705B (zh) 一种数控滚齿倒棱复合机床
US20220168860A1 (en) Automatic Processing Apparatus
KR20160073529A (ko) 기어 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직 선반
KR101656006B1 (ko) 면취기
CN215317860U (zh) 法兰回转式精密抛光机
CN218628111U (zh) 工件平整度检测机构
CN220128377U (zh) 一种玻璃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