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9274B - 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9274B
TWI749274B TW107140417A TW107140417A TWI749274B TW I749274 B TWI749274 B TW I749274B TW 107140417 A TW107140417 A TW 107140417A TW 107140417 A TW107140417 A TW 107140417A TW I749274 B TWI749274 B TW I7492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communication
adjustment
schedule
transmiss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0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450A (zh
Inventor
倉谷泰弘
下地龍二
八木敬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2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Abstract

本發明之具備用以與無線終端(20)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11)之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步驟(S201),其係於第一期間內,按照排程資訊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通信介面之與無線終端(20)之通信;判定步驟(S203),其係判定數種傳輸方式中之於第一期間內與無線終端(20)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以及調整步驟(S204),其係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資訊(12A),即,於第一期間之後之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無線終端(20)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試行。

Description

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於工廠等設施內利用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含在天花板或地面等移行之移行車、及對物品實施處理之裝置(亦稱為機器)。控制系統中所包含之機器係自控制系統之控制裝置接收該機器之控制資訊,且按照所接收到之控制資訊動作。
控制資訊之收發可使用無線通信。於因電波之雜訊等導致通信失敗之情形時進行重新發送。
控制裝置必須於有限之時間內與數個機器各者之間依序進行通信。因此,與各機器之通信,連重新發送亦包括在內,必須於該有限之時間中之特定時間內完成,又,期望於儘可能短之時間內完成。
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技術,其係於通信系統中根據通信環境選定最佳之傳輸速率,更通常為選定傳輸方式。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115893號公報
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技術係將利用數種傳輸方式之通信以預定之順序(有效速率由高至低)試行。因此,有如下問題:雖然於選定數種傳輸方式中之順序相對靠前之傳輸方式(有效速率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情形時,於短時間內完成選定,但於選定順序相對靠後之傳輸方式(有效速率相對較低之傳輸方式)之情形時,選定完成之前花費之時間增加。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選定可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之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等。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係具備用以與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的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其包括:控制步驟,其係於第一期間內,按照排程資訊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上述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上述通信介面之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判定步驟,其係判定上述數種傳輸方式中於上述第一期間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以及調整步驟,其係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即,使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試行,於上述第一期間之後之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中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
據此,通信裝置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於將來之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執行利用假定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藉此,通信裝置可於第二期 間,在較第一期間之情形早之時刻成功通信。如此,通信裝置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亦可為上述排程資訊包含利用上述數種傳輸方式各者之通信之試行之順序,於上述調整步驟中,使上述排程資訊中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之順序提前,藉此調整上述排程資訊。
據此,通信裝置藉由將排程中之利用假定於第二期間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之順序提前之具體構成,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亦可為上述排程資訊包含利用上述數種傳輸方式各者之通信之試行之次數,於上述調整步驟中,使上述排程資訊中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次數相對增加,藉此調整上述排程資訊。
據此,通信裝置藉由使排程中之利用假定於第二期間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次數相對變多之具體構成,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亦可為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於上述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遲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失敗之傳輸方式之通信之試行。
據此,通信裝置將排程中之利用假定於第二期間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低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順序推遲。其結果,與將順序推遲之傳輸方式不同之傳輸方式於第二期間內相對較早地試行,可使通信之試行成功之時刻儘可能提前。由此,可選定 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亦可為於上述判定步驟中,進而獲取成敗資訊,該成敗資訊表示用以與一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之數個上述第一期間之通信之試行的成敗,基於所獲取之上述成敗資訊,判定藉由一傳輸方式於數個上述第一期間中之臨限值以上之第一期間與上述一無線終端之通信是否成功,於上述調整步驟中,僅於在上述判定步驟中判定藉由上述一傳輸方式於上述臨限值以上之第一期間與上述一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情形時,調整上述排程資訊。
據此,通信裝置僅於利用一傳輸方式之第一期間之通信成功發生於數次中之臨限值以上之次數之情形時變更排程。假設因次數相對較少之通信成功進行排程變更,則根據暫時或瞬間之電波狀況之變化完成排程變更,結果,排程變更之頻度提高,通信裝置之動作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因此,藉由抑制因次數相對較少之通信之成功變更排程之情況,可謀求通信裝置之動作之穩定化。
又,上述第一期間及上述第二期間之各者亦可為預先確定為用於無線通信環境之調查之專用期間之期間。
據此,通信裝置可於不對控制系統中所包含之用於機器控制之控制資料相關之通信造成影響之情況下進行通信之試行,且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上述第一期間及上述第二期間之各者亦可為預先確定為用於上述通信裝置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之專用期間之期間。
據此,通信裝置可與控制系統中所包含之用於機器控制之控制資料相關之通信同時並行地進行無線通信環境之調查,而 選定適當之傳輸方式。藉此,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亦可為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之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據此,通信裝置可獲得試行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機會,於利用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通信成功之情形時,其後使用初始排程進行通信之試行。如此,有如下優點: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被分配為排程內相對較早之時間。
又,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通信裝置係具備用以與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者;其具備:控制部,其於第一期間內,按照排程資訊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上述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上述通信介面之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判定部,其判定上述數種傳輸方式中於上述第一期間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以及調整部,其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即,使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於上述第一期間之後之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中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
藉此,發揮與上述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相同之效果。
再者,本發明不僅可作為裝置實現,亦可作為以構成 該裝置之處理手段為步驟之方法實現,或作為使電腦執行該等步驟之程式實現,或作為記錄有該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唯讀光碟(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等記錄媒體實現,或作為表示該程式之資訊、資料或信號實現。而且,該等程式、資訊、資料及信號亦可經由網際網路等通信網路發佈。
根據本發明,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1‧‧‧控制系統
5‧‧‧軌道
10‧‧‧基地台
11‧‧‧通信IF
12‧‧‧控制部
12A‧‧‧排程
13‧‧‧判定部
14‧‧‧調整部
20A、20B、20C‧‧‧終端
30‧‧‧網路
40‧‧‧控制裝置
A1、A2、A3、A37、B38、B39、B40‧‧‧訊框
K‧‧‧ACK訊框
T1、T2、T3、T4、T5、T6‧‧‧通信期間
圖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之構成之示意性方塊圖。
圖2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之通信時序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3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地台之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表示於實施形態之通信期間內用於通信之試行之傳輸方式之排程的一例之說明圖。
圖5係表示按照圖4之排程進行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的說明圖。
圖6係表示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之通信之一例的序列圖。
圖7係表示與圖6之通信相關之成敗資訊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8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於經調整之排程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之第一例的說明圖。
圖9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於經調整之排程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之第二例的說明圖。
圖10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於經調整之排程之通信之試行之時 序之第三例的說明圖。
圖11係表示實施形態之由基地台進行之訊框發送處理之流程圖。
圖12係表示實施形態之由基地台進行之排程之調整處理之流程圖。
以下,關於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具體地進行說明。
以下所說明之實施形態均表示本發明之較佳之一具體例。以下之實施形態所示之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之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步驟、步驟之順序等為一例,並非旨在限定本發明。又,關於以下實施形態之構成要素中表示本發明之最上位概念之獨立請求項中未記載之構成要素,作為構成更佳之形態之任意之構成要素進行說明。
再者,有時對相同之構成要素附上相同之符號且省略說明。
(實施形態)
於本實施形態中,對選定可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之通信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等進行說明。此處,說明上述通信裝置作為基地台裝置實現之情形。
圖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1之構成之示意性方塊圖。於圖1中,將俯視配備有控制系統1之設施所得之圖與網路構成圖一併示意性地示出。
如圖1所示,控制系統1具備基地台10、終端20A、20B及20C、網路30及控制裝置40。再者,將終端20A、20B及20C亦稱為「終端20A等」。
控制系統1係有軌式控制系統,其係使藉由控制裝置40之電腦控制而移行之移行車即終端20A等在預先設置於設施內之天花板或地面等之移行路徑即軌道5上移行。終端20A係按照控制裝置40之控制,移動至所指示之地點或進行物品之搬送。再者,控制系統1亦可同樣地應用於無軌式控制系統。
基地台10係與終端20A等各者確立無線通信鏈路並進行無線通信之通信裝置即基地台裝置(通常亦稱為存取點)。基地台10例如藉由符合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1a、b、g、n標準等之無線區域網路(LAN,Local Area Network)等通信介面而進行無線通信。基地台10具有覆蓋軌道5之無線通信區域。基地台10於與終端20A等各者之間依序藉由電波進行訊框之收發。又,基地台10與控制裝置40藉由網路30以可進行通信之方式連接。基地台10當自控制裝置40接收到包含針對終端20A等之控制相關之控制資料之訊框時,藉由無線通信將該訊框發送至作為控制對象之終端20A等。
終端20A、20B及20C係基於控制裝置40之控制而移行之移行車。終端20A等係基於控制裝置40之控制而於軌道5上自由地移行,且進行物品之搬送等。又,終端20A藉由於與基地台10之間進行無線通信而接收包含來自控制裝置40之控制資料之訊框,又,於接收成功之情形時發送確認(ACK,Acknowledgement)訊框。終端20A等相當於在與基地台10之間進行無線通信之無線 終端(通常亦稱為站(station))。
終端20B及20C係具有與終端20A相同之功能之移行車。終端20B及20C分別自控制裝置40接收獨立於終端20A之控制資料,且獨立地動作。再者,終端20A等之台數並不限定於3台,亦可為1台以上之任意台數。又,終端20A等亦可為以下構成:接收相同之控制資料,且僅執行由該控制資料對自身賦予之命令。
終端20A等各者以於互不相同之時刻進行與基地台10之無線通信之方式被控制。控制裝置40以將時間分割之方式對終端20A等各者依序發送控制資料。控制裝置40所發送之針對終端20A等各者之控制資料係藉由無線通信而自基地台10發送至終端20A等各者。亦將如上述般分割後之時間稱為通信期間。以此方式,設置用於與終端20A等各者之通信之通信期間。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以終端20A、20B及20C與移行車構成為一體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但例如終端20A、20B及20C亦可為與移行車分開之通信裝置。
控制裝置40係藉由電腦而控制終端20A等之動作之控制裝置。具體而言,控制裝置40進行以下控制:使終端20A等移動至特定之位置或使終端20A進行物品之搬送。控制裝置40將包含上述控制之內容之控制資料經由基地台10發送至作為控制對象之終端20A等。
網路30係連接有基地台10及控制裝置40之區域網路。網路30例如為符合IEEE802.3標準等之有線LAN或符合IEEE802.11a、b、g、n標準等之無線LAN等。
其次,對控制系統1之通信時序進行說明。
圖2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1之通信時序之一例的說明圖。圖2中將橫軸設為時間,示出基地台10及終端20A等進行無線通信之期間即通信期間。
如圖2所示,通信期間係以基地台10與終端20A、終端20B及終端20C之各者可依序進行通信之方式設置。又,重複設置通信期間,以便於基地台10結束用於與所有終端進行通信之通信期間後,可再次與各終端依序進行通信。此種通信期間係藉由控制裝置40依序發送包含對各終端之控制資料之訊框而實現。再者,於所發送之訊框並未正常地被終端接收之情形時,基地台10改變傳輸方式且進行訊框之重新發送。該重新發送亦於該通信期間內進行。
例如,通信期間T1係用以供基地台10與終端20A進行通信之通信期間。於通信期間T1內,基地台10將包含自控制裝置40向終端20A之控制資料之訊框發送至終端20A。終端20A係於來自基地台10之訊框之接收成功之情形時,發送ACK訊框。基地台10係於未接收到ACK訊框之情形時在通信期間T1內之範圍內進行上述訊框之重新發送,且於接收到ACK訊框之情形時完成該訊框之通信。
同樣地,通信期間T2及T3分別為基地台10與終端20B之通信期間、及基地台10與終端20C之通信期間。又,於通信期間T1~T3之後,設置有通信期間T4~T6。通信期間T4~T6係與通信期間T1~T3相同之通信期間。於通信期間T6之後,亦重複設置有相同之通信期間。
再者,終端20A等之台數並不限定於3台,於存在4 台以上之情形時,根據其台數而按照上述通信時序依序設置通信期間。
圖3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基地台10之功能構成之方塊圖。
如圖3所示,基地台10具備通信IF(介面)11、控制部12、判定部13及調整部14。
通信IF11係與終端20A等確立通信鏈路且通過通信鏈路與終端20A等進行通信之無線通信介面裝置。通信IF11構成為具備天線、電波之收發電路、調變/解調部、媒體存取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協定處理部等。無線通信之通信標準例如為符合IEEE802.11a、b、g、n標準等之無線LAN等。
控制部12係進行使通信IF11執行通信試行之控制之處理部。控制部12具有與通信IF11之通信試行相關之預定之資訊即排程12A。而且,控制部12係於第一期間內,按照排程12A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上述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通信IF11之與終端20A之通信。再者,將排程12A亦稱為排程資訊。
此處,所謂通信係指基地台10發送訊框,於未接收到針對該訊框之ACK訊框之情形時重新發送該訊框,並接收ACK訊框。又,所謂通信試行係指進行訊框之發送及重新發送。而且,將進行訊框之發送或重新發送之後接收到針對該訊框之ACK訊框之情況亦稱為通信成功。與此相對,將於進行訊框之發送或重新發送之後未接收到針對該訊框之ACK訊框之情況亦稱為通信失敗。
此處,所謂傳輸方式係根據傳輸速率、編碼方式及編 碼率等確定,例如相當於IEEE802.11n中之調變及編碼方案(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又,排程12A係規定通信之試行中之傳輸方式之種類及利用該傳輸方式之通信之試行之次數的資訊。控制部12可藉由處理器執行程式而實現。又,所謂第一期間係通信期間之一。
判定部13係判定利用通信IF11之通信之成敗之處理部。具體而言,判定部13判定上述數種傳輸方式中之於第一期間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例如,判定部13獲取表示在控制部12之控制下通信IF11所進行之利用數種傳輸方式之通信之成敗的成敗資訊。繼而,基於所獲取之成敗資訊,判定於第一期間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判定部13可藉由處理器執行程式而實現。
調整部14係進行控制部12所具有之排程12A之調整之處理部。具體而言,調整部14係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12A:於第一期間後之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利用由判定部13判定為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調整部14可藉由處理器執行程式而實現。又,所謂第二期間係通信期間之一且較第一期間靠後之通信期間。
再者,調整部14亦可僅於與判定部13所獲取之成敗資訊相關之特定條件成立之情形時調整排程12A。確定是否調整排程12A之上述特定條件例如可設為於經過數次第一期間(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之期間)後,藉由一傳輸方式於數個第一期間中之臨限值次數以上之第一期間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的狀況。更具體而言,上述特定條件可設為藉由一傳輸方式於過去100次第一期間 中之70次以上之第一期間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的狀況。再者,臨限值可設為數個第一期間中之例如50%左右、或70%~90%左右,但並不限定於此。
圖4係表示於本實施形態之通信期間T1內用於通信之試行之傳輸方式之排程12A之一例的說明圖。圖5係表示按照圖4所示之排程12A進行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之說明圖。再者,圖4所示之排程12A係用於作為通信期間之一例之通信期間T1內之通信的排程,對於其他通信期間,相同之說明亦成立。再者,於圖5中,假定IEEE802.11n之通信標準並例示出具體之數值等,對於其他通信標準,亦使用該其他通信標準之數值,因此相同之說明成立。
此處,如圖5所示,說明如下情形:通信期間T1之時間長為10毫秒,於通信期間T1內依序試行利用4種傳輸方式A、B、C及D之通信。又,設為對4種傳輸方式A、B、C及D之各者分配之時間比為5:3:1:1。再者,此處,4種傳輸方式A、B、C及D分別設為IEEE802.11n中之MCS12、MCS11、MCS4、MCS3進行說明,但傳輸方式並不限定於該等。
於此情形時,通信期間T1之10毫秒之中,對4種傳輸方式A、B、C及D各者分配之時間分別為5毫秒、3毫秒、1毫秒及1毫秒。
另一方面,1次通信係藉由自基地台10向終端20A之訊框之發送及關於所發送之訊框之由終端20A進行之ACK訊框之發送而完成。於將訊框之資料長度設為512位元組時,例如使用傳輸方式A進行1次通信所需之時間係設為分散式訊框間隔(DIFS,Distributed Inter-frame Space)時間、後移時間、訊框發送時 間、短訊框間隔(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時間及ACK訊框發送時間等之合計,約為135μ秒。由此,如圖5所示,藉由傳輸方式A可於5毫秒內進行之通信為37次。同樣地,藉由傳輸方式B可於3毫秒內進行之通信為18次,藉由傳輸方式C可於1毫秒內進行之通信為5次,藉由傳輸方式D可於1毫秒內進行之通信為4次。
再者,進行上述1次通信所需之時間只要藉由算出依據IEEE802.11標準之發送待機時間而求出便可,上述例僅為一例。
以此方式確定圖4所示之排程12A之試行次數。具體而言,對於排程12A,確定如下內容:於第1次至第37次之試行中使用傳輸方式A,於第38次至第55次之試行中使用傳輸方式B,於第56次至第60次之試行中使用傳輸方式C,於第61次至第64次之試行中使用傳輸方式D。
再者,通常,於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未知之情形時,一面自具有相對較高之傳輸速度之傳輸方式向具有相對較低之傳輸速度之傳輸方式變更,一面進行通信之試行。其原因在於:若利用相對較高之傳輸速度之通信成功,則可將至通信成功為止所需之時間縮短。圖4所示之排程12A係表示此種傳輸方式之排程之一例者,亦稱為初始排程。
其次,對表示通信IF11所進行之利用數種傳輸方式之通信之成敗的成敗資訊進行說明。
圖6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控制系統1中之通信之一例的序列圖。圖7係表示與圖6之通信相關之成敗資訊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6中示出控制系統1中之基地台10與終端20A之間之通信情況。基地台10針對每次通信之試行,利用按照圖4所示之排程12A之傳輸方式進行訊框之發送。
此處,如圖6所示,於基地台10與終端20A之間進行之通信試行相關的訊框係由傳輸方式及試行次數的數目表示(例如訊框A1等)。
首先,基地台10發送與第1次之通信之試行相關之訊框即訊框A1。於基地台10發送訊框A1之後,終端20A不發送針對訊框A1之ACK訊框。基地台10基於即便發送訊框A1後經過發送待機時間亦未接收到ACK訊框之情況,判定訊框A1未送達至終端20A。
同樣地,基地台10發送與第2次~第37次之通信相關之訊框即訊框A2~A37。於該例中,終端20A不發送針對訊框A2~A37之ACK訊框。
其次,基地台10按照排程12A,利用傳輸方式B發送與通信之試行相關之訊框即訊框B38~B40。終端20A係於接收到訊框B40之後發送ACK訊框K。基地台10接收ACK訊框K。
再者,基地台10當接收到ACK訊框K時,完成該訊框之發送,此後,不進行訊框之重新發送。
如圖7所示,成敗資訊包含每次試行通信時之傳輸方式及表示該通信之試行之成敗之資訊。於圖7中,以「OK」表示通信之試行成功,以「NG」表示通信之試行失敗。
於圖7中,表示自第1次至第37次為止之通信之試行以傳輸方式A進行且全部失敗(成敗資訊「NG」)。又,表示第 38次及第39次之利用傳輸方式B之通信之試行失敗,且第40次之利用傳輸方式B之通信之試行成功(成敗資訊OK)。再者,於圖7之例中,只要利用傳輸方式B之1次通信之施行成功,便中止之後之通信之施行,但作為另一例,亦可於利用相同傳輸方式之通信之施行連續或間歇地成功數次時,中止之後之通信之施行。
其次,表示由調整部14進行之排程12A之調整之例。此處,表示於為圖4所示之排程12A之狀態下,已獲取圖7所示之成敗資訊之情形時由調整部14進行調整之例。
具體而言,調整部14係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12A:於第一期間之後之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利用由判定部13判定為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試行。以下說明該調整方法之2個示例。
(1)將試行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順序提前之例
圖8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基於經調整之排程12A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之第一例之說明圖。
調整部14係以將通信之試行成功之傳輸方式之順序提前之方式調整排程12A。
如圖8所示,調整後之排程12A之4種傳輸方式之順序係自調整前之排程12A之順序即傳輸方式A、B、C及D變更為傳輸方式B、A、C及D。根據調整後之排程12A,以於10毫秒之通信期間內對4種傳輸方式B、A、C及D之各者分配之時間比成為5:3:1:1之方式,將各傳輸方式之時間分配為5毫秒、3毫秒、1毫秒及1毫秒。此時,藉由與上述相同之計算,4種傳輸方式B、 A、C及D之試行次數分別為31次、21次、5次及4次。
藉由如此,可於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執行利用於第一期間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即傳輸方式B之通信之試行。由於利用傳輸方式B之通信於第一期間成功,故而於第二期間利用傳輸方式B之通信成功之可能性亦較高,因此藉由如上述般變更排程12A,可提高通信成功之可能性。其結果,與不變更排程12A之情形相比,可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
再者,此時,亦可進而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12A:於第二期間內較遲地執行利用通信之試行全部失敗之傳輸方式即傳輸方式A之通信之試行。將基於如此進行調整之排程12A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示於圖9中。
圖9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基於經調整之排程12A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之第二例的說明圖。
調整部14係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12A:於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遲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通信之試行失敗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
圖9所示之對通信期間之各傳輸方式之時間分配係自圖8所示之時間分配,以利用傳輸方式A之通信之試行被分配為較遲之時間之方式進行調整。其結果,以利用除傳輸方式A及B以外之傳輸方式C及D之通信之試行被分配為較早之時間之方式進行調整。
藉由如此,可於儘可能早之時刻進行利用通信之試行成功之可能性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並且於儘可能遲之時刻進行利用通信之試行失敗之可能性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 行。藉此,可使通信之試行成功之時刻儘可能提前。
(2)使試行成功之傳輸方式之次數相對變多之例
圖10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基於經調整之排程12A之通信之試行之時序之第三例的說明圖。
調整部14係藉由使利用被判定為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之次數相對變多,而調整排程12A。
如圖10所示,根據調整後之排程12A,以於10毫秒之通信期間內對4種傳輸方式A、B、C及D之各者分配之時間比成為4:4:1:1之方式進行調整。更具體而言,對利用傳輸方式A之通信之試行分配之比率自5減少為4,對利用傳輸方式B之通信之試行分配之比率自3增加為4。如此,利用傳輸方式B之通信之試行次數相對增加。藉此,對利用4種傳輸方式A、B、C及D之各通信分配之時間被分配為4毫秒、4毫秒、1毫秒及1毫秒。此時,藉由與上述相同之計算,利用各傳輸方式之試行次數為29次、24次、5次及4次。
藉由如此,可於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利用於第一期間通信之試行成功之傳輸方式即傳輸方式B之通信之試行,且可執行較多之次數。其結果,與上述(1)之情形同樣地,與未變更排程12A之情形相比,可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
以下,對以如上方式構成之基地台10之處理進行說明。
圖11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由基地台10進行之訊框發送處理之流程圖。
於步驟S101中,基地台10開始與重複指令(loop)A相關之重複處理。重複指令A係針對按照排程12A進行之每次通信之試行,進行自步驟S102至步驟S104為止之處理。
於步驟S102中,控制部12按照排程12A將通信之試行所使用之傳輸方式設定為通信IF11。例如,於使用圖4所示之排程12A之情形時,在進行自第1次至第37次為止之通信之試行時,將傳輸方式A設定為通信IF11。同樣地,分別將自第38次至第55次為止之通信之試行設定為傳輸方式B,將自第56次至第60次為止之通信之試行設定為傳輸方式C,將自第61次至第64次為止之通信之試行設定為傳輸方式D。
於步驟S103中,控制部12使通信IF11利用步驟S102中所設定之傳輸方式發送訊框。
於步驟S104中,控制部12採取用以藉由通信IF11接收針對步驟S103中發送之訊框之ACK訊框之待機狀態。於在該待機狀態下接收到ACK訊框之情形時(步驟S104中為是(Yes)),視為該訊框之通信成功並跳過重複指令A而結束圖11所示之一系列處理,於並非如此之情形時(步驟S104為否(No)),視為訊框之發送失敗並進入至步驟S105。
於步驟S105中,於結束所有與重複指令A相關之重複處理之情形時,跳過重複指令A而結束圖11所示之一系列處理,於尚未結束上述處理之情形時,進入至步驟S102並進行通信之下一次試行。
圖12係表示本實施形態之由基地台10進行之排程12A之調整處理的流程圖。
於步驟S201中,控制部12於第一期間,按照排程12A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通信IF11之與終端20A等之通信。基於由該控制部12進行之控制,通信IF11試行與終端20A等之通信。
於步驟S202中,判定部13獲取表示於步驟S201中通信IF11所進行之利用數種傳輸方式之通信之成敗的成敗資訊。
於步驟S203中,判定部13基於步驟S202中所獲取之成敗資訊,判定數種傳輸方式中之於第一期間與終端20A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
於步驟S204中,調整部14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12A:獲取步驟S202中判定部13所獲取之成敗資訊,於第二期間較早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之通信之試行。結束步驟S203後,結束圖12所示之一系列處理。
再者,步驟S203及S204亦可僅於與成敗資訊相關之特定條件成立之情形時進行。與成敗資訊相關之特定條件之例係如上所述。
再者,當重複進行圖12所示之一系列處理,亦即,當持續進行調整排程12A之操作時,通信成功之可能性更高之傳輸方式便會被分配為排程12A內更早之時間。即,於雜訊等妨礙通信之因素相對較多時,傳輸速度相對較低之傳輸方式被分配為排程12A內更早之時間,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被分配為排程12A內更遲之時間。其後,於去除上述因素之情形時,較理想為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被分配為排程12A內相對更早之時間,但僅憑上述排程12A之調整處理則無法完成此種調整。
因此,於在進行了排程12A之調整之後,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通信期間亦未完成排程12A之調整之情形時,作為排程12A之調整,亦可對排程12A再次設定初始排程(參照圖4)。藉由如此,可獲得試行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機會,於利用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通信成功之情形時,其後使用初始排程進行通信之試行。以此方式,有如下優點: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被分配為排程12A內更早之時間。再者,特定次數可採用妨礙通信之因素之出現或消滅等所產生之時間長中包含之通信期間之次數,例如可設為100次左右或1000次左右等。
再者,上述如第一期間或第二期間之通信期間亦可為預先確定為用於無線通信環境之調查之專用期間之期間。藉此,基地台10可於不對用於終端20A等之控制之控制資料相關之通信造成影響之情況下進行通信之試行,且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另一方面,上述如第一期間或第二期間之通信期間亦可為預先確定為用於通信裝置與無線終端之通信之專用期間之期間。藉此,基地台10可與用於終端20A等之控制之控制資料相關之通信同時並行地進行無線通信環境之調查,而選定適當之傳輸方式。藉此,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以基於控制裝置40之控制而移行之移行車即終端20A等為用於發揮物品之搬送等功能之移行車的情形為例進行了說明,但終端20A等之一部分亦可為用以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之專用移行車。藉由如此,可明確移行車之功能或作用,且防止物品之搬送等與傳輸方式之選定等處理相互影響。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通信裝置以如下方式調整排程:於將來之第二期間,與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早地執行利用假定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藉此,通信裝置可於第二期間,在較第一期間之情形早之時刻成功進行通信。如此,通信裝置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通信裝置藉由將排程中之利用假定於第二期間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試行之順序提前之具體構成,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通信裝置藉由將排程中之利用假定於第二期間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的通信試行之次數相對變多之具體構成,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通信裝置將排程中之利用假定於第二期間通信成功之可能性相對較低之傳輸方式之通信之試行順序延後。其結果,與將順序推遲之傳輸方式不同之傳輸方式於第二期間內相對較早地試行,可使通信之試行成功之時刻儘可能提前。由此,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通信裝置僅於利用一傳輸方式之第一期間之通信成功發生於數次中之臨限值以上之次數之情形時變更排程。假設因次數相對較少之通信成功進行排程之變更,則根據暫時或瞬間之電波狀況之變化完成排程變更,結果,排程變更之頻度提高,通信裝置之動作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因此,藉由抑制因次數相對較少之通信成功變更排程之情況,可謀求通信裝置之動作之穩定化。
又,通信裝置可於不對控制系統中所包含之用於機器 控制之控制資料相關之通信造成影響之情況下進行通信之試行,且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通信裝置可與控制系統中所包含之用於機器控制之控制資料相關之通信同時並行地進行無線通信環境之調查,而選定適當之傳輸方式。藉此,可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
又,通信裝置可獲得試行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機會,於利用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之通信成功之情形時,其後使用初始排程進行通信之試行。如此,有如下優點:傳輸速度相對較高之傳輸方式被分配為排程內相對更早之時間。
以上,基於實施形態說明了本發明之通信裝置等,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實施形態。只要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則將熟悉本技藝者所想到之各種變形施加於本實施形態而成者、或將不同實施形態中之構成要素組合而構建之形態亦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可用於選定能於更短時間內完成通信之傳輸方式之通信裝置。更具體而言,可用於控制產業機器之控制系統中之基地台裝置等。

Claims (18)

  1. 一種控制方法,其係具備用以與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的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其包括:控制步驟,其係於第一期間內,按照排程資訊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上述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上述通信介面之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判定步驟,其係判定上述數種傳輸方式中於上述第一期間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以及調整步驟,其係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即,於上述第一期間之後之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中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
  2. 如請求項1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排程資訊包含利用上述數種傳輸方式各者之通信之試行之順序,於上述調整步驟中,將上述排程資訊中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之順序提前,藉此調整上述排程資訊。
  3. 如請求項1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排程資訊包含利用上述數種傳輸方式各者之通信之試行之次數,於上述調整步驟中,使上述排程資訊中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之次數相對增加,藉此調整上述排程資訊。
  4. 如請求項1之控制方法,其中,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於上述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遲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失敗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
  5. 如請求項2之控制方法,其中,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於上述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遲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失敗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
  6. 如請求項3之控制方法,其中,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於上述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之情形相比較遲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失敗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控制方法,其中,於上述判定步驟中,進而獲取成敗資訊,該成敗資訊表示用以與一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之數個上述第一期間之通信之試行的成敗,基於所獲取之上述成敗資訊,判定藉由一傳輸方式於數個上述第一期間中之臨限值以上之第一期間內與上述一無線終端之通信是否成功,於上述調整步驟中,僅於在上述判定步驟中判定藉由上述一傳輸方式於上述臨限值以上之第一期間內與上述一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情形時,調整上述排程資訊。
  8.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期間及上述第二期間之各者係預先確定為用於無線通 信環境之調查之專用期間之期間。
  9. 如請求項7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期間及上述第二期間之各者係預先確定為用於無線通信環境之調查之專用期間之期間。
  10.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期間及上述第二期間之各者係預先確定為用於上述通信裝置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之專用期間之期間。
  11. 如請求項7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期間及上述第二期間之各者係預先確定為用於上述通信裝置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之專用期間之期間。
  12.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13. 如請求項7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 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14. 如請求項8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15. 如請求項9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 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16. 如請求項10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17. 如請求項11之控制方法,其中,上述通信裝置記憶有利用上述調整步驟進行調整之前之上述排程資訊即初始排程,於上述調整步驟中,進而於進行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後,按照調整後之上述排程資訊,將上述第二期間之後之數個連續期間之各者作為上述第一期間而執行上述控制步驟、上述判定步驟及上述調整步驟,於即便經過特定次數之上述第一期間亦未完成利用上述調整步驟之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之情形時,設定上述初始排程作為上述排程資訊之調整。
  18. 一種通信裝置,其係具備用以與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之通信介面者;其具備: 控制部,其於第一期間內,按照排程資訊依序選擇數種傳輸方式中所包含之一傳輸方式,且藉由所選擇之上述一傳輸方式試行利用上述通信介面之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判定部,其判定上述數種傳輸方式中於上述第一期間內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以及調整部,其以如下方式調整上述排程資訊,即,於上述第一期間之後之第二期間,與上述第一期間中之情形相比較早地開始利用被判定為與上述無線終端之通信成功之傳輸方式的通信之試行。
TW107140417A 2017-11-20 2018-11-14 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TWI749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22970 2017-11-20
JP2017-222970 2017-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450A TW201924450A (zh) 2019-06-16
TWI749274B true TWI749274B (zh) 2021-12-11

Family

ID=66539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417A TWI749274B (zh) 2017-11-20 2018-11-14 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58551A1 (zh)
EP (1) EP3716727B1 (zh)
JP (1) JPWO2019097957A1 (zh)
KR (1) KR102306311B1 (zh)
CN (1) CN111434185A (zh)
SG (1) SG11202004636QA (zh)
TW (1) TWI749274B (zh)
WO (1) WO20190979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54482A1 (en) * 2020-06-09 2023-08-10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74082A1 (en) * 2011-09-12 2014-09-18 Rui Hu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network access in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JP6142124B1 (ja) * 2016-11-30 2017-06-07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09445A (ja) * 2000-04-26 2001-11-02 Sharp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自動切り替えシステム
JP2003115893A (ja) 2001-10-05 2003-04-18 Toshiba Kyaria Kk マスタ
JP4204413B2 (ja) * 2003-08-08 2009-01-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Icカードリーダの通信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icカードリーダならびにその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5072878A (ja) * 2003-08-22 2005-03-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伝送モード選択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5339141A (ja) * 2004-05-26 2005-12-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携帯型情報記憶媒体、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確立方法
JP4751735B2 (ja) 2006-02-15 2011-08-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リンク確立方法および通信リンク確立プログラム
JP4918935B2 (ja) * 2009-09-24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適応変調方法並びにデータレート制御方法
JP2015119256A (ja) * 2013-12-17 2015-06-2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321350B2 (en) * 2014-08-19 2019-06-11 Cambium Networks Limited Rate adapt algorithm for a wireless connection
US20170170884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mimo scheduler transmit mode probing with transmit mode scor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74082A1 (en) * 2011-09-12 2014-09-18 Rui Hu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network access in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JP6142124B1 (ja) * 2016-11-30 2017-06-07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450A (zh) 2019-06-16
KR20200051782A (ko) 2020-05-13
SG11202004636QA (en) 2020-06-29
JPWO2019097957A1 (ja) 2020-06-18
WO2019097957A1 (ja) 2019-05-23
EP3716727A4 (en) 2021-09-08
KR102306311B1 (ko) 2021-09-30
CN111434185A (zh) 2020-07-17
US20200358551A1 (en) 2020-11-12
EP3716727B1 (en) 2023-01-18
EP3716727A1 (en) 202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1781B (zh) 无线电信设备和方法
KR102212170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업링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통신의 승인, 오류 복구 및 백오프 동작
EP293264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 fountain relay based network
US7808953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unit
KR20140113599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업링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통신의 전송 기회 동작
JP2021516013A (ja) 上り伝送および通信の方法と装置、基地局、端末、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339313B2 (ja) 通信方法、無線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JP688003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と記憶媒体
EP3179656B1 (en) Data transmission feedbac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JPWO2020230220A5 (ja)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I749274B (zh) 通信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通信裝置
US20210409161A1 (en) Multiple access point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JP573226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01077737A (ja) 無線伝送方法及び無線伝送装置
JP2010028284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656310B2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20210138012A (ko) 통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JP653283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JP2021069007A (ja) 電子装置及び方法
JP600064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制御方法、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8793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中継基地局
US11621801B2 (en) Hybrid distributed retry mechanism
EP43257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sponse fram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links
CN115226226A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混合自适应信道接入方法
JP2022160878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