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394B - 機車 - Google Patents

機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9394B
TWI739394B TW109112835A TW109112835A TWI739394B TW I739394 B TWI739394 B TW I739394B TW 109112835 A TW109112835 A TW 109112835A TW 109112835 A TW109112835 A TW 109112835A TW I739394 B TWI739394 B TW I7393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motor
locomotive
piston
electronic par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2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0318A (zh
Inventor
喻潤湘
Original Assignee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2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939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39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0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031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機車,包含:一煞車碟片、一後搖臂,及一電子駐車裝置。該電子駐車裝置設置於該後搖臂上,且包括:一煞車卡鉗,具有一活塞及二能被該活塞推動的煞車來令片;及一馬達,用於提供該活塞推動該等煞車來令片所需的動力,當該等煞車來令片被該活塞推動時,能夾住該煞車碟片。

Description

機車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機車,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電子駐車裝置的機車。
參閱圖1、2,日本第JP2002079981A號專利案揭示一種機車910之制動裝置916,其駐車卡鉗962設置於後輪軸中心946與後搖臂擺動中心935的連線上方。其中,該駐車卡鉗962是以導線922方式來操控。
然而,機車騎士在操作手煞車拉柄920拉動該導線922以能推動該駐車卡鉗962的過程必須非常用力。此外,該手煞車拉柄920需額外佔用空間。再者,駐車卡鉗962及煞車卡鉗972為分別設立,佔用配置空間大,易造成該機車910後部大型化。因此,有必要尋求解決之道。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機車。
於是,本發明請求項1之技術中的機車,包含:一煞車碟片、一後搖臂、一電子駐車裝置、一後輪,及一排氣管。該電子駐車裝置設置於該後搖臂上,且包括:一煞車卡鉗,具有一活塞及二能被該活塞推動的煞車來令片;及一馬達,用於提供該活塞推動該等煞車來令片所需的動力,當該等煞車來令片被該活塞推動時,能夾住該煞車碟片。該馬達位於該後輪之後輪軸中心與該後搖臂之擺動中心之連線上方。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電子駐車裝置位於該排氣管的下方。從後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電子駐車裝置位於該排氣管之排氣管中立面及該後輪之後輪中立面之間。
本發明請求項2之技術中的機車,該電子駐車裝置還包括設置於該煞車卡鉗與該馬達之間的一減速齒輪單元及一推動單元,該減速齒輪單元能將該馬達提供的轉速減速,以帶動該推動單元,使得該推動單元可推動該活塞。
本發明請求項3之技術中的機車,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馬達位於該減速齒輪單元前方,並且該馬達之至少一部份與該煞車碟片重疊。
本發明請求項4之技術中的機車,該電子駐車裝置還包括一設置該煞車卡鉗之固定架,該固定架具有至少一固定螺絲孔及一 剖面概呈L形且界定一容置空間之容設部,該馬達之一部分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
本發明請求項5之技術中的機車,還包含一後輪軸,其中,該後搖臂包括一具有一輪軸調整槽孔的後搖臂本體,及一連接該後搖臂本體與該固定架且供該後輪軸穿設的連接座,其中,該馬達位於該輪軸調整槽孔之輪軸調整區的上方。
本發明請求項6之技術中的機車,還包含二螺絲,其中,該固定架具有二個相間隔且分別對應於該等螺絲的固定螺絲孔,藉由將該等螺絲分別鎖設於該等固定螺絲孔,可將該固定架鎖固於該連接座,其中,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等螺絲是介於該減速齒輪單元與該後輪軸兩者之間。
本發明請求項7之技術中的機車,適用於利用煞車油來煞車,且還包含一提供該煞車油的煞車油管,其中,該煞車油管位於該馬達及該減速齒輪單元的上方。
本發明請求項8之技術中的機車,該煞車卡鉗之該活塞具有一用於推動其中一煞車來令片的推動壁,及一自該推動壁朝遠離該等煞車來令片之方向延伸的圍繞壁,該煞車卡鉗還包括一具有一設置有一缸孔的卡鉗本體,該推動壁及該圍繞壁共同界定一容置該推動單元且與該缸孔相連通的容設空間,該煞車卡鉗還設有一與該缸孔、該容設空間及該煞車油管相連通的煞車油通道,該煞車油經 由該煞車油管及該煞車油通道注入該容設空間,以推動該活塞。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1之功效在於:使用電子式的電子駐車裝置,可避免機車騎士需費力操作手煞車拉柄並且該手煞車拉柄需額外佔用空間的缺失;該馬達遠離地面的汙泥及可避免遭碎石敲擊,且可有效利用該煞車碟片的空間及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小型化;利用該後搖臂擺動的空間配置該電子駐車裝置,可有效利用空間。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2之功效在於:該減速齒輪單元能將該馬達提供的轉速減速,增加轉動扭矩,以帶動該推動單元,使得該推動單元可推動該活塞。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3之功效在於:該馬達可遠離地面的汙泥及可避免遭碎石敲擊,且可有效利用該煞車碟片的空間及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小型化。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4之功效在於:利用該固定架設置該馬達、該減速齒輪單元、該推動單元,及該煞車卡鉗,並藉由固定螺絲孔來將該固定架安裝至後搖臂;另外,該馬達之一部分設置於該固定架之容設部之容置空間內,可縮小該電子駐車裝置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之體積。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5之功效在於:可減少調整後輪軸時佔 用的空間。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6之功效在於:可減少該電子駐車裝置佔用的空間,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的配置緊緻化。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7之功效在於:由於煞車油管位於馬達及減速齒輪單元的上方,故可避免煞車油管遭碎石敲擊。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8之功效在於:液壓煞車與電子駐車共用同一煞車卡鉗及同一活塞,以節省成本,並減少空間佔用。
1:煞車碟片
2:後搖臂
21:擺動中心
22:後搖臂本體
221:輪軸調整槽孔
23:連接座
3:電子駐車裝置
31:馬達
32:減速齒輪單元
320:齒輪殼體
3201:內陷空間
321:主動齒輪
322:第一齒輪組
3221:第一大齒輪
3222:第一小齒輪
323:第二齒輪組
3231:第二大齒輪
3232:第二小齒輪
324:輸出齒輪
33:推動單元
330:螺紋部
331:調整螺桿
332:調整螺帽
34:煞車卡鉗
340:卡鉗本體
3401:缸孔
3402:煞車油通道
341:活塞
3412:推動壁
3413:圍繞壁
3414:容設空間
342:煞車來令片
343:煞車來令片
35:固定架
351:固定螺絲孔
352:容設部
353:容置空間
354:固定螺絲孔
4:後輪
41:後輪軸中心
5:後輪軸
61:螺絲
62:螺絲
7:排氣管
8:煞車油管
A:輪軸調整區
C:弧線
F1:排氣管中立面
F2:後輪中立面
L:連線
本發明的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側視圖,說明日本第JP2002079981A號專利案揭示之機車之制動裝置;圖2是一局部放大圖,說明該日本第JP2002079981A號專利案揭示之機車之制動裝置;圖3是一局部側視圖,說明本發明機車之實施例包含一電子駐車裝置;圖4是一局部側視圖,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該電子駐車裝置設置於後搖臂上;圖5是一局部放大側視圖,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該電子駐車裝置 之固定架是鎖固於後搖臂之連接座;圖6是一局部俯視圖,說明在該實施例中,該機車之煞車油管位於該電子駐車裝置之馬達及減速齒輪單元的上方;圖7是一局部後視圖,說明在該實施例中,該電子駐車裝置位於排氣管之排氣管中立面及後輪之後輪中立面之間;圖8是一局部放大側視圖,說明在該實施例中的該電子駐車裝置及煞車碟片;圖9是一局部放大仰視圖,說明在該實施例中之該電子駐車裝置及該煞車碟片;圖10是一局部放大剖面圖,說明該電子駐車裝置;圖11是一局部放大側視圖,說明該電子駐車裝置;及圖12是一局部放大剖面圖,說明在本實施例中,油壓煞車與電子駐車共用一煞車卡鉗本體及一活塞,以節省成本,並減少空間佔用。
參閱圖3至7,本發明機車的實施例,包含一煞車碟片1、一後搖臂2、一電子駐車裝置3、一前輪(圖未示)、一後輪4、一後輪軸5、至少一螺絲(例如如圖5中所示的二個螺絲61、62)、一排氣管7,及一煞車油管8等元件。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該電子駐車裝 置3是電子式的駐車裝置,故可避免機車騎士需費力操作如前述日本第JP2002079981A號專利案中的手煞車拉柄並且該手煞車拉柄需額外佔用空間的缺失。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後搖臂2包括一具有一輪軸調整槽孔221的後搖臂本體22,及一供該後輪軸5穿設的連接座23。
在本實施例中,該電子駐車裝置3設置於該後搖臂2上。如圖3所示,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電子駐車裝置3位於該排氣管7的下方。如圖7所示,從後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電子駐車裝置3位於該排氣管7之排氣管中立面F1及該後輪4之後輪中立面F2之間,亦即,是利用該後搖臂2擺動的空間配置該電子駐車裝置3,故可有效利用空間。
參閱圖4、5、8至12,該電子駐車裝置3用於夾住該煞車碟片1以達到駐車效果,並且也可利用煞車油來煞車。在本實施例中,該電子駐車裝置3包括一馬達31、一減速齒輪單元32、一推動單元33、一煞車卡鉗34,及一固定架35。如圖5所示,該馬達31位於該輪軸調整槽孔221之輪軸調整區A的上方,並且該後搖臂2之連接座23連接該後搖臂本體22與該固定架35,以減少調整該後輪軸5時佔用的空間。另外,該煞車油管8位於該馬達31及該減速齒輪單元32的上方。
如圖10所示,該減速齒輪單元32及該推動單元33設置於該煞車卡鉗34與該馬達31之間。在本實施例中,該馬達31、該減速齒輪單元32及該推動單元33組立於該煞車卡鉗34上。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馬達31位於該後輪4之後輪軸中心41與該後搖臂2之擺動中心21之連線L上方,故該馬達31可遠離地面的汙泥及可避免遭碎石敲擊,且可有效利用該煞車碟片1的空間及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3小型化。
如圖3所示,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馬達31位於該減速齒輪單元32前方,並且該馬達31之至少一部份與該煞車碟片1重疊,故該馬達31可遠離地面的汙泥及可避免遭碎石敲擊,且可有效利用該煞車碟片1的空間及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3小型化。
如圖10、1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煞車卡鉗34包括一卡鉗本體340、一活塞341,及二相間隔的煞車來令片342、343。該卡鉗本體340具有一缸孔3401,及一與該缸孔3401相連通的煞車油通道3402。該馬達31用於提供該活塞341推動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所需的動力,繼而該減速齒輪單元32能將該馬達31提供的轉速減速,增加轉動扭矩,以帶動該推動單元33,使得該推動單元33可推動該活塞341,當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被該活塞341推動時,能夾住該煞車碟片1。
在本實施例中,該減速齒輪單元32包括一齒輪殼體 320、一主動齒輪321、一第一齒輪組322、一第二齒輪組323,及一輸出齒輪324。該齒輪殼體320容置該主動齒輪321、該第一齒輪組322、該第二齒輪組323,及該輸出齒輪324,其中,該主動齒輪321可被該馬達31帶動。
該第一齒輪組322具有一被該主動齒輪321帶動的第一大齒輪3221,及一與該第一大齒輪3221同軸轉動並且直徑小於該第一大齒輪3221之直徑之第一小齒輪3222。在本實施例中,該煞車碟片1及該第一小齒輪3222是位於該第一大齒輪3221的相反側。
該第二齒輪組323具有一被該第一齒輪組322之該第一小齒輪3222帶動的第二大齒輪3231,及一與該第二大齒輪3231同軸轉動並且直徑小於該第二大齒輪3231之直徑之第二小齒輪3232。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齒輪組323與該第一齒輪組322呈反向設置,亦即,在該煞車碟片1及該第一小齒輪3222是位於該第一大齒輪3221的相反側之情況下,該第二大齒輪3231及該煞車碟片1是位於該第二小齒輪3232之相反側,也就是該第一小齒輪3222及該第二大齒輪3231是朝外側設置,故不易干擾該馬達31及該煞車卡鉗34的配置。在本實施例中,該輸出齒輪324被該第二齒輪組323之該第二小齒輪3232帶動。
如圖8、11所示,該第一齒輪組322及該第二齒輪組323是介於該主動齒輪321及該輸出齒輪324兩者之間。此外,該主動 齒輪321、該第一齒輪組322、該第二齒輪組323及該輸出齒輪324大致沿著一弧線C排列,使得該齒輪殼體320形成一面對該煞車碟片1之中心之內陷空間3201。
該固定架35用來設置該煞車卡鉗34,且具有至少一固定螺絲孔351、354,及一容設部352。如圖5、8、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架35具有二個相間隔且分別對應於該等螺絲61、62的固定螺絲孔351、354,藉由將該等螺絲61、62分別鎖設於該等固定螺絲孔351、354,可將該固定架35鎖固於該後搖臂2之該連接座23。其中,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等螺絲61、62是介於該減速齒輪單元32與該後輪軸5兩者之間,以減少該電子駐車裝置3佔用的空間,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3的配置緊緻化。
如圖10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容設部352之剖面概呈L形且界定一容置空間353,其中,該馬達31之一部分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353內,以達到縮小該電子駐車裝置3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之體積之功效。
如圖10、1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推動單元33包括一調整螺桿331及一調整螺帽332。該調整螺桿331可被該輸出齒輪324帶動而轉動。該調整螺帽332與該調整螺桿331之間是藉由一螺紋部330螺接,且被該調整螺桿331帶動而移動,其中,在本實施例中,該螺紋部330是梯形螺紋,以能提供足夠大的磨擦力道來達 到鎖住(Lock)效果,而使該馬達31關電後該調整螺桿331與該調整螺帽332二者之間不會有相對運動。
該活塞341設置於該缸孔3401內,並可被該調整螺帽332推動。在本實施例中,該活塞341具有一用於推動煞車來令片342的推動壁3412,及一自該推動壁3412朝遠離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之方向延伸的圍繞壁3413,其中,該推動壁3412及該圍繞壁3413共同界定一容置該調整螺桿331及該調整螺帽332且與該缸孔3401相連通的容設空間3414。
如圖5、12所示,該煞車油通道3402與該缸孔3401及該容設空間3414相連通。該煞車油經由該煞車油管8及該煞車油通道3402注入該容設空間3414,以推動該活塞341。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液壓煞車與電子駐車共用同一煞車卡鉗34及同一活塞341,故可節省成本,並減少空間佔用,而該煞車油管8位於該馬達31及該減速齒輪單元32的上方,可避免該煞車油管8遭碎石敲擊。
如圖9、10所示,當機車騎士欲進行電子駐車時,係藉由啟動該馬達31正轉來帶動該減速齒輪單元32轉動,繼而使該調整螺桿331轉動,以推動該調整螺帽332,繼而藉由推動該活塞341之該推動壁3412令該活塞341向前,導致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能被該活塞341推動,因而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能夾住該煞車碟片1。反之,機車騎士亦可令該馬達31反轉來使該調整螺帽332 向後移以鬆掉該活塞341,因而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不再煞住該煞車碟片1。再者,若在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夾住該煞車碟片1的情況下該馬達31斷電,則由於該螺紋部330是梯形螺紋而能提供足夠大的磨擦力道,故該調整螺桿331及該調整螺帽332間會自動維持在不會有相對運動之鎖住(Lock)狀態,使得機車仍可自動維持在電子駐車狀態。
如圖5、9、12所示,或者,當機車騎士欲進行油壓煞車時,係藉由操作煞車裝置(圖未示)來使煞車油依序經由該煞車油管8及該煞車油通道3402注入該容設空間3414,以推動該活塞341,因而帶動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以令該等煞車來令片342、343夾住該煞車碟片1。
綜上所述,本發明機車之功效如下,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藉由請求項1之功效在於:使用電子式的電子駐車裝置3,可避免機車騎士需費力操作習知手煞車拉柄並且該手煞車拉柄需額外佔用空間的缺失,並且該馬達31遠離地面的汙泥及可避免遭碎石敲擊,且可有效利用該煞車碟片1的空間及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3小型化,而利用該後搖臂2擺動的空間配置該電子駐車裝置3,可有效利用空間;本發明藉由請求項2之功效在於:該減速齒輪單元32能 將該馬達31提供的轉速減速,增加轉動扭矩,以帶動該推動單元33,使得該推動單元33可推動該活塞341;本發明藉由請求項3之功效在於:該馬達31遠離地面的汙泥及可避免遭碎石敲擊,且可有效利用該煞車碟片1的空間及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3小型化;本發明藉由請求項4之功效在於:利用該固定架35設置該馬達31、該減速齒輪單元32、該推動單元33,及該煞車卡鉗34,並藉由該等固定螺絲孔351、354來將該固定架35安裝至該後搖臂2;另外,該馬達31之一部分設置於該固定架35之容設部352之容置空間353內,可縮小該電子駐車裝置3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之體積;本發明藉由請求項5之功效在於:可減少調整後輪軸5時佔用的空間;本發明藉由請求項6之功效在於:可減少該電子駐車裝置3佔用的空間,使整體電子駐車裝置3的配置緊緻化;本發明藉由請求項7之功效在於:該煞車油管8位於該馬達31及該減速齒輪單元32的上方,可避免該煞車油管8遭碎石敲擊;本發明藉由請求項8之功效在於:液壓煞車與電子駐車共用同一煞車卡鉗34及同一活塞341,以節省成本,並減少空間佔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煞車碟片
2:後搖臂
3:電子駐車裝置
31:馬達
32:減速齒輪單元
4:後輪
7:排氣管
8:煞車油管

Claims (8)

  1. 一種機車,包含:一煞車碟片;一後搖臂;一電子駐車裝置,設置於該後搖臂上,且包括一煞車卡鉗,具有一活塞及二能被該活塞推動的煞車來令片,及一馬達,用於提供該活塞推動該等煞車來令片所需的動力,當該等煞車來令片被該活塞推動時,能夾住該煞車碟片;一後輪,該馬達位於該後輪之後輪軸中心與該後搖臂之擺動中心之連線上方;及一排氣管,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電子駐車裝置位於該排氣管的下方,從後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電子駐車裝置位於該排氣管之排氣管中立面及該後輪之後輪中立面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機車,其中,該電子駐車裝置還包括設置於該煞車卡鉗與該馬達之間的一減速齒輪單元及一推動單元,該減速齒輪單元能將該馬達提供的轉速減速,以帶動該推動單元,使得該推動單元可推動該活塞。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其中,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馬達位於該減速齒輪單元前方,並且該馬達之至少一部份與該煞車碟片重疊。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其中,該電子駐車裝置還包括一 設置該煞車卡鉗之固定架,該固定架具有至少一固定螺絲孔及一剖面概呈L形且界定一容置空間之容設部,該馬達之一部分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機車,還包含一後輪軸,其中,該後搖臂包括一具有一輪軸調整槽孔的後搖臂本體,及一連接該後搖臂本體與該固定架且供該後輪軸穿設的連接座,其中,該馬達位於該輪軸調整槽孔之輪軸調整區的上方。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機車,還包含二螺絲,其中,該固定架具有二個相間隔且分別對應於該等螺絲的固定螺絲孔,藉由將該等螺絲分別鎖設於該等固定螺絲孔,可將該固定架鎖固於該連接座,其中,從側視方向觀看該機車時,該等螺絲是介於該減速齒輪單元與該後輪軸兩者之間。
  7. 如請求項2所述的機車,適用於利用煞車油來煞車,且還包含一提供該煞車油的煞車油管,其中,該煞車油管位於該馬達及該減速齒輪單元的上方。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機車,其中,該煞車卡鉗之該活塞具有一用於推動其中一煞車來令片之推動壁,及一自該推動壁朝遠離該等煞車來令片之方向延伸的圍繞壁,該煞車卡鉗還包括一具有一設置有一缸孔的卡鉗本體,該推動壁及該圍繞壁共同界定一容置該推動單元且與該缸孔相連通的容設空間,該煞車卡鉗還設有一與該缸孔、該容設空間及該煞車油管相連通的煞車油通道,該煞車油經由該煞車油管及該煞車油通道注入該容設空間,以推動該活塞。
TW109112835A 2020-04-16 2020-04-16 機車 TWI739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2835A TWI739394B (zh) 2020-04-16 2020-04-16 機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2835A TWI739394B (zh) 2020-04-16 2020-04-16 機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9394B true TWI739394B (zh) 2021-09-11
TW202140318A TW202140318A (zh) 2021-11-01

Family

ID=7877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835A TWI739394B (zh) 2020-04-16 2020-04-16 機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939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5723B (en) * 2003-09-09 2005-12-21 Honda Motor Co Ltd Swing arm suspension
TWM492293U (zh) * 2010-03-23 2014-12-21 Honda Motor Co Ltd 油電混合式跨騎型車輛
CN104235355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式煞车装置
CN204978634U (zh) * 2015-09-01 2016-01-20 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刹车助力系统
TWM533008U (en) * 2016-03-22 2016-12-01 Sanyang Motor Co Ltd Mount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5723B (en) * 2003-09-09 2005-12-21 Honda Motor Co Ltd Swing arm suspension
TWM492293U (zh) * 2010-03-23 2014-12-21 Honda Motor Co Ltd 油電混合式跨騎型車輛
CN104235355A (zh) * 2013-06-19 2014-12-2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式煞车装置
CN204978634U (zh) * 2015-09-01 2016-01-20 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刹车助力系统
TWM533008U (en) * 2016-03-22 2016-12-01 Sanyang Motor Co Ltd Mounting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0318A (zh) 202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26811A1 (en) Electric disk brake
KR101511437B1 (ko) 전자기계식 브레이크 장치
US6450301B1 (en) Brake device
TW200303838A (en) Bicycle brake device with a rotation restrictor for a connecting joint
CN109990018B (zh) 盘式制动器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TWI739394B (zh) 機車
JPH0958434A (ja) 車両用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CN200992194Y (zh) 纯盘式机械驻车制动器
TWI738230B (zh) 電子駐車裝置
KR100238638B1 (ko) 차량용 전후 연동 브레이크장치
JPH07257356A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113562110B (zh) 摩托车
JP5013262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75650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
KR20110051384A (ko) 차량용 전자식 파킹 브레이크 장치
JP2003112684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制動装置
CN113389823B (zh) 电子驻车装置
JP336617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アンチロックブレーキ装置
JPH1191673A (ja) 二輪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TWI773318B (zh) 具有電子駐煞車控制功能之機車
JPH09240557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TWI742676B (zh) 具前兩輪車輛的傾斜機構鎖定裝置
EP2504601A1 (fr) Procede de commande pour un systeme de freinag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5104362A (ja) 小型車両用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4183164B2 (ja) 鞍乗型車両の後車輪制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