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4753B - 裝配設備 - Google Patents

裝配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4753B
TWI734753B TW106108482A TW106108482A TWI734753B TW I734753 B TWI734753 B TW I734753B TW 106108482 A TW106108482 A TW 106108482A TW 106108482 A TW106108482 A TW 106108482A TW I734753 B TWI734753 B TW I7347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ide plates
partition plate
assembly equipment
top sh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8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6737A (zh
Inventor
鄧穎聰
胡綠海
代智勇
劉云
張丹丹
于強
陳偉
張寧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大陸商珠海泰科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大陸商珠海泰科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4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475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21D37/12Particular guiding equipment, e.g. pliers;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cooperation of 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裝配設備,其用於組裝由薄板製成之殼體,該殼體具有底部殼體及頂部殼體,該底部殼體之兩側形成有鎖扣,該頂部殼體之兩個側板上形成有鎖定彈片。當頂部殼體之兩個側板相對於頂部殼體之頂板處於預定位置時,該等鎖定彈片經調適以自該等鎖扣之內側裝配至該等鎖扣中。裝配設備包含:底座,其經調適以定位及支撐該底部殼體;操作機構,其經調適以保持及移動該頂部殼體;及引導裝置,其經調適以設置在該等鎖扣之內側,用於引導偏移該預定位置之兩個側板,使得該兩個側板上之鎖定彈片能夠裝配至該等鎖扣中。在本發明中,引導裝置能夠自動地糾正側板之位置偏差,使得兩個側板上之鎖定彈片能夠順利地裝配至底部殼體之鎖扣中,提高薄板殼體之組裝效率。

Description

裝配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裝配設備,尤其係關於一種用於組裝由薄板製成之殼體的裝配設備。
圖1顯示一種典型的連接器之殼體之自底側觀看時之立體示意圖,圖2顯示圖1所示之殼體的自頂側觀看時之立體示意圖。
如圖1及圖2所示,該殼體主要包含底部殼體10、位於底部殼體10上方之頂部殼體20及位於底部殼體10及頂部殼體20之間的至少一個分隔板30。
如圖1及圖2所示,底部殼體10之兩側形成有鎖扣12,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上形成有鎖定彈片22。鎖扣12自底部殼體10之底板之兩側豎直向上延伸。兩個側板21自頂部殼體20之頂板的兩側豎直向下延伸,鎖定彈片22自頂部殼體20之側板21向外凸出。
如圖1及圖2所示,鎖定彈片22經調適以自鎖扣12之內側裝配至鎖扣12中,以便將底部殼體10及頂部殼體20相互組裝在一起。
如圖1及圖2所示,分隔板30之下側插裝在底部殼體10之底板上,分隔板30之上側插裝在頂部殼體20的頂板上,以便將底部殼體10與頂部殼體20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容納室1。
如圖1及圖2所示,底部殼體10、頂部殼體20及分隔板30皆是由厚度較小之金屬薄板製成。由於金屬薄板容易變形,因此,在加工之過程中, 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容易偏移其預定位置,即,與頂部殼體20之頂板垂直之豎直位置。舉例而言,兩個側板21可能會出現稍微向外偏移(參見圖6)或稍微向內偏移(參見圖5)之情況。
一旦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偏移其預定位置,就會導致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上之鎖定彈片22不能裝配至鎖扣12中。
在現有技術中,一般皆採用手動方式來組裝圖1及圖2所示之殼體。工人需要用手逐個地校正頂部殼體20上之兩個側板21之位置,使其處於與頂部殼體20之頂板垂直之豎直位置。但是,採用手動方式糾偏側板21之位置以及採用手動方式組裝殼體之效率非常低。
本發明之目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之上述問題及缺陷之至少一個態樣。
本發明之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配設備,其能夠自動地糾正頂部殼體之側板之位置偏差,提高薄板殼體的組裝效率。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態樣,提供一種裝配設備,其用於組裝由薄板製成之殼體,該殼體具有底部殼體及頂部殼體,該底部殼體之兩側形成有鎖扣,該頂部殼體之兩個側板上形成有鎖定彈片。當該頂部殼體之兩個側板相對於該頂部殼體之頂板處於預定位置時,該等鎖定彈片經調適以自該鎖扣之內側裝配至該鎖扣中。該裝配設備包含:底座,其經調適以定位及支撐該底部殼體;操作機構,其經調適以保持及移動該頂部殼體;及引導裝置,其經調適以設置在該鎖扣之內側,用於引導偏移該預定位置之兩個側板,使得該兩個側板上之鎖定彈片能夠裝配至該鎖扣中。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等引導裝置包含第一引導裝 置,該第一引導裝置具有與該鎖扣之內側相對之第一引導面,該第一引導面經調適以向外推壓該兩個側板,以便逐漸地擴大該兩個側板之間的間距。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等引導裝置亦包含第二引導裝置,該第二引導裝置具有與該第一引導裝置相對之第二引導面,該第二引導面經調適以向內推壓該兩個側板,以便逐漸地縮小該兩個側板之間的間距。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當該兩個側板處於該預定位置時,該兩個側板與該頂部殼體之頂面與該底部殼體之底面垂直。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殼體亦包含至少一個分隔板,該分隔板之下側經調適以插裝在該底部殼體之底板上,該分隔板之上側經調適以插裝在該頂部殼體之頂板上,以便將該底部殼體與該頂部殼體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容納室。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裝配設備亦包含分隔板保持機構,該分隔板保持機構經調適以將分隔板保持在與該底部殼體之底板垂直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分隔板保持機構包含至少一對夾持指部,每對夾持指部經調適以自兩側夾持住一個對應之分隔板。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分隔板保持機構亦包含第一驅動機構,該第一驅動機構經調適以驅動該至少一對夾持指部沿與分隔板平行之水平方向移動,以便將該至少一對夾持指部移動至該分隔板處或自該分隔板處離開。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分隔板保持機構亦包含第 二驅動機構,該第二驅動機構經調適以驅動該至少一對夾持指部敞開及閉合,以便夾持及鬆開該分隔板。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第一驅動機構亦經調適以驅動該等引導裝置沿該與分隔板平行之水平方向移動,以便將該等引導裝置移動至該鎖扣處或自該鎖扣處離開。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第一引導面及/或該第二引導面為光滑之弧形引導面或者光滑之傾斜引導面。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第一引導裝置為剛度大於該兩個側板之剛性塊狀部件,並且該第二引導裝置為撓性大於該兩個側板之撓性薄片部件。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操作機構包含機器人及安裝在機器人上之真空吸附器,該真空吸附器經調適以吸取及保持該頂部殼體,該機器人經調適以移動被該真空吸附器吸取及保持住的頂部殼體。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頂部殼體上形成有多個第一開孔,在該操作機構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定位柱,該多個第一定位柱經調適以插入該多個第一開孔中,用於定位被該真空吸附器吸取及保持住之頂部殼體。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該底部殼體上形成有多個第二開孔,在該底座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定位柱,該多個第二定位柱經調適以插入該多個第二開孔中,用於定位被支撐在該底座上之底部殼體。
在本發明之上述各項實施例中,裝配設備具有引導裝置,該等引導裝置能夠引導偏移預定位置之側板,使之朝向預定位置移動,從而自動地糾正頂部殼體之側板的位置偏差,使得兩個側板上之鎖定彈片能夠順利地 裝配至底部殼體之鎖扣中,從而提高薄板殼體之組裝效率。
藉由下文中參照附圖對本發明所作之描述,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及優點將顯而易見,並可幫助對本發明有全面的理解。
1:容納室
10:底部殼體
12:鎖扣
13:第二開孔
20:頂部殼體
21:側板
22:鎖定彈片
23:第一開孔
30:分隔板
100:操作機構
200:分隔板保持機構
210:第一驅動機構
220:第二驅動機構
230:夾持指部
310:第一引導裝置
320:第二引導裝置
400:底座
S1:第一引導面
S2:第二引導面
圖1顯示一種典型的連接器之殼體之自底側觀看時之立體示意圖;圖2顯示圖1所示之殼體之自頂側觀看時的立體示意圖;圖3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之、用於組裝圖1及圖2所示之殼體的裝配設備;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之、用於組裝圖1及圖2所示之殼體的裝配設備,其中,操作機構被移除;圖5顯示利用第一引導裝置糾正向內偏移之兩個側板之位置誤差的示意圖;且圖6顯示利用第二引導裝置糾正向外偏移之兩個側板之位置誤差的示意圖。
下面藉由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之說明。在說明書中,相同或相似之附圖標號指示相同或相似之部件。下述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之說明旨在對本發明之總體發明構思進行解釋,而不應當理解為對本發明之一種限制。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構思,提供一種裝配設備,其用於組裝由薄板製成之殼體,該殼體具有底部殼體及頂部殼體,該底部殼體之兩側形成有鎖扣,該頂部殼體之兩個側板上形成有鎖定彈片。當該頂部殼體之兩個側板相對於該頂部殼體之頂板處於預定位置時,該等鎖定彈片經調適以自該鎖 扣之內側裝配至該鎖扣中。該裝配設備包含:底座,其經調適以定位及支撐該底部殼體;操作機構,其經調適以保持及移動該頂部殼體;及引導裝置,其經調適以設置在該鎖扣之內側,用於引導偏移該預定位置之兩個側板,使得該兩個側板上之鎖定彈片能夠裝配至該等鎖扣中。
圖1顯示一種典型的連接器之殼體之自底側觀看時之立體示意圖;圖2顯示圖1所示之殼體的自頂側觀看時之立體示意圖。
如圖1及圖2所示,在圖示之實施例中,該殼體主要包含底部殼體10、位於底部殼體10上方之頂部殼體20及位於底部殼體10及頂部殼體20之間的至少一個分隔板30。
如圖1及圖2所示,底部殼體10之兩側形成有鎖扣12,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上形成有鎖定彈片22。鎖扣12自底部殼體10之底板之兩側豎直向上延伸。兩個側板21自頂部殼體20之頂板的兩側豎直向下延伸,鎖定彈片22自頂部殼體20之側板21向外凸出。鎖定彈片22經調適以自鎖扣12之內側裝配至鎖扣12中,以便將底部殼體10及頂部殼體20相互組裝在一起。分隔板30之下側插裝在底部殼體10之底板上,分隔板30之上側插裝在頂部殼體20之頂板上,以便將底部殼體10與頂部殼體20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容納室1。
如圖1及圖2所示,底部殼體10、頂部殼體20及分隔板30皆是由厚度較小之金屬薄板製成。由於金屬薄板容易變形,因此,在加工之過程中,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容易偏移其預定位置,即,與頂部殼體20之頂板垂直之豎直位置。舉例而言,兩個側板21可能會出現稍微向外偏移(參見圖6)或稍微向內偏移(參見圖5)之情況。一旦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偏移其預定位置,就會導致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上之鎖定彈片22不 能裝配至鎖扣12中。
圖3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例性之實施例之、用於組裝圖1及圖2所示之殼體的裝配設備;圖4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之、用於組裝圖1及圖2所示之殼體的裝配設備,其中,操作機構100被移除。
如圖3及圖4所示,在圖示之實施例中,該裝配設備主要包含操作機構100,引導裝置310、320,及底座400。底部殼體10經調適以被定位及支撐在底座400上。操作機構100經調適以保持及移動頂部殼體20,以便將頂部殼體20組裝至底部殼體10上。引導裝置310、320,經調適以設置在鎖扣12之內側,能夠引導偏移預定位置之兩個側板21,使之朝向預定位置移動,從而能夠自動地糾正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之位置偏差,使得兩個側板21上的鎖定彈片22能夠順利地裝配至底部殼體10之鎖扣12中,從而提高薄板殼體之組裝效率。
圖5顯示利用第一引導裝置310糾正向內偏移之兩個側板21之位置誤差之示意圖。
如圖3至圖5所示,在圖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引導裝置310具有與鎖扣12之內側相對的第一引導面S1。在向下移動頂部殼體20時,該第一引導面S1經調適以向外推壓兩個側板21,以便逐漸地擴大兩個側板21之間的間距,如此,兩個側板21就會逐漸地朝向預定位置(與頂部殼體20之頂板垂直之豎直位置)移動,從而能夠自動地糾正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之位置偏差,使得兩個側板21上之鎖定彈片22能夠順利地裝配至底部殼體10之鎖扣12中。
圖6顯示利用第二引導裝置320糾正向外偏移之兩個側板21之位置誤差的示意圖。
如圖3至圖6所示,在圖示之實施例中,第二引導裝置320具有與第一引導裝置310相對之第二引導面S2。在向下移動頂部殼體20時,該第二引導面S2經調適以向內推壓兩個側板21,以便逐漸地縮小兩個側板21之間的間距,如此,兩個側板21就會逐漸地朝向預定位置(與頂部殼體20之頂板垂直之豎直位置)移動,從而能夠自動地糾正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之位置偏差,使得兩個側板21上之鎖定彈片22能夠順利地裝配至底部殼體10之鎖扣12中。
在本發明之一個實例性的實施例中,第一引導裝置310為剛度大於兩個側板21之剛性塊狀部件,並且第二引導裝置320為撓性大於兩個側板21之撓性薄片部件,該撓性薄片部件之厚度小於殼體之厚度,通常,該撓性薄片部件硬度小於殼體之硬度的合金製成,例如,可以採用鋅鋼合金製成。
請注意,在圖6所示之實施例中,在將兩個側板21引導至正確之豎直位置之後,需要將第二引導裝置320自底部殼體10之鎖扣12及頂部殼體20的側板21之間抽出。在第二引導裝置320被抽出之後,兩個側板21上之鎖定彈片22會進入鎖扣12之孔中。有時,為了保證鎖定彈片22能夠完全裝配至鎖扣12之孔中,可利用操作機構100驅動頂部殼體20朝向底部殼體10之兩側搖擺數次,以迫使鎖定彈片22能夠完全裝配至鎖扣12之孔中。
如圖1至圖4所示,裝配設備亦包含分隔板保持機構200,該分隔板保持機構200經調適以將分隔板30保持在與底部殼體10之底板垂直的位置。如此,在頂部殼體20組裝至底部殼體10上之後,分隔板30之上側就會插裝到頂部殼體20之頂板上。
如圖3及圖4所示,前述分隔板保持機構200包含至少一對夾持指部 230,每對夾持指部230經調適以自兩側夾持住一個對應之分隔板30。
如圖3及圖4所示,前述分隔板保持機構200亦包含第一驅動機構210,該第一驅動機構210經調適以驅動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沿與分隔板平行之水平方向移動,以便將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移動至分隔板30處或自分隔板30處離開。
如圖3及圖4所示,前述分隔板保持機構200亦包含第二驅動機構220,該第二驅動機構220經調適以驅動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敞開及閉合,以便夾持及鬆開分隔板30。
在圖示之實施例中,如圖3及圖4所示,第一引導裝置310及第二引導裝置320皆附接至第一驅動機構210上,因此,第一驅動機構210亦經調適以驅動引導裝置310、320沿與分隔板平行之水平方向移動,以便將引導裝置310、320移動至鎖扣12處或自鎖扣12處離開。
如圖5及圖6所示,在圖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引導面S1及/或第二引導面S2為光滑之弧形引導面或者光滑之傾斜引導面。
在圖示之實施例中,如圖3及圖4所示,操作機構100包含機器人及安裝在機器人上之真空吸附器,該真空吸附器經調適以吸取及保持頂部殼體20,機器人經調適以移動被真空吸附器吸取及保持住之頂部殼體20。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發明之一項實施例中,頂部殼體20上形成有多個第一開孔23,在操作機構100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定位柱,多個第一定位柱經調適以插入多個第一開孔23中,用於定位被真空吸附器吸取及保持住之頂部殼體20。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發明之一項實施例中,底部殼體10上形成有多個第二開孔13,在底座400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定位柱,多個第二定位柱 經調適以插入多個第二開孔13中,用於定位被支撐在底座400上之底部殼體10。
下面將說明利用前述裝配設備組裝圖1及圖2所示之殼體的過程。
首先,利用操作機構100將底部殼體10放置在底座400上。
然後,利用操作機構100將分隔板30分別插裝到底部殼體10上。
然後,利用第一驅動機構210將引導裝置310、320移動至底部殼體10之鎖扣12之內側,同時利用第一驅動機構210將夾持指部230移動至分隔板30之兩側。
然後,利用第二驅動機構220驅動夾持指部230閉合,以夾緊分隔板30。
然後,如圖3所示,利用操作機構100向下移動頂部殼體20,直至頂部殼體20到達預設位置。
然後,利用第二驅動機構220驅動夾持指部230敞開,以鬆開分隔板30。
然後,第一驅動機構210將引導裝置310、320及夾持指部230移動至殼體之外部。
最後,利用操作機構100取走已經組裝好之殼體。
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理解,上面所描述之實施例皆是示例性的,並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對其進行改進,各種實施例中所描述之結構在不發生結構或者原理態樣之衝突之情況下可進行自由組合。
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但是附圖中揭示之實施例旨在對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進行示例性說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之一種限制。
雖然本總體發明構思之一些實施例己被顯示及說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不背離本總體發明構思之原則及精神之情況下,可對此等實施例做出改變,本發明之範疇以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限定。
應注意,措詞「包含」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驟,措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多個。另外,申請專利範圍之任何元件標號不應理解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10‧‧‧底部殼體
30‧‧‧分隔板
210‧‧‧第一驅動機構
220‧‧‧第二驅動機構
230‧‧‧夾持指部
310‧‧‧第一引導裝置
320‧‧‧第二引導裝置
400‧‧‧底座

Claims (15)

  1. 一種裝配設備,其用於組裝由薄板製成之殼體,該殼體具有底部殼體(10)及頂部殼體(20),該底部殼體(10)之兩側形成有鎖扣(12),該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上形成有鎖定彈片(22),其中,當該頂部殼體(20)之兩個側板(21)相對於該頂部殼體(20)之頂板處於預定位置時,該等鎖定彈片(22)經調適以自該等鎖扣(12)之內側裝配至該等鎖扣(12)中,其特徵在於:該裝配設備包含:底座(400),其經調適以定位及支撐該底部殼體(10);操作機構(100),其經調適以保持及移動該頂部殼體(20);及引導裝置(310、320),其經調適以設置在該等鎖扣(12)之內側,用於引導偏移該預定位置之兩個側板(21),使得該兩個側板(21)上之鎖定彈片(22)能夠裝配至該等鎖扣(12)中。
  2. 如請求項1之裝配設備,其中:該等引導裝置(310、320)包含第一引導裝置(310),該第一引導裝置(310)具有與該等鎖扣(12)之內側相對之第一引導面(S1),該第一引導面(S1)經調適以向外推壓該兩個側板(21),以便逐漸地擴大該兩個側板(21)之間的間距。
  3. 如請求項2之裝配設備,其中: 該等引導裝置(310、320)亦包含第二引導裝置(320),該第二引導裝置(320)具有與該第一引導裝置(310)相對之第二引導面(S2),該第二引導面(S2)經調適以向內推壓該兩個側板(21),以便逐漸地縮小該兩個側板(21)之間的間距。
  4. 如請求項3之裝配設備,其中:當該兩個側板(21)處於該預定位置時,該兩個側板(21)與該頂部殼體(20)之頂面及該底部殼體(10)之底面垂直。
  5. 如請求項4之裝配設備,其中:該殼體亦包含至少一個分隔板(30),該分隔板(30)之下側經調適以插裝在該底部殼體(10)之底板上,該分隔板(30)之上側經調適以插裝在該頂部殼體(20)之頂板上,以便將該底部殼體(10)與該頂部殼體(20)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多個容納室(1)。
  6. 如請求項5之裝配設備,其中:該裝配設備亦包含分隔板保持機構(200),該分隔板保持機構(200)經調適以將分隔板(30)保持在與該底部殼體(10)之底板垂直的位置。
  7. 如請求項6之裝配設備,其中:該分隔板保持機構(200)包含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每對夾持指部(230)經調適以自兩側夾持住一個對應之分隔板(30)。
  8. 如請求項7之裝配設備,其中:該分隔板保持機構(200)亦包含第一驅動機構(210),該第一驅動機構(210)經調適以驅動該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沿與分隔板平行之水平方向移動,以便將該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移動至該分隔板(30)處或自該分隔板(30)處離開。
  9. 如請求項8之裝配設備,其中:該分隔板保持機構(200)亦包含第二驅動機構(220),該第二驅動機構(220)經調適以驅動該至少一對夾持指部(230)敞開及閉合,以便夾持及鬆開該分隔板(30)。
  10. 如請求項9之裝配設備,其中:該第一驅動機構(210)亦經調適以驅動該等引導裝置(310、320)沿該與分隔板平行之水平方向移動,以便將該等引導裝置(310、320)移動至該等鎖扣(12)處或自該等鎖扣(12)處離開。
  11. 如請求項3之裝配設備,其中:該第一引導面(S1)及/或該第二引導面(S2)為光滑之弧形引導面或者光滑之傾斜引導面。
  12. 如請求項3之裝配設備,其中:該第一引導裝置(310)為剛度大於該兩個側板(21)之剛性塊狀部件,並且該第二引導裝置(320)為撓性大於該兩個側板(21)之撓性薄片部件。
  13. 如請求項1之裝配設備,其中:該操作機構(100)包含機器人及安裝在機器人上之真空吸附器,該真空吸附器經調適以吸取及保持該頂部殼體(20),該機器人經調適以移動被該真空吸附器吸取及保持住之頂部殼體(20)。
  14. 如請求項13之裝配設備,其中:該頂部殼體(20)上形成有多個第一開孔(23),在該操作機構(100)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定位柱,該多個第一定位柱經調適以插入該多個第一開孔(23)中,用於定位被該真空吸附器吸取及保持住之頂部殼體(20)。
  15. 如請求項14之裝配設備,其中:該底部殼體(10)上形成有多個第二開孔(13),在該底座(400)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定位柱,該多個第二定位柱經調適以插入該多個第二開孔(13)中,用於定位被支撐在該底座(400)上之底部殼體(10)。
TW106108482A 2016-03-22 2017-03-15 裝配設備 TWI734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4692.2A CN107221827B (zh) 2016-03-22 2016-03-22 装配设备
CN201610164692.2 2016-03-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737A TW201736737A (zh) 2017-10-16
TWI734753B true TWI734753B (zh) 2021-08-01

Family

ID=58579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8482A TWI734753B (zh) 2016-03-22 2017-03-15 裝配設備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5517B2 (zh)
EP (1) EP3433651B1 (zh)
CN (1) CN107221827B (zh)
MX (1) MX2018011457A (zh)
TW (1) TWI734753B (zh)
WO (1) WO2017163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0175B (zh) * 2020-04-14 2021-10-22 东莞市钿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塑胶件组装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2215A (en) * 1993-06-21 1994-08-30 Molex Incorporated Releasable latch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6368153B1 (en) * 2001-11-16 2002-04-0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cage
CN201758194U (zh) * 2009-10-26 2011-03-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CN202712669U (zh) * 2012-06-11 2013-01-3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多点铆合折弯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2179A (en) * 1993-08-12 1995-01-17 Burnd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mounting track
US5475916A (en) * 1994-11-21 1995-12-19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achine for staking a two part connector housing together
JP3266782B2 (ja) * 1995-06-05 2002-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ヤホルダー付き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US6206730B1 (en) * 1999-02-04 2001-03-27 Molex Incorporated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517382B2 (en) * 1999-12-01 2003-02-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luggable module and receptacle
US6881095B2 (en) * 2002-10-22 2005-04-1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mall form-factor transceiver module with pull-to-release
US7114984B2 (en) * 2002-12-04 2006-10-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ever style de-latch mechanism for pluggable electronic module
KR100617710B1 (ko) * 2004-05-21 2006-08-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러그형 광송수신기 모듈의 체결 장치
CN2808412Y (zh) * 2005-05-07 2006-08-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压合装置
US7455554B2 (en) * 2005-12-28 2008-11-25 Molex Incorporated EMI shroud with bidirectional contact members
US7845975B2 (en) * 2007-01-30 2010-12-07 Pulse Engineering, Inc. Low-profil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s
CN201122690Y (zh) * 2007-10-15 2008-09-24 莫列斯公司 吸取盖及电连接装置
CN103562815B (zh) * 2011-06-08 2016-08-3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安装计算系统的部件的安装框架和支撑件
JP5691995B2 (ja) * 2011-10-20 2015-04-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及び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TWM491969U (zh) * 2014-06-30 2014-12-11 Tyco Electronics Holdings Bermuda No 7 Ltd 具組裝定位結構之線對板連接器組
US9538833B2 (en) * 2016-01-13 2017-01-10 Donald Lee Rowley Assembly for storing and deploying for use a handheld digit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2215A (en) * 1993-06-21 1994-08-30 Molex Incorporated Releasable latch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6368153B1 (en) * 2001-11-16 2002-04-09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transceiver cage
CN201758194U (zh) * 2009-10-26 2011-03-09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CN202712669U (zh) * 2012-06-11 2013-01-3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多点铆合折弯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8011457A (es) 2019-03-28
CN107221827A (zh) 2017-09-29
EP3433651B1 (en) 2020-07-29
CN107221827B (zh) 2019-06-14
WO2017163184A1 (en) 2017-09-28
EP3433651A1 (en) 2019-01-30
TW201736737A (zh) 2017-10-16
US10985517B2 (en) 2021-04-20
US20190027885A1 (en)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3440B2 (ja) 電子装置及びその分解解放ツール
JP4339666B2 (ja) 基板用カセット
KR101165611B1 (ko) 기판수납용기
JP4303088B2 (ja) 基板用カセット
TWI734753B (zh) 裝配設備
KR102117314B1 (ko) 인터로킹 모듈형 기판 지지 칼럼
TWI540950B (zh) 固定機構及具有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TWI700165B (zh) 用於多殼體產品的機器人組裝系統和組裝方法及機器人
JP2015200710A (ja) 表示装置取付金具および表示装置取付治具
JP2015522219A (ja) カバー取り外し治具
US7149094B2 (en) Mounting assembly
US20130008820A1 (en) Cassette for accommodating substrates
TWI746014B (zh) 晶圓存取總成及其晶圓存取裝置與晶圓載具
JP5936929B2 (ja) ノズルストッカ
TWI672763B (zh) 晶圓取放件以及晶圓取放件與晶圓匣之總成
JP6021076B2 (ja) パネル取付装置
JP5069382B1 (ja) 定盤ユニット
WO2019052282A1 (zh) 掩膜板卡夹以及掩膜板
JP2009091155A (ja) トレイ治具
TW202039333A (zh) 蓋開閉裝置
TWI671935B (zh) 電池裝置及電池固定架
TW201326561A (zh) 風扇固定裝置
US9863437B2 (en) Ventilating fan
JP3233276U (ja) 昇降支柱およびそれを応用した昇降テーブル
CN217315220U (zh) 矫正装置和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