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58194U -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58194U
CN201758194U CN2009202378654U CN200920237865U CN201758194U CN 201758194 U CN201758194 U CN 201758194U CN 2009202378654 U CN2009202378654 U CN 2009202378654U CN 200920237865 U CN200920237865 U CN 200920237865U CN 201758194 U CN201758194 U CN 201758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lid
absorption
electric connector
absorption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378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378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58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58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581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电连接器设于一电路板上,并与一扣座相互配置,其主要于一吸取盖形成有至少二导引面,且二所述导引面于所述吸到盖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导引面上下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取盖的顶面以及侧壁,其中,所述吸取盖的侧壁不向外超出所述导引面下端的垂向延伸线,因此,当一扣座自所述吸取盖上方向下安装于一电路板上时,由于所述吸取盖设置有所述导引面,从而利于徒手操作,不会刮伤或损伤所述扣座,而且也能提高作业速度。

Description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导引功能的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见中国大陆专利CN200820117280.4,公开了一种具有吸取盖的电连接器3,其包括一绝缘基座4及可移除地设于所述绝缘基座4上的一吸取盖5,所述吸取盖5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位于所述上表面周侧的一第一侧边511、一第二侧边512、一第三侧边513及一第四侧边514,其中,所述第一侧边511、所述第二侧边512、所述第三侧边513及所述第四侧边514均垂直于所述上表面。所述具有吸取盖的电连接器3安装于一电路板9上,并与一设于所述绝缘基座4周侧的加强框6、一枢接于所述加强框6一侧65的压框7,及枢接于所述加强框6另一侧66(与压框7枢接的一侧65为相反侧)并可将所述压框7扣合于所述加强框6的一锁扣件8相互配置,所述加强框6设有一开口61,所述绝缘基座4容置于所述开口61内,所述吸取盖5恰好允许所述开口61通过。 
在组装时,如果采用先将所述加强框6固定于所述电路板9上,再来用具有真空吸嘴的移送装置将所述绝缘基座4及所述吸取盖5对准所述加强框6的所述开口61安放至所述电路板9上的这一组装步骤的话,由于所述加强框6与所述吸取盖5都有可能存在公差,就有可能使得所述绝缘基座4悬挂在所述加强框6上,而影响了所述绝缘基座4与所述电路板9的电性导接,所以,所述具有吸取盖的电连接器3会改用如下的组装步骤:首先将所述吸取盖5卡扣于所述绝缘基座4上,利用具有真空吸嘴的移送装置将所述绝缘基座4及所述吸取盖5移送安放于所述电路板9上后一并移送至焊炉,以完成所述绝缘基座4与所述电路板9的焊接;其次将所述加强框6的所述开口61对准所述吸取盖5向下安装于所述电路板9上;接着 将所述压框7枢接于所述加强框6的所述一侧65上,用所述锁扣件9于所述加强框6的所述另一侧66锁固所述压框7。 
如上所述,所述具有吸取盖的电连接器3的缺失在于: 
1.由于所述第一侧边511、所述第二侧边512、所述第三侧边513及所述第四侧边514均垂直于所述吸取盖5的所述上表面,使得各侧边的转角处都比较锋利,从而不利于徒手操作,即用手去安装所述加强框6于所述电路板上9时,有可能造成无谓的人身伤害。 
2.由于所述吸取盖5恰好允许所述加强框6的所述开口61通过,并且所述第一侧边511、所述第二侧边512、所述第三侧边513及所述第四侧边514均垂直于所述吸取盖5的所述上表面,使得各侧边的转角处都比较锋利,从而在安装所述加强框6于所述电路板9上时容易刮伤或损伤所述加强框6。 
3.由于所述第一侧边511、所述第二侧边512、所述第三侧边513及所述第四侧边514均垂直于所述吸取盖5的所述上表面而未设有导引装置,从而有可能影响安装所述加强框6于所述电路板9上时的作业速度,进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扣座从吸取盖上方安装于电路板上、以及吸取盖的边缘设有导引面而具导引功能的电连接器,以在组装时有效保护相互配置的扣座及提高作业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电连接器,其设于一电路板上,并与一扣座相互配置,其中,所述扣座底部开设一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基座,设于所述电路板上,并套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绝缘基座上凹设有一导电区域;以及一吸取盖,盖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且所述吸取盖的侧向宽幅小于所述通孔,并允许所述扣座从上方通过所述吸取盖,所述吸取盖形成有至少二导 引面,且二所述导引面于所述吸取盖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导引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取盖的顶面以及侧壁,其中,所述吸取盖的侧壁不向外超出所述导引面下端的垂向延伸线。 
2.一种吸取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面;四侧壁,位于所述顶面周侧,并垂直于所述顶面;以及至少二导引面,其上下端分别连接所述顶面与四所述侧壁中至少相对的二所述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由于在所述吸取盖的至少一相对的两所述侧缘与所述吸取盖的所述顶面之间设有所述导引面,以方便所述扣座的所述通孔顺利通过,从而有利于徒手操作,即用手去安装所述扣座于所述电路板上时,不会造成无谓的人身伤害,不会刮伤或损伤所述扣座,而且也能提高作业速度。 
为便于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能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与电路板、扣座、摇杆、上盖组装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上后于吸取盖上方向下安装扣座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安装于扣座于电路板上组装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与电路板、扣座、摇杆、上盖组装关系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绝缘基座   1      第一侧框    11     第二侧框    12 
导电区域   13     定位凸块    14     卡槽部      141 
第一插槽部 142    第二插槽部  143    隔块        144 
卡块       15     吸取盖      2      顶面        21 
底面       22     第一侧壁    23     卡钩        231 
保护肋     232    加强肋      233    开口        234 
第二侧壁  24         定位孔    241        导引面  242 
凸部      25         顶壁      251        第一壁  252 
第二壁    253        吸取面    254        通气孔  255 
凸片      256        电路板    3          扣座    4 
通孔      41         让位空间  42         上盖    5 
摇杆      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基座1及盖设于所述绝缘基座1上的一吸取盖2。 
所述绝缘基座1呈矩形,其包括一相对的两第一侧框11,及一相对的两第二侧框12,两所述第一侧框11及两所述第二侧框12彼此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位于其内侧的导电区域13,且于所述导电区域13内设置有多个导电端子(未图示)。 
每一所述第一侧框11的外侧面向外凸设有至少一定位凸块14,每一所述定位凸块14上形成有至少一卡槽部141、至少一第一插槽部142及至少一第二插槽部14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定位凸块14上形成有两所述卡槽部141、一所述第一插槽部142及一所述第二插槽部143。所述第一插槽部142邻近一所述卡槽部141一侧处,并与所述卡槽部141相连通,而所述第二插槽部143邻近另一所述卡槽部141一侧处,并与所述卡槽部141相连通,也就是说两所述卡槽部141位于所述第一插槽部142及所述第二插槽部143的两侧。而所述第一插槽部142与所述第二插槽部143之间则由一隔块144相隔开,且所述第二插槽部143的宽幅大于所述第一插槽部142。 
每一所述第二侧框12的内侧面凸设有一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高度相对高于所述第二侧框12。此外,每一所述第二侧框12上的所述卡块15的位置对应相对,同时所述卡块15凸 出于所述导电区域13,用以定位中央处理模块单元CPU(未图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侧框12也可设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卡块15,各所述卡块15的位置也可不对应相对。 
所述吸取盖2可移除地盖设于所述绝缘基座1上,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顶面21与一底面22,以及连接所述顶面21及所述底面22的四侧壁。四所述侧壁分别为与所述第一侧框11相对应的两第一侧壁23、与所述第二侧框12相对应的两第二侧壁24。 
所述顶面21向上设有一凸部25,所述凸部25包括一顶壁251及一围墙,所述顶壁251及所述围墙共同围成一贯穿所述底面22的中空区域(未图示),其中,所述顶壁251的表面设有一平整的吸取面254,供一真空吸附装置(未图示)吸取,详见后述。 
所述凸部25的所述围墙贯穿有连通所述中空区域(未图示)的多个通气孔255。所述围墙包括两第一壁252及两第二壁253,两所述第一壁252是由所述顶壁251的一相对二侧向下延伸至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顶面21,两所述第二壁253是由所述顶壁251的另一相对二侧向下延伸至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顶面21,且两所述第一壁252及两所述第二壁253的其中二壁各贯穿至少一个所述通气孔2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251相对两端分别向上突起一凸片256,两所述第一壁252及两所述第二壁253分别贯穿有三所述通气孔255,所述凸片256位于所述第二壁253中间的所述通气孔255的上方。各所述通气孔255均与所述中空区域(未图示)连通,且为提供焊接时热风的通道。 
对应所述绝缘基座1的两所述卡槽部141、一所述第一插槽部142、一所述第二插槽部143及一所述隔块144,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3向下延伸有卡扣于所述卡槽部141的两卡钩231、插置于所述第一插槽部142的一保护肋232及插置于所述第二插槽部143的一加强肋233,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3设有一开口234,以容纳所述隔块144于其中。所述隔块144与所述开口234相配合,可防止所述吸取盖2于所述第二侧框12的方向上移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有所述加强肋233,对应的,所述绝缘基座1也就无须设有所述第二插槽部143。 
对应所述绝缘基座1的各所述卡块15,两所述第二侧壁24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两定位孔241。所述吸取盖2上形成有至少两导引面242,两所述导引面242于所述吸取盖2相对的 两侧设置,且所述导引面24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顶面21以及所述侧壁,其中,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侧壁不向外超出所述导引面242下端的垂向延伸线,且两所述第二侧框12不向外超出所述导引面242下端的垂向延伸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242的上下两端分连接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顶面21以及两所述第二侧壁24,并且两所述第一侧壁23也设有所述导引面242,所述导引面242为圆弧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引面242也可为平面,或为其它形状,只要能起导引作用即可。 
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电连接器系设于一电路板3上,并与一扣座4、一枢接于所述扣座4一侧的上盖5,及一枢接于所述扣座4另一侧(与扣座4枢接的一侧为相反侧)并可将所述上盖5扣合于所述扣座4的摇杆6相互配置。 
所述扣座4底部开设有一通孔41,所述吸取盖2的侧向宽幅小于所述通孔41,并且所述吸取盖2允许所述扣座4的所述通孔41从上方通过所述吸取盖2。所述扣座4至少一侧与一所述第一侧壁23之间具有一让位空间42,所述让位空间42连通所述通孔41。在本实施例中,两所述第一侧壁23分别与所述扣座4相对的两侧之间形成有一所述让位空间42,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卡钩231位于部分所述让位空间42内。所述让位空间42的设置以方便所述扣座4从所述吸取盖2的上方透过所述吸取盖2及所述绝缘基座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上。 
组装时,首先将所述吸取盖2盖设于所述绝缘基座1上,使各所述卡钩231卡合于各所述卡槽部141内,各所述保护肋232插置于各所述第一插槽部142中,各所述加强肋233插置于各所述第二插槽部143中,各所述隔块144位于所述保护肋232及所述加强肋233之间,各所述定位孔241固定于各所述卡块15内。 
其次,利用一真空吸附装置(图未示)吸附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吸取面254,以将所述绝缘基座1及所述吸取盖2移送到所述电路板3上,并将所述绝缘基座1及所述吸取盖2连同所述电路板3一并送入焊炉内,以完成所述绝缘基座1与所述电路板3的焊接。 
接着,将所述扣座4向下安装于所述电路板3上,使各所述通孔41相对的内侧面沿着各所述第二侧壁24与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顶面21之间的所述导引面242下移至所述电路板3上,用锁固件将所述扣座4固定于所述电路板3上。 
然后,将所述上盖5枢接于所述扣座4上,利用所述摇杆6将所述上盖5锁扣于所述扣座4上,以使得所述绝缘基座1、所述吸取盖2锁于所述上盖5与所述扣座4内。 
当安装所述扣座4于所述电路板3上时,由于两所述第二侧壁24与所述吸取盖2的所述顶面21之间设有所述导引面242,使得各所述侧壁的转角处很平滑,即使所述通孔41恰好能通过两所述第二侧壁24,也利于徒手操作,即用手去安装所述扣座4于所述电路板3上时,也不会造成无谓的人身伤害,不会刮伤或损伤所述扣座4,而且也能提高作业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由于两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吸取盖的所述顶面之间设有所述导引面,即使所述通孔的两所述第二面恰好能通过两所述第二侧壁,也利于徒手操作,即用手去安装所述扣座于所述电路板上时,也不会造成无谓的人身伤害。 
2.由于两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吸取盖的所述顶面之间设有所述导引面,使得各所述侧壁的转角处很平滑,从而在安装所述扣座于所述电路板上时,不会刮伤或损伤所述扣座。 
3.由于两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吸取盖的所述顶面之间设有所述导引面,能导引所述扣座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从而提高了作业速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4.由于所述扣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框及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具有一所述让位空间,从而为向下安装所述扣座通过所述吸取盖及所述绝缘基座到达所述电路板提供了方便。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连接器,其设于一电路板上,并与一扣座相互配置,其中,所述扣座底部开设一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基座,设于所述电路板上,并套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绝缘基座上凹设有一导电区域;以及
一吸取盖,盖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且所述吸取盖的侧向宽幅小于所述通孔,并允许所述扣座从上方通过所述吸取盖,所述吸取盖形成有至少二导引面,且二所述导引面于所述吸取盖相对的两侧设置,所述导引面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吸取盖的顶面以及侧壁,其中,所述吸取盖的侧壁不向外超出所述导引面下端的垂向延伸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为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垂直于所述吸取盖的顶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上盖,所述上盖可枢接于所述扣座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至少一侧与不具有所述导引面的所述侧壁之间具有一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连通所述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盖向下延伸有至少两卡钩,两所述卡钩位于所述吸取盖相对的两侧,并允许所述通孔通过。
8.一种吸取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顶面;
四侧壁,位于所述顶面周侧,并垂直于所述顶面;以及
至少二导引面,其上下端分别连接所述顶面与四所述侧壁中至少相对的二所述侧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为圆弧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为平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盖进一步包括一底面,所述顶面 向上设有一凸部,所述凸部包括一顶壁及一围墙,所述顶壁及所述围墙共同围成一贯穿所述底面的中空区域,所述围墙贯穿有连接所述中空区域的多个通气孔。 
CN2009202378654U 2009-10-26 2009-10-26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8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78654U CN201758194U (zh) 2009-10-26 2009-10-26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78654U CN201758194U (zh) 2009-10-26 2009-10-26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58194U true CN201758194U (zh) 2011-03-09

Family

ID=43645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3786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758194U (zh) 2009-10-26 2009-10-26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58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827A (zh) * 2016-03-22 2017-09-2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装配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827A (zh) * 2016-03-22 2017-09-29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装配设备
TWI734753B (zh) * 2016-03-22 2021-08-01 大陸商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裝配設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9150Y (zh) 电连接器
CN203056342U (zh) 电连接器
CN201758194U (zh) 吸取盖及其电连接器
CN205476234U (zh) 一种装饰板的连接结构
CN201498674U (zh) 卡缘连接器
JP2014143270A (ja) 電気機器収納用箱の換気装置
CN202159869U (zh) 双卡连接器
CN204144350U (zh) 可自动退出的电池盒结构
CN202887720U (zh) 一种按钮式移动硬盘盒
CN209072521U (zh) 一种任意摆放的家庭宽带路由器
CN202034588U (zh) 电连接器
CN20293058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766206U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1259976Y (zh) 具有吸取盖的电连接器
CN218932641U (zh) 一种机盖组件及洗衣机
CN202738304U (zh) 智能电子装置
CN205335431U (zh) 一种小型化布线连接器
CN206804942U (zh) 一种多孔位通用模块桌面盒
CN205105289U (zh) 移动终端的侧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201122690Y (zh) 吸取盖及电连接装置
CN209592512U (zh) 一种带通讯模块的浪涌保护器
CN218448247U (zh) 薄形化锂电池储能装置
CN210865959U (zh) 一种接线开关
CN203261593U (zh) 空调及其电器盒
CN203279418U (zh) 卡片式无线定位终端防水充电端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