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6657B - 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6657B
TWI726657B TW109109198A TW109109198A TWI726657B TW I726657 B TWI726657 B TW I726657B TW 109109198 A TW109109198 A TW 109109198A TW 109109198 A TW109109198 A TW 109109198A TW I726657 B TWI726657 B TW I7266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frame body
window
plate
supporting le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9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7170A (zh
Inventor
劉倚含
劉芝妤
劉兆原
Original Assignee
華家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家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家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2117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7170A/zh
Publication of TWI726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665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套入窗組接結構,包括下框體、上框體及側框體,下框體具有第一擋部、下軌道、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上框體平行於下框體配設,且其具有上軌道和上延伸板;側框體具有基板,在基板的內側具有側軌道,基板在對應各側軌道的首末端分別形成有切平區。藉此,使得下框體和上框體能夠平整性地接合在各側框體之間。

Description

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窗框技術,尤指一種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本發明主張國內優先權之基礎案係為中華民國108年10月23日所提出之新型申請案,其申請案號為第108213945號,據此作為本發明優先權之基礎,在此先予述明。
現有的窗框大都被裝設在房屋的特定位置,利用埋設方式固定於鋼筋水泥的內部,用於此等窗框的窗門則被窗框的既定形式所拘限,當欲將滑動式窗門變更為推開式窗門時,往往需要將舊窗框取下,此時必須先破壞水泥窗台,待換裝新窗框後再填設新水泥才算組裝完成,其不僅耗費工時與成本,尤其破壞性的施工,都會對屋體架構造成不可預期的損害。
雖有相關業者針對上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但各框體之間的組接方式,大都是採用搭接方式進行組接,不僅讓組接後的窗框結構的穩固性不佳,且易造成窗門在移動過程的不輕順或滯礙難行等不良情形。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失,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發明人改良之目標。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其係透過切平區的設置,使得下框體和上框體能夠平整性地接合在各側框體之間。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套入窗組接結構,包括一下框體、一上框體及一對側框體,該下框體包括一上部和一下部,該上部具有一第一擋部,該下部具有一第一支撐腳、與該第一支撐腳分隔設置的一第二支撐腳及在該第二支撐腳的反向相對側行程設有一下軌道,該第一支撐腳和該第二支撐腳概構成一U字形;該上框體係平行於該下框體配設,該上框體包括一上橫板,在該上橫板的內側具有複數上軌道,該上框體的外側具有一上延伸板,該上延伸板和該上橫板概構成一L字形;每一該側框體具有一基板,在該基板的上端開設有對應該L字形配置的一缺口,該基板的下端則開設有對應該U字形配置的一槽口,於該基板的內側具有複數側軌道,該基板的外側具有一側延伸板,該基板在對應各該側軌道的首末端分別形成有一切平區;其中各該側框體接合於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時,透過該切平區使得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的各端面分別平貼於各該基板,且該第一擋部、該上軌道和各該側軌道的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套入窗組接方法,其步驟包括:a)提供一下框體、一上框體及一對側框體,該下框體具有一第一支撐腳及一第二支撐腳,該第一支撐腳和該第二支撐腳概構成一U字形,該上框體具有一上橫板及一上延伸板,該上延伸板和該上橫板概構成一L字形,每一該側框體具有一基板及複數側軌道;b)在該基板的上端裁切有對應該L字形配置的一缺口,在該基板的下端則裁切有對應該U字形配置的一槽口;c)該基板在對應於各該側軌道的首末端分別裁切出一切平區;以及d)各該側框體對應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接合時,透過各該切平區使得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的各端面分別平貼於各該基板。
本發明還具有以下功效,藉由下軌道、第二上軌道和各第二側軌道相互嵌接,能夠有效地防止室外的水或水氣侵入,進而提昇防水效果。可在不拆除舊窗框的情形下,能夠平穩地將窗框組接結構安裝在舊窗框中,透過缺口讓窗框組接結構埋設在舊窗框的各框區內,從而便利取代舊窗框而形成新窗框。
10:下框體
11:第一擋部
111:下豎板
112:擋條
12:內窗軌道
121:第一螺柱
13:外窗擋部
131:下橫板
132:擋條
14:外窗下軌道
15:第一支撐腳
16:第二支撐腳
17:L形板
171:第二螺柱
18:直角板
181:第三螺柱
19:下軌道
20:上框體
21:上橫板
22:第一上軌道
221:立板
222:擋條
23:第二上軌道
24:第四螺柱
25:上延伸板
26:外窗上擋部
27:外窗上軌道
30、40:側框體
31:基板
311:缺口
312:槽口
32:第一側軌道
321:豎直板
322:擋條
33:第二側軌道
34:側延伸板
35:外窗側擋部
36:外窗側擋板
37:上切平區
38:下切平區
39:穿孔
41:內窗側擋板
8:舊窗框
a-d:步驟
10A:上部
10B:下部
圖1係本發明套入窗組接結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套入窗組接結構組合外觀圖。
圖3係本發明套入窗組接結構之另一視角組合外觀圖。
圖4係圖3之4-4剖視圖。
圖5係圖3之5-5剖視圖。
圖6係圖3之6-6剖視圖。
圖7係本發明應用於舊框組合剖視圖。
圖8係本發明套入窗組接方法的方塊流程圖。
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套入窗組接結構,包括一下框體10、一上框體20及一對側框體30、40。
下框體10為鋁或其合金以擠製加工所形成,下框體10包括一上部10A和一下部10B,上部10A具有一第一擋部11、一內窗軌道12及一外窗下擋部13,第一擋部11主要包括一下豎板111及自下豎板111端部延伸出的一擋條112;內窗軌道12是形成在第一擋部11的一側邊,且大致與前述擋條112平行配置,另在內窗軌道12的下方延伸有一第一螺柱121。外窗下擋部13連接在內窗軌道12的一側邊,且其主要包括一下橫板131及自下橫板131端部延伸出的一擋條132。
下框體10的下部10B具有一外窗下軌道14、一第一支撐腳15和一第二支撐腳16,其中第一支撐腳15和第二支撐腳16概構成一U字形,外窗下軌道14透過一L形板17連接前述內窗軌道12和外窗下擋部13,並在L形板17的下表面延伸有一第二螺柱171。第一支撐腳15是從下豎板111的端部直接向下延伸,第二支撐腳16則透過一直角板18連接在L形板17的下表面,第二支撐腳16和第一支撐腳15分隔設置,另在直角板18的下表面延伸有一第三螺柱181。下框體10的下部10B還包括一下軌道19,此下軌道19是從第二支撐腳16的反向相對側行程延伸成型。
上框體20亦以鋁或其合金經由擠製加工所形成,其是平行於下框體10配設,上框體20主要包括一上橫板21,在上橫板21的內側具有一第一上軌道22及一第二上軌道23,第一上軌道22主要包括一立板221及自立板221端部延伸出的一擋條222,第二上軌道23形成在第一上軌道22前方;另在上橫板21的上表面延伸有二第四螺柱24;又,在上橫板21的端部向上彎折有一上延伸板25,上延伸板25和上橫板21概構成一L字形。再者,於第一上軌道22和第二上軌道23之間的上橫板21內側間隔設置有一外窗上擋部26和一外窗上軌道27,藉以提供一外窗(圖未示出)安裝設置。
各側框體30、40皆以鋁或其合金經由擠製加工所形成,且各側框體30、40的結構大致相同,因此僅就其中的一側框體30做說明,側框體30具有一基板31,在基板31的上端開設有對應前述L字形配置的一缺口311,基板31的下端則開設有對應前述U字形配置的一槽口312,於基板31的內側具有一第一側軌道32及一第二側軌道33,第一側軌道32主要包括一豎直板321及自豎直板321端部延伸出的一擋條322,第二側軌道33是從基板31延伸而出並形成在第三擋部32的前方位置。另在基板31的端部外側彎折有一側延伸板34。又,在左方的側框體30之第一側軌道32和第二側軌道33之間的基板31內側間隔設置有一外窗側擋部35和一外窗側擋板36。右方的側框體40之第一側軌道和第二側軌道之間的基板內側則僅具有一內窗側擋板41。
進一步地,在基板31對應於第一側軌道32、第二側軌道33、外窗側擋部35、外窗側擋板36或/和內窗側擋板41的首端(或稱上端)以切除方式形成有一上切平區37,在基板31對應於第一側軌道32、第二側軌道33、外窗 側擋部35、外窗側擋板36或/和內窗側擋板41的末端(或稱下端)以切除方式形成有一下切平區38。又,於上切平區37和下切平區38分別開設有複數穿孔39。
進一步地,前述的第一支撐腳15、上延伸板25和各側延伸板34的前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進一步地,前述的第一擋部11、第一上軌道22、第一側軌道32和第二側軌道33也可以用來提供紗窗或窗扇裝設。
組合時,是將各側框體30、40的下切平區38往下框體10的端面貼靠,並使基板31下部的各穿孔39分別對正於第一螺柱121、第二螺柱171和第三螺柱181,再以螺絲等鎖固元件穿設穿孔39而鎖固於第一螺柱121、第二螺柱171和第三螺柱181。
其次將上框體20朝著各上切平區37做移入,並使基板31上部的各穿孔39分別對正於各第四螺柱24,再以螺絲等鎖固元件穿設穿孔39而鎖固於各第四螺柱24。
透過上切平區37和下切平區38的設置,使得上框體20和下框體10的各端面能夠分別平貼於各基板31,且第一擋部11的擋條112、第一上軌道22的擋條222和各第一側軌道32的前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下軌道19、第二上軌道23和各第二側軌道33並共同圍繞成一封閉狀環圈;如此,藉以獲得穩固且牢靠地窗框組接結構。
請參閱圖7所示,使用時是將前述窗框組接結構對應於一舊窗框8做安裝,其中第一支撐腳15和第二支撐腳16是跨設在舊窗框8的下框體上方,上延伸板25遮蔽在舊窗框8的上框體外側,各側延伸板34亦分別遮蔽在舊窗框8的各側框體外側,並於上延伸板25和各側延伸板34與牆面之間填入一 填縫物件;同理,亦在第一支撐腳15和第二支撐腳16與牆面之間填入一填縫物件,待填縫物件固化後即可達成組裝作業。
請參閱圖8所示,本發明另提供一種套入窗組接方法,其方法步驟包括: a)提供一下框體10、一上框體20及一對側框體30、40,下框體10具有一第一支撐腳15及一第二支撐腳16,第一支撐腳15和第二支撐腳16概構成一U字形,上框體20具有一上橫板21及一上延伸板25,上延伸板25和上橫板21概構成一L字形,每一側框體30、40具有一基板31及複數側軌道32、33; b)在基板31的上端裁切有對應L字形配置的一缺口311,在基板31的下端則裁切有對應U字形配置的一槽口312; c)基板31在對應於各側軌道32、33的首末端分別裁切出一切平區37、38;以及 d)各側框體30、40對應於上框體10和下框體20接合時,透過各切平區37、38使得上框體10和下框體20的各端面分別平貼於各基板31。
綜上所述,本發明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而解決習知之缺失,又因極具新穎性及進步性,完全符合發明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發明人之權利。
10:下框體
11:第一擋部
111:下豎板
112:擋條
12:內窗軌道
121:第一螺柱
13:外窗擋部
131:下橫板
132:擋條
14:外窗下軌道
15:第一支撐腳
16:第二支撐腳
17:L形板
171:第二螺柱
18:直角板
181:第三螺柱
19:下軌道
20:上框體
21:上橫板
22:第一上軌道
221:立板
222:擋條
23:第二上軌道
24:第四螺柱
25:上延伸板
26:外窗上擋部
27:外窗上軌道
30、40:側框體
31:基板
311:缺口
312:槽口
32:第一側軌道
321:豎直板
322:擋條
33:第二側軌道
34:側延伸板
35:外窗側擋部
36:外窗側擋板
37:上切平區
38:下切平區
39:穿孔
41:內窗側擋板

Claims (10)

  1. 一種套入窗組接結構,包括:一下框體,包括一上部和一下部,該上部具有一第一擋部,該下部具有一第一支撐腳、與該第一支撐腳分隔設置的一第二支撐腳及在該第二支撐腳的反向相對側行程設有一下軌道,該第一支撐腳和該第二支撐腳概構成一U字形;一上框體,平行於該下框體配設,該上框體包括一上橫板,在該上橫板的內側具有複數上軌道,該上框體的外側具有一上延伸板,該上延伸板和該上橫板概構成一L字形;以及一對側框體,每一該側框體具有一基板,在該基板的上端開設有對應該L字形配置的一缺口,該基板的下端則開設有對應該U字形配置的一槽口,於該基板的內側具有複數側軌道,該基板的外側具有一側延伸板,該基板在對應各該側軌道的首末端分別形成有一切平區;其中各該側框體接合於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時,透過該切平區使得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的各端面分別平貼於各該基板,且該第一擋部、該上軌道和各該側軌道的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該第一擋部包括一下豎板及自該下豎板端部延伸出的一擋條,該第一支撐腳係從該下豎板的端部直接向下延伸。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該下框體還包括一內窗軌道及一外窗下擋部,該內窗軌道係形成在該第一擋部的一側邊,該外窗下擋部連接在該內窗軌道的一側邊。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該下框體還包括一外窗下軌道,該外窗下軌道透過一L形板連接該內窗軌道和該外窗下擋部,該第二支撐腳透過一直角板連接在該L形板的下表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的上軌道包括一第一上軌道和一第二上軌道,該第一上軌道包括一立板及自該立板端部延伸出的一擋條,該第二上軌道形成在該第一上軌道內側。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該第一上軌道和該第二上軌道之間的該上橫板內側間隔設置有一外窗上擋部和一外窗上軌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的側軌道包括一第一側軌道和一第二側軌道,該切平區包括以切除方式將該第二側軌道和該第一側軌道的首端去除而形成一上切平區及以切除方式將該第二側軌道和該第一側軌道的末端去除而形成一下切平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之一該側框體在該基板內側間隔設置有一外窗側擋部和一外窗側擋板,另一該側框體在該基板內側具有一內窗側擋板。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套入窗組接結構,其中該第一支撐腳、該上延伸板和各該側延伸板的端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
  10. 一種套入窗組接方法,其步驟包括:a)提供一下框體、一上框體及一對側框體,該下框體具有一第一支撐腳及一第二支撐腳,該第一支撐腳和該第二支撐腳概構成一U字形,該上框體具有一上橫板及一上延伸板,該上延伸板和該上橫板概構成一L字形,每一該側框體具有一基板及複數側軌道; b)在該基板的上端裁切有對應該L字形配置的一缺口,在該基板的下端則裁切有對應該U字形配置的一槽口;c)該基板在對應於各該側軌道的首末端分別裁切出一切平區;以及d)各該側框體對應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接合時,透過各該切平區使得該上框體和該下框體的各端面分別平貼於各該基板。
TW109109198A 2019-10-23 2020-03-19 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TWI726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3945 2019-10-23
TW108213945 2019-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7170A TW202117170A (zh) 2021-05-01
TWI726657B true TWI726657B (zh) 2021-05-01

Family

ID=7702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9198A TWI726657B (zh) 2019-10-23 2020-03-19 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665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29318A (zh) * 2015-02-03 2016-08-16 Chin-Ming Lai 組合式之窗(門)框架結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629318A (zh) * 2015-02-03 2016-08-16 Chin-Ming Lai 組合式之窗(門)框架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7170A (zh) 202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124545A (ja) 改装サッシ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TWI726657B (zh) 套入窗組接結構及其方法
TWI716161B (zh) 用於推開窗之窗框組接結構
JP6704242B2 (ja) 下枠装着部材
JP6872314B2 (ja) 建具と建具の施工方法
JP2015105499A (ja) 樹脂製建具
JP4823108B2 (ja) リフォームサッシ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TWM478717U (zh) 窗框更新結構
JPH10280811A (ja) 断熱サッシ
JP2004360322A (ja) 断熱サッシ
JP3507031B2 (ja) 複合サッシの下枠
CN203430287U (zh) 塑钢防盗推拉窗及其塑钢窗户大框型材
JP5376497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2004036176A (ja) サッシ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KR20160068593A (ko) 빗물침투를 방지하고 자연스러운 배수구조를 갖는 창문샤시
EP0722033B1 (de) Eckpfosten für eine Wandverkleidung aus mit einem Kunststoffrahmen versehenen Verkleidungselementen
JP2002180748A (ja) 複合サッシの窓枠
JPH0248611Y2 (zh)
JP2002106261A (ja) サッシ枠の結合構造及び外付けサッシ
JP3249067B2 (ja) 窓 枠
JP2000356072A (ja) 二重窓
CN209854967U (zh) 一种应用在轻质箱体板房屋上的墙板体结构
JPS5818540Y2 (ja) 二重サツシ
CN206000378U (zh) 高气密性铝合金推拉窗
CN106978960A (zh) 一种横梁立柱连接幕墙用提升推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