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3112B - 纜線 - Google Patents

纜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3112B
TWI723112B TW106100024A TW106100024A TWI723112B TW I723112 B TWI723112 B TW I723112B TW 106100024 A TW106100024 A TW 106100024A TW 106100024 A TW106100024 A TW 106100024A TW I723112 B TWI723112 B TW I7231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wire
metal wire
aforementioned
antenn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0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2834A (zh
Inventor
吉野功高
須藤俊之
牧島誠
前田奈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2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3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311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58Contacts spaced along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91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comprising auxiliary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4Flexible cables, conductors, or cords, e.g. trailing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08Construction of the conductors
    • H01B11/1813Co-axial cables with at least one braided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34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78Special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0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ductive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182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comprising synthetic filaments
    • H01B7/1825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comprising synthetic filaments forming part of a high tensile strength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2Metal wires or tapes, e.g. made of steel
    • H01B7/221Longitudinally placed metal wire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4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mounting or sec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01R13/6392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for extension cord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技術係一種纜線,其具備:線,其用於信號傳送或電源供給;第1金屬線,其具有柔軟性及形狀保持性;複數根絲條,其在與第1金屬線大致相同方向上延伸;及被覆材,其被覆線、第1金屬線及複數根絲條。

Description

纜線
本發明技術係關於一種具有形狀保持機能之纜線。
業界已知悉一種使用於檯燈、照明燈等之支持部之將金屬線捲繞為纜線狀之具有形狀保持機能的可撓曲性纜線。此種纜線由於係將金屬線形成為纜線狀,故有成本高、重量重、對纜線之著色及對纜線之印刷困難、且柔軟性也屬缺乏之問題。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LAN纜線,其包含纜線芯與覆蓋纜線芯之合成樹脂製之鞘,且係在鞘之中配置複數根形狀記憶用金屬線之構造,具有形狀保持機能。該LAN纜線係以形狀記憶用金屬線不與鞘密接而可在軸向上變位之方式配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9203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在專利文獻1之構成中,由於係使用充填有合成樹脂之鞘,故有重量增加之問題。又,有在以大角度彎曲時,有產生屈曲之虞。進而,亦已知悉將金屬線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纜線置入包含合成樹脂之鞘而在一端連接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燈作為個人電腦手邊之燈光之構成。在此構成中,由於係USB纜線與金屬線由鞘被覆之構成,故在拿著纜線時會感覺到硬。又,由於係配合USB連接器之形狀的扁平形狀,故難以形成適合與圓形連接器連接之圓形剖面之纜線。 進而,對智慧型手機之插口插入與插塞為相同形狀之包含樹脂等之虛設插塞,並對虛設插塞安裝桿,而可利用桿前端之透鏡將智慧型手機之畫面放大觀看之放大鏡已被實用化。如此之放大鏡係與信號傳送用途無關者,有由於將與原本之插塞不同之樹脂製之虛設插塞插入插口,而引起插口部分之接觸不良等之劣化之虞。 因此,本發明技術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解決該等問題點之纜線。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技術係一種纜線,其具備:線,其用於信號傳送或電源供給;第1金屬線,其具有柔軟性及形狀保持性;複數根絲條,其在與第1金屬線大致相同方向上延伸;及被覆材,其被覆線、第1金屬線及複數根絲條。 [發明之效果] 根據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可於一根纜線具有用於信號傳送或電源供給之機能與作為支架之機能此二者。進而,可將纜線予以著色或印刷圖案等。此外,並不限定此處所記載之效果,只要為本發明技術中所記載之任一效果即可。又,本發明技術之內容不被以下之說明中所例示之效果限定解釋。
以下所說明之實施方式係本發明技術之較佳之具體例,且被賦予技術上較佳之各種限定。然而,在以下之說明中,若無特別限定本發明技術之意旨之記載,本發明技術之範圍不限定於該等實施方式。 另外,本發明技術之說明沿以下之順序進行。 <1.第1實施方式> <2.第2實施方式> <3.第3實施方式> <4.第4實施方式> <5.第5實施方式> <6.變化例> <1.第1實施方式> 「使用狀態」 在利用智慧型手機接收或錄影電視放送之節目、或閱覽網際網路上之圖像等時,現狀為使用者手持智慧型手機而觀看畫面。另一方面,在家庭中,若可將智慧型手機放置於桌上等而觀看畫面則為便利,有附屬或市售為達此目的之專用支架(台)。作為觀看電視放送時使用之天線,已知悉一種附天線耳機纜線。然而,由於為了將智慧型手機放置於支架來觀看電視而有必要攜持搬運支架本身,故欠缺便利性。 如圖1所示,應用本發明技術之附天線耳機纜線1由於具有形狀保持機能,故若與智慧型手機101連接,則即便不使用別體之支架或托座,亦可將智慧型手機101立起放置。智慧型手機101具有顯示系電路、液晶顯示裝置等之顯示部、及進行鍵輸入等之操作部。以下,針對具有作為支架之機能、亦即形狀保持機能之附天線耳機纜線1予以說明。 附天線耳機纜線1具有:例如4極插塞2之插塞,其與例如內置電視調諧器之智慧型手機101之耳機連接用插口、例如4極插口連接;同軸狀纜線4,其與4極插塞2連接;及4極插口5。在4極插塞2上利用樹脂成型一體地形成有止轉部3。對4極插口5連接耳機纜線(未圖示)而可利用耳機聽到聲音。另外,亦可代替4極插塞及4極插口而使用3極插塞及3極插口。 止轉部3如圖2中放大顯示般,具有與4極插塞2之外殼一體地形成之L字狀之彈性片。若4極插塞2插入智慧型手機101之插口,則彈性片將位於智慧型手機101之背面(或前面)側,而阻止智慧型手機101旋轉。止轉部3亦可為其他形狀。在形成止轉部3之情形下,如圖3所示般,在將線材焊接於直徑3.5 mm之4極插塞2之後將外殼6一次成型,其次以覆蓋外殼6之方式進行止轉部3之二次成型。 參照圖4針對附天線耳機纜線1之電性連接予以說明。智慧型手機101具有耳機及麥克風連接用之圓形之4極插口102。4極插口102具有:電極TL,其與附天線耳機纜線1之圓形之4極插塞2之晶片(L聲道端子)連接;電極TR,其與4極插塞2之環(R聲道端子)連接;電極TM,其與4極插塞2之環(麥克風端子)連接;及電極TG,其與4極插塞2之套管(接地端子)連接。 音訊L聲道之信號線(L)自電極TL經由鐵氧體磁珠FB而被引出。音訊R聲道之信號線(R)自電極TR經由鐵氧體磁珠FB而被引出。電極TG經由鐵氧體磁珠FB作為音訊用接地線(G)被引出,且經由電容器作為天線信號線(ANT)被引出。天線信號線雖未圖示,係相對於智慧型手機101內之接收裝置(調諧器)被連接。進而,麥克風用線(MIC)相對於電極TM經由鐵氧體磁珠FB而被引出。鐵氧體磁珠FB為了遮斷高頻成分而被連接。可代替鐵氧體磁珠FB而使用線圈,亦可具備其他之遮斷高頻成分之機構。 附天線耳機纜線1具有連接於4極插塞2之同軸狀纜線4。同軸狀纜線4之長度為例如100 mm。在同軸狀纜線4中包含L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12L、R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12R、接地線12G、及麥克風纜線12M。 同軸狀纜線4之各線經由對經由中繼部13自4極插塞2之後側突出之電極具有高頻遮斷機能之鐵氧體磁珠FB而分別被連接。中繼部13係利用例如基板或模製成型而形成。可代替鐵氧體磁珠FB而連接線圈。進而,亦可代替中繼部13及鐵氧體磁珠FB而使用鐵氧體磁芯。鐵氧體磁珠FB為了進行在音訊頻帶成為低阻抗,在高頻之區域例如VHF頻帶以上成為高阻抗般之高頻遮斷而被安裝。可代替鐵氧體磁珠FB而使用線圈,亦可具備其他之遮斷高頻成分之機構。 在同軸狀纜線4設置有銅編織線之構成之屏蔽線14。同軸狀纜線4之屏蔽線14係作為單極天線發揮機能。同軸狀纜線4之長度係設定為約λ/4(λ:接收頻率之波長)。進而,如後述般,為了同軸狀纜線4之形狀保持機能而在內部配置有金屬線11。在同軸狀纜線4之另一端連接有圓形之4極插口5。 耳機部111具有相對於與4極插口5連接之圓形之4極插塞112,經由耳機纜線113L及113R而連接有耳機114L、114R之構成。耳機纜線113G係相對於左右之聲道共通之接地線。4極插口5及4極插塞112係例如3.5 mm直徑者,即便對智慧型手機101之4極插口102亦可連接。 圖5顯示第1實施方式之VSWR(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電壓駐波比)之測定結果。圖5之橫軸為頻率,縱軸為反射損失之值。如圖5所示般,例如570 MHz附近之反射損失為小。 圖6係顯示對第1實施方式之頻率之峰值增益特性的圖。峰值增益係相對於雙極天線之增益之相對增益。圖6中圖示之曲線15H顯示了水平偏波之特性,曲線15V顯示了垂直偏波之特性。圖6顯示了附天線耳機纜線1之單體之特性。測定結果之詳細內容由表1及表2顯示。 [表1]
Figure 106100024-A0304-0001
◎<IMG SRC="365917WO00t001.gif"> [表2]
Figure 106100024-A0304-0002
◎<IMG SRC="365917WO00t002.gif"> 圖7係將同軸狀纜線4相對於長度方向垂直地切斷之剖視圖。同軸狀纜線4具有L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12L、R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12R、接地線12G、及麥克風纜線12M。該等傳送線12L、12R、12G、12M係分別由絕緣用之被覆材例如聚胺基甲酸酯而被覆者。 進而,4根音訊信號傳送用線由被覆材束集。被覆材係混合有鋁等之金屬箔、樹脂、如鐵氧體之磁性材料的樹脂、紙等。適宜地將由該被覆材束集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稱為信號線21。若使用混合有鐵氧體之粉體的合成樹脂作為被覆材,則在屏蔽線14與信號線21之間介設有電波吸收部,可確保屏蔽線14及信號線21之間之隔離。藉此,屏蔽線14之作為天線之特性可維持良好。 屏蔽線14利用設置於內側絕緣被覆22上之銅編織線,在屏蔽線14之上進一步設置有外側絕緣被覆23。由樹脂24被覆之金屬線11及棉絲條26與信號線21一起由內側絕緣被覆22被覆。金屬線11除了具有如可自由地改變形狀之柔軟性,還具有作為智慧型手機101之支架發揮機能之程度的形狀保持性。金屬線11係由例如銅、鐵、不銹鋼、其等之合金等之金屬構成,且直徑為0.5 mm以上之線材。樹脂24之厚度為例如0.25 mm。然而,由樹脂24被覆金屬線11並非必要。作為其一例,可使用1.0 mm之軟銅線。金屬線11之直徑及材質係考量所支撐之電子機器之重量而適當設定。 除棉絲條26以外,亦可使用芳香族聚醯胺、耐隆、縲縈等之化學纖維之絲條等之絕緣性絲條。棉絲條26在成本方面有利,且容易得到,容易進行切斷等之加工。絲條由於具有將複數根絲條予以加撚成之撚絲之形態,故在製造時,如圖8所示般,藉由內側絕緣被覆22,複數根絲條以束集之狀態而存在。在製造後或被使用某種程度之期間後,成為在內部棉絲條26散開而大致均一地分散於內部而存在之圖7所示之狀態。作為撚絲,可使用將2~4根程度之根數之絲條加撚成的絲條予以束集者、或更多根數之絲條予以束集的1根撚絲。棉絲條26之長度可使用與同軸狀纜線4之全長大致相等之長度者。惟,亦可使用分割為更短之長度之棉絲條26。另外,為了防止金屬線11脫落,可將其前端如圖9所示般彎折。 本發明技術之同軸狀纜線4藉由將如棉絲條26之絲條沿纜線之長度方向配置,藉此可在同軸狀纜線4之內部充填絲條,而將同軸狀纜線4之剖面設為大致圓形。因此,對同軸狀纜線4連接圓形之連接器(插塞或插口)變得容易。進而,可在手持時具有表面柔軟之彈力性,從而具有彎折操作時之感觸良好之優點。 「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 參照圖10至圖14,針對上述之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予以說明。如圖10所示般,附天線耳機纜線1’係設為如上述般4極插塞2及4極插口5連接於具有形狀保持機能之同軸狀纜線4之兩端的構成。4極插塞2設為例如L型形狀。然而,亦可為如上述之直線型。與4極插塞2一體阻止4極插塞2(同軸狀纜線4)之旋轉的止轉部7係一體地設置。即設置有與上述之止轉部3不同之構成的止轉部7。 止轉部7亦如圖11所示般,係以接近插塞前端側之插口插入部之方式自插塞基部側突出,前端部呈朝與插口插入部隔開之方向彎曲之形狀。止轉部7包含樹脂,其前端具有與插口插入部接近/隔開自如之彈性。可設為止轉部7之屈曲位置與插口插入部接觸。止轉部7之屈曲位置與插口插入部之間隔愈近,則止轉部7夾持智慧型手機時之力愈增加。又,止轉部7之厚度(粗細度)愈大,則止轉部7之夾持之力愈增加。止轉部7具有對應於智慧型手機等之電子機器之不同厚度之柔軟性。進而,即便對於利用外殼覆蓋智慧型手機之結果所造成之厚度之增加,止轉部7亦可對應。再者,不僅有助於止轉,亦產生有助於插塞之防脫落之效果。 在4極插塞2被模製成型之情形下,止轉部7亦被成型。圖10及圖11係為了易於理解而將插塞基部側與止轉部7之部分等以概略透視圖而顯示者。在4極插塞2之製作時,如參照圖4而說明般,同軸狀同軸纜線4之各線經由對經由中繼部13而突出插口插入部之後側之電極具有高頻遮斷機能之鐵氧體磁珠FB而分別被連接。中繼部13係利用例如基板或模製成型而形成。如此般連接之纜線之端部與線及電極以及止轉部7(中繼部13)係利用樹脂例如PP(聚丙烯)而一次成型。在圖11中參照符號8a表示被一次成型之止轉部。 進而,進行異材質成形(Double mold)之二次成型,除4極插塞2之插口插入部以外,表面整體由具有柔軟性之材料例如彈性體被覆。彈性體係具有橡膠彈性之材料之總稱。在圖11中,藉由參照符號8b顯示利用二次成型而形成之彈性體之被覆。上述之止轉部3之外殼6與被覆8b係相同者。 止轉部7由於其彈性而具有作為樹脂彈簧或樹脂夾之機能,在將4極插塞2與扁平形狀之攜帶機器例如智慧型手機101之耳機連接用插口(4極插口)連接時,可利用插口插入部與止轉部7來夾持智慧型手機101之本體。如圖12及圖13所示般,附天線耳機纜線1’由於具有形狀保持機能,故若與智慧型手機101連接,則即便不使用別體之支架或托座,亦可將智慧型手機101以適當之角度立起放置。對4極插口5連接耳機纜線(未圖示)而可利用耳機聽到聲音。由於利用彈性體等之被覆8b覆蓋止轉部7,故在止轉部7夾著智慧型手機101時,可防止智慧型手機101之表面受損傷。進而,可利用被覆8b之防滑效果而使夾持狀態變得強固。 圖14顯示止轉部之另一變化例。該止轉部9具有旋轉自如地安裝於設置在4極插塞2之支點10a的棒狀或板狀之夾子10b。在夾子10b之一端與4極插塞2之間設置有彈簧10c。利用彈簧10c,如貼附於夾子10b之另一端之彈性體等之彈性片10d抵接於插口插入部之彈性力被賦予至夾子10b。彈簧10c可使用螺旋彈簧、板簧、環形彈簧等,且不限於金屬彈簧亦可使用樹脂彈簧。可將與夾子10b相同之構成之夾子設置於4極插塞2之相反側面。亦可代替彈性片10d而設置彈性帽。 在對智慧型手機等之電子機器之4極插口插入4極插塞2之情形下,可利用止轉部9防止4極插塞2(同軸狀纜線4)旋轉,且,由於採用夾子構造,故與止轉部3相同地,可應用於各種厚度之電子機器。此外,由於可利用如彈性片10d之彈性部防止電子機器之外殼受損傷,故可省略異材質成形而採用不設置被覆之構成。 <2.第2實施方式> 「使用狀態」 圖15顯示本發明技術之第2實施方式之使用狀態。室內天線單元31係由同軸狀纜線支架32支持。同軸狀纜線支架32係置入有同軸纜線之纜線。同軸狀纜線支架32係自基座33豎立設置。在基座33上設置有用於與電視接收機連接之同軸纜線及連接器34。本發明技術被應用於同軸狀纜線支架32,同軸狀纜線支架具有可撓曲性與形狀保持機能。因此,可自由地設定室內天線單元31之朝向。 圖16係相對於同軸狀纜線支架32之長度方向垂直地切斷之剖視圖。與上述之同軸狀纜線4相比較,在不設置音訊信號傳送用線之點上有所不同。因此,由樹脂24被覆之金屬線11、棉絲條26及同軸狀纜線27由外側絕緣被覆23被覆。同軸狀纜線27具有芯線28及屏蔽線29。 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金屬線11除了具有如可自由地彎折之柔軟性,還具有作為室內天線單元31之支架發揮機能之程度的形狀保持性。其係包含例如銅、鐵、不銹鋼、其等之合金等,直徑為0.5 mm以上之線材。金屬線11之直徑及材質係考量所支撐之室內天線單元31之重量而適當設定。 除棉絲條26以外,亦可使用芳香族聚醯胺、耐隆、縲縈等之化學纖維之絲條等之絕緣性絲條。棉絲條26在成本方面有利,且容易得到,容易進行切斷等之加工。絲條由於具有將複數根絲條予以加撚成之撚絲之形態,故在製造時,如圖17所示般,藉由內側絕緣被覆22,複數根絲條以束集之狀態而存在。在製造後或被使用某種程度之期間後,成為在內部棉絲條26散開而大致均一地分散於內部而存在之圖16所示之狀態。作為撚絲,可使用將2~4根程度之根數之絲條予以加撚成的絲條予以束集者、或更多根數之絲條予以束集的1根撚絲。棉絲條26之長度可使用與同軸狀纜線支架32之全長大致相等之長度者。惟,亦可使用分割為更短之長度之棉絲條26。為了防脫落,可將金屬線11之前端予以彎折。 藉由使用纜線支架32,而沒有必要分別使用連接用之同軸狀纜線與支架。進而,本發明技術之同軸狀纜線支架32藉由將如棉絲條26之絲條沿纜線之長度方向配置,藉此可在同軸狀纜線支架32之內部充填絲條,可在手持時具有表面柔軟之彈力性,從而具有彎折操作時之感觸良好之優點。 <3.第3實施方式> 如圖18所示般,第3實施方式係代替第2實施方式之同軸狀纜線27而設置用於信號傳送或電源供給之線25的纜線支架35。線25之根數係設為相應於用途之根數。例如若線25為耳機纜線且具有連接用之插口,則可將纜線支架35用作攜帶型之數位音訊播放器之支架兼耳機纜線。 <4.第4實施方式> 在上述之第1、第2及第3實施方式之同軸狀纜線4中,為了具有形狀保持所必要之剛性而使用特定粗細度之1根金屬線11。在第4實施方式中,代替該金屬線11而使用將更小之線徑之複數根金屬線予以束集者(稱之為束線)。束線具有絞線之構成,但並非必須絞合,亦可為單純經被覆而束集者。作為其一例,如圖19所示般,係使用將7根細金屬之線材41a~41g集中為1根並利用絕緣被膜42被覆之束線。作為其另一例,如圖20所示般,係使用將3根細金屬之線材43a、43b、43c集中為1根並利用絕緣被膜42被覆之束線。絕緣被膜42包含例如聚丙烯。亦可使用將其他根數之線材予以束集之束線。另外,作為金屬線11及束線之線材之材料可使用例如軟銅。惟,除軟銅以外亦可使用具有相同之物理性質的金屬。 如此之束線與金屬線11相同地具有支撐智慧型手機等之電子機器所必要之剛性,並且,就對於彎曲之屈曲特性之點,可具有較金屬線11更優異之性能。首先針對剛性予以說明。使用如圖21所概略性顯示之剛性之試驗裝置。測定跨距L之線材44之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蒙受特定之荷重P時之另一端之撓曲δ。表3顯示設定跨距L=30 mm、荷重P=1 N時之撓曲δ之測定結果。測定係針對作為線材44之束集3根D(線徑)=0.5 m之單線、D=1.0 m之單線、D=0.5 m之單線的束線,束集3根D=0.6 m之單線的束線,束集3根D=0.517 m之單線的束線,束集7根D=0.326 m之單線的束線而進行。 [表3]
Figure 106100024-A0304-0003
◎<IMG SRC="365917WO00t003.gif"> 作為其一例,將L=30 mm、D=1 mm之單線之撓曲δ=1.72 mm作為剛性(強度)之基準。基準之含義係可支持特定之重量之智慧型手機之程度的剛性。根據表3之測定結果,可知悉D=0.5 mm之單線以外之束線大致皆具有必要之剛性。在束線之線數相同之情形下,線徑愈大強度愈高。在與作為單線之金屬線11之比較中,有必要著眼於整體之線徑為在實質上大致相等之束線之剛性。 在線數為7根之情形下(參照圖19),若使用D=0.326 mm之線材,則束線之線徑大致為1 mm。亦即,若將絕緣被膜42之厚度設為0.22 mm,則整體之線徑OD為(0.22×2+0.326×3=1.418 mm)。如表3所示般,如此之束線之撓曲為(δ=2.87 mm),可獲得與基準之剛性相近之剛性。 在線數為3根之情形下(參照圖20),若使用D=0.517 mm之線材,則束線之線徑大致為1 mm。亦即,若將絕緣被膜42之厚度設為0.2 mm,則整體之線徑OD為(0.2×2+0.517×2=1.434 mm)。如表3所示般,如此之束線之撓曲為(δ=2.26 mm),可獲得與基準之剛性相近之剛性。 其次,針對束線之屈曲特性予以說明。如圖22所示般,在彎曲單線時,其自中心朝外側延展,而內側被壓縮。形變之最大值由式(1)表示。 max(abs(ε))=d/(2*R) (1) 在式(1)中, ε:形變 d:單線之外徑(m) R:彎曲之曲率半徑(m) abs(x):x之絕對值 max(x):x之最大值。 亦即,式(1)為單線所產生之形變振幅之最大值。 在對單線重複施以彎曲之情形下,單線之外側與內側被施以式(1)所表示之形變。由於若一旦在外側產生因疲勞引起之龜裂,之後會因應力集中而一下子產生斷裂,故可考量承受最大之形變振幅之部位之斷裂重複數成為單線本身之斷裂重複數。亦即,可獲得以下之式(2)之關係。 N=a*(R/d)2 (2) 在式(2)中, N:單線之斷裂重複數(cycle) R:彎曲之曲率半徑(m) d:單線之外徑(m) a:由材料所決定之常數。 實際上實驗之結果亦屬一致,在通常之軟銅線之情形下為a~1.4程度。 由式(2)可知,單線之疲勞強度與彎曲之最小曲率半徑之平方成正比、與單線之外徑之平方成反比。在考量使用時之重複彎曲之情形下、使用細徑之線材可更不易發生斷裂,故為有效。表4顯示單線之情形下之屈曲次數之理論值與測定值。 [表4]
Figure 106100024-A0304-0004
◎<IMG SRC="365917WO00t004.gif"> 在線數為7根之情形下(參照圖19),係使用d=0.326 mm之線材,若除去絕緣被膜42,則線徑為0.978 mm。表4顯示求取曲率半徑R(mm)為5、7、8、10、15、20、25之各自之屈曲次數之結果。又,在線數為3根之情形下(參照圖20),係使用d=0.517 mm之線材,若除去絕緣被膜42,則線徑為1.034 mm。表6顯示求取曲率半徑R(mm)為5、7、8、10、15、20、25之各自之屈曲次數之結果。 [表5]
Figure 106100024-A0304-0005
◎<IMG SRC="365917WO00t005.gif"> [表6]
Figure 106100024-A0304-0006
◎<IMG SRC="365917WO00t006.gif"> 如比較表4與表5可知,在7根束線於R=5 mm之情形下,為(N=329),具有可耐受遠比單線之(N=39(理論值)、N=56(測定值))更多次數之屈曲之特性。如比較表4與表6而知悉般,在3根束線於R=5 mm之情形下,為(N=131),具有可耐受遠比單線之(N=39(理論值)、N=56(測定值))更多次數之屈曲之特性。 第4實施方式如上述般,藉由使用將複數根細線材束集為1根之束線,藉此可具有與單一之金屬線相同之剛性,且提高屈曲特性。 <5.第5實施方式> 第5實施方式係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可應用於附天線耳機纜線之纜線。在第1實施方式中,係使設置於同軸狀纜線4之屏蔽線14作為天線發揮機能。對此,在第5實施方式之纜線50A中,係採用不設置屏蔽線之構成,如圖23所示般,使束集複數根金屬線52並由被覆材被覆而成之束線51具有天線之機能。被覆材係混合有鋁等之金屬箔、樹脂、如鐵氧體之磁性材料的樹脂、紙等。另外,束線51可為絞線,亦可為未經絞合之線。又,束線51之金屬線52之根數被適當設定。 另外,該束線51具有足以支撐智慧型手機等之電子機器之剛性。因此,若與第1實施方式之同軸狀纜線4(圖7)相比較,則不僅可省略屏蔽線14,亦可省略金屬線11。亦即,纜線50A之由絕緣被膜61覆蓋之構件為信號線21、束線51、棉絲條26。信號線21具有:L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12L、R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12R、接地線12G、及麥克風纜線12M。該等傳送線12L、12R、12G、12M係分別由絕緣用之被覆材(紙、聚胺基甲酸酯等)而被覆者。 進而,4根音訊信號傳送用線由被覆材束集。被覆材係混合有鋁等之金屬箔、樹脂、如鐵氧體之磁性材料的樹脂、紙等。進而,信號線21之被覆材之周面由混合有鐵氧體之粉體之合成樹脂53覆蓋,且由絕緣被膜54被覆。利用合成樹脂53,可確保信號線21與束線51(天線纜線)之間之隔離。藉此,束線51之作為天線之特性可維持良好。 如此之第5實施方式之纜線50A若與第1實施方式之同軸狀纜線4相比較,則由於不具有屏蔽線14及金屬線11,故可將纜線之線徑減小。在圖7之構成中,若為了減細纜線而減薄最外周之被覆,則有產生在使用期間於被膜發生皺褶的問題之虞。在第5實施方式中,由於不具有屏蔽線14,故可設為細纜線。 圖24顯示第5實施方式之另一構成之纜線50B。使具有天線機能之束線51之金屬性線52之根數與圖23之構成比較而減少,為了補償因此而降低之形狀保持力,使用將3根細金屬之線材41a、41b、41c集中為1根並利用絕緣被膜42被覆之束線。絕緣被膜42包含例如聚丙烯。用於形狀保持之束線係與上述之第4實施方式相同。線材之根數不限於3根。作為束線之線材之材料可使用例如軟銅。惟,除軟銅以外亦可使用具有相同之物理性質的金屬。 代替用於形狀保持之束線,亦可使用單線之金屬線。進而,如圖25所示般,除使用將線材41a、41b、41c集中為1根並利用絕緣被膜42被覆之束線以外,亦可使用將1根金屬線55利用絕緣被膜56被覆之線材。在圖25之構成中,可進一步提高形狀保持之剛性。採用圖24或圖25所示之構成亦可減細纜線之線徑。 <6.變化例> 以上,針對本發明技術之實施方式具體地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技術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各實施方式,可基於本發明技術之技術性思想進行各種變形。例如,為了形成止轉部,不限於異材質成形,亦可使用其他之成型法。又,上述之實施方式中例舉之構成、方法、步驟、形狀、材料及數值等終極而言僅為示例,可根據需要採用與其不同之構成、方法、步驟、形狀、材料及數值等。 另外,本發明技術亦可採用如以下之構成。 (1) 一種纜線,其具備:線,其用於信號傳送或電源供給; 第1金屬線,其具有柔軟性及形狀保持性; 複數根絲條,其沿與前述第1金屬線大致相同方向延伸;及 被覆材,其被覆前述線、前述第1金屬線及前述複數根絲條。 (2)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複數根絲條包含棉絲條或化學纖維之至少一者。 (3)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第1金屬線之周圍由絕緣被膜覆蓋。 (4)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在至少一端設置有用於與電子機器連接之連接裝置。 (5) 如(4)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連接裝置具有止轉部。 (6) 如(5)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止轉部在前述連接裝置之周面係由樹脂或金屬構成。 (7) 如(6)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止轉部具有可與前述連接裝置之插入部接近/隔開之彈性。 (8) 如(7)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止轉部包含具有彈性之樹脂,且在前述止轉部之表面被覆有彈性體。 (9)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第1之金屬線係將複數根金屬線予以束集者。 (10)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纜線包含天線。 (11)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第1金屬線係天線。 (12)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包含與前述第1金屬線不同之第2金屬線,且前述第2金屬線之周圍由絕緣被膜覆蓋。 (13) 如(12)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第2金屬線係天線。 (14)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採用在前述線、前述第1金屬線及前述複數根絲條之周圍形成屏蔽線而作為同軸狀纜線之構成。 (15) 如(14)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屏蔽線係天線。 (16)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供給信號或電源之線係音訊信號傳送線。 (17) 如(1)記載之纜線,其中前述供給信號或電源之線係USB纜線、HDMI纜線。
1‧‧‧附天線耳機纜線 1'‧‧‧附天線耳機纜線 2‧‧‧4極插塞 3‧‧‧止轉部 4‧‧‧同軸狀纜線 5‧‧‧4極插口 6‧‧‧外殼 7‧‧‧止轉部 8a‧‧‧參照符號 8b‧‧‧參照符號/被覆 9‧‧‧止轉部 10a‧‧‧支點 10b‧‧‧夾子 10c‧‧‧彈簧 10d‧‧‧彈性片 11‧‧‧金屬線 12G‧‧‧接地線/傳送線 12L‧‧‧L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傳送線 12M‧‧‧麥克風纜線/傳送線 12R‧‧‧R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傳送線 13‧‧‧中繼部 14‧‧‧屏蔽線 21‧‧‧信號線 22‧‧‧內側絕緣被覆 23‧‧‧外側絕緣被覆 24‧‧‧樹脂 25‧‧‧線 26‧‧‧棉絲條 27‧‧‧同軸狀纜線 28‧‧‧芯線 29‧‧‧屏蔽線 31‧‧‧室內天線單元 32‧‧‧同軸狀纜線支架 33‧‧‧基座 34‧‧‧連接器 35‧‧‧纜線支架 41a‧‧‧線材 41b‧‧‧線材 41c‧‧‧線材 41d‧‧‧線材 41e‧‧‧線材 41f‧‧‧線材 41g‧‧‧線材 42‧‧‧絕緣被膜 43a‧‧‧線材 43b‧‧‧線材 43c‧‧‧線材 44‧‧‧線材 50A‧‧‧纜線 50B‧‧‧纜線 50C‧‧‧纜線 51‧‧‧束線 52‧‧‧金屬線 53‧‧‧合成樹脂 54‧‧‧絕緣被膜 55‧‧‧金屬線 56‧‧‧絕緣被膜 61‧‧‧絕緣被膜 101‧‧‧智慧型手機 102‧‧‧4極插口 111‧‧‧耳機部 112‧‧‧4極插塞 113G‧‧‧耳機纜線 113L‧‧‧耳機纜線 113R‧‧‧耳機纜線 114L‧‧‧耳機纜線 114R‧‧‧耳機纜線 ANT‧‧‧天線信號線 d‧‧‧撓曲 FB‧‧‧鐵氧體磁珠 G‧‧‧音訊用接地線 L‧‧‧音訊L聲道之信號線/跨距 MIC‧‧‧麥克風用線 P‧‧‧荷重 R‧‧‧曲率半徑 TG‧‧‧電極 TL‧‧‧電極 TM‧‧‧電極 TR‧‧‧電極 δ‧‧‧撓曲
圖1係用於第1實施方式之使用狀態之說明的立體圖。 圖2係用於說明設置於纜線之插塞之止轉部之一例的立體圖。 圖3係用於說明設置於纜線之插塞之止轉部之一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4係顯示包含本發明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之附天線耳機纜線之接收系統的連接圖。 圖5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之頻率特性之說明的曲線圖。 圖6係顯示對第1實施方式之頻率之峰值增益特性的圖。 圖7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之纜線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8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之纜線製造時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9係用於金屬線防脫落部之說明的示意圖。 圖10係用於說明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的立體圖。 圖11係用於說明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止轉部的立體圖。 圖12係用於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使用狀態之說明的立體圖。 圖13係用於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使用狀態之說明的立體圖。 圖14係用於說明止轉部之另一變化例的前視圖。 圖15係用於第2實施方式之使用狀態之說明的立體圖。 圖16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2實施方式之同軸狀纜線支架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17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2實施方式之同軸狀纜線支架製造時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18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3實施方式之纜線支架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19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4實施方式之纜線所使用之束線之一例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20係用於束線之另一例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21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4實施方式之說明的概略示意圖。 圖22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4實施方式之說明的概略示意圖。 圖23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5實施方式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24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5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說明的剖視圖。 圖25係用於本發明技術之第5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說明的剖視圖。
4‧‧‧同軸狀纜線
11‧‧‧金屬線
12G‧‧‧接地線/傳送線
12L‧‧‧L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傳送線
12M‧‧‧麥克風纜線/傳送線
12R‧‧‧R聲道之音訊信號傳送用線/傳送線
14‧‧‧屏蔽線
21‧‧‧信號線
22‧‧‧內側絕緣被覆
23‧‧‧外側絕緣被覆
24‧‧‧樹脂
26‧‧‧棉絲條

Claims (15)

  1. 一種纜線,其具備:連接裝置,其在至少一端設置有用於與電子機器連接;前述連接裝置具有之止轉部;線,其用於信號傳送或電源供給;第1金屬線,其具有柔軟性及形狀保持性;複數根絲條,其沿與前述第1金屬線大致相同方向延伸;及被覆材,其被覆前述線、前述第1金屬線及前述複數根絲條。
  2.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複數根絲條包含棉絲條或化學纖維之至少一者。
  3.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第1金屬線之周圍由絕緣被膜覆蓋。
  4.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止轉部在前述連接裝置之周面由樹脂或金屬構成。
  5. 如請求項4之纜線,其中前述止轉部具有可與前述連接裝置之插入部接近/隔開之彈性。
  6. 如請求項5之纜線,其中前述止轉部包含具有彈性之樹脂,且在前述止轉部之表面被覆有彈性體。
  7.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第1之金屬線係將複數根金屬線予以束集者。
  8.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纜線包含天線。
  9.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第1金屬線係天線。
  10.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包含與前述第1金屬線不同之第2金屬線,且前述第2金屬線之周圍由絕緣被膜覆蓋。
  11. 如請求項10之纜線,其中前述第2金屬線係天線。
  12.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採用在前述線、前述第1金屬線及前述複數根絲條之周圍形成屏蔽線而作為同軸狀纜線之構成。
  13. 如請求項12之纜線,其中前述屏蔽線係天線。
  14.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供給信號或電源之線係音訊信號傳送線。
  15. 如請求項1之纜線,其中前述供給信號或電源之線係USB纜線、HDMI纜線。
TW106100024A 2016-02-15 2017-01-03 纜線 TWI723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5532 2016-02-15
JP??2016-025532 2016-02-15
JP2016138461 2016-07-13
JP??2016-138461 2016-07-13
JP??2016-194601 2016-09-30
JP2016194601 2016-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834A TW201802834A (zh) 2018-01-16
TWI723112B true TWI723112B (zh) 2021-04-01

Family

ID=5962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0024A TWI723112B (zh) 2016-02-15 2017-01-03 纜線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1482B2 (zh)
JP (1) JP6769446B2 (zh)
KR (1) KR20180111817A (zh)
CN (1) CN108701511B (zh)
BR (1) BR112018016210A2 (zh)
TW (1) TWI723112B (zh)
WO (1) WO20171412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7601B (zh) * 2020-09-10 2021-11-05 友光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耐候性的快接电缆
CN114822971A (zh) * 2021-01-2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线缆组件及通信系统
CN113215708A (zh) * 2021-05-20 2021-08-06 常州市碳维观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次成型的远红外养生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629A (zh) * 2006-11-23 2008-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
CN101840748A (zh) * 2009-03-19 2010-09-22 索尼公司 屏蔽电缆
CN202150291U (zh) * 2011-07-27 2012-02-22 东莞市瀛通电线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耳机电线
JP201220488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Ccu Co Ltd デザイン自在なイヤホンコー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テレオヘッドホン
CN203983628U (zh) * 2014-07-24 2014-12-03 乐清市华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耳机插头插接结构
WO2015066603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Kinalco, Inc. Shape memory alloy conductor resists plastic de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07569A (en) * 1985-06-03 1987-11-17 Japan Styrene Paper Corporation Multi-conductor cable
JPH0992038A (ja) 1995-09-28 1997-04-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形状保持機能付ケーブル
US6300573B1 (en) * 1999-07-12 2001-10-09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Communication cable
JP2003207701A (ja) * 2002-01-16 2003-07-25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複合通信ケーブル
KR100614906B1 (ko) 2004-07-15 2006-08-23 주식회사 이소디앤티 전선
EP1667169B1 (de) * 2004-11-29 2010-02-24 Nexans Elektrisches Kabel
US7763802B2 (en) * 2006-09-13 2010-07-27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able
WO2009087696A1 (en) * 2008-01-11 2009-07-16 Prysmian S.P.A. Flat power cable
JP5682119B2 (ja) * 2010-02-19 2015-03-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8981216B2 (en) * 2010-06-23 2015-03-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assembly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over multiple conductors
JP5803896B2 (ja) 2012-02-23 2015-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出力装置
US9018529B2 (en) * 2012-10-09 2015-04-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ingle motor power and communication cable
CN104008795B (zh) * 2014-06-04 2016-06-08 东莞市瀛通电线有限公司 弹性记忆自复位型耳机线缆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629A (zh) * 2006-11-23 2008-05-28 Lg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终端
CN101840748A (zh) * 2009-03-19 2010-09-22 索尼公司 屏蔽电缆
JP201220488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Ccu Co Ltd デザイン自在なイヤホンコー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テレオヘッドホン
CN202150291U (zh) * 2011-07-27 2012-02-22 东莞市瀛通电线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耳机电线
WO2015066603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Kinalco, Inc. Shape memory alloy conductor resists plastic deformation
CN203983628U (zh) * 2014-07-24 2014-12-03 乐清市华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耳机插头插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69446B2 (ja) 2020-10-14
US10991482B2 (en) 2021-04-27
US20190066870A1 (en) 2019-02-28
JPWO2017141295A1 (ja) 2018-12-06
KR20180111817A (ko) 2018-10-11
CN108701511B (zh) 2020-08-21
WO2017141295A1 (ja) 2017-08-24
BR112018016210A2 (pt) 2020-10-27
TW201802834A (zh) 2018-01-16
CN108701511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3112B (zh) 纜線
JP5953764B2 (ja) 多心ケーブル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10836A (ja) キャブタイヤケーブル、及び、コネクタ付ケーブル
JP4889764B2 (ja) 配線コード
US8379900B2 (en) Connecting device, antenna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KR20130092772A (ko) 꼬임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이어폰
TW469665B (en) Method for making antenna of coaxial cable and the antenna so made
CN109524169A (zh) 一种数据线本体的制造方法及数据线
CN202059017U (zh) 车用usb插座线束总成
JP5459049B2 (ja) 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付き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並びに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電気接続部
US20100218971A1 (en) Foldable electric cord and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0447917Y1 (ko) 안테나 내장형 이어폰 케이블
CN209748764U (zh) 一种保护耳机连接头折弯结构
CN104853267A (zh) 可调整连接线长度的耳机
CN212571602U (zh) 一种通信传输设备用转接线
JP3180648U (ja) 配線コード及び電子部品付き配線コード
CN212115629U (zh) 耳挂结构和耳挂式耳机
CN209169577U (zh) 一种线缆组件
CN215577891U (zh) 屏蔽特软总线电缆
CN212342894U (zh) 一种支持hdmi 2.1超高清显示连接装置
CN2893961Y (zh) 同轴电缆天线
CN213123930U (zh) 一种高频率射频传输用同轴电缆
CN208608495U (zh) 便于收纳的电源线
CN205882255U (zh) 具补强元件以提高抗拉强度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JP2017103339A (ja) コード付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