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1537B - 集塵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集塵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1537B
TWI721537B TW108129603A TW108129603A TWI721537B TW I721537 B TWI721537 B TW I721537B TW 108129603 A TW108129603 A TW 108129603A TW 108129603 A TW108129603 A TW 108129603A TW I721537 B TWI721537 B TW I7215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leaning
unit
cleaning part
brus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9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5088A (zh
Inventor
小前草太
中村保博
清水彰則
弓削政郎
曽根文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5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1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153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74Cleaning the electr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Abstract

提供一種無維修作業亦可抑制集塵性能之降低的集塵裝置。因此,本發明之集塵裝置係包括:第1清掃部,係被設置成與清掃對象可接觸,使塵埃附著,並從清掃對象除去;轉動驅動部,係使第1清掃部在第1方向轉動;第2清掃部,係被設置成與在第1方向轉動之第1清掃部接觸,並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之塵埃;以及集塵部,係收集從第1清掃部及第2清掃部所脫落的塵埃。轉動驅動部係在第1清掃部與第2清掃部接觸的狀態進行反轉動作,該反轉動作係使第1清掃部在與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轉動,而使附著於第2清掃部之塵埃脫落。

Description

集塵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集塵裝置。
在集塵裝置,已知一種集塵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集塵裝置係在電動吸塵器用之吸入口體,將在使轉動清掃體反轉時可刮落附著於轉動清掃體之塵埃的塵埃刮落構件設置於吸入室的上壁,而該電動吸塵器係包括:轉動清掃體,係沿著吸入口本體之底面的吸入開口所配設;及驅動馬達,係對轉動清掃體進行轉動驅動。 [先行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3408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依此方式,在如專利文獻1所示之集塵裝置係在使轉動清掃體(第1清掃部)反轉時藉塵埃刮落構件(第2清掃部)刮落附著於第1清掃部之塵埃。可是,在使第1清掃部反轉而藉第2清掃部刮落附著於第1清掃部之塵埃時,塵埃附著於第2清掃部。而且,附著於第2清掃部之塵埃累積時,藉第2清掃部之對第1清掃部的除塵性能降低,進而係第1清掃部之清掃性能,即作為集塵裝置之集塵性能降低。為了避免集塵性能之降低,需要以人手除去在第2清掃部所累積的塵埃等之人為的維修作業。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這種課題而開發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集塵裝置,該集塵裝置係不進行人為之維修作業,亦可抑制集塵性能之降低。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集塵裝置係包括:第1清掃部,係被設置成與清掃對象可接觸,使塵埃附著,並從該清掃對象除去;轉動驅動部,係使該第1清掃部在第1方向轉動;第2清掃部,係被設置成與在該第1方向轉動之該第1清掃部接觸,並除去附著於該第1清掃部之塵埃;以及集塵部,係收集從該第1清掃部及該第2清掃部所脫落的塵埃;該轉動驅動部係在該第1清掃部與該第2清掃部接觸的狀態進行反轉動作,該反轉動作係使該第1清掃部在與該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轉動,而使附著於第2清掃部之塵埃脫落。 [發明之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之集塵裝置,具有不進行人為之維修作業,亦可抑制集塵性能之降低的效果。
一面參照附加之圖面,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在各圖,對相同或相當的部分係附加相同的符號,重複的說明係適當地簡化或省略。此外,本發明係不是被限定為以下的實施形態,可在不超出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進行各種的變形。 實施形態1
一面參照圖1至圖5,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圖1係搭載集塵裝置之空調機的示意剖面圖。圖2係集塵裝置的立體圖。圖3係集塵裝置所具備之刷子的立體圖。圖4係表示集塵裝置的控制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而,圖5係表示集塵裝置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此外,圖1及圖2所圖示之空白箭號係表示空氣的流動。
本實施形態之搭載集塵裝置的空調機係如圖1所示,被收容於房子之室內的局部降低天花板20內。局部降低天花板20係如圖1所示,意指天花板之一部分降低的區域。從室內美觀的觀點,如圖1所示,在局部降低天花板20內集中地收容空調機及其他的空調機器的房子亦多。在作為設置空間,使用局部降低天花板20的情況,一般與設置於室內的情況相比,可確保寬的設置空間。
在設置空調機之房子之室外的壁面,形成室外供氣口21與室外排氣口22。又,在室內之局部降低天花板20形成室內供氣口24與室內排氣口23。而且,在局部降低天花板20內係形成供氣風路30與排氣風路40。供氣風路30係從室外供氣口21向局部降低天花板20內取入室外空氣,並從室內供氣口24向室內送風的風路。排氣風路40係從室內排氣口23向局部降低天花板20內取入室內空氣,並從室外排氣口22向室外排氣的風路。
本實施形態之空調機係包括集塵裝置本體1與熱交換換氣裝置10。集塵裝置本體1與熱交換換氣裝置10係從供氣風路30之上游側按照此順序所配置。又,在排氣風路40,係配置熱交換換氣裝置10。在供氣風路30,室外供氣口21與室內供氣口24係經由集塵裝置本體1與熱交換換氣裝置10以供氣管31所連接。又,在排氣風路40,室內排氣口23與室外排氣口22係經由熱交換換氣裝置10以排氣管41所連接。
熱交換換氣裝置10係具有換氣功能與空調輔助功能的換氣裝置。換氣功能係向室內供給室外空氣,並向室外排出室內空氣的功能。作為實現此換氣功能的功能,熱交換換氣裝置10係具有;風扇(未圖示),係在供氣風路30從室外向室內送出空氣;及風扇(未圖示),係在排氣風路40從室內向室外送出空氣。
又,空調輔助功能係從排出之室內空氣回收熱,再向所供給之空氣供給所回收之熱,藉此,輔助空調機等之調整室內溫度的機器之空調動作的功能。空調輔助功能係因為是減輕在機器之能源負擔的功能,所以亦稱為節能功能。作為實現此空調輔助功能的構成,熱交換換氣裝置10係具備在通過排氣風路40的空氣與通過供氣風路30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未圖示)。
集塵裝置本體1係收集從室外供氣口21向局部降低天花板20內流入之室外空氣中之塵埃的裝置。關於集塵裝置本體1之細節係另外說明。在集塵裝置本體1之上游側與下游側,係分別設置檢測出空氣之塵埃濃度的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上游側之第1微粒感測器11a係檢測出室外空氣中的塵埃濃度。下游側的第2微粒感測器11b係檢測出除去塵埃後之空氣中的塵埃濃度。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之各個的檢測信號係向後述之協同控制部25被輸出。
空調機係更具備使集塵裝置本體1與熱交換換氣裝置10協同地運轉的協同控制部25。協同控制部25係與集塵裝置本體1及熱交換換氣裝置10之各個以電性連接。又,協同控制部25係根據來自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的檢測信號,控制集塵裝置本體1及熱交換換氣裝置10的運轉。協同控制部25係亦可由實現該功能之如電路組件的硬體構成,亦可由如微電腦或CPU之運算裝置與在運算裝置上所執行之軟體構成。
其次,一面參照圖2,一面說明集塵裝置本體1的構成。如圖2所示,集塵裝置本體1係具備筐體15。在筐體15之內部,係收容被進行旋轉驅動的複數片收集板2、複數支刷子3以及集塵盒4。在筐體15,係形成吸入口13與排出口14。而且,在筐體15內,係形成從排出口14排出從吸入口13所吸入之空氣的風路16。集塵裝置本體1係如圖1所示,被設置於供氣風路30。因此,在集塵裝置本體1的風路16,係從室外供氣口21所流入的室外空氣通過。
收集板2係具有負之摩擦帶電傾向之PP(Poly Propylene)的塑膠板。收集板2係例如厚度1mm,並呈直徑300mm的圓形。複數片收集板2係在與在筐體15之室外空氣之通過方向交叉的方向被排列成隔著例如3mm的間隔。複數片收集板2係藉貫穿各片之收集板2之中央部的第1軸8結合而整體變成一體。
刷子3係摩擦收集板2之表面而使收集板2之表面帶靜電,而且拂落以收集板2所收集之塵埃。如圖3所示,刷子3係具有將不織布3b黏貼於支撐板3a的構成。支撐板3a係由例如厚度1mm之呈長方形的鋁所構成之構件。不織布3b係由具有正之摩擦帶電傾向之例如PA6(Polyamide6)纖維所構成。
在各支撐板3a,係鑽2個安裝孔3c。複數支刷子3係第2軸9分別被插入各安裝孔3c而被結合。又,所結合之複數支刷子3係藉第2軸9固定於筐體15。而且,各刷子3係在收集板2彼此之間的間隙被插入成不織布3b與各收集板2之表面接觸。各刷子3係全部被接地。
刷子3係被配置於收集板2的下游側。又,刷子3係以沿著室外空氣之通過方向的姿勢被配置於收集板2之間。在本例,刷子3係以水平姿勢所配置。藉由依此方式配置刷子3,可降低對通過筐體15內之室外空氣的通風阻力。
在筐體15內,在刷子3之鉛垂下方,係配置集塵盒4。集塵盒4係用以回收聚集體17的容器。聚集體17係附著於收集板2並被刷子3所除去之塵埃等的結塊。
在筐體15內係更設置第1擋板材料18及第2擋板材料19。第1擋板材料18及第2擋板材料19係被配置成隔著收集板2相對向。第1擋板材料18及第2擋板材料19係將流入筐體15內的室外空氣整流成通過收集板2。
第1擋板材料18係被配置於筐體15之上面15a的內面側。第1擋板材料18係具有沿著收集板2之外周面的面形狀。第2擋板材料19係被配置於筐體15之下面15b的內面側。第2擋板材料19係具有平坦的面形狀。又,第2擋板材料19係抑制空氣向集塵盒4衝撞所產生的噪音。進而,第2擋板材料19係抑制因往集塵盒4之內部的空氣流入而集塵盒4內所回收之塵埃揚起。因此,第2擋板材料19之配置位置係與集塵盒4之前端部4a同等以上的高度較佳。
集塵裝置本體1係更包括馬達6及驅動控制部7。馬達6及驅動控制部7係被設置於筐體15之外。馬達6係經由未圖示之齒輪與第1軸8連結。藉馬達6之轉動而第1軸8轉動。第1軸8轉動時,在第1軸8所固定之收集板2亦轉動。驅動控制部7係藉由控制馬達6的轉動,而控制收集板2之轉動驅動。
其次,說明如以上所示構成之集塵裝置本體1的動作。在集塵裝置本體1剛開始運轉或一個月以上長期間停止後運轉的情況,進行用以使收集板2之表面帶靜電的摩擦帶電動作。即,集塵裝置本體1之驅動控制部7係藉由使馬達6動作,而使收集板2轉動。此處,係使收集板2以1rpm之轉速正轉20秒鐘(圖2之箭號12方向的轉動)。收集板2轉動而收集板2之表面與刷子3摩擦,藉此,在收集板2之表面產生負的靜電。收集板2之轉動停止時,摩擦帶電結束,而摩擦帶電動作結束。此外,收集板2之轉動係只要進行成產生靜電即可。此處所示之轉速及轉動時間等係一例,可因應於實際使用條件等適當地設定。
摩擦帶電動作後,室外空氣被取入集塵裝置本體1內時,室外空氣係被第1擋板材料18及第2擋板材料19整流,並通過收集板2之間的中心部。室外空氣通過收集板2之間時,室外空氣中的塵埃5藉在收集板2之表面所產生的靜電被收集至收集板2之表面。此處,刷子3係以沿著空氣之通過方向的姿勢,例如與空氣之通過方向平行的姿勢被配置於收集板2之間。因此,不會大為阻礙通過收集板2之間之室外空氣的流動,而通風阻力小。因此,可得到高的集塵性能。
又,作為集塵裝置本體1的動作,有收集板2之自動表面清掃及自動再帶電動作(以下稱為清掃兼帶電動作)。在清掃兼帶電動作,首先,與上述之起始的摩擦帶電動作一樣,根據從集塵裝置本體1之驅動控制部7往馬達6的命令,使收集板2以1rpm之轉速正轉20秒鐘。收集板2轉動而收集板2之表面與刷子3摩擦,藉此,藉刷子3拂落附著於收集板2之表面的塵埃,而且收集板2進行摩擦帶電。即,藉收集板2之轉動,進行所附著之塵埃的拂落與收集板2之摩擦帶電的雙方。此外,在刷子3的下部,係塵埃的一部分成為聚集體17並附著。附著於刷子3之下部的聚集體17成為一定的大小以上時,藉重力落下,並被集塵盒4回收。
其次,說明搭載如以上所示構成之集塵裝置本體1之空調機的動作。在需要集塵裝置本體1之上述之起始的摩擦帶電動作的情況,協同控制部25係在使熱交換換氣裝置10之風扇停止的狀態,向驅動控制部7輸出指令信號,進行上述之起始的摩擦帶電動作。
然後,起始的摩擦帶電動作結束時,使換氣開始。即,協同控制部25係使熱交換換氣裝置10之風扇運轉。藉此,從室外所取入之室外空氣通過集塵裝置本體1,而室外空氣中之塵埃被除去。已被除去塵埃的空氣係被供給至熱交換換氣裝置10。被供給至熱交換換氣裝置10的室外空氣係與經由室內排氣口23流入熱交換換氣裝置10的室內空氣進行熱交換並進行熱回收,再從室內供氣口24被供給至室內。
協同控制部25係根據從在集塵裝置本體1所配置之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之各個的檢測信號,檢查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的降低。協同控制部25係根據各檢測信號偵測到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的降低時,使熱交換換氣裝置10之風扇停止。然後,協同控制部25係在使空氣之流動停止的狀態使集塵裝置本體1進行上述之清掃兼帶電動作。藉清掃兼帶電動作,收集板2之集塵性能復活時,再以收集板2進行塵埃之收集。
此外,根據來自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的檢測信號之集塵裝置本體1的集塵性能之降低的偵測係例如可如以下所示進行。即,在集塵裝置本體1之通過前後之塵埃濃度的差成為所預設之濃度以下的情況,可判斷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的降低。
在以上,係說明了使收集板2帶負電的例子。可是,關於這一點,係不限定為此。此外,例如,亦可收集板2之纖維採用PA6,或在收集板2之摩擦體的材料使用帶負電傾向強的PTFE,或使收集板2帶正電。其中,在使收集板2帶負電的情況,刷子3係作成易帶正電之材料即可。又,反之,在使收集板2帶正電的情況,刷子3係作成易帶負電之材料即可。
又,表示刷子3之纖維是PA6纖維的例子,但是亦可在刷子3之纖維使用PAN(Polyacrylonitrile)纖維等。為了抑制刷子3之帶電飽和,摩擦體之導電性係高者較佳,亦可使用對刷子3之纖維賦與碳的材料等而賦與導電性。又,刷子3係除了不織布狀以外,亦可是刷子狀、海綿狀或板狀等。
又,在此處所說明的構成例,刷子3係從收集板2的下游側朝向上游側按照收集板2之間隔所插入。可是,關於這一點,係不限定為此。亦可刷子3係從收集板2的上游側朝向下游側按照收集板2之間隔所插入。在此情況,集塵盒4亦一樣地配置於刷子3之鉛垂下方即可。
其次,一面亦參照圖4,一面繼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本實施形態之收集板2係第1清掃部101。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係被設置成可與是清掃對象的室外空氣接觸。而且,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係使塵埃附著於收集板2本身而從是清掃對象的室外空氣除去塵埃。
本實施形態之馬達6及驅動控制部7係轉動驅動部102。是轉動驅動部102之馬達6及驅動控制部7係使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在第1方向轉動。第1方向係如上述之正轉的方向。即,在圖1中以箭號12所示之方向是第1方向。
本實施形態之刷子3係第2清掃部106。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係被設置成與上述之在第1方向轉動的第1清掃部101(收集板2)接觸。而且,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係除去附著於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的塵埃。即,在第2清掃部106與第1清掃部101接觸的狀態,轉動驅動部102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藉此,使清掃對象之塵埃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同時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在此時,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一部分係藉第2清掃部106拂落。又,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之其他的部分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
是轉動驅動部102之馬達6及驅動控制部7係使集塵裝置本體1進行反轉動作。反轉動作係在第1清掃部101與第2清掃部106接觸的狀態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2方向轉動而使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脫落的動作。第2方向係與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在反轉動作,轉動驅動部102係使第1清掃部101與上述之正轉相反地反轉。
集塵裝置本體1使從清掃對象除去塵埃的集塵動作開始時,轉動驅動部102係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然後,從使集塵動作開始後,經過所預設之運轉時間時,集塵裝置本體1係使集塵動作結束。轉動驅動部102係在使集塵動作結束之前,使第1清掃部101進行在第2方向轉動的反轉動作。
在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本體1,係如上述所示,藉由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一面使清掃對象之塵埃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而從清掃對象除去,一面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係藉第2清掃部106從第1清掃部101除去。因此,在長時間藉第1清掃部101可除去清掃對象的塵埃。另一方面,藉第2清掃部106從第1清掃部101所除去之塵埃的一部分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因此,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的時間變長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累積。
若依據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藉由進行上述之反轉動作,可藉與第1清掃部101之摩擦除去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的塵埃。因此,不進行人為的維修作業,亦可抑制不僅對第1清掃部101而且對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的累積,而抑制集塵性能的降低,可使可集塵的時間變長。
本實施形態之集塵盒4係集塵部。是集塵部之集塵盒4係收集從是第1清掃部之收集板2及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所脫落的塵埃。即,在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時,係主要以集塵部收集藉第2清掃部106從第1清掃部101所拂落之塵埃。而且,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係以集塵部收集從第2清掃部106所脫落之塵埃。
本實施形態之清掃對象係如上述所示是室外空氣。即,此清掃對象係在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之周圍流動的流體。而且,本實施形態之熱交換換氣裝置10的風扇是流動產生裝置104。是流動產生裝置104之熱交換換氣裝置10的風扇係產生是清掃對象之流體的流動。
流動產生裝置104係因應於藉轉動驅動部102之第1清掃部101的動作狀況,變更是清掃對象之流體的流速。具體而言,在本實施形態,流動產生裝置104係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使是清掃對象之流體之流動的產生停止。或者,流動產生裝置104係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使是清掃對象之流體的流速比該反轉動作之前更慢。
如上述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本體1,是集塵部之集塵盒4係對是第2清掃部106的刷子3被配置於鉛垂下方側。因此,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藉由使熱交換換氣裝置10之風扇的轉動停止,或降低轉速,使刷子3之周圍的氣流消失或變弱。藉由作成依此方式,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從刷子3(第2清掃部106)所脫落之塵埃易進入集塵盒4(集塵部)內。
如圖4所示,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係更包括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及通知部105。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的降低。其次,關於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之降低的方法,說明幾個例子。
首先,第1例係在附著於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之塵埃的量成為預設之基準量以上的情況,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累積時,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性能降低。因此,檢測出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的量,在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的檢測量成為定值以上的情況,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在本例,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具備塵埃感測器,該塵埃感測器係檢測出附著於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之塵埃的量。塵埃感測器係例如將紅外線等照射於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並從其反射率測量塵埃的量。此外,亦可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此外例如利用在摩擦第2清掃部106時藉摩擦熱所產生之摩擦部位的特性變化,求得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的量。
第2例係根據在轉動驅動部102使第1清掃部101轉動時所作用之扭矩的變化,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累積,而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性能降低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成為阻力,而在轉動驅動部102使第1清掃部101轉動時所作用之扭矩增加。在本例,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具備檢測出轉動驅動部102之扭矩的扭矩感測器。而且,在轉動驅動部102之扭矩成為預設之基準值以上的情況,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第3例係根據流動產生裝置104的動作時間,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流動產生裝置104的動作時間變長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累積,而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性能降低。
因此,首先,藉實驗、模擬等預先特定在集塵裝置本體1的設置環境之流動產生裝置104的動作時間與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之塵埃附著量的關係。接著,使用此關係,將看作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之流動產生裝置104的動作時間設定成基準時間。而且,在流動產生裝置104的動作時間成為該預設之基準時間以上的情況,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第4例係從外部取得關於在集塵裝置本體1的設置環境之塵埃等的量之資訊,並根據該取得之資訊(以下稱為「外部資訊」),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例如,經由網際網路與外部連接成可通訊。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作為外部資訊,取得例如花粉資訊、PM2.5資訊等。而且,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使用所取得之外部資訊與流動產生裝置104的流量,推測對是第2清掃部106的刷子3之塵埃的附著量。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在依此方式所推測之第2清掃部106的塵埃之附著量成為預設之基準量以上的情況,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第5例係根據集塵盒4所累積之塵埃的量,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在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降低時,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亦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例如根據在固定時間內在集塵盒4所累積之塵埃的量來檢查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的降低,並在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降低的情況,推測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亦降低。
在本例,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具備檢測出在集塵盒4所累積之塵埃的量之感測器。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使用感測器之檢測結果,求得集塵裝置本體1之每次動作或每預設之固定時間之在集塵盒4所累積的塵埃之量的增加量。而且,在集塵盒4所累積的塵埃之量的增加量比過去減少定值以上的情況,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第6例係根據來自在集塵裝置本體1所設置之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之各個的檢測信號,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如上述所示,協同控制部25係根據來自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之各個的檢測信號,檢查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的降低。在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降低時,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亦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在協同控制部25根據來自第1微粒感測器11a及第2微粒感測器11b之各個的檢測信號,偵測到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性能之降低的情況,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第7例係根據通過集塵裝置本體1之筐體15的風量或風速,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累積,而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性能降低時,因在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所累積的塵埃,通過筐體15之空氣的流動受到阻礙。在本例,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例如具備檢測出在筐體15的排出口14之風量的風量感測器或檢測出風速的風速感測器。而且,在筐體15之排出口14的風量或風速成為預設之基準值以上的情況,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第8例係根據上述之在摩擦帶電動作後的收集板2之表面的帶電量,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附著於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的塵埃累積時,以刷子3無法充分地摩擦收集板2之表面。因此,上述之在摩擦帶電動作後的收集板2之表面的帶電量比平常時更降低。在本例,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係例如具備檢測出收集板2之表面的電位之表面電位感測器。具備檢測出在筐體15之排出口14的風量之風量感測器或檢測出風速的風速感測器。而且,在上述之在摩擦帶電動作後的收集板2之表面的電位,即帶電量成為預設之基準值以下的情況,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
轉動驅動部102係在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的情況,進行上述的反轉動作。藉由作成依此方式,在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的情況,進行上述的反轉動作,使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脫落,而可使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性能復活。
通知部105係向集塵裝置之使用者、維修作業員、管理者等通知集塵裝置的狀態等。在本實施形態,通知部105係在轉動驅動部102進行上述的反轉動作後,亦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判定藉第2清掃部106之對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的情況通知。藉由作成依此方式,通知藉反轉動作亦未完全除去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的塵埃而無法恢復除塵性能,而可催促第2清掃部106的清掃、更換等的維修。
通知部105係具備LED等之燈、喇叭以及液晶畫面等之至少任一種。而且,通知部105係例如使LED等之燈點燈、閃爍、或從喇叭發出聲音、或使液晶畫面顯示,來通知。此外,亦可藉在使用者等所擁有之智慧型手機、PC等之終端裝置所安裝的專用應用軟體、或在終端裝置之瀏覽器所執行之Web應用軟體等構成通知部105。
亦可轉動驅動部102係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使第1清掃部101比該反轉動作之前更快地轉動。藉由作成依此方式,在更短時間進行上述之反轉動作,而可除去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
如上述所示,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係接地。此接地係尤其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作用為除去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之帶電的除電部。藉由刷子3與轉動之收集板2接觸,藉摩擦而刷子3帶電。刷子3帶電時,附著於刷子3之塵埃因靜電力而從刷子3難脫離。因此,藉由具備除電部,對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子3進行除電,在上述之反轉動作可易於除去附著於刷子3的塵埃。
此外,亦可經由第1軸8將收集板2接地。在此時,為了避免收集板2意外地被除電,可設置切換是否將收集板2接地的開關。關於刷子3亦一樣,亦可設置切換是否將刷子3接地的開關。藉由切換收集板2與刷子3之接地,因應於狀況、動作,可選擇使收集板2、刷子3帶電而藉靜電力之塵埃吸附作用優先,或使對收集板2、刷子3進行除電而從收集板2、刷子3易於除去塵埃優先。又,尤其在上述之摩擦帶電動作中,可作成將收集板2及刷子3不接地。這是由於在摩擦帶電動作中將收集板2及刷子3接地時,在收集板2與刷子3之間難形成電位差。
其次,一面參照圖5之流程圖,一面說明如以上所示構成之集塵裝置的動作例。首先,在步驟S11,使集塵裝置本體1之集塵動作開始時,是轉動驅動部102之馬達6及驅動控制部7係使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正轉,即,在第1方向轉動。
在接著之步驟S12,轉動驅動部102係確認藉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所檢測出之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刷子3)之塵埃的量是否是上述之基準量以上。在塵埃的量是基準量以上的情況,處理係移往步驟S13。
在步驟S13,轉動驅動部102係進行上述之反轉動作。即,轉動驅動部102係使是第1清掃部101之收集板2反轉,即在第2方向轉動。在接著之步驟S14,轉動驅動部102係使上述之反轉動作結束,並使第1清掃部101正轉,即回到往第1方向的轉動。在步驟S14之後,處理係往步驟S12回去。
另一方面,在步驟S12藉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所檢測出之塵埃的量不是基準量以上的情況,處理係移往步驟S15。在步驟S15,轉動驅動部102係確認在步驟S11使集塵動作開始後的經過時間是否達到運轉結束時間。在使集塵動作開始後未經過運轉結束時間的情況,重複步驟S15的處理至經過運轉結束時間。而且,經過時間達到運轉結束時間時,處理係移往步驟S16。
在步驟S16,轉動驅動部102係進行上述之反轉動作。即,轉動驅動部102係使第1清掃部101反轉,即,在第2方向轉動。而且,處理係移往步驟S17,轉動驅動部102係使第1清掃部101之轉動停止,而使集塵動作結束。步驟S17之處理結束時,一連串的動作係結束。
又,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亦可轉動驅動部102係使第1清掃部101之轉向反轉複數次。即,亦可轉動驅動部102係交互地重複第1清掃部101之往第1方向的轉動與往第2方向的轉動。藉由作成依此方式,可更有效地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及第2清掃部106的塵埃。 實施形態2
一面參照圖6至圖8,一面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圖6係在模式上表示是集塵裝置之電動吸塵器之整體構成的圖。而,圖7及圖8係在模式上表示是集塵裝置之電動吸塵器的主要部之構成的剖面圖。
上述之實施形態1係將集塵裝置搭載於空調機者。相對地,此處所說明之實施形態2係將集塵裝置應用於電動吸塵器者。以下,關於本實施形態2之集塵裝置,主要說明與實施形態1之相異點。關於省略說明的構成係基本上與實施形態1相同。
應用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的電動吸塵器51係如圖6所示,包括吸塵器本體60、延長管70以及吸入口體80。吸塵器本體60係用以從包含垃圾之空氣(含塵空氣)分離垃圾,並排出已被除去垃圾的空氣(清淨空氣)(例如回到室內)。在吸塵器本體60之內部,包括集塵箱61及電動送風機62。集塵箱61係用以捕捉並收集向吸塵器本體60流入之含塵空氣中的垃圾(塵埃)。電動送風機62係用以產生用以往吸塵器本體60之集塵箱61與吸入含塵空氣的氣流。
在吸塵器本體60的前端部,係連接軟管52之一端部。此軟管52係由藉蛇腹等具備撓性之中空筒狀的構件所構成。在軟管52之另一端部,係連接延長管70之一端部。延長管70係由中空筒狀的構件所構成。延長管70係在此處係例如呈筆直狀之中空圓筒形。在延長管70之另一端部,係可拆裝地連接吸入口體80。在延長管70,係安裝把手53。把手53係電動吸塵器51之使用者用以拿著操作。在把手53,係被設置用以控制電動吸塵器51之運轉的操作開關(未圖示)等。
在吸入口體80的底面,形成吸入口81。吸入口81係用以吸入地板面等之被清掃面上的垃圾、含有塵埃等的空氣(含塵空氣)。依此方式,從吸入口體80之吸入口81至吸塵器本體60的集塵箱61經由延長管70及軟管52被連通。而且,吸入口體80、延長管70以及軟管52構成用以使含塵空氣從吸塵器本體60之外部流入內部的吸入路徑。
其次,一面參照圖7及圖8,一面說明吸入口體80的構成。吸入口體80係包括旋轉刷82、刷清掃體84、除電部85以及刷馬達86。旋轉刷82係用以刮取被清掃面(圖7及圖8中之一點鍊線)上的塵埃。又,旋轉刷82係從吸入口體80之內部所吸入的含塵空氣亦除去塵埃。旋轉刷82係在吸入口體80之內部,被配置成面臨吸入口81。旋轉刷82係被支撐成以刷轉軸83為中心在雙方向可轉動。旋轉刷82之轉動係藉吸入口體80內所收容之刷馬達86驅動。
刷清掃體84係在吸入口體80之內部,被配置成與旋轉刷82接觸。刷清掃體84係例如呈不織布狀、刷子狀、海綿狀或板狀等的構件。除電部85係用以除去刷清掃體84之帶電。除電部85係由具有導電性之材料所構成。除電部85係被配置成與刷清掃體84接觸。
其次,一面此處亦參照在實施形態1之說明所參照的圖4,一面繼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本實施形態之旋轉刷82係第1清掃部101。是第1清掃部101之旋轉刷82係被設置成可與是清掃對象之被清掃面及含塵空氣接觸。而且,是第1清掃部101之旋轉刷82係使塵埃附著於旋轉刷82本身並從是清掃對象之被清掃面及含塵空氣除去塵埃。
本實施形態之刷馬達86係轉動驅動部102。是轉動驅動部102之刷馬達86係使是第1清掃部101之旋轉刷82在第1方向轉動。第1方向係在圖7中以箭號所示的方向。此第1方向係在被清掃面上使吸入口體80前進時之旋轉刷82的轉向。
本實施形態之刷清掃體84係第2清掃部106。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清掃體84係被設置成與上述之在第1方向轉動的第1清掃部101(旋轉刷82)接觸。而且,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清掃體84係除去附著於是第1清掃部101之旋轉刷82的塵埃。
即,在第2清掃部106與第1清掃部101接觸的狀態,藉由轉動驅動部102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使清掃對象之塵埃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同時藉第2清掃部106除去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在此時,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的一部分係藉第2清掃部106拂落。又,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之其他的部分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
是轉動驅動部102之刷馬達86係使電動吸塵器51進行反轉動作。反轉動作係在第1清掃部101與第2清掃部106接觸的狀態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2方向轉動,而使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脫落的動作。第2方向係在圖8中以箭號所示的方向。即,第2方向係與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
電動吸塵器51使從清掃對象除去塵埃的集塵動作開始時,轉動驅動部102係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此第1方向係如上述所示藉在被清掃面上轉動之旋轉刷82,吸入口體80前進時之轉向。因此,藉由使旋轉刷82在第1方向轉動,使用者係可在被清掃面上使吸入口體80易於前進。
在吸入口體80,係設置偵測被清掃面與吸入口體80成為未接觸之未圖示的開關。轉動驅動部102係在藉該開關偵測到被清掃面與吸入口體80成為未接觸的情況,進行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2方向轉動的反轉動作(圖8)。
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吸塵器51,係如上述所示,藉由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一面使清掃對象之塵埃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而從清掃對象除去,一面附著於第1清掃部101之塵埃係藉第2清掃部106從第1清掃部101除去。因此,在長時間可藉第1清掃部101除去清掃對象之塵埃。另一方面,藉第2清掃部106從第1清掃部101所除去之塵埃的一部分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因此,使第1清掃部101在第1方向轉動的時間變長時,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累積。因此,藉由進行上述之反轉動作,可藉與第1清掃部101之摩擦除去附著於第2清掃部106之塵埃。因此,不進行人為之維修作業,就可使可集塵之期間變長。
本實施形態之集塵箱61係集塵部。是集塵部之集塵箱61係收集從是第1清掃部之旋轉刷82及是第2清掃部之刷清掃體84所脫落的塵埃。在是第1清掃部101之旋轉刷82在第1方向轉動時,係主要藉刷清掃體84從旋轉刷82所拂落之塵埃被吸入至吸塵器本體60,並被集塵箱61收集。而且,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從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清掃體84所脫落的塵埃被吸入至吸塵器本體60,並被集塵箱61收集。
在本實施形態之清掃對象,係如上述所示包含含塵空氣。即,此清掃對象係在是第1清掃部101之旋轉刷82之周圍流動的流體。而,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送風機62係流動產生裝置104。是流動產生裝置104之電動送風機62產生是清掃對象之流體的流動。
在本實施形態,是流動產生裝置104之電動送風機62係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使是清掃對象之流體的流速比該反轉動作之前更快。在本實施形態之電動吸塵器51,是集塵部之集塵箱61係對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清掃體84被配置於清掃對象之流體,即含塵空氣之流動的下游側。
因此,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藉由提高電動送風機62之轉速,使刷清掃體84之周圍的氣流變強。藉由作成依此方式,將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從刷清掃體84(第2清掃部106)所脫落的塵埃迅速地吸入至吸塵器本體60,而藉集塵箱61(集塵部)可易於收集。
除電部85係尤其在上述之反轉動作,除去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清掃體84的帶電。因為刷清掃體84與轉動之旋轉刷82接觸,因摩擦而刷清掃體84可能帶靜電。刷清掃體84帶電時,附著於刷清掃體84之塵埃因靜電力而從刷清掃體84難脫離。因此,藉由具備除電部85,對是第2清掃部106之刷清掃體84進行除電,而在上述之反轉動作中可易於除去附著於刷清掃體84的塵埃。
此外,應用本實施形態之集塵裝置的電動吸塵器51亦與實施形態1之集塵裝置一樣,包括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103及通知部105。在是如以上之說明所示構成之集塵裝置的電動吸塵器51,亦可具有與第1實施形態一樣之效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集塵裝置係可利用於從清掃對象除去塵埃的集塵裝置。
1:集塵裝置本體 2:收集板 3:刷子 3a:支撐板 3b:不織布 3c:安裝孔 4:集塵盒 4a:前端部 5:塵埃 6:馬達 7:驅動控制部 8:第1軸 9:第2軸 10:熱交換換氣裝置 11a:第1微粒感測器 11b:第2微粒感測器 12:箭號 13:吸入口 14:排出口 15:筐體 15a:上面 15b:下面 16:風路 17:聚集體 18:第1擋板材料 19:第2擋板材料 20:局部降低天花板 21:室外供氣口 22:室外排氣口 23:室內排氣口 24:室內供氣口 25:協同控制部 30:供氣風路 31:供氣管 40:排氣風路 41:排氣管 51:電動吸塵器 52:軟管 53:把手 60:吸塵器本體 61:集塵箱 62:電動送風機 70:延長管 80:吸入口體 81:吸入口 82:旋轉刷 83:刷轉軸 84:刷清掃體 85:除電部 86:刷馬達 101:第1清掃部 102:轉動驅動部 103: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 104:流動產生裝置 105:通知部 106:第2清掃部
[圖1] 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搭載集塵裝置之空調機的示意剖面圖。 [圖2] 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之集塵裝置的立體圖。 [圖3] 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集塵裝置所具備之刷子的立體圖。 [圖4]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集塵裝置之控制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 [圖5] 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1的集塵裝置之動作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6] 係在模式上表示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集塵裝置之電動吸塵器之整體構成的圖。 [圖7] 係在模式上表示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集塵裝置之電動吸塵器的主要部之構成的剖面圖。 [圖8] 係在模式上表示是本發明之實施形態2的集塵裝置之電動吸塵器的主要部之構成的剖面圖。
101:第1清掃部
102:轉動驅動部
103: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
104:流動產生裝置
105:通知部
106:第2清掃部

Claims (8)

  1. 一種集塵裝置,其係: 包括: 第1清掃部,係被設置成與清掃對象可接觸,使塵埃附著,並從該清掃對象除去; 轉動驅動部,係使該第1清掃部在第1方向轉動; 第2清掃部,係被設置成與在該第1方向轉動之該第1清掃部接觸,並除去附著於該第1清掃部之塵埃;以及 集塵部,係收集從該第1清掃部及該第2清掃部所脫落的塵埃; 該轉動驅動部係在該第1清掃部與該第2清掃部接觸的狀態進行反轉動作,該反轉動作係使該第1清掃部在與該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轉動,而使附著於第2清掃部之塵埃脫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集塵裝置,其中 更具備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該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係判定藉該第2清掃部之對附著於該第1清掃部的塵埃之除去性能的降低; 該轉動驅動部係在該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判定藉該第2清掃部之對附著於該第1清掃部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的情況,進行該反轉動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集塵裝置,其中更具備通知部,該通知部係在該轉動驅動部進行該反轉動作後亦該除塵性能降低判定部判定藉該第2清掃部之對附著於該第1清掃部之塵埃的除去性能降低了的情況,進行通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集塵裝置,其中該轉動驅動部係在該反轉動作使該第1清掃部比該反轉動作之前更快地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集塵裝置,其中 該清掃對象係在該第1清掃部之周圍流動的流體; 更具備產生該流體之流動的流動產生裝置; 該流動產生裝置係因應於藉該轉動驅動部之該第1清掃部的動作狀況,變更該流體的流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集塵裝置,其中 該集塵部係對該第2清掃部被配置於鉛垂下方側; 該流動產生裝置係在該反轉動作中使該流體之流動的產生停止,或在該反轉動作中使該流體的流速比該反轉動作之前更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集塵裝置,其中 該集塵部係對該第2清掃部被配置於該流體之流動的下游側; 該流動產生裝置係在該反轉動作中使該流體的流速比該反轉動作之前更快。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集塵裝置,其中更具備在該反轉動作除去該第2清掃部之帶電的除電部。
TW108129603A 2019-06-10 2019-08-20 集塵裝置 TWI721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2862 WO2020250265A1 (ja) 2019-06-10 2019-06-10 集塵装置
WOPCT/JP2019/022862 2019-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088A TW202045088A (zh) 2020-12-16
TWI721537B true TWI721537B (zh) 2021-03-11

Family

ID=73781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9603A TWI721537B (zh) 2019-06-10 2019-08-20 集塵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721537B (zh)
WO (1) WO2020250265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4084A (ja) * 2005-06-01 2006-12-14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口体
CN207056789U (zh) * 2017-06-07 2018-03-02 国统电器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涡卷式静电集尘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28644U (ja) * 1982-02-24 1983-08-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集塵装置
JPS61227860A (ja) * 1985-03-29 1986-10-09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空気清浄機における集塵装置
JP6600211B2 (ja) * 2015-09-24 2019-10-30 アマノ株式会社 電気集塵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34084A (ja) * 2005-06-01 2006-12-14 Toshiba Tec Corp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口体
CN207056789U (zh) * 2017-06-07 2018-03-02 国统电器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涡卷式静电集尘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0265A1 (ja) 2020-12-17
TW202045088A (zh)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8587B1 (ko) 먼지제거기능을 구비한 공조장치
KR102034300B1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5262003B2 (ja) 除塵装置
JP2008157538A (ja) 清掃具及び空気調和機
KR20180043561A (ko) 정전기 에어필터
CN112135689B (zh) 集尘设备以及搭载有集尘设备的空调机
JP6426987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883867B1 (ko) 에어컨 필터 자동청소장치
TWI721537B (zh) 集塵裝置
KR20180086899A (ko) 집진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정화장치
JPH0849912A (ja) 空調機用フィルタの自動清掃装置
JP2015129595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7203588A (ja) 空気調和機
JP7400387B2 (ja) 集塵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698973B1 (ja) 集塵デバイスおよび集塵デバイス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
WO2023123880A1 (zh)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JP201520355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この室内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10227835A (ja) 室内用集塵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機能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6698974B1 (ja) 集塵デバイスおよび集塵デバイス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
JP6618666B1 (ja) 集塵デバイスおよび集塵デバイス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並びに集塵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100492315B1 (ko) 공기청정기
JP2013017499A (ja) 室内用集塵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機能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CN211706232U (zh) 自动过滤除尘装置
JP7289039B2 (ja) 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フィルタ清掃方法
CN207347990U (zh) 一种道桥清渣除尘扫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