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666B - 正負全域背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 - Google Patents

正負全域背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8666B
TWI718666B TW108133032A TW108133032A TWI718666B TW I718666 B TWI718666 B TW I718666B TW 108133032 A TW108133032 A TW 108133032A TW 108133032 A TW108133032 A TW 108133032A TW I718666 B TWI718666 B TW I7186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node
coupled
transistor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3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2524A (zh
Inventor
阿里夫A 斯迪奇
俊漢 金
瑪巴布 雷謝德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格芯(美國)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格芯(美國)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格芯(美國)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2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8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866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05Substrate bias-voltage generato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14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e.g. power down, chip selection or deselection, layout of wirings or power grids, or multiple supply levels
    • G11C5/145Applications of charge pumps; Boosted voltage circuits; Clamp circuits therefor
    • G11C5/146Substrate bias generators

Abstract

本揭露書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於產生一全域偏壓的電路結構,包含:一邏輯控制節點;耦合至該邏輯控制節點之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該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一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一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配置成將從該第一或該第二正電壓節點接收的該正電壓位準和從該第一或該第二負電壓節點接收的負電壓位準進行多工以提供多工輸出;且一輸出節點耦合到每個該第一多工器單元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配置成接收多工輸出以提供一偏壓範圍給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一電晶體。

Description

正負全域背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
該揭露之實施例涉及一般上提供一種可提供經由一單一輸出節點的正負全域電壓的背偏壓產生器,使有背閘極端子的電晶體同時在順背偏壓和逆背偏壓中操作。
電晶體是實現數位和類比電路設計的關鍵元件。通常,一MOS電晶體具有四個電端子:源極、汲極、閘極和背閘極,也被稱為基體端子。隨著對電子學的研究不斷發展,已在著重於減少實體面積和功耗的設計並可同時保持或改善如操作速度或頻率性能規格之功率,效能和面積(Power,Performance and Area,PPA)技術上實現許多成就。因此,更加著重在減少有助於改善設計的PPA之MOS電晶體通道長度。改善PPA的另一種方法是在電晶體的背閘端子上施加一電壓。
臨界電壓定義為電晶體閘極和源極端子間所需的最小電壓差以容許一電流流過汲極-源極通道。換言之,當閘極到源極電壓等於或大於臨界電壓時,該電晶體被稱為導通(賦能)且電流開始流過通道。當閘極到源極的電壓降到臨界電壓以下,電晶體截止(失效)且理想上沒有電流可以流過通道。然而,即使當電晶體截止時也可能會有一些漏電流或待用電流流過,而在大多案例下這可視為不理想的情況。眾所皆知臨界電壓的任何變化都會影響電晶體裝置的PPA。例如,若臨界電壓變小,則電晶 體可以較小的閘極至源極電壓操作,此可助於降低功耗。而且,降低臨界電壓有助於增加電晶體的驅動強度及操作頻率,其可形成更小的電晶體裝置。或者,增加臨界電壓可有助於減少非主動或關機模式期間的漏電流或待用電流。
臨界電壓值取決於幾個因素。其中可以減小或增大臨界電壓值的一因素係施加在背閘端子的電壓量。透過施加逆向偏壓來降低臨界電壓的行為稱為順向背偏(FBB)。相反地,透過施加逆向偏壓導致臨界電壓增加的行為稱為逆向背偏(RBB)。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包含絕緣層上矽晶(SOI),例如完全空乏的SOI(FD-SOI)電晶體、體平面電晶體、FinFET電晶體、納米片電晶體和垂直電晶體。FD-SOI電晶體因可施加全域(正負兩者)逆向偏壓的可能性而非常適合此類應用。此乃因為對FD-SOI電晶體而言,順向和逆向背偏壓的最大上限範圍僅受逆向偏置之寄生基板二極體的崩潰電壓限制。此範圍可達電晶體正常操作的最大額定供應電壓約2-4倍或更高。此最大上限比許多其他MOS電晶體類型要高得多,如體平面或FinFET電晶體,因為它們的上限受到限制以避免其逆向偏置寄生(源極或汲極)擴散層二極體變為順向偏置。因此,FD-SOI電晶體類型內臨界電壓的電勢變化可遠高於其他MOS電晶體裝置類型。儘管臨界電壓內的此變化是理想的且在某些極端的案例下,它可能導致零倍或兩倍的臨界電壓值。然而,大多數背閘偏置的應用可能需要遠低於允許最大上限之較小背閘偏壓範圍,例如,約-1.8V至約1.8V的背閘偏置範圍對大多數的應用就已足夠了。現已存在多種方法嘗試提供電晶體所需電壓並適當地偏置具有背閘之電晶體。
本揭露第一面向提供了一種用於產生全域偏壓的電路結構,該電路結構包含:一邏輯控制節點;耦合至該邏輯控制節點的第一電壓產 生器和第二電壓產生器,該第一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第一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第一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該第二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第二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第二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一第一多工器單元和一第二多工器單元耦合至該邏輯控制節點,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配置成將從第一或第二正電壓節點接收的正電壓位準和從第一或第二負電壓節點接收的負電壓位準進行多工以提供多工輸出;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到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到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以及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耦合至邏輯控制節點,並配置成邏輯地控制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及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以產生該偏壓範圍。
本揭露的第二面向提供一種產生全域偏壓的方法,包含:從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產生一正電壓和一負電壓,其中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各自耦合到一邏輯控制節點、一正電壓節點和一負電壓節點;使用耦合到邏輯控制節點的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將從正電壓節點可得的正電壓和從負電壓節點可得的負電壓進行多工以產生一多工輸出;將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多工器單元來接收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到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將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來接收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到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並用耦合至邏輯控制節點的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邏輯控制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及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以產生偏壓範圍。
本揭露的第三面向提供了一種用於產生全域偏壓的電路結構,該電路結構包含:一邏輯控制節點;耦合至該邏輯控制節點的第一電壓產生器和第二電壓產生器,該第一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第一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第一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該第二電 壓產生器配置成在第二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第二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一第一多工器單元和一第二多工器單元耦合至該邏輯控制節點,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配置成將從第一或第二正電壓節點接收的正電壓位準和從第一或第二負電壓節點接收的負電壓位準進行多工以提供多工輸出;一第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該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到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一第二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該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到至少一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且一邏輯控制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並配置成邏輯地控制該第一電壓產生器、該第二電壓產生器、該第一多工器單元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以各自在該第一輸出節點和該第二輸出節點處產生該偏壓範圍。
100:電路結構
102:第一電壓產生器
104:邏輯控制節點
106:正電壓節點
108:負電壓節點
110:多工器單元
110a:第一多工器單元
110b:第二多工器單元
111:控制輸入
112:第一輸入
112a:第一輸入
112b:第一輸入
114:第二輸入
114a:第二輸入
114b:第二輸入
116: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
118:位址輸入
120:輸出節點
120a:第一輸出節點
120b:第二輸出節點
300:第一傳輸閘裝置
302:第二傳輸閘裝置
306a:閘極端子
306b:閘極端子
308a:汲極端子
308b:汲極端子
310a:源極端子
310b:源極端子
314a:閘極端子
314b:閘極端子
316a:汲極端子
316b:汲極端子
318a:源極端子
318b:源極端子
322:耦合節點
326a:閘極端子
326b:閘極端子
328a:源極端子
328b:源極端子
330:耦合節點
330a:汲極端子
330b:汲極端子
400:正電壓產生器
402:負電壓產生器
404:電壓DAC
406:緩衝器
408:電壓DAC
410:緩衝器
412:負電荷泵
500:電路結構
502:多工器
506:第二電壓產生器
508:正電壓節點
510:負電壓節點
700:完全空乏SOI(FDSOI)電晶體結構
702:基底
704:背閘區
706:埋藏絕緣層
708:源極/汲極區
710:通道區
712:源極端子
714:汲極端子
716:閘極堆疊
718:溝槽隔離
720:背閘端子
MP:p通道電晶體
MPC:p通道電晶體
MN:n通道電晶體
MNC:n通道電晶體
VDDH:較高電壓源
VDD:核心電壓源
BG:背閘節點
D:汲極節點
G:閘極節點
S:源極節點
從以下結合了描繪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的附圖與對本揭露各方面的詳細描述,將更容易理解本揭露的這些和其他特徵。
圖1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半域背閘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2顯示出根據實施例配置成將正電壓和負電壓進行多工到單一電壓輸出之多工器單元電路結構的示意圖。
圖3顯示出根據實施例將圖2的多工器單元電路結構配置成將負電壓進行多工到電壓輸出的示意圖。
圖4顯示出根據實施例將圖2的多工器單元電路結構配置成將正電壓進行多工到電壓輸出的示意圖。
圖5顯示出根據實施例配置成向多工器單元產生正電壓和負電壓的半域電壓產生器的示意圖。
圖6顯示根據實施例的全域背閘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的示 意圖。
圖7顯示根據本揭露實施例之在埋藏氧化層(BOX)下方的背閘區域之全空乏絕緣矽晶(FDSOI)電晶體結構的截面圖。
注意,本揭露之附圖不一定按比例繪製。附圖僅旨在描繪本揭露代表的面向,因此不應視為限制本揭露之範圍。在附圖中,相應之編號表示附圖間相應之元件。
以下描述係參照為描述之一部份的附圖,其藉由示範本技術可實現的特定實施例來呈現。此等實施例被充分詳細描述以使所屬技術領域人員能實現本教示,且應理解還有其他實施例且在不脫離本教示範圍下可進行改變。因此,以下僅為示範而描述。
以下描述描述了與用於產生背閘偏壓的背閘偏置產生器電路結構有關的各種實施例。此類背閘偏壓可在,舉例來說,約-1.8V至約1.8V的範圍內,且可用以偏置具有背閘端子的電晶體,例如完全空乏的絕緣矽晶(FD-SOI)電晶體。儘管在整個本揭露中確切指定FD-SOI電晶體,但應理解為有配置成提供一背閘端子以調節臨界電壓的其他電晶體,如FinFet電晶體、體平面電晶體、納米片電晶體、垂直電晶體和/或一或多其他目前已知或未來開發的電晶體結構,即使可能限制背閘偏壓範圍,皆可被使用。
圖7根據本揭露實施例顯示在埋藏氧化層(BOX)下方有背閘區域之一完全空乏SOI(FDSOI)電晶體結構700的一截面圖。可由用於減小橫跨源極節點S和汲極節點D的該電阻及電容之結構特徵,形成FDSOI電晶體700。FDSOI電晶體700及其元件可形成在基板702上和基板702內。可在沉積期間用一或多摻雜化合物在原位植入或形成基板702的背閘區704(其可替代地被標識為一n型或p型摻雜井區),以改變該電性能。一埋藏絕緣層706,在本領域中也稱作「埋藏氧化物」或「BOX」層, 將基板702的背閘區704與FDSOI電晶體700的源極/汲極區708和通道區710分開。
當電晶體處於導通狀態時,源極/汲極區708和通道區710可以將FDSOI電晶體700的源極端子712電耦合至FDSOI電晶體700的汲極端子714。一閘極堆疊716可位於通道區710上方,使閘極節點G的電壓控制通過源極/汲極區708和通道區710的源極端子712和汲極端子714之間的電導率。另外,一組溝槽隔離718可使FDSOI電晶體700的各個區域與其他電晶體的部分在電氣上及實質上分開。
背閘區704可以透過基板702內的背閘端子720電耦合到背閘節點BG以進一步影響電晶體700的特性,例如,通過源極/汲極區708和通道區710的源極端子712和汲極端子714之間的導電性。向背閘節點BG處的背閘端子720施加一電勢會改變電晶體700的臨界電壓。
儘管大多數電晶體具有一閘極端子,一源極端子,一汲極端子和通道,FD-SOI電晶體具有如上所述,用作絕緣體超薄層的埋藏氧化層,和一非常薄的矽膜,而不是傳統的電晶體通道。使用非常薄的矽膜消除了對傳統通道摻雜的需求並提高了FD-SOI裝置間的均勻性。該埋藏氧化層降低了源極和汲極端子之間的寄生電容,但也限制該電流,使其僅從一NMOS裝置的汲極流向源極或從一PMOS裝置的源極流向汲極,此可有助於減少漏電流。儘管傳統電晶體可能只能透過施加到閘極端子的電壓來控制,但FD-SOI電晶體也可以藉由施加一電壓到背閘極端子來控制。背閘端子在施加一電壓到電晶體裝置和埋藏氧化層下方的基板時形成。背閘偏置可用於調節電晶體的臨界電壓。臨界電壓定義為閘極和源極之間啟動或導通電晶體的所需最小電壓。FD-SOI和其他具有背閘的電晶體可能具有至少三種操作類型:逆向背閘偏置(RBB);正常操作;和順向背閘偏置(FBB)。在NMOS裝置的案例中,正常操作期間,背閘端子通常連接到最低可用電壓或該NMOS源極端子。然而,在PMOS裝置的案例中,背閘端子通常連接到允 許該裝置能操作的最正電壓或該PMOS源極端子。在正常操作期間,臨界電壓不會因任何外部情況而改變,而該電晶體的操作完全取決於閘極,汲極和源極端子上的電壓。
在RBB期間,由於施加背閘電壓和通道的導電性降低而造成該臨界電壓增加,導致流過電晶體的電流量降低。為了補償導電性的損失,必須增加該閘極電壓以容許電流流過通道。臨界電壓的此增加有效地增加了操作電晶體所需的閘極電壓量,可透過改變背偏壓從外部對其進行控制。
在FBB期間,因施加背閘電壓而降低臨界電壓。這導致通道導電性變更高,需較小的閘極電壓來導通,可透過改變背偏壓從外部對其進行控制。具有基體或背閘端子的其他電晶體可以利用背閘偏置來降低或增加臨界電壓,但受背閘處接受的偏壓量所限制。如此一來,FD-SOI電晶體和其他類似電晶體裝置不僅可以在閘極上以非常低的電壓工作,而且也可以透過簡單地改變電晶體的背閘偏壓操作在正常操作模式、FBB或RBB。能夠提供此功能的電晶體裝置可提供各種不同的電路應用。以下實施例提供了在一單一輸出端配置成產生「全域」偏壓(範圍舉例來說從約-1.8V至1.8V)的一種電路結構,以提供具有背閘端子之電晶體裝置的順向及逆向背閘偏置,為了微調在FBB和RBB操作中臨界電壓位準進一步提供了以下實施例。
移到圖1,顯示出一第一實施例,其描繪了用於產生半程偏壓的半程偏壓電路結構100。電路結構100大體說明了配置成在輸出節點120處產生約-1.8V至0V或約0V至1.8V的背閘偏壓範圍的結構。耦合到一邏輯控制節點104的一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可配置成產生正電壓和負電壓。正電壓和負電壓分別由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分別提供給正電壓節點106和負電壓節點108。
圖1還顯示多工器單元110。多工器單元110可包含耦合到 邏輯控制節點104的一控制輸入111,並可具有耦合到正電壓節點106的一第一輸入112和耦合到負電壓節點108的第二輸入114。多工器單元110配置成將經由第一輸入112和第二輸入114接收的正電壓和負電壓進行多工,以在輸出節點120上產生一輸出電壓。在輸出節點120處的電壓位準可以在約-1.8V至0V或約0V至1.8V的範圍內或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預期電壓範圍內。輸出節點120可以是用於偏置具有至少一背閘端子的任何電路結構的單一輸出接腳。多工器單元110和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可進一步透過控制節點104耦合到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116。該DAC 116接收位址輸入118並配置成提供一邏輯控制輸出給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和多工器單元110。該正負電壓節點106、108上的正負電壓被單調地更新以提供預期的半電壓範圍。術語單調地是指類比輸出(在這種情況下為電壓)可以增加或保持不變,但絕不會降低的DAC特性。
移到圖2,顯示出多工器單元110的示意圖。如上所述,多工器單元110配置成將正電壓和負電壓進行多工至單一輸出節點120。
多工器單元110包含一第一傳輸閘裝置300和一第二傳輸閘裝置302。該第一傳輸閘裝置300包含p通道電晶體MP1和n通道電晶體MN1。第二傳輸閘裝置302包括p通道電晶體MP2和n通道電晶體MN2。
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1包括閘極端子306a,汲極端子308a和源極端子310a。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P通道電晶體MP2包括閘極端子306b、汲極端子308b和源極端子310b。
第一傳輸閘裝置300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中各自更分別包含n通道電晶體MN1,MN2。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N通道電晶體MN1包含閘極端子314a,汲極端子316a和源極端子318a,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包括閘極端子314b、汲極端子316b和源極端子318b。應注意MOS電晶體的汲極和源極端子(例如,MN1、MN2、MP1、MP2等)僅是代表性的,並且可以輕易地彼此互換而不會損失任何傳輸閘 裝置的功能。
根據實施例,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n通道電晶體MN1和p通道電晶體MP1以及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和p通道電晶體MP2被源極耦合到輸出節點120。此外,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n通道電晶體MN1和p通道電晶體MP1汲極耦合到第一輸入112,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和p通道電晶體MP2汲極耦合到第二輸入114。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1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被閘極耦合到耦合節點322。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N通道電晶體MN1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p通道電晶體MP2被閘極耦合到耦合節點330。
圖2進一步包含具有閘極端子326a,源極端子328a和汲極端子330a的p通道徑向電晶體MPC,以及具有閘極端子326b,源極端子328b和汲極端子330b的n通道徑向電晶體MNC。p通道電晶體MPC的汲極端子330a耦合到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n通道電晶體MN1的閘極端子314a。n通道電晶體MNC的汲極端子330b耦合到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p通道電晶體MP2的閘極端子306b。p通道電晶體MPC的閘極端子326a和n通道電晶體MNC的閘極端子326b耦合到耦合節點322。p通道電晶體MPC的汲極端子330a和n通道電晶體MNC的汲極端子330b耦合到耦合節點330。耦合節點322也可以耦合到VSS(例如,0V的接地端子)。
負電荷泵可用於產生負電壓來為DAC 116提供負邏輯控制信號。負電荷泵可位於多工器單元110內,或是可位於其他電路元件內,包含,但不限於,如偏壓產生器或DAC 116的電路結構。
提供圖2(結合圖1描述)所描繪的一多工器單元110用以確保第一和第二傳輸閘裝置300、302在電路操作期間在任何電晶體端子上都不具有大於1.8V的電壓差。例如,此可透過將耦合節點322連接到P通道電晶體MPC的閘極326a和n通道電晶體MNC的閘極326b,並將這些 元件進一步耦合到VSS來實現。這確保了多工器單元110的可靠性和無電壓應力操作。電壓應力可能在當一電晶體承受的電壓超過該電晶體指定最大額定電壓的一定量時產生,可能造成可靠性和裝置時效化(aging)的問題。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承受的電壓可能會超過電晶體的崩潰電壓。如此高電壓可能會導致電流流過電晶體的絕緣材料,導致它們變得可導電,可能會對電晶體造成永久性損壞。
如上所述,多工器單元110由DAC 116透過邏輯控制節點104控制。根據位址輸入118,DAC 116提供一控制(例如:選擇)信號給具有高或低邏輯位準的邏輯控制節點104。在一示例中,高邏輯位準是約1.8V的電壓,而低邏輯位準是約0V的電壓。在另一示例中,高邏輯位準是約0V的電壓,而低邏輯位準是約-1.8V的電壓。這些邏輯位準控制半域偏壓電路結構100內的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和多工器單元110的操作。
在正常邏輯操作期間,p通道電晶體在選通(gated)為低邏輯位準時賦能/導通,而在選通(gated)為高電壓/邏輯位準時失效/截止。替代地,當選通至高電壓/邏輯位準時,n通道電晶體賦能/導通,而當選通至低邏輯位準時,其n通道電晶體失效/截止。在此程度上,根據DAC 116提供給邏輯控制節點104的控制信號是高還是低,多工器單元110將執行兩種不同的操作。
圖3中描繪的多工器單元110的第一操作發生在當預期在輸出節點120處有範圍例如約0V到-1.8V內的一負電壓時。在此情況下,DAC 116產生一-1.8V賦能邏輯控制信號給MUX 110,其透過一電壓位準位移轉換電路被提供給p通道電晶體MPC的源極端子328a和n通道電晶體MNC的源極端子328b。在邏輯控制節點104處的此-1.8V賦能邏輯控制信號也被提供給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圖1)。回應此控制信號,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在多工器單元110的輸入112處產生約0V的電壓並在多工器單元110的第二輸入114處產生約0V至-1.8V的電壓。
耦合節點322實質上連接到一約0V(VSS)的電壓,該電壓被施加到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1的閘極306a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的閘極314b。雖然一0V電壓按理來說很低,但在此操作模式的有效電壓位準是約-1.8V至約0V時,它被認為是高邏輯位準。同理,對此操作模式而言,-1.8V被認為是低邏輯位準。因此,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賦能,而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1失能。耦合節點322處的電壓也耦合到p通道電晶體MPC的閘極326a(失能MPC)和n通道電晶體MNC的閘極326b(賦能MNC)。因此,耦合節點330降至-1.8V,施加在n通道電晶體MN1的閘極314a和p通道電晶體MP2的閘極306b處。總結而言,如圖3中所描繪,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C、n通道電晶體MN2和p通道電晶體MP2被賦能,而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C、n通道電晶體MN1和p通道電晶體MP1失能(圖3中的虛線處所示),因而使第一傳輸閘裝置300失能。因此,從第二輸入端114透過第二傳輸閘裝置302向多工器單元110的輸出節點120提供約0V至-1.8V的負電壓。
當在輸出節點120處有預期約0V至1.8V範圍內的正電壓時,發生圖4所示的第二操作多工器單元110,在這種情況下,DAC 116產生一1.8V的賦能邏輯控制信號給MUX 110,通過電壓位準位移轉換電路提供該MUX 110給p通道電晶體MPC的源極端子328a和n通道電晶體MNC的源極端子328b。在控制節點104處的此1.8V賦能邏輯控制信號也被提供給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圖1)。回應此控制信號,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在多工器單元110的輸入112處產生約0V至1.8V的電壓,並且在多工器單元110的第二輸入端114處產生約0V的電壓。
當耦合節點322連接到約0V(VSS)的電壓時,該電壓被施加到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1的閘極306a和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的閘極314b。在此例中,當用於該操作模式 的有效電壓位準為約0V至約1.8V時,耦合節點322處的電壓VSS(0V)被認作是低邏輯位準。對此操作模式而言,1.8V同樣被認作是高邏輯位準。因此,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2失能,且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1被賦能。耦合節點322處的電壓也耦合到p通道電晶體MPC(賦能MPC)的閘極326a和n通道電晶體MNC(失能MNC)的閘極326b。因此,耦合節點330上升至約1.8V,該電壓施加在n通道電晶體MN1的閘極314a和p通道電晶體MP2的閘極306b處。總結而言,第二傳輸閘裝置302的n通道電晶體MNC、n通道電晶體MN2和p通道電晶體MP2現在失能,從而使第二傳輸閘設備302失能(圖4中虛線處所示),然而第一傳輸閘裝置300的p通道電晶體MPC、n通道電晶體MN1和p通道電晶體MP1被賦能。因而從第一輸入端112透過第一傳輸閘設備300向多工器單元110的輸出節點120提供範圍從約0V到1.8V的一正電壓。
多工器單元110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允許如FD-SOI電晶體之類的背閘電晶體用-1.8V至1.8V範圍內的任何特定電壓來精確地控制。另外,多工器單元110的第一和第二操作控制著無論背閘偏置電晶體是FBB,RBB還是在輸出節點120以正常操作模式進行操作。如上所述,跨越任何電晶體端子上的最大電壓位準為約1.8V,在此實施例中,它也是供應電壓位準VDDH(見圖5),導致在所有狀況下都是無電壓應力操作。
移到圖5,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第一電壓產生器102的示意圖。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包含用於在正電壓節點106處產生一正電壓的正電壓產生器400和用於在負電壓節點108處產生一負電壓的負電壓產生器402。正電壓產生器400進一步包含耦合至一緩衝器406的一電壓DAC 404,而負電壓產生器402進一步包含耦合至一緩衝器410的一電壓DAC 408。電壓DAC 404、408可包含一3位元DAC、4位元DAC、5位元DAC等,或任何其他能產生所需電壓的合適DAC。緩衝器406和緩衝器410可用諸如單位增益緩衝器或任何其他合適的緩衝器來實現。
正電壓產生器400的電壓DAC 404和負電壓產生器402的電壓DAC 408均耦合到邏輯控制節點104。正電壓產生器400的緩衝器406輸出到允許產生的正電壓藉由第一輸入112進入多工器單元110之正電壓節點106。負電壓產生器402的緩衝器410輸出到進一步允許產生的負電壓藉由第二輸入114進入多工器單元110之負電壓節點108。與正電壓產生器400不同,負電壓產生器402可進一步包含耦合到電壓DAC 408和緩衝器410的負電荷泵412。將負電荷泵412添加到負電壓產生器402允許負電壓產生器402提供所需的負電壓。正電壓產生器400和負電壓產生器402可各自利用兩個電壓供應:核心電壓源VDD和較高電壓源VDDH。核心電壓源VDD可幫助控制與正電壓產生器400和負電壓產生器402相關的內部邏輯。或者,較高電壓源VDDH是正電壓產生器400和負電壓產生器402所使用的初始電壓源,以產生在正電壓節點106和負電壓節點108處提供的正電壓和負電壓。在另一實施例中,可透過使用正電荷泵(未顯示)在內部產生較高電壓源VDDH,導致核心電壓源VDD做為唯一的外部電壓源。
在電路操作期間,正電壓產生器400和負電壓產生器402可以同時在多工器單元110的第一輸入112和第二輸入114處產生正電壓和負電壓。或者,根據提供給116的位址輸入118(圖1),DAC 116可藉由邏輯控制節點104邏輯控制電壓產生器400及負電壓調節器402是否都被賦能,或者假設正電壓產生器400和負電壓產生器402中其一被賦能而另一個失能。該操作僅在需要時允許產生正電壓或負電壓。該操作可以減少功耗並提高電路效率。
移到圖6,顯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全域背閘偏置產生器電路結構500的示意圖。電路結構500包含都耦合到邏輯控制節點104的多工器502、第一電壓產生器102和第二電壓產生器506。第二電壓產生器506可具有與第一電壓產生器102相同的配置,或可具有適合於產生本文所述電壓的任何其他配置。第一電壓產生器102配置成各自在正電壓節點106和 負電壓節點108處產生正電壓和負電壓。同樣地,第二電壓產生器506配置成各自在正電壓節點508和負電壓節點510處產生正電壓和負電壓。
多工器502包含至少一第一多工器單元110a和一第二多工器單元110b,各自具有與多工器單元110相同的配置和結構。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110a與110b可耦合在一起或可為分離、不同的電路結構。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110a和110b也各自耦合到邏輯控制節點104。多工器單元110a可配置成藉由第一輸入112a從正電壓節點106接收一正電壓和藉由第二輸入114a從負電壓節點108接收一負電壓。多工器單元110b可配置成藉由第一輸入112b從正電壓節點508接收一正電壓和藉由第二輸入114b從負電壓節點510接收一負電壓。多工器單元110a和110b執行與上述關於多工器單元110所討論的相同的功能。多工單元110a可多工第一和第二輸入112a,114a以在第一輸出節點120a處產生一單一輸出,而多工單元110b可將第一輸入和第二輸入112b,114b進行多工以在第二輸出節點120b處產生一單一輸出。
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工器單元110a可將多工器單元110a的第一輸入112a和多工器單元110b的第二輸入114b進行多工。類似地,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工器單元110a還可以將多工器單元110a的第二輸入端114a和多工器單元110b的第一輸入端112b進行多工。然而在又另一實施例中,多工器單元110b可將多工器單元110a的第一輸入112a和多工器單元110b的第二輸入114b進行多工。類似地,在另一實施例中,多工器單元110b還可對多工器單元110a的第二輸入114a和多工器單元110b的第一輸入112b進行多工。如本文所述,DAC 116配置成基於傳到DAC 116的位址輸入118,邏輯控制多工器502的第一電壓產生器102,第二電壓產生器506和多工器單元110a、110b。
雖然圖6顯示的實施例允許範圍從約-1.8V至約1.8V的全域背閘偏壓,此可能在使用不同的基板極性時造成潛在的問題。參照如上所 述FD-SOI電晶體,背閘偏壓被施加到FD-SOI電晶體的基板。此類基板可具有不同的極性,這些極性可改變其電特性以及電晶體的功能,尤其係何電壓導致FBB和RBB。如此一來,全域背閘偏置產生器電路結構500提供來自多工器單元110a的第一輸出節點120a,其配置成提供範圍從約-1.8V到約1.8V的全域偏壓給除了具有背閘端子的裝置外,也給具有p井或n井基板的裝置。全域背閘偏置產生器電路結構500進一步提供來自多工器單元110b的第二輸出節點120b,其配置成提供範圍從約-1.8V到約1.8V的全域偏壓給除了具有背閘端子的裝置,也給具有p井或n井基板的裝置。如此一來,全域背閘偏置產生器電路結構500能為任何電晶體類型提供所需的任何背閘偏置,而與電晶體的內部組件無關。作為示例,輸出節點120a可用於提供背偏壓給NMOS電晶體裝置且同時輸出節點120b可用於提供背偏壓給PMOS電晶體裝置。在以上示例中可注意到,兩輸出節點120a和120b可以互換,而不會造成任何功能上的損失。這些實施例可提高使用背閘電晶體電路結構的實用性,如上述之FD-SOI,藉由提供配置成產生範圍約為-1.8V至1.8V的一背閘偏壓的一單一輸出,可使電晶體同時偏置以FBB,正常操作模式或RBB的方式操作。每種操作均具有獨特的好處,提供更快和更節能的電路結構。
以下描述描述了在分壓器拓撲內使用的電路結構的各種實施例。在整個說明書和請求項中使用的近似語言可用來修改不會導致相關基本功能改變的任何定量表示之可容許變化。因此,由諸如「約」,「大約」和「大體上」的一或多用語所修飾的值不限於特定的精確值。在至少一些情況下,近似語言可對應用於測量該值儀器的精準度。於此跟整個說明書及請求項中,可組合和/或互換範圍限制,除非上下文或語言另有指示,否則此種範圍視為並包含其中所有子範圍。適用於一範圍特定值的「大約」適用於兩個值,除非有其他取決於測量該值儀器精準度,否則得表示為所述值的+/- 10%。
為了說明而顯示的本揭漏各種實施例的描述,但其無欲耗盡或受限於所揭露之實施例。在不背離所描述實施例之範圍和精神下,許多修改和變化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之所以選擇本文所使用的用語係為了最佳地解釋實施例的原理、對於市場上既有技術的實際應用或技術改良,或使本領域的其他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文揭露的實施例。
100:電路結構
102:第一電壓產生器
104:邏輯控制節點
106:正電壓節點
108:負電壓節點
110:多工器單元
111:控制輸入
112:第一輸入
114:第二輸入
116: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
118:位址輸入
120:輸出節點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產生一偏壓範圍的電路結構,該電路結構包括:一邏輯控制節點;一第一電壓產生器和一第二電壓產生器,與該邏輯控制節點耦合,該第一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一第一正電壓節點產生一正電壓輸出及在一第一負電壓節點產生一負電壓輸出,該第二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一第二正電壓節點產生一正電壓輸出及在一第二負電壓節點產生一負電壓輸出;一第一多工器單元和一第二多工器單元,與該邏輯控制節點耦合,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配置成將從該第一或該第二正電壓節點接收的該正電壓位準與從該第一或該第二負電壓節點接收的該負電壓位準進行多工以提供一多工輸出;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該多工輸出以提供一偏壓範圍到至少具有一背閘極端子的一電晶體;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該多工輸出以提供一偏壓範圍到至少具有一背閘極端子的一電晶體;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並配置成邏輯控制該第一和該第二電壓產生器及該第一與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以產生該偏壓範圍。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各自更包含:一第一傳輸閘裝置和一第二傳輸閘裝置,該第一和第二傳輸閘裝置各自包含:具有一閘極,一汲極和一源極的一p通道電晶體; 具有一閘極,一汲極和一源極的一n通道電晶體,其中,該n通道電晶體和該p通道電晶體源極耦合(source coupled)至所述輸出節點,且汲極耦合至輸入節點;其中,該第一傳輸閘裝置的該p通道電晶體和該第二傳輸閘裝置的該n通道電晶體被閘極耦合到一耦合節點;且其中,該第一傳輸閘裝置的該汲極節點被耦合至該第一輸入,並且該第二傳輸閘裝置的該汲極節點被耦合至該第二輸入。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各自進一步地包含一第一和第二徑向電晶體,該第一和第二徑向電晶體中各自具有一閘極,一源極和一汲極,其中該第一徑向電晶體的該汲極被耦合到該第一傳輸閘裝置的該n通道電晶體的該閘極,且其中該第二徑向電晶體的該汲極被耦合到該第二傳輸閘裝置的該p通道電晶體的該閘極,且該第一徑向電晶體的該源極和該第二徑向電晶體的該源極被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第一和第二徑向電晶體的每個該閘極都被耦合至該耦合節點。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耦合節點被耦合到一零電壓電源或一共同接地端(VSS)接腳。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電晶體裝置操作在無任何可見電壓應力的情況下,且其中,該電晶體端子之間的該最大電壓差不會超過約1.8V的一較高供電電壓。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電壓產生器各自更包含配置成產生一正電壓的一正電壓產生器和配置成產生一負電壓的一負電壓產生器。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正和負電壓產生器各自有耦合到一緩衝器的電壓DAC,其中每個該電壓DAC都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且每個該緩衝器都分別耦合到該正電壓節點及負電壓節點。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負電壓產生器更包含耦合至該負電壓產生器的電壓DAC的一負電壓電荷泵。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偏壓更包含用於具有該背閘端子的該至少一電晶體之一順向背閘偏壓範圍和一逆向背閘偏壓範圍。
  11. 一種產生偏壓範圍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從第一和第二電壓產生器產生一正電壓和一負電壓,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電壓產生器各自耦合到一邏輯控制節點,一正電壓節點和一負電壓節點;使用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的第一和第二多工器單元,將可從該正電壓節點獲得的該正電壓和可從負電壓節點獲得的該負電壓多工,以產生多工輸出;將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多工器單元,以接收該多工輸出來向至少一個具有一背閘端子的電晶體提供該偏壓範圍; 將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以接收該多工輸出來向至少一個具有一背閘端子的電晶體提供該偏壓範圍;和用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的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對該第一和該第二電壓產生器以及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進行邏輯控制,以產生偏壓範圍。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各自更包含:一第一和一第二傳輸閘裝置,每個該第一和該第二傳輸閘裝置包含:具有一閘極,一汲極和一源極的一p通道電晶體;具有一閘極,一汲極和一源極的一n通道電晶體,其中該n通道和p通道電晶體的源極耦合至該輸出節點,而汲極耦合至一輸入節點;其中該第一傳輸閘裝置的該p通道電晶體和該第二傳輸閘裝置的該n通道電晶體被閘極耦合到一耦合節點;和其中該第一傳輸閘裝置的該汲極節點耦合到該第一輸入且該第二傳輸閘裝置的該汲極節點耦合到該第二輸入。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每個更包含第一和第二徑向電晶體,每個該第一和第二徑向電晶體都具有一閘極,一源極和一汲極,其中該第一徑向電晶體的該汲極耦合到該第一傳輸閘裝置之該n通道電晶體的該閘極,其中該第二徑向電晶體的該汲極耦合到該第二傳輸閘裝置之該p通道電晶體的該閘極,且該第一徑向電晶體的該源極和該第二徑向電晶體的該源極被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和第二徑向電晶體的每個閘極耦合至連接至零電壓源或共同接地端(VSS)接腳的該耦合節點。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電晶體裝置操作在沒有任何可見電壓應力的情況且其中電晶體端子間的該最大電壓差不超過約1.8V的一較高電源供應電壓。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未由該DAC和邏輯控制節點選擇的該第一或該第二傳輸閘裝置的一輸入,邏輯上連接至共同接地端(0V)電壓,以確保無電壓應力操作。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DAC還包含一位址輸入,其中該位址輸入決定該第一或該第二電壓產生器是產生一正電壓還是一負電壓;且其中該DAC的該地址輸入進一步決定該多工在該輸出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或一負電壓。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偏壓更包含用於具有該背閘端子的該至少一電晶體的一順向背閘偏壓範圍和一逆向背閘偏壓範圍。
  19. 一種用於產生一偏壓範圍的電路結構,該電路結構包含:一邏輯控制節點;一第一電壓產生器和一第二電壓產生器,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該第一電壓產生器配置成在一第一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一第一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該第二電壓產生器配置成 在一第二正電壓節點處產生一正電壓輸出並在一第二負電壓節點處產生一負電壓輸出;一第一多工器單元和一第二多工器單元,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其中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配置成將從該第一或該第二正電壓節點接收的該正電壓位準與從該第一或該第二負電壓節點接收的該負電壓位準進行多工以提供一多工輸出;一第一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該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給至少具有一背閘端子的一電晶體;一第二輸出節點耦合到該第一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並配置成接收該多工輸出,以提供偏壓範圍給至少具有一背閘端子的一電晶體;和一邏輯控制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耦合到該邏輯控制節點並配置成邏輯地控制該第一電壓產生器,該第二電壓產生器,該第一多工器單元和該第二多工器單元,以各自在該第一輸出節點和該第二輸出節點處產生該電壓範圍。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結構,其中該偏壓更包含用於具有該背閘端子的該至少一電晶體的一順向背閘偏壓範圍和一逆向背閘偏壓範圍。
TW108133032A 2018-10-15 2019-09-12 正負全域背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 TWI7186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59,831 2018-10-15
US16/159,831 US10678287B2 (en) 2018-10-15 2018-10-15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ll-range back-bias generator circuit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2524A TW202022524A (zh) 2020-06-16
TWI718666B true TWI718666B (zh) 2021-02-11

Family

ID=6995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3032A TWI718666B (zh) 2018-10-15 2019-09-12 正負全域背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8287B2 (zh)
DE (1) DE102019213961A1 (zh)
TW (1) TWI7186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48543B2 (en) * 2020-04-27 2023-09-0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Multiple power domains using nano-sheet structures
EP4160919A1 (en) 2021-09-30 2023-04-0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Back bias generator circuit
US11835978B1 (en) * 2022-08-23 2023-12-05 Psemi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slump reduc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US11979145B1 (en) 2022-12-12 2024-05-07 Globalfoundries U.S. Inc. Back bias control for always-on circuit section enabling leakage reduction during power saving mod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1778A (en) * 1997-03-19 2000-0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TW201325099A (zh) * 2011-12-01 2013-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電壓求和緩衝器、數位類比轉換器,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之源極驅動器
TW201711402A (zh) * 2015-08-27 2017-03-16 亞德諾半導體環球公司 多階段數位類比轉換器
US20180198430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Avnera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for class g amplifier
US10032517B2 (en) * 2008-09-22 2018-07-2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mory architecture having two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voltage pumps
US20180234747A1 (en) * 2016-09-27 2018-08-16 Analog Devices, Inc. Parameter correction for cascaded signal compon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90005159B1 (ko) 1987-04-30 1989-12-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 바이어스 전압 발생기
US4794278A (en) 1987-12-30 1988-12-27 Intel Corporation Stable substrate bias generator for MOS circuits
KR940003153B1 (ko) 1991-04-12 1994-04-15 금성일렉트론 주식회사 백바이어스 발생회로
US5282170A (en) 1992-10-22 1994-01-2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Negative power supply
TWI328925B (en) 2007-04-11 2010-08-11 Au Optronics Corp Negative voltage conver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1778A (en) * 1997-03-19 2000-02-2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10032517B2 (en) * 2008-09-22 2018-07-24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mory architecture having two independently controlled voltage pumps
TW201325099A (zh) * 2011-12-01 2013-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電壓求和緩衝器、數位類比轉換器,及包含其之顯示裝置之源極驅動器
TW201711402A (zh) * 2015-08-27 2017-03-16 亞德諾半導體環球公司 多階段數位類比轉換器
US20180234747A1 (en) * 2016-09-27 2018-08-16 Analog Devices, Inc. Parameter correction for cascaded signal components
US20180198430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Avnera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for class g amplifi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3961A1 (de) 2020-04-16
TW202022524A (zh) 2020-06-16
US10678287B2 (en) 2020-06-09
US20200117226A1 (en)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8666B (zh) 正負全域背偏壓產生器電路結構
JP3195256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KR100405747B1 (ko) 반도체 집적회로
US5811857A (en) Silicon-on-insulator body-coupled gated diode f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and analog applications
US5814899A (en) SOI-type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variable threshold voltages
KR100220899B1 (ko) 개량된 cmos형 반도체장치
US20080174359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8443306B1 (en) Planar compatible FDSOI design architecture
US20060145752A1 (en) Control circuit and method
JP2006270027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相補形mis論理回路
TWI670853B (zh) 用於fdsoi之電路調諧方案
US2018000568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rising charge pump circuit for generating substrate bias voltage
US6784726B2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supply gat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9264045B2 (en) Buffer circuit with reduced static leakage through controlled body biasing in FDSOI technology
CN210780725U (zh) 电路
US6229405B1 (en) Low-voltage oscillation amplifying circuit
GB2520740A (en) Low power die
JP6864568B2 (ja) 半導体装置
JP4574734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4115358B2 (ja) 出力回路およびレベルシフト回路
CN116339430B (zh) 一种可耐极低负压的浮动衬底电压电路
JP2002368124A (ja) 半導体装置
US1011545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884760B2 (ja) 半導体装置
KR20030022816A (ko) 누설 전류를 감소시키는 회로, 장치 및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