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6889B - 引線插入裝置及引線插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引線插入裝置及引線插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6889B TWI716889B TW108118933A TW108118933A TWI716889B TW I716889 B TWI716889 B TW I716889B TW 108118933 A TW108118933 A TW 108118933A TW 108118933 A TW108118933 A TW 108118933A TW I716889 B TWI716889 B TW I71688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
- lead
- arm
- electronic component
- ben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引線插入裝置具備:第1及第2機械臂;第1手部,其安裝於第1機械臂之前端部;第2手部,其安裝於第2機械臂之前端部;彎折治具,其將引線彎折加工為任意角度;及控制裝置,其控制第1及第2機械臂之動作。控制裝置以如下方式構成:使第1手部把持電子零件,使第1機械臂動作而將由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導入彎折治具中,藉此對該引線實施彎折加工,使上述第2手部把持由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使第1手部放開電子零件,使第2機械臂動作而將由第2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之前端插入至通孔中。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附引線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彎折後插入至基板之通孔中之裝置及方法。
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將附引線之電子零件彎折而插入至通孔中之裝置。利用以可沿豎直方向升降之方式構成之嘴(Nozzle)拾取電子零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5-21617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根據專利文獻1之方法,為了將彎折加工後之電子零件插入至通孔中,必須變更彎折加工用之治具之姿勢。導致產距時間之增加及治具之構成複雜化。
對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實現作業效率之提高及構成之簡易化之引線插入裝置及方法。
[解決問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引線插入裝置係將附引線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彎折後插入至基板之通孔中之裝置,其具備:第1及第2機械臂;第1手部,其安裝於上述第1機械臂之前端部;第2手部,其安裝於上述第2機械臂之前端部;彎折治具,其將上述引線彎折加工為任意角度;及控制裝置,其控制上述第1及第2機械臂之動作,且上述控制裝置以如下之方式構成:使上述第1手部把持電子零件,使上述第1機械臂動作而將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導入上述彎折治具中,藉此對該引線實施彎折加工,使上述第2手部把持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使上述第1手部放開上述電子零件,使上述第2機械臂動作而將由上述第2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之前端插入至上述通孔中。
根據上述構成,可使用2個機械臂,將彎折之引線插入至基板之通孔中。進行彎折加工後,若為水平多關節型機械人,則難以直接插入至基板,但藉由將電子零件自一臂換持至另一臂,可迅速地插入。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引線插入方法係將附引線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彎折後插入至基板之通孔中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準備前端部安裝有第1手部之第1機械臂、及前端部安裝有第2手部之第2機械臂之步驟;使上述第1手部把持電子零件之步驟;使上述第1機械臂動作,將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導入彎折治具中,藉此對該引線實施彎折加工之步驟;使上述第2手部把持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使上述第1手部放開上述電子零件,藉此換持電子零件之步驟;及使上述第2機械臂動作,將由上述第2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之前端插入至上述通孔中之步驟。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實現作業效率之提高及構成之簡易化之引線插入裝置及方法。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所有圖中對相同或對應之要素附以相同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詳細說明。
圖1A-C係表示利用實施形態之引線插入裝置操作之電子零件90之一例之圖。電子零件90具有電子零件主體91、及自電子零件主體91延伸之1根以上(例如2根)之引線92。作為電子零件90之一例,可列舉電解電容器。
本來,2根引線92自電子零件主體91筆直地平行延伸。如圖1A所示,於導入引線插入裝置10之生產現場,電子零件90以引線92豎直延伸之姿勢,貼附於膠帶99。引線插入裝置1(參照圖2)夾起電子零件90,將引線92彎折為任意角度。如圖1B所示,藉由該彎折加工,引線92中形成有自電子零件主體91延伸之基端部92a、及自基端部以某彎折角度彎折並連續之前端部92b。一般而言,彎折角度為90度,但為其他角度(尤其是鈍角)亦可。如圖1C所示,引線插入裝置1於實施此種彎折加工後,將引線92之前端部92b插入至基板95之通孔96中。例如,基板95呈水平之姿勢放置,通孔96向基板95之上下表面開放。引線插入裝置1以前端部92b上下延伸之姿勢將前端部92b自上方插入至通孔96中。
圖2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引線插入裝置1之構成之正面圖。如圖2所示,引線插入裝置1具備雙臂機械人2、第1手部5及第2手部6。雙臂機械人2具備基台21、第1機械臂3及第2機械臂4(以下簡稱為「臂」)。第1臂3及第2臂4為水平多關節型。第1臂3具備:第1基端臂31,其以可相對於基台21圍繞豎直之第1軸L1搖動之方式連結;第1前端臂32,其以可圍繞豎直之第2軸L2a搖動之方式連結於第1基端臂31之前端部;第1手腕部33,其以可沿豎直方向升降之方式連結於第1前端臂32之前端部;及第1安裝部34,其以可圍繞豎直之第3軸L3a搖動之方式連結於第1手腕部33之下端部。與第1臂3同樣地,第2臂4亦具備第2基端臂41、第2前端臂42、第2手腕部43及第2安裝部44。第2基端臂41可相對於基台21圍繞第1軸L1搖動,第2前端臂42可相對於第2基端臂41圍繞第2軸L2b搖動,第2手腕部43可相對於第2前端臂42沿豎直方向升降,第2安裝部44可相對於第2手腕部43圍繞第3軸L3b搖動。藉由該構成,第1手部5及第2手部6可互相獨立地變更立體空間內的位置。
第1手部5及第2手部6基本上具有相同之構造。第1手部5具有:基底51,其固定於第1安裝部34;旋轉部52,其可相對於基底51圍繞水平之手部軸Lha旋轉;及1個以上(例如8個)之第1把持部53,其等安裝於旋轉部52而把持電子零件90(參照圖1)。與第1手部5同樣地,第2手部6亦具有基底61、旋轉部62及1個以上之第2把持部63,旋轉部62可相對於基底61圍繞水平之手部軸Lhb旋轉。
圖3係表示第1手部5之背面圖。由於第2手部6之基本構成亦與第1手部5相同,故而此處僅說明第1手部5之構成而省略關於第2手部6之說明。如圖2及圖3所示,基底51具有豎直延伸之板狀之豎直部51a。基底61亦同樣地具有豎直部61a。於圖3所示之豎直部51a之背面,安裝有旋轉驅動旋轉部52之旋轉致動器58,於豎直部51a之正面側配置有旋轉部52。作為一例,旋轉部52形成為圓盤狀,旋轉部52之中心軸以與第1手部軸Lha同軸狀地定位。1個以上之把持部53自旋轉部52之周邊部呈放射狀延伸。於圖示例中,8個把持部53等間隔地配置於旋轉部52之圓周方向,第1手部5整體形成為舵狀。把持部53之構造及利用把持部53之電子零件之把持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一例,把持部53具有可互相靠近或分離之一對握爪,藉由使一對握爪靠近則可把持電子零件90,藉由使一對握爪分離則可放開所把持之電子零件90。
圖4係表示實施形態之引線插入裝置1之控制系統之構成的方塊圖。如圖4所示,引線插入裝置1具備控制器70。作為一例,控制器70收納於雙臂機械人2之基台(參照圖2)。控制器70具備:存儲器,其存儲執行將引線92插入至基板95之作業之程式;CPU,其執行存儲於存儲器之程式;及硬體介面,其與由該程式控制之各種致動器36-39、46-49、58、59、68、69連接。
於第1臂3及第1手部5所具備之致動器中,包括:基端旋轉致動器36,其相對於基台21旋轉驅動第1基端臂31;中間旋轉致動器37,其相對於第1基端臂31旋轉驅動第1前端臂32;前端旋轉致動器38,其相對於第1手腕部33旋轉驅動第1安裝部34;升降致動器39,其使第1手腕部33相對於第1前端臂32升降;旋轉致動器58,其相對於基底51旋轉驅動第1手部5之旋轉部52;及1個以上(與第1把持部53數量相同)之把持致動器59,其等分別對應於1個以上之第1把持部53設置,使對應之第1把持部53進行用於把持或放開電子零件90之動作。與此同樣地,於第2臂4及第2手部6所具備之致動器中,包括基端旋轉致動器46、中間致動器47、前端旋轉致動器48、升降致動器49、旋轉致動器68、及1個以上(與第2把持部63數量相同)之把持致動器69。致動器36-39係驅動第1臂3之第1臂致動器,致動器46-49係驅動第2臂4之第2臂致動器。
圖5A-D及圖6係對插入引線92之作業進行說明之圖。另外,以後之說明中之臂3、4及手部5、6之動作由控制器70控制。
首先,驅動第1臂3及第1手部5,利用1個把持部53把持1個電子零件90(S1)。更具體而言,藉由驅動第1臂3,使第1手部5水平移動,使第1手部5定位於應把持之電子零件90之上方。如圖5A所示,藉由驅動旋轉部52,使未把持電子零件90之把持部53定位於自旋轉部52向下延伸之位置(即「6點位置」)。藉由使第1手腕部33以及第1手部5下降,使把持部53靠近電子零件90。如圖5B所示,藉由驅動把持部53,把持電子零件90之電子零件主體91。如上所述般,電子零件90以引線92上下延伸之姿勢貼附於膠帶99。把持電子零件90後,藉由使第1手腕部33以及第1手部5上升,使電子零件90自膠帶99脫離。藉由驅動第1臂3,以利用第1把持部53把持電子零件90之狀態使第1手部5以及電子零件90移動。
其次,驅動第1臂3及第1手部5,使電子零件90之引線92彎折(S2)。引線92之彎折藉由將把持之電子零件90之前端導入彎折治具80之溝槽中而實現。此時,可根據電子零件90之相對於彎折治具80之壓入量調整引線92之彎折角度。以此方式,彎折治具80可將引線彎折加工為任意角度。於本實施形態中,僅作為一例,設為彎折角度為90度者。
彎折治具80只要設置於第1臂3之可動範圍內即可,設於第2手部6亦可。如下文所述般,於彎折加工(S2)之後,進行電子零件90之換持(S3)。若將彎折治具80設於第2手部6,則自彎折加工S2至換持(S3)所需之第1臂3、第1手部5、第2臂4及第2手部6之移動所需時間變短,有助於縮短產距時間。
如圖5B所示,具體而言,於彎折加工(S2)中,驅動旋轉部52,使處於「6點位置」之電子零件90圍繞水平之手部軸Lha旋轉位移。作為一例,於旋轉位移90度時,引線92成為水平延伸之狀態。藉由驅動第1臂3,使電子零件90水平移動,將引線92之前端導入彎折治具80之溝槽中,將引線92之前端部壓抵於溝槽中。由此,如圖1B所示,引線92之前端部92b成為相對於自電子零件主體91延伸之基端部92a彎折任意之彎折角度(本例中為90度)之狀態。此處,控制器70以成為相對於第1臂3之彎折治具80之進入量及姿勢由程式預定者之方式,控制第1臂3之動作。藉此,可獲得所需之彎折角度。反過來說,藉由調整進入量及姿勢,可獲得任意之彎折角度。由於利用機械臂3、4之控制將其實現,故而彎折角度之調整自由度變高。
其次,驅動第2臂4及第2手部6、以及第1臂3及第1手部5,將彎折之電子零件90自第1臂3換持至第2臂4(S3)。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臂3為水平多關節型,第1手部5之動作軸(第1手部軸Lha)朝向水平方向,由於前端部92b與第1手部軸Lha平行,故而上述彎折加工(S2)後之引線92之前端部92b無論如何移動第1臂3及第1手部5,亦仍然朝向水平方向。因此,如圖1C所示,無法以使前端部92b朝向豎直方向之姿勢,自上方插入至通孔96中。
對此,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為水平多關節型之雙臂之特點,將由第1把持部53把持之電子零件90以第2把持部63把持,第1把持部53放開電子零件90。圖5C中,示出於圖5B之箭頭C方向觀察,把持彎折加工後之電子零件主體91之第1把持部53。並且,藉由驅動第2臂4,利用成為自第2旋轉部62水平延伸之姿勢之第2把持部(即,成為與引線92之前端部92b平行地延伸之姿勢之第2把持部),自與引線92之前端相反之側把持電子零件主體91。若結束利用第2把持部63所進行之把持動作,則藉由驅動第1把持部53放開所把持之電子零件90。由此,換持(S3)結束。
若換持(S3)結束,則驅動第2臂4及第2手部6,將引線92之前端部92b插入至基板95之通孔96中(S4)。第2把持部63自第2旋轉部62與引線92之前端部92b平行地延伸。對此,於該插入步驟(S4)中,如圖5D所示,藉由驅動第2旋轉部62,將第2把持部63定位於自第2旋轉部62延伸至下方之位置(所謂「6點位置」)。由此,引線92之前端部92b亦成為豎直延伸之姿勢。豎直方向與將引線92插入至通孔96中之方向一致。藉由驅動第2臂4,將電子零件90定位於通孔96之上方。藉由使第2手腕部43以及第2手部6下降,將引線92之前端部92b自上方插入至通孔96中。由此,引線92之插入作業結束。
如上述所說明般,根據本實施形態,使用具有水平單關節型之2個臂3、4之雙臂機械人2,可將彎折之引線92插入至基板95之通孔96中。於彎折加工後,若為水平多關節型,則難以直接插入至基板95中,但藉由將電子零件90自一臂換持至另一臂,可迅速地插入。
至此對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上述構成可於本發明之範圍內進行適當變更、刪除、及/或追加。上述實施形態之引線插入裝置1具備具有第1臂3及第2臂4之雙臂機械人2,但為具備具有第1臂3之單臂機械人、及具有第2臂4之第2單臂機械人亦可。將第1臂3及第2臂4設為水平多關節型,但為垂直多關節型等臂之關節方式為其他者亦可。
1‧‧‧引線插入裝置
2‧‧‧雙臂機械人
21‧‧‧基台
3‧‧‧第1臂
31‧‧‧第1基端臂
32‧‧‧第1前端臂
33‧‧‧第1手腕部
34‧‧‧第1安裝部
36-39‧‧‧第1臂致動器
4‧‧‧第2臂
41‧‧‧第2基端臂
42‧‧‧第2前端臂
43‧‧‧第2手腕部
44‧‧‧第2安裝部
46-49‧‧‧第2臂致動器
5‧‧‧第1手部
51、61‧‧‧基底
51a、61a‧‧‧豎直部
52、62‧‧‧旋轉部
53‧‧‧第1把持部
6‧‧‧第2手部
63‧‧‧第2把持部
58、68‧‧‧旋轉致動器
59、69‧‧‧把持致動器
70‧‧‧控制裝置
80‧‧‧彎折治具
90‧‧‧電子零件
92‧‧‧引線
92a‧‧‧基端部
92b‧‧‧前端部
95‧‧‧基板
96‧‧‧通孔
99‧‧‧膠帶
L1‧‧‧第1軸
L2a、L2b‧‧‧第2軸
L3a、L3b‧‧‧第3軸
Lha、Lhb‧‧‧手部軸
S1~S4‧‧‧步驟
圖1A-C係電子零件之說明圖。
圖2係表示插入裝置之整體構成之前視圖。
圖3係表示手部之後視圖。
圖4係表示插入裝置之控制系統之構成之方塊圖。
圖5A-D係表示利用插入裝置所進行之電子零件之插入作業之作用圖。
圖6係表示利用插入裝置實行之插入方法之流程圖。
1‧‧‧引線插入裝置
2‧‧‧雙臂機械人
21‧‧‧基台
3‧‧‧第1臂
31‧‧‧第1基端臂
32‧‧‧第1前端臂
33‧‧‧第1手腕部
34‧‧‧第1安裝部
4‧‧‧第2臂
41‧‧‧第2基端臂
42‧‧‧第2前端臂
43‧‧‧第2手腕部
44‧‧‧第2安裝部
5‧‧‧第1手部
51、61‧‧‧基底
51a、61a‧‧‧豎直部
52、62‧‧‧旋轉部
53‧‧‧第1把持部
59、69‧‧‧把持致動器
6‧‧‧第2手部
63‧‧‧第2把持部
70‧‧‧控制裝置
L1‧‧‧第1軸
L2a、L2b‧‧‧第2軸
L3a、L3b‧‧‧第3軸
Lha、Lhb‧‧‧手部軸
Claims (5)
- 一種引線插入裝置,其係將附引線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彎折後插入至基板之通孔中之裝置,其具備:第1及第2機械臂;第1手部,其安裝於上述第1機械臂之前端部;第2手部,其安裝於上述第2機械臂之前端部;彎折治具,其將上述引線彎折加工為任意角度;及控制裝置,其控制上述第1及第2機械臂之動作,且上述控制裝置以如下之方式構成:使上述第1手部把持電子零件,使上述第1機械臂動作而將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導入上述彎折治具中,藉此對該引線實施彎折加工,使上述第2手部把持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使上述第1手部放開上述電子零件,使上述第2機械臂動作而將由上述第2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之前端插入至上述通孔中。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引線插入裝置,其中上述彎折治具安裝於上述第2機械臂。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引線插入裝置,其中上述控制裝置藉由調整上述第1機械臂相對於上述彎折治具之移動量及姿勢,而調整上述引線之彎折角度。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引線插入裝置,其中上述第1及第2機械臂係水平多關節型。
- 一種引線插入方法,其係將附引線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彎折後插入 至基板之通孔中之方法,且包括如下步驟:準備前端部安裝有第1手部之第1機械臂、及前端部安裝有第2手部之第2機械臂之步驟;使上述第1手部把持電子零件之步驟;使上述第1機械臂動作,將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導入彎折治具中,藉此對該引線實施彎折加工之步驟;使上述第2手部把持由上述第1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使上述第1手部放開上述電子零件,藉此換持電子零件之步驟;及使上述第2機械臂動作,將由上述第2手部把持之電子零件之引線之前端插入至上述通孔中之步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JP2018-105031 | 2018-05-31 | ||
JP2018105031A JP7116596B2 (ja) | 2018-05-31 | 2018-05-31 | リード線挿入装置およびリード線挿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05514A TW202005514A (zh) | 2020-01-16 |
TWI716889B true TWI716889B (zh) | 2021-01-21 |
Family
ID=6869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8933A TWI716889B (zh) | 2018-05-31 | 2019-05-31 | 引線插入裝置及引線插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16596B2 (zh) |
CN (1) | CN112243601B (zh) |
TW (1) | TWI716889B (zh) |
WO (1) | WO20192308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700083B1 (de) * | 2011-04-20 | 2015-04-22 | Oerlikon Surface Solutions AG, Trübbach | Verfahren zur bereistellung sequenzieller leistungspulse |
DE102011117177A1 (de) * | 2011-10-28 | 2013-05-02 | Oerlikon Trading Ag, Trübbach | Verfahren zur Bereitstellung sequenzieller Leistungspulse |
FR3105706B1 (fr) * | 2019-12-18 | 2022-01-07 | Leoni Wiring Systems France | Gabarit de déformation d’un composant électroniqu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5188A (ja) * | 1993-06-28 | 1995-01-17 | Toyota Motor Corp | リード付き電子部品のリード挿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2017163076A (ja) * | 2016-03-11 | 2017-09-14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
EP3032932B1 (en) * | 2013-08-07 | 2017-11-22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Lead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 inserting machine |
TW201811160A (zh) * | 2016-05-31 | 2018-03-16 |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零件插入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116478A (en) * | 1977-03-22 | 1978-10-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Device for inserting electric part |
US5898983A (en) * | 1996-01-05 | 1999-05-04 | Td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Electric component insertion apparatus |
JP6496148B2 (ja) * | 2014-04-29 | 2019-04-03 | Juki株式会社 | リード加工機構、部品供給装置、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リード加工方法 |
JP6406871B2 (ja) * | 2014-05-08 | 2018-10-17 | Juki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
JP7015188B2 (ja) | 2018-02-22 | 2022-02-02 | 新明和工業株式会社 | 機械式駐車設備の制御方法及び機械式駐車設備 |
-
2018
- 2018-05-31 JP JP2018105031A patent/JP711659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5-30 WO PCT/JP2019/021537 patent/WO20192308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5-30 CN CN201980036507.3A patent/CN11224360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31 TW TW108118933A patent/TWI71688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5188A (ja) * | 1993-06-28 | 1995-01-17 | Toyota Motor Corp | リード付き電子部品のリード挿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EP3032932B1 (en) * | 2013-08-07 | 2017-11-22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Lead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 inserting machine |
JP2017163076A (ja) * | 2016-03-11 | 2017-09-14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の実装方法 |
TW201811160A (zh) * | 2016-05-31 | 2018-03-16 | 日商川崎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零件插入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230887A1 (ja) | 2019-12-05 |
JP7116596B2 (ja) | 2022-08-10 |
CN112243601A (zh) | 2021-01-19 |
JP2019212681A (ja) | 2019-12-12 |
CN112243601B (zh) | 2021-08-13 |
TW202005514A (zh) | 2020-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6889B (zh) | 引線插入裝置及引線插入方法 | |
JP6010776B2 (ja) |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 |
EP2684653A1 (en) | Robo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itting | |
US9833905B2 (en) | Robot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nent | |
JP6025658B2 (ja) | コネクタ挿入方法及びコネクタ挿入装置 | |
US20190160673A1 (en) | Robot, convey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veying connector with harnesses | |
WO2019159713A1 (ja) | 接続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 |
JP2013223905A (ja) | ロボット用ハンド及びロボット装置 | |
TW201801871A (zh) | 多工應用之多軸機器人及其操作方法 | |
JP6208601B2 (ja) | ワーク位置決め機能を有するロボットハンド、ロボットシステム、及びワークの位置決め把持方法 | |
JP2010069587A (ja) |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 |
CN107020620B (zh) | 一种柔性分拣机器人系统 | |
JP5545322B2 (ja) |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および嵌合物の製造方法 | |
JPH07223179A (ja) | 複腕ロボット | |
CN116423526A (zh) | 一种机械臂工具坐标的自动标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 |
JP2009072895A (ja) | スカラロボット | |
US20220152847A1 (en) | Robot hand | |
WO2018110601A1 (ja) | ロボットの教示方法 | |
JP5978588B2 (ja) | 双腕ロボット | |
JP5545263B2 (ja) |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及び被作業物の製造方法 | |
JP2014000645A (ja) |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および嵌合物の製造方法 | |
JPWO2020066823A1 (ja) | 教示位置設定方法および教示位置設定装置 | |
JP3638676B2 (ja) | ベンディング用6軸垂直多関節型ロボット | |
TWM593318U (zh) | 機械爪結構改良 | |
JP7306797B2 (ja) | 電子部品保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