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5063B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5063B
TWI715063B TW108120376A TW108120376A TWI715063B TW I715063 B TWI715063 B TW I715063B TW 108120376 A TW108120376 A TW 108120376A TW 108120376 A TW108120376 A TW 108120376A TW I715063 B TWI715063 B TW I7150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contact portion
section
subduction
overf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5336A (zh
Inventor
張樂
潘超
李浩嘉
李海營
王紹朋
Original Assignee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5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5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5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506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69Moulds with means for removing excess material, e.g. with overflow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注塑模具,其包括注塑型腔與至少一個溢料井,注塑型腔上開設有複數進膠口,溢料井設於兩個進膠口之間並與注塑型腔連通,溢料井包括凹陷部、彎折段、兩個過渡段及溢料部,凹陷部位於彎折段與溢料部之間,彎折段的中部設有凸起部,兩個過渡段分別設於彎折段的兩端。上述注塑模具能夠消除注塑產品中的熔接痕。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本發明涉及電子技術領域,特別係加工過程中使用的一種注塑模具。
隨著電子產品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電子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子產品的外殼逐漸由塑膠變為金屬,為了保證電子產品在使用時具有穩定的信號傳遞,金屬產品需要嵌入一種窄長形結構的塑膠。在實際生產中,這種窄長形結構的塑膠件難以充填,塑膠前鋒容易冷卻凝固,形成熔接痕(熔接痕係塑膠製品成型過程中,兩股塑膠流前鋒熔體匯合時,因溫度過低而不能很好地融合而在熔體匯合處的製品表面形成的接縫痕跡),熔接痕影響產品的外觀品質,強度與力學性能,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如塑膠在熔接痕處易發生漏水、漏氣或受載後斷裂等現象。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注塑模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注塑模具,其包括注塑型腔與至少一個溢料井,該注塑型腔上開設有複數進膠口,該溢料井設於兩個該進膠口之間並與該注塑型腔連通,該溢料井包括一凹陷部、一彎折段、兩個過渡段及一溢料部,該凹陷部位於該彎折段與該溢料部之間,該彎折段的中部設有一凸起部,兩段該過渡段分別設於該彎折段的兩端,其中,由任一該進膠口注入的注塑材料可沿其中一個該過 渡段進入該彎折段,其中遠離該溢出部的部分注塑材料通過該彎折段流向該凸起部,並與沿另一個該過渡段進入的該注塑材料匯集,朝該溢料部方向移動,將靠近該溢料部的部分該注塑材料在匯集或形成部分熔接痕時,沖至該溢料部。
進一步地,該凹陷部包括第一主體,及分別設於該第一主體兩端的第一連接面與第二連接面,該溢料部連接於該第一連接面,該溢料部連接於該第一連接面,該彎折段傾斜連接於該第二連接面,該第二連接面呈W形。
進一步地,該彎折段包括對稱地設於該凸起部兩端的第一俯衝層與第二俯衝層、及位於該第一俯衝層或該第二俯衝層遠離該第一主體且靠近該凸起部的一端的頂部。
進一步地,該第一俯衝層、該第二俯衝層分別與該第一主體之間傾斜角度θ範圍均為:120°<θ<145°。
進一步地,該過渡段包括第二主體、及分別設於該第二主體兩端的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該第一接觸部連接該第一俯衝層或該第二俯衝層,該第一接觸部沿分別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為H,該第二接觸部沿分別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為h,該第一接觸部的高度H與第二接觸部的高度h之間的關係滿足:1.2h<H<1.5h。
進一步地,該第一接觸部沿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且平行於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厚度為a,該彎折段沿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且平行於該第一主體的方向與該第一連接面之間的厚度為A,該第一接觸部的厚度a與該彎折段與該第一連接面之間的厚度為A之間的關係滿足:A=2a。
進一步地,該第二主體包括升降段,該升降段連接於該第一接觸部,該升降段沿朝向第一接觸部的方向的高度逐漸遞增,且高度由h遞增為H, 該升降段沿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的長度為b,兩個該升降段之間沿平行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的長度為B,該升降段的長度b與兩個該升降段之間的長度B之間的關係滿足:B=2b。
進一步地,該第二主體還包括連接於該第二接觸部及該升降段的穩定段,該穩定段沿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為h。
進一步地,該第一接觸部的厚度a與該升降段的長度b之間的關係滿足:2a<b<3a。
進一步地,該凸起部朝向該第一主體中部設置。
上述注塑模具利用溢料井的結構設計能夠使注塑產品的熔接痕形成於產品的非成品位置,且可藉由後制程加工去除,從而改善了產品的外觀,該溢料井結構簡單且易於擴展。
100:注塑模具
10:注塑型腔
11:進膠口
12:溢出槽
20:溢料井
21:凹陷部
211:第一主體
212:第一連接面
213:第二連接面
22:彎折段
221:凸起部
222:第一俯衝層
223:第二俯衝層
224:頂部
23:過渡段
231:第二主體
2311:穩定段
2312:升降段
232:第一接觸部
233:第二接觸部
24:溢料部
圖1係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注塑模具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圖1所示的注塑模具中的溢料井的立體示意圖。
圖3係圖2所示的溢料井的俯視圖。
圖4係圖2所示的溢料井的正視圖。
圖5係圖2所示的溢料井沿V-V線的剖視圖。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與優點,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方式及實施方式中的特徵可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均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與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係旨在限制本發明。
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複數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與所有的組合。
請參照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注塑模具100,用於在產品的注塑型腔內注入注塑材料。注塑模具100包括注塑型腔10與至少一個溢料井20,注塑型腔10上開設有複數進膠口11與至少一個溢出槽12,且每一溢出槽12分別設於位於注塑型腔10同側的兩個相鄰進膠口11之間,溢料井20藉由溢出槽12與注塑型腔10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注塑型腔10呈方形,可理解,注塑型腔10也可呈多邊形,三角形或係圓形。在一實施例中,進膠口11的數量為四個,四個進膠口11分別位於注塑型腔10的兩側,溢出槽12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溢出槽12分別位於注塑型腔10的四個側邊,溢料井20的數量為兩個。請參照圖2,該溢料井20包括凹陷部21、彎折段22、兩個過渡段23及溢料部24,彎折段22與該凹陷部21之間呈鈍角傾斜連接,且彎折段22的高度大於凹陷部21的高度,溢料部24與凹陷部21遠離彎折段22的一端相連接,彎折段22的中部設有凸起部221,凸起朝向於凹陷部21的中部,兩個過渡段23分別設於彎折段22的相對兩端。其中一股注塑材料通過進膠口11進入注塑型腔10,沿其中一側的過渡段23進入彎折段22,其中遠離溢料部24的部分注塑材料通過彎折段22流向該凸起部221並與沿另一 側該過渡段23進入的注塑材料匯集,然後沿溢料部24方向移動,將靠近溢料部24的部分注塑材料在匯集或形成部分熔接痕時,沖至溢料部24,從而使熔接痕形成於非成品位置,便於後期加工去除。
可理解,溢出槽12也可設於注塑型腔10的彎折部。
在一實施例中,溢料部24呈圓形,可理解,溢料部24可為圓形、梯形或多邊形。
凹陷部21包括第一主體211,設於第一主體211的兩端的第一連接面212與第二連接面213,溢料部24連接於第一連接面212,第二連接面213呈W形,開口朝向第一主體211,彎折段22傾斜連接於第二連接面213。
可理解,第二連接面213也可呈梯形,開口朝向第一主體211。
彎折段22還包括設於凸起部221兩端的第一俯衝層222與第二俯衝層223,第一俯衝層222與第二俯衝層223分別連接於第二連接面213的兩端,第一俯衝層222或第二俯衝層223一端遠離該第一主體211且靠近該凸起部221設有頂部224。
在一實施例中,凸起部221與第二連接面213的接觸部呈V形,朝向背離第一連接面212,可理解,該接觸部也可為U形。
請參閱圖5,圖5係圖2的沿V-V線的剖視圖,第一俯衝層222、該第二俯衝層223分別與該第一主體211之間傾斜連接,傾斜角度為θ,角度θ範圍均為:120°<θ<145°。
過渡段23包括第二主體231、及設於第二主體231兩端的第一接觸部232與第二接觸部233,第二主體231藉由第一接觸部232連接第一俯衝層222或第二俯衝層223。
請參閱圖4,該第二主體231包括連接於第二接觸部233的穩定段2311、及連接於穩定段2311與第一接觸部232的升降段2312,第一接觸部232沿 垂直於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第一主體211表面方向的高度為H,第二接觸部233沿垂直於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第一主體211表面方向的高度為h,穩定段2311的高度為h,升降段2312的高度沿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由h遞增為H,第一接觸部232的高度H與第二接觸部233的高度h之間的關係滿足:1.2h<H<1.5h。
請參閱圖3,第一接觸部232沿垂直於注塑材料流動方向且平行於第一主體211表面的方向的厚度為a,彎折段22沿垂直於注塑材料流動方向且平行於第一主體211表面的方向與該第一連接面212之間的厚度為A,該第一接觸部232的厚度a與該彎折段22與該第一連接面212之間的厚度為A的關係滿足:A=2a。
請再次參閱圖4,升降段2312沿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的長度為b,兩個升降段2312之間沿平行於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的長度為B,該升降段2312的長度b與兩個升降段2312之間的長度B之間的關係滿足:B=2b。
第一接觸部232的厚度a與該升降段2312的長度b之間的關係:2a<b<3a。
可理解,在其他實施例中,穩定段2311可省略。
請再次參閱圖1與圖2,以任意相鄰的兩個進膠口11為例,注塑材料通過兩個相鄰的進膠口11注入注塑型腔10後,形成如圖1中箭頭所示的相對流動的兩股注塑材料,兩股注塑材料分別通過第二接觸部233進入第二主體231,如圖2中箭頭所示,注塑材料,其中一股注塑材料遠離溢料部24的部分注塑材料流向凸起部221,並與沿另一側該過渡段23進入的注塑材料匯集,然後沿溢料部24方向移動,將靠近溢料部24的部分注塑材料在匯集或形成部分熔接痕時,沖至溢料部24,溢料部24位於非成品位置,後期可加工去除。因此,成品上消除了熔接痕,改善了產品的外觀。
可理解,在一優選實施例中,溢料井20適用於流長比大於200以上的產品模具中,流長比為注塑產品邊框長度與產品璧厚的比值。
在一優選實施例中,確定出通過注塑模具100上兩個相鄰的進膠口11注入注塑材料時,兩股注塑材料分別同時到達第二接觸部233。
在本實施例中,溢料井20對應的兩個相鄰進膠口11的開口面積可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注塑材料為金屬材料或塑膠材料,但不限於此。
本發明藉由注塑模具100中W形溢料井20的設計,使注塑材料的熔接痕形成於注塑產品的非成品位置,便於後期加工去除,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精巧,易於實現。
本發明涉及的溢料井20結構新穎實用,成本低廉,且無需借助額外的輔助設備,應用範圍廣泛,可應用於醫療產品、家用電器、汽車配件、公共教育、建築裝修、生活起居、食品包裝、航空航太、軍事武器等各方面的注塑模具100中。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係示範性的,而且係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與範圍內的所有變化涵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顯然“包括”一詞不排除其他器或步驟,單數不排除複數。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定。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在本發明精神內做其它變化,當然,這些依據本發明精神所做的變化,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0:注塑模具
10:注塑型腔
11:進膠口
12:溢出槽
20:溢料井

Claims (10)

  1. 一種注塑模具,其包括一注塑型腔與至少一個溢料井,該注塑型腔上開設有複數進膠口,該溢料井設於兩個該進膠口之間並與該注塑型腔連通,該溢料井包括一凹陷部、一彎折段、兩個過渡段及一溢料部,該凹陷部位於該彎折段與該溢料部之間,該彎折段的中部設有一凸起部,兩個該過渡段分別設於該彎折段的兩端,其中,由任一該進膠口注入的注塑材料可沿其中一個該過渡段進入該彎折段,且遠離該溢料部的部分注塑材料流向該凸起部,並與沿另一個該過渡段進入的注塑材料匯集,朝該溢料部方向移動,將靠近該溢料部的部分注塑材料在匯集或形成部分熔接痕時,沖至該溢料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凹陷部包括第一主體,及分別設於該第一主體兩端的第一連接面與第二連接面,該溢料部連接於該第一連接面,該彎折段傾斜連接於該第二連接面,該第二連接面呈W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彎折段包括對稱地設於該凸起部兩端的第一俯衝層與第二俯衝層、及位於該第一俯衝層或該第二俯衝層遠離該第一主體且靠近該凸起部的一端的頂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俯衝層、該第二俯衝層分別與該第一主體之間傾斜角度θ範圍均為:120°<θ<145°。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過渡段包括第二主體、及分別設於該第二主體兩端的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該第一接觸部連接該第一俯衝層或該第二俯衝層,該第一接觸部沿分別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為H,該第二接觸部沿分別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為h,該第一接觸部的高度H與第二接觸部的高度h之間的關係滿足:1.2h<H<1.5h。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接觸部沿垂直於該 注塑材料流動方向且平行於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厚度為a,該彎折段沿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且平行於該第一主體的方向與該第一連接面之間的厚度為A,該第一接觸部的厚度a與該彎折段與該第一連接面之間的厚度為A之間的關係滿足:A=2a。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二主體包括升降段,該升降段連接於該第一接觸部,該升降段沿朝向第一接觸部的方向的高度逐漸遞增,且高度由h遞增為H,該升降段沿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的長度為b,兩個該升降段之間沿平行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的長度為B,該升降段的長度b與兩個該升降段之間的長度B之間的關係滿足:B=2b。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二主體還包括連接於該第二接觸部及該升降段的穩定段,該穩定段沿垂直於該注塑材料流動方向與該第一主體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為h。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第一接觸部的厚度a與該升降段的長度b之間的關係滿足:2a<b<3a。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注塑模具,其中,該凸起部朝向該第一主體中部設置。
TW108120376A 2019-06-06 2019-06-12 注塑模具 TWI7150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0339.7A CN112045941B (zh) 2019-06-06 2019-06-06 注塑模具
CN201910490339.7 2019-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5336A TW202045336A (zh) 2020-12-16
TWI715063B true TWI715063B (zh) 2021-01-01

Family

ID=73608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376A TWI715063B (zh) 2019-06-06 2019-06-12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45941B (zh)
TW (1) TWI71506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2998A1 (ja) * 2014-12-09 2016-06-16 Nok株式会社 ロールの成形用金型
WO2018107850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机壳、机壳坯件及制造其的模具组件
CN207549317U (zh) * 2017-12-08 2018-06-29 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高压护套模具改进结构
TWM565119U (zh) * 2018-04-25 2018-08-1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強度長纖維強化熱塑性塑膠射出成型模具結構
CN207915934U (zh) * 2018-01-25 2018-09-28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8394A (zh) * 2011-07-14 2012-01-25 苏州腾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少偏心的流道
CN202896466U (zh) * 2012-09-27 2013-04-24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进胶表面无泡面的塑胶件
CN104416710A (zh) * 2013-08-20 2015-03-18 湖北双鸥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汽车软质方向盘发泡成型模具型腔排气溢料装置
CN206326809U (zh) * 2016-12-24 2017-07-14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CN108621377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加工方法
CN207789644U (zh) * 2018-01-23 2018-08-31 东莞市伟峰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无痕注塑模具
CN109795078A (zh) * 2018-12-30 2019-05-24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溢料井的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2998A1 (ja) * 2014-12-09 2016-06-16 Nok株式会社 ロールの成形用金型
WO2018107850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机壳、机壳坯件及制造其的模具组件
CN207549317U (zh) * 2017-12-08 2018-06-29 厦门宏阳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高压护套模具改进结构
CN207915934U (zh) * 2018-01-25 2018-09-28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TWM565119U (zh) * 2018-04-25 2018-08-11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強度長纖維強化熱塑性塑膠射出成型模具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45941A (zh) 2020-12-08
TW202045336A (zh) 2020-12-16
CN112045941B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36610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43650A1 (en) Cas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857615B2 (en) Injection mold having a buffer region
CN101417484A (zh) 一种砼填充芯模用成型模具
CN107198304A (zh) 防水拉链的制造方法
CN102166811B (zh) 注射成型用模具
TWI715063B (zh) 注塑模具
CN211842876U (zh) 金属嵌件及封胶结构
US20210069950A1 (en) Insert to reduce weld line appearance defect in injection molding
JP2019030891A (ja) 金属成形用鋳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58642A (ja) 導光板及び金型
JP2016203579A (ja) 樹脂光学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64579A (ja) 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TWI618625B (zh) 物件的製法及其製品
CN209111397U (zh) 一种模具
CN105984076A (zh) 一种双色注塑成型外壳及注塑模具
JP6422729B2 (ja) 樹脂成形品
JP6830982B2 (ja) 2色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03438461U (zh) 一种模内注塑产品
WO2013035625A1 (ja) 金型
WO2017169490A1 (ja) 射出成形金型、射出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品
JP6880395B2 (ja) 射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909635B2 (ja) 樹脂成形体の成形方法
CN207354747U (zh) 壳体和移动终端
CN206796400U (zh) 一种能在任意产品上做潜浇口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