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3772B - 剝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剝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3772B TWI713772B TW106125684A TW106125684A TWI713772B TW I713772 B TWI713772 B TW I713772B TW 106125684 A TW106125684 A TW 106125684A TW 106125684 A TW106125684 A TW 106125684A TW I713772 B TWI713772 B TW I71377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lm
- cutting
- peeling
- cutting blade
- peeled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1/00—Machines for separating superposed we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63/0013—Removing ol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剝離方法係自具備基板及光學膜片之積層體剝離前述光學膜片者,前述光學膜片係以相對於光學膜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將其切斷而形成且具有因該切斷而形成之4個端緣,以在前述端緣中至少一者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將光學膜片自積層體剝離之剝離方法。
先前,作為應用於圖像顯示裝置之圖像顯示部之面板,已知悉液晶顯示面板及有機EL顯示面板等。作為該等面板係使用積層體,該積層體具有:由硬質玻璃板等形成之基板、及經由黏著劑接著於該基板之一個面或正背兩個面之偏光板片(偏光膜片)的光學膜片。 該種積層體係藉由將光學膜切斷為矩形狀而形成之光學膜片接著於基板而製造,在製造後進行檢查而形成。如此,接著於基板之光學膜片通常較基板更小地形成。在上述檢查中,存在發現所接著之光學膜片之污垢或破損、及空氣或異物混入該光學膜片與基板之間等之不良狀況之情形。在此情形下,藉由自液晶顯示面板等剝離光學膜片而獲得之基板可再利用於另一液晶顯示面板等之製造。如此般剝離光學膜片一般被稱為重加工。 另一方面,在如上述般自積層體剝離光學膜片時存在光學膜片在剝離時破裂(斷裂),其一部分殘存於基板上之情形。此處,如通常所周知般,接著於基板之光學膜片係原本未預定剝離者,以不容易被剝離之方式以牢固之接著力接著於基板。因而,若意圖自基板剝離光學膜片,則對光學膜片施加較大的力,因該力之施加方式而導致光學膜片破裂。近年來,尤其是光學膜片之薄型化日新月異,而光學膜片變得更容易破裂。 因而,業界提案一種在抑制膜之斷裂下自積層體剝離該膜的方法。 例如,提案如下之方法,其係自具備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之容易斷裂之膜的積層體剝離該膜者,係在該容易斷裂之膜之整面貼附黏著片材,而將該膜與該黏著片材一起剝離(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8825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如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剝離方法般在光學膜片之整面接著黏著片材耗時費力。 且,即便是在光學膜片之整面接著黏著片材之情形下,仍有在剝離光學膜片時發生斷裂之虞。 本發明鑒於上述事態,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在抑制光學膜片斷裂下簡便地自基板剝離該光學膜片的剝離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針對上述課題本發明人等深入研究之結果,本發明人等發現:根據於在利用切斷刀切斷光學膜時與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相對於光學膜之相對的移動方向,存在如在剝離光學膜片時該光學膜片不易斷裂的剝離方向。 具體而言,本發明人等製作將光學膜切斷而具有4個端緣之矩形狀之光學膜片,並將獲得之光學膜片貼附於基板而形成積層體,並調查了自該積層體剝離光學膜片時之光學膜片之破裂狀況。 其結果為,本發明人等發現:在光學膜片之一個端緣中形成因切斷而傾斜並朝外側突出之毛刺(小片部),藉此產生鋸齒紋,若以產生如逆著該鋸齒紋之張力之方式剝離光學膜片,則光學膜片變得容易破裂。 進而,本發明人等查明:上述之小片部以朝向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之上述移動方向而傾斜之方式突出。 而且,本發明人等發現藉由以在光學膜片之一個端緣之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之上述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剝離光學膜片,而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施加之張力不會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抑制以該鋸齒紋為起點之光學膜片之破裂,從而完成本發明。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剝離方法係自具備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之一個面上之光學膜片的矩形狀之積層體剝離前述光學膜片者;且 前述光學膜片係以相對於光學膜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切斷該光學膜而形成,且具有因該切斷而形成之4個端緣; 以在前述4個端緣中至少一者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在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之4個端緣自一個角部依次係第1、第2、第3及第4端緣,且夾著前述一個角部之2個端緣的是前述第1及第4端緣; 前述第1及第4端緣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一個角部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 以在前述第1及第4端緣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前述一個角部為剝離起點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在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的是, 前述第2端緣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第1端緣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且前述第3端緣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第4端緣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 繼前述第1及第4端緣,進而以在前述第2及第3端緣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前述一個角部為剝離起點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在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係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前述切斷刀切斷而形成,即: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和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成為相反之方向之方式旋轉。 在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係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前述切斷刀切斷而形成,即: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和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旋轉。 在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係由不旋轉之前述切斷刀切斷而形成。 在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係偏光板;且 前述光學膜片係偏光板片。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說明。 首先,針對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被剝離光學膜片之積層體進行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積層體30具有:矩形狀之基板31、及接著於該基板31之一個面31a上之矩形狀之光學膜片33。 基板31較光學膜片33更大地形成。 作為基板31可例舉例如硬質玻璃等。 光學膜片33利用第1接著劑(未圖示)接著於基板31之一個面(上表面)31a。光學膜片33以下述順序鄰接地具有4個端緣34a、34b、34c、34d,該等端緣之交點構成4個角部35a、35b、35c、35d。具體而言,第1端緣34a與第4端緣34d之交點構成角部35a,第1端緣34a與第2端緣34b之交點構成角部35b,第2端緣34b與第3端緣34c之交點構成角部35c,第3端部34c與第4端緣34d之交點構成角部35d。 作為光學膜片33可例舉例如偏光板片、相位差膜片、亮度增強膜等。 在其等中,在例如光學膜片33為偏光板片33之情形下,如圖3所示,具體而言,偏光板片33具備例如:偏光件41、分別形成於偏光件41之兩個面之具有第2接著劑之接著劑層43、及分別積層於該等接著劑層43之保護膜45。 此外,如上述般,在圖3中顯示偏光板片33具有偏光件41、及積層於其兩個面之保護膜45的態樣,但此外,亦能夠採用偏光板片33具有偏光件41、及僅積層於其一個面之保護膜45的態樣。 上述之光學膜片33之厚度無特別限定,可適宜地設定。惟,例如,存在光學膜片33之厚度越小,則強度降低而光學膜片33越容易破裂之傾向,另一方面,存在厚度越大,則強度增加而光學膜片33越不易破裂之傾向。因而,在例如光學膜片33之厚度為200 μm以下,較佳的是90 μm以下,更佳的是50 μm以下時可較佳地應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如此般由於即便是厚度比較小時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仍不易破裂,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變得更有用。 又,光學膜片33之材質無特別限定。惟,如後述般,光學膜片33係偏光板片33,在該偏光板片33容易破裂,尤其是該偏光板33中之保護膜45之材質容易破裂之情形下,可較佳地應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 在光學膜片33係如圖3所示之偏光板片33之情形下,作為偏光件41可例舉藉由將聚乙烯醇系膜染色、延伸而形成之偏光件。 偏光件41之厚度通常為2~30 μm左右。 作為第1及第2接著劑可例舉先前周知之接著劑。 作為保護膜45可例舉包含三乙醯纖維素等之纖維素樹脂、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降冰片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及其等之混合物等的膜。 如上述之保護膜45之厚度通常為20~60 μm左右。 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所使用之積層體30中,如上述般,光學膜片33利用第1接著劑接著於基板31之上表面31a上,光學膜片33相對於基板31之接著力(亦即第1接著劑之接著力)通常為5~15 N/25 mm。若接著力在該範圍內,則光學膜片33可相對於基板31被比較牢固地接著。又,即便在剝離如上述般牢固地接著之光學膜片33時,仍可抑制光學膜片33之破裂。因而,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適用於具有上述範圍內之接著力的積層體30。 上述之接著力係利用AUTOGRAPH(精密萬能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製)以拉伸速度300 mm/min朝90°方向將光學膜片33自基板31剝離而測定之值。 如圖4及圖5所示,光學膜片33可利用切斷刀60切斷帶狀之光學膜50而形成。又,可行的是,在光學膜片33為偏光板片33之情形下,作為帶狀之光學膜50採用如上述般由偏光件41、接著劑層43及保護膜45積層而成之帶狀之積層膜(偏光板)50,藉由利用切斷刀60切斷該積層膜而形成光學膜片33。 自上述積層體30剝離光學膜片33之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係自具備基板31、及接著於該基板31之一個面(上表面)31a上之光學膜片33的矩形狀之積層體30剝離前述光學膜片33者;且 前述光學膜片33係以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60切斷該光學膜50而形成,且具有因該切斷而形成之4個端緣34a至34d; 以在前述端緣34a至34d中至少一者之前述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相對於前述光學膜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自前述基板31剝離前述光學膜片33。 具體而言,根據用於形成端緣34a至34d之切斷時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決定剝離起點P,而自該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 此處,於在上述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係在切斷時之切斷刀60投影至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時之移動方向。具體而言,上述移動方向可以朝向上述行走方向之上游側之方向、或朝向下游側之方向表示。 例如,光學膜片33係如以下般形成為矩形狀,且具有4個端緣34a至34d。具體而言,帶狀之光學膜50藉由被沿其長邊方向相對於該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60切斷而形成中間體,再者,該中間體藉由被沿光學膜50之寬度方向(與其長邊方向垂直之方向)相對於該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60切斷而形成光學膜片33。 切斷刀60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法無特別限定,可適宜地設定。例如,可採用以下方法,即:使用先前周知之機構固定光學膜50(設定為不行走之狀態),僅使切斷刀60行走,或固定切斷刀60(設定為不行走之狀態),僅使光學膜50行走,抑或使光學膜50及切斷刀60之兩者行走。 作為切斷刀60可例舉在直線狀之端緣具有刃部之平刀、及在圓形狀之周端緣具有刃部之圓刀等。 且,切斷刀60可為以刃部不旋轉之狀態行走之切斷刀,亦可為刃部一面驅動旋轉或自由旋轉一面行走之切斷刀。 作為利用如上述之切斷刀60之切斷可例舉例如下述之3個態樣。 態樣(1):可例舉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旋轉刀切斷之態樣,即:以在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與該切斷刀60之上述行走方向成為相反之方向之方式旋轉。針對上述之旋轉刀可採用例如利用旋轉驅動一面旋轉一面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圓刀、或利用自由旋轉一面旋轉一面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圓刀(如上述之旋轉係如例如圖5所示,此處將如圖5所示之旋轉稱為正轉)。 態樣(2):可例舉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旋轉刀切斷之態樣,即:以在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與該切斷刀60之上述行走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旋轉。針對上述之旋轉刀可採用例如利用旋轉驅動一面旋轉一面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圓刀(如上述之旋轉係如例如圖9所示,此處將如圖9所示之旋轉稱為逆轉)。 態樣(3):可例舉由以不旋轉之狀態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60切斷之態樣(如上述般不旋轉之刀係如例如圖11所示,此處將如圖11所示之切斷刀稱為固定刀)。作為上述之切斷刀可例舉平刀或圓刀。 態樣(1)之情形 如圖5所示,在切斷刀60一面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一面切斷光學膜50時,在切斷刀60中於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處,刃部以在與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向(圖5之虛線箭頭、右方向)相反之方向(圖5之實線箭頭、左方向)上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移動之方式旋轉(正轉)。 在該行走時,切斷刀60在與上述行走方向為相反之方向上一面刮擦且切斷光學膜50一面移動,藉此將光學膜50切開。 在因該切斷而形成之端緣34a至34d如圖6所示般形成毛刺(小片部)71,該毛刺(小片部)71朝向與行走方向相反之方向亦即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而朝外側突出。藉此,在端緣34a至34d產生鋸齒紋。 此處,若對該小片部71自其前端側朝向根部側施加力,則該小片部71捲起,伴隨著該捲起易於在光學膜片33發生破裂。亦即,若在逆著鋸齒紋之方向上剝離光學膜片33,則易於在光學膜片33發生破裂。 例如,在圖6中,若自角部35c剝離光學膜片33,則端緣34a至34d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實線箭頭)成為相反之方向。因而,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33施加之張力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以該鋸齒紋為起點而光學膜片33容易破裂。 相對於此,在圖6中,若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則在端緣34a至34d之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實線箭頭)成為相同之方向。因而,在此一情形下,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33施加之張力不會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不易以該鋸齒紋為起點而破裂。因而,藉由如上述般剝離光學膜片33,而可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斷裂。 此外,在如圖7、及圖8所示般經切斷之光學膜片33中亦與上述圖6之情形相同地,若在圖7中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在圖8中以角部35a(或角部35c)為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則不易發生斷裂。 態樣(2)之情形 如圖9所示,在切斷刀60一面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一面切斷光學膜50時,在切斷刀60中於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處,刃部以在與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向(圖9之虛線箭頭、右方向)相同之方向(圖9之實線箭頭、右方向)上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移動之方式旋轉(逆轉)。 在該行走時,切斷刀60在上述行走方向上一面刮擦且在厚度方向上切斷光學膜50一面移動,藉此將光學膜50切開。 在因該切斷而形成之端緣34a至34d如圖10所示般形成毛刺(小片部)71,該刺(小片部)71朝向行走方向亦即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而朝外側突出。藉此,在端緣34a至34d產生鋸齒紋。 此處,若如前述般對該小片部71自其前端側朝向根部側施加力,則該小片部71捲起,伴隨著該捲起易於在光學膜片33發生破裂。亦即,若在逆著鋸齒紋之方向上剝離光學膜片33,則易於在光學膜片33發生破裂。 在本態樣中,在例如圖10中,若自角部35c剝離光學膜片33,則端緣34a至34d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實線箭頭)成為相反之方向。因而,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33施加之張力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以該鋸齒紋為起點而光學膜片33容易破裂。 相對於此,在圖10中,若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則在端緣34a至34d之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實線箭頭)成為相同之方向。因而,在此一情形下,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33施加之張力不會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不易以該鋸齒紋為起點而破裂。因而,藉由如上述般剝離光學膜片33,而可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斷裂。 態樣(3)之情形 如圖11所示,在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時,在不旋轉之切斷刀60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處,刃部在與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向(圖11之虛線箭頭、右方向)相同之方向(圖11之實線箭頭、右方向)上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移動(固定)。 在該行走時,切斷刀60在上述行走方向上一面刮擦且切斷光學膜50一面移動,藉此將光學膜50切開。 在因該切斷而形成之端緣34a至34d如圖12所示般形成毛刺(小片部)71,該毛刺(小片部)71朝向行走方向亦即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而朝外側突出。藉此,在端緣34a至34d產生鋸齒紋。 此處,若如前述般對該小片部71自其前端側朝向根部側施加力,則該小片部71捲起,伴隨著該捲起易於在光學膜片33發生破裂。亦即,若在逆著鋸齒紋之方向上剝離光學膜片33,則易於在光學膜片33發生破裂。 在本態樣中,在例如圖12中,若自角部35c剝離光學膜片33,則端緣34a至34d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實線箭頭)成為相反之方向。因而,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33施加之張力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以該鋸齒紋為起點而光學膜片33容易破裂。 相對於此,在圖12中,若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則在端緣34a至34d之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實線箭頭)成為相同之方向。因而,在此一情形下,在剝離時對光學膜片33施加之張力不會逆著上述鋸齒紋,其結果為,不易以該鋸齒紋為起點而破裂。因而,藉由如上述般剝離光學膜片33,而可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斷裂。 又,如上述態樣(1)至(3)所示般,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的是, 光學膜片33中至少第1及第4端緣34a、34d係以在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該一個角部35a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 以在第1及第4端緣34a、34d之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朝向與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切斷刀60之移動方向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自基板31剝離光學膜片33。 此外,遠離上述角部35a之方向相當於朝向與角部35a為相反之側的方向。更具體而言,在第1端緣34a中,遠離上述角部35a之方向相當於朝向與角部35a為相反側之角部35b的方向,在第4端緣34d中,遠離上述角部35a之方向相當於朝向與角部35a為相反側之角部35d的方向。 如此,若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則至少在緊接著剝離開始後的第1及第4端緣34a、34d,能夠以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朝向和在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相同之方向之方式剝離光學膜片33,藉此,可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破裂。 因而,可更確實地在抑制光學膜片33斷裂下剝離光學膜片33。 再者,如上述態樣(1)至(3)所示般,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更佳的是, 光學膜片33之第2端緣34b係以在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第1端緣34a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且第3端緣34c係以與光學膜50接觸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第4端緣34d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 繼第1及第4端緣34a、34d,進而以在第2及第3端緣34b、34c之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自基板31剝離光學膜片33。 在此一情形下,不單單在緊接著剝離開始後的第1及第4端緣34a、34d中,在分別與其等連續之第2及第3端緣34b、34c中亦然,能夠朝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相同之方向剝離光學膜片33。藉此,可更加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破裂。 因而,可進一步確實地在抑制光學膜片33斷裂下剝離光學膜片33。 此外,即便不是如上述般在所有之4個端緣34a至34d中,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為相同之方向,只要係在4個端緣34a至34d中至少一者中,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為相同之方向即可。且,若在4個端緣34a至34d中之更多個端緣中,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為相同之方向,則可更加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破裂。 針對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所使用之較佳之剝離裝置1,一面參照圖13至圖16一面進行說明。此外,在圖13至圖16中顯示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自基板31剝離光學膜片33之態樣。 如圖13、及圖14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剝離裝置1具備:載台構件3,其載置積層體30;滾筒狀之剝離輔助構件7;及剝離構件5,其保持自積層體30剝離且由剝離輔助構件7剝離之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而進一步依次剝離該光學膜片33。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之剝離裝置1具備以下之剝離構件5作為剝離構件5,即:捲繞自積層體30剝離且藉由剝離輔助構件7而彎曲之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且利用旋轉一面進一步剝離光學膜片33一面依次將其捲取。 載台構件3係在直至自積層體30剝離完畢全部光學膜片33之期間載置積層體30的台。 剝離輔助構件7使光學膜片33自基板31剝離,且一面使經剝離之光學膜片33彎曲一面將其朝後端側導引。作為上述之剝離輔助構件7可例舉滾筒體。 剝離構件5捲繞經剝離之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在該狀態下利用旋轉一面進一步剝離光學膜片33一面依次將其捲取。 作為如上述之剝離構件5可例舉例如接收馬達等之驅動裝置17之驅動而旋轉之滾筒等。 且,在剝離構件5中,利用接著膠帶(未圖示)等固定上述經剝離之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 此外,在圖13中,光學膜片33係與上述第1接著劑(未圖示)一起自基板31剝離。 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上述剝離裝置1自積層體30剝離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該經剝離之部分一面被剝離輔助構件7彎曲一面被朝後端側導引,並捲繞於剝離構件5。在該狀態下,藉由剝離構件5旋轉,而自基板31依次剝離且捲取光學膜片33。 所謂自積層體30剝離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係例如以下般進行。具體而言,作業者以其手指抓住在前端具有刃部之剝離用刀(未圖示)等,藉由將上述剝離用刀插入積層體30之基板31與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之間而剝離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更具體而言,作業者將上述剝離用刀插入接著於光學膜片33之基板31側之面33b之上述第1接著劑(未圖示)與基板31之間,而將光學膜片33與上述第1接著劑一起剝離。 又,作業者將經剝離之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捲掛於剝離構件5係例如以下般進行。具體而言,作業者係藉由將經剝離之光學膜片33之角部35a捲繞於剝離構件5之周面並以接著膠帶(未圖示)等將其固定於該周面而進行上述捲掛。 而後,若自圖14所示之狀態起利用剝離構件5一面進一步剝離光學膜片33一面依次將其捲取,則進一步進行光學膜片33之剝離,隨著該剝離之進行,如圖15、及圖16所示,積層體30朝與剝離方向X相反之側(參照圖15、及圖16之中空箭頭)依次移動。亦即,積層體30相對於載台構件3相對地移動。更具體而言,積層體30在載台構件3上滑動。如圖16所示,若最終剝離完畢全部光學膜片33而基板31完全露出,則積層體30停止移動。 如此,使光學膜片33自積層體30剝離。 如此,圖13至圖16顯示自角部35a剝離光學膜片33之態樣,但自其他之角部35b至35d剝離之情形亦相同地可自基板31剝離光學膜片33。 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步驟中,可行的是,如前述般, 藉由如上述般利用切斷刀切斷帶狀之光學膜50而形成光學膜片33; 藉由將形成之光學膜片33接著於基板31之一個面31a上而形成積層體30; 自形成之積層體30如前述般剝離光學膜片33。 又,可使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步驟實施包含以下步驟之光學膜之製造方法: 藉由如上述般利用切斷刀切斷帶狀之光學膜50而形成光學膜片33之步驟; 藉由將形成之光學膜片33接著於基板31之一個面31a上而形成積層體30之步驟; 自形成之積層體30如前述般剝離光學膜片33之步驟。 此外,該光學膜之製造方法可包含在光學膜33被剝離之基板31之前述一個面31a上接著另一新的光學膜片33之步驟。 如上述般,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係自具備基板31、及接著於該基板31之一個面31a上之光學膜片33的矩形狀之積層體30剝離前述光學膜片33者;且 前述光學膜片33係以相對於光學膜50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60切斷該光學膜50而形成,且具有因該切斷而形成之4個端緣34a至34d; 以在該4個端緣34a至34d中至少一者之前述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相對於前述光學膜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自前述基板31剝離前述光學膜片33。 根據上述之構成,在4個端緣34a至34d中至少一個端緣,能夠在剝離光學膜片33時施加之張力在不逆著光學膜50之切斷時產生之鋸齒紋下剝離光學膜片33。藉此,可抑制以鋸齒紋為起點之光學膜片33之破裂。 因而,可在抑制光學膜片33斷裂下剝離光學膜片33。且,由於即便不將黏著片材貼合於光學膜片33仍可抑制斷裂,故剝離是為簡便。 因而,可在抑制光學膜片33破裂下簡便地自基板31剝離該光學膜片33。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33之4個端緣34a至34d自一個角部35a依次係第1、第2、第3及第4端緣34a、34b、34c、34d,且夾著前述一個角部35a之2個端緣的是前述第1及第4端緣34a、34d; 前述第1及第4端緣34a、34d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一個角部35a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 以在前述第1及第4端緣34a、34d之前述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之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前述一個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自前述基板31剝離前述光學膜片33。 根據上述之構成,若以上述一個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剝離光學膜片33,則至少在緊接著剝離開始後的第1及第4端緣34a、34d,能夠以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朝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相同之方向之方式剝離光學膜片33,藉此,可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破裂。 因而,可更確實地在抑制光學膜片33斷裂下剝離光學膜片33。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 前述第2端緣34b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第1端緣34a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且前述第3端緣34c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第4端緣34d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 繼前述第1及第4端緣34a、34d,進而以在前述第2及第3端緣34b、34c之前述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前述一個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自前述基板31剝離前述光學膜片33。 根據上述之構成,若以上述一個角部35a為剝離起點剝離光學膜片,則不單單在緊接著剝離開始後的第1及第4端緣34a、34d中,在分別與其等連續之第2及第3端緣34b、34c中亦然,能夠朝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之上述移動方向相同之方向剝離光學膜片33。藉此,可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破裂。 因而,可進一步確實地在抑制光學膜片33斷裂下剝離光學膜片33。 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33係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前述切斷刀60切斷而形成,即: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方向和與前述切斷刀60相對於前述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成為相反之方向之方式旋轉。 又,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33係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前述切斷刀60切斷而形成,即: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60之前述移動方向和與前述切斷刀60相對於前述光學膜50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旋轉。 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片33係由不旋轉之前述切斷刀60切斷而形成。 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可行的是, 前述光學膜50係偏光板50; 前述光學膜片33係偏光板片33。 根據上述之構成,由於在特別期待薄型化、且在剝離時存在容易斷裂之傾向之偏光板片33之剝離時,可在抑制其斷裂下簡便地自基板31剝離該偏光板片33,故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變得更有用。 如上述般,根據本實施形態提供一種可在抑制光學膜片33斷裂下簡便地自基板31剝離該光學膜片33的剝離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係如上述般者,但本發明之剝離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顯示了使用具有1片刀之切斷刀60之態樣。然而,除此以外,在本發明中可如圖17所示般採用以下之態樣,即:將切割機用作切斷刀60,該切割機構成為使圓形之上刀60a及下刀60b一面在彼此對向之面以其外周緣接觸一面旋轉,而進行插通於前述上刀60a與下刀60b之間之光學膜50之切斷。在使用上述之切割機之情形下,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處,由於2片刀朝相同方向移動,故只要根據其移動方向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地決定剝離起點即可。此外,在圖17中顯示切割機正轉之態樣,但亦可採用切割機之上刀60a及下刀60b與圖17逆向地旋轉(逆轉)之態樣,且還可採用切割機之上刀60a及下刀60b不旋轉之態樣。 其次,一面顯示實施例,一面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 作為光學膜片33係使用保護膜45經由具有第2接著劑之接著劑層43積層於偏光件41之兩個面而形成之偏光板片33(厚度:約100 μm)。作為積層體30係使用基板31經由第1接著劑積層於上述之偏光板片33之一個保護膜45而形成之積層體30。 更具體而言,藉由從將保護膜45經由具有第2接著劑之接著劑層43積層於偏光件41之兩個面、將隔離件(未圖示)經由第1接著劑積層於該保護膜45中之一個保護膜45、將表面保護膜(未圖示)經由第3接著劑積層於另一保護膜45而形成之市售品(TEG1465DU、日東電工社製)剝離隔離件並積層於基材31,之後,將表面保護膜與第3接著劑一起剝離,而形成積層體30。 又,偏光板片33係如以下般形成。具體而言,使用具有彼此交叉之2片圓形刀之切割機即切斷刀60,該切斷刀60係如圖17所示般以正轉被驅動旋轉,且在被固定而不行走之狀態下,藉由使帶狀之偏光板50行走而切斷,藉此形成中間體。因該切斷而形成之2個端緣相當於沿偏光板片33之長邊方向之端緣34a、34c。因該切斷而如圖18所示般在端緣34a、34c形成如朝向圖18之右方向傾斜且突出的小片部71,藉此形成有鋸齒紋。 其次,將具有1片圓形刀之切斷刀用作切斷刀60,該切斷刀60藉由如圖9所示般一面以正轉被驅動旋轉一面行走而切斷被固定而不行走之狀態(靜止)的上述中間體,藉此形成有偏光板片33。因該切斷而形成之2個端緣相當於沿偏光板片33之短邊方向之端緣34b、34d。因該切斷而在端緣34b、34d形成有如朝向圖18之上方向傾斜且突出的鋸齒紋。在圖19中顯示此時之偏光板片33之一個端緣之相片,在圖20中顯示圖19之部分放大圖。 使用圖13、及圖14所示之剝離裝置1,分別以各角部35a至35d為剝離起點PA至PD自積層體30朝向位於各自之對角之角部剝離偏光板片33。利用目視觀察此時之偏光板片33之破裂之狀況。 而且,在各1次之剝離中,將偏光板片33未破裂之情形作為能夠良好地剝離而以「OK」表示,將偏光板片33破裂之情形作為無法良好地剝離而以「NG」表示。將其重複10次(實驗例1至10),將10次中之剝離良好地完成之實驗例之數目的百分率作為剝離成功率算出。在表1中顯示結果。 此外,將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A自該角部35a朝向位於其對角之角部35c的剝離方向設定為剝離方向A。 將以角部35b為剝離起點PB自該角部35b朝向位於其對角之角部35d的剝離方向設定為剝離方向B。 將以角部35c為剝離起點PC自該角部35c朝向位於其對角之角部35a的剝離方向設定為剝離方向C。 將以角部35d為剝離起點PD自該角部35d朝向位於其對角之角部35b的剝離方向設定為剝離方向D。 [表1]
如表1所示,可知:在4個端緣34a至34d中,偏光板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偏光板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相對於偏光板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的端緣之數量越多,則越抑制在剝離時偏光板片33之斷裂。 亦即,可知:光學膜片33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切斷時與光學膜50接觸之部分之切斷刀60相對於光學膜50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的端緣之數量越多,則越抑制在剝離時光學膜片33斷裂。 如上述般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亦可在最初預定適宜地組合各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之特徵。且,應考量的是,此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在所有點上皆是例示,並非是限定性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並有意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含義及範圍內之任何變更。 [關聯申請案之相互參照] 本發明申請案主張2016年8月2日申請之日本發明專利申請2016-151869號之優先權,其內容藉由被引用而編入本發明申請案說明書之記載中。
1‧‧‧剝離裝置
3‧‧‧載台構件
5‧‧‧剝離構件
7‧‧‧剝離輔助構件
30‧‧‧積層體
31‧‧‧基板
31a‧‧‧面
33‧‧‧光學膜片
33a‧‧‧上表面
33b‧‧‧面
34a‧‧‧端緣/第1端緣
34b‧‧‧端緣/第2端緣
34c‧‧‧端緣/第3端緣
34d‧‧‧端緣/第4端緣
35a‧‧‧角部
35b‧‧‧角部
35c‧‧‧角部
35d‧‧‧角部
41‧‧‧偏光件
43‧‧‧接著劑層
45‧‧‧保護膜
50‧‧‧光學膜
60‧‧‧切斷刀
60a‧‧‧上刀
60b‧‧‧下刀
71‧‧‧毛刺/小片部
A‧‧‧剝離方向
B‧‧‧剝離方向
C‧‧‧剝離方向
D‧‧‧剝離方向
P‧‧‧剝離起點
PA‧‧‧剝離起點
PA‧‧‧剝離起點
PC‧‧‧剝離起點
PD‧‧‧剝離起點
X‧‧‧剝離方向
圖1係顯示應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之積層體之概略俯視圖。 圖2係顯示圖1之積層體之層構成之一例的概略側視圖。 圖3係顯示圖1之積層體中光學膜片之層構成之一例的概略側視圖。 圖4係顯示切斷光學膜之一個態樣之概略立體圖。 圖5係顯示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之旋轉方向(正轉)及行走方向之一個態樣的概略側視圖。 圖6係示意性地顯示因圖5之切斷而在光學膜片之端緣產生之鋸齒紋之形狀的概略俯視圖。 圖7係顯示在切斷刀在另一行走方向上行走並切斷光學膜之態樣中,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之旋轉方向(正轉)及行走方向之一個態樣的概略側視圖。 圖8係顯示在切斷刀在另一行走方向上行走並切斷光學膜之態樣中,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之旋轉方向(正轉)及行走方向之一個態樣的概略側視圖。 圖9係顯示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之旋轉方向(逆轉)及行走方向之一個態樣的概略側視圖。 圖10係示意性地顯示因圖9之切斷而在光學膜片之端緣產生之鋸齒紋之形狀的概略俯視圖。 圖11係顯示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固定)之行走方向之一個態樣的概略側視圖。 圖12係示意性地顯示因圖11之切斷而在光學膜片之端緣產生之鋸齒紋之形狀的概略俯視圖。 圖13係顯示將自剝離起點剝離之光學膜片捲掛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所使用之剝離裝置之狀態的概略俯視圖。 圖14係顯示將自剝離起點剝離之光學膜片捲掛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所使用之剝離裝置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15係顯示利用捲取構件之旋轉一面進一步剝離光學膜片一面依次捲取經剝離之光學膜片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16係顯示利用捲取構件之旋轉完全剝離完畢光學膜片之狀態之概略側視圖。 圖17係顯示在使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形態所使用之切斷刀切斷光學膜之態樣中,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之旋轉方向(正轉)及行走方向之一個態樣的概略側視圖。 圖18係顯示在實施例之光學膜片之剝離中,切斷光學膜時之切斷刀之旋轉方向(正轉)及行走方向與剝離方向的概略側視圖。 圖19係自側面方向部分地放大在實施例之光學膜片之端緣產生之鋸齒紋而顯示之相片。 圖20係進一步部分地放大圖19之鋸齒紋產生之區域而顯示之相片。
33‧‧‧光學膜片
34a‧‧‧端緣/第1端緣
34b‧‧‧端緣/第2端緣
34c‧‧‧端緣/第3端緣
34d‧‧‧端緣/第4端緣
35a‧‧‧角部
35b‧‧‧角部
35c‧‧‧角部
35d‧‧‧角部
71‧‧‧毛刺/小片部
P‧‧‧剝離起點
Claims (10)
- 一種剝離方法,其係自積層體剝離光學膜片者,前述積層體為矩形狀之積層體,且具備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之一個面上之前述光學膜片;且前述光學膜片係以相對於光學膜相對地行走之切斷刀切斷該光學膜而形成,且具有因該切斷而形成之4個端緣;以在前述4個端緣中至少一者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 如請求項1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片之4個端緣自一個角部依次係第1、第2、第3及第4端緣,且夾著前述一個角部之2個端緣的是前述第1及第4端緣;前述第1及第4端緣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一個角部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以在前述第1及第4端緣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之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前述一個角部為剝離起點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 如請求項2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第2端緣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第1端緣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且前述第3端緣 係以在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遠離前述第4端緣之方向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繼前述第1及第4端緣,進而以在前述第2及第3端緣之前述光學膜片之剝離方向和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以前述一個角部為剝離起點自前述基板剝離前述光學膜片。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片係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前述切斷刀切斷而形成,即: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和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成為相反之方向之方式旋轉。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片係由以下述方式旋轉之前述切斷刀切斷而形成,即:於在前述切斷時與前述光學膜接觸之部分之前述切斷刀之前述移動方向和前述切斷刀相對於前述光學膜之相對的行走方向成為相同之方向之方式旋轉。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片係由不旋轉之前述切斷刀切斷而形成。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係偏光板;且 前述光學膜片係偏光板片。
- 如請求項4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係偏光板;且前述光學膜片係偏光板片。
- 如請求項5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係偏光板;且前述光學膜片係偏光板片。
- 如請求項6之剝離方法,其中前述光學膜係偏光板;且前述光學膜片係偏光板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51869 | 2016-08-02 | ||
JP2016151869A JP6684180B2 (ja) | 2016-08-02 | 2016-08-02 | 剥離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5177A TW201805177A (zh) | 2018-02-16 |
TWI713772B true TWI713772B (zh) | 2020-12-21 |
Family
ID=6107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5684A TWI713772B (zh) | 2016-08-02 | 2017-07-31 | 剝離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684180B2 (zh) |
KR (1) | KR102351967B1 (zh) |
CN (1) | CN108349677B (zh) |
TW (1) | TWI713772B (zh) |
WO (1) | WO20180257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84811B1 (ko) * | 2019-02-22 | 2024-07-12 | 산진 옵토일렉트로닉스 (난징)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패널의 위치 정렬 장치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26413A (ja) * | 2001-05-07 | 2002-11-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8074573A (ja) * | 2006-09-22 | 2008-04-03 | Casio Comput Co Ltd | フィルム剥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CN101264684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株式会社东芝 | 粘接膜剥离装置以及液晶面板制造方法 |
JP2009078902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Sharp Corp | 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
JP2010247985A (ja) * | 2009-04-20 | 2010-11-04 | Tateyama Machine Kk | フィルム材剥離方法と装置 |
WO2011118458A1 (ja) * | 2010-03-25 | 2011-09-2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剥離方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168661D1 (en) * | 1980-10-17 | 1985-03-14 | Fuji Xerox Co Ltd | Heat transfer recording apparatus |
JPH06246687A (ja) * | 1993-02-25 | 1994-09-06 | I T O:Kk | 精密切断用治具 |
KR101434416B1 (ko) | 2012-12-27 | 2014-08-26 | 전자부품연구원 |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
JP6182805B2 (ja) * | 2013-05-17 | 2017-08-2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
JP2016093868A (ja) * | 2014-11-14 | 2016-05-2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2016
- 2016-08-02 JP JP2016151869A patent/JP66841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7-28 KR KR1020187011572A patent/KR10235196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7-28 CN CN201780003840.5A patent/CN10834967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7-28 WO PCT/JP2017/027398 patent/WO201802576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7-31 TW TW106125684A patent/TWI71377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26413A (ja) * | 2001-05-07 | 2002-11-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08074573A (ja) * | 2006-09-22 | 2008-04-03 | Casio Comput Co Ltd | フィルム剥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CN101264684A (zh) * | 2007-03-16 | 2008-09-17 | 株式会社东芝 | 粘接膜剥离装置以及液晶面板制造方法 |
JP2009078902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Sharp Corp | 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
JP2010247985A (ja) * | 2009-04-20 | 2010-11-04 | Tateyama Machine Kk | フィルム材剥離方法と装置 |
WO2011118458A1 (ja) * | 2010-03-25 | 2011-09-2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剥離方法および剥離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8020866A (ja) | 2018-02-08 |
WO2018025762A1 (ja) | 2018-02-08 |
JP6684180B2 (ja) | 2020-04-22 |
CN108349677B (zh) | 2020-09-01 |
KR20190033463A (ko) | 2019-03-29 |
KR102351967B1 (ko) | 2022-01-18 |
TW201805177A (zh) | 2018-02-16 |
CN108349677A (zh) | 2018-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02444B1 (en) | Optic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
TWI457636B (zh) |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roll-type material grou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8715445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 |
TWI773802B (zh) | 附黏著劑之光學膜之製造方法 | |
JP5591662B2 (ja) | フィルムシート | |
EP243710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 |
JP6101431B2 (ja) |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 |
TWI465792B (zh) | A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09078902A (ja) | 剥離装置および剥離方法 | |
JP561358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6088187B2 (ja) |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 |
TWI713772B (zh) | 剝離方法 | |
TWI753691B (zh) | 光學膜之沖壓裝置、及薄膜製品之製造方法 | |
WO2011114936A1 (ja) | 光学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及び貼合方法 | |
JP2007100029A (ja) | 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粘着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並びに製造方法 | |
TWI697712B (zh) | 剝離方法 | |
JP6276797B2 (ja) | 剥離方法 | |
TWI707314B (zh) | 剝離方法 | |
JP2016130860A (ja) |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