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6077B - 剝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剝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6077B
TWI726077B TW106109915A TW106109915A TWI726077B TW I726077 B TWI726077 B TW I726077B TW 106109915 A TW106109915 A TW 106109915A TW 106109915 A TW106109915 A TW 106109915A TW I726077 B TWI726077 B TW I7260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6884A (zh
Inventor
阿部浩幸
鈴木大悟
中村宜弘
大沢曜彰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6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6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6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607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1/00Machines for separating superposed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63/0013Removing ol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剝離方法,其係自具備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之一面上之第1光學膜之積層體將上述第1光學膜剝離者,且上述第1光學膜具有光軸,於上述第1光學膜之與基材相反之側之外表面,將具有光軸之第2光學膜以該第1光學膜之光軸與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並將上述第1光學膜與上述第2光學膜一起剝離。

Description

剝離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積層體將光學膜剝離之剝離方法。
先前,作為應用於圖像顯示裝置之圖像顯示部之面板,已知有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顯示面板等。作為該等面板,係使用具有利用硬質玻璃板等形成之基板、及經由黏著劑而接著於該基板之一面或兩面之偏光板等具有光軸之光學膜的積層體。 此種積層體係藉由在基板接著光學膜而製造,且於製造後予以檢查。如此般接著於基板之光學膜通常形成為較基板小。於上述檢查中,有發現所接著之光學膜之污染或破損、空氣或異物混入該偏光板與基板之間等不良情況之情形。於此情形時,藉由自液晶顯示面板等將光學膜剝離,而進行將所獲得之基板再利用於其他液晶顯示面板等之製造。如此般將光學膜剝離一般稱為二次加工。 然而,於如此般自積層體將光學膜剝離時,有於剝離時光學膜破裂(斷裂)而其一部分殘留於基板上之情形。此處,如眾所周知般,接著於基板之光學膜係本來未預定予以剝離者,且以不會被輕易剝離之方式以牢固之接著力接著於基板。因此,若欲將光學膜自基板剝離,則對光學膜施加極大之力,因該力之施加方式而導致光學膜破裂。近年來,尤其是光學膜之薄型化不斷推進,而光學膜變得更容易破裂。 因此,提出一種一面抑制膜之斷裂一面自積層體將該膜剝離之方法。 例如,提出一種剝離方法,其係自於基板接著光學膜而成之作為光電面板之積層體將光學膜剝離者,且一面利用基板按壓片按壓光學膜經剝離之基板之表面並且介隔光學膜利用膜按壓輥按壓積層體,一面使該積層體振動,從而將光學膜剝離。根據該剝離方法,可抑制光學膜之斷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2956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即便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剝離方法般一面利用基板按壓片按壓基板並且利用膜按壓輥按壓積層體一面使積層體振動而將光學膜剝離,仍然有該光學膜斷裂之虞。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鑒於上述情況,提供一種能夠一面抑制光學膜破裂一面將該光學膜自基板簡便地剝離之剝離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者等人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有如下情形,即,即便欲使用如上所述之按壓構件將光學膜剝離,光學膜亦斷裂。 為了抑制該斷裂,本發明者等人對補強用膜之應用進行了銳意研究。其結果,發現於積層於基板上之具有光軸之第1光學膜接著有具有光軸之第2光學膜之情形與未接著該第2光學膜之情形相比,第1光學膜不易斷裂。進而,發現於積層於基板上之具有光軸之第1光學膜以彼此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有具有光軸之第2光學膜的情形與以該等光軸平行之方式接著之情形相比,於將第1光學膜與第2光學膜一起自基板剝離時,第1光學膜不易斷裂。 此處,若考慮補強所要剝離之第1光學膜之方面,則較理想為接著與之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作為補強用膜。然而,若為了形成與第1光學膜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而進行切斷,則有產生切割碎屑之虞,去除該切割碎屑亦費事。又,除如此費事以外,亦會導致產生廢棄部分,因此,就成本方面而言亦不理想。 因此,本發明者等人進一步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藉由將如用於光學顯示裝置之一組偏光板般本來以一組之形式使用之光學膜且於各表面側具有黏著層之光學膜中之一者轉用作第1光學膜之剝離(二次加工)時之補強用膜(第2光學膜),可無須特意製作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因此,省去切斷之工夫,成本亦可降低。而且,發現於如此般轉用時,如上所述,與例如使用與作為剝離對象之偏光板對應之偏光板(光軸之延伸方向彼此平行之偏光板)之情形(平行偏光鏡)相比,使用相當於與作為剝離對象之偏光板成對之偏光板(光軸之延伸方向彼此正交)之偏光板之情形(正交偏光鏡)時於剝離時更不易斷裂。 而且,基於該等見解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 一種剝離方法,其係自具備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之一面上之第1光學膜之積層體將上述第1光學膜剝離者,且 上述第1光學膜具有光軸, 於上述第1光學膜之與上述基板相反之側之外表面,將具有光軸之第2光學膜以該第1光學膜之光軸與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且 將上述第1光學膜與上述第2光學膜一起剝離。 於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為, 上述第1及第2光學膜為矩形狀,且 上述第2光學膜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上述第1光學膜大小相同,且構成為於以上述第2光學膜之各角部與上述第1光學膜之各角部分別一致之方式將上述第2光學膜與上述第1光學膜重疊時,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與上述第1光學膜之光軸交叉。 於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為, 上述第2光學膜係與用以接著於上述基板之與上述第1光學膜相反之側之面而與上述基板及上述第1光學膜一起構成光學顯示裝置之膜為相同的膜。 於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 較佳為上述第1及第2光學膜為偏光板。 於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 較佳為以上述第1光學膜之光軸與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以角度89.0~91.0°交叉之方式將上述第2光學膜接著於上述第1光學膜。 於上述構成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為第2光學膜為檢查不良品。 [發明之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一面抑制光學膜破裂一面將該光學膜自基板簡便地剝離之剝離方法。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對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被剝離第1光學膜之積層體進行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積層體30具有矩形狀之基板31、及接著於該基板31之一面31a上之第1光學膜33。 基板31係積層第1光學膜33者,且形成為較第1光學膜33大。 作為基板31,例如可列舉硬質玻璃等。 第1光學膜33係具有光軸之膜。 第1光學膜33只要為具有光軸之光學膜則無特別限定。 第1光學膜33具有4個端緣34a、34b、34c、34d,且該等端緣之交點構成4個角部35a、35b、35c、35d。 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之延伸方向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如圖1所示般其光軸與該第1光學膜33之一端緣34(此處為端緣34b或34d)平行地延伸之態樣。 此處,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該第1光學膜33之一端緣34平行地延伸包括與該一端緣34完全平行地延伸之情形(交叉角度為0°)、及以交叉角度成為±1.0°以內、較佳為成為±0.3°以內之方式延伸之情形。 第1光學膜33藉由第1接著劑(未圖示)而接著於基板31之上表面31a上。 該第1光學膜33之厚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地進行設定。但是,例如,有第1光學膜33之厚度越小則強度越是降低而越容易破損之傾向,另一方面,有其厚度越大則強度越是增加而越不易破損之傾向。因此,例如,於第1光學膜33之厚度為200 μm以下、較佳為9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50 μm以下之情形時,可較佳地應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其原因在於:即便於如此般厚度相對較小之情形時,亦可補強第1光學膜33而使得於剝離時第1光學膜33不易破損,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變得更有用。 作為此種第1光學膜33,例如可列舉偏光板、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等。 於第1光學膜33例如為偏光板33之情形時,如圖3所示,偏光板33具體而言例如具備偏光元件41、分別形成於偏光元件41之兩面之具有第2接著劑之2層接著劑層43、及分別積層於該等2層接著劑層43之2片保護膜45。 再者,如此,於圖3所示之態樣中,表示偏光板33具有偏光元件41、及積層於其兩面之保護膜45之態樣,但除此以外,亦可採用偏光板33具有偏光元件41、及僅積層於其一面之保護膜45之態樣。 作為偏光元件41,可列舉藉由對聚乙烯醇系膜進行染色、延伸而形成者。 偏光元件41之厚度通常為2~30 μm左右。 作為第1及第2接著劑,可列舉先前公知之接著劑。 作為保護膜45,可列舉由選自由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樹脂、聚酯樹脂、聚醚碸樹脂、聚碸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烯烴樹脂、(甲基)丙烯酸樹脂、環狀聚烯烴樹脂(降莰烯樹脂)、聚芳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及該等之混合物等所組成之群中之1種或2種以上形成的膜。 如上所述之保護膜45之厚度通常為20~60 μm左右。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使用之積層體30,如上所述,第1光學膜33藉由第1接著劑而接著於基板31之上表面31a上。第1光學膜33相對於基板31之接著力(即,第1接著劑之接著力)通常為5~15 N/25 mm。若為該接著力,則第1光學膜33可相對於基板31相對牢固地接著。又,即便於將如此牢固地接著之第1光學膜33剝離時,亦可抑制第1光學膜33之破裂。由此,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對具有以上述範圍之接著力接著之基板31與第1光學膜33之積層體30而言較佳。 該接著力係利用自動立體測圖儀(精密萬能試驗機、島津製作所製造)於自基板31將第1光學膜33以拉伸速度300 mm/min朝90°方向剝離時測定之值。 繼而,對本實施形態中接著於第1光學膜33之第2光學膜51進行說明。 第2光學膜51係具有光軸之膜。 第2光學膜51只要為具有光軸之光學膜則無特別限定。 如圖5所示,第2光學膜51具有4個端緣52a、52b、52c、52d,該等端緣之交點構成4個角部53a、53b、53c、53d。 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之延伸方向無特別限定。例如,可採用如圖5所示般其光軸與該第2光學膜51之一端緣52(此處為52a或52c)平行(與端緣52b或52d垂直)地延伸之態樣。 此處,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該第2光學膜51之一端緣52平行包括與該一端緣完全平行地延伸之情形(交叉角度為0°)、及以交叉角度成為±1.0°以內、較佳為成為±0.3°以內之方式延伸之情形。 第2光學膜51以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於該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 作為第2光學膜51,可列舉與第1光學膜33相同者。即,作為第2光學膜51,例如可列舉偏光板、相位差膜、亮度提高膜等。 該第2光學膜51之厚度無特別限定,可適當地進行設定。 第2光學膜51可為利用與第1光學膜33相同種類之材料形成之膜,亦可為種類與第1光學膜33不同之膜。 於第2光學膜51為偏光板51之情形時,可採用與上述偏光板33(參照圖3)相同之構成,例如,如圖4所示,偏光板51具備偏光元件61、分別形成於偏光元件61之兩面之具有第3接著劑之2層接著劑層63、及分別積層於該等2層接著劑層63之2片保護膜65。 再者,如此,於圖4所示之態樣中,表示偏光板51具有偏光元件61、及積層於其兩面之保護膜65之態樣,但除此以外,亦可採用偏光板51具有偏光元件61、及僅積層於其一面之保護膜65之態樣。 作為偏光元件61及保護膜65,可列舉分別與上述偏光元件41及保護膜45相同材質、厚度者。 第1及第2光學膜31、51形成為矩形狀。 第2光學膜51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且構成為於以第1之各角部35a~35d與第2光學膜51之各角部53a~53d(即,第1光學膜33及第2光學膜51之各角部彼此)分別一致之方式使第2光學膜51與第1光學膜33重疊時,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交叉。 此處,第2光學膜51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係指第2光學膜51之各端緣52a~52d之長度與第1光學膜33之各端緣34a~34d之長度相同或者較該第1光學膜33之各端緣34a~34d之長度大未達第1光學膜33之厚度。 如上所述,第2光學膜51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藉此,能夠以第2光學膜51恰好覆蓋第1光學膜33之整面之方式將第2光學膜51接著於第1光學膜33。藉此,可藉由第2光學膜51充分地補強第1光學膜33之整體。 又,藉由構成為於以各角部彼此(各角部35a~35d與各角部53a~53d)分別一致之方式使第2光學膜51與第1光學膜33重疊時,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交叉,而藉由使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恰好重疊便可使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交叉。 由此,剝離作業變得更有效率。 此處,如圖1所示,通常基板31形成為較第1光學膜33大。因此,若第2光學膜51之端緣52a~52d相較第1光學膜33之端緣34a~34d向外側突出,則有產生如下不良情況之虞,即,該第2光學膜51經由第1接著劑而與基板31接著,從而因該接著而妨礙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剝離。又,通常,第1光學膜33係以成為特定之形狀之方式被切斷而形成,微觀上其端緣34a~34d中存在未成為一直線之部分(例如,成為鋸齒狀之部分)。因此,若第2光學膜51之端緣52a~52d相較第1光學膜33之端緣向內側縮進,則有產生以該未成為一直線之部分為起點而產生破裂之類之不良情況之虞。 然而,如上所述,第2光學膜51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藉此,能夠以第1光學膜33之各端緣34a~34d與第2光學膜51之各端緣52a~52d位於同一平面之方式於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接著第2光學膜51。藉此,可抑制如上所述之因第2光學膜51之突出引起之不良情況、或因縮進引起之不良情況之產生,因此,可更確實地在抑制第1光學膜33破裂下將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剝離。 再者,如上所述,第2光學膜51之各端緣52a~52d亦可相較第1光學膜33之端緣34a~34d以未達該第1光學膜33之厚度之長度向外側突出。於此情形時,第2光學膜51不會接著於基板31而可與上述同樣地更確實地在抑制第1光學膜33破裂下將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剝離。 作為此種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51,較佳為與用以接著於基板31之與第1光學膜33相反之側之外表面而與基板31及第1光學膜33一起構成光學顯示裝置之膜為相同的膜。即,作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51,較佳為使用用以接著於基板31之與第1光學膜33相反之側之外表面而與基板31及第1光學膜33一起構成光學顯示裝置的膜。 根據該構成,可將本來以光軸彼此交叉地積層之方式以一組之形式使用並且為相同大小之光學膜之1個直接用作第2光學膜51。又,由於已形成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之大小,故而即便不進行切斷等,亦可將第2光學膜51恰好重疊於第1光學膜33。由此,更有效率。 又,作為此種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51,較佳為轉用用以接著於基板31之與第1光學膜33相反之側之外表面而與基板31及第1光學膜33一起構成光學顯示裝置的膜。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較佳為第2光學膜51為檢查不良品。 此處,所謂檢查不良品係指本來應作為接著於基板31之另一面(與第1光學膜33相反之側之外表面)之光學膜而與基板31及第1光學膜33一起成為製品(光學顯示裝置)者接受光學檢查或目視檢查之結果被視為規格外者。 由於第2光學膜51為檢查不良品,故可利用原本被廢棄者,因此更有效率。 又,較佳為第2光學膜51為上述檢查不良品,且為於與第1光學膜33接著之側之面具有與上述第1接著劑相同之第4接著劑之檢查不良品。 藉由如此般第2光學膜51為具有第4接著劑之檢查不良品,於將第2光學膜51接著於第1光學膜33時,可省去特意塗佈第4接著劑之工夫。 進而,更佳為如上所述,第2光學膜51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且構成為於以第1各角部35a~35d與第2光學膜51之各角部53a~53d(即,第1光學膜33及第2光學膜51之各角部彼此)分別一致之方式使第2光學膜51與第1光學膜33重疊時,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交叉,而且,如上所述為檢查不良品。 藉由如此般使用檢查不良品作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之第2光學膜51,可無須特意以成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之大小之方式進行切斷而使用第2光學膜51,因此更有效率。 繼而,對使用上述第2光學膜51之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進行說明。 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係 自具備基板31、及接著於該基板31之一面31a上之第1光學膜33之積層體30將上述第1光學膜33剝離者,且 上述第1光學膜33具有光軸, 於上述第1光學膜33之與上述基板31相反之側之外表面33a,將具有光軸之第2光學膜51以該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且 將上述第1光學膜33與上述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圖6及圖7所示,於積層體30之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上以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第2光學膜51作為補強用膜。於圖5及圖6中,以一點鏈線表示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之延伸方向,以二點鏈線表示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之延伸方向。又,於圖6中,以中空箭頭表示剝離方向X。 例如,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第4接著劑(未圖示)而以兩光軸交叉之方式於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接著第2光學膜51。 作為第4接著劑,與第1接著劑同樣地可列舉先前公知之接著劑。 於第1光學膜33接著第2光學膜51時之第2光學膜51之光軸相對於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之交叉角度無特別限定。例如,交叉角度較佳為89.0~91.0°,更佳為89.7~91.3°。再者,於圖5、圖6中,表示兩光軸之交叉角度為90.0°之態樣。 於第1光學膜33接著第2光學膜51之後,例如,如圖6所示,將第1光學膜33之一角部35a作為剝離起點P而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如圖5、圖6所示,以兩光軸交叉之方式於具有與一端緣34(此處為34b或34d)平行之光軸之第1光學膜33接著具有與一端緣52(此處為52a或52c)平行(與端緣52b或52d垂直)之光軸之第2光學膜51的情形時,可將一角部35a作為剝離起點P。 於本實施形態中,例如,使用剝離裝置1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一面參照圖8~圖11一面對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使用之較佳之剝離裝置1進行說明。再者,於圖8~圖11表示將如上述圖6所示般接著有第2光學膜51之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剝離之態樣。 如圖8、圖9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剝離裝置1具備:載台構件3,其載置積層體30;輥狀之剝離輔助構件7;及剝離構件5,其將自積層體30剝離且藉由剝離輔助構件7而剝離之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與第2光學膜51一起保持而將第1光學膜33進一步逐漸剝離。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形態之剝離裝置1具備捲取構件5作為剝離構件5。該捲取構件5以如下方式構成,即,將自積層體30剝離且藉由剝離輔助構件7而彎曲之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和與之重疊之第2光學膜51一起捲繞於該捲取構件5,藉由該捲取構件5進行旋轉而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地一面進一步剝離一面逐漸捲取。 載台構件3係於自積層體30將所有第1光學膜33剝離之前之期間載置積層體30之台。 剝離輔助構件7係使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剝離並且使經剝離之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地一面彎曲一面向後端側引導者。作為該剝離輔助構件7,可列舉輥體。 剝離構件5係將經剝離之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和與之重疊之第2光學膜51一起捲繞,且藉由在該狀態下進行旋轉,而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地一面進一步剝離一面逐漸捲取者。 作為此種剝離構件5,例如可列舉受馬達等驅動裝置17驅動而旋轉之輥等。 又,上述經剝離之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和與之重疊之第2光學膜51一起藉由膠帶(未圖示)等而固定於剝離構件5。 再者,於圖8中,第1光學膜33與上述第1接著劑(未圖示)一起自基板31剝離。 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上述剝離裝置1自積層體30將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並利用剝離用構件7一面使該剝離部分彎曲一面向後端側引導,而捲繞至剝離構件5。藉由在該狀態下使剝離構件5旋轉,而進行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自基板31逐漸剝離並捲取。 自積層體30將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剝離例如以如下方式進行。即,利用作業人員之手指抓持前端具有刃部之剝離用刀(未圖示)等,藉由將上述剝離用刀插入至積層體30之基板31與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之間而將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剝離。更具體而言,將上述剝離用刀插入至接著於第1光學膜33之基板31側之面33b之上述第1接著劑(未圖示)與基板31之間,而將第1光學膜33與上述第1接著劑一起剝離。 又,將經剝離之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與第2光學膜51一起捲繞至剝離構件5例如以如下方式進行。即,藉由將經剝離之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捲繞至剝離構件5之周面並利用膠帶(未圖示)等固定於該周面,而進行上述捲繞。 然後,若自圖9所示之狀態,藉由剝離構件5將第1光學膜33一面進一步剝離一面逐漸捲取,則隨著第1光學膜33之剝離推進,而如圖10、圖11所示般,積層體30朝與剝離方向X相反之方向(參照圖10、圖11之中空箭頭)逐漸移動。即,第1光學膜30相對於載台構件3相對地移動。更具體而言,積層體30於載台構件3上滑動。如圖11所示,若最終所有第1光學膜33被剝離而基板31完全地露出,則積層體30停止移動。 以此方式,自積層體30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自上述一角度35a將第1光學膜33剝離之方向只要為可將第1光學膜33剝離之方向,則無特別限定,可適當地進行設定。 例如,於考慮第1光學膜33之易剝離性之觀點時,較佳為如圖6、圖9所示般自上述一角部35a朝向上述位於對角之角部35c將第1光學膜33剝離。 藉由如此般自上述一角部35a朝向上述位於對角之角部35c將第1光學膜33剝離,可一面進一步發揮第2光學膜51之補強效果一面將第1光學膜33剝離。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係 自具備基板31、及接著於該基板31之一面31a上之第1光學膜33之積層體30將上述第1光學膜33剝離者,且 上述第1光學膜33具有光軸, 於上述第1光學膜33之與上述基板31相反之側之外表面33a,將具有光軸之第2光學膜51以該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且 將上述第1光學膜33與上述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根據該構成,藉由以彼此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於第1光學膜33上接著第2光學膜51,而於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自基板31剝離時,第1光學膜33變得不易斷裂。 推測其理由如下。即,於具有光軸之光學膜中,膜進行配向而產生方向性,於與配向方向平行之方向上容易破裂,於與配向方向正交之方向上不易破裂。因此,推測藉由以各光軸彼此交叉之方式將光學膜彼此接著,而一光學膜不易斷裂之方向與另一光學膜不易斷裂之方向交叉,其結果,所積層之2個光學膜彼此相互補強,藉此,第1光學膜33變得不易斷裂。 因此,根據上述構成,可一面抑制第1光學膜33破裂,一面將該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簡便地剝離。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為, 第1及第2光學膜31、51為矩形狀,且 第2光學膜51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且構成為於以第2光學膜51之各角部53a~53d與第1光學膜33之各角部35a~35d(第1及第2光學膜33、51之對應之各角部彼此)分別一致之方式將第2光學膜33與第1光學膜33重疊時,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交叉。 根據該構成,藉由第2光學膜51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大小,而能夠以第2光學膜51恰好覆蓋第1光學膜33之整面之方式將第2光學膜51接著於第1光學膜33。藉此,可藉由第2光學膜51而充分地補強第1光學膜33之整體。 又,藉由構成為於以對應之各角部彼此(各角部35a~35d與各角部53a~53d)分別一致之方式與第1光學膜33重疊時,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第1光學膜33之光軸交叉,而藉由使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恰好重疊便可使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交叉。 由此,剝離作業變得更有效率。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為, 上述第2光學膜51係與用以接著於基板31之與第1光學膜33相反之側之面而與基板31及第1光學膜33一起構成光學顯示裝置之膜相同的膜。 根據該構成,可將本來以光軸彼此交叉地積層之方式以一組之形式使用並且為相同大小之光學膜之1個直接用作第2光學膜51。又,由於已形成為與第1光學膜33相同之大小,故而即便不進行切斷等,亦可將第2光學膜51恰好重疊於第1光學膜33。由此,更有效率。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 較佳為第1及第2光學膜33、51為偏光板33、51。 根據該構成,可將本來以光軸彼此交叉地積層之方式以一組之形式使用之光學膜之1個直接用作第2光學膜51,因此,更有效率。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 較佳為以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以角度89.0~91.0°交叉之方式將第2光學膜51接著於第1光學膜33。 根據該構成,可更確實地補強第1光學膜33。 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較佳為第2光學膜51為檢查不良品。 根據該構成,可利用本來被廢棄者,因此剝離作業變得更有效率。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提供一種可一面抑制第1光學膜33破裂一面將該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簡便地剝離之剝離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係如上所述,但本發明之剝離方法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其次,一面表示實施例一面對本發明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實施例] (實施例1) 於積層體30之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以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第2光學膜51,並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具體而言,作為第1光學膜33,使用於偏光元件41之兩面經由具有第2接著劑之2層接著劑層43積層2片保護膜45而形成的偏光板33(厚度:約100 μm)。該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該第1光學膜33之端緣34b及34d平行地延伸。 作為積層體30,使用於該偏光板33之一保護膜45經由第1接著劑積層基板31而形成之積層體30。 更具體而言,自於偏光元件41之兩面經由具有第2接著劑之2層接著劑層43積層2片保護膜45,於該2片保護膜45中之一保護膜45經由第1接著劑積層隔離膜(未圖示),於另一保護膜45經由第5接著劑積層表面保護膜(未圖示)而形成的市售品(MCIG1465CUZZ10、日東電工公司製造),將隔離膜剝離而使第1接著劑露出,經由該第1接著劑而積層於基板31,其後,將表面保護膜與第5接著劑一起剝離,藉此形成積層體30。 又,作為第2光學膜51而使用偏光板51(厚度:約100 μm),該偏光板51係於偏光元件61之兩面經由具有第3接著劑之2層接著劑層63積層2片保護膜65而形成,且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上述偏光板33相同大小,且形成為於與偏光板33恰好重疊時,彼此之光軸以交叉角度90°交叉。該第2光學膜51之光軸與該第2光學膜51之端緣52b及52d正交地延伸。具體而言,兩光軸之交叉角度為90.0°。 更具體而言,將如下者用作偏光板51,該者係自於偏光元件61之兩面經由具有第3接著劑之2層接著劑層63積層2片保護膜65,於該2片保護膜65中之一保護膜65經由第4接著劑積層隔離膜(未圖示),於另一保護膜65經由第6接著劑積層表面保護膜(未圖示)而形成的市售品(MCIG1485CUC、日東電工公司製造),將隔離膜剝離而使一側之第4接著劑露出,並將表面保護膜與第6接著劑一起剝離而成。 再者,該偏光板51係本來用以接著於基板31之與偏光板33相反之側之面而構成光學顯示裝置者。 然後,如上述圖6所示,於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經由如上述般露出之第4接著劑以第1光學膜33之各角部35a~35d與第2光學膜51之各角部53a~53d(即,第1及第2光學膜33、51之各角部彼此)一致而於整面恰好重疊之方式接著第2光學膜51。藉此,以第1光學膜(偏光板)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偏光板)51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此處兩光軸之交叉角度為90.0°)於第1光學膜33接著第2光學膜51(交叉黏貼)。 然後,使用圖8、圖9所示之剝離裝置1,將第1光學膜33之角部35a作為剝離起點P,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於朝向與上述一角部35a對向之角部35c之方向(中空箭頭方向)剝離。藉由目視而觀察此時之第1光學膜33之破裂情況。 重複該步驟50次,將第1光學膜33未破裂之情形視為剝離成功,計算出剝離成功率。將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於積層體30之第1光學膜33之外表面33a以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之光軸51之光軸平行之方式接著第2光學膜51,並將第1光學膜33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 具體而言,如圖12所示,作為第2光學膜51,使用自與第1光學膜33相同之偏光板33(市售品(MCIG1465CUZZ10、日東電工公司製造))將隔離膜剝離使第1接著劑露出而成者,將該作為第2光學膜51之偏光板33以第1及第2光學膜33、51之各角部彼此一致而於整面恰好重疊之方式接著於作為第1光學膜33之偏光板33。即,於偏光板33之外表面33a以恰好重疊之方式接著與其相同之偏光板33。藉此,以第1光學膜(偏光板)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偏光板)51之光軸平行之方式於第1光學膜33接著有第2光學膜51(平行黏貼)。 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使用剝離裝置1將第1光學膜33以角部35a為剝離起點P而與第2光學膜51一起剝離,並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評估。將結果示於表1。 [表1]
Figure 106109915-A0304-0001
如表1所示,表示出如下內容,即,於第1光學膜33以第1光學膜33之光軸與第2光學膜51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第2光學膜51作為補強膜的情形與以兩光軸平行之方式接著之情形相比,可一面抑制第1光學膜33破裂一面將該第1光學膜33自基板31剝離。又,可知由於可一面抑制第1光學膜33破裂一面將該第1光學膜33剝離,故而該剝離作業變得簡便。 如上述般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最初亦預定將各實施形態及實施例之特徵進行適當組合。又,應認為此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及實施例於所有方面為例示而並非限制性者。本發明之範圍並非由上述實施形態及實施例表示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表示,且意圖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之意義及範圍內之所有變更。 [相關申請案之交替參照] 本案係主張於2016年3月30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特願2016-068909號之優先權,且藉由引用而將其內容併入至本案說明書之記載中。
1‧‧‧剝離裝置3‧‧‧載台構件5‧‧‧剝離構件7‧‧‧剝離用構件17‧‧‧驅動裝置30‧‧‧積層體31‧‧‧基板31a‧‧‧一面33‧‧‧第1光學膜33a‧‧‧外表面33b‧‧‧基板側之面34a‧‧‧端緣34b‧‧‧端緣34c‧‧‧端緣34d‧‧‧端緣35a‧‧‧角部35b‧‧‧角部35c‧‧‧角部35d‧‧‧角部41‧‧‧偏光元件43‧‧‧接著劑層45‧‧‧保護膜51‧‧‧第2光學膜52a‧‧‧端緣52b‧‧‧端緣52c‧‧‧端緣52d‧‧‧端緣53a‧‧‧角部53b‧‧‧角部53c‧‧‧角部53d‧‧‧角部61‧‧‧偏光元件63‧‧‧接著劑層65‧‧‧保護膜P‧‧‧剝離起點X‧‧‧剝離方向
圖1係表示應用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之積層體之概略俯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積層體之層構成之一例之概略側視圖。 圖3係表示圖1之積層體中之第1光學膜之層構成之一例之概略側視圖。 圖4係表示第2光學膜之層構成之一例之概略側視圖。 圖5係表示於第1光學膜接著第2光學膜之狀態之一例之概略俯視圖。 圖6係表示於第1光學膜接著有第2光學膜之狀態之一例之概略俯視圖。 圖7係表示於第1光學膜接著有第2光學膜之狀態之一例之概略側視圖。 圖8係表示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使用之剝離裝置捲繞有已自剝離起點剝離之第1光學膜之狀態的概略俯視圖。 圖9係表示於本實施形態之剝離方法中使用之剝離裝置捲繞有已自剝離起點剝離之第1光學膜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10係表示一面藉由捲取構件之旋轉將第1光學膜進一步剝離一面將經剝離之第1光學膜逐漸捲取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圖11係表示已藉由捲取構件之旋轉而將第1光學膜全部剝離之狀態之概略側視圖。 圖12係表示於比較例1中於第1光學膜接著第2光學膜之狀態之概略俯視圖。
31‧‧‧基板
33‧‧‧第1光學膜
33a‧‧‧外表面
34b‧‧‧端緣
34c‧‧‧端緣
35a‧‧‧角部
35b‧‧‧角部
35c‧‧‧角部
51‧‧‧第2光學膜
52a‧‧‧端緣
52b‧‧‧端緣
52c‧‧‧端緣
52d‧‧‧端緣
53a‧‧‧角部
53b‧‧‧角部
53c‧‧‧角部
53d‧‧‧角部

Claims (5)

  1. 一種剝離方法,其係自具備基板、及接著於該基板之一面上之第1偏光板之積層體將上述第1偏光板剝離者,且上述第1偏光板具有光軸,於上述第1偏光板之與上述基板相反之側之外表面,將具有光軸之第2偏光板以該第1偏光板之光軸與上述第2偏光板之光軸交叉之方式接著,且將上述第1偏光板與上述第2偏光板一起剝離。
  2. 如請求項1之剝離方法,其中上述第1及第2偏光板為矩形狀,且上述第2偏光板於厚度方向上觀察時為與上述第1偏光板大小相同,且構成為於以上述第2偏光板之各角部與上述第1偏光板之各角部分別一致之方式將上述第2偏光板與上述第1偏光板重疊時,上述第2光學膜之光軸與上述第1偏光板之光軸交叉。
  3. 如請求項1或2之剝離方法,其中上述第2偏光板係與用以接著於上述基板之與上述第1偏光板相反之側之外表面而與上述基板及上述第1偏光板一起構成光學顯示裝置之膜為相同的膜。
  4. 如請求項1或2之剝離方法,其中以上述第1偏光板之光軸與上述第2偏光板之光軸以角度89.0~91.0°交叉之方式將上述第2偏光板接著於上述第1偏光板。
  5. 如請求項1或2之剝離方法,其中上述第2偏光板為檢查不良品。
TW106109915A 2016-03-30 2017-03-24 剝離方法 TWI726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8909A JP6276797B2 (ja) 2016-03-30 2016-03-30 剥離方法
JP??2016-068909 2016-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6884A TW201736884A (zh) 2017-10-16
TWI726077B true TWI726077B (zh) 2021-05-01

Family

ID=5996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915A TWI726077B (zh) 2016-03-30 2017-03-24 剝離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276797B2 (zh)
KR (1) KR102391882B1 (zh)
CN (1) CN107924018B (zh)
TW (1) TWI726077B (zh)
WO (1) WO2017169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7897B (zh) 2017-09-19 2023-05-02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使用微针贴片的透明质酸填充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259A (ja) * 2000-05-16 2002-02-06 Nitto Denko Corp 光学部材の剥離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剥離用シート
JP2008268255A (ja) * 2007-04-16 2008-11-0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液晶セルのリワーク方法およびリワーク用フィルム
JP2009220285A (ja) * 2008-03-13 2009-10-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129A (zh) * 2003-01-15 2006-02-2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剥离方法及采用该剥离方法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4901628B2 (ja) 2007-07-26 2012-03-21 ユ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剥離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ム剥離装置
JP5104373B2 (ja) * 2008-02-14 2012-12-19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位相差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0259A (ja) * 2000-05-16 2002-02-06 Nitto Denko Corp 光学部材の剥離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剥離用シート
JP2008268255A (ja) * 2007-04-16 2008-11-0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液晶セルのリワーク方法およびリワーク用フィルム
JP2009220285A (ja) * 2008-03-13 2009-10-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9926A1 (ja) 2017-10-05
TW201736884A (zh) 2017-10-16
JP2017181784A (ja) 2017-10-05
CN107924018B (zh) 2021-03-12
KR102391882B1 (ko) 2022-04-29
CN107924018A (zh) 2018-04-17
JP6276797B2 (ja) 2018-02-07
KR20180128887A (ko)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7965B1 (ja) 連続ウェブ形態の切込線入り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連続ロー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8500937B2 (en)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display device
TW201101264A (en) Optic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9282385A (ja)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97712B (zh) 剝離方法
TWI726077B (zh) 剝離方法
US2012013823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laminating adhesive film
JP2018183940A (ja) 単層体または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WO2016132904A1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687930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WO2018025762A1 (ja) 剥離方法
TWI707314B (zh) 剝離方法
JP4160418B2 (ja) フィルム層間剥離防止方法
TW201310114A (zh) 板材堆疊結構及板材堆疊結構製作方法
KR102174485B1 (ko) 표시패널용 점착필름 프레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JP2010042922A (ja) 保護フィルム剥離装置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剥離システム
JP6845033B2 (ja) 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8508520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