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1711B - 材料供給裝置及蒸鍍裝置 - Google Patents
材料供給裝置及蒸鍍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1711B TWI711711B TW105132322A TW105132322A TWI711711B TW I711711 B TWI711711 B TW I711711B TW 105132322 A TW105132322 A TW 105132322A TW 105132322 A TW105132322 A TW 105132322A TW I711711 B TWI711711 B TW I71171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melting furnace
- molten liquid
- evaporation
- vapor de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8—Vacuum evaporation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23C14/30—Vacuum evaporation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electron bombard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43—Crucibles for source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46—Replenishment of source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5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inuous coating; 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the vacuum, e.g. vacuum loc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一的材料供給裝置係具備有材料供給室、熔解爐、至少一個容器、供給單元以及搬運單元。上述材料供給室係設置於蒸鍍室的外部,並構成為可維持於減壓氛圍。上述熔解爐係設置於上述材料供給室,用以熔解蒸發材料。上述容器係收容已在上述熔解爐熔解的上述蒸發材料的熔融液。上述供給單元係安裝於上述熔解爐,用以將上述熔融液從上述熔解爐供給至上述容器。上述搬運單元係構成為可將從上述供給單元供給並已在上述容器內凝固的上述蒸發材料的鑄錠連同上述容器一起搬運至上述蒸鍍室。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以將蒸發材料供給至蒸發源之材料供給裝置以及具備有材料供給裝置之蒸鍍裝置。
已知有一種真空蒸鍍裝置,係使蒸發材料(亦稱為蒸鍍材料)的蒸氣堆積於基板上,並於基板上形成例如金屬膜。真空蒸鍍裝置的蒸發源已知有阻抗加熱式、誘導加熱式、電子束加熱式等各種方式,藉由加熱或電子束照射收容於坩堝內的蒸發材料而使蒸發材料熔融並蒸發,藉此生成蒸發材料的蒸氣。
在蒸鍍裝置中,從產生性的觀點來看,已知有一種蒸鍍裝置,係構成為可在將蒸鍍室內維持於預定的減壓氛圍的狀態下,間歇性或連續性地將蒸發材料供給至坩堝。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技術,係將成形為粒(pellet)狀的蒸發材料間歇性地(每隔固定時間)供給至坩堝;於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技術,係將形成為線(wire)狀的蒸發
材料連續性地供給至坩堝。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12851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7-286266號公報。
然而,在將粒狀的蒸發材料供給至坩堝的方法中,由於基本上為間歇供給,因此會有蒸發率容易變動從而難以形成均勻膜厚的金屬膜之問題。此外,在將線狀的蒸發材料供給至坩堝的方法中,由於可連續供給,因此能抑制蒸發率的變動,然而在為難以加工成線狀之材料的情形中,有成本變高之問題。
有鑑於上述情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材料供給裝置以及具備有材料供給裝置之蒸鍍裝置,無須蒸發材料的形狀加工,且可使蒸發率不變動地將蒸發材料供給至蒸鍍室。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一的材料供給裝置係具備有材料供給室、熔解爐、至少一個容器、供給單
元以及搬運單元。
上述材料供給室係設置於蒸鍍室的外部,並構成為可維持於減壓氛圍。
上述熔解爐係設置於上述材料供給室,用以熔解蒸發材料。
上述容器係收容已在上述熔解爐熔解的上述蒸發材料的熔融液。
上述供給單元係安裝於上述熔解爐,用以將上述熔融液從上述熔解爐供給至上述容器。
上述搬運單元係構成為可將從上述供給單元供給並已在上述容器內凝固的上述蒸發材料的鑄錠(ingot)連同上述容器一起搬運至上述蒸鍍室。
由於材料供給室係構成為可維持於減壓氛圍,因此上述材料供給裝置係無須將蒸鍍室開放至大氣,而能將蒸發材料搬運至蒸鍍室。
此外,搬運至蒸鍍室之蒸發材料為從熔解爐以熔融液狀態供給至容器並已於容器內凝固之鑄錠,並連同容器一起被搬運至蒸鍍室,且在此狀態下於蒸鍍室進行再加熱而蒸發。因此,無須蒸發材料的形狀加工,即使是比較軟的金屬材料亦可作為蒸發材料穩定地供給。
再者,由於蒸發材料係以容器為單位被搬運,因此可不使蒸發率變動地將蒸發材料供給至蒸鍍室。
再者,在真空下一連串地進行蒸發材料的熔解、朝容
器內的供給、以及朝蒸鍍室的搬運。因此,可防止蒸發材料的氧化或水分的附著導致劣化等,而能將高品質的蒸發材料穩定地供給至蒸鍍室。
上述容器亦可包含有可分別收容上述蒸發材料之複數個容器。在此情形中,上述材料供給裝置亦可進一步具備有:支撐台,係包含有分度台(index table),該分度台係可將上述複數個容器依序地移動至上述供給單元所為之上述蒸發材料的供給位置。
藉此,由於能效率佳地準備供給至蒸鍍室的蒸發材料,因此能謀求縮短朝蒸鍍室補給蒸鍍材料所需的時間。
上述供給單元亦可具備有熔融液排放機構以及導引構件。
上述熔融液排放機構係具備有:軸構件,係液密性地貫通上述熔解爐的底部,並於外周面具有少一個凹部;以及驅動源,係使上述軸構件沿著上述軸構件的軸方向往復移動。上述熔融液排放機構係構成為可藉由沿著上述軸構件的軸方向的往復移動而將預定量的熔融液朝上述熔解爐的外部排出。
上述導引構件係設置於上述熔解爐的底部,用以將已排出至上述熔解爐的外部的上述預定量的熔融液誘導至上述容器。
藉此,能抑制每個容器的蒸發材料的量的偏差。
上述熔融液排放機構亦可進一步具備有設置於上述熔解爐的底部之儲留部。上述儲留部係構成為可儲留上述預定量的熔融液;上述軸構件係液密性地貫通上述儲留部。再者,上述驅動源係構成為可將上述軸構件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一位置係經由上述凹部將上述熔融液從上述熔解爐供給至上述儲留部之位置,該第二位置係經由上述凹部將上述熔融液從上述儲留部供給至上述導引構件之位置。
上述材料供給裝置亦可進一步具備有:搬運室,係可收容上述搬運單元,並可維持於減壓氛圍。
由於可將材料供給室與搬運室氛圍性地阻斷,因此能防止蒸鍍室內的氛圍污染或者混染(contamination)。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一的蒸鍍裝置係具備有蒸鍍部、材料供給室、熔解爐、第一支撐部、供給單元以及搬運單元。
上述蒸鍍部係具有蒸鍍室。
上述材料供給室係設置於上述蒸鍍室的外部,並構成為可維持於減壓氛圍。
上述熔解爐係設置於上述材料供給室,用以熔解蒸發材料。
上述第一支撐部係包含有:至少一個容器,係可收容已在上述熔解爐熔解的上述蒸發材料的熔融液。
上述供給單元係將上述熔融液從上述熔解爐供給至上述容器。
上述搬運單元係構成為可將從上述供給單元供給且已於上述容器內凝固的上述蒸發材料的鑄錠連同上述容器一起從上述第一支撐部搬運至上述蒸鍍室。
上述蒸鍍部亦可進一步具備有:支撐台,係設置於上述蒸鍍室,用以支撐上述容器;以及電子槍,係構成為可對已收容於上述支撐台上的上述容器之上述鑄錠照射電子束。
上述容器亦可包含有可分別收容上述蒸發材料之複數個容器。在此情形中,上述支撐台亦可進一步包含有:分度台,係可將上述複數個容器依序地移動至上述電子槍的上述電子束的照射位置。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無須蒸發材料的形狀加工,且能不使蒸發率變動地將蒸發材料供給至蒸鍍室。
10‧‧‧蒸鍍部
11‧‧‧蒸鍍室
12‧‧‧基板保持部
13‧‧‧支撐台
14‧‧‧電子槍
20‧‧‧材料供給機構
30‧‧‧材料供給部
31‧‧‧材料供給室
32‧‧‧熔解爐
33‧‧‧支撐台
34‧‧‧供給單元
35、65‧‧‧熔融液排放機構
35g、65g‧‧‧凹部
36、66‧‧‧導引構件
37‧‧‧感測器
38‧‧‧控制器
40‧‧‧搬運部
41‧‧‧搬運室
42‧‧‧搬運單元
51‧‧‧第一真空排氣系統
52‧‧‧第二真空排氣系統
53‧‧‧第三真空排氣系統
64‧‧‧供給單元
100‧‧‧蒸鍍裝置
321‧‧‧加熱器
322‧‧‧爐壁
323‧‧‧冷媒循環通路
324‧‧‧護套部
325‧‧‧襯裡構材
326‧‧‧底孔
351、651‧‧‧軸部
352、653‧‧‧驅動源
421‧‧‧手部
422‧‧‧多關節手臂部
652‧‧‧儲留部
652a、652b‧‧‧貫通孔
661‧‧‧加熱源
662‧‧‧熔融液排放口
A1、A2、A3‧‧‧旋轉軸
E‧‧‧電子束
Fh‧‧‧凸緣部
H‧‧‧容器
M‧‧‧蒸發材料
M1、M2‧‧‧熔融液
M3‧‧‧蒸氣
P1、P3‧‧‧待機位置
P2‧‧‧蒸發位置
P4‧‧‧供給位置
S‧‧‧基板
V1、V2‧‧‧閘閥
z1‧‧‧寬度
z2‧‧‧高度尺寸
圖1係顯示具備有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一的材料供給裝置之蒸鍍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側視圖。
圖2中的A、B係概略性地顯示蒸氣材料供給裝置中
的熔解爐及熔融液排放機構的構成之主要部分的側剖視圖。
圖3係概略性地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的材料供給機構中的蒸發材料的熔融液的供給單元的構成之側剖視圖。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第一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具備有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一的材料供給裝置之蒸鍍裝置的構成之概略側視圖。此外,圖中X軸、Y軸及Z軸為彼此相互正交之三軸方向,X軸及Y軸係分別表示水平方向,Z軸係表示高度方向。
[蒸鍍裝置的整體構成]
如圖1所示,蒸鍍裝置100係具備有蒸鍍部10以及用以將蒸發材料供給至蒸鍍部10之材料供給機構20(材料供給裝置)。
(蒸鍍部)
蒸鍍部10係具備有:蒸鍍室11;基板保持部12,係保持基板S;支撐台13,係支撐蒸發材料M;以及電子槍14,係對蒸發材料M照射電子束E。
蒸鍍室11係連接至第一真空排氣系統51,並由真空腔室(vacuum chamber)所構成,該真空腔室係可將內部排氣或維持至預定的減壓氛圍。
基板保持部12係設置於蒸鍍室11的內部的上方,並構成為可將基板S的成膜面朝向下方並予以支撐。在本實施形態中,基板保持部12係構成為可在保持基板S的狀態下在XY平面內繞著旋轉軸A1旋轉。
作為基板S,典型而言能使用玻璃基板、半導體基板等矩形或圓形的板狀基板,但並未限定於此,亦可使用塑膠膜等可撓性基板。
支撐台13係設置於蒸鍍室11的底部附近,並構成為可支撐應被蒸鍍至基板S的成膜面之蒸發材料M與收容該蒸發材料M之容器H。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撐台13係包含有圓盤狀的分度台,該分度台係可在支撐複數個容器H之狀態下在XY平面內繞著旋轉軸A2。支撐台13係內建可循環冷卻水等冷媒之冷卻機構;複數個容器H係在支撐台13的上表面中於同一圓周上隔著預定間隔配置。可配置於支撐台13上之容器H的數量並無特別限定,可為一個,但典型而言為複數個。
支撐台13係將任意一個容器H(蒸發材料M)從待機位置P1依序供給至蒸發位置P2。待機位置P1係包含有使收容使用完或使用前的蒸發材料之容器H暫時性地待機之一個或兩個以上的位置,且該位置係用以在與材料供給機構20之間授受蒸發材料M與容器H之位置。蒸發位置P2係電子槍14的電子束E照射至蒸發材料M之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所示,設定於在Z軸方向中與基板保持部12上的基板S的中心相對向的位置。
電子槍14係設置於支撐台13的附近,並構成為可將電子束E照射至已設置於蒸發位置P2的蒸發材料M。電子槍14係以磁場偏向型(橫向(tranverse))的電子槍所構成,但並未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採用皮爾斯式電子槍(Pierce type electron gun)等其他形式的電子槍。
此外,雖未圖示,然而蒸鍍部10係具備有下述構件等:磁鐵,係使電子束E朝蒸發位置P2上的蒸發材料M偏向;基板搬運室,用以將基板S相對於蒸鍍室11搬出或搬入;以及氣體導入管線,係將製程氣體導入至蒸鍍室11。此外,支撐台13並未限定於一個,亦可設置兩個以上。在此情形中,電子槍14亦可對應支撐台13的數量設置複數台。
材料供給機構20係具備有:材料供給部30,係供給
蒸發材料M;以及搬運部40,係將蒸發材料M從材料供給部30搬運至蒸鍍部10。
(材料供給部)
材料供給部30係具備有:材料供給室31;熔解爐32,係熔解蒸發材料;支撐台33,係支撐可收容蒸發材料的熔融液M1之容器H;以及供給單元34,係將熔融液M1從熔解爐32供給至容器H。
材料供給室31係設置於蒸鍍室11的外部,並與蒸鍍室11獨立地以真空腔室所構成。亦即,材料供給室31係連接至第二真空排氣系統52,並構成為內部可排氣或維持於預定的減壓氛圍。
熔解爐32係設置於材料供給室31的內部,並如後述般具有用以將收容塊(bulk)狀的蒸發材料之內部空間以及用以將上述蒸發材料加熱至預定溫度並予以熔解之加熱器等。熔解爐32的內部係可與材料供給室31一起排氣達至預定的減壓氛圍,藉此熔解爐32係作為真空熔解爐發揮作用。
材料供給室31及熔解爐32皆具有可開閉的頂蓋(未圖示),並構成為可經由這些頂蓋將塊狀的蒸發材料投入至熔解爐32的內部空間。
容器H係可收容已於熔解爐32熔解的蒸發材料的熔融液M1,在本實施形態中,由與使用於電子束蒸發源之爐床(hearth)或爐床內襯(hearth liner)同樣的碳、陶瓷等隔熱性材料所構成。於容器H的上端開口部周緣一體形成有凸緣(flange)部Fh,並經由該凸緣部Fh使容器H把持於搬運部40的搬運單元42。容器H的容量並無特別限定,可因應蒸發材料M或蒸鍍部10的規格來選擇,在本實施形態中例如能使用具有約110cc的容量之容器。
此外,作為蒸發材料所使用的金屬材料的種類亦無特別限定,能使用可進行電子束蒸鍍之各種金屬材料。在本實施形態中,例如能使用錫(Sn)、鉭(Ta)、鋁(Al)、鋰(Li)、銦(In)等塊狀且較柔軟的金屬材料。
供給單元34係安裝於熔解爐32,並構成為將熔融液M1從熔解爐32供給至容器H。供給單元34係具備有熔融液排放機構35以及導引構件36。
熔融液排放機構35係構成為可從熔解爐32內的蒸發材料的熔融液M1將預定量的熔融液M2排出至熔解爐32的外部。導引構件36係設置於熔解爐32的底部,並構成為可將已排出至熔解爐32的外部之上述預定量的熔融液M2誘導至容器H。
圖2中的A、B係概略性地顯示熔解爐32及熔融液排放機構35的構成之主要部分的側剖視圖。
如圖2中的A所示,熔解爐32係具備有:爐壁322,係內建加熱器(加熱線)321;護套(jacket)部324,係內建冷媒循環通路323;以及襯裡(lining)構材325。護套部324係用以阻止爐壁322的熱能傳遞至融解爐32的外部,並設置於爐壁322的外表面。襯裡構材325係用以使爐壁322的內表面與蒸發材料的熔融液M1之間的濕潤性(或者親和性)降低,並設置於爐壁322的內表面。襯裡325係例如由石墨等碳系材料所構成。
熔融液排放機構35係具備有軸部351以及驅動源352。
軸部351係配置於導引構件36的內部,並以液密性地貫通熔解爐32的底部之圓柱形的高熔點金屬材料所構成。軸部351所貫通之熔解爐32的底孔326的內周面係被襯裡構材325被覆,且軸部351係可於軸方向(Z軸方向)滑動地插通至該襯裡構材325的表面。
在本實施形態中,於軸部351的外周面設置有以軸部351的軸心作為中心之環狀的凹部35g。凹部35g係具有能收容預定量的熔融液M2之大小的容積。藉此,如圖2中
的B示意性所示般,在軸部351下降時,可將上述預定量的熔融液M2排出至熔解爐32的外側。上述預定量並無特別限定,典型而言為比容器H的容量還少的量,在本實施形態中為約10cc。如本實施形態般,當凹部35g設置成環狀時,由於在收容來自熔解爐的熔融液時熔融液容易遍及凹部35g整體,且在從凹部35g排出熔融液時熔融液亦容易從凹部35g整體排出,因此能確實地進行預定量的熔融液的收容及排出。此外,如圖所示,凹部35g的剖面形狀較佳為圓弧形狀(圓槽),藉此可進一步提高熔融液M2從凹部35g的排出性。
此外,設置於軸部351的外周部之凹部35g不一定需要將軸部351的軸心作為中心並於外周面設置成環狀,只要能於軸部351的外周面形成有至少一個凹部並藉此劃定能收容預定量的熔融液之容積,則其形狀或形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凹部35g亦可由沿著軸部351的周方向間歇性地設置之複數個凹部所構成,亦可於軸部351的周方向由非連續的單一個部分環狀槽等所構成。
驅動源352係用以使軸部351沿著軸部351的軸方向往復移動,例如能以氣缸(cylinder)機構、滾珠螺桿機構等所構成。驅動源352係可使軸部351於如圖2中的A所示之凹部35g位於熔解爐32的內部之上升位置以及如圖2中的B所示之凹部35g位於熔解爐32的外部之下降位置之間
升降。
此外,較佳為於導引構件36的內壁面亦被由與襯裡構材325同樣的材料所構成之襯裡構材被覆。藉此,由於能將熔融液排放機構35所排放之預定量的熔融液M2穩定地導引至容器H,因此能抑制到達容器H之熔融液的量的偏差。此外,為了防止與導引構件36的接觸導致蒸發材料M冷卻,亦可設置可將導引構件36維持至預定溫度以上之加熱源。
接著,如圖1所示,支撐台33係設置於材料供給室31的底部附近,並構成為可支撐複數個容器H。在本實施形態中,支撐台33係包含有圓盤狀的分度台,該圓盤狀的分度台係可在支撐複數個容器H的狀態下在XY平面內繞著旋轉軸A3旋轉。支撐台33係內建冷卻水等冷媒可循環的冷卻機構;複數個容器H係在支撐台33的上表面中於同一圓周上隔著預定間隔配置。可配置於支撐台33上之容器H的數量並無特別限定,亦可為一個,但典型而言為複數個。
支撐台33係將任意的一個容器H從待機位置P3依序供給至供給位置P4。待機位置P3係包含有用以使注入熔融液的蒸發材料M前或注入熔融液的蒸發材料M後的容器H暫時性地待機之一個或兩個以上的位置,且該位置為
在與蒸鍍部10之間授受蒸發材料M與容器H之位置。供給位置P4係被熔融液排放機構35供給(注入熔融液)預定量的熔融液M2之位置,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1所示,設定於在Z軸方向中與導引構件36的出口相對向的位置。
材料供給部30係進一步具備有感測器37以及控制器38。
感測器37係配置於由設置於材料供給室31的上部之透明板所構成的窗的外側,用以檢測已從蒸鍍部10搬運至待機位置P3之使用完的容器H內的蒸發材料M的剩餘量,並將其檢測訊號輸出至控制器38。控制器38係依據感測器37的輸出來決定在供給位置P4中供給至該檢測對象的容器H之熔融液M1的供給量(在本實施形態中為軸部351的升降次數)。感測器37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能使用照相機等影像感測器、雷射變位計等測距感測器。
典型而言,控制器38係由內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和記憶體等之電腦所構成,用以控制材料供給部30及搬運部40的動作。此外,控制器38亦可作為用以控制包含有蒸鍍部10之蒸鍍裝置100整體的動作之主機控制器(host controller)而構成。
(搬運部)
搬運部40係具備有搬運室41以及搬運單元42。
搬運室41係配置於蒸鍍室11與材料供給室31之間,並經由閘閥(gate valve)V1、V2分別連接至蒸鍍室11以及材料供給室31。搬運室41係連接至第三真空排氣系統53,並構成為內部可排氣或維持於預定的減壓氛圍。
搬運單元42係設置於搬運室41的底部。搬運單元42係具備有:手部421,係可將容器H的凸緣部Fh抬起;以及多關節手臂部422,係可將手部421朝X軸、Y軸及Z軸的三軸方向搬運並可繞著Z軸搬運。搬運單元42係例如由SCARA(Selective Compliant Assembly Robot Arm;水平關節型機器人)型、蛙腿(flog leg)型等搬運機器人所構成。
[蒸鍍裝置的動作]
接著,說明由上述方式所構成之蒸鍍裝置100的典型的動作。
蒸鍍室11、材料供給室31以及搬運室41係經由第一真空排氣系統51、第二真空排氣系統52以及第三真空排氣系統53減壓、維持於預定的壓力。閘閥V1、V2係被關閉,各個室係被氛圍性地阻斷。此外,由於閘閥V1、V2係用以實現搬運室41的加載鎖定(load lock)功能,因此即使在以下的說明中未進行詳述,亦可知兩個閘閥V1、V2
係被控制成不會同時開放。
(材料供給步驟)
在材料供給部30中,熔解爐32係在內部已收容有塊狀的蒸發材料M的狀態下與材料供給室31一起被減壓,並在其減壓氛圍內熔解蒸發材料M。於支撐台33上,複數個空的容器H係分別設置於支撐台33上的待機位置P3以及供給位置P4。在蒸發材料M熔解後,經由供給單元34將蒸發材料M的熔融液M1從熔解爐32供給至供給位置P4上的容器H。
具體而言,熔融液排放機構35的軸部351係從圖2中的A所示的上升位置移動至圖2中的B所示的下降位置,藉此經由導引構件36將已收容於凹部35g內的預定量(約10cc)的熔融液M2供給至容器H。軸部351的升降動作係反復動作直至供給至容器H的蒸發材料達至最大填充量。例如當將供給至容器H之蒸發材料的最大填充量設為100cc時,軸部351的升降動作係反復進行十次。
將蒸發材料的熔融液M1供給至供給位置P4上的容器H後,支撐台33係旋轉預定角度,待機位置P3上的容器H係依序地移動至供給位置P4,並分別進行上述蒸發材料M1的熔融液排放動作。用以在供給位置P4接受熔融液M1的供給之容器H係移動至待機位置P3,且該容器H內的
熔融液M1係在支撐台33上被冷卻且凝固。因此,蒸發材料M的鑄錠(塊狀物)係被保持於該容器H。
搬運單元42的手部421係從搬運室41進入至材料供給室31內,並與在支撐台33上的待機位置P3待機且分別收容有蒸發材料M的容器H一起被搬運至蒸鍍室11。之後,收容該蒸發材料M之容器H係被搬運至蒸鍍室11的支撐台13的待機位置P1。
當容器H係搬運至支撐台13的待機位置P1時,該容器H係藉由支撐台13的旋轉而移動至蒸發位置P2。另一方面,搬運單元42係返回至材料供給室31內,並把持在支撐台33上的待機位置P3待機且已收容有蒸發材料M(鑄錠)之第二個容器H,再次進入至蒸鍍室11內,將該容器H載置於支撐台13上的待機位置P1。之後,反復進行該動作,直至達至支撐台13能支撐容器H的數量為止。
(蒸鍍步驟)
在蒸鍍室11中,將基板S的成膜面朝下並保持於基板保持部12。已收容有蒸發材料M的容器H移動至蒸發位置P2後,從電子槍14對該容器H內的蒸發材料M照射電子束E。被電子束E照射的蒸發材料M係再次熔解,並產生蒸發材料M的蒸氣(蒸發粒子)M3。基板保持部12係以預定速度繞著旋轉軸A1旋轉,蒸氣M3係堆積至與基板保
持部12一起旋轉之基板S的成膜面。藉此,於基板S的成膜面形成有蒸發材料M的蒸鍍膜。
因為持續蒸鍍處理而消耗蒸發位置P2上的容器H內的蒸發材料M。當蒸發材料M的剩餘量變成預定以下時,會導致蒸發率的變動而難以進行穩定的成膜處理。因此,當蒸發材料M的剩餘量變成預定以下時,藉由支撐台13的旋轉來交換蒸發位置P2上之使用完的蒸發材料M與待機位置P1上之未使用的蒸發材料M。之後,使用已移動至蒸發材料P2之新的蒸發材料M,再次開始基板S的成膜處理。此外,典型而言該蒸發材料M的交換作業係在基板S的替換時進行。
(材料再供給步驟)
當支撐台13上的蒸發材料M皆使用完時,或者當未使用的蒸發材料M的數量變成預定以下時,如後述般,各個容器H係從蒸鍍室11搬出至材料供給室31,另一方面,收容有未使用的新的蒸發材料M之容器係從材料供給室31被搬入至蒸鍍室11。
搬運單元42係將在支撐台13上的待機位置P1待機中之使用完的蒸發材料M連同收容有該使用完的蒸發材料M之容器H一起搬運至材料供給室31。藉由搬運單元42搬運至材料供給室31內的支撐台33的待機位置之容器H係
藉由感測器37測量蒸發材料M的剩餘量後,藉由支撐台33的旋轉而移動至供給位置P4。另一方面,已預先供給有最大填充量的蒸發材料M之容器H係移動至待機位置P3,並經由搬運單元42將該容器H搬運至蒸鍍室11。
藉由熔融液排放機構35分別以預定量對已移動至供給位置P4的容器H供給蒸發材料M的熔融液M1,直至達至容器H的最大填充量為止。此時,依據感測器37所計測之該容器H中的蒸發材料的剩餘量資料,決定熔融液排放機構35的動作(軸部351的升降動作次數)。
之後,反復上述動作,藉此對收容使用完的蒸發材料M之容器H再次填充新的蒸發材料M。再次填充有蒸發材料M的容器H係藉由搬運單元42在預定的時序(timing)(蒸鍍部10中的基板S的置換時)被搬運至蒸鍍室11。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中,能獲得例如下述的作用功效。
由於構成為材料供給室31可維持於減壓氛圍,因此無須將蒸鍍室11開放於大氣,而能將蒸發材料M搬運至蒸鍍室11。
此外,搬運至蒸鍍室11之蒸發材料M為在熔融液狀態下從熔解爐32被供給至容器H且已在該容器H內凝固
之鑄錠,並連同容器H一起被搬運至蒸鍍室11,且在該狀態下在蒸鍍室11被再次加熱而蒸發。因此,無須蒸發材料M的形狀加工,即使是比較軟的金屬材料亦可作為蒸發材料M穩定地供給。
再者,由於蒸發材料M係以容器H為單位被搬運,因此不會使蒸發率變動,而可將蒸發材料M供給至蒸鍍室11。
此外,由於在真空下一連串地進行蒸發材料M的熔解、朝容器H內的供給、以及朝蒸鍍室11的搬運,因此可防止蒸發材料M的氧化或水分的附著導致劣化等,而能將高品質的蒸發材料M穩定地供給至蒸鍍室11。
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材料供給室31內的支撐台33係包含有分度台,該分度台係可將複數個容器H依序地移動至供給位置P4。藉此,由於能效率佳地準備供給至蒸鍍室11的蒸發材料M,因此能謀求縮短朝蒸鍍室11補給蒸發材料M所需的時間。
由於蒸鍍室11內的支撐台13亦同樣地包含有可使複數個容器H依序地移動至電子槍14的電子束E的照射位置之分度台,因此能確保蒸鍍處理所需的蒸發材料M,而可謀求生產性的提升。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熔融液排放機構35係構成為分
別以預定量將蒸發材料的熔融液供給至容器H,因此能抑制每個容器H的蒸發材料M的供給量的偏差。因此,亦可防止起因於蒸發材料M的量的偏差所導致之每個容器的蒸發率的偏差。
再者,在以上的實施形態中,搬運單元42係與蒸鍍室11及材料供給室31獨立地設置,並設置於可維持真空氛圍的搬運室41的內部。因此,可將材料供給室31與搬運室41氛圍性地阻斷,而能防止蒸鍍室11內的氛圍污染或者混染。
<第二實施形態>
圖3係概略性地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態的材料供給機構中的蒸發材料的熔融液的供給單元的構成之側剖視圖。
以下主要說明與第一實施形態不同的構成,且對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的構成附上同樣的符號並省略或簡化其說明。
本實施形態的供給單元64係具備有熔融液排放機構65以及具有熔融液排放口662之導引構件66。熔融液排放機構65係具備有軸部651、儲留部652以及驅動源653。
儲留部652係設置於熔解爐32的底部,並構成為可將
蒸發材料M的熔融液M1儲留達至預定量。儲留部652係於上端部及下端部分別具有讓軸部651貫通之貫通孔652a、652b。
軸部651係液密性地貫通熔解爐32的底部、導引構件66以及儲留部652,並構成為可相對於熔解爐32的底部、導引構件66以及儲留部652於軸方向滑動。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軸部651係於其外周面具有將軸心作為中心之環狀的凹部65g。沿著凹部65g的Z軸方向之開口寬度z1係設定成比沿著儲留部652的Z軸方向之高度尺寸z2還小。因此,在經由凹部65g及貫通孔652a而於熔解爐32與儲留部652相互連通之間,貫通孔652b係被軸部651的外周面遮蔽。另一方面,在經由凹部65g及貫通孔652b而於儲留部652與導引構件66相互連通之間,貫通孔652a係被軸部651的外周面遮蔽。
與第一實施形態的構成同樣地,驅動源653係構成為可使熔解爐32的底部、導引構件66以及儲留部652升降移動。驅動源653係構成為可使軸部651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該第一位置係如圖中實線所示經由凹部65g將熔融液M1從熔解爐32供給至儲留部652之位置,該第二位置係如圖中二點練線所示經由凹部65g將熔融液M1從儲留部652供給至導引構件66的內部之位置。
此外,與熔解爐32同樣地,儲留部652及導引構件66的內壁面係被用以降低與熔融液M1之間的親和性之襯裡構材所被覆。藉此,由於能將已在熔融液排放機構65所排放的預定量的熔融液M2穩定地導引至容器H,因此能抑制到達至容器H的熔融液的量的偏差。此外,為了防止與導引構件66的接觸導致蒸發材料M的冷卻,係設置有可將導引構件66維持於預定溫度以上之加熱源661。
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在如上所構成的本實施形態的供給單元64中,亦可藉由軸部651的一次的升降動作將預定量的熔融液高精度且穩定地從熔解爐32內供給至容器H。由於上述預定量係能因應儲留部652的內部容積任意地設計,因此即使對於欲將比較大容量的熔融液一次性地供給至容器H之要求亦能充分地對應。
以上已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而可施加各種變化。
例如,在以上的實施形態中,雖然已例舉蒸鍍部10中的蒸發源係由電子束蒸發源所構成之情形予以說明,但並未限定於此,亦可由阻抗加熱式或誘導加熱式蒸發源所構成。在此情形中,本發明亦可作為被供給至這些蒸發源之蒸發材料的供給裝置而應用。
10‧‧‧蒸鍍部
11‧‧‧蒸鍍室
12‧‧‧基板保持部
13‧‧‧支撐台
14‧‧‧電子槍
20‧‧‧材料供給機構
30‧‧‧材料供給部
31‧‧‧材料供給室
32‧‧‧熔解爐
33‧‧‧支撐台
34‧‧‧供給單元
35‧‧‧熔融液排放機構
36‧‧‧導引構件
37‧‧‧感測器
38‧‧‧控制器
40‧‧‧搬運部
41‧‧‧搬運室
42‧‧‧搬運單元
51‧‧‧第一真空排氣系統
52‧‧‧第二真空排氣系統
53‧‧‧第三真空排氣系統
100‧‧‧蒸鍍裝置
421‧‧‧手部
422‧‧‧多關節手臂部
A1、A2、A3‧‧‧旋轉軸
E‧‧‧電子束
Fh‧‧‧凸緣部
H‧‧‧容器
M‧‧‧蒸發材料
M1、M2‧‧‧熔融液
M3‧‧‧蒸氣
P1、P3‧‧‧待機位置
P2‧‧‧蒸發位置
P4‧‧‧供給位置
S‧‧‧基板
V1、V2‧‧‧閘閥
Claims (6)
- 一種材料供給裝置,係具備有:材料供給室,係設置於蒸鍍室的外部,並可維持於減壓氛圍;熔解爐,係設置於前述材料供給室,用以熔解蒸發材料;至少一個容器,係可收容已在前述熔解爐熔解的前述蒸發材料的熔融液;供給單元,係安裝於前述熔解爐,用以將前述熔融液從前述熔解爐供給至前述容器;以及搬運單元,係可將從前述供給單元供給且已在前述容器內凝固之前述蒸發材料的鑄錠連同前述容器一起搬運至前述蒸鍍室;前述容器係包含有可分別收容前述蒸發材料之複數個容器;前述材料供給裝置係進一步具備有支撐台,前述支撐台係包含有分度台,前述分度台係可將前述複數個容器依序地移動至前述供給單元所為之前述蒸發材料的供給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材料供給裝置,其中前述供給單元係具備有: 熔融液排放機構,係具備有:軸構件,係液密性地貫通前述熔解爐的底部,並於外周面具有至少一個凹部;以及驅動源,係使前述軸構件沿著前述軸構件的軸方向往復移動;並構成為前述熔融液排放機構係可藉由沿著前述軸構件的軸方向的往復移動而將預定量的熔融液排出至前述熔解爐的外部;以及導引構件,係設置於前述熔解爐的底部,用以將已排出至前述熔解爐的外部之前述預定量的熔融液誘導至前述容器。
- 一種材料供給裝置,係具備有:材料供給室,係設置於蒸鍍室的外部,並可維持於減壓氛圍;熔解爐,係設置於前述材料供給室,用以熔解蒸發材料;至少一個容器,係可收容已在前述熔解爐熔解的前述蒸發材料的熔融液;供給單元,係安裝於前述熔解爐,用以將前述熔融液從前述熔解爐供給至前述容器;以及搬運單元,係可將從前述供給單元供給且已在前述容器內凝固之前述蒸發材料的鑄錠連同前述容器一起搬運至前述蒸鍍室;前述供給單元係具備有:熔融液排放機構,係具備有:軸構件,係液密性地貫通前述熔解爐的底部,並於外周面具有至少一個 凹部;以及驅動源,係使前述軸構件沿著前述軸構件的軸方向往復移動;並構成為前述熔融液排放機構係可藉由沿著前述軸構件的軸方向的往復移動而將預定量的熔融液排出至前述熔解爐的外部;以及導引構件,係設置於前述熔解爐的底部,用以將已排出至前述熔解爐的外部之前述預定量的熔融液誘導至前述容器。
- 如請求項2或3所記載之材料供給裝置,其中前述熔融液排放機構係進一步具備有:儲留部,係設置於前述熔解爐的底部,並可儲留前述預定量的熔融液;前述軸構件係液密性地貫通前述儲留部;前述驅動源係構成為可將前述軸構件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前述第一位置係經由前述凹部將前述熔融液從前述熔解爐供給至前述儲留部之位置,前述第二位置係經由前述凹部將前述熔融液從前述儲留部供給至前述導引構件之位置。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材料供給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有:搬運室,係用以收容前述搬運單元,並可維持於減壓氛圍。
- 一種蒸鍍裝置,係具備有:蒸鍍部,係具有蒸鍍室;材料供給室,係設置於前述蒸鍍室的外部,並可維持於減壓氛圍; 熔解爐,係設置於前述材料供給室,用以熔解蒸發材料;第一支撐部,係包含有至少一個容器,前述容器係可收容已在前述熔解爐熔解的前述蒸發材料的熔融液;供給單元,係將前述熔融液從前述熔解爐供給至前述容器;以及搬運單元,係可將從前述供給單元供給且已在前述容器內凝固的前述蒸發材料的鑄錠連同前述容器一起從前述第一支撐部搬運至前述蒸鍍室;前述蒸鍍部係進一步具備有:支撐台,係設置於前述蒸鍍室,用以支撐前述容器;以及電子槍,係可對已收容於前述支撐台上的前述容器的前述鑄錠照射電子束;前述容器係包含有可分別收容前述蒸發材料之複數個容器;前述支撐台係包含有分度台,前述分度台係可將前述複數個容器依序地移動至前述電子槍的前述電子束的照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98404 | 2015-10-06 | ||
JP2015-198404 | 2015-10-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32061A TW201732061A (zh) | 2017-09-16 |
TWI711711B true TWI711711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58487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32322A TWI711711B (zh) | 2015-10-06 | 2016-10-06 | 材料供給裝置及蒸鍍裝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78367B2 (zh) |
KR (1) | KR102149172B1 (zh) |
CN (1) | CN108138309B (zh) |
TW (1) | TWI711711B (zh) |
WO (1) | WO20170614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18977B (zh) * | 2019-07-03 | 2021-04-27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蒸镀装置 |
CN113564534B (zh) * | 2020-04-28 | 2023-05-0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镀机组镀液连续供给装置及其供给方法 |
JP6959680B1 (ja) * | 2020-11-13 | 2021-11-05 | 株式会社シンクロン | 成膜装置 |
JP7430961B1 (ja) | 2023-05-18 | 2024-02-14 | 株式会社シンクロン | 成膜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材料供給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09346B (zh) * | 2007-03-26 | 2013-09-21 | Ulvac Inc | 蒸鍍源、蒸鍍裝置、成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73767A (ja) * | 1989-11-30 | 1991-07-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薄膜形成装置 |
JPH05128518A (ja) | 1991-10-31 | 1993-05-25 | Sony Corp | 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
JPH07286266A (ja) | 1994-04-18 | 1995-10-3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蒸着装置および蒸着方法 |
JP4312289B2 (ja) * | 1999-01-28 | 2009-08-12 |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 有機薄膜形成装置 |
JP4701486B2 (ja) * | 2000-09-18 | 2011-06-15 | エプソントヨコム株式会社 | 電子ビーム蒸着用電子銃、蒸着材料保持装置、及び蒸着装置 |
CN1210435C (zh) * | 2003-06-04 | 2005-07-13 | 深圳市创欧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制作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蒸镀装置 |
WO2007135870A1 (ja) * | 2006-05-19 | 2007-11-29 | Ulvac, Inc. | 有機蒸着材料用蒸着装置、有機薄膜の製造方法 |
JP5282038B2 (ja) * | 2007-09-10 | 2013-09-04 | 株式会社アルバック | 蒸着装置 |
KR101182907B1 (ko) * | 2007-10-09 | 2012-09-13 |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 성막 방법 및 성막 장치 |
KR101205752B1 (ko) * | 2008-02-26 | 2012-11-28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알박 | 성막원, 증착 장치, 유기 el 소자의 제조 장치 |
JP2010106357A (ja) * | 2008-09-30 | 2010-05-13 | Canon Inc | 成膜方法及び成膜装置 |
JP2010265508A (ja) * | 2009-05-14 | 2010-11-25 | Panasonic Corp | 薄膜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JP2013127086A (ja) * | 2011-12-16 | 2013-06-27 | Ulvac Japan Ltd | 蒸着装置及び蒸着方法 |
JP2014136827A (ja) * | 2013-01-18 | 2014-07-28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 蒸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蒸発源 |
-
2016
- 2016-10-05 KR KR1020187009291A patent/KR10214917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10-05 JP JP2017544534A patent/JP65783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10-05 WO PCT/JP2016/079649 patent/WO201706148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0-05 CN CN201680058441.4A patent/CN108138309B/zh active Active
- 2016-10-06 TW TW105132322A patent/TWI711711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09346B (zh) * | 2007-03-26 | 2013-09-21 | Ulvac Inc | 蒸鍍源、蒸鍍裝置、成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7061481A1 (ja) | 2018-04-05 |
JP6578367B2 (ja) | 2019-09-18 |
CN108138309A (zh) | 2018-06-08 |
KR102149172B1 (ko) | 2020-08-28 |
WO2017061481A1 (ja) | 2017-04-13 |
TW201732061A (zh) | 2017-09-16 |
KR20180048975A (ko) | 2018-05-10 |
CN108138309B (zh) | 2020-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1711B (zh) | 材料供給裝置及蒸鍍裝置 | |
JP5114288B2 (ja) | 成膜装置、有機薄膜形成方法 | |
JP4871833B2 (ja) | 蒸着源、蒸着装置 | |
KR100926437B1 (ko) | 증착 물질 공급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기판 처리 장치 | |
JP2011256427A (ja) | 真空蒸着装置における蒸着材料の蒸発、昇華方法および真空蒸着用るつぼ装置 | |
US20100154712A1 (en) | Source gas generating device and film forming apparatus | |
KR20130113302A (ko) | 진공 증착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JP6454906B2 (ja) | 真空蒸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 |
KR20070011544A (ko) | 코팅 재료를 기화시키기 위한 기화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140079294A (ko) | 박막증착장치 | |
JP2013127086A (ja) | 蒸着装置及び蒸着方法 | |
JP4535926B2 (ja) | 蒸着材料の蒸発装置 | |
KR102558443B1 (ko) | 성막 장치 | |
JP5569756B2 (ja) | 連続薄膜蒸着装置 | |
JP5674431B2 (ja) | 薄膜形成装置 | |
JP2012149290A (ja) | 蓋付ハースライナーおよび蓋付ハースライナーを用いた蒸着方法 | |
JP6151080B2 (ja) | 荷電粒子ビーム描画装置 | |
CN111621749B (zh) | 供应装置、方法和处理装置 | |
KR101539624B1 (ko) | 증착 물질 연속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하향식 내지문 코팅 증착 장치와 인라인 설비 | |
KR101499019B1 (ko) | Oled 증착기 소스 | |
KR20240125613A (ko) | 재충전 디바이스를 갖는 코팅 소스 | |
JP2006144088A (ja) | 蒸着材料供給装置および方法 | |
KR20180021543A (ko) | Oled 증착기 소스와 oled 증착기 | |
CN109715847A (zh) | 用于在真空腔室中蒸发材料的设备和用于在真空腔室中蒸发材料的方法 | |
KR20150100112A (ko) | Oled 증착기 소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