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937B - 觸控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937B
TWI710937B TW108120651A TW108120651A TWI710937B TW I710937 B TWI710937 B TW I710937B TW 108120651 A TW108120651 A TW 108120651A TW 108120651 A TW108120651 A TW 108120651A TW I710937 B TWI710937 B TW I7109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attern
touch electrode
touch
window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073A (zh
Inventor
朱訓箴
陳培銘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0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0937B/zh
Priority to US16/572,613 priority patent/US11181787B2/en
Priority to CN201911233758.9A priority patent/CN110941364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9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6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07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8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in which the switching element is a three-electrod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基板、多個畫素結構、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第三觸控電極及第一導電圖案。透視窗具有相對的第一側及第二側。第一觸控電極及第二觸控電極位於透視窗的第一側。第三觸控電極位於透視窗的第二側。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及第三觸控電極在第一方向上依序排列。第一導電圖案具有主要部和虛設部。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與第二觸控電極重疊且電性隔離於第二觸控電極。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且與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在結構上分離。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觸控裝置。
顯示面板的應用日益廣泛,舉凡家用的視聽娛樂、公共場合的訊息顯示看板、電競用的顯示器及可攜式電子產品都可見其蹤跡。以可攜式電子產品(例如:智慧型手機)為例,近期來,為使顯示面板具有高屏佔比,製造商將電子元件(例如:攝影機)設置於顯示面板的主動區中,以使顯示面板的至少一側無需設置邊框。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電子元件(例如:攝影機)是被用以顯示的多個畫素結構包圍。為使電子元件之相對兩側的多個畫素結構能夠彼此電性連接,對應電子元件設置之透視窗的周圍須設有多條接線。然而,當顯示面板的解析度提高時,多條接線的數量也勢必增加,造成設置接線之線路區的寬度大,影響顯示面板的視效。
此外,當顯示面板內設有觸控電極時,為使分別位於透視窗之相對兩側的觸控電極及驅動電路能彼此電性連接,用以電性連接觸控電極與驅動電路的導電圖案須繞過透視窗,使得縮減線路區寬度更加困難。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裝置,視效佳。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裝置,包括基板、多個畫素結構、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第三觸控電極及第一導電圖案。基板具有透視窗、線路區及主動區,其中線路區位於透視窗的周圍,且線路區位於主動區與透視窗之間。多個畫素結構設置於基板的主動區上。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及第三觸控電極設置於基板的主動區上,且與多個畫素結構重疊。透視窗具有相對的第一側及第二側。第一觸控電極及第二觸控電極位於透視窗的第一側。第三觸控電極位於透視窗的第二側。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及第三觸控電極在第一方向上依序排列。第一導電圖案具有主要部和虛設部。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且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與第二觸控電極重疊且電性隔離於第二觸控電極。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且與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在結構上分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絕緣層,設置於第一導電圖案與第一觸控電極之間以及第一導電圖案與第三觸控電極之間。絕緣層具有第一接觸窗及第二接觸窗。第三觸控電極透過絕緣層的第一接觸窗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第一觸控電極透過絕緣層的第二接觸窗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包括一連續線段,連續線段於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於第一接觸窗的垂直投影與第二接觸窗的垂直投影之間,且連續線段與第二觸控電極重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層更設置於連續線段與第二觸控電極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第二導電圖案及第三導電圖案。第二導電圖案具有主要部和虛設部。第二導電圖案的主要部電性連接至第二觸控電極。第二導電圖案的虛設部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且第二導電圖案的主要部與第二導電圖案的虛設部在結構上分離。第一導電圖案、第二導電圖案及第三導電圖案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交錯。第三導電圖案跨越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及線路區而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且第三導電圖案具有設置在線路區上的非直線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絕緣層,設置於第一導電圖案與第三觸控電極之間、第二導電圖案與第三觸控電極之間以及第三導電圖案與第三觸控電極之間。絕緣層具有多個第一接觸窗。第三觸控電極透過多個第一接觸窗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第二導電圖案的虛設部及第三導電圖案。多個畫素結構包括與第三觸控電極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而多個第一接觸窗分別設置於多個第一畫素結構旁。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第一接觸窗係陣列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第一接觸窗係隨機排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第一接觸窗設置於與第三觸控電極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與第三導電圖案的非直線部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基板具有邊緣,第三觸控電極設置於基板的邊緣與透視窗之間,且多個第一接觸窗設置於與第三觸控電極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與基板的邊緣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遮光圖案,遮蔽多個第一接觸窗。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絕緣層更具有設置在主動區的第二接觸窗。第一觸控電極透過絕緣層的第二接觸窗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多個第一接觸窗的一者於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積大於第二接觸窗於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面積。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例,示範性實施例的實例說明於附圖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和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的上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
圖2對應圖1的局部R。圖1省略圖2的畫素結構PX及第一接線CL1。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的佈局示意圖。圖3示出一畫素結構PX、一觸控電極120的一部分及一導電圖案130的一部分。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圖4對應圖3的剖線A-A’。
請參照圖1、圖2、圖3及圖4,觸控裝置10包括畫素陣列基板100。畫素陣列基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多個畫素結構PX、多個觸控電極120及多個導電圖案130。
第一基板110具有透視窗110a、線路區110b及主動區110c。線路區110b位於透視窗110a的周圍,且線路區110b位於主動區110c與透視窗110a之間。
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透視窗110a可以是第一基板110的一個貫孔,所述貫孔內或所述貫孔的下方用以設置至少一電子元件(例如但不限於:攝影機、擴音器、環境光感測器、其它電子元件或其組合)。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它實施例,透視窗110a也可以是第一基板110的一個透光材料部,其中透光材料部上未設置任何擋光圖案。
請參照圖2及圖3,多個畫素結構PX設置於第一基板110的主動區110c上。每一畫素結構PX包括至少一子畫素結構SPX。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畫素結構PX可包括三個子畫素結構SPX;三個子畫素結構SPX分別用以顯示第一顏色、第二顏色及第三顏色;第一顏色、第二顏色及第三顏色可以是紅色、綠色及藍色;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子畫素結構SPX包括一第一訊號線SL1、一第二訊號線SL2、一主動元件T及一畫素電極E,其中第一訊號線SL1與第二訊號線SL2交錯設置,主動元件T電性連接至第一訊號線SL1及第二訊號線SL2,而畫素電極E電性連接至主動元件T。
畫素陣列基板100更包括多條第一接線CL1,設置於第一基板110的線路區110b。每一條第一接線CL1與分別位於透視窗110a之第一側S1(例如:下側)及透視窗110a之第二側S2(例如:上側)的多個畫素結構PX的多條第一訊號線SL1電性連接。
畫素陣列基板100更包括多條第二接線(未繪示),設置於第一基板110的線路區110b。每一條第二接線與分別位於透視窗110a之第三側S3(例如:左側)及透視窗110a之第四側S4(例如:右側)的多個畫素結構PX的多條第二訊號線SL2電性連接。為圖示的清楚起見,係省略第二接線的繪示。
請參照圖2、圖3及圖4,多個觸控電極120設置於第一基板110的主動區110c上且與多個畫素結構PX重疊。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畫素結構PX的畫素電極E與一觸控電極120的一部分重疊,且畫素電極E與觸控電極120之間的電位差用以驅動顯示介質(例如但不限於:液晶)。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電極120可以是共用電極,而觸控裝置10為一內嵌式(in-cell)觸控暨顯示面板。
每一導電圖案130的至少一部分用以將對應的一觸控電極120電性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例如但不限於:晶片;未繪示)。每一觸控電極120與對應的至少一導電圖案130電性連接。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40設置於觸控電極120與導電圖案130之間,且觸控電極120透過第一絕緣層140的接觸窗142電性連接至導電圖案130。
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40設置於導電圖案130上,觸控電極120包括與畫素電極E重疊的主要部120a及延伸至主要部120a外的橋接部120b,觸控電極120的主要部120a設置於第一絕緣層140上,第二絕緣層150設置於觸控電極120的主要部120a上,觸控電極120的橋接部120b及畫素電極E設置於第二絕緣層150上,觸控電極120的橋接部120b與畫素電極E形成在同一膜層且在結構上分離,觸控電極120之橋接部120b的一端透過第二絕緣層150的接觸窗154電性連接至觸控電極120的主要部120a,觸控電極120之橋接部120b的另一端透第二絕緣層150的接觸窗152及第一絕緣層140的接觸窗142電性連接至導電圖案130,而使觸控電極120的主要部120a與對應的至少一導電圖案130電性連接。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它實施例,觸控電極120也可利用其它方式電性連接對應的至少一導電圖案130。
請參照圖1、圖2及圖3,多個觸控電極120包括第一觸控電極121、第二觸控電極122及第三觸控電極123。第一觸控電極121及第二觸控電極122位於透視窗110a的第一側S1,第三觸控電極123位於透視窗110a的第二側S2,且第一觸控電極121、第二觸控電極122及第三觸控電極123在第一方向d1上依序排列。多個導電圖案130包括第一導電圖案131、第二導電圖案132及第三導電圖案133。第一導電圖案131、第二導電圖案132及第三導電圖案133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交錯。
第一導電圖案131具有主要部131a和虛設部131b。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121。第一觸控電極121係透過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電性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未繪示)。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與第二觸控電極122重疊,且第一導電圖案131電性隔離於第二觸控電極122。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123且與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在結構上分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與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在第一方向d1上實質上對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140的接觸窗142包括一第一接觸窗142a及一第二接觸窗142b。第三觸控電極123透過第一絕緣層140的第一接觸窗142a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第一觸控電極121透過第一絕緣層140的第二接觸窗142b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第一導電圖案131的主要部131a包括一連續線段131a-1,連續線段131a-1於第一基板110上的一垂直投影位於第一接觸窗142a於第一基板110上的一垂直投影與第二接觸窗142b於第一基板110上的一垂直投影之間,且連續線段131a-1與第二觸控電極122重疊。第一絕緣層140夾設於第一導電圖案131之主要部131a的連續線段131a-1與第二觸控電極122之間,以使第一導電圖案131電性隔離於第二觸控電極122。
第二導電圖案132具有主要部132a和虛設部132b。第二導電圖案132的主要部132a電性連接至第二觸控電極122。第二觸控電極122係透過第二導電圖案132的主要部132a電性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未繪示)。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123,且第二導電圖案132的主要部132a與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在結構上分離。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導電圖案132的主要部132a與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在第一方向d1上實質上對齊,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三導電圖案133跨越第一觸控電極121、第二觸控電極122及第一基板110的線路區110b,以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123。第三觸控電極123係透過第三導電圖案133電性連接至觸控驅動電路(未繪示)。第三導電圖案133具有設置在線路區110ba上的一非直線部133c。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三導電圖案133的非直線部133c可以是一弧線段。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根據其它實施例,第三導電圖案133的非直線部133c也可包括其它形狀的線段,例如但不限於:階梯狀線段。
第一絕緣層140的多個接觸窗142包括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第三觸控電極123透過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電性連接至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及第三導電圖案133。多個畫素結構PX包括與第三觸控電極123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PX1。在本實施例中,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可分別設置於多個第一畫素結構PX1旁。也就是說,每一第一畫素結構PX1旁可設有一第一接觸窗142a,而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係陣列排列。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根據其它實施例,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也可設置於其它位置及/或以其它方式排列,於後續段落配合其它圖示舉例說明之。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述。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A的上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A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圖6對應圖5的局部R。圖5省略圖6的畫素結構PX及第一接線CL1。
本實施例的觸控裝置10A與前述的觸控裝置1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觸控裝置10A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的排列方式與觸控裝置10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的排列方式不同。請參照圖5及圖6,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觸控裝置10A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係隨機排列。
圖7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B的上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B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圖8對應圖7的局部R。圖7省略圖8的畫素結構PX及第一接線CL1。
圖9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B的剖面示意圖。圖9對應圖8的剖線A-A’。 圖7及圖8省略圖9的第二基板200、顯示介質300及遮光圖案400。
本實施例的觸控裝置10B與前述的觸控裝置1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觸控裝置10B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的設置位置與觸控裝置10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的設置位置不同。
請參照圖7及圖8,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觸控裝置10B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設置於與第三觸控電極123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三導電圖案133的非直線部133c之間。也就是說,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設置在主動區110c與線路區110b之間的閒置區域。
將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設置在主動區110c與線路區110b之間的閒置區域能有效利用第一基板110的佈局空間。此外,由於第一接觸窗142a設置在主動區110c與線路區110b之間的閒置區域而非設置在主動區110c,因此,因第一接觸窗142a的設置所形成之畫素陣列基板100的地形變化,不易造成顯示不良。
請參照圖8及圖9,除了畫素陣列基板100外,觸控裝置10B更包括第二基板200、設置於第一基板11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顯示介質300以及遮光圖案400。在本實施例中,遮光圖案400可選擇性地設置在第二基板200上。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根據其它實施例,遮光圖案400也可設置在第一基板110上,而形成一黑矩陣在陣列上(black matrix on an array;BOA)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於主動區110c與線路區110b之間的閒置區域上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可被遮光圖案400遮蔽。被遮光圖案400遮蔽之一第一接觸窗142a於第一基板110上的垂直投影面積可大於設置於主動區110c之一第二接觸窗142b於第一基板110上的垂直投影面積。
也就是說,用以電性連接第三觸控電極123、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及第三導電圖案133的第一接觸窗142a的尺寸大,而能確保第三觸控電極123與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及第三導電圖案133電性連接。藉此,不須在第三觸控電極123所處的部分主動區110c上設置第一絕緣層140之其它的第一接觸窗。因此,位於透視窗110a之第二側S2之觸控電極120所在區域的顯示品質能提升。
圖10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C的上視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C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圖11對應圖10的局部R。圖10省略圖11的畫素結構PX及第一接線CL1。
圖12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C的剖面示意圖。圖12對應圖11的剖線A-A’。
本實施例的觸控裝置10C與前述的觸控裝置10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觸控裝置10C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的設置位置與觸控裝置10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的設置位置不同。
請參照圖10、圖11及圖12,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三觸控電極123設置於第一基板110的邊緣110d與透視窗110a之間,且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設置於與第三觸控電極123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PX1與第一基板110的邊緣110d之間。也就是說,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三觸控電極123重疊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可設置於觸控裝置10C的邊框區。藉此,能有效利用第一基板110的佈局空間。此外,由於第一接觸窗142a設置在觸控裝置10C的邊框區而非設置在顯示用的主動區110c,因此,因第一接觸窗142a的設置所形成之畫素陣列基板100的地形變化,不易造成顯示不良。
在本實施例中,設置於觸控裝置10C之邊框區上的多個第一接觸窗142a可被遮光圖案400遮蔽。被遮光圖案400遮蔽之一第一接觸窗142a於第一基板110上的垂直投影面積可大於設置於主動區110c之一第二接觸窗142b於第一基板110上的垂直投影面積。
也就是說,用以電性連接第三觸控電極123、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及第三導電圖案133的第一接觸窗142a的尺寸大,而能確保第三觸控電極123與第一導電圖案131的虛設部131b、第二導電圖案132的虛設部132b及第三導電圖案133電性連接。藉此,不須在第三觸控電極123所處的部分主動區110c上設置第一絕緣層140的其它第一接觸窗。因此,位於透視窗110a之第二側S2之觸控電極120所在區域的顯示品質能提升。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觸控裝置包括基板、多個畫素結構、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第三觸控電極及第一導電圖案。基板的透視窗具有相對的第一側及第二側。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及第三觸控電極在第一方向上依序排列。第一觸控電極及第二觸控電極位於透視窗的第一側。第三觸控電極位於透視窗的第二側。第一導電圖案具有主要部和虛設部。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且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與第二觸控電極重疊且電性隔離於第二觸控電極。特別是,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且與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在結構上分離。
由於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而非浮置(floating),因此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不易造成顯示不良。此外,第一導電圖案的虛設部與第一導電圖案的主要部在結構上分離,而第一導電圖案不須包括設置於線路區上的部分,因此能實現窄寬度的線路區,有助於提升觸控裝置的視效。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0A、10B、10C:觸控裝置 100:畫素陣列基板 110:第一基板 110a:透視窗 110b:線路區 110c:主動區 110d:邊緣 120:觸控電極 120a:主要部 120b:橋接部 121:第一觸控電極 122:第二觸控電極 123:第三觸控電極 130:導電圖案 131:第一導電圖案 131a、132a:主要部 131a-1:連續線段 131b、132b:虛設部 132:第二導電圖案 133:第三導電圖案 133c:非直線部 140:第一絕緣層 142、152、154:接觸窗 142a:第一接觸窗 142b:第二接觸窗 150:第二絕緣層 200:第二基板 300:顯示介質 400:遮光圖案 A-A’:剖線 CL1:第一接線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E:畫素電極 PX:畫素結構 PX1:第一畫素結構 R:局部 SPX:子畫素結構 SL1:第一訊號線 SL2:第二訊號線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S3:第三側 S4:第四側 T:主動元件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的上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的佈局示意圖。圖3示出一畫素結構PX、一觸控電極120的一部分及一導電圖案130的一部分。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A的上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A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B的上視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B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B的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再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C的上視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C之局部R的放大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之觸控裝置10C的剖面示意圖。
10:觸控裝置
100:畫素陣列基板
110a:透視窗
110b:線路區
110c:主動區
120:觸控電極
121:第一觸控電極
122:第二觸控電極
123:第三觸控電極
130:導電圖案
131:第一導電圖案
131a、132a:主要部
131a-1:連續線段
131b、132b:虛設部
132:第二導電圖案
133:第三導電圖案
133c:非直線部
142:接觸窗
142a:第一接觸窗
142b:第二接觸窗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R:局部
S1:第一側
S2:第二側

Claims (13)

  1. 一種觸控裝置,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透視窗、一線路區及一主動區,其中該線路區位於該透視窗的周圍,且該線路區位於該主動區與該透視窗之間; 多個畫素結構,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上; 一第一觸控電極、一第二觸控電極及一第三觸控電極,設置於該基板的該主動區上,且與該些畫素結構重疊,其中該透視窗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觸控電極及該第二觸控電極位於該透視窗的該第一側,該第三觸控電極位於該透視窗的該第二側,且該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及該第三觸控電極在一第一方向上依序排列;以及 一第一導電圖案,具有一主要部和一虛設部,其中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與該第二觸控電極重疊且電性隔離於該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虛設部電性連接至該第三觸控電極且與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在結構上分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 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導電圖案與該第一觸控電極之間以及該第一導電圖案與該第三觸控電極之間,其中該絕緣層具有一第一接觸窗及一第二接觸窗,該第三觸控電極透過該絕緣層的該第一接觸窗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虛設部,該第一觸控電極透過該絕緣層的該第二接觸窗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包括一連續線段,該連續線段於該基板上的一垂直投影位於該第一接觸窗的一垂直投影與該第二接觸窗的一垂直投影之間,且該連續線段與該第二觸控電極重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絕緣層更設置於該連續線段與該第二觸控電極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 一第二導電圖案,具有一主要部和一虛設部,其中該第二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電性連接至該第二觸控電極,該第二導電圖案的該虛設部電性連接至該第三觸控電極,且該第二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與該第二導電圖案的該虛設部在結構上分離;以及 一第三導電圖案,其中該第一導電圖案、該第二導電圖案及該第三導電圖案在一第二方向上排列,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交錯,該第三導電圖案跨越該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及該線路區而電性連接至該第三觸控電極,且該第三導電圖案具有設置在該線路區上的一非直線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 一絕緣層,設置於該第一導電圖案與該第三觸控電極之間、該第二導電圖案與該第三觸控電極之間以及該第三導電圖案與該第三觸控電極之間,其中該絕緣層具有多個第一接觸窗,該第三觸控電極透過該些第一接觸窗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虛設部、該第二導電圖案的該虛設部及該第三導電圖案,該些畫素結構包括與該第三觸控電極重疊的多個第一畫素結構,而該些第一接觸窗分別設置於該些第一畫素結構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接觸窗係陣列排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接觸窗係隨機排列。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些第一接觸窗設置於與該第三觸控電極重疊的該些第一畫素結構與該第三導電圖案的該非直線部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 一遮光圖案,遮蔽該些第一接觸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絕緣層更具有設置在該主動區的一第二接觸窗,該第一觸控電極透過該絕緣層的該第二接觸窗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而該些第一接觸窗的一者於該基板上的一垂直投影面積大於該第二接觸窗於該基板上的一垂直投影面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基板具有一邊緣,該第三觸控電極設置於該基板的該邊緣與該透視窗之間,且該些第一接觸窗設置於與該第三觸控電極重疊的該些第一畫素結構與該基板的該邊緣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觸控裝置,更包括: 一遮光圖案,遮蔽該些第一接觸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絕緣層更具有設置在該主動區的一第二接觸窗,該第一觸控電極透過該絕緣層的該第二接觸窗電性連接至該第一導電圖案的該主要部,且該些第一接觸窗的一者於該基板上的一垂直投影面積大於該第二接觸窗於該基板上的一垂直投影面積。
TW108120651A 2019-06-14 2019-06-14 觸控裝置 TWI710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0651A TWI710937B (zh) 2019-06-14 2019-06-14 觸控裝置
US16/572,613 US11181787B2 (en) 2019-06-14 2019-09-17 Touch apparatus
CN201911233758.9A CN110941364B (zh) 2019-06-14 2019-12-05 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0651A TWI710937B (zh) 2019-06-14 2019-06-14 觸控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0937B true TWI710937B (zh) 2020-11-21
TW202046073A TW202046073A (zh) 2020-12-16

Family

ID=6990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651A TWI710937B (zh) 2019-06-14 2019-06-14 觸控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1787B2 (zh)
CN (1) CN110941364B (zh)
TW (1) TWI71093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2229A (zh) * 2017-12-05 2018-05-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64897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388288A (zh) * 2018-09-30 2019-02-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301B (zh) * 2011-05-28 2015-05-20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电极结构、制造方法以及触控面板
TWI490829B (zh) * 2013-01-11 2015-07-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與顯示裝置
KR101655410B1 (ko) * 2014-08-26 2016-09-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인셀 터치 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US9939972B2 (en) * 2015-04-06 2018-04-1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atrix sensor with via routing
US10031363B2 (en) * 2015-06-05 2018-07-24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180063633A (ko) * 2016-12-02 2018-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190235668A1 (en) * 2018-01-31 2019-08-01 Wuhan Chia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540895B1 (ko) * 2018-05-30 2023-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I683298B (zh) * 2018-07-09 2020-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TWI683292B (zh) * 2018-09-20 2020-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KR102626939B1 (ko) * 2018-10-05 2024-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93535B1 (ko) * 2018-10-26 2023-10-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528266B1 (ko) * 2018-11-16 2023-05-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562807B1 (ko) * 2018-11-23 2023-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659189B1 (ko) * 2018-11-27 2024-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582641B1 (ko) * 2018-11-30 2023-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00121400A (ko) * 2019-04-15 2020-10-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N110058746B (zh) * 2019-04-30 2023-02-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20200138569A (ko) * 2019-05-31 2020-12-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92229A (zh) * 2017-12-05 2018-05-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064897A (zh) * 2018-08-31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388288A (zh) * 2018-09-30 2019-02-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81787B2 (en) 2021-11-23
CN110941364A (zh) 2020-03-31
US20200393711A1 (en) 2020-12-17
TW202046073A (zh) 2020-12-16
CN110941364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1038B (zh) 液晶顯示面板
TW201447666A (zh) 觸控面板
TWI703370B (zh) 畫素陣列基板
TWI699749B (zh) 顯示面板
JP2014531640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とコンデンサ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TWI412828B (zh) 顯示面板
WO2021016745A1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驱动方法
TW201545033A (zh) 觸控顯示面板
TW201539262A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443533A (zh) 畫素結構及具有此畫素結構之液晶顯示面板
TW201734609A (zh) 顯示面板
US9563322B2 (en) Embedded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mbedded capacitive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694289B (zh) 顯示裝置
TWI427382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其液晶顯示面板
JP2014021865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736913B2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2034303A (zh) 畫素陣列基板
TWM447541U (zh) 觸控面板
TWI710937B (zh) 觸控裝置
JP2012215764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2011161A (zh) 觸控面板
CN111812899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0780499B (zh) 像素阵列基板
KR2009008113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TWI755028B (zh) 內建式觸控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