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705B -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 Google Patents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705B
TWI710705B TW108118162A TW108118162A TWI710705B TW I710705 B TWI710705 B TW I710705B TW 108118162 A TW108118162 A TW 108118162A TW 108118162 A TW108118162 A TW 108118162A TW I710705 B TWI710705 B TW I7107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ation
semi
open
sheet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8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3627A (zh
Inventor
蕭家祥
葉建志
Original Assignee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8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070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70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62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風扇裝置包含風扇主體及風扇吊架。風扇吊架用以使風扇主體固定於結構體。風扇吊架包含支撐構件、第一鎖固組件、第二鎖固組件及套筒。套筒用以與風扇主體的固定軸相固定。當第一鎖固組件固定於套筒時,安裝人員可以使第一鎖固組件通過支撐構件的第一缺口及第二缺口,進入支撐構件的第一半開放穿孔及第二半開放穿孔,而後風扇主體及套筒即可透過第一鎖固組件掛設於支撐構件上,此時,安裝人員可以不用扶持風扇主體,而可方便地利用第二鎖固組件將支撐構件及套筒相互鎖固。

Description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吊架及風扇裝置,特別是一種風扇吊架及適用應用為工業吊扇的風扇裝置。
常見的工業吊扇,體積大且重量重,且安裝的位置較高,因此,在安裝上非常麻煩。另外,為了避免工業吊扇掉落,在固定工業吊扇時,會盡可能地使工業吊扇穩固地固定於鋼樑,然,在實際應用中,工業吊扇在經歷地震時,將可能因為構件彼此間的固定方式過於緊密,而發生構件相互碰撞,進而可能導致構件損壞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一種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主要用以改善現有的工業吊扇不易安裝等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風扇吊架,其用以使一風扇主體固定於一結構體,風扇吊架包含:一支撐構件、一套筒及至少兩個鎖固組件。支撐構件用以與多個鎖固件配合而固定於結構體,支撐構件包含:一主片體及兩個側片體。兩個側片體連接主片體,兩個側片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且主片體與兩個側片體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個側片體包含有一封閉穿孔及一半開放穿孔,各個封閉穿孔於側片體的一側邊形成有一缺口。套筒能對應設置於容置槽中,風扇主體的一固定軸穿設於套筒的一通道,且套筒與風扇主體相互固定。兩個鎖固組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鎖固組件及一第二鎖固組件,第一鎖固組件穿設半開放穿孔並與套筒相互鎖固;第二鎖固組件穿設封閉穿孔並與套筒相互鎖固,且第二鎖固組件能通過兩個缺口進入兩個半開放穿孔 中。其中,各個半開放穿孔於一縱向方向或一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第一鎖固組件的一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各個封閉穿孔於縱向方向或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第二鎖固組件的一第二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風扇裝置,其包含:一風扇主體、一支撐構件、一套筒及至少兩個鎖固組件。風扇主體包含一固定軸及一轉動單元,固定軸與轉動單元相連接,轉動單元與多個扇葉相連接。支撐構件用以與多個鎖固件配合而固定於結構體,支撐構件包含:一主片體及兩個側片體。兩個側片體連接主片體,兩個側片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且主片體與兩個側片體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個側片體包含有一封閉穿孔及一半開放穿孔,封閉穿孔於側片體的一側邊形成有一缺口。套筒能對應設置於容置槽中,固定軸穿設於套筒的一通道,且套筒與風扇主體相互固定。兩個鎖固組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鎖固組件及一第二鎖固組件,第一鎖固組件鎖固於套筒,第一鎖固組件能通過兩個所缺口進入兩個半開放穿孔中;第二鎖固組件穿設於封閉穿孔並與套筒相互鎖固。其中,各個半開放穿孔於一縱向方向或一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第一鎖固組件的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各個封閉穿孔於縱向方向或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第二鎖固組件的第二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透過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一半開放穿孔及第二半開放穿孔的設計,將可以便於安裝人員安裝風扇主體。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A:風扇裝置
1:風扇主體
10:固定軸
101:軸體固定孔
11:轉動單元
2:風扇吊架
20:支撐構件
21:主片體
21A:第一側邊
21B:第二側邊
22:第一側片體
221:第一半開放穿孔
221A:側邊
221B:頂側邊
222:第一封閉穿孔
223:第一缺口
23:第二側片體
231:第二半開放穿孔
231A:側邊
231B:頂側邊
232:第二封閉穿孔
233:第二缺口
24:支撐臂
24A:第一支撐臂
241A:第一抵靠片體
2411A:第一固定穿孔
24B:第二支撐臂
241B:第二抵靠片體
2411B:第二固定穿孔
25:加強結構
3:第一鎖固組件
31:第一鎖固軸體
32:第一螺帽
4:第二鎖固組件
41:第二鎖固軸體
42:第二螺帽
5:套筒
501:通道
502:固定孔
503:第一貫穿孔
504:第二貫穿孔
6:固持組件
61:輔助固定構件
611:第一輔助長條穿孔
612:第二輔助長條穿孔
62:夾持構件
621:固定片體
6211:長條穿孔
622:下夾持片體
6221:輔助固定穿孔
623:連接片體
624:上夾持片體
625:加強結構
C2:旋轉軸
D1:口徑
D2:徑向寬度
D3:口徑
D4:口徑
D5:徑向寬度
D6:口徑
H:固定樑
S1:鎖固組件
S2:軸體固定組件
S21:螺絲
S22:螺帽
S3:輔助固定件
SP2:夾持槽
SP1:容置槽
圖1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固定於固定樑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固定於固定樑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風扇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3亦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風扇裝置的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圖4亦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的另一視角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的局部構件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第一鎖固組件局部剖面及第二鎖固組件局部剖面的的側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風扇主體相對於支撐構件微幅旋轉的示意圖。
圖8及圖9為本發明的風扇主體設置於風扇吊架上的作動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的局部構件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風扇吊架固定於固定樑的側視圖;圖11為本發明的風扇裝置固定於固定樑的側視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4,圖1及圖2顯示為本發明的風扇裝置、風扇吊架固定於固定樑上的兩個不同視角的示意圖,圖3及圖4顯示為本發明的風扇裝置、風扇吊架的兩個不同視角的分解示意圖。需說明的是,本發明的風扇裝置特別適合應用為工業用吊扇,本發明的風扇吊架特別適合用來將工業用吊扇固定於固定樑(例如是圖1及圖2中所示的H型鋼樑)。
本發明的風扇裝置A包含:一風扇主體1及一風扇吊架2。風扇主體1是透過風扇吊架2固定於固定樑H,當然,在不同的應用中,風扇主體1也可以是透過風扇吊架2直接固定於天花板。
風扇主體1包含一固定軸10及一轉動單元11。固定軸10與轉動單元11相連接,轉動單元11與多個扇葉(圖未示)相連接。於此所指的固定軸10主要是用來使風扇主體1與風扇吊架2相互固定用的構件,關於固定軸10的外型、尺寸可以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於此所指的轉動單元11即包含有馬達等用來控制扇葉旋轉的電子、機械零組件。
風扇吊架2包含:一支撐構件20、兩個鎖固組件、一套筒5及一固持組件6。兩個鎖固組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鎖固組件3及一第二鎖固組件4。在風扇吊架2沒有固持組件6的實施例中,支撐構件20主要是用來固定於天花板或是相關結構體;在風扇吊架2具有固持組件6的實施例中,支撐構件20是與固持組件6相連接,而固持組件6則是用來使風扇吊架2整體固定於固定樑H。套筒5主要是用來與風扇主體1相互固定,且套筒5是透過第一鎖固組件3及第二鎖固組件4固定於支撐構件20上。
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說明及圖式中,是以風扇吊架2具有固持組件6,而風扇吊架2是固定於H型鋼樑(固定樑H)為例,但風扇吊架2不侷限於僅可固定於固定樑,在不同的應用中,風扇吊架2也可以是不包含有固持組件6,而支撐構件20可以是直接固定於天花板等結構體。
請參閱圖5,其顯示為支撐構件20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支撐構件20包含:一主片體21、兩側片體及兩個支撐臂24。兩個側片體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片體22、一第二側片體23。在具體的應用中,主片體21、第一側片體22、第二側片體23及兩個支撐臂24可以是通過一鋼板製成,意即,主片體21、第一側片體22、第二側片體23及兩個支撐臂24可以是一體成型地設置。當然,在不同的應用中,主片體21、第一側片體22、第二側片體23及兩 個支撐臂24也可以是各自獨立的構件,並透過銲接等方式相互連接。各個側片體具有一半開放穿孔及一封閉穿孔,半開放穿孔及封閉穿孔貫穿側片體設置,且半開放穿孔於側片體的一側邊形成有一缺口。
主片體21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邊21A及一第二側邊21B。第一側片體22由主片體21的第一側邊21A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側片體22的半開放穿孔及封閉穿孔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一第一封閉穿孔222。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一封閉穿孔222貫穿第一側片體22設置。第一半開放穿孔221於第一側片體22相反於與主片體21相連接的一側邊221A形成的缺口定義為一第一缺口223。第一半開放穿孔221能通過第一缺口223與外連通。第一半開放穿孔221位於第一封閉穿孔222上方。
第二側片體23由主片體21的第二側邊21B向外延伸形成。其中,主片體21的兩個彼此相反的側邊是向同一方向分別延伸形成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而主片體21、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共同形成為類似於ㄇ字型的結構。
第二側片體23的半開放穿孔及封閉穿孔分別定義為一第二半開放穿孔231及一第二封閉穿孔232。第二半開放穿孔231及第二封閉穿孔232貫穿第二側片體23設置。第二半開放穿孔231於第二側片體23相反於與主片體21相連接的一側邊231A形成的缺口定義為一第二缺口233。第二半開放穿孔231能通過第二缺口233與外連通。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位於第二封閉穿孔232上方。
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是彼此相面對地設置,而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且主片體21、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共同形成一容置槽SP1。其中,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具有 完全相同的尺寸及外型,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具有完全相同的尺寸及外型,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具有完全相同的尺寸及外型。
需特別強調的是,上述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是可以通過相對應的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而與外連通,而,第一鎖固組件3則可以同時通過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滑入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相對地,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由於沒有與任何缺口相連接,因此,第二鎖固組件4僅可以先穿入第一封閉穿孔222(或是第二封閉穿孔232),再穿入第二封閉穿孔232(或是第一封閉穿孔222)。
兩個支撐臂24分別定義為一第一支撐臂24A及一第二支撐臂24B。第一支撐臂24A可以是由第一側片體22的一頂側邊221B向外延伸形成;在不同的應用中,第一支撐臂24A也可以是由主片體21的頂側邊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支撐臂24B可以是由第二側片體23的一頂側邊231B向外延伸形成;在不同的應用中,第二支撐臂24B也可以是由主片體21的頂側邊向外延伸形成。
第一支撐臂24A具有一第一抵靠片體241A,第一抵靠片體241A具有多個第一固定穿孔2411A。第二支撐臂24B具有一第二抵靠片體241B,第二抵靠片體241B具有多個第二固定穿孔2411B。多個第一固定穿孔2411A及多個第二固定穿孔2411B用以與多個鎖固組件S1(如圖10所示)相互配合,而使支撐構件20固持組件6(或是固定於天花板)。在本實施例中,是以第一支撐臂24A及第二支撐臂24B的外型類似於Z字型為例,但第一支撐臂24A及第二支撐臂24B的外型、尺寸不以此為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應用中,支撐構件20可以是由單一片鋼板彎曲而成,而支撐構件20在各個彎曲處可以是形成有多個加強結構25,各個加強結構25是凸出於各個彎曲處的位置。具體來說,各個加強結構25 可以是利用冲壓的方式,由鋼板的彎曲處的外側,向鋼板的彎曲處的內側方向沖壓而成。透過多個加強結構25的設置,將可有效提升支撐構件20於彎曲處的結構強度。
如圖3及圖4所示,套筒5能對應設置於容置槽SP1中,套筒5的內部具有一通道501,通道501用以提供風扇裝置A的固定軸10穿設。套筒5具有多個固定孔502。多個固定孔502用以與固定軸10的多個軸體固定孔101相互連通,而多個固定孔502、多個軸體固定孔101能與多個軸體固定組件S2相互配合,以使固定軸10固定設置於通道501中。
具體來說,軸體固定組件S2可以是包含有螺絲S21及螺帽S22;風扇裝置A在組裝於風扇吊架2的過程中,可以是先將風扇裝置A的固定軸10插入套筒5的通道501中,而後使軸體固定組件S2的螺絲S21穿過多個固定孔502及多個軸體固定孔101,再使螺帽與螺絲相互鎖固,據以使固定軸10固定於套筒5中。
套筒5還具有兩個第一貫穿孔503及兩個第二貫穿孔504,兩個第一貫穿孔503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第二貫穿孔504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其中,第一貫穿孔503位於第二貫穿孔504的上方,且第一貫穿孔503及第二貫穿孔504是位於多個固定孔502的上方。
第一鎖固組件3包含有一第一鎖固軸體31及一第一螺帽32。第一鎖固軸體31用以同時穿設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兩個第一貫穿孔503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而第一鎖固組件3用以使套筒5、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相互固定。
第二鎖固組件4包含有一第二鎖固軸體41及一第二螺帽42。第二鎖固軸體41用以同時穿設第一封閉穿孔222、兩個第二貫穿孔504及第二封閉穿孔232,而第二鎖固組件4用以使套筒5、第二側片體23及第二側片體23相互固定。
請參閱圖6,其顯示為支撐構件20的側視圖,為利於說明,在圖6中所示的第一鎖固軸體31及第二鎖固軸體41是分別以剖面的形式表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的外型、尺寸及其相對於第二側片體23的設置位置,皆與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的外型、尺寸及其相對於第二側片體23的設置位置相同,因此,在圖6中所示的側片體同時表示了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半開放穿孔同時表示了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在圖6中所示的封閉穿孔則同時表示了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
如圖6所示,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於一縱向方向(即圖中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的口徑D1大於第一鎖固軸體31的徑向寬度D2。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於縱向方向的口徑D3,大於第一鎖固軸體31的徑向寬度D2。藉此,第一鎖固軸體31能於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沿縱向方向移動,第二鎖固軸體41能於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中沿縱向方向移動。
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於一橫向方向(即圖中所示座標的x軸方向)的口徑大於第一鎖固軸體31的徑向寬度D2。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於橫向方向的口徑D4大於第二鎖固軸體41的徑向寬度D5。藉此,第一鎖固軸體31能於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沿橫向方向移動,第二鎖固軸體41能於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中沿橫向方向移動。
藉由上述第一半開放穿孔221、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的口徑,對應於第一鎖固軸體31的徑向寬度D2及第二鎖固軸體41的徑向寬度D5的設計,當風扇裝置A受到不預期的外力作用(例如地震),第一鎖固軸體31能相對於支撐構件20,於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移動,而第二鎖固軸體41能於第一封閉穿孔 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中移動,藉此,第一鎖固軸體31及第二鎖固軸體41不會直接碰撞支撐構件20,而可大幅降低第一鎖固軸體31及第二鎖固軸體41直接碰撞,而發生第一鎖固軸體31、第二鎖固軸體41及支撐構件20損壞的問題的機率。
依上所述,請復參圖1,本發明的風扇主體1在受到不預期的外力作用時,風扇主體1能相對於支撐構件20上下(即圖中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微幅地晃動,且風扇主體1亦能相對於支撐構件20前後(即圖中所示座標的x軸方向)微幅地晃動。
請參閱圖1、圖4及圖7,圖7顯示為風扇主體1相對於支撐構件20旋轉一角度的示意圖。特別說明的是,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一封閉穿孔222是沿縱向方向(圖4所示的Z軸方向)上下設置,第二半開放穿孔231及第二封閉穿孔232是沿縱向方向(圖4所示的Z軸方向)上下設置。當套筒5固定於支撐構件20時,套筒5的通道501的中心軸(如圖1中所示的Z軸方向)是大致平行於縱向方向,而第一側片體22及第二側片體23則是對應位於套筒5的左右兩側。如圖7所示,透過上述第一側片體22、第二側片體23及套筒5彼此間的相對位置關係,以及前述第一半開放穿孔221、第一封閉穿孔222、第二半開放穿孔231及第二封閉穿孔232的設計,套筒5能以圖7中所示旋轉軸C2為中心,相對於支撐構件20微幅旋轉。
請一併參閱圖6、圖8及圖9,圖8及圖9顯示為風扇主體1安裝於支撐構件20的作動示意圖。如圖6所示,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的口徑D6是不小於第一鎖固軸體31的徑向寬度D2,而第一鎖固軸體31是可以同時通過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進入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
在實際應用中,將風扇主體1及套筒5固定於支撐構件20上的安裝方式可以是:如圖8所示,安裝人員可以是先將支撐構件20固定於固定 樑H上;而後,安裝人員可以在地面,先利用軸體固定組件S2將風扇主體1的固定軸10與套筒5相互固定,並且,將第一鎖固組件3安裝於套筒5上。
如圖8及圖9所示,安裝人員在地面完成風扇主體1、套筒5及第一鎖固組件3的安裝後,則可以將風扇主體1拿至空中,接著,安裝人員可以使第一鎖固組件3,由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滑入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藉此,使風扇主體1及套筒5吊掛於支撐構件20;此時,由於風扇主體1已經被支撐構件20所支撐,因此,安裝人員可以不用再扶持風扇主體1。而後,安裝人員可以接著使第二鎖固軸體41穿過第一封閉穿孔222、第二貫穿孔504(如圖3所示)及第二封閉穿孔232,並使第二螺帽42與第二鎖固軸體41相互鎖固,藉此,完成風扇主體1與支撐構件20的安裝作業。值得一提的是,安裝人員在使第一鎖固組件3滑入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後,安裝人員可以是先使第一鎖固組件3與套筒5稍微鎖固。
依上所述,本發明的風扇裝置A及風扇吊架2,透過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的設計,可以讓安裝人員在將重量非常重(一般來說至少超過10公斤)的風扇主體1移動至空中時,可以快速地透過第一鎖固組件3,將風扇主體1設置於支撐構件20,安裝人員在接續的安裝過程中,皆無需以再以人力或是相關機械來支撐風扇主體1,藉此,安裝人員可以輕鬆地進行後續第二鎖固組件4的安裝。另外,由於第一封閉穿孔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並沒有與外連通的缺口,因此,安裝人員利用第二鎖固組件4將風扇主體1、套筒5及支撐構件20相互固定後,風扇主體1在正常情況下,是無法與支撐構件20分離。
是以,本發明的風扇裝置A及風扇吊架2,是利用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的設計,來讓安裝人員可以方便地將風扇主體1安裝於支撐構件20上,而本發明的風扇裝置A及風扇吊架2的第一封閉穿孔 222及第二封閉穿孔232,則可以進一步用來限制風扇主體1無法與支撐構件20分離。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6所示,於第一側片體22的側視圖中,第一半開放穿孔221的最低位置是低於第一缺口223的位置;相同地,於第二側片體23的側視圖中,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的最低位置是低於第二缺口233的位置。如此,安裝人員使第一鎖固軸體31通過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進入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中時,第一鎖固軸體31將順勢進入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的最低位置,而第一鎖固軸體31將不易通過第一缺口223及第二缺口233離開第一半開放穿孔221及第二半開放穿孔231。
請一併參閱圖3、圖4及圖9,圖9顯示為本發明的支撐構件20的其中一視角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風扇裝置A及風扇吊架2,用以固定於固定樑(例如圖1所示的H型樑)時,風扇裝置A及風扇吊架2還可以包含有固持組件6。固持組件6可以包含:一輔助固定構件61及兩個夾持構件62。
輔助固定構件61的兩側分別具有多個第一輔助長條穿孔611及多個第二輔助長條穿孔612,多個第一輔助長條穿孔611彼此相鄰地設置,多個第二輔助長條穿孔612彼此相鄰地設置。
各個夾持構件62包含一固定片體621、一下夾持片體622、一連接片體623及一上夾持片體624。下夾持片體622由固定片體621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下夾持片體622與連接片體623相連接,而連接片體623相反於與下夾持片體622相連接的一側連接上夾持片體624,上夾持片體624、連接片體623及下夾持片體622共同形成有一夾持槽SP2。夾持槽SP2用以夾持固定樑H。關於夾持槽SP2的尺寸及外型,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
在實際應用中,各個夾持構件62可以是由單一片鋼板所製成,意即,固定片體621、下夾持片體622、連接片體623及上夾持片體624可以是一體成型地設置。在夾持構件62是一體成型地製成的實施例中,夾持構件62的彎曲處的內側可以是凸出形成有多個加強結構625。各個加強結構625可以是利用沖壓件,由夾持構件62的彎曲處的外側向彎曲處的內側方向沖壓的形成。
如圖3及圖11所示,在具體實施中,風扇吊架2還可以包含有多個輔助固定件S3,各個下夾持片體622還可以是具有多個輔助固定穿孔6221。多個輔助固定件S3能與多個輔助固定穿孔6221相互鎖固,且各個輔助固定件S3的部份可以穿過下夾持片體622,並位於上夾持片體624及下夾持片體622之間。如圖11所示,透過多個輔助固定件S3的設計,多個輔助固定件S3能與上夾持片體624共同夾持固定樑H。是以,透過多個輔助固定件S3及多個輔助固定穿孔6221的設計,夾持構件62將可以夾持於不同厚度的固定樑H上。
如圖3、圖5及圖10所示,各個固定片體621具有多個長條穿孔6211,各個長條穿孔6211貫穿固定片體621。第一支撐臂24A的第一抵靠片體241A具有多個第一固定穿孔2411A,第二支撐臂24B的第二抵靠片體241B具有多個第二固定穿孔2411B。而,多個鎖固組件S1能與多個第一固定穿孔2411A、多個長條穿孔6211及多個第一輔助長條穿孔611相互配合,據以使第一支撐臂24A、夾持構件62及輔助固定構件61三者彼此相互固定;相對地,多個鎖固組件S1能與多個第二固定穿孔2411B、多個長條穿孔6211及多個第二輔助長條穿孔612相互配合,據以使第二支撐臂24B、夾持構件62及輔助固定構件61三者彼此相互固定。
其中,第一輔助長條穿孔611、第二輔助長條穿孔612、長條穿孔6211的徑向寬度,皆是大於鎖固組件S1的螺絲的徑向寬度,即鎖固組件 S1的螺絲在未鎖固的情況下,是可以於第一輔助長條穿孔611、第二輔助長條穿孔612、長條穿孔6211中橫向移動。是以,透過輔助固定構件61的第一輔助長條穿孔611、第二輔助長條穿孔612及多個長條穿孔6211的相互配合,兩個夾持構件62彼此相面對的相對距離,可以是依據固定樑H的寬度而變化;也就是說,安裝人員可以是透過改變鎖固組件S1鎖固於固定片體621、輔助固定構件61及夾持構件62的位置,來調整兩個夾持構件62彼此相面對的距離,藉此使兩個夾持構件62夾持不同寬度的固定樑H。另外,安裝人員也可以是透過改變鎖固組件S1鎖固於固定片體621、輔助固定構件61及夾持構件62的位置,來調整支撐構件20相對於固持組件6的位置。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風扇裝置及風扇吊架,透過第一半開放穿孔、第一封閉穿孔及第二封閉穿孔等設計,可以讓安裝人員方便地將風扇主體、風扇吊架等構件安裝於固定樑,且還可以讓風扇主體能相對於風扇吊架於縱向方向、橫向方向及以旋轉軸C2為中心微幅地晃動,藉此,可以降低地震對於風扇裝置的損害。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A:風扇裝置
1:風扇主體
10:固定軸
11:轉動單元
2:風扇吊架
20:支撐構件
3:第一鎖固組件
4:第二鎖固組件
5:套筒
6:固持組件
H:固定樑

Claims (12)

  1. 一種風扇吊架,其用以使一風扇主體固定於一結構體,所述風扇吊架包含:一支撐構件,其用以與多個鎖固件配合而固定於所述結構體,所述支撐構件包含:一主片體;及兩個側片體,其連接所述主片體,兩個所述側片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且所述主片體與兩個所述側片體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個所述側片體包含有一封閉穿孔及一半開放穿孔,各個所述封閉穿孔於所述側片體的一側邊形成有一缺口;其中,兩個所述側片體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片體及一第二側片體;兩個支撐臂,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支撐臂及一第二支撐臂,所述第一支撐臂由所述第一側片體或是所述主片體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支撐臂由所述第二側片體或是所述主片體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兩個所述支撐臂用以與多個鎖固件相互配合,以使所述支撐構件固定於所述結構體;一套筒,其能對應設置於所述容置槽中,所述風扇主體的一固定軸穿設於所述套筒的一通道,且所述套筒與所述風扇主體相互固定;至少兩個鎖固組件,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鎖固組件及一第二鎖固組件,所述第一鎖固組件穿設所述半開放穿孔並與所述套筒相互鎖固;所述第二鎖固組件穿設所述封閉穿孔並與所述套筒相互鎖固,且所述第二鎖固組件能通過兩個所述缺口進入兩個所述半開放穿孔中;其中,各個所述半開放穿孔於一縱向方向或一橫向方向的 口徑大於所述第一鎖固組件的一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各個所述封閉穿孔於所述縱向方向或所述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所述第二鎖固組件的一第二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風扇吊架,其中,所述主片體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其中,兩個所述側片體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片體及一第二側片體,所述第一側片體由所述主片體的所述第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側片體的所述半開放穿孔定義為一第一半開放穿孔,所述第一側片體的所述封閉穿孔定義為一第一封閉穿孔,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一封閉穿孔貫穿所述第一側片體設置;所述第一側片體的所述缺口定義為一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於所述第一側片體相反於與所述主片體相連接的一側邊形成有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能通過所述第一缺口與外連通;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位於所述第一封閉穿孔上方;其中,所述第二側片體的所述半開放穿孔定義為一第二半開放穿孔,所述第二側片體的所述封閉穿孔定義為一第二封閉穿孔,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二封閉穿孔貫穿所述第二側片體設置,所述第二側片體的所述缺口定義為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於所述第二側片體相反於與所述主片體相連接的一側邊形成有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能通過所述第二缺口與外連通;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位於所述第二封閉穿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位於彼 此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封閉穿孔及所述第二封閉穿孔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其中,所述通道用以提供所述風扇主體的一固定軸穿設,所述套筒具有多個固定孔;多個所述固定孔用以與所述固定軸的多個軸體固定孔相互連通,而多個所述固定孔、多個所述軸體固定孔能與多個軸體固定組件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固定軸固定設置於所述通道中;所述套筒具有兩個第一貫穿孔及兩個第二貫穿孔,兩個所述第一貫穿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所述第二貫穿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所述第一貫穿孔位於所述第二貫穿孔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鎖固組件包含有所述第一鎖固軸體及一第一螺帽,所述第一鎖固軸體用以同時穿設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兩個所述第一貫穿孔及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而所述第一鎖固組件用以使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側片體及所述第二側片體相互固定;其中,所述第二鎖固組件包含有所述第二鎖固軸體及一第二螺帽,所述第二鎖固軸體用以同時穿設所述第一封閉穿孔、兩個所述第二貫穿孔及所述第二封閉穿孔,而所述第二鎖固組件用以使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側片體及所述第二側片體相互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口徑不小於所述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且所述第二缺口的口徑不小於所述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當所述第一鎖固組件鎖固於所述套筒上,且所述第二鎖固組件未鎖固於所述套筒上時,所述第一鎖固組件能通過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進入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中。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風扇吊架,其中,所述風扇吊架適用於固定在一固定樑,所述風扇吊架還包含有一固持組件,所述固持組件包含:一輔助固定構件,其具有多個第一輔助長條穿孔及多個第二輔助長條穿孔,多個所述第一輔助長條穿孔彼此相鄰地設置,多個所述第二輔助長條穿孔彼此相鄰地設置;兩個夾持構件,各個所述夾持構件包含一固定片體、一下夾持片體、一連接片體及一上夾持片體,所述下夾持片體由所述固定片體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下夾持片體與所述連接片體相連接,而所述連接片體相反於與所述下夾持片體相連接的一側連接所述上夾持片體,所述上夾持片體、所述連接片體及所述下夾持片體共同形成有一夾持槽,所述夾持槽用以夾持所述固定樑;各個所述固定片體具有多個長條穿孔,各個所述長條穿孔貫穿所述固定片體;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具有一第一抵靠片體,所述第一抵靠片體具有多個第一固定穿孔,所述第二支撐臂具有一第二抵靠片體,所述第二抵靠片體具有多個第二固定穿孔;其中,多個所述第一固定穿孔、多個所述第二固定穿孔、各個所述固定片體的多個所述長條穿孔及多個所述第一輔助長條穿孔能與多個所述鎖固件相互配合,而多個所述鎖固件能使兩個所述支撐臂與兩個所述夾持構件相互固定。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風扇吊架,其中,所述風扇吊架還包含有多個輔助固定件,且各個所述下夾持片體具有多個輔助固定穿孔,多個所述輔助固定件用以與多個輔助固定穿孔 相互鎖固,而多個所述輔助固定件能與各個所述上夾持片體共同固持所述固定樑。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風扇吊架,其中,各個所述夾持構件的所述固定片體、所述下夾持片體、所述連接片體及所述上夾持片體為一體成型地設置,且所述夾持構件的彎曲處的內側凸出形成有多個加強結構。
  6. 如請求項2所述的風扇吊架,其中,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於所述第一缺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於所述第二缺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與所述第一封閉穿孔是沿所述縱向方向上下排列設置,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與所述第二封閉穿孔是沿所述縱向方向上下排列設置;當所述套筒通過所述第一鎖固組件及所述第二鎖固組件與所述支撐構件相互固定,而所述套筒位於所述容置槽中時,所述第一側片體及所述第二側片體是對應位於所述套筒的左右兩側,且所述套筒的所述通道的中心軸是平行於所述縱向方向。
  7. 一種風扇裝置,其包含:一風扇主體,其包含一固定軸及一轉動單元,所述固定軸與所述轉動單元相連接,所述轉動單元與多個扇葉相連接;一支撐構件,其用以與多個鎖固件配合而固定於所述結構體,所述支撐構件包含:一主片體;及兩個側片體,其連接所述主片體,兩個所述側片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且所述主片體與兩個所述側片體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個所述側片體包含有一封閉穿孔及一半開放穿孔,所述封閉穿孔於所述側片體的一側邊 形成有一缺口;其中,兩個所述側片體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片體及一第二側片體;兩個支撐臂,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支撐臂及一第二支撐臂,所述第一支撐臂由所述第一側片體或是所述主片體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支撐臂由所述第二側片體或是所述主片體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兩個所述支撐臂用以與多個鎖固件相互配合,以使所述支撐構件固定於所述結構體;一套筒,其能對應設置於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固定軸穿設於所述套筒的一通道,且所述套筒與所述風扇主體相互固定;至少兩個鎖固組件,其分別定義為一第一鎖固組件及一第二鎖固組件,所述第一鎖固組件鎖固於所述套筒,所述第一鎖固組件能通過兩個所缺口進入兩個所述半開放穿孔中;所述第二鎖固組件穿設於所述封閉穿孔並與所述套筒相互鎖固;其中,各個所述半開放穿孔於一縱向方向或一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所述第一鎖固組件的一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各個所述封閉穿孔於所述縱向方向或所述橫向方向的口徑大於所述第二鎖固組件的一第二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風扇裝置,其中,所述主片體彼此相反的兩側邊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邊及一第二側邊;其中,所述第一側片體由所述主片體的所述第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側片體的所述半開放穿孔定義為一第一半開放穿孔,所述第一側片體的所述封閉穿孔定義為一第一封閉穿孔,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一封 閉穿孔貫穿所述第一側片體設置;所述第一側片體的所述缺口定義為一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於所述第一側片體相反於與所述主片體相連接的一側邊形成有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能通過所述第一缺口與外連通;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位於所述第一封閉穿孔上方;其中,所述第二側片體由所述主片體的所述第二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側片體的所述半開放穿孔定義為一第二半開放穿孔,所述第二側片體的所述封閉穿孔定義為一第二封閉穿孔,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二封閉穿孔貫穿所述第二側片體設置,所述第二側片體的所述缺口定義為一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於所述第二側片體相反於與所述主片體相連接的一側邊形成有所述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能通過所述第二缺口與外連通;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位於所述第二封閉穿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所述第一封閉穿孔及所述第二封閉穿孔位於彼此相對應的位置;其中,所述通道用以提供所述風扇主體的一固定軸穿設,所述套筒具有多個固定孔;多個所述固定孔用以與所述固定軸的多個軸體固定孔相互連通,而多個所述固定孔、多個所述軸體固定孔能與多個軸體固定組件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固定軸固定設置於所述通道中;所述套筒具有兩個第一貫穿孔及兩個第二貫穿孔,兩個所述第一貫穿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兩個所述第二貫穿孔彼此相面對地設置;所述第一貫穿孔位於所述第二貫穿孔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鎖固組件包含有所述第一鎖固軸體及一第一螺帽,所述第一鎖固軸體用以同時穿設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兩個所述第一貫穿孔及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而所述第一鎖固組件用以使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側片體及所述第二側片體相互固定;其中,所述第二鎖固組件包含有所述第二鎖固軸體及一第二螺帽,所述第二鎖固軸體用以同時穿設所述第一封閉穿孔、兩個所述第二貫穿孔及所述第二封閉穿孔,而所述第二鎖固組件用以使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側片體及所述第二側片體相互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口徑不小於所述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且所述第二缺口的口徑不小於所述第一鎖固軸體的徑向寬度;當所述第一鎖固組件鎖固於所述套筒上,且所述第二鎖固組件未鎖固於所述套筒上時,所述第一鎖固組件能通過所述第一缺口及所述第二缺口進入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及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風扇裝置,其中,所述風扇吊架適用於固定在一固定樑,所述風扇吊架還包含有一固持組件,所述固持組件包含:一輔助固定構件,其具有多個第一輔助長條穿孔及多個第二輔助長條穿孔,多個所述第一輔助長條穿孔彼此相鄰地設置,多個所述第二輔助長條穿孔彼此相鄰地設置;兩個夾持構件,各個所述夾持構件包含一固定片體、一下夾持片體、一連接片體及一上夾持片體,所述下夾持片體由所述固定片體的一側邊向外延伸形成,所述下夾持片體與所述連接片體相連接,而所述連接片體相反於與所述下夾持片體相連接的一側連接所述上夾持片體,所 述上夾持片體、所述連接片體及所述下夾持片體共同形成有一夾持槽,所述夾持槽用以夾持所述固定樑;各個所述固定片體具有多個長條穿孔,各個所述長條穿孔貫穿所述固定片體;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具有一第一抵靠片體,所述第一抵靠片體具有多個第一固定穿孔,所述第二支撐臂具有一第二抵靠片體,所述第二抵靠片體具有多個第二固定穿孔;其中,多個所述第一固定穿孔、多個所述第二固定穿孔、各個所述固定片體的多個所述長條穿孔及多個所述第一輔助長條穿孔能與多個所述鎖固件相互配合,而多個所述鎖固件能使兩個所述支撐臂與兩個所述夾持構件相互固定。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風扇裝置,其中,所述風扇吊架還包含有多個輔助固定件,且各個所述下夾持片體具有多個輔助固定穿孔,多個所述輔助固定件用以與多個輔助固定穿孔相互鎖固,而多個所述輔助固定件能與各個所述上夾持片體共同固持所述固定樑。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風扇裝置,其中,各個所述夾持構件的所述固定片體、所述下夾持片體、所述連接片體及所述上夾持片體為一體成型地設置,且所述夾持構件的彎曲處的內側凸出形成有多個加強結構。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風扇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於所述第一缺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的最低位置低於所述第二缺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半開放穿孔與所述第一封閉穿孔是沿所述縱向方向上下排列設置,所述第二半開放穿孔與所述第二封閉穿孔是沿所述縱 向方向上下排列設置;當所述套筒通過所述第一鎖固組件及所述第二鎖固組件與所述支撐構件相互固定,而所述套筒位於所述容置槽中時,所述第一側片體及所述第二側片體是對應位於所述套筒的左右兩側,且所述套筒的所述通道的中心軸是平行於所述縱向方向。
TW108118162A 2019-05-27 2019-05-27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TWI710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162A TWI710705B (zh) 2019-05-27 2019-05-27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8162A TWI710705B (zh) 2019-05-27 2019-05-27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0705B true TWI710705B (zh) 2020-11-21
TW202043627A TW202043627A (zh) 2020-12-01

Family

ID=7420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8162A TWI710705B (zh) 2019-05-27 2019-05-27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070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2295A (ja) * 2005-07-22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天井扇風機
CN102536864A (zh) * 2012-03-20 2012-07-04 开勒通风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吊式工业风扇
WO2014070747A1 (en) * 2012-10-30 2014-05-08 Delta T Corporation Fan mounting system
CN205533349U (zh) * 2016-04-07 2016-08-31 浙江炜宇通风机电有限公司 工业吊扇
TW201727083A (zh) * 2016-01-19 2017-08-0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吊扇、吊扇之吊架及其固定架
TWM567314U (zh) * 2018-03-02 2018-09-21 金士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niversal safety suspension device for ceiling fan
CN208686630U (zh) * 2018-08-27 2019-04-02 广东顺德洪风电器灯饰有限公司 一种吊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32295A (ja) * 2005-07-22 2007-02-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天井扇風機
CN102536864A (zh) * 2012-03-20 2012-07-04 开勒通风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吊式工业风扇
WO2014070747A1 (en) * 2012-10-30 2014-05-08 Delta T Corporation Fan mounting system
TW201727083A (zh) * 2016-01-19 2017-08-0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吊扇、吊扇之吊架及其固定架
CN205533349U (zh) * 2016-04-07 2016-08-31 浙江炜宇通风机电有限公司 工业吊扇
TWM567314U (zh) * 2018-03-02 2018-09-21 金士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niversal safety suspension device for ceiling fan
CN208686630U (zh) * 2018-08-27 2019-04-02 广东顺德洪风电器灯饰有限公司 一种吊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627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79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racket configurations of a framing assembly
US20090289160A1 (en) Support assembly
JP2009281114A (ja) 折板屋根用取付金具
JP5857105B2 (ja) 振れ止め用金具の固定部構造
KR101708472B1 (ko) 태양광 패널 고정구조
TWI710705B (zh) 風扇吊架及風扇裝置
JP5911318B2 (ja) 天井吊り下げ型空気調和機
JP3223667U (ja) 吊り足場装置及び吊り足場ユニット
WO2020237485A1 (zh) 风扇吊架及风扇装置
JP2013224771A (ja) 天井吊り下げ型空気調和機の取付装置
JP6121160B2 (ja) ブレース連結金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レース施工方法
JP6011834B1 (ja) 振れ止め用金具
CN111997938B (zh) 风扇吊架及风扇装置
JPH0313644A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取付方法
KR100836836B1 (ko) 천장 설치형 에어컨 고정 장치
JP2015212503A (ja) 斜め補強部材用取付金具
JP6635491B1 (ja) ブレース連結金具
US10563401B2 (en) Bridge clip
JP2022174783A (ja) ブレース連結金具
JP5696929B2 (ja) 野縁固定金具および既設天井下地における野縁の耐震補強構造
JP2019007519A (ja) 吊りボルト固定金具及びブレース連結金具
WO2021100164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ユニット用の懸吊装置、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の据付方法
JP7419684B2 (ja) 吊り構造
JP2012026095A (ja) ランナー固定金物
JP4521046B2 (ja) 吊りボルト取付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