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310B - 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基板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基板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310B
TWI708310B TW106117225A TW106117225A TWI708310B TW I708310 B TWI708310 B TW I708310B TW 106117225 A TW106117225 A TW 106117225A TW 106117225 A TW106117225 A TW 106117225A TW I708310 B TWI708310 B TW I7083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bstrate
laminated body
holding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7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965A (zh
Inventor
石田信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京應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京應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京應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2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3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31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ic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實現可從非常薄的層積體分離支持體之新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

本發明的解決手段,係從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層積基板(54)與透射光線之支持體(51)所成的層積體(5),分離支持體(51)的支持體分離方法,包含:光照射工程,係一邊利用使支持體(51)側之面朝上而透過保持治具(4)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層積體(5),一邊隔著支持體(51)對前述分離層照射光線;及搬送工程,係使用保持治具(4)來搬送光照射工程後的基板(54)。

Description

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基板處理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從層積體分離支持體的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對藉由該支持體分離方法從層積體分離之基板進行處理的基板處理方法。
作為包含半導體元件(電子零件)的半導體封裝(半導體元件),公知有WLP(Wafer Level Package)及PLP(Panel Level Package)等。於WLP及PLP等的半導體封裝,公知有將位於裸晶之端部的端子再配置於晶片區域內之扇入型WLP(Fan-in Wafer Level Package)等的扇入型技術,與於晶片區域外再配置端子之扇出型WLP(Fan-out Wafer Level Package)等之扇出型技術。
尤其,扇出型技術可實現半導體元件的積體化、薄型化及小型化等,故備受注目。扇出型技術係應用於將半導體元件配置於板件上並進行封裝化之扇出型PLP(Fan-out Panel Level Package),可謀求半導體元件的 生產性的提升。
在此,例如,於專利文獻1,揭示有可在矯正基板的翹曲之狀態下吸附於吸附面的基板吸附裝置。又,於專利文獻2,記載有使吸附噴嘴分別位於對應基板的翹曲量之處,來吸附基板的基板吸附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190414號公報(1993年7月30日公開)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25174號公報(2003年1月29日公開)
本案的發明者們係作為扇出型PLP技術之一的方法,檢討於作為支持體的玻璃板上,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形成以樹脂封止複數晶片的封止體基板,之後,利用藉由照射光線而使分離層改質,從封止體基板分離支持體的裝置及方法。具體來說,藉由一邊保持光照射後的層積體之封止體基板側之面,一邊對封止體基板與支持體分離的方向施加力,進行封止體基板與支持體的分離。因為藉由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的層積體薄且較大型,故層積體會產生翹曲。有難以固定此種有翹曲的 層積體,順利地分離支持體的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及2,並未針對從具有翹曲的層積體順利地分離支持體的支持體分離方法有任何揭示。
本發明係有鑑於前述的問題點所發明者,其目的為實現可從非常薄的層積體分離支持體之新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係從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層積基板與透射光線之支持體所成的層積體,分離該支持體的支持體分離方法,其特徵為包含:光照射工程,係一邊利用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層積體,一邊隔著前述支持體對前述分離層照射光線;及搬送工程,係使用前述保持治具來搬送光照射工程後的前述基板。
依據本發明,可發揮可從非常薄的層積體分離支持體的效果。
1‧‧‧保持台
1a‧‧‧保持面
2‧‧‧吸附部
3‧‧‧箝夾(按壓部)
4‧‧‧保持治具
5‧‧‧板件型層積體(層積體)
6‧‧‧支持體保持部
7‧‧‧雷射照射部(光照射部)
21‧‧‧O環(吸附構件)
22‧‧‧吸引部
31‧‧‧箝夾臂
32‧‧‧箝夾條
41‧‧‧開口部
42‧‧‧凸部
43‧‧‧凹部
51‧‧‧板件(支持體)
52‧‧‧分離層
53‧‧‧接著層
54‧‧‧封止體基板(基板)
55‧‧‧元件
56‧‧‧再配線層
57‧‧‧封止材
58‧‧‧元件形成區域
61‧‧‧吸附部
100‧‧‧支持體分離裝置
[圖1]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方法的圖,說明用以執行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之支持體分離裝置的動作的概略圖。
[圖2]說明用以執行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之支持體分離裝置的概略構造的側視圖。
[圖3]說明於圖2所示之支持體分離裝置具備的保持台保持層積體之狀態的圖。
[圖4]揭示圖2所示之支持體分離裝置具備之托盤(保持治具)的概略構造的圖。
[圖5]概略揭示藉由扇出型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層積體的構造之一例的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也可利用在記述之範圍內施加各種變形的樣態中實施。再者,於本說明書中如未特別記載,表示數值範圍的「A~B」代表「A以上,B以下」。
〔1.支持體分離方法〕
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係關於從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層積基板與透射光線之支持體所成的層積體,分離該支持體的支持體分離方法。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係包含一邊利用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 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層積體,一邊隔著前述支持體對前述分離層照射光線的光照射工程,與使用前述保持治具來搬送光照射工程後的前述基板的搬送工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中,包含一邊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光照射工程後的層積體,一邊從層積體分離支持體的分離工程亦可。又,前述搬送工程,係使用保持治具,搬送分離支持體後之基板的工程亦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中,在光照射工程之前,更包含將層積體,使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載置於保持治具的載置工程、朝保持治具按壓層積體的按壓工程、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來進行吸引,使層積體吸附於保持治具的吸附工程亦可。
以下,針對於支持體分離裝置中實施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之狀況,依據圖1詳細進行說明。
在此,首先針對用以執行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的支持體分離裝置,簡單進行說明。圖2係說明用以執行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之支持體分離裝置100的概略構造的側視圖。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係具備保持台1、支持體保持部6、作為光照射部的雷射照射部7。保持台1係具有具備用以吸附層積體5之吸附部2的保持面1a、用以朝保持面1a按壓層積體5的支 持體51側之面之作為按壓部的一對箝夾3、作為保持治具的托盤4。托盤4以包圍吸附部2之方式載置於保持台1。
於本實施形態中,針對作為層積體5,使用PLP技術之一例即藉由扇出型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的層積體(以下,稱為「板件型層積體」)時的支持體分離方法進行說明。圖5係概略揭示藉由扇出型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層積體的構造之一例的圖,圖5(a)係從封止體基板側之面觀看板件型層積體之層積體的俯視圖,圖5(b)係以(a)的虛線包圍之區域A的側視圖。如圖5(b)所示,板件型層積體5係於作為支持體的板件51上,依序形成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52、接著層53、封止體基板54。封止體基板54係具備元件55、封止元件55的封止材57、形成於元件55上的再配線層56。
參照圖1來說明支持體分離裝置100的動作。
(1.板件型層積體5的載置:載置工程)
首先,打開箝夾3的箝夾臂31,使箝夾條32移動至不重疊於板件型層積體5的位置(位置A)。在此,前述「不重疊於板件型層積體5的位置」係指從板件型層積體5的上面側觀看時,板件型層積體5與箝夾條32不會被當成重疊而無法看到的位置(例如,圖1(a)所示的位置)。然後,將板件型層積體5,以板件(支持體)51側之面朝上,隔著托盤4載置於保持台1(圖1(a))。托盤4以包圍吸附部2之方式載置於保持台1。在此,「以包圍吸附部2之方式」係指在將托 盤4載置於保持台1之狀態下,從托盤4的上面側觀看時,不會看到吸附部2之狀態。
於載置工程中,作為將板件型層積體5,隔著托盤4載置於保持台1的順序,係(i)將板件型層積體5載置於托盤4之後,將托盤4載置於保持台1亦可,或者(ii)將托盤4載置於保持台1,於其上載置板件型層積體5亦可。
在此,針對托盤4的構造進行說明。圖4係揭示支持體分離裝置100所具備之托盤4的概略構造的圖,(a)係俯視圖,(b)係(a)的A-A’箭頭剖面圖。
如圖4(a)所示,托盤(保持治具)4具備用以吸引層積體的貫通孔即開口部41。再者,於圖4(a)中,對托盤4所具有之複數開口部41中,僅一個開口部41附加符號,關於其他開口部41,則省略符號。
如圖5(a)所示,於板件型層積體5中,以包圍封止體基板54之元件55及形成再配線層56的區域(以下,稱為「元件形成區域58」)之方式,未形成元件55及再配線層56的區域(以下,稱為「元件非形成區域57」)形成為格子狀。因此,如圖4(a)所示,作為板件型層積體5用的托盤4,於與元件非形成區域57(圖5(a))對應的位置,開口部41配置成格子狀為佳。又,托盤4係於與元件形成區域58(圖5(a))對應的位置,具有凹部43為佳。再者,於圖4(a)中,對托盤4所具有之複數凹部43中,僅一個凹部43附加符號,關於其他凹部43,則省略符號。
如圖4(a)及(b)所示,托盤4具有凹部43時,與 元件非形成區域57(圖5(a))對應的位置,成為凸部42。再者,在圖4(a)中,塗黑的部分表示凸部42。然後,如圖4(b)所示,開口部41設置於凸部42。藉由將托盤4設為相關構造,僅托盤4的凸部42和板件型層積體5的元件非形成區域57(圖5(a))接觸。也就是說,元件形成區域58(圖5(a))與托盤4不接觸。因此,可不損傷板件型層積體的元件,將板件型層積體5載置於托盤4。
所以,將板件型層積體5,隔著托盤4載置於保持台1的順序,在(i)及(ii)中任一順序的狀況中,都以於托盤4中設置有凸部42及開口部41的區域(圖4(a)),與板件型層積體5的元件非形成區域57(圖5(a))抵接,且於托盤4中設置有凹部43的區域(圖4(a)),與板件型層積體5的元件形成區域58(圖5(a))抵接之方式,將托盤4與板件型層積體5進行對位之外,將板件型層積體5載置於托盤4為佳。藉此,板件型層積體5的元件形成區域58(圖5(a))與托盤4不接觸,故可不損傷元件,將板件型層積體5載置於托盤4。又,於之後的吸附工程中,會吸附板件型層積體5的元件非形成區域57(圖5(a)),所以,藉由吸附,不會產生損傷元件,元件殘留吸附痕等的問題。
(2.板件型層積體5的按壓:按壓工程)
接著,關閉箝夾臂31,將箝夾條32移動至接觸於板件型層積體5的上面(亦即,板件型層積體5的支持體側之面)的位置(位置B),將板件型層積體5的板件側之面朝保持台 1按壓(圖1(b))。
在板件型層積體5有翹曲時,藉由朝保持面1a按壓板件型層積體5,可校正板件型層積體5的翹曲,所以,可提升板件型層積體5與托盤4的接觸性。
(3.板件型層積體5的吸附:吸附工程)
藉由一邊維持箝夾條32按壓板件型層積體5之狀態,一邊從連接於設置在保持面1a的開口部(未圖示)的吸引部22排出氣體,透過托盤4的開口部(未圖示)吸引板件型層積體5。藉此,板件型層積體5被保持台1吸附保持(圖1(b))。再者,板件型層積體5被保持台1吸附保持之狀態,被維持到板件51從板件型層積體5分離為止。
如此,在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中,藉由將板件型層積體5朝保持台1按壓,可校正翹曲,使得有翹曲的板件型層積體5成為平坦。藉此,可理想地吸附保持有翹曲的板件型層積體5。再者,到結束按壓工程為止開始吸附工程,且按壓工程結束後也持續吸附工程即可,吸附工程與按壓工程任一方先開始皆可。例如,先開始吸附工程一邊持續吸附工程一邊開始按壓工程亦可,同時開始按壓工程與吸附工程亦可。
(4.對於分離層52的光照射:光照射工程)
接著,打開箝夾3的箝夾臂31,解除箝夾條32所致之板件型層積體5的按壓狀態。進而,使箝夾條32移動至不 重疊於板件型層積體5的位置(位置A)。然後,從光照射部7,將因應板件型層積體5之分離層的種類所選擇的雷射光L,隔著板件51照射至分離層52整面(圖1(c))。藉此,使分離層52改質,成為可容易分離板件51與封止體基板54的狀態。雷射光的照射條件(雷射輸出、雷射光的重複頻率、雷射光的掃描速度等),可因應分離層52的種類、分離層52的厚度、及封止體基板54的種類等之條件來適當調整。
在有翹曲的層積體中,因為翹曲,分離層52的位置會上下移動,故不容易將雷射光的焦點位置對合於分離層52。相對於此,在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中,可校正翹曲而進行吸附保持,使得有翹曲的板件型層積體5變成平坦,所以,無層積體之分離層52的位置與雷射光之焦點的位置大幅偏離之虞。因此,可對分離層52有效率地照射雷射光。
(5.板件51的分離:分離工程)
接下來,在使箝夾條32移動到不重疊於板件型層積體5的位置(位置A)之狀態下,使支持體保持部6下降至吸附部61抵接於板件型層積體5之上面的位置為止,吸附保持板件51。然後,藉由使支持體保持部6向垂直方向(圖1(d)所示之箭頭方向)上升,將板件51往垂直方向拉起。藉此,板件51從板件型層積體5分離(圖1(d))。
再者,施加於層積體的力,係根據層積體的大小等適當調整即可,並不限定,因分離層藉由被照射光 線而改質,故可藉由施加0.98~147N(0.1~15kgf)程度的力,理想地分離封止體基板與板件。
又,施加於層積體之力的方向,只要是支持體與基板相互分離的方向,不是垂直方向亦可。
於其他實施形態中,支持體與基板的分離,藉由使支持體保持部6及保持台1,往支持體保持部6與保持台1分離的方向相動性移動來進行即可。所以,於其他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裝置中,藉由使支持體保持部6及保持台1雙方相對性移動,分離支持體與基板亦可。或者,藉由固定支持體保持部6,僅使保持台1對於支持體保持部6相對性移動,分離支持體與基板亦可。
接下來,關閉箝夾3的箝夾臂31,使箝夾條32移動至不接觸板件型層積體5但重疊的位置(位置C)。在此,前述「不接觸板件型層積體5但重疊的位置」係指雖然板件型層積體5與箝夾條32未接觸,但從板件型層積體5的上面側觀看時,板件型層積體5與箝夾條32可看成重疊的位置(例如,圖1(d)所示的位置)。
然後,藉由使吸附保持板件51之狀態的支持體保持部6向垂直方向(圖1(e)所示之箭頭方向)下降,將板件51載置於箝夾條32上。之後,解除支持體保持部6的吸附狀態(圖1(e))。
最後,藉由停止來自設置於保持面1a的開口部(未圖示)之氣體的排氣,解除分離板件51之封止體基板54的保持狀態。
(6.封止體基板54的搬出:搬送工程)
分離板件51的封止體基板54,係在被載置於托盤4之狀態下,從支持體分離裝置搬出。
在先前技術中,為了切割分離支持體之後的基板,使用切割膠帶。切割膠帶因為透過黏著層而黏合於層積體之基板側的平面部,所以,因為切割膠帶接觸基板的配線面,有損傷配線面,或配線面附著塵埃之虞。又,因為在剝離切割膠帶之後黏著層殘留於配線面,有電氣特性改變之虞。相對於此,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中,藉由托盤4保持從支持體分離的基板,故沒有使用切割膠帶的必要性。因此,可防止因為損傷基板的配線面,或黏著層附著於配線面而電氣特性變化之狀況。
又,封止體基板54係厚度0.5μm程度,且具有可撓性,故並不容易順利地從封止體基板54分離板件51。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中,在載置於托盤4之狀態下,可從板件51分離封止體基板54,進而,可在將分離板件51之後的封止體基板54,載置於托盤4之狀態下,順利地搬出至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之外。
再者,於搬送工程中,在被載置於托盤之狀態下從支持體分離裝置搬出的封止體基板,如後述般,接受洗淨裝置(未圖示)之接著層53及分離層52的殘渣的洗淨所致之去除(去除工程),以及切割裝置之切割(切割工程),而被分割成各晶片。
〔2.支持體分離裝置100〕
以下,針對支持體分離裝置100的各構造,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係具備保持台1、支持體保持部6、作為光照射部的雷射照射部7。然後,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係將於保持台1上,依序層積透射光線的支持體51、因照射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52、接著層53及基板54所成的層積體5,隔著托盤4而保持於保持台1。再者,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係將基板54配置於下側,將支持體51配置於上側,將層積體5保持於保持台1上。
以下,針對支持體分離裝置100所具備之保持台1、支持體保持部6及雷射照射部7,進行更詳細說明。
(1.保持台1)
圖3係說明於支持體分離裝置100所具備之保持台1保持層積體5之狀態的圖,圖3(a)係立體圖,圖3(b)係側視圖,圖3(c)係(b)的放大圖。再者,為了方便說明,在圖3中,關於保持台1以外的支持體分離裝置100的構造,省略其圖示。
如圖3(a)~(c)所示,保持台1係用以保持層積體5者,具有具備用以吸附層積體5之吸附部2的保持面1a,與用以朝保持面1a按壓層積體5的之作為按壓部的一對箝夾3。
如圖3(b)所示,保持台1更具有用以保持層積體5的托盤(保持治具)4,層積體5係隔著托盤4被保持台1保持。
以下,針對保持台1的各構造,進行詳細說明。
(保持面1a)
於保持台1的保持面1a,設置有用以吸附層積體5的吸附部2。吸附部2係代表有助於保持面1a之層積體5的吸附的區域。前述「有助於吸附的區域」係具體來說,指使層積體5吸附於保持面1a的力所及的保持面1a上的區域。例如,藉由朝保持面1a吸引層積體5與保持面1a之間的氣體(空氣),可產生使層積體5吸附於保持面1a的力,此時,在層積體5與保持面1a之間成為負壓的區域成為前述「有助於吸附的區域」,相當於吸附部2。
於一實施形態中,吸附部2係如圖3(b)及(c)所示,具有開口部(未圖示),與作為吸附構件的O環21,O環21以包圍前述開口部之方式設置。前述開口部係以貫通保持台1之方式形成,連接於設置在保持台1之與保持面1a相反側之面的吸引部22。O環21係在其一部分埋入(嵌入)形成於保持面1a的溝之狀態下設置,藉由從開口部排出氣體,讓O環21密接層積體5。
從開口部吸引的氣體係透過吸引部22排氣。所以,吸附部2係在保持層積體5時從開口部排出氣體,將 層積體5減壓吸附於保持面1a,解除層積體5的保持時則停止來自開口部之氣體的排氣。再者,於圖3揭示具備一個開口部的構造,但是,也可設為具備複數個開口部的構造。在具備複數個開口部時,以利用各個吸附構件包圍各個開口部之方式構成亦可,以利用單一吸附構件包圍所有開口部之方式構成亦可。
於其他實施形態中,吸附構件21也可採用O環以外的自緊密封(Self-sealing packing)。例如,可舉出O環以外的壓緊密封(Squeeze packing),或唇形密封(Lip packing)。作為O環以外的壓緊密封,可使用X環、D環、T環等。作為唇形密封,可使用U密封、V密封、L密封、J密封等。
吸附部2並未以有助於保持面1a之層積體5的吸附之方式構成,故作為不設置吸附構件21,僅設置開口部的構造亦可。但是,藉由於吸附部2,以包圍開口部之方式設置吸附構件21,可提升層積體5與保持面1a的密閉性,故於吸附部2設置吸附構件21為佳。
又,於吸附部2設置吸附構件21時,於與載置於保持台1之層積體5的外周部分對應的位置,設置吸附構件21為佳。
於其他實施形態中,也可藉由多孔(多孔質)的材質形成吸附部2的開口部,來代替貫通孔。此時,可藉由透過利用多孔材質所形成的開口部,吸引層積體5與保持面1a之間的氣體(空氣),使保持面1a吸附層積體5。作為 多孔材質,例如,可舉出聚丙烯、碳、鋁、陶瓷等。
吸附部2只要具有層積體5的基板不會損傷程度的力,且可對於保持面1a吸附保持層積體5的吸附力即可。「可對於保持面1a吸附保持層積體5的吸附力」係代表例如在使層積體5以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吸附保持於保持面1a之狀態下,為了從層積體5分離支持體而對於層積體5施加力時,層積體5與保持面1a的吸附不會被解除程度的吸附力。例如,作為此種吸附力,50kPa以上,100kPa以下為佳。吸附部2佔保持面1a的面積、開口部之開口的面積(具備複數開口部時則為合計面積)、吸引裝置的能力等,可考慮施加於層積體的大小、層積體5之基板的吸附力,來適當設定。
保持台1的保持面1a係平坦為佳。保持台1的材質並未特別限定,可設為不受從雷射照射部7照射的雷射光所致之損傷的材質。例如,可使用鋁、陶瓷等來構成保持台1。藉由設為相關構造,保持台1不會受到照射雷射光所致之損傷。又,不會損傷層積體5的元件形成區域58,且將不污染元件形成區域58的物質設為被覆材,被覆保持台1的保持面1a亦可。例如,藉由導電性矽氧橡膠、Gore-Tex(註冊商標)等被覆保持台1的保持面1a亦可。藉由設為相關構造,不會有損傷層積體5的元件形成區域58,或污染元件形成區域58之虞。
(按壓部3)
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係作為按壓部,於保持台1的保持面1a具備一對箝夾3。如圖3(c)所示,箝夾3係具有箝夾臂31,與設置於箝夾臂31之前端的箝夾條32。箝夾3係可對於保持台1旋動地設置。
箝夾3係使箝夾臂31朝保持面1a旋動,藉由利用箝夾條32按壓層積體5的上面,朝保持面1a按壓層積體5。藉此,可提升保持面1a之吸附部2與托盤4之下面的接觸性,及托盤4之上面與層積體5的接觸性。又,在層積體5有翹曲時,藉由朝保持面1a按壓層積體5,可校正層積體5的翹曲,所以,可提升層積體5與托盤4的接觸性。
作為旋轉驅動箝夾臂31的機構,可使用公知的旋轉致動器等。箝夾條32的材質並未特別限定,可設為不損傷層積體5的支持體51的平面部,且不污染該平面部的材質。例如,可使用橡膠、丙烯酸系樹脂、導電性矽等的樹脂、不鏽鋼、鋁等的金屬來構成箝夾條32。藉由設為相關構造,不會有損傷層積體5之支持體51的平面部,且污染該平面部之虞。
按壓部3所按壓之層積體5上的區域並未特別限定,只要藉由按壓部3按壓可使層積體5充分接觸托盤4之層積體5上的區域即可。所以,按壓部3係以按壓層積體5的上面整體之方式構成亦可,或者,只要可讓層積體5充分接觸托盤4,以按壓層積體5的上面之一部分的區域之方式構成亦可。
在此,「讓層積體5充分接觸托盤4」係代表 可將層積體5吸附保持於托盤4的程度,讓層積體5與托盤4接觸之狀態。又,「可將層積體5吸附保持於托盤4」係代表例如在使層積體5以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吸附保持於托盤4之狀態下,為了從層積體5分離支持體而對於層積體5施加力時,層積體5與托盤4的吸附不會被解除之狀態。因此,只要可將層積體5吸附保持於托盤4,托盤4之上面的一部分不接觸層積體5之狀況,也包含於前述「讓層積體5充分接觸托盤4」之狀態。
如圖3(a)所示,以按壓層積體5之上面的外周部分之方式構成按壓部3為佳。於層積體5之基板的外周部分並未形成元件,故藉由以按壓層積體5的外周部分之方式構成按壓部3,可不損傷基板而按壓層積體5。
又,如圖3(c)所示,於吸附部2中,於與載置於保持台1之層積體5外周部分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吸附構件21時,藉由按壓部3,利用按壓層積體5之上面的外周部分,可藉由按壓部3與吸附構件21挾持托盤4及層積體5。藉此,可提升吸附構件21與托盤4之下面的接觸性,及托盤4之上面與層積體5的接觸性。
在按壓層積體5的外周部分時,只要可將層積體5吸附保持於托盤4,按壓層積體5之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亦可,按壓層積體5之外周部分的整體亦可。在按壓層積體5之外周部分的一部分時,按壓層積體5之外周部分的至少兩處為佳。又,此時,將離層積體5的外周部分之一方的按壓位置(第1按壓位置)最遠的位置,設為另一方的按 壓位置(第2按壓位置)。藉此,可均衡地按壓層積體5。
對於按壓部3的層積體5之接觸面的面積並未特別限定,但是,在按壓層積體5的外周部分時,如圖3(a)所示,層積體5為矩形時,則以按壓層積體5之外周部分的整個一邊之方式,構成對於按壓部3的層積體5之接觸面為佳。
(托盤4)
如圖4(a)所示,托盤(保持治具)4具備用以吸引層積體的貫通孔即開口部41。托盤4係於與層積體的基板之未形成元件的區域對應的位置,具有複數開口部41為佳。藉此,可吸附層積體的基板之未形成元件的區域來保持層積體,所以,不會發生損傷元件,元件殘留吸附痕等的問題。
托盤4的大小及形狀,只要可保持層積體,可因應成為保持對象之層積體的大小及形狀而適當設定。讓托盤4的大小及形狀與成為保持對象之層積體的大小及形狀一致亦可,也可將托盤4的大小設為比層積體還大。托盤4係在搬送分離支持體後的基板時,具有為了防止基板的各構成要素的破損或變形所需的強度即可。因此,托盤4的厚度係下限值為2mm以上為佳,10mm以上更佳。又,托盤4的厚度係上限值為6mm以下為佳。
托盤4係可利用鋁、不銹鋼等形成。托盤4利用鋁形成時,至少載置托盤4的層積體之側的面(亦即,於 光照射工程中被照射光線之面)進行耐酸鋁處理(Alumite treatment)為佳。
於一實施形態中,可將藉由扇出型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層積體用的保持治具,設為與成為保持對象之層積體相同大小及形狀。例如,可將藉由扇出型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層積體用的保持治具,設為長邊方向為515mm、短邊方向為510mm、厚度4mm之矩形的進行過耐酸鋁處理的鋁製的板狀體。
又,開口部41的大小及形狀並未特別限定,但是,具有相同大小及形狀的複數開口部41,等間隔地設置為佳。藉此,可利用均等的力均衡地吸引層積體。
如圖5(a)所示,於板件型層積體5中,元件非形成區域57形成為格子狀。因此,作為板件型層積體5用的托盤4,如圖4(a)所示,將開口部41配置成格子狀為佳。又,托盤4係於與元件形成區域58(圖5(a))對應的位置,具有凹部43為佳。
如圖4(a)及(b)所示,托盤4具有凹部43時,與元件非形成區域57(圖5(a))對應的位置,成為凸部42。
凹部43的深度並未特別限定,但是,於一實施形態中,例如,凸部42的厚度為4mm時,可將凹部43的厚度設為3.5mm(亦即,可將凹部43的深度設為0.5mm)。
托盤4的凸部42係可利用與托盤4的本體相同材料形成,但是,托盤4利用鋁形成時,凸部42被耐酸鋁處理為佳。又,托盤4的凹部43係以全氟多醚(PTFE)等的 氟系樹脂等的樹脂,或者Gore-Tex(註冊商標)等的複合樹脂材料被覆為佳。
於一實施形態中,托盤4係於外周部具有導管(排氣部,未圖示)為佳。藉此,可將分離支持體後所產生之分離層等的殘渣即粉塵,從導管排出至支持體分離裝置之外。
(2.雷射照射部7)
支持體分離裝置100係具備作為光照射部的雷射照射部7。如圖1(c)所示,雷射照射部7係對照射光線前之層積體5的分離層52隔著支持體51照射光線,使分離層52改質。
雷射照射部7係藉由掃描被保持台1保持之層積體5上,隔著支持體51對分離層52的整面照射雷射光。
作為雷射照射部7照射至分離層52的光線,因應分離層52可吸收的波長,例如,適當選擇YAG雷射、紅寶石雷射、玻璃雷射、YVO4雷射、LD雷射及光纖雷射等的固體雷射、染料雷射等的液體雷射、CO2雷射、準分子雷射、Ar雷射及He-Ne雷射等的氣體雷射、以及半導體雷射及自由電子雷射等的雷射光即可。又,只要可使分離層52改質,照射非雷射光亦可。作為照射至分離層52的光線,並不限定於此,但例如可以是600nm以下之波長的光線。雷射輸出、脈衝頻率,只要因應分離層的種類、厚度及基板的種類等的條件來適當調整即可。
再者,雷射照射部7所致之分離層52的光照射,藉由使雷射照射部7及保持台1相對性移動來進行即可。所以,於其他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裝置中,藉由使雷射照射部7及保持台1雙方相對性移動,對分離層52照射光線亦可。
(3.支持體保持部6)
支持體保持部6係保持照射光線後的層積體5之支持體51且用以分離者。支持體保持部6係具備連通於減壓部(未圖示)之複數吸附部61,透過吸附部61保持支持體51。支持體保持部6以吸附支持體51的周緣部分之方式構成。再者,支持體保持部6係藉由升降部(未圖示)對於保持台1之載置層積體5的面垂直升降。
之後,如圖2所示,在吸附部61吸附支持體51之狀態下抬起支持體保持部6,藉此可抬起支持體51。此時,層積體5係分離層52改質。亦即,層積體5成為分離層52受到些微外力即被破壞之狀態,或與分離層52接觸之層的接著力降低之狀態。因此,藉由支持體保持部6抬起支持體51時施加些微的力,破壞分離層52。因此,可理想地從層積體5分離支持體51。再者,前述「與分離層52接觸之層的接著力降低之狀態」也可包含分離層52從其接觸之層(例如,接著層53或支持體51)脫離之狀態。
作為支持體保持部6所具有的吸附部61,吸附墊可使用公知的吸附墊,只要是可減壓吸附者,作為吸附 部也可採用吸附墊以外者。
於其他實施形態的支持體分離裝置中,將支持體保持部6,以具備爪部(例如箝夾等)來代替吸附部之方式構成,藉由支持體保持部6握持吸附保持於保持台1的層積體5之支持體51的周緣部分端部的倒角部位來施加力,分離基板54與支持體51亦可。
<其他支持體分離裝置>
作為用以執行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支持體分離方法的支持體分離裝置,不具備對分離層照射光線的光照射部亦可。此時,使用設置於支持體分離裝置的外部的光照射裝置,使層積體的分離層改質之後,將該層積體搬送至支持體分離裝置,從層積體分離支持體亦可。
〔3.層積體5〕
作為成為藉由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來分離支持體之對象的層積體之一例,參照圖5說明PLP技術的一例,藉由扇出型PLP技術所製造之板件型的層積體(板件型層積體)之構造的一例。如圖5(b)所示,板件型層積體5係於作為支持體的板件51上,依序形成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52、接著層53、封止體基板54。
(板件51)
作為支持體的板件51,係在將封止體基板54形成於板 件51上時、搬送封止體基板54時等,具有為了防止封止體基板54的各構成要素的破損或變形所需的強度即可。又,板件51藉由透射可讓形成於板件51上的分離層52改質之波長的光線的材料形成即可。
作為板件51的材料,例如可使用玻璃、矽、丙烯酸系樹脂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作為板件51的形狀,通常可使用矩形的板狀者。於一實施形態中,板件51係長邊方向為515mm、短邊方向為510mm、厚度1.3mm之矩形的玻璃製板件。
(分離層52)
分離層52係藉由吸收隔著板件51照射之光線而變質之層。分離層52係僅由具有吸收光線之構造的材料形成為佳,但於不損及分離層的本質上特性的範圍中,添加未具有吸收光線之構造的材料,形成分離層52亦可。
於一實施形態中,分離層52由氟碳所成亦可。分離層52係藉由利用氟碳(Fluorocarbon)構成,而成為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結果,會喪失承受光照射前的強度或接著性。因此,藉由施加些微外力(例如,抬起板件51等),可破壞分離層52,容易分離板件51與封止體基板54。構成分離層52的氟碳,係可藉由電漿CVD(化學氣相沉積)法而理想地成膜。
又,於其他實施形態中,例如,分離層52係使用其重複單元地包含具有光吸收性之構造的聚合體、無 機物、具有紅外線吸收性之構造的化合物、及使用反應性聚倍半矽氧烷(Polysilsesquioxane)等所形成亦可。再者,分離層52之光的吸收率為80%以上為佳。
分離層52的厚度係下限值為0.05μm以上為佳,0.3μm以上更佳。又,分離層52的厚度係上限值為50μm以下為佳,1μm以下更佳。分離層52的厚度可納於0.05μm~50μm的範圍的話,可藉由短時間之光線的照射及低能量之光線的照射,使分離層52產生所望的變質。又,分離層52的厚度係根據生產性的觀點,納於1μm以下的範圍尤其為佳。
於本說明書中,分離層「改質」係指分離層承受些微的外力就可能被破壞的狀態,或成為與分離層接觸之層的接著力降低的狀態之現象。作為藉由吸收光線所產生之分離層的改質的結果,分離層52會喪失承受光線的照射之前的強度或接著性。亦即,因為吸收光線,分離層變得脆弱。所謂分離層的改質也可能是分離層產生吸收之光線的能量所致之分解、立體配置的變化或功能基的解離等。分離層的改質係作為吸收光線的結果而產生。
因此,例如以僅利用抬起支持體而破壞分離層之方式改質,可容易分離支持體與封止體基板54。更具體來說,例如藉由支持體分離裝置等,將層積體之基板及支持體之一方固定於載置台,利用藉由具備吸附手段的吸附墊(保持部)等來保持另一方並予以抬起,分離支持體與基板,或藉由具備箝夾(爪部)等的分離板,握持支持體的 周緣部分端部的倒角部位來施加力,分離基板與支持體為佳。又,例如藉由具備供給用以剝離接著劑之剝離液的剝離手段的支持體分離裝置,從層積體之基板剝離支持體亦可。藉由該剝離手段對層積體之接著層的周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供給剝離液,使層積體之接著層溶解,藉此從該接著層溶解之處,使力集中於分離層,可對基板與支持體施加力。因此,可理想地分離基板與支持體。
再者,施加於層積體的力,係根據層積體的大小等適當調整即可,並不限定,例如,如果面積為40000~70000mm2程度的層積體的話,可藉由施加0.98~49N(0.1~5kgf)程度的力,理想地分離基板與輔助板。
(接著層53)
接著層53係用於將封止體基板54固定於板件51上。接著層53係例如可藉由利用旋轉塗布、浸漬、滾輪刮刀、噴射塗布、縫隙塗布等的方法,於分離層52上塗布接著劑來形成。
接著層53的厚度可因應板件51及封止體基板54的種類等來適當變更。例如,分離層52的厚度係下限值為10μm以上為佳,15μm以上更佳。又,分離層52的厚度係上限值為150μm以下為佳,100μm以下更佳。
又,作為接著劑所含有的樹脂,亦即接著層53所含有的樹脂,只要具備接著性者即可。例如,作為接著層53所含有的樹脂,可更理想地使用碳氫樹脂、丙烯酸 -苯乙烯系樹脂、馬來醘亞胺系樹脂、彈性體樹脂、聚碸系樹脂等,或組合該等者等。又,接著劑係包含用以調整塗布作業性的稀釋溶劑為佳。在此,稀釋溶劑係考慮與接著層所含有之樹脂的相溶性,適當選擇即可。
構成接著層53的接著劑,係於不損及本質上特性的範圍中,更包含有混合性的其他物質亦可。例如,更可使用用以改良接著劑的性能的添加性樹脂、可塑劑、接著輔助劑、穩定劑、著色劑、熱聚合抑制劑及介面活性劑等,慣用的各種添加劑。
(封止體基板54)
封止體基板(基板)54係具備元件55、封止元件55的封止材57、形成於元件55上的再配線層56。封止體基板54係具備複數元件55,可藉由切割此種封止體基板54,取得複數電子零件。
元件55係半導體元件或其他元件,可具有單層或複數層的構造。再者,元件55是半導體元件時,可藉由切割封止體基板54所得之電子零件為半導體裝置。
再配線層56也被稱為RDL(Redistribution Layer),構成連接於元件55的配線之薄膜的配線體,可具有單層或複數層的構造。於一實施形態中,再配線層56可為於介電體(例如,氧化矽(SiOx))、感光性環氧等的感光性樹脂等,藉由導電體(例如,鋁、銅、鈦、鎳、金等的金屬等)形成配線者,但並不限定於此。
作為封止材57,例如,可使用環氧系的樹脂、矽系的樹脂等。於一實施形態中,封止材57並不是對應各元件55所設置者,而是一體地封止安裝於接著層53的複數元件55全體者。
再者,在圖5(b)所示之封止體基板54中,再配線層56係設置於封止體基板54接觸接著層53之側的相反面,於其他實施形態中,再配線層56設置於封止體基板54接觸接著層53之側的面亦可。
<其他層積體>
成為藉由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來分離支持體的對象的層積體,係只要是從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層積基板與透射光線之支持體所成的層積體即可。所以,如圖5所示之層積體般,不僅在分離層52與基板54之間具有接著層53的層積體,在分離層與基板之間不具有接著層的層積體也包含於此種層積體的範疇。例如,不具有接著層的層積體,可舉出隔著具有接著性的分離層,貼附基板與支持體所成的層積體。在此,具有接著性的分離層,例如,可舉出使用硬化型樹脂或熱可塑性樹脂,且具備光吸收性之樹脂所形成的分離層,及具有接著性的樹脂調合吸收光線之材料所成的分離層等。使用硬化型樹脂或熱可塑性樹脂,且具備光吸收性之樹脂所形成的分離層,例如,可舉出使用聚醯亞胺樹脂所形成的分離層。又,於具有接著性的樹脂調合吸收光線之材料所成的分離層,例 如,可舉出於丙烯酸系紫外線硬化型樹脂調合碳黑等所成的分離層,及於黏著性樹脂調合空心玻璃珠(Glass Bubbles)的紅外線吸收材料等所成的分離層等。再者,該等分離層也無關於接著性的有無,屬於利用吸收光線而改質之分離層的範疇。
又,在圖5中,作為層積體的一例,已說明僅於單側具有支持體的層積體,但是,於基板的兩面具有支持體的層積體也可理想地適用於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
又,設置於層積體5的基板54並不限定於封止體基板,可設為矽晶圓基板、陶瓷基板、薄膜基板、可撓性基板等之任意基板。
〔4.基板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一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藉由上述之本發明的支持體分離方法而從層積體分離的基板,一邊對該基板進行洗淨的洗淨工程。
本發明的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洗淨工程後的基板,一邊進行切割的切割工程亦可。
(1.洗淨工程)
在洗淨工程中,在將已分離支持體的基板載置於保持 治具之狀態下,去除殘留於該基板的接著層與分離層。例如,進行藉由包含有機溶劑的洗淨液等,去除接著層及分離層的殘渣的洗淨工程。作為洗淨液,例如,可使用接著劑的稀釋溶劑,及顯示鹼性的溶劑(尤其,胺系化合物)等,但是並不限定於此。藉此,可獲得被單離的基板。在洗淨工程中,以洗淨液不會跑到基板的洗淨對象面的背面之方式,一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已分離支持體的基板,一邊進行洗淨為佳。
已單離的基板係在載置於保持治具之狀態下,被搬送至進行下個處理工程的場所。
(2.切割工程)
在切割工程中,在將洗淨工程後已單離的基板,載置於保持治具之狀態下,切割該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方法中,在切割工程之前,包含於基板形成焊球的工程亦可,又,包含於基板上更層積其他元件的工程亦可。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方法中,於各處理工程之間,包含使用保持治具來搬送處理後的基板的其他搬送工程亦可。藉由將載置於保持治具之狀態下進行處理的基板,在維持載置於保持治具之狀態下,搬送至進行下個處理工程的場所(或裝置),可順利地搬送處理後的基板。例如,如圖5所示之藉由扇出型PLP技術製造的封止體基板54,係厚度0.5μm程度,且具有可撓性,故並 不易順利地處理及搬送基板。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方法中,在載置於保持治具之狀態下,可處理封止體基板,進而,可將處理後的封止體基板,在維持載置於保持治具之狀態下,順利地搬出。
又,在先前技術中,為了切割分離支持體之後的基板,使用切割膠帶。切割膠帶因為透過黏著層而黏合於層積體之基板側的平面部,所以,因為切割膠帶接觸基板的配線面,有損傷配線面,或配線面附著塵埃之虞。又,因為在剝離切割膠帶之後黏著層殘留於配線面,有電氣特性改變之虞。相對於此,在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方法中,藉由保持治具保持從支持體分離的基板,故沒有使用切割膠帶的必要性。因此,可防止因為損傷基板的配線面,或黏著層附著於配線面而電氣特性變化之狀況。
於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方法中,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基板的方法,係依據在前述「1.支持體分離方法」之項目中所說明,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層積體的方法的說明。又,關於「保持治具」係如前述「1.支持體分離方法」之項目中說明般。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在申請項所記載的範圍中可進行各種變更,關於適當組合不同實施形態分別揭示之技術手段所得的實施形態,也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總結〕
本發明也可如後述般表現。
本發明的樣態1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從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層積基板與透射光線之支持體所成的層積體,分離該支持體的支持體分離方法,包含:光照射工程,係一邊利用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層積體,一邊隔著前述支持體對前述分離層照射光線;及搬送工程,係使用前述保持治具來搬送光照射工程後的前述基板。
本發明的樣態2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樣態1中,包含:分離工程,係一邊利用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光照射工程後的前述層積體,一邊從該層積體分離前述支持體;前述搬送工程,係使用前述保持治具,搬送分離前述支持體後之基板的工程亦可。
本發明的樣態3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樣態1或2中,更可包含:載置工程,係將前述層積體,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載置於前述保持治具;按壓工程,係朝前述保持治具按壓前述層積體;及吸附工程,係利用透過前述保持治具的開口部來進行吸引,使前述層積體吸附於前述保持治具。
本發明的樣態4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前述1至3中任一樣態中,前述基板的厚度為0.5μm以 下。
本發明的樣態5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前述1至4中任一樣態中,前述保持治具,係於與前述基板之未形成元件的區域對應的位置,具有複數前述開口部亦可。
本發明的樣態6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樣態5中,前述保持治具的前述開口部,係配置成格子狀亦可。
本發明的樣態7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前述1至6中任一樣態中,前述保持治具,係於與前述基板之形成元件的區域對應的位置,具有凹部亦可。
本發明的樣態8之支持體分離方法,係於前述的前述1至7中任一樣態中,前述保持治具之至少一部分的面進行耐酸鋁處理亦可。
本發明的樣態9之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洗淨工程,係一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藉由前述的樣態1至8中任一樣態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而從層積體分離的基板,一邊對該基板進行洗淨。
本發明的樣態10之基板處理方法,係於前述的樣態9中,更可包含:切割工程,係一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洗淨工程後的基板,一邊進行切割。
1‧‧‧保持台
1a‧‧‧保持面
2‧‧‧吸附部
3‧‧‧箝夾(按壓部)
4‧‧‧保持治具
5‧‧‧板件型層積體(層積體)
6‧‧‧支持體保持部
7‧‧‧雷射照射部(光照射部)
21‧‧‧O環(吸附構件)
22‧‧‧吸引部
31‧‧‧箝夾臂
32‧‧‧箝夾條
51‧‧‧板件(支持體)
54‧‧‧封止體基板(基板)
61‧‧‧吸附部

Claims (10)

  1. 一種支持體分離方法,係從隔著藉由吸收光線而改質的分離層,層積基板與透射光線之支持體所成的層積體,分離該支持體的支持體分離方法,其特徵為包含:光照射工程,係一邊利用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層積體,一邊隔著前述支持體對前述分離層照射光線;及搬送工程,係使用前述保持治具來搬送光照射工程後的前述基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包含:分離工程,係一邊利用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光照射工程後的前述層積體,一邊從該層積體分離前述支持體;前述搬送工程,係使用前述保持治具,搬送分離前述支持體後之基板的工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更包含:載置工程,係將前述層積體,使前述支持體側之面朝上而載置於前述保持治具; 按壓工程,係朝前述保持治具按壓前述層積體;及吸附工程,係利用透過前述保持治具的開口部來進行吸引,使前述層積體吸附於前述保持治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前述基板的厚度為0.5μm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前述保持治具,係於與前述基板之未形成元件的區域對應的位置,具有複數前述開口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前述保持治具的前述開口部,係配置成格子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前述保持治具,係於與前述基板之形成元件的區域對應的位置,具有凹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其中, 前述保持治具之至少一部分的面進行耐酸鋁處理。
  9. 一種基板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包含:洗淨工程,係一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支持體分離方法而從層積體分離的基板,一邊對該基板進行洗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更包含:切割工程,係一邊利用透過保持治具的開口部進行吸引來保持前述洗淨工程後的基板,一邊進行切割。
TW106117225A 2016-06-29 2017-05-24 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基板處理方法 TWI7083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9426A JP6626413B2 (ja) 2016-06-29 2016-06-29 支持体分離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2016-129426 2016-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965A TW201812965A (zh) 2018-04-01
TWI708310B true TWI708310B (zh) 2020-10-21

Family

ID=6094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7225A TWI708310B (zh) 2016-06-29 2017-05-24 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基板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26413B2 (zh)
KR (1) KR20180002513A (zh)
TW (1) TWI708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0325B1 (ko) 2018-06-18 2021-04-13 신에츠 엔지니어링 가부시키가이샤 워크 분리 장치 및 워크 분리 방법
TWI807260B (zh) * 2019-07-12 2023-07-0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物件搬送方法、裝置及設備
WO2021170240A1 (en) * 2020-02-27 2021-09-02 Applied Materials Italia S.R.L Support device for supporting a substrate, method of processing a substrate and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CN115803851B (zh) * 2021-01-21 2023-06-30 信越工程株式会社 工件分离装置及工件分离方法
CN116364635B (zh) * 2023-05-31 2023-08-11 广东鸿浩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成像和可见光成像综合辅助的激光解键合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6230A (ja) * 1999-01-27 2000-08-04 Hitachi Ltd Tft基板固定用治具及びtft基板の断線検出装置
JP2016092079A (ja) * 2014-10-30 2016-05-23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支持体分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02690A1 (en) * 1998-03-13 2004-03-26 Towa Corp Nest for dicing,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tapeless substrate using the same
JP4083306B2 (ja) * 1998-08-28 2008-04-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後におけるリンス方法
JP2000077363A (ja) * 1998-09-01 2000-03-14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切削方法
JP4388640B2 (ja) * 1999-09-10 2009-12-24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Csp基板保持部材及び該csp基板保持部材が載置されるcsp基板用テーブル
JP4020938B2 (ja) * 2005-08-22 2007-12-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ウェハ用搬送トレイおよび半導体ウェハ搬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16230A (ja) * 1999-01-27 2000-08-04 Hitachi Ltd Tft基板固定用治具及びtft基板の断線検出装置
JP2016092079A (ja) * 2014-10-30 2016-05-23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支持体分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02513A (ko) 2018-01-08
JP2018006487A (ja) 2018-01-11
TW201812965A (zh) 2018-04-01
JP6626413B2 (ja) 2019-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8310B (zh) 支持體分離方法、及基板處理方法
TWI505940B (zh) 層積體及該層積體之分離方法
TWI797492B (zh) 用於接合晶片之方法及裝置
TWI703670B (zh) 支撐體分離裝置及支撐體分離方法
JP2016092078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接合方法及び半導体チップの接合装置
KR101883028B1 (ko) 접합 시스템,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및 접합 방법
WO2012176607A1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基板の処理方法および積層体
JP6904368B2 (ja) 半導体基板の処理方法及び半導体基板の処理装置
JP2007242787A (ja) ウエーハの分割方法
JP2015073028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JP2018088492A (ja) 被加工物の固定方法、及び被加工物の加工方法
TWI722206B (zh) 支撐體分離裝置、及支撐體分離方法
JP7218055B2 (ja) チャックテーブル
JP2012079836A (ja) 基板積層体、貼り合わせ装置、剥離装置、および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886783B2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接合システム、剥離システム、シート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7262904B2 (ja) キャリア板の除去方法
JP5905407B2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接合システム、剥離システム、シート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2004063644A (ja) 半導体ウェハの保護シート着脱方法及び半導体ウェハの保護シート着脱装置
JP2018160687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接合方法及び半導体チップの接合装置
JP2024123523A (ja) 被加工物の加工方法
TWI703626B (zh) 支持體分離裝置及支持體分離方法
JP7139039B2 (ja) 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
JP7173787B2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JP2020021966A (ja) 半導体チップの接合方法及び半導体チップの接合装置
JP2024106774A (ja) 保護シート配設方法および保護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