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7419B - 代用試料、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及測量系統 - Google Patents

代用試料、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及測量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7419B
TWI707419B TW108144456A TW108144456A TWI707419B TW I707419 B TWI707419 B TW I707419B TW 108144456 A TW108144456 A TW 108144456A TW 108144456 A TW108144456 A TW 108144456A TW I707419 B TWI707419 B TW I7074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sample
output
substitut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2685A (zh
Inventor
中田百科
大森健史
臼井建人
栗原優
小藤直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2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2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7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741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76Production flow monitoring, e.g. for increasing 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10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L22/12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e.g. thickness, line width, refractive index, temperature, warp, bond strength, defects, optical inspecti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 of structural dimensions, metallurgic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G01B11/06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of coating
    • G01B11/06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of coating with measurement of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265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the criterion being a learning criter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63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 H01L21/67069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for drying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20Sequence of activit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measurements, corrections, marking or sorting steps
    • H01L22/22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entities or redundant parts of a device in response to a measur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20Sequence of activit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measurements, corrections, marking or sorting steps
    • H01L22/26Acting in response to an ongoing measurement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processing, e.g. endpoint detection, in-situ thickness measur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30Structura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8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using mas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20Sequence of activit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measurements, corrections, marking or sorting ste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抑制製程開發之成本,決定對試料進行之處理之控制參數。 本發明係一種試料,其特徵在於:其係模擬半導體試料之加工狀態且藉由測量裝置予以測量者,且具有:第1表面,其自試料面觀察,形成於第1高度;第2表面,其形成於較上述第1高度高之第2高度;及複數個流入部,其等可供對上述第1表面進行加工處理之粒子流入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於上述第1表面上所要處理之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重疊進行利用自上述流入部流入之粒子之加工處理,且藉由上述測量裝置測量上述第1表面上之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

Description

代用試料、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及測量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為了決定半導體製程之處理條件而代用半導體之代用試料、決定半導體製程之處理條件之方法、及測量系統。
藉由在半導體製程中,對處理裝置設定藉由製程開發所獲得之合適之處理條件(控制參數),能製造出所期望之製品。
近年來,藉由構成器件之新材料之導入、及隨著器件構造之複雜化而帶來之裝置控制範圍之擴大,追加了許多新控制參數。
要想充分激發處理裝置之性能,許多控制參數之優化不可或缺。作為實現控制參數之優化之技術,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技術。
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如下內容:「取得藉由對構造之幾何學形狀賦予特徵之輪廓參數而確定之構造之形狀模型。取得輪廓參數值之組,利用該組,產生各自對從構造繞射之光之行為賦予特徵的模擬繞射信號之組。使用模擬繞射信號之組作為輸入,使用輪廓參數值之組作為預期輸出,對支持向量機加以訓練後,於晶圓上製造構造,以此方式推進製造程序。取得來自構造之測定繞射信號,並將其輸入至訓練完成之支持向量機。取得構造之輪廓參數值作為訓練完成之支持向量機之輸出。基於該輪廓參數值,調整1個以上製程參數或製造工具之裝置設定」。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9-4412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近年來,利用機械學習探索最佳處理條件之技術備受關注。於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技術及機械學習中,需大量學習用資料。作為取得大量學習用資料之方法,可考慮具有製程開發技巧及較高裝置運用技能之工程師所設定之方法、或進行許多處理試驗之方法。
但存在工程師稀缺之問題。進而,存在用於處理試驗之試料因係用於實際製品製造之試料故價格昂貴,又,用以取得處理試驗結果之測量亦較耗時間之問題。因此,於先前技術之使用學習用資料之處理之處理條件之優化方法中,難以抑制製程開發所耗費之成本。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實現能抑制製程開發所耗費之成本之處理之處理條件之優化的代用試料、使用該代用試料決定半導體製程之處理條件之方法、及測量系統。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申請案中揭示之發明之具有代表性之一例如下所示。即,一種試料,其特徵在於:其係用於模擬半導體試料之加工狀態且藉由測量裝置予以測量者,且具有:第1表面,其自試料面觀察,形成於第1高度;第2表面,其形成於較上述第1高度高之第2高度;及複數個流入部,其等可供對上述第1表面進行加工處理之粒子流入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於上述第1表面上所要處理之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重疊進行利用自上述複數個流入部流入之粒子之加工處理,且藉由上述測量裝置測量上述第1表面上之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抑制製程開發之成本,算出最佳控制參數。上述課題以外之課題、構成及效果藉由以下實施例之說明可知。
以下,使用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下所示之實施形態之記載內容而進行解釋。於不自本發明之思想或主旨脫離之範圍內,能變更其具體構成,此點對於業者而言容易理解。
於以下所說明之發明之構成中,對相同或類似之構成或功能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本說明書中之「第1」、「第2」、「第3」等表述係為了識別構成要素而標註者,未必為限定數目或順序者。
為了使發明容易理解,圖式等中標示之各構成之位置、大小、形狀及範圍等有時並不表示實際之位置、大小、形狀及範圍等。因此,在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圖式等中所揭示之位置、大小、形狀及範圍等。 [實施例1]
首先,對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用語進行說明。
「實際試料」係用於實際製品製造之試料。「代用試料」係被期待與實際試料之間具有幾何學構造及物性等之相關,而容易測量狀態及特性等之試料。於本實施例中,實際試料不會作為代用試料而使用。作為代用試料之例,包括TEG(Test Element Group,測試元件組)試料、及附小屋之試料等晶圓上之構造物。再者,在本說明書中,於不區分「實際試料」與「代用試料」之情形時,記作「試料」。
「處理」表示對實際試料及代用試料進行之成膜處理、微影處理及蝕刻處理等處理。「處理條件」表示用以控制進行上述處理之裝置之資訊。具體而言,處理條件係包含對進行處理之裝置設定之控制參數作為要素之資訊。「處理輸出」係指,表示藉由測量處理過程中或處理後之試料而獲得的試料之形狀及性質等之資訊。具體而言,處理輸出係包含藉由測量裝置進行測量所得之測量值作為要素之資訊。
以上為本說明書中使用之用語之說明。其次,對試料處理系統之具體構成進行說明。
圖1係表示實施例1之試料處理系統之構成的一例之方塊圖。圖2係表示構成實施例1之試料處理系統之計算機的硬體構成之一例之圖。
試料處理系統包含代用試料用終端10、處理裝置20、測量裝置30、解析系統40及實際試料用終端50。再者,代用試料用終端10及實際試料用終端50亦可合併成一個終端。試料處理系統中包含之各構成直接或經由網路而相互連接。
代用試料用終端10係輸入對代用試料進行之處理之處理條件之裝置。代用試料用終端10基於用戶之輸入,產生輸入處理條件100,並將其輸入至處理裝置20。如下所述,用戶操作代用試料用終端10,輸入輸入處理條件100及目標處理輸出101。輸入處理條件100係用以產生代用試料DB131之輸入,為代用試料之處理之處理條件。目標處理輸出101係用以算出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輸入,為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之目標值。再者,於目標處理輸出101,可包含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要素所滿足之條件。
處理裝置20係基於處理條件對試料進行處理之裝置,具有處理條件輸入部110及處理部111。處理裝置20例如進行半導體之蝕刻處理。再者,本實施例並不限定於處理裝置20所進行之處理之種類及處理之內容。
處理裝置20例如為微影裝置、製膜裝置、圖案加工裝置、離子注入裝置、加熱裝置及洗淨裝置等。
作為微影裝置,有曝光裝置、電子束繪圖裝置及X射線繪圖裝置等。作為製膜裝置,有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沈積)、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沈積)、蒸鍍裝置、濺鍍裝置及熱氧化裝置。作為圖案加工裝置,有濕式蝕刻裝置、乾式蝕刻裝置、電子束加工裝置及雷射加工裝置等。作為離子注入裝置,有電漿摻雜裝置及離子束摻雜裝置等。作為加熱裝置,有電阻加熱裝置、燈加熱裝置及雷射加熱裝置等。作為洗淨裝置,有液體洗淨裝置及超音波洗淨裝置等。
處理條件輸入部110受理自代用試料用終端10或實際試料用終端50輸入之處理條件,並將其輸出至處理部111。再者,處理條件輸入部110於自代用試料用終端10受理了輸入處理條件100之情形時,將輸入處理條件100發送至解析系統40。
處理部111控制基於處理條件對試料進行之處理。例如,處理部111控制基於輸入處理條件100對代用試料進行之處理。
測量裝置30係測量表示處理裝置20所處理之試料之形狀及性質等的值之裝置,具有測量部120。測量部120控制值之測量。
例如,測量裝置30藉由測量入射至試料之光、雷射光及X射線等之反射、透過、干涉、吸收及偏振光譜,而取得表示試料之形狀及性質等之值。更具體而言,測量裝置30為使用電子顯微鏡之裝置、光學式監視器、使用紅外光之溫度測量裝置、使用凱爾文探針力顯微鏡之缺陷檢測裝置、及評估電氣特性之檢測裝置等。
測量裝置30亦可不僅測量與處理後之試料相關之測量值,而且測量在處理過程中作用於試料之電漿、氣體及液體等介質、以及在處理過程中產生之產物。介質及產物雖然並非直接表示試料狀態者,但卻為有可能表示處理狀態及處理結果之相關之物理量,因此成為作為與試料相關之資訊有用之資訊。
例如,測量裝置30亦可為採用光譜測量之電漿發光監視器、採用紅外分光測量之處理室內堆積物監視器、使用質量分析器之自處理對象釋放之原子及分子之監視器、以及使用探針之處理室內電氣特性監視器等。
又,測量裝置30亦可為取得電壓、電流及功率等電源輸出值、整合器內之電容器及線圈等可變電氣元件之值、各種使用氣體之流量、裝置主體及裝置構成零件之溫度、處理室內之壓力、壓力控制閥之開度、閥門開閉狀態、氣體排出速度、以及處理及裝置之動作時序及動作時刻等的感測器。
再者,於圖1中,測量裝置30及處理裝置20係作為不同構成而記載,但亦可將測量裝置30組裝至處理裝置20中。又,試料處理系統亦可包含所測量之值相同或不同之複數個測量裝置30。
解析系統40解析代用試料之處理條件與處理輸出之相關關係,又,基於目標處理輸出101,算出對實際試料進行之處理之處理條件即目標處理條件150。解析系統40具有解析部130、代用試料DB131及模型DB132。
解析部130為了解析對代用試料進行之處理之處理條件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相關關係,而執行機械學習及統計解析等學習處理。機械學習例如為使用核回歸等回歸分析及神經網路等之處理。統計解析例如為使用相關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之處理。
解析部130基於模型DB132及目標處理輸出101,算出目標處理條件150。解析部130所執行之處理之詳情將於下文敍述。又,解析部130管理代用試料DB131及模型DB132。
再者,亦可自解析部130分離出管理資料庫之功能而形成記憶部。又,亦可由與解析系統40不同之裝置保持代用試料DB131及模型DB132。
代用試料DB131係將對代用試料進行之處理之處理條件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建立對應而進行管理之資料庫。代用試料DB131中包含條目,該條目例如包含儲存代用試料之識別資訊之場、儲存代用試料之種類之場、儲存處理條件之場、及儲存處理輸出之場。
模型DB132係管理任意值之相關關係之定義資訊即模型之資料庫。模型DB132中包含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及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係定義對代用試料進行之處理之處理條件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間的相關關係之模型。如下所述,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係藉由解析部130所執行之學習處理而產生。
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係定義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與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之間的相關關係之模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係預先產生。
再者,本實施例並不限定於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之產生方法。例如,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可採用幾何光學模擬、使用麥克斯韋(Maxwell)方程式之波動光學模擬、使用納維爾-史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式之流體模擬、及分子動力學模擬等而產生,又,亦可基於機械學習及統計解析而產生。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亦可為基於與該處理裝置不同之處理裝置之實驗資料而算出之模型。
再者,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亦可並非於以處理輸出中包含之要素為軸之空間內的所有區域均成立之模型。例如,亦可為僅於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之預測值附近區域成立之模型。
再者,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可藉由解析系統40而產生,又,亦可藉由外部系統而產生。於藉由解析系統40而產生之情形時,解析部130藉由執行使用在相同處理條件下取得之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及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的學習處理,能產生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實際試料用終端50係輸入對實際試料進行之處理之處理條件之裝置。實際試料用終端50將自解析系統40輸入之目標處理條件150輸入至處理裝置20。
再者,代用試料用終端10、實際試料用終端50及解析系統40係使用如圖2所示之計算機200而實現。計算機200具有運算裝置201、主記憶裝置202、副記憶裝置203及網路介面204。
運算裝置201執行主記憶裝置202中儲存之程式。運算裝置201例如為處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單元)及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等。運算裝置201藉由按照程式執行處理,作為實現特定功能之模組而動作。
主記憶裝置202儲存運算裝置201所執行之程式、及供程式使用之資訊。又,主記憶裝置202包含供程式暫時使用之工作區。主記憶裝置202例如為揮發性或非揮發性之記憶體。於主記憶裝置202中,例如儲存實現解析部130之程式。
副記憶裝置203係永久地儲存資料之裝置。副記憶裝置203例如為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器)及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等。於副記憶裝置203中,例如儲存代用試料DB131及模型DB132。再者,於副記憶裝置203中,亦可儲存實現解析部130等之程式。於該情形時,運算裝置201自副記憶裝置203讀出程式,並將其載入至主記憶裝置202。
網路介面204係用以經由網路與其他裝置連接之介面。
再者,計算機200亦可具有鍵盤、滑鼠及觸控面板等輸入裝置、以及顯示器等輸出裝置。
圖3係對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40所執行之目標處理條件150的計算處理進行說明之流程圖。圖4及圖5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10之GUI的一例之圖。
用戶使用顯示於代用試料用終端10之GUI400,指示學習處理及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計算處理之執行。此處,對GUI400進行說明。
GUI400包含學習處理欄410、目標處理輸出欄420、模型欄430及決定按鈕440。又,學習處理欄410、目標處理輸出欄420及模型欄430中包含表示向欄之輸入是否有效之燈450。於向欄之輸入有效之情形時,燈450點亮。藉此,用戶能確認輸入了正確之值。再者,除了燈450以外,亦可進行彈窗之顯示及聲音之播放等。
學習處理欄410係用以進行產生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之學習處理之設定之欄,包含學習處理種類欄411。再者,學習處理欄410亦可包含登錄或指定用於學習處理之代用試料DB131之欄。
學習處理種類欄411係用以選擇使用代用試料DB131之學習處理之具體運算方法之欄。於本實施例之學習處理種類欄411,顯示選擇運算方法之核取方塊。
目標處理輸出欄420係用以設定目標處理輸出101之欄,包含目標數值欄421。再者,於目標處理輸出欄420,亦可包含設定目標處理輸出101中包含之要素所滿足之條件之欄。
目標數值欄421係用以輸入設定為目標處理輸出101之數值之欄。於本實施例中,設定處理輸出中包含之各要素之數值。
模型欄430係用以設定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之欄,包含手動輸入欄431及自動輸入欄432。
手動輸入欄431係用以輸入定義為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之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間的相關關係之欄。於本實施例之手動輸入欄431,顯示用以選擇相關模型之核取方塊。藉由指定任意相關模型,能定義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間的相關關係。於本實施例中,能以處理輸出中包含之要素單位定義相關關係。
自動輸入欄432係用以進行產生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之學習處理之設定之欄。自動輸入欄432包含輸入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之資料庫之欄、輸入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資料庫之欄、及輸入學習處理之運算方法之欄。再者,於使用自動輸入欄432指定之兩個資料庫中,儲存在相同處理條件下取得之處理條件。
決定按鈕440係用以將輸入至學習處理欄410、目標處理輸出欄420及模型欄430中之任一欄之值發送至解析系統40之操作按鈕。
於用戶向學習處理欄410輸入值,並操作了決定按鈕440之情形時,代用試料用終端10將對學習處理欄410設定之值發送至處理裝置20。於該情形時,解析部130設定所指定之學習處理之運算方法。
於用戶向目標處理輸出欄420輸入值,並操作了決定按鈕440之情形時,代用試料用終端10將包含對目標處理輸出欄420設定之值之目標處理輸出101發送至處理裝置20。
於用戶向模型欄430輸入值,並操作了決定按鈕440之情形時,代用試料用終端10將包含對模型欄430設定之值之模型之產生要求發送至解析系統40。於該情形時,解析部130產生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或更新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以上為GUI400之說明。返回圖3之說明。
解析部130自代用試料用終端10受理目標處理輸出101(步驟S101)。
解析部130使用代用試料DB131執行學習處理(步驟S102)。解析部130將學習處理之結果作為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儲存於模型DB132。
再者,解析部130可讀出代用試料DB131中登錄之所有資料,亦可選擇基於所指定之代用試料之種類而讀出之條目。
再者,於已產生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之情形時,解析部130可省略步驟S102之處理。
其次,解析部130使用目標處理輸出101及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算出與目標處理輸出101對應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步驟S103)。
例如,於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被以定量之相關關係即函數形式而提供之情形時,解析部130藉由將目標處理輸出101代入該函數中而算出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
再者,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亦可為複數個。例如,於設定有針對處理輸出之任意要素而指定範圍之模型之情形時,算出複數個包含該範圍內包含之要素之處理輸出。
再者,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間的相關關係亦可並非定量之相關關係而為定性之相關關係。例如,可設想如下情形:於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要素A與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之要素B之間,存在「要素B越大則要素A亦越大」之定性之相關關係。於輸入了要素B所能賦取之最大值B'作為目標處理輸出101之情形時,解析部130算出要素A所能賦取之最大值A'作為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
其次,解析部130使用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及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算出目標處理條件150(步驟S104)。
具體而言,解析部130使用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算出有可能獲得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代用試料之處理條件(推定處理條件)。
例如,於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被以函數形式而提供之情形時,解析部130藉由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代入該函數中,而算出推定處理條件。代用試料與實際試料被使用相同之處理裝置20施以處理,因此推定處理條件成為目標處理條件150。
再者,解析部130亦可將目標處理條件150作為輸入處理條件100發送至代用試料用終端10。藉由反覆執行相同之運算處理,能算出最佳處理條件,又,能發現新處理條件。
再者,解析部130亦可不使用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例如,解析部130參照代用試料DB131,檢索與所算出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一致或類似之條目。解析部130算出所檢索到之條目中包含之代用試料之處理條件作為目標處理條件150。
其次,解析部130產生包含目標處理條件150之顯示資訊,並將所產生之顯示資訊發送至實際試料用終端50(步驟S105)。再者,解析部130亦可將目標處理條件150儲存於副記憶裝置203,於自實際試料用終端50受理了顯示要求之情形時,讀出目標處理條件150,產生顯示資訊。
實際試料用終端50於接收到顯示資訊之情形時,顯示如圖5所示之GUI500。此處,對GUI500進行說明。
GUI500包含結果顯示欄510及執行按鈕520。
結果顯示欄510係顯示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計算處理之結果之欄。結果顯示欄510中包含一個以上條目,該條目包含儲存目標處理輸出101之場、及儲存目標處理條件150之場。條目中包含無線電按鈕。目標處理輸出101可顯示為圖像,亦可顯示為數值。
執行按鈕520係用以將目標處理條件150輸入至處理裝置20之操作按鈕。於用戶操作了結果顯示欄510中包含之條目之無線電按鈕,進而操作了執行按鈕520之情形時,被操作了無線電按鈕之條目之目標處理條件150輸入至處理裝置20。處理裝置20於受理了目標處理條件150之情形時,基於目標處理條件150,對實際試料進行處理。
此處,對解析系統40所執行之運算處理進行說明。圖6係對實施例1之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計算處理的概念進行說明之圖。此處,為了簡化說明,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及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分別被以函數形式而提供。
圖6之橢圓分別表示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實際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02、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及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
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及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表示以處理輸出中包含之要素為軸之空間。再者,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與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之因次未必一致。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之因次亦可低於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之因次。
實際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02及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表示以處理條件中包含之要素為軸之空間。實際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02與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係因次相同之空間,兩個空間可視為同一空間。
解析系統40保持表示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與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之間之映射關係(相關關係)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解析系統40於步驟S103中,產生表示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與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之間之映射關係(相關關係)之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
解析系統40於步驟S104中,將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之任意元資料作為輸入而受理。
解析系統40於步驟S105中,使用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將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01之元資料映射於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之元資料成為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
解析系統40使用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將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之元資料映射於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實際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02與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可視為同一空間,因此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12之元資料可看作實際試料處理條件空間602之元資料。因此,解析系統40輸出該元資料作為目標處理條件150。
其次,對實際試料、代用試料及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之具體例進行說明。此處,以經電漿蝕刻處理之試料為例進行說明,但用於蝕刻處理之蝕刻劑亦可並非氣體而為液體。
首先,對能於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所有要素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所有要素之間定義定量之相關關係的情形進行說明。圖7A及圖7B係表示實施例1之實際試料之一例之圖。圖8A及圖8B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7A表示經用於形成溝槽構造之蝕刻處理的實際試料之附遮罩之圖案。圖7B表示於X軸之正方向上觀察將實際試料沿AB虛線切斷所得之剖面(YZ平面)之剖視圖。
圖8A表示一部分由與圖7所示之實際資材之遮罩部相同之原材料製膜,其他部分由與溝槽部相同之原材料製膜而成之晶圓。圖8B表示於X軸之正方向上觀察將代用試料沿AB虛線切斷所得之剖面(YZ平面)之剖視圖。再者,亦可使用將原材料與實際試料之遮罩部相同之晶片、或將由與實際試料之遮罩部相同之原材料製膜而成的晶圓切斷所得之晶片固定於作為基盤之晶圓上所形成之試料作為代用試料。
圖7B所示之遮罩部及溝槽部之上方之虛線表示處理前之遮罩部及溝槽部之位置。又,圖8B所示之遮罩部及被蝕刻膜之上方之虛線表示處理前之遮罩部及被蝕刻膜之位置。
對實際試料之形狀賦予特徵之物理量包括遮罩部之蝕刻速率及溝槽部之蝕刻速率。又,對代用試料之形狀賦予特徵之物理量包括遮罩部之蝕刻速率及溝槽部之蝕刻速率。
於以下說明中,將實際試料之遮罩部之蝕刻速率及溝槽部之蝕刻速率分別定義為m1及s1,又,將代用試料之遮罩部之蝕刻速率及溝槽部之蝕刻速率分別定義為m2及s2。又,m1及s1包含於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又,m2及s2包含於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中。
對在電漿蝕刻處理中用以將m1及s1調節至目標處理輸出101之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計算方法進行說明。再者,作為m1及s1所滿足之條件,設定式(1)所示之條件。
[數1]
Figure 02_image013
於實際試料如圖7A所示為微細圖案之情形時,難以確認繞射光及測量有效複折射率,因此亦難以使用光學測量器測量m1及s1。因此,需測量實際試料之剖面資訊。為了測量實際試料之剖面資訊,需自處理裝置20取出實際試料,進而進行用以測量剖面資訊之加工。因此,取得學習用資料較耗時間,且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如圖8B所示,代用試料於晶圓及晶片之被蝕刻膜之下存在基底膜,因此能利用光之干涉測量m2及s2。在使用內置於處理裝置20中之膜厚測定機器之情形時,無需為了測量壓膜而自處理裝置20取出代用試料及加工代用試料。因此,相較於自實際試料取得學習用資料,能快速且低成本地取得學習用資料。
再者,即便於處理裝置20中未內置測量裝置30之情形時,亦能進行獨立之光學測定,因此無需加工代用試料。
作為圖7A所示之實際試料及圖8A所示之代用試料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可考慮如下所述者。
實際試料與代用試料係由相同原材料構成,因此於處理條件相同之情形時,能將如式(2)及式(3)所示之數式定義為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數2]
Figure 02_image015
[數3]
Figure 02_image017
此處,作為滿足式(1)之目標處理輸出101,將m1=1 nm/min,s1=100 nm/min輸入至解析系統40之情形時,解析系統40自如式(2)及式(3)所示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例如算出m2=1 nm/min,s2=100 nm/min作為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
再者,以使用原材料與遮罩部相同之晶片之代用試料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應用表現出與遮罩部類似之加工特性之原材料、或與遮罩部之加工形狀具有相關之原材料。
於應用表現出與遮罩部類似之加工特性之原材料之代用試料之情形時,可使用如式(2)及式(3)所示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又,於原材料與遮罩部之加工形狀具有相關,且該相關已知之情形時,可將該相關作為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而使用。於上述相關並非已知之情形時,能設定自使用實驗資料之學習處理求出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其次,對在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一部分要素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一部分要素之間定義定量之相關關係之情形進行說明。圖9A及圖9B係表示實施例1之實際試料之一例之圖。圖10A及圖10B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圖11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物理量的測量方法之一例之圖。
圖9A表示經用於形成溝槽構造之蝕刻處理之實際試料的附遮罩之圖案。圖9B表示於X軸之正方向上觀察將實際試料沿AB虛線切斷所得之剖面(YZ平面)之剖視圖。
圖10A表示於晶圓上設置有屋頂之代用試料(附小屋之試料)。屋頂之上部係由能透過光之透明原材料構成,屋頂於3個側面由壁支持而形成小屋。即,晶圓與屋頂之間形成1面開放之間隙部,其他3面被壁隔開,因此圖10A所示之代用試料係蝕刻劑(蝕刻粒子)可自形成間隙部之1面流入小屋內(屋頂之下)之空間之單側開口樣本。代用試料之被蝕刻膜為原材料與實際試料之溝槽部相同者。圖10B表示於Y軸之負方向上觀察將代用試料沿AB虛線切斷所得之剖面(XZ平面)之剖視圖。代用試料如圖10B所示形成為空隙構造。又,圖10B所示之虛線表示處理前之被蝕刻膜之位置。
對實際試料之形狀賦予特徵之物理量包括溝槽部之頂點部分之寬度、溝槽部之中央部分之寬度、溝槽部之底面部分之寬度、及實際試料之深度。對代用試料之形狀賦予特徵之物理量包括小屋外部之蝕刻量、小屋內部之蝕刻量、及小屋內部之衰減之長度。
於以下說明中,將實際試料之溝槽部之頂點部分之寬度、溝槽部之中央部分之寬度、溝槽部之底面部分之寬度及實際試料之深度分別定義為w1、w2、w3及h。又,將代用試料之小屋外部之蝕刻量、小屋內部之蝕刻量及小屋內部之蝕刻量之衰減之長度分別定義為o、i及d。又,w1、w2、w3及h包含於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又,o、i及d包含於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中。
對在電漿蝕刻處理中,用以將w1、w2、w3及h調節至目標處理輸出101之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計算方法進行說明。再者,作為w1、w2、w3及h所滿足之條件,設定w1、w2及w3大致相等且h最大之條件。
與圖7A及所示之實際資材同樣地,對於圖9A所示之實際試料,難以使用光學測量器測量w1、w2、w3及h,又,取得學習用資料較耗時間,且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如圖11所示,代用試料之小屋透明,因此藉由使用光之干涉之膜厚測定等,能自任意測量位置測量表示形狀之物理量。具體而言,測量裝置30自光源1101照射光,並使用檢測器1102檢測來自被蝕刻膜及基底膜之反射光。如此,無需自處理裝置20取出代用試料及對代用試料進行加工便能取得處理輸出。因此,相較於自實際試料取得學習用資料,能快速且低成本地取得學習用資料。
再者,o、i及d之測量較理想為於與代用試料之Y軸平行之小屋開口中央部附近進行。但於自小屋之兩端向內側充分遠離之部分的X軸方向之蝕刻量之分佈均勻的情形時,可於任意位置測量o、i及d。
作為圖9A所示之實際試料及圖10A所示之代用試料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可考慮如下所示者。
於d較大之情形時,小屋之內側之蝕刻速率不易衰減,因此隨著d之增大,小屋之內側接近均勻之蝕刻量。另一方面,於d較小之情形時,小屋之內側之蝕刻速率立即衰減,因此小屋之開口部分之周邊相較於其他部分,蝕刻量有所增加。
如圖9B及圖10B所示,實際試料及代用試料具有類似之槽狀構造。因此,上述代用試料之性質與實際試料之性質存在如下所述之關係。於實際試料之i較大之情形時,認為實際試料之水平方向之蝕刻速率亦變大,因此預計存在w1、w2及w3之差增加之傾向。於代用試料之d較小之情形時,僅遮罩部正下方之被蝕刻膜之蝕刻反應推進,因此預測存在w1相較於w2及w3有所增加之傾向。因此,將實際試料之w1、w2及w3、代用試料之d及i之間之如上所述之性質定義為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又,關於實際試料之h及代用試料之o,因係對不存在障礙物(遮罩)之被蝕刻膜進行蝕刻,故可將如式(4)所示之數式定義為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
[數4]
Figure 02_image019
如上所述,即便為在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與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之一部分要素之間未定義定量之關係的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亦可應用本實施例。
例如,解析系統40於被輸入包含h之值之目標處理輸出101之情形時,檢索滿足式(4)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解析系統40基於上述性質(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141),自所檢索出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當中,檢索o較大、i較小且d較大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進而,解析系統40使用所檢索出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及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算出目標處理條件150。藉由執行如上運算處理,能算出用以獲得深度垂直形狀之實際試料之處理條件。
再者,以具有透明屋頂之代用試料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使用具有不透明屋頂之代用試料。於該情形時,藉由將代用試料自裝置取出,並拆除小屋整體或相當於作為光測量時之光路而使用之空間的小屋之一部分,能測定光干涉膜厚。因此,相較於使用實際試料之情形,能更快速且低成本地取得學習用資料。
再者,使用以與實際試料之溝槽部相同之原材料成膜所得之晶圓作為代用試料,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應用表現出與溝槽部類似之加工特性之原材料、或與溝槽部之加工形狀具有相關之原材料。
其次,對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方法進行說明。圖12係表示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40所執行之代用試料DB131的產生處理之一例之圖。圖13及圖14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10之GUI的一例之圖。
使用代用試料用終端10之用戶使用圖13所示之GUI1300進行用以產生代用試料DB131之初始設定。此處,對GUI1300進行說明。
GUI1300包含DB基準欄1301、輸入處理條件欄1302、執行按鈕1303及燈1304。
DB基準欄1301係用以設定所要構建之代用試料DB131之基準之欄,包含設定相對於所輸入之資料之總數及平均變動係數之基準之欄。此處,平均變動係數係相對於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各變數算出變動係數,再求出所有變數之平均所得者。
輸入處理條件欄1302係用以設定輸入處理條件100之欄。再者,亦可設置選擇自動產生輸入處理條件100之方法之欄,以此代替輸入具體值之方法。例如,可選擇實驗計畫法、隨機選擇方法、或基於下述疏區域之選擇方法等。亦可將複數種選擇方法組合。
執行按鈕1303係用以指示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之執行之操作按鈕。
燈1304表示向DB基準欄1301或輸入處理條件欄1302之輸入是否有效。再者,除了燈1304以外,亦可進行彈窗顯示及聲音播放等。再者,設為即便僅於輸入處理條件欄1302輸入有效值之情形時燈1304亦點亮。
當用戶對各欄設定值,且操作了執行按鈕1303之情形時,代用試料用終端10將輸入處理條件100發送至處理裝置20,又,向解析系統40發送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要求。產生要求中包含資料之總數、平均變動係數及輸入處理條件100等。
解析部130於接收到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要求之情形時,開始以下所說明之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
首先,解析部130取得接收到之產生要求中包含之資訊(步驟S201)。此時,解析部130保持產生要求中所含之資料之總數及平均變動係數作為代用試料DB131之基準。又,解析部130暫時保持產生要求中包含之輸入處理條件100。
其次,解析部130自處理裝置20取得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步驟S202)。再者,該處理輸出係基於輸入處理條件100進行之處理之處理輸出。
其次,解析部130將資料登錄於代用試料DB131(步驟S203)。具體而言,解析部130將代用試料之處理條件與處理輸出建立對應而登錄於代用試料DB131。
其次,解析部130對代用試料DB131是否滿足基準進行判定(步驟S204)。具體而言,執行如下所述之運算處理。
解析部130將資料之總數及平均變動係數設定為0。
解析部130參照代用試料DB131,將已登錄之條目數保持為資料之總數。
解析部130參照代用試料DB131,算出相對於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中之處理輸出之平均變動係數。解析部130保持經算出之平均變動係數之值。
解析部130判定資料之總數是否大於指定數,且平均變動係數是否大於指定數值。於滿足上述條件之情形時,解析部130判定代用試料DB131滿足基準。以上為步驟S204之處理之說明。
於判定代用試料DB131不滿足基準之情形時,解析部130返回步驟S201,執行相同之運算處理。此時,解析部130進行提醒對代用試料用終端10輸入新處理條件之顯示。
於判定代用試料DB131滿足基準之情形時,解析部130結束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此時,解析部130產生用以顯示如圖14所示之GUI1400之顯示資訊,且將顯示資訊發送至代用試料用終端10。此處,對圖14所示之GUI1400進行說明。
GUI1400包含結果顯示欄1401、結束按鈕1402及再執行按鈕1403。
結果顯示欄1401係顯示與所產生之代用試料DB131相關之資訊之欄。於圖14中,顯示資料之總數及平均變動係數。再者,亦可顯示代用試料DB131中登錄之條目之詳情。
結束按鈕1402係用以結束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之操作按鈕。於用戶操作了結束按鈕1402之情形時,GUI1400關閉。再者,解析部130亦可於結束按鈕1402受到了操作之情形時,結束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
再執行按鈕1403係用以再次執行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之操作按鈕。於用戶操作了再執行按鈕1403之情形時,顯示GUI1300。
再者,作為代用試料DB131之基準,亦可採用如下所述之基準。於在代用試料DB131中處理輸出與作為目標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相同之情形時,或於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中存在距離與作為目標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較近的處理輸出之情形時,判定代用試料DB131滿足基準。藉由採用該基準,能產生目標處理條件150之計算精度較高之代用試料DB131。
圖15係對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40所執行之代用試料DB131的更新處理之一例進行說明之流程圖。圖16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之分割方法的一例之圖。圖17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10之GUI的一例之圖。
使用代用試料用終端10之用戶使用圖17所示之GUI1700進行用以更新代用試料DB131之設定。此處,對GUI1700進行說明。
GUI1700包含DB基準欄1701、疏區域欄1702、學習處理種類欄1703、決定按鈕1704及燈1705。
DB基準欄1701係用以設定代用試料DB131之基準之欄,包含設定所輸入之資料之總數及平均變動係數之欄。
疏區域欄1702係用以設定作為輸入處理條件100之選擇基準之疏區域之欄,包含設定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之分割數、分割區域中包含之資料數、及追加之輸入處理條件100之上限數之欄。分割區域中包含之資料數作為用以判定分割區域是否為疏區域之指標而使用。
學習處理種類欄1703係用以選擇使用代用試料DB131之學習處理之具體運算方法之欄。於本實施例之學習處理種類欄1703,顯示選擇運算方法之核取方塊。
決定按鈕1704係用以登錄各欄之輸入之操作按鈕。
燈1705表示向DB基準欄1701、疏區域欄1702及學習處理種類欄1703之輸入是否有效。再者,除了燈1705以外,亦可進行彈窗之顯示及聲音之播放等。
於用戶對各欄設定值,並操作了決定按鈕1704之情形時,代用試料用終端10將設定資訊發送至處理裝置20。
解析部130於代用試料DB131之產生處理結束之情形時、接收到設定資訊之情形時、或自用戶接收到更新指示之情形時,執行以下所說明之代用試料DB131之更新處理。再者,解析部130亦可具有週期性地執行代用試料DB131之更新處理。
首先,解析部130基於對疏區域欄1702設定之值,將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分割成複數個分割區域(步驟S301)。例如,於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為二維之情形時,如圖16所示分割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
其次,解析部130基於對疏區域欄1702設定之值,自分割區域當中特定出疏區域(步驟S302)。
具體而言,解析部130以分割區域內包含之處理輸出數為基準特定出疏區域。例如,於圖16所示之例中,將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611內包含之分割區域中標有不存在表示處理輸出之點的斜線之分割區域特定為疏區域。
再者,於疏區域數較多之情形時,解析部130亦可選擇一部分疏區域。作為選擇方法,可考慮隨機選擇之方法、或選擇存在於包含作為目標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的分割區域附近之分割區域之方法等。於採用後者之選擇方法之情形時,有可能會提高目標處理條件150之預測精度。
又,作為另一方法,解析部130按照處理輸出數由少至多之順序將特定數之分割區域特定為疏區域。
再者,疏區域之特定基準及特定方法僅為一例,並不限定於此。
其次,解析部130由疏區域決定任意處理輸出(步驟S303)。例如,可考慮由疏區域隨機決定之方法、或由疏區域內之相對位置決定之方法。
其次,解析部130基於對學習處理種類欄1703設定之值及代用試料DB131,執行學習處理(步驟S304),產生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
再者,於存在現有之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之情形時,亦可省略步驟S304之處理。
再者,解析部130亦可求出所產生之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之精度,在該精度小於閾值之情形時,再次執行學習處理。例如,解析部130進行交叉驗證,藉由判定驗證誤差是否大於閾值,而評估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之精度。
其次,解析部130基於在步驟S303中決定之處理輸出及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140,算出輸入處理條件100(步驟S305)。
其次,解析部130將輸入處理條件100輸入至處理裝置20(步驟S306)。
其次,解析部130自處理裝置20取得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步驟S307)。
其次,解析部130更新代用試料DB131(步驟S308)。具體而言,解析部130將輸入處理條件100與所接收到之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建立對應而登錄於代用試料DB131。
其次,解析部130基於對DB基準欄1701設定之值,對代用試料DB131是否滿足基準進行判定(步驟S309)。步驟S309之基準可應用與步驟S205之基準相同之基準。
於判定代用試料DB131不滿足基準之情形時,解析部130返回步驟S301,執行相同之運算處理。
於判定代用試料DB131滿足基準之情形時,解析部130結束代用試料DB131之更新處理。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實施例,解析系統40無需自實際試料取得學習用資料而進行學習。即,解析系統40能自實際試料之目標處理輸出101算出實際試料之目標處理條件150。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較實際試料低價且容易測量之代用試料收集學習用資料,並利用所取得之資料執行學習處理,藉此能快速且低成本地求出實際試料之處理條件。即,能抑制製程開發所耗費之成本,求出高精度之處理條件。
進而,代用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要素數亦可為實際試料之處理輸出中包含之要素數以下,因此能縮短測量時間及解析時間等。
其次,對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進行敍述。
首先,對圖1所示之解析系統40內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進行補充,在相對於相同處理條件存在實際試料輸出與代用試料輸出之DB之情形時,能將該DB保存於模型DB132並輸入至解析部130,藉由解析部130所具備之解析方法,學習相關。藉由將其結果保存於模型DB132,能保存實際試料-代用試料關係模型。
又,即便於實際試料-代用試料關係模型並非定量之關係而為定性之對應關係之情形時,亦能決定目標代用試料輸出。例如,設想如下情形:相對於代用試料輸出之變數A、及實際試料輸出之變數B,存在B越大則A亦越大之定性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關係模型。又,設想如下情形:輸出B所能賦取之最大值即B*作為目標實際試料。此時,能將與目標實際試料輸出對應之代用試料輸出決定為A所能賦取之最大值A*。
而且,於輸出提供目標之實際試料輸出之處理條件時,使用針對藉由解析所獲得之代用試料之試料輸出-處理條件模型,推定成為提供所求出之目標之代用試料輸出的處理條件之解。又,亦可不使用試料輸出-處理條件模型,而自模型DB132中保存之代用試料資料庫,參照具有與所求出之目標之代用試料輸出最接近的代用試料輸出之資料,輸出該資料所具有之處理條件作為解。由上可知,實際試料數受限,於未充分進行使用實際試料之條件探索之情形時,藉由使用代用試料DB及事前判明之實際試料-代用試料關係模型,能探索目標之處理條件。
又,亦可按照圖15中所說明之追加處理條件決定順序,自所有疏區域當中指定包含所獲得之目標代用試料輸出之座標之疏區域或該座標附近之疏區域。藉由如此指定疏區域,能使目標代用試料輸出附近之資料集中增加,從而提高目標之實際試料處理條件之預測精度。又,對DB之基準之一例進行說明。在所獲得之目標代用試料輸出之資料點及其附近資料包含於DB之情形時,能判定其滿足基準。藉由該基準,能構建包含目標代用試料輸出附近之資料之DB。
又,於圖8A、圖8B、圖10A及圖10B中,使用將代用試料暴露於電漿中時之被蝕刻膜之加工特性進行說明。代用試料能測量小屋之開口部附近之介質之特性。該方法係測量小屋內外之各對象膜被加工之情況,即小屋外部之蝕刻量o、小屋內部之蝕刻量i、小屋內部之蝕刻量之衰減之特徵長度d、或自小屋之裏面朝向開口部之被蝕刻膜的厚度之衰減之特徵長度d。
因此,處理室內或小屋開口部附近之介質除了電漿以外,亦有腐蝕氣體、包含自由基之氣體、與加工對象膜反應之霧體、霧劑等。
又,於介質為電漿之情形時,為了在代用試料之表面形成護套,當電漿中之正離子向代用試料表面入射時,要沿垂直於晶圓之方向加速入射。因此,於小屋之外,入射來自電漿之正離子、自由基及電漿產生用之原料氣體。相對於此,於小屋內之空隙,抑制正離子之入射,僅電漿產生用之原料氣體及自由基擴散。因此,藉由測量小屋內外之蝕刻量,能測量電漿之特性。
但因護套係以沿著代用試料之表面之形狀形成,故於屋頂(小屋蓋)之開口部周邊,護套會變形,需加以注意。關於該護套之變形,將使用圖24於下文進行敍述。再者,屋頂於本申請說明書中亦稱為小屋蓋。
圖24係攝像元件2610至透鏡2620、小屋蓋2700及晶圓2000之虛線為用於膜厚測量之干涉光之光路之概要。晶圓2000之表面上以虛線畫出之圓之部分成為觀測區域。藉由變更透鏡2620之焦點距離及攝像元件2610之面積,能變更觀測區域之面積。
藉由使觀測區域寬至小屋蓋以上,能測量小屋蓋以外場所之被蝕刻膜之厚度。
又,可於晶圓2000上設置複數個小屋蓋,藉此測量小屋蓋內部及小屋蓋外部之被蝕刻膜之厚度於晶圓面內之分佈。
於晶圓2000之表面,與圖8B及圖10B同樣地,積層有基底膜及被蝕刻膜。
藉由對被蝕刻膜照射光,而測量自被蝕刻膜放射之干涉光,從而能測量被蝕刻膜之厚度。
關於對被蝕刻膜照射之光,可使用於處理室之外部設置光源之方法、及於處理室2001之內部產生之光。關於在處理室內產生之光,可使用在電漿處理過程中產生之電漿光。再者,關於使用外部光源之方法,將藉由圖21及圖22進行說明。
於使用電漿光等寬波段光作為光源之情形時,要自干涉光測量膜厚,需進行分光測量。藉由利用光學濾光片2630限定向相機入射之波長,能進行分光測量。藉由使用帶通濾光片、或將低通濾光片與高通濾光片組合而作為光學濾光片2630,能限定向相機入射之光之波段。
藉由變更透鏡2620或於光學濾光片2630至攝像元件2610之間追加透鏡,能進行更加廣角之測量,藉此能擴大觀測區域。觀測區域越大,便能測量越大範圍內之分佈。
但於廣角之測量中,干涉光通過光學濾光片2630時,隨著光路遠離干涉光之光路之中心軸,相對於光學濾光片2630之入射角度減小。隨著入射角自90°減小,積層有多層膜之帶通濾光片之通過光之波長位移,進而透過效率下降,需加以注意。藉由預先估算來自觀測區域內各處之干涉光通過光學濾光片2630時之角度,利用光學濾光片2630之透過波長之入射角度依存性,計算實際之透過波長,能高精度地測量較大觀測區域之被蝕刻膜之厚度。
又,於廣角之測量中,向被蝕刻膜入射之來自光源之光亦向被蝕刻膜傾斜入射,因此視入射角度不同,被蝕刻膜內之光路會發生變化。因此,觀測區域各處之干涉光強度對於自光源入射至被蝕刻膜之光之入射角度亦具有依存性。因此,藉由估算光入射至被蝕刻膜時產生之干涉光強度之角度依存性,並計算作為測量對象之波長之光之干涉強度,能高精度地測量較大觀測區域之被蝕刻膜之厚度。
除了估算光相對於上述光學濾光片2630之入射角度依存性、及光相對於被蝕刻膜之入射角度依存性並使用之方法以外,存在如下方法:藉由測量被蝕刻膜之膜厚變化時之實際干涉光強度分佈,並使用此時各測量位置之干涉光強度之經時變化資料作為資料庫,測量被蝕刻膜之厚度。對干涉光之測量位置及測量時間關聯實際膜厚,並將測量與自資料庫取得者相同膜種之被蝕刻膜之膜厚時之干涉光與資料庫進行比較,藉此能高精度地測量被蝕刻膜之膜厚分佈。
藉由使用能將入射至攝像元件2610之各元件之光分光之超光譜相機,而無需使用光學濾光片2630。又,藉由使用寬波段光作為光源,能取得多個波長之分光測量結果,因此能提高膜厚測量之精度。
又,根據被蝕刻膜及其前後之積層膜或空間之折射率與消光係數之關係,有干涉光之可測量波長受限之情形,但藉由測量複數種波長,可使用能測量膜厚之波長。
再者,作為簡易地選擇波長而測量干涉膜之方法,可於濾光片輪(濾光片切換器)安裝透過波長不同之濾光片,並選擇適當的濾光片。
若將與A-A'平行即自小屋蓋之開口部向裏之軸向設為X軸,則藉由測量小屋蓋內之被蝕刻膜之膜厚分佈之X軸方向分佈,便能評估開口部附近之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介質之特性。
進而,於小屋蓋開口部附近之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之特性均勻的情形時,於遠離小屋兩側之任意位置,被蝕刻膜厚之X軸方向分佈之絕對值為相同值。即,於小屋之中央部能在任意位置測量軸向分佈。
又,只要小屋蓋之空隙處於一定範圍內,便能於任意位置測量X軸方向分佈並評估特性。因此,於僅測量1軸即可之情形時,可使用線掃描類型之相機。
於使用上述相機之方式中,以攝像元件之像素數為上限,於觀測區域內能在非常多的點取得代用試料輸出。
於圖19中,利用使透鏡2620至攝像元件2610之光路成為遠心之透鏡2620。藉由將光學濾光片2630設置於遠心光路部,能使干涉光相對於光學濾光片2630之入射角度為垂直。藉此,能避免干涉光向光學濾光片2630傾斜入射時產生之透過波長之位移及衰減。此外,可使用尺寸與攝像元件相同之較小之光學濾光片2630。
於圖20中,利用使透鏡2620至晶圓之光路成為遠心之透鏡2620。藉由將光學濾光片2630設置於遠心光路部,能使干涉光相對於光學濾光片2630之入射角度為垂直。藉此,能避免干涉光向光學濾光片2630傾斜入射時產生之透過波長之位移及衰減。再者,透鏡2620可為對搭載於相機內之透鏡追加了追加透鏡所成之構成。又,可採用將相機內部之透鏡更換成用以獲得目標光路之透鏡之方法,或僅使用追加透鏡而獲得目標光路。
於圖21中,利用使透鏡2620前後之光路成為遠心之透鏡2620。又,於透鏡2620至晶圓之光路設置有半反射鏡640,而使來自光源2650之光向半反射鏡2640入射。藉由該構成,來自光源2650之光自半反射鏡2640垂直朝向晶圓而於觀測區域產生干涉光。來自觀測區域之干涉光再次返回半反射鏡2640,從而能利用相機測量透過半反射鏡2640之光。
再者,於圖21之方式中,光源光與干涉光之光路於相機2600至晶圓2000之間為同軸,因此於使透鏡2620至晶圓2000之光路成為廣角之情形時,光路越為廣角則利用相機所能測量之干涉光及觀測範圍越為大幅地減小,需加以注意。
半反射鏡2640之位置亦可自透鏡2620設置於攝像元件側。於該情形時,可使用尺寸與攝像元件相同之較小之半反射鏡2640。
光源2650之波段、及半反射鏡2640之透過與反射之波段需與光學濾光片2630之透過波段相同,或較其更寬。又,於藉由使用上述超光譜相機等而進行多波長同時分光測量之情形時,較理想為使光源2650為寬波段光源。此外,半反射鏡之透過與反射之波段較理想為與光源2650之波段相同,或較其更寬。
作為光源2650,可使用LED、氙氣燈、鹵素燈、氘氣燈、螢光燈、雷射器。但於使用雷射器等窄波段光源之情形時,需使光學濾光片2630、半反射鏡2640之透過波長與雷射器之波長區域一致。
來自光源2650之光較理想為使用透鏡、反射鏡等以遠心光之形式向半反射鏡2640入射。又,藉由以複數個光源構成光源2650,能增加光量及擴大波段。
於圖22中,使用照明2651作為光源。照明2651係以複數個光源構成,或為面發光型光源,能對晶圓2000整體照射光。
於照明2651之中央部,設置有用以對相機2600導入干涉光之孔或窗。來自照明2651之光自複數個光源或發光面向晶圓各向同性地放射。因此,能將來自觀測區域整體之干涉光導入至相機2600。進而,即便於藉由變更透鏡2620而變更了觀測區域之尺寸之情形時,亦能測量來自觀測區域整體之干涉光。圖22中之箭頭、其後隨附之虛線及實線係來自照明2651之放射光、及向相機2600導入之干涉光之光路之例。光路及光學濾光片2630可使用圖18及圖19之構成。
圖23係選擇性地使複數種波長透過之多光學濾光片2631。藉由排列複數個透過波長不同之光學濾光片2630,能選擇性地使複數種波長透過。如上所述,自小屋蓋之開口部向裏之軸向分佈之測量能於小屋蓋內部之任意位置進行。因此,若將多光學濾光片2631之僅使相同波長透過之方向之軸設為X軸,則藉由使多光學濾光片2631及小屋蓋內部之X軸成為相同方向,能使用複數種波長進行測量。
如圖21、圖20及圖18所示,於藉由透鏡2620將朝向晶圓2000之光路擴大之情形時,能設置較大之濾光片,因此能設置具有更多種透過波長之多光學濾光片2631。但如上所述,於光路變成廣角之情形時,需考慮光相對於濾光片及晶圓之入射角度。
圖24係將圖18之小屋蓋之兩端解開,且於中央部設置有間隔件之小屋蓋2700。藉此,能評估左右2處開口部附近之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介質之特性。
又,在小屋內部之衰減之特徵長度d短於小屋開口部至間隔件之長度之情形時,亦可取消間隔件。
在將代用試料暴露於電漿中之情形時,需考慮由於小屋之存在而發生之護套變形之影響。護套具有依存於電漿密度及對晶圓施加之偏壓輸出之厚度ds,護套係依循小屋之形狀,如圖24之虛線所示而形成。由於該護套沿著小屋蓋而變形,因此於小屋之開口部附近,正離子傾斜地朝向小屋蓋下之被蝕刻膜加速入射。
因此,於有正離子入射之小屋之開口部附近與無正離子入射之小屋之內部兩者之間,加工被蝕刻膜之現象不同。
因此,關於小屋內部之蝕刻量i、及小屋內部之蝕刻量之衰減之特徵長度d,較理想為將小屋之開口部附近與小屋之內部分開而測量各自之值。
作為小屋之開口部附近與小屋之內部之位置,較理想為自小屋開口部沿X軸方向至少前進與小屋蓋內之空隙之高度之2倍相當的距離所抵達之位置。即便於開口部附近之被蝕刻膜之軸向分佈複雜而難以測量衰減之特徵長度之情形時,亦能取得小屋之內部之測量值。
圖25係覆蓋晶圓整體之小屋蓋2700。藉由設置複數個小屋之開口部作為小屋蓋上部之孔,能就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介質之特性而取得晶圓面內之分佈。於圖26中,利用小屋蓋間隔出空隙,以使小屋內部具有與開口部相距固定半徑之空隙,藉此能取得各開口部附近之介質之特性。
又,藉由在小屋蓋之上部設置孔,能抑制上述護套之變形所致之影響。於圖26中,孔之周邊全部成為小屋蓋,因此藉由縮小孔之直徑,能抑制護套之變形。藉由使孔之直徑不達護套厚度之2倍,如虛線所示,護套會自孔之左右向中央變形但於中央部重合,藉此護套之變形得以緩和。藉由使孔之直徑為護套厚度之1倍以下,能進而抑制護套之變形。
在小屋內部之衰減之特徵長度d短於小屋開口部至間隔件之長度之情形時,亦可保留支撐小屋之數點支柱,或將小屋蓋之最外周部分作為支撐加以保留,而取消其他部分之間隔件。
圖26係保留有圖25中所說明之小屋蓋之最外周部分之間隔件的小屋蓋2700。
圖27係能藉由將小屋蓋內之空隙、小屋蓋各自之間隔件部分設定為放射狀,而測量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介質之特性之圓周方向分佈的小屋蓋2700。
於圖27中,將開口部設定為直線形狀,但藉由將其設定為圓弧形狀,能測量更正確之圓周方向分佈。
又,藉由變更開口部之半徑方向之位置,能測量所期望之位置之圓周方向分佈。
進而,藉由圓周形狀之間隔件、及於各空隙設置之開口部,能測量複數個徑向位置之圓周方向分佈。
圖28係於X軸方向設置有空隙之小屋蓋2700。若將垂直於X軸之方向設為Y軸方向,則藉由使用圖28之構成,能測量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介質之特性之Y軸方向分佈。
又,於圖28中,藉由擴大開口部之寬度,能取得成為開口部分即小屋外部之蝕刻量o。又,藉由擴大開口部之寬度,能取得開口部之由加工被蝕刻膜之電漿等介質產生的被蝕刻膜之加工量。
因需抑制小屋蓋與周邊介質之反應對開口部分之被蝕刻膜之加工特性造成的影響,故開口部部分之大小需至少為小屋蓋以上。
於測量開口部分即小屋外部之由電漿產生之被蝕刻量之情形時,為了避免沿著小屋蓋之形狀形成之護套的變形之影響,需至少為護套厚度之3倍以上。
為了進而抑制小屋蓋與周邊介質之反應對開口部分之被蝕刻膜之加工特性造成的影響,開口部部分之大小較理想為小屋蓋之2倍以上、或護套厚度之10倍以上,進而理想為1 cm 2以上。
上文所說明之開口部分可設置於圖25、圖26、圖27之一部分。又,藉由擴大圖25、圖26、圖27中所示之開口部之尺寸,能測量開口部之特性。
圖29係於覆蓋晶圓整體之小屋蓋各設置有一個空隙與一個開口部之小屋蓋2700。將具有該等空隙及開口部之部分設為測量部2701。
首先,對將小屋蓋2700與測量部2701作為一體而構成之情形進行說明。
小屋蓋內部之大半區域為了避免被蝕刻膜與小屋蓋之接觸而具有空隙。另一方面,藉由於測量部與小屋蓋之間設置間隔件,能防止於測量部以外之小屋蓋內之空隙處對被蝕刻膜進行加工。
根據上述構成,因測量而使用該代用試料後,使小屋蓋2700旋轉,藉此使測量部向被蝕刻膜未被使用之部分移動,由此能再次進行測量。因此,使用1片附被蝕刻膜之晶圓,能進行複數次測量。
於小屋蓋2700旋轉時,包圍測量部2701之間隔件之底面與被蝕刻膜接觸。為了避免該接觸對被蝕刻膜表面造成損傷,只要於使間隔件旋轉時,暫且先抬起小屋蓋再使其旋轉即可。
於一面使小屋蓋滑動,一面使其旋轉之情形時,能將間隔件固定於小屋蓋之上表面,或使間隔件自上表面延長而成為不會與被蝕刻膜接觸之長度。但於該情形時,在測量部2701之周邊,朝向間隔件之外側部分,被蝕刻膜亦有可能會被加工,故而能反覆測量之次數減少,需加以注意。為了儘量抑制間隔件之外部部分之加工,較理想為儘量縮小間隔件正下方之間隔件與被蝕刻膜之空間。又,藉由於間隔件下表面設置成為與被蝕刻膜之接觸部之微小部分或點,而限定與被蝕刻膜之接觸面積,能抑制間隔件與被蝕刻膜接觸而引發之對測量結果造成之擾亂。
又,藉由對間隔件下表面使用低摩擦材料或實施降低摩擦之塗層,能抑制接觸部分對被蝕刻膜造成損傷。藉由使低摩擦材料或塗層之尺寸較小,能抑制與介質之反應。但視介質及對間隔件下表面使用之材質之組合,對測量結果造成之擾亂有可能變大,需加以注意。
其次,對小屋蓋2700與測量部2701能分離之構成進行說明。於間隔件之中央部分,構成為小屋蓋2700與測量部2701分離,藉此能與測量部2701之開口部之面積、形狀、位置、個數、進而空隙之深度、寬度不同之測量部2701交換。
於在減壓下使用圖29之代用試料之情形時,由於氣體會殘存於測量部2701以外之小屋蓋內之空隙,故而於殘存氣體向處理室內釋放之情形時,無法測量處理室內產生所期望之電漿等媒質時作為目標之被蝕刻膜之加工特性。又,會產生殘存氣體所致之壓力,由此有可能破壞代用試料本身。以防萬一,於小屋蓋2700之一部分設置有放氣孔2702。
但對放氣孔周邊之被蝕刻膜之處理於測量過程中會推進,因此該部分不可再作為測量部而使用。因此,放氣孔之面積較理想為數十mm 2以下。
又,藉由將放氣孔2702設置於小屋蓋2700與測量部2701之間隔件部,而將測量部之空隙與測量部以外之空隙連接,能自開口部將殘存氣體排出。
圖30係將圖29之開口部與測量部分之位置分開設置之小屋蓋2700。於開口部之長度與小屋蓋下部之空隙之X軸方向長度之合計超過晶圓半徑的情形時,可使用圖30之構成。又,能測量開口部之徑向分佈。進而,於小屋內部之衰減之特徵長度d較長之情形時,亦能進行測量。
圖31係能自動進行圖29中所說明之小屋蓋之旋轉之小屋蓋2700及旋轉機構。於圖31中,小屋蓋包含小屋蓋2700與外周支持部2703(或稱為旋轉導引部)兩者。於小屋蓋之最外周部之空隙側,設置有齒輪,藉由使用齒輪等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對其進行驅動,小屋蓋即可旋轉。
作為旋轉機構,亦可使上述齒輪部分為摩擦係數較大之材料或零件,而使用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使小屋蓋旋轉。
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藉由旋轉控制系統2711,其旋轉量、旋轉速度、旋轉開始及停止之時序受到控制。旋轉控制系統2711具備旋轉控制基板、記憶體、運算裝置、電源。又,可將電源設為2次電池,而具備用以對其充電之接點、或無線饋電用線圈。進而,可具備用於如下目的之無線通信部:記憶體內部保存之控制基板之控制程式之覆寫;旋轉控制時所取得之旋轉量、旋轉速度、旋轉開始及停止時序等日誌資訊之獲取;旋轉開始及停止信號之接收。
旋轉控制系統2711及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固定於外周支持部2703之延長部分,藉此能僅使小屋蓋2700旋轉。
再者,亦可不使用旋轉控制系統2711,而手動旋轉小屋位置口開閉零件2712。於該情形時,對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之中央部使用驅動器等,而使小屋蓋2700旋轉。又,藉由預先於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之中央部設置抓手,能以手動旋擰該抓手之方式使小屋蓋2700旋轉。
再者,藉由將外周支持部2703設置於圖29及圖30之小屋蓋2700之外周,能使小屋蓋2700順利地旋轉。
圖32係藉由使小屋位置口開閉零件2712旋轉,而使於小屋蓋設置有複數個之測量用之空隙之開口部開閉,由此能測量複數次之小屋蓋2700及旋轉機構。
藉由使用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及旋轉控制系統2711,而使小屋位置口開閉零件2712旋轉。又,亦可不使用旋轉控制系統2711,而手動旋轉小屋位置口開閉零件2712。對於旋轉動力傳遞零件2710之小屋位置口開閉零件2712之旋轉機構,可使用齒輪或摩擦係數較大之材料或零件,而使小屋蓋2700旋轉。
再者,於圖32之構成中,藉由對測量部分之兩側之間隔件設置孔而將各空隙連接,能自小屋開口部開放之測量部之空隙,將各空隙內部之殘存氣體排出。又,亦可對任一空隙設置放氣孔,進而對測量部分之兩側之間隔件設置孔而將各空隙連接,藉此自放氣孔將各空隙內部之殘存氣體排出。
再者,於以上說明中,主要使用槽或孔之加工、試料表面之研削、積層於試料表面之膜之研削,對試料進行了說明,但於在試料上堆積膜或構造物之情形時,藉由將堆積膜之厚度或堆積膜構造之資訊作為試料輸出及代用試料輸出,亦能獲得相同之效果。
對代用試料之另一例進行說明。圖10所示之代用試料係具有僅一個側面開口而形成有一個間隙部之小屋構造之樣本(單側開口樣本),但亦可使用如圖33A所示之具有兩個側面開口而形成有兩個間隙部之小屋構造之樣本(兩側開口樣本)作為代用試料。因此,於圖10A所示之代用試料中,蝕刻劑能自形成間隙部之1面流入形成於晶圓與屋頂之間之小屋內之空間,而於圖33A所示之代用試料中,蝕刻劑(蝕刻粒子)能自形成間隙部之2面流入小屋內之空間。又,圖33B表示圖33A所示之代用試料之加工處理後之典型剖視圖。
圖10中所說明之單側開口樣本隨著處理之進展,被蝕刻膜之膜厚變薄,靠近間隙部之位置之殘膜之膜厚分佈變得陡急。於對變得陡急之膜厚以光學方式進行膜厚測定之情形時,會因所照射之光之點徑當中混合有存在光路差之光,或反射角度偏移之反射光未返回受光器,而難以進行正確之測定。因此,若對代用試料之處理時間或處理次數增加,則有可能膜厚測定之精度下降而難以取得處理輸出。
另一方面,若對兩側開口樣本進行蝕刻處理,則蝕刻劑自複數個間隙部進入小屋內之空間,因此根據藉由自複數個方向流入之蝕刻劑進行之處理之對稱重疊,可期待如圖33B所示,中心處之被蝕刻膜之處理於空間上均勻地推進。
圖34表示兩側開口樣本中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第1計算方法。兩側開口樣本之試料內部之位置x處的被蝕刻膜之蝕刻量Cx依存於圖10之單側開口樣本中之處理結果之值i、d、及位置x,並由某函數F決定。函數F係由基粒子之擴散方程式或樣本之形狀及幾何對稱性決定之函數。準備一個兩側開口樣本並施以加工處理,於內部之二處位置x1及x2測量而取得蝕刻量Cx1、Cx2,並求解數式(5)所示之聯立方程式,藉此能算出i及d。即,於數式(5)中,Cx1、Cx2、x1及x2已知,因此能解出相對於兩個變數i及d之聯立方程式。但於該方程式非正則之情形時,藉由取得更多位置x處之蝕刻量,使複數個聯立方程式成為立式,能算出i及d。又,為了提高i及d之計算精度,亦可基於多個位置x處之蝕刻量之資料而算出i及d。藉由以上所述發現:於兩側開口樣本中,亦能取得與單側開口樣本相同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
[數5]
Figure 02_image021
於兩側開口樣本之中心附近,實現了較單側開口樣本更平坦之膜厚,因此於上述計算方法中,若使測量之位置x處於樣本之中心附近,則能進行更長時間或更多次數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獲取。
圖35表示兩側開口樣本中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第2計算方法。若將兩側開口樣本之屋頂之長度設為L,則中心處之被蝕刻膜之蝕刻量C依存於圖10之單側開口樣本中之值i、d、及長度L,且由某函數G決定。函數G係由基粒子之擴散方程式或樣本之形狀及幾何對稱性決定之函數。因此,藉由如圖35A所示準備大小不同之兩個兩側開口樣本(兩個開口部之間之屋頂之長度為L1、L2)並施以加工處理,於各者之內部之中央部測量而取得蝕刻量C1、C2,並求解數式(6)所示之聯立方程式,藉此能算出i及d。即,於數式(6)中,C1、C2、L1及L2已知,因此能解出相對於兩個變數i及d之聯立方程式。但於該方程式非正則之情形時,藉由取得更多長度不同之樣本中之中央部之蝕刻量,使複數個聯立方程式成為立式,能算出i及d。又,為了提高i及d之計算精度,亦可基於更多長度不同之樣本中之中央部之蝕刻量的資料而算出i及d。
[數6]
Figure 02_image023
於兩側開口樣本之中央部,實現了膜厚之變化較少且平坦之膜厚,因此能進行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獲取直至殘膜消失為止。藉此,與單側開口樣本相比,能進行更長時間或更多次數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獲取。
即便為圖33A所示之兩側開口樣本,只要與圖10之單側開口樣本同樣地,對屋頂採用能透過光之透明材質,便能如圖34及圖35B所示,於處理過程中實時測定干涉膜厚。具體而言,測量裝置30自光源1101照射光,並使用檢測器1102檢測來自被蝕刻膜及基底膜之反射光。如此,無需自處理裝置20取出代用試料及對代用試料進行加工便能取得處理輸出之資訊。
作為此種兩側開口樣本之效果,對上述第2計算方法中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之獲取效率之提高具體地進行說明。如上所述,於兩側開口樣本中,可期待中央部之處理於空間上均勻地推進,因此無需取出試料而能連續地取得處理輸出直至殘膜消失為止。因此,基於以下理由,能較圖10之樣本更快速及低價地取得代用試料DB131。例如,設想被蝕刻膜之厚度為400 nm、屋頂之長度為2 cm之單側開口樣本及兩側開口樣本。在作為基準之處理條件下,於單側開口樣本中,入口處實現10 nm/min之蝕刻速率,中央部實現4 nm/min之蝕刻速率。此處,若假設入口處與中央部之被蝕刻膜之殘膜差超過30 nm時難以利用干涉膜厚計進行測量,則於單側開口樣本中,能進行長達30÷(10–4)=5 min時間之測量。另一方面,於兩側開口樣本中,入口處成為與單側開口樣本相同之10 nm/min,中央部藉由處理之重疊效果而成為單側開口樣本之約二倍之4×2=8 nm/min之蝕刻速率。由於中央部之殘膜大致平坦,因此能進行直至殘膜消失為止之長達400÷8=50 min時間之測量。即,於該例中,對兩側開口樣本可期待單側開口樣本之約10倍之資料獲取次數。
再者,於圖22中,表示出了單側開口樣本之被蝕刻膜之厚度之測量方法,對於兩側開口樣本,亦可同樣地採用測量被蝕刻膜之厚度之方法。
如圖36所示,亦可將於圖25之樣本中對各空隙之上部之小屋蓋屋頂再設置一個孔而於各空隙分別具有兩個孔之樣本作為代用試料。於該情形時,在兩個孔之中間點正下方之被蝕刻膜中,與兩側開口樣本同樣地,實現了平坦之殘膜,故而可期待資料獲取次數之增加。該兩個孔之位置可如圖所示,為小屋蓋屋頂之中央部與自中央部偏離之位置,亦可將兩個孔均設置於小屋蓋屋頂之自中央部偏離之位置(例如直徑之三分之一之位置)。
進而,藉由如圖37、圖38、圖39、圖40及圖41所示,於圖26、圖27、圖29、圖30及圖31所示之樣本中再分別設置一個開口部(孔),能獲得相同之效果。再者,於圖38、圖39、圖40及圖41所示之情形時,兩個直線形狀之開口部(孔)之長度可相同,亦可不同(例如,外周側較長,內周側較短)。於開口部之長度不同之情形時,流入之蝕刻劑之量不同,因此嚴格而言,兩個開口部所帶來之蝕刻速率不同,但於連結開口部之中央之直線附近,自開口部之端部流入之蝕刻劑之影響較小,亦可忽略該影響而進行計算。
尤其是,於圖29所示之單側開口樣本中,在小屋蓋2700之端部設置有一個開口部,但於圖39所示之兩側開口樣本中,在小屋蓋2700之中央部設置有兩個開口部。同樣地,於圖40、圖41所示之兩側開口樣本中,亦在小屋蓋2700之中央部設置有兩個開口部。
於圖36、圖37、圖38所示之形態中,將兩個開口部(孔)作為一組而配置,但亦可將三個開口部(孔)作為一組而配置。於該情形時,要求解包含三個式之聯立方程式。進而,亦可將四個以上開口部(孔)作為一組而設置。
又,於圖36、圖37、圖38所示之形態中,作為一組之兩個開口部(孔)之間隔於任何地方均相同,但亦可改變作為一組之兩個開口部(孔)之間隔。藉由配置間隔不同之開口部(孔),利用一個樣本即可實現圖35所示之第2計算方法。
至此,對蝕刻加工半導體晶圓之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除了去除半導體晶圓之表面之加工以外,亦可應用於化學蒸鍍法(CVD)等在半導體晶圓之表面形成層之加工。
如以上所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代用試料具有:第1表面(被蝕刻膜之表面),其自試料面(基底膜之表面)觀察,形成於第1高度;第2表面(屋頂,小屋蓋),其形成於較第1高度高之第2高度;及複數個流入部(開口部、孔等),其中對上述第1表面進行加工處理之粒子(例如,進行蝕刻處理之蝕刻劑、化學蒸鍍法(CVD)中之原料氣體)能流入第1表面與第2表面之間;因此即便隨著蝕刻處理之進展,被蝕刻膜之膜厚變薄,亦能於利用自複數個流入部流入之蝕刻粒子重疊進行加工處理的中央部之膜厚變化較少之處測定膜厚,故而能用於長時間且多次之處理。因此,能以低成本取得較多資料,從而能降低對試料進行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成本。
又,第1表面與第2表面藉由至少沿2個方向配置之壁而連結,且流入部係將形成於第1表面與第2表面(晶圓)之間之空間與外部連通之間隙,故而能形成利用蝕刻粒子重疊進行加工處理之中央部之膜厚變化較少之處,從而能正確地測定膜厚。
又,流入部係形成於第2表面,而將形成於第1表面與第2表面之間之空間與外部連通之孔,因此能效率良好地取得資料。
又,針對經重疊處理之區域,藉由測量裝置30,測量在一個試料內至少有2處以上之部分區域,因此利用一個樣本即可取得資料,操作容易。
又,針對經重疊處理之區域,藉由測量裝置30,測量在流入部之間之距離不同之複數個試料各者內至少有1處以上之部分區域,因此能增加在一個樣本中之測量次數,從而能提高資料獲取效率。
又,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包含:第1步驟,其係上述運算裝置執行學習處理,藉此產生表示對上述第2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控制參數與上述第2處理輸出之間之相關關係之第2模型,並將上述第2模型儲存於上述記憶裝置;及第2步驟,其係上述運算裝置基於作為目標之上述第1處理輸出即目標處理輸出、上述第1模型及上述第2模型,算出對上述第1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目標控制參數;因此能抑制製程開發所耗費之成本,且能決定對試料進行之處理之控制參數。
又,於第1步驟中,藉由執行使用資料庫之學習處理而產生第2模型,因此能快速且低成本地求出實際試料之處理條件。即,能抑制製程開發之成本,且求出高精度之處理條件。
又,第2步驟包含如下步驟:基於第1模型,算出與目標處理輸出對應之第2處理輸出;基於第2模型,算出有可能獲得與目標處理輸出對應之第2處理輸出之控制參數即推定控制參數;及輸出推定控制參數作為目標控制參數;因此能求出更高精度之處理條件。
又,包含如下步驟:參照資料庫,解析以複數個要素各者為軸之空間內之第2處理輸出之分佈;基於解析之結果,決定追加對象之第2處理輸出;使用追加對象之第2處理輸出及上述第2模型,算出對第2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新控制參數;將新控制參數輸入至上述處理裝置;自基於新控制參數進行處理之處理裝置,取得新第2處理輸出;及將新控制參數與新第2處理輸出建立對應而登錄於資料庫;因此能使目標代用試料輸出附近之資料集中增加,從而能提高目標之實際試料處理條件之預測精度。
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而包含各種變化例。又,例如,上述實施例係為了簡單易懂地說明本發明而詳細地說明構成者,並非限定於具備所說明之全部構成者。又,對於各實施例之構成之一部分,可追加、刪除、置換成其他構成。
又,關於上述各構成、功能、處理部、處理方法等,可藉由例如以積體電路進行設計等而由硬體實現其等之一部分或全部。又,本發明亦可藉由實現實施例之功能之軟體之程式碼而實現。於該情形時,將記錄有程式碼之記憶媒體提供給電腦,由該電腦所具備之處理器讀出記憶媒體中儲存之程式碼。於該情形時,自記憶媒體讀出之程式碼本身即實現上述實施例之功能,該程式碼本身及記憶有該程式碼之記憶媒體即構成本發明。作為此種用以提供程式碼之記憶媒體,例如可使用軟碟、CD-ROM、DVD-ROM、硬碟、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驅動器)、光碟、磁光碟、CD-R、磁帶、非揮發性記憶卡、ROM等。
又,實現本實施例中記載之功能之程式碼例如可藉由組譯器、C/C++、perl、Shell、PHP、Java(註冊商標)等廣泛範圍之程式或腳本語言而實現。
進而,亦可經由網路配送實現實施例之功能之軟體之程式碼,而將其儲存於電腦之硬碟或記憶體等記憶器件、或者CD-RW、CD-R等記憶媒體,由電腦所具備之處理器讀出並執行該記憶器件或該記憶媒體中儲存之程式碼。
於上述實施例中,僅表示出了認為必須說明之控制線或資訊線,未必表示出了製品之所有控制線或資訊線。所有構成亦可相互連接。
10                代用試料用終端 20                處理裝置 30                測量裝置 40                解析系統 50                實際試料用終端 100              輸入處理條件 101              目標處理輸出 110              處理條件輸入部 111              處理部 120              測量部 130              解析部 131              代用試料DB 132              模型DB 140              處理輸出-處理條件模型 141              實際試料-代用試料模型 150              目標處理條件 200              計算機 201              運算裝置 202              主記憶裝置 203              副記憶裝置 204              網路介面 400              GUI 410              學習處理欄 411              學習處理種類欄 420              目標處理輸出欄 421              目標數值欄 430              模型欄 431              手動輸入欄 432              自動輸入欄 440              決定按鈕 450              燈 500              GUI 510              結果顯示欄 520              執行按鈕 601              實際試料處理輸出空間 602              實際試料處理條件空間 611              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 612              代用試料處理條件空間 1101            光源 1102            檢測器 1300            GUI 1301            DB基準欄 1302            輸入處理條件欄 1303            執行按鈕 1304            燈 1400            GUI 1401            結果顯示欄 1402            結束按鈕 1403            再執行按鈕 1700            GUI 1701            DB基準欄 1702            疏區域欄 1703            學習處理種類欄 1704            決定按鈕 1705            燈 2000            晶圓 2001            處理室 2600            相機 2610            攝像元件 2620            透鏡 2630            光學濾光片 2631            多光學濾光片 2640            半反射鏡 2650            光源 2651            照明 2700            小屋蓋 2701            測量部 2702            放氣孔 2703            外周支持部 2710            旋轉動力傳遞部 2711            旋轉控制系統 2712            小屋開口部開閉零件
圖1係表示實施例1之試料處理系統之構成的一例之方塊圖。 圖2係表示構成實施例1之試料處理系統之計算機的硬體構成之一例之圖。 圖3係對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所執行之目標處理條件的計算處理進行說明之流程圖。 圖4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之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的一例之圖。 圖5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之GUI的一例之圖。 圖6係對實施例1之目標處理條件之計算處理的概念進行說明之圖。 圖7A係表示實施例1之實際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7B係表示實施例1之實際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8A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8B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9A係表示實施例1之實際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9B係表示實施例1之實際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10A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10B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11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之物理量的測量方法之一例之圖。 圖12係表示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所執行之代用試料DB(Data Base,資料庫)的產生處理之一例之圖。 圖13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之GUI的一例之圖。 圖14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之GUI的一例之圖。 圖15係對實施例1之解析系統所執行之代用試料DB的更新處理之一例進行說明之流程圖。 圖16係表示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處理輸出空間之分割方法的一例之圖。 圖17係表示顯示於實施例1之代用試料用終端之GUI的一例之圖。 圖18係表示採用相機方式之代用試料輸出之測量方法之圖。 圖19係表示面向代用試料輸出測量之相機方式中的光學系統之一例之圖。 圖20係表示面向代用試料輸出測量之相機方式中的光學系統之一例之圖。 圖21係表示面向代用試料輸出測量之相機方式中的光學系統及外部光源之一例之圖。 圖22係表示面向代用試料輸出測量之相機方式中的光學系統及外部照明之一例之圖。 圖23係表示多光學濾光片之一例之圖。 圖24係表示於兩側具有開口部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25係表示能進行晶圓面內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26係表示能進行晶圓面內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27係表示能進行晶圓圓周方向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28係表示能進行晶圓軸向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29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0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1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且具有小屋蓋旋轉機構之一例之圖。 圖32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且具有小屋蓋旋轉機構之一例之圖。 圖33A係表示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3B係表示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4係表示代用試料之物理量之測量方法的一例之圖。 圖35A係表示用以測量代用試料之物理量之試料配置的一例之圖。 圖35B係表示代用試料之物理量之測量方法的一例之圖。 圖36係表示能進行晶圓面內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7係表示能進行晶圓面內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8係表示能進行晶圓圓周方向分佈測量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39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40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之代用試料之一例之圖。 圖41係表示能測量複數次代用試料輸出且具有小屋蓋旋轉機構之一例之圖。

Claims (13)

  1. 一種試料,其特徵在於:其係用於模擬半導體試料之加工狀態且藉由測量裝置予以測量者,且具有: 第1表面,其自試料面觀察,形成於第1高度; 第2表面,其形成於較上述第1高度高之第2高度;及 複數個流入部,其等可供對上述第1表面進行加工處理之粒子流入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 於上述第1表面上所要處理之區域之至少一部分,重疊進行利用自上述複數個流入部流入之粒子之加工處理,且 藉由上述測量裝置,測量上述第1表面上之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
  2. 如請求項1之試料,其中 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藉由至少沿2個方向配置之壁而連結,且 上述流入部係將形成於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之空間與外部連通之間隙。
  3. 如請求項1之試料,其中 上述流入部係形成於上述第2表面且將形成於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之空間與外部連通的孔。
  4. 如請求項1之試料,其中 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中藉由上述測量裝置予以測量之部分區域,於一個上述試料內設置至少2處以上。
  5. 如請求項1之試料,其包含: 上述流入部之間之距離不同之複數個試料,且 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中藉由上述測量裝置予以測量之部分區域,於上述複數個試料各者內設置至少1處以上。
  6. 一種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由計算機執行之、對試料進行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且 上述計算機具有運算裝置、連接於上述運算裝置之記憶裝置、及連接於上述運算裝置且與外部裝置連接之介面, 上述記憶裝置儲存表示第1處理輸出與第2處理輸出之間之相關關係之第1模型,該第1處理輸出係藉由測量經進行上述處理之用於製造之第1試料而獲得,該第2處理輸出係藉由測量經進行上述處理之模擬上述第1試料之第2試料而獲得, 上述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包含: 第1步驟,其由上述運算裝置執行學習處理,藉此產生表示對上述第2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控制參數與上述第2處理輸出之間之相關關係之第2模型,且將上述第2模型儲存於上述記憶裝置;及 第2步驟,其由上述運算裝置基於目標之上述第1處理輸出即目標處理輸出、上述第1模型及上述第2模型,算出對上述第1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目標控制參數; 上述第2試料具有: 第1表面,其自試料面觀察,形成於第1高度; 第2表面,其形成於較上述第1高度高之第2高度;及 複數個流入部,其等可供對上述第1表面進行加工處理之粒子流入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
  7. 如請求項6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中 上述流入部係將形成於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之空間與外部連通之間隙,或者係形成於上述第2表面且將形成於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之空間與外部連通的孔。
  8. 如請求項6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中 測量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中、在一個上述第2試料內至少有2處以上之部分區域,而獲得上述第2處理輸出。
  9. 如請求項6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中 上述第2試料包含上述流入部之間之距離不同之複數個第2試料,且 測量經重疊進行上述處理之區域中、在上述複數個第2試料各者內至少有1處以上之部分區域,而獲得上述第2處理輸出。
  10. 如請求項6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中 上述運算裝置可對資料庫進行存取,該資料庫中儲存將已對上述第2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控制參數及與上述第2處理輸出建立對應之資料,且 於上述第1步驟中,上述運算裝置藉由執行使用上述資料庫之學習處理,而產生上述第2模型。
  11. 如請求項10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中上述第2步驟包含如下步驟: 上述運算裝置基於上述第1模型,算出與上述目標處理輸出對應之上述第2處理輸出; 上述運算裝置基於上述第2模型,算出有可能獲得與上述目標處理輸出對應之第2處理輸出之控制參數即推定控制參數;及 上述運算裝置輸出上述推定控制參數作為上述目標控制參數。
  12. 如請求項10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其中 於上述計算機連接進行上述處理之處理裝置, 上述第2處理輸出包含複數個要素之測量值,且 上述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上述運算裝置參照上述資料庫,解析以上述複數個要素各者為軸之空間內之上述第2處理輸出之分佈; 上述運算裝置基於上述解析之結果,決定追加對象之第2處理輸出; 上述運算裝置使用上述追加對象之第2處理輸出及上述第2模型,算出對上述第2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新控制參數; 上述運算裝置將上述新控制參數輸入至上述處理裝置; 上述運算裝置自基於上述新控制參數進行上述處理之上述處理裝置,取得新第2處理輸出;及 上述運算裝置將上述新控制參數與上述新第2處理輸出建立對應而登錄於上述資料庫。
  13. 一種系統,其特徵在於具備: 處理裝置,其實施對試料進行之處理; 測量裝置,其測量對上述試料進行之處理之結果;及 計算機,其決定對試料進行之處理之控制參數;且 上述計算機具有: 記憶部,其儲存第1模型及第2模型,該第1模型表示第1處理輸出與第2處理輸出之間之相關關係,該第1處理輸出係藉由測量經進行上述處理之用於製造之第1試料而獲得,該第2處理輸出係藉由測量經進行上述處理之較上述第1試料容易測量之第2試料而獲得;該第2模型表示對上述第2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控制參數與上述第2處理輸出之間的相關關係;以及 解析部,其基於目標之上述第1處理輸出即目標處理輸出、上述第1模型及上述第2模型,算出對上述第1試料進行之上述處理之目標控制參數; 上述試料具有: 第1表面,其自試料面觀察,形成於第1高度; 第2表面,其形成於較上述第1高度高之第2高度;及 複數個流入部,其等可供對上述第1表面進行加工處理之粒子流入上述第1表面與上述第2表面之間。
TW108144456A 2019-02-22 2019-12-05 代用試料、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及測量系統 TWI707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0494 2019-02-22
JP2019030494A JP7108562B2 (ja) 2019-02-22 2019-02-22 処理の制御パラメータの決定方法、及び計測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2685A TW202032685A (zh) 2020-09-01
TWI707419B true TWI707419B (zh) 2020-10-11

Family

ID=7214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4456A TWI707419B (zh) 2019-02-22 2019-12-05 代用試料、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及測量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2237B2 (zh)
JP (1) JP7108562B2 (zh)
KR (1) KR102336944B1 (zh)
TW (1) TWI707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2172532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9796A (en) * 1995-12-04 1998-02-1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ing statistical simulation with single step feedback
JP2009044125A (ja) * 2007-04-12 2009-02-26 Tokyo Electron Ltd サポートベクトルマシンを用いて制御ツールを制御する方法
US8666703B2 (en) * 2010-07-22 2014-03-0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an optimally parameterized scatterometry model
WO2014100037A1 (en) * 2012-12-18 2014-06-26 Kla-Tenco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use of model-based metrology and a process model
WO2017123555A1 (en) * 2016-01-11 2017-07-20 Kla-Tencor Corporation Generating simulated output for a specim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8816A (ja) * 1999-12-28 2001-07-10 Toshiba Corp 回路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回路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回路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回路製造方法
JP2002016119A (ja) * 2000-06-28 2002-01-18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洗浄評価方法
JP3708031B2 (ja) * 2001-06-29 2005-10-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JP2007173334A (ja) * 2005-12-20 2007-07-05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熱処理装置
JP5026062B2 (ja) * 2006-12-15 2012-09-1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テスト方法
JP4464979B2 (ja) * 2007-03-05 2010-05-1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処理システム、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372583B1 (en) 2007-04-12 2008-05-13 Tokyo Electron Limited Controlling a fabrication tool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P2009043900A (ja) * 2007-08-08 2009-02-26 Nuflare Technology Inc 膜厚測定方法、気相成長方法および膜厚測定装置
JP2013097267A (ja) * 2011-11-02 2013-05-20 Toshiba Corp 設計データの補正方法、設計データの補正方法のプログラムを含む記憶媒体、及び、フォト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US10255385B2 (en) * 2012-03-28 2019-04-09 Kla-Tencor Corpor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approach based on spectral sensitivity
US9823121B2 (en) * 2014-10-14 2017-11-21 Kla-Tenco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exposure of wafers along a fabrication process line
JP6310866B2 (ja) * 2015-01-30 2018-04-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及びプラズマ処理方法並びに解析方法
JP6906058B2 (ja) * 2017-02-24 2021-07-21 エーエスエムエル ネザーランズ ビー.ブイ. 機械学習によるプロセスモデルの決定方法
US11029610B2 (en) * 2017-09-28 2021-06-08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9796A (en) * 1995-12-04 1998-02-17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ing statistical simulation with single step feedback
US5966312A (en) * 1995-12-04 1999-10-12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ing statistical simulation with single step feedback
JP2009044125A (ja) * 2007-04-12 2009-02-26 Tokyo Electron Ltd サポートベクトルマシンを用いて制御ツールを制御する方法
US8666703B2 (en) * 2010-07-22 2014-03-04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an optimally parameterized scatterometry model
WO2014100037A1 (en) * 2012-12-18 2014-06-26 Kla-Tenco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use of model-based metrology and a process model
WO2017123555A1 (en) * 2016-01-11 2017-07-20 Kla-Tencor Corporation Generating simulated output for a specim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336944B1 (ko) 2021-12-09
US20200273732A1 (en) 2020-08-27
KR20200102906A (ko) 2020-09-01
JP2020136568A (ja) 2020-08-31
TW202032685A (zh) 2020-09-01
US11152237B2 (en) 2021-10-19
JP7108562B2 (ja) 2022-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7770B (zh) 計算機、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代用樣品、測量系統及測量方法
TWI706127B (zh) 計量系統、自動可量測性排名工具、以及計量方法
TWI668582B (zh) 用於判定由一檢查子系統在設計資料空間中產生之輸出之一位置的系統、方法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KR101365163B1 (ko) 구조물 시험 방법 및 구조물 시험 시스템
CN110383441A (zh) 使用经预测的计量图像的计量配方产生
JP5444610B2 (ja) 光計測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プロセスのプロセスパラメータの測定方法
JP2006528428A (ja) スペクトル反射率計の光信号の電子空間フィルタリング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785083B (zh) 使用光譜度量之圖案化膜堆疊之帶隙量測
US20230205076A1 (en) Resist and etch modeling
TWI784146B (zh) 用於設計輔助影像重建之系統及方法以及相關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TWI707419B (zh) 代用試料、處理之控制參數之決定方法及測量系統
KR102132785B1 (ko) 계산기, 처리의 제어 파라미터의 결정 방법, 대용 시료, 계측 시스템, 및 계측 방법
JPWO2017006679A1 (ja) 測定用チップ、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JP2022525197A (ja) 機械学習を用いた半導体製造データ取得機器における拡張された分解能
TWI805876B (zh) 用於大量生產程序監視之寬鬆耦合檢查及計量系統
US7747424B2 (en) Scatterometry multi-structure shape definition with multi-periodicity
US1034019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on of metrology targets for use in focus and dose applications
KR102675035B1 (ko) 에칭 파라미터들을 측정하기 위한 다중 반사 측정법
TWI837123B (zh) 光阻及蝕刻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