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626B - 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626B
TWI705626B TW105138083A TW105138083A TWI705626B TW I705626 B TWI705626 B TW I705626B TW 105138083 A TW105138083 A TW 105138083A TW 105138083 A TW105138083 A TW 105138083A TW I705626 B TWI705626 B TW I7056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nector body
substrate
lever
body pa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8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5804A (zh
Inventor
唐納德 T. 淳
格雷戈里歐 摩塔吉恩
光 劉
沙瑞肯特 尼康堤
費羅茲 穆罕默德
卡倫布 梅耶潘
宏 謝
羅素 S. 歐基
瓜拉夫 喬拉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英特爾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英特爾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英特爾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5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5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62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01R4/5066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housing having a cover providing clamp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01R4/500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using rotatable c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01R4/52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which is spring load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裝置包含一電纜連接器,該電纜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多數第一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係配置成接觸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一表面的多數電接頭;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包括多數第二電接頭,該等第二電接頭係配置成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相對且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二表面的多數電接頭,其中該等多數第一與第二電接頭係與一或多個電纜電氣地耦合;及一接合機構,其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接合在一起及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Description

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
實施例係有關於用於電子系統之高速組構電纜連接。某些實施例係有關於用於組構電纜布設之線性邊緣連接器。
電子系統經常包括連通在一起的積體電路(IC)之封裝電子總成。該等封裝電子總成可包括多晶片模組(MCM)及包括多數積體電路晶粒之封裝體疊架(PoP)模組。該等封裝組件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之記憶體。高效能電子系統可包括具有多數處理器(例如,中央處理單元或CPU)及安裝在基板上之記憶體(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或DRAM)且藉由高速組構互連互相連接的許多電子總成。組構互連係指在多數電子裝置(例如,CPU)間使用多數實體鏈結在該等裝置間提供點對點通信之一網路布局。該網路布局可包括多數網路交換器(例如,縱橫交換器)以便在該等電子裝置間提供一交換結構。
用以連接電子總成之基板及該組構互連的一方法係使用線性邊緣連接器(LEC)來接觸該電子總成之 基板或板。一基板或板之厚度可依據在該基板中包含之層數來決定。LEC之尺寸則通常作成可配合一特定基板要求。通常需要滿足高速組構互連之需求的裝置、系統及方法。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裝置,包含:一電纜連接器,其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多數第一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被配置成接觸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一表面的電接頭;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包括多數第二電接頭,該等第二電接頭被配置成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相對且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二表面的電接頭,其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及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係與一或多個電纜電氣地耦合;以及一接合機構,其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接合且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被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102,202,302,402,502,702,802,1102,1202: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
104,204,304,404,504,704,804,904,1104,1204: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
106,108,408,114,116,806,808,1106,1108,1306:電接頭
110,410,710,810,910,1210,1425A,1425B,1425C:邊緣連接器基板
118:電纜
220,520:殼體
222,322,422,1372A,1372B:彈簧
324:銷
326,626:槓桿臂
328:凸輪
330,630,930:支點
410A:較厚基板
410B:較薄基板
432,532,632:螺絲
534:繫桿
636: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
638:第二殼體部份
722:拉力彈簧
740,848,948:栓
742,1242:舌片
744:承塊
746:翼部
752,1252:缺口
826,926:槓桿
830:槓桿支點
850,950:鎖固機構
1303:連接器本體
1330A:頂樞軸
1330B:底樞軸
1354,1360:導電元件
1356:後壁
1358:開口
1362,1366:非導電元件
1364,1368:臂部
1370A:頂槓桿
1370B:底槓桿
1474:導電材料
1500:方法
1505,1510:步驟
圖1A與1B顯示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一電纜連接器的部份;圖2A至2C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其他電纜連接器例;圖3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 接的另一電纜連接器的側視圖;圖4A至4B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在多數圖中所示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另一電纜連接器的圖;圖5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另一電纜連接器的前視圖;圖6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另一電纜連接器的前視圖;圖7A至7D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其他電纜連接器例的圖;圖8係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另一電纜連接器;圖9A至9D與圖10顯示圖8之電纜連接器附接在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上;圖11A至11B顯示由依據某些實施例之圖8實施例的電纜連接器側的剖視圖;圖12A至12C顯示由依據某些實施例之圖8的電纜連接器實施例的一變化例;圖13A與13B顯示用以與依據某些實施例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的另一電纜連接器;圖14顯示依據某些實施例之邊緣連接器基板的某些部份的實施例;圖15係一流程圖,顯示形成依據某些實施例之用於電子組構互連之一邊緣連接器基板的一方法的實施例。
以下說明及圖充分地顯示特定實施例,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實施它們。其他實施例可加入結構、邏輯、電性、程序及其他改變。某些實施例之部分及特徵可包括或取代其他實施例之部份及特徵。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出之實施例包含這些申請專利範圍之所有可用等效物。
如前所述,LEC之尺寸通常作成可滿足一特定基板需求。例如,在該等LEC之接頭間的間距配合一特定基板。若不同電子總成包括不同厚度之基板,該等多數基板尺寸需要多數組構連接器具有不同尺寸開口之LEC。一較佳方法係可配合不同厚度之基板的一LEC設計。
圖1A顯示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如一組構電纜連接器之一電纜連接器實施例的多數部份。在圖中顯示一側視圖。該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02及一分開之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04。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收納一邊緣連接器基板110。在此只顯示該邊緣連接器基板110之一部份。該基板可包含在包括多數IC之一封裝電子總成中。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02包括多數電接頭106,該等電接頭106配置成可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110之一表面(例如,頂面)的多數電接頭114。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04包括多數電接頭108,該等電接頭108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電接頭106相對且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110之一第二表面(例如,一底 面)的多數電接頭116。該等電纜連接器之本體部份之電接頭係與一或多個電纜118電氣地耦合。一電接頭可包含在一導電元件上。該導電元件可呈長形且可在一端包括該電接頭並在另一端與一電纜電氣地耦合。
圖1B係一電纜連接器之一實施例的前視圖。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02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04可相對地移動。在某些實施例中,包括用以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02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04接合在一起之一接合機構。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110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02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04間時,該接合機構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110施加一偏壓力。因為有分開之連接器本體部份,該電纜連接器可與大範圍厚度之基板對接。此外,該電纜連接器在銜接時或在一關閉位置時牢固地保持該基板。這可減少電接頭磨耗之量。磨耗係指由在似乎是一固定連接中之小重覆移動或振動所造成的接觸磨損。此外,該電纜連接器減少在該等接頭間之滑動量,而該滑動可使在該等電接頭中包含之金過早磨損。
圖2A係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的前視圖。該實施例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202、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204及一接合機構。該接合機構包括配置成環繞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殼體220或外殼。該殼體220包括用以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開口,且該邊緣連接器基板側向地插入該開 口並定位在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該接合機構亦包括配置在該殼體220內且抵住該殼體220之一或多個彈簧。該殼體220可具有剛性且該彈簧222對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204施加一偏壓力以便偏壓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204朝向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202且在該基板插入時抵住該基板。該彈簧222係顯示在圖2A之殼體220的頂部。在該實施例之一變化例中,該彈簧222放在該殼體220之底部且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202施加該偏壓力。在另一變化例中,彈簧配置在該殼體之頂部與底部且對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施加該偏壓力。
圖2B係圖2A之實施例的另一變化例的前視圖。該殼體220固定在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204上。該彈簧222在該殼體220內且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202施加該偏壓力以便偏壓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202朝向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204。圖2C係圖2A之實施例的另一變化例的前視圖。該殼體220如圖2B中一般地固定在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204上,但在圖2C之變化例中,該彈簧與該殼體220結合成一體。圖2C中之彈簧或多數彈簧包括對該連接器本體施加該偏壓力之多數指狀延伸部。
圖3係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的側視圖。該實施例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302、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304及一接合機構。該等本體部份可在一端例如藉由所示銷324及插座來連接。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槓桿臂326及一凸輪328。該 槓桿臂326環繞一支點330轉動。該凸輪328配置在該槓桿臂326之支點且該凸輪328可藉由該槓桿臂365旋轉。該凸輪328及槓桿臂326可形成為單一構件或單元。該支點330可包括安裝在一殼體上之一銷(未圖示),且該銷將該支點相對於該等本體連接器部份保持在一固定位置。該殼體可固定在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304上。該接合機構包括配置或定位在該凸輪328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302間之一彈簧322。在開啟位置時,該彈簧322未被壓縮且該基板可插入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間。當該槓桿臂326在圖中逆時針旋轉至一關閉位置時,該彈簧322被該凸輪328壓縮且該彈簧322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302施加一偏壓力且對一插入之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圖4A係在多數圖中所示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分開之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在圖中可看到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404之電接頭408。該實施例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402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404間之一或多個彈簧422以便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或多個螺絲432及螺孔。在實施例之某些變化例中,其中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可包括嵌入另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上之對齊孔的對齊柱或銷。當未銜接或鎖緊該等螺絲時,該等彈簧將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推開且一邊緣連接器基板410可插入其間。這使基板插入變得容易且可減少金在該基板及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上之電接頭上的插入磨損。
當鎖緊該等螺絲時,該等螺絲對該連接器之電接頭施力以便與該基板之電接頭對接。該等螺絲提供確保該等連接器牢固地銜接且減少或消除會造成接觸磨耗之任何微移動的一夾持力。圖4B顯示插入該電纜連接器之一較厚基板410A及一較薄基板410B且該連接器之螺絲鎖緊的例子。
圖5係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的前視圖。如圖4A所示,該實施例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502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504間之一或多個彈簧,且該等彈簧偏壓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該接合機構包括配置成環繞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殼體520且該殼體520包括用以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在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間之一開口。該接合機構亦包括配置在該殼體內且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502相鄰之一繫桿534。該殼體之一表面包括用以收納一螺絲532之一螺孔以將該繫桿534推抵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502且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該偏壓力並偏壓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502朝向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504。圖5中之電纜連接器的實施例類似於圖4A至4B之實施例地操作,但該繫桿使該偏壓力分配在整個頂連接器本體部份上,因此不需要多數螺絲。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504可固定在該殼體520上與該殼體520形成一體。
圖6係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 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的前視圖。該實施例包括分開之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及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間之一或多個彈簧。該一或多個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該基板插入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以銜接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電接頭。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殼體,且該殼體具有接觸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636及用以接觸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第二殼體部份638。
該實施例亦包括一槓桿臂626,且該槓桿臂626具有與該第二殼體部份638連接之一支點630。為關閉該接合機構,該槓桿臂626環繞該支點630轉動以接觸該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636並對該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及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施加偏壓力。該偏壓力將該連接器本體部份壓在一起且該連接器本體之電接頭牢固地銜接該插入邊緣連接器基板之電接頭。該槓桿臂626可包括用以更牢固地推插該殼體之頂部的多數齒。該接合機構可包括用以將該槓桿臂保持在該關閉位置之一鎖固機構。在圖6所示之實施例中,該鎖固機構包括一螺絲632及一螺孔。該接合機構可為與該電纜連接器之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的一附加式總成。
圖7A至7C係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之其他實施例的圖。如圖7A所示,該實施例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702及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704。在這實施例中,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710未 插入時,該接合機構將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拉在一起。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以便插入該邊緣連接器基板710。如圖7B所示,該接合機構可包括用以將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拉在一起以便對該基板提供一偏壓力之多數拉力彈簧722。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702可包括多數栓740且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可包括用以收納該等栓以便對齊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的多數槽孔。
圖7C顯示該基板插入該連接器本體。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可包括當該基板插入時跨上該基板以增加在該基板之電接頭與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電接頭間的間距。該間距防止在電接頭上由於該等接頭間之滑動產生的磨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一或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跨上該邊緣連接器基板710之多數舌片742。當該基板到達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間之一所需位置時,該等舌片742銜接在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中之配合缺口752。因為當該等舌片到達該等缺口之位置時,該等舌片不再跨上該基板,所以該等拉力彈簧將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拉在一起。
圖7D係圖7A至7C中之實施例的一變化例。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可相對於一承塊744滑動。該承塊可包含在該電纜連接器中或分開地包含。當該基板與該承塊分離時,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藉由該等拉力彈簧722被拉在一起。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延伸遠離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多數翼部 746。為插入該基板,該連接器本體朝向該承塊744及該邊緣連接器基板710滑動。當該等翼部746在一第一位置銜接該承塊744時,該承塊744之一板使該等翼部746分開而使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分開。當該連接器本體繼續滑動時,該連接器本體最後到達該連接器在相對於該基板之一所需位置的一第二位置且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之翼部通過該承塊744之板。在該第二位置,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可被拉在一起。該承塊之板具有用以確保在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間之足夠間距以配合該等邊緣連接器基板之全範圍厚度。該承塊可用以使該連接器本體與該基板對齊。該承塊及該等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一或二者可包括多數硬擋止特徵以控制在該基板與該連接器本體間之移動程度。
圖8係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該電纜連接器本體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及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804。該圖顯示在關閉位置之電纜連接器且該邊緣連接器基板810被插入。圖8亦顯示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之電接頭806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804之電接頭808。
該電纜連接器包括一槓桿826,且在該槓桿826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相對邊緣接觸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槓桿826呈捆包形且包含金屬線。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804包括側壁。該等側壁各包括一槓桿支點830。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 包括為該槓桿826提供一施力點之一栓848。當該槓桿826在一關閉位置時,該槓桿826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及該基板施加一偏壓力。當該槓桿826在開啟位置時,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不受到該偏壓力。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側壁各包括用於該槓桿826之一鎖固機構850。該槓桿826可環繞各槓桿支點830旋轉以銜接各鎖固機構850。當該槓桿826銜接該鎖固機構850時,該槓桿826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施加該偏壓力。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鎖固機構850包括延伸遠離該等側壁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804之多數舌片。當鎖固時,該槓桿826閂鎖在該等舌片上以維持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802及該基板之偏壓力。為使該鎖固機構850分離,將該槓桿之側向外推過該等舌片。
圖9A至9D顯示將圖8之電纜連接器附接在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上。在圖9A中,該電纜連接器之槓桿926在開啟位置。在圖9B中,該邊緣連接器基板910插入該等二件式連接器本體。該連接器本體開啟且可以零插入力插入邊緣連接器基板910。該邊緣連接器基板910之連接器在插入時受到最小刮擦。在圖9C中,拉起槓桿926使該捆包形環繞該支點930旋轉且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栓948上產生扭力。在圖9D中,該槓桿926閂鎖在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904之鎖固機構950上以便在該邊緣連接器基板及該連接器本體之接頭上維持一正常偏壓力。圖10顯示附接在該基板上之電纜連接器。該電纜連接 器之電纜或多數電纜未顯示在圖10中。該電纜連接器不需要附接在該基板或電子總成之任何外固定物(例如,一散熱器)上來保持連接。
圖11A至11B顯示由圖8之實施例之電纜連接器側的剖視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102之背端圓化。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102可相對於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104樞轉以配合不同厚度之基板。圖11A顯示插入該連接器本體中之一較薄邊緣連接器基板且圖11B顯示插入該連接器本體中之一較厚邊緣連接器基板。該等圖顯示該連接器本體之電接頭1106、1108之工作範圍未受到邊緣連接器基板厚度改變的影響。
圖12A至12C顯示圖8之電纜連接器的實施例的一變化例。圖12A係包括一舌片1242或鍵之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202的剖視圖,且顯示包括收納該舌片1242之一缺口1252的一邊緣連接器基板1210。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1202之各側可包括一舌片且該基板之各側可包括一缺口以便在該基板插入且該連接器關閉時提供連接器扣持。在該實施例之變化例中,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1204包括該等舌片1242。圖12B與12C顯示在該等缺口分別收納該等舌片前與後插入該連接器本體之基板。
圖13A與13B顯示用以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另一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一連接器本體1303及在該連接器本體1303中之多數導電元件1354。圖13A顯示該電纜連接器之一側視圖。該連接器本 體1303係單一構件而非包含多數本體部份。該電纜連接器包括一頂板、一底板、及接合該第一板與該第二板以界定該連接器本體之一內部空間的一後壁1356。該連接器本體1303包括與該後壁相對之一開口1358,且該開口1358之尺寸作成可側向地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於該開口中。
該電纜連接器包括配置在該頂板之一內側面上的一組導電元件及配置在該底板之一內側面上的另一組導電元件。一導電元件1360呈長形且包括可與一電纜電氣地耦合之一後壁端、及包括一電接頭1306之一接觸端。該等導電元件之電接觸端可朝向該等頂與底板縮回以便插入該基板。
圖13B顯示一電纜連接器之一前視圖。該電纜連接器包括接合該頂板之導電元件之接觸端的一非導電元件1362、及與該非導電元件耦合之少一臂部1364。在圖13B中之例子顯示與該非導電元件1362連接之二臂部。該一或多個臂部1364可相對於該頂板滑動以使該第一非導電元件及接觸該非導電元件之該等導電元件之接觸端相對於該頂板之內側面移動。例如,使該臂部向上滑動可使該非導電元件1362向上朝向該頂板移動以使該等接觸端朝向該頂板上升。
該電纜連接器包括接合該底板之接觸端的一第二非導電元件1366,及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之至少一臂部1368。該一或多個臂部可相對於該底板滑動 以使該第二非導電元件及該等導電元件之接觸端相對於該底板之內側面移動。
一導電元件可包括一彈簧元件(例如,利用在該導電元件中之彎曲的形狀)以偏壓該導電元件之電接觸端遠離該頂板之內側面或遠離該底板之內側面。在圖13A中,使該臂部1364向上滑動遠離該連接器本體1303及使該臂部1368向下滑動遠離該連接器本體1303可使該等電接頭朝向該等頂與底板縮回以加寬用以插入該基板之開口。釋放該等臂可使該等導電元件返回初始位置。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電纜連接器包括配置在該連接器本體之頂板的外側面上的一頂槓桿1370A及配置在該連接器本體之底板的外側面上的一底槓桿1370B。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1362耦合之該一或多個臂部1364包括可滑動通過該頂板且與該頂槓桿1370A耦合之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且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1366耦合之該一或多個臂部1368包括可滑動通過該底板且與該底槓桿1370B耦合之一第三桿及一第四桿。該第一非導電元件1362包括與該等第一與第二桿耦合且銜接該頂板之該等導電元件的電接觸端的一第一樑、及該第二非導電元件1366包括與該等第三與第四桿耦合且銜接該底板之該等導電元件的電接觸端的一第二樑。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頂槓桿1370A包括一第一槓桿端及一第二槓桿端。該第一槓桿端係與該一或多個臂部1364耦合,且該一或多個臂部1364與該第一非導電 元件1362耦合,而該第二槓桿端係藉由一或多個彈簧1372A與該頂板之外表面耦合。一頂樞軸1330A係配置在該第一槓桿端與該第二槓桿端之間。該底槓桿1370B亦包括一第一槓桿端及一第二槓桿端。該第一槓桿端係與該一或多個臂部1368耦合,且該一或多個臂部1368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1366耦合,而該第二槓桿端係藉由一或多個彈簧1372B與該底板之外表面耦合。一底樞軸1330B係配置在該第一槓桿端與該第二槓桿端之間。
將該等頂與底槓桿之第二槓桿端推向該等頂與底板可使該等第一槓桿端上升及將該等導電元件之接觸端拉向該等第一與第二板之內側面,且釋放該等第二槓桿端使該等導電元件移動遠離該頂板及該底板之內側面。依此方式,當將該等第二槓桿端推或擠向該等板時可插入該基板,且釋放該等槓桿使該連接器本體之該等電接頭可銜接該插入基板之接頭。
所述多數裝置在一電子組構電纜連接與包括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電子總成間提供電纜連接。該等電纜連接器可與不同基板厚度一起作用使得一電纜連接器可與多數基板設計一起使用。該電纜連接器之多數實施例提供與該基板之一低插入力或無插入力連接。因為在與該基板之接頭連接時極少刮擦或沒有刮擦,所以該等實施例中之多數實施例減少對該連接之電接頭的污染風險。該等實施例不需要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任何外部結構來保持該連接,因此減少該等接頭之磨耗。
不對於多數基板厚度使用一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一不同方法係改變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厚度以配合一特定線性邊緣連接器開口或在接頭間之高度。圖14顯示三邊緣連接器基板1425A、1425B與1425C之部份的實施例。該等基板各包括配置在該等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頂面及一底面上的多數電接觸墊。
用於電子組構互連之一電纜連接器的形狀及尺寸可組配成供具有最大厚度之該邊緣連接器基板1425A使用。該基板之厚度可與在該基板中之層數有關。為使用具有比該基板1425A少之層且因此可比1425A薄之邊緣連接器基板(例如基板1425B與1425C),導電材料1474可附加在該等接觸墊上以增加該基板及接觸墊之總厚度以便配合1425A之厚度。例如,基板1425A之厚度可對應於具有一第一特定基板層數的一基板,且基板1425C可具有一不同特定層數而產生一較薄基板。銅或另一導電材料可附加在基板1425C之接觸墊上直到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及該等接觸墊之經組合厚度係基板1425A之厚度及該電纜連接器特定之厚度為止。
圖15係一流程圖,顯示形成用以電子組構互連之一特定電纜連接器的一邊緣連接器基板的一方法1500之實施例。在步驟1505,在一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頂面上形成多數第一電接觸墊及在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底面上形成多數第二電接觸墊。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係用以插入組配成用以電子組構互連之一電纜 連接器。
在步驟1510,在該等電接觸墊上附加導電材料直到由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該頂面之該等電接觸墊及該底面之該等電接觸墊界定之一高度與在該電纜連接器之頂邊緣連接器與底邊緣連接器間之一高度一致,或在指定供該電纜連接器使用之高度範圍內。在某些實施例中,在該等接觸墊上沈積銅以增加該組合基板與電氣墊之總厚度或厚度。
其他說明及例子
例1包括標的(例如一裝置),其包含: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多數第一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係配置成接觸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一表面的多數電接頭;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包括多數第二電接頭,該等第二電接頭係配置成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相對且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二表面的多數電接頭,其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及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係與一或多個電纜電氣地耦合;及一接合機構,其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接合在一起及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在例2中,例1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其包括:一殼體,其配置成環繞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中該殼體包括用以收納該 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開口;及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殼體內並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一或二者施加該偏壓力。
在例3中,例1與2中之一或二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槓桿臂,其包括一支點,其中該槓桿臂環繞該支點轉動;一凸輪,其配置在該槓桿臂之一支點且可藉由該槓桿臂旋轉;及一彈簧,其配置在該凸輪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其中在一關閉位置之該槓桿臂藉由該凸輪壓縮該彈簧以便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施加該偏壓力。
在例4中,例1至3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以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其包括一或多個螺絲及螺孔。
在例5中,例1至4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以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其包括:一殼體,其配置成環繞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中該殼體包括用以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開口;及一繫桿,其配置在該殼體內且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相鄰,其中該殼體之一表面包括用以收納一螺絲之一螺孔以便將該繫桿推抵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且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該偏壓力並偏壓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朝向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
在例6中,例1至5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以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其包括:一殼體,其包括用以接觸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及用以接觸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第二殼體部份;一槓桿臂,其包括與該第二殼體部份連接之一支點,其中該槓桿臂環繞該支點轉動以接觸在一關閉位置之該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並對該第一可移動殼體部份及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施加該偏壓力;及一鎖固機構,其用以保持該槓桿臂在該關閉位置。
在例7中,例1至6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含包括多數栓之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且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用以收納該等多數栓之多數槽孔,其中該接合機構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間之一或多個彈簧,且其中該一或多個彈簧係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拉在一起以提供該偏壓力。
在例8中,例7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承塊,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由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各側向外延伸之多數翼部,且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可相對於該承塊由分開該等翼部以分開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之一第一位置滑動至容許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可拉在一起之一第二位置。
在例9中,例7與8中之一或二例的標的物選 擇地包括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至少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用以在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插入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銜接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多數配合缺口的多數舌片。
在例10中,例7至9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槓桿,其組配成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相對邊緣接觸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中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選擇地包括多數側壁,其中該等側壁各包括一槓桿支點及一鎖固機構,其中該槓桿可環繞各支點旋轉以銜接各鎖固機構,且其中當該槓桿銜接該鎖固機構時,該槓桿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施加該偏壓力。
在例11中,例1至10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槓桿,且該槓桿包含金屬線且呈捆包形。
例12可包括標的物(如一裝置),或可組合例1至11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以包括標的物,其包含用以連接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電纜連接器,其中該電纜連接器選擇地包括:一連接器本體,其包括一頂板、一底板、接合該第一板與該第二板以界定該連接器本體之一內部空間的一後壁、及與該後壁相對且尺寸作成可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開口;一第一非導電元件,其接合該頂板之該等多數第一導電元件的多數接觸端,且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並可相對於該頂板滑動以使該第一非導電元件及該等多數第一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相對於該頂板之內側面移動;及一第二非導電元件,其接合該底
板之該等多數第二導電元件的多數接觸端,且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耦合並可相對於該底板滑動以使該第二非導電元件及該等多數第二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相對於該底板之內側面移動。
在例13中,例12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配置在該頂板之一外側面上的一頂槓桿及配置在該底板之一外側面上的一底槓桿,其中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之該至少一臂部包括可滑動通過該頂板且與該頂槓桿耦合之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且其中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耦合之該至少一臂部包括可滑動通過該底板且與該底槓桿耦合之一第三桿及一第四桿。
在例14中,例13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第一非導電元件,該第一非導電元件包括與該等第一與第二桿耦合且銜接該等多數第一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的一第一樑,且該第二非導電元件包括與該等第三與第四桿耦合且銜接該等多數第二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的一第二樑。
在例15中,例12至14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導電元件,其包括用以偏壓該導電元件之該接觸端遠離該頂板之內側面或該底板之內側面的一彈簧元件。
在例16中,例15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頂槓桿及一底槓桿,該頂槓桿配置在該頂板之一外側面上且包括:一第一槓桿端,其與該至少一臂部耦合,且該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一第二槓桿端,其藉由一彈簧與該頂板之外表面耦合;及一頂支點,其配置在該頂槓桿之該第一槓桿端與該第二槓桿端之間,且該底槓桿配 置在該底板之一外側面上且包括:一第一槓桿端,其與該至少一臂部耦合,且該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耦合;一第二槓桿端,其藉由一彈簧與該底板之外表面耦合;及一底支點,其配置在該底槓桿之該第一槓桿端與該第二槓桿端之間,其中將該頂槓桿及底槓桿之第二槓桿端推向該頂板及底板使該等第一槓桿端上升且將該等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拉向該等第一與第二板之內側面,且其中釋放該等第二槓桿端使該等導電元件移動遠離該頂板及底板之內側面。
例17包括標的物(例如製造用於一電子總成之一連接器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頂面上形成多數第一電接觸墊及在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底面上形成多數第二電接觸墊,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係用以插入組配成供電子組構互連之一電纜連接器;及在該等電接觸墊上附加導電材料直到由該線邊緣連接器基板、該頂面之該等電接觸墊及該底面之該等電接觸墊界定之一高度與在該電纜連接器之頂邊緣連接器與底邊緣連接器間之一高度一致。
在例18中,例17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藉由在該等電接觸墊上沈積銅而在該等電接觸墊上附加該導電材料。
例19可包括標的物(如一電子總成),或可與例1至18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組合以包括該標的物,其包含:一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其中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具有一第一厚度;及多數電接觸墊,其配置在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頂面與底面上,其中該等接觸墊包括導電 材料使得該線性邊緣連接器基板及該等接觸墊之經組合厚度係指定用以與組配成供電子組構互連之一電纜連接器連接的一第二厚度。
在例20中,例19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該第一厚度對應於一特定基板層數,且該第二厚度對應於一第二特定基板層數。
例21可包括標的物(如一電子總成),或可與例1至20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組合以包括該標的物,其包含:一電纜,其用於電子組構互連;一電纜連接器,其組配成供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連接,該電纜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多數第一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係配置成接觸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一表面之多數電接頭;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包括多數第二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係配置成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該等多數第一電連接器相對及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二表面之多數電接頭,其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及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係與一或多個電纜電氣地耦合;及一接合機構,其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接合在一起及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在例22中,例21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其包括:一殼體,其配置成環繞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中該殼體包括用以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開口;及一或多個彈 簧,其配置在該殼體內並對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一或二者施加該偏壓力。
在例23中,例21與22中之一或二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接合機構,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槓桿臂,其包括一支點,其中該槓桿臂環繞該支點轉動;一凸輪,其配置在該槓桿臂之一支點且可藉由該槓桿臂旋轉;及一彈簧,其配置在該凸輪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其中在一關閉位置之該槓桿臂藉由該凸輪壓縮該彈簧以便對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施加該偏壓力。
在例24中,例21至23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以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其中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或多個螺絲及螺孔。
在例25中,例21至24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包括: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以偏壓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及一接合機構,該接合機構包括:一殼體,其包括用以接觸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第一殼體部份及用以接觸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第二可移動殼體部份;一槓桿臂,其包括與該第一殼體部份連接之一支點,其中該槓桿臂環繞該支點轉動以接觸在一關閉位置之該第二可移動殼體部份並對該第二可移動殼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施加該偏壓力;及一鎖固機構,其用以保持該槓桿臂在該關閉位置。
在例26中,例21至25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 標的物選擇地包含包括多數栓之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且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用以收納該等多數栓之多數槽孔,其中一接合機構選擇地包括一或多個彈簧,其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且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拉在一起以提供該偏壓力,其中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由該等第一與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各側向外延伸之多數翼部,其中該電子總成更包括一承塊,其由分開該等翼部以分開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之一第一位置滑動至容許該等第一與第二本體部份可拉在一起之一第二位置。
在例27中,例21至26中之一或任一組合例之標的物選擇地包括一槓桿,其組配成在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一頂表面之相對邊緣接觸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中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多數側壁,其中該等側壁各包括一槓桿支點及一鎖固機構,其中該槓桿可環繞各支點旋轉以銜接各鎖固機構,且其中當該槓桿銜接該鎖固機構時,該槓桿對該第二連接器本體施加該偏壓力。
這些多數例子可使用任何置換或組合來組合。該摘要係為符合要求可容許讀者確定該技術揭示之本質及要旨之一摘要的37 C.F.R.Section 1.72(b)而提供。它是在了解到它將不會用以限制或判讀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或意義之情形下提出。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加入該詳細說明,且各請求項獨立地作為一不同實施例。
102‧‧‧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
104‧‧‧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
106,108,114,116‧‧‧電接頭
110‧‧‧邊緣連接器基板
118‧‧‧電纜

Claims (12)

  1.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一電纜連接器,其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多數第一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被配置成接觸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一表面的電接頭;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包括多數第二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被配置成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相對且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二表面的電接頭,其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及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係與一或多個電纜電氣地耦合;以及一接合機構,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的一或多個彈簧,且其中該一或多個彈簧係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拉在一起,用以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被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2. 如請求項1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多個栓且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用以收納該等多個栓之多個槽孔。
  3. 如請求項2之電子裝置,其包括一承塊,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由該等第一及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各側向外延伸的翼部,且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係可相對於該承塊由分開該等翼部來分開該等第一及第二本體部份之一第一位置滑動至 容許該等第一及第二本體部份來拉在一起之一第二位置。
  4. 如請求項2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至少一者包括多個舌片,用以在該邊緣連接器基板被插入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銜接該邊緣連接器基板的配合缺口。
  5. 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用於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的連接之一電纜連接器,其中該電纜連接器包括:一連接器本體,其包括一頂板、一底板、接合該第一板與該第二板以界定該連接器本體之一內部空間的一後壁、及尺寸作成以收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的相對該後壁之一開口;配置在該頂板之一內側面上的多數第一導電元件及配置在該底板之一內側面上的多數第二導電元件,其中一導電元件為長形且包括要與一電纜電氣地耦合之一後壁端、及包括一電接頭之一接觸端;一第一非導電元件,其接合該頂板之該等多數第一導電元件的接觸端,且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並且可相對於該頂板滑動以使該第一非導電元件及該等多數第一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相對於該頂板之內側面移動;以及一第二非導電元件,其接合該底板之該等多數第二導電元件的接觸端,且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耦合並且可相對於該底板滑動以使該第二非導電元件及該等多數第二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相對於該底板之內側面 移動。
  6. 如請求項5之電子裝置,其包括配置在該頂板之一外側面上的一頂槓桿及配置在該底板之一外側面上的一底槓桿,其中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之該至少一臂部包括可滑動通過該頂板且與該頂槓桿耦合之一第一桿及一第二桿,且其中與該第二非導電元件耦合之該至少一臂部包括可滑動通過該底板且與該底槓桿耦合之一第三桿及一第四桿。
  7. 如請求項6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非導電元件包括與該等第一及第二桿耦合且銜接該等多數第一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的一第一樑,且該第二非導電元件包括與該等第三及第四桿耦合且銜接該等多數第二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的一第二樑。
  8. 如請求項5之電子裝置,其中一導電元件包括用以偏壓該導電元件之該接觸端遠離該頂板之內側面或該底板之內側面的一彈簧元件。
  9. 如請求項8之電子裝置,其包括:一頂槓桿,其配置在該頂板之一外側面上且包括一第一槓桿端,其與該至少一臂部耦合,該至少一臂部與該第一非導電元件耦合、一第二槓桿端,其藉由一彈簧與該頂板之外表面耦合、及一頂支點,其配置在該頂槓桿之該第一槓桿端與該第二槓桿端之間;及一底槓桿,其配置在該底板之一外側面上且包括一第一槓桿端,其與該至少一臂部耦合,該至少一臂部與該第 二非導電元件耦合、一第二槓桿端,其藉由一彈簧與該底板之外表面耦合、及一底支點,其配置在該底槓桿之該第一槓桿端與該第二槓桿端之間,其中將該頂槓桿及底槓桿之該等第二槓桿端推向該頂板及底板致使該等第一槓桿端上升且將該等導電元件之該等接觸端拉向該等第一及第二板之內側面,且其中釋放該等第二槓桿端致使該等導電元件來移動遠離該頂板及底板之內側面。
  10. 一種電子總成,其包含:一電纜,其用於電子組構互連;一電纜連接器,其組配用於與一邊緣連接器基板的連接,該電纜連接器包括:一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其包括多數第一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被配置成接觸一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一表面之電接頭;一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其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分開且包括多數第二電接頭,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被配置成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之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相對且接觸該邊緣連接器基板之一第二表面之電接頭,其中該等多數第一電接頭及該等多數第二電接頭係與該電纜電氣地耦合;以及一接合機構,其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的一或多個彈簧,且其中該一或多個彈簧係組配成將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拉在一起,用以當該邊緣連接器基板被配置在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 時對該邊緣連接器基板施加一偏壓力。
  11. 如請求項10之電子總成,其中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多個栓且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用以收納該等多個栓之多個槽孔,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包括由該等第一及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各側向外延伸的翼部,其中該電子總成進一步包括一承塊,其由分開該等翼部來分開該等第一及第二本體部份之一第一位置滑動至容許該等第一及第二本體部份來拉在一起之一第二位置。
  12. 如請求項10之電子總成,其包括該邊緣連接器基板,其中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及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中之至少一者包括多個舌片,用以在該邊緣連接器基板被插入該第一連接器本體部份與該第二連接器本體部份之間時銜接該邊緣連接器基板的配合缺口。
TW105138083A 2015-12-23 2016-11-21 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 TWI705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757,626 US10044115B2 (en) 2015-12-23 2015-12-23 Universal linear edge connector
US14/757,626 2015-1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5804A TW201725804A (zh) 2017-07-16
TWI705626B true TWI705626B (zh) 2020-09-21

Family

ID=5908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8083A TWI705626B (zh) 2015-12-23 2016-11-21 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4115B2 (zh)
EP (1) EP3394934B1 (zh)
TW (1) TWI705626B (zh)
WO (1) WO20171122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44115B2 (en) * 2015-12-23 2018-08-07 Intel Corporation Universal linear edge connector
JP7091008B2 (ja) * 2020-04-24 2022-06-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8130A (ja) * 2007-02-02 2008-08-21 Hoya Corp 電子内視鏡の先端部
TWM502990U (zh) * 2015-02-17 2015-06-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插頭連接器
US20150280337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Gaurav Chawla Electronic assemblies with scalable clip-type connectors
CN204760596U (zh) * 2014-04-14 2015-11-11 苹果公司 连接器插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9403A (en) * 1976-09-13 1978-01-17 The Singer Company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ally contact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on a circuit-carrying board
US4253719A (en) * 1980-01-28 1981-03-03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al edge connector
US5092781A (en) * 1990-11-08 1992-03-03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 coil springs
US5171154A (en) * 1991-11-06 1992-12-15 Amp Incorporated High density backplane connector
US5482474A (en) * 1994-05-17 1996-01-09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dge-mountable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US6152742A (en) * 1995-05-31 2000-11-28 Teradyne, Inc. Surface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0340281A (ja) 1999-05-31 2000-12-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6416335B1 (en) * 2001-03-16 2002-07-09 Berg Technology Inc. Stacked surface 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lamping tool
DE10203150A1 (de) * 2002-01-28 2003-07-31 Harting Electro Optics Gmbh & Steckverbinder mit verschiebbaren Kontaktelementen
US7238034B2 (en) 2002-10-03 2007-07-03 Molex Incorporated Memory card connector
JP3755879B2 (ja) * 2003-05-13 2006-03-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280586U (en) 2005-04-01 2005-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DE102005063239A1 (de) * 2005-12-20 2007-06-21 Robert Bosch Gmbh Kontaktierungssteckverbindung
JP5162338B2 (ja) 2008-06-09 2013-03-13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7731516B2 (en) * 2008-09-09 2010-06-0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nnector system for engaging a portion of a plug within a receptacle
US7785140B2 (en) * 2008-09-16 2010-08-3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pposing contact support members
JP5533893B2 (ja) 2012-01-07 2014-06-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装置
KR101920623B1 (ko) * 2012-01-30 2018-1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케이블, 케이블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케이블 연결장치
US9225091B2 (en) * 2013-04-18 2015-12-29 Lotes Co., Ltd. Adapte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US9166315B1 (en) * 2014-04-30 2015-10-2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and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having the same
US10044115B2 (en) * 2015-12-23 2018-08-07 Intel Corporation Universal linear edge connector
US9859636B2 (en) * 2015-12-24 2018-01-02 Intel Corporation Linear edge connector with activator bar and contact load spr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8130A (ja) * 2007-02-02 2008-08-21 Hoya Corp 電子内視鏡の先端部
US20150280337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Gaurav Chawla Electronic assemblies with scalable clip-type connectors
CN204760596U (zh) * 2014-04-14 2015-11-11 苹果公司 连接器插座
TWM502990U (zh) * 2015-02-17 2015-06-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插頭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4934B1 (en) 2023-09-20
TW201725804A (zh) 2017-07-16
WO2017112255A1 (en) 2017-06-29
EP3394934A1 (en) 2018-10-31
EP3394934A4 (en) 2020-02-19
US20170187147A1 (en) 2017-06-29
US10044115B2 (en) 201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5332B2 (en) Multi-direction wedge clamp
TWI466384B (zh) 批次製造彈簧元件之方法及系統
US8052457B2 (en) Connector with lock mechanism
US9265170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connectors
TWI472097B (zh) 具有壓縮的耦合元件之連接器組件
US6175499B1 (en) Heat sink clamping string additionally holding a ZIF socket locked
TWI705626B (zh) 通用線性邊緣連接器
US6042412A (en) Land grid array connector assembly
KR20110027660A (ko) 배요넷 작동을 구비한 고밀도 원형 상호 연결기
US7857631B2 (en) Socket with a housing with contacts with beams of unequal lengths
TW201340486A (zh) 連接器裝置
TW201246497A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device
US7322844B1 (en) Pin grid array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nectors configurable for supporting large pin counts
TW202137828A (zh) 板對板互連技術(二)
US9466551B1 (en) Heat transferring clamp
US20080119090A1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coupling
US7758366B2 (en)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RU2343607C1 (ru) Штепсельный разъем
US6322374B1 (en) Micro-zero insertion force socket
JP5731042B2 (ja) クイックロック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JP3795300B2 (ja) 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JP3174455U (ja) 放熱モジュールの固定構造
JP4974710B2 (ja) ソケット
JP6195797B2 (ja) コネクタ
KR101632709B1 (ko) 커넥터 어셈블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