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288B - 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288B
TWI705288B TW108132503A TW108132503A TWI705288B TW I705288 B TWI705288 B TW I705288B TW 108132503 A TW108132503 A TW 108132503A TW 108132503 A TW108132503 A TW 108132503A TW I705288 B TWI705288 B TW I70528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layer
electrode
crystal elem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2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8833A (zh
Inventor
馬場潤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九州奈米技術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九州奈米技術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九州奈米技術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8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8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28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lectrical, op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materials therefor; method of mak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6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non-metallic substan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液晶層(4)是構成液晶元件(1)的構件,配置在一對平面狀的基材、即、第一樹脂膜基材(2A)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之間。在第一樹脂膜基材(2A)的其中一面安裝有第一導電膜(3A),在第二樹脂膜基材(2B)的其中一面安裝有第二導電膜(3B)。移動臂(6),將刀(5)從刀尖(5A)插入液晶層(4)。在將刀(5)插入液晶層(4)的狀態下,使刀(5)向刀鋒(5B)朝向的方向移動而將液晶層(4)切開。在切開液晶層(4)後,將切開部位向第一樹脂膜基材(2A)的方向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的方向擴展,在液晶層(4)的表面形成開口部(4A)。此時,在液晶層(4)的內部亦形成空間,開口部(4A)與所述空間連通。而且,將電極的一部分插入液晶層(4)的空間,將電極的一部分與液晶層(4)接著。

Description

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詳細而言,例如是有關於一種作為調光體使用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可藉由控制通電來切換透明狀態與不透明狀態的調光體等液晶元件被用於辦公室的間隔、住宅的窗玻璃、家庭影院的圖像螢幕等。
所述調光體一般具有在安裝有透明導電膜的2片玻璃或2片膜之間配置有液晶層的結構。 而且,藉由對可導通地安裝在透明導電膜上的電極施加電壓,使液晶層中包含的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發生變化,切換使入射的光散射的不透明狀態與使入射的光透過的透明狀態。
另外,對於所述調光體,提出了各種技術。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圖4所示的使用了調光體的夾層玻璃。
即,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夾層玻璃100包括:相對的一對板玻璃(101A、101B);配置在板玻璃(101A、101B)的各自的相對面上的透明的中間膜(102A、102B);以及夾持在中間膜(102A、102B)之間的調光體103。
另外,調光體103具有:液晶層108;其間夾持有液晶層108的一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基板(109A、109B);配置在一對PET膜基板(109A、109B)的各自的相對面上的透明導電膜(110A、110B);以及透明聚合物膜105。 另外,在調光體103的一端,在藉由對液晶層108、透明導電膜110A及PET膜基板109A進行切口而露出的透明導電膜110B上設置電極。
另外,電極具有:連接基部,包含塗佈在露出的透明導電膜110B上的銀膏111及黏貼在銀膏111的上側的銅帶112;以及板狀的連接器113,一端壓接在銅帶112上且另一端自夾層玻璃100的周緣部突出。 另外,在連接器113中,利用焊料114固著有由外部電源供給電力的引線115。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專利第406024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般,在藉由對液晶層108、透明導電膜110A及PET膜基板109A進行切口而露出的透明導電膜110B上設置電極的方法中,存在如下問題:在去除液晶層108時對透明導電膜110B的表面造成損傷,從而導致表面電阻值變高。
另外,亦存在如下問題:透明導電膜110B露出,與油脂、水分、其他液體或含有氧的氣體接觸,透明導電膜劣化。 進而,亦存在如下問題:為了降低表面電阻值,需要在透明導電膜的表面塗敷銀膏等導電性膏,為了安裝電極,需要去除液晶層、導電膜與膜基板或者塗佈導電性膏的步驟,在要求特定的技能的同時,步驟繁雜。
本發明是鑑於以上方面而提出,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簡化步驟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解決課題之機構]
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包括:切開步驟,將可配置在安裝有具有導電性的導電膜的一對基材間的液晶層切開,在所述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所述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所述開口部連通的空間;電極插入步驟,將電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切開步驟中所形成的所述空間;以及接著步驟,在利用所述液晶層夾持插入所述空間的所述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將所述電極與所述液晶層接著。
此處,藉由切開步驟,可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用於在電極被液晶層夾持的狀態下接著而安裝在液晶層上的空間,所述切開步驟是將液晶層切開,在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開口部連通的空間。另外,由於無需去除液晶層的一部分,因此液晶元件的厚度不減少,可避免液晶元件的強度的降低。
另外,藉由電極插入步驟,可使電極的兩面與液晶層接觸,所述電極插入步驟是將電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切開步驟中所形成的空間。
進而,藉由接著步驟,從液晶層的被切開的部分難以產生裂紋,所述接著步驟是在利用液晶層夾持插入空間的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將電極與液晶層接著。
另外,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可設為如下構成:在切開步驟中,將具有自刀尖延伸的刀鋒的刀,以刀鋒朝向與基材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狀態下,從刀尖插入至配置於一對基材之間的液晶層中或者在配置於一對基材之間之前的液晶層中,然後於插入刀的狀態下,使刀向刀鋒朝向的方向移動而切開液晶層。
該情況下,可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插入的電極的大小對應的空間。
進而,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可設為如下構成:在切開步驟中,在與朝向基材的液晶層的面大致正交的液晶層的面上形成開口部。
該情況下,可在液晶層形成安裝有電極的空間,而不會損傷導電膜或基材。
另外,在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中,電極可設為如下構成:具有平面狀的主體、以及配置在主體的外側且含有導電性物質的接著劑。
該情況下,即使在電極周圍存在液晶組成物,亦容易使電極與導電膜導通。 另外,電極與液晶層容易熱壓接。
另外,在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中,電極的所述主體是樹脂膜,導電性物質是具有導電性的黏合劑,黏合劑可設為包含由石墨烯形成的芯材的構成。
該情況下,電極可具有柔軟性,於液晶元件的基材亦具有柔軟性的情況下,容易在立體形狀的對象物上安裝液晶元件。 另外,石墨烯與金屬一樣,整體具有導電性,因此無需在芯材上塗佈金屬物質。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能夠簡化步驟。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並供於本發明的理解。
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包括切開步驟。 該切開步驟是將液晶層切開,在該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開口部連通的空間的步驟。
圖1(a)是在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切開步驟中,將刀插入液晶層時的概略圖。 另外,圖1(b)是在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切開步驟中,使插入液晶層的狀態的刀移動而切割液晶層時的概略圖。 進而,圖1(c)是在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切開步驟中,從液晶層拔出刀而打開液晶層時的概略圖。
如圖1(a)~圖1(c)所示,液晶層4是構成液晶元件1的構件,配置在一對平面狀的基材、即、第一樹脂膜基材2A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間。 此處,第一樹脂膜基材2A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分別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形成。
另外,在第一樹脂膜基材2A的其中一面安裝有第一導電膜3A。另外,在第二樹脂膜基材2B的其中一面安裝有第二導電膜3B。 另外,如圖1(a)~圖1(c)所示,第一樹脂膜基材2A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使第一導電膜3A與第二導電膜3B相對地配置。
另外,作為形成導電膜的物質,只要是具有導電性的物質,則可為任意物質,例如可列舉: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聚乙烯二氧噻吩(Polyethylene Dioxythiophene,PEDOT)、銀奈米線、石墨烯。
而且,液晶層4配置在第一樹脂膜基材2A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之間,與第一導電膜3A及第二導電膜3B固著。
如圖1(a)所示,為了將固著在第一導電膜3A及第二導電膜3B上的液晶層4切開,而使用刀5。 刀5與通常的刀相同,具有:刀尖5A;從刀尖5A延伸的刀鋒5B;從刀尖5A延伸且配置在與刀鋒5B相對的位置上的刀背5C;以及由刀尖5A、刀鋒5B及刀背5C包圍的區域、即、刀面5D。
另外,在刀5的與刀尖5A相反的一側安裝有臂6。 雖未圖示,但臂6與切開裝置連接。即,切開裝置包括用於驅動臂6的驅動機構,臂6與驅動機構連接。 另外,驅動機構能夠以mm為單位移動臂6。
另外,藉由切開裝置的驅動機構移動臂6,能夠移動安裝在臂6上的刀5。 藉由切開裝置的驅動機構移動臂6,將刀5從刀尖5A插入液晶層4。
此時,在刀鋒5B朝向與第一樹脂膜基材2A或第二樹脂膜基材2B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狀態下,將刀5插入液晶層4中。 另外,插入刀5的長度可適當決定,例如以如下長度插入刀5,所述長度相當於插入液晶層4內的電極的邊緣、和與該邊緣為相反側且安裝電極時於液晶層4的外側露出的邊緣之間的長度的約2/3。
接下來,如圖1(b)所示,在將刀5插入液晶層4的狀態下,使刀5向刀鋒5B朝向的方向移動而將液晶層4切開。 此時,使刀5移動的距離可適當決定。
使刀5移動的距離例如可設為相當於從電極的長度減去刀5的刀背5C與刀鋒5B之間的長度後的剩餘長度的距離,所述電極的長度是相對於將插入液晶層4內的電極的邊緣、和與該邊緣為相反側且安裝電極時於液晶層4的外側露出的邊緣連結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的電極的長度。
在切開液晶層4後,將切開部位向第一樹脂膜基材2A的方向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的方向擴展,在液晶層4的表面形成如圖1(c)所示的開口部4A。 另外,此時在液晶層4的內部亦形成空間,開口部4A與該空間連通。
另外,開口部4A形成在與分別朝向第一樹脂膜基材2A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的液晶層4的面大致正交的液晶層4的面上。
再者,雖然亦考慮以橫切液晶層的角的方式切開液晶層,但在與朝向基材的液晶層的面大致正交的液晶層的兩個面上形成開口部,因此在液晶層的表面超過必要程度地形成開口部而欠佳。
另外,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包括電極插入步驟與接著步驟。 該電極插入步驟是將電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切開步驟中所形成的空間的步驟。 另外,該接著步驟是在利用液晶層夾持插入液晶層的空間的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將電極與液晶層接著的步驟。
圖2(a)是在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電極插入步驟中,插入電極、並切開而形成有開口部的液晶層的概略圖。 另外,圖2(b)是在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電極插入步驟中,在被切開的液晶層的空間中插入電極的一部分時的概略圖。 另外,圖2(c)是在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接著步驟中,利用液晶層夾持插入的電極的一部分並進行壓接時的概略圖。
圖1(a)~圖1(c)及圖2(a)~圖2(c)雖然不是剖面圖,但為了容易判別各層而標注了斜線。
如圖2(a)所示,為了插入電極的至少一部分,液晶層4被切開,在液晶層4的表面形成開口部4A,另外,與開口部4A連通的空間形成在液晶層4的內部。
而且,如圖2(b)所示,將電極7的一部分插入到切開步驟中所形成的液晶層4的內部的空間。
另外,圖3是沿著圖2(b)所示的A-A線切斷的電極的概略剖面圖。 如圖2(b)所示,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安裝的電極7具有平面形狀。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樹脂膜主體7D。 此處,樹脂膜主體7D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膜等樹脂膜形成。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第一銅層7E。 此處,第一銅層7E由銅箔形成,且安裝在樹脂膜主體7D的其中一整個面上。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第二銅層7F。 此處,第二銅層7F由銅箔形成,且安裝在與安裝有第一銅層7E的樹脂膜主體7D的面為相反側的整個面上。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第一接著劑層7G。 此處,第一接著劑層7G安裝在第一銅層7E的、與安裝在樹脂膜主體7D上的面為相反側的整個面上。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第二接著劑層7H。 此處,第二接著劑層7H安裝在第二銅層7F的、與安裝在樹脂膜主體7D上的面為相反側的整個面上。
另外,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是由根據溫度而軟化或固化且與光反應而具有接著性的物質形成。 此處,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具體而言例如由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或者它們的混合物形成,具有絕緣性。
另外,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含有導電性物質。 此處,導電性物質是具有導電性的黏合劑,黏合劑例如具有直徑5 μm~50 μm的球形狀,由於熱或壓力、或者熱與壓力兩者而變形。
即,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是在膜狀的丙烯酸樹脂等絕緣性樹脂材料中分散有微細的導電性粒子的層,藉由施加壓力或溫度,與液晶元件的第一導電膜3A及第二導電膜3B接著,與此同時經由導電性粒子而與第一導電膜3A及第二導電膜3B導通。 另一方面,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是在相對於連結第一導電膜3A與第二導電膜3B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發揮絕緣的功能、即各向異性導電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
另外,具有導電性的黏合劑包含由樹脂形成的芯材。 另外,芯材由作為絕緣體的樹脂形成,因此為了賦予黏合劑導電性,芯材由一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物質被覆。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第一覆蓋膜層7I。 此處,第一覆蓋膜層7I具有絕緣性,且安裝在第一接著劑層7G的、與安裝在第一銅層7E上的面為相反側的面的一部分上。
即,如圖2(b)所示,第一覆蓋膜層7I安裝在第一接著劑層7G的大致中央區域。 進而,如圖2(b)所示,第一覆蓋膜層7I從第一接著劑層7G的大致中央區域延伸到與插入液晶層4內部的電極7的邊緣部為相反側的邊緣部的大致一半的區域。
另外,如圖2(b)所示,從第一接著劑層7G的大致中央區域到與插入液晶層4內部的電極7的邊緣部為相反側的邊緣部的剩餘大致一半的區域,未安裝第一覆蓋膜層7I,第一接著劑層7G露出。 此處,第一接著劑層7G露出的部分是電極7的輸入部7C。
另外,如圖2(b)所示,從第一接著劑層7G的大致中央區域到插入液晶層4內部的電極7的邊緣部,未安裝第一覆蓋膜層7I,第一接著劑層7G露出。 此處,第一接著劑層7G露出的部分是導通部7A。
而且,被導通部7A與輸入部7C夾持的部分是引線部7B。
另外,電極7具有平面狀的第二覆蓋膜層7J。 此處,第二覆蓋膜層7J具有絕緣性,且安裝在第二接著劑層7H的、與安裝在第二銅層7F上的面為相反側的一部分上。
即,第二覆蓋膜層7J安裝在第二接著劑層7H的大致中央區域。 進而,第二覆蓋膜層7J從第二接著劑層7H的大致中央區域延伸到與插入液晶層4內部的電極7的邊緣部為相反側的邊緣部的大致一半的區域。
另外,從第二接著劑層7H的大致中央區域到與插入液晶層4內部的電極7的邊緣部為相反側的邊緣部的剩餘大致一半的區域,未安裝第二覆蓋膜層7J,第二接著劑層7H露出。
此處,第二接著劑層7H露出的部分是電極部7的輸入部7C。 如圖3所示,第一接著劑層7G露出的部分與第二接著劑層7H露出的部分處於彼此點對稱的位置。
另外,電極可未必具有圖3所示般的結構,例如亦可具有如下結構:實施通孔加工,在電極的其中一面不配置覆蓋膜層,在與電極的其中一面為相反側的另一整個面上配置覆蓋膜層。
而且,插入到在液晶層4的內部所形成的空間中的電極7的一部分、即電極7的導通部7A與引線部7B被液晶層4夾持,在使輸入部7C於液晶層4的外側露出的狀態下,將電極7與液晶層4接著。 即,如圖2(c)所示,將加熱後的第一加熱棒8A與第一樹脂膜基材2A接觸並向液晶層4的方向按壓,並且將加熱後的第二加熱棒8B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接觸並同樣地向液晶層4的方向按壓,將電極7與液晶層4壓接。
此時,電極7所具有的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由於第一加熱棒8A及第二加熱棒8B的熱而軟化,與液晶元件的第一導電膜3A及第二導電膜3B牢固地接著。 另外,第一接著劑層7G及第二接著劑層7H含有的黏合劑穿透液晶層4的液晶組成物,與第一導電膜3A及第二導電膜3B導通。
而且,使在液晶層4的外側露出的2個輸入部7C與未圖示的電源經由導線導通,能夠向電極供給電力。
另外,參照圖1(a)~圖1(c)及圖2(a)~圖2(c),說明了在被帶導電膜的基材夾持的液晶層上安裝電極的例子,但本發明未必限定於此,例如亦可在將液晶層夾持在帶導電膜的基材上之前,在液晶層上安裝電極,利用帶導電膜的基材夾持安裝有電極的液晶層。
液晶元件所具備的基材可未必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形成,例如亦可由玻璃、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樹脂、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樹脂形成。
另外,電極的主體可未必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樹脂膜等樹脂膜形成,例如亦可由玻璃或聚碳酸酯(PC)樹脂形成。
另外,在電極的主體上可未必安裝銅層,亦可安裝由其他導電性物質形成的構件。
另外,在電極中,可未必積層接著劑層,例如在將電極安裝於液晶層時,在電極的金屬層等導電層的邊緣,亦可連接含有導電性黏合劑的ACF等接著劑構件。
另外,黏合劑的芯材可未必由金屬物質被覆,例如亦可由作為碳的單晶的石墨烯被覆。原因在於石墨烯與金屬一樣,整體具有導電性。
另外,黏合劑的芯材亦可由石墨烯形成。若芯材是由石墨烯形成,則石墨烯與金屬一樣整體具有導電性,因此不需要在芯材上塗佈金屬物質而較佳。
另外,黏合劑的芯材可未必由樹脂形成,例如亦可由玻璃或者金屬形成。
另外,在切開步驟中,可未必在刀鋒朝向與基材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狀態下從所述刀尖插入刀後在插入刀的狀態下使刀向刀鋒朝向的方向移動而使液晶層切開,例如亦可將具有與要安裝的電極的長度相同或長度稍長的刀鋒的平面狀的刀以電極的插入長度插入液晶層而將液晶層切開,在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開口部連通的空間。
另外,若可切開液晶層,在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開口部連通的空間,則可未必使用刀,例如亦可使用雷射。
<性能評價試驗> 使用本發明的方法製作安裝有電極的10個液晶元件,以及使用先前的方法去除液晶層的一部分或導電膜的一部分而製作安裝有電極的10個液晶元件。 此處,作為液晶元件,使用了具有寬度1000 mm、長度2500 mm的元件。 另外,除了電極的安裝方法以外,全部設為相同的條件。
使用本發明的方法,以如下方式在液晶元件上安裝電極。 即,如圖1(a)~圖1(c)所示,利用刀5切開液晶元件1的液晶層4,在液晶層4的表面形成54 mm長度的開口部4A。 此時,在液晶層4的內部形成與開口部4A連通的深度5 mm的空間。
而且,如圖2(b)所示,將電極7的一部分、即電極7的導通部7A與引線部7B插入液晶層4的內部的空間。 接著,利用液晶層4夾持插入到液晶層4的內部所形成的空間中的電極7的導通部7A與引線部7B,如圖2(c)所示,將加熱到250℃的第一加熱棒8A與第一樹脂膜基材2A接觸,向液晶層4的方向按壓,並且同樣地將加熱到250℃的第二加熱棒8B與第二樹脂膜基材2B接觸,同樣地向液晶層4的方向按壓,將電極7與液晶層4熱壓接。
另一方面,使用先前的方法,以如下方式在液晶元件上安裝電極。 即,使用醇溶劑去除液晶元件的其中一個樹脂膜基材的一部分、安裝在該樹脂膜基材上的其中一個導電膜的一部分、以及與該導電膜接觸的液晶層的一部分。 接著,在露出的另一個導電膜上塗佈銀膏,將與電極7相同的電極安裝在銀膏上。
對以所述方式安裝有電極的液晶元件分別測定導電膜的表面電阻值。 結果如表1所示。再者,安裝電極前的導電膜的表面電阻值為150 Ω/□。
[表1]
  本發明方法(Ω/□) 先前方法(Ω/□)
液晶元件1 152 223
液晶元件2 152 218
液晶元件3 151 234
液晶元件4 154 231
液晶元件5 151 180
液晶元件6 153 196
液晶元件7 151 209
液晶元件8 153 235
液晶元件9 153 220
液晶元件10 152 227
由表1可知,藉由本發明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的導電膜的表面電阻值為151 Ω/□~153 Ω/□,與此相對,藉由先前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的導電膜的表面電阻值為180 Ω/□~235 Ω/□,可知利用先前的方法會對導電膜造成損傷。
另外,分別對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進行了R10的心軸試驗。而且,對於藉由本發明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在彎曲500次之後測定導電膜的表面電阻值,對於藉由先前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在彎曲150次之後測定導電膜的表面電阻值。 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本發明方法(Ω/□) 先前方法(Ω/□)
液晶元件1 154 285
液晶元件2 152 291
液晶元件3 153 306
液晶元件4 155 N/A
液晶元件5 153 233
液晶元件6 153 247
液晶元件7 152 253
液晶元件8 154 N/A
液晶元件9 154 342
液晶元件10 152 299
此處,「N/A」表示不可測量。由表2可知,對於藉由本發明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即使彎曲500次,表面電阻值亦幾乎未上升,與此相對,對於藉由先前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在彎曲150次的時間點,表面電阻值已經上升。
另外,對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分別施加AC60V的電壓與AC120V的電壓,進行10秒間隔的閃爍。結果如表3所示。再者,施加AC60V的電壓時的結果,本發明的方法與先前的方法均相同,因此省略。
[表3]
  本發明方法(萬次) 先前方法(萬次)
液晶元件1 ≧52(○) ≦6(×)
液晶元件2 ≧52(○) ≦6(×)
液晶元件3 ≧52(○) ≦6(×)
液晶元件4 ≧52(○) ≦6(×)
液晶元件5 ≧52(○) ≦6(×)
液晶元件6 ≧52(○) ≦6(×)
液晶元件7 ≧52(○) ≦6(×)
液晶元件8 ≧52(○) ≦6(×)
液晶元件9 ≧52(○) ≦6(×)
液晶元件10 ≧52(○) ≦6(×)
由表3可知,藉由本發明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即使超過52萬次、即超過2個月亦正常地閃爍,與此相對,藉由先前的方法安裝了電極的液晶元件在超過6萬次、即超過1周的時間點不閃爍。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由於包括切開步驟,因此可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用於在電極被液晶層夾持的狀態下接著而安裝在液晶層上的空間,另外,無需去除液晶層的一部分,因此液晶元件的厚度不減少,可避免液晶元件的強度的下降,所述切開步驟是將液晶層切開,在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開口部連通的空間。
另外,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由於包括電極插入步驟,因此能夠使電極的兩面與液晶層接觸,所述電極插入步驟是將電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切開步驟中所形成的空間。
另外,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由於包括接著步驟,因此從液晶層的被切開的部分難以產生裂紋,所述接著步驟是在利用液晶層夾持插入空間的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將電極與液晶層接著。
可不去除液晶層的一部分或者不塗佈導電性膏而利用所述3個步驟安裝電極,因此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可簡化步驟。
另外,由於藉由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可不去除帶導電膜的基材的一部分或液晶層的一部分或者不塗佈導電性膏而安裝電極,因此可與安裝作業者的技能無關地安裝電極。
另外,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由於不使用醇溶劑去除帶導電膜的基材的一部分或液晶層的一部分,或使導電膜露出,因此不會對導電膜造成損傷,另外導電膜難以與油脂、水分、含氧的氣體等接觸,可防止導電膜的劣化。
另外,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由於不去除帶導電膜的基材的一部分或液晶層的一部分,因此可保持液晶元件的強度。
另外,藉由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而獲得的液晶元件可用於辦公室的間隔、住宅的窗玻璃、家庭影院的圖像螢幕、汽車或飛機等運輸機的窗玻璃等。
1:液晶元件 2A:第一樹脂膜基材 2B:第二樹脂膜基材 3A:第一導電膜 3B:第二導電膜 4:液晶層 4A:開口部 5:刀 5A:刀尖 5B:刀鋒 5C:刀背 5D:刀面 6:臂 7:電極 7A:導通部 7B:引線部 7C:輸入部 7D:樹脂膜主體 7E:第一銅層 7F:第二銅層 7G:第一接著劑層 7H:第二接著劑層 7I:第一覆蓋膜層 7J:第二覆蓋膜層 8A:第一加熱棒 8B:第二加熱棒 100:夾層玻璃 101A、101B:板玻璃 102A、102B:中間膜 103:調光體 105:透明聚合物膜 108:液晶層 109A、109B:PET膜基板 110A、110B:透明導電膜 111:銀膏 112:銅帶 113:連接器 114:焊料 115:引線
圖1(a)~圖1(c)為說明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切開步驟的概略圖。 圖2(a)~圖2(c)為說明應用了本發明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的電極插入步驟及接著步驟的概略圖。 圖3是沿著圖2(b)所示的A-A線切斷的電極的概略剖面圖。 圖4是使用了先前的調光體的夾層玻璃的概略剖面圖。
1:液晶元件 2A:第一樹脂膜基材 2B:第二樹脂膜基材 3A:第一導電膜 3B:第二導電膜 4:液晶層 4A:開口部 5:刀 5A:刀尖 5B:刀鋒 5C:刀背 5D:刀面 6:臂

Claims (3)

  1. 一種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包括:切開步驟,將可配置在安裝有具有導電性的導電膜的一對基材間的液晶層切開,在所述液晶層的表面形成開口部且在所述液晶層的內部形成與所述開口部連通的空間;電極插入步驟,將電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切開步驟中所形成的所述空間;以及接著步驟,在利用所述液晶層夾持插入所述空間的所述電極的至少一部分的狀態下,將所述電極與所述液晶層接著,其中,所述電極具有平面狀的主體、以及配置在所述主體的外側且含有導電性物質的接著劑,所述電極的所述主體是樹脂膜,所述導電性物質是具有導電性的黏合劑,所述黏合劑含有由石墨烯形成的芯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其中在所述切開步驟中,將具有自刀尖延伸的刀鋒的刀,以所述刀鋒朝向與所述基材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狀態下,從所述刀尖插入至配置於一對所述基材之間的所述液晶層中、或者插入在配置於一對所述基材之間之前的所述液晶層中,然後於插入所述刀的狀態下,使所述刀向所述刀鋒朝向的方向移動而切開所述液晶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 法,其中在所述切開步驟中,在與朝向所述基材的所述液晶層的面大致正交的所述液晶層的面上形成開口部。
TW108132503A 2019-01-21 2019-09-10 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TWI705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1666 WO2020152749A1 (ja) 2019-01-21 2019-01-21 液晶素子の電極取付方法
WOPCT/JP2019/001666 2019-0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833A TW202028833A (zh) 2020-08-01
TWI705288B true TWI705288B (zh) 2020-09-21

Family

ID=7000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2503A TWI705288B (zh) 2019-01-21 2019-09-10 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0358B2 (zh)
EP (1) EP3916473A4 (zh)
JP (1) JP6671743B1 (zh)
KR (1) KR102628645B1 (zh)
CN (1) CN113316741A (zh)
CA (1) CA3126042C (zh)
IL (1) IL284960A (zh)
TW (1) TWI705288B (zh)
WO (1) WO202015274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3048A (ja) * 2006-09-11 2010-01-28 アルファマイクロ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学装置と併用される電気配線タブ
JP2017181560A (ja) * 2016-03-28 2017-10-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セル
US20170357121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825995A (zh) * 2016-11-30 2018-07-16 美商電子墨水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電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JP2018185368A (ja) * 2017-04-24 2018-11-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及び構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67796A (en) * 1987-01-26 1991-11-26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cut-out portions in lead electrodes for connection to driving circuit
US6982178B2 (en) * 2002-06-10 2006-01-03 E Ink Corporation 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electro-optic displays
JP4060249B2 (ja) 2003-07-29 2008-03-1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調光体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US20130021385A1 (en) * 2011-07-22 2013-01-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cd device and black frame insertion method thereof
TWI656633B (zh) * 2014-02-28 2019-04-1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及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
KR101707323B1 (ko) * 2015-08-14 2017-02-15 강영삼 고분자 분산형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전원공급단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03048A (ja) * 2006-09-11 2010-01-28 アルファマイクロ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学装置と併用される電気配線タブ
JP2017181560A (ja) * 2016-03-28 2017-10-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セル
US20170357121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825995A (zh) * 2016-11-30 2018-07-16 美商電子墨水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電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JP2018185368A (ja) * 2017-04-24 2018-11-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調光装置及び構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833A (zh) 2020-08-01
CA3126042C (en) 2023-09-12
US11360358B2 (en) 2022-06-14
KR20210110625A (ko) 2021-09-08
EP3916473A1 (en) 2021-12-01
CA3126042A1 (en) 2020-07-30
WO2020152749A1 (ja) 2020-07-30
JPWO2020152749A1 (ja) 2021-02-18
KR102628645B1 (ko) 2024-01-29
CN113316741A (zh) 2021-08-27
EP3916473A4 (en) 2022-07-27
US20220100019A1 (en) 2022-03-31
JP6671743B1 (ja) 2020-03-25
IL284960A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19305B2 (ja) 調光体
CN100380212C (zh) 调光体及夹层玻璃
WO2020045389A1 (ja) 調光装置、および、調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701266A (zh) 调光体及夹层玻璃
TWI705288B (zh) 液晶元件的電極安裝方法
JP2019020560A (ja) 調光体
JP2019138939A (ja) 調光体
JP7047724B2 (ja) 調光セル、調光体及び移動体
JP2021089380A (ja) 調光装置
CN112585525B (zh) 调光片及调光片的制造方法
KR101939054B1 (ko) 스마트 윈도우용 필름에 전극을 형성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스마트 윈도우 필름
JP7151137B2 (ja) 調光ユニット
JP7415638B2 (ja) 給電機構および調光体
JP2024030338A (ja) 調光装置
JPH02204995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2107821A1 (ja) 調光シート及び調光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23104717A (ja) 調光シート
JPH0571822U (ja) 調光パネル
JP2020106597A (ja) 調光体
JP2023140180A (ja) 調光フィルム、および調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H0824073B2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076640A (ja) 調光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113627A (ja) 調光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調光シート製造用ロール体
JPH02197075A (ja) Elパネル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