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3026B -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3026B
TWI703026B TW108120749A TW108120749A TWI703026B TW I703026 B TWI703026 B TW I703026B TW 108120749 A TW108120749 A TW 108120749A TW 108120749 A TW108120749 A TW 108120749A TW I703026 B TWI703026 B TW I7030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ed
mesh
suc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0409A (zh
Inventor
渡部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02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4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from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fluid current, e.g. air-lay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6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pulp shee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8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1/00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1/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 D21H11/14Secondary fib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不選擇設置位置,製造所期望之尺寸之片材之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本發明之網材形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堆積部,其堆積由上述分散部分散之上述解纖材料;殼體部,其包圍上述分散部與上述堆積部之間之空間;抽吸部,其相對於網格帶,設置於上述分散部之相反側;固定部,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與第2固定部;且上述分散部固定於上述第1固定部,上述堆積部、上述殼體部及上述抽吸部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Description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近年,環保意識提高,不僅要求削減職場中之紙張用量,還要求職場中紙張再生或其他對紙張進行可再利用之「再使用(reuse)應對型」之印刷。作為再生使用完畢之廢紙之裝置,已知解纖廢紙後生成解纖物並由該解纖物製造新紙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記載之裝置例如係具備搬送解纖物之搬送部、供給解纖物至搬送部上之供給部及對供給之解纖物加壓之加壓部,並將該等收納於1個框體內之裝置。此種裝置製造搬送部、供給部、加壓部等各部並將該等組裝製造。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13200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記載之裝置中,於將專利文獻1記載之裝置設置於例如相對狹小之屋內之情形時,根據搬入口之大小而言,搬入較困難。又,於將裝置分解為零件並於搬送目的地再次組裝時,有於該等之組裝中產生位置偏移而性能或品質上產生誤差之虞。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係為解決上述課題之至少一部分而完成者,可作為以下之態樣實現。
本發明之網材形成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 堆積部,其堆積由上述分散部分散之上述解纖材料; 殼體部,其包圍上述分散部與上述堆積部之間之空間; 抽吸部,其相對於網格帶,設置於上述分散部之相反側; 固定部,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與第2固定部;且 上述分散部固定於上述第1固定部; 上述堆積部、上述殼體部及上述抽吸部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本發明之片材製造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 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 堆積部,其堆積由上述分散部分散之上述解纖材料; 抽吸部,其相對於上述堆積部,設置於上述分散部之相反側; 加壓輥,其對堆積於上述堆積部之堆積物加壓; 固定部,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與第2固定部;且 上述分散部固定於上述第1固定部; 上述堆積部、上述抽吸部及上述加壓輥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以下,基於隨附圖式所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片材製造裝置。
<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概略構成圖(部分剖視圖)。圖2係圖1所示之片材製造裝置之方塊圖。圖3係圖1所示之片材製造裝置具備之固定部之分解立體圖。圖4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圖5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圖6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圖7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
另,於以下,為了便於說明,將圖1之上側稱為「上」或「上方」,下側稱為「下」或「下方」,左側稱為「左」或「上游側」,右側稱為「右」或「下游側」。又,為了便於說明,如圖1及圖3所示,將相互正交之3軸設為x軸、y軸及z軸。又,包含x軸與y軸之xy平面成為水平,z軸成為鉛直。又,將各方向中箭頭符號朝向之方向稱為「正(+)」,將其相反方向稱為「負(-)」。
以下,對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之各部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原料供給部11、粗碎部12、解纖部13、分選部14、第1網材形成部15、細分部16、混合部17、分解部18、第2網材形成部19、搬送部29(第2網材搬送部)、片材成形部20、切斷部30、儲存部40、回收部27、及固定該等之固定部2。又,於片材製造裝置100中,藉由較片材成形部20更上游側(原料供給部11側)之部位,構成網材形成裝置1。即,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網材形成裝置1與片材成形部20。
又,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加濕部331、加濕部332、加濕部333、加濕部335、加濕部336。另外,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鼓風機261、鼓風機262、鼓風機263。
又,如圖2所示,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之各部(例如,分解部18、第2網材形成部19、抽吸部193等)與控制部28電性連接。且,該等各部之動作由控制部28控制。控制部28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281與記憶部282。CPU281例如可進行各種判斷或各種命令等。記憶部282例如記憶有製造片材S之前之程式等各種程式。又,該控制部28亦可內置於片材製造裝置100,亦可設置於外部之電腦等外部機器。又,外部機器有例如經由電纜等與片材製造裝置100通信之情形,無線通信之情形,經由網路(例如網路)與片材製造裝置100連接之情形等。又,CPU281與記憶部282亦可例如一體化而構成為1個單元,亦可為,CPU281內置於片材製造裝置100,記憶部282設置於外部之電腦等外部機器;亦可為,記憶部282內置於片材製造裝置100,CPU281設置於外部之電腦等外部機器。
又,於片材製造裝置100中,依序執行原料供給步驟、粗碎步驟、解纖步驟、分選步驟、第1網材形成步驟、分斷步驟、混合步驟、分解步驟、第2網材形成步驟、片材形成步驟、切斷步驟。
以下,對各部之構成進行說明。 原料供給部11係進行將原料M1供給至粗碎部12之原料供給步驟之部分。作為該原料M1,係包含纖維(纖維素纖維)之片材狀材料。另,纖維素纖維只要為以作為化合物之纖維素(狹義之纖維素)為主成分並形成纖維狀者即可,亦可為除纖維素(狹義之纖維素)以外還包含半木纖維質、木質素者。又,原料M1為織布、不織布等,形態不論。又,原料M1亦可為例如解纖廢紙後製造之(再生之)再生紙或合成紙之YUPO紙(註冊商標)。
粗碎部12為將自原料供給部11供給之原料M1於大氣中(空氣中)等之氣體中進行粗碎之粗碎步驟之部分。粗碎部12具有一對粗碎刃121與滑槽122。
一對粗碎刃121可藉由向彼此相反方向旋轉,而於該等間粗碎原料M1,即,裁斷成粗碎片M2。粗碎片M2之形狀或大小較佳為適合解纖部13之解纖處理,例如,較佳為1邊之長度為100 mm以下之小片,更佳為10 mm以上70 mm以下之小片。
滑槽122配置於一對粗碎刃121之下方,例如成漏斗狀。藉此,滑槽122可接收藉由粗碎刃121粗碎而落下來之粗碎片M2。
又,於滑槽122之上方,加濕部331與一對粗碎刃121相鄰而配置。加濕部331係加濕滑槽122內之粗碎片M2者。該加濕部331係由氣化式(或溫風氣化式)加濕器構成,該加濕器具有包含水分之未圖示之過濾器,且藉由使空氣通過過濾器而將已提高濕度之加濕空氣供給至粗碎片M2。藉由將加濕空氣供給至粗碎片M2,可抑制粗碎片M2因靜電而附著於滑槽122等。
滑槽122係經由管241連接於解纖部13。聚集於滑槽122之粗碎片M2通過管241被搬送至解纖部13。
解纖部13係將粗碎片M2於氣體中,即,以乾式進行解纖之解纖步驟之部分。藉由該解纖部13之解纖處理,可自粗碎片M2生成解纖物M3。此處「解纖」係指將由複數個纖維結著而成之粗碎片M2分解為1根1根的纖維。且,該分解後所得者為解纖物M3。解纖物M3之形狀為線狀或帶狀。又,解纖物M3彼此亦可以纏結成塊狀之狀態即以形成所謂之「結塊」之狀態存在。
解纖部13於例如本實施形態中,由具有高速旋轉之轉子與位於轉子之外周之襯墊之葉輪磨機構成。流入解纖部13之粗碎片M2被夾於轉子與襯墊之間被解纖。
又,解纖部13藉由轉子之旋轉,可產生自粗碎部12向分選部14之空氣之流動(氣流)。藉此,可將粗碎片M2自管241抽吸至解纖部13。又,解纖處理後,可將解纖物M2經由管242送出至分選部14。
於管242之中途,設置鼓風機261。鼓風機261係產生朝向分選部14之氣流之氣流產生裝置。藉此,促進解纖物M3向分選部14之送出。
分選部14係進行將解纖物M3根據纖維長度之大小分選之分選步驟之部分。於分選部14中,解纖物M3被分選為第1分選物M4-1與大於第1分選物M4-1之第2分選物M4-2。第1分選物M4-1成為適合於其後之片材S之製造之大小者。其平均長度較佳為例如100 μm以上10 mm以下。另一方面,第2分選物M4-2例如包含解纖不充分者或解纖過之纖維彼此過度凝集者等。
分選部14具有鼓部141與收納鼓部141之殼體部142。
鼓部141係由形成為圓筒狀之網體構成,為繞其中心軸旋轉之篩。於該鼓部141,流入解纖物M3。且,藉由鼓部141之旋轉,小於網眼之解纖物M3被分選為第1分選物M4-1,網眼以上之大小之解纖物M3被分選為第2分選物M4-2。 第1分選物M4-1自鼓部141落下。
另一方面,第2分選物M4-2被送出至連接於鼓部141之管243。管243之與鼓部141為相反側即下游側連接於管241。通過該管243之第2分選物M4-2於管241內與粗碎片M2合流,與粗碎片M2一起流入解纖部13。藉此,第2分選物M4-2返回解纖部13,與粗碎片M2一起進行解纖處理。
又,來自鼓部141之第1分選物M4-1於氣體中分散且落下,朝向位於鼓部141之下方之第1網材形成部(分離部)15。第1網材形成部15係進行自第1分選物M4-1形成第1網材M5之第1網材形成步驟之部分。第1網材形成部15具有網格帶(分離帶)151、3個張力輥152、抽吸部153。
網格帶151係環狀帶,堆積第1分選物M4-1。該網格帶151捲掛於3個張力輥152上。且,藉由張力輥152之旋轉驅動,網格帶151上之第1分選物M4-1被搬送至下游側。
第1分選物M4-1成為網格帶151之網眼以上之大小。藉此,第1分選物M4-1被限制通過網格帶151,因此,可堆積於網格帶151上。又,第1分選物M4-1堆積於網格帶151上且與網格帶151一起被搬送至下游側,故形成為層狀之第1網材M5。
又,於第1分選物M4-1,有例如灰塵或塵埃等混雜之虞。灰塵或塵埃例如有時因粗碎或解纖而產生。且,此種灰塵或塵埃被回收至後述之回收部27。
抽吸部153可自網格帶151之下方抽吸空氣。藉此,可將通過網格帶151之灰塵或塵埃與空氣一起抽吸。
又,抽吸部153經由管244連接於回收部27。被抽吸部153抽吸之灰塵或塵埃被回收至回收部27。
於回收部27,進而連接管245。又,於管245之中途,設置鼓風機262。藉由該增壓器262之動作,可於抽吸部153產生抽吸力。藉此,促進網格帶151上之第1網材M5之形成。該第1網材M5成為灰塵或塵埃等被去除者。又,灰塵或塵埃藉由增壓器262之動作,通過管244,到達回收部27。
殼體142與加濕部332連接。加濕部332係由與加濕部331同樣之氣化式加濕器構成。藉此,於殼體部142內,供給加濕空氣。藉由該加濕空氣,可加濕第1分選物M4-1,因此,亦可抑制第1分選物M4-1因靜電附著於殼體部142之內壁。
於分選部14之下游側,配置加濕部335。加濕部335由噴霧出水之超音波式加濕器構成。藉此,可將水分供給至第1網材M5,因而,可調節第1網格M5之水分量。藉由該調節,可抑制第1網材M5因靜電對網格帶151之吸附。藉此,第1網材M5可於網格帶151於張力輥152折返之位置自網格帶151容易地剝離。
於加濕部335之下游側,配置細分部16。細分部16係進行將自網格帶151剝離之第1網材M5分斷之分斷步驟之部分。細分部16具有可旋轉地支持之螺旋槳161與收納螺旋槳161之殼體部162。且,藉由旋轉之螺旋槳161,可分斷第1網材M5。分斷之第1網材M5成為細分體M6。又,細分體M6於殼體部162內下降。
殼體162與加濕部333連接。加濕部333係由與加濕部331同樣之氣化式加濕器構成。藉此,於殼體部162內,供給加濕空氣。藉由該加濕空氣,可抑制細分體M6因靜電附著於螺旋槳161或殼體部162之內壁。
於細分部16之下游側,配置混合部17。混合部17係進行混合細分體M6與樹脂P之混合步驟之部分。該混合部17具有樹脂供給部171、管(流路)172、鼓風機173。
管172係連接細分部16與分解部18,且供細分體M6與樹脂P之混合物M7通過之流路。
於管172之中途,連接樹脂供給部171。樹脂供給部171具有螺旋給料機174。藉由該螺旋給料機174之旋轉驅動,可將樹脂P作為粉體或粒子供給至管172。供給至管172之樹脂P與細分體6混合成為混合物M7。
另,樹脂P係於以後之步驟中使纖維彼此結著而成者,例如,可使用熱可塑性樹脂、硬化性樹脂等,但較佳使用熱可塑性樹脂。作為熱可塑性樹脂,例如,可列舉AS樹脂,ABS樹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等聚烯烴,改性聚烯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樹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尼龍6、尼龍46、尼龍66、尼龍610、尼龍610、尼龍612、尼龍11、尼龍12、尼龍6-12、尼龍6-66等聚醯胺(尼龍),聚苯醚、聚縮醛、聚醚、聚苯醚、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熱塑性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芳香族聚酯等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系、聚烯烴系、聚氯乙烯系、聚氨酯系、聚酯系、聚醯胺系、聚丁二烯系、反式聚異戊二烯系、氟橡膠系、氯化聚乙烯系等各種熱塑性彈性體,可組合使用自該等選擇之1種或兩種以上。較佳為,作為熱可塑性樹脂,使用聚酯或包含其者。
另,作為自樹脂供給部171供給者,除樹脂P以外,例如,還可包含用以將纖維著色之著色劑、用以抑制纖維之凝集或樹脂P之凝集之凝集抑制劑、用以使纖維難以燃燒之阻燃劑、用以增強片材S之紙力之紙力增強劑等。又,亦可將預先使該等包含於樹脂P之物質自樹脂供給部171供給。
又,於管172之中途,於樹脂供給部171更下游側設置鼓風機173。藉由鼓風機173具有之葉片等旋轉部之作用,混合細分體M6與樹脂P。又,鼓風機173可產生朝向分解部18之氣流。藉由該氣流,於管172內,可攪拌細分體M6與樹脂P。藉此,混合物M7於細分體M6與樹脂P均一分散之狀態下,可流入分解部18。又,混合物M7中之細分體M6於通過管172內之過程中被分解,成為更細之纖維狀。
分解部18係進行將混合物M7中彼此纏結之纖維分解之分解步驟之部分。分解部18具有鼓部181與收納鼓部181之殼體部182。
鼓部181由形成為圓筒狀之網體構成,係繞其中心軸旋轉之篩。混合物M7流入該鼓部181。且,藉由鼓部181之旋轉,混合物M7中小於網眼之纖維等可通過鼓部181。其結果,鼓部181內之混合物M7於氣體中分散。
且,分散之混合物M7落下,經由殼體部182朝向位於鼓部181之下方之第2網材形成部19。此種鼓部181作為將混合物M7於氣體中分散之分散部發揮功能。
另,已對鼓部作為分散部之一例之情形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具有噴霧器式者或開關快門之構成者。
殼體部182由包圍鼓部181與網格帶191之間之空間之筐體構成,具有向-z側開放之開口部182A。該開口部182A作為放出混合物M7之放出口而發揮功能。藉由正確地進行網格帶191與開口部182A之定位,尤其是y軸方向之定位,可使第2網材M8堆積於網格帶191之所期望之位置。
第2網材形成部19係進行自混合物M7形成第2網材M8之第2網材形成步驟之部分。第2網材形成部19具有網格帶(分離帶)191、張力輥192、及抽吸部193。
網格帶191係環狀帶,供混合物M7堆積。該網格帶191捲掛於4個張力輥192上。且,藉由張力輥192之旋轉驅動,網格帶191上之混合物M7被搬送至下游側。
又,網格帶191上之大部分混合物M7為網格帶191之網眼以上之大小。藉此,混合物M7被限制通過網格帶191,因此,可堆積於網格帶191上。又,混合物M7一面堆積於網格帶191上,一面與網格帶191一起搬送至下游側,故形成為層狀之第2網材M8。
又,張力輥192之動作藉由控制部28控制,例如,亦可例如多階段地設定張力輥192之旋轉速度。
抽吸部193可自網格帶191之下方抽吸空氣。藉此,可將混合物M7(第2網材M8)抽吸至網格帶191上,因此,可促進混合物M7堆積於網格帶191上且促進後述之第2網材M8之厚度之調節。
於抽吸部193,連接有管246。又,於該管246之中途,設置有鼓風機263。藉由該增壓器263之動作,可於抽吸部193產生抽吸力。鼓風機263之動作係由控制部28控制(參照圖2)。
於分解部18之下游側,配置有加濕部336。加濕部336由與加濕部335同樣之超音波式加濕器構成。藉此,可將水分供給至第2網材M8,因此,調節第2網材M8之水分量。藉由該調節,可抑制靜電引起之第2網材M8向網格帶191之吸附。藉此,第2網材M8於網格帶191於張力輥192折返之位置容易地自網格帶191剝離。
另,施加至加濕部331~加濕部336之合計水分量例如較佳為相對於加濕前之材料100質量部為0.5質量部以上20質量部以下。
於第2網材形成部19之下游側,配置有搬送部29。搬送部29係朝向下游側搬送第2網材M8者,具有皮帶291與2個張力輥292。皮帶291係環狀帶,捲掛於2個張力輥292。藉由張力輥292之旋轉驅動,皮帶291於堆積有第2網材M8之狀態下移動。藉此,可將第2網材M8朝向下游側搬送。
藉由正確地進行該搬送部29與網格帶191之定位,尤其是正確地進行y軸方向之定位,可將第2網材M8正確地搬送至片材成形部20,可獲得具有所期望之尺寸之片材S。
於搬送部29之下游側,配置有片材成形部20。片材成形部20係進行自第2網材M8形成片材S之片材形成步驟之部分。該片材成形部20具有加壓部201與加熱部202。
加壓部201具有一對軋光輥203,可於軋光輥203之間不加熱第2網材M8(不使樹脂P溶融)而加壓。藉此,提高第2網材M8之密度。且,該第2網材M8向加熱部202搬送。另,一對軋光輥203中之一者係藉由馬達(未圖示)之動作而驅動之主動輥,另一者係從動輥。
加熱部202具有一對加熱輥204,可一面於加熱輥204間加熱第2網材M8,一面加壓。藉由該加熱加壓,於第2網材M8內,樹脂P溶融,纖維彼此經由該溶融之樹脂P而結著。藉此形成片材S。且,該片材S朝向切斷部30搬送。另,一對加熱輥204之一者係藉由未圖示之馬達之動作驅動之主動輥,另一者係從動輥。
於片材成形部20之下游側,配置切斷部30。切斷部30係進行切斷片材S之切斷步驟之部分。該切斷部30具有第1切割機301與第2切割機302。
第1切割機301係於與片材S之搬送方向交叉之方向切斷片材S者。
第2切割機302係於第1切割機301之下游側,於與片材S之搬送方向平行之方向切斷片材S者。
藉由此種第1切割機301與第2切割機302之切斷,獲得所期望之大小之片材S。且,該片材S進而被搬送至下游側,蓄積於儲存部40。
其次,對固定部2詳細地進行說明。另,於以下,作為固定於固定部2之各部,僅代表性說明片材製造裝置100之主要部分。
另,於本發明中,(A)被固定於(B)或將(A)固定於(B)係指(B)相對於(A)為固定地支持,例如除以溶接之方式直接固定之情形以外,亦包含例如以螺栓與螺母進行固定之方式經由某些構件或機構間接地固定之情形。於(A)被固定於(B)之情形時,(B)相對於(A)之位置關係為特定。於該情形時,(A)之全部或一部分亦可相對於(B)可移動。
作為上述(A),例如可列舉解纖部13、鼓部181(分散部)、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等。另一方面,作為上述(B),可列舉後述之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等。
如圖3所示,固定部2具有彼此可分割之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可拆卸,即,可採取如圖3所示之分解狀態(分割狀態)與圖7所示之組裝狀態。
第1固定部21係由具有各自之端部彼此連結之12根角柱狀之框架211(棒狀體),且全體形狀形成為立方體之框體構成。該第1固定部21具有支持亦即固定混合部17及鼓部181之功能。
作為第1固定部21內之混合部17及鼓部181之固定位置,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載置於-z側之框架211之+z側之面212上之板材等。
又,作為混合部17及鼓部181之相對於框架211之固定方法,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將混合部17及鼓部181相對於框架211融合、接著、溶接之方法或嵌合、鉚接之方法、經由螺絲、螺栓等固定具而固定之方法等。
第2固定部22係由具有各自之端部彼此連結之16根框架221(棒狀體),且全體形狀形成為長方體之一部分被切除之形狀的框體構成。即,第2固定部22具有凹部223。於該凹部223,如圖5所示,第1固定部21被插入並固定於第2固定部22。
又,第2固定部22具有於內側支持亦即固定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之功能。
作為第2固定部22內之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之固定方法,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融合、接著、溶接之方法或嵌合、鉚接之方法、經由螺絲、螺栓等固定具而固定於載置於-z側之框架221之+z側之面222上之板材上的方法等。
又,作為殼體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之對框架211之固定方法並未特別限定,例如,作為固定方法,可列舉融合、接著、溶接之方法或嵌合、鉚接之方法、經由螺絲、螺栓等固定具而固定之方法等。
第3固定部23係由具有各自之端部相互連結之12根框架231(棒狀體),且全體形狀形成為長方體之框體構成。即,第3固定部23係如圖6及圖7所示,可與組裝第1固定部21及第2固定部22而成之組裝體固定。
又,第3固定部23具有於內側支持亦即固定解纖部13及較其更上游側之各部之功能。
作為第3固定部23內之解纖部13之固定位置,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載置於-z側之框架231之+z側之面232上之板材上等。
又,作為解纖部13相對於框體231之固定方法,並未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如前所述之固定方法。
又,作為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裝卸方法,並未特別限定,可列舉設置有可對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各者裝卸之機構,例如,於各固定部設置凹部或凸部並使彼此嚙合之固定方法、嵌合、鉚接之固定方法、經由螺絲、螺栓等固定具固定各固定部之方法等。
由於該等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由框體構成,故將各部固定於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時,作業者可將手伸入框架之間進行作業,且可容易地進行該作業。進而,可謀求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輕量化,且可容易地進行組裝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作業。
作為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構成材料,可列舉家用級金屬材料或各種樹脂材料等。
其次,使用圖4至圖7,說明片材製造裝置100之組裝步驟之一例。另,於圖4至圖7中,模式性圖示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
首先,準備構成如前所述之片材製造裝置100之各部。且,將混合部17及鼓部181固定於第1固定部21,且將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固定於第2固定部22,且將解纖部13固定於第3固定部23。
其次,如圖4中箭頭A所示,將第1固定部21插入於第2固定部22之凹部223。且,如圖5所示,固定第1固定部21與第2固定部22,且獲得組裝體20'。藉此,可使固定於第1固定部21之混合部17及鼓部181、與固定於第2固定部22之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之位置關係固定。
其次,如圖6中箭頭B所示,將第1固定部21及第2固定部22之組裝體20'與固定有解纖部13之第3固定部23固定。藉此,如圖7所示,可使解纖部13與混合部17、鼓部181、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之位置關係固定。
且,如前所述,藉由以未圖示之配管連接各部,可獲得片材製造裝置100。
如此,於片材製造裝置100中,為了以依次特定解纖部13、混合部17、鼓部181、殼體部182、網格帶191、抽吸部193、搬送部29及片材成形部20之位置關係之方式,依次組裝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與將如前所述之各部固定於1個固定構件(框體)之構成相比,可防止或抑制組裝之各部之相對之位置偏移。
進而,即便於將片材製造裝置100設置於例如搬入口相對較窄之屋內之情形時,亦可以分解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狀態搬入後,藉由組裝容易地搬入。
尤其,由於為將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加壓輥)固定於1個第2固定部22之構成,故可適當地進行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之位置對準,其後,可將第2固定部22與第1固定部21及第3固定部23固定。即,於組裝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時,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之適當之位置關係藉由第2固定部22預先保持。因此,於使片材製造裝置100運轉時,可使第2網材M8於所期望之位置堆積,一面於所期望之位置抽吸,且一面於所期望之位置加壓。其結果,可防止或降低因加壓位置之偏移而於片材S產生褶皺。
又,尤其,由於為將網格帶191、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固定於1個第2固定部22之構成,故於預先進行了網格帶191、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彼此之位置對準之狀態下,將第2固定部22與第1固定部21及第3固定部23固定。即,於組裝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時,網格帶191、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保持適當之位置關係。因此,於使片材製造裝置100運轉時,可將混合物M7於所期望之位置放出,可使第2網材M8於所期望之位置堆積,於所期望之位置抽吸。其結果,可儘可能將第2網材8之厚度保持為均一,獲得之片材S成為具有所期望之厚度者。
如此,網材形成裝置1具備:鼓部181(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混合物M7(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網格帶191(堆積部),其堆積由鼓部181(分散部)分散之混合物M7(解纖材料);抽吸部193,其相對於網格帶191(堆積部),設置於鼓部181(分散部)之相反側;軋光輥203(加壓輥),其對堆積於網格帶191(堆積部)之第2網材M8(堆積部)加壓;及固定部,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21與第2固定部22;且鼓部181(分散部)固定於第1固定部21;網格帶191(堆積部)、抽吸部193及搬送部29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藉此,即便於將片材製造裝置100設置於例如入口相對狹窄之屋內之情形時,亦可以分解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狀態搬入後,藉由組裝容易地搬入。
又,由於為將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固定於1個第2固定部22之構成,故可適當地進行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之位置對準,其後,可將第2固定部22與第1固定部21固定。即,於組裝第1固定部21及第2固定部22時,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保持適當之位置關係。因此,於使片材製造裝置100運轉時,可使第2網材M8於所期望之位置堆積,一面於所期望之位置抽吸,且一面於所期望之位置加壓。其結果,可防止或降低因加壓位置之偏移而於片材S產生褶皺。
又,第2固定部22由框體構成,於內側固定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由於第2固定部22由框體構成,故於將網格帶191、抽吸部193及軋光輥203固定於第2固定部22時,作業者可將手伸入各框架221之間進行作業。因此,可容易地進行該作業。
又,網材形成裝置1之特徵在於具備:鼓部181(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混合物M7(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網格帶191(堆積部),其堆積由鼓部181(分散部)分散之混合物M7(解纖材料);殼體部182,其包圍鼓部181(分散部)與網格帶191(堆積部)之間之空間;抽吸部193,其相對於網格帶191(堆積部),設置於鼓部181(分散部)之相反側;及固定部2,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21與第2固定部22;且鼓部181(分散部)固定於第1固定部21;網格帶191(堆積部)、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藉此,即便於將片材製造裝置100設置於例如搬入口相對狹窄之屋內之情形時,亦可以分解成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狀態搬入後,藉由組裝容易地搬入。
又,尤其,由於為將網格帶191、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固定於1個第2固定部22之構成,故可適當地進行網格帶191、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之定位,且其後,可固定第1固定部21與第2固定部22。即,於組裝第1固定部21及第2固定部22時,網格帶191、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保持適當之位置關係。因此,於使片材製造裝置100運轉時,可將混合物M7於所期望之位置放出,可使第2網材M8於所期望之位置堆積,於所期望之位置抽吸。其結果,可將第2網材M8之厚度儘可能保持為均一,獲得之片材S成為具有所期望之厚度者。
又,第2固定部22由框體構成,且於內側固定網格帶191(堆積部)、殼體部182及抽吸部193。由於第2固定部22由框體構成,故於將網格帶191、殼體182及抽吸部193固定於第2固定部22時,作業者可將手伸入各框架221之間進行作業。
又,網材形成裝置1具備將樹脂P供給至細分體M6(解纖物)且混合細分體M6(解纖物)與樹脂P之混合部17,混合部17固定於第1固定部21。藉由將混合部17固定於第1固定部21,可防止固定於第3固定部23之部位變得過多。藉此,可將各部平衡性良好地固定於第1固定部21、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因此,組裝時,可防止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任一者變得過重。
具備解纖纖維而生成細分體M6(解纖物)之解纖部13,固定部2具有對第1固定部21及第2固定部22中之至少一者可裝卸之第3固定部23,解纖部13固定於第3固定部23。解纖部13與混合部17由於可相對容易地連接且無需適當之位置對準,故藉由使固定有解纖部13之固定部(第3固定部23)與固定有混合部17之固定部(第1固定部21)分開,可防止固定於第2固定部22之部位過多。藉此,可平衡良好地固定各部於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因此,組裝時,可防止第1固定部、第2固定部22及第3固定部23之任一者變得過重。
又,片材製造裝置100具備網材形成裝置1與加壓第2網材M8(堆積物)成形為片材狀之片狀成形部20,片材成形部20固定於第2固定部22。藉此,如前所述,可將具有所期望之尺寸之第2網材M8平衡良好地成形為片材狀。因此,可更確實地獲得具有特定尺寸之片材S。
以上,已就圖示之實施形態對本發明之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構成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之各部可置換為可發揮相同功能之任意之構成者。又,亦可附加任意之構成物。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固定部係形成為框狀者,但於本發明中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由框體構成。
1‧‧‧網材形成裝置 2‧‧‧固定部 11‧‧‧原料供給部 12‧‧‧粗碎部 13‧‧‧解纖部 14‧‧‧分選部 15‧‧‧第1網材形成部 16‧‧‧細分部 17‧‧‧混合部 18‧‧‧分解部 19‧‧‧第2網材形成部 20‧‧‧片材成形部 20'‧‧‧組裝體 21‧‧‧第1固定部 22‧‧‧第2固定部 23‧‧‧第3固定部 27‧‧‧回收部 28‧‧‧控制部 29‧‧‧搬送部 30‧‧‧切斷部 40‧‧‧儲存部 100‧‧‧片材製造裝置 121‧‧‧粗碎刃 122‧‧‧滑槽 141‧‧‧鼓部 142‧‧‧殼體部 151‧‧‧網格帶 152‧‧‧張力輥 153‧‧‧抽吸部 161‧‧‧螺旋槳 162‧‧‧殼體部 171‧‧‧樹脂供給部 172‧‧‧管 173‧‧‧鼓風機 174‧‧‧螺旋給料機 181‧‧‧鼓部 182‧‧‧殼體部 182A‧‧‧開口部 191‧‧‧網格帶 192‧‧‧張力輥 193‧‧‧抽吸部 201‧‧‧加壓部 202‧‧‧加熱部 203‧‧‧軋光輥 204‧‧‧加熱輥 211‧‧‧框架 212‧‧‧面 221‧‧‧框架 222‧‧‧面 223‧‧‧凹部 231‧‧‧框架 232‧‧‧面 241‧‧‧管 242‧‧‧管 243‧‧‧管 244‧‧‧管 245‧‧‧管 246‧‧‧管 261‧‧‧鼓風機 262‧‧‧鼓風機 263‧‧‧鼓風機 281‧‧‧CPU 282‧‧‧記憶部 291‧‧‧皮帶 292‧‧‧張力輥 301‧‧‧第1切割機 302‧‧‧第2切割機 331‧‧‧加濕部 332‧‧‧加濕部 333‧‧‧加濕部 335‧‧‧加濕部 336‧‧‧加濕部 A‧‧‧箭頭 B‧‧‧箭頭 M1‧‧‧原料 M2‧‧‧粗碎片 M3‧‧‧解纖物 M4-1‧‧‧第1分選物 M4-2‧‧‧第2分選物 M5‧‧‧第1網材 M6‧‧‧細分體 M7‧‧‧混合物 M8‧‧‧第2網材 S‧‧‧片材 x‧‧‧軸 y‧‧‧軸 z‧‧‧軸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概略構成圖(部分剖視圖)。 圖2係圖1所示之片材製造裝置之方塊圖。 圖3係圖1所示之片材製造裝置具備之固定部之分解立體圖。 圖4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5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 圖7係顯示組裝圖3所示之固定部之順序之一例之立體圖。
1‧‧‧網材形成裝置
2‧‧‧固定部
11‧‧‧原料供給部
12‧‧‧粗碎部
13‧‧‧解纖部
14‧‧‧分選部
15‧‧‧第1網材形成部
16‧‧‧細分部
17‧‧‧混合部
18‧‧‧分解部
19‧‧‧第2網材形成部
20‧‧‧片材成形部
21‧‧‧第1固定部
22‧‧‧第2固定部
23‧‧‧第3固定部
27‧‧‧回收部
29‧‧‧搬送部
30‧‧‧切斷部
40‧‧‧儲存部
100‧‧‧片材製造裝置
121‧‧‧粗碎刃
122‧‧‧滑槽
141‧‧‧鼓部
142‧‧‧殼體部
151‧‧‧網格帶
152‧‧‧張力輥
153‧‧‧抽吸部
161‧‧‧螺旋槳
162‧‧‧殼體部
171‧‧‧樹脂供給部
172‧‧‧管
173‧‧‧鼓風機
174‧‧‧螺旋給料機
181‧‧‧鼓部
182‧‧‧殼體部
182A‧‧‧開口部
191‧‧‧網格帶
192‧‧‧張力輥
193‧‧‧抽吸部
201‧‧‧加壓部
202‧‧‧加熱部
203‧‧‧軋光輥
204‧‧‧加熱輥
231‧‧‧框架
232‧‧‧面
241‧‧‧管
242‧‧‧管
243‧‧‧管
244‧‧‧管
245‧‧‧管
246‧‧‧管
261‧‧‧鼓風機
262‧‧‧鼓風機
263‧‧‧鼓風機
291‧‧‧皮帶
292‧‧‧張力輥
301‧‧‧第1切割機
302‧‧‧第2切割機
M2‧‧‧粗碎片
M3‧‧‧解纖物
M4-1‧‧‧第1分選物
M4-2‧‧‧第2分選物
M5‧‧‧第1網材
M6‧‧‧細分體
M7‧‧‧混合物
M8‧‧‧第2網材
S‧‧‧片材
x‧‧‧軸
y‧‧‧軸
z‧‧‧軸

Claims (7)

  1. 一種網材形成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堆積部,其堆積由上述分散部分散之上述解纖材料;殼體部,其包圍上述分散部與上述堆積部之間之空間;抽吸部,其相對於網格帶,設置於上述分散部之相反側;及固定部,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與第2固定部;且上述分散部固定於上述第1固定部;上述堆積部、上述殼體部及上述抽吸部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2. 如請求項1之網材形成裝置,其中上述第2固定部由框體構成,於內側固定上述堆積部、上述殼體部及上述抽吸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網材形成裝置,其具備供給樹脂至上述解纖物,混合上述解纖物與上述樹脂之混合部;上述混合部固定於上述第1固定部。
  4. 如請求項1或2之網材形成裝置,其具備解纖上述纖維而生成上述解纖物之解纖部;上述固定部具有對上述第1固定部及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至少一者可裝卸之第3固定部;上述解纖部固定於上述第3固定部。
  5. 如請求項3之網材形成裝置,其具備解纖上述纖維而生成上述解纖物之解纖部;上述固定部具有對上述第1固定部及上述第2固定部中之至少一者可裝卸之第3固定部;上述解纖部固定於上述第3固定部。
  6. 一種片材製造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分散部,其使包含纖維已解纖之解纖物之解纖材料於氣體中分散;堆積部,其堆積由上述分散部分散之上述解纖材料;抽吸部,其相對於上述堆積部,設置於上述分散部之相反側;加壓輥,其對堆積於上述堆積部之堆積物加壓;及固定部,其可分割為第1固定部與第2固定部;且上述分散部固定於上述第1固定部;上述堆積部、上述抽吸部及上述加壓輥固定於上述第2固定部。
  7. 如請求項6之片材製造裝置,其中上述第2固定部以框體構成,於內側固定上述堆積部、上述抽吸部及上述加壓輥。
TW108120749A 2018-06-18 2019-06-14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TWI7030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5514 2018-06-18
JP2018115514A JP7119622B2 (ja) 2018-06-18 2018-06-18 ウェブ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0409A TW202000409A (zh) 2020-01-01
TWI703026B true TWI703026B (zh) 2020-09-01

Family

ID=6699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749A TWI703026B (zh) 2018-06-18 2019-06-14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9179B2 (zh)
EP (1) EP3584360A1 (zh)
JP (1) JP7119622B2 (zh)
CN (1) CN110616587A (zh)
TW (1) TWI703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5200B2 (ja) * 2016-08-31 2020-0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1123832A (ja) * 2020-02-07 2021-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JP2021155657A (ja) * 2020-03-30 2021-10-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合体、成形体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2021161552A (ja) * 2020-03-31 2021-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繊維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JP2022055784A (ja) * 2020-09-29 2022-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2744A (ja) * 1981-11-13 1983-05-18 Noda Plywood Mfg Co Ltd 繊維板の製造方法
TW204387B (en) * 1992-03-13 1993-04-21 Hokushin Corp Method of making a thin fiber plate
JP5882744B2 (ja) 2012-01-05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CN107849766A (zh) * 2015-07-03 2018-03-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备装置、薄片制备方法、树脂粉体及薄片
EP3299517A1 (en) * 2015-03-18 2018-03-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39432A (fr) * 1959-07-16 1960-08-26 Procédé et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nappes de fibres textiles
JP4275050B2 (ja) 2004-11-02 2009-06-1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5484122B2 (ja) 2010-02-26 2014-05-0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6357767B2 (ja) * 2013-12-25 2018-07-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127992B2 (ja) * 2014-01-23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JP2016089296A (ja) * 2014-11-05 2016-05-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55660B2 (ja) 2014-12-12 2019-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16113712A (ja) 2014-12-12 2016-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439929B2 (ja) * 2015-02-06 2018-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JP6485124B2 (ja) 2015-03-06 2019-03-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589335B2 (ja) * 2015-03-30 2019-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CN107923094B (zh) * 2015-09-04 2021-08-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9661488B (zh) 2016-08-31 2021-09-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642370B (zh) * 2016-08-31 2021-12-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JP6635200B2 (ja) 2016-08-31 2020-0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909959B2 (ja) 2017-01-20 2021-07-28 五洋建設株式会社 杭支持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JP6855904B2 (ja) * 2017-04-24 2021-04-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2744A (ja) * 1981-11-13 1983-05-18 Noda Plywood Mfg Co Ltd 繊維板の製造方法
TW204387B (en) * 1992-03-13 1993-04-21 Hokushin Corp Method of making a thin fiber plate
JP5882744B2 (ja) 2012-01-05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EP3299517A1 (en) * 2015-03-18 2018-03-2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7849766A (zh) * 2015-07-03 2018-03-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备装置、薄片制备方法、树脂粉体及薄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81690A1 (en) 2019-12-19
JP7119622B2 (ja) 2022-08-17
CN110616587A (zh) 2019-12-27
US10919179B2 (en) 2021-02-16
EP3584360A1 (en) 2019-12-25
TW202000409A (zh) 2020-01-01
JP2019218649A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3026B (zh) 網材形成裝置及片材製造裝置
CN110205849B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09983168B (zh) 薄片制造装置
JP7167671B2 (ja) 繊維材料堆積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0158911A (ja) 添加剤収容具
EP3674480B1 (en) Swirling flow generation device and deposition device
JP7187817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粗砕装置、ウェブ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再生装置
JP7172518B2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1501140B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体堆积装置
JP7218545B2 (ja) ウェブ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7395884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1501141B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体堆积装置
WO2018100979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0773290B (zh) 碎纸机及薄片制造装置
WO2018180273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CN113246255B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CN113246254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JP2021123066A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JP2022056063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0158910A (ja) 添加剤供給装置およびウェブ形成装置
JP2019081638A (ja) シート貯留器および古紙再生装置
CN114059376A (zh) 原料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