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9376A - 原料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料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9376A
CN114059376A CN202110849434.9A CN202110849434A CN114059376A CN 114059376 A CN114059376 A CN 114059376A CN 202110849434 A CN202110849434 A CN 202110849434A CN 114059376 A CN114059376 A CN 114059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unit
amount
coars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94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宮阪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59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3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9/02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of the Fourdrinie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2Feed or discharge means
    • B02C18/2225Feed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25/00Contro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rushing or disinteg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65H35/06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from or with blade, e.g. shear-blad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8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 D21B1/1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by cutting ac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12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wet methods, by the use of steam
    • D21B1/30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 D21B1/32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of waste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12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wet methods, by the use of steam
    • D21B1/30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 D21B1/34Kneading or mixing; Pulpers
    • D21B1/345Pulper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D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EFORE PASSING TO THE PAPER-MAKING MACHINE
    • D21D5/00Purification of the pulp suspension by mechanical means; Apparatus therefor
    • D21D5/02Straining or screening the pulp
    • D21D5/06Rotary screen-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C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IN GENERAL; MILLING GRAIN
    • B02C18/00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 B02C18/06Disintegrating by knives or other cutting or tearing members which chop material into fragments with rotating knives
    • B02C18/16Details
    • B02C18/22Feed or discharge means
    • B02C2018/2208Feed or discharge means for weblik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Chutes (AREA)
  • Special Conveying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所供给的原料的定量性的原料供给装置。该原料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输送,并向处理所述原料的处理部进行供给;阻挡件,其挡住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原料中的一部分的输送;控制部,其对所述阻挡件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对向所述处理部供给的所述原料的供给量进行调节。此外,优选为,原料供给装置具备定量供给部,所述定量供给部将从所述输送部被输送来的所述原料以每次第一量的方式而间歇性地供给至所述处理部。

Description

原料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尽量不利用水的由干式实现的薄片制造装置。该薄片制造装置例如具备供给废纸等原料的原料供给部、和对通过原料供给部而被供给的原料实施解纤、堆积、成形等处理的处理部。作为该薄片制造装置,例如可以列举出专利文献1所示的这种结构的装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薄片制造装置具有两个对原料进行输送的原料供给单元。通过交替地对各个原料供给单元进行驱动,从而能够稳定地供给原料。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原料供给装置中,与设置有两个原料供给单元的情况相应地,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69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输送,并向处理所述原料的处理部进行供给;阻挡件,其挡住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原料中的一部分的输送;控制部,其对所述阻挡件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对向所述处理部供给的所述原料的供给量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原料供给装置的供给量调节部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原料供给装置的框图。
图4为从图2中箭头标记A方向观察到的图,且为用于对闸门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5为从图2中箭头标记A方向观察到的图,且为用于对闸门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6为从图2中箭头标记A方向观察到的图,且为用于对闸门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7为从图2中箭头标记A方向观察到的图,且为用于对闸门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示现有的定量供给部的收纳部内的原料的重量的曲线图。
图9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示图1所示的定量供给部的收纳部内的原料的重量的曲线图。
图10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适当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的概要侧视图。图2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原料供给装置的供给量调节部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的原料供给装置的框图。图4至图7为从图2中箭头标记A方向观察到的图,且为用于对闸门的工作状态进行说明的图。图8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表示现有的定量供给部的收纳部内的原料的重量的曲线图。图9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表示图1所示的定量供给部的收纳部内的原料的重量的曲线图。图10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此外,有时将图1、图2、图4至图7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
图1所示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为,对原料M1进行粗碎、解纤且混合有结合原材料并使它们堆积,并且通过成形部20而使该堆积物成形,从而得到成形体的装置。
此外,通过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而被制造出的成形体例如既可以呈如再生纸那样的薄片状,也可以呈块状。此外,成形体的密度也未被特别限定,既可以为如薄片那样的纤维密度较高的成形体,也可以为如海绵体那样的纤维密度较低的成形体,还可以为这些特性混合存在的成形体。
以下,将原料M1设为使用过或者无用的废纸、且将制造出的成形体设为作为再生纸的薄片S来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具备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供给量调节部10、解纤部13、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分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成形部20、切断部21、备料部22、回收部27、对它们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8。另外,这些部分中的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供给量调节部10以及控制部28构成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1。另外,原料供给部11以及粗碎部12也可以不是原料供给装置1的结构要素。此外,解纤部13~备料部22构成对原料进行处理的处理部。另外,也可以仅由解纤部13而构成处理部。
此外,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具备加湿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和加湿部236。此外,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具备鼓风机261、鼓风机262和鼓风机263。
此外,加湿部231~加湿部236以及鼓风机261~鼓风机263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且它们的工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通过一个控制部28来对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的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控制的结构。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分别具有对原料供给装置1的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和对原料供给装置1以外的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的结构。
此外,在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中,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供给量调节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割工序、混合工序、放出工序、堆积工序、薄片形成工序和切断工序按照此顺序而被执行。
以下,对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原料供给部11为,实施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M1的原料供给工序的部分。作为该原料M1,可以列举出由包含纤维素纤维的含纤维物所构成的薄片状材料。纤维素纤维只要是以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为主要成分并呈纤维状的物质即可,除了纤维素之外,也可以为包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此外,原料M1为纺布、无纺布等,其形态可以是任意的形态。此外,原料M1例如既可以为对废纸进行解纤而再生并制造出的再生纸、或合成纸的优泊纸(注册商标),也可以不是再生纸。
粗碎部12为,实施将从原料供给部11被供给的原料M1在大气中等气体中进行粗碎的粗碎工序的部分。粗碎部12具有一对粗碎刃121和斜槽122。
一对粗碎刃121通过相互在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在它们之间对原料M1进行粗碎、即进行裁切而使之成为粗碎片M2。粗碎片M2的形状和大小优选为适合于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的形状和大小,例如,优选为一边的长度为100mm以下的碎片,更加优选为70mm以下的碎片。
斜槽122为,被配置于一对粗碎刃121的下方并呈例如漏斗状的装置。由此,斜槽122能够承接通过粗碎刃121而被粗碎并落下来的粗碎片M2。
此外,在斜槽122的上方处,以与一对粗碎刃121相邻的方式而配置有加湿部231。加湿部231为对斜槽122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部件。该加湿部231由气化式的加湿器而构成,该气化式的加湿器具有包含水分的过滤器,并通过使空气从过滤器穿过从而向粗碎片M2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通过使加湿空气供给至粗碎片M2,从而能够对粗碎片M2因静电而附着在斜槽122等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斜槽122与供给量调节部10连接。通过斜槽122而聚集在一起的粗碎片M2利用供给量调节部10而定量且间歇地经由管241被供给至解纤部13。该供给量调节部10为,实施对粗碎片M2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供给量调节工序的部分。关于供给量调节部10的结构,将在后文中详细叙述。
解纤部13为,实施将粗碎片M2在气体中进行解纤、即以干式来进行解纤的解纤工序的部分。通过该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从而能够由粗碎片M2来生成解纤物M3。此处,“进行解纤”是指,将多根纤维粘结而成的粗碎片M2拆解成一根一根的纤维的情况。然后,该被拆解了的物质成为解纤物M3。解纤物M3的形状为线状或带状。另外,解纤物M3彼此也可以以相互缠绕而成为块状的状态、即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纤部13由叶轮搅拌机而构成,所述叶轮搅拌机具有进行高速旋转的旋转刃、和位于旋转刃的外周的衬套。流入解纤部13中的粗碎片M2被夹在旋转刃与衬套之间从而被解纤。
此外,解纤部13通过旋转刃的旋转从而能够产生从粗碎部12朝向筛选部14的空气的流动、即气流。由此,能够将粗碎片M2从管241抽吸到解纤部13中。此外,在解纤处理之后,能够将解纤物M3经由管242而送出至筛选部14。
在管242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1。鼓风机261为产生朝向筛选部14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由此,促进了解纤物M3向筛选部14的送出。
筛选部14为,实施根据纤维的长度的大小而对解纤物M3进行筛选的筛选工序的部分。在筛选部14中,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和与第一筛选物M4-1相比而较大的第二筛选物M4-2。第一筛选物M4-1成为适合于之后的薄片S的制造的大小。其平均长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30μm以下。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例如包含解纤不充分的物质、或被解纤了的纤维彼此过度凝集而成的物质等。
筛选部14具有滚筒部141和对滚筒部141进行收纳的罩壳142。
滚筒部14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而构成且围绕该网体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在该滚筒部141中流入有解纤物M3。并且,通过滚筒部141进行旋转,从而使小于网的网眼的解纤物M3作为第一筛选物M4-1而被筛选出,且网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的解纤物M3作为第二筛选物M4-2而被筛选出。第一筛选物M4-1从滚筒部141落下。
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向与滚筒部141连接的管243被送出。管243的和滚筒部141相反的一侧、即上游侧与管241连接。穿过了该管243的第二筛选物M4-2在管241内与粗碎片M2汇合,从而与粗碎片M2一起流入到解纤部13中。由此,第二筛选物M4-2被返回至解纤物13中,并与粗碎片M2一起被实施解纤处理。
此外,从滚筒部141落下的第一筛选物M4-1在气体中分散的同时降落,并落向位于滚筒部1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上。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为,实施由第一筛选物M4-1形成第一料片M5的第一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一料片形成部15具有网带151、三个架设辊152和抽吸部153。
网带151为无接头带,且供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堆积。该网带151被卷挂在三个架设辊152上。而且,通过架设辊152的旋转驱动,从而使网带151上的第一筛选物M4-1向下游侧被输送。
第一筛选物M4-1为网带15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第一筛选物M4-1从网带151的穿过被限制,因而能够堆积于网带151上。另外,由于第一筛选物M4-1在堆积于网带151上的同时随同网带151一起向下游侧被输送,因此作为层状的第一料片M5而被形成。
此外,在第一筛选物M4-1中,有可能混入有例如飞灰、尘土等。飞灰、尘土例如有时会因粗碎或解纤而产生。而且,这样的飞灰、尘土将被回收到后文叙述的回收部27中。
抽吸部153为,从网带151的下方抽吸空气的抽吸机构。由此,能够随同空气一起而对穿过了网带151的飞灰、尘土进行抽吸。
此外,抽吸部153经由管244而与回收部27连接。利用抽吸部153而被抽吸到的飞灰、尘土被回收至回收部27中。
在回收部27上还连接有管245。此外,在管245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2。通过该鼓风机262的工作,从而能够利用抽吸部153而产生抽吸力。由此,促进了网带151上的第一料片M5的形成。该第一料片M5为飞灰、尘土等被去除了的物质。此外,飞灰、尘土通过鼓风机262的工作而穿过管244并到达至回收部27。
罩壳142与加湿部232连接。加湿部232由气化式的加湿器而构成。由此,在罩壳14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加湿,因此,还能够对第一筛选物M4-1因静电而附着于罩壳142的内壁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筛选部14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5。加湿部235由以雾状的形式喷射水的超声波式加湿器而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一料片M5供给水分,且由此而使第一料片M5的水分量被进行了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对因静电而引起的第一料片M5向网带151的吸附进行抑制。由此,第一料片M5会在网带151因架设辊152而折回的位置上容易地从网带151上被剥离。
在加湿部235的下游侧配置有细分部16。细分部16为,实施对从网带151上被剥离出的第一料片M5进行分割的分割工序的部分。细分部16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被支承的旋转叶片161和对旋转叶片161进行收纳的罩壳162。此外,通过进行旋转的旋转叶片161,从而能够对第一料片M5进行分割。被分割后的第一料片M5成为细分体M6。另外,细分体M6在罩壳162内降落。
罩壳162与加湿部233连接。加湿部233由气化式的加湿器而构成。由此,在罩壳16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也能够对细分体M6因静电而附着于旋转叶片161或罩壳162的内壁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细分部16的下游侧配置有混合部17。混合部17为,实施对细分体M6与添加剂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的部分。该混合部17具有添加剂供给部171、管172和鼓风机173。
管172为,对细分部16的罩壳162与分散部18的罩壳182进行连接且供细分体M6与树脂P1的混合物M7穿过的流道。
在管172的中途连接有添加剂供给部171。添加剂供给部171具有对添加剂进行收纳的罩壳170、和被设置于罩壳170内的螺旋送料器174。通过螺旋送料器174的旋转,从而使罩壳170内的添加剂从罩壳170被推出并被供给至管172内。被供给至管172内的添加剂与细分体M6被混合从而成为混合物M7。
在此,作为从添加剂供给部171被供给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使纤维彼此粘结的粘合材料、用于使纤维着色的着色剂、用于对纤维的凝集进行抑制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用于增强薄片S的纸力的纸力增强剂、以及解纤物等,且可以对这些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组合而使用。以下,作为一个示例,对添加剂为作为粘合材料的树脂P1的情况进行说明。由于添加剂包含使纤维彼此粘结的粘合材料,从而能够提高薄片S的强度。
树脂P1能够使用粉体或颗粒状的物质。此外,树脂P1例如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固化性树脂等,但优选为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出AS树脂、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改性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尼龙6、尼龙4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尼龙6-12、尼龙6-66等聚酰胺、聚苯醚、聚缩醛、聚醚、聚苯醚、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芳香族聚酯等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氯乙烯类、聚亚安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丁二烯类、反式聚异戊二烯类、氟橡胶类、聚氯乙烯类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并且能够将选自上述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行组合来使用。作为热塑性树脂,优选为使用聚酯纤维或者含有聚酯纤维的树脂。
此外,在管172的中途、且在与粘合材料供给部171相比靠下游侧处设置有鼓风机173。通过鼓风机173所具有的叶片等旋转部的作用,从而促进了细分体M6和树脂P1的混合。此外,鼓风机173能够产生朝向分散部18的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能够在管172内对细分体M6和树脂P1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物M7在细分体M6和树脂P1均匀地分散的状态下被输送至分散部18。此外,混合物M7中的细分体M6在从管172内穿过的过程中被拆解,从而成为更细小的纤维状。
分散部18为,实施将混合物M7中的相互缠绕的纤维彼此拆解而放出的放出工序的部分。分散部18具有将作为解纤物的混合物M7导入及放出的滚筒181、对滚筒181进行收纳的罩壳182。
滚筒18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围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例如,在滚筒181的两端面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导入口,在各个导入口中被导入有混合物M7。并且,通过滚筒181进行旋转,从而混合物M7中的小于网的网眼的纤维等能够穿过滚筒181。此时,混合物M7被拆解并被放出。即,滚筒181的网眼作为将包含纤维的材料放出的开口而发挥功能。
此外,罩壳182与加湿部234连接。加湿部234由气化式的加湿器而构成。由此,在罩壳18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罩壳182内进行加湿,因此,也能够对混合物M7因静电而附着于罩壳182的内壁上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利用滚筒181而被放出的混合物M7在气体中分散的同时降落,且落向位于滚筒181的下方的第二料片形成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为,实施使混合物M7堆积而形成作为堆积物的第二料片M8的堆积工序的部分。第二料片形成部19具有网带191、架设辊192和抽吸部193。
网带191为网部件,在图示的结构中,其由无接头带而构成。此外,在网带191上,堆积有分散部18分散、放出的混合物M7。该网带191被卷挂在四个架设辊192上。并且,通过架设辊192的旋转驱动,从而使网带191上的混合物M7向下游侧被输送。
此外,网带191上的大部分的混合物M7为网带19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混合物M7穿过网带191的情况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堆积于网带191上。此外,由于混合物M7在堆积于网带191上的同时随同网带191一起被输送向下游侧,因此作为层状的第二料片M8而被形成。
抽吸部193为从网带191的下方抽吸空气的抽吸机构。由此,能够将混合物M7抽吸到网带191上,因此,促进了混合物M7向网带191上的堆积。
在抽吸部193上连接有管246。此外,在管246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3。通过该鼓风机263的工作,从而能够利用抽吸部193来产生抽吸力。
在分散部18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6。加湿部236由与加湿部235同样的超声波式加湿器而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二料片M8供给水分,且由此而使第二料片M8的水分量被进行了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对因静电而引起的第二料片M8向网带191的吸附进行抑制。由此,第二料片M8会在网带191因架设辊192而折回的位置上容易地从网带191上被剥离。
另外,被添加至加湿部231~加湿部236中的总计水分量优选为,例如相对于加湿前的材料100质量份而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在第二料片形成部19的下游侧配置有成形部20。成形部20为,实施由第二料片M8而形成薄片S的薄片形成工序的部分。该成形部20具有加压部201和加热部202。
加压部201具有一对压延辊203,并且能够在压延辊203之间对第二料片M8在不进行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压。由此,提高了第二料片M8的密度。另外,作为进行加热时的加热的程度,例如优选为不使树脂P1熔融的程度。而且,该第二料片M8朝向加热部202而被输送。另外,一对压延辊203中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工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且另一方为从动辊。
加热部202具有一对加热辊204,并且能够在加热辊204之间对第二料片M8在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通过该加热加压,从而在第二料片M8内使树脂P1熔融,进而使纤维彼此经由该熔融了的树脂P1而粘结。由此,形成了薄片S。而且,该薄片S朝向切断部21而被输送。并且,一对加热辊204中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工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且另一方为从动辊。
在成形部20的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21。切断部21为实施切断薄片S的切断工序的部分。该切断部21具有第一剪切器211和第二剪切器212。
第一剪切器211为,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特别是正交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构件。
第二剪切器212为,在第一剪切器211的下游侧沿着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构件。该切断为将薄片S的两侧端部、即+y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的端部的无用的部分去除从而使薄片S的宽度整齐的处理,被切断去除掉的部分被称为所谓的“边角料”。
通过这样的第一剪切器211和第二剪切器212的切断,从而获得了所期望的形状、大小的薄片S。然后,该薄片S进一步向下游侧被输送,从而被储存在备料部22中。
另外,作为成形部20,并未被限定于以上述方式而成形为薄片S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为成形为块状、球状等成形体的结构。
这样的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个部分与控制部28电连接。而且,这些各个部分的工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
控制部28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281和存储部282。CPU281能够执行被存储于存储部282中的各种程序,例如能够实施各种判断及各种命令等。
在存储部282中,例如存储有对薄片S进行制造的程序等各种程序、各种校准线、表格等。
此外,该控制部28既可以被内置于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中,也可以被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此外,外部设备例如存在经由缆线等而与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情况、与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经由例如互联网等那样的网络而与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连接的情况等。
此外,CPU281和存储部282例如既可以被一体化从而作为一个单元来构成,也可以使CPU281被内置于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中且使存储部282被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还可以使存储部282被内置于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00中且使CPU281被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中。
接下来,对供给量调节部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供给量调节部10具有输送部3、阻挡件4和定量供给部5。另外,在下文中,有时将通过阻挡件4而使粗碎片M2的输送量变小的状态简称为“阻挡件正在工作的状态”。
输送部3对作为包含纤维的原料的粗碎片M2进行输送,并向作为处理粗碎片M2的处理部的解纤部13进行供给。输送部3具有输送路线31、和对输送路线31施加振动的振动施加部32。
输送路线31为,具有底板部311和从底板部311起而竖立设置的一对侧壁部312的、呈托盘状的构件。底板部311呈长条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长方形的板状体而构成。能够使粗碎片M2堆积在该底板部311上。底板部311的长度方向为输送粗碎片M2的输送方向。
侧壁部312为,从底板部311的长边的边缘部起而竖立设置的板状体。由此,能够防止堆积在底板部311上的粗碎片M2的溢出,因此,能够稳定地输送该粗碎片M2。此外,由底板部311和一对侧壁部312所包围的部分成为输送粗碎片M2的输送通道30。
振动施加部32为,与输送路线31连接并对输送路线31施加振动的部分。通过输送路线31进行振动,从而能够稳定地输送底板部311上的粗碎片M2。由此,例如与进行带输送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输送部3的结构。
作为振动施加部32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为通过使电流流经在磁场中横穿的导线而产生振动并利用该激振力而使振子进行振动的结构、或者利用线圈并通过使电流流经线圈从而利用由电磁铁产生的激振力来进行振动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振动施加部32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通过控制部28而对工作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28通过对振动施加部32的通电条件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振动施加部32所施加的振动的程度进行调节。由此,能够对粗碎片M2的输送速度、输送量进行调节。
这样,虽然输送部3为通过振动施加部32而对粗碎片M2进行振动输送的构件,但在本发明中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为对粗碎片M2进行带输送的构件,也可以为使粗碎片M2在倾斜面上滑动的构件,还可以为对粗碎片M2进行气流输送的构件。
如图2、图4至图7所示,阻挡件4具有第一遮蔽板41、第二遮蔽板42、使第一遮蔽板41上下运动的第一升降机构43、以及使第二遮蔽板42上下运动的第二升降机构44。
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以其厚度方向沿着粗碎片M2的输送方向的朝向而被设置于底板部311的上方。此外,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沿着与粗碎片M2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朝向、例如正交的朝向而被并排配置。此外,在从粗碎片M2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进行观察时,第一遮蔽板41位于左侧,第二遮蔽板42位于右侧。
此外,第一遮蔽板41的俯视观察时的大小与第二遮蔽板42的俯视观察时的大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蔽板41的俯视观察时的大小与第二遮蔽板42的俯视观察时的大小相比而较小。
第一升降机构43为对第一遮蔽板41进行升降的机构,第二升降机构44为对第二遮蔽板42进行升降的结构。因此,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升降机构43可以取得使第一遮蔽板41下降而堵塞输送通道30的一部分从而挡住粗碎片M2的状态、和如图4以及图6所示的那样使第一遮蔽板41上升而不挡住粗碎片M2的状态。此外,第二升降机构44可以取得如图6以及图7所示的那样使第二遮蔽板42下降而堵塞输送通道30的一部分从而挡住粗碎片M2的状态、和如图4以及图5所示的那样使第二遮蔽板42上升而不挡住粗碎片M2的状态。
第一升降机构43以及第二升降机构44例如由通过通电而进行工作的电机构成。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升降机构43以及第二升降机构44分别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通过控制部28而相互独立地被控制。关于该控制模式,将在后文中详细叙述。
如图2所示,定量供给部5具有将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并从输送路线31落下的粗碎片M2供给至解纤部13的功能。
定量供给部5具有对粗碎片M2进行收纳的收纳部51、和被收纳于收纳部51中并对粗碎片M2的量进行检测的检测部52。作为检测部52,例如能够使用将粗碎片M2的重量转换为电信号的、一般被称为“负载传感器”的载荷转换器。检测部52被配置于收纳部51的内侧。由此,能够在不受到收纳部51的重量的影响的条件下准确地对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总重量、即粗碎片M2的重量进行计量。
此外,如图3所示,检测部52与控制部28电连接,从而表示粗碎片M2的重量的电信号会被发送至控制部28。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粗碎片M2的量的检测部的一个示例而对检测重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对体积进行检测的光学传感器或静电电容传感器等。
收纳部51由可分割的两个分割半体511构成,并且在这两个分割半体511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被形成为箱形。而且,收纳部51在呈箱形的状态下于其上部处具有导入粗碎片M2的导入口512。
此外,收纳部51具有通过使分割半体511彼此接近或远离从而能够进行开闭的底部513。在图示的结构中,分割半体511成为通过经由转动支承部514进行转动从而进行开闭的结构。而且,收纳部51为,在底部513处于关闭状态时对粗碎片M2进行收纳、并且虽未图示但当底部513处于打开状态时将粗碎片M2排出的部分。从收纳部51被排出的粗碎片M2能够流入至图1所示的管241中并向下游侧流下。此后,如前文所述,粗碎片M2作为薄片S的原料而被供应。
此外,转动支承部514与电机515连接,并通过电机515的旋转力而使分割半体511彼此进行开闭。电机515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工作。
在这样的原料供给装置1中,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的粗碎片M2被贮留于收纳部51内,并且如果该贮留量达到作为被预先设定的第一量即第三阈值W3,则将底部513设为打开状态,从而将粗碎片M2向解纤部13进行供给。然后,再次将分割半体511设为关闭状态以对粗碎片M2进行贮留。通过反复实施这样的动作,从而能够将粗碎片M2定量性且间歇性地供给至解纤部13。
这样,原料供给装置1具备定量供给部5,所述定量供给部5将从输送部3被输送来的原料即粗碎片M2以每次作为第一量的第三阈值W3的方式而间歇性地供给至作为处理部的解纤部13。由此,能够提高薄片S的密度等的均匀性。
此外,定量供给部5具有收纳部51和检测部52,所述收纳部51为承接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来的原料即粗碎片M2的承接部,所述检测部52对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进行检测。由此,能够确保更加优异的定量性。
在此,有时由于所输送的粗碎片M2的量、或粗碎片M2的材质、粗碎片M2的大小等各个条件而使粗碎片M2形成团块。在该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如下的不良现象。图8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表示现有的原料供给装置中的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重量的曲线图。在时间T0时,粗碎片M2尚未被收纳。此后,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使得粗碎片M2的重量增加。然后,例如在时间TA时,接近了作为第一量的第三阈值W3。第三阈值W3为定量供给的目标量。
此时,由于粗碎片M2的团块进入收纳部51内,因此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重量会急剧增加,从而大幅地超过了第三阈值W3。在该情况下,与第三阈值W3相比而较多的量的粗碎片M2会被供给至解纤部13。其结果为,定量性遭到破坏。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简单的装置结构来防止这样的不良现象。以下,对该情况进行说明。
在原料供给装置1中,控制部28对阻挡件4进行控制,以成为如下的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以及第四状态。
首先,在粗碎片M2未被收纳于收纳部51中的状态下,设为第一状态。如图4所示,第一状态为,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处于上升了的位置、即未堵塞输送通道30的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下,粗碎片M2的输送量在第一状态至第四状态中为最大。
在第一状态下,当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增加并如图9所示而超过第一阈值W1时,设为第二状态。如图5所示,第二状态为,第一遮蔽板41处于下降了的位置且第二遮蔽板42处于上升了的位置、即仅第一遮蔽板41堵塞输送通道30的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下,粗碎片M2的输送量仅次于第一状态而较多。
在第二状态下,当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增加并如图9所示而超过第二阈值W2时,设为第三状态。如图6所示,第三状态为,第二遮蔽板42处于下降了的位置且第一遮蔽板41处于上升了的位置、即仅第二遮蔽板42堵塞输送通道30的状态。在该第三状态下,粗碎片M2的输送量少于第二状态。
在第三状态下,当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增加并如图9所示而达到第三阈值W3时,设为第四状态。如图7所示,第四状态为,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均处于下降了的位置从而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堵塞了输送通道30的状态。该状态为,使从输送通道30向收纳部51供给粗碎片M2的工作停止了的状态。而且,在该第四状态下,通过使电机515工作而将收纳部51的底部513设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将预定量供给至解纤部13。此后,再次使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上升,并转变为上述的第一状态,且重新开始输送路线31上的粗碎片M2的供给。
这样,在原料供给装置1中,随着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增加,通过阻挡件4的工作而使由输送部3输送的粗碎片M2的输送量、即向定量供给部5的供给量减少。换言之,当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接近于作为第三阈值W3的预定量时,会使由输送部3输送的粗碎片M2的输送量、即向定量供给部5的供给量减少。由此,即使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在接近于第三阈值W3的状态下随同粗碎片M2的团块一起被供给至收纳部51,也能够防止或抑制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大幅地超过第三阈值W3的情况。因此,能够确保定量性。此外,虽然一直以来采用了为了对粗碎片M2向收纳部51的供给量进行调节而具有两条输送通道的结构,但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在利用一条输送通道30来进行输送的同时实施调节,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根据以上内容,能够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同时确保定量性。
另外,也可以通过结合如上所述的各个状态下的阻挡件4的工作而使振动施加部32的工作条件变更,从而实施粗碎片M2的输送量的控制。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定量性。对各个状态下的由振动施加部32施加给输送路线31的优选的振动强度的大小的一个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第一状态下,由于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相对于作为预定量的第三阈值W3而足够小,因此优选为,大量的粗碎片M2被高速地供给至收纳部51。因此,优选为,由振动施加部32施加的振动强度在可设定的范围内被设定得较大。由此,具有优异的粗碎片M2的供给效率。
在第二状态下,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超过第一阈值W1,从而优选为,使粗碎片M2的供给量逐渐朝向作为预定量的W3而下降。因此,优选为,由振动施加部32施加的振动强度与第一状态下的振动强度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小。此外,也可以设定为,随着朝向后文所述的第三状态而使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接近于第二阈值W2,从而振动强度逐渐变小。
在第三状态下,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变得接近于作为预定量的第三阈值W3。因此,优选为,由振动施加部32施加的振动强度与第二状态下的振动强度相比而被设定得较小。由此,能够每次少量地输送粗碎片M2,并能够确保被储存在定量供给部5中的粗碎片M2的定量性。
在第四状态下,虽然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均处于下降,但优选为,即使在该状态下也通过振动施加部32而对输送路线31施加振动,并实施粗碎片M2的输送。由此,输送路线31上的粗碎片M2将被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挡住,从而储存在输送路线31的下游侧。因此,在定量供给部5将预定量的粗碎片M2供给至解纤部13之后,在使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上升并再次转变为第一状态时,被储存在输送路线31的下游侧处的粗碎片M2将会一下子向收纳部51落下。由此,提高了转变为第一状态后的粗碎片M2的供给速度。此外,优选为,在第四状态下通过振动施加部32而被施加的振动强度与第三状态下的振动强度相比被设定得较大。由此,能够增多储存在输送路线31上的粗碎片M2的量,以使得上述的效果变得显著。
以上,如所说明的那样,具备输送部3、阻挡件4和控制部28,所述输送部3对作为包含纤维的原料的粗碎片M2进行输送,并向作为处理粗碎片M2的处理部的解纤部13进行供给,所述阻挡件4挡住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的粗碎片M2中的一部分的输送,所述控制部28对阻挡件4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对向解纤部13供给的原料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同时确保定量性。
另外,虽然在上述内容中对切换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以及第四状态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中的一方。即,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省略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中的一方的遮蔽板并利用其中另一方的遮蔽板来挡住输送通道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结构。此外,也可以省略第一状态以及第四状态,例如也可以在第四状态之后转变为第二状态,并实施原料M2的供给。
此外,当在第一状态下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达到小于第一量即第三阈值W3的第二量即第一阈值W1或第二阈值W2时,控制部28使阻挡件4进行工作。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确保定量性。
此外,在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达到第一量即第三阈值W3的情况下,控制部28通过阻挡件4而停止作为原料的粗碎片M2向定量供给部5的收纳部51的供给。由此,能够防止或抑制供给了第三阈值W3以上的量的情况。
此外,阻挡件4具有将输送部3中的粗碎片M2的输送通道30的至少一部分截断的作为闸门部件的第一遮蔽板41以及第二遮蔽板42。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减少粗碎片M2的供给量。
此外,控制部28基于检测部52的检测结果而对阻挡件4的工作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在准确地掌握粗碎片M2的量的基础上实施上述那样的输送量的调节。
此外,原料为将纸粗碎而成的粗碎片M2,处理部具有对粗碎片M2进行解纤的解纤部13。由此,例如能够使废纸再生,或者使由纸而得到的原料成形为其他的成形体。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为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以下,虽然参照该图而对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对于同样的事项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原料供给装置1的阻挡件4具有气流形成部45。气流形成部45具有多个喷出空气的未图示的喷嘴,且各个喷嘴在与粗碎片M2的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被并排配置。此外,气流形成部45位于输送部3的铅直上方,且从粗碎片M2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而吹送空气。气流形成部45朝向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的粗碎片M2吹送空气以形成空气流,从而作为挡住粗碎片M2的空气帘而发挥功能。这样的气流形成部45与图2所示的控制部28电连接,从而使得其工作被控制。
这样,阻挡件4具有在输送部3中的作为原料的粗碎片M2的输送通道30中形成空气流的气流形成部45。由此,根据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叙述的内容相同的原理,能够在不设置两个输送部的条件下对粗碎片M2的输送量进行调节。因此,能够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的同时确保定量性。而且,通过对所喷出的空气的量以及朝向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进一步实施细微的调节。
另外,通过对利用各个喷嘴中的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叙述的第一遮蔽板41相对应的位置的喷嘴组和与第二遮蔽板42相对应的位置的喷嘴组来喷出空气的定时进行切换,从而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而且,这样的气流形成部45能够通过喷出空气而将粗碎片M2推回上游侧。因此,当使气流形成部45进行工作时,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叙述的从第四状态设为第一状态时,被推回的粗碎片M2将会一下子向收纳部51落下。因此,在第一状态下,能够缩短到收纳部51内的粗碎片M2的量达到第一阈值W1为止的时间。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生产率。
以上,虽然关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原料供给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此,构成原料供给装置的各个部分能够置换为可以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即,在不另行设置前述的第一遮蔽板41或第二遮蔽板42、气流形成部45等的条件下,通过利用控制部28而使侧壁部312变形以缩窄输送路线31的宽度,从而对粗碎片M2的输送量进行控制。在该情况下,侧壁部312实质上起到了阻挡件4的作用。此外,也可以附加任意的结构物。
符号说明
1…原料供给装置;3…输送部;4…阻挡件;5…定量供给部;10…供给量调节部;11…原料供给部;12…粗碎部;13…解纤部;14…筛选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6…细分部;17…混合部;18…分散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20…成形部;21…切断部;22…备料部;27…回收部;28…控制部;30…输送通道;31…输送路线;32…振动施加部;41…第一遮蔽板;42…第二遮蔽板;43…第一升降机构;44…第二升降机构;45…气流形成部;51…收纳部;52…检测部;100…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121…粗碎刃;122…斜槽;141…滚筒部;142…罩壳;151…网带;152…架设辊;153…抽吸部;161…旋转叶片;162…罩壳;170…罩壳;171…添加剂供给部;172…管;173…鼓风机;174…螺旋送料器;181…滚筒;182…罩壳;191…网带;192…架设辊;193…抽吸部;201…加压部;202…加热部;203…压延辊;204…加热辊;211…第一剪切器;212…第二剪切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加湿部;236…加湿部;241…管;242…管;243…管;244…管;245…管;246…管;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鼓风机;281…CPU;282…存储部;311…底板部;312…侧壁部;511…分割半体;512…导入口;513…底部;514…转动支承部;515…电机;M1…原料;M2…粗碎片;M3…解纤物;M4-1…第一筛选物;M4-2…第二筛选物;M5…第一料片;M6…细分体;M7…混合物;M8…第二料片;P1…树脂;S…薄片;W1…第一阈值;W2…第二阈值;W3…第三阈值。

Claims (9)

1.一种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部,其对包含纤维的原料进行输送,并向处理所述原料的处理部进行供给;
阻挡件,其挡住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原料中的一部分的输送;
控制部,其对所述阻挡件的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对向所述处理部供给的所述原料的供给量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定量供给部,所述定量供给部将从所述输送部被输送来的所述原料以每次第一量的方式而间歇性地供给至所述处理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量供给部具有:
承接部,其对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原料进行承接;
检测部,其对所述承接部内的所述原料的量进行检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阻挡件的工作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第一状态下,在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小于所述第一量的第二量时使所述阻挡件工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达到所述第一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阻挡件而停止所述原料向所述定量供给部的供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具有闸门部件,所述闸门部件将所述输送部中的所述原料的输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截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件具有气流形成部,所述气流形成部在所述输送部中的所述原料的输送通道上形成空气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为将纸粗碎而成的粗碎片,
所述处理部具有解纤部,所述解纤部对所述粗碎片进行解纤。
CN202110849434.9A 2020-07-30 2021-07-27 原料供给装置 Pending CN1140593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9623 2020-07-30
JP2020129623A JP2022026249A (ja) 2020-07-30 2020-07-30 原料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376A true CN114059376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004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9434.9A Pending CN114059376A (zh) 2020-07-30 2021-07-27 原料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34030A1 (zh)
JP (1) JP2022026249A (zh)
CN (1) CN11405937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6299A (en) * 1964-11-17 1968-03-13 Avery Ltd W & T Improvements in material feeding apparatus
JPH03195619A (ja) * 1989-12-26 1991-08-27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粉粒体供給用振動フィーダ
CN1378641A (zh) * 1999-10-13 2002-11-06 雷科特公司 用于产品输送装置的阻挡闸门
JP2003155501A (ja) * 2001-11-16 2003-05-30 Dowa Mining Co Ltd 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04189408A (ja) * 2002-12-11 2004-07-08 Sumitomo Chem Co Ltd 粘着性固体の運送設備
JP2004331386A (ja) * 2003-05-12 2004-11-25 Tsurumi Soda Co Ltd 定量供給機
CN110205852A (zh) * 2018-02-28 2019-09-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原料供给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2635B (zh) * 2016-02-02 2021-01-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输送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6299A (en) * 1964-11-17 1968-03-13 Avery Ltd W & T Improvements in material feeding apparatus
JPH03195619A (ja) * 1989-12-26 1991-08-27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粉粒体供給用振動フィーダ
CN1378641A (zh) * 1999-10-13 2002-11-06 雷科特公司 用于产品输送装置的阻挡闸门
JP2003155501A (ja) * 2001-11-16 2003-05-30 Dowa Mining Co Ltd 希土類磁石の製造方法
JP2004189408A (ja) * 2002-12-11 2004-07-08 Sumitomo Chem Co Ltd 粘着性固体の運送設備
JP2004331386A (ja) * 2003-05-12 2004-11-25 Tsurumi Soda Co Ltd 定量供給機
CN110205852A (zh) * 2018-02-28 2019-09-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原料供给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34030A1 (en) 2022-02-03
JP2022026249A (ja)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0453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2020109226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616587A (zh)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2020121279A (ja) 分離装置
CN109571687B (zh) 薄片制造装置
US11293139B2 (en) Web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7447410B2 (ja) 小片供給装置および繊維体成形装置
JP7172518B2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687124B2 (ja) ウェブ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9996995B (zh) 气化式加湿单元、气化式加湿单元的控制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6544478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4059376A (zh) 原料供给装置
US11834782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11501141B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体堆积装置
CN114102791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推断方法
JP2021050450A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
WO2018100979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16160561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JP2021030351A (ja) スリット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3246255B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US11332331B2 (en) Material supply device and fiber body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13246254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JP2021123066A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JP6634793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728770B2 (ja) 古紙処理装置、古紙処理方法、シート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