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6587A -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6587A
CN110616587A CN201910510567.6A CN201910510567A CN110616587A CN 110616587 A CN110616587 A CN 110616587A CN 201910510567 A CN201910510567 A CN 201910510567A CN 110616587 A CN110616587 A CN 110616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ection
unit
fixing portion
we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05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部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16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6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aratus for arranging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4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from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3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fluid current, e.g. air-lay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6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pulp shee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8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1/00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1/00Pulp or paper, comprising cellulose or lignocellulose fibres of natural origin only
    • D21H11/14Secondary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选择设置位置,能够制造出所希望的尺寸的薄片的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本发明的料片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被解纤的解纤物在内的解纤材料分散在气体中;堆积部,其对通过所述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所述解纤材料进行堆积;罩壳部,其包围所述分散部与所述堆积部之间的空间;抽吸部,其相对于所述网带而被设置在与所述分散部相反一侧处;固定部,其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分散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堆积部、所述罩壳部以及所述抽吸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Description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削减工作场所中的纸张的使用量,而且还要求工作场所中的纸张的再生、或另外还要求对于纸张实施能够进行再利用的“重复使用应对型”的印刷。作为对使用完的废纸进行再生的装置,已知有一种对废纸进行解纤从而生成解纤物,并由该解纤物制造出新的纸张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为,例如,具备对解纤物进行输送的输送部、向输送部上供给解纤物的供给部、和对被供给的解纤物进行加压的加压部,并且将这些部件收纳在一个筐体内的装置。这种装置是制造出输送部、供给部、加压部等的各部,并将这些部件组装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来的。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在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设置在例如比较狭窄的屋内的情况下,根据搬入口的大小,搬入较为困难。此外,当将装置分解为部件并在输送目的地处再次进行组装时,则有可能在这些组装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从而导致性能或者品质上产生误差。
在先技術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2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且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
本发明的料片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被解纤的解纤物在内的解纤材料分散在气体中;
堆积部,其对通过所述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所述解纤材料进行堆积;
罩壳部,其包围所述分散部与所述堆积部之间的空间;
抽吸部,其相对于所述堆积部而被设置在与所述分散部相反一侧处;
固定部,其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分散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所述堆积部、所述罩壳部以及所述抽吸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被解纤的解纤物在内的解纤材料分散在气体中;
堆积部,其对通过所述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所述解纤材料进行堆积;
抽吸部,其相对于所述堆积部而被设置在与所述分散部的相反一侧处;
加压辊,其对被堆积在所述堆积部上的堆积物进行加压;
固定部,其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分散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所述堆积部、所述抽吸部以及所述加压辊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图(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固定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所添加的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图(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的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具备的固定部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5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6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7为组装图3所示的固定部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会将图1的上侧称为“上”或者“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者“下方”,将左侧称为“左”或者“上游侧”、将右侧称为“右”或者“下游侧”。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以及z轴。此外,包含x轴和y轴的xy平面成为水平,z轴成为铅直。此外,将各个方向的箭头标记所指向的方向称为“正(+)”,将其相反方向称为“负(-)”。
以下,对于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解纤部13、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拆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输送部29(第二料片输送部)、薄片成形部20、切断部30、贮存部40、回收部27、和对这些构件进行固定的固定部2。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通过与薄片成形部20相比靠上游侧(原料供给部11侧)的部位而构成料片形成装置1。也就是说,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料片形成装置1和薄片成形部20。
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加湿部331、加湿部332、加湿部333、加湿部335和加湿部336。除此之外,薄片制造装置100还具备鼓风机261、鼓风机262和鼓风机263。
此外,如图2所示那样,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部(例如,拆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抽吸部193等)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且,这些各部的动作由控制部28控制。控制部28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81和存储部282。CPU281例如能够实施各种判断或者各种命令等。存储部282存储有例如直至制造出薄片S为止的程序等的各种程序。此外,该控制部28既可以被内置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也可以被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此外,外部设备存在如下情况,例如,经由电缆等而与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通信的情况、实施无线通信的情况、经由网络(例如因特网)而与薄片制造装置100连接的情况等。此外,CPU281和存储部282例如既可以实施一体化从而被构成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将CPU281内置于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并将存储部282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还可以将存储部282内置于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并将CPU281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
此外,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断工序、混合工序、拆解工序、第二料片形成工序、薄片形成工序和切断工序按照该顺序而被执行。
以下,对于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原料供给部11为,实施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M1的原料供给工序的部分。作为该原料M1,是包含纤维(纤维素纤维)的薄片状材料。另外,所谓纤维素纤维只需为以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为主成分且呈纤维状的物质即可,也可以为除了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之外,还包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此外,原料M1为织布、无纺布等其形态不受限制。此外,原料M1还可以为,例如对废纸进行解纤从而被制造出来的(被再生出来的)再生纸、或合成纸的YUPO纸(注册商标)。
粗碎部12为,实施将从原料供给部11被供给的原料M1在大气中(空气中)等的气体中进行粗碎的粗碎工序的部分。粗碎部12具有一对粗碎刃121和滑槽122。
通过使一对粗碎刃121在彼此相反方向上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在这些刀刃之间对原料M1进行粗碎,即,能够进行裁断而使之成为粗碎片M2。粗碎片M2的形状或者大小优选为,适合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例如,优选为,一边的长度在100mm以下的小片,更优选为,10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小片。
滑槽122被配置在一对粗碎刃121的下方处,例如构成呈漏斗状的部件。由此,滑槽122能够承接通过粗碎刃121而被粗碎并落下来的粗碎片M2。
此外,在滑槽122的上方处,以与一对粗碎刃121相邻的方式而配置有加湿部331。加湿部331为,对滑槽122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部件。该加湿部331由具有包含水分的未图示的过滤器并通过使空气穿过过滤器而向粗碎片M2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的气化式(或者暖风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通过向粗碎片M2供给加湿空气,从而能够抑制粗碎片M2因静电而附着在滑槽122等上的情况。
滑槽122经由管241而与解纤部13连接。滑槽122中所收集的粗碎片M2穿过管241而被输送至解纤部13中。
解纤部13为,实施将粗碎片M2在气体中、即以干式方式进行解纤的解纤工序的部分。通过在该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从而能够由粗碎片M2生成解纤物M3。在此,所谓“进行解纤”是指,将多个纤维粘合而成的粗碎片M2拆解成一根一根的纤维的过程。并且,该被拆解的物质成为解纤物M3。解纤物M3的形状为线状或者带状。此外,解纤物M3彼此还可以以成为缠绕在一起的块状的状态、即以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纤部13例如由具有进行高速旋转的转子、和位于转子的外周的衬套的叶轮磨机构成。流入到解纤部13中的粗碎片M2被夹持在转子与衬套之间,从而被解纤。
此外,解纤部13通过转子的旋转,从而能够产生从粗碎部12朝向筛选部14的空气的流动(气流)。由此,能够将粗碎片M2从管241向解纤部13进行抽吸。此外,在解纤处理后,能够将解纤物M3经由管242而输送至筛选部14。
在管242的中途处设置有鼓风机261。鼓风机261为,产生朝向筛选部14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由此,促进了向筛选部14的解纤物M3的输送。
筛选部14为,实施根据纤维的长度的大小而对解纤物M3进行筛选的筛选工序的部分。在筛选部14中,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和与第一筛选物M4-1相比较大的第二筛选物M4-2。第一筛选物M4-1成为适合此后的薄片S的制造的大小。其平均长度优选为,100μm以上且10mm以下。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例如包含有解纤不充分的物质、或者被解纤的纤维彼此过度凝集而成的物质等。
筛选部14具有滚筒部141、和对滚筒部14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142。
滚筒部14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且围绕其中心轴而进行旋转的筛子。向该滚筒部141中流入有解纤物M3。然后,通过使滚筒部141进行旋转,从而使与网的网眼相比较小的解纤物M3被筛选作为第一筛选物M4-1,并且使网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的解纤物M3被筛选作为第二筛选物M4-2。
第一筛选物M4-1从滚筒部141落下来。
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被输送至与滚筒部141连接的管243中。管243的、与滚筒部141的相反侧即下游侧与管241连接。穿过了该管243的第二筛选物M4-2在管241内和粗碎片M2合流,并且和粗碎片M2一起流入解纤部13中。由此,第二筛选物M4-2被返回到解纤部13中,并和粗碎片M2一起被解纤处理。
此外,来自滚筒部141的第一筛选物M4-1在分散于空气中的同时落下来,并且朝向位于滚筒部141的下方处的第一料片形成部(分离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为,实施由第一筛选物M4-1形成第一料片M5的第一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一料片形成部15具有网带(分离带)151、三个张紧辊152和抽吸部153。
网带151为无接头带,其上堆积有第一筛选物M4-1。该网带151被卷挂在三个张紧辊152上。并且,通过张紧辊152的旋转驱动,从而将网带151上的第一筛选物M4-1输送至下游侧处。
第一筛选物M4-1成为网带15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第一筛选物M4-1的网带151的通过情况受到限制,因此,能够堆积在网带151上。此外,由于第一筛选物M4-1在堆积于网带151上的同时,连同网带15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被形成作为层状的第一料片M5。
此外,在第一筛选物M4-1上,有可能会混有例如灰尘或者尘埃等。灰尘或者尘埃有时是因例如粗碎或者解纤而产生的。并且,这种灰尘或者尘埃被回收到下文所述的回收部27中。
抽吸部153能够从网带151的下方抽吸空气。由此,能够将通过了网带151的灰尘或者尘埃连同空气一起进行抽吸。
此外,抽吸部153经由管244而与回收部27连接。在抽吸部153中被抽吸的灰尘或者尘埃被回收至回收部27中。
在回收部27上进一步连接有管245。此外,在管245的中途处设置有鼓风机262。通过该鼓风机262的动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53中产生抽吸力。由此,能够促进网带151上的第一料片M5的形成。该第一料片M5成为灰尘或者尘埃等被去除后的物质。此外,灰尘或者尘埃通过鼓风机262的动作,从而通过管244而到达至回收部27中。
罩壳部142和加湿部332相连接。加湿部332由与加湿部331相同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罩壳部14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加湿,因此,还能够抑制第一筛选物M4-1因静电而附着在罩壳部14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筛选部14的下游侧处配置有加湿部335。加湿部335由对水进行喷雾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一料片M5供给水分,因此,能够对第一料片M5的水分量进行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引起的第一料片M5的向网带151的吸附。由此,第一料片M5可在网带151于张紧辊152上被折返的位置处,很容易地从网带151上被剥离。
在加湿部335的下游侧处配置有细分部16。细分部16为,实施对从网带151被剥离的第一料片M5进行分断的分断工序的部分。细分部16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螺旋桨161、和对螺旋桨16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162。并且,通过旋转的螺旋桨161,从而能够对第一料片M5进行分断。被分断的第一料片M5成为细分体M6。此外,细分体M6在罩壳部162内进行下降。
罩壳部162和加湿部333相连接。加湿部333由和加湿部331相同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罩壳部16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也能够抑制细分体M6因静电而附着在螺旋桨161或者罩壳部16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细分部16的下游侧处配置有混合部17。混合部17为,实施对细分体M6和树脂P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的部分。该混合部17具有树脂供给部171、管(流道)172和鼓风机173。
管172为,将细分部16和拆解部18连接在一起,从而使细分体M6和树脂P的混合物M7通过的流道。
在管172的中途处连接有树脂供给部171。树脂供给部171具有螺旋送料器174。通过使该螺旋送料器174进行旋转驱动,从而能够将树脂P作为粉体或者粒子而向管172进行供给。被供给至管172中的树脂P和细分体M6进行混合,从而成为混合物M7。
另外,虽然树脂P为在后序的工序中使纤维彼此粘合在一起的物质,能够使用例如热塑性树脂、固化性树脂等,但是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AS树脂、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的聚烯、改性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尼龙6、尼龙4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尼龙6-12、尼龙6-66等的聚酰胺(尼龙)、苯甲醚、聚缩醛、聚醚、聚苯醚、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热可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芳香族聚酯等的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氯乙烯类、聚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丁二烯类、反式聚异戊二烯类、氟橡胶类、氯化聚乙烯类等的各种热可塑弹性体等,并且能够将选自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使用。优选为,作为热可塑性树脂,使用聚酯或者包含聚酯的材料。
另外,作为从树脂供给部171被供给的物质,除了树脂P之外,例如,也可以包含有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对纤维的凝集或者树脂P的凝集进行抑制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用于增强薄片S的纸力的纸力增强剂等。或者,也可以从树脂供给部171供给预先使这些材料包含在树脂P中的物质。
此外,在管172的中途处,在与树脂供给部171相比靠下游侧设置有鼓风机173。通过鼓风机173所具有的叶片等的旋转部的作用,从而将细分体M6和树脂P混合在一起。此外,鼓风机173能够产生朝向拆解部18的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能够在管172内对细分体M6和树脂P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物M7能够使细分体M6和树脂P以均匀地分散了的状态流入到拆解部18中。此外,混合物M7中的细分体M6在通过管172内的过程中被拆解,从而成为更细的纤维状。
拆解部18为,实施对混合物M7中的、互相缠绕在一起的纤维彼此进行拆解的拆解工序的部分。拆解部18具有滚筒部181、和对滚筒部181进行收纳的罩壳部182。
滚筒部18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且围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混合物M7流入到该滚筒部181中。并且,通过使滚筒部181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混合物M7中的、与网的网眼相比较小的纤维等穿过滚筒部181。其结果为,滚筒部181内的混合物M7分散在气体中。
并且,被分散的混合物M7落下来,经由罩壳部182而朝向位于滚筒部181的下方的第二料片形成部19。这种滚筒部181作为使混合物M7分散在气体中的分散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虽然作为分散部的一个示例而对滚筒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中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为具有喷涂式的部件、或者开闭挡板的结构。
罩壳部182由包围滚筒部181与网带191之间的空间的筐体构成,并且具有向-z侧开放的开口部182A。该开口部182A作为将混合物M7放出的放出口而发挥功能。通过准确地实施网带191与开口部182A之间的定位,尤其是准确地实施y轴方向的定位,从而能够使第二料片M8堆积在网带191的所希望的位置上。
第二料片形成部19为,实施由混合物M7形成第二料片M8的第二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二料片形成部19具有网带(分离带)191、张紧辊192和抽吸部193。
网带191为无接头带,并且其上堆积有混合物M7。该网带191被卷挂在四个张紧辊192上。并且,通过张紧辊192的旋转驱动,从而将网带191上的混合物M7输送至下游侧处。
此外,网带191上的大部分的混合物M7为,网带19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限制了混合物M7穿过网带191的情况,因此,能够使其堆积在网带191上。此外,由于混合物M7在堆积于网带191上的同时,连同网带19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能够被形成为层状的第二料片M8。
此外,张紧辊192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例如也能够将张紧辊192的旋转速度设定为例如多个等级。
抽吸部193能够从网带191的下方抽吸空气。由此,能够将混合物M7(第二料片M8)抽吸在网带191上,因此,能够在促进混合物M7向网带191上堆积的同时,促进下文所述的第二料片M8的厚度的调节。
在抽吸部193上连接有管246。此外,在该管246的中途处设置有鼓风机263。通过该鼓风机263的动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93中产生抽吸力。鼓风机263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参照图2)。
在拆解部18的下游侧处配置有加湿部336。加湿部336由和加湿部335相同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二料片M8供给水分,因此,能够对第二料片M8的水分量进行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产生的第二料片M8向网带191吸附的情况。由此,第二料片M8可在网带191于张紧辊192上被折返的位置处,很容易地从网带191上被剥离。
另外,被添加到加湿部331至加湿部336中的合计水分量优选为,例如相对于加湿前的材料100质量份而在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在第二料片形成部19的下游侧处配置有输送部29。输送部29为,将第二料片M8朝向下游侧进行输送的部件,并且具有带291和两个张紧辊292。带291为无接头带,且被卷挂在两个张紧辊292上。通过张紧辊292的旋转驱动,从而带291以其上堆积有第二料片M8的状态进行移动。由此,能够将第二料片M8朝向下游侧进行输送。
通过准确地实施该输送部29和网带191的定位、尤其是准确地实施在y轴方向上的定位,从而能够将第二料片M8准确地输送至薄片成形部20,进而能够获得具有所希望的尺寸的薄片S。
在输送部29的下游侧处配置有薄片成形部20。薄片成形部20为,实施由第二料片M8形成薄片S的薄片形成工序的部分。该薄片成形部20具有加压部201和加热部202。
加压部201具有一对砑光辊203,且在砑光辊203之间能够在不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热(不使树脂P熔融)的条件下加压。由此,提高了第二料片M8的密度。然后,该第二料片M8朝向加热部202被输送。另外,一对砑光辊203中的一方为,通过电机(未图示)的动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
加热部202具有一对加热辊204,且能够在加热辊204之间在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通过该加热加压,从而在第二料片M8内使树脂P熔融,并且经由该熔融的树脂P而使纤维彼此粘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薄片S。然后,该薄片S朝向切断部30被输送。另外,一对加热辊204的一方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动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
在薄片成形部20的下游侧处配置有切断部30。切断部30为,实施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切断工序的部分。该切断部30具有第一剪切器301和第二剪切器302。
第一剪切器301为,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部件。
第二剪切器302为,在第一剪切器301的下游侧处,在平行于薄片S的输送方向的方向上对薄片S进行切断的部件。
通过这种第一剪切器301和第二剪切器302的切断,从而能够获得所希望的大小的薄片S。然后,该薄片S进一步被输送至下游侧,并被储存到贮存部40中。
接下来,对于固定部2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下文中,作为被固定在固定部2中的各部,仅代表性地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使(A)“被固定在”或者“固定在”(B)上是指,(B)相对于(A)以固定的方式支承,例如除了像焊接这样直接固定的情况之外,还包括例如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这样的、经由某些部件或者机构而间接性地固定的情况。在(A)被固定在(B)上的情况下,(B)相对于的(A)的位置关系就被特别指定了。在这种情况下,(A)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也可以相对于(B)而进行移动。
作为上述(A),例如可列举出解纤部13、滚筒部181(分散部)、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等。另一方面,作为上述(B),可列举出下文所述的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等。
如图3所示那样,固定部2具有能够彼此分割的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能够进行拆装,即、能够获得如图3所示那样的分解状态(分割状态)、和如图7所示那样的组装状态。
第一固定部21由如下的框体构成,所述框体具有12根棱柱状的框架211(棒状体),且它们的端部彼此连结,从而整体形状呈立方体。该第一固定部21对混合部17以及滚筒部181进行支承,即,具有进行固定的功能。
作为在第一固定部21内的混合部17以及滚筒部181的固定位置,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被载置于-z侧的框架211的+z侧的面212上的板材上等。
此外,混合部17以及滚筒部181的相对于框架211的固定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将混合部17以及滚筒部181熔敷、粘合、焊接在框架211上方法、或者通过嵌合、铆接的方法、或者经由螺钉、螺栓等的固定件而进行固定的方法等。
第二固定部22由如下的框体构成,所述框体具有16根框架221(棒状体),且它们的端部彼此连结,从而整体形状呈长方体的一部分被切掉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二固定部22具有凹部223。在该凹部223中,如图5所示那样,第一固定部21被插入于第二固定部22中,从而被固定。
此外,第二固定部22在内侧处,对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进行支承,即、具有进行固定的功能。
作为在第二固定部22内的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的固定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在被载置于-z侧的框架221的+z侧的面222上的板材上,进行熔敷、粘合、焊接的方法、或者通过嵌合、铆接实现的方法、经由螺钉、螺栓等的固定件而进行固定的方法等。
此外,作为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的、相对于框架211的固定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作为固定方法,可列举出进行熔敷、粘合、焊接的方法、或者通过嵌合、铆接实现的方法、经由螺钉、螺栓等的固定件而进行固定的方法等。
第三固定部23由如下的框体构成,所述框体具有12根框架231(棒状体),且它们的端部彼此连结,从而整体形状呈长方体。也就是说,如图6以及图7所示那样,第三固定部23能够将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二固定部22固定为组合起来的组装体。
此外,第三固定部23具有在内侧处对解纤部13以及与其相比靠上游侧的各部进行支承、进行固定的功能。
作为在第三固定部23内的解纤部13的固定位置,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被载置于-z侧的框架231的+z侧的面232上的板材上等。
此外,作为解纤部13的相对于框架231的固定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如上文所述那样的固定方法。
此外,作为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的拆装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在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上分别设置有可拆装的机构,例如,可列举出在各个固定部上设置凹部或者凸部,从而使其彼此啮合的固定方法、通过嵌合、铆接实现的固定方法、经由螺栓或者螺钉等的固定件而对各个固定部进行固定的方法等。
由于这些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由框体构成,因此在将各部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中时,操作人员能够从框架之间把手放进去并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施该操作。而且,能够实现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的轻量化,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实施将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组装到一起的操作。
作为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的构成材料,可列举出各种金属材料或者各种树脂材料等。
接下来,利用图4至图7来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组装步骤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4至图7中,示意性地图示了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
首先,准备如上文所述那样的构成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部。然后,将混合部17以及滚筒部181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中,并将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2中,将解纤部13固定在第三固定部23中。
接下来,如在图4中用箭头标记A所示那样,将第一固定部21插入到第二固定部22的凹部223中。然后,如图5所示那样,将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进行固定,从而获得组装体20’。由此,能够使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中的混合部17以及滚筒部181、和被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2中的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接下来,如在图6中用箭头标记B所示那样,对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二固定部22的组装体20’、和固定有解纤部13的第三固定部23进行固定。由此,如图7所示那样,能够使解纤部13、混合部17、滚筒部181、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
然后,如上文所述那样,通过用未图示的配管来将各部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获得薄片制造装置100。
如此,由于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以依次特别指定解纤部13、混合部17、滚筒部181、罩壳部182、网带191、抽吸部193、输送部29以及薄片成形部20的位置关系的方式,而将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依次组装到一起,因此与在一个固定部件(框体)中固定如上所述的各部的结构相比,能够防止或者抑制由组装引起的各部的相对的位置偏移。
而且,即使在将薄片制造装置100设置在例如搬入口比较狭窄的屋内的情况下,通过在分解了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的状态下将其搬入,之后进行组装,从而也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搬入。
尤其是,由于为将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加压辊)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部22中的结构,因此能够合理地实施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的位置对准,之后,能够将第二固定部22和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三固定部23进行固定。也就是说,在组装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时,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的合理的位置关系通过第二固定部22而被预先保持。由此,在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运转时,能够使第二料片M8堆积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并且能够在所希望的位置处进行抽吸的同时,在所希望的位置处进行加压。其结果为,能够防止或者减少因加压位置的偏移而在薄片S上产生褶皱等的情况。
此外,由于特别为将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部22中的结构,因此能够在预先实施了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彼此的位置对准的状态下,将第二固定部22和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三固定部23进行固定。也就是说,在组装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时,能够保证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的合理的位置关系。由此,在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运作时,能够在所希望的位置处放出混合物M7,从而能够使第二料片M8堆积在所希望的位置处,并在所希望的位置处进行抽吸。其结果为,能够尽可能均匀地保持第二料片8的厚度,从而使所获得的薄片S成为具有所希望的厚度的料片。
如此,料片形成装置1具备:使包含纤维被解纤了的解纤物在内的混合物M7(解纤材料)分散于气体中的滚筒部181(分散部)、对通过滚筒部181(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混合物M7(解纤材料)进行堆积的网带191(堆积部)、相对于网带191(堆积部)而被设置在滚筒部181(分散部)的相反侧处的抽吸部193、对被堆积在网带191(堆积部)上的第二料片M8(堆积物)进行加压的砑光辊203(加压辊)、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的固定部2,并且滚筒部181(分散部)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中,网带191(堆积部)、抽吸部193以及输送部29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中。
由此,即使在将薄片制造装置100设置于例如入口比较狭窄的屋内的情况下,通过在分解了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的状态下进行搬入,之后进行组装,从而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搬入。
此外,由于为将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部22中的结构,因此能够合理地实施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的位置对准,之后,能够将第二固定部22和第一固定部21进行固定。也就是说,在对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二固定部22进行组装时,能够确保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的合理的位置关系。由此,在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运转时,能够使第二料片M8堆积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并且能够在所希望的位置处进行抽吸的同时,能够在所希望的位置处进行加压。其结果为,能够防止或者减少因加压位置的偏移而在薄片S上产生褶皱等的情况。
此外,第二固定部22由框体构成,并且在内侧对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进行固定。由于第二固定部22由框体构成,因此在将网带191、抽吸部193以及砑光辊203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2中时,操作者能够将手插入各个框架221之间来实施操作。由此,能够很容易地实施该操作。
此外,料片形成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使包含纤维被解纤了的解纤物在内的混合物M7(解纤材料)分散于空气中的滚筒部181(分散部)、对通过滚筒部181(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混合物M7(解纤材料)进行堆积的网带191(堆积部)、包围滚筒部181(分散部)和网带191(堆积部)之间的空间的罩壳部182、相对于网带191(堆积部)而被设置在滚筒部181(分散部)的相反侧的抽吸部193、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的固定部2,并且滚筒部181(分散部)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中,网带191(堆积部)、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被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中。
由此,即使在将薄片制造装置100设置在例如搬入口比较狭窄的屋内的情况下,通过在分解了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的状态下进行搬入,之后组装到一起,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搬入。
此外,尤其是,由于为将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固定在一个第二固定部22中的结构,因此能够合理地实施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的位置对准,之后,能够将第一固定部21和第二固定部22进行固定。也就是说,在对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二固定部22进行组装时,能够确保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的合理的位置关系。由此,在使薄片制造装置100进行运作时,能够在所希望的位置处放出混合物M7,并且能够使第二料片M8堆积在所希望的位置上,且在所希望的位置处进行抽吸。其结果为,能够尽可能均匀地保持第二料片M8的厚度,从而使所获得的薄片S成为具有所希望的厚度的料片。
此外,第二固定部22由框体构成,且在内侧对网带191(堆积部)、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进行固定。由于第二固定部22由框体构成,因此在将网带191、罩壳部182以及抽吸部193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2中时,操作者能够将手插入到各个框架221之间来实施操作。
此外,料片形成装置1具备向细分体M6(解纤物)中供给树脂P,并将细分体M6(解纤物)和树脂P混合在一起的混合部17,混合部17被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中。通过将混合部17固定在第一固定部21中,从而能够防止被固定在第三固定部23中的部位变得过于多的情况。由此,能够在第一固定部21、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中平衡性良好地固定各部。由此,能够防止在组装时,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中的任意一个变得过重的情况。
具备对纤维进行解纤而生成细分体M6(解纤物)的解纤部13,且固定部2具有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1以及第二固定部22中的至少一方而能够拆装的第三固定部23,解纤部13被固定在第三固定部23中。由于解纤部13和混合部17能够比较容易地连接在一起,并且无需适当的位置对准,因此通过将固定有解纤部13的固定部(第三固定部23)、和固定有混合部17的固定部(第一固定部21)设置为分体,从而能够防止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2中的部位变得过多的情况。由此,能够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中平衡性良好地固定各部。由此,能够防止在组装时,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22以及第三固定部23中的任意一个变得过重的情况。
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料片形成装置1和对第二料片M8(堆积物)进行加压而成形为薄片状的薄片成形部20,薄片成形部20被固定在第二固定部22中。由此,如上文所述那样,能够将具有所希望的尺寸的第二料片M8高精度地成形为薄片状。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获得具有所希望的尺寸的薄片S。
以上,虽然将本发明的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针对图示的实施方式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构成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各部能够和可发挥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进行置换。此外,也可以添加任意的构成物。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为呈框状的部件,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由筐体构成。
符号说明
1…料片形成装置;2…固定部;11…原料供给部;12…粗碎部;13…解纤部;14…筛选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6…细分部;17…混合部;18…拆解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20…薄片成形部;20’…组装体;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3…第三固定部;27…回收部;28…控制部;29…输送部;30…切断部;40…贮存部;100…薄片制造装置;121…粗碎刃;122…滑槽;141…滚筒部;142…罩壳部;151…网带;152…张紧辊;153…抽吸部;161…螺旋桨;162…罩壳部;171…树脂供给部;172…管;173…鼓风机;174…螺旋送料器;181…滚筒部;182…罩壳部;182A…开口部;191…网带;192…张紧辊;193…抽吸部;201…加压部;202…加热部;203…砑光辊;204…加热辊;211…框架;212…面;221…框架;222…面;223…凹部;231…框架;232…面;241…管;242…管;243…管;244…管;245…管;246…管;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鼓风机;281…CPU;282…存储部;291…带;292…张紧辊;301…第一剪切器;302…第二剪切器;331…加湿部;332…加湿部;333…加湿部;335…加湿部;336…加湿部;A…箭头标记;B…箭头标记;M1…原料;M2…粗碎片;M3…解纤物;M4-1…第一筛选物;M4-2…第二筛选物;M5…第一料片;M6…细分体;M7…混合物;M8…第二料片;S…薄片。

Claims (6)

1.一种料片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被解纤的解纤物在内的解纤材料分散在气体中;
堆积部,其对通过所述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所述解纤材料进行堆积;
罩壳部,其包围所述分散部与所述堆积部之间的空间;
抽吸部,其相对于所述堆积部而被设置在与所述分散部相反一侧处;
固定部,其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分散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所述堆积部、所述罩壳部以及所述抽吸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片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部由框体构成,且将所述堆积部、所述罩壳部以及所述抽吸部固定于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片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混合部,所述混合部向所述解纤物供给树脂,并对所述解纤物和所述树脂进行混合,
所述混合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片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解纤部,所述解纤部对所述纤维进行解纤而生成所述解纤物,
所述固定部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至少一方而进行拆装的第三固定部,
所述解纤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部。
5.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被解纤的解纤物在内的解纤材料分散在气体中;
堆积部,其对通过所述分散部而被分散的所述解纤材料进行堆积;
抽吸部,其相对于所述堆积部而被设置在与所述分散部相反一侧处;
加压辊,其对被堆积在所述堆积部上的堆积物进行加压;
固定部,其能够分割为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
所述分散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
所述堆积部、所述抽吸部以及所述加压辊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片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固定部由框体构成,且将所述堆积部、所述抽吸部以及所述加压辊固定于内侧。
CN201910510567.6A 2018-06-18 2019-06-13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Pending CN1106165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5514A JP7119622B2 (ja) 2018-06-18 2018-06-18 ウェブ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18-115514 2018-06-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6587A true CN110616587A (zh) 2019-12-27

Family

ID=6699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0567.6A Pending CN110616587A (zh) 2018-06-18 2019-06-13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9179B2 (zh)
EP (1) EP3584360A1 (zh)
JP (1) JP7119622B2 (zh)
CN (1) CN110616587A (zh)
TW (1) TWI70302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6254A (zh) * 2020-02-07 2021-08-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CN113463429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体、成形体及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CN114318676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4594B2 (en) * 2016-08-31 2021-11-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7532850B2 (ja) * 2020-03-31 2024-08-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繊維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繊維体製造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5721A (zh) * 2014-01-23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2016163944A (ja) * 2015-03-06 2016-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7075759A (zh) * 2014-11-05 2017-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的制造方法
WO2018043065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39432A (fr) * 1959-07-16 1960-08-26 Procédé et machin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nappes de fibres textiles
JPS5882744A (ja) * 1981-11-13 1983-05-18 Noda Plywood Mfg Co Ltd 繊維板の製造方法
TW204387B (en) * 1992-03-13 1993-04-21 Hokushin Corp Method of making a thin fiber plate
JP4275050B2 (ja) 2004-11-02 2009-06-1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JP5484122B2 (ja) 2010-02-26 2014-05-07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古紙処理装置
JP5882744B2 (ja) 2012-01-05 2016-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JP6357767B2 (ja) * 2013-12-25 2018-07-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455660B2 (ja) 2014-12-12 2019-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16113712A (ja) 2014-12-12 2016-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6439929B2 (ja) * 2015-02-06 2018-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EP3299517B1 (en) * 2015-03-18 2019-05-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589335B2 (ja) * 2015-03-30 2019-10-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CN107849766B (zh) * 2015-07-03 2020-12-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备装置、薄片制备方法、树脂粉体及薄片
WO2017038077A1 (ja) * 2015-09-04 2017-03-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US11174594B2 (en) 2016-08-31 2021-11-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WO2018043034A1 (ja) 2016-08-31 2018-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909959B2 (ja) 2017-01-20 2021-07-28 五洋建設株式会社 杭支持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JP6855904B2 (ja) * 2017-04-24 2021-04-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5721A (zh) * 2014-01-23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7075759A (zh) * 2014-11-05 2017-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的制造方法
JP2016163944A (ja) * 2015-03-06 2016-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WO2018043065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邵建伟编著: "《产品设计新纪元理论与实践》", 31 January 200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6254A (zh) * 2020-02-07 2021-08-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CN113463429A (zh) * 2020-03-30 2021-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复合体、成形体及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CN114318676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CN114318676B (zh) * 2020-09-29 2024-03-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19622B2 (ja) 2022-08-17
TW202000409A (zh) 2020-01-01
EP3584360A1 (en) 2019-12-25
US20190381690A1 (en) 2019-12-19
TWI703026B (zh) 2020-09-01
US10919179B2 (en) 2021-02-16
JP2019218649A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6587A (zh)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7167671B2 (ja) 繊維材料堆積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0205849B (zh) 薄片制造装置
JP2020121279A (ja) 分離装置
CN111379183B (zh) 回旋流形成装置以及堆积装置
CN114102791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推断方法
CN111254584A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
CN110205852B (zh) 原料供给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7218545B2 (ja) ウェブ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1501140A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体堆积装置
JP2019151950A (ja) 原料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3246255B (zh) 纤维体堆积装置以及纤维结构体制造装置
CN114059376A (zh) 原料供给装置
CN112442916A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10773290B (zh) 碎纸机及薄片制造装置
CN111501141A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体堆积装置
JP7508796B2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JP2018159156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WO2018180273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システム
JP2021123066A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CN114311797A (zh) 薄片制造装置
JP2020157544A (ja) 材料供給装置および繊維体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