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2875B -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2875B
TWI682875B TW107105970A TW107105970A TWI682875B TW I682875 B TWI682875 B TW I682875B TW 107105970 A TW107105970 A TW 107105970A TW 107105970 A TW107105970 A TW 107105970A TW I682875 B TWI682875 B TW I6828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rear derailleur
chamber
damper
damp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4922A (zh
Inventor
約書亞 布朗
布萊恩 喬丹
克里斯多佛 薛普曼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470,35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0435111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4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4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2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287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2Rear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8Accessories, e.g. pro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6Tensioning or adjust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belt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1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liquid only; using a fluid of which the nature is im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具有一可安裝於一自行車架體之基座構件,一可移動地耦接於該基座構件之可移動構件,一可轉動地連接於該可移動構件以繞一轉軸轉動之鏈條導引總成,一偏壓元件,其組配及配置來偏壓該鏈條導引總成,以相對該可移動構件以一第一轉動方向轉動,以及一流體阻尼器,其具有一含有一體積的流體之流體腔穴。該流體阻尼器是操作地設置於該鏈條導引總成與該可移動構件之間,以當該鏈條導引總成以一與該第一轉動方向相反的第二轉動方向轉動時施加一阻尼力予該鏈條導引總成。該流體阻尼器具有一導輪,其組配來供一鏈條繞設且可繞該轉軸轉動。

Description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本揭示大致有關於一種自行車鏈條張緊器,更詳言之係有關於一種用於自行車後變速器之流體阻尼器。
自行車後變速器作為自行車動力傳動系統的一部分是本領域所習知。典型動力傳動系統亦包括一耦接於一或多個鏈輪之曲柄總成。該曲柄總成是可操作來驅動路由或環繞於其中一個鏈輪上之鏈條。該鏈條亦路由至該自行車的後輪。
後變速器是設置作為動力傳動系統的一部分以達成二基本功能。該後變速器的主要功能在於在附接於該後輪的一系列不同直徑的輪齒中選擇地變換該動力傳動系統的自行車鏈條。進行該自行車鏈條在該後輪處自一輪齒(cog)至另一輪齒之變換,以改變該動力傳動系統之齒輪比。該後變速器的次要功能在於,在鏈條內該動力傳動系統之非驅動側上,對該鏈條施予一張緊力以拉緊鬆弛鏈條,以及維持所要的張緊度。
該後變速器是藉由利用一鏈條張緊機構,如所熟知的臂桿總成(cage assembly)或更常見的臂桿來達成此次要張緊功能。該臂桿一般具有一或兩個可旋轉輪齒或滑輪,且該鏈條路由或環繞於該等滑輪。該臂桿是以容許該臂桿可相對於該後變速器的主體樞轉的方式連接於該後變速器的主體。並且該臂桿被偏壓而以張緊或對該鏈條施加一張緊力的方向樞轉或轉動。
該臂桿還可具有一第一導件及一第二導件。該第一導件通常組配來將該臂桿總成連接至該後變速器的其他組件。該第二導件通常組配成一或兩個可轉動滑輪被夾置於該第一與第二導件之間。以此方式,該鏈條可通過該臂桿的第一與第二導件之間而銜接該等滑輪的輪齒。
當一自行車行走於平滑路面時,標準後變速器及臂桿通常足以維持鏈條的足夠張緊力,使得該鏈條不會掉出該等鏈輪或輪齒。然而,當一自行車行走於粗糙路面時,傳送至該後變速器的力會造成該臂桿對抗施加於該臂桿的偏壓力在鏈條鬆弛方向上非所欲地轉動。如此會導致鏈條的鬆弛情況。鬆弛的鏈條會讓鏈條去拍打自行車的車架。鬆弛的鏈條亦會讓鏈條掉出該等鏈輪或輪齒。
此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在於將一阻尼系統合併於該動力傳動系統的鏈條張緊部分。一阻尼系統是設計以阻擋臂桿轉動,尤其是在鏈條鬆弛方向。一單向阻尼系統是組配來在鏈條鬆弛方向阻擋臂桿轉動,同時仍容許在鏈條張緊方向的自由臂桿轉動。一般單向阻尼系統是藉由使用一摩擦元件提供在臂桿轉動的鏈條鬆弛方向上之阻尼力來作動。一些此型式的阻尼系統是採用一單向滾柱離合器來防止該摩擦元件在該鏈條張緊方向上銜接。
這等摩擦型式阻尼系統的問題在於,在鏈條鬆弛方向上所產生的摩擦亦會使該後變速器在後輪從較小輪齒變換至較大輪齒更為困難。此困難的產生是因為從較小輪齒變換至較大輪齒需要使該臂桿抗阻尼器或該阻尼系統的阻尼元件之摩擦力轉動。在纜線致動後變速器的例子中,此問題會造成騎乘中需高或較高變換力來變速。在電力致動後變速器的例子中,此問題會造成該後變速器的電池壽命縮短。此係因為該後變速器的致動器或馬達工作需更加吃力來克服該阻尼系統的摩擦力。
摩擦型式阻尼系統的另一問題在於系統零件相當笨重,其與要降低自行車重量的共同達成目標背道而馳。更進一步地,摩擦型式阻尼系統構造上可能相當複雜,需要很多零件及多個製造步驟。摩擦型式阻尼系統的複雜本質之一結果在於使該等零件相對昂貴,其增加該後變速器的成本。摩擦型式阻尼系統的另一問題在於摩擦力難以控制,而使數個後變速器組件之間不協調。由於摩擦力難以控制,且由於摩擦型式阻尼系統的複雜本質,該等系統亦難以適當地組裝且摩擦力難以在廠內適當地建立。
於一例中,根據本揭示的教示,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具有一可安裝於一自行車架體之基座構件;一可移動地耦接於該基座構件之可移動構件;一可轉動地連接於該可移動構件以繞一轉軸轉動之鏈條導引總成;一可繞該轉軸轉動之導輪;一偏壓元件,其組配及配置來偏壓該鏈條導引總成,以相對於該可移動構件繞該轉軸以一第一轉動方向轉動;以及一流體阻尼器,其具有一含有一體積的流體之流體腔穴。於此例中,該流體阻尼器設置於該鏈條導引總成與該可移動構件之連接處,且具有一桿,其可繞該轉軸轉動且組配成在該鏈條導引總成以一與該第一轉動方向相反的第二轉動方向轉動時施加一阻尼力予該鏈條導引總成。
於另一例中,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具有一可移動地耦接於該基座構件之可移動構件,該可移動構件具有一流體腔穴,其組配來含有一體積的流體。於此例中,該自行車後變速器還具有一封閉機構,其組配成沿著該流體腔穴的一壁形成一密封;一桿,其組配來與該封閉機構的一開口形成一密封,一葉片,其設置於該桿上且組配來與該體積的流體形成交互作用;一偏壓裝置,其組配來於一第一轉動方向偏壓該桿;一第一導件,其轉動地固定於該桿,且設置於該可移動構件與一可自由轉動導輪之間;一第二導件,其轉動地固定於該第一導件,使得該導輪係設置於該第一與第二導件之間;以及一導引固定件,其組配來將該第二導件固定於該桿,該導引固定件接觸該第二導件與該桿二者。
於再一例中,一種用於自行車鏈條張緊器之流體阻尼器具有一殼體,其可耦接於一自行車的一第一部分,該殼體內界定一流體腔穴,其包含一阻尼腔室及一回流腔室,且該流體腔穴含有一體積的流體。於此例中,該流體阻尼器還具有一轉桿,其具有一第一軸端及一第二軸端,該轉桿被支撐於該第一軸端處以繞一第一轉軸轉動;及一葉片,其自該轉桿徑向延伸且可於該流體腔穴中繞該第一轉軸移動以界定一葉片掃過區域,且將該流體腔穴分隔成在該葉片的相對側上之該阻尼腔室與該回流腔室。於此例中,該流體阻尼器還具有一導輪,其組配成與一自行車鏈條可轉動地交互作用,該導輪具有一第二轉軸,其中該第二轉軸是在該葉片掃過區域中。
本揭示提供流體阻尼器與自行車後變速器的例子,其解決或改善習知阻尼器與變速器之一或多個上述及/或其他問題和缺失。揭示的流體阻尼器能取代傳統摩擦型式,即具有一流體阻尼器與單方向閥(即單向閥)配置之摩擦及滾柱離合阻尼器。揭示的流體阻尼器之一主要優點在於阻尼力在變速時將變低,其在該臂桿低轉速時發生,以及阻尼力只當該變速器受到一衝擊力(例如當騎乘過粗糙地面時)時變高,其造成該臂桿的高轉速。揭示的流體阻尼器之另一優點在於該流體阻尼器較傳統以摩擦為基礎或摩擦型式的阻尼器為輕。揭示的流體阻尼器之再一優點在於該流體阻尼器的形狀和尺寸可於該後變速器與騎乘者的腳跟之間產生額外的間隙,如此能降低騎乘者的腳撞到該變速器之可能性。
在此揭示並敘述採用此流體阻尼器之單向流體阻尼器與自行車後變速器之例子。揭示的流體阻尼器阻擋臂桿以鏈條鬆弛方向的轉動之臂桿運動。揭示的流體阻尼器並容許該臂桿以鏈條張緊方向的自由轉動。該揭示的流體阻尼器之流體阻尼轉矩是與臂桿轉動速率成比例。藉此,該揭示的流體阻尼器所施予之阻尼轉矩當騎乘者變速時是低的,且僅當需要時(即在受衝擊或震動情況期間)是高的。因此該揭示的流體阻尼器能降低手動操作或被致動後變速器之變換力量,且能延長電子後變速器的電池壽命。如此可解決或改良上述當採用摩擦型式阻尼器時會減少較高變換力量的電池壽命之問題。
該揭示的流體阻尼器能減少設置有此阻尼器的後變速器之重量。在一例中,該揭示的流體阻尼器相較於一機械及/或滾柱離合器為底的阻尼同等物,即具有摩擦型式阻尼器的變速器,可減少後變速器的重量約18克。該揭示的流體阻尼器亦能相當小,且當安裝於一後變速器上時可為圓柱形,如此減少該後變速器或臂桿的整體尺寸。當相較於現有具摩擦型式阻尼器之變速器時,較小尺寸的阻尼器可允許或產生對騎乘者在使用期間更多的腳跟間隙。前面所提解決或改良了當採用摩擦型式阻尼器時過重及腳跟與變速器接觸之問題。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藉由閱讀這揭示將可瞭解該揭示之流體阻尼器之這些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遍及圖式,在各個不同揭露實例中使用相似標號代表相同或實質相似的部件。並且,在此揭露及敘述的特定實例是利用揭示中的被揭示方面、特徵及組件之特定組合。然而,該揭示中各種被揭示方面、特徵及/或構件在其他在此未被揭示及敘述的例子中,可被單獨使用或以與該揭示中的其他方面、特徵及構件作不同組合。
現參閱圖式,圖1大致顯示一自行車50,其採用一後變速器及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流體阻尼器。該自行車50包括一架體52、各可轉動地附接於該架體之一前輪54及一後輪56、及一動力傳動系統58。一前剎60是設置以對該前輪54剎車,而一後剎62是設置以對該後輪56剎車。該自行車50亦大體上具有一座體64,其在該架體52的一後端附近且載設於一連接於該架體的座管66之一端上。該自行車亦具有手把68在該架體52的一前端附近。一剎車桿70載設於該等手把68上,用以致動該前剎60或後剎62其中一者或兩者。亦可設置一第二剎車桿(圖未示)以致動另一個剎車。該自行車50的一前及/或往前騎乘方向或導向是以圖1中的箭頭A之方向表示。藉此,該自行車50的移動往前方向即是以箭頭A的方向所指。
儘管圖1繪示的例示自行車50是一具有懸垂式(drop-style)手把68之公路車,本揭示可應用於任何型式的自行車,包括具有全部或部分懸吊系統的登山車,以及具有機械控制(例如纜線、液壓、氣壓)及非機械控制(例如電線、無線)驅動系統之自行車。
該動力傳動系統58具有一鏈條C及一前鏈輪總成72,其與一具有踏板76的曲柄總成74同軸安裝。該動力傳動系統58並包括與該後輪56同軸安裝的一後鏈輪總成78、及一後齒輪變速機構,例如一後變速器80。
如圖1所例示,該前鏈輪總成72可包括一或多個同軸安裝之鏈環、齒輪或鏈輪。於此例中,該前鏈輪總成72具有兩個這樣的鏈輪F1及F2,各具有繞其個別環周之齒82。如圖1及2所示,該後鏈輪總成78可包括數個,例如十一個同軸安裝之齒輪、輪齒(cog)或鏈輪G1-G11。各鏈輪G1-G11亦具有配置環繞其個別環周上的齒84。較小直徑前鏈輪F2上的齒82之數量宜少於較大直徑前鏈輪F1上的齒之數量。該等後鏈輪G1-G11上的齒84之數量一般是從最大直徑後鏈輪G1至最小直徑鏈輪G11逐漸減少。雖然在此未敘述任何細節,但一前齒輪變速器85係可操作來自一第一操作位置移動至一第二操作位置,以移動該等前鏈輪F1與F2之間的鏈條C。同樣的,該後變速器80係可操作來於十一個不同操作位置之間移動,以將該鏈條C變換至該等後鏈輪G1-G11之其中一選定者。於另一實施例中,該自行車可包括十二個或十三個鏈輪,且該後變速器80係可操作來於該十二個或十三個操作位置之任一者間分別移動,以將該鏈條C變換至該等後鏈輪之其中一選定者。
如圖2所示,於一例中繪示的該後變速器80是一個無線電子致動後變速器,安裝於該自行車50的架體52。該電子後變速器80具有一基座86安裝於該自行車架體52。一連結件88具有樞接於該基座86的二鏈接部L (圖2中一個被另一個遮蓋)。一流體阻尼器90,其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連接於該連結件88。一鏈條導件92具有一臂桿93,其有一近端91樞接於該流體阻尼器90的一部分,如以下進一步敘述。該臂桿93能繞一臂桿轉軸R在一阻尼方向D與一鏈條張緊方向T上轉動或樞轉。
該臂桿93亦可包括一第一導件99及一第二導件97。舉例來說,該第一導件99可樞接於該流體阻尼器90的一部分,而該第二導件97可相對於該第一導件99固定。該第二導件97亦可自該第一導件99獨自拆移,例如以易於維修。
一馬達模組94攜設於該電子後變速器80上且具有一電池96,其供應電力給該馬達模組。於一例中,該馬達模組94是安置於該基座86內。然而,該馬達模組94可安置於其他地方,例如於該連結件88的一鏈接部L內或該流體阻尼器90內。雖然在此未顯示,該馬達模組94可包括一齒輪機構或傳動機構。如本領域技藝所知,該馬達模組94及齒輪機構可耦接於該連結件88以側向移動該臂桿93,且因此可使該鏈條C於該後鏈輪總成78上之後鏈輪G1-G11之間變換。
該臂桿93並具有一遠端98,其載有一張緊輪齒或輪100。該輪100亦具有繞其環周之齒102。該臂桿93在該鏈條張緊方向T上受偏壓以維持該鏈條C之張緊度。該鏈條導件92亦可包括一第二輪齒或輪,例如一導輪104設置較接近於該臂桿93的近端及該流體阻尼器90。作動時,該鏈條C路由環繞於該等後鏈輪G1-G11中之一者。該鏈條的一上段部向前延伸至該前鏈輪總成72,且路由環繞於該等前鏈輪F1或F2中之一者。該鏈條C的一下段部自該前鏈輪總成72回到該張緊輪100,且再向前路由至該導輪104。該導輪104將該鏈條C導引至該等後鏈輪G1-G11。該臂桿93、張緊輪100及導輪104的側向移動可決定該鏈條C之側向位置,用以與一選定的該等後鏈輪G1-G11對齊。
該導輪104及該張緊輪100的一或兩者可安置於該第一導件99與該第二導件97之間。該導輪104可連接於該第一導件99與該第二導件97中之至少一者,以使該導輪104可自由轉動。該張緊輪100可類似地連接以使其也可自由轉動。
雖然在此未顯示,一控制單元可安裝於該等手把68,用以致動該馬達模組94及操作該後變速器80以執行齒輪變速及齒輪選定。然而,該控制單元可安置於自行車50上任何地方,或者也可分配於自行車的各個不同組件之間,具有通訊鏈結以容納必需的訊號與電力路徑。該控制單元亦可安置於自行車50外的地方上,例如,舉例來說,在騎乘者的手腕上或衣服口袋內。該通訊鏈結可包含電線、可為無線、或可為其組合。於一例中,該控制單元可與該後變速器80成一體以在組件之間傳送控制指令。該控制單元可包含一處理器、一記憶體、及一或多個通訊介面。
該電池96可取代一交流電力供應或電源,且可操作該自行車50於一連結系統內的其他電子組件。該電池96或其他電源亦可安置於其他位置,例如附接於該架體52上。進一步地,可設置數個電源,其可共同地或各自地供應電力給該系統的電子組件,包含該後變速器80,例如用於涉及電力自行車的實施例之驅動馬達。然而,於此例中,該電池96是組配成直接附接於該後變速器80上,且僅提供電力給該變速器的組件。
如圖3所示,顯示一纜線致動或手動後變速器80安裝於該自行車50的架體52。圖5則顯示該手動後變速器80但未附接於自行車上。該手動後變速器80除了以下所提的差異外,實質上與該電子後變速器相同且以相似方式作動,如上所述。因此,該手動後變速器80包括安裝於該自行車架體52的該基座86。該連結件88及其二鏈接部L樞接於該基座86。該流體阻尼器90連接於該連結件88的鏈接部L。該臂桿93樞接於該流體阻尼器90且可繞該臂桿轉軸R於一阻尼方向D與一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於此例中,一致動纜線110連接於載設於該等手把68或該自行車50的其他部件上之一齒輪變速器(圖未示)。該致動纜線110係依路由安排圍繞由該基座86載設之一纜線導輪112且與該連結件88耦接。騎乘者操作該齒輪變速器以側向移動該連結件來於該等後鏈輪G1-G11之間變換該鏈條C,如本領域所習知者。
如圖4所示,該後變速器80的手動或電子組態可為其他組態。所顯示的該後變速器80是一種電子組態。於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導輪104是可繞該臂桿轉軸R轉動。於此組態中,繞該臂桿轉軸R的轉動將不會改變該導輪104與該等後鏈輪G1-G11的齒84之相對位置。譬如,前鏈輪F1與F2之間的改變,其造成該張緊輪100繞該臂桿轉軸R之轉動,將不會改變該導輪104與該等後鏈輪G1-G11的相對位置。因此不論該鏈條C與哪個前鏈輪F1或F2銜接,該鏈條C之由該導輪104導引至該等後鏈輪G1-G11的部分可以轉動,以具有相對於其中一後鏈輪G1-G11之相同位置。
現先如圖6~圖8所示敘述該流體阻尼器90,以下簡化敘述稱為「阻尼器90」。雖然在此討論是作為一自行車的一後變速器的一部件,該流體阻尼器90可結合至一自行車的一鏈條張緊器上,此時該鏈條張緊器並非一前或後變速器的一部件。依據本揭示之教示,該阻尼器90大體上具有一殼體120,其內界定一流體腔穴122。該殼體內之一進入開口124提供該流體腔穴122的一入口(見圖6)。一轉桿或桿126具有容納於該流體腔穴122內的一第一軸端128、及其之一部分在該阻尼器90被組裝時露出於該殼體120外側(見圖7)的一第二軸端130。該阻尼器90並具有一單方向閥或單向閥132,其當阻尼器被組裝時設置於該流體腔穴122中(見圖6及8)。以下將更詳細說明,在此敘述之該單向閥132、及其他單向閥例子,可於一開啟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移動。該阻尼器進一步具有一環形軸承134,其在該組裝的阻尼器內定位於該流體腔穴122中(見圖6及8)。該阻尼器90進一步具有一封閉件或蓋136,其組配來封閉該腔穴內之該進入開口124而仍使該桿的第二軸端130的一部分露出。
如圖8及9所示,該流體腔穴122具有一封閉端壁138,其由該殼體120所界定且與該進入開口124相對立設置。一盲孔140形成於該端壁138內且定位以界定該臂桿轉軸R。該流體腔穴122並具有一側壁142延伸於該端壁138與該進入開口124之間。當組裝時該側壁142環繞並結合該端壁138和該蓋136共同界定該流體腔穴122的邊界。該流體腔穴122的細節將進一步詳述於後。
如圖6及8所示,該桿126具有一主段部144,其為圓柱形且具有第一直徑。該第一軸端128亦為圓柱形且自該主段部144的一端凸伸。該第一軸端128具有第二直徑,其小於該主段部144的第一直徑。該桿126的第一軸端128納置於該盲孔140內,使得該桿能繞該臂桿轉軸R轉動。該桿126並具有一軸承段部146,設置於該主段部144相對於該第一軸端128之一端處。該軸承段部146亦為圓柱形且界定一環周軸承面148。該軸承段部146具有第三直徑,其大於該桿126的主段部144之第一直徑。該第二軸端130自該桿126的軸承段部146凸伸。該第二軸端130的橫剖面具有雙D形狀。因此該第二軸端130具有兩個繞該第二軸端的環周相對設置的彎弧部150,及兩個繞該第二軸端的環周相對設置的平坦部152。
如圖6及8所示,該軸承134是圓環形,如上所提。該軸承134具有一靜態密封,例如一O型環154,其座設於該軸承的一外環周面158之一凹槽156內。該軸承134並具有一動態密封,例如一O型環160,其座設於該軸承的一內環周面164之一凹部162內。該內環周面164界定一穿過該軸承的孔。
如圖6及9所顯示,該流體腔穴122的側壁142具有幾個不同段部。一第一或最外側段部是圓形且設置相鄰於該殼體120的外側。此最外側段部界定進入該流體腔穴之該進入開口124。母機械螺紋166設置繞於該進入開口124的環周。該側壁142的一第二或中間段部是由該進入開口124往內(相對於該流體腔穴122)設置且直接相鄰該進入開口124。此中間段部亦為圓形且界定一密封面168。該密封面168的直徑略小於該具螺紋之進入開口124的直徑,而形成一面向外(相對於該流體腔穴122)階部或肩部,以下稱為一軸承止動部170。當組裝時,該外靜態O型環154座靠且密封於該側壁142的一部分上,即該流體腔穴122的密封面168。該軸承134的內面172之一緣亦承靠於該軸承止動部170上,如圖8所繪示。並且,當該阻尼器90組裝時該桿126係容納穿過由該軸承134內環周面164所界定的中心孔。如圖8所示,該桿126的軸承段部146上的軸承面148是透過該軸承可轉動地納置於該孔內。該軸承134的內環周面164上之該動態O型環160座設且密封於該桿126的軸承面148之間。
如圖6、圖8及圖10所示,一隔離或分隔形貌體是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流體腔穴中,以將該腔穴分隔成二體積可變化隔間於該隔離或分隔形貌體的任一側上。該隔離或分隔形貌體若需要時可線性地、轉動地或以其他方式移動。於此例中,該隔離或分隔形貌體是一葉片180,其自該桿126的主段部144徑向朝外凸伸。當該桿126轉動時,該葉片180將一起轉動,如下所述。於此例中,該葉片180為一大致矩形壁,其一體成形為該桿126的一部分。該葉片180本質上將該殼體120中的流體腔穴122分隔成一流體回流腔室182與一阻尼腔室184。當該流體阻尼器90組裝時,該流體回流腔室182與阻尼腔室184兩者皆充填一流體,例如液壓液體,如以下更詳細敘述地。於一例中該流體可為一黏性阻尼流體,例如矽油。該流體可具有約1,000與100,000厘沲(cSt)之間的黏度。
如圖28所示,該葉片180的移動,其被表示為一葉片邊界540,界定一葉片掃過區域532。該葉片掃過區域532是該葉片轉動通過的空間。舉例來說,該葉片180與相關聯葉片邊界540的移動具有將該流體腔穴122分隔而具有一最小尺寸阻尼腔室184之一第一位置534、及將該流體腔穴122分隔而具有一最大尺寸阻尼腔室184之一第二位置536。該第一與第二位置534、536之間的移動界定了該葉片掃過區域532。
該阻尼腔室184及該回流腔室182的相對尺寸可界定成與一阻尼角度584和一回流角度582呈比例。該阻尼角度584是界定為該葉片邊界540與該第二極限位置536之間的角度。該回流角度582是界定為該葉片邊界540與該第一極限位置534之間的角度。因此該阻尼腔室182的尺寸可與該阻尼角度582的大小成正比,而因此該回流腔室184的尺寸可與該回流角度582的大小成正比。
當該葉片邊界540自該第一極限位置534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移動至該第二極限位置536時,該阻尼角度584的大小及該阻尼腔室184的尺寸增加,而該回流角度582的大小及該回流腔室182的尺寸則減少。當該葉片邊界540自該第二極限位置536以該阻尼方向D移動至該第一極限位置時,該回流角度582的大小及該回流腔室182的尺寸增加,而該阻尼角度584的大小及該阻尼腔室184的尺寸則減少。
現如圖29A及29B所示,不管該葉片邊界540的位置在哪裡,該阻尼角度584及該回流角度582的結合將產生該葉片掃過角度。該阻尼角度584及該回流角度582的加總可產生葉片掃過角度586。該葉片掃過角度586亦可界定為定義該葉片邊界540在該第一極限位置534與該第二極限位置536之間的運動範圍之角度。該葉片邊界540的運動範圍顯示於圖29B的平面P上,其與該葉片180相交並垂直於該轉軸R。於該平面P上的該葉片掃過區域532可被描述為一葉片掃過平面地區538。
如圖29B所顯示,該葉片180及如圖28B所示之相關聯葉片邊界540,於至少一方向上軸向延伸超過該平面P。因此,該葉片掃過區域532是一個具有一體積的三維區域。於例示實施例中,該葉片掃過區域532係界定為一圓柱扇形,具有該葉片掃過平面地區538的一面積及一葉片高度H的一高度,其是該葉片沿該轉軸R的長度。該轉軸R將成為界定該葉片掃過區域532之該圓柱扇形的軸心。以此方式,該轉軸R將與該葉片掃過區域532及該葉片掃過平面地區538相交。於另一實施例中,該葉片掃過區域也可不是一圓柱區域而是由一矩形葉片形成。於此實施例中,例如包含一個三角形或其他形狀葉片的實施例,一葉片掃過平面地區可界定為該葉片掃過區域含在垂直於該轉軸的平面上之最大的平面地區。
如圖6、圖8及圖10所示,於此例中該單向閥132具有一閥體或錐閥186,其包含一閥頭188設置於一閥桿190的一端處。該閥桿190可滑動地納置於該葉片180的一桿孔192內。該閥頭188的尺寸和形狀是可選擇地阻斷該流體腔穴122中的一第一自由主要或首要流動路徑。於此例中,一系列穿過該葉片180的流孔194界定了該第一流動路徑。於此例中,該等流孔194彼此繞該桿孔192隔開。因此,該閥頭188是呈圓形,致使該閥頭可選擇地蓋住且阻斷各該等流孔194。一閥彈簧195係容納於該閥桿190上於該葉片180與該閥頭188的相對立側上。而且,在該閥彈簧195組裝於該葉片180相同側上之後,也可以一彈簧支撐件或彈簧擋止件196可滑動地納置於該閥桿190上。一彈簧固持件,例如一卡扣環198附接於該閥桿190上,以將該閥彈簧195及該彈簧擋止件196固持於該閥桿上。於此例中,該卡扣環198具有C形且卡扣於該閥桿190的自由端上,並座設於其上的一凹槽200內。因此該閥彈簧195被保持於該葉片180與該卡扣環198和/或該彈簧擋止件196之間,以將該閥彈簧固持於該錐閥186上。該閥彈簧195係組配且配置來將該錐閥186偏壓向一關閉位置,如圖10A所繪示。於關閉位置時,該閥頭188被該閥彈簧195的彈力偏壓靠抵於該葉片180上以關閉該第一流動路徑,即於本例中的各該等流孔194。於開啟位置時,如上所提及如後進一步說明,該閥頭188被流體壓力抵抗該閥彈簧195的彈力推往遠離該葉片180以開啟該第一流動路徑,即各該等流孔194。
如圖6~圖9所示,於此例中該蓋136是一碟形且具有一有公機械螺紋202之外環周面。該蓋136的公螺紋202係組配來螺接要進入至該流體腔穴122之該進入開口124中的母螺紋166。組裝時,該蓋136於該殼體120上封閉該進入開口124。組裝好的蓋136亦緊固地夾持該軸承134抵住該軸承止動部170,如圖8所顯示。
如圖12所示,該蓋136可以其他方式組配來與該進入開口124銜接。例如,該蓋136可按壓套入該進入開口124內。該蓋136亦可黏著附接或黏合於該進入開口124。
如圖8、圖11、圖12及圖13所示,該後變速器80包含一張緊彈簧204用以張緊該動力傳動系統58的鏈條C。於此例中該張緊彈簧204是一扭力彈簧,其納置於該殼體120上的一環槽或環道206內。於此例中,該環道206形成於該殼體120的材料內並環繞該流體腔穴122。該張緊彈簧204具有一第一插腳或腳229,其自該彈簧的一端有角度地且朝向該環道206的一底面凸伸。該第一插腳或腳229銜接該環道206的底面上之一孔208 (見圖9)。該第一插腳229及孔208將該張緊彈簧204的該一端固持於該環道206中且相對於該殼體120之一固定位置。該張緊彈簧204是由該流體阻尼器90徑向外設置於該殼體120上。
如圖8及11所示且如上所提,該臂桿93的近端91耦接於該阻尼器90。於此例中,一碟形扭力載件210具有一雙D形中心孔212。該扭力載件210居在該蓋136的一外側上之一腔穴214內,且該孔212套置於且銜接該桿126的對應雙D形第二軸端130上。因此,該扭力載件210及該桿126是轉動地相互固定。一母螺孔216形成於該桿的第二軸端130內。一斜面孔218形成穿過該臂桿93的近端91且與該扭力載件210的中心孔212及該盲螺孔對齊。一公螺栓220穿過該斜面孔218及該中心孔212並螺固於該螺孔216內。該螺栓220以該扭力載件210夾置於該臂桿93與形成於該桿126的軸承段部146面向該第二軸端130的自由端上之一肩部222之間,將該臂桿93夾固且附接於該阻尼器90。
該扭力載件210具有二螺固件盲孔224設置於該中心孔212的相對側上。同樣地,該臂桿93具有二穿孔226設置於該斜面孔218的相對側上。該等穿孔226與該等盲孔224對齊以相對於該阻尼器90適當地導向該臂桿93。二螺絲228是用以將該扭力載件210及該臂桿93進一步牢固及固定在一起。此結構造成該臂桿93、該扭力載件210及該桿126全部相互固定而以一單元或相互呼應地繞該轉軸R轉動。
或者,如於圖12中,可省略該扭力載件210。譬如,一扭力構件512可附接於該臂桿93或與該臂桿93一體成型。譬如,該扭力構件512可以合模(comolded)或包膜(overmolded)與該臂桿93的第一導件99成型。該扭力構件512可包含一插孔512以供該桿126可與其相互作用。譬如,該扭力構件512可被該桿126的對應雙D形第二軸端130納置並與之銜接。因此,該扭力構件512與該桿126可為轉動地相互固定。
該扭力構件512可利用一外導引固定件520固定於該桿126。譬如,該外導引固定件520可具有外導引固定件螺紋522,例如圖12中的母外導引固定件螺紋522。該螺紋522可組配成與該桿126的第二軸端130之公螺紋螺接。因此該外導引固定件520可將該臂桿93轉動地固定於該桿126並將該蓋136軸向固定於該進入開口124,例如是以緊配合界面為例。或者,該蓋136與該進入開口124的螺接可封閉該流體腔穴122。該外導引固定件520可將該張緊彈簧204固定於該環道206中該臂桿93的第一導件99與該殼體120之間。
該外導引固定件520可包含一固定形貌體528。譬如,該固定形貌體528可為一或多個缺口,可供一組裝工具與之銜接。由於一流體阻尼器90可設計成不需內部維護或維修,因此該固定形貌體528可被設計成有助於在不移除下組裝。譬如,該固定形貌體528可為一對缺口,各具有一矩形組態以助於轉移一組裝工具的扭力,以及一相對鈍角組態以使該組裝工具反轉可迫使該組裝工具軸向移開。
圖12~圖14顯示一實施例,其中該導輪104繞一導輪軸G轉動,該導輪軸G於該葉片180的葉片掃過區域532中與該流體腔室相交。更具體的,圖12-14的實施例具有一內導引固定件524,其通過與該桿126交互作用來固定該導輪。該內導引固定件524可為一公螺栓以與該桿126的母螺孔216螺接。如圖14所顯示,該內導引固定件524可固定該導輪104於該第二導件97與該第一導件99之間。該內導引固定件524可以繞該臂桿轉軸R與該螺孔216螺接。除此之外,該導輪104以此附接方式可繞該臂桿轉軸R轉動。
該導輪104可包含一中心部105。該導輪104的中心部105可組配來與該第一導件99和第二導件97至少一者交互作用。譬如,該導輪104可用以透過該中心部105固定於該第一導件99與該第二導件97之間,將該第二導件97相對於該第一導件99固定。該中心部105可以轉動地固定於該等導件99、97其一或二者。該導輪104的其他組件可以轉動地附接於該中心部105。譬如,該導輪104可具有一外部103,其可繞該中心部105轉動。
該導輪104可具有一導輪面107。該導輪面107可安置於該中心部105上。該導輪面107可組配來將該導輪104及相關聯組件安置於該後變速器80的其他組件。譬如,該導輪面107可抵靠該桿126的第二軸端130上之一桿面127,俾以安置該導輪104及該第二導件97。以此方式,該導輪104的中心部105可組配來傳送該桿126與該臂桿93之間的扭力。
舉例來說,該導輪軸G可與該轉軸R相同,如圖14所示。或者,該導輪軸G可與該轉軸R區別,譬如如圖29A及29B所例示。藉由安置該導輪軸G相對於該轉軸R於一特定徑向距離可達到某些目的。譬如,安置該導輪軸G相當靠近該轉軸R可用來限制該後變速器80的位置改變,其對應於該鏈條C由該前齒輪變速器85所確定之位置。於此組態中,相較於具有一導輪軸G具與該轉軸R有較長距離者,繞該臂桿轉軸R的轉動將對該導輪104及該等鏈輪G1-G11的齒84的相對位置之改變相對較少。
該張緊彈簧204還具有一第二插腳或腳230,其自該彈簧另一端有角度地凸伸。該第二插腳230納置於或銜接該臂桿93的一容納孔232內。這樣將該第二插腳230以及該張緊彈簧204的另一端固定於該臂桿93。組裝期間時,該張緊彈簧204預載一預定扭矩值。因此該彈簧204是作用來偏壓該臂桿93於該鏈條張緊方向T,如圖5及10所繪示。
如圖6、圖9及圖10所示,於此例中,該側壁142具有一第三或最內段部於該流體腔穴122中且相鄰該端壁138。該最內段部包含一圓形部234,其與該臂桿轉軸R同心並徑向間隔一距離。該側壁142的最內段部並具有一非圓形部236,其弧曲向且間隔更接近於該臂桿轉軸R。因此該側壁142的非圓形部236產生一架體238於該流體腔穴122中。該架體238相較於該圓形部234更徑向內凸伸向該臂桿轉軸R。該架體238並與該腔穴相對於該端壁138凸伸向該進入開口。當該阻尼器90組裝時,該軸承134處在與該架體238的一表面239相接觸的狀態。
於此例中,設置一補償裝置與該流體腔穴122流體連通,以直接或較間接地通過多個不同的流體流動路徑。於此例中該補償裝置設置於該腔穴122的回流腔室182中,其目的進一步詳述於後。一般而言,該補償裝置容許稍微該回流腔室182在使用期間以直接或間接地容量擴張。進一步地,如下所述的任何揭示補償裝置皆能補償對於因流體溫度改變、流體從該流體腔穴洩漏或二者所造成之流體體積改變,且或許若該補償裝置在組裝被加壓時更加如此,再說明於後。在此揭示及說明補償裝置的其他實例。
再如圖6、圖9及圖10A所示,於此例中該補償裝置包含一可移動體,以彈性體240的形式定位於該架體238的表面239內所形成的一盲輔孔242中。於一例中,該彈性體240是以閉孔泡沫(closed-cell foam)形成且蓬鬆地納置於該架體238的盲孔242內。該彈性體240的形狀可反映該輔孔242的形狀。於此例中,該彈性體240是一圓柱體且該輔孔242具有一圓柱形狀。如圖10B所顯示,該彈性體240的高度可略少於該輔孔242的深度或高度,以使一小可變容量空間或可變容量擴增腔室S可形成於該彈性體的端部上方及該彈性體的端部與該軸承134的內面172 (即面對該腔穴122的表面)之間。而且,一淺流道246形成沿該架體238的表面239並面向該軸承134的內面172。該流道246延伸於該輔孔242與該回流腔室182之間。該流道246容許流體流於該回流腔室182與該輔孔242之間且因而使該彈性體240於該可變容量擴增腔室S的端部可與從該回流腔室182的流體接觸。
如圖6、8及10A所示,於該流體腔穴122中的該阻尼腔室184的形狀是一孔環的一段部。該阻尼腔室184具有i)一平坦「底部」是由該端壁138所界定,ii)一平坦「頂部」是由該軸承134的內面172所界定,iii)一凹狀外邊界是由該側壁142的圓形部234所界定,及iv)一凸狀內邊界是由該桿126的圓柱主段部144所界定。該阻尼腔室184的環周邊界之一邊界是可移動的且是由該葉片180的位置所界定。如圖10A所示,以下將更詳細說明,該葉片180相對於該臂桿轉軸R環周移動。該阻尼腔室184的環周邊界之其他邊界則是固定的且由該架體238的一面248所界定。該面248是該側壁142的非圓形部236的一部分,可如圖9及10A所例示。再如圖10A所示,該阻尼腔室184於該桿126與該側壁142之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橫剖面。因此,該葉片180亦具有相同的橫剖面形狀。
如圖3、圖5及圖10A所示,在該自行車50及該後變速器80的使用和操作期間,該桿126,其是轉動地固定於該臂桿93,僅能藉由迫使該阻尼腔室184內流體進入該回流腔室182內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此是由於該葉片180將試圖以該阻尼方向D繞該臂桿轉軸R移動,這樣造成該葉片180試圖減少該阻尼腔室184的容量。於此例中,該阻尼腔室184中液壓流體的不可壓縮本質將防止此發生。而且,該單向閥132將保持關閉因而防止流體經由該第一流動路徑,即該等流動孔194自該阻尼腔室184流至該回流腔室182。
因此,為將流體自該阻尼腔室184流至該回流腔室182以容許該桿126及臂桿93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必須設置一或多個第二,次要或輔助流動路徑。於此例中,如圖8及10所繪示,數個第二流動路徑是由該流體腔穴122中部件之間相當小或有限的間隙所界定而成。舉例來說,一間隙或第二流動路徑250可設置或界定於該葉片180的一軸向緣與該腔穴的端壁138之間(見圖7)。另一間隙或第二流動路徑252可設置或界定於該葉片端180的徑向遠端緣與該流體腔穴122的側壁142的圓形部234之間(見圖8及10A)。再一間隙或第二流動路徑254可設置或界定於該桿126的主段部144與該架體238鄰近該桿的端部之間(見圖10A)。儘管在此未顯示,作為一第二流動路徑,另一有限的間隙亦可設置或界定於該葉片180的相對軸向面與該軸承134的內面172之間。任何一或多個這些或其他間隙皆可用以產生所要的第二流動路徑供流體自該阻尼腔室184流至該回流腔室182。這些第二流動路徑或間隙能設置於該轉桿126的部分與該殼體120界定該流體腔穴122的部分之間。
在很大程度上由於持住於該阻尼腔室184內之該流體的黏性本質,迫使流體經由該一或多個第二流動路徑250~254以疏通該桿126的過程將消耗可觀的能量。該阻尼力亦將部分由該一或多個第二流動路徑的數量及總尺寸、該阻尼腔室184的尺寸及其類似者決定。不管如何,阻尼力是透過該桿126上的葉片180,以及耦接於該桿之該臂桿93而施加發揮的。施加於該桿126以及該臂桿93之流體阻尼力是與該桿的轉速成比例。因此,慢的臂桿轉速(舉例來說,當變速時)將提供小的阻力給以該阻尼方向D之臂桿轉動。反之,快的臂桿轉速(舉例來說,在當騎乘越過粗糙地面時的衝擊情況期間)將提供高或顯著的阻力給以該阻尼方向D之臂桿轉動。在一電子變速器(見圖2)的例子中,當變速時低阻尼力將可延長電池壽命。在纜線驅動變速器(見圖3及圖5)的例子中,當變速時低阻尼力將可造成騎乘者以較小的變速力道。
圖10A顯示該後變速器80,其包含該桿126於一第一轉動位置,例如一正常操作位置,使該阻尼器90於一正常狀態。圖15顯示該桿126是在該桿及該臂桿93已繞該臂桿轉軸R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之後的狀態。於此例中,該葉片180及桿已以一方向轉動,其降低該阻尼腔室184的容量。因此,流體將已被經由該等第二流動路徑250、252及254推入於該回流腔室182內。由於以該變速器80及臂桿93經歷較低速度變速操作或較高速度衝擊情況,可發生從圖10A的位置至圖15的位置之移動。該阻尼器90以該阻尼方向D所施加的阻尼力之量會與該桿126的轉速成比例。而且,該阻尼力之量是依據該臂桿93的轉動位置變化,其決定該阻尼腔室184的容量。
該阻尼器90的阻尼力能藉由改變該流體腔穴122內流體的黏性來變化。較高黏性的流體將造成較高阻尼力,而較低黏性的流體將造成較低阻尼力。該流體腔穴122可在該阻尼器90組裝的工廠處充填具有所要黏性之適當流體。於一例中,原始流體可在該後變速器80使用時一直保留於該阻尼器90內。或者,使用者也可拆卸該後變速器80以更換工廠組裝的流體為一不同黏性的流體。以此方式,使用者可改變或變化該阻尼器90的阻尼特質而不改變該後變速器的任何其他組件。在設計或製造階段時,該阻尼器90內的阻尼力能藉由更改該腔穴的容量,及/或藉由更改該等第二流動路徑的數量及/或尺寸,及/或類似者來變化。
當該臂桿93及桿126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時,該鏈條C的張緊會減少。因此該臂桿想要迅速以該相對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如圖3、圖5及圖10A所示。為讓此發生,流體必須自該回流腔室182流回至該阻尼腔室184。然而,若僅以該等第二流動路徑250、252及254的流動路徑供流體流回,回轉將會緩慢及延遲。緩慢的回轉將導致鏈條鬆弛,這樣可能抑制動力傳動系統58的性能,使該鏈條C跳齒,或甚至使該鏈條整個掉落。
圖16顯示該桿126以及該臂桿93如何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為了使該桿126及該臂桿93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流體必須快速及自由地自該回流腔室182流至該阻尼腔室184。該單向閥132提供此功能。該回流腔室內的流體壓力必須足以克服該閥彈簧195的彈力。當此情況發生時,該等流孔194的流體壓力將抗該閥彈簧195的偏壓彈力把該錐閥186的閥頭188推離該葉片180的表面。然後該流體能輕易且自由地通過該葉片180的流孔194。因此,流體能自由地從該回流腔室182通過至該阻尼腔室184,而不須迫使其通過該等第二流動路徑250、252及254。藉此該葉片180及該桿126能透過流體輕易地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移動。因此,當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時若有也是以非常小的阻尼力施加於該臂桿93上。
根據揭示阻尼器90的一方面,如圖6、圖9、及圖10A-10C所示,該閉孔泡沫彈性體240是設置於該殼體120內該腔穴122中的輔孔242內。該彈性體240是經由一沿該殼體內該架體238之淺約束或緊縮的流道246而與該回流腔室182流體連通。該輔孔是以該單向閥132、該限制的第二流體路徑250、252、254及該具限縮本質的流道246,與該阻尼腔室相當的隔離。這樣當需要阻尼力並產生時在該流體阻尼器90動態作動期間,可隔離或保護該可移動體,即本例中的該彈性體240。該彈性體240的功能在於補償該封閉流體腔穴122中因流體內溫度增加所造成之流體膨脹。該彈性體240是藉由移動或改變形態,即當流體體積改變發生時壓縮或膨脹來達成。此流體溫度可因在自行車50所處環境的溫度而增加。此流體溫度亦可從該臂桿93重複運動施加於該阻尼器90的阻尼作用將熱或熱能散至該流體而增加。
當流體的溫度增加時,該流體會膨脹。若無該補償裝置,例如該彈性體240,流體膨脹將會施加很大的內部壓力於該殼體120上之該流體腔穴122中。這樣的壓力增加會潛在地造成該阻尼器90的損害或限制或抑制其功能。藉由設置一補償裝置,例如該彈性體240,可增加該流體腔穴122的容量以供容納膨脹的流體。於此例中,當膨脹流體通過該流道246被推入該擴增腔室S內時該該彈性體240的泡沫材料將被向下壓縮於該輔孔242內(見圖10B及10C)。壓縮該彈性體240成一壓縮狀態減少該泡沫材料的體積,這樣則增加該擴增腔室S的尺寸,如圖10C所繪示。這樣增加該回流腔室182以及該流體腔穴122的總容量,以補償該流體增加的體積。因此,該彈性體240防止膨脹的流體施加過度的壓力於該殼體120上該流體腔穴122中。當該流體的溫度回至其原始程度或正常狀態時,該彈性體240能膨脹回至其於該輔孔242中之原來體積。如此減少該擴增腔室S的尺寸,這樣減少該回流腔室182以及該腔穴122的容量,如圖10B所繪示。
重要的一點是該補償裝置並不直接與該阻尼腔室184連通。於此例中,若該彈性體240是與該阻尼腔室184直接連通,那麼因該桿126和葉片180以該阻尼方向D移動造成該阻尼腔室的壓力增加將會壓縮該彈性體240。這樣將導致任何阻尼力的減低或完全喪失,直至該彈性體240被完全壓縮。換言之,該彈性體240的壓縮及該擴增腔室S的容量增加將可補償該阻尼腔室內的壓力增加,來取代產生所要阻尼力或抗該桿126及葉片180轉動的作用所增加之流體壓力。
揭示阻尼器90的另一方面是由圖8所示來說明。於此例中,供該動態O型環160納置其中之該格蘭頭(gland)或環狀空間,是由該軸承134的凹部162中之表面以及由該封閉蓋136的內面260所形成。因此,該動態O型環160當該桿126繞該臂桿轉軸R轉動時傾向於相對該軸承134和該封閉蓋136保持固定不動。或者,若該格蘭頭是形成於該外環周桿126中(舉例來說,由該桿的軸承段部146上一開槽所形成),則該動態O型環160將傾向於隨著該桿轉動。經驗已顯示若該O型環160隨著該桿126轉動,這樣易造成流體自該系統洩漏。此外,於此揭示例中,該動態O型環160顯露且正常的內徑宜應不小於該桿126的軸承段部146的對應直徑。此幾何關係進一步有助於防止該動態O型環160「抓取」該桿126及相對於該軸承134及該封閉蓋136轉動。經驗已再度顯示最佳密封作用是當該桿126與該動態O型環160之間發生相對轉動時達到;而不是該動態O型環與該軸承134和該封閉蓋136之間。
該動態密封,例如該O型環160,亦可組配來使該軸承134將該動態O型環160固定於兩軸向方向,如圖14的例子所顯示。舉例來說,該動態O型環160可組配來接觸該內環周面164上的凹部162、一第一軸面163及一第二軸面165。因此,在替代實施例中,該動態O型環160可接觸該第二軸面165或該封閉蓋136。該O型環可組配來同時接觸該第一及第二軸面163、165。或者,譬如該O型環160亦可組配成僅接觸該第一及第二軸面163、165中之其一者,以利於該桿126與該軸承134之間的相對移動及/或限制對該O型環160的磨損。於一實施例中,該O型環160僅接觸該軸承134及該桿126而不接觸該封閉蓋136。
揭示阻尼器90的再一方面是由圖10A所示來說明。該回流腔室182可配置以使其在該阻尼腔室184實質上方。在此「實質上方」意指並非所有的該回流腔室182都需要在該阻尼腔室184上方,而取而代之的是僅實質上所有、大部分或大多數須在該阻尼腔室上方。在流體洩漏出該流體腔穴122外且然後空氣(或一真空)注入於該流體腔穴的情況下,該空氣將因其浮力傾向於緩慢向上移往該回流腔室182。或者,若空氣或一真空保持困於該阻尼腔室184,則該空氣或真空將因該桿126及葉片180於該阻尼方向D的運動壓縮該空氣或真空而導致阻尼力不佳的減低。適當的阻尼效果僅在該阻尼腔室184內的空氣或真空已被壓縮之後才達到。因此,會想要將該流體腔穴122如圖9所示組配成空氣傾向於移至該低壓力腔室(L)內,此處將不會負面影響阻尼性能。
揭示阻尼器90的又一方面在於該阻尼器的尺寸和形狀,更詳言之在於該阻尼器的寬度或深度對該阻尼器的直徑之比例。由於各個不同部件相互的配置,該阻尼器90可具有沿該臂桿轉軸R所量的總深度或寬度,少於繞該軸R為中心的總直徑。舉例來說,該阻尼器90可具有一總深度或寬度約為29 mm及一總直徑約為40 mm。此比例有利地可產生或提供騎乘者的腳與該後變速器80之間的額外間隙,以使該騎乘者的腳與該變速器部分之間碰撞的機會達到最小。
為了充填流體於該殼體120的流體腔穴122內,例如油,如上所提,可進行以下組裝程序。如圖6及8所示,該單向閥132組裝於該桿126上的葉片180。該錐閥186的閥桿190插設穿過該葉片180的孔192。之後該閥彈簧195組裝繞於該閥桿190。該彈簧擋止件196定位於該閥桿190的自由端上抵住該閥彈簧195的端上並推動於該閥桿上以壓縮該彈簧。然後該卡扣環198再卡扣於該閥桿190的端上之凹槽200內以固定該錐閥。之後該桿126定位於該殼體120的流體腔穴122中使該第一軸端128納置於該端壁138的盲孔140內,如圖6及8所顯示。以該殼體120導向使該進入開口124至該流體腔穴122面朝上,如圖6及8所顯示,流體或油被注入於該流體腔穴內。該流體腔穴122被填充直至油位到達大約在該進入開口124中的母螺紋166之高度。
該靜O型環154組裝於該軸承134的外環周面158上之凹槽156內。該軸承134插置於該殼體120的進入開口124內。在該軸承134向下推動通過該流體或油時,多出的流體被向上移位且經由該軸承的內環周面164與該桿126的軸承段部146上該軸承面148的對應外徑之間的徑向間隙逸出。該軸承134往下推動直至抵觸該殼體120的流體腔穴122中之軸承止動部170。在此狀態,該阻尼腔室184與該回流腔室182內完全填滿流體或油且分別沒有空氣,而任何多出的流體已向上逸出,如先前所述。之後該動態O型環160藉由推動該O型環向下至該軸承段部146上且於該凹部162內而組裝於該凹部162內,如此在該軸承134的外側是開放的(見圖8)。之後先前已逸出該流體腔穴122的多出的流體能再從該進入開口124中移除。然後該封閉蓋136螺入於該殼體120上該進入開口124內直至該蓋的內面側260接觸該軸承134的對應側並夾置該軸承抵住該軸承止動部170。在此狀態該阻尼器90即完成組裝。
之後組裝好的阻尼器90能與該後變速器80組裝。如圖3、5、8、11及12所顯示,該張緊彈簧204能組裝於該環道206內,使該張緊彈簧的第一插腳229納置於該環道的孔212內。該扭力載件210能插置於該腔穴214內且至該桿的雙D形第二軸端130上。之後該臂桿93能放置於該阻尼器90上使該斜面孔218與該雙D孔212對齊。該螺栓220能插置於該扭力載件之該斜面孔218內並鬆鬆地螺入於該桿126的第二軸端130之桿孔216內。之後該張緊彈簧204的第二插腳230能與該臂桿93的容納孔232銜接。然後該臂桿能被轉動以加載該張緊彈簧204直至該臂桿93的穿孔226與該扭力載件20的盲孔224對齊。之後該等螺絲228插置且螺設於該該扭力載件210的盲孔224內,並且該等螺絲及螺栓220能被鎖緊。以完成該臂桿93與該阻尼器90的組裝。然後該臂桿與阻尼器能再以本領域習用方式組裝於該變速器80的其他部位。
於圖1~圖16的例子中,該流體阻尼器90的組件可由任何適當材料及材料組合來製造。於一例中,該殼體120可由鋁、玻璃填充尼龍或其他適當金屬、塑膠或複合材料所製成。該軸承134可由一適當金屬材料或一非金屬材料,例如熱塑性材料所製成。於一例中,該軸承可由聚甲醛樹脂或複合物例如Delrin®、尼龍或其類似物所製成。同樣的,該封閉蓋136若需要的話可由類似材料製成。該桿126亦可由具充分抗扭強度之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所製成。於一例中,該桿126可由鋁或鋼所製成。該張緊彈簧204及閥彈簧195二者能由彈簧鋼或類似物製成,且各可被調諧以在使用期間提供特定所需負載或彈力。該閥彈簧195可被調諧以提供相對輕的彈簧負載使該單向閥在使用期間當需要時可自由開啟。然而,該閥彈簧95需足夠堅硬以避免使用期間「閥浮動(valve float)」。換言之,該閥彈簧195必須足夠強壯以能在使用期間透過該高黏性流體或油非常快速地關閉該錐閥186。任何該單向閥132關閉的延遲會造成從該阻尼腔室184至該回流腔室182之不佳的流體轉移,這樣會降低該阻尼器90的阻尼效果。
揭示流體阻尼器可作很多變更及變化而不脫離預期的功能。該殼體120的尺寸及形狀可變化,如其內的流體腔穴122。該等腔室182、184、該單向閥132、該(該等)流體路徑及該(該等)第二流體路徑的位置、數量、配置及特徵亦可與上述該阻尼器90中的不同。該桿126、軸承134及/或封閉蓋136的組態亦能與上述流體阻尼器例中的不同。然而,揭示流體阻尼器90具有一相當簡單構造且在作動上非常有效率。該流體阻尼器概具有一殼體,其有一於一端開放之主腔穴,一封閉該開口的密封,以及一螺接蓋以將該總成固持於組裝且充填流體之狀態。
圖17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27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該軸承134及該封閉蓋136已由一單一組件,即一密封頭272所取代。於此例中,該密封頭272具有一環形,其有一外表面274攜有一密封槽276以供設置該靜O型環154,及一內表面278攜有另一密封槽280以供設置該動態O型環160。該密封頭272並具有外部公螺紋282於該外表面上(於圖17的視圖是在該靜O型環154下方)。這些螺紋係組配成與該進入開口124中的母螺紋166螺接(然於此例中該等母螺紋位於該流體腔穴更深處)。
該密封頭272具有一對具螺紋的放流口284,其當該密封頭272組裝於該殼體內時連通於該殼體120外側與該流體腔穴122之間。二密封或放流螺絲286設置且各具有一O型環288或密封,其一體形成於該螺絲的頭部底下。該等螺絲286能螺入於該等放流孔284內以密封該密封頭272之放流口284。於一例中該等螺絲286能密封該流體腔穴122之壓力多達6000 psi。
於此例中,該阻尼器270的流體腔穴122能經由以下組裝程序來充填。該單向閥132先預組裝於該桿126且如上述將該桿定位於該流體腔穴內以供該阻尼器90用。然後將流體注入該殼體120的流體腔穴122內直至其覆蓋該殼體120的進入開口124內所有螺紋166。於此例中該靜O型環154及該動態O型環160二者預組裝於該密封頭272。之後該密封頭272再螺入該殼體120的進入開口124內。當該密封頭272透過該流體或油向下移動時,多出的流體被向上迫經該密封頭的放流口284。該密封頭272螺入於該殼體120的進入開口124內直至該密封頭抵住該軸承止動部170。於此狀態時,任何多出的流體將已通過該密封頭272的放流口284逸出且該回流腔室182及阻尼腔室184完全填滿該流體或油。之後該等放流螺絲286螺入該密封頭272的放流口284內,使該等螺絲頭部及O型環288緊密座設於該密封頭上。因此該等放流螺絲286密封該等放流口284以防止任何更多的流體或油逸出該流體腔穴122。於此例中該阻尼器270在此階段即組裝好並準備附接於該臂桿,如上所述。
圖18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29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非組合於該桿內,該單向閥132係併入一經修改之殼體292的一部分內。該單向閥132仍是組配及配置成阻擋流體從該阻尼腔室184流動至該回流腔室182,但仍容許流體從該回流腔室182自由流動至該阻尼腔室184。於此例中,該單向閥132是定位於該腔穴中一架體296或壁之一開口及凹部294內,其取代前述架體238。
並且於此例中,由前述桿126所變化而來的一桿298,亦包含一自該桿徑向延伸之葉片300。於此例中部分的該架體296以及該葉片300與該架體298結合,將該阻尼腔室184與該回流腔室182隔開。於此例中由於該單向閥132是載設於屬於該殼體292一固定部位之該架體298上,故該補償裝置是載設於該桿298的可移動葉片300上。然而,於此例中,該補償裝置不同於該阻尼器90的補償裝置。更具體來說,該補償裝置包含一盲輔孔242,其透過形成於該葉片300頂面的一流道246與該回流腔室連通。一閉孔泡沫材料之彈性體240是納置於該輔孔242內,且界定一擴增腔室S於該彈性體與該軸承134的內側或底側172之間。該擴增腔室S再度透過該流道246與該回流腔室182流體連通。
圖19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31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該阻尼器310具有含一葉片314的一桿312,其不同於該桿126及葉片180中是與該桿一體成形,該葉片314是一分開的部件。該葉片314可附接或鎖固於該桿312,例如藉由一或多個螺絲316。這樣的構造可容許該桿312具有較不複雜的組態以使該桿的製造更簡單、簡易或少複雜。此構造進一步容許該葉片314及該桿312若需要的話以不同材質製成。
該阻尼器310亦包含一經修改之殼體318,其具有一不同組態的流體腔穴320。此例表示該殼體318及流體腔穴320能在形狀、尺寸及組態上變化。該阻尼器310亦包含一修改補償裝置。於此例中該補償裝置包含一盲輔孔322,其形成是少於該流體腔穴320的一壁324之一徑向距離。因此,該壁324有一部分在該輔孔322的高度或深度上對該回流腔室182是開放的。藉此,該擴增腔室S是設置於該彈性體240頂部處且與該回流腔室直接連通。而且,該彈性體240也可沿該直接暴露於該回流腔室182之壁324壓縮,以容許該回流腔室直接容量擴增。
圖20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33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該阻尼器330具有一桿332,其具有一分開的葉片334,該葉片334是例如藉由一或多個螺絲336附接或連接於該桿。該葉片334的端部終止不遠於一面的圓形部234,例如殼體339的一流體腔穴338中之該側壁142。一間隙340保留於該側壁142與該葉片334的端部之間。該間隙340界定該第一流動路徑於該回流腔室182與該阻尼腔室184之間。一密封構件,例如一彈性或撓性刮油密封件342,是耦接於,即固定於該葉片334且自該葉片334延伸。該刮油密封件342可以任何適當材質製成,例如耐油(oil safe)彈性體材料。
該刮油密封件342於本來狀態或靜態時是設置成使其自由端344沿該殼體120的流體腔穴338中之側壁142刮掃且被偏壓抵於該側壁142上。然而,該刮油密封件342亦以一特定方式成一角度以致於可以一單向閥的形式作用,來取代先前例子中的單向閥132。具體來說,當該桿332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時,於該阻尼腔室184內所產生的流體壓力會偏壓該刮油密封件342的一自由端於一關閉位置以緊密地抵住該流體腔穴338的側壁142上,以提供對流體流動高度的阻擋且實質地封閉該間隙340,即該第一流動路徑。然後這樣流體將主要自該阻尼腔室184經由該等第二流動路徑,例如在該葉片334和刮油密封件342上方及/或下方的流動路徑250以及在該桿332與該流體腔穴338一壁之間的流動路徑254,流至該回流腔室182。當該桿332以該相反的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時,於該回流腔室182產生的較高流體壓力會折曲或彎折該刮油密封件342的自由端遠離該流體腔穴338的側壁142於一開啟位置。這樣會打開該間隙340以及該第一流動路徑,以容許流體自該回流腔室自由流動至該阻尼腔室184。
圖21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35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該阻尼器350具有一桿352,其具有一形成為與該桿分開之部件的葉片354。該葉片354也是例如藉由一或多個螺絲356附接或連接於該桿352。該葉片354的端部終結不遠於殼體360的一流體腔穴358中該側壁142的圓形部234。一間隙362保留於該側壁142與該葉片354的端部之間。該間隙362界定該第一流動路徑於該回流腔室182與該阻尼腔室184之間。一硬刮油構件364可以一堅硬材質製成,例如塑膠。該刮油構件364可轉動地納置於該葉片354的一凹部內。
一偏壓元件,例如一彈簧366,一端藉其中一該等螺絲356持住或固持於該桿352。該彈簧366的另一端接觸該刮油構件364的一自由端並偏壓該刮油構件364的自由端抵住一面上,例如該殼體360中該流體腔穴358的側壁142上。當該桿352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時,該阻尼腔室184內的流體壓力進一步偏壓該刮油構件364的自由端抵住該殼體360中該流體腔穴358的側壁142上於一關閉位置。這樣會造成對流體流過該間隙362的高度阻擋。當該桿352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時,該回流腔室182內的流體壓力會抗該彈簧366的彈力折曲該刮油構件364的自由端遠離該側壁142至一開啟位置。如此容許流體自該回流腔室182經由該間隙362自由流動至該阻尼腔室184。
圖22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37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該阻尼器370是類似於上述該阻尼器330及350。於此例中,該阻尼器370具有一桿372,但不具有一分開的葉片或一體葉片。取而代之的是一C形密封構件374,其一端以例如一或多個螺絲376附接或連接於該桿372。該密封構件374可以一彈性或撓性材質製成。於一靜態狀態時,該密封構件374可以一自由端或另一端377偏壓於一面上,例如一流體腔室378的壁142上。當該桿372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時,該阻尼腔室184內所產生的壓力加強或偏壓該密封構件374的另一端377堅固地抵於殼體380內該流體腔室378的側壁142上於一關閉位置。這樣會造成對流體從該阻尼腔室184至該回流腔室182之流動形成高度阻擋。當該桿372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時,該回流腔室182內產生的壓力會折曲該密封構件374的自由端377遠離該側壁142於一開啟位置。如此容許流體自該回流腔室182經由該側壁142與該密封構件374另一端377之間的第一流動路徑自由流動至該阻尼腔室184。
圖23及24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390實質上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如圖23所繪示,該阻尼器390包含一淺凹部392於該殼體120的流體腔穴122之一端壁394內。如圖24所顯示,該淺凹部392繞該臂桿轉軸R彎弧且具有一具變化的寬度。該凹部392提供額外或變化的第二流動路徑以與上述在該葉片180下方的第二流動路徑250結合或取而代之。該凹部392提供一流動路徑供流體自該阻尼腔室184移動至該回流腔室182,其是根據該桿126及葉片180的轉動位置作變化。
更具體來說,當該桿126以該阻尼方向D轉動時,對流體流動在任何瞬間的阻擋是與該凹部相鄰於該葉片180軸緣之部分的寬度成反比。在該桿126以該方向D轉動時該凹部392可變得較窄以漸增對流體從該阻尼腔室184流動至該回流腔室182之阻擋來保持充足的阻尼力。在該桿以該鏈條張緊方向T轉動時,該凹部可變得較寬以更快速地容許流體從該回流腔室182流至該阻尼腔室184。於該阻尼方向D的流體阻尼力之大小將根據該桿126的角度位置變化。圖24所顯示該凹部392的特定形狀僅表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於此。該凹部392的形狀可在需要時作變化以根據該桿126的角度或轉動位置提供所要的阻尼特性。
圖25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一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於此例中,一阻尼器400實質上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此例中,該阻尼器400具有一蓋402,其有一環肩或環肋404自該面內側260凸伸。於此例中該軸承134供該動態O型環160的凹部162深度更深。該環肋或肩404納置於該凹部162內並駐在相鄰於該O型環160。在組裝期間,該凹部162內的流體,其持住該動態O型環160,被該環肋或肩404移位並迫入於該阻尼腔室184內。此流體會增加該阻尼腔室184的流體壓力,這樣再導致該彈性體240或其他補償裝置壓縮一與該移位流體相同的量。藉此該阻尼腔室184因該彈性體240施壓在該流體上同時會設法膨脹至其原本膨脹的狀態和尺寸,而處於一加壓狀態。這樣產生一優點在於,在流體溫度降低造成流體體積減少的情況時,該彈性體240能膨脹以補償流體體積的減少。若無此特徵,將會因流體體積減少產生一真空狀態,而導致阻尼力損失。以此方式加壓該阻尼腔室184的另一優點在於任何不良地殘存於該流體腔穴122內之氣泡或氣穴亦將被壓縮至很小體積,如此可將此殘存空氣所造成的阻尼力之任何損失減至最低。
圖26及27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所架構之變化流體阻尼器的另外替代例。於圖26及27之例中,阻尼器410及430大都相同於上述阻尼器90。因此,以下對相似組件將不再詳述但以相同標號表示與上述阻尼器90對應的組件。於這些例子中,該等阻尼器410及430各包含一替代的補償裝置,其除了上述輔孔及彈性體例子,或能使用來取代先前所述補償裝置的例子。
如圖26所示,該阻尼器410具有一補償裝置,其有一穿孔412穿設於該阻尼器的殼體414。該穿孔412直接通過該殼體414通向於該流體腔穴122中該回流腔室182的端壁142內。一以一活塞416具有一O型環密封418的形式之可移動體可滑動地容納於該穿孔412內。一彈簧420將該活塞416偏壓朝該回流腔室182。該活塞316的一面是直接露出於該流體腔穴122的回流腔室182。一調整螺絲422包含機械螺紋,其與該穿孔412的開口內之螺紋螺接。該螺絲422的端部424接觸該彈簧420以作用為一彈簧擋止部。該螺絲422若需要時亦可被調整以調整彈簧負載。使用時,該穿孔412界定一擴增腔室S於該活塞416面向該回流腔室182的側上。該活塞416能根據該彈簧420的彈力並抗其彈力移動,以改變該擴增腔室S的尺寸,其在此例中實際上是該回流腔室182的一部分。於此例中該擴增腔室S能接納該流體腔穴122因流體溫度改變造成的流體體積的改變。然而,該擴增腔室S亦能接納因流體從該流體腔穴122洩漏所造成的稍微體積之改變。
如圖27所示,該阻尼器430亦具有一補償裝置,其有一鑽孔432形成於一殼體434。然而,該鑽孔432是一盲孔,於該殼體434的流體腔穴122內該回流腔室182中的端壁142內。一可移動體,其以一具有O型環密封440的浮動活塞436之形式,是可滑動地納置於該鑽孔432內。該擴增腔室S形成於該鑽孔412中相鄰於該活塞436於該活塞面向該回流腔室182的側上。於此例中,該活塞436的一面同樣直接露出於該回流腔室182。因此,該擴增腔室S在此例中實際上也是該回流腔室182的一部分。一封閉的氣穴438形成於該鑽孔412中於該活塞436的另相對側上。該氣穴438可充填空氣,其偏壓該活塞436朝向該回流腔室182。該氣穴可在組裝該阻尼器430期間當該活塞436組裝於該流體腔穴122中時產生。或者是,儘管在此未顯示,該鑽孔432的盲終端424可包含一可選擇的閥用以增加或調整該氣穴438中的空氣壓力。使用時,該活塞416能根據該氣穴438的偏壓力且抗其偏壓力移動以改變該擴增腔室S的尺寸。因此於此例中該擴增腔室S能接納因流體溫度改變所造成該流體腔穴122中的流體體積改變。然而,該擴增腔室S亦能接納流體從該流體腔穴122洩漏所造成的稍微體積之改變。
上述流體阻尼器的各例舉例說明了阻尼器的組態和構造能以不同方式變化。然而,除了在此所揭示及說明外,當然亦可為其他例子。本發明及本揭示並不僅限制於圖1~圖27的例子。
儘管在此已根據本揭示的教示說明特定的流體阻尼器、自行車變速器,本發明的涵蓋範圍並不限制於此。相反的,本發明涵蓋所有揭示所教示之實施例,其完全地落入可行等效者的範圍中。
在此描述的實施例的說明旨在提供對各種實施例的結構的一般理解。這些描述不旨在用作為對利用在此所述的結構或方法之所有裝置及系統的元件和特徵之完整描述。 在閱讀本文提供的描述後,許多其他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 其他實施例可以從此揭示被利用和匯出,使得可以在不脫離本揭示的範圍的情況下進行結構和邏輯替換和改變。此外,這裡的描述僅僅是代表性的,可能不是按比例繪製的。 描述中某些比例可能會被誇大,而其他比例可能會被最小化。 因此,說明書和附圖應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雖然本說明書包含許多細節,但這些細節不應被解釋為對可能要求保護的範圍的限制,而應被解釋為對主題的特定實施例的特徵的描述。 在本說明書中各別實施例的內文描述的某些特徵亦可將單個實施例組合實現。 相反地​​,在單個實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種特徵也可以在多個實施例中單獨地或以任何合適的子組合來實現。 此外,儘管上文可以將特徵描述為以某些組合起作用並且甚至最初如此要求,但是來自所要求保護的組合的一個或多個特徵可以在一些情況下從組合中刪除,並且所要求保護的組合可以針對子組合或子組合的變化。
相似地,儘管在附圖中按照特定順序描繪操作及/或作用,但是這不應被理解為要求按照所示特定順序或者按照依次循序執行這樣的操作或者執行所有所示操作以實現希望的結果。在某些境況中,多工和並行處理可以是有利的。另外,在以上描述的實施例中分離各種系統部件不應被理解為在所有實施例中要求這樣的分離,而應當理解描述的程式部件和系統可以一般地被一起集成在單個軟體產品中或者封裝到多個軟體產品中。
本揭示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在此可指為個別地及/或共同地,對「發明」一詞僅為了方便起見而不意味自動地限制本申請案的範圍在任何特定發明或發明方面。此外,儘管在此已經說明及描述特定實施例,需理解的是任何設計來達到相同或相似目的的附隨安排可來替代所顯示的特定實施例。此揭示是用來涵蓋任何及所有各種不同實施例的附隨改變或變化。上述實施例及其他在此未描述的實施例的組合,對本領域技藝者在閱讀本說明後是顯見的。
摘要提供符合37 C.F.R. §1.72(b)且提出以供瞭解而不會被用於解釋或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或含義。此外,於前述詳細說明中,出於簡化本揭示的目的,各種特徵在單個實施例中被組合在一起或說明在單個實施例中。 這種揭示方法不應被解釋為反映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具有比每個申請專利範圍中明確記載的更多特徵的意圖。 而是,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反映,發明主題可為少於任何揭示實施例中的所有特徵。因此,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被併入到詳細說明中,其中每個申請專利範圍本身作為單獨的主張主題。
前述詳細說明意旨在視為舉例說明而不是限制,且瞭解的是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包含所有等效者才是用來界定本發明的範圍。申請專利範圍不應該被解讀為限制在所描述的順序或元件,除非有聲明那樣的效果。因此,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及精神中的所有實施例及其等效者被聲稱為本發明。
50‧‧‧自行車52‧‧‧架體54‧‧‧前輪56‧‧‧後輪58‧‧‧動力傳動系統60‧‧‧前剎62‧‧‧後剎64‧‧‧座體66‧‧‧座管68‧‧‧手把70‧‧‧剎車桿72‧‧‧前鏈輪總成74‧‧‧曲柄總成76‧‧‧踏板78‧‧‧後鏈輪總成80‧‧‧後變速器82、84、102‧‧‧齒85‧‧‧前齒輪變速器86‧‧‧基座88‧‧‧連結件90‧‧‧(流體)阻尼器91‧‧‧近端92‧‧‧鏈條導件93‧‧‧臂桿94‧‧‧馬達模組96‧‧‧電池97‧‧‧(第二)導件98‧‧‧遠端99‧‧‧(第一)導件100‧‧‧(張緊)輪103‧‧‧外部104‧‧‧導輪105‧‧‧中心部107‧‧‧導輪面110‧‧‧致動纜線112‧‧‧纜線導輪120、292、318、339、360、380、414、434‧‧‧殼體122、320、338、358‧‧‧流體腔穴124‧‧‧進入開口126、312、332、352、372‧‧‧桿127‧‧‧桿面128‧‧‧第一軸端130‧‧‧第二軸端132‧‧‧單向閥134‧‧‧(環形)軸承136‧‧‧(封閉)蓋138‧‧‧(封閉)端壁140‧‧‧盲孔142‧‧‧側壁144‧‧‧主段部146‧‧‧軸承段部148‧‧‧(環周)軸承面150‧‧‧彎弧部152‧‧‧平坦部154、288‧‧‧O型環156、200‧‧‧凹槽158‧‧‧外環周面160‧‧‧(動態)O型環162‧‧‧凹部163‧‧‧第一軸面164‧‧‧內環周面165‧‧‧第二軸面166‧‧‧母(機械)螺紋168‧‧‧密封面170‧‧‧軸承止動部172‧‧‧內面180、314、334、354‧‧‧葉片182‧‧‧流體回流腔室184‧‧‧阻尼腔室186‧‧‧錐閥188‧‧‧閥頭190‧‧‧閥桿192‧‧‧桿孔194‧‧‧流孔195‧‧‧閥彈簧196‧‧‧彈簧擋止件198‧‧‧卡扣環202‧‧‧公(機械)螺紋204‧‧‧(張緊)彈簧206‧‧‧環道208‧‧‧孔210‧‧‧(碟形)扭力載件212‧‧‧(中心)孔214‧‧‧腔穴216‧‧‧(母)螺孔;桿孔218‧‧‧斜面孔220‧‧‧(公)螺栓222‧‧‧肩部224‧‧‧(螺固件)盲孔226‧‧‧穿孔228、286、336、356、376‧‧‧螺絲229‧‧‧第一插腳;腳230‧‧‧第二插腳;腳232‧‧‧容納孔234‧‧‧圓形部236‧‧‧非圓形部238‧‧‧架體239‧‧‧表面240‧‧‧彈性體242、322‧‧‧(盲)輔孔246‧‧‧(淺)流道248‧‧‧面250、252、254‧‧‧第二流動路徑260‧‧‧內面;內(面)側270、290、310、330、350、370、390、400、410、430‧‧‧阻尼器272‧‧‧密封頭274‧‧‧外表面276、280‧‧‧密封槽278‧‧‧內表面282‧‧‧公螺紋284‧‧‧放流口;放流孔294‧‧‧凹部296‧‧‧架體298‧‧‧桿;架體300‧‧‧(可移動)葉片316‧‧‧螺絲;活塞324‧‧‧壁340、362‧‧‧間隙342‧‧‧刮油密封件344‧‧‧自由端364‧‧‧(硬)刮油構件366、420‧‧‧彈簧374‧‧‧密封構件377‧‧‧(自由)端378‧‧‧流體腔室392‧‧‧(淺)凹部394‧‧‧端壁402‧‧‧蓋404‧‧‧肩;環肋412‧‧‧穿孔;鑽孔416‧‧‧活塞418、440‧‧‧O型環密封422‧‧‧(調整)螺絲424‧‧‧端部;盲終端432‧‧‧鑽孔436‧‧‧(浮動)活塞438‧‧‧氣穴512‧‧‧扭力構件;插孔520‧‧‧外導引固定件522‧‧‧(母)外導引固定件螺紋;螺紋524‧‧‧內導引固定件528‧‧‧固定形貌體532‧‧‧葉片掃過區域534‧‧‧第一(極限)位置536‧‧‧第二(極限)位置538‧‧‧葉片掃過平面地區540‧‧‧葉片邊界582‧‧‧回流角度584‧‧‧阻尼角度586‧‧‧葉片掃過角度C‧‧‧鏈條D‧‧‧阻尼方向F1,F2‧‧‧(前)鏈輪G‧‧‧導輪軸G1-G11‧‧‧(後)鏈輪H‧‧‧葉片高度L‧‧‧鏈接部P‧‧‧平面R‧‧‧(臂桿)轉軸S‧‧‧擴增腔室T‧‧‧鍊條張緊方向
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及優點將可由閱讀以下敘述並結合圖式而得以瞭解,其中;
圖1是自行車的側視圖,其可架構以利用一流體阻尼器於該後變速器上;
圖2是安裝於一自行車上一電子後變速器的一例之近側視圖,該電子後變速器包括一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流體阻尼器;
圖3是安裝於一自行車上一手動致動後變速器的一例之近側視圖,該手動致動後變速器包括一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流體阻尼器;
圖4是安裝於一自行車上一電子後變速器的一舉例之近側視圖,該電子後變速器包括一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流體阻尼器;
圖5是圖3的手動致動後變速器,但未安裝於一自行車上;
圖6是圖2~圖5的流體阻尼器之分解透視圖;
圖7是圖6的流體阻尼器之組裝透視圖;
圖8是沿圖5的剖線8-8及通過該手動致動後變速器的轉軸所剖之橫剖圖;
圖9是圖7所顯示該流體阻尼器的一殼體及繪示該流體阻尼器的一補償裝置的形態之透視圖;
圖10A是沿圖8的流體阻尼器的剖線10A-10A所剖且繪示使用期間於一位置時該流體阻尼器與一單向閥的部分之橫剖圖;
圖10B是沿圖10A該流體阻尼器的一補償裝置之剖線10B-10B所剖且於一正常狀態之橫剖圖;
圖10C是如圖10B所繪示之該補償裝置但於一壓縮狀態;
圖11是圖7的組裝好的流體阻尼器之透視圖及於圖3及5的後變速器的部分之分解圖;
圖12是圖4的後變速器的部分之透視圖;
圖13是圖12的組裝好的流體阻尼器之透視圖及圖4的後變速器的部分之分解圖;
圖14是圖4的組裝好的後變速器之對剖橫剖圖;
圖15及圖16是類似圖10A的橫剖圖,但繪示在使用期間於兩個其他位置時該流體阻尼器與該單向閥的部分之橫剖圖;
圖17是類似圖8,但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一流體阻尼器的替代例之橫剖圖;
圖18~圖22是類似圖10A,但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流體阻尼器的更多替代例之橫剖圖;
圖23是類似圖8,但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一流體阻尼器的另一替代例之橫剖圖;
圖24是圖23所顯示該流體阻尼器的一殼體之透視圖;
圖25~圖27是類似圖8,但顯示依據本揭示的教示之流體阻尼器的更多替代例之橫剖圖;
圖28及29A是類似圖10A的橫剖圖,但繪示一葉片邊界的形象,其之移動界定一葉片掃過區域;及
圖29B是類似圖8,如圖29A所示流體阻尼器的實施例之橫剖圖。
52‧‧‧架體
78‧‧‧後鏈輪總成
80‧‧‧後變速器
84、102‧‧‧齒
86‧‧‧基座
88‧‧‧連結件
90‧‧‧(流體)阻尼器
91‧‧‧近端
92‧‧‧鏈條導件
93‧‧‧臂桿
94‧‧‧馬達模組
96‧‧‧電池
97‧‧‧(第二)導件
98‧‧‧遠端
99‧‧‧(第一)導件
100‧‧‧(張緊)輪
104‧‧‧導輪
C‧‧‧鏈條
D‧‧‧阻尼方向
G1-G11‧‧‧(後)鏈輪
L‧‧‧鏈接部
R‧‧‧(臂桿)轉軸
T‧‧‧鏈條張緊方向

Claims (19)

  1. 一種自行車後變速器,其包含:一基座構件,可安裝於一自行車架體;一可移動構件,可移動地耦接於該基座構件;一鏈條導引總成,可轉動地連接於該可移動構件,以繞一轉軸轉動;一偏壓元件,組配及配置來偏壓該鏈條導引總成,以相對於該可移動構件在一第一轉動方向上轉動;以及一流體阻尼器,具有一容納一體積的流體之流體腔穴,該流體阻尼器可操作地設置於該鏈條導引總成與該可移動構件之間,以在該鏈條導引總成在一與該第一轉動方向相反的第二轉動方向上轉動時施加一阻尼力予該鏈條導引總成;其中該流體腔穴包含配置來保有一比例的流體體積以提供該阻尼力的一阻尼腔室、及與該阻尼腔室流體連通的一回流腔室;其特徵在於,該流體阻尼器包括一補償裝置,與該流體腔穴流體連通,該補償裝置係組配來接納該流體腔穴中之流體之體積的變化;其中該補償裝置係與該回流腔室流體連通並且包括容納在該回流腔室中之一輔孔內的一可移動體,該可移動體之一表面在該輔孔之一端中直接暴露於該回流腔室。
  2. 如請求項1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在該流體之體積變化之時調整該回流腔室之體積。
  3.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可移動體為容納在該輔孔中的一活塞。
  4.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包括與該回流腔室流體連通之一可變容量的擴增腔室。
  5. 如請求項4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包括容納在一輔孔中的一可移動體,該輔孔經由該輔孔與該回流腔室之間的一流道而與該回流腔室流體連通。
  6. 如請求項5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可移動體係為該輔孔內的一閉孔泡沫體。
  7.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流體之體積的變化係由該流體中的一溫度變化、來自該流體腔穴的一流體洩漏、或該溫度變化及該流體洩漏二者所造成。
  8.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係組配來調整該流體腔穴之體積,以接納該流體之體積的變化。
  9.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包括與該流體腔穴流體連通之一可變容量的擴增腔室。
  10.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回流腔室在裝設於該自行車上時係垂直配置在該阻尼腔室上方。
  11. 如請求項10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流體阻尼器包括一單向閥,其設置於該流體腔穴內且在該回流腔室與該阻尼腔室之間界定一第一流動路徑。
  12.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單向閥可於一開啟位置與一關閉位置之間移動,該單向閥於該開啟位置時允許該流體自該回流腔室經由該第一流動路徑流至該阻尼腔室,而於該關閉位置時防止該流體經由該第一流動路徑流動。
  13. 如請求項11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流體阻尼器包括一或多個有限第二流動路徑,其界定於該流體腔穴內在該阻尼腔室與該回流腔室之間,該一或多個有限第二流動路徑與該第一流動路徑不同。
  14. 如請求項1或2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流體阻尼器包括自一轉桿徑向延伸的一葉片,該葉片分隔該流體腔穴以在該葉片之相對立側上界定該阻尼腔室及該回流腔室。
  15. 如請求項14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一單向閥係設置在該葉片上,該單向閥沿一第一流動路徑設置且組配成允許流體自該回流腔室經由該第一流動路徑流至該阻尼腔室,但防止流體自該阻尼腔室經由該第一流動路徑流至該回流腔室。
  16. 如請求項15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一或多個有限第二流動路徑係由該葉片與該流體腔穴之一表面間的一或多個間隙建立、由該轉桿與該流體腔穴之一表面 間的一或多個間隙建立、或由上述兩者建立。
  17. 如請求項14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係設置在該葉片上,且與該回流腔室流體連通。
  18. 如請求項14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補償裝置係設置在殼體中,且與該回流腔室流體連通。
  19. 如請求項14之自行車後變速器,其中該葉片自該轉桿徑向延伸以繞該轉軸轉動。
TW107105970A 2017-03-27 2018-02-22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TWI682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70,357 2017-03-27
US15/470,357 US10435111B2 (en) 2017-03-27 2017-03-27 Fluid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15/702,161 US11199240B2 (en) 2017-03-27 2017-09-12 Fluid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15/702,161 2017-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922A TW201834922A (zh) 2018-10-01
TWI682875B true TWI682875B (zh) 2020-01-21

Family

ID=6173169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035A TWI731539B (zh) 2017-03-27 2018-02-22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TW107105970A TWI682875B (zh) 2017-03-27 2018-02-22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TW110122076A TWI812965B (zh) 2017-03-27 2018-02-22 自行車後變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035A TWI731539B (zh) 2017-03-27 2018-02-22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2076A TWI812965B (zh) 2017-03-27 2018-02-22 自行車後變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199240B2 (zh)
EP (2) EP3722195B1 (zh)
CN (2) CN112092974A (zh)
DE (1) DE102018002336A1 (zh)
TW (3) TWI7315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7324B2 (en) 2021-04-12 2024-05-21 Sram, Llc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4030B2 (en) * 2012-09-27 2016-07-19 Sram, Llc Rear derailleur
ITUA20163996A1 (it) * 2016-05-31 2017-12-01 Campagnolo Srl Deragliatore elettrico di bicicletta
IT201700018702A1 (it) * 2017-02-20 2018-08-20 Campagnolo Srl Deragliatore elettrico posteriore di bicicletta
US10703442B2 (en) * 2017-07-14 2020-07-07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10343748B2 (en) * 2017-07-19 2019-07-09 Th Industries Co., Ltd. Electroni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US11560199B2 (en) * 2018-12-12 2023-01-24 Brandon Rodgers Gearshifting system comprising a linear actuator
US10981625B2 (en) * 2017-10-02 2021-04-20 Sram, Ll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M562816U (zh) * 2018-04-03 2018-07-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變速器總成
TWI664113B (zh) * 2018-04-25 2019-07-01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自行車撥鏈器
US11167819B2 (en) * 2018-10-24 2021-11-09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icycle derailleur
US11767078B2 (en) * 2019-02-05 2023-09-26 Sram Deutschland Gmbh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bicycle
TWI747152B (zh) * 2019-02-05 2021-11-21 美商速聯有限責任公司 用於自行車的驅動配置
US11498643B2 (en) * 2019-02-26 2022-11-15 Shimano Inc. Bicycle electric derailleur
TWI723397B (zh) * 2019-03-19 2021-04-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US11840315B2 (en) * 2019-05-02 2023-12-12 Sram, Llc Gear changer adjustment and device
US11608139B2 (en) * 2019-05-13 2023-03-2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DE102020209370A1 (de) * 2019-08-08 2021-02-11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insbesondere mit Feder-Dämpfer-Baugruppe
TWI729556B (zh) * 2019-11-06 2021-06-01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之後變速器
US11926394B2 (en) * 2020-09-11 2024-03-12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11697473B2 (en) 2021-03-15 2023-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220411017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 bicycle derailleur
CN113588188B (zh) * 2021-07-30 2022-04-12 华中科技大学 涡轮机阻尼叶片整圈振动特性及阻尼特性模拟实验装置
IT202100024725A1 (it) * 2021-09-28 2023-03-28 Campagnolo Srl Equipaggiamento di bicicletta dotato di unita’ di alimentazione elettrica
EP4265512A1 (fr) * 2022-04-22 2023-10-25 Patrice Bonnelye Dérailleur arrière modulaire et intégré pour bicyclette
DE102022204099A1 (de) 2022-04-27 2023-11-02 Shimano Inc. Hinterer umwerfer für ein menschlich angetriebenes fahrzeug
US11814138B1 (en) * 2022-06-28 2023-11-14 Ad-Ii Engineering Inc. Rear derailleu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9479A1 (de) * 1987-09-10 1989-03-30 Volkswagen Ag Spanneinrichtung
JPH02169383A (ja) * 1988-12-22 1990-06-29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ー
JPH06159458A (ja) * 1992-11-25 1994-06-07 Tsubakimoto Chain Co 回動型チェックバルブ式テンショナ
DE102004055329A1 (de) * 2004-11-16 2006-05-18 Linnig Antrieb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Spannen von Zugmitteln für den Antrieb von Aggregaten
US20070219029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Maverick American Llc Fluid dampening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TW201509746A (zh) * 2013-09-12 2015-03-16 Shimano Kk 鏈條張緊裝置
TW201509748A (zh) * 2013-09-12 2015-03-16 Shimano Kk 鏈條張緊裝置
US20160304161A1 (en) * 2015-04-14 2016-10-20 Shimano Inc.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JP6159458B1 (ja) 2016-09-30 2017-07-05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516B2 (ja) * 1979-12-19 1985-04-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デイレ−ラ−
US4563167A (en) * 1982-09-29 1986-01-07 Dayco Corporation Belt tensione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4942947A (en) 1989-04-14 1990-07-24 Trw Inc. Rotary shock absorber with a controlled damping rate
JPH03267027A (ja) 1990-03-15 1991-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便器の便座や便蓋の起倒装置
US5152720A (en) * 1990-09-24 1992-10-06 Brown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Bicycle transmission
JP2968872B2 (ja) 1991-08-14 1999-11-02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JP3053156B2 (ja) 1994-04-28 2000-06-19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流体圧ダンパ
US5964674A (en) * 1997-03-21 1999-10-12 The Gates Corporation Belt tensioner with bottom wall of base juxtaposed pivot arm
US5924947A (en) * 1997-07-23 1999-07-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Asymmetrically hydraulically damped drivebelt tensioner for automotive engine
JP3778668B2 (ja) 1997-09-08 2006-05-24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ダンパ
WO1999028652A2 (en) * 1997-11-26 1999-06-10 Litens Automotive Partnership Rotary belt tensioner with hydraulic damping
US6638190B2 (en) * 1997-12-24 2003-10-28 Richard A. Patterson Compact hydraulically-operated derailleur shifting system for bicycles
US6135904A (en) * 1998-10-28 2000-10-24 Guthrie; Ryan G. Bicycle derailleur chain damper
US7118504B2 (en) * 2002-02-07 2006-10-10 Dayco Products, Llc Hydraulic asymmetric damped belt tensioner
JP2008008418A (ja) 2006-06-29 2008-01-17 Denso Corp ロータリ可変ダンパ、チェックリンク機構及び開度保持装置
US20080026890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80026891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8137223B2 (en) * 2007-05-16 2012-03-20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DE202007019470U1 (de) 2007-08-24 2012-11-28 Shimano Inc. Fahrradheckumwerfer
DE102007040156B4 (de) * 2007-08-24 2013-08-29 Shimano Inc. Hinterer Fahrradumwerfer
US8202182B2 (en) 2008-05-26 2012-06-19 Shimano, Inc. Motion resisting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US8870692B2 (en) * 2010-09-30 2014-10-2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US8852041B2 (en) * 2010-09-30 2014-10-07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US8500581B2 (en) * 2010-12-02 2013-08-06 Chang Hui Li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US8744699B2 (en) * 2011-10-05 2014-06-03 Shimano, In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bicycl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US8900078B2 (en) * 2011-10-05 2014-12-02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9475547B2 (en) * 2012-02-06 2016-10-25 Brian Jordan Derailleur with damping assembly
US9187149B2 (en) * 2012-04-26 2015-11-17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and resistance control
US9120530B2 (en) 2012-05-09 2015-09-01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chain guide locking
US8870693B2 (en) * 2012-05-21 2014-10-2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and tactile feedback
CN103707994B (zh) 2012-10-04 2017-03-0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US8974331B2 (en) * 2012-12-10 2015-03-10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8882618B2 (en) * 2013-01-29 2014-11-11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US9005059B2 (en) * 2013-03-27 2015-04-14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US9290235B2 (en) * 2013-06-18 2016-03-22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DE102014225036A1 (de) * 2013-12-23 2015-06-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derailleur mit Reibungsdämpfung
TWM481882U (zh) 2014-01-09 2014-07-11 Shimano Kk 自行車用撥鏈器
US9751590B2 (en) * 2014-08-15 2017-09-05 Sram, Ll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with a damper assembly
TWI600583B (zh) * 2015-12-18 2017-10-01 Lee Chi Entpr Co Ltd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9479A1 (de) * 1987-09-10 1989-03-30 Volkswagen Ag Spanneinrichtung
JPH02169383A (ja) * 1988-12-22 1990-06-29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ー
JPH06159458A (ja) * 1992-11-25 1994-06-07 Tsubakimoto Chain Co 回動型チェックバルブ式テンショナ
DE102004055329A1 (de) * 2004-11-16 2006-05-18 Linnig Antriebstechnik Gmbh Vorrichtung zum Spannen von Zugmitteln für den Antrieb von Aggregaten
US20070219029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Maverick American Llc Fluid dampening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TW201509746A (zh) * 2013-09-12 2015-03-16 Shimano Kk 鏈條張緊裝置
TW201509748A (zh) * 2013-09-12 2015-03-16 Shimano Kk 鏈條張緊裝置
US20160304161A1 (en) * 2015-04-14 2016-10-20 Shimano Inc.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JP6159458B1 (ja) 2016-09-30 2017-07-05 株式会社コロプラ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7324B2 (en) 2021-04-12 2024-05-21 Sram, Llc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57370A (zh) 2018-10-16
TWI812965B (zh) 2023-08-21
EP3722195A1 (en) 2020-10-14
TW202348497A (zh) 2023-12-16
DE102018002336A1 (de) 2018-10-11
TWI731539B (zh) 2021-06-21
TW202138242A (zh) 2021-10-16
US20210324934A1 (en) 2021-10-21
TW202014342A (zh) 2020-04-16
CN112092974A (zh) 2020-12-18
DE102018002336A8 (de) 2018-12-27
EP3381788B1 (en) 2020-04-15
US20180274623A1 (en) 2018-09-27
US11199240B2 (en) 2021-12-14
TW201834922A (zh) 2018-10-01
EP3722195B1 (en) 2023-07-26
US11649875B2 (en) 2023-05-16
EP3381788A1 (en) 2018-10-03
CN108657370B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875B (zh) 具有流體阻尼器之自行車後變速器
US10435111B2 (en) Fluid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9669900B2 (en)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CN101665137B (zh) 自行车悬挂系统
TWI693179B (zh) 用於自行車構件的阻尼器
US6012999A (en) Hydraulically-operated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with positive pressure actuation
US6325733B1 (en) Hydraulically-operated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with power shifting
EP1693244B1 (en) Hydraulic disc brake lever assembly
US6382370B1 (en) Shock absorber with an adjustable lock-out value and two-stage flow restriction
ES2655024T3 (es)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ual de bicicletas con accionamiento hidráulico
CN107489748B (zh) 具有链条导向件的阻尼器的变速器
JP2003048593A (ja) 流体圧ギヤシフト機構及びシフ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TW201509748A (zh) 鏈條張緊裝置
KR20170140768A (ko) 가변력 인장 어셈블리
US20230339567A1 (en) Bicycle suspension components and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TWI840278B (zh) 自行車後變速器
TWI816079B (zh) 自行車懸吊組件
US20240093749A1 (en) Bicycle suspension components
RU1788199C (ru) Клапан обратный дл бурильных колонн
JP2006292019A (ja) 油圧式オートテンショ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