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9909B -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9909B
TWI679909B TW104137908A TW104137908A TWI679909B TW I679909 B TWI679909 B TW I679909B TW 104137908 A TW104137908 A TW 104137908A TW 104137908 A TW104137908 A TW 104137908A TW I679909 B TWI679909 B TW I67990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amble
terminal devices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7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25043A (zh
Inventor
內山博允
Hiromasa Uchiyama
吉澤淳
Atsushi Yoshizawa
木村亮太
Ryota Kimura
高野裕昭
Hiroaki Takano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Sony Corp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Sony Corporation filed Critical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25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5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9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99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Abstract

於非正交多元接取中可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
提供一種裝置,具備:分群部,係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和分配部,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

Description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本揭露係有關於裝置及方法。
作為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A(Advanced)之後繼的第5世代(5G)移動體通訊系統之無線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非正交多元接取(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正受矚目。在非正交多元接取中,雖然使用者的訊號會彼此干擾,但藉由收訊側的高精度之解碼處理,就可取出每位使用者的訊號。非正交多元接取,在邏輯上,可實現比正交多元接取還高的蜂巢網通訊容量。
作為非正交多元接取之例子例如有:使用了分交錯多元接取(Interleav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IDMA)及SPC(Superposition Coding)的多元接取等。在非正交多元接取中,同一無線資源係被分配給複數終端裝置。
例如,專利文獻1及2中係揭露有關無線資源之分配的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9983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232464號公報
可是,在非正交多元接取中,無線資源之使用上可能產生浪費。作為一例,在對某終端裝置與另一終端裝置分配同一無線資源時,在該當某終端裝置與該當另一終端裝置之間,使用該當無線資源而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此時,為了大小較小之一方的送訊資料之送訊,就會使用超過需要的無線資源,可謂無線資源之使用是有浪費的。
於是,可於非正交多元接取中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的機制之提供,係被需求。
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裝置,具備:分群部,係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和分配部,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方法,係含有:由處理器,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之步驟;和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之步驟。
又,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提供一種裝置,具備:取得部,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和通訊處理部,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上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上記終端裝置,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所被進行的上記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上記無線資源係為,上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揭露,則可於非正交多元接取中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此外,上記效果並非一定要限定解釋,亦可和上記效果一併、或取代上記效果,而達成本說明書所欲揭露之任一效果、或可根據本說明書來掌握的其他效果。
1‧‧‧系統
10‧‧‧送訊台
11‧‧‧錯誤訂正編碼電路
12‧‧‧交錯器
13‧‧‧數位調變電路
14‧‧‧RF電路
20‧‧‧收訊台
21‧‧‧RF電路
22‧‧‧訊號分離電路
23‧‧‧解碼電路
24‧‧‧去交錯器
25‧‧‧錯誤訂正解碼電路
26‧‧‧交錯器
31、33、35、37、39、41‧‧‧資源區塊
100‧‧‧基地台
101‧‧‧蜂巢網
110‧‧‧天線部
120‧‧‧無線通訊部
130‧‧‧網路通訊部
140‧‧‧記憶部
150‧‧‧處理部
151‧‧‧資訊取得部
153‧‧‧分群部
155‧‧‧分配部
157‧‧‧送訊功率控制部
159‧‧‧通知部
161‧‧‧通訊處理部
200‧‧‧終端裝置
210‧‧‧天線部
220‧‧‧無線通訊部
230‧‧‧記憶部
240‧‧‧處理部
241‧‧‧資訊取得部
243‧‧‧通訊處理部
800‧‧‧eNB
810‧‧‧天線
820‧‧‧基地台裝置
821‧‧‧控制器
822‧‧‧記憶體
823‧‧‧網路介面
824‧‧‧核心網路
825‧‧‧無線通訊介面
826‧‧‧BB處理器
827‧‧‧RF電路
830‧‧‧eNodeB
840‧‧‧天線
850‧‧‧基地台裝置
851‧‧‧控制器
852‧‧‧記憶體
853‧‧‧網路介面
854‧‧‧核心網路
855‧‧‧無線通訊介面
856‧‧‧BB處理器
857‧‧‧連接介面
860‧‧‧RRH
861‧‧‧連接介面
863‧‧‧無線通訊介面
864‧‧‧RF電路
900‧‧‧智慧型手機
901‧‧‧處理器
902‧‧‧記憶體
903‧‧‧儲存體
904‧‧‧外部連接介面
906‧‧‧相機
907‧‧‧感測器
908‧‧‧麥克風
909‧‧‧輸入裝置
910‧‧‧顯示裝置
911‧‧‧揚聲器
912‧‧‧無線通訊介面
913‧‧‧BB處理器
914‧‧‧RF電路
915‧‧‧天線開關
916‧‧‧天線
917‧‧‧匯流排
918‧‧‧電池
919‧‧‧輔助控制器
920‧‧‧行車導航裝置
921‧‧‧處理器
922‧‧‧記憶體
924‧‧‧GPS模組
925‧‧‧感測器
926‧‧‧資料介面
927‧‧‧內容播放器
928‧‧‧記憶媒體介面
929‧‧‧輸入裝置
930‧‧‧顯示裝置
931‧‧‧揚聲器
933‧‧‧無線通訊介面
934‧‧‧BB處理器
935‧‧‧RF電路
936‧‧‧天線開關
937‧‧‧天線
938‧‧‧電池
940‧‧‧車載系統
941‧‧‧車載網路
942‧‧‧車輛側模組
[圖1]用來說明支援IDMA的送訊裝置之構成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2]用來說明支援IDMA的收訊裝置之構成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3]用來說明LTE中的資源區塊之例子的說明圖。
[圖4]本揭露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5]同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6]同實施形態所述之終端裝置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7]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分配之第1例的說明圖。
[圖8]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分配之第2例的說明圖。
[圖9]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分配之第3例的說明圖。
[圖10]用來說明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之第1例的說明圖。
[圖11]用來說明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之第2例的說明圖。
[圖12]用來說明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之第3例的說明圖。
[圖13]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1例 的程序圖。
[圖14]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2例的程序圖。
[圖15]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1例的程序圖。
[圖16]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2例的程序圖。
[圖17]eNB之概略構成之第1例的區塊圖。
[圖18]eNB之概略構成之第2例的區塊圖。
[圖19]智慧型手機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20]行車導航裝置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以下,一邊參照添附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關於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構成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而省略重疊說明。
又,於本說明書及圖面中,實質上具有相同機能構成的要素,有時候是在同一符號之後附上不同的英文字母來區別。例如,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複數要素,因應需要而會以像是終端裝置200A、200B及200C這樣來區別。但是,沒有必要區別實質上具有同一機能構成的複數要素之每一者時,就僅標示同一符號。例如,若無特別需要區別終端裝置200A、200B及200C時,則簡 稱為終端裝置200。
此外,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導論
2.系統的概略構成
3.各裝置之構成
3.1.基地台之構成
3.2.終端裝置之構成
4.第1實施形態
4.1.技術特徵
4.2.處理的流程
5.第1實施形態
5.1.技術特徵
5.2.處理的流程
6.應用例
6.1.基地台的相關應用例
6.2.終端裝置的相關應用例
7.總結
<<1.導論>>
參照圖1~圖3,說明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分交錯多元接取(IDMA)、LTE中的資源分配、LTE中的送訊功率控制、及技術課題。
(1)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
作為第5世代(5G)移動體通訊系統之無線存取技術(RAT),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正受矚目。在NOMA中,雖然使用者的訊號會彼此干擾,但藉由收訊側的高精度之解碼處理,就可取出每位使用者的訊號。NOMA,在邏輯上,可實現比正交多元接取還高的蜂巢網通訊容量。
作為NOMA例如有:分交錯多元接取(IDMA)及使用了SPC(Superposition Coding)的多元接取等。在NOMA中,同一無線資源,係被分配給複數終端裝置。
此外,在第5世代以前(亦即第1~第4世代),並不是使用NOMA,而是使用正交多元接取。例如,該當正交多元接取係為:分頻多元接取(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分時多元接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分碼多元接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或正交分頻多元接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等。
(2)分交錯多元接取(IDMA)
在IDMA中,會準備使用者(亦即終端裝置)所固有之交錯模態。送訊裝置,係使用該當交錯模態,將上記使用者之送訊訊號(例如由該當使用者所發送之訊號,或往該當使用者所被發送之訊號),進行交錯。已被交錯之訊號,係與已被交錯之其他訊號進行多工化,而被發送。另一方面,收訊側裝置,係使用對應於上記交錯模態的去交 錯模態,從多工化訊號中,分離出上記使用者的送訊訊號,進行解碼。
作為IDMA的優點可舉出,送訊裝置的訊號處理負荷較輕。此一優點,係在從使用者(亦即終端裝置)往基地台的上行鏈結(UL:Uplink)中,尤其重要。
(a)送訊裝置之構成
圖1係用來說明支援IDMA的送訊裝置之構成之例子的說明圖。參照圖1,送訊裝置10係具有:錯誤訂正編碼電路11、交錯器12、數位調變電路13、及RF(Radio Frequency)電路14等。錯誤訂正編碼電路11,係將使用者i的資訊位元列(例如由使用者i所被發送之資訊位元列,或往使用者i所被發送之資訊位元列),編碼成錯誤訂正碼。交錯器12,係為使用者i所固有之交錯器(亦即具有使用者i所固有之交錯模態的交錯器),將已被編碼之資訊位元列,進行交錯。數位調變電路13,係將已被交錯的資訊位元列,進行數位調變。RF電路14,係對數位調變後之訊號進行各種處理,透過天線而發送無線訊號。
此外,當然,送訊裝置10中所含之各種「電路」,係不限於實體的專用電路,亦可藉由程式及處理器來實現。
(b)收訊裝置之構成
圖2係用來說明支援IDMA的收訊裝置之構成之例子的說明圖。參照圖2,收訊裝置20係含有:RF電路21、訊號分離電路22、及解碼電路23。RF電路21,係對透過天線而被接收之無線訊號進行各種處理,將處理後的訊號,輸出至訊號分離電路22。訊號分離電路22係具有,從含有各使用者之訊號(例如由各使用者所被發送之訊號,或往各使用者所被發送之訊號)的多工化訊號,分離出各使用者之訊號的機能,將已被分離的各使用者之訊號,輸出至對應的解碼電路23。例如,解碼電路23i係含有:使用者i所固有之去交錯器24、錯誤訂正解碼電路25、及使用者i所固有之交錯器26。解碼電路23i,係針對所被輸入之訊號(使用者i之訊號),進行去交錯器24中的去交錯處理、及錯誤訂正解碼電路25中的解碼處理。解碼電路23i,係一旦解碼成功,就將該當解碼之結果所得之使用者i的資訊位元列,予以輸出。然後,解碼電路23i,係於使用者i所固有之交錯器26中將解碼後之訊號進行交錯,將已被交錯之訊號(使用者i之訊號)回饋給訊號分離電路22。此種回饋係例如,針對所有使用者之訊號都會被進行。訊號分離電路22,係使用已被回饋之訊號而再度進行訊號分離,將分離後的訊號,再度輸出至解碼電路23。收訊裝置20,係藉由反覆進行訊號分離電路22及解碼電路23中的訊號處理,以將使用者之訊號進行解碼。
此外,當然,收訊裝置20中所含之各種「電 路」,係不限於實體的專用電路,亦可藉由程式及處理器來實現。
(c)OFDM-IDMA
近年來,作為IDMA的更進一步的發展,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與IDMA之組合的OFDM-IDMA正受到矚目。例如,在OFDM-IDMA中,係使用多重載波來進行IDMA,作為IDMA所需之無線資源而會分配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RB)。例如,可以用資源區塊單位來控制IDMA之有無。藉由OFDM與IDMA之組合,可獲得多重路徑環境下的耐性。
(3)LTE中的資源分配 (a)資源區塊之分配
在LTE中,在下鏈係使用OFDMA,在上鏈係使用SC(Single Carrier)-FDMA。無線資源係以資源區塊單位而被分配給UE(User Equipment)。為了使UE間不發生干擾,eNB(evolved Node B),係不將相同的無線資源分配給2個以上之UE,是以不重疊的方式,將無線資源分配給UE。以下,參照圖3來說明資源區塊的具體例。
圖3係用來說明LTE中的資源區塊之例子的說明圖。參照圖3,圖示了跨越頻率方向及時間方向的資源區塊(RB)。例如,資源區塊,係在頻率方向上具有12個子載波(180kHz)之寬度,在時間方向上具有1時槽(例 如7OFDM符元)之寬度。此外,1時槽係為1子訊框的一半。在LTE中,此種資源區塊,係被分配給UE。
(b)資源分配類型
例如,作為針對上鏈的資源分配之類型,係有「資源分配類型(resource allocation type)0」及「資源分配類型1」此2個類型。
例如,作為針對下鏈的資源分配之類型,係有「資源分配類型0」、「資源分配類型1」、及「資源分配類型2」此3個類型。再者,「資源分配類型2」中係有「連續性資源分配(contiguous resource allocation)」及「非連續性資源分配(non-contiguous resource allocation)」。
eNB,係針對上鏈及下鏈之各者,進行上述任一種類型的資源分配。
在「資源分配類型0」中,跨越頻道頻帶寬度的資源區塊係被分成資源區塊群組(Resource Block Group:RBG),各RBG係被分配給UE。
在「資源分配類型1」中,RBG子集合與偏置係被導入,可做較有彈性的資源分配。
「資源分配類型2」,係不被使用於上鏈,僅被使用於下鏈。「連續性資源分配」,係可將任意之連續的資源區塊,分配給UE。另一方面,「非連續性資源分配」,係可將非連續的資源區塊,分配給UE。具體而言,在「非連續性資源分配」中,首先,虛擬的資源區塊 (Virtual Resource Block:VRB)係被分配給UE,在交錯之執行後,實體的資源區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會被分配給UE。藉此,例如,可獲得頻率方向上的隨機化之效果。
(4)LTE中的送訊功率控制
在LTE中,UE的功率消耗(power consumption)及ICI(Inter-Cell Interference)係為很大的問題,因此主要是於上鏈中進行送訊功率控制。作為送訊功率控制之手法,係有「傳統式功率控制(Conventional Power Control)」及「部分式功率控制(Fractional Power Control)」。
「傳統式功率控制」,係隨著UE從eNB遠離開來而令該當UE之送訊功率單純地增加,藉此可以使eNB中的收訊功率保持一定。
一方,「部分式功率控制」係進行有考慮到ICI的功率控制。具體而言,「部分式功率控制」,係不會補償路徑損失增加的全部,僅補償路徑損失增加的其中一部分。藉此,例如,可以降低蜂巢網邊緣處的ICI。
(5)技術課題
接著,說明有關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的技術課題。
(a)第1技術課題
在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中,係對複數終端裝置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亦即,在複數終端裝置之間,所被分配的無線資源,係為重疊。作為一例,在OFDM-IDMA中,對複數終端裝置係會分配同一資源區塊(RB)。
可是,在NOMA中,在無線資源之使用上可能產生浪費。作為一例,在對某終端裝置與另一終端裝置分配同一無線資源時,在該當某終端裝置與該當另一終端裝置之間,使用該當無線資源而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此時,為了大小較小之一方的送訊資料之送訊,就會使用超過需要的無線資源,可謂無線資源之使用是有浪費的。
於是,可於非正交多元接取中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的機制之提供,係被需求。
(b)第2技術課題
例如,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的終端裝置、與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係可能使用同一頻帶來進行無線通訊。亦即,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與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係可能共存於同一頻帶中。
此情況下,支援NOMA的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係可能使用同一無線資源。另一方面,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係不使用,被其他終端裝置(例如不支援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或支援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所使用的無線資源。如此,在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 與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之間,無線資源之分配的方針就不同。因此,若基地台是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與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自由地分配無線資源時,則該當基地台中的處理就會變得很複雜。
於是,對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與不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可能較容易地分配無線資源的機制之提供,係被需求。
<<2.系統的概略構成>>
接著,參照圖4,說明本揭露的實施形態中所述之系統1的概略構成。圖4係本揭露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系統1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參照圖4,系統1係含有基地台100及終端裝置200。此處,終端裝置200係也被稱為使用者。該當使用者,係也可被稱為使用者機器(User Equipment:UE)。此處的UE,係可為LTE或LTE-A中所被定義的UE,也可意指一般的通訊機器。
此外,此處為了較容易理解,而僅圖示了3個終端裝置200(終端裝置200A、200B、200C),但想當然爾,系統1係可含有更多的終端裝置200。或者,系統1係亦可含有2個以下之終端裝置200。
(1)基地台100
基地台100係為蜂巢網系統(或移動體通訊系統)的基地台。基地台100,係與位於基地台100之蜂巢網101內 的終端裝置(例如終端裝置200)進行無線通訊。例如,基地台100,係向終端裝置發送下鏈訊號,從終端裝置接收上鏈訊號。
(2)終端裝置200
終端裝置200係可於蜂巢網系統(或移動體通訊系統)中進行通訊。終端裝置200,係與蜂巢網系統之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00)進行無線通訊。例如,終端裝置200,係將來自基地台的下鏈訊號予以接收,並將往基地台的上鏈訊號予以發送。
(3)多元接取
尤其是在本揭露之實施形態中,基地台100係使用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而與複數終端裝置進行無線通訊。
例如,上記NOMA係為IDMA。更具體而言,例如,上記NOMA係為OFDM-IDMA。
此外,上記NOMA係不限於OFDM-IDMA。上記NOMA,係亦可為其他種類之IDMA,亦可為與IDMA不同的其他種類之NOMA(例如使用了SPC的多元接取等)。
<<3.各裝置之構成>>
接著,參照圖5及圖6,說明本揭露的實施形態中所 述之基地台100及終端裝置200的構成。
<3.1.基地台之構成>
首先,參照圖5,說明本揭露的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100的構成之一例。圖5係本揭露之實施形態所述之基地台100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參照圖5,基地台100係具備:天線部110、無線通訊部120、網路通訊部130、記憶部140及處理部150。
(1)天線部110
天線部110,係將無線通訊部120所輸出之訊號,以電波方式在空間中輻射。又,天線部110,係將空間之電波轉換成訊號,將該當訊號輸出至無線通訊部120。
(2)無線通訊部120
無線通訊部120,係將訊號予以收送訊。例如,無線通訊部120,係向終端裝置發送下鏈訊號,從終端裝置接收上鏈訊號。
(3)網路通訊部130
網路通訊部130,係收送資訊。例如,網路通訊部130,係向其他節點發送資訊,從其他節點接收資訊。例如,上記其他節點係包含有其他基地台及核心網路節點。
(4)記憶部140
記憶部140,係將基地台100之動作所需之程式及各種資料,予以暫時或永久性記憶。
(5)處理部150
處理部150,係提供基地台100的各種機能。處理部150係含有:資訊取得部151、分群部153、分配部155、送訊功率控制部157、通知部159及通訊處理部161。此外,處理部150,係亦可還含有這些構成要素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150係還可進行這些構成要素之動作以外之動作。
資訊取得部151、分群部153、分配部155、送訊功率控制部157、通知部159及通訊處理部161的動作,將在後面說明。
<3.2.終端裝置之構成>
首先,參照圖6,說明本揭露的實施形態所述之終端裝置200的構成之一例。圖6係本揭露之實施形態所述之終端裝置200之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參照圖6,終端裝置200係具備:天線部210、無線通訊部220、記憶部230及處理部240。
(1)天線部210
天線部210,係將無線通訊部220所輸出之訊號,以 電波方式在空間中輻射。又,天線部210,係將空間之電波轉換成訊號,將該當訊號輸出至無線通訊部220。
(2)無線通訊部220
無線通訊部220,係將訊號予以收送訊。例如,無線通訊部220,係將來自基地台的下鏈訊號予以接收,並將往基地台的上鏈訊號予以發送。
(3)記憶部230
記憶部230,係將終端裝置200之動作所需之程式及各種資料,予以暫時或永久性記憶。
(4)處理部240
處理部240,係提供終端裝置200的各種機能。處理部240係含有資訊取得部241及通訊處理部243。此外,處理部240,係亦可還含有這些構成要素以外之其他構成要素。亦即,處理部240係還可進行這些構成要素之動作以外之動作。
資訊取得部241及通訊處理部243的動作,係在後面說明。
<<4.第1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7~圖14,說明本揭露的第1實施形態。
<4.1.技術特徵>
首先,參照圖7~圖12,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技術特徵。
在第1實施形態中,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的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然後,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亦即,對隸屬於同一群組中的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分配係同一無線資源。
藉此,例如,可於NOMA中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
(1)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
例如,上記NOMA係為IDMA。更具體而言,例如,上記NOMA係為OFDM-IDMA。
此外,上記NOMA係不限於OFDM-IDMA。上記NOMA,係亦可為其他種類之IDMA,亦可為與IDMA不同的其他種類之NOMA(例如使用了SPC的多元接取等)。
(2)送訊資料/無線資源 (a)傳輸區塊
例如,上記送訊資料係為傳輸區塊。此情況下,上記 送訊資料之上記大小,係為傳輸區塊大小。
(b)鏈結方向 (b-1)上鏈中的NOMA
例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此情況下,例如,上記送訊資料係為由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上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同一上鏈資源。亦即,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基於由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然後,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上鏈資源。
(b-2)下鏈中的NOMA
或者,於下鏈中亦可使用上記NOMA。此情況下,上記送訊資料係亦可為往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上記同一無線資源係亦可為同一下鏈資源。亦即,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基於往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然後,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亦可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下鏈資源。
(3)表示資料大小的資訊之取得
例如,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的資訊。該當資訊,係可由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提供給基地台100,亦可由基地台100所生成。
(4)頻繁度
例如,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按照每一子訊框,基於上記送訊資料之上記大小來進行上記分群。
具體而言,例如,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基於在子訊框內所被發送之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然後,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上記子訊框內的同一無線資源。
(5)分群之例子 (a)第1例
作為第1例,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以使得送訊資料是具有同等(similar)之大小的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上記分群。
例如,終端裝置200A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係和終端裝置200C的送訊資料之大小同等,和終端裝置200B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不同等。此情況下,基地台100,係以使得終端裝置200A與終端裝置200C會隸屬於同一 群組,終端裝置200B是隸屬於別的群組的方式,進行分群。
此外,於本揭露的實施形態中,所謂「同等」,係可為「差分(或差分之絕對值)不超過所定之閾值」或「差分(或差分之絕對值)是所定之閾值以下」的意思。
(b)第2例
作為第2例,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基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算出該當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然後,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基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來進行上記分群。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以使得,為了送訊資料之送訊而需要同等量之無線資源的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上記分群。
例如,為了終端裝置200A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所必須之無線資源的量,係和為了終端裝置200C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所必須之無線資源的量同等,和為了終端裝置200B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所必須之無線資源的量係不同等。此情況下,基地台100,係亦可以使得終端裝置200A與終端裝置200C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終端裝置200B是隸屬於別的群組的方式,進行分群。
例如以上所述的分群,會被進行。藉此,例如,於NOMA中,為了送訊而需要同等量之無線資源的送訊資料,就會使用同一無線資源而被發送。因此,可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
此外,當然,上記分群係不限於上述的第1例及第2例。上記分群,係亦可還有其他樣態(例如後述的更多例子)。
又,在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之中,亦可不是只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隸屬的群組,亦可為只有1個終端裝置200所隸屬的群組。
(6)基於其他更多資訊的分群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除了上記送訊資料之大小以外,還可再基於更多其他的資訊,來進行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
(a)調變方式/編碼率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還基於上記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組合,來進行上記分群。該當組合,係亦可被稱為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或者,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還基於上記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一方,來進行上記分群。
(a-1)第1例
作為第1例,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基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和該當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一方或組合,來算出該當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然後,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基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來進行上記分群。此情況下,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以使得,為了送訊資料之送訊而需要同等量之無線資源的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上記分群。
(a-2)第2例
作為第2例,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按照每一調變方式,來進行上記分群。具體而言,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將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選擇對送訊資料適用同一調變方式的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基於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及該當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編碼率),來進行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分群。此種分群係亦可針對各調變方式而被進行。
(a-3)第3例
作為第3例,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按照 每一編碼率,來進行上記分群。具體而言,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將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選擇對送訊資料適用同一編碼率的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基於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及該當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來進行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之分群。此種分群係亦可針對各編碼率而被進行。
如以上所述,上記分群,係亦可還基於上記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一方或組合,而被進行。藉此,無線資源可被更有效率地使用。又,可降低處理的複雜度。
(b)位置關連資訊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還基於有關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之位置的資訊(以下稱為「位置關連資訊」),來進行上記分群。
(b-1)位置關連資訊
上記位置關連資訊係亦可含有,表示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之位置的資訊(以下稱為「位置資訊」)。該當位置資訊所示的上記位置係亦可為,藉由OTTOA(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TDOA(Uplink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及/或TBS(Terrestrial Beacon Systems)等之使用而被測定的位置。或者,上記位置資訊 所示的上記位置係亦可為,藉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收訊機所被測定的位置。
亦可取代上記位置資訊(或連同上記位置資訊),上記位置關連資訊係含有:針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表示時序提前(Timing Advance:TA)的資訊,及/或針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表示電波到來方向(Angle of Arrival:AoA)的資訊。
(b-2)位置關連資訊之取得
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係亦可將上記位置關連資訊提供給基地台100,基地台100(資訊取得部151)係亦可取得該當位置關連資訊。
(b-3)分群之例子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以使得彼此位於附近的終端裝置200不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上記分群。
例如,終端裝置200A係位於終端裝置200B之附近,但終端裝置200C係不位於附近。此情況下,基地台100,係亦可以使得終端裝置200A與終端裝置200C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終端裝置200B是隸屬於別的群組的方式,進行分群。
如以上所述,上記分群係亦可還基於上記位置關連資訊而被進行。藉此,在同一群組中所屬之終端裝 置200之間,可使頻道特性更具差異。其結果為,NOMA被使用時,可使各個終端裝置200之通訊品質變得較為良好。
(c)處理能力/記憶體大小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亦可還基於有關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處理能力及/或記憶體大小的資訊(以下稱為「性能資訊」),來進行上記分群。
(c-1)處理能力/記憶體大小之例子 -上鏈
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時,上記處理能力係亦可為有關於送訊處理的處理能力,上記記憶體大小係亦可為送訊處理中所被使用的記憶體之大小。作為一例,若該當NOMA是IDMA,則上記處理能力係亦可為有關於交錯處理的處理能力,上記記憶體大小係亦可為交錯中所被使用的記憶體(例如交錯器用之記憶體)之大小。
-下鏈
於下鏈中使用上記NOMA時,上記處理能力係亦可為有關於收訊處理的處理能力,上記記憶體大小係亦可為收訊處理中所被使用的記憶體之大小。作為一例,若該當NOMA是IDMA,則上記處理能力係亦可為有關於去交錯處理的處理能力,上記記憶體大小係亦可為去交錯中所被 使用的記憶體(例如去交錯器用之記憶體)之大小。
(c-2)性能資訊之取得
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係亦可將上記性能資訊提供給基地台100,基地台100(資訊取得部151)係亦可取得該當性能資訊。
(c-3)分群之例子
基地台100(分群部153),係以使得具有同等處理能力及/或記憶體大小的終端裝置200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上記分群。
例如,終端裝置200A的處理能力及/或記憶體大小,係和終端裝置200C的處理能力及/或記憶體大小同等,和終端裝置200B的處理能力及/或記憶體大小不同等。此情況下,基地台100,係亦可以使得終端裝置200A與終端裝置200C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終端裝置200B是隸屬於別的群組的方式,進行分群。
如以上所述,上記分群係亦可還基於上記性能資訊而被進行。藉此,可使性能面上不會勉強地進行NOMA。
(7)資源分配
如上述,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
(a)無線資源
例如,上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同一資源區塊。
(b)資源分配與多元接取
例如,在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隸屬時,則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對該當群組中所屬之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例如同一資源區塊)。然後,基地台100,係使用NOMA(例如OFDM-IDMA)來和上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進行無線通訊。
另一方面,例如,在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只有1個終端裝置200隸屬時,則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對該當群組中所屬之該當1個終端裝置200,分配無線資源(例如資源區塊)。然後,基地台100,係使用正交多元接取(例如OFDMA)來和上記1個終端裝置200進行無線通訊。
(c)資源分配之例子
以下,參照圖7~圖9,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分配之例子。圖7~圖9係用來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分配之第1~第3例的說明圖。
在圖7的例子中,作為分群之結果,終端裝置200A及終端裝置200C是隸屬於同一群組,基地台100 係對終端裝置200A及終端裝置200C,分配資源區塊31。另一方面,作為分群之結果,終端裝置200B是隸屬於別的群組,基地台100係對終端裝置200B分配資源區塊33。
在圖8的例子中,作為分群之結果,終端裝置200A、終端裝置200B及終端裝置200C是隸屬於同一群組,基地台100係對終端裝置200A、終端裝置200B及終端裝置200C,分配資源區塊35。
在圖9的例子中,作為分群之結果,終端裝置200A、終端裝置200B及終端裝置200C,係分別隸屬於個別之群組。基地台100係對終端裝置200A分配資源區塊37,基地台100係對終端裝置200B分配資源區塊39,基地台100係對終端裝置200C分配資源區塊41。
(d)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之分配
使用了上記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係亦可被準備,為了使用了上記NOMA的無線通訊,該當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係亦可被使用。此情況下,上記同一資源係亦可為,使用了上記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上記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
(d-1)資源池的特徵
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頻帶之無線資源的其中一部分。亦即,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上記頻帶之無線資源之 中的,被頻率方向及時間方向之至少一方所限定的無線資源。該當頻帶,係亦可為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
作為一例,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上記頻帶之中的已被限定之頻帶的無線資源。
作為另一例子,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已被限定之期間的無線資源。此情況下,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在時間方向上週期性出現的無線資源。
作為再另一例子,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已被限定之期間及已被限定之頻帶的無線資源。此情況下也是,上記資源池係亦可為,在時間方向上週期性出現的無線資源。
此外,亦可按照每一頻帶(例如按照每一分量載波),來準備使用了上記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
(d-2)資源池之例子
以下參照圖10~圖12來說明資源池的例子。圖10~圖12係用來說明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之第1~第3例的說明圖。參照圖10~圖12,圖示了分量載波及跨越3子訊框的資源區塊。例如,在圖10及圖11的例子中,資源池係為上記分量載波之中的已被限定之頻帶的資源區塊。尤其是,在圖10的例子中,上記已被限定之頻帶,係為固定的頻帶,圖11的例子係為,上記已被限定之頻帶係隨子訊框而不同。在圖12的例子中 係準備了,不同頻帶寬度的複數資源池。
此外,當然,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池,係不限定於上述例子。例如,在圖10~圖12所示的例子中,資源池係含有各子訊框之資源區塊,但資源池係亦可僅含有已被限定之期間(例如特定之子訊框)之資源區塊。
(d-3)分配
如上述,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該當同一無線資源係亦可為,上記資源池之中的,被頻率方向及時間方向之至少一方所限定的無線資源。
如此,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將上記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上記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200。另一方面,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亦可將未被包含在上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上記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
如以上所述,使用了上記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該當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係亦可被使用。藉此,例如,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200、與不支援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就可較容易地分配無線資源。又,可以避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200、與不支援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之間的干擾。
(8)往終端裝置之通知
例如,基地台100係將各種資訊,通知給終端裝置200。
(a)無線資源
例如,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通知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具體而言,例如,基地台100,係在下鏈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之中,通知上記無線資源。在該當DCI之中,上記無線資源,係以位元圖方式而被表示。
(b)資源池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亦可將上記資源池,通知給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
具體而言,基地台100,係亦可在系統資訊、或訊令訊息(例如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訊息)之中,將上記資源池,通知給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或者,基地台100,係亦可在DCI之中,將上記資源池通知給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
在上記系統資訊、上記訊令訊息或上記DCI之中,上記資源池,係亦可以位元圖及/或週期資訊的方式而被表示。該當週期資訊係亦可表示,上記資源池所存在的無線訊框及/或子訊框。
(c)其他資訊
例如,上記NOMA係為IDMA。此情況下,基地台100,係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通知使用者固有之交錯器(或使用者固有之去交錯器)。
或者,上記NOMA係亦可為,使用了SPC的多元接取。此情況下,基地台100係亦可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通知有關於功率分配的資訊。
(d)通知部的動作
例如,通知部159係生成通知資訊(DCI、系統資訊及/或訊令訊息等),通訊處理部161係進行該當通知資訊之送訊所需之處理。其結果為,上記通知資訊,係透過天線部110及無線通訊部120而被發送,對終端裝置200會通知上述各種資訊。
(9)收送訊 (a)上鏈中的NOMA
例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以下說明此時的收送訊。
(a-1)終端裝置200
例如,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241),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亦即上鏈資源)的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使用上記無線資源來發送送訊資料。
例如,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之處理。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往上記無線資源的對映。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IDMA的交錯處理。
此外,終端裝置200係被包含在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中,且隸屬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上記無線資源係為,上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a-2)基地台100
例如,基地台100係接收,由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例如,基地台100,係按照上記分群所得之每一群組,將由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使用同一無線資源而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予以接收。
例如,基地台100的通訊處理部161,係按照上記分群所得之每一群組,進行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從同一無線資源的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之解對映。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IDMA的去交錯處理。
(b)下鏈中的NOMA
於下鏈中亦可使用上記NOMA。以下說明此時的收送訊。
(b-1)終端裝置200
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241)係亦可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亦即下鏈資源)的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亦可將使用上記無線資源而往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予以接收。
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亦可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例如,該當處理係亦可含有,從上記無線資源的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之解對映,亦可包含IDMA的去交錯處理。
此外,終端裝置200係被包含在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中,且隸屬於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上記無線資源係為,上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b-2)基地台100
基地台100,係亦可將往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送訊資料,予以發送。基地台100,係亦可按照上記分群所得之每一群組,使用同一無線資源,往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發送送訊資料。
基地台100的通訊處理部161,係亦可按照上 記分群所得之每一群組,進行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之處理。該當處理係亦可包含,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往同一無線資源之對映。該當處理係亦可包含IDMA的交錯處理。
(10)其他(送訊功率控制)
例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此情況下,基地台100(送訊功率控制部157)係在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隸屬時,亦可以使得由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的收訊功率之差異會變大的方式,控制由上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上記送訊資料的送訊功率。
具體而言,基地台100(送訊功率控制部157)係亦可以使得由上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的收訊功率之差異會變大的方式,為了上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決定送訊功率,生成用來調整送訊功率所需的功率控制資訊。然後,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亦可對上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通知功率控制資訊。
藉此,例如,基地台100係可以用收訊功率由大而小的順序,將群組中所屬之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予以解碼。其結果為,上記NOMA被使用的情況下,也能獲得良好的通訊品質。
<4.2.處理的流程>
接著,參照圖13及圖14,說明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流程的例子。
(1)上鏈中的NOMA
圖13係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1例的程序圖。該當第1例,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之案例的例子。
基地台100(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由支援NOMA的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的資訊(S401)。基地台100(資訊取得部151),係基於該當送訊資料之該當大小,來進行上該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S403)。然後,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上鏈資源)(S405)。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通知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S407)。具體而言,例如,基地台100,係往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發送含有排程資訊的下鏈控制資訊(DCI)。
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排程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使用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上記無線資源,來發送送訊資料(S409)。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送訊資料之送 訊所需之處理。
基地台100係接收,由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基地台100的通訊處理部161,係按照上記分群所得之每一群組,進行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S411)。
(2)上鏈中的NOMA
圖14係第1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2例的程序圖。該當第2例,係於下鏈中使用上記NOMA之案例的例子。
基地台100(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往支援NOMA的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的資訊(S421)。基地台100(資訊取得部151),係基於該當送訊資料之該當大小,來進行上該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S423)。然後,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下鏈資源)(S425)。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通知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S427)。具體而言,例如,基地台100,係對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發送含有排程資訊的下鏈控制資訊(DCI)。
然後,基地台100,係將往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送訊資料,予以發送(S429)。基地台100的 通訊處理部161,係按照上記分群所得之每一群組,進行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之處理。
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排程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將使用該當無線資源而被發送送訊資料,予以接收。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上記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S431)。
<<5.第2實施形態>>
接著參照圖15及圖16,說明本揭露的第2實施形態。
<5.1.技術特徵>
首先,說明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技術特徵。
在第2實施形態中,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將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支援該當NOMA的終端裝置200。再者,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將未被包含在上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上記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
藉此,例如,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200、與不支援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就可較容易地分 配無線資源。又,可以避免支援NOMA的終端裝置200、與不支援NOMA的其他終端裝置之間的干擾。
(1)非正交多元接取(NOMA)
關於上記NOMA之說明,係在第1實施形態和第2實施形態之間沒有差異。因此,此處省略重複記載。
(2)鏈結方向 (a)上鏈中的NOMA
例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此情況下,上記資源池係為上鏈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上記無線資源係為上鏈資源。
(b)下鏈中的NOMA
於下鏈中亦可使用上記NOMA。此情況下,上記資源池係可為下鏈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上記無線資源係可為下鏈資源。
(3)資源池的特徵
例如,上記資源池係為頻帶之無線資源的其中一部分。關於這點之說明,係在第1實施形態和第2實施形態之間沒有差異。因此,此處省略重複記載。
(4)資源池的例子
關於資源池之例子的說明,係在第1實施形態和第2實施形態之間沒有差異。亦即,圖10~圖12的例子,係亦可為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資源池的例子。因此,此處省略重複記載。
(5)往終端裝置之通知
例如,基地台100係將各種資訊,通知給終端裝置200。關於這點之說明,係在第1實施形態和第2實施形態之間沒有差異。因此,此處省略重複記載。
(6)收送訊 (a)上鏈中的NOMA
例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以下說明此時的收送訊。
(a-1)終端裝置200
例如,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241)係取得,表示上記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亦即上鏈資源),且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該當無線資源的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使用上記無線資源來發送送訊資料。
例如,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之處理。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往上記無線資源的對映。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 IDMA的交錯處理。
(a-2)基地台100
例如,基地台100係將使用上記無線資源而由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予以接收。
例如,基地台100的通訊處理部161係進行,終端裝置200的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從上記無線資源的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的解對映。例如,該當處理係包含IDMA的去交錯處理。
(b)下鏈中的NOMA
於下鏈中亦可使用上記NOMA。以下說明此時的收送訊。
(b-1)終端裝置200
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241)係亦可取得,表示上記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亦即下鏈資源),且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該當無線資源的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亦可將使用上記無線資源而被發送送訊資料,予以接收。
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亦可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例如,該當處理係亦可含有,從上記無線資源的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之解對映,亦可包含IDMA的 去交錯處理。
(b-2)基地台100
基地台100係亦可使用上記無線資源,而將送訊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200。
基地台100的通訊處理部161係亦可進行,終端裝置200的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之處理。該當處理係亦可包含,上記送訊資料之訊號往上記無線資源之對映。該當處理係亦可包含IDMA的交錯處理。
<5.2.處理的流程>
接著,參照圖15及圖16,說明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流程的例子。
(1)上鏈中的NOMA
圖15係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1例的程序圖。該當第1例,係於上鏈中使用上記NOMA之案例的例子。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將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使用了NOMA的上鏈通訊所需之資源池),通知給終端裝置200(S441)。例如,基地台100,係在系統資訊之中,或在往終端裝置200的訊令訊息之中,將上記資源池通知給終端裝置200。
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將上記資源池中所 含之無線資源(上鏈資源),分配給終端裝置200(S443)。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將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通知給終端裝置200(S445)。具體而言,例如,基地台100,係將含有排程資訊的下鏈控制資訊(DCI),發送至終端裝置200。
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排程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使用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上記無線資源,來發送送訊資料(S447)。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之處理。
基地台100係接收,由終端裝置200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基地台100的通訊處理部161,係進行上記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S449)。
(2)上鏈中的NOMA
圖16係第2實施形態所述之處理的概略流程之第2例的程序圖。該當第2例,係於下鏈中使用上記NOMA之案例的例子。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將使用了NOMA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使用了NOMA的下鏈通訊所需之資源池),通知給終端裝置200(S461)。例如,基地台100,係在系統資訊之中,或在往終端裝置200的訊令訊息之中,將上記資源池通知給終端裝置200。
基地台100(分配部155),係將上記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下鏈資源),分配給終端裝置200(S463)。
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將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通知給終端裝置200(S465)。具體而言,例如,基地台100,係將含有排程資訊的下鏈控制資訊(DCI),發送至終端裝置200。
然後,基地台100(通知部159),係將送訊資料,發送至終端裝置200(S467)。
終端裝置200(資訊取得部151)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排程資訊)。然後,終端裝置200係將使用該當無線資源而被發送送訊資料,予以接收。終端裝置200的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上記送訊資料之收訊所需之處理(S469)。
<<6.應用例>>
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可應用於各種產品。例如,基地台1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巨集eNB或小型eNB等任一種類的eNB(evolved Node B)。小型eNB,係亦可為微微eNB、微eNB或家庭(毫微微)eNB等之涵蓋比巨集蜂巢網還小之蜂巢網的eNB。亦可取而代之,基地台100係可被實現成為NodeB或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等之其他種類的基地台。基地台100係亦可含有控制無線通訊之 本體(亦稱作基地台裝置)、和配置在與本體分離之場所的1個以上之RRH(Remote Radio Head)。又,亦可藉由後述之各種種類的終端,暫時或半永久性執行基地台機能,而成為基地台100而動作。甚至,基地台100的至少一部分之構成要素,係亦可於基地台裝置或基地台裝置所需之模組中被實現。
又,例如,終端裝置2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智慧型手機、平板PC(Personal Computer)、筆記型PC、攜帶型遊戲終端、攜帶型/鑰匙型的行動路由器或是數位相機等之行動終端、或行車導航裝置等之車載終端。又,終端裝置200係亦可被實現成為進行M2M(Machine To Machine)通訊的終端(亦稱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終端)。甚至,終端裝置200的至少一部分之構成要素,係亦可於被搭載於這些終端的模組(例如以1個晶片所構成的積體電路模組)中被實現。
<6.1.基地台的相關應用例> (第1應用例)
圖17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eNB之概略構成之第1例的區塊圖。eNB800係具有1個以上之天線810、及基地台裝置820。各天線810及基地台裝置820,係可透過RF纜線而被彼此連接。
天線810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 收送基地台裝置820之無線訊號。eNB800係具有如圖17所示的複數天線810,複數天線810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0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此外,圖17中雖然圖示了eNB800具有複數天線810的例子,但eNB80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810。
基地台裝置820係具備:控制器821、記憶體822、網路介面823及無線通訊介面825。
控制器821係可為例如CPU或DSP,令基地台裝置820的上位層的各種機能進行動作。例如,控制器821係從已被無線通訊介面825處理過之訊號內的資料,生成資料封包,將已生成之封包,透過網路介面823而傳輸。控制器821係亦可將來自複數基頻處理器的資料予以捆包而生成捆包封包,將所生成之捆包封包予以傳輸。又,控制器821係亦可具有執行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承載控制(Radio Bearer Control)、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流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或排程(Scheduling)等之控制的邏輯性機能。又,該當控制,係亦可和周邊的eNB或核心網路節點協同執行。記憶體82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要被控制器821所執行的程式、及各式各樣的控制資料(例如終端清單、送訊功率資料及排程資料等)。
網路介面823係用來將基地台裝置820連接至核心網路824所需的通訊介面。控制器821係亦可透過網路介面823,來和核心網路節點或其他eNB通訊。此情 況下,eNB800和核心網路節點或其他eNB,係亦可藉由邏輯性介面(例如S1介面或X2介面)而彼此連接。網路介面823係可為有線通訊介面,或可為無線回載用的無線通訊介面。若網路介面823是無線通訊介面,則網路介面823係亦可將比無線通訊介面825所使用之頻帶還要高的頻帶,使用於無線通訊。
無線通訊介面825,係支援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透過天線810,對位於eNB800之蜂巢網內的終端,提供無線連接。無線通訊介面825,典型來說係可含有基頻(BB)處理器826及RF電路827等。BB處理器826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各層(例如L1、MAC(Medium Access Control)、RLC(Radio Link Control)及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的各式各樣之訊號處理。BB處理器826係亦可取代控制器821,而具有上述邏輯機能的部分或全部。BB處理器826係亦可為含有:記憶通訊控制程式的記憶體、執行該當程式的處理器及關連電路的模組,BB處理器826的機能係亦可藉由上記程式的升級而變更。又,上記模組係亦可為被插入至基地台裝置820之插槽的板卡或刀鋒板,亦可為被搭載於上記板卡或上記刀鋒板的晶片。另一方面,RF電路827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810而收送無線訊號。
無線通訊介面825係如圖17所示含有複數 BB處理器826,複數BB處理器826係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0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又,無線通訊介面825,係含有如圖17所示的複數RF電路827,複數RF電路827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複數天線元件。此外,圖17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25是含有複數BB處理器826及複數RF電路827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25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826或單一RF電路827。
於圖17所示的eNB800中,參照圖5所說明的處理部15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資訊取得部151、分群部153、分配部155、送訊功率控制部157、通知部159及/或通訊處理部161),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25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21中。作為一例,eNB80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825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826)或全部、及/或控制器82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予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eNB800,由無線通訊介面825(例如BB處理器826)及/或控制器82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eNB800、基地台裝置82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 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7所示的eNB800中,參照圖5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1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25(例如RF電路827)中。又,天線部1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810中。又,網路通訊部130係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21及/或網路介面823中。
(第2應用例)
圖18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eNB之概略構成之第2例的區塊圖。eNB830係具有1個以上之天線840、基地台裝置850、及RRH860。各天線840及RRH860,係可透過RF纜線而被彼此連接。又,基地台裝置850及RRH860,係可藉由光纖等之高速線路而彼此連接。
天線840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RRH860之無線訊號。eNB830係具有如圖18所示的複數天線840,複數天線840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3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此外,圖18中雖然圖示了eNB830具有複數天線840的例子,但eNB83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840。
基地台裝置850係具備:控制器851、記憶體852、網路介面853、無線通訊介面855及連接介面857。 控制器851、記憶體852及網路介面853,係和參照圖17所說明之控制器821、記憶體822及網路介面823相同。
無線通訊介面855,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透過RRH860及天線840,對位於RRH860所對應之區段內的終端,提供無線連接。無線通訊介面855,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856等。BB處理器856,係除了透過連接介面857而與RRH860的RF電路864連接以外,其餘和參照圖17所說明之BB處理器826相同。無線通訊介面855係如圖18所示含有複數BB處理器856,複數BB處理器856係分別對應於例如eNB830所使用的複數頻帶。此外,圖18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55是含有複數BB處理器856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55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856。
連接介面857,係為用來連接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通訊介面855)與RRH860所需的介面。連接介面857係亦可為,用來連接基地台裝置850(無線通訊介面855)與RRH860的上記高速線路通訊所需的通訊模組。
又,RRH860係具備連接介面861及無線通訊介面863。
連接介面861,係為用來連接RRH860(無線通訊介面863)與基地台裝置850所需的介面。連接介面861係亦可為,用來以上記高速線路通訊所需的通訊模組。
無線通訊介面863係透過天線840收送無線 訊號。無線通訊介面863,典型來說係可含有RF電路864等。RF電路864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840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863,係含有如圖18所示的複數RF電路864,複數RF電路864係亦可分別對應於例如複數天線元件。此外,圖18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863是含有複數RF電路864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863係亦可含有單一RF電路864。
於圖18所示的eNB830中,參照圖5所說明的處理部150中所含之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資訊取得部151、分群部153、分配部155、送訊功率控制部157、通知部159及/或通訊處理部161),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55及/或無線通訊介面863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51中。作為一例,eNB83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855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856)或全部、及/或控制器851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程式)予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eNB830,由無線通訊介面855(例如BB處理器856)及/或控制器85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上記1個以上 之構成要素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eNB830、基地台裝置85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上記1個以上之構成要素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8所示的eNB830中,例如,參照圖5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1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863(例如RF電路864)中。又,天線部1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840中。又,網路通訊部130係亦可被實作於控制器851及/或網路介面853中。
<6.2.終端裝置的相關應用例> (第1應用例)
圖19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智慧型手機90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智慧型手機900係具備: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體903、外部連接介面904、相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無線通訊介面912、1個以上之天線開關915、1個以上之天線916、匯流排917、電池918及輔助控制器919。
處理器901係可為例如CPU或SoC(System on Chip),控制智慧型手機900的應用層及其他層之機能。記憶體90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被處理器90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儲存體903係可含有半導體記憶體或硬碟等之記憶媒體。外部連接介面904係亦可為, 用來將記憶卡或USB(Universal Serial Bus)裝置等外接裝置連接至智慧型手機900所需的介面。
相機906係具有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之攝像元件,生成攝像影像。感測器907係可含有,例如:測位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及加速度感測器等之感測器群。麥克風908係將輸入至智慧型手機900的聲音,轉換成聲音訊號。輸入裝置909係含有例如:偵測對顯示裝置910之畫面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鍵墊、鍵盤、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10係具有液晶顯示器(LCD)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等之畫面,將智慧型手機900的輸出影像予以顯示。揚聲器911係將從智慧型手機900所輸出之聲音訊號,轉換成聲音。
無線通訊介面912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執行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12,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913及RF電路914等。BB處理器913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無線通訊所需的各種訊號處理。另一方面,RF電路914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916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912,典型來說係可為,BB處理器913及RF電路914所集縮而成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通訊介面912係亦可如圖19所示,含有複數BB處理器913及複數RF電路 914。此外,圖19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912是含有複數BB處理器913及複數RF電路914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912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913或單一RF電路914。
再者,無線通訊介面912,係除了蜂巢網通訊方式外,亦可還支援近距離無線通訊方式、接近無線通訊方式或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方式等其他種類之無線通訊方式,此情況下,可含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BB處理器913及RF電路914。
天線開關915之每一者,係在無線通訊介面912中所含之複數電路(例如不同無線通訊方式所用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16的連接目標。
天線916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無線通訊介面912之無線訊號。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如圖19所示般地具有複數天線916。此外,圖19中雖然圖示了智慧型手機900具有複數天線916的例子,但智慧型手機90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916。
甚至,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具備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天線916。此情況下,天線開關915係可從智慧型手機900之構成中省略。
匯流排917,係將處理器901、記憶體902、儲存體903、外部連接介面904、相機906、感測器907、麥克風908、輸入裝置909、顯示裝置910、揚聲器911、 無線通訊介面912及輔助控制器919,彼此連接。電池918,係透過圖中虛線部分圖示的供電線,而向圖19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之各區塊,供給電力。輔助控制器919,係例如於睡眠模式下,令智慧型手機900的必要之最低限度的機能進行動作。
於圖19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中,參照圖6所說明的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12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901或輔助控制器919中。作為一例,智慧型手機90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912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913)或全部、處理器901、及/或輔助控制器919的模組,於該當模組中實作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之動作所需的程式)予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智慧型手機900,由無線通訊介面912(例如BB處理器913)、處理器901、及/或輔助控制器919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智慧型手機90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 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19所示的智慧型手機900中,例如,參照圖6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2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12(例如RF電路914)中。又,天線部2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916中。
(第2應用例)
圖20係可適用本揭露所述之技術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之概略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行車導航裝置920係具備:處理器921、記憶體922、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模組924、感測器925、資料介面926、內容播放器927、記憶媒體介面928、輸入裝置929、顯示裝置930、揚聲器931、無線通訊介面933、1個以上之天線開關936、1個以上之天線937及電池938。
處理器921係可為例如CPU或SoC,控制行車導航裝置920的導航機能及其他機能。記憶體922係包含RAM及ROM,記憶著被處理器921所執行之程式及資料。
GPS模組924係使用接收自GPS衛星的GPS訊號,來測定行車導航裝置920的位置(例如緯度、經度及高度)。感測器925係可含有,例如:陀螺儀感測器、地磁感測器及氣壓感測器等之感測器群。資料介面926,係例如透過未圖示之端子而連接至車載網路941,取得車速資料等車輛側所生成之資料。
內容播放器927,係將被插入至記憶媒體介面928的記憶媒體(例如CD或DVD)中所記憶的內容,予以再生。輸入裝置929係含有例如:偵測對顯示裝置930之畫面上之觸控的觸控感測器、按鈕或開關等,受理來自使用者之操作或資訊輸入。顯示裝置930係具有LCD或OLED顯示器等之畫面,顯示導航機能或所被再生之內容的影像。揚聲器931係將導航機能或所被再生之內容的聲音,予以輸出。
無線通訊介面933係支援LTE或LTE-Advanced等任一蜂巢網通訊方式,執行無線通訊。無線通訊介面933,典型來說係可含有BB處理器934及RF電路935等。BB處理器934係例如可進行編碼/解碼、調變/解調及多工化/逆多工等,執行無線通訊所需的各種訊號處理。另一方面,RF電路935係亦可含有混波器、濾波器及放大器等,透過天線937而收送無線訊號。無線通訊介面933,典型來說係可為,BB處理器934及RF電路935所集縮而成的單晶片模組。無線通訊介面933係亦可如圖20所示,含有複數BB處理器934及複數RF電路935。此外,圖20中雖然圖示無線通訊介面933是含有複數BB處理器934及複數RF電路935的例子,但無線通訊介面933係亦可含有單一BB處理器934或單一RF電路935。
再者,無線通訊介面933,係除了蜂巢網通訊方式外,亦可還支援近距離無線通訊方式、接近無線通訊 方式或無線LAN方式等其他種類之無線通訊方式,此情況下,可含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BB處理器934及RF電路935。
天線開關936之每一者,係在無線通訊介面933中所含之複數電路(例如不同無線通訊方式所用的電路)之間,切換天線937的連接目標。
天線937之每一者,係具有單一或複數天線元件(例如構成MIMO天線的複數個天線元件),被使用來收送無線通訊介面933之無線訊號。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如圖20所示般地具有複數天線937。此外,圖20中雖然圖示了行車導航裝置920具有複數天線937的例子,但行車導航裝置920亦可具有單一天線937。
甚至,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具備有每一無線通訊方式的天線937。此種情況下,天線開關936係可從行車導航裝置920的構成中省略。
電池938,係透過圖中虛線部分圖示的供電線,而向圖20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之各區塊,供給電力。又,電池938係積存著從車輛側供給的電力。
於圖20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中,參照圖6所說明的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33中。或者,這些構成要素的至少一部分,亦可被實作於處理器921中。作為一例,行車導航裝置920係亦可搭載含有無線通訊介面933之一部分(例如BB處理器934)或全部及/或處理器921的模組,於 該當模組中實作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此時,上記模組係亦可將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所需的程式(換言之,用來令處理器執行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之動作所需的程式)予以記憶,並執行該當程式。作為其他例子,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所需的程式亦可被安裝到行車導航裝置920,由無線通訊介面933(例如BB處理器934)及/或處理器921來執行該當程式。如以上所述,亦可以用具備有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行車導航裝置920或上記模組,提供用來使處理器運作成為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所需的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上記程式的可讀取之記錄媒體。
又,於圖20所示的行車導航裝置920中,例如,參照圖6所說明的無線通訊部220,係亦可被實作於無線通訊介面933(例如RF電路935)中。又,天線部210係亦可被實作於天線937中。
又,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被實現成含有上述行車導航裝置920的1個以上之區塊、和車載網路941、車輛側模組942的車載系統(或車輛)940。亦即,亦可以具備資訊取得部241及/或通訊處理部243之裝置的方式,來提供車載系統(或車輛)940。車輛側模組942,係生成車速、引擎轉速或故障資訊等之車輛側資料,將所生成之資料,輸出至車載網路941。
<<7.總結>>
目前為止是參照圖4~圖16,說明了本揭露所述之通訊裝置及各處理。
(1)第1實施形態
在第1實施形態中,基地台100係具備:分群部153,係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和分配部155,係按照上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
在第1實施形態中,終端裝置200係具備:資訊取得部241,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和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終端裝置200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200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200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所被進行的上記複數終端裝置200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上記無線資源係為,上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藉此,例如,可於非正交多元接取中更有效率地使用無線資源。
(2)第2實施形態
在第2實施形態中,基地台100係具備:分配部155,係將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200,將不被包含在上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上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其他終端裝置。
在第2實施形態中,終端裝置200係具備:資訊取得部241,係取得表示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且為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200所被分配之上記無線資源的資訊;和通訊處理部243,係進行使用了上記無線資源的終端裝置200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
藉此,例如,對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200、與不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就可較容易地分配無線資源。
以上雖然一面參照添附圖面一面說明了本揭露的理想實施形態,但本揭露當然不限定於所述例子。只要是當業者,在專利範圍所記載之範疇內,自然可以想到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而這些當然也都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這點必須了解。
例如,本說明書的處理中的處理步驟,係並不一定要依照流程圖或程序圖中所記載之順序而時間序列性地執行。例如,處理中的處理步驟,係亦可用與流程圖或程序圖方式記載之順序不同的順序而被執行,亦可被平 行地執行。
又,亦可作成用來令本說明書之裝置(例如基地台、基地台裝置或基地台裝置所需之模組、或是終端裝置或終端裝置所需之模組)中所具備之處理器(例如CPU、DSP等)成為上記裝置之構成要素(例如資訊取得部、分群部、分配部、送訊功率控制部、通知部及/或通訊處理部)運作所需的電腦程式(換言之,令上記處理器執行上記裝置之構成要素之動作所需的電腦程式)。又,亦可提供記錄著該當電腦程式的記錄媒體。又,亦可提供具備記憶上記電腦程式的記憶體、和可執行上記電腦程式的1個以上之處理器的裝置(例如基地台、基地台裝置或基地台裝置所需之模組、或者是終端裝置或終端裝置所需之模組)。又,含有上記裝置之構成要素(例如資訊取得部、分群部、分配部、送訊功率控制部、通知部及/或通訊處理部)之動作的方法,也被本揭露所述之技術所包含。
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效果,係僅為說明性或例示性,並非限定解釋。亦即,本揭露所述之技術,係亦可除了上記效果外、或亦可取代上記效果,達成當業者可根據本說明書之記載而自明之其他效果。
此外,如以下的構成也是屬於本揭露的技術範圍。
(1)
一種裝置,係具備:分群部,係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 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和分配部,係按照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
(2)
如前記(1)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按照每一子訊框,基於前記送訊資料之前記大小來進行前記分群。
(3)
如前記(1)或(2)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還會基於前記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一方或組合,來進行前記分群。
(4)
如前記(3)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按照每一調變方式,或每一編碼率,來進行前記分群。
(5)
如前記(1)~(4)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還會基於有關於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位置的資訊,來進行前記分群。
(6)
如前記(5)所記載之裝置,其中,有關於前記位置的前記資訊,係包含:表示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位置的資訊、針對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表示時序提前的資訊、或針對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表示電波 到來方向的資訊。
(7)
如前記(5)或(6)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以使得彼此位於附近的終端裝置不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前記分群。
(8)
如前記(1)~(7)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還會基於有關於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處理能力或記憶體大小的資訊,來進行前記分群。
(9)
如前記(8)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以使得具有同等之處理能力或記憶體大小的終端裝置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前記分群。
(10)
如前記(1)~(9)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送訊資料係為,由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同一上鏈資源。
(11)
如前記(10)所記載之裝置,其中,還具備:送訊功率控制部,係在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隸屬時,則以使得由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的收訊功率之差異會變大的方式,控制由前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發送之前記送訊資料的送 訊功率。
(12)
如前記(1)~(9)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送訊資料係為,往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同一下鏈資源。
(13)
如前記(1)~(12)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係為分交錯多元接取。
(14)
如前記(1)~(13)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送訊資料係為傳輸區塊。
(15)
如前記(1)~(14)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使用了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前記資源池係為,頻帶之無線資源的其中一部分。
(16)
如前記(15)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前記資源池之中的,被頻率方向及時間方向之至少一方所限定的無線資源。
(17)
如前記(15)或(16)所記載之裝置,其中,前記分配部,係將不被包含在前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 給不支援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
(18)
如前記(15)~(17)之任1項所記載之裝置,其中,還具備:通知部,係將前記資源池,通知給前記複數終端裝置。
(19)
一種方法,係含有:由處理器,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之步驟;和按照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之步驟。
(20)
一種裝置,係具備:取得部,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和通訊處理部,係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前記終端裝置,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所被進行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前記無線資源係為,前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 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21)
一種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之步驟;和按照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之步驟。
(22)
一種記錄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該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之步驟;和按照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分配同一無線資源之步驟。
(23)
一種方法,係含有:由處理器,取得表示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之步驟;和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之步驟;前記終端裝置,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 數終端裝置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所被進行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前記無線資源係為,前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24)
一種程式,該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取得表示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之步驟;和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之步驟;前記終端裝置,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所被進行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前記無線資源係為,前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25)
一種記錄媒體,係為記錄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該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取得表示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的資訊之步驟;和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之步驟; 前記終端裝置,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資料之大小所被進行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前記無線資源係為,前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
(26)
一種裝置,係具備:分配部,係將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將不被包含在前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其他終端裝置。
(27)
一種裝置,係具備:取得部,係取得表示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且為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前記無線資源的資訊;和通訊處理部,係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
(28)
一種方法,係含有:由處理器,將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 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之步驟;和將不被包含在前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其他終端裝置之步驟。
(29)
一種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將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之步驟;和將不被包含在前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其他終端裝置之步驟。
(30)
一種記錄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該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將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分配給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之步驟;和將不被包含在前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其他終端裝置之步驟。
(31)
一種方法,係含有:由處理器,取得表示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且為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 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前記無線資源的資訊之步驟;和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之步驟。
(32)
一種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取得表示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且為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前記無線資源的資訊之步驟;和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之步驟。
(33)
一種記錄程式之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該程式係用來令處理器執行:取得表示使用了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且為支援該當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前記無線資源的資訊之步驟;和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之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分群部,係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算出該當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以使得前記無線資源的量為同等的方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和分配部,係按照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對隸屬於同一群組中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分配為了使用非正交多元接取之無線通訊所需之同一無線資源;和送訊功率控制部,係在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隸屬時,則以使得由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的收訊功率之差異會大於所定之閾值的方式,決定前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功率,生成用來調整前記送訊功率所需的功率控制資訊;和通知部,係將前記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和前記功率控制資訊,通知給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按照每一子訊框,基於前記送訊資料之前記大小來進行前記分群。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還會基於前記送訊資料所被適用的調變方式及編碼率之一方或組合,來進行前記分群。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按照每一調變方式,或每一編碼率,來進行前記分群。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還會基於有關於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位置的資訊,來進行前記分群。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有關於前記位置的前記資訊,係包含:表示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位置的資訊、針對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表示時序提前的資訊、或針對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表示電波到來方向的資訊。
  7.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以使得彼此位於附近的終端裝置不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前記分群。
  8.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還會基於有關於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處理能力或記憶體大小的資訊,來進行前記分群。
  9. 如請求項8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群部,係以使得具有同等之處理能力或記憶體大小的終端裝置會隸屬於同一群組的方式,來進行前記分群。
  10.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同一上鏈資源。
  11.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送訊資料係為,往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同一下鏈資源。
  1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係為分交錯多元接取。
  1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送訊資料係為傳輸區塊。
  1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使用了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無線通訊所需之資源池中所含之無線資源;前記資源池係為,頻帶之無線資源的其中一部分。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同一無線資源係為,前記資源池之中的,被頻率方向及時間方向之至少一方所限定的無線資源。
  16.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前記分配部,係將不被包含在前記資源池中的其他無線資源,分配給不支援前記非正交多元接取的終端裝置。
  17.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通訊裝置,其中,還具備:通知部,係將前記資源池,通知給前記複數終端裝置。
  18. 一種通訊方法,係含有:由處理器,基於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來算出該當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以使得前記無線資源的量為同等的方式,來進行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之步驟;和按照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每一群組,對隸屬於同一群組中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分配為了使用非正交多元接取之無線通訊所需之同一無線資源之步驟;和在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隸屬時,則以使得由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的收訊功率之差異會大於所定之閾值的方式,決定前記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之每一者的送訊功率,生成用來調整前記送訊功率所需的功率控制資訊之步驟;和將前記已被分配之無線資源、和前記功率控制資訊,通知給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之步驟。
  19. 一種通訊裝置,係具備:取得部,係取得表示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為了使用非正交多元接取之無線通訊所需之無線資源的資訊、和用來調整前記終端裝置的送訊功率所需之功率控制資訊;和通訊處理部,係進行使用了前記無線資源的前記終端裝置之送訊資料的使用非正交多元接取之無線通訊所致之送訊或收訊所需之處理;前記終端裝置,係被包含在支援非正交多元接取的複數終端裝置中,且隸屬於,基於該當複數終端裝置之每一者所被發送的送訊資料之大小,而被算出該當送訊資料之送訊所需的無線資源的量,以使得前記無線資源的量為同等的方式所被進行的前記複數終端裝置之分群結果所得的群組中;前記無線資源係為,前記群組中所屬之1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分配之無線資源;前記功率控制資訊,係在前記分群之結果所得之群組中有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隸屬時,則以使得由該當2個以上之終端裝置所被發送之送訊資料的收訊功率之差異會大於所定之閾值的方式,來調整前記終端裝置的前記送訊功率。
TW104137908A 2014-11-28 2015-11-17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TWI679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1393 2014-11-28
JP2014241393 2014-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5043A TW201625043A (zh) 2016-07-01
TWI679909B true TWI679909B (zh) 2019-12-11

Family

ID=56074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7908A TWI679909B (zh) 2014-11-28 2015-11-17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7269B2 (zh)
EP (1) EP3226451B1 (zh)
JP (1) JP6572908B2 (zh)
CN (1) CN107078834B (zh)
ES (1) ES2908276T3 (zh)
MX (1) MX2017006580A (zh)
RU (1) RU2700404C2 (zh)
SG (1) SG11201703105RA (zh)
TW (1) TWI679909B (zh)
WO (1) WO2016084460A1 (zh)
ZA (1) ZA2017029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8380B2 (en) * 2014-10-28 2018-12-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479280B (zh) * 2016-08-12 2023-06-30 苹果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的窄带定义、资源分配和跳频
CN107770854A (zh) * 2016-08-19 2018-03-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控制发射功率的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US10736081B2 (en) 2016-09-14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ransmission
US10608785B2 (en) * 2017-01-19 2020-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based code block segmentation
JP6522025B2 (ja) * 2017-02-23 2019-05-29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8157514A (ja) * 2017-03-21 2018-10-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3664532A4 (en) * 2017-08-04 2020-10-28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CN111727647A (zh) * 2018-02-15 2020-09-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对用户进行分组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11791958B2 (en) 2018-03-28 2023-10-17 Apple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9193728A1 (ja) * 2018-04-05 2019-10-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N110505691A (zh) * 2018-05-16 2019-11-26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24148A1 (en) * 2018-08-01 2020-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grouping for up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EP3821672A1 (en) * 2018-09-26 2021-05-19 Google LLC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nfiguration in split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s
US11792268B2 (en) 2020-03-31 2023-10-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23007792A1 (ja) * 2021-07-29 2023-02-02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2074A1 (en) * 2003-12-12 2005-06-16 Dan Jon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US20080062923A1 (en) * 2006-09-12 2008-03-13 Aruba Wireless Netwo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multicast over shared wireless media for spectrum efficiency and battery power conservation
US8472383B1 (en) * 2009-11-24 2013-06-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Group management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US20130215842A1 (en) * 2012-02-07 2013-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4061537A1 (ja) * 2012-10-16 2014-04-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28284A2 (en) * 2000-02-21 2001-08-2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Associating image and location data
DE60038704T2 (de) * 2000-09-20 2009-07-09 Fujitsu Ltd., Kawasaki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JP4640787B2 (ja) 2004-06-28 2011-03-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局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
US20090298523A1 (en) 2006-06-14 2009-12-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method
EP2077677A4 (en) * 2006-10-27 2013-04-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00177717A1 (en) * 2007-04-19 2010-07-15 Lg Electronics Inc. Grouping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ing the same, and grouping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ontroller
EP2104391B1 (en) 2008-03-20 2010-03-31 NTT DoCoMo Inc. A transceiver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packet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11267B2 (en) 2008-08-13 2014-08-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primary user and secondary user
BR112012030823A2 (pt) * 2010-06-01 2016-11-01 Zte Corp métodos e sistemas de alocação de recursos csi-rs em sistemas de lte avançados
JP2012253600A (ja) * 2011-06-03 2012-12-20 Kddi Corp インタリーブ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651092B2 (ja) * 2011-09-28 2015-01-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KR101933445B1 (ko) 2011-10-17 2018-12-2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5900884B2 (ja) 2012-02-17 2016-04-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制御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179417A (ja) 2012-02-28 2013-09-09 Kddi Corp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装置、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4061537A (ja) * 2012-09-21 2014-04-10 Toshiba Mach Co Ltd スプレイ装置
JP5830478B2 (ja) 2013-02-06 2015-12-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4192749A (ja) * 2013-03-27 2014-10-06 Kyocera Corp 携帯端末
US9854424B2 (en) * 2013-10-31 2017-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869655B (zh) * 2014-02-21 2019-07-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行链路资源调度方法、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US20150381336A1 (en) * 2014-06-30 2015-12-31 Intel IP Corporation Multi-user aggregation over frequenc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32074A1 (en) * 2003-12-12 2005-06-16 Dan Jon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US20080062923A1 (en) * 2006-09-12 2008-03-13 Aruba Wireless Networks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multicast over shared wireless media for spectrum efficiency and battery power conservation
US8472383B1 (en) * 2009-11-24 2013-06-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Group management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US20130215842A1 (en) * 2012-02-07 2013-08-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O2014061537A1 (ja) * 2012-10-16 2014-04-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00404C2 (ru) 2019-09-16
CN107078834B (zh) 2021-02-09
EP3226451A4 (en) 2018-07-18
EP3226451B1 (en) 2022-02-23
RU2017117408A3 (zh) 2019-02-19
JPWO2016084460A1 (ja) 2017-09-07
WO2016084460A1 (ja) 2016-06-02
JP6572908B2 (ja) 2019-09-11
SG11201703105RA (en) 2017-05-30
TW201625043A (zh) 2016-07-01
CN107078834A (zh) 2017-08-18
ES2908276T3 (es) 2022-04-28
EP3226451A1 (en) 2017-10-04
RU2017117408A (ru) 2018-11-19
MX2017006580A (es) 2017-09-01
ZA201702900B (en) 2017-11-29
US20180227903A1 (en) 2018-08-09
US10667269B2 (en)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9909B (zh) 通訊裝置及通訊方法
EP3324566B1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955113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045580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1110270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6787311B2 (ja) 装置及び方法
KR20160003090A (ko) 업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e 및 기지국
WO2019154387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54389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06837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TWI693800B (zh) 通訊控制裝置、無線通訊裝置、通訊控制方法、無線通訊方法及程式
JP6394348B2 (ja)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9138847A1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945930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EP341366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06575A1 (zh)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300977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