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9055B - 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9055B
TWI679055B TW108109684A TW108109684A TWI679055B TW I679055 B TWI679055 B TW I679055B TW 108109684 A TW108109684 A TW 108109684A TW 108109684 A TW108109684 A TW 108109684A TW I679055 B TWI679055 B TW I6790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water
suspended matter
drain pipe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9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1811A (zh
Inventor
玉城隆
Takashi Tamashiro
Original Assignee
玉城隆
Takashi Tamashir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城隆, Takashi Tamashiro filed Critical 玉城隆
Publication of TW201941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1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9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90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2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4Feed or 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該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沉澱池的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藉由該裝置,可有效地除去沉澱池中未完全沉降完之懸浮物。

Description

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水處理設備中,有效地除去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的裝置。
習知之水處理中,在多個的沉澱池,採用使濁質等沉降,藉由集水槽將上澄水往過濾池輸送之機制(專利文獻1、2)。
然則,因凝聚不良或流速等各式各樣的因素,仍存在未沉降之懸浮物。若以集水槽將此等懸浮物往過濾池輸送,則對過濾池造成負擔。
此外,雖有傾斜板等促進懸浮物的沉降之機器等(專利文獻3、4),但比重小之懸浮物不易沉澱,難以藉由此等機器使懸浮物完全沉降。
進一步,過去必須將水中機器人等定期地往容量大的貯水槽或高架水槽等投入,以將底部之沉積物除去。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2009-61407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第2007-69181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第11-347316號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第2005-13892號
因而,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克服習知之水處理設備的上述缺點,可有效地除去沉澱池中未完全沉降完之懸浮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沉澱池的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
此外,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中,該罩蓋,分別於其頂部具備排出孔,於下部具備往下方開放之導入口,具備從該導入口的邊緣往該排出孔收斂並延伸之頂壁;具備排水管,以與該罩蓋內之空間連通的方式,從該排出孔往上方連接。
此外,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中,該罩蓋,具備以朝向下邊部彼此分離並延伸的方式在上邊部中連接設置之一對頂壁,於該頂壁的左右兩邊部,具備從該連接設置部形成至既定高度之側壁;具備排水管,沿著該連接設置部延伸,於其周壁形成開口部且其兩端部貫通該側壁而往罩蓋外突出。
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藉由具有形成為其內壁面之至少一部分面向下方側傾斜的頂壁之罩蓋,而可使比重小的懸浮物往頂壁之頂部方向聚集,有效率地往設置於頂部或頂部附近的排水管內引導,有效地除去沉降不完的水中及水面之懸浮物。進一步,頂壁的頂面發揮傾斜板的作用,可促進絮凝物等之沉降。
1、1a、1b、1c、1d、1e、1f、10a、10b、10c‧‧‧罩蓋
2、2a、2b、2c、2d、2′‧‧‧排水管
3‧‧‧沉澱池
4‧‧‧排水槽
5‧‧‧泵
6‧‧‧曝氣管
7、8‧‧‧障壁
9‧‧‧網部
11‧‧‧頂壁
11a‧‧‧連接設置部
12、12a、12b、12c、12d‧‧‧側壁
13‧‧‧葉片部
14、14a、14b、14c、14d、14e、14f‧‧‧流路集合體
15‧‧‧封閉用側壁
16、16a、16b、16d‧‧‧分隔件
17‧‧‧塊狀構件
18‧‧‧頂棚面
19‧‧‧垂直面
21、21′‧‧‧排水管
22、22a、22b‧‧‧排水閥
23、23a、23b‧‧‧排出口
24、24a、24b、24′‧‧‧空氣排出管
25、25a、25b‧‧‧空氣排出閥
26、26a、26b‧‧‧排氣口
27、27a、27b、27c‧‧‧排水管
28‧‧‧排水管
29‧‧‧集水部
101‧‧‧空間
102‧‧‧間隙
103‧‧‧間隙
104‧‧‧開口部
111、111a、111b、111′‧‧‧排出孔
112‧‧‧導入口
113‧‧‧邊緣
114‧‧‧內壁面
115‧‧‧上邊部
116‧‧‧下邊部
117‧‧‧左右邊部
118‧‧‧開口
119‧‧‧分隔板
131‧‧‧翻折片
141、141a、141b、141c、141d‧‧‧上部開口
142、142a、142b、142c、142d‧‧‧下部開口
143‧‧‧固定構件
144‧‧‧分隔板
145‧‧‧塊狀構件
146‧‧‧縱孔部
147‧‧‧分隔板
148、149‧‧‧翼片
151‧‧‧底邊
201‧‧‧開口部
202、202a、202b‧‧‧封帽部
271a、271b‧‧‧開口部
291‧‧‧開口部
292‧‧‧內管部
293‧‧‧連結部
294‧‧‧底部
W、W1、W2‧‧‧水面
圖1(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立體圖;圖1(b)係同剖面圖。
圖2(a)係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之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的剖面圖;圖2(b)係於罩蓋之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的不同實施態樣之剖面圖;圖2(c)係於罩蓋之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的不同實施態樣之剖面圖;圖2(d)係於罩蓋之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的不同實施態樣之剖面圖。
圖3(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立體圖;圖3(b)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立體圖。
圖4(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剖面圖;圖4(b)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剖面圖;圖4(c)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剖面圖;圖4(d)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剖面圖。
圖5(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流路集合體之水平剖面圖;圖5(b)係不同實施態樣的流路集合體之水平剖面圖;圖5(c)係不同實施態樣的流路集合體之水平剖面圖;圖5(d)係不同實施態樣的流路集合體之水平剖面圖;圖5(e)係不同實施態樣的流路集合體之水平剖面圖。
圖6(a)係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設置側壁之立體圖;圖6(b)係同剖面圖;圖6(c)係於同罩蓋之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之剖面圖;圖6(d)係於同罩蓋之內部設置不同實施態樣的流路集合體之剖面圖。
圖7(a)係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流路集合體設置翼片之態樣的A-A′剖面圖;圖7(b)係同B-B′剖面圖;圖7(c)係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流路集合體設置翼片之不同實施態樣的A-A′剖面圖;圖7(d)係同B-B′剖面圖。
圖8(a)係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側壁設置翼片之剖面圖;圖8(b)係同俯視圖。
圖9(a)係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設置葉片部之態樣的立體圖;圖9(b)係同剖面圖;圖9(c)係同葉片部的不同實施態樣之剖面圖。
圖10(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組裝分割為複數個之零件而構成一個罩蓋之分割狀態的剖面圖;圖10(b)係同罩蓋之組裝狀態的剖面圖。
圖11(a)係對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予以示意之圖;圖11(b)係對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予以示意之圖;圖11(c)係對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予以示意之圖。
圖12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配置之態樣的剖面圖。
圖13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之圖。
圖14(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對水的流動在前後方向無間隙地連續設置複數罩蓋之態樣的圖;圖14(b)係於內部設置曝氣管的罩蓋之剖面圖。
圖15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於罩蓋之下方設置曝氣管之態樣的圖。
圖16(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圖16(b)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
圖17(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圖17(b)係顯示圖17(a)的罩蓋及排水管之態樣的剖面圖。
圖18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
圖19(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之態樣的圖;圖19(b)係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彼此相對向之不同實施態樣 的圖;圖19(c)係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彼此相對向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圖19(d)係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彼此相對向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
圖20(a)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圖20(b)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圖20(c)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圖20(d)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
圖21(a)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圖21(b)係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圖;圖21(c)係排水管的剖面圖。
圖22(a)係於罩蓋之內部設置集水部的態樣之剖面圖;圖22(b)係同排水管的A-A剖面圖;圖22(c)係於罩蓋之內部設置集水部的不同實施態樣之剖面圖;圖22(d)係於罩蓋之內部設置集水部的不同實施態樣之剖面圖。
圖23(a)係本發明之不同實施態樣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之前視圖;圖23(b)係同側視圖;圖23(c)係同側面中央縱向部分剖面圖;圖23(d)係同正面中央縱剖面圖。
圖24(a)係圖18之實施態樣的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之立體圖;圖24(b)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立體圖。
圖25(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側視圖;圖25(b)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側視圖。
圖26(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部分剖面圖;圖26(b)係不同實施態樣之罩蓋的部分剖面圖。
圖27(a)係在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於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之態樣的剖面圖;圖27(b)係在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於內部設置流路集合體之不同實施態樣的剖面圖。
圖28(a)係對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予以示意之圖;圖28(b)係對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予以示意之圖;圖28(c)係對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予以示意之圖。
圖29(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配置之態樣的圖;圖29(b)係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配置之態樣的圖。
圖30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配置之態樣的圖。
圖31(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之態樣的圖;圖31(b)係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例,為示意將向下的罩蓋與向上的罩蓋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之態樣的圖。
圖32(a)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罩蓋之頂壁設置為對水的流動呈平行之態樣的圖;圖32(b)係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罩蓋之頂壁設置為正對水的流動之態樣的圖。
圖33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
圖34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為示意將複數罩蓋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圖。
以下,依據附圖,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實施態樣。另,本發明不受此等實施態樣之任何限制。
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沉澱池的水中,於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下方開放,且具備至少使其內壁面的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之頂壁;於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具備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以下,茲就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構造詳細地予以說明。
圖1(a)為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立體圖;圖1(b)為同剖面圖。構成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懸浮物除去裝置的罩蓋1,於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101,下方開放,且具備使內壁面114從頂部至下部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之頂壁11。此頂壁11,於其頂部形成排出孔111,於其下方形成開口面積較該排出孔111更大的導入口112,從該導入口112的邊緣113往該排出孔111收斂並延伸。此外,以往上方延伸的方式,將排水管2連接在該排出孔111。排水管2,與罩蓋1內之空間101連通,經由該排水管2將空間101的水及懸浮物往沉澱池外排出。
本實施態樣的罩蓋1,頂壁11之外形形成為略圓錐台狀,但若為頂壁11之內壁面114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則其外形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例如,亦可使其呈如圖3(a)所示之角錐台狀、或如圖3(b)所示之圓丘狀。如此地,藉由使罩蓋1的內壁面114面向下方側傾斜地形成,從導入口112的邊緣113往排出孔111側收斂,而將由導入口112往空間101內導入之比重小的懸浮物往頂壁11之上部中央的排出孔111方向吸引,有效地往排水管2內引導。進 一步,藉由使頂壁11呈圓錐台狀或角錐台狀、圓丘狀,可使頂壁11的頂面發揮傾斜板的作用,促進絮凝物等懸浮物之沉降。另,頂壁11的傾斜角度並無特別限定,即便對水平傾斜1度仍具有該效果。
此外,圖1或圖3之態樣中,頂壁11從邊緣113連續至其與排水管2的連接部而收斂,但頂壁11之形狀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例如,亦可如圖4(a)所示,可使與排水管2的連接部之周圍為往水平方向延伸的頂棚面18,形成為從邊緣113收斂至該頂棚面18之邊緣部。進一步,作為頂壁11之其他形狀,亦可如圖4(b)所示,於頂壁11之一部分形成未傾斜的垂直面19。藉由設置此垂直面19,即便為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態樣的情況,手仍容易從垂直面19側抵達排水管2而不受罩蓋1干擾,故在水中之裝置的設置或維修作業變得簡單。進一步,亦包含:頂壁11之一部分,如圖4(c)所示,使內壁面114以面向上方而非下方的方式反向傾斜者。
與排出孔111連接而往縱向立起之排水管2,於其途中,分支為往橫向延伸之排水管21、及維持往縱向立起之空氣排出管24。而後,分別在排水管21的端部之排出口23的近前方設置排水閥22,此外,在空氣排出管24的端部之排氣口26的近前方,設置空氣排出閥25。此空氣排出管24因應必要設置即可,在未設置空氣排出管24之情況,僅設置從排水管2維持往橫向連續之排水管21即可。藉由如本實施態樣所示地設置空氣排出管24,可有效地抽出從罩蓋1往排水管2進入的空氣,可順暢地從排水管21將水排出。進一步,可使排水管21之一部分為伸縮囊構造,藉由如此地使排水管21為伸縮囊構造,在沉澱池3之水位改變時可簡單地調整罩蓋1的位置。
另,排水管2,並未限定於對一個罩蓋1具有1根,亦可因應必要而設置複數根。例如,如圖4(d)所示,導入口112的寬幅為大寬幅之類型的罩蓋1之情況,除了設置與罩蓋1的頂部之排出孔111連接的排水管2以外,亦可另行設置排水管2′,將其與設置在頂壁11的途中之排出孔111′連接。圖4(d)中另行追加2根此等排水管2′,但根數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此外,亦可因應必要而於此排水管2′設置空氣排出管24′。
罩蓋1內之空間101,可如圖1(b)所示為完全的空洞,亦可因應必要而設置如圖2(a)、(b)所示之流路集合體14a、14b。此等流路集合體14a、14b,將罩蓋1內之空間101在水平方向分割,並以其上部開口141朝向罩蓋1的排出孔111側,此外,其下部開口142朝向罩蓋1的導入口112側之方式,在罩蓋1內往上下方向延伸設置。
圖2(a)之流路集合體14a,將複數根細管形成為束狀。此等各細管,形成為其直徑隨著從下端部往上端部而變細,以於罩蓋1之中央部分沿著略鉛直方向,此外,隨著接近頂壁11而沿著頂壁11之傾斜的方式,分別以適當的角度捆束。藉此,捆束細管時之全體形狀,成為與由罩蓋1的頂壁11形成之空間101的形狀相似之略錐台形狀。設置為使此流路集合體14a之上部開口141位於罩蓋1的排出孔111之下方,此外,下部開口142位於罩蓋1的導入口112,但其等之位置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藉由將位於最外周側的細管之周壁固定於罩蓋1的內壁面114,而將流路集合體14a安裝於罩蓋1。
此外,圖2(b)之流路集合體14b,以將各細管從上端部至下端部形成為相同直徑,且往鉛直方向延伸之方式捆束,進一步,以沿著罩蓋1的頂壁11的傾斜 之方式,將細管的長度形成為在中央側長,隨著往端部而變短。藉此,捆束細管時之全體形狀,成為與由罩蓋1的頂壁11形成之空間101的形狀相似之略錐台形狀。進一步,流路集合體14b,以在其與罩蓋1的內壁面114之間形成間隙102的方式,設置為較頂壁11略低。藉由將位於最外側的細管之周壁與罩蓋1之內壁面114以固定構件143固定,而安裝此流路集合體14b。
流路集合體14a、14b,如圖中之箭頭所示,皆將水及懸浮物從細管的下部開口142導入,從上部開口141往罩蓋1內排出,但流路集合體14b之情況,先使往間隙102排出者維持沿著頂壁11而往排出孔111方向移動,最後往排水管2排出。藉由將此等流路集合體14設置於內部,而以複數細管將罩蓋1內之空間101的水平截面細分化,使各開口面積變小,故可最大限度地發揮罩蓋1所產生之吸起效果。進一步,可將罩蓋1內之水的流動整理為向上方流動而不產生橫向流動等之多餘對流,有效地吸起懸浮物。
另,流路集合體14a、14b,如圖5(a)所示地將複數根圓筒狀的細管形成為束狀,但各細管之截面形狀並未限定於圓形,亦可為使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細管或如圖5(b)所示之正六角形的細管呈束狀之所謂的蜂巢構造,或其他截面形狀。構成流路集合體14a、14b的細管,可形成為任意粗細,但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上述效果,宜將內徑在0.1mm~50mm之範圍形成。另,各細管的內徑可彼此不同,亦可依場所而有所不同。此外,鄰接的細管彼此之間可設置間隙亦可不設置間隙,設置間隙的情況,該間隔並無特別限定。進一步,若於罩蓋1的空間101中可將水平截面細分化,則不限定為使細管呈束狀之集合體,亦可如圖5(c)、(d)所示,以分隔板144區隔形成複數流路。抑或,亦可如圖5(e)所示,在使成為流路的複數條縱孔部146貫穿塊狀構件145。
流路集合體14,將複數根圓筒狀的細管形成為束狀之情況,細管並未限定於其直徑隨著從下部往上部而變細者,或從上部至下部形成為相同直徑者,亦可如圖2(c)所示,形成為隨著從細管之上部往下部而直徑變細。藉此,口徑較小之下部開口142側的流速變快,可改善吸入效果。此外,上部開口141側口徑變大,因而亦獲得懸浮物等不易堵塞等效果。另,圖2(c)之流路集合體14c,各細管係以不阻礙水的流動之桿狀的固定構件143彼此固定,且亦對罩蓋1的內壁面114固定。
進一步,亦可如圖2(d)所示,使複數條縱孔部146貫穿塊狀構件145而形成流路集合體14d,各縱孔部146形成為其直徑隨著從上部往下部而變細。此一態樣亦與圖2(c)之態樣具有相同效果。
此外,於罩蓋1的頂壁11之下部,亦可如圖6所示,因應必要而設置側壁12。側壁12,從頂壁11之下端往下方連續設置,本實施態樣中從頂壁11垂下,其外形形成為四角柱狀,但在如圖1(a)所示地罩蓋1為圓錐台狀之情況,亦可使其為從頂壁11垂下之圓柱狀。進一步,側壁12,並未限定於往鉛直方向垂下之態樣,以往下方外側擴展並傾斜延伸的方式形成亦可。如此地,藉由在頂壁11之下部設置側壁12,而增加內部之空間101的容量,可增加往罩蓋1內導入的水量及懸浮物的量。側壁12,能夠以任意傾斜角度形成,但宜設置為對水平在45度~90度之範圍傾斜,或成為垂直。
設置側壁12之情況,亦可因應必要而亦於罩蓋1內設置流路集合體14。如圖6(c)、(d)所示,使頂壁11內為與圖2(a)、(b)相同之構成,在側壁12 內,將從上部至下部形成為相同直徑的細管,以往鉛直方向延伸之方式捆束,設置為捆束成的全體形狀與側壁12之內部空間的形狀相似即可。圖6(d)之流路集合體14d,可藉由將位於最外側的細管之周壁固定在側壁12的內壁而安裝於罩蓋1。另,流路集合體14c、14d,不僅設置於罩蓋1及側壁12,亦可僅設置於罩蓋1內,或僅設置於側壁12內。此外,設置於側壁12內之情況,亦可僅對其高度之一部分設置。進一步,自然亦包含:於此等流路集合體14,以分隔板144區隔形成複數小室者,或使複數條縱孔部146貫穿塊狀構件145者。
此外,亦可於流路集合體14之內部,另行設置往橫向突出的翼片。圖7(a)、(b)之實施態樣,藉由複數分隔板147區隔形成側壁12內之流路集合體14,分別對該分隔板147往水平方向突出設置翼片148,對側壁12往水平方向突出設置翼片149。此等翼片148,設置為從直立設置於中央的分隔板147往左右的側壁12之方向突出,相對於此,翼片149,設置為從左右的側壁12往中央的分隔板147之方向突出。如圖7(a)所示,正中央之三層翼片148、149在彼此不同的高度彼此交錯突出,進一步,最上層與最下層之翼片148、149在相同高度相對向而突出,且於其等之間形成水所通過的間隙103。
圖7(c)、(d)之實施態樣,對直立設置於中央的分隔板147,將翼片148設置為往左右的側壁12之方向突出。此外,對左右的側壁12,將翼片149設置為往中央的分隔板147之方向突出。翼片148、149在相同高度相對向而突出,且於其等之間形成水所通過的間隙103。另,宜使此等翼片彼此之上下或橫向的間隔為5cm以下。
如此地,藉由在流路集合體14之內部設置翼片148、149,主要於翼片148、149之下部製造渦流域,促進懸浮物的分離。另,翼片148、149,不僅設置於分隔板147或側壁12,亦可亦設置於頂壁11。此外,翼片,並未限定為如圖7所示地往水平方向突出者,亦可如圖8(a)所示,使前端側朝向下方傾斜。此一傾斜角度並無特別限定,但宜為對水平0~60度之範圍。進一步,亦可在翼片148、149,與分隔板147、側壁12之間,設置開口部104。將空氣從此開口部104往上方抽出,故可防止空氣貯留在翼片148、149與分隔板147或側壁12之連接處。另,開口部104之形狀或尺寸並無限定,例如亦可形成為複數孔狀。
進一步,亦可如圖9(a)、(b)所示,於側壁12之下部,因應必要而設置葉片部13。此葉片部13,形成為從側壁12之下端往罩蓋1之外側傾斜而延伸。如此地,藉由在側壁12之下部設置往下方外側傾斜的葉片部13,而可促進絮凝物等懸浮物之沉降,進一步,在水從下部往上部流動時揚起的懸浮物亦接觸該葉片部13,因而可往罩蓋1內有效地導入。此外,在設置此葉片部13之情況,亦可因應必要而於罩蓋1內之空間101設置將複數根細管形成為束狀的流路集合體14。另,本實施態樣中,於相對向的側壁12設置一對葉片部13,但亦可將其僅設置於任一方之側壁12,抑或,亦可設置於前後左右全部的側壁12,進一步,亦可對一片側壁12僅將葉片部13設置一部分。
進一步,亦可如圖9(c)所示,在未與側壁12連接之葉片部13的左右邊部及下邊部,設置從葉片部13往下方翻折之翻折片131。藉由設置此翻折片131,使進入至葉片部13之下側的懸浮物不從葉片部13之左右或下方逸散,而可往罩蓋1內有效地導入。
此外,罩蓋1,亦可為將分割為複數個的零件加以組裝而構成一個罩蓋1。例如,亦可如圖10(a)所示,設置由罩蓋10a、10b、10c構成之3個零件,組裝此等零件而構成一個罩蓋1(圖10b)。另,圖10的罩蓋1,將塊體之內部挖空而形成空間101,以與此空間101連通的方式形成間隙103,將排水管2連接在此間隙103之出口。於罩蓋10a、10b、10c內分別設置之流路集合體14,皆固定於側壁12,但對罩蓋1之固定方法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此外,圖10的罩蓋1雖顯示將導入口112側朝向上方設置之情況的態樣,但罩蓋1的朝向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
圖11,對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予以示意。圖中,以箭頭表示水的流動,本實施態樣中,在水於沉澱池3內從右方往左方流動之過程中,將水往設置於途中的罩蓋1內導入,其中之一部分從排水管2經由排水管21,往沉澱池3外排出。此時,水中之懸浮物亦有效地由罩蓋1累積,由排出口23排出。如圖11(a)所示,排水管21,設置為排出口23往沉澱池3之外部露出,尤其是,該排出口23配置在較沉澱池3內之水面W更低的位置。另,排水管21,不僅將排出口23,亦將包含排水閥22之排水管2全體配置在較水面W更低的位置。
如此地,藉由使排出口23較水面W更低,而以對水面W施加之大氣壓,將沉澱池3內的水從罩蓋1內之空間101往排水管2吸入,通過排水管21而最後從排出口23排出。另,從罩蓋1導入的水量,可藉由排水閥22適宜調整。
圖11(b),對從罩蓋1往設置於沉澱池3內的排水槽4排水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予以示意。排水槽4,形成為可於其內部儲存既定水量之盆狀,以不使沉澱池3內的水越過其周壁上部而直接流入內部之水深,設置於沉澱池3內。 如圖所示,排水管2,從與罩蓋1的連接部維持立起而與排水槽4之底面連接,其排出口23設置為在排水槽4內露出。如此地,本實施態樣之排水管2係以直立管形成,故即便未設置空氣排出管24仍可簡單地抽出排水管2內的空氣,可順暢地施行排水。
排水槽4內的水,藉由排水管等(未圖示)往沉澱池3外排出,將排水槽4內的水面W2保持為總是較沉澱池3的水面W1更低。而由於對水面W1與水面W2施加的大氣壓相等,故若欲使水面W1與水面W2取得均衡,而將水位高之沉澱池3內的水往罩蓋1內吸入,通過排水管2往排水槽4內集水,而後,藉由與外部相通之排水管等往沉澱池3外排水。
上述說明的圖11(a)、(b)之實施態樣,利用水位差將水從罩蓋1吸入,但作為吸水手段,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亦可如圖11(c)所示,於排水管21的途中設置泵5之吸水手段,此一情況,排出口23及排水管21亦可較沉澱池3的水面W更高。此泵5,可利用真空泵或吸水泵等一般的泵。進一步,吸水手段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亦可將泵5之吸水手段與利用水位差之吸水手段予以組合。
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亦可具備複數罩蓋1,作為其一例,可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之情況,如圖12所示,最上部的罩蓋1a,與配置於其下方的罩蓋1b可藉由排水管27a而連結。排水管27a,設置為從上部的罩蓋1a之排出孔111a垂下,從上方往罩蓋1b之排出孔111b連接。同樣地,罩蓋1b,對配置於其下方的罩蓋1c係藉由排水管27b連結。排水管27a、27b,在罩蓋1a、1b內之排出孔111a、111b附近中分別形成複數個狹縫狀的開口部271a、271b,可從此開口部271a、271b將水及懸浮物往排水管27a、 27b內導入。另,本實施態樣中,開口部271a、271b形成為往排水管27a、27b的圓周方向延伸之狹縫狀,但亦可使其等呈往軸方向延伸之狹縫狀,抑或,亦可使其等呈狹縫狀以外之圓形等其他形狀。進一步,並未對開口部271a、271b各自之開口徑予以限定,亦可使其等為彼此不同之開口徑。亦即,若罩蓋1與排水管2的連接部變得越為接近,則罩蓋1內的流速亦變快,而藉由在開口部271a、271b,使接近與排水管2的連接部之開口部其開口徑較小,相反地,使遠離連接部之開口部使其開口徑較大,可無關於開口部的位置而使吸入之水量為一定。
本實施態樣中,導入至最下部的罩蓋1c內之水與懸浮物,從排出孔111直接往與上部連接之排水管27b流入,但導入至罩蓋1a、1b內之水與懸浮物,通過設置於罩蓋1a、1b內之排水管27a、27b的狹縫狀開口部271a、271b而往各排水管27a、27b內吸入,一同往排水管2移動,最後從排出口23排出。另,本實施態樣雖將3個罩蓋1a、1b、1c上下重疊,但罩蓋1之數量並不限於此一形態,亦可因應必要而適宜增減。
另,關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一般雖設置為罩蓋1的導入口112朝向下方,但亦可使其上下相反而將導入口112朝向上方地設置,進一步,亦可如圖13所示,將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藉由如此地設置,在通過上下的罩蓋1a、1b之間的懸浮物之中,分別有效地將比重小者往設置於上方的罩蓋1a導入,此外,將比重大者往設置於下方的罩蓋1b導入。另,使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彼此相對向地設置之情況,基本上以罩蓋1a、1b的中心一致之方式在水平方向配置於相同位置,但亦可因應必要而將其等之位置於前後左右偏移設置。此外,關於罩蓋1a、1b之角度,基本上亦以使其等的導入口112彼此成為平行之方式配 置,但角度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例如,以使罩蓋1b之導入口112對罩蓋1a之導入口112傾斜的方式給予角度而設置亦可。另,在圖13之態樣,使向上的罩蓋1b與向下的罩蓋1a相對向而設置,但即便將向上的罩蓋1b以單體設置,仍可獲得本發明之效果。
此外,關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亦可對水的流動在前後方向連續設置複數罩蓋1。進一步,亦可將複數罩蓋1,設置為俯視時在縱向、橫向、斜向連續之格子狀。此等情況,可在鄰接的罩蓋1之間設置間隙,此外,亦可不設置間隙。例如,在圖14(a),在前後連續設置3組將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隔著既定間隔相對向地設置之構造。如此地,前後連續設置之情況,水依序從對水的流動位於最前方之罩蓋1a與罩蓋1b、中間、而後往位於最後方之罩蓋1a與罩蓋1b移動,而藉由此時在罩蓋1內產生的迂流,可有效地將沉澱物分離,從上下的排水管2排出。尤其是,亦可如本實施態樣所示,使對水的流動位於最上游側的罩蓋1a之側壁12a長,使罩蓋1b之側壁12b短,相反地,使其後方的罩蓋1a之側壁12a短,使罩蓋1b之側壁12b長,此般地使側壁12a、12b的長度在前後彼此不同,藉此可使水上下曲折行進,更為提高迂流的效果。另,在本實施態樣,雖前後連續設置3組罩蓋1a與罩蓋1b,但關於前後連續之數量並未限定於此一形態,亦可適宜增減。
此外,關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亦可如圖15所示,於罩蓋1的下方適宜設置曝氣管6。藉由在罩蓋1的下方設置曝氣管6予以吹氣,而可使懸浮物與空氣泡一同上升,有效率地往罩蓋1內送入。進一步,藉由在水流之下游側中使曝氣管的曝氣量增多,而使氣泡發揮一種空氣簾的作用,懸浮物不易往較罩蓋1更下游側前進,可更有效率地往罩蓋1內導 入。從曝氣管6,除了產生氣泡(奈米氣泡、微米氣泡、一般氣泡)以外,亦可產生水、具有黏性之泡沫(如啤酒般的泡沫、如洗髮精般的泡沫等)、或混合有其等的產物。另,奈米氣泡、微米氣泡浮力弱,而有在導入罩蓋內前與水一同流動之情形。因此,亦可設置複數曝氣管,將奈米氣泡、微米氣泡、一般氣泡、液體(水等)併用或組合。
此曝氣管6的設置並未限定於罩蓋1之下方,例如,亦可如圖14(a)所示,設置於罩蓋1b之內部。另,在罩蓋1之內部具備流路集合體14的情況,宜如圖14(b)所示,於排出孔111與流路集合體14之間設置曝氣管6。
此外,圖16,顯示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之一例。在圖16(a),將重疊有3個罩蓋1a、1b、1c之構造,對水的流動於前後方向併設2組。此等2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於排水管21中連結,從任一罩蓋1導入的水及懸浮物,最後皆從相同排出口23排出。此外,亦可如圖16(b)之最上部的罩蓋1a般地,將鄰接的罩蓋1彼此之間以不設置間隙的方式配置。在本實施態樣,雖僅將最上部的罩蓋1a無間隙地設置,但未設置間隙的罩蓋1不限於最上部的罩蓋。
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中,罩蓋1的朝向亦可不必非得相同,例如,亦可如圖17(a)所示,將重疊3個罩蓋1a、1b、1c中,僅正中的罩蓋1b朝上設置。此一情況,罩蓋1a與罩蓋1b藉由排水管27彼此連接,而如圖17(b)所示,於此排水管27,在罩蓋1a、1b內之排出孔111a、111b附近中分別形成複數個狹縫狀的開口部271a、 271b。進一步,亦可如圖17(a)之態樣所示,在朝下設置的罩蓋1c之下方,進一步將向上的罩蓋1d相對向地設置。
此外,圖18,顯示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不同設置方法。在本實施態樣,將重疊有3個罩蓋1a、1b、1c之構造,對水的流動於前後方向併設2組,而於此等2組罩蓋1a、1b、1c之前後,分別設置障壁7。此障壁7,形成為於罩蓋1a、1b、1c之上游側在與沉澱池3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此外,於罩蓋1a、1b、1c之下游側在與水面W之間具有間隙。如此地,藉由於2組罩蓋1a、1b、1c的前後中,將障壁7以在其與底面或水面W之間具有間隙的方式配置,而可將水的流動限制為從罩蓋1a、1b、1c之下方往上方,可有效地將懸浮物導入罩蓋1內而除去。
關於在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於罩蓋1內設置流路集合體14的態樣,藉由圖19(a)~(d),對此等設置有複數個罩蓋1之情況的具體例予以說明。此等實施態樣中,各罩蓋1內之構成流路集合體14的各細管,以成為使罩蓋1的排出孔111側之上部開口141成為略水平的高度之方式一致,但並未限定為此一態樣。
圖19(a)之態樣,將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相對向地設置,使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之間,亦即,流路集合體14a的下部開口142a與流路集合體14b的下部開口142b之間,成為水所流動的流路。可於此流路設置曝氣管6,藉由以曝氣管6產生的空氣泡,可使在罩蓋1a與罩蓋1b間之流路流通的水所含之懸浮物上升,有效率地往流路集合體14a內送入。此曝氣管6,可與圖19(b)~(d)之態樣同樣地設置。
圖19(b)之態樣,在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之間,設置具有呈橫向略V字的截面形狀之障壁8。藉由此障壁8,可使在罩蓋1a與罩蓋1b之間流動的水上下迂流,將懸浮物有效率地往流路集合體14a、14b內送入。另,在本實施態樣,障壁8之形狀呈橫向略V字形狀,但其形狀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亦可為截面形狀呈略I字之平板狀等。進一步,亦可將圖19(a)之曝氣管6與圖19(b)之障壁8組合設置。具體而言,如後述圖31(b)般地,藉由將障壁8與曝氣管6組合配列,而使懸浮物的分離更為簡單、有效。另,曝氣管6與障壁8的數量、尺寸、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此外,對於其組合方法亦無限定。作為一例,藉由將設置障壁8之高度(位置)在上游側與下游側改變,而可使水流上下迂回。
圖19(c)之態樣,將向下的罩蓋1a之構成流路集合體14a的細管之長度,形成為隨著從側壁12a側往罩蓋1a之中央側而階段式地變短(於中央部分並未設置細管),藉此,使下部開口142a側全體成為凹形。另一方面,將向上的罩蓋1b之構成流路集合體14b的細管之長度,形成為隨著從側壁12b側往罩蓋1b之中央側而階段式地變長,藉此,使下部開口142b側全體成為凸形。藉此,相對向的罩蓋1a與罩蓋1b之間的水之流路,成為側壁12側低,中央部分高的倒V字形,形成在高度方向曲折行進的流路。在此流路流動的水上下曲折行進而促進迂流,可將懸浮物有效率地往流路集合體14a、14b內送入。
圖19(d)之態樣,將向下的罩蓋1a之構成流路集合體14a的細管之長度,形成為從一方的側壁12a側往另一方的側壁12a側成為波浪狀,藉此,使下部開口142a側成為凹凸狀。另一方面,將向上的罩蓋1b之構成流路集合體14b的細管之長度亦形成為波浪狀,藉此,使下部開口142b側成為凹凸狀。而由於下部開口 142a與下部開口142b係以凹凸彼此相反的方式相位偏移,故在相對向的罩蓋1a與罩蓋1b之間,形成在高度方向曲折行進的流路。藉此,使水上下曲折行進而促進迂流,可將懸浮物有效率地往流路集合體14a、14b內送入。
圖20(a)之態樣,將4個罩蓋1a、1b、1c、1d上下重疊,彼此藉由排水管27連接。具體而言,將罩蓋1a與罩蓋1b連接設置之排水管27a,在構成流路集合體14a與流路集合體14b的細管之幾近中央處中沿著細管而設置,其上部與下部分別對流路集合體14a與流路集合體14b固定。排水管27a,其上端與下端,形成為和流路集合體14a與流路集合體14b之上部開口141a、141b一致的長度。此外,罩蓋1c與其下方的罩蓋1d,亦同樣地藉由排水管27c連接設置。進一步,罩蓋1b與罩蓋1c,藉由與排出孔111連接之排水管27b彼此連接設置。
此外,圖20(a)的罩蓋1a之流路集合體14a,以使細管的長度隨著從側壁12a側往罩蓋1a之中央的排水管27a側緩緩變短之方式,斜向地形成下部開口142a,藉此,使下部開口142a側全體成為凹形。另一方面,罩蓋1b之流路集合體14b,以使細管的長度隨著從側壁12b側往罩蓋1b之中央側緩緩變長的方式,斜向地形成下部開口142b,藉此,使下部開口142b側全體成為凸形。藉由此一方式,使相對向的罩蓋1a與罩蓋1b間之水的流路,成為側壁12側低,罩蓋1a、1b之中央部分高的倒V字形,故使水上下曲折行進而促進迂流,可將懸浮物有效率地往流路集合體14內送入。關於罩蓋1c及罩蓋1d之流路集合體14c、14d,亦成為相同之構成。
另,圖20(a)的罩蓋1a~1d、及排水管27a~27c內之水或懸浮物的流動,可藉由設置於排水管2的排水閥(未圖示)調整。亦即,若僅開啟與罩蓋1a連接 之排水管2的排水閥,則水往上方流動。此外,若僅開啟與罩蓋1d連接之排水管2的排水閥,則水往下方流動。開啟此等上部與下部的排水閥雙方之情況,往上方、下方雙方流動,但往排水量較大者流動較多。另,除了排水量以外,亦有藉由比重的大小而使流動相反,往上方或下方流動者。亦即,將比重小者往上方的罩蓋1a、1c內導入,將與上方的流動相反而下沉之比重大者往下方的罩蓋1b、1d內導入。
圖20(b)之態樣,係重疊有4個罩蓋1a、1b、1c、1d之態樣,在下述點與圖20(a)之態樣相同:彼此藉由排水管27a、27b、27c連接。然則,本實施態樣,在下述的點不同:將構成流路集合體14a~14d的細管形成為相同長度,在其任一上部開口141a~141d、下部開口142a~142d中,皆形成為呈平坦。
進一步,圖20(b)的罩蓋1b與罩蓋1c,以將其等之側壁12b與側壁12c連結的方式,設置一對分隔件16b。此等分隔件16b,宜於側壁12b、12c之相對向的面成對設置,在本圖設置左右一對,亦可為前後一對。如此地,藉由將分隔件16b設置於側壁12b與側壁12c之間,而防止此部分的水流,可使其往罩蓋1a與罩蓋1b之間、或罩蓋1c與罩蓋1d之間的流路集中。進一步,於罩蓋1a與罩蓋1d,亦可因應必要而以從其等之側壁12a、側壁12d往排水管2側延伸的方式,設置分隔件16a、16d。此等分隔件16a、16d,亦可獲得與分隔件16b同樣的效果。
另,亦可取代設置此等分隔件16,而如圖20(d)所示,將圓柱狀或角柱狀的塊狀構件17之內部挖空,形成具備往排出孔111收斂之內壁面114的空間101與流路集合體14之空間。此一態樣,一體化地形成相當於頂壁11與側壁12之部分, 將2個罩蓋1如圖所示地於塊狀構件17的頂面部接合,藉以使塊狀構件17之外側面發揮與分隔件16同樣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罩蓋1間的水流。
進一步,圖20(c)之態樣,係重疊有4個罩蓋1a、1b、1c、1d之態樣,而將罩蓋1a與罩蓋1b連接設置之排水管27a,在構成流路集合體14a與流路集合體14b的細管之幾近中央處中沿著此等細管而設置,其上部與中央之一部分分別對流路集合體14a與流路集合體14b固定。排水管27a,其上端形成為與上部開口141a一致,且下部側之一部分以較流路集合體14b往更下方突出的方式延伸,其下端部附近往將罩蓋1b與罩蓋1c連接設置之排水管27b內插入。
此外,將罩蓋1c與罩蓋1d連接設置之排水管27c,在構成流路集合體14c與流路集合體14d的細管之幾近中央處中沿著此等細管而設置,其中央之一部分與下部分別對流路集合體14c與流路集合體14d固定。排水管27c,其下端形成為與上部開口141d一致,且上部側之一部分以較流路集合體14c往更上方突出的方式延伸,其上端部側往將罩蓋1b與罩蓋1c連接設置之排水管27b內插入。
圖20(a)~(c)之態樣,係將4個罩蓋1a、1b、1c、1d皆在垂直方向重疊之態樣,但不限於垂直方向,亦可依配管之角度使全體傾斜而配置。此外,圖19、圖20的罩蓋1之數量為2個或4個,但並未限定於此等數量。
此外,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情況,亦可如圖21(a)所示,個別設置分別與各罩蓋1a、1b、1c直接連結之排水管2a、2b、2c。亦即,分別將罩蓋1a與排水管2a直接連結,將罩蓋1b與排水管2b直接連結,將罩蓋1c與排水管2c直接連結,且使排水管2b貫通罩蓋1a,此外,使排水管2c貫通罩蓋1a、1b而設置。藉 由此一構成,可個別地調整各罩蓋1a、1b、1c之排水量等。圖21(b)為,將6個罩蓋1a~1f上下重疊設置之例子,此一實施態樣中,分別將罩蓋1a與排水管2a直接連結,將罩蓋1b與排水管2b直接連結,將罩蓋1c與排水管2c直接連結,將罩蓋1d與排水管2d直接連結,將罩蓋1e與排水管2e直接連結,將罩蓋1f與排水管2f直接連結。另,罩蓋1外之排水管2的管束,亦可如圖21(c)所示,一併收納於一根粗的管子中。此時,因應必要而適當封填各排水管2a、2b、2c之間的間隙即可。
進一步,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情況,亦可如圖21(b)所示,以封閉2個罩蓋1間的間隙之方式,設置網部9。藉由將此網部9設置於上下的罩蓋1之間,在水通過罩蓋1之間時,可防止大型異物等進入罩蓋1內。
圖22,示意本發明的罩蓋1之另一不同實施態樣的內部構造。本實施態樣的罩蓋1之特徵點在於,在內部之空間101具備集水部29。此集水部29,形成為上下兩端開放的圓筒狀,於其壁面設置複數開口部291。而此集水部29,在其上端部中與內管部292連接。內管部292,於排水管2內,設置為延伸至排水閥(未圖示)之近前方。如圖22(b)所示,內管部292,藉由從其外周面突起設置之4片板狀的連結部293,而固定在排水管2之內周壁。
藉由此一構成,將往罩蓋1的空間101導入之懸浮物中,可通過集水部29之開口部291的大小之懸浮物,進一步往集水部29吸入,通過內管部292而有效地往外部排出。此外,無法通過開口部291的大小之懸浮物,亦通過排水管2與內管部292的間隙而往外部排出。
進一步,亦可如圖22(c)所示,設置將集水槽1的內部之空間101縱向地分隔的分隔板119,此一情況,可如圖22(c)所示,將集水部29形成為:在較分隔板119更為上方中分支為複數根,往分隔出的空間內分別延伸之圓筒狀。
進一步,如圖22(d)所示,在不具有分隔板119之情況,亦可套疊式地設置配合罩蓋1的形狀之略箱形的集水部29。於此集水部29,如圖所示,在其正面側的壁面形成開口部291,將開口部291形成為狹縫狀。此外,使其底部294開放形成。
圖23~圖34之態樣,係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另一不同之實施態樣。本實施態樣的水中及水面之懸浮物除去裝置,具備;罩蓋,設置於沉澱池的水中,具有以朝向下邊部彼此分離並延伸的方式在上邊部中連接設置而形成連接設置部之一對頂壁,於該頂壁的左右兩邊部,具有從該連接設置部形成至既定高度之側壁;以及排水管,沿著該連接設置部延伸,於其周壁形成開口部且其兩端部貫通該側壁而往罩蓋外突出。以下,茲就該構造詳細地予以說明。
如圖23、圖24所示,本實施態樣的罩蓋1,將形成為將平板狀之一對頂壁11,在其等的上邊部115中彼此連接設置,以從該上邊部115往下邊部116彼此分離的方式傾斜形成。另,在本實施態樣,此頂壁11形成為矩形,但亦可使其為正方形或梯形等不同形狀。進一步,頂壁11使至少其一部分面向下方側傾斜即可,例如,亦可如圖4(b)所示,使其為一對頂壁11中的一方之頂壁11傾斜,另一方之頂壁11未傾斜的垂直面。進一步,亦包含:頂壁11之一部分,如圖4(c)所示,使其內壁面114以面向上方而非面向下方的方式反向傾斜者。
於頂壁11之左右邊部117,以封閉頂壁11的內側之空間101兩側的方式,從上邊部115的連接設置部11a,設置一對封閉用側壁15至既定高度。此封閉用側壁15,可從頂壁11之上邊部115的連接設置部11a設置至任意高度,圖23中形成為所需之最小高度,但亦可如圖25(a)所示,將其設置至頂壁11之下邊部116為止,亦即,設置為完全封閉頂壁11之空間101的兩側。進一步,封閉用側壁15之形狀並未限定為如圖23(b)或圖25(a)之三角形,亦可使其呈如圖25(b)所示之將底邊151的中央部分上切之倒V字形等其他形狀。
於頂壁11內之空間101,設置排水管2。排水管2,沿著頂壁11之上邊部115的連接設置部11a往橫向延伸,其兩端側設置為從封閉用側壁15往罩蓋1外突出。
排水管2,於頂壁11之空間101中,在延伸的部分之周壁部形成複數個狹縫狀的開口部201,可從此開口部201將水及懸浮物往排水管2內導入。另,在本實施態樣,將開口部201形成為往排水管2的圓周方向延伸之狹縫狀,但亦可使其為往軸方向延伸之狹縫狀,抑或,亦可使其呈狹縫以外之圓形等其他形狀。此外,亦可於排水管2的前端之開口部,因應必要而設置用於封閉開口之可任意裝卸的封帽部202。
排水管2,於與安裝有封帽部202的端部為相反側的端部設置排出口23,於該排出口23的近前方設置排水閥22。進一步,因應必要,亦可設置從排水管2的途中分支而往縱向立起之空氣排出管24。本實施態樣中,空氣排出管24,從設置於罩蓋1的頂部之開口118往罩蓋1外突出。於此空氣排出管24的端部設置排氣口26,於其近前方設置空氣排出閥25。藉由如此地設置空氣排出管24,可有效 地抽出從罩蓋1往排水管2進入的空氣,可順暢地從排水管2將水排出。進一步,可使排水管2之一部分為伸縮囊構造,藉由使其為伸縮囊構造,在沉澱池3之水位改變時可簡單地調整。
另,在本實施態樣,於排水管2之僅一端側安裝封帽部202,但亦可將其安裝於排水管2之兩端部,此一情況,可取代空氣排出管24,另行設置從排水管2的途中分支而往縱向立起之排水用配管。進一步,亦可於排水管2之兩端部不安裝封帽部202,而分別於一方的端部設置排出口23,並於另一方的端部設置到達排氣口26之空氣排出管24。另,在無需設置從排水管2的途中分支而往縱向立起之空氣排出管24或排水管的情況,罩蓋1的頂部,如圖24(b)所示地並未設置開口118,使其為完全封閉之形狀即可。
本實施態樣的罩蓋1形成為在側面視圖呈略三角形,但其形狀並未限定為三角形,亦可如圖26(a)所示,形成為在頂壁11之連接設置部11a中上端部平坦的形狀,抑或,形成為如圖26(b)所示之不具有角部的R面狀。如此地,使罩蓋1的頂壁11以從連接設置部11a往下邊部彼此分離之方式傾斜,其內壁面114形成為從頂部至下部下擺變寬,藉而可使存在於空間101之比重小的懸浮物往設置於上部之連接設置部11a附近的排水管2聚集,有效率地從開口部201往排水管2內導入。進一步,頂壁11的頂面發揮傾斜板的作用,可促進絮凝物等懸浮物之沉降。另,頂壁11的傾斜角度並未限定,即便對水平傾斜1度仍具有該效果。
罩蓋1內之空間101,如圖23所示可為完全的空洞,亦可因應必要而設置如圖27所示之流路集合體14。此流路集合體14,將罩蓋1內之空間在水平方向分 割,並以其上部開口141朝向排水管2側,此外,其下部開口142朝向罩蓋的開放側之方式,往上下方向延伸。
如圖27(a)所示,流路集合體14e,將複數根細管形成為束狀。構成流路集合體14e之各細管,形成為其直徑隨著從下端部往上端部而變細,以於罩蓋1之中央部分沿著略鉛直方向,此外,隨著接近頂壁11而沿著頂壁11之傾斜的方式,分別以適當的角度捆束。藉此,捆束細管時之全體形狀,成為與由罩蓋1的頂壁11形成之空間101的形狀相似之形狀。設置為使此流路集合體14e之上部開口141位於排水管2之下方,此外,下部開口142位於罩蓋1的下端部,但其等之位置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藉由將位於最外周側的細管之周壁固定於罩蓋1的頂壁11之內側,而將此流路集合體14e安裝於罩蓋1。
此外,圖27(b)所示的實施態樣之流路集合體14f,以將細管從上端部至下端部形成為相同直徑,且全部往鉛直方向延伸之方式捆束,進一步,以沿著罩蓋1的頂壁11之傾斜的方式,形成各細管的長度。藉此,捆束細管時之全體形狀,成為與由罩蓋1的頂壁11形成之空間101的形狀相似之形狀。進一步,流路集合體14f,以在其與罩蓋1的頂壁11之間形成間隙102的方式,設置為較頂壁11更低。藉由將位於左右兩端側的細管之周壁固定於罩蓋1的封閉用側壁15之內側,而可安裝此流路集合體14f。
流路集合體14e、14f,皆將水及懸浮物從細管的下部開口142導入,從上部開口141往排水管2側排出,但流路集合體14f之情況,先使從其與頂壁11的間隙102排出者維持沿著頂壁11而往排水管2之下方移動,最後往排水管2內導入。藉由將此等流路集合體14設置於內部,而以複數細管將罩蓋1的水平截面細分化, 使各開口面積變小,故可最大限度地發揮罩蓋1所產生之吸起效果。進一步,可將罩蓋1內之水的流動整理為向上方流動而不產生橫向流動等之多餘對流,有效地吸起懸浮物。
另,本實施態樣之流路集合體14e、14f,將複數根圓筒狀的細管形成為束狀,但各細管之截面形狀並未限定於圓筒狀,亦可為如圖5所示之使截面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細管或正六角形的細管呈束狀之所謂蜂巢構造,或其他截面形狀。構成流路集合體14e、14f的細管,可形成為任意粗細,但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上述效果,宜將內徑在0.1mm~50mm之範圍形成。另,各細管的內徑可彼此不同,亦可依場所而有所不同。此外,鄰接的細管彼此之間可設置間隙亦可不設置間隙,設置間隙的情況,該間隔並無特別限定。進一步,若於罩蓋1的空間101中可將水平截面細分化,則流路集合體14不限定為細管之集合體,亦包含以分隔板區隔形成複數流路者,或使成為流路的複數條縱孔部貫穿塊狀構件者。
上述說明之流路集合體14,可設置於任一態樣的罩蓋1,但如圖29(a)所示,在罩蓋1內設置連結用之排水管27的情況,可避開此排水管27部分,將流路集合體14設置於其他部分。
藉由圖28,對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例予以示意。如圖28(a)所示,排水管2,設置為使未安裝封帽部202側延伸而排出口23往沉澱池3之外部露出,尤其是,將該排出口23配置在較沉澱池3內之水面W更低的位置。另,排水管2,不僅排出口23,將包含排水閥22之排水管2全體配置在較水面W更低的位置。
如此地,藉由使排出口23較水面W更低,而以對水面W施加之大氣壓,將沉澱池3內的水從罩蓋1內之空間101往排水管2吸入,通過排水管2而最後從排出口23排水。另,從罩蓋1導入的水量,可藉由排水閥22適當調整。
圖28(b),對從罩蓋1往設置於沉澱池3內的排水槽4排水之懸浮物除去裝置予以示意。排水槽4,形成為可於其內部儲存既定水量之盆狀,以不使沉澱池3內的水越過其周壁上部而直接流入內部之水深,設置於沉澱池3內。如圖所示,排水管2,於其兩端部安裝封帽部202,且設置從其途中分支而立起之排水管27。該排水管27設置為直接貫通排水槽4之底面,且設置於其端部之排出口23在排水槽4內露出。如此地,本實施態樣之排水管2,藉由以直立管形成之排水管27將水往正上方抽出,故即便未另行設置空氣排出管24仍可將排水管2內的空氣抽出,可順暢地施行排水。
排水槽4內的水,藉由排水管等(未圖示)往沉澱池3外排出,將排水槽4內的水面W2保持為總是較沉澱池3的水面W1更低。而由於對水面W1與水面W2施加的大氣壓相等,故若欲使水面W1與水面W2取得均衡,而將水位高之沉澱池3內的水往罩蓋1之排水管2吸入,通過排水管27往排水槽4內集水,而後,藉由與往外部相通之排水管等往沉澱池3外排水。
上述說明的圖28(a)、(b)之實施態樣,利用水位差將水從罩蓋1吸入,但作為吸水手段,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亦可如圖28(c)所示,於排水管28的途中設置泵5之吸水手段。本實施態樣中,排水管2,於其兩端部安裝封帽部202,且設置從其途中分支而立起之排水管27。進一步,在該排水管27的途中,分支出維持往縱向延伸之空氣排出管24、及往橫向延伸之排水管28。如本實施態樣 地使用泵5之情況,排出口23及排水管28亦可較沉澱池3的水面W更高。此外,泵5,可利用真空泵或吸水泵等一般的泵。進一步,吸水手段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亦可將泵5之吸水手段與利用水位差之吸水手段予以組合。
本實施態樣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亦可具備複數罩蓋1,作為其一例,可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在圖29(a)之實施態樣,上部的罩蓋1a之排水管2a、與配置於其下方的罩蓋1b之排水管2b,皆為藉由封帽部202a、202b封閉其等的兩端部之類型,彼此藉由排水管27b連結。排水管27b,從下部的排水管2b往縱向立起,往上部的排水管2a連接,藉此排水管2a與排水管2b成為可連通。進一步,上部的罩蓋1a之排水管2a,設置有從其途中分支而立起之排水管27a,在排水管27a的途中分支出維持往縱向延伸之空氣排出管24、及往橫向延伸之排水管28。
藉由此一構成,將導入至下部的罩蓋1b內之水與懸浮物,從排水管2b的開口部201導入,使其維持往與上部連接之排水管27b流入。此外,將導入至上部的罩蓋1a內之水與懸浮物,從排水管2a的開口部201導入,和從排水管2b導入而通過排水管27b流入之水與懸浮物合流,一同往排水管27a移動。而後,經由排水管28,最後從排出口23排出。另,本實施態樣,將2個罩蓋1a、1b上下重疊,但罩蓋1之數量並不限於此一形態,亦可因應必要而適宜增減。進一步,並未對排水管2a之開口部201與排水管2b之開口部201其各自的開口徑予以限定,亦可使其等為彼此不同之開口徑。
圖29(b),與圖29(a)同樣地將2個罩蓋1a、1b上下重疊,但排水管與空氣排出管的配置不同。在本實施態樣,上部的罩蓋1a與下部的罩蓋1b彼此並未 藉由排水管連結,而成為各自獨立之系統。亦即,上部的罩蓋1a,採用與圖28(a)相同之態樣,另一方面,關於下部的罩蓋1b,在與排水管2之排出口23相反的端部側,連接維持往縱向立起之空氣排出管24b,並於其端部設置排氣口26b與空氣排出閥25b。另,罩蓋1a之排出口23a與排水閥22a,和罩蓋1b之排出口23b與排水閥22b係彼此獨立設置,但亦可藉由將排水管2a與排水管2b連結為一根,使排出口23a、23b與排水閥22a、22b亦單一化。
此外,圖30,係將3個罩蓋1a、1b、1c上下重疊之實施態樣。在本實施態樣,最上部的罩蓋1a之排水管2a、配置於中間的罩蓋1b之排水管2b、進一步最下部的罩蓋1c之排水管2c,皆為藉由封帽部202閉塞其等的兩端部之類型,彼此藉由排水管27b、27c而以可連通的方式連接。進一步,上部的罩蓋1a之排水管2a,設置從其途中分支而立起之排水管27a,在排水管27a的途中分支為維持往縱向延伸之空氣排出管24、及往橫向延伸之排水管28。
另,在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時,如圖30所示,封閉用側壁15之中央部分上切的形成為倒V字形者,可使配置於下方的罩蓋1之上部,進入至上方的罩蓋1之封閉用側壁15的上切部分,故可將上下的罩蓋1之間隔更窄地配置。
關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一般雖設置為罩蓋1的空間101朝向下方,但亦可使其上下相反而將空間101朝向上方地設置,進一步,亦可如圖31(a)所示,將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藉由如此地設置,如圖中之箭頭所示,在通過上下的罩蓋1之間的懸浮物之中,分別有效地將比重小者往設置於上方的罩蓋1a導入,此外,將比重大者往設置於下方的罩蓋1b導入。另,在圖31之態樣,使向 上的罩蓋1b與向下的罩蓋1a相對向而設置,但即便將向上的罩蓋1b以單體設置,仍可獲得本發明之效果。
此外,將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之情況,亦可如圖31(b)所示,於向下的罩蓋1a與向上的罩蓋1b之間設置障壁8及曝氣管6。另,本實施態樣之障壁8為往縱向延伸的板狀,但障壁8的形狀並未限定為此一形態,亦可為如圖19(b)所示之呈橫向略V字的態樣。如此地,藉由將障壁8與曝氣管6組合配列,而使懸浮物的分離更為簡單、有效。另,曝氣管6與障壁8的數量、尺寸、形狀並無特別限定,此外,對於其組合方法亦無限定。作為一例,藉由將設置障壁8之高度(位置)在上游側與下游側改變,而可使水流上下迂回。
此外,關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具有2種方法:使罩蓋1的頂壁11,如圖32(a)所示地對水的流動呈平行之情況,及如圖32(b)所示地正對水的流動之情況。圖中,箭頭表示水的流動。如圖32(a)所示,頂壁11與水的流動平行之情況,水從罩蓋1的上游側之封閉用側壁15的下部進入空間101,從下游側之封閉用側壁15的下部往罩蓋1外離開。此外,如圖32(b)所示,頂壁11正對水的流動之情況,水在頂壁11之上游側的下邊部116迴繞而進入空間101,在下游側的下邊部116迴繞而往罩蓋1外離開。
此外,關於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亦可如圖32(b)所示,於罩蓋1的下方適宜設置曝氣管6。藉由在罩蓋1的下方設置曝氣管6予以吹氣,而可使懸浮物與空氣泡一同上升,有效率地往罩蓋1內送入。進一步,藉由在水流之下游側中使曝氣管的曝氣量增多,而使氣泡發揮 一種空氣簾的作用,懸浮物不易往較罩蓋1更下游側前進,可更有效率地往罩蓋1內導入。從曝氣管6,除了產生氣泡(奈米氣泡、微米氣泡、一般氣泡)以外,亦可產生水、或具有黏性之泡沫(如啤酒般的泡沫、如洗髮精般的泡沫等)、或混合有其等的產物。此曝氣管6的設置並未限定於罩蓋1之下方,亦可設置於罩蓋1之內部。另,奈米氣泡、微米氣泡浮力弱,而有在導入罩蓋內前與水一同流動之情形。因此,亦可設置複數曝氣管,將奈米氣泡、微米氣泡、一般氣泡、液體(水等)併用或組合。
圖33、34,顯示將複數罩蓋1上下重疊設置之本發明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的設置方法之一例。圖33所示的實施態樣,將重疊有3個罩蓋1a、1b、1c之構造,對水的流動於前後方向併設2組。此等2組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於排水管28中連結,從任一罩蓋1導入的水及懸浮物,最後皆從相同排出口23排出。另,圖33之態樣中,亦可將鄰接的罩蓋1彼此之間以不設置間隙的方式配置。例如,亦可如圖16(b)所示,將最上部的罩蓋1a無間隙地設置,但未設置間隙的罩蓋1不限於最上部的罩蓋。
此外,圖34所示的實施態樣,將重疊有3個罩蓋1a、1b、1c之構造,對水的流動於前後方向併設2組,而於此等2組罩蓋1a、1b、1c之前後,分別設置障壁7。此障壁7,形成為於罩蓋1a、1b、1c之上游側在與沉澱池3的底面之間具有間隙,此外,於罩蓋1a、1b、1c之下游側在與水面W之間具有間隙。如此地,藉由在2組罩蓋1a、1b、1c的前後中,將障壁7以在其與底面或水面W之間具有間隙的方式配置,而可將水的流動限制為從罩蓋1a、1b、1c之下方往上方,可有效地將懸浮物導入罩蓋1內而除去。
進一步,設置複數罩蓋1的情況,亦可設置為俯視時在縱向、橫向、斜向連續之格子狀。此等情況,可在鄰接的罩蓋1之間設置間隙,此外,亦可不設置間隙。
上述說明之本發明的罩蓋1,可由包含硬質氯乙烯或丙烯酸等樹脂、金屬、玻璃、陶瓷、碳纖維等之具有一定強度、剛性的材質形成,宜因應必要而以骨架等補強,使其成為可承受水壓之構造。

Claims (17)

  1. 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其特徵為:該罩蓋,分別於其頂部具備排出孔,於下部具備往下方開放之導入口,並具備從該導入口的邊緣往該排出孔收斂而延伸之頂壁;該排水管以與該罩蓋內之空間連通的方式連接在該排出孔;於該罩蓋設置流路集合體,該流路集合體將罩蓋內之空間在水平方向分割,且往上下方向延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從該頂壁之下端往下方連接設置側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連接設置有從該側壁之下端往該罩蓋之外側傾斜而延伸的葉片部。
  4. 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其特徵為:該罩蓋,具備以朝向下邊部彼此分離而延伸的方式在上邊部中連接設置而形成連接設置部之一對頂壁;於該頂壁的左右兩邊部,具備從該連接設置部形成至既定高度之封閉用側壁;該排水管,沿著該連接設置部延伸,於其周壁形成開口部且其兩端部貫通該封閉用側壁而往該罩蓋外突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於該排水管之一方或雙方的端部,設置用於封閉開口之封帽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將複數該罩蓋上下重疊設置,將上部的罩蓋與配置於其下方的罩蓋藉由排水管連結。
  7. 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其特徵為:將複數該罩蓋上下重疊設置,將上部的罩蓋與配置於其下方的罩蓋藉由複數排水管連結,該複數排水管分別與連接的各罩蓋直接連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在將上下的罩蓋連結之該排水管,形成開口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7、8項中任一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於該罩蓋設置流路集合體,該流路集合體將罩蓋內之空間在水平方向分割,且往上下方向延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該流路集合體係以分隔板區隔形成之複數流路,在該分隔板與該罩蓋的側壁設置往橫向突出之翼片。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7、8、10項中任一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於該罩蓋之下方或內部設置曝氣管。
  12. 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其特徵為:將向下的該罩蓋與向上的該罩蓋,設置為隔著既定間隔彼此相對向。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該向下的罩蓋與該向上的罩蓋具備流路集合體,相對向的該罩蓋與該罩蓋之間的水之流路形成為在高度方向曲折行進。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該向下的罩蓋與該向上的罩蓋,具備流路集合體,且藉由對向下的該罩蓋與向上的該罩蓋之流路集合體其上部與下部被固定的該排水管而彼此連結。
  15. 一種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包含罩蓋,設置於水中,下方開放且於其內部具備收納水之空間,其內壁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為面向下方側傾斜;於該罩蓋的頂部或頂部附近,包含將導入至該罩蓋內的水排出之排水管;其特徵為:於罩蓋內部之空間具備包含複數開口部的集水部;該集水部,在其上端部,與以在該排水管內延伸的方式設置之內管部連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7、8、10、12、13、15項中任一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將複數該罩蓋,在水流動之前後方向連續設置複數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7、8、10、12、13、15項中任一項之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其中,將複數該罩蓋設置為俯視時在縱向、橫向、斜向連續之格子狀。
TW108109684A 2018-03-28 2019-03-21 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 TWI679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1704 2018-03-28
JP2018061704 2018-03-28
JP2018061703 2018-03-28
JP2018-061703 2018-03-28
JP2018-111149 2018-06-11
JP2018111149 2018-06-11
JP2018168980 2018-09-10
JP2018-168980 2018-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811A TW201941811A (zh) 2019-11-01
TWI679055B true TWI679055B (zh) 2019-12-11

Family

ID=68061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9684A TWI679055B (zh) 2018-03-28 2019-03-21 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679055B (zh)
WO (1) WO201918735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5708A (en) * 1978-11-30 1980-06-07 Kotobuki Kogyo Kk Sediment separator for waste liquid
JPH0564707A (ja) * 1991-06-19 1993-03-19 Shizuo Takeda 沈降濃縮装置
WO1997034677A1 (en) * 1996-03-15 1997-09-25 William Rodgers Counter-flow liquid clarifier
CN2415024Y (zh) * 2000-03-03 2001-01-17 李忠卿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CN2504255Y (zh) * 2001-10-16 2002-08-07 郑嘉祥 一种气浮法净水装置
CN205838664U (zh) * 2016-06-12 2016-12-28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相分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82855A (en) * 1975-12-29 1977-07-1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Scum scratching device
JPS63182009A (ja) * 1987-01-21 1988-07-27 Suirei:Kk 汚泥水等原水の固液分離装置
JP2936832B2 (ja) * 1991-09-30 1999-08-23 株式会社明電舎 水質測定装置の固液分離方法
JP2000117003A (ja) * 1998-10-19 2000-04-25 Minoru Tsuchiya 上下向流濃縮槽
JP4081368B2 (ja) * 2002-12-24 2008-04-23 株式会社アサヒビー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分離装置
JP5640493B2 (ja) * 2009-07-01 2014-12-17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分離ユニット、分離装置、分離方法およびα,β−不飽和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75708A (en) * 1978-11-30 1980-06-07 Kotobuki Kogyo Kk Sediment separator for waste liquid
JPH0564707A (ja) * 1991-06-19 1993-03-19 Shizuo Takeda 沈降濃縮装置
WO1997034677A1 (en) * 1996-03-15 1997-09-25 William Rodgers Counter-flow liquid clarifier
CN2415024Y (zh) * 2000-03-03 2001-01-17 李忠卿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CN2504255Y (zh) * 2001-10-16 2002-08-07 郑嘉祥 一种气浮法净水装置
CN205838664U (zh) * 2016-06-12 2016-12-28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相分离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811A (zh) 2019-11-01
WO2019187355A1 (ja) 2019-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434844T3 (es) Dispositivo separador
SU1058522A3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жидкости от частиц
US3977977A (en) Separating device
ES2659036T3 (es) Tablestaca para canales y unidad de entibación de placas de cámara
ES2334996T3 (es) Dispositivo de sedimentacion.
CN105636662A (zh) 气体浮选罐
TWI679055B (zh) 水中及水面之沉降物、懸浮物除去裝置
CN105169946B (zh) 中空板式陶瓷膜的过滤系统
CA1134284A (en) Separation device
RU2346722C2 (ru)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модуль и блок декантации с пластинами, в частности, размещенными вертикально
US5217614A (en) Clarifier with integral trusses
ES2932455T3 (es) Unidad de separación por gravedad
CN105944411A (zh) 一种新型水平管沉淀池
JP4858916B2 (ja) 沈降装置、沈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沈降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14837B1 (ja) 水中及び水面の沈降物・浮遊物除去装置
JP2020182922A (ja) 水中及び水面の沈降物・浮遊物除去装置
JP7072776B2 (ja) 分離装置
ES2955725T3 (es) Lamela para decantador y modulo lamelar para decantador
CN209507667U (zh) 户用防臭隔油井
KR101721774B1 (ko) 에어레이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산기장치
JP2834066B2 (ja) 円形オイル阻集器
US11801459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from stormwater
US9186603B2 (en) Sludge protector canopy baffle system
ES2937757B2 (es) Lamela y modulo lamelar para decantador
WO2019092895A1 (ja) 水中及び水面の浮遊物除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