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4167B - 線性滑軌 - Google Patents

線性滑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4167B
TWI674167B TW107142499A TW107142499A TWI674167B TW I674167 B TWI674167 B TW I674167B TW 107142499 A TW107142499 A TW 107142499A TW 107142499 A TW107142499 A TW 107142499A TW I674167 B TWI674167 B TW I6741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lation
slider
strip
coupling
groov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2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9605A (zh
Inventor
張若軒
羅致傑
林志昌
Original Assignee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2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74167B/zh
Priority to CN201811493377.XA priority patent/CN11123733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1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19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960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1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shoe type bearing body, e.g. a body facing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only
    • F16C29/0621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shoe type bearing body, e.g. a body facing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only for supporting load in essentially two directions, e.g. by multiple points of contact or two rows of rolling elements
    • F16C29/0623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shoe type bearing body, e.g. a body facing one side of the guide rail or track only for supporting load in essentially two directions, e.g. by multiple points of contact or two rows of rolling elements with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4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29/06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 F16C29/0633Ball or roller bearings in which the rolling bodies circulate partly without carrying load with a bearing body defining a U-shaped carriage, i.e. surrounding a guide rail or track on three s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線性滑軌,包含一導軌、一滑塊、四個套管、兩個端蓋、兩個循環座及四個滾動單元。滑塊以其配合槽可滑動地設置於導軌上。四個套管分別穿設滑塊的四個容置通道。兩個端蓋分別裝設於滑塊。每個端蓋在其面向滑塊的部份具有兩個結合凸肋。每個循環座包含與相鄰的兩個套管相接的兩個循環部、連接兩個循環部的兩個連接部、及連接兩個連接部的一個中保持部。中保持部分別與兩個連間部形成有兩個結合凹口。每個端蓋的兩個結合凸肋於幾何上互補於其面向的兩個結合凹口,且每個端蓋的兩個結合凸肋與其面向的兩個結合凹口無間隙地結合。

Description

線性滑軌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軌,尤其涉及一種線性滑軌。
由於精密進給系統的不斷研發改進,線性傳動技術及其產品已經成為許多精密機具中最重要的部份,各式各樣的線性機構產品已經廣泛地進入人類生活、加工工廠與高科技設備之內,例如:線性滑軌;雖然線性機構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消費使用者仍然需要技術不斷的提昇,因此也產生許多仍待開發的問題,而相關技術產業也都在積極研發可以有效改善線性機構的各種新發明。
進一步地說,現有線性滑軌包含有循環座及與循環座配合的端蓋,以用於構成能讓滾動單元滾動地設置的循環通道。然而,上述循環座與端蓋的安裝結構及配合關係,容易在循環座與端蓋之間結合的部分產生間隙或高低斷差,進而使得滾動單元於線性滑軌中不能夠順暢地滾動(如:容易發生卡鍊或產生跳點的情況)。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線性滑軌,能有效地改善現有線性滑軌所可能產生的缺陷。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線性滑軌,包括:一導軌;一滑塊,凹設形成有一配合槽,並且所述滑塊通過所述配合槽可滑動地設 置於所述導軌上;其中,所述滑塊於所述配合槽的相反兩側部位各形成有貫穿的兩個容置通道;四個套管,分別穿設於所述滑塊的四個所述容置通道內;兩個端蓋,分別裝設於所述滑塊的位於相反兩端的兩個端面、且可滑動地套設於所述導軌上;其中,每個所述端蓋在其面向所述滑塊的部份凸設形成有兩個結合凸肋;兩個循環座,大致位於兩個所述端蓋之間、且分別裝設於所述滑塊,並且兩個所述循環座分別位於所述配合槽的相反兩側;其中,每個所述循環座包含:兩個循環部,分別與相鄰的兩個所述套管相接、以與所述滑塊、所述導軌、及兩個所述端蓋共同界定出兩個循環通道;兩個連接部,連接兩個所述循環部,並且兩個所述連接部分別夾持於兩個所述端蓋與所述滑塊之間;及一個中保持部,所述中保持部的相反兩端分別連接於兩個所述連接部、且隔開相鄰的兩個所述循環通道;其中,所述中保持部分別與兩個所述連間部形成有兩個結合凹口;以及四個滾動單元,分別可滾動地設置於四個所述循環通道內;其中,每個所述端蓋的兩個所述結合凸肋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兩個所述循環座的所述中保持部,每個所述端蓋的兩個所述結合凸肋於幾何上互補於其面向的兩個所述結合凹口,並且每個所述端蓋的兩個所述結合凸肋與其面向的兩個所述結合凹口大致無間隙地結合。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線性滑軌能通過其端蓋的結合凸肋與循環座的結合凹口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端蓋與循環座之間結合部分的間隙或高低斷差能被有效地消除(也即,端蓋與循環座之間結合部分的跳點能被有效地消除),進而使得滾動單元於線性滑軌中能夠滾動地更佳順暢。
為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附圖僅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作任何的限制。
100‧‧‧線性滑軌
1‧‧‧導軌
11‧‧‧滾動溝
2‧‧‧滑塊
21‧‧‧配合槽
211‧‧‧滾動段
22‧‧‧容置通道
23‧‧‧端面
3‧‧‧套管
31‧‧‧貫穿通道
32‧‧‧第一階梯部
33‧‧‧第二階梯部
331‧‧‧卡合凹槽
332‧‧‧導油凹槽
34‧‧‧鍊帶容置槽
4‧‧‧端蓋
41‧‧‧轉向槽
42‧‧‧結合凸肋
421‧‧‧第一肋條部
422‧‧‧第二肋條部
423‧‧‧第二結合面
424‧‧‧第二嵌合面
43‧‧‧導油路徑
44‧‧‧突緣
441‧‧‧導油開口
45‧‧‧注油孔
5‧‧‧循環座
51‧‧‧循環部
511‧‧‧轉向軌道
512‧‧‧抵靠面
513‧‧‧定位柱
52‧‧‧連接部
521‧‧‧第一端部
522‧‧‧第二端部
523‧‧‧卡合凸塊
524‧‧‧圓孔
525‧‧‧第一嵌合面
53‧‧‧中保持部
531‧‧‧第一條狀部
532‧‧‧第二條狀部
533‧‧‧第一結合面
54‧‧‧結合凹口
55‧‧‧鍊帶導引槽
6‧‧‧滾動單元
61‧‧‧鍊帶
62‧‧‧滾珠
7‧‧‧防塵模組
71‧‧‧上防塵件
72‧‧‧下防塵件
S‧‧‧滑動方向
C‧‧‧循環通道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線性滑軌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沿剖線Ⅱ-Ⅱ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區域III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沿剖線IV-IV的剖視示意圖。
圖5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區域VII的放大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線性滑軌僅包含滑塊及套管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線性滑軌的端蓋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另一視角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線性滑軌的循環座的立體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另一視角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線性滑軌的立體剖視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區域XIV的放大示意圖。
圖15為圖14省略滾動單元的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15所示,其為本發明的實施例,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對應附圖所提及的相關數量與外型,僅用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便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如圖1、圖5、及圖6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一種線性滑軌100,尤其是指一種標準型線性滑軌,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其中,所述線性滑軌100包含有一導軌1、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軌1的一滑塊2、穿設於所述滑塊2內的四個套管3、裝設於所述滑塊2且可滑動地套設於導軌1上的兩個端蓋4、裝設於上述滑塊2內側且 位於兩個端蓋4之間的兩個循環座5、及可滾動地設置於線性滑軌100內的四個滾動單元6。以下將分別說明本實施例線性滑軌100的各個元件具體構造,而後再適時說明線性滑軌100的各個元件間的連接關係。
如圖2、圖5、及圖6所示,所述導軌1大致呈長條狀,並且導軌1的長度方向定義為一滑動方向S,而導軌1垂直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I字形。具體而言,所述導軌1頂部的相反兩側各凹設形成有平行於上述滑動方向S的兩個滾動溝11。
所述滑塊2大致呈長方體形,並且所述滑塊2的長度小於導軌1的長度。所述滑塊2凹設形成有一配合槽21。也就是說,所述滑塊2垂直於其長度方向的截面大致呈倒U字形,並且所述滑塊2以其配合槽21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軌1上。上述滑塊2與導軌1的配合方式於本實施例中是以所述滾動單元6可滾動地夾持於滑塊2與導軌1之間為例,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其中,所述滑塊2的長度方向平行於導軌1的長度方向(也就是,滑動方向S),並且所述配合槽21的兩內側緣與導軌1的相反兩側面之間形成有一間距(如:圖2),用以容置(或夾持)上述兩個循環座5。
更詳細地說,所述配合槽21的內壁面在面向上述每個滾動溝11的部位各形成有一滾動段211,並且所述每個滾動溝11及其面向的滾動段211於垂直上述滑動方向S的截面上,皆大致呈圓弧形且具有相同的圓心,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再者,所述滑塊2於配合槽21的相反兩側部位各形成有貫穿的兩個容置通道22,並且每個容置通道22平行於滑動方向S。
如圖6至圖8所示,所述每個套管3大致呈圓管狀,並且上述四個套管3分別穿設於滑塊2的四個容置通道22內。其中,所 述每個套管3的相反兩端皆局部地突伸出滑塊2(如:圖8),並且所述每個套管3的相反兩端突伸出滑塊2的部分各自凹設形成有一卡合凹槽331、及鄰近於所述卡合凹槽331的一導油凹槽332,並且每個導油凹槽332連通至其套管3的內部。
更詳細地說,所述每個套管3形成有一貫穿通道31,所述每個套管3的相反兩端各具有環繞於貫穿通道31的一第一階梯部32及一第二階梯部33。所述每個套管3的兩個第一階梯部32分別切齊於滑塊2的位於相反兩端的兩個端面23,所述每個套管3的兩個第二階梯部33分別突伸出滑塊2的上述兩個端面23,並且所述每個套管3的兩個第二階梯部33各自凹設形成有一個所述卡合凹槽331及鄰近於上述卡合凹槽331的一個所述導油凹槽33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每個卡合凹槽331大致呈三角柱狀,用以與下述的卡合凸塊523互相卡合。再者,所述每個導油凹槽332大致呈四角柱狀、且連通至其套管3的貫穿通道31。進一步地說,所述每個套管3的內壁凹設形成有平行於上述滑動方向S的兩個鍊帶容置槽34,並且所述兩個鍊帶容置槽34分別位於其套管3的兩個第一階梯部32的鄰近兩個第二階梯部33的部位。也就是說,每個鍊帶容置槽34的一端大致位於上述其中一個第一階梯部32的鄰近其對應的第二階梯部33的部位,並且該鍊帶容置槽34的另一端大致位於上述其中另一個第一階梯部32的鄰近其對應的第二階梯部33的部位。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雖然是以卡合凹槽331大致呈三角柱狀、及導油凹槽332大致呈四角柱狀為例,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如圖1、圖4、圖5、圖9、及圖10所示,所述兩個端蓋4分別裝設於滑塊2的兩個端面23、且可滑動地套設於導軌1上。其中,所述端蓋4為搭配於導軌1的倒U字形構造,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端蓋4內緣形狀大致對應且略大於導軌1的截面形狀。
進一步地說,所述每個端蓋4在其面向滑塊2的部位凹設形成有四個大致呈U字形的轉向槽41,並且所述每個端蓋4的四個轉向槽41是分別對應於如下文所述的四個循環部51。從另一個角度說,所述每個端蓋4的四個轉向槽41的一端(如:外側端)是分別對應於設置於滑塊2內側的四個套管3,並且所述每個端蓋4的四個轉向槽41的另一端(如:內側端)是分別對應於設置於滑塊2內側的四個滾動段211。
所述每個端蓋4在其面向滑塊2的部位進一步凸設形成有兩個結合凸肋42,並且所述每個端蓋4的兩個結合凸肋42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如下文所述的兩個循環座5的中保持部53。在所述每個端蓋4中,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是位於相鄰的兩個轉向槽41之間、且自相鄰的兩個轉向槽41之間的部位延伸所形成。換句話說,在所述每個端蓋4中,所述兩個結合凸肋42的其中一個結合凸肋42位於四個轉向槽41的其中兩個相鄰的轉向槽41之間、且自其中兩個相鄰的轉向槽41之間的部分延伸所形成;並且,所述兩個結合凸肋42的其中另外一個結合凸肋42位於四個轉向槽41的其中另外兩個相鄰的轉向槽41之間、且自其中另外兩個相鄰的轉向槽41之間的部分延伸所形成。更詳細地說,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包含有一第一肋條部421及相連於第一肋條部421的一第二肋條部422,所述第一肋條部421的寬度大於第二肋條部422的寬度,並且第二肋條部422的寬度朝遠離第一肋條部421的方向遞增,而所述第一肋條部421的厚度小於第二肋條部422的厚度。
所述每個端蓋4在其面向滑塊2的部位進一步凹設形成有一導油路徑43,所述導油路徑43環繞地設置於四個轉向槽41的周圍、且與四個轉向槽41在空間上相連通。如上所述,在每個所述端蓋4中,由於導油路徑43與四個轉向槽41在空間上相連通、又四個轉向槽41的一端(如:外側端)是分別對應於四個套管3, 因此所述導油路徑43與相鄰的四個導油凹槽332在空間上也相連通。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端蓋4的導油路徑43與套管3的導油凹槽332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當潤滑油(如:滾珠潤滑油)注入於端蓋4的導油路徑43時,潤滑油能進一步通過套管3的導油凹槽332進入套管3的內部,從而平衡潤滑油於端蓋4中的壓力、並且有效地避免潤滑油無法持續注入端蓋4中或者端蓋4因潤滑油的壓力過大而脫離滑塊2(也即,爆油)的情況發生。
所述每個端蓋4在其面向滑塊2的部位進一步凸設形成有一大致圍繞導油路徑43的突緣44,並且所述每個端蓋4的突緣44無間隙地緊抵於滑塊2的相對應所述端面23。更具體地說,在每個所述端蓋4中,所述導油路徑43與四個轉向槽41之間大致由突緣44隔開,並且導油路徑43與四個轉向槽41之間能通過突緣44的至少一導油開口441而在空間上相連通。
所述每個端蓋4的一側邊進一步形成有一注油孔45,所述每個端蓋4的導油路徑43位於注油孔45及其相鄰的四個導油凹槽332之間,以使得所述端蓋4的注油孔45及其相鄰的四個導油凹槽332經由所導油路徑43而在空間上相連通。
請參閱圖5至圖8、並請一併參閱圖11及圖12,所述兩個循環座5大致位於上述兩個端蓋4之間、且分別裝設於滑塊2的內側。更具體地說,所述兩個循環座5分別位於滑塊2的配合槽21的相反兩側。由於本實施例的兩個循環座5為大致相同或對稱的構造,所以下述僅介紹其中一個循環座5的構造,而後再說明循環座5與其他構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所述循環座5包含有兩個循環部51、兩個連接部52、及一個 中保持部53。其中,所述兩個連接部52連接於兩個循環部51之間;也就是說,所述兩個連接部52的其中一個連接部52連接兩個循環部51彼此相鄰的一端,並且其中另一個連接部52連接於兩個循環部51彼此相鄰的另一端。
更詳細地說,所述每個循環部51具有分別位於其兩端處的兩個轉向軌道511、及分別位於兩個轉向軌道511相反側的兩個抵靠面512。其中,彼此相鄰且分屬不同循環部51的兩個轉向軌道511是以一個所述連接部52來連接、並相對於所述連接部52大致呈鏡像對稱設置。所述每個轉向軌道511的路徑大致呈半圓形,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再者,所述每個連接部52大致呈三角形片狀、且具有一第一端部521及一第二端部522,所述第一端部521的寬度大於第二端部522的寬度,並且所述每個連接部52於其第一端部521的兩側具有朝彼此遠離方向延伸形成的兩個卡合凸塊523。進一步地說,所述每個連接部52形成有一圓孔524,所述每個連接部52的圓孔524位於其第一端部521、且位於兩個卡合凸塊523之間,並且所述每個連接部52的圓孔524能用以供一螺絲穿設,以使得所述循環座5鎖固於滑塊2上,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它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52的圓孔524也可以省略或是以其他構造取代。
所述中保持部53的相反兩端分別連接於兩個連接部52,並且所述中保持部53分別與兩個連接部52形成有兩個結合凹口54。更詳細地說,所述中保持部53整體呈條狀、且包含有一第一條狀部531及相連於第一條狀部531的一第二條狀部532,所述第一條狀部531的寬度大於第二條狀部532的寬度,並且第二條狀部532的寬度朝遠離第一條狀部531的方向遞增,而所述第一條狀部531的厚度小於第二條狀部532的厚度。
進一步地說,所述第二條狀部532的相反兩端分別局部地且 一體成型地連接於兩個連接部52,所述中保持部53的相反兩端未與兩個連接部52連接的部分各具有一第一結合面533,並且所述第一結合面533的形狀大致呈T字形。
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雖然是以所述第二條狀部532的相反兩端分別局部地且一體成型地連接於兩個連接部52為例,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所述第二條狀部532的相反兩端也可以例如是可分離地設置於兩個連接部52。
另,配合於所述第一結合面533,所述每個連接部52進一步形成有相連且大致垂直於相對應的第一結合面533的一第一嵌合面525,並且所述第一嵌合面525與相對應的第一結合面533包圍地形成有一個所述結合凹口54。
以上為本實施例循環座5的構造介紹,下述接著說明循環座5與其他構件之間的連接關係。所述每個循環座5固定於滑塊2,並且所述每個循環座5的兩個循環部51分別與相鄰的兩個套管3相接、以與所述滑塊2、所述導軌1、及所述兩個端蓋4共同界定出兩個循環通道C(如:圖13),並且所述兩個循環通道C與兩個導油路徑43在空間上皆相連通。進一步地說,所述每個循環部51的兩個轉向軌道511分別與相對應的套管3及滾動段211相接,以使得所述每個循環部51的兩個轉向軌道511及其相對應的套管3、滑塊2的滾動段211、導軌1的滾動溝11、及兩個端蓋4的相對應的轉向槽41共同構成一個循環通道C(如:圖13)。
再者,所述每個循環座5的兩個連接部52分別夾持於上述兩個端蓋4與滑塊2之間。也就是說,所述每個循環座5的兩個連接部52的其中一個連接部52夾持於上述兩個端蓋4的其中一個端蓋4與滑塊2之間,並且所述每個循環座5的兩個連接部52的其中另一個連接部52夾持於上述兩個端蓋4的其中另一個端蓋4與滑塊2之間。
如圖5、圖9、圖10、及圖15,所述每個端蓋4的兩個結合凸肋42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兩個循環座5的中保持部53,所述每個端蓋4的兩個結合凸肋42於幾何上互補於其面向(其相鄰)的兩個結合凹口54,並且所述每個端蓋4的兩個結合凸肋42與其面向的兩個結合凹口54大致無間隙地結合。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端蓋4的結合凸肋42與循環座5的結合凹口54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端蓋4與循環座5之間結合部分的間隙或高低斷差能被有效地消除(也即,端蓋4與循環座5之間結合部分的跳點能被有效地消除),進而使得滾動單元6於線性滑軌100中能夠滾動地更佳順暢。
更具體地說,配合於所述每個中保持部53的第一結合面533,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的面向相對應的中保持部53的部分具有一第二結合面423,所述每個第二結合面423的形狀相同於第一結合面533的形狀、也大致呈T字形,並且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的第二結合面423無間隙地結合於相對應的中保持部53的第一結合面533。
再者,在所述每個端蓋4中,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具有相連且大致垂直於其第二結合面423的一第二嵌合面424,並且所述第二嵌合面424為第二肋條部422的相反於第一肋條部421的一側表面。其中,當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的第二結合面423結合於相對應的中保持部53的第一結合面533時,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的第二嵌合面424結合於相對應的連接部52的第一嵌合面525,以使得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嵌合於相對應的循環座5。
請繼續參閱圖15,從另一個角度說,當所述每個結合凸肋42 結合於相對應的結合凹口54時,所述第一肋條部421的面向相對應的循環通道C的表面大致切齊於第一條狀部531的面向相對應的循環通道C的表面、且與第一條狀部531的表面實質上不具有任何的高低斷差(也即,不具有任何的高低起伏),並且所述第二肋條部422的面向相對應的循環通道C的表面大致切齊於第二條狀部532的面向相對應的循環通道C的表面、且與所述第二條狀部532的表面實質上不具有任何的高低斷差。
如圖7所示,所述每個連接部52的兩個卡合凸塊523分別與相鄰的兩個第二階梯部33的卡合凹槽331互相卡合,以使得所述每個連接部52被夾持於相鄰的兩個套管3之間。再者,所述每個循環部51的兩個抵靠面512分別抵靠於滑塊2的兩個端面23、且也分別抵靠於相鄰的兩個套管3的第一階梯部32。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循環座5的連接部52與套管3的端部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套管3能在不需要太多固定元件(如:螺絲)的情況下被巧妙地固定於滑塊2上,進而有效地提升裝置整體的緊配程度、提升裝置的組裝便利性、並且減少裝置的製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每個連接部52的厚度相同於相鄰的兩個第二階梯部33突伸出滑塊2的相對應的端面23的高度。藉此,當所述每個端蓋4裝設於滑塊2的相對應的端面23時,所述每個端蓋4在與上述連接部52及第二階梯部33接觸的部分,僅需要平面的結構設計、不需要複雜的結構設計,即能與滑塊2平穩地結合。
進一步地說,在所述每個循環座5中,所述中保持部53隔開相鄰的兩個循環通道C,並且所述第一條狀部531面向導軌1,而所述第二條狀部532面向滑塊2。所述中保持部53的第一條狀部 531及第二條狀部532與滑塊2的配合槽21的內壁面共同包圍地形成有兩個鍊帶導引槽55,並且所述兩個鍊帶導引槽55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循環通道C的循環路徑上。
如圖2、圖3、圖5、及圖6所示,所述四個滾動單元6分別可滾動地容置於上述四個循環通道C內。其中,上述每個滾動單元6於本實施例中包含有一鍊帶61及設置於上述鍊帶61的多個滾珠62,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舉例來說,在本發明未繪示的其它實施例中,所述滾動單元6可以是僅包含有多個滾珠62、或者所述滾動單元6也可以是包含有一鍊帶61及設置於上述鍊帶61的多個滾柱。
進一步地說,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每個滾動單元6及相對應的循環通道C中,所述滾動單元6的鍊帶61是設置於鍊帶導引槽55中,並且所述滾動單元6的鍊帶61與滑塊2的配合槽21的內壁面保持一段距離(如:圖3)。其中,在所述滾動單元6滾動的過程中,所述鍊帶61與中保持部53的第一條狀部531接觸、且不與所述滑塊2接觸,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藉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滾動單元6的鍊帶61與鍊帶導引槽55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也即,鍊帶導引槽55單邊開放的結構設計),使得滾動單元6的鍊帶61於鍊帶導引槽55中能夠移動地更佳順暢,並且可以有效地減少鍊帶卡鍊的情況發生。
需額外說明的是,為了提升本實施例循環座5與相對應端蓋4之間的定位效果,每個循環部51的兩端可以分別朝彼此遠離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兩個定位柱513(如:圖11),並且上述每個定位柱513嵌設於相對應的端蓋4內,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另,如圖2及圖5,為了提升本實施例線性滑軌100的防塵效 果,所述線性滑軌100進一步包含有設置於滑塊2配合槽21中的一防塵模組7。所述防塵模組7包含有一個上防塵件71及兩個下防塵件72,其中,所述上防塵件71設置於兩個循環座5的上側,並且所述兩個下防塵件72分別設置於兩個循環座5的下側,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此外,本實施例中的導軌1、滑塊2、套管3、端蓋4、及滾動單元6佳是不可撓的構造且由硬質材料(如:金屬)所製成,而所述循環座5較佳是可撓的構造且由軟質材料(如:橡膠)所製成,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線性滑軌100雖然是以上述多個構件彼此搭配做說明,但於本發明未繪示的其他實施例中,上述多個構件的其中部分的構件也可以組裝成一模組,並且單獨地應用(如:販賣)或是搭配其他構件使用,並不侷限於本實施例所載。舉例來說,上述多個構件中的滑塊2、套管3、及循環座5能夠組裝成線性滑軌100的一固定模組,並且上述多個構件中的滑塊2、套管3、及端蓋4能夠組裝成線性滑軌100的一導油路徑模組。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端蓋4的導油路徑43與套管3的導油凹槽332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當潤滑油(如:滾珠潤滑油)注入於端蓋4的導油路徑43時,潤滑油能進一步通過套管3的導油凹槽332進入套管3的內部,從而平衡潤滑油於端蓋4中的壓力、並且有效地避免潤滑油無法持續注入端蓋4中或者端蓋4因潤滑油的壓力過大而脫離滑塊2(也即,爆油)的情況發生。
再者,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端蓋4的結合凸肋42與循環座5的結合凹口54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 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端蓋4與循環座5之間結合部分的間隙或高低斷差能被有效地消除(也即,端蓋4與循環座5之間結合部分的跳點能被有效地消除),進而使得滾動單元6於線性滑軌100中能夠滾動地更佳順暢。
另,本發明實施例公開的線性滑軌100能通過其循環座5的連接部52與套管3的端部兩者的結構設計與彼此之間的配合關係,以使得套管3能在不需要太多固定元件(如:螺絲)的情況下被巧妙地固定於滑塊2上,進而有效地提升裝置整體的緊配程度、提升裝置的組裝便利性、並且減少裝置的製造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用來侷限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Claims (8)

  1. 一種線性滑軌,包括:一導軌;一滑塊,凹設形成有一配合槽,並且所述滑塊通過所述配合槽可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軌上;其中,所述滑塊於所述配合槽的相反兩側部位各形成有貫穿的兩個容置通道;四個套管,分別穿設於所述滑塊的四個所述容置通道內;兩個端蓋,分別裝設於所述滑塊的位於相反兩端的兩個端面、且可滑動地套設於所述導軌上;其中,每個所述端蓋在其面向所述滑塊的部份凸設形成有兩個結合凸肋;兩個循環座,大致位於兩個所述端蓋之間、且分別裝設於所述滑塊,並且兩個所述循環座分別位於所述配合槽的相反兩側;其中,每個所述循環座包含:兩個循環部,分別與相鄰的兩個所述套管相接、以與所述滑塊、所述導軌、及兩個所述端蓋共同界定出兩個循環通道;兩個連接部,連接兩個所述循環部,並且兩個所述連接部分別夾持於兩個所述端蓋與所述滑塊之間;及一個中保持部,所述中保持部的相反兩端分別連接於兩個所述連接部、且隔開相鄰的兩個所述循環通道;其中,所述中保持部分別與兩個所述連接部形成有兩個結合凹口;以及四個滾動單元,分別可滾動地設置於四個所述循環通道內;其中,每個所述端蓋的兩個所述結合凸肋在位置上分別對應於兩個所述循環座的所述中保持部,每個所述端蓋的兩個所述結合凸肋於幾何上互補於其面向的兩個所述結合凹口,並且每個所述端蓋的兩個所述結合凸肋與其面向的兩個所述結合凹口大致無間隙地結合; 其中,在每個所述循環座中,所述中保持部呈條狀、且包含有一第一條狀部及相連於所述第一條狀部的一第二條狀部,所述第一條狀部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條狀部的寬度,所述第一條狀部面向所述導軌,所述第二條狀部面向所述滑塊,並且所述第二條狀部的相反兩端分別局部地且一體成型地連接於兩個所述連接部;每個所述結合凸肋包含有一第一肋條部及相連於所述第一肋條部的一第二肋條部,並且所述第一肋條部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肋條部的寬度;其中,當每個所述結合凸肋結合於相對應的所述結合凹口時,所述第一肋條部的面向相對應的所述循環通道的表面大致切齊於所述第一條狀部的面向相對應的所述循環通道的表面,並且所述第二肋條部的面向相對應的所述循環通道的表面大致切齊於所述第二條狀部的面向相對應的所述循環通道的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每個所述端蓋在其面向所述滑塊的部位凹設形成有四個轉向槽,每個所述端蓋的四個所述轉向槽的位置分別對應於四個所述循環部;其中,在每個所述端蓋中,每個所述結合凸肋是位於相鄰的兩個所述轉向槽之間、且自相鄰的兩個所述轉向槽之間的部位延伸所形成。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在每個所述循環座中,所述中保持部的相反兩端未與兩個所述連接部連接的部分各具有一第一結合面,並且所述第一結合面的形狀大致呈T字形;其中,每個所述結合凸肋的面向相對應的所述中保持部的部分具有一第二結合面,每個所述第二結合面的形狀相同於所述第一結合面的形狀、也大致呈T字形,並且每個所述結合凸肋的所述第二結合面無間隙地結合於相對應的所述中保持部的所述第一結合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在每個所述循環座中,所 述中保持部的所述第一條狀部及所述第二條狀部與所述滑塊共同包圍地形成有兩個鍊帶導引槽,並且兩個所述鍊帶導引槽分別位於相鄰的兩個所述循環通道的循環路徑上;其中,每個所述滾動單元包含有一鍊帶及設置於所述鍊帶的多個滾珠,並且在每個所述滾動單元及相對應的所述循環通道中,所述滾動單元的所述鍊帶設置於所述鍊帶導引槽中。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在每個所述滾動單元及相對應的所述循環通道中,所述滾動單元的所述鍊帶與所述滑塊的所述配合槽的內壁面保持一段距離。
  6. 如請求項3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在每個所述循環座中,每個所述連接部具有相連且大致垂直於相對應的所述第一結合面的一第一嵌合面,並且所述第一嵌合面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結合面包圍有一個所述結合凹口;其中,在每個所述端蓋中,每個所述結合凸肋具有相連且大致垂直於其第二結合面的一第二嵌合面;其中,當每個所述結合凸肋的所述第二結合面結合於相對應的所述中保持部的所述第一結合面時,每個所述結合凸肋的所述第二嵌合面結合於相對應的所述連接部的所述第一嵌合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每個所述套管的相反兩端皆局部地突伸出所述滑塊,並且每個所述套管的相反兩端突伸出所述滑塊的部分各自凹設形成有一卡合凹槽;其中,每個所述連接部具有朝彼此遠離方向延伸形成的兩個卡合凸塊,並且每個所述連接部的兩個所述卡合凸塊分別與相鄰的兩個所述卡合凹槽互相卡合,以使得每個所述連接部被夾持於相鄰的兩個所述套管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線性滑軌,其中,每個所述套管的相反兩端皆局部地突伸出所述滑塊,每個所述套管的相反兩端突伸出所述滑塊的部分各自凹設形成有一導油凹槽,並且每個所述導油 凹槽連通至其套管的內部;其中,每個所述端蓋在其面向所述滑塊的部位凹設形成有一導油路徑,並且每個所述端蓋的所述導油路徑與相鄰的四個所述導油凹槽在空間上相連通。
TW107142499A 2018-11-28 2018-11-28 線性滑軌 TWI674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499A TWI674167B (zh) 2018-11-28 2018-11-28 線性滑軌
CN201811493377.XA CN111237335B (zh) 2018-11-28 2018-12-07 线性滑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2499A TWI674167B (zh) 2018-11-28 2018-11-28 線性滑軌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74167B true TWI674167B (zh) 2019-10-11
TW202019605A TW202019605A (zh) 2020-06-01

Family

ID=69023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2499A TWI674167B (zh) 2018-11-28 2018-11-28 線性滑軌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37335B (zh)
TW (1) TWI67416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7398Y (zh) * 2007-06-05 2008-04-16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装置的导引组件补强结构
TWM469978U (zh) * 2013-06-21 2014-01-11 Ome Technology Co Ltd 線性滑軌及其端蓋模組
TWM489931U (en) * 2014-05-23 2014-11-11 Ome Technology Co Ltd Linear slide and end cover module thereof
TWM497722U (zh) * 2014-12-22 2015-03-21 Ome Technology Co Ltd 線性滑軌及其通道模組
TWM568307U (zh) * 2018-05-11 2018-10-11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及其保持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2093A (en) * 1997-06-16 2000-10-17 Thk, Co., Ltd. Linear motion guiding apparatus
CN201047397Y (zh) * 2007-06-05 2008-04-16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的回转循环导引结构
JP5872398B2 (ja) * 2011-08-03 2016-03-01 Thk株式会社 転がり案内装置
JP5721769B2 (ja) * 2013-05-01 2015-05-20 Thk株式会社 転がり案内装置
JP5851476B2 (ja) * 2013-12-05 2016-02-03 Thk株式会社 転がり案内装置
CN204716757U (zh) * 2015-05-29 2015-10-21 屠能哲 直线运动装置
TWM580479U (zh) * 2018-11-28 2019-07-11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
TWM576630U (zh) * 2018-11-28 2019-04-11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及其固定模組
TWM578201U (zh) * 2018-11-28 2019-05-21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及其導油路徑模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7398Y (zh) * 2007-06-05 2008-04-16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滑轨装置的导引组件补强结构
TWM469978U (zh) * 2013-06-21 2014-01-11 Ome Technology Co Ltd 線性滑軌及其端蓋模組
TWM489931U (en) * 2014-05-23 2014-11-11 Ome Technology Co Ltd Linear slide and end cover module thereof
TWM497722U (zh) * 2014-12-22 2015-03-21 Ome Technology Co Ltd 線性滑軌及其通道模組
TWM568307U (zh) * 2018-05-11 2018-10-11 精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性滑軌及其保持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37335A (zh) 2020-06-05
TW202019605A (zh) 2020-06-01
CN111237335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8201U (zh) 線性滑軌及其導油路徑模組
TWM580479U (zh) 線性滑軌
JP3203235U (ja) リニアスライドレール及びそのエンドキャップモジュール
US9458883B2 (en) Motion-guiding device
EP2604875B1 (en) Linear motion guide device
TWI674167B (zh) 線性滑軌
TWM576630U (zh) 線性滑軌及其固定模組
JP3203290U (ja) リニアスライドレール、循環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ライダ
US9163665B2 (en) Linear guideway
TWI570332B (zh) Motion guidance device
TWM568307U (zh) 線性滑軌及其保持模組
US9297415B2 (en) Linear actuator
TWM497722U (zh) 線性滑軌及其通道模組
KR20170049796A (ko) 윤활 부재가 구비된 리니어 가이드
US20150131930A1 (en) Linear guideway and circulation module thereof
JP5872398B2 (ja) 転がり案内装置
TWM519692U (zh) 線性滑軌及其保持器
TWM469978U (zh) 線性滑軌及其端蓋模組
JPH05296240A (ja) 直動転がり案内ユニット
US9797444B1 (en) Threadless linear guide
JP3188162U (ja) リニアガイド及びその循環モジュール
CN114076150A (zh) 交叉滚柱线轨之循环通道结构
TWI546465B (zh) 線性滑軌及其通道模組
TWM595178U (zh) 微型線軌及其端蓋模組
JP3188146U (ja) リニアガイド及びその保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