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3400B - 具有多彈性紗的伸縮圓針織織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彈性紗的伸縮圓針織織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3400B
TWI673400B TW103135559A TW103135559A TWI673400B TW I673400 B TWI673400 B TW I673400B TW 103135559 A TW103135559 A TW 103135559A TW 103135559 A TW103135559 A TW 103135559A TW I673400 B TWI673400 B TW I6734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abric
knitted fabric
elastic
yar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5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36974A (zh
Inventor
添益 廖
佛瑞德C 溫尼格
雷蒙S P 郎
莊政遠
莎拉 涓
Original Assignee
英威達技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威達技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威達技術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36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36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3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34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8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elas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10B2401/061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elast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4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with one or more yarns appearing predominantly on one face, e.g. plated or paralleled yar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圓針織織物,其用於製作內衣及諸如T恤之高檔衣服。與編織結構相比,該針織織物可更容易地藉由壓縮或伸長形成該針織織物的個別針織針步(包含互連線圈)而變形或伸縮。藉由針步重新配置在所有方向上進行伸縮之此能力增添了由針織織物製成的衣服之穿著舒適性。

Description

具有多彈性紗的伸縮圓針織織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製作彈性針織織物之方法,該針織織物之外表及效能類似編織織物,具有柔軟手感、良好懸垂性、高夾持力及在所有方向上之回復能力。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包含與一組額外表面花式紗互相交錯的平針織物線圈基底之伸縮針織織物。本發明亦係關於此種針織織物及由此種織物製成的衣服。
圓針織織物用於製作內衣及諸如T恤之高檔衣服。與編織結構相比,該針織織物可更容易地藉由壓縮或伸長形成該針織織物之個別針織針步(包含互連線圈)而變形或伸縮。藉由針步重新配置在所有方向上伸縮之此能力增添了由針織織物製成的衣服之穿著舒適性。甚至在針織織物由諸如棉、聚酯、耐綸、腈綸或羊毛之100%硬紗構造時,在移除強加力之後針織針步在某種程度上回復至原始尺寸。然而,藉由針織針步重新配置之此回復通常不完全,此係因為硬紗(其並非彈性紗)不提供回復力來重新配置針織針步。
為了改良圓針織織物之回復效能,現常見的為伴隨硬紗共同針織少量彈性人造纖維。彈性人造纖維使織物具有較高伸縮程度及較好回復能力。織物及衣服製造商通常知曉如何使織物具有正確的品質參數以達成消費者可接受之織物。然而,對於伸縮圓針織織物,典型的 品質問題為在沿身體之一些部分、尤其沿身體下部(諸如,沿膝部、臀部及腰部)過度伸縮織物之後該織物無法快速回復至原始大小及形狀。消費者在長期穿著之後發覺寬鬆及下垂問題,長期穿著限制圓針織物在中厚面料(諸如,褲子及粗斜紋棉布)中之滲透。
一般情況下,編織織物具有極其不同於針織織物之品質。諸如粗斜紋棉布、軋別丁(gabardine)、府綢及其他者之編織織物傾向於穩定,且具有較好的形狀保持性、較小可撓性及較小軟性,且使得僅在添加彈性紗之方向上伸縮。製作編織物之製造程序通常更複雜且昂貴。在編織之前,有必要製作包芯紗或首先藉由將彈性紗與硬紗組合在一起來包纏。
如上文所描述,編織織物及針織織物具有不同性質,其各自提供不同益處。因此,需要生產具有編織織物外表及效能、具有在所有方向上之良好伸縮率、易處理性、低收縮率、易於衣服製作性及極佳回復能力與低生長率之混合式伸縮針織織物理想地,此等針織織物亦適用於諸如褲子與牛仔褲之中厚面料衣服。
一些態樣旨在提供具有編織織物之外表、感覺及效能之混合式彈性針織織物。亦包括一種經由針織製作此種織物之方法。
根據例示性態樣,提供包括織物之物品,該織物具有正面側與基底側且包括按圖案針織在一起之一組底紗與一層花式紗,其中底紗包括至少一種彈性紗及視情況包括至少一種硬紗。彈性紗產生織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兩者上之伸縮及回復。在織物及衣服整理製程期間,彈性紗致使織物收縮且使其內之紗牽拉在一起。將織物轉化成具有基底及表面兩種副效應之3D結構,其中底紗形成線圈結構以作為織物基底且花式紗形成編織結構以作為織物表面。
根據一些態樣,彈性紗為彈性體纖維,諸如彈性人造纖維。彈 性紗之含量高於1%。此含量包括總織物重量之1%至約65%、約2%至約50%及約2%至約22%。可在最小2X之牽伸率下將彈性紗併入織物中。
根據一些態樣,彈性紗為非彈性體彈性纖維。非彈性體彈性紗之含量高於總織物重量之5%且低於總織物重量之65%。
根據一些態樣,彈性紗為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選自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或此等成份之組合組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聚合物之聚酯雙組份長絲,其中紗丹尼(denier)為約20至約600且雙組份長絲為約5重量百分比至約65重量百分比(以織物之總重量計),且其中織物實質上不含雙組份長絲之稀路織疵。
一些態樣進一步提供混合式伸縮圓針織織物,其包括彈性平針織物線圈基底及花式紗層,花式紗層形成具有編織織物外觀及特性之織物表面,其中該平針織物線圈基底含有包括彈性體纖維及非彈性體纖維之至少兩種彈性纖維,諸如彈性人造纖維及聚酯雙組份纖維,且其中該織物實質上不含雙組份長絲稀路織疵。
另外提供一種製作具有類編織物效能之混合式伸縮針織織物之方法,該針織織物包括按圖案針織在一起之一組底紗及一層花式紗,其中底紗包含至少一種彈性紗及視情況具有至少一種硬紗。花式紗形成具有至少2個浮紗數、至少2:1的浮紗數:線圈數之比率、至少1.0:1之花式紗丹尼:底紗丹尼及較佳1個移位數之類編織物表面。花式紗可選自以下各者之群組:靛藍染色之棉紗、未染色之棉紗及其他者。
亦提供由此等替代方法中之一者製作的混合織物及衣服。一些形式之圓針織針步圖案可用於平針織物線圈基底,包括單面平針織物、法式毛圈織物及絨頭織物,甚至較佳單面平針織物線圈。其他處理可包括精練、漂白、染色、乾燥、預縮、燒毛、退漿、絲光化及此 等步驟之任何組合。可用成衣洗滌、石洗、噴砂、成衣染色及其他濕式與乾式成衣製程來處理包含一些態樣之伸縮織物之衣服。
實施方式將參看以下圖式,其中類似數字係指類似元素且其中:圖1為具有½右手斜紋之包含一組花式紗及一組彈性底紗的混合針織針步之示意圖。
圖2為具有斜紋線及直紗段之類編織物表面之3D圖形說明。
圖3為具有½右手斜紋結構之圓針織之重複的針步符號之圖解形式。
圖4為具有½左手斜紋結構之圓針織之重複的針步符號之圖解形式。
圖5為具有1/3左手斜紋結構之圓針織之重複的針步符號之圖解形式。
圖6為藉由硬紗送紗器、非彈性體彈性紗送紗器及彈性人造纖維紗送紗器送紗以形成基底織物的圓形針織機之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7為圓形針織機之一部分之示意圖。饋送非彈性體彈性紗與彈性人造纖維紗且以針織針將其組合在一起以形成基底織物。
圖8為展示具有編織物表面之圓針織織物的整理製程步驟之流程圖。
彈性體纖維通常用於為織物及衣服提供伸縮及彈性回復。「彈性體纖維」為連續長絲(視情況為凝集複絲)或複數個長絲,不含稀釋劑,其具有獨立於任何捲曲之超過100%的斷裂伸長率。當彈性體纖維(1)伸縮至其兩倍長度;(2)保持一分鐘;及(3)釋放時,其在釋放後的一分鐘內回縮至小於其原始長度的1.5倍。如本說明書之本文中所 用,「彈性體纖維」意謂至少一種彈性體纖維或長絲。此種彈性體纖維包括(但不限於)橡膠長絲、雙組成長絲與酯類彈性纖維(elastoester)、拉斯托爾(lastol)及彈性人造纖維。
「彈性人造纖維」為製造之長絲,其中長絲形成物質為由至少85重量%之嵌段聚胺酯組成的長鏈合成聚合物。
「酯類彈性纖維」為製造之長絲,其中纖維形成物質為由至少50重量%之脂族聚醚及至少35重量%之聚酯組成的長鏈合成聚合物。
「雙組成長絲」為包含沿著長絲之長度彼此黏附的至少兩種聚合物之連續長絲,每一聚合物屬於不同的通用類,例如,具有葉片或翼形部之彈性體聚醚醯胺纖芯及聚醯胺鞘。
「拉斯托爾」為交聯合成聚合物之纖維,具有低但顯著的結晶度,由至少95重量百分比之乙烯及至少一種其他烯烴單元組成。此纖維具有彈性且實質上具有耐熱性。
「聚酯雙組份長絲」意謂包含沿著纖維之長度彼此緊密黏附的一對聚酯之連續長絲,使得纖維橫截面為可發展有用捲曲之(例如)並排、偏心皮芯或其他適合之橫截面。聚酯雙組份長絲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選自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該等成份之組合組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聚合物,具有約10%至約80%之熱定型後捲曲收縮值。
「非彈性體彈性纖維」意謂不含有彈性體纖維之伸縮長絲。然而,如由ASTM D6720-07方法測試,諸如變形PPT伸縮長絲、變形PET伸縮長絲、雙組份伸縮長絲纖維或PBT伸縮長絲之此紗之可回復伸縮率必須高於15%。此等紗在暴露於熱、濕潤條件時發展額外捲曲。
「預包纏之彈性紗」為在包芯製程之前由硬紗包圍、用硬紗加撚或與硬紗纏結之彈性紗。在本說明書之本文中,包含彈性體纖維及 硬紗之預包纏之彈性紗亦被稱為「預包纏之紗」。硬紗包纏用以保護彈性體纖維在紡織製程期間不受磨損。此磨損可導致彈性體纖維斷裂,隨之產生製程中斷及非所要的織物不均一性。另外,該包纏有助於使彈性體纖維彈性行為穩定,使得與在裸彈性體纖維之情況下將可能的控制相比,可在紡織製程期間更均一地控制預包纏之彈性紗之伸長率。預包纏之紗亦可增加紗及織物之拉伸模數,其有助於改良織物回復能力及尺寸穩定性。
預包纏之紗包括:(a)用硬紗單面包覆彈性體纖維;(b)用硬紗雙面包覆彈性體纖維;(c)用切段纖維連續地包纏(亦即,包芯紡製(corespun或core-spinning))彈性體纖維,隨後在捲繞期間加撚;(d)在噴氣之情況下纏結及扭結彈性體與硬紗;及(e)將彈性體纖維與硬紗加撚在一起。
「稀路織疵」為用於描述檢視到彈性紗在織物中曝露之術語。稀路織疵可將自身表現為非所要的閃斑。若必須作出選擇,則正面側上之低稀路織疵比背側上之低稀路織疵更合乎需要。
「牽伸率」係指施加至彈性人造纖維之伸縮量。纖維之牽伸率與施加至纖維之伸長率(伸縮率)直接相關(例如,100%伸長率對應於2×牽伸率,200%伸長率對應於3×牽伸率等)。
「硬紗」意謂針織紗,其不含有高彈性伸縮量,諸如紡絲棉紗或耐綸合成纖維。
術語「圓針織」意謂緯織之形式,其中針織針被組織成圓針織床。通常,針筒旋轉且與凸輪相互作用以往復地移動針用於針織動作。將待針織之紗自封裝饋送至載板,該載板將紗股導向針。經由針筒之中心自針織針顯現呈圓筒狀形式之圓針織織物。
術語「交錯點」意謂將花式紗針織成基底針織織物以經由針步線圈形成花式紗與基底織物之間的結合連接之處。「浮紗數」意謂花 式紗沿著同一緯圈浮動於兩個交錯點之間的上方之間隔經圈之數目。浮紗區域中之紗段在紗處於編織時為直且平的,其中紗段不易伸縮且提供阻礙織物在緯圈方向上延伸之功能。「線圈數」意謂形成交錯點之經圈之數目。此部分中之紗段呈如正常針織織物結構之線圈形式且更容易伸縮而具有低穩定性。
「織物表面」意謂織物在衣服應用中之使用面。實際上,其可為織物之技術背側或技術正面側,其為圓形針織機上之呈圓筒狀形式的織物之內部或外部。「先前底紗緯圈」意謂僅在針開始上升以針織表面紗之前已針織的底紗緯圈。「未來底紗緯圈」為將在表面紗之後針織的底紗緯圈。
「移位數」意謂花式紗之隨後緯圈中的交錯點移位或自當前花式紗緯圈中的交錯點移置之移置經圈數目。舉例而言,在½斜紋結構中,該等交錯點製成對角線圖案。在基底織物中每一花式紗提昇或浮動於兩個底紗經圈上方。花式紗之鄰近緯圈製成相同浮動圖案,但移置一個經圈。此½斜紋織物之移位數為1。若交錯點自左向右移位,則其被稱為右移位數。若交錯點自右向左移位,則其被稱為左移位數。
外表及效能類似編織織物之彈性針織織物將必要地包括形成線圈結構作為織物基底之一組底紗及形成織物表面之花式紗層。底紗包括至少一種彈性纖維及視情況包括硬紗。彈性紗形成具有足夠能力保持針織針步之線圈結構且形成具有類編織物表面之雙層織物結構。彈性紗不僅產生織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兩者上之伸縮及回復能力,且亦為織物提供收縮及壓製成具有基底與表面兩種副效應之3D結構之能力。
包含至少一種硬紗之花式紗浮動於具有長浮紗之平針織物線圈基底上方,且以規則間隔經由交錯點與底紗結合。具有一致移位數之 織物表面上的交錯點之圖案產生編織斜紋及斜紋衍生物之對角線。花式紗之直且平的浮紗長度及織物表面上之規則對角斜紋線製成外表類似編織物之針織織物之正面側。織物實質上不含來自織物表面之平針織物線圈基底之稀路織疵。基底織物自織物表面實質上不可見。
圖1展示了一個重複圖案中之具有½右手斜紋外觀的實例織物之詳細結構。在一個重複圖案內,使三種花式紗E1、E2及E3與底紗G1、G2及G3經由交錯點MA1、MB1、MA2、MB2、MA3及MB3互相交錯。將底紗G1、G2及G3針織在一起以沿著織物之連續緯圈之每一針經圈形成單面平針組織線圈,其形成基底織物BA1。底紗G1、G2及G3中之每一者含有至少一種彈性紗及視情況含有硬紗。藉由以平行、並排關係添紗將彈性紗與硬紗針織在一起。
花式紗E1浮動於交錯點MA1與MB1之間的2個經圈上方且形成浮紗長度FA1與FB1。在此重複圖案內,花式紗E1、E2及E3以2個浮紗數浮動於平針織物線圈基底BA1上方且以規則間隔與底紗G1、G2及G3一起針織。圖1亦展示了在交錯點處之線圈針步之詳細結構。舉例而言,在交錯點Pa1處,夾持表面紗E1且使其與先前緯圈G1及未來緯圈G2結合,其中使花式紗E1之沈降弧與先前底紗緯圈G1之針線圈咬合以形成接觸點Pa1。使底紗E1之針線圈與未來底紗緯圈G2之沈降弧咬合以形成接觸點Ea1。此等結構提高表面紗之浮紗部分FA1及FB1且在織物表面上形成類編織平坦外觀。
花式紗E2之交錯及浮紗圖案與花式紗E1相同。但交錯點MA2朝右方向移置1個經圈。在與由當前表面緯圈中之花式紗E1產生的交錯點MA1相比時,由隨後表面緯圈中之花式紗E2產生的交錯點MA2朝右手方向向上移位一個經圈。在一個重複圖案中,交錯點MA1、MA2及MA3之群組產生朝向右手方向的編織斜紋之對角線。其被稱為右手斜紋線。交錯點MB1、MB2及MB3之另一群組產生第二對角斜紋線。 此等線之組合在織物表面上形成編織物之斜紋圖案或斜紋衍生物圖案。若交錯點在鄰近緯圈中在相反方向(朝左手方向)上向上移位,則織物表面具有左手斜紋效應。
圖2展示了此新的創新織物之類編織物表面(80)之圖形,該織物由以下各者構成:由花式紗之直段(82)形成的平坦表面及由具有規則移位之交錯點(84)形成的對角斜紋線。
在圓形針織機上進行所揭示的針織具有類編織物表面之圓針織織物之方法,該圓形針織機包括兩組送紗台:底紗送紗器及花式紗送紗器。圍繞圓形配置之針筒針提供此等兩組送紗器。其向針筒針分別提供用於基底織物之底紗及用於織物表面之花式紗。
為了製成本發明織物,需要交替地進行底紗及花式紗饋送及針織。圖3展示了用於製作具有如圖1中所說明的½右手斜紋表面之針織織物的針步符號之示意圖。在圍繞針織機之交替的送紗器處送紗。底紗G1、G2及G3位於送紗器1、送紗器3及送紗器5中。花式紗E1、E2及E3位於送紗器2、送紗器4及送紗器6中。在送紗器1、送紗器2及送紗器3中,所有針主動地針織且將底紗針織在一起以形成呈單面平針織物線圈圖案之平針織物線圈基底。在送紗器2、送紗器4及送紗器6中,引入花式紗,且僅存在一個針互動式地針織。其他兩個針不參與針織,但保持浮動。互動式針織產生交錯點之針步。非針織位置進行浮動部分之針步。將送紗器4中之花式紗之交錯點自送紗器2中之交錯點朝右移位一個經圈。又,將送紗器6中之花式紗之交錯點自送紗器4中之交錯點朝右移位一個經圈。
可藉由改變主動針織位置、浮紗長度、交錯點數目及移位數與方向來達成織物表面上之不同斜紋外觀。圖4及圖5展示了½左斜紋與1/3左斜紋結構之針織圖案。
原紗送紗器向針織針提供至少一種彈性紗,較佳提供至少一種 硬紗。在無硬紗之情況下,亦能夠將具有不同性質的兩種類型之彈性紗饋送至針織機中以產生平針織物線圈基底。或甚至能夠將一種彈性纖維用作底紗以製成本發明之創新織物。另一選項為在恆定張力下將兩種彈性紗與硬紗一起輸送至針床。舉例而言,兩種彈性紗為分別與棉紡紗一起針織之彈性人造纖維及聚酯雙組份紗。
圖6以示意圖形式展示了具有如由箭頭24所指示的回應於夾持針之旋轉針筒(未展示)下方之凸輪(未展示)而往復移動的一系列針織針22的圓形針織機之一個原紗送紗器位置20。在圓形針織機中,存在配置成圓形的多個數目之此等送紗器位置,以便在由移動針筒載運的針織針旋轉經過該等位置時為個別針織位置送紗。
圖6中所展示之裝置可用作用於生產具有編織織物效能之針織織物的底紗送紗器,其中兩種彈性紗與一種硬紗具有相同針步圖案。以相同路線將三種紗針織在一起作為基底針織織物。可製成單面平針織物結構。
在添紗針織操作期間,藉由載板26將彈性體紗12、非彈性體紗62及硬紗14輸送至針織針22。載板26同時將所有三種紗導向針織位置。將彈性體紗12、非彈性體彈性紗62及硬紗14引入針織針22以形成如圖1中所示之基底針織織物BA1。
將硬紗14自捲繞紗封裝28輸送至儲紗器30,該儲紗器將紗計量供給至載板26及針織針22。硬紗14越過送紗捲筒32且穿過載板26中之導孔34。視情況,可經由載板26中之不同導孔將一種以上硬紗輸送至針織針。
將非彈性體彈性紗62自捲繞紗封裝60輸送至儲紗器64,儲紗器將紗計量供給至載板26及針織針22。非彈性體紗62越過送紗捲筒66且穿過載板26中之導孔34。
自表面驅動封裝36輸送彈性體紗12且該紗經過斷經偵測器39且 改變捲筒37朝向載板26內的導槽38之方向。在偵測器39與驅動捲筒37之間或替代地在不使用斷經偵測器之情況下在表面驅動封裝36與捲筒37之間量測彈性人造纖維12之送紗張力。導孔34與導槽38在載板26中彼此分離以便以並排、通常平行關係(添紗)之形式向針織針22呈現硬紗14、非彈性體紗62及彈性體紗12。用於圓針織之市售的氨綸產品適用於一些態樣。市售品牌之實例包括Lycra®(Invista S.a r.l.之註冊商標)類型162、169及562(可購自Invista S.a r.l.)。
當將彈性體紗自供應封裝輸送至載板且隨後輸送至針織針步時,彈性體紗歸因於針步使用速率與自彈性體紗供應封裝之送紗速率之間的差異而伸縮(牽伸)。硬紗供應速率(公尺/分鐘)比彈性體紗供應速率之比率通常為2.0倍至4倍(2.0×至4×)更高,且被稱為針織機牽伸率。此對應於100%至300%或更大之彈性體紗伸長率。彈性體紗之送紗張力與彈性體紗之牽伸率直接相關。此送紗張力通常維持在與彈性體紗之高針織機牽伸率一致的值。吾等發現在按織物量測的總彈性體紗牽伸率保持為約5X或5X以下、通常3X或3X以下、例如2.5X或2.5X以下時獲得改良之結果。此牽伸值為彈性體紗之總牽伸率,其包括初紡紗之供應封裝中所包括的彈性體紗之任何牽伸率或伸縮率。來自彈性體紗之殘餘牽伸值被稱為封裝鬆弛「PR」,且對於用於圓針織織物、彈性織物、單面平針織物中之彈性體紗而言,其通常在0.05至0.15範圍內。織物中之彈性體紗之總牽伸率因此為MD*(1+PR),其中「MD」為針織機牽伸率。針織機牽伸率為硬紗送紗速率比彈性體紗送紗速率之比率,兩種速率均來自其各別供應封裝。因為其應力-應變性質,隨著施加至彈性體紗的張力增加,彈性體紗牽伸更多;相反,彈性體紗牽伸愈多,則紗中之張力愈高。圓形針織機中之典型的彈性體紗路徑示意性地展示於圖6中。自供應封裝36、經或經由斷經偵測器39、經一或多個改變方向之捲筒37計量供給彈性體紗12,且接 著供給至載板26,其將彈性體紗導引至針織針22且導引至針步中。在彈性體紗自供應封裝傳遞且越過每一裝置或捲筒時,歸因於由觸碰彈性體紗之每一裝置或捲筒賦予的摩擦力,在彈性體紗中存在積聚的張力。針步處的彈性體紗之總牽伸因此與整個彈性體紗路徑中的張力之總和相關。在圖6中所展示之斷經偵測器39與捲筒37之間量測彈性體紗送紗張力。替代地,若不使用斷經偵測器39,則在表面驅動封裝36與捲筒37之間量測彈性體紗送紗張力。將此張力設定與控製得愈高,則織物中之彈性體紗牽伸將愈大,且織物中之彈性體紗牽伸愈大,則將此張力設定與控製得愈高。舉例而言,在商業流通中此送紗張力對於22dtex彈性體紗可在2cN至4cN之範圍內變化,且對於44dtex彈性體紗可在4cN至6cN之範圍內變化。在此等送紗張力設定及由後續紗路徑摩擦施加的額外張力之情況下,商業針織機中之彈性體紗之牽伸率將顯著大於3X。最小化供應封裝與針織針步之間的彈性人造纖維摩擦有助於將彈性體紗送紗張力保持為充分高的,以達成在彈性體紗牽伸率為7X或7X以下時的可靠彈性體紗饋送。為了自供應封裝將彈性體紗可靠地饋送至針織針步,彈性體紗牽伸率通常為3X或3X以下。
非彈性體紗62在其進入針織針22之前經伸縮(牽伸)。經由儲紗器64與載板26之間的速度差異使紗伸縮且隨後將紗遞送至針織針步。至儲紗器64(公尺/分鐘)之送紗速率比針步使用速率的比率通常為1.01X倍至1.35X倍(1.01X至1.35X)。調節儲紗器64之速度產生所要的牽伸率或伸縮比。伸縮比過低將導致具有稀路織疵之低品質織物。伸縮比過高將導致非彈性體紗之斷裂。
亦可藉由修改此送紗器裝置實現用於製作本發明之創新織物的送紗方法之替代形式。若不使用硬紗14且硬紗載體保持為空,則此原紗送紗器裝置可用於饋送彈性體紗及非彈性體彈性紗。此等兩種彈性紗形成基底針織織物之底紗。相似地,若不使用非彈性體彈性紗62, 則此裝置可將硬紗14及彈性體紗36引入針織機中且生產具有諸如棉紗之硬紗及諸如彈性人造纖維之彈性體紗的基底針織織物。此裝置亦可用於在無硬紗及彈性體紗之情況下輸送非彈性體彈性纖維,以製成僅含有非彈性體彈性纖維(諸如,聚酯雙組份紗)之基底針織織物。
圖7說明適用於一些態樣之送紗系統之另一形式。在針織針中將非彈性體紗與彈性體紗兩者直接合併在一起,而無需載板26中之先前合併。此設定給予針織設計者(諸如)在聖東尼(Santoni)無縫機中發展不同樣式及不同圖案織物之進一步的靈活性。
根據一些態樣,織物之底紗內部的彈性紗為彈性體紗,諸如彈性人造纖維。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兩者上達成具有出乎意料地高的伸縮率及回復率性質之織物,其具有相對低的彈性纖維量。彈性體紗之回縮力回縮且壓製織物以形成具有雙重副效應之3D結構。
裸彈性體紗(在針織為織物之前)可為約11dtex至約444dtex(丹尼-約10D至約400D),包括11dtex至約180dtex(丹尼10D至約162D)。在針織製程期間,彈性體紗在其原始長度之2.0X至6X之間牽伸。
發現可將硬紗與彈性體紗一起添紗以形成平針織物線圈基底,其中紗支數為6Ne至120Ne。可使用若干種類之硬紗,諸如棉、羊毛、纖維素纖維、聚酯長絲及耐綸長絲。變形聚酯及耐綸長絲為較佳的。此等硬紗提供向織物中添加額外功能的機會。諸如聚酯及耐綸長絲將增加棉織物之韌度且改良抗皺能力。棉及羊毛紗增加合成織物之濕氣。亦可引入特殊功能紗。舉例而言,可使用有助於吸收來自身體的濕氣且快速輸送至外部之Coolmax®纖維或導電之可導電纖維。具有抗生物及微膠囊之纖維亦可用於為織物提供身體護理、新鮮度及易護理性質。
此等底紗藉由鄰近的花式紗隱藏於織物內部且在織物表面上實 質上不可見。此部分地藉由包括具有至少與底紗相同的丹尼之花式紗及合意地具有大於底紗之丹尼之花式紗完成。
織物內的彈性體纖維含量以總織物重量計可為約1重量%至約22重量%,包括約2%至約15%。亦提供織物及一種用於製作具有類編織物表面之伸縮針織織物之方法,其中可應用平針織物線圈基底上之各種編織圖案,包括單面針織、單面平紋平針織物、羅紋及多臂提花組織、絨頭織物、毛圈織物及其組合及其他圖案。
出乎意料地,亦發現本發明之創新圓針織織物可能不需要熱定型製程。織物滿足許多最終用途規格而無需熱定型。花式紗與底紗之間的高丹尼比及花式紗之浮紗數與線圈數之高比率使織物維持小於約10%之收縮率而甚至無需熱定型。熱定型以伸長形式「定型」彈性人造纖維。此亦被稱為再丹尼,其中將較高丹尼之彈性人造纖維牽伸或伸縮至較低丹尼,且接著加熱至充分高溫持續足夠的時間,以使較低丹尼下的彈性人造纖維穩定。因此,熱定型意謂彈性人造纖維在分子層級永久地改變,使得伸縮之彈性人造纖維中的回復張力大部分降低且彈性人造纖維在新及較低丹尼下變得穩定。彈性人造纖維之熱定型溫度通常在175℃至200℃的範圍內。習知彈性人造纖維之熱定型條件為在約190℃下約45秒或45秒以上。
在習知織物中,若不使用熱定型來「定型」彈性人造纖維,則織物可具有高收縮率、過重的織物重量及過度的伸長率,其可能導致消費者的負面體驗。在織物整理製程期間的過度收縮可能導致在處理及家庭洗滌期間織物表面上之折痕。以此方式發展之折痕往往極其難以藉由熨燙移除。
藉由消除製程中之高溫熱定型步驟,新製程可能降低對某些纖維(亦即,棉)的熱損害且因此可能改良成品織物之手感。可在熱定型步驟不存在的情況下製備一些實施例之織物,包括其中將織物製備成 衣服。作為另一益處,熱敏硬紗可用於新製程中以製作襯衫料、彈力布、織物,因此增加不同及改良的產品之可能性。此外,較短製程對織物製造商而言具有生產力益處。
根據一些態樣,織物內部的底紗之彈性紗為非彈性體彈性纖維。非彈性體彈性紗之含量高於總織物重量之5%且低於總織物重量之65%。
非彈性體彈性纖維可為變形PET伸縮長絲、變形PPT伸縮長絲、雙組份纖維或PBT伸縮纖維。出人意料地發現,當具有高於15%之可回復伸縮率之非彈性體彈性纖維用於底紗時,織物大大地改變。該等織物具有高伸縮率及高回復能力。非彈性體彈性纖維之線性密度可在約15丹尼(16.5dtex)至約450丹尼(495dtex)、包括約30丹尼至150丹尼(33dtex至165dtex)之範圍內變化。當丹尼過高時,織物可具有實質性稀路織疵。
當與彈性體紗相比時,非彈性體紗具有較高伸縮模數。在相同負載力下,非彈性體紗伸縮較少且抑制織物之延伸,其防止織物之過度伸長。非彈性體紗亦具有比裸彈性體纖維高的回復能力。創新的圓針織織物展示了高回復力,其使織物在穿著期間更容易回復至原始形狀,具有較少變形。
通常,非彈性體紗具有比彈性人造纖維好的耐化學性,諸如耐氯性。新的創新織物亦具有比習知織物好的耐化學性。本發明之含有非彈性體纖維的創新織物亦可避免熱定型製程。
當用於底紗中之彈性纖維時,聚酯雙組份纖維為較佳選項。聚酯雙組份長絲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選自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該等成份之組合組成之群組的至少一種聚合物,具有約10%至約80%之熱定型後捲曲收縮值。
在針織期間,與未伸縮之纖維相比,聚酯雙組份纖維之此伸縮比通常為1.01X倍至1.25X倍(1.01X至1.25X)。伸縮比過低將導致具有稀路織疵之低品質紗及不對中的雙組份長絲。伸縮比過高將導致雙組份長絲斷裂及纖芯空隙。非彈性體纖維含量在具有兩種彈性紗之圓針織織物之情況下以織物之重量計為約5%至約45%,包括約8%至約35%及約10%至約30%。
根據該方法之一些實施例,將彈性體紗及非彈性體彈性紗針織在一起以形成織物之平針織物線圈基底,其中該兩種彈性纖維在針織製程期間伸縮至其原始長度之不同牽伸率。可在1.8X倍至5.0X倍牽伸率之間選擇彈性體紗之牽伸率,而非彈性體紗之牽伸率可選自1.01X至1.35X。
具有雙彈性紗之圓針織織物之突出益處為可將此創新織物製成為具有編織織物及針織織物之組合效能及外觀。當與圓針織織物相比時,編織織物具有高回復力、較好形狀保持性,但具有較小軟性及較小可撓性。出人意料地,可藉由調節牽伸比、添紗位置及兩種彈性紗與硬紗之相對位置將具有雙彈性纖維之圓針織織物製成為具有編織物硬性外觀及良好形狀保持性。與柔軟觸感、高可撓性組合,圓針織織物亦具有高模組化、良好形狀保持性及其他編織物特徵。
非彈性體彈性纖維可為變形PET伸縮長絲、變形PPT伸縮長絲、雙組份纖維(諸如,PET/PTT並排雙組份)或PBT伸縮纖維。非彈性體彈性纖維之線性密度可在約15丹尼(16.5dtex)至約600丹尼(660dtex)、包括約30丹尼至150丹尼(33dtex至165dtex)之範圍內變化。
非彈性體纖維含量在具有兩種彈性紗之圓針織織物之情況下以織物之重量計為約5%至約45%,包括約8%至約35%及約10%至約30%。織物內的彈性體纖維含量以總織物重量計可為約0.5重量%至約20重量%,包括約1%至約5%。
在習知伸縮圓針織織物中,織物在交叉機器方向(緯圈方向)上具有比在機器方向上高的伸縮程度。由於長浮紗長度及花式紗之浮紗數與線圈數之高比率,本發明之織物在機器方向與機器交叉方向之間具有較好伸縮平衡。機器方向上的伸縮程度受直浮紗長度限制及阻礙且在用於褲子及粗斜紋棉布衣服時降低正常圓針織織物之下垂與寬鬆缺陷。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的硬原紗可為(例如)短纖紗,諸如棉、羊毛或亞麻纖維及長絲。其亦可為單組份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纖維、聚己內醯胺纖維、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纖維、丙烯酸系纖維、改質聚丙烯腈纖維、乙酸纖維、嫘縈纖維、耐綸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底紗之硬纖維可為羊毛、亞麻纖維、真絲、聚酯、耐綸、烯烴、棉、諸如溶解性纖維及嫘縈纖維之纖維素纖維及其組合,丹尼在15D至600D之範圍內。
浮紗數比線圈數之比率可為約2:1至約6:1。基底經紗比纖芯經紗之其他可接受之比率可為約2:1至約3:1。若該比率過低,則線圈部分過長,不可穩固地抑制織物之延伸,導致在衣服穿著期間之非所要變形。發現織物表面中的花式紗浮紗之平段可阻礙織物在穿著期間在緯圈方向上之過度延伸。如此長的浮紗有助於降低織物在使用中時之變形。
移位數決定斜紋線角度。高移位數可導致具有大對角線之陡對角線。大部分斜紋織物之較佳移位數為1。花式紗與底紗之間的交錯點內之針步圖案可選自線圈針步之群組:浮紗、墊紗及活褶。較佳圖案為浮紗,其提供平、緊密及薄的交錯結構。
稀路織疵係指織物表面上之底紗之線圈結構之曝露。稀路織疵可將自身明顯地表現為非所要的閃斑或呈不同色彩及光澤之觸感。在 紗及織物經染色之後,稀路織疵變得更顯而易見。在大多數狀況下,花式紗(例如,棉)不同於諸如聚酯雙組份或彈性長絲之底紗。與聚酯及彈性人造纖維相比,棉之染色材料及染色處理條件不同。通常,經由在100℃以下的溫度下之反應性染色、變染法或直接染色來將棉染色,而在100℃以上的溫度下藉由分散染色法將聚酯染色。當在對表面花式紗最佳但對聚酯雙組份非彈性紗非最佳之條件下將具有彈性人造纖維及聚酯雙組份之彈性圓針織物染色時,聚酯雙組份長絲無法附著染料且維持所要色彩。結果,稀路織疵在染色步驟之後常常變得更顯而易見。
為了藉由鄰近的花式紗將底紗隱藏於織物內部,需要花式紗具有至少與底紗相同之丹尼,且合意地,花式紗具有比底紗大的丹尼。吾等發現當花式紗與底紗之丹尼比高於1:1時,在織物表面上實質上不可見底紗。花式紗對底紗之紗丹尼比為約1:1至約10:1,包括自及約1.5:1至約2.0:1。
在針織製程期間,稀路織疵可由硬紗或彈性紗之不當對準及添紗引起。硬紗及彈性紗之適當對準及添紗可有效地控制稀路織疵。對於圓針織物,應選擇針織機之適當規格、兩種彈性紗之間的牽伸比、紗之添紗位置、紗之丹尼及支數來最佳化稀路織疵。
圓形針織機及聖東尼無縫機可用於製作具有編織物外觀及效能之圓針織織物,其具有高針步形成精密度。若使用聖東尼的無縫機,則不同彈性紗丹尼及牽伸率可用於衣服之不同部分中。衣服藉由使用具有漸進壓縮之彈性紗提昇身體組織。聖東尼的無縫機能夠生產具有類編織物表面之塑形衣片。可在圓形針織機上生產呈各種直徑之廣泛多種織物結構及衣服。諸如活褶、浮紗及假羅紋之針步結構、針步之長度及結構之不平衡用以修改圓筒狀衣服之形狀。
雖然此技術集中於便服及休閒服,但具有類編織物表面之無縫 織物(諸如,呈牛仔褲形式之粗斜紋棉布)亦可用於外出穿著。彈性紗之丹尼及針織圖案亦可在衣服之不同部分中改變。舉例而言,為了在某些關鍵區域中(諸如,在膝部、大腿內側、褲子的前衣片中)具有較好夾持力,應用彈性體紗之較重丹尼及較高牽伸率。在此等區域中,衣服具有較高塑形功能及高應變力。在其他部分中,應用較小伸縮及應變,其提供較好舒適性。此情形產生在關鍵區域處具有特定部位塑形功能之精細品質舒適衣服。
整理彈性圓針織織物之步驟概述於圖8中。在針織成大部分呈圓筒狀形式之織物之後,在針織機處將織物收集,隨著旋轉心軸上之捲筒呈平坦的圓筒狀,或在來回鬆散地摺疊之後呈盒形式。
在開幅整理中,接著拆開(44)針織之圓筒狀衣服且將其放平。隨後藉由使打開的織物經受蒸汽或藉由浸漬及擠壓(浸染)使其濕潤來鬆弛(46)打開的織物。接著將鬆弛之織物應用於拉幅機且在烘箱中加熱(熱定型(46))。拉幅機藉由大頭針將織物夾持在邊緣上,且在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兩者上使織物伸縮,以便使織物恢復至所要尺寸及基本重量。若濕潤,則除接著在後續濕潤處理步驟之前完成熱定型外,首先乾燥織物。因此,熱定型在行業內常常稱為「預定型」。在烘箱出口處,自伸縮機釋放平面織物且接著縫製(48)(縫合)回成圓筒狀形狀。接著經由(例如)藉由軟流噴射設備進行之清潔(精練)及視情況選用之漂白/染色的濕潤製程(50)且接著(例如)藉由擠壓捲筒或以離心形式脫水(52)來處理呈圓筒狀形式之織物。接著藉由移除縫線來「拆縫」(54)織物且將織物重新打開成平衣片。接著在織物過量送紗(與伸縮相反)之條件下於拉幅機烘箱中乾燥(56)平、仍濕潤的織物,使得在熱定型溫度以下的溫度下乾燥時織物在長度(縱向)方向上處於無張力。在寬度方向上稍微拉緊織物以便使任何潛在的起皺變平。可僅在乾燥操作(56)之前應用視情況選用之諸如軟化劑之織物整理。在一些 狀況下,在首先藉由帶式或拉幅機烘箱乾燥織物之後應用織物整理,使得由同樣為乾式之纖維均一地進行整理。此額外步驟涉及再濕潤經整理之乾燥織物,且接著在拉幅機烘箱中再次乾燥織物。
一些實施例之織物在經圈或/及緯圈方向上可具有約10%至約250%之伸長率。織物在洗滌期間可具有約15%或15%以下之收縮率,例如,在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兩者上小於7%。伸縮織物可具有極佳棉質手感。可自本文所描述之織物製備衣服。
當用靛藍將棉紗預染色時,織物具有編織粗斜紋棉布及細斜紋布外觀。由於無稀路織疵,因此幾乎無非彈性體紗及彈性體紗在織物表面上曝露。因此,不必要將兩種彈性紗染色,其可降低製造成本。藉由將針織點配置在不同方向上,可將織物製成為具有如圖3及圖4中所說明的右手斜紋或左手斜紋。
粗斜紋棉布(靛藍染色之編織織物)至少部分地歸因於用於產生靛藍紗之環染製程而在時裝工業中已獲得風行性。一般而言,將靛藍染料定位成接近紗表面,留下未染色之紗芯。因為染料定位於紗表面處,所以粗斜紋棉布織物與由非環染紗製成的織物相比以不同方式褪色。
亦可以織物形式或以成衣形式將織物染色。衣服處理可包括精練、石洗、噴砂、漂白、成衣染色、雷射製程形式。歸因於織物之低稀路織疵,吾等可在織物及成衣染色期間僅將硬紗染色。彈性紗不需要染色。
不同整理技術可應用於粗斜紋棉布以利用此等環染紗。舉例而言,可手刮、噴砂、石洗或以允許未染色之靛藍紗芯量之變化變得可見的其他方式處理粗斜紋棉布。經由此等處理產生的效應已使粗斜紋棉布在服裝及紡織工業中成為風行且時尚的織物。
分析方法 紗可回復伸縮率
遵循ASTM D6720-07量測實例中所使用之彈性纖維的可回復伸縮。每一紗樣本形成為5000+/-5總丹尼(5550dtex)之絞紗,其中搖絞紗機在約0.1gpd(0.09dN/tex)之張力下進行。接著在100℃的水下將絞紗浸沒於沸水中持續15分鐘,在其之後自水移除該絞紗。接著,在70℉(+/-2℉)(21℃+/-1℃)及65%(+/-2%)相對濕度下調節絞紗持續最少16小時以用於風乾。
絞紗自支架實質上垂直地懸掛。在1030公克懸掛重量之情況下的三次循環之後,將1030公克重量(206mg/d;185.4mg/dtex)懸掛於絞紗之底部,且絞紗之長度經量測在1mm以內且記錄為「L1」。接下來,將6mg/den(5.4mg/dtex)重量(例如,5550dtex絞紗之30公克)懸掛於絞紗之底部上,允許稱重之絞紗達到平衡長度,且絞紗之長度經量測為在1mm內且記錄為「L2」。根據式CCa(%)=100*(L1-L2)/L2來計算紗可回復伸縮(百分比)「CCa」。
彈性人造纖維牽伸
使用以下程序在實例中量測彈性紗牽伸率。自單面緯圈解針織(拆散)200針步(針)之紗樣本,且分離此樣本之彈性紗與硬紗。解針織更長樣本,但在開端及末端處標記200針步。
藉由將一個末端附著至米尺上來自由地懸掛每一樣本(彈性紗或硬紗),其中一者標記於米尺之頂部處。附加重量至每一樣本(對於硬紗,0.1克/丹尼;對於彈性人造纖維,0.001克/丹尼)。緩慢地降低重量,允許重量施加至紗樣本之末端而無影響。記錄標記之間量測的長度。重複量測彈性紗及硬紗中之每一者之5個樣本。根據下式:牽伸率=(標記之間的硬紗長度)÷(標記之間的彈性紗長度)來計算平均彈性人造纖維牽伸率。
彈性人造纖維含量
手動地將針織織物解針織。彈性人造纖維與伴生硬紗分離且用精密實驗室天平或扭力天平稱重。彈性人造纖維含量表達為彈性人造纖維重量比織物重量之百分比。
織物伸長率(伸縮率)
在指定負載(亦即,力)下在織物伸縮方向上評估織物之%伸長率,織物伸縮方向為複合紗(亦即,緯紗、經紗或緯紗與經紗)之方向。自織物切割三個尺寸為60cm×6.5cm之樣本。長尺寸(60cm)對應於伸縮方向。部分地拆散樣本以將樣本寬度降低為5.0cm。接著在20℃+/-2℃及65%相對濕度+/-2%下調節樣本持續至少16小時。
在與樣本末端相距6.5cm處橫越每一樣本寬度製得第一基準。在與第一基準相距50.0cm處橫越樣本寬度製得第二基準。自第二基準至樣本之另一末端之過量織物用於形成及針步線圈,可向線圈中插入金屬大頭針。接著在線圈中切割凹口使得可將重量附加至金屬大頭針。
夾緊樣本非線圈末端且垂直地懸掛織物樣本。經由懸掛織物線圈將17.8牛頓(Newton;N)重量(4LB)附加至金屬大頭針,使得藉由重量使織物樣本伸縮。藉由允許樣本經由重量伸縮三秒且接著藉由提昇重物手動地緩解力來「訓練」樣本。此循環進行三次。接著允許重量自由懸掛,因此使織物樣本伸縮。在織物處於負載下時量測兩個基準之間的以毫米計之距離,且此距離指示為ML。基準之間的原始距離(亦即,未伸縮距離)指示為GL。如下計算每一個別樣本之%織物伸長率:%伸長率(E%)=((ML-GL)/GL)×100
對該三個伸長率結果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織物生長率(未回復伸縮率)
在伸縮之後,不具有生長之織物將準確地回復至其在伸縮之前 的原始長度。然而,伸縮織物通常在延長伸縮之後將不會完全回復且將略微更長。此輕微長度增加稱為「生長」。
以上織物伸長率測試必須在生長測試之前完成。僅測試織物之伸縮方向。對於雙向伸縮織物,兩個方向均測試。自織物切割三個樣本,每一者為55.0cm×6.0cm。此等樣本為不同於伸長率測試中所用之彼等者之樣本。55.0cm方向應對應於伸縮方向。部分地拆散樣本以將樣本寬度降低為5.0cm。在如上述伸長率測試中之溫度及濕度下調節樣本。橫越樣本之寬度繪製準確地隔開50cm之兩個基準。
來自伸長率測試之已知伸長率%(E%)用於計算在80%之此已知伸長率下的樣本之長度。如下計算此長度:在80%下之E(長度)=(E%/100)×0.80×L,其中L為基準之間的原始長度(亦即,50.0cm)。夾緊樣本之兩個末端且使樣本伸縮直至基準之間的長度等於L+如以上計算的E(長度)。維持此伸縮30分鐘,在該時間之後釋放伸縮力且允許樣本自由懸掛及鬆弛。在60分鐘之後,如下量測%生長率:%生長率=(L2×100)/L,其中L2為在鬆弛之後樣本基準之間的長度之增加且L為基準之間的原始長度。量測每一樣本之此%生長率且對結果取平均值以判定生長數目。
織物回復率
織物回復率意謂織物在由於伸長或拉應力而變形之後回復至其原始長度的能力。織物回復率表達為織物在張力下增加的延長長度比伸長或拉應力釋放之後的織物長度之百分比。可由織物伸縮率及織物生長率計算織物回復率。
織物收縮率
在漿洗之後量測織物收縮率。首先在如伸長率測試及生長測試 中之溫度及濕度下調節織物。接著自織物切割兩個樣本(60cm×60cm)。在距離織邊至少15cm處切出樣本。在織物樣本上標記40cm×40cm之四側盒樣。
在具有樣本及負載織物之洗衣機中漿洗樣本。總洗衣機負載為2kg之風乾材料,且不超過由測試樣本組成之洗滌物的一半。在40℃之水溫下溫和地洗滌衣物且使其旋轉。取決於水硬度,使用1g/l至3g/l之清潔劑量。將樣本放置於平坦表面上直至乾燥,且接著在20℃+/-2℃及65%相對濕度+/-2%相對濕度下調節樣本持續16小時。
接著藉由量測標記之間的距離在經紗及緯紗方向上量測織物樣本收縮率。如下計算漿洗之後的收縮率C%:C%=((L1-L2)/L1)×100, 其中L1為標記之間的原始距離(40cm)且L2為乾燥之後的距離。對樣本結果取平均值且報告緯紗方向及經紗方向兩者之結果。負的收縮率數目反映膨脹,由於硬紗行為其在某些狀況下為可能的。
織物重量
用10cm直徑的模具來模具衝壓編織織物樣本。對每一切斷的編織織物樣本稱重,以公克計。接著如下計算「織物重量」:公克/平方公尺。
織物回復力
將織物切割為3×8吋。藉由使用織物標記筆,在與每一試樣之一個邊緣相距一吋處繪製基準「A」。在與基準「A」相距六吋處繪製基準「B」,產生隔開六吋之兩個基準。藉由將兩個短邊緣摺疊在一起以使得基準線對齊且縫合橫越標記之直縫來將織物試樣縫合成線圈。在70℉溫度及65%相對濕度下調節測試線圈持續至少16小時。藉由以200%/分鐘延伸至75%伸長率且釋放在英斯特朗(Instron)機中將試樣訓練三個循環。將第三循環中在30%伸長率下的織物卸載力記錄為織物 回復力。織物回復力表示在衣服穿著期間的織物回復能力。
藉由以下實例更充分地展示本發明之特徵及優點,提供該等實例係出於說明之目的且並不欲解釋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實例:
以下實例說明本發明及其用於製造多種織物之能力。本發明能夠實施其他及不同實施例,且能夠在各種顯而易見的態樣中修改其若干細節,而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因此,認為該等實例在本質上為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
實例之具有用硬紗添紗的兩種彈性紗之圓針織(CK)彈性單面平針織物係在Monarch圓形針織機型號VX-RDS上針織,該針織機具有26吋針筒直徑、28規格(針/圓周吋)以及2232個針及42個送紗位置。該圓形針織機在16轉/分鐘(revolutions per minute;rpm)下操作。藉由Iro Memminger數位張力計(型號為MER2)在彈性人造纖維供應封裝36與捲筒導紗器37(圖5)之間量測彈性人造纖維送紗張力。對於以下實例,40丹尼及70丹尼的彈性人造纖維之彈性人造纖維送紗張力維持在4公克及7公克下。此等張力足以達成彈性人造纖維紗至針織針之可靠且連續饋送。當送紗張力過低時,彈性人造纖維紗在供應封裝處捲繞捲筒導紗器且無法被可靠地饋送至圓形針織機。非彈性體彈性紗及硬紗之張力裝置係型號為MPF40 KIF之IRO Memminger。非彈性體紗之張力為大約8~9公克。硬紗之張力為約6~7公克。
實例之具有用棉紗添紗的兩種彈性紗之CK粗斜紋棉布織物係在Monarch圓形針織機型號F-SEC-U/ST電動雅克(Jacque)機上針織,該機具有32吋針筒直徑、28規格(針/圓周吋)以及2958個針及48個送紗位置。該圓形針織機在16轉/分鐘(rpm)下操作。藉由Iro Memminger數位張力計MPF40GIF(型號為MER10)在彈性人造纖維供應封裝36與捲筒導紗器37(圖5)之間量測彈性人造纖維送紗張力。對於以下實例,40 丹尼及70丹尼的彈性人造纖維之彈性人造纖維送紗張力維持在4公克及7公克下。非彈性體紗之張力為大約8~9公克。而硬紗之張力為約6~7公克。
使用來自SANTONI(來自GRUPPO LONATI,Italy)之SMA-8-TOP無縫、28吋機身大小的針織機(以下稱作「SANTONI針織機」)藉由圓針織製得本發明之無縫織物之實例。在製作創新織物中,使用用各種類型之紗的不同針織構造之組合。該針織機具有8個送紗位置。該針織機在70轉/分鐘(rpm)下操作。藉由BTSR®數位張力計(型號為KTF-100HP)量測彈性人造纖維送紗張力。對於以下實例,每一10丹尼的彈性人造纖維之彈性人造纖維送紗張力維持在1公克下。非彈性體彈性紗及硬紗之張力裝置係型號為ROJ Tricot之IRO Memminger。
對針織織物進行預加熱、精練、染色及乾燥。對於無縫織物,織物經歷整理製程而無需熱定型。在100℃下於100公升溶液中精練及漂白織物持續30分鐘。在具有軟花之捷斯(Thies)水平噴射染色機中進行所有此等濕潤、噴射加工、染色。用含有Domoscour LFE810(13g)(精練及乳化劑,由M.Dohmen Company製造)、Lurotex A-25(100g)(親水整理及軟化劑,由BASF Cooperation製造)之水溶液在49℃下預精練織物持續5分鐘。
在85℃下使用直接性染料及其他組份將織物染色持續60分鐘。該染色溶液含有85.8公克Solophenyl FGE 250(由Huntsmen Corp.製造)、0.5重量%磷酸三鈉(調整PH)及45000公克食鹽。接著,將78公克Burcofix 195(由M.Dohmen Company進行色彩固定)與65公克Ultratex MES及10公克乙酸添加至染浴中且在45℃下運行30分鐘。再次瀝乾浴且自容器卸載織物。接著在145℃下於拉幅機(由Kenyon Company製造)烘箱中乾燥織物持續約30秒。
表1列出用於製造具有彈性體及非彈性體彈性紗之織物樣本的材 料及製程條件。彈性紗可購自Invista,s.á.r.L.(Wilmington,DE及Wichita,KS)。舉例而言,在以彈性纖維為表頭的欄中,40d意謂40丹尼;且3.3×意謂由包芯紡紗機施加的彈性之牽伸率(機械牽伸率)。在以「硬紗」為表頭的欄中,16's為如藉由英制棉紗支數系統(English Cotton Count System)量測的短纖紗之線性密度。清楚地標示表1中之剩餘項目。

Claims (28)

  1. 一種針織織物,其中該針織織物具有表面側及基底側且包含一組底紗及一層花式紗,其中經由交錯點以預定配置針織該等底紗及該等花式紗,其中使該等花式紗與該等底紗交替配置且其中該等底紗包含至少一種彈性纖維,且該等花式紗包含至少一種硬纖維及視情況包含彈性纖維;該織物之該基底側具有由底紗形成之平針織物針步線圈結構,且該織物之該表面側具有由該等花式紗之平浮紗及交錯點圖案產生的編織物外觀;且該針織織物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a)約1.0:1.0至約10:1之花式紗丹尼比底紗丹尼之比率;(b)約2:1至約6:1之浮紗數比線圈數之比率;(c)該花式紗沿著鄰近交錯點之間的緯圈浮動於至少2個經圈、但不超過6個經圈上方;(d)該彈性纖維佔總織物重量之至少1%;及其組合。
  2.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等底紗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種硬纖維。
  3.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含量為約1%至約65%。
  4. 如請求項3之針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含量為總織物重量之約2%至約50%。
  5.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實質上不含來自該織物表面的平針織物線圈基底之稀路織疵。
  6.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包含彈性體纖維,且該彈性體纖維之含量高於總織物重量之2%,其中該彈性體纖維具 有至少2×牽伸率。
  7.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包含非彈性體彈性纖維;該非彈性體纖維之含量高於總織物重量之5%,丹尼在10丹尼與450丹尼之間。
  8.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為彈性人造纖維,該彈性體纖維之含量高於總織物重量之2%,其中該彈性人造纖維具有至少2×牽伸率。
  9.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彈性纖維為聚酯雙組份纖維,該聚酯雙組份纖維之含量為總織物重量之約5%至約65%。
  10.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等彈性纖維含有彈性體纖維與非彈性體纖維兩者,該彈性體纖維之含量為總織物重量之至少1%且該等非彈性體纖維之含量為總織物重量之至少5%。
  11.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等底紗在該織物之連續緯圈之每一針經圈中形成具有平紋平針織物針步線圈之該平針織物線圈基底。
  12.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浮紗長度為2個浮數。
  13.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浮紗長度為3個浮數。
  14. 如請求項2之針織織物,其中底紗之該硬纖維係選自由羊毛、亞麻纖維、真絲、聚酯、耐綸、烯烴、棉、纖維素纖維及其組合組成之群組,丹尼在15D至600D之範圍內。
  15. 如請求項14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纖維素纖維係溶解性纖維或嫘縈纖維。
  16. 如請求項2之針織織物,其中底紗之該硬纖維為變形聚酯或耐綸長絲。
  17.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花式紗之大小在50S至6S英制支數之間,且該等花式紗為單面經紗或多個撚線或多個分離經紗。
  18.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底紗與花式紗之間的該交錯針織線圈圖案為浮紗結構。
  19.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花式紗為棉短纖紗。
  20.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花式紗在針織之前經染色。
  21.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花式紗為靛藍染色之紗。
  22.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僅該花式紗以一種色彩染色,該等底紗係以不同色彩染色或未染色。
  23.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交錯點形成具有編織物斜紋外觀之對角線。
  24.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在該經圈方向及該緯圈方向上具有伸縮,其中織物伸縮率至少為10%且織物回復率至少為75%。
  25.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包含衣服。
  26. 如請求項25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在該衣服之某些部分中具有不同伸縮程度及回復率。
  27. 如請求項26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織物在膝部、緊身部或臀部具有不同伸縮程度及回復率。
  28. 如請求項1之針織織物,其中該等衣服係在成衣形式下經染色及濕潤整理。
TW103135559A 2013-10-14 2014-10-14 具有多彈性紗的伸縮圓針織織物 TWI6734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90663P 2013-10-14 2013-10-14
US61/890,663 2013-10-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36974A TW201536974A (zh) 2015-10-01
TWI673400B true TWI673400B (zh) 2019-10-01

Family

ID=5282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5559A TWI673400B (zh) 2013-10-14 2014-10-14 具有多彈性紗的伸縮圓針織織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689091B2 (zh)
EP (1) EP3058124B1 (zh)
JP (1) JP6506748B2 (zh)
KR (1) KR102290139B1 (zh)
CN (1) CN105980617B (zh)
MX (1) MX355097B (zh)
TW (1) TWI673400B (zh)
WO (1) WO20150576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9092B2 (en) 2013-10-14 2017-06-2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Stretch circular knit fabrics with multiple elastic yarns
KR102290139B1 (ko) 2013-10-14 2021-08-19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 알.엘. 다중 탄성 실을 갖는 신축성 서큘러 니트 패브릭
WO2015084865A1 (en) * 2013-12-02 2015-06-11 Invista Technologies S.A R.L. Shape enhancing garments with discontinuous e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EP3237662B1 (en) * 2014-12-24 2021-04-21 INVISTA Textiles (U.K.) Limited Easily settable stretch fabrics including low-melt fiber
EP3283676B1 (en) * 2015-04-16 2021-12-01 NIKE Innovate C.V.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having floated yarn portions and a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10370782B1 (en) 2015-05-08 2019-08-06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of apparel
US10368590B2 (en) 2015-11-03 2019-08-06 Nike, Inc. Flat-knit support garment for upper torso
US10470511B2 (en) 2016-08-19 2019-11-12 Levi Strauss & Co. Using laser to create finishing pattern on apparel
BR112019008278A2 (pt) * 2016-10-26 2019-07-09 A&At Uk Ltd pano de malha circular estirável, indumentária e método para produzir um pano de malha circular
US11578457B2 (en) * 2016-12-13 2023-02-14 Levi Strauss & Co. Fabric with enhanc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for laser finishing
US10912340B2 (en) 2017-05-02 2021-02-09 Nike, Inc. Upper-torso garment with tubular-jacquard knit structure
US10145042B2 (en) 2017-05-02 2018-12-04 Nike, Inc. Upper-torso garment with tubular-jacquard knit structure
US10415164B2 (en) 2017-05-02 2019-09-17 Nike, Inc. Upper-torso garment with three-dimensional knit structures
US10273607B2 (en) * 2017-07-13 2019-04-30 Celeste Stein Decorative graduated compression sock
JP7050441B2 (ja) * 2017-09-01 2022-04-08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ダブルニット
CN111051590B (zh) * 2017-09-20 2022-03-11 东洋纺Stc株式会社 商务衬衫用针织布
CN111565880B (zh) 2017-10-31 2022-09-23 利惠商业有限公司 激光精加工设计工具
US11250312B2 (en) 2017-10-31 2022-02-15 Levi Strauss & Co. Garments with finishing patterns created by laser and neural network
US10851482B2 (en) 2018-01-19 2020-12-01 Nke, Inc. Protected float
US10820650B2 (en) 2018-02-27 2020-11-03 Levi Strauss & Co. Surface projection for apparel in an apparel design system
EP3758883A4 (en) 2018-02-27 2021-11-17 Levi Strauss & Co. MANUFACTURING A LASER FINISHED GARMENT ON DEMAND
US20190345652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Nike, Inc. Textile including yarn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mposition at different areas of textile surface
JP6878497B2 (ja) * 2018-05-18 2021-05-26 雁丞有限公司Issetex Co., Ltd 編地
US20210189615A1 (en) * 2018-06-26 2021-06-24 Seiren Co., Ltd. Circular knitted fabric
EP3833571A4 (en) 2018-08-07 2022-06-29 Levi Strauss & Co. Outdoor retail space structure
US11142854B2 (en) 2018-10-03 2021-10-12 Nike, Inc. Upper-torso garment with three-dimensional knit structures
EP3887593A4 (en) 2018-11-30 2022-10-05 Levi Strauss & Co. NEUTRAL THREE-DIMENSIONAL CLOTHING DARKENING RENDER
US11661684B2 (en) * 2018-12-28 2023-05-30 Flex Ltd. Plaited low-melt yarn for adhering fabric
WO2021016497A1 (en) 2019-07-23 2021-01-28 Levi Strauss & Co. Three-dimensional rendering preview of laser-finished garments
US20220325446A1 (en) * 2019-08-13 2022-10-13 London Luxury Llc Stretch towel
US11293120B2 (en) * 2019-08-21 2022-04-05 K. G. Denim Limited Total fit cotton fabric
TW202129111A (zh) * 2019-11-04 2021-08-01 英商萊卡英國有限公司 針織襪
US11591748B2 (en) 2020-01-14 2023-02-28 Shadow Works, Llc Heat treated multilayer knitted textile of liquid crystal polymer fibers and 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TWI750657B (zh) * 2020-05-13 2021-12-21 吳隆榮 織物
CN115803488B (zh) * 2020-06-15 2024-04-05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针织面料及其用途
CN113279122B (zh) * 2021-05-05 2023-01-10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尺寸延伸的纬编针织面料及鞋面
CN113699662A (zh) * 2021-09-30 2021-11-26 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纬编单面结构方便面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767A (en) * 1987-08-14 1989-01-03 Lombardi Victor J Circular knit two-layer upholstery fabric and method
US5623839A (en) * 1994-04-07 1997-04-29 Sara Lee Corporation Knitted fabric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O2006107724A1 (en) * 2005-04-04 2006-10-12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 R.L. Circular knitting of elestic fabrics containing an elastomeric yarn
US20070259583A1 (en) * 2004-11-10 2007-11-08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Elastic fabric including elastic fiber and hard yar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US20120122364A1 (en) * 2010-11-16 2012-05-17 Velcro Industries B.V. Knitting with yarns of differing stretch propert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31964A (en) * 1930-12-30 1931-11-17 Lombardi Vincent Knitted fabric
US2054059A (en) * 1934-07-19 1936-09-08 Infant Socks Company Hosiery
US2192798A (en) * 1936-04-08 1940-03-05 Scott & Williams Inc Knitted fabric
US2105301A (en) * 1936-10-10 1938-01-11 Julius Kaplan Fabric
US2176533A (en) * 1937-12-24 1939-10-17 Tompkins Bros Co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knitted fabrics
US2236758A (en) * 1940-04-02 1941-04-01 Andrew J Lumsden Elastic fabric
US2378780A (en) * 1941-12-15 1945-06-19 Lombardi Knitting Machine Co I Knitted fabric
US3115693A (en) * 1959-05-11 1963-12-31 Du Pont Process of making a knitted fabric
JPS4412228Y1 (zh) * 1964-07-29 1969-05-21
US3461695A (en) * 1967-09-19 1969-08-19 Kendall & Co Two-way stretch garment incorporating inlaid elastomeric yarn
US3487662A (en) * 1968-05-15 1970-01-06 Hanes Corp Three piece panty hose garment
US3828585A (en) * 1972-11-13 1974-08-13 Thorneburg Hosiery Mills Inc Denim sock and method of knitting same
US3949570A (en) * 1973-12-10 1976-04-13 W. Schlafhorst & Co. Method and means for forming knit fabric incorporating a weft stitch weave
US3884053A (en) * 1973-12-10 1975-05-20 Schlafhorst & Co W Knit fabric incorporating a weft stitch weave
US3986374A (en) * 1974-11-14 1976-10-19 Goscote Engineering Limited Welf knitted fabric simulating woven cloth
JPS584946Y2 (ja) * 1977-09-05 1983-01-27 帝人株式会社 デニム調編地
DE3240370A1 (de) * 1982-11-02 1984-05-03 Beck Strickmaschinen GmbH, 7407 Rottenburg Rundstrickmaschine
US4522044A (en) * 1984-02-21 1985-06-11 Kayser-Roth Hosiery, Inc. Ankle and arch support sock
JPH01183559A (ja) * 1988-01-14 1989-07-21 Asahi Chem Ind Co Ltd 織物調緯編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24331U (ja) * 1995-11-02 1996-05-21 桐生トリコット株式会社 ラメ入り編成地
US6089052A (en) * 1998-08-18 2000-07-18 Riegger; Stephen Weft binding layered knitting
AU7375400A (en) * 1999-09-20 2001-04-24 Milliken & Company Opaque heat-moldable circular knit support fabrics having very high spandex content
CN101307523A (zh) * 2007-05-16 2008-11-19 因维斯塔技术有限公司 含有斯潘德克斯纤维和硬纱的伸展织物的制造方法
US20080318485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Chi Ping Cheng Core spun yarn and woven stretch fabric
CN101560717A (zh) * 2008-04-17 2009-10-21 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抗起毛起球的纤维素纤维的纬编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DE102011108702B4 (de) * 2011-07-27 2014-05-15 H. Stoll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stricks mit Zierstichen sowie Gestrick
ITMI20112249A1 (it) * 2011-12-13 2013-06-14 Style S R L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capo di abbigliamento e capo di abbigliamento cosi' realizzato
KR102290139B1 (ko) 2013-10-14 2021-08-19 인비스타 테크놀러지스 에스.에이 알.엘. 다중 탄성 실을 갖는 신축성 서큘러 니트 패브릭
US9689092B2 (en) 2013-10-14 2017-06-27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Stretch circular knit fabrics with multiple elastic yar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4767A (en) * 1987-08-14 1989-01-03 Lombardi Victor J Circular knit two-layer upholstery fabric and method
US5623839A (en) * 1994-04-07 1997-04-29 Sara Lee Corporation Knitted fabric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US20070259583A1 (en) * 2004-11-10 2007-11-08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 R.L. Elastic fabric including elastic fiber and hard yar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WO2006107724A1 (en) * 2005-04-04 2006-10-12 Invista Technologies S.À R.L. Circular knitting of elestic fabrics containing an elastomeric yarn
US20120122364A1 (en) * 2010-11-16 2012-05-17 Velcro Industries B.V. Knitting with yarns of differing stretch propert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90139B1 (ko) 2021-08-19
JP2017501310A (ja) 2017-01-12
KR20160070114A (ko) 2016-06-17
MX2016004839A (es) 2016-07-06
CN105980617B (zh) 2018-11-13
JP6506748B2 (ja) 2019-04-24
CN105980617A (zh) 2016-09-28
TW201536974A (zh) 2015-10-01
US9689091B2 (en) 2017-06-27
MX355097B (es) 2018-04-05
US20160251782A1 (en) 2016-09-01
WO2015057697A1 (en) 2015-04-23
EP3058124A1 (en) 2016-08-24
EP3058124A4 (en) 2017-07-05
EP3058124B1 (en) 202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3400B (zh) 具有多彈性紗的伸縮圓針織織物
US9689092B2 (en) Stretch circular knit fabrics with multiple elastic yarns
CN110114523B (zh) 含有弹性体纤维和聚酯双组分长丝的拉伸圆形编织织物、由其制造的服装及其制造方法
US11905626B2 (en) Easily settable stretch fabrics including low-melt fiber
JP6913436B2 (ja) 多重の弾性糸を有するストレッチ糸および布地
CN100554547C (zh) 制造圆筒形针织、单面针织物的方法,圆筒形针织、弹性、单面针织物及服装
WO2008027859A1 (en) Hydrodynamic treatment of tubular knitted fabrics
TWI841522B (zh) 含有彈性體纖維及聚酯之雙成份長絲的伸縮針織織物
US20240191403A1 (en) Easily settable stretch fabrics including low-melt fiber
BR112016008141B1 (pt) Artigo
EP4382649A2 (en) Stretch yarns and fabrics with multiple elastic yar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