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8129B - 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8129B
TWI668129B TW107126010A TW107126010A TWI668129B TW I668129 B TWI668129 B TW I668129B TW 107126010 A TW107126010 A TW 107126010A TW 107126010 A TW107126010 A TW 107126010A TW I668129 B TWI668129 B TW I6681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eed tray
stopper
paper feed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6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6794A (zh
Inventor
艾俊祥
閔緒新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8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81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6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67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整紙機構,適用於事務機,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馬達、轉輪以及至少一傳動件。饋紙盤樞接於事務機的機體,饋紙盤具有軌道。馬達設置於機體。轉輪樞接於機體,轉輪具有定位銷,所述定位銷可移動地耦接於軌道。傳動件連接所述馬達與轉輪,其中馬達通過傳動件而驅動轉輪樞轉,並驅使所述定位銷於軌道移動,而驅動饋紙盤相對於機體樞轉抬升或樞轉下降。另揭露一種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Description

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於現代的辦公室中,事務機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一般來說,事務機包括複印機、印表機、掃描機以及具有其他功能之事務機等等,其能隨著使用者的需求而加以適當地配置。
以目前同時兼具複印和列印功能的事務機為例,其上會設置有自動饋紙裝置,以驅動所承載的空白紙張進入事務機內以進行列印工作或掃描工作。在列印或掃描前,使用者先行將紙張置於饋紙盤,以在列印或掃描時,經由饋紙裝置使紙張於事務機內傳送,而藉由列印裝置於紙張上成像或藉由掃描裝置從紙張上擷取影像。
但,在饋紙動作之前,仍須使用者將所需紙張自行整齊地放置於饋紙盤,而事務機僅提供對準結構供使用者進行對準,因此在放置過程中常發生無法對準(對齊)紙張,或是放置完後因其他外力而導致紙張再度錯位。據此,如何確保紙張在饋紙前的對齊狀態,以使其能順利地在後續動作中進行饋紙與事務工作,實成為相關技術人員所需考慮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以利於事務機在饋紙前自動進行整紙,以提高自動化程度而達到省卻人力及時間。
本發明的整紙機構適用於事務機。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馬達、轉輪以及至少一傳動件。饋紙盤樞接於事務機的機體,饋紙盤具有軌道。馬達設置於機體。轉輪樞接於機體,轉輪具有定位銷,可移動地耦接於軌道。傳動件連接馬達與轉輪,其中馬達通過傳動件而驅動轉輪樞轉,並驅使定位銷於軌道移動,而驅動饋紙盤相對於機體樞轉抬升或樞轉下降。
本發明的整紙機構適用於事務機。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一對擋塊模組以及驅動模組。饋紙盤設置於事務機的機體,饋紙盤具有軌道。擋塊模組分別可移動地耦接於軌道。驅動模組設置於饋紙盤且連接擋塊模組,以驅動擋塊模組沿軌道移動而使擋塊模組彼此移近或遠離。
本發明的整紙方法適用於事務機的整紙機構,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整紙方法包括:確認紙張是否置入饋紙盤。若是,整紙機構對齊紙張的前緣、整紙機構對齊紙張的相對兩側緣、或整紙機構對齊紙張的前緣與相對兩側緣。
基於上述,事務機通過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而對置入饋紙盤的紙張進行整紙動作,在一實施例中,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及與其組裝的驅動模組與擋塊模組,並通過擋塊模組的相對移動,而對紙張的相對兩側緣進行整紙、對齊動作,而在另一實施例中,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及組裝在饋紙盤與機體之間的相關驅動構件,以驅動饋紙盤進行抬升、下降動作,而通過重力的影響,使紙張的前緣得以對齊。再者,事務機也可整合上述不同實施例的整紙機構,而達到上述兩種整紙效果。
據此,事務機得以藉由整紙過程的自動化,除能省卻人工整紙所需時間並提高操作方便性之外,也能避免人工整紙可能發生的動作錯誤或紙張損壞,並因此提高事務機的整體工作效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事務機的部分構件爆炸圖。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事務機10包括機體200與整紙機構100A,由於本發明在於強調整紙機構的技術特徵,因此機體200僅以局部繪示,同時,事務機10還包括設置於機體200的至少一電子模組(未繪示),得以執行列印、複印、掃描等至少其中之一或多項複合的事務(文件處理)功能,由於這些與事務機相關的技術已能從現有技術得知,故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整紙機構100A包括饋紙盤110A、馬達120A、轉輪130A以及傳動件140A。饋紙盤110A通過軸部112樞接至機體200,而沿軸X1相對於機體200樞轉。饋紙盤110A在其側部設置有軌道114A。馬達120A設置於機體200的支架210,轉輪130A沿軸X2樞接與機體200的支架220,且轉輪130A具有齒輪結構132與定位銷134,分別位於結構的相對兩側面,其中傳動件140A連接馬達120A的傳動軸與轉輪130A的齒輪結構,以使馬達120A通過傳動件140A而驅動轉輪130A在支架220上樞轉,在此實施例中,傳動件140A為一皮帶。在圖2中提供轉輪130A在不同側面的繪示,以利了解其結構特徵。在此,馬達120A、傳動件140A與轉輪130A可被視為驅動模組DR1,以使整紙機構100A通過驅動模組DR1而驅動饋紙盤110A。
再者,定位銷134沿軸X2插入軌道114A並可移動地耦接與軌道114A,如此一來,當轉輪130A進行樞轉時,通過定位銷134在軌道114A滑移,而能進一步地驅動饋紙盤110A相對於機體200沿軸X1樞轉。在此,機體200還通過殼體230覆蓋所述馬達120A、傳動件140A與轉輪130A,而提供保護效果。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饋紙盤110A樞接於機體200的樞接軸向(即,軸X1)、轉輪130A樞接於機體200的樞接軸向(即,軸X2)以及定位銷134延伸插入軌道114A的延伸軸向(即,軸X3)是彼此平行的狀態(即,軸X1、X2與X3彼此平行)。據此,轉輪130A可視為在平面P1上進行樞轉,且前述軸X1、X2與X3分別正交於平面P1。
圖3A與圖3B分別繪示圖2的饋紙盤於不同狀態的局部側視圖。請同時參考圖3A與圖3B並對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整紙機構100A還包括感測單元150A,設置於機體200,而饋紙盤110A還具有凸部116,感測單元150A位在凸部116的移動路徑上。由圖3A與圖3B能清楚得知,當饋紙盤110A相對於機體200樞轉至低角度時(如圖3A),凸部116正落於感測單元150A處,而得以啟動(或關閉)感測單元150A,一但凸部116移離感測單元150A,將得以關閉(或啟動)感測單元150A,而圖3B則是饋紙盤110A相對於機體200樞轉至高角度位置,此時饋紙盤110A內的紙張(未繪示)將因此受重力G(繪示於圖3B)影響,而使紙張的前緣(圖式右側)抵接於饋紙口的特定位置(例如是抵接在機體200的分紙輪240處,如圖2所示,但在此未限定),因而至少一或多張紙張的前緣將能因此而對齊於所述特定位置。在本實施例中,以機體200座落的平面作為基準平面時,機體200和饋紙盤110A的夾角為整紙機構的工作角度,前述低角度為20度,而前述高角度為43度,且低角度是作為將紙張饋入機體200的工作角度,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此外,還能通過感測單元150A而得知饋紙盤110A的抬升或降下的狀態,進而還能作為其計次之用。在本實施例中,馬達120A驅動轉輪130A持續沿單一方向樞轉,便能造成定位銷134在軌道114A進行往復移動,並驅動饋紙盤110A持續地抬升與下降。同時,還能藉由傳動件140A、轉輪130A與軌道114A長度的相互搭配,而據以調整轉輪130A的樞轉圈數與饋紙盤110A的抬升與下降次數的相互對應關係。
圖4繪示圖2的整紙機構的構件關係圖,在此以實線表式電性連接關係,而以虛線表示結構連接關係或構件之間存在路徑交會關係。圖5繪示本發明的整紙方法的流程圖。請同時參考圖4與圖5,並對照圖3A與圖3B。在本實施例中,整紙機構100A還包括控制模組160A,電性連接馬達120A與感測單元150A。在整紙方法的流程中,首先於步驟S01,控制模組160A通過出紙感測器(未繪示)而確認饋紙盤110A是否存在紙張。若否,則驅動整紙機構100A不予動作,並提供警示信號,以提醒使用者將紙張置入饋紙盤110A。若是,則進行步驟S02,控制模組160A通過馬達120A、傳動件140A、轉輪130A及其上的定位銷134與饋紙盤110A的軌道114A等結構相互搭配,而驅動饋紙盤110A相對於機體200進行樞轉抬升並樞轉下降,以在抬升時通過重力使紙張的前緣對齊,並通過感測單元150A確認饋紙盤110A完成至少一次抬升與下降的動作,而有利於在饋紙盤110A下降後即能進行後續的饋紙動作。須說明的是,在此並未限定饋紙盤110A抬升與下降的次數,其可依據紙張種類、型式或尺寸大小等因素而予以適當地調整。
圖6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整紙機構的爆炸圖。請參考圖6,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整紙機構100B也可同樣地設置於圖1、圖2所示事務機10的機體200上。在此,整紙機構100B包括饋紙盤110B、一對擋塊模組170A、170B以及驅動模組DR2。進一步地說,本實施例的驅動模組DR2包括馬達120B、轉輪130B、傳動件140B以及一對齒條180A、180B,其中馬達120B設置於饋紙盤110B,轉輪130B樞接於饋紙盤110B,傳動件140B連接馬達120B與轉輪130B,且轉輪130B具有齒輪結構136,齒條180A、180B分別耦接於齒輪結構136的相對兩側,在此以紙張的饋入路徑T1作為基準,所述齒條180A、180B在所述饋入路徑T1上是呈前、後配置,而使齒輪結構136在所述饋入路徑T1上是位於齒條180A、180B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饋紙盤110B具有軌道114B,擋塊模組170A、170B分設於齒條180A、180B而被帶動以沿著軌道114B移動。由於齒條180A、180B是配置於齒輪結構136的相對側,因此齒輪結構136沿單一方向旋轉時,將造成擋塊模組170A、170B彼此移近或彼此遠離的運動模式。
另一方面,圖7A與圖7B分別繪示擋塊模組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在此僅以其中一側的擋塊模組170A為例,另一側的擋塊模組170B也具有相同構件組成,便不再贅述。同時,圖6、圖7A與圖7B也省略部分結構以利示意擋塊結構內部特徵。在本實施例中,擋塊模組170A包括擋塊172、切換件174、彈性件176以及感測單元178,其中擋塊172的側面172a會面對另一擋塊(即擋塊模組170B的擋塊172)的側面,切換件174樞設於擋塊172內的凸柱172b,彈性件176例如是扭簧,其設置於凸柱172b且抵接於切換件174。在此,切換件174的局部是可移動地穿設於擋塊172的側面172a,而感測單元178位於切換件174的遮擋凸部174a的樞轉路徑上。
圖8A與圖8B分別繪示驅動模組與擋塊模組於不同模式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7A、圖7B、圖8A與圖8B,當紙張置入饋紙盤110B後,馬達120B通過傳動件140B、轉輪130B及其齒輪結構136與齒條180A、180B的搭配,便能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朝向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移近或遠離,直至紙張的側緣接觸擋塊172的側面172a,此時紙張抵壓於切換件174的抵壓凸部174b,進而將切換件174壓入(沒入)擋塊172的側面172a,而使切換件174的遮擋凸部174a移至感測單元178,而啟動(關閉)感測單元178。同時,此舉也造成彈性件176產生受壓變形的狀態。相對地,一旦馬達120B驅動擋塊170A、170B相互遠離,也就是遠離紙張的側面時,切換件174不再被紙張所抵壓,因此彈性件176的彈性恢復力得以驅動切換件174樞轉復位,並使切換件174的遮擋凸部174a移離感測單元178,而關閉(啟動)感測單元178,此時抵壓凸部174b再次恢復凸出於側面172a的狀態。換句話說,感測單元178得以通過是否感測到切換件174,而據以判斷此時擋塊模組170A、170B與紙張側緣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能通過紙張的側緣是否抵壓於切換件174,進而驅使切換件174的遮擋凸部174a移至感測單元178或遠離感測單元178,而作為整紙方法時的判斷依據,後續將進一步說明。
另需提及的是,在擋塊模組170A、170B的整紙過程中,為了避免擋塊模組170A、170B的抵壓動作造成紙張拱起,本實施例的擋塊模組170A、170B的一對切換件174,其抵壓凸部174b在沿紙張饋入路徑T1上是呈前、後配置,也就是這對抵壓凸部174b在沿紙張饋入路徑T1上存在段差ΔT,以通過受力方向彼此平行但錯位的手段,避免紙張受力集中於一處。
圖9繪示圖6整紙機構的構件關係圖,在此以實線表式電性連接關係,而以虛線表示結構連接關係或構件之間存在路徑交會關係。圖10A繪示本發明整紙方法的流程圖。請同時參考圖8A、圖8B、圖9與圖10A,在本實施例中,整紙機構100B還包括控制模組160B,電性連接馬達120B與各擋塊模組170A、170B的感測單元178。在整紙方法的流程中,首先如同前述步驟S01,控制模組160B通過出紙感測器(未繪示)而確認饋紙盤110B是否存在紙張。若否,則驅動整紙機構100B不予動作,並提供警示信號,以提醒使用者將紙張置入饋紙盤110B。若是,則進行步驟S03,控制模組160B通過馬達120B、傳動件140B、轉輪130B與齒條180A、180B而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彼此移近,即朝向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移近,直至至少一感測單元178因切換件174受紙張抵壓而轉換其狀態。接著,控制模組160B再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彼此遠離而離開紙張的側緣。同時,在上述擋塊模組170A、170B彼此移近或遠離時,控制模組160B進一步地通過感測單元178,而據以完成所需的整紙動作流程。
在此先行定義感測單元178感測到切換件174時,也就是紙張的側緣抵壓切換件174時,是第一狀態(如圖7B),而將感測單元178未感測到切換件174時,也就是紙張的側緣並未抵壓切換件174時,是第二狀態(如圖7A)。同時,將擋塊模組170A、170B相互移近定義為第一模式(如圖8B),而將擋塊模組170A、170B相互遠離定義為第二模式(如圖8A),其中擋塊模組170A、170B因移近或遠離而形成的工作範圍大致介於124.5mm至233.5mm,以符合紙張的尺寸範圍。
詳細來說,步驟S03進一步細分為步驟S031至步驟S033,在步驟S031中,控制模組160B執行第一模式,也就是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朝向紙張的相對兩側緣而彼此移近,直至讓擋塊模組170A、170B的感測單元178皆處於第一狀態,也就是讓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皆抵壓擋塊模組170A、170B的切換件174。接著,執行步驟S032,控制模組160B執行第二模式,也就是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背離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移動而彼此遠離,且更重要的是,控制模組160B進一步地判斷擋塊模組170A、170B的這對感測單元178是否其一仍是第一狀態,而另一已轉換至第二狀態。若是,則代表紙張仍未對齊,此時控制模組160B停止繼續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執行第二模式,而需反饋至步驟S031並再次執行步驟S031。若否,則代表擋塊模組170A、170B遠離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的過程中,擋塊模組170A、170B已是同時移離紙張,也就是這對感測單元178已同時轉換至第二狀態,因此控制模組160B將執行後續的步驟S033。在步驟S033中,控制模組160B執行第一模式,並進一步地判斷感測單元178是否同時轉換至第一狀態,也就是在擋塊模組170A、170B移近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的過程中,判斷擋塊模組170A、170B是否是同時接觸(抵壓)紙張,也就是判斷這對174切換件是否同時轉換至第一狀態。若是,則結束整紙方法的流程,且此時由於紙張已經被擋塊模組170A、170B夾置完畢,因此可順利地將紙張饋入事務機10的機體200內,以進行後續的事務工作。若否,則控制模組160B反饋並重複上述的步驟S031,以對紙張重新進行整紙動作。換句話說,步驟S033是對前述步驟S032執行後的紙張狀態進行再確認,以確保紙張在完成步驟S032後仍保持對齊狀態而未改變。同時,此舉也讓紙張完成饋紙前所需的被夾持動作。
基於上述,在本實施例的整紙過程中,需執行至少一次第一模式與第二模式,並產生正面的結果,方能確定紙張以被擋塊模組170A、170B整理、對齊完畢。
還需注意的是,請再參考圖6、圖9與圖10A,在本實施例中,整紙機構100B還包括感測單元150B,設置於饋紙盤110B且位於擋塊模組170A、170B的移動路徑上。在此,感測模組150B作為擋塊模組170A、170B的復歸位置,也就是說,控制模組160B先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移動,直至擋塊模組170A、170B移至感測模組150B設置在饋紙盤110B的位置,而後方才進行步驟S03的整紙動作。類似地,在未繪示的實施例中,整紙機構及整紙流程也可在整紙動作結束之後,再讓控制模組驅動擋塊模組170A、170B進行同樣的復位動作。
圖10B繪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整紙方法的流程圖。圖11繪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整紙機構的構件關係圖,其中以實線表式電性連接關係,而以虛線表示結構連接關係或構件之間存在路徑交會關係。在本實施例中,整紙機構100A、100B同時整合並組裝於機體200上,此處饋紙盤110的主要結構一如前述的饋紙盤110A或110B,因此事務機10得以通過整紙機構100A、100B而達到對齊紙張的前緣以及對齊紙張的相對兩側緣的整紙動作。同時,整紙機構通過控制模組160電性連接馬達120A、120B,感測單元150A、150B與178。在此,整紙過程一如合併前述圖5與圖10A的流程,且未限制整紙機構100A、100B在進行整紙過程的先後順序,其可依據紙張及周邊條件而予以適當地調整。
圖12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驅動模組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2並對照圖2,有別前述實施例是以皮帶作為連接馬達120A與轉輪130A之間,而用以進行力傳遞的傳動件140A,本實施例的驅動模組DR3中,則以齒輪311、312作為連接在馬達120A與轉輪130A之間的傳動件140A,在此,齒輪311、312與轉輪130A分別樞接於支架220上的凸柱221、222與223且彼此耦接,以讓馬達120A產生的動力能依序經由:馬達120A的齒輪結構、齒輪311與312以及轉輪130A的齒輪結構而傳遞至轉輪130A,同樣能達到與前述相同的傳動效果。
圖13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驅動模組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3並對照圖6,有別前述實施例是以皮帶作為連接馬達120B與轉輪130B之間,而用以進行力傳遞的傳動件140B,本實施例的驅動模組DR4中,則以齒輪313、314作為連接在馬達120B與轉輪130B之間的傳動件140B,也就是讓馬達120B產生的動力能依序經由:馬達120B的齒輪結構、齒輪313與314以及轉輪130B的齒輪結構138而傳遞至轉輪130B,而後再由轉輪130B的齒輪結構136帶動齒條180A、180B,以同樣能達到與前述相同的傳動效果。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事務機通過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而對置入饋紙盤的紙張進行整紙動作,在一實施例中,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及與其組裝的驅動模組與擋塊模組,並通過擋塊模組的相對移動,而對紙張的相對兩側緣進行整紙、對齊動作,而在另一實施例中,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及組裝在饋紙盤與機體之間的相關驅動構件,以驅動饋紙盤進行抬升、下降動作,而通過重力的影響,使紙張的前緣得以對齊。再者,事務機也可整合上述不同實施例的整紙機構,而達到上述兩種整紙效果。
據此,事務機得以藉由整紙過程的自動化,除能省卻人工整紙所需時間並提高操作方便性之外,也能避免人工整紙可能發生的動作錯誤或紙張損壞,並因此提高事務機的整體工作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事務機
100A、100B‧‧‧整紙機構
110、110A、110B‧‧‧饋紙盤
112‧‧‧軸部
114A、114B‧‧‧軌道
116‧‧‧凸部
120A、120B‧‧‧馬達
130A、130B‧‧‧轉輪
132、136、138‧‧‧齒輪結構
134‧‧‧定位銷
140A、140B‧‧‧傳動件
150A、150B‧‧‧感測單元
160、160A、160B‧‧‧控制模組
170A、170B‧‧‧擋塊模組
172‧‧‧擋塊
172a‧‧‧側面
172b‧‧‧凸柱
174‧‧‧切換件
174a‧‧‧遮擋凸部
174b‧‧‧抵壓凸部
176‧‧‧彈性件
178‧‧‧感測單元
180A、180B‧‧‧齒條
200‧‧‧機體
210、220‧‧‧支架
221、222、223‧‧‧凸柱
230‧‧‧殼體
240‧‧‧分紙輪
311、312、313、314‧‧‧齒輪
DR1、DR2、DR3、DR4‧‧‧驅動模組
G‧‧‧重力
P1‧‧‧平面
S01、S02、S03、S031、S032、S033‧‧‧步驟
ΔT‧‧‧段差
X1、X2、X3‧‧‧軸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示意圖。 圖2是是圖1的事務機的部分構件爆炸圖。 圖3A與圖3B分別繪示圖2的饋紙盤於不同狀態的局部側視圖。 圖4繪示圖2的整紙機構的構件關係圖。 圖5繪示本發明的整紙方法的流程圖。 圖6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整紙機構的爆炸圖。 圖7A與圖7B分別繪示擋塊模組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 圖8A與圖8B分別繪示驅動模組與擋塊模組於不同模式的示意圖。 圖9繪示圖6整紙機構的構件關係圖。 圖10A繪示本發明整紙方法的流程圖。 圖10B繪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整紙方法的流程圖。 圖11繪示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整紙機構的構件關係圖。 圖12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驅動模組的示意圖。 圖13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驅動模組的示意圖。

Claims (12)

  1. 一種整紙機構,適用於事務機,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樞接於所述事務機的機體,所述饋紙盤具有軌道;馬達,設置於所述機體;轉輪,樞接於所述機體,所述轉輪具有定位銷,所述定位銷可移動地耦接於所述軌道;以及至少一傳動件,連接所述馬達與所述轉輪,其中所述馬達通過所述傳動件而驅動所述轉輪樞轉,並驅使所述定位銷於所述軌道移動,而驅動所述饋紙盤相對於所述機體樞轉抬升或樞轉下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整紙機構,其中所述饋紙盤沿軸向相對於所述機體樞轉,所述定位銷沿所述軸向插入所述軌道,而使所述轉輪在平面樞轉,所述軸向正交於所述平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整紙機構,還包括:感測單元,設置於所述機體,所述饋紙盤具有凸部,所述感測單元位於所述凸部的移動路徑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整紙機構,還包括: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所述馬達與所述感測單元,所述控制模組依據所述感測單元感測到所述饋紙盤的樞轉狀態而驅動所述馬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整紙機構,其中所述轉輪持續沿單一方向樞轉,以驅動所述定位銷於所述軌道往復移動。
  6. 一種整紙機構,適用於事務機,所述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設置於所述事務機的機體,所述饋紙盤具有軌道;一對擋塊模組,分別可移動地耦接於所述軌道;以及驅動模組,設置於所述饋紙盤且連接所述擋塊模組,以驅動所述擋塊模組沿所述軌道移動而使所述擋塊模組彼此移近或遠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整紙機構,所述驅動模組包括:馬達,設置於所述饋紙盤;轉輪,樞接於所述饋紙盤,所述轉輪具有齒輪結構;至少一傳動件,連接所述馬達與所述轉輪;以及一對齒條,耦接於所述齒輪結構的相對兩側,所述一對擋塊模組分設於所述一對齒條,其中所述馬達通過所述傳動件驅動所述轉輪旋轉,並進而通過所述一對齒條驅動所述一對擋塊模組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整紙機構,各所述擋塊模組包括:擋塊,組裝於所述驅動模組;切換件,樞設於所述擋塊內,且所述切換件的局部可移動地穿設於所述擋塊;以及第一感測單元,設置於所述擋塊內且位於所述切換件的樞轉路徑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整紙機構,所述一對切換件彼此相對,且所述切換件的一對抵壓凸部在沿紙張饋入路徑上呈前、後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整紙機構,還包括:控制模組,電性連接所述驅動模組與所述一對第一感測單元,所述控制模組依據所述第一感測單元感測到所述切換件的樞轉狀態而驅動所述驅動模組。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整紙機構,還包括:控制模組;以及第二感測單元,設置於所述饋紙盤內且位於所述擋塊模組的移動路徑上,所述第二感測單元電性連接所述控制模組,所述控制模組依據所述第二感測單元以通過所述驅動模組復位所述擋塊模組。
  12. 一種整紙方法,適用於事務機的整紙機構,所述整紙機構包括饋紙盤,所述整紙方法包括:確認紙張是否置入所述饋紙盤;以及當所述紙張置入所述饋紙盤後,所述整紙機構對齊所述紙張的前緣,或所述整紙機構對齊所述紙張的相對兩側緣,或所述整紙機構對齊所述紙張的前緣與相對兩側緣。
TW107126010A 2018-05-02 2018-07-27 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TWI668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8702.1A CN110436226B (zh) 2018-05-02 2018-05-02 整纸机构与整纸方法
CN201810408702.1 2018-05-02
??201810408702.1 2018-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8129B true TWI668129B (zh) 2019-08-11
TW201946794A TW201946794A (zh) 2019-12-16

Family

ID=68316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6010A TWI668129B (zh) 2018-05-02 2018-07-27 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6226B (zh)
TW (1) TWI668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6480B (zh) * 2020-12-04 2022-12-1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設置於影像形成裝置之殼體的媒體通道切換機構及相關的影像形成裝置
CN113022148B (zh) * 2021-03-05 2022-04-19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财务用账目表及发票快速打印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6235A (zh) * 2012-10-26 2014-05-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紙張處理裝置
TWM514403U (zh) * 2015-05-26 2015-12-21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出紙機構
CN207077821U (zh) * 2017-06-23 2018-03-09 深圳市金富利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硬纸板吸纸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00A (ja) * 1994-06-14 1996-01-09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2012131608A (ja) * 2010-12-21 2012-07-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0184A (ja) * 2011-03-01 2012-09-20 Ricoh Co Ltd シート積載装置、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65262A (zh) * 2011-05-05 2012-11-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及纸张宽度识别方法
TWI666129B (zh) * 2017-01-12 2019-07-21 虹光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紙盤抽屜及應用其之多功能事務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16235A (zh) * 2012-10-26 2014-05-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紙張處理裝置
TWM514403U (zh) * 2015-05-26 2015-12-21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出紙機構
CN207077821U (zh) * 2017-06-23 2018-03-09 深圳市金富利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硬纸板吸纸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794A (zh) 2019-12-16
CN110436226A (zh) 2019-11-12
CN110436226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8129B (zh) 整紙機構與整紙方法
US20120161382A1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US10246281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CN107618930B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KR20090127808A (ko) 화상처리장치 및 반송장치
US8680384B2 (en) Booklet page turning apparatus
CN107618929B (zh) 片材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12093561B (zh) 装订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JP4817763B2 (ja) シート裁断方法
US20140284869A1 (en)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JP689283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9163129A (ja) 媒体搬送装置
US9045297B2 (en) Medium feeding apparatus
US6318623B1 (en) Strip connecting apparatus
KR20060130151A (ko) 용지 처리 장치
TWM487210U (zh) 分紙結構
JPS5924682A (ja) プリンタのペ−パ−セツト装置
JP2006263855A (ja) 用紙断裁装置
US10764457B2 (en) Preventing component collision i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during change of state
CN216309822U (zh) 一种印刷机的纸张检测装置
JPS5953346A (ja) 用紙方向変換装置
JP3946105B2 (ja) 用紙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212255576U (zh) 一种主板检测模组
CN214243026U (zh) 一种薄片类介质快速纠偏传输机构
JPS641300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