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7210U - 分紙結構 - Google Patents

分紙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7210U
TWM487210U TW103210297U TW103210297U TWM487210U TW M487210 U TWM487210 U TW M487210U TW 103210297 U TW103210297 U TW 103210297U TW 103210297 U TW103210297 U TW 103210297U TW M487210 U TWM487210 U TW M48721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oller
separation
pressure receiv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0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Lung Lin
Shang-Tse Hsieh
Teng-Yuan Ou
Wei-Shen Chen
Jen-Hsin Tseng
I-Feng Lo
Original Assignee
Teco Image S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o Image S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o Image Sy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0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7210U/zh
Publication of TWM487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7210U/zh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分紙結構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分紙結構,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自動饋紙裝置之分紙結構。
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公司行號都會使用電腦週邊設備,如印表機、影印機、掃描機或傳真機等事務機,以增加資料的處理效率。目前市面上的事務機普遍都會裝設有自動饋紙機構(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ADF),且所述自動饋紙機構通常包括有一分紙裝置,用以將紙疊分離成單一紙張狀態並導入事務機中作進一步處理。
承上,習知的分紙裝置大多設於事務機的進紙口,包括有進紙滾輪、分紙滾輪及阻尼器,其中分紙滾輪會受到一朝向進紙滾輪的作用力(如藉由彈簧頂撐),以抵靠於所述進紙滾輪,使進紙滾輪受到驅動時,能夠同時帶動分紙滾輪轉動,而上述阻尼器是裝設於分紙滾輪以產生一反向扭力。藉此,當紙張導入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之間時(以導入兩張紙為例),與進紙滾輪接觸的紙張會因為彼此之間的摩擦力而被進紙滾輪向事務機內部帶動,而分紙滾輪會因為阻尼器的反向扭力而停止轉動,使與分紙滾輪接觸的紙張停止,而達到分紙的功能。惟,上述習知分紙裝置於實際使用經驗中,仍存在下述問題點:
其一、在無進紙的狀態下,阻尼器的反向扭力仍會繼續作用,造成分紙裝置持續受到一定的負載,而相對降低分紙裝置的使用壽命。
其二、因分紙裝置的負載有一定上限值,故阻尼器的反向扭力必須受到限制,此外,所述反向扭力必須大於分紙滾輪與紙張間的摩擦力,否則分紙滾輪會持續轉動而喪失分紙功能,然而,分紙滾輪與紙張間的摩擦力是取決於分紙滾輪受到的作用力與紙張的摩擦係數,因此在反向扭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下,所能適用的紙張種類勢必也受到限制(因不同的紙張摩擦係數不同),且施加於分紙滾輪的作用力也必須計算控制,造成大幅降低分紙裝置的適用範圍與製造難度。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分紙結構,位於自動饋紙裝置內部的進紙端。所述分紙結構包括滾輪組、驅動裝置、分紙撥桿及阻力裝置。其中滾輪組包括相互接觸之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驅動裝置連接於滾輪組,用以驅動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相對旋轉。分紙撥桿位於滾輪組一側,包括有受壓部、作用部及樞軸部,其中樞軸部位於受壓部與作用部之間,且分紙撥桿處於第一位置。阻力裝置連接於分紙滾輪,且於紙張由進紙端導入且接觸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時,紙張一端即觸壓於受壓部,使分紙撥桿擺動至第二位置,且作用部驅使阻力裝置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
其中分紙結構可包括有彈性元件,連接於分紙滾輪,使分紙滾輪彈性抵壓於進紙滾輪。所述彈性元件可以是彈簧、彈性橡膠或彈片等等。
綜上所述,本創作透過紙張在接觸到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時,即觸壓於分紙撥桿,使分紙撥桿驅使阻力裝置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之技術特徵,能夠使接觸於分紙滾輪的紙張停止移動,而接觸於進紙滾輪則持續饋入,達到分紙的功能,且相較於習知採用阻尼器持續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而言,本創作於無進紙時,阻力裝置即停止運作而不會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達到降低整體結構的負載而增加使用壽命。
於一實施例中,上述作用部包括有凸塊,阻力裝置為連接於分紙滾輪之棘輪,於分紙撥桿擺動至第二位置時,凸塊對應嚙合於棘輪。藉此,能夠對分紙滾輪產生最大的反向阻力(趨近於無限大),令分紙滾輪停止轉動,使不同種類的紙張能夠透過與分紙滾輪之間的摩擦力而停止移動,達到能夠適用於不同的紙張與使用環境,且不需設置阻尼器而降低製造成本。
其中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之間包括有一饋紙通道,受壓部可包括受動桿,所述受動桿連接於樞軸部,受動桿包括有受壓面且朝向進紙端,且受動桿相對於樞軸部的一端位於饋紙通道的一側。由於上述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可以是彈性抵靠接觸,因此於饋紙過程中因紙張通過而相互分離,進而產生上述饋紙通道。
其中,受動桿相對於樞軸部的一端更連接有凸伸部,凸伸部朝遠離進紙端的方向凸伸且包括延伸面,延伸面可連接於受壓面而與受壓面之間形成銜接部。另外,當分紙撥桿於第二位置時,銜接部的高度位置可等於或低於上述饋紙通道,避免接觸於進紙滾輪的紙張受到阻擋而能夠持續饋送。
於另一實施例中,阻力裝置可包括開關件與驅動件,於分紙撥桿擺動至第二位置時,作用部驅動開關件使驅動件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舉例來說,所述開關件可以是按壓開關或是感測開關,而驅動件則可以是連接於分紙滾輪之阻尼器或電子磁閥,當分紙撥桿擺動至第二位置,可透過作用部按壓於上述按壓開關或感應上述感測開關,而驅使阻尼器或電子磁閥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
或者,於一實施例中,上述阻力裝置也可以包括開關件與離合器,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輸出齒輪,而分紙滾輪連接有傳動齒輪,其中輸出齒輪嚙合於傳動齒輪,且於分紙撥桿擺動至第二位置時,作用部驅動開關件使離合器控制傳動齒輪脫離輸出齒輪,同樣也能達到停止分紙滾輪的效果。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如第1、2圖所示,本創作提供一種分紙結構1,位於一自動饋紙裝置內部的一進紙端3,其中自動饋紙裝置可以是裝設於事務機,使事務機具有饋紙的功能,所述分紙結構包括有滾輪組10、驅動裝置20、分紙撥桿30及阻力裝置40。
滾輪組10包括相互接觸之進紙滾輪11與分紙滾輪12。其中分紙滾輪12可連接有彈性元件50(如第4圖所示),使所述分紙滾輪12彈性抵壓於進紙滾輪11。另外,於此實施例中,進紙端3包括有取紙滾輪51,所述取紙滾輪51可藉由馬達驅動旋轉,以將紙張2由進紙端3傳送至滾輪組10(如第5圖所示)。
驅動裝置20是連接於滾輪組10,用以驅動進紙滾輪11與分紙滾輪12相對旋轉。其中進紙滾輪11可具有一轉軸111,而驅動裝置20可以是馬達並連接於上述轉軸111,藉以驅動進紙滾輪11旋轉。請對照參閱第5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進紙滾輪11的旋轉方向與上述取紙滾輪51的旋轉方向相同(進紙滾輪11與取紙滾輪51皆為順時針方向旋轉),而進紙滾輪11可帶動分紙滾輪12相對旋轉(分紙滾輪12相對進紙滾輪11進行逆時針方向旋轉),但並不侷限於此,進紙滾輪11與分紙滾輪12也可以是分別藉由馬達驅動而相對旋轉。
分紙撥桿30位於滾輪組10一側,包括有受壓部31、作用部32及樞軸部33,其中樞軸部33位於受壓部31與作用部32之間,所述分紙撥桿30可以樞軸部33為旋支點旋擺,且如第4圖所示,分紙撥桿30在沒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下是處於第一位置(即第4圖所揭位置)。
阻力裝置40是連接於分紙滾輪12,且當紙張2由進紙端3導入且接觸進紙滾輪11與分紙滾輪12時,紙張2一端會觸壓於受壓部31(如第6圖所示),使分紙撥桿30擺動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如第8圖所示),且作用部32驅使阻力裝置40對分紙滾輪12產生反向扭矩。
請參第4圖所示,其中作用部32包括有凸塊321,阻力裝置40為連接於分紙滾輪12之棘輪41,當分紙撥桿30擺動至第二位置時,凸塊321對應嚙合於棘輪41,使分紙滾輪12停止轉動。
藉由上述結構設計,茲就本創作之分紙作動流程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如第5圖所示,所述取紙滾輪51可由進紙端3饋入複數紙張2,於此實施例為饋入二紙張2並導向滾輪組10,接著,如第6圖所示,當二紙張2分別接觸到進紙滾輪11與分紙滾輪12時(此時分紙撥桿30處於第一位置),二紙張2的一端恰對應抵壓於分紙撥桿30的受壓部31,藉以如第8圖所示,令所述分紙撥桿30擺動至第二位置,此時,作用部32的凸塊321會對應嚙合於棘輪41(詳見於第9圖),而能夠對分紙滾輪12產生最大的反向阻力(趨近於無限大),使分紙滾輪12停止轉動。藉此,觸碰於分紙滾輪12的紙張2就會因為與分紙滾輪12之間的摩擦力而停止移動,而接觸於進紙滾輪11的紙張2則會繼續饋送,以達到分紙的功能與目的。此外,由於分紙滾輪12是受到凸塊321對應嚙合於棘輪41而停止轉動,因此所產生的反向扭矩勢必會大於任何紙張2與分紙滾輪12之間的摩擦力,而使紙張2停止繼續饋送,達到使分紙結構1能夠適用於不同種類的紙張。另外,當無進紙時,分紙撥桿30即會回復到第一位置(如第4圖所示),而不會使阻力裝置40對分紙滾輪12產生反向扭矩,達到降低整體結構的負載而增加使用壽命。
如第3、7圖所示,其中作用部32可包括連接桿322與延伸桿323,其中連接桿322是連接於樞軸部33,延伸桿323則連接於連接桿322一端且朝分紙滾輪12方向延伸(請對照第2、3圖所示,構成作用部32整體形成一個L形態樣),而凸塊321是位於延伸桿323的端部。且於此實施例中,連接桿322可以包括有中間區段324以及位於中間區段324二側之一第一延伸區段325與一第二延伸區段326,其中,中間區段324連接於樞軸部33,而第一延伸區段325是連接於延伸桿323,第二延伸區段326則是向進紙端3延伸,另外,第二延伸區段326的長度可大於第一延伸區段325的長度,以使分紙撥桿30未受壓時,能夠處於上述第一位置,但並不侷限於此。
復如第7圖所示,進紙滾輪11與分紙滾輪12之間包括有饋紙通道13,受壓部31包括受動桿311,連接於樞軸部33,受動桿311包括有受壓面312,受壓面312朝向進紙端3,且受動桿311相對於樞軸部33的一端是位於饋紙通道13的一側,使紙張2經過饋紙通道13能夠抵壓於受動桿311的受壓面312。此外,上述受動桿311可立向連接於連接桿322的中間區段324,而使受動桿311與連接桿322形成一倒T字態樣。
另外,如第9圖所示,其中受壓部31更包括凸伸部313,連接於受動桿311相對於樞軸部33的一端,凸伸部313朝遠離進紙端3的方向凸伸且包括延伸面314,其中延伸面314是連接於受壓面312而與受壓面312之間形成銜接部315,構成分紙撥桿30的受壓部31概呈一倒L態樣(請對照參第3圖所示)。且當分紙撥桿30於第二位置時,銜接部315的高度位置等於或低於饋紙通道13(於此實施例為等於饋紙通道13的高度位置),使接觸於進紙滾輪11的紙張2能夠通過受壓部31而繼續饋送。
除此之外,如第10圖所示,上述阻力裝置40也可以是包括一開關件42與一驅動件43,於分紙撥桿30擺動至第二位置時,作用部32驅動開關件42使驅動件43對分紙滾輪12產生反向扭矩,於此實施例中,所述開關件42為按壓開關,但亦可是感測開關(如紅外線感測器),而驅動件43則是連接於分紙滾輪12之阻尼器,但亦可是電子磁閥,此部分並無侷限。藉此,當分紙撥桿30擺動至第二位置時,可透過作用部32對應按壓於上述按壓開關或感應感測開關的方式(於此是透過作用部32的連接桿322一端按壓於按壓開關),而驅使阻尼器或電子磁閥對分紙滾輪12產生反向扭矩,且所產生的反向扭矩必須大於分紙滾輪12與紙張2的摩擦力。藉此,同樣能夠在無進紙時,阻力裝置40即停止運作而不會對分紙滾輪12產生反向扭矩,達到降低整體結構的負載而增加使用壽命之功效。
另外,上述阻力裝置也可以包括上述開關件與離合器,所述驅動裝置可包括輸出齒輪,而分紙滾輪連接有傳動齒輪,其中輸出齒輪嚙合於傳動齒輪,且於分紙撥桿擺動至第二位置時,作用部驅動開關件使離合器控制傳動齒輪脫離輸出齒輪,同樣也能達到停止分紙滾輪的效果,此實施例圖面省略繪示。
綜上所述,本創作透過紙張在接觸到進紙滾輪與分紙滾輪時,即觸壓於分紙撥桿,使分紙撥桿驅使阻力裝置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之技術特徵,能夠使接觸於分紙滾輪的紙張停止移動,而接觸於進紙滾輪則持續饋入,達到分紙的功能,且相較於習知採用阻尼器持續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而言,本創作於無進紙時,阻力裝置即停止運作而不會對分紙滾輪產生反向扭矩,達到降低整體結構的負載而增加使用壽命。
雖然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的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分紙結構
2‧‧‧紙張
3‧‧‧進紙端
10‧‧‧滾輪組
11‧‧‧進紙滾輪
111‧‧‧轉軸
12‧‧‧分紙滾輪
13‧‧‧饋紙通道
20‧‧‧驅動裝置
30‧‧‧分紙撥桿
31‧‧‧受壓部
311‧‧‧受動桿
312‧‧‧受壓面
313‧‧‧凸伸部
314‧‧‧延伸面
315‧‧‧銜接部
32‧‧‧作用部
321‧‧‧凸塊
322‧‧‧連接桿
323‧‧‧延伸桿
324‧‧‧中間區段
325‧‧‧第一延伸區段
326‧‧‧第二延伸區段
33‧‧‧樞軸部
40‧‧‧阻力裝置
41‧‧‧棘輪
42‧‧‧開關件
43‧‧‧驅動件
50‧‧‧彈性元件
51‧‧‧取紙滾輪
[第1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立體圖。 [第2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另一立體圖。 [第3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分解立體圖。 [第4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平面側視圖。 [第5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作動示意圖(一)。 [第6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作動示意圖(二)。 [第7圖] 係第6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8圖] 係本創作分紙結構之作動示意圖(三)。 [第9圖] 係第8圖之局部放大圖。 [第10圖] 係本創作阻力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圖。
1‧‧‧分紙結構
3‧‧‧進紙端
11‧‧‧進紙滾輪
111‧‧‧轉軸
20‧‧‧驅動裝置
30‧‧‧分紙撥桿
51‧‧‧取紙滾輪

Claims (10)

  1. 一種分紙結構,位於一自動饋紙裝置內部的一進紙端,該分紙結構包括: 一滾輪組,包括相互接觸之一進紙滾輪與一分紙滾輪; 一驅動裝置,連接於該滾輪組,用以驅動該進紙滾輪與該分紙滾輪相對旋轉; 一分紙撥桿,位於該滾輪組一側,該分紙撥桿包括有一受壓部、一作用部及一樞軸部,其中該樞軸部位於該受壓部與該作用部之間,且該分紙撥桿處於一第一位置;及 一阻力裝置,連接於該分紙滾輪,且於至少一紙張由該進紙端導入且接觸該進紙滾輪與該分紙滾輪時,該紙張一端係觸壓於該受壓部,使該分紙撥桿擺動至一第二位置,且該作用部驅使該阻力裝置對該分紙滾輪產生一反向扭矩。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作用部包括一凸塊,該阻力裝置為連接於該分紙滾輪之一棘輪,於該分紙撥桿擺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凸塊係對應嚙合於該棘輪,使該分紙滾輪停止轉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作用部更包括一連接桿與一延伸桿,其中該連接桿係連接於該樞軸部,該延伸桿則連接於連接桿一端且朝該分紙滾輪方向延伸,該凸塊是位於該延伸桿的端部。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進紙滾輪與該分紙滾輪之間包括有一饋紙通道,該受壓部包括一受動桿,連接於該樞軸部,該受動桿包括有一受壓面,該受壓面係朝向該進紙端,且該受動桿相對於該樞軸部的一端係位於該饋紙通道的一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受壓部更包括一凸伸部,連接於該受動桿相對於該樞軸部的一端,該凸伸部朝遠離該進紙端的方向凸伸且包括一延伸面,該延伸面係連接於該受壓面而與該受壓面之間形成一銜接部。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分紙撥桿於該第二位置時,該銜接部的高度位置係等於或低於該饋紙通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阻力裝置包括一開關件與一驅動件,於該分紙撥桿擺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作用部驅動該開關件使該驅動件對該分紙滾輪產生該反向扭矩。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分紙結構,其中該反向扭矩大於該分紙滾輪與該紙張的摩擦力。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紙結構,更包括一彈性元件,連接於該分紙滾輪,使該分紙滾輪彈性抵壓於該進紙滾輪。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分紙結構,更包括一取紙滾輪,位於該進紙端,以將該紙張傳送至該滾輪組。
TW103210297U 2014-06-11 2014-06-11 分紙結構 TWM487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297U TWM487210U (zh) 2014-06-11 2014-06-11 分紙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0297U TWM487210U (zh) 2014-06-11 2014-06-11 分紙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7210U true TWM487210U (zh) 2014-10-01

Family

ID=5210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0297U TWM487210U (zh) 2014-06-11 2014-06-11 分紙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72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073B (en) * 2014-10-30 2016-12-01 Avision Inc Feeding device with slide
CN111196514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结构
TWI726257B (zh) * 2018-11-16 2021-05-0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滾輪結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0073B (en) * 2014-10-30 2016-12-01 Avision Inc Feeding device with slide
US9902579B2 (en) 2014-10-30 2018-02-27 Avision Inc. Feeding device with slide
CN111196514A (zh) * 2018-11-16 2020-05-26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结构
TWI726257B (zh) * 2018-11-16 2021-05-0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滾輪結構
US10994957B2 (en) 2018-11-16 2021-05-04 Teco Image Systems Co., Ltd. Roller structure
CN111196514B (zh) * 2018-11-16 2021-12-14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9761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JPH0578496B2 (zh)
JP2006315863A (ja) 2つの摩擦領域をもつ分離パッド及び媒体分離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る媒体分離器機構
TWM487210U (zh) 分紙結構
JP5439928B2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送出装置
US8162312B2 (en) Sheet pick-up device o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US8998208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o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JP2010048299A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送出装置
JP2012188279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
US9243689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CN101513963A (zh) 片材进给装置
US7641189B2 (en)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operating supply tray pressing plate and sheet separation element
KR101174052B1 (ko) 페이퍼시트 이송 장치
JPH05246559A (ja) 摩擦分離ローラ型給紙装置
JP7298305B2 (ja) 媒体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
US7594649B2 (en) Paper grabbing assembly
TWI381948B (zh) 自動饋紙裝置之取紙模組
TW201615442A (zh) 進紙裝置
JP2001048367A (ja) 用紙分離装置及び光学式帳票読取り装置
JP2002255387A (ja) 給紙分離装置
JP3211844B2 (ja) 給紙装置
JP2024064095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H0967035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該シート給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WO2019097645A1 (ja) 媒体搬送装置
JP4387169B2 (ja) チャージワイヤ清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