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8023B - 施作器 - Google Patents
施作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68023B TWI668023B TW106105217A TW106105217A TWI668023B TW I668023 B TWI668023 B TW I668023B TW 106105217 A TW106105217 A TW 106105217A TW 106105217 A TW106105217 A TW 106105217A TW I668023 B TWI668023 B TW I66802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et
- applicator
- bottom plate
- microneedle
- shee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5/00—Devices for applying media, e.g. remedies, on the human bod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00051—Accessories for dressings
- A61F13/00085—Accessories for dressings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application on the skin, e.g. single hand handling faciliti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61—Methods for using micro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一個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係用於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者,其具備:底板,其與皮膚相對;頂板,其與底板對向,且可朝向底板按下;及彎曲部,其藉由將在頂板朝向底板移動之按下狀態下前進而來之片材構件彎曲,而使該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一個層面係關於一種用於輔助活性成分之投與之施作器。
自先前以來,已知悉用於經由皮膚投與活性成分之片材構件。例如,存在有下述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之貼附劑、或如圖1所示之微針頭.片材等。且,亦已知悉用於輔助片材構件之貼附之器具,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貼附劑用之輔助器具。該輔助器具具備:支持體,其具有較貼附劑大之面;黏著面部,其在支持體之一個面塗佈有感壓性接著劑,並將貼附劑以可暫時剝離之方式予以保持;及非黏著面部。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2/002177號小冊
作為一例,在使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輔助器具之情形下,由於支持體之黏著面部大致平坦,故存在有在將貼附劑保持於該支持體之黏著面部後不易去除剝離片材之情形。針對於此,乃考量在使剝離片材自貼附劑剝離後,將該貼附劑保持於輔助器具之黏著面部,但在該情形下,存在有由於貼附劑之柔軟性而貼附劑之諸個黏著劑層彼此附著或產生褶皺之可能性。
在以另一例所示之微針頭.片材(參照圖1)中,由於複數個微針頭沿片材之主面形成,故為了使該等微針頭穿刺皮膚,而需要使該微針頭自主面立起。
如此,針對片材構件,相應於其種類而存在有各種要求。若存在有無關於片材構件之種類,而能夠使片材構件適切地施用於皮膚的施作器,則為便利。
本發明之一個層面之施作器係用於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者,其具備:底板,其與皮膚相對;頂板,其與底板對向,且可朝向底板按下;及彎曲部,其藉由將在頂板朝向底板移動之按下狀態下前進而來之片材構件彎曲,而使該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
在如此之層面中,在施作器(更具體而言為頂板)朝向皮膚移動之狀態下朝向彎曲部前進而來之片材構件在被該彎曲部彎曲之後而可施用於皮膚。憑藉如上述之結構,在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之際,由於一定以上之按壓力施加於該片材構件,故無論何人使用該施作器,皆能夠使片材構件適切地施用於皮膚。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層面,能夠使片材構件適切地施用於皮膚。
1‧‧‧施作器
1A‧‧‧施作器
2‧‧‧施作器
10‧‧‧可動板
10A‧‧‧可動板
11‧‧‧底板
11a‧‧‧突起
11b‧‧‧孔
12‧‧‧彎曲部
13‧‧‧導引部
14‧‧‧阻力部
14a‧‧‧滾子
14b‧‧‧壓縮彈簧
14c‧‧‧傳遞板
14d‧‧‧軸件
15‧‧‧連結部
15a‧‧‧軸件
15b‧‧‧扭簧
16‧‧‧擋止件
17‧‧‧排出口
20‧‧‧殼體
20A‧‧‧殼體
21‧‧‧頂板
22‧‧‧突起
31‧‧‧底板
32‧‧‧頂板
33‧‧‧扭簧
34‧‧‧彎曲部
35‧‧‧導引部
36‧‧‧阻力部
90‧‧‧微針頭.片材
91‧‧‧主面
92‧‧‧微針頭
93‧‧‧襯墊
161‧‧‧擋止件本體
161a‧‧‧水平部
161b‧‧‧腳部
161c‧‧‧隆起部
162‧‧‧軸件
163‧‧‧扭簧
A1‧‧‧箭頭
A2‧‧‧箭頭
A3‧‧‧箭頭
A4‧‧‧箭頭
A5‧‧‧箭頭
A6‧‧‧箭頭
S‧‧‧皮膚
θ‧‧‧角度
圖1係第1及第2實施方式之與施作器一併使用之微針頭.片材之平面圖。
圖2係自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上方觀察之立體圖。
圖3係自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下方觀察之立體圖。
圖4係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六面圖。
圖5係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6係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可動板之立體圖。
圖7係顯示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使用方法之圖。
圖8係顯示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使用方法之圖。
圖9係示意性地顯示穿刺之態樣之圖。
圖10係第2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立體圖。
圖11係第2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六面圖。
圖12係顯示第2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使用方法之圖。
圖13係顯示第2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使用方法之圖。
圖14係自第3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上方觀察之立體圖。
圖15係自第3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下方觀察之立體圖。
圖16係第3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分解立體圖。
圖17係顯示第3實施方式之施作器之使用方法之圖。
以下,一面參照附圖一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此外,在圖式之說明中對相同或同等之要件賦予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施作器係在將用於對生物體內投與任意之活性成分(例如藥劑)之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之際所使用之輔助器具。與施作器一併使用之施用於皮膚之片材構件並未被限定,可例舉例如貼附劑或微針頭.片材等。使用者藉由使用施作器,與以手直接施用片材構件之情形相比,能夠以適切之力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
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片材構件之一例顯示有微針頭.片材。一面參照圖1,一面針對與第1實施方式之施作器1一併使用之微針頭.片材90進行說明。圖1係微針頭.片材之平面圖。如該圖所示般,微針頭.片材90為帶狀,具有大致沿片材之主面91而在該片材上形成之複數個微針頭92。該等微針頭92在片材之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之各個方向上以排列之方式並排,所有之微針頭92之前端無一例外地朝向片材之一端(圖1中之左方向)。微針頭92之前端之朝向與使用微針頭.片材90之際之該微針頭.片材90的前進方向一致。
微針頭.片材90及微針頭92之材質並未被限定。例如,可利用不銹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其他金屬、其他樹脂、生物可分解材料、陶瓷、或生物可吸收材料中任一者來製作微針頭.片材90及微針頭92。或是,亦可組合該等材質來製作微針頭.片材90及微針頭92。
微針頭92可利用蝕刻形成。若片材為金屬,則可藉由以藥液部分地溶解該片材而形成微針頭92,且若片材為非金屬,則可藉由以雷射部分地切割該片材而形成微針頭92。在該等情形下,在微針頭92之周圍產生空隙。當然,亦可利用雷射加工及蝕刻以外之方法來形成微針頭92。如圖1所示般,在本實施方式中微針頭92為三角形狀,但微針頭之形狀不受任何限定。總之,由於無須使微針頭92預先自片材之主面91立起,故能夠容易且低成本地製造微針頭.片材90。
微針頭.片材90之尺寸亦未被限定。具體而言,厚度之下限可為5μm亦可為20μm,厚度之上限可為1000μm亦可為300μm。長度之下限可為0.1cm亦可為1cm,長度之上限可為50cm亦可為20cm。寬度之下限可為0.1cm亦可為1cm,寬度之上限可為60cm亦可為30cm。微針頭.片材
90之長度及寬度之下限係考量活性成分之投與量而決定,長度及寬度之上限係考量生物體之大小而決定。
相關於微針頭92之參數亦未被限定。具體而言,針之高度之下限可為10μm亦可為100μm,其高度之上限可為10000μm亦可為1000μm。針之密度之下限可為0.05根/cm2亦可為1根/cm2,其密度之上限可為10000根/cm2亦可為5000根/cm2。密度之下限係根據可投與1mg活性成分之針的根數及面積所換算之值,密度之上限係考量針之形狀之後之界限值。
作為施用於皮膚之活性成分之準備方法可考量以下方法,即:在微針頭.片材90本身預先塗佈活性成分之方法、在使微針頭92穿刺皮膚前預先在該皮膚上塗佈活性成分之方法、及在使微針頭92穿刺皮膚後於該皮膚上塗佈活性成分之方法。若在微針頭.片材90預先塗佈活性成分,則較佳者係將特定之黏度之塗佈液儘量以均一之厚度塗佈於片材整體,由於微針頭92沿主面91故可容易地完成如上述之塗佈。塗佈可利用絲網印刷之原理來實施,亦可利用其他方法來實施。在使用生物可分解之片材之情形下,亦可使該片材本身內含活性成分。
微針頭.片材90可以被襯墊保護之形態提供。作為襯墊之材質之例,可例舉丙烯酸等之塑膠,但其材質不受任何限定,亦可使用例如金屬或其他種類之樹脂等來製作襯墊。微針頭.片材90利用膠帶或黏著劑等被固定或臨時黏著在該襯墊之一個面。
直至微針頭.片材90被施作器彎曲為止,微針頭92為大致沿片材之主面91延伸之狀態。因而,只要不使用施作器,則無微針頭92與其他物體(例如使用者之皮膚或衣服等)碰觸或鉤掛之掛慮。其結果為,能夠確保微針頭92之操作時之安全性。例如,使用者能夠安全地進行微針頭.片材90
之保管或搬送、即將使用前之準備等。
其次,一面參照圖2~圖6一面說明施作器1之構造。圖2係自施作器1之上方觀察之立體圖。圖3係自施作器1之下方觀察之立體圖。圖4係施作器1之六面圖。圖5係施作器1之分解立體圖。圖6係後述之可動板10之立體圖。
施作器1在整體上呈長方體狀,具備:可動板10,其在使用時與生物體之皮膚相對;及殼體20,其覆蓋該可動板10。可動板10與殼體20在一端被連結部15連結,憑藉該結構,施作器1可採取如訂書機之動作。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殼體20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之上側,將可動板10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之下側。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相當於施作器1之上表面之殼體20之部分稱為頂板21。將連結部15存在之側(可動板10與殼體20被連結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之後側,將其相反側(以連結部15為旋轉軸,可動板10與殼體20彼此靠近或遠離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之前側。又,將與施作器1之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定義為施作器1之寬度方向。
可動板10具備:底板11、彎曲部12、導引部13、阻力部14、及連結部15。
底板11為在施作器1之使用時與生物體之皮膚相對之部分。在底板11之下表面之前端附近形成有沿寬度方向延伸之細長之突起11a。如此,由於藉由使底面之一部分朝向皮膚隆起,而微針頭.片材90(片材構件)可被朝向皮膚按壓,故能夠使微針頭.片材90(片材構件)更確實地施用於皮膚。惟,該突起11a並非必需之要件。
彎曲部12為彎曲微針頭.片材90之部分。在本實施方式中,彎曲部12為以在形成於底板11之孔11b之前側之緣部沿寬度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之
細的圓柱構件。該圓柱構件為了使微針頭.片材90之前進更順滑地進行而可設置為可旋轉,亦可設置為不旋轉。
導引部13為設置於底板11之上表面之前端的沿寬度方向延伸之狹槽狀之貫通孔(惟,圖中以一條線表示導引部13)。微針頭.片材90自該導引部13進入施作器1之內部,沿底板11之上表面前進,在彎曲部12彎曲約180°,而被施用於皮膚。
阻力部14為相對於朝彎曲部12前進之微針頭.片材90附加阻力之結構,設置於底板11之上表面。設置阻力部14之目的在於藉由對朝向彎曲部12之微針頭.片材90施加張力而消除該微針頭.片材90之鬆弛。阻力部14具備:滾子14a,其配置於導引部13與彎曲部12之間;壓縮彈簧14b,其在較滾子14a更靠後方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及傳遞板14c,其用於將壓縮彈簧14b之彈性力傳遞至滾子14a。傳遞板14c之前端作為滾子14a之旋轉軸而成形,滾子14a經由該軸與傳遞板14c一體化。壓縮彈簧14b之一端安裝於底板11之上表面,壓縮彈簧14b之另一端被傳遞板14c之後端部按壓。在傳遞板14c之中央設置有在寬度方向上延伸之軸件14d,藉由該軸件14d相對於底板11被固定,而阻力部14與底板11一體化。壓縮彈簧14b之彈性力經由傳遞板14c朝滾子14a傳遞,藉此,滾子14a被朝向底板11按壓。亦即,壓縮彈簧14b提供將滾子14a朝向底板11按壓之彈性力。滾子14a為按壓構件之一例,壓縮彈簧14b為彈性構件之一例。
自導引部13逐漸進入施作器1中之微針頭.片材90穿過底板11與滾子14a之間而朝彎曲部12前進。滾子14a為了對微針頭.片材90附加滾動摩擦、滑動摩擦等之阻力且順滑地送出該微針頭.片材90,而可設置為可旋轉。惟,滾子14a之旋轉並非為必須。由於滾子14a藉由壓縮彈簧14b之彈
性力而被朝向底板11按壓,故該微針頭.片材90被底板11與滾子14a夾著。若壓縮彈簧14b之彈性力過強,則難以將微針頭.片材90插入底板11與滾子14a之間,或難以使微針頭.片材90朝向彎曲部12前進。而另一方面,若該彈性力過弱,則存在有微針頭.片材90鬆弛,而無法使微針頭.片材90適切地施用於皮膚之可能性(例如微針頭92未充分地立起)。壓縮彈簧14b之構造或彈性力可以無鬆弛地張緊微針頭.片材90,且使用者能夠使施作器1簡單地作動之方式設計。
連結部15為用於使殼體20與可動板10連結之構造。連結部15具備:軸件15a,其沿寬度方向延伸;及扭簧15b,其安裝於該軸件15a之一端。殼體20及可動板10藉由軸件15a而一體化,使用者能夠以該軸件15a為旋轉軸使殼體20及可動板10之前端靠近或遠離。扭簧15b之彈性力在使殼體20之前端與可動板10之前端遠離之方向上作用。扭簧15b為彈性構件之一例。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施作器1上未施加外力,因而殼體20之前端與可動板10之前端彼此遠離之狀態稱為「非按下狀態」。該非按下狀態亦可為頂板21未朝向底板11移動(例如未被按壓)之狀態。或是,非按下狀態亦可謂施作器1之自然之狀態。另一方面,將殼體20或可動板10上施加有外力,殼體20之前端與可動板10之前端彼此靠近之狀態稱為「按下狀態」。在以將施作器1置於皮膚上之狀態而使用者使頂板21(或殼體20)移動(例如按壓)之情形下,殼體20之前端靠近可動板10,該狀態為按下狀態。扭簧15b之構造或彈性力可考量如微針頭.片材90之片材構件之對皮膚之適切的施用而設計。
用於製作施作器1之材料並未被限定。例如,作為殼體20及可動板10
之材料可例舉丙烯酸等之塑膠,但亦可使用金屬或其他種類之樹脂等。彎曲部12之材料可為金屬,亦可為丙烯酸等之塑膠,又可為其他種類之樹脂。
施作器1之尺寸可以任意之基準決定。例如,施作器1之寬度可根據微針頭.片材90之寬度而決定。又,施作器1之全長(沿前後方向之長度)可考量其操作性而決定。
其次,一面參照圖7~圖9一面說明施作器1及微針頭.片材90之使用方法。圖7及圖8係顯示施作器1之使用方法之圖。圖9係示意性地顯示穿刺之態樣之圖。在圖8中,為了便於理解地顯示微針頭.片材90如何設定在施作器1,而以實線表示微針頭.片材90,以虛線表示施作器1。
首先,如圖7所示,使用者將微針頭.片材90設定於施作器1。具體而言,使用者使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自底板11之孔11b穿過導引部13,或自導引部13穿過底板11之孔11b。另外,使用者在彎曲部12之附近彎折微針頭.片材90。微針頭92之前端之方向與自導引部13朝向彎曲部12之方向一致。
繼而,使用者將施作器1置於皮膚S之上(更具體而言為活性部分之施用部位)。在僅將施作器1置於皮膚S之上之狀態下,施作器1為非按下狀態(自然狀態)。
此外,可行的是,為了不致因其後利用施作器1之操作而微針頭.片材90在皮膚S上不偏離,而在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最初與皮膚S相接之端部)設置黏著劑。或是,使用者亦可利用手指或黏著膠帶等將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固定於皮膚S。
而後,使用者如圖8所示般一面使頂板21(或殼體20)朝向底板11移動
(例如一面朝以箭頭A1表示之方向按壓),一面使施作器1朝施作器1之後方(以箭頭A2表示之方向)移動。利用該操作,微針頭.片材90自導引部13被拉入至施作器1中,穿過阻力部14(更具體而言為滾子14a),而到達彎曲部12。而後,微針頭.片材90在彎曲部12被彎曲約180度(反轉)。如是,如圖9所示,位於經彎曲之部分之微針頭92自主面91立起,立起之微針頭92刺入皮膚S。在施作器1與皮膚S之間一次立起之微針頭92係沿微針頭.片材90之寬度方向之一行之份額。立起之微針頭92與主面91構成之角度應當大於0度且未達180度。如圖9所示,在自主面91立起之微針頭92刺入皮膚之際之穿刺角度θ(微針頭92與皮膚S構成之角度)亦大於0度且未達180度。穿刺角度之下限可為20度、34度、或40度,該角度之上限可為160度、140度、或100度。
藉由使用者令施作器1移動所期望之距離,而在該距離之範圍內所存在之複數個微針頭92刺入皮膚。因而,使用者能夠調整微針頭.片材90之施用面積,而投與所期望之量之活性成分。使用者可使微針頭.片材90立即剝離,亦可使該微針頭.片材90經過特定之時間持續施用於皮膚S。
如上述般,施作器1亦可用於貼附劑之施用。使用者以使黏著劑層朝向上方之狀態,與微針頭.片材90之情形相同地將貼附劑設定於施作器1。而後,使用者一面將頂板21朝向底板11按壓一面使施作器1朝後動作。利用該操作,黏著劑層(貼附劑之作用面)在彎曲部12以朝向弧之外側之方式彎折,而襯墊被去除,貼附於皮膚。
使用圖10及圖11,說明第2實施方式之施作器2之構造。圖10係施作器2之立體圖。圖11係施作器2之六面圖。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亦然,
作為片材構件之一例係顯示微針頭.片材。
施作器2具備皆為平坦之底板31及頂板32,係藉由將該等2塊板以重疊之狀態於一端被扭簧33連結而形成。底板31為在使用時與生物體之皮膚相對之板材,頂板32為與底板31對向之板材。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頂板32之側定義為施作器2之上側,將底板31之側定義為施作器2之下側。又,將扭簧33存在之側(底板31與頂板32被連接之側)定義為施作器2之前側,將其相反側定義為施作器2之後側。又,將與施作器2之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定義為施作器2之寬度方向。沿前後方向之底板31之剖面為自前側朝向後側縮窄之細長的大致直角三角形。另一方面,沿前後方向之頂板32之剖面為細長之矩形。
使用者能夠以扭簧33之周邊為旋轉軸使底板31及頂板32之後端靠近或遠離。扭簧33之彈性力在使底板31與頂板32遠離之方向上作用。
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施作器2上未施加外力,因而底板31之後端與頂板32之後端彼此遠離之狀態稱為「非按下狀態」。該非按下狀態亦可為頂板32未朝向底板31移動(例如未被按壓)之狀態。或是,非按下狀態亦可謂施作器2之自然之狀態。又,將底板31或頂板32上施加有外力,底板31之後端與頂板32之後端彼此靠近之狀態稱為「按下狀態」。在以將施作器2置於皮膚上之狀態而使用者使頂板32移動(例如按壓)之情形下,頂板32之後端靠近底板31,該狀態為按下狀態。扭簧33之構造或彈性力可考量如微針頭.片材90之片材構件之對皮膚之適切的施用而設計。扭簧33為彈性構件之一例。
在底板31之後端設置有彎曲微針頭.片材90之彎曲部34。該彎曲部34為以沿寬度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之細的圓柱構件。該圓柱構件為了使微針
頭.片材90之前進更順滑地進行而可設置為可旋轉,亦可設置為不旋轉。
在施作器2之前端形成有將微針頭.片材90朝彎曲部34導引之導引部35。該導引部35為利用底板31之上表面之前端與頂板32之下表面之前端而形成之狹槽狀的貫通孔(惟,圖中以一條線表示導引部35)。導引部35在非按下狀態(施作器2之自然狀態)下為關閉之狀態,在按下狀態下為打開至微針頭.片材90能夠穿過之程度之狀態。在非按下狀態下,導引部35阻礙微針頭.片材90朝彎曲部34之前進。微針頭.片材90自該導引部35進入施作器2之內部,沿底板31之上表面前進,在彎曲部34彎曲約180°,而被施用於皮膚。
在頂板32之下表面之後端設置有相對於朝彎曲部34前進之微針頭.片材90附加阻力之阻力部36。阻力部36為以沿寬度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之細的圓柱構件。該圓柱構件為了對微針頭.片材90附加阻力且使該微針頭.片材90之前進更順滑地進行,而可設置為可旋轉。惟,阻力部36之旋轉並非為必須。設置阻力部36之目的在於藉由對朝向彎曲部34之微針頭.片材90施加張力而消除該微針頭.片材90之鬆弛。阻力部36設置於較彎曲部34更靠前方。於在按下狀態下施作器2沿皮膚被朝後拉之際,微針頭.片材90可自導引部35朝施作器2中前進,朝彎曲部34前進之微針頭.片材90被阻力部36與底板31夾著。
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用於製作施作器2之材料並未被限定,施作器2之尺寸可以任意之基準決定。
其次,使用圖12及圖13,說明施作器2及微針頭.片材90之使用方法。圖12及圖13係顯示施作器2之使用方法之圖。在圖13中,為了便於理解地顯示微針頭.片材90如何設定在施作器2,而以實線表示微針頭.片材
90,以虛線表示施作器2。
首先,如圖12所示,使用者將微針頭.片材90設定於施作器2。具體而言,使用者在藉由將頂板32朝向底板31按壓而打開導引部35之後,使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自施作器2之後方穿過導引部35,或自導引部35穿過施作器2之後方。另外,使用者在彎曲部34之附近彎折微針頭.片材90。微針頭92之前端之方向與自導引部35朝向彎曲部34之方向一致。
繼而,使用者將施作器2置於皮膚S之上(更具體而言為活性部分之施用部位)。此外,可行的是,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為了不致因其後之施作器2之操作而微針頭.片材90在皮膚S上偏離,而在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設置黏著劑。使用者亦可利用手指或黏著膠帶等將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固定於皮膚S之情形亦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
而後,使用者如圖13所示般一面使頂板32朝向底板31移動(例如一面朝以箭頭A3表示之方向按壓),一面使施作器2朝施作器2之後方(以箭頭A4表示之方向)動作。利用該操作,微針頭.片材90自導引部35被拉入至施作器2中,穿過阻力部36,而到達彎曲部34。而後,微針頭.片材90在彎曲部34被彎曲約180度(反轉)。如是,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位於經彎曲之部分之微針頭92自主面91立起,立起之微針頭92刺入皮膚S(參照圖9)。微針頭92之立起之樣態及微針頭92之穿刺角度θ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
藉由使用者令施作器2移動所期望之距離,而在該距離之範圍內所存在之複數個微針頭92刺入皮膚。因而,使用者能夠調整微針頭.片材90之施用面積,而投與所期望之量之活性成分。使用者可使微針頭.片材90立即剝離,亦可使該微針頭.片材90經過特定之時間持續施用於皮膚S。在該等點上亦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
施作器2亦可用於貼附劑之施用。使用者以使黏著劑層朝向上方之狀態與微針頭.片材90之情形相同地將貼附劑設定於施作器2。而後,使用者一面將頂板32朝向底板31按壓一面朝後拉引施作器2。利用該操作,黏著劑層(貼附劑之作用面)在彎曲部34以朝向弧之外側之方式彎折,而襯墊被去除,貼附於皮膚。
在第1實施方式之採取如訂書機之動作之施作器中,可阻礙在非按下狀態下之片材構件朝彎曲部之前進。使用圖14~圖17,並以該變化作為第3實施方式而進行說明。圖14係自第3實施方式之施作器1A之上方觀察之立體圖。圖15係自施作器1A之下方觀察之立體圖。圖16係施作器1A之分解立體圖。圖17係顯示施作器1A之使用方法之圖,特別是示意性地顯示擋止件之動作。以下,針對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之點,特別地進行說明,針對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或同等之構造及機能簡單地進行說明或省略說明。
施作器1A在整體上呈長方體狀,具備:可動板10A,其在使用時與生物體之皮膚相對;及殼體20A,其覆蓋該可動板10A。可動板10A與殼體20A在一端被連結部15連結,憑藉該結構,施作器1A可採取如訂書機之動作。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殼體20A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A之上側,將可動板10A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A之下側。將相當於施作器1A之上表面之殼體20A之部分稱為頂板21。將連結部15存在之側(可動板10A與殼體20A被連結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A之後側,將其相反側(以連結部15為旋轉軸,可動板10A與殼體20A彼此靠近或遠離之側)定義為施作器1A之前側。又,將與施作器1A之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定義為施作器1A之寬度
方向。
可動板10A除底板11、彎曲部12、導引部13、阻力部14、及連結部15以外,還具備擋止件16及排出口17。
底板11、彎曲部12、導引部13、阻力部14、及連結部15之構造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或同等。底板11為在施作器1A之使用時與生物體之皮膚相對之部分。可在底板11之下表面之前端附近形成有細長之突起11a。彎曲部12為彎曲微針頭.片材90之部分,且為以在形成於底板11之孔11b之前側之緣部沿寬度方向延伸之方式設置的圓柱構件。導引部13為設置於底板11之上表面之前端的沿寬度方向延伸之狹槽狀之貫通孔。微針頭.片材90自該導引部13進入施作器1A之內部。阻力部14為相對於朝彎曲部12前進之微針頭.片材90附加阻力之結構。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阻力部14具備:滾子14a、壓縮彈簧14b(未圖示)、傳遞板14c、及軸件14d。連結部15為用於連結殼體20A與可動板10A之構造,具備軸件15a及扭簧15b。
在本實施方式中亦然,將施作器1A上未施加外力,因而殼體20A之前端與可動板10A之前端彼此遠離之狀態稱為「非按下狀態」,將殼體20A或可動板10A上施加有外力,殼體20A之前端與可動板10A之前端彼此靠近之狀態稱為「按下狀態」。
擋止件16為在按下狀態下朝彎曲部12導引片材構件,在非按下狀態下阻礙片材構件朝彎曲部12之前進的構成要件。擋止件16設置於底板11之上表面。擋止件16具備:擋止件本體161,其在整體上呈L字狀;軸件162,其以沿寬度方向貫通該擋止件本體161之方式安裝於擋止件本體161;及扭簧163,其安裝於該軸件162之一端。擋止件本體161具備:水平部161a,其沿底板11沿前後方向延伸;及腳部161b,其自該水平部
161a之前端朝下延伸。在本實施方式中,對應於該腳部161b之孔形成於傳遞板14c,以腳部161b貫通該傳遞板14c之方式配置擋止件本體161。腳部161b之前端(下端)可與底板11之上表面接觸。水平部161a之後端部(較軸件162靠後之區域)以朝上方隆起之方式形成,以下將該部分稱為隆起部161c。藉由軸件162相對於底板11被固定,而擋止件16與底板11一體化。扭簧163之彈性力在將腳部161b之前端朝底板11按壓之方向上作用。扭簧163為彈性構件之一例。
排出口17為設置於底板11之後方的沿寬度方向延伸之狹槽狀之貫通孔。排出口17為用於將自微針頭.片材90剝離之襯墊93(參照圖17)朝施作器1A外排出之孔。在本實施方式中,微針頭.片材90以被襯墊93保護之形態提供。
在殼體20A之天花板(頂板21之內側)形成有沿寬度方向延伸之突起22。該突起22位於與擋止件16之隆起部161c可接觸之位置。
一面參照圖17一面說明施作器1A及微針頭.片材90之使用方法,且說明利用擋止件16進行之微針頭.片材90之前進的控制。在圖17中,為了便於理解地顯示微針頭.片材90及襯墊93之流動與擋止件16之動作,而以實線表示微針頭.片材90、襯墊93、擋止件16、及突起22,以虛線表示施作器1A。
使用者令附有襯墊93之微針頭.片材90之一端自底板11之孔11b穿過導引部13,或自導引部13穿過底板11之孔11b。微針頭92之前端之方向與自導引部13朝向彎曲部12之方向一致。繼而,使用者使襯墊93在彎曲部12之附近自微針頭.片材90剝離,並使微針頭.片材90彎折。經剝離之襯墊93之前端位於腳部161b之前方。
繼而,使用者將施作器1A置於皮膚S之上(更具體而言,活性部分之施用部位)。在僅將施作器1A置於皮膚S之上之狀態下,施作器1A為非按下狀態(自然狀態)。在該非按下狀態下,由於擋止件16之腳部161b之前端利用扭簧163之彈性力而被朝底板11按壓,故朝排出口17之通路被擋止件本體161(更具體而言為腳部161b)封塞。因而,阻礙經剝離之襯墊93之朝排出口17之前進。由於經剝離之襯墊93仍與貼附於微針頭.片材90之其他部分之襯墊93相連,故其結果為,亦阻礙微針頭.片材90朝彎曲部12之前進。
其後,使用者令頂板21(或殼體20A)朝向底板11移動(例如朝以箭頭A5表示之方向按壓)。利用該操作,殼體20A之突起22抵接於擋止件16之隆起部161c而將該隆起部161c降低。如是,擋止件本體161抗著扭簧163之彈性力並以軸件162為中心旋轉而遠離底板11(更具體而言,腳部161b遠離底板11)。其結果為,由於至該時為止被封塞之通路(朝排出口17之通路)開放,故襯墊93變得可自由地移動。因而,藉由在使用者維持該按下狀態不變下,使施作器1A朝施作器1A之後方(以箭頭A6表示之方向)移動,而微針頭.片材90將會自導引部13被拉入至施作器1A中並到達彎曲部12,在彎曲部12被彎曲約180度(反轉)。如是,位於經彎曲之部分之微針頭92自主面91立起,立起之微針頭92刺入皮膚S。在彎曲部12自微針頭.片材90剝離之襯墊93自排出口17排出至施作器1A外。
在使用者維持按下狀態不變下使施作器1A朝後方移動後,若該使用者停止頂板21之按下,則遠離底板11之腳部161b藉由扭簧163之彈性力而再次被朝底板11按壓。在該非按下狀態下,由於朝向排出口17流動之襯墊93被底板11與腳部161b夾著,故阻礙襯墊93之前進,因而,亦阻礙微
針頭.片材90朝彎曲部12之前進。如此,在使用施作器1A之情形下,僅在使用者對頂板21(或殼體20A)施加一定以上之按壓時,微針頭.片材90才可施用於皮膚。
此外,施作器1A亦可用於貼附劑之施用,其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
如以上所說明般,本發明之一個層面之施作器係用於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者,其具備:底板,其與皮膚相對;頂板,其與底板對向,且可朝向底板按下;及彎曲部,其藉由將在頂板朝向底板移動之按下狀態下前進而來之片材構件彎曲,而使該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
在如此之層面中,在施作器(更具體而言為頂板)朝向皮膚移動之狀態下朝向彎曲部前進而來之片材構件在被該彎曲部彎曲之後而被施用於皮膚。憑藉該結構,由於在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之際,一定以上之按壓力施加於該片材構件,故無論何人使用該施作器,皆能夠使片材構件適切地施用於皮膚。此係意味著能夠提高片材構件之施用之再現性。在例如貼附劑之情形下,可於在貼附劑不產生褶皺下使黏著劑層牢固地施用於皮膚。又,在微針頭.片材之情形下,能夠在彎曲之時點使微針頭自片材之主面立起,而使該微針頭穩固地刺入皮膚。
在微針頭.片材之施用中,本發明之一個層面之施作器不對微針頭.片材施加衝擊,而是藉由使微針頭立起並壓入皮膚,而使各微針頭穿刺皮膚。因而,能夠在不對被投與者造成恐怖感下,投與活性成分。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可進一步具備:導引部,其在按下狀態下朝彎曲部導引片材構件,且在頂板不朝向底板移動之非按下狀態下阻礙片材構件朝彎曲部之前進。藉由採用若不使頂板移動則片材構件不前進之構成,而能夠防止片材構件之非意圖之前進。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可進一步具備:擋止件,其在按下狀態下朝彎曲部導引片材構件,且在頂板不朝向底板移動之非按下狀態下阻礙片材構件朝彎曲部之前進。藉由採用若不使頂板移動則片材構件不前進之構成,而能夠防止片材構件之非意圖之前進。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擋止件具備:擋止件本體;及彈性構件,其提供將該擋止件本體朝向底板按壓之彈性力;且頂板具備與擋止件本體可接觸之突起,可行的是,在非按下狀態下,藉由突起與擋止件本體不接觸,擋止件本體利用彈性力被朝向底板按壓,而阻礙片材構件之前進,在按下狀態下,藉由突起與擋止件本體接觸,擋止件抗著彈性力遠離底板,而朝彎曲部導引片材構件。如此,藉由採用利用彈性力之構成,而能夠以簡單之構造實現更確實地防止片材構件之非意圖之前進的結構。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可進一步具備:阻力部,其至少在按下狀態下,相對於朝彎曲部前進之片材構件附加阻力。藉由相對於片材構件附加阻力,而能夠將片材構件之前進設定為一定,並以一定之力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可行的是,阻力部藉由在按下狀態下夾著片材構件而對該片材構件附加阻力,在頂板不朝向底板移動之非按下狀態下不夾著片材構件。在該情形下,僅在使片材構件朝向彎曲部前進時,亦即僅在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時,才能夠對片材構件附加阻力。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可行的是,阻力部具備:按壓構件;及彈性構件,其提供將該按壓構件朝向底板按壓之彈性力;且藉由利用底板及按壓構件夾著朝彎曲部前進之片材構件而對該片材構件附加阻力。如此,藉由利用彈性力夾著片材構件,而能夠將對片材構件施加之阻力保持為一
定。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可進一步具備:彈性構件,其產生在使底板與頂板遠離之方向上作用之彈性力。由於憑藉該結構能夠將在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之際施加之按壓力設定為一定以上之水準,故無論何人使用該施作器,皆能夠使片材構件適切地施用於皮膚。
在另一層面之施作器中,片材構件可為具有沿片材之主面形成之複數個微針頭的微針頭.片材。在該情形下,能夠使微針頭自片材之主面立起,而使該微針頭穩固地刺入皮膚。
以上,將本發明基於其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本發明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化。
如上述般,片材構件並不限定於微針頭.片材。本發明之一個層面之施作器能夠用於包含貼附劑之其他種類的片材構件。
可行的是,第1實施方式之導引部13與第2實施方式之導引部35相同地,在非按下狀態(施作器1之自然狀態)下為關閉狀態,在按下狀態下打開至片材構件能夠穿過之程度。亦即,可以在非按下狀態下阻礙片材構件朝彎曲部12之前進之方式設計導引部13。
在第2實施方式之施作器2中係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地可在底板31之下表面設置突起。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使用了圓柱構件作為彎曲部,但只要能夠彎曲片材構件而使微針頭立起,則彎曲部之構成可為任意者。例如,平板之端部可作為彎曲部而發揮機能。
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藉由將片材構件自施作器之前方(或後方)以至
後方(或前方)插入,而將片材構件設定於施作器,但亦可以可將片材構件自施作器之側方插入之方式設計施作器。
導引部及阻力部之構成並不限定於上述各實施方式。又,導引部及阻力部可一起省略。例如,導引部13可發揮作為阻力部之機能。
Claims (11)
- 一種施作器,其係用於使片材構件施用於皮膚者,且具備:底板,其與前述皮膚相對;頂板,其與前述底板對向,且可朝向前述底板按下;彎曲部,其藉由將在前述頂板朝向前述底板移動之按下狀態下前進而來之前述片材構件彎曲,而使該片材構件施用於前述皮膚;及彈性構件,其產生在使前述底板與前述頂板遠離之方向上作用之彈性力。
- 如請求項1之施作器,其中進一步具備:導引部,其在前述按下狀態下將前述片材構件朝前述彎曲部導引,且在前述頂板不朝向前述底板移動之非按下狀態下阻礙前述片材構件朝前述彎曲部之前進。
- 如請求項1之施作器,其中進一步具備:擋止件,其在前述按下狀態下將前述片材構件朝前述彎曲部導引,且在前述頂板不朝向前述底板移動之非按下狀態下阻礙前述片材構件朝前述彎曲部之前進。
- 如請求項3之施作器,其中前述擋止件具備:擋止件本體;及彈性構件,其提供將該擋止件本體朝向前述底板按壓之彈性力;且前述頂板具備可與前述擋止件本體接觸之突起;在前述非按下狀態下,藉由前述突起不與前述擋止件本體接觸,前述擋止件本體利用前述彈性力被朝向前述底板按壓,而阻礙前述片材構件之前進;在前述按下狀態下,藉由前述突起與前述擋止件本體接觸,前述擋止件抵抗前述彈性力而遠離前述底板,而將前述片材構件朝前述彎曲部導引。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施作器,其中進一步具備:阻力部,其至少在前述按下狀態下,對朝前述彎曲部前進之前述片材構件附加阻力。
- 如請求項5之施作器,其中前述阻力部藉由在前述按下狀態下夾著前述片材構件而對該片材構件附加阻力,在前述頂板不朝向前述底板移動之非按下狀態下不夾著前述片材構件。
- 如請求項5之施作器,其中前述阻力部具備:按壓構件;及彈性構件,其提供將該按壓構件朝向前述底板按壓之彈性力;且藉由利用前述底板及前述按壓構件夾著朝前述彎曲部前進之前述片材構件而對該片材構件附加阻力。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施作器,其中前述片材構件為具有沿片材之主面形成之複數個微針頭的微針頭.片材。
- 如請求項5之施作器,其中前述片材構件為具有沿片材之主面形成之複數個微針頭的微針頭.片材。
- 如請求項6之施作器,其中前述片材構件為具有沿片材之主面形成之複數個微針頭的微針頭.片材。
- 如請求項7之施作器,其中前述片材構件為具有沿片材之主面形成之複數個微針頭的微針頭.片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33441 | 2016-02-24 | ||
JP2016033441 | 2016-02-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29863A TW201729863A (zh) | 2017-09-01 |
TWI668023B true TWI668023B (zh) | 2019-08-11 |
Family
ID=59686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05217A TWI668023B (zh) | 2016-02-24 | 2017-02-17 | 施作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69998B2 (zh) |
EP (1) | EP3421074B1 (zh) |
JP (2) | JP6621905B2 (zh) |
KR (1) | KR102189091B1 (zh) |
CN (1) | CN108697883B (zh) |
TW (1) | TWI668023B (zh) |
WO (1) | WO20171458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14359B2 (ja) * | 2017-11-30 | 2021-08-04 |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 アプリケ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キット |
DE102019001251A1 (de) * | 2019-02-21 | 2020-08-27 | Lts Lohmann Therapie-Systeme Ag | Applikator für Mikronadelpflaster |
AU2020266817A1 (en) * | 2019-04-30 | 2021-11-11 |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 Endoscopic patch applicator |
CN114712685B (zh) * | 2022-04-08 | 2024-04-19 | 湖南爱可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用脸部皮肤创面护理的药物涂抹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25643A (zh) * | 2011-09-16 | 2013-07-01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 微型針貼布施作器 |
TW201519923A (zh) * | 2013-06-19 | 2015-06-01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 微型針貼片施作器 |
CN104736192A (zh) * | 2012-10-10 | 2015-06-24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将微针装置施用至皮肤的施用装置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89202B1 (en) | 2000-06-29 | 2003-07-08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dermally sampling or administering a substance to a patient |
WO2002002177A1 (fr) | 2000-06-30 | 2002-01-10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 Dispositif auxiliaire permettant de fixer un agent de collage |
JP2005118428A (ja) | 2003-10-20 | 2005-05-12 | Yutaka Fujita | 貼付式治療具の貼付器具 |
CN103764197B (zh) | 2011-09-07 | 2017-03-1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中空微针阵列的递送系统 |
WO2014058746A1 (en) * | 2012-10-10 | 2014-04-1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Force-controlled applicator for applying a microneedle device to skin |
JP6125880B2 (ja) | 2013-04-03 | 2017-05-10 | ゼネラル株式会社 | 転写具 |
EP3111987B1 (en) | 2014-02-27 | 2022-04-20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Inc. | Microneedle sheet |
KR102172135B1 (ko) | 2014-12-05 | 2020-10-30 | 히사미쓰 세이야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마이크로니들 디바이스 시스템 |
-
2017
- 2017-02-15 CN CN201780012887.8A patent/CN10869788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2-15 US US16/078,784 patent/US108699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2-15 JP JP2018501614A patent/JP6621905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2-15 WO PCT/JP2017/005510 patent/WO20171458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2-15 KR KR1020187024447A patent/KR10218909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2-15 EP EP17756331.9A patent/EP3421074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2-17 TW TW106105217A patent/TWI668023B/zh active
-
2019
- 2019-11-20 JP JP2019209852A patent/JP687259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25643A (zh) * | 2011-09-16 | 2013-07-01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 微型針貼布施作器 |
CN104736192A (zh) * | 2012-10-10 | 2015-06-24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将微针装置施用至皮肤的施用装置和方法 |
TW201519923A (zh) * | 2013-06-19 | 2015-06-01 | Hisamitsu Pharmaceutical Co | 微型針貼片施作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69998B2 (en) | 2020-12-22 |
EP3421074A1 (en) | 2019-01-02 |
WO2017145891A1 (ja) | 2017-08-31 |
JP2020039895A (ja) | 2020-03-19 |
EP3421074A4 (en) | 2019-10-09 |
KR102189091B1 (ko) | 2020-12-09 |
KR20180104718A (ko) | 2018-09-21 |
JP6872595B2 (ja) | 2021-05-19 |
JP6621905B2 (ja) | 2019-12-18 |
TW201729863A (zh) | 2017-09-01 |
EP3421074B1 (en) | 2024-03-20 |
JPWO2017145891A1 (ja) | 2018-09-06 |
CN108697883A (zh) | 2018-10-23 |
US20190046779A1 (en) | 2019-02-14 |
CN108697883B (zh)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8023B (zh) | 施作器 | |
US10039911B2 (en) | Applicator | |
US20150157840A1 (en) | Microneedle Sheet | |
TWI704935B (zh) | 施作器 | |
EP3042690A1 (en) | Micro-needle sheet | |
JP6799079B2 (ja) | アプリケータ | |
WO2014203911A1 (ja) | アプリケータ | |
JP6914359B2 (ja) | アプリケ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キット | |
JP6480432B2 (ja) | 経皮吸収治療システム、および位置決め用補助器具、および貫入用補助器具を備えるデバイス | |
JP7045972B2 (ja) | アプリケータ、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キット | |
JP6944540B2 (ja) | アプリケータ、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キッ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