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4520B - 側壓式指標器 - Google Patents

側壓式指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4520B
TWI664520B TW107130032A TW107130032A TWI664520B TW I664520 B TWI664520 B TW I664520B TW 107130032 A TW107130032 A TW 107130032A TW 107130032 A TW107130032 A TW 107130032A TW I664520 B TWI664520 B TW I6645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member
sensing element
pressure
pressure sensing
but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8104A (zh
Inventor
許瓊文
李忠軒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普贏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普贏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普贏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4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452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8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10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an array of force sens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側壓式指標器,包含殼體、筆芯、側向按鍵、第一彈性件、第一壓力感測元件以及第二彈性件。殼體沿軸向延伸長度並具有端口、側口及容置空間。端口及側口分別連通容置空間。筆芯設置於端口。側向按鍵設置於側口並具有相對的內面及外面,內面朝向容置空間。第一彈性件一端結合於側向按鍵的內面,且第一彈性件能沿與軸向垂直的徑向提供彈力。第一壓力感測元件設置於容置空間內並相對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第一壓力感測元件能感測沿徑向施加的壓力。第二彈性件抵靠於側向按鍵的內面並能沿徑向提供彈力。

Description

側壓式指標器
本發明實施例與數位指標器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透過側邊控制的側壓式指標器有關。
按,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裝置係採用觸控面板作為操控介面,例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PDA)等等,以供使用者利用觸控的方式操作而提高便利性。此外,為了使操作觸控面板的過程更加快速與精確,更可以配合筆型的指標器進行輸入(例如書寫或點選)。
而隨著數位化功能已不侷限於一般的書寫或點選觸控功能,在數位化功能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下以及各式各樣的使用需求,申請人認為實有擴展筆型指標器功能之需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側壓式指標器,包含殼體、筆芯、側向按鍵、第一彈性件、第一壓力感測元件以及第二彈性件。殼體為沿軸向延伸長度的空心結構,殼體具有端口、側口及容置空間,端口及側口分別連通容置空間。筆芯設置於端口。側向按鍵設置於側口並具有相對的內面及外面,內面朝向容置空間。第一彈性件一端結合於側向按鍵的內面,且第一彈性件能沿與軸向垂直的徑向提供彈力。第一壓力感測元件設置於容置空間內並相對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第一壓力感測元件能感測沿徑向施加的壓力。第二彈性件抵靠於側向按鍵的內面並能沿徑向提供彈力。
請配合參閱圖1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於此,側壓式指標器為配合數位板使用,而能將指標器的位置、壓力顯示為虛擬筆跡於數位板的被動式或主動式電磁感應指標器。
圖1繪示之側壓式指標器包含殼體10、筆芯20、側向按鍵30、第一彈性件K1、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以及第二彈性件K2。
參閱圖1,筆芯20設置於殼體10於軸向X上的端口12用以指示位置。側向按鍵30設置於殼體10的外周側供使用者按壓。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設置在殼體10內以感測垂直軸向X的徑向Y壓力。側向按鍵30朝向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的內面對應位置設置第一彈性件K1。第二彈性件K2抵靠於側向按鍵30的內面並沿徑向Y提供彈力,且第二彈性件K2與第一彈性件K1位於同軸位置上。
藉此,使用者可以透過側向按壓的方式操作側壓式指標器,側向按鍵30將壓力透過第一彈性件K1傳遞至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感測壓力以將側向操作的壓力轉換為標記顯示出。而第二彈性件K2則能在每次的按壓操作完畢後將側向按鍵30推抵回初始位置以便於下次操作。值得說明的是,前述標記可以是模擬硬筆、鋼筆、毛筆或其他不同類型筆的筆跡,或是模擬噴漆的噴漆標記。
值得說明的是,前述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感測之徑向Y壓力可以是沿徑向Y施加的力量,或是具有徑向Y分力的力量。
請繼續配合參閱圖1,殼體10為沿軸向X延伸長度的中空長條形筆型殼體但不以此為限。殼體10圍繞的空心容腔為容置空間11。於一實施例中,殼體10為一端開放一端封閉的型態但不以此為限。進一步地,殼體10具有端口12及側口13。端口12係於殼體10於軸向X上的一端開放,側口13的開放方向與端口12不同,且殼體10的端口12及側口13分別連通容置空間11。
繼續參閱圖1,筆芯20設置於殼體10的端口12並伸入殼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於此,筆芯20為長桿形結構且一端為筆頭端21,筆頭端21具有漸縮的尖端接觸面211。筆芯20的筆頭端21由端口12伸出,並供以透過尖端接觸面211觸控或書寫。
參閱圖1,於一實施例中,側向按鍵30為非平面的片體結構。側向按鍵30具有相對的內面31及外面32,側向按鍵30設置於殼體10的側口13並以內面31朝向容置空間11。具體地,側向按鍵30的外面32為圓滑錐形的非平面結構,於此,側向按鍵30的外面32具有頂點321,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於徑向Y上與側向按鍵30的兩端不共平面。於一實施例中,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凸出於側向按鍵30的兩端。
參閱圖1,第一彈性件K1的一端結合於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當第一彈性件K1的另一端受壓時能提供側向按鍵30於徑向Y上的彈力。第一彈性件K1可以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製成之塊體、片體或彈簧。前述具有彈性的材料可以是矽膠或橡膠但不以此為限。於此,第一彈性件K1為具有彈性恢復力的柱形橡膠塊體。
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可以是電容式壓力感測、壓電式壓力感測或是壓阻式壓力感測,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固定於殼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且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的位置對應第一彈性件K1的另一端位置。藉此使側向按鍵30得以透過第一彈性件K1壓抵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得以感測施加於側向按鍵30的壓力,並透過訊號的運算轉換為能顯示出壓力變化的模擬標記。
進一步地參閱圖1,第二彈性件K2的一端抵靠於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而能向側向按鍵30提供徑向Y上的彈力。於此,第二彈性件K2的另一端固定於容置空間11內。進一步地,於一實施例中,第二彈性件K2為圈形彈簧,且第二彈性件K2與第一彈性件K1位於同軸位置上,但不以此為限。於此,第一彈性件K1是位於第二彈性件K2圍繞的範圍內。
參閱圖1,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K1與第二彈性件K2的中軸延伸方向通過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如此一來,由於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凸出於側向按鍵30的兩端,因此,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為使用者由側邊操作時直覺上會接觸的位置。基此,當使用者由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施力時,使用者的施力便能直接地施加於第一彈性件K1與第二彈性件K2的中軸延伸方向。如此一來,第一彈性件K1以及第二彈性件K2在受力時便能由其各自的中軸位置開始變形。也就是說,第一彈性件K1及第二彈性件K2的變形不會偏向一側,據此確保側向按鍵30不會有歪斜的操控手感,提高操控手感的舒適性。
參閱圖1,於此,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對應於頂點321的位置更具有圓環形的凸座311,凸座311的中軸通過側向按鍵30的頂點321。第一彈性件K1插置於凸座311內,而第二彈性件K2穿套於凸座311外,藉此使第一彈性件K1及第二彈性件K2穩定地配置於側向按鍵30。
參閱圖1,具體地,於一實施例中,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電路單元50,電路單元50容置於容置空間11內。於此,電路單元50可以是固定於容置空間11內。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電性連接於電路單元50。電路單元50接收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的訊號而能進行運算處理而將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測得之訊號轉換為標示顯示出。
基於上述,使用者握持殼體10並透過按壓側向按鍵30進行數位標記。當使用者施壓於側向按鍵30時,側向按鍵30對第一彈性件K1及第二彈性件K2施壓,第一彈性件K1與第二彈性件K2受壓並同時蓄積彈力。繼續施壓於側向按鍵30的同時,第一彈性件K1隨著側向按鍵30位移並逐漸靠近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第一彈性件K1持續位移的狀態下便能壓抵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受壓感測壓力值,並透過電路單元50將壓力訊號轉換為對應的數位標記。
進一步地,參閱圖1,第一彈性件K1與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之間可以具有趨近於零的微空隙。具體而言,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與第一彈性件K1之間的微空隙是指當側向按鍵30未受力時,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與第一彈性件K1之間的空隙。據此,趨近於零的微空隙使得側向按鍵30在未受力時與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之間不具有力量的產生,避免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常態受壓,藉以延長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的使用壽命。
更具體地,參閱圖1,更包含內固定單元60,內固定單元60固定於容置空間11內以乘載側壓式觸控筆的內部零件以提高結構穩定性。於此,內固定單元60包含第一支撐件61以及第二支撐件62,第一支撐件61及第二支撐件62可對合界定出內腔63,電路單元50固定於內腔63,而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固定於電路單元50。
此外,參閱圖1,內固定單元60的第一支撐件61具有連通內腔63的操作口611,且操作口611的位置對應殼體10的側口13位置、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以及第一彈性件K1的位置。如此一來,當側向按鍵30設置於殼體10的側口13時,第一彈性件K1可以沿徑向Y延伸地由操作口611伸入內腔63以壓抵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而在第一支撐件61的操作口611周緣,且是第一支撐件61朝向側向按鍵30的一面又可以設置環槽612,第二彈性件K2的一端抵靠於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另一端則能抵靠於環槽612。藉此使得側壓式指標器的內部零件得以定位於穩定的位置。
再者,參閱圖2並配合圖1,於一實施例中,側向按鍵30的外周輪廓為跑道形並具有長邊及短邊。側向按鍵30的長邊兩端外周緣更分別具有擋塊33,擋塊33間的最長連線距離大於殼體10的側口13輪廓之最長連線距離。藉此,側向按鍵30可由殼體10的內側向外進行組設,並在側向按鍵30設置於側口13後,側向按鍵30的擋塊33得以受到側口13的限制,進而避免側向按鍵30脫出。
此外,參閱圖1,於此例中,第一支撐件61對應擋塊33的位置則可以再設置貫穿的穿口613。穿口613提供擋塊33在側向按鍵30沿徑向Y位移時的位移空間,使得側向按鍵30的位移路徑得以延伸至殼體10內的內固定單元60內。如此一來,側向按鍵30的位置不因第一支撐件61的配置而顯著地凸出於殼體10,進而縮小殼體10的體積。
再進一步地,參閱圖1及圖2,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更設置凸部312,凸部312橫跨於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之短邊。也就是說,凸部312的位置位於側向按鍵30的兩擋塊33之間。於此,第一支撐件61於對應凸部312的位置設置凹槽614。如此一來,側向按鍵30的凸部312得以受到第一支撐件61的凹槽614之限制,而能限制側向按鍵30向殼體10內位移的距離,避免側向按鍵30過度向殼體10內下陷而影響使用。
同樣參閱圖1,於一實施例中,側壓式指標器還可以同時具有軸向X書寫的指標器功能。於此,更包含電磁單元70、壓抵件80、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第三彈性件K3以及第四彈性件K4。
於此例中,電磁單元70與數位板間感應耦合電磁能量,透過電磁交換以計算出筆芯20的位置以顯示出虛擬筆跡。參閱圖1,筆芯20連接壓抵件80,壓抵件80連接第三彈性件K3,且第四彈性件K4靠抵於壓抵件80,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位於面對第三彈性件K3的位置。藉此,當筆芯20受壓時透過壓抵件80帶動第三彈性件K3壓抵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以感測筆芯20的受壓,藉以在虛擬筆跡上顯示出筆觸壓力,以使所顯示出的筆跡更為貼近真實筆觸。而第四彈性件K4在筆芯20的壓力消失時將筆芯20復位以便於接受下一次的感應。
進一步地,第三彈性件K3與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之間也可以具有趨近於零的微空隙。藉以使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可以提供完整的壓力感測範圍,並進而延長壽命。
參閱圖1,電磁單元70容置於容置空間11內,且電磁單元70包含磁體71及線圈72,線圈72圈繞於磁體71外並能透過導電線連接至電路單元50。於此,磁體71為空心柱形,但不以此為限。於此,電磁單元70位於容置空間11內的位置是相較於內固定單元60靠近端口12。具體地,磁體71的兩端係分別抵靠於殼體10及第二支撐件62,以定位於殼體10內。
參閱圖1,筆芯20的另一端為組合端22,筆芯20的組合端22通過磁體71並穿過第二支撐件62。壓抵件80可沿軸向X位移地設置於第一支撐件61與第二支撐件62之間,筆芯20的組合端22伸入第二支撐件62與壓抵件80的一端結合。據此,沿軸向X對筆芯20施力得以帶動壓抵件80沿軸向X位移。於此,壓抵件80具有組合部81,組合部81的形狀對應筆芯20的組合端22形狀。據此使筆芯20得以依需求拆換。
參閱圖1,第三彈性件K3固定於壓抵件80的另一端,於此,第三彈性件K2於軸向X上具有外徑變化。於一實施例中,第三彈性件K2靠近端口12的一端之外徑大於另端外徑。
進一步地,參閱圖1,第二支撐件62具有端面621以及隔牆622,端面621位於第二支撐件62的一端,隔牆622位於第二支撐件62的兩端之間。於此,磁體70靠抵於端面621,壓抵件80、第三彈性件K3、第四彈性件K4以及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位於端面621以及隔牆622之間,筆芯20穿過端面621與壓抵件80結合,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可以固定於隔牆622。此外,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係可以透過導電線電性連接至電路板50。於此,電路板50、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則是位於隔牆622與第二支撐件62的另一端之間。
基於此,使用者可以透過側壓式指標器以一般書寫的姿態沿軸向X觸壓筆芯20,殼體10內的電磁單元70與數位板的電磁交換作用可以計算並顯示出正確位置的虛擬筆跡。且在觸壓筆芯20的同時,第二壓力感測元件90又能感測筆觸壓力並在顯示筆跡位置時同時顯示對應壓力之筆跡變化。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按壓側向按鍵30進行不同標記的顯示,例如噴槍。而施壓於筆芯20及側向按鍵30所顯示出的標記樣式可以透過電路單元50進行調整或設定,藉此使筆芯20及側向按鍵30可以提供不同樣示的標記,如鋼筆、毛筆、馬克筆、鉛筆、原子筆或噴槍,但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3、圖4為本案側壓式指標器及其側向按鍵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3、4實施例與圖1、圖2實施例的結構組態大致相同而不贅述。以下僅就差異處進行說明。
參閱圖3,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為薄膜式的壓力感測元件。於此,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固定於第一支撐件61朝向側向按鍵30的外表面上。進一步地,由於薄膜式的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之體積小,且是設置於第一支撐件61的外表面上。因此,第一支撐件61與側向按鍵30之間的第二彈性件K2也可以對應改為厚度較薄的彈片,以便於空間的使用配置,但不以此為限。
參閱圖3,於一實施例中,側向按鍵30的外面32更設置防滑凸部322,防滑凸部322凸出於外面32,且防滑凸部322的輪廓外型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或其他任何形狀。透過讓側向按鍵30的外面32成為非平滑的表面,提供使用者按壓側向按鍵30的防滑效果,提高使用的操控性。
參閱圖4,於此實施例中,側向按鍵30的擋塊33也可以設置於相對的兩側短邊位置,並於長邊的其中一端也設置擋塊33。藉此,透過三點定位也能確實地避免側向按鍵30由側口13脫出。並同樣地能提供由側向按鍵30控制產生虛擬標示的目的。
參閱圖5,為本案側壓式指標器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繪示之側壓式指標器同樣是透過殼體10上的側向按鍵30向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施壓以感測控制壓力以顯示出虛擬標示。而與前述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側向按鍵30的形式、內固定單元60的形式、電磁單元70的形式以及筆芯20的配置。以下再就上述差異部分進行說明。
參閱圖5,於此實施例中,側向按鍵30的外面32具有兩個圓錐結構並具有兩個頂點321,且兩個頂點321是對稱分佈於側向按鍵30的長邊上。於此,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對應兩個頂點321的位置均設有凸座311,第一彈性件K1插置於其中一個凸座311。
參閱圖5,此外,側向按鍵30於長邊上的兩端同樣設置擋塊33,且側向按鍵30更於長邊兩端的中間透過樞件34樞接於殼體10上。藉此,側向按鍵30能以樞件34作為樞轉中心使長邊的兩端相對樞擺,如此一來,對應兩個頂點321的位置可以分別作為不同功能的按鍵配置。
參閱圖5,具體地,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K1及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於軸向X上設置的位置對應於側向按鍵30的其中一個頂點321。而電路單元50可以更具有觸發部51,觸發部51的位置對應側向按鍵30的另一個頂點321的位置。如此一來,側向按鍵30對應另一個頂點321位置的凸座311得以直接接觸控制觸發部51。觸發部51可以透過電路單元50的設定作為其他功能的切換或開關之觸發。藉此,透過側向按鍵30的形式改變而能提供側向操控的功能擴充。
除此之外,在殼體10也可以在對應側向按鍵30的兩個頂點321位置處都設置壓力感測元件以感測側向按鍵30兩個頂點位置的操作壓力。當然,前述各實施例的壓力感測元件之位置及數量僅是例示說明而並非本發明所限定,在有其他的使用需求下,也可以再增加壓力感測元件的數量並配置於不同位置(例如後端)以作為其他功能之擴充。此外,在功能擴充的需求下,也可以對應增加設置電磁單元以利於電磁感應功能的齊備。
參閱圖5,於此實施例中,同樣為使側向按鍵30被經按壓後得以回復原狀,側向按鍵30靠抵於第二彈性件K2。具體地,第二彈性件K2位於第一彈性件K1與鄰近的擋塊33之間。於此,側向按鍵30的內面31更設置定位柱313,第二彈性件K2得以穿套於定位柱313以穩定其位置。
參閱圖5,此外,在此實施例中,內固定單元60僅包含第二支撐件62。於此,第二支撐件62具有套接筒623及支撐座624,套接筒623的一端具有開放的定位槽6231,支撐座624銜接於套接筒623的另一端。於此,電路單元50固定於支撐座624上。
進一步地參閱圖5,電磁單元70的磁體71包含第一磁體71A及第二磁體71B,本實施例係透過第一磁體71A與第二磁體71B及線圈72的相對距離改變以達到改變電磁信號之作用。於此,第一磁體71A為實心桿狀結構,且電磁單元70更包含保護件73。具體地,線圈72圈繞於第一磁體71A,且線圈72與第一磁體71A容置於套接筒623的定位槽6231內。保護件73包覆結合於第二磁體71B外。保護件73由軟質材質製成以在側壓式指標器受到軸向X上的衝擊時緩衝受力進而保護第二磁體71B,延長第二磁體71B的壽命。
第三彈性件K3及第四彈性件K4係皆能沿軸向X產生壓縮及彈性復位。第三彈性件K3設置於保護件73與套接筒623之間,藉以使第二磁體71B與第一磁體71A常態保持一距離並能提供筆芯20壓力階度的表現。第四彈性件K4再設置於保護件73與套接筒623之間以沿軸向X提供保護件73回復原狀的彈力。
參閱圖5,第三彈性件K3可以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製成之塊體、片體或彈簧。前述具有彈性的材料可以是矽膠或橡膠但不以此為限。於此實施例中,第三彈性件K3為橡膠塊,而第四彈性件K4為圈形彈簧,但不以此為限。於此,第三彈性件K3的位置是位在第四彈性件K4圈繞的範圍內。此外,第四彈性件K4的壓縮量大於第三彈性件K3的壓縮量,藉以確保在第三彈性件K3被壓縮至極限時,第四彈性件K4仍能將保護件73推抵回復原狀。
參閱圖5,於此例中,保護件73具有組合端731及套接端732,組合端731的外徑小於套接端732的外徑。且由套接端732至組合端731的外徑變化為漸縮變化。此外,保護件73的套接端732具有套接槽7321,第二磁體71B容置固定於套接槽7321內。於此,筆芯20係成為套件型態,即筆芯20的組合端22為凹槽。藉此,筆芯20可拆組地套接於保護件73的套接端732,以供使用者自行拆換筆芯20。
基於上述,使用者可以透過按壓側向按鍵30的兩個頂點321位置進行側壓式指標器的操作。也可以由軸向X施壓於筆芯20進行操作,筆芯20透過保護件73帶動第二磁體71B位移,第二磁體71B位移改變與第一磁體71A的相對距離進而改變電磁信號以計算並顯示出由筆芯20施壓控制的筆跡。
接著配合圖6為本案側壓式指標器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6實施例與圖5實施例的結構組態大致相同而不贅述。以下僅就差異處進行說明。
參閱圖6,此實施例與圖5實施例的差異在於在軸向X提供筆芯20壓力階度的結構組態不同。於此例中,第一磁體71A為空心桿結構,且保護件73完全包覆第二磁體71B。此外,保護件73的套接端732具有桿狀的軸部7322。
參閱圖6,於此,電磁單元70更包含軸部支撐構件74。軸部支撐構件74、第三彈性件K3及第四彈性件K4均能容置於第二支撐件62的定位槽6231內。具體地,保護件73的軸部7322穿過第一磁體71A後連結軸部支撐構件74。軸部支撐構件74再壓抵於第三彈性件K3的一端,第三彈性件K3的另端則可以靠抵於定位槽6231。第四彈性件K4穿套於第三彈性件K3的外周,且第四彈性件K4的一端抵靠於軸部支撐構件74,另端抵靠於定位槽6231。
藉此,使用者可以透過按壓側向按鍵30的兩個頂點321位置進行側壓式指標器的操作。也可以由軸向X施壓於筆芯20進行操作,當由軸向X施壓於筆芯20時得以帶動第二磁體71B改變與第一磁體71A間的相對位置及電磁信號。並透過軸部支撐構件74及第三彈性件K3提供壓力階度的手感。而第四彈性件K4則同樣可以確保筆芯20在受力後得以回復原狀以便於下次使用。
參閱圖7為本案側壓式指標器及其側向按鍵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7實施例與圖1、圖2實施例的結構組態大致相同而不贅述。以下僅就差異處進行說明。
圖7實施例繪示第二彈性件K2的另外一種態樣,於此,第二彈性件K2為錐形彈簧。透過設置錐形彈簧型態的第二彈性件K2同樣能達到推抵側向按鍵30回復原狀的目的。
此外,圖7實施例的側向按鍵30之外面32也可以是設置防滑凹部323,防滑凹部323相較於外面32下陷,且防滑凹部323的輪廓外型可以是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或其他任何形狀。透過讓側向按鍵30的外面32成為非平滑的表面,提供使用者按壓側向按鍵30的防滑效果,提高使用的操控性。
參閱圖8為本案側壓式指標器及其側向按鍵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圖8實施例與圖3、4實施例的結構組態大致相同而不贅述。以下僅就差異處進行說明。
圖8實施例繪示第二彈性件K2為彈片,且彈片態樣的第二彈性件K2也可以配合如圖3、4所示之第一壓力感測元件40使用之實施態樣。也就是說,彈片型態的第二彈性件K2並非限定必須與薄膜式壓力感測元件配合使用。進一步地,薄膜式壓力感測元件也可以配合非彈片形式的第二彈性件K2使用。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殼體
11‧‧‧容置空間
12‧‧‧端口
13‧‧‧側口
20‧‧‧筆芯
21‧‧‧筆頭端
211‧‧‧尖端接觸面
22‧‧‧組合端
30‧‧‧側向按鍵
31‧‧‧內面
311‧‧‧凸座
312‧‧‧凸部
313‧‧‧定位柱
32‧‧‧外面
321‧‧‧頂點
322‧‧‧防滑凸部
323‧‧‧防滑凹部
33‧‧‧擋塊
40‧‧‧第一壓力感測元件
50‧‧‧電路單元
51‧‧‧觸發部
60‧‧‧內固定單元
61‧‧‧第一支撐件
611‧‧‧操作口
612‧‧‧環槽
613‧‧‧穿口
614‧‧‧凹槽
62‧‧‧第二支撐件
621‧‧‧端面
622‧‧‧隔牆
623‧‧‧套接筒
6231‧‧‧定位槽
624‧‧‧支撐座
63‧‧‧內腔
70‧‧‧電磁單元
71‧‧‧磁體
71A‧‧‧第一磁體
71B‧‧‧第二磁體
72‧‧‧線圈
73‧‧‧保護件
731‧‧‧組合端
732‧‧‧套接端
7321‧‧‧套接槽
7322‧‧‧軸部
74‧‧‧軸部支撐構件
80‧‧‧壓抵件
81‧‧‧組合部
90‧‧‧第二壓力感測元件
K1‧‧‧第一彈性件
K2‧‧‧第二彈性件
K3‧‧‧第三彈性件
K4‧‧‧第四彈性件
X‧‧‧軸向
Y‧‧‧徑向
圖1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中的側向按鍵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為圖3實施例中的側向按鍵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再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再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更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側壓式指標器再更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Claims (12)

  1. 一種側壓式指標器,包含: 一殼體,沿一軸向延伸長度的空心結構,該殼體具有一端口、一側口及一容置空間,該端口及該側口分別連通該容置空間; 一筆芯,設置於該端口; 一側向按鍵,設置於該側口並具有相對的一內面及一外面,該內面朝向該容置空間; 一第一彈性件,一端結合於該側向按鍵的該內面,且該第一彈性件能沿與該軸向垂直的一徑向提供彈力; 一第一壓力感測元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並相對該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該第一壓力感測元件能感測沿該徑向施加的壓力;以及 一第二彈性件,抵靠於該側向按鍵的該內面並能沿該徑向提供彈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電磁單元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電磁單元包含一磁體及一線圈,該線圈圈繞於該磁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第二壓力感測元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且該筆芯能沿該軸向位移,該第二壓力感測元件位於該筆芯的位移方向上,該第二壓力感測元件能感測該筆芯沿該軸向施加的壓力。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第三彈性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並位於該筆芯及該第二壓力感測元件之間,且該第三彈性件與該筆芯連動連接。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壓抵件,連接於該第三彈性件及該筆芯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第四彈性件,抵靠於該壓抵件並能沿該軸向提供彈力,且該第四彈性與該第三彈性件位於同軸位置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其中該第一彈性件為矽膠或橡膠體。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其中該第三彈性件為矽膠或橡膠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其中該第二彈性件為彈簧或彈片。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其中該第四彈性件為彈簧。
  11. 如請求項3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電路單元,固定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線圈、該第一壓力感測元件及該第二壓力感測元件電性連接於該電路單元。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側壓式指標器,更包含一觸發部電性連接於該電路單元,且該側向按鍵的該內面對應該觸發部的位置更具有一凸座。
TW107130032A 2018-08-07 2018-08-28 側壓式指標器 TWI664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810889867.5 2018-08-07
CN201810889867.5 2018-08-07
CN201810889867.5A CN110825246B (zh) 2018-08-07 2018-08-07 侧压式位置指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64520B true TWI664520B (zh) 2019-07-01
TW202008104A TW202008104A (zh) 2020-02-16

Family

ID=68049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0032A TWI664520B (zh) 2018-08-07 2018-08-28 側壓式指標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5197B2 (zh)
JP (1) JP6719007B2 (zh)
CN (1) CN110825246B (zh)
TW (1) TWI6645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2763B (zh) * 2020-03-13 2022-08-01 美商海盜船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零間隙切換反饋彈力的滑鼠裝置
CN214505324U (zh) * 2021-01-22 2021-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笔按键组件及电子笔
TWI783520B (zh) * 2021-06-11 2022-11-11 立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動式觸控筆的按鍵結構
JPWO2023017697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6923A (zh) * 2012-04-13 2013-10-30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指示器
CN103576922A (zh) * 2012-08-02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控笔及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设备
CN103984424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笔、识别电子笔的电子装置和操作电子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24755A4 (en) * 1993-10-18 1998-04-15 Summagraphics Corp PRESSURE SENSITIVE PEN WITH SPRING COMPRESSIBLE TIP END
FI103837B (fi) * 1994-12-22 1999-09-3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Tiedonsiirto- ja käsittelymenetelmä
US5895895A (en) * 1995-12-27 1999-04-20 Pilot Precision Kabushiki Kaisha Input pen
US20030105430A1 (en) * 2001-11-30 2003-06-05 Elan Pharma International Limited Wil House Automatic injector
SE0200419L (sv) * 2002-02-12 2003-08-13 Anoto Ab Elektronisk penna samt sensorarrangemang och styranordning vid sådan
CN1242316C (zh) * 2002-12-30 2006-02-15 天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书写功能的电磁感应类笔装置
US6930959B2 (en) * 2003-05-23 2005-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axis wheel scroller and selector
GB0319945D0 (en) * 2003-08-26 2003-09-24 Synaptics Uk Ltd Inductive sensing system
CN101785285A (zh) * 2007-08-22 2010-07-21 吴谊镇 压电感应单元和使用压电感应的数据输入设备
JP5109171B2 (ja) * 2007-09-18 2012-12-26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位置入力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JP2011516948A (ja) * 2008-03-31 2011-05-26 オ,イ−ジン データ入力装置
US8525816B2 (en) * 2010-02-10 2013-09-03 Wacom Co., Ltd. Position pointer, variable capacitor and inputting apparatus
JP5534419B2 (ja) * 2010-03-09 2014-07-02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可変容量コンデンサ及び入力装置
JP5483430B2 (ja) * 2010-03-31 2014-05-07 株式会社ワコム 可変容量コンデンサおよび位置指示器
JP5892595B2 (ja) * 2012-02-06 2016-03-23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JP6012069B2 (ja) * 2012-09-13 2016-10-25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磁誘導方式の位置指示器及び電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6038572B2 (ja) * 2012-09-26 2016-12-07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及び電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TWI463353B (zh) * 2012-09-28 2014-12-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筆
TWI518555B (zh) * 2012-11-30 2016-01-21 和冠股份有限公司 電磁筆與其控制方法
JP6137610B2 (ja) * 2013-04-10 2017-05-31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JP5667708B2 (ja) * 2013-06-20 2015-02-12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及び位置指示器の芯体
CN203433478U (zh) * 2013-08-27 2014-02-12 锐达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向触发的微动开关笔
EP3106966B1 (en) * 2014-02-12 2019-12-11 Wacom Co., Ltd. Position pointer
WO2016167264A1 (ja) * 2015-04-17 2016-10-20 株式会社ワコム 電子ペン
TWM508060U (zh) * 2015-06-12 2015-09-01 Waltop Int Corp 電容式指標裝置
EP3321781B1 (en) * 2015-07-10 2020-11-18 Wacom Co., Ltd. Pen pressure detect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pen comprising said pen pressure detecting module
TWI552031B (zh) * 2015-10-16 2016-10-01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可調式壓力感測結構的電容觸控筆
US20170182258A1 (en) * 2015-12-29 2017-06-29 InsuLog Ltd. Adjunct device and system for an injector for monitoring injected amounts
KR102410713B1 (ko) * 2016-03-31 202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수 구조를 갖는 전자 펜 및 그것으로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TWM541592U (zh) * 2016-12-13 2017-05-11 Asustek Comp Inc 電子裝置
TWM545280U (zh) * 2016-12-13 2017-07-11 Asustek Comp Inc 電子裝置
KR102397348B1 (ko) * 2017-03-24 2022-05-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와코무 전자 펜
JP6368018B2 (ja) * 2017-08-09 2018-08-01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指示器
CN108008847B (zh) * 2017-12-26 2024-02-13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电容笔及其压力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6923A (zh) * 2012-04-13 2013-10-30 株式会社和冠 位置指示器
CN103576922A (zh) * 2012-08-02 2014-02-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触控笔及具有触控笔的电子设备
CN103984424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笔、识别电子笔的电子装置和操作电子装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24660A (ja) 2020-02-13
US20200050294A1 (en) 2020-02-13
US10635197B2 (en) 2020-04-28
CN110825246A (zh) 2020-02-21
CN110825246B (zh) 2023-05-23
TW202008104A (zh) 2020-02-16
JP6719007B2 (ja)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4520B (zh) 側壓式指標器
US20190265811A1 (en) Micro touch pen structure including pen core with stop portion
US9158394B2 (en) Stylus for use with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6727439B2 (en) Pressure sensitive pen
US20130201162A1 (en) Multi-purpose pen input device for use with mobile computers
CN107092371B (zh) 触控笔
US20160109967A1 (en) Stylus
JPH09503879A (ja) 弾性的に圧縮可能なチップ素子を有する感圧スタイラス
TWI672615B (zh) 壓力感測指標器
JP2012053681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スタイラスペン
KR20130032746A (ko) 미세 터치팁을 구비한 스타일러스 펜
US10953685B2 (en) Grip aid writing system
US9195324B2 (en) Interactive whiteboard system and whiteboard writing instrument thereof
KR101260904B1 (ko) 터치 스크린용 스타일러스 펜의 기능을 갖는 필기구
TWI652601B (zh) 指標器
JPH0876914A (ja) 筆先挙動検出方法及びペン入力装置
TWI788879B (zh) 主動式觸控筆
JP2011242903A (ja) 静電容量方式ペン
EP3674855B1 (en) Pen-shaped folding mouse
KR20180060382A (ko) 레이저포인터와 헤드셋을 구비한 터치펜
KR20010000721A (ko) 손가락 착용형 스타일러스
KR20140001478U (ko) 휴대용 터치 펜
JP2010262554A (ja) ペン型入力装置用キャップ
KR20120069408A (ko) 필기도구 겸용 정전식 터치펜
CN110114743A (zh) 指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