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1592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1592U
TWM541592U TW105219003U TW105219003U TWM541592U TW M541592 U TWM541592 U TW M541592U TW 105219003 U TW105219003 U TW 105219003U TW 105219003 U TW105219003 U TW 105219003U TW M541592 U TWM541592 U TW M54159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module
limiting member
electronic device
but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9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i-Yuan Lo
Shih-Kun Chou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to TW105219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1592U/zh
Publication of TWM541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1592U/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
隨著人們對電子裝置的依賴性之趨勢有增無減,隨身攜帶幾種不同的電子裝置是常見的狀況。因此,電子裝置的輕薄化是本領域產業所亟欲追求之目標。而隨著電子裝置的輕薄化,電子裝置的殼體也都盡可能地減小體積、降低重量,而最能直接達成此一目標的手段即是減少材料用量,縮減殼體的厚度。然而,部分電子裝置的殼體上仍有裝配按鍵模組的需求,在已縮減肉厚的殼體上裝配按鍵模組時就必須更進一步地考量裝配按鍵模組位置的結構強度,以確保電子裝置的結構穩定性。
本案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殼體,具有容置空間及開口,開口鄰接容置空間;開關模組,設置於容置空間內;間隔模組,設置於容置空間內,間隔模組之第一面朝向開關模組,第二面朝向開口;按鍵模組,包含:按鍵,具有按壓部及觸壓部,按鍵可沿第一方向位移地設置於容置空間內,按壓部朝向間隔模組之第二面並延伸入開口,觸壓部朝向開關模組;以及彈性體,設置於按壓部與間隔模組之間,彈性體沿第一方向產生彈力;以及限位件,設置於容置空間內,限位件的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的第一面,限位件的另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的第二面,限位件的另一部分覆蓋觸壓部及間隔模組,且限位件的另一部分位於按壓部及觸壓部之間。
為使本新型實施例之圖式繪示之結構態樣更為清晰明瞭,本新型圖式中之剖視圖並未繪示剖面線,而其圖式之解讀應以圖示簡單說明及實施方式內容所界定為準,且未繪示剖面線之剖視圖的表示方式不應影響其為剖面視圖之解讀。
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5,圖1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一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外觀示意圖;圖3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沿圖1中A-A’割面線之剖面及部分結構分解示意圖;圖5為圖1實施例沿A-A’割面線的剖視圖。圖1至圖5所繪示出之電子裝置包含殼體10、間隔模組20、開關模組30、按鍵模組40以及限位件50。
開關模組30及間隔模組20設置於殼體10的容置空間11內,間隔模組20的第一面朝向開關模組30,第二面朝向鄰接容置空間11的開口12,按鍵模組40的按鍵41之按壓部411由開口12可沿第一方向D1位移地設置於容置空間11,按鍵41之觸壓部412朝向開關模組30。按鍵41與間隔模組20之間設置彈性體42,彈性體42沿第一方向D1對按鍵41提供彈力。限位件50設置於容置空間11內,且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20的第一面,另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20的第二面,也就是說,限位件50的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20朝向開關模組30的一側,限位件50的另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20朝向開口12的一側。同時,限位件50的另一部分覆蓋按鍵41的觸壓部412。據此,間隔模組20限止限位件50的位移,而限位件50限止按鍵模組40的位移,透過間隔模組20與限位件50的配置即能穩定限制按鍵模組40。本實施例電子裝置透過間隔模組20與限位件50的配置即能相互牽制以限止按鍵模組40能於特定的空間中位移,不須額外削減殼體10的肉厚,在殼體10輕薄化的狀況下能保持殼體10的結構強度。
殼體10可以是手機殼體、平板電腦殼體、音樂撥放器殼體之類具有裝配實體按鍵需求的電子裝置之殼體。殼體10具有容置空間11及開口12,開口12鄰接容置空間11。本實施例之容置空間11由內底面111及銜接內底面111的內周面112界定出,內底面111朝向開口12,且自內底面111垂直延伸至開口12的方向定義為第一方向D1。殼體10可以是金屬材質,而間隔模組20可與殼體10以相同材質製成,透過自動控制加工而能以殼體10為基礎一體加工出容置空間11、開口12、側口13及間隔模組20。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透過塑料一體射出成型殼體10與間隔模組20。
本實施例之開關模組30固定設置於殼體10的內底面111,而固定開關模組30的實施態樣可以透過黏膠黏合。開關模組30包含電路板31及開關32,開關32設置於電路板31上,電路板31可為具有撓性的薄膜式電路板31。本實施例之開關模組30的電路板31貼靠於內底面111,而開關32朝向開口12。
本實施例之間隔模組20係設置於容置空間11內第一方向D1上的相同位置上。據此,殼體10的容置空間11以間隔模組20為界間隔出第一空間11A以及第二空間11B,第一空間11A與第二空間11B位於容置空間11中於第一方向D1上的不同位置。開關模組30位於第一空間11A內,開口12係鄰接第二空間11B,而限位件50的一部分位於第一空間11A,另一部分位於第二空間11B。
於一實施例中,間隔模組20包含第一間隔件21及第二間隔件22,第一間隔件21與第二間隔件22之間具有通道23,且第一間隔件21、第二間隔件22及通道23均位於第一方向D1上的相同位置。於本實施例中,由於開關模組30係設置於間隔模組20相較於開口12的反側,因此在組裝時,開關模組30可由殼體10的開口12先穿入第二空間11B,接著通過間隔模組20的通道23再容置入第一空間11A。於一實施例中,為了組裝的便利性,則更可於殼體10上再設置側口13,側口13沿垂直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延伸至容置空間11,且側口13連通第一空間11A、第二空間11B及通道23。據此,開關模組30及限位件50可分別由側口13沿第二方向D2位移而組裝入容置空間11。開關模組30、按鍵模組40及限位件50能分別進行組裝或拆卸,提高組裝及維修的便利性。
按鍵模組40包含按鍵41以及彈性體42。按鍵41為電子裝置的實體按鍵,如音量控制鍵、啟動鍵或設定鍵。本實施例之按鍵模組40的按鍵41由開口12可沿第一方向D1位移地設置於第二空間11B內。且按鍵41具有按壓部411及觸壓部412,按鍵41的按壓部411延伸至開口12供按壓操控,觸壓部412為L形結構而能伸向第一空間11A內的開關模組30供觸壓開關模組30。本實施例之觸壓部412包含延伸段4121及觸壓段4122,延伸段4121沿第一方向D1延伸長度並位於第二空間11B內,觸壓段4122沿第二方向D2延伸長度,按壓部411的兩端分別銜接於延伸段4121的一端,延伸段4121的另一端銜接於觸壓段4122的一端,按壓部411兩端的觸壓段4122之另一端朝向彼此。於此實施例中,間隔模組20包含交錯設置的第一間隔件21及第二間隔件22,而按壓部411兩端的觸壓部412分別對應第一間隔件21兩側的第二間隔件22之位置,且彈性體40位於按壓部411的兩端之間。據此,單一個按鍵41就能以彈性體40為支點,使按鍵41的兩端能分別觸發兩開關32,便於不同按鍵41型態的配置。
彈性體42設置於按壓部411與間隔模組20之間,彈性體42常態朝向開口12的方向推抵按鍵41的按壓部411,據此使按鍵41相對於間隔模組20具有彈性復位力。且本實施例之按鍵41透過彈性體42之作用,係常態保持使觸壓部412的觸壓段4122與開關模組30的開關32之間為具有間距的未觸發態樣。而進一步地若透過彈性體42的材質或彈性係數之選用,則又可以使按鍵41的按壓部411局部凸出於開口12,以利於操控。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體42為泡棉。而在組裝方面,彈性體42可以先固定於間隔模組20後再組裝按鍵41,或是將彈性體42先固定於按鍵41後再連同按鍵41同時容置入容置空間11的第一空間11A。本實施例之彈性體42係位於第一間隔件21與按壓部411之間。且彈性體42的位置更是位在按壓部411兩端的觸壓部412之間。
為使按鍵41的觸壓部412能伸向開關模組30的開關32,更能於第二間隔件22上設置穿口221,穿口221連通第一空間11A與第二空間11B,而按鍵41的觸壓部412之延伸段4121位於第二空間11B內,觸壓部412則容置於穿口221內而能朝向開關模組30的開關32。
限位件50設置於容置空間11內,限位件50的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20的第一面,限位件50的另一部分位於間隔模組20的第二面。本實施例之限位件50包含第一軀段51、第二軀段52以及銜接段53,銜接段53沿第一方向D1延伸,而第一軀段51、銜接段53及第二軀段52依序銜接成為階梯形。限位件50的銜接段53位於間隔模組20的通道23內,而第一軀段51與第二軀段52分別位於間隔模組20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本實施例之第一軀段51位於第一空間11A內並貼靠於第一間隔件21,第二軀段52位於第二空間11B內並覆蓋於間隔模組20的第二間隔件22之穿口221及觸壓部412,且第二軀段52於第一方向D1上的位置位於按鍵41的按壓部411與觸壓部412之間。值得說明的是,前述第二軀段52覆蓋於第二間隔件22與觸壓部412係指在第一方向D1上具有重疊的部分即為本實施例所指之覆蓋。
據此,由於本實施例之限位件50透過其結構型態的設計而能延伸於第一空間11A與第二空間11B內,限位件50的第一軀段51受到間隔模組20的第一間隔件21阻擋而被限止沿第一方向D1朝開口12位移,即間隔模組20的第一間隔件21限制限位件50於第一方向D1的位移。而限位件50的第二軀段52覆蓋於第二間隔件22的穿口221及按鍵41的觸壓部412,則限位件50的第二軀段52即能限制按鍵41的觸壓部412沿第一方向D1朝開口12位移。如此一來,限位件50與按鍵41間相互牽制而能限制按鍵41沿第一方向D1朝開口12脫出,而按鍵41沿第一方向D1向朝第一空間11A的位移則可透過施力壓縮彈性體42來達成。
由上述可知,就結構上來看,限位件50與按鍵模組40於組裝完成後具有結構上的約束。然而,在組裝時,由於本新型實施例設置有連通容置空間11的側口13,因此組裝時可以先將按鍵模組40由開口12沿第一方向D1容置入第一空間11A,接著再將限位件50由側口13沿第二方向D2容置入容置空間11,據此就能完成組裝。在組裝的過程中,限位件50與按鍵模組40之間不會產生干涉而能快速組裝,組裝後則又能維持穩定的結構組態。
本實施例中,透過限位件50的結構型態之設計與間隔模組20的配置就能相互牽制而限止按鍵41,使按鍵41能沿預期的方向運作且不會由開口12脫出。由此可知,本新型實施例的殼體10上不須額外設置以往凸出於按鍵41外輪廓之裙邊容置之空間,除了能減少製造殼體10的加工工序之外,更能降低殼體10被削減的肉厚,保持殼體10的結構強度。
請配合參閱圖5及圖6,圖6為延續圖5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且圖5A、圖6A分別為圖5及圖6的局部放大圖。本實施例在使用方面,透過按壓按鍵模組40的按鍵41之按壓部411,按鍵41的按壓部411受力並將力量轉嫁至彈性體42,彈性體42受力壓縮並蓄積彈力。而在彈性體42受力壓縮的同時,按鍵41的按壓部411即能沿第一方向D1朝間隔模組20位移,按壓部411位移時同時帶動觸壓部412沿第一方向D1朝第二空間11B位移,如此一來,按鍵41的觸壓部412之觸壓段4122即能穿出穿口221而接觸開關模組30的開關32,達到開關模組30的觸發。
而在觸發開關模組30後,只要鬆釋對按鍵41的施壓,則彈性體42被壓縮的力量鬆釋,彈性體42釋放彈力而能頂推按鍵41的按壓部411,使按壓部411沿第一方向D1朝開口12回復至初始位置。同時,按鍵41的按壓部411也能帶動觸壓部412回復到位於穿口221內的位置,按鍵回復至未觸發開關模組30的態樣。本新型實施例的按鍵41受到彈性體42及限位件50的結構拘束而能在未觸發開關模組30時處於穩定之狀態;而在使用時,彈性體42也能發揮其穩定的支撐力,而避免按鍵41受壓時產生不穩定的晃動。
10‧‧‧殼體
11‧‧‧容置空間
11A‧‧‧第一空間
11B‧‧‧第二空間
111‧‧‧內底面
112‧‧‧內周面
12‧‧‧開口
13‧‧‧側口
20‧‧‧間隔模組
21‧‧‧第一間隔件
22‧‧‧第二間隔件
221‧‧‧穿口
23‧‧‧通道
30‧‧‧開關模組
31‧‧‧電路板
32‧‧‧開關
40‧‧‧按鍵模組
41‧‧‧按鍵
411‧‧‧按壓部
412‧‧‧觸壓部
4121‧‧‧延伸段
4122‧‧‧觸壓段
42‧‧‧彈性體
50‧‧‧限位件
51‧‧‧第一軀段
52‧‧‧第二軀段
53‧‧‧銜接段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圖1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沿圖2中A-A’割面線之剖面及部分結構分解的示意圖。 圖5為圖2中沿A-A’割面線的剖視圖。 圖5A為圖5中5A圈選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圖5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A為圖6中6A圈選處的局部放大圖。
10‧‧‧殼體
11‧‧‧容置空間
11A‧‧‧第一空間
11B‧‧‧第二空間
111‧‧‧內底面
112‧‧‧內周面
12‧‧‧開口
20‧‧‧間隔模組
21‧‧‧第一間隔件
22‧‧‧第二間隔件
221‧‧‧穿口
23‧‧‧通道
30‧‧‧開關模組
31‧‧‧電路板
32‧‧‧開關
40‧‧‧按鍵模組
41‧‧‧按鍵
411‧‧‧按壓部
412‧‧‧觸壓部
4121‧‧‧延伸段
4122‧‧‧觸壓段
42‧‧‧彈性體
50‧‧‧限位件
51‧‧‧第一軀段
52‧‧‧第二軀段
53‧‧‧銜接段
D1‧‧‧第一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及一開口,該開口鄰接該容置空間; 一開關模組,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 一間隔模組,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且該間隔模組之第一面朝向該開關模組,第二面朝向該開口; 一按鍵模組,包含: 一按鍵,具有一按壓部及一觸壓部,該按鍵可沿一第一方向位移地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按壓部朝向該間隔模組之該第二面並延伸入該開口,該觸壓部朝向該開關模組;以及 一彈性體,設置於該按壓部與該間隔模組之間,該彈性體沿該第一方向產生彈力;以及 一限位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該限位件的一部分位於該間隔模組的該第一面,該限位件的另一部分位於該間隔模組的該第二面,該限位件的該另一部分覆蓋該觸壓部及該間隔模組,且該限位件的該另一部分位於該按壓部及該觸壓部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限位件更包含一銜接段,該限位件的該部分、該銜接段與該限位件的該另一部分依序銜接成為階梯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間隔模組包含一第一間隔件及一第二間隔件,該第一間隔件與該第二間隔件之間具有一通道,該限位件的該部分貼靠於該第一間隔件,該限位件的該另一部分貼靠於該第二間隔件,該銜接段容置於該通道。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間隔件具有一穿口,該觸壓部容置於該穿口內。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間隔模組包含複數第二間隔件,該第一間隔件與該第二間隔件交錯設置,且該按壓部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該觸壓部,該觸壓部對應該第二間隔件之位置。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彈性體設置於該按壓部的兩端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更設置有一側口,該側口連通該容置空間,該側口沿垂直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至該容置空間,該限位件可沿該第二方向朝該側口位移。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觸壓部係自該按壓部延伸成L形。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包含一內底面及一內周面,該內周面銜接該內底面,該內底面與該內周面界定出該容置空間,且該內底面朝向該開口。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開關模組包含一電路板及一開關,該開關設置於該電路板,該電路板貼靠於該內底面,而該開關朝向該開口。
TW105219003U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TWM541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003U TWM541592U (zh)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003U TWM541592U (zh)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1592U true TWM541592U (zh) 2017-05-11

Family

ID=59370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9003U TWM541592U (zh)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15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5246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深圳普赢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压式位置指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5246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深圳普赢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压式位置指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76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ust cover thereof
US20170359096A1 (en)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3124842U (ja) Usbフラッシュメモリ装置
US20080264768A1 (en) Side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30213781A1 (en) Side key for portable terminal
KR100955133B1 (ko) 하우징 일체의 키버튼을 구비한 단말기
TWM541592U (zh) 電子裝置
TWI529765B (zh) 電子裝置
JP5242845B1 (ja) 携帯端末用カバー
JP4519051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TWM545280U (zh) 電子裝置
CA2772749C (en) Keypad having a curved shape
TWM604986U (zh) 可更換按鍵的手持裝置保護殼及其框體
USD916097S1 (en) Keycap having lid
TW202004799A (zh) 按鍵防水結構
JP4711409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TWI747700B (zh) 鍵盤
US20120274485A1 (en) Keypad having a curved shape
CN220022860U (zh)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JP5242846B1 (ja) 携帯端末用カバー
TWM600982U (zh) 可更換按鍵的手持裝置保護殼
TWI417020B (zh) 電子裝置殼體及應用該殼體之電子裝置
ES1225159U (es) Accesorio para telefonos inteligentes
US20240204818A1 (en) Protective cases for mobile devices
TWM611248U (zh) 具有操作界面之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