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5280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280U
TWM545280U TW105219004U TW105219004U TWM545280U TW M545280 U TWM545280 U TW M545280U TW 105219004 U TW105219004 U TW 105219004U TW 105219004 U TW105219004 U TW 105219004U TW M545280 U TWM545280 U TW M5452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electronic device
disposed
limiting structur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9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i-Yuan Lo
Shih-Kun Chou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to TW105219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5280U/zh
Publication of TWM545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280U/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
隨著人們對電子裝置的依賴性之趨勢有增無減,隨身攜帶幾種不同的電子裝置是常見的狀況。因此,電子裝置的輕薄化是本領域產業所亟欲追求之目標。而隨著電子裝置的輕薄化,電子裝置的殼體也都盡可能地減小體積、降低重量,而最能直接達成此一目標的手段即是減少材料用量,縮減殼體的厚度。然而,部分電子裝置的殼體上仍有裝配按鍵模組的需求,在已縮減肉厚的殼體上裝配按鍵模組時就必須更進一步地考量裝配按鍵模組位置的結構強度,以確保電子裝置的結構穩定性。
本案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殼體,具有第一容槽、第二容槽以及穿口,穿口連通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開關模組,開關模組設置於第一容槽內;以及按鍵模組,包含:按鍵,以內面朝向第二容槽的槽底之方向容置於第二容槽,且按鍵可相對第二容槽的槽底位移;彈性體,設置於按鍵的內面與第二容槽的槽底之間;觸壓部,設置於按鍵的內面,觸壓部穿過穿口且朝向開關模組延伸;以及限位結構,設置於按鍵的內面且位於按鍵的外輪廓範圍內,限位結構穿過穿口且限止於穿口周緣。
請配合參閱圖1至圖5,圖1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立體圖;圖3為圖2狀態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圖2狀態的剖視圖;圖5為圖2狀態於不同方向的剖視圖。
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包含殼體10、開關模組20以及按鍵模組30,開關模組20設置於殼體10的第一容槽11內,按鍵模組30可彈性位移地設置於殼體10的第二容槽12內,第一容槽11與第二容槽12間設置穿口13,穿口13連通第一容槽11及第二容槽12。按鍵模組30的按鍵31之一面設置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限位結構34位於按鍵31的外輪廓範圍內,且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穿過穿口13。當按鍵模組30位移時帶動觸壓部33觸發開關模組20,而限位結構34則能保持於第一容槽11內並限止於穿口13周緣,以限止按鍵模組30由第二容槽12脫出。透過位於按鍵31的外輪廓範圍內的限位結構34發揮限制按鍵31位移的作用,減少對殼體10肉厚的削減,確保殼體10的結構強度。
殼體10例如但不限於手機殼體、平板電腦殼體、音樂撥放器殼體之類具有裝配實體按鍵需求的電子裝置之殼體。殼體10具有第一容槽11、第二容槽12及穿口13,穿口13連通第一容槽11及第二容槽12。本實施例之穿口13係貫穿第二容槽12的槽底以連通第一容槽11。
開關模組20固定設置於第一容槽11的槽底,而固定開關模組20的實施態樣可以是透過黏膠黏合。開關模組20包含電路板21及開關22,開關22設置於電路板21上,電路板21可為具有撓性的薄膜式電路板。本實施例之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係朝向穿口13。組裝時,可將開關模組20由第二容槽12的槽口穿入後,再通過穿口13置入第一容槽11。於一實施例中,為了組裝的便利性,則可以將第一容槽11與第二容槽12的槽口設置為朝向不同方向的開口。本實施例中,由第一容槽11的槽口朝第一容槽11的槽底方向延伸之方向為第一方向D1,而第二容槽12的槽口朝第二容槽12的槽底方向延伸之方向為第二方向D2,第一方向D1垂直第二方向D2。據此,開關模組20即能由第一容槽11的槽口直接容置入第一容槽11,且開關模組20及按鍵模組30可分別由殼體10的不同方向組裝,開關模組20與按鍵模組30的拆組均能分別進行,提高組裝及維修的便利性。
按鍵模組30包含按鍵31、彈性體32、觸壓部33以及限位結構34。按鍵模組30係可朝開關模組20位移地設置於第二容槽12,藉由按壓按鍵模組30可使按鍵模組30觸發開關模組20。
按鍵31可為電子裝置的實體按鍵,如音量控制鍵、啟動鍵或設定鍵。本實施例之按鍵模組30的按鍵31係以內面311朝向第二容槽12的槽底之方向容置於第二容槽12內,且按鍵31可相對第二容槽12的槽底位移。
彈性體32設置於按鍵31的內面311與第二容槽12的槽底之間,彈性體32常態朝向第二容槽12的槽口方向推抵按鍵31,據此使按鍵31相對於第二容槽12的槽底具有彈性復位力。且本實施例之按鍵31透過彈性體32之作用,係常態保持使觸壓部33與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之間具有間距的未觸發態樣,並同時保持限位結構34的位置處於第一容槽11與穿口13的銜接處。而進一步地若透過彈性體32本身的材質或彈性係數之選用,則又可以使按鍵31局部凸出於第二容槽12的槽口,以利於操控。於一實施例中,彈性體32為泡棉。而在組裝方面,彈性體32可以先固定於第二容槽12的槽底後再組裝按鍵31,或是將彈性體32先固定於按鍵31後再連同按鍵31同時容置入第二容槽12。
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設置於按鍵31的內面311,在按鍵31容置於第二容槽12時,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穿過穿口13,且觸壓部33朝向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延伸。按壓按鍵31使按鍵31壓縮彈性體32,按鍵31壓縮彈性體32產生位移並同時帶動觸壓部33觸發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如圖6所示,在此同時,彈性體32蓄積彈力。觸發後,鬆釋對按鍵31的施壓,則彈性體32復位並能頂推按鍵31,按鍵31帶動觸壓部33脫離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回復至未觸發開關模組20之狀態。
限位結構34係位於按鍵31的外輪廓範圍內,且限位結構34由第二容槽12穿過穿口13後於第一容槽11內限止於穿口13的周緣,據此限止按鍵31的位移。本實施例之限位結構34的任一位置均不凸出於按鍵31的外輪廓,換言之,限位結構34沿著D2方向的投影範圍係位在按鍵31沿著D2方向的投影範圍內。請配合參閱圖5,由於本實施例之限位結構34的任一位置均不凸出於按鍵31的外輪廓,因此殼體10於第二方向D2上只需設置配合容置開關模組20與按鍵模組30的肉厚削減,不須額外再設置配合以往凸出於按鍵31外輪廓之裙邊容置之空間。此外,由於以往凸出於按鍵31外輪廓之裙邊於按鍵31作用時也必須在第一方向D1上位移,而本新型實施例的限位結構34於第一方向D1位移的空間則完全由第一容槽11提供,如此也不需額外再設置供裙邊於第一方向D1上位移的空間。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之殼體10的加工工序能被減少,且能增加殼體10的材質肉厚,提高殼體10整體的結構強度。
於一實施例中,穿口13的內輪廓之最長連線距離係為第一長度L1,限位結構34的外輪廓之最長連線距離為第二長度L2,第二長度L2大於第一長度L1。本實施例之限位結構34係由具備變形能力且變形後可回復原狀之材質所製成,如金屬或塑料。在按鍵模組30的組裝過程中,欲將限位結構34由第二容槽12穿過穿口13時,對限位結構34施壓,使限位結構34的外輪廓被穿口13壓迫,限位結構34的外輪廓受到穿口13壓迫後產生變形,限位結構34的外輪廓變形後得以順利通過穿口13,限位結構34通過穿口13後回復原狀而限止於穿口13周緣。
於一實施例中,按鍵模組30的按鍵31、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可以相同材質直接製成單體結構。於另一實施例中,為降低成本及製造的難度,也可以是將按鍵31、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以不同材質製成。例如顯露於電子裝置外的按鍵31以外觀質感較佳且不易裂損的金屬材質製成,而位於第二容槽12內的觸壓部33及限位結構34則可以塑料材質製成。本實施例中係將按鍵31以金屬材質製成;而限位結構34以及觸壓部33均以塑料製成,且觸壓部33設置於限位結構34,且本實施例之塑料種類可以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
於本實施例中,由於按鍵31與限位結構34係由不同材質製成,因此按鍵模組30的按鍵31必須事先結合限位結構34後再組裝於殼體10。因此,本實施例再進一步地考量限位結構34與按鍵31之間的組裝穩定性,而於按鍵31的內面311設置有凹槽312,而限位結構34包含相連接的結合部341以及抵面342。結合部341的形狀為能匹配容置於凹槽312的塊體結構。。限位結構34組裝於按鍵31時能以結合部341容置入凹槽312,並使抵面342貼靠於按鍵31的內面311,而限位結構34與按鍵31之間的接觸面再透過黏膠黏合。
據此,按鍵31的凹槽312與限位結構34的結合部341之間的配合能於組裝時輔助定位,降低組裝難度,提高組裝效率。此外,同樣基於按鍵31的凹槽312與限位結構34的結合部341之間的配合更能使得限位結構34與按鍵31之間不僅只有黏膠的黏合,更有結構上的牽制,確保限位結構34與按鍵31之間的結合穩定性。如此一來,當使用者按壓按鍵31時能確實帶動限位結構34,使觸壓部33確實觸發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鬆釋按鍵31時,按鍵31也能確實帶動限位結構34,使觸壓部33確實脫離開關模組20的開關22,且限位結構34也能確實回復至限位的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再更進一步地考量按鍵模組30的限位結構34之限位穩定性,可於限位結構34再設置有延伸臂343及限位段344。延伸臂343的一端設置於抵面342,延伸臂343的另一端銜接於限位段344的一端,且限位段344與延伸臂343的銜接處具有夾角。本實施例之限位段344與延伸臂343的銜接處之夾角為90度。據此,通過穿口13的限位結構34即能以限位段344與延伸臂343的銜接處貼靠於第一容槽11與穿口13的銜接處,增加限位結構34限位於穿口13周緣的強度,而能形成穩定的限位態樣。
於一實施例中,為便於按鍵31組裝時,限位結構34能順利通過穿口13,因此更能於第二容槽12的槽底與穿口13的銜接處設置有第一斜面14,而限位段344的的另一端設置有第二斜面3441。本實施例係於穿口13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第一斜面14,且第一斜面14具有第一端141及第二端142,第一斜面14的第一端141銜接第二容槽12的槽底,第一斜面14的第二端142銜接穿口13,第一端141之間的最長連線距離為第三長度L3,第三長度L3大於第一長度L1,且第三長度L3又大於第二長度L2。如此一來,在組裝按鍵31而必須使限位結構34通過穿口13時,限位結構34首先接觸第一斜面14的第一端141,第一斜面14的第一端141容許限位結構34伸入第一斜面14之間,當限位結構34伸入第一斜面14之間後,限位結構34的第二斜面3441貼合於第一斜面14,接著透過第一斜面14與第二斜面3441的相互導引之下,施力於按鍵31就能使限位結構34漸進地受到壓迫,並據此順利地進入並通過穿口13,而能順利地組裝。
10‧‧‧殼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二容槽
13‧‧‧穿口
14‧‧‧第一斜面
141‧‧‧第一端
142‧‧‧第二端
20‧‧‧開關模組
21‧‧‧電路板
22‧‧‧開關
30‧‧‧按鍵模組
31‧‧‧按鍵
311‧‧‧內面
312‧‧‧凹槽
32‧‧‧彈性體
33‧‧‧觸壓部
34‧‧‧限位結構
341‧‧‧結合部
342‧‧‧抵面
343‧‧‧延伸臂
344‧‧‧限位段
3441‧‧‧第二斜面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圖1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電子裝置之一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剖視圖。 圖3為圖2結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圖2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5為沿圖2中5-5割面線之局部剖視圖。 圖6為圖4狀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10‧‧‧殼體
11‧‧‧第一容槽
12‧‧‧第二容槽
13‧‧‧穿口
14‧‧‧第一斜面
141‧‧‧第一端
142‧‧‧第二端
20‧‧‧開關模組
21‧‧‧電路板
22‧‧‧開關
30‧‧‧按鍵模組
31‧‧‧按鍵
311‧‧‧內面
312‧‧‧凹槽
32‧‧‧彈性體
33‧‧‧觸壓部
34‧‧‧限位結構
341‧‧‧結合部
342‧‧‧抵面
343‧‧‧延伸臂
344‧‧‧限位段
3441‧‧‧第二斜面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容槽以及一穿口,該穿口連通該第一容槽及該第二容槽; 一開關模組,設置於該第一容槽內;以及 一按鍵模組,包含: 一按鍵,以一內面朝向該第二容槽的槽底之方向容置於該第二容槽,且該按鍵可相對該第二容槽的槽底位移; 一彈性體,設置於該按鍵的該內面與該第二容槽的槽底之間; 一觸壓部,設置於該按鍵的該內面,該觸壓部穿過該穿口且朝向該開關模組延伸;以及 一限位結構,設置於該按鍵的該內面且位於該按鍵的外輪廓範圍內,該限位結構穿過該穿口且限止於該穿口周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按鍵的該內面設置有一凹槽,該限位結構包含一結合部,該結合部設置於該凹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限位結構更包含一抵面,該抵面連接於該結合部,且該抵面貼靠於該按鍵的該內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限位結構更包含一延伸臂及一限位段,該延伸臂的一端設置於該抵面,該延伸臂的另一端銜接該限位段的一端,該限位段與該延伸臂之間具有夾角。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當該限位段位於該第一容槽,該延伸臂與該限位段銜接處貼靠於該第一容槽與該穿口的銜接處,且該觸壓部與該開關模組之間具有一間距。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容槽於與該穿口的銜接處設置有一第一斜面,而該限位段的另一端設置有一第二斜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彈性體為泡棉。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容槽及該第二容槽的槽口為分別朝向殼體不同方向的開口。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開關模組包含一電路板及一開關,該開關設置於該電路板上,該電路板設置於該第一容槽的槽底。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開關朝向該穿口。
TW105219004U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TWM545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004U TWM545280U (zh)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004U TWM545280U (zh)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280U true TWM545280U (zh) 2017-07-11

Family

ID=6005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9004U TWM545280U (zh) 2016-12-13 2016-12-13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5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5246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深圳普赢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压式位置指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5246A (zh) * 2018-08-07 2020-02-21 深圳普赢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侧压式位置指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76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ust cover thereof
CN106505167B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该电子设备的壳体锁持机构
CN112735882B (zh) 电子设备
US8426756B2 (en)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11681898B (zh) 电子设备
TWM545280U (zh) 電子裝置
TW201737274A (zh) 防水按鍵及具有防水按鍵的電子裝置
WO2021008292A1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US8769792B2 (en) Flushness shims
TW201506973A (zh) 按鈕裝置
US1053547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M541592U (zh) 電子裝置
WO2019174566A1 (zh) 一种移动终端辅助按键的紧固结构
CN218103832U (zh) 电子装置
CN213213574U (zh) 带减压功能的保护壳
US11323555B2 (en) Composite button and protective case having the same
TWI417020B (zh) 電子裝置殼體及應用該殼體之電子裝置
TWI51163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20022860U (zh)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KR101936680B1 (ko) Usb 분실방지 팔찌
TWI508647B (zh)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TW200844707A (en) Side key structur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M611248U (zh) 具有操作界面之電子裝置
TWM544735U (zh) 扣合裝置
TWM619636U (zh) 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