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2860U -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2860U
CN220022860U CN202321118705.4U CN202321118705U CN220022860U CN 220022860 U CN220022860 U CN 220022860U CN 202321118705 U CN202321118705 U CN 202321118705U CN 220022860 U CN220022860 U CN 220022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obile terminal
touch key
wall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87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1187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2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2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2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包括防护件及触控按键;所述防护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护的防护壁;触控按键嵌置于至少一个所述防护壁,所述触控按键为不可物理拆分的一体结构,且所述触控按键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以经由所述防护件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可降低工艺成本,提高导电性能,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控按键对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便捷式移动终端进入人们的生活。常用的移动终端有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由于移动终端基本具有较大显示屏,为了对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行保护,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通常有移动终端保护壳、移动终端保护框、全包式移动终端保护套等。通过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包裹移动终端的四周和/或背面,以对移动终端进行有效防护,避免意外跌落而摔坏屏幕。
随着电子类产品的技术迭代,带有触感按键的移动终端将会逐步替代带有机械按键的移动终端。触感按键是设置在电子产品表面的一种导电材质的按键,在手指等皮肤与导电介质接触的时候形成回路,触发触感按键内部的电路开关,从而对手机进行控制的按键方式。针对此类移动终端,相关技术设计了对应的保护壳,通过在保护壳的边框对应移动终端的触感按键设置触摸式按键。
然而目前保护壳上设置的触感式按键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触摸层、固定层、连接层,此种方式使得触感式按键的厚度较大、工艺成本高,且由于触感式按键多层层叠进行导电,使得整体的导电性能低,触控灵敏度低。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保护结构,旨在解决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感式按键工艺成本高、导电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包括防护件及触控按键;
所述防护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护的防护壁;
触控按键嵌置于至少一个所述防护壁,所述触控按键为不可物理拆分的一体结构,且所述触控按键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以经由所述防护件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所述防护壁采用柔性材质,所述触控按键由一体成型的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所述触控按键与所述防护壁一体注塑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触控按键适配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触控按键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所述触控按键的外表面用于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电接触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按键包括基片和一体成型于所述基片外壁面的至少一个触控凸台,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基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对应所述触控凸台开设有触控孔,所述基片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触控凸台经由所述触控孔外露于所述防护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按键的周侧面一体成型有固定凸起,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固定凸起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凸起在所述触控按键的板面方向上限位适配嵌置于所述固定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按键由一体成型的刚性导电材料制成,防护壁上开设有触控孔;所述触控按键可拆卸地嵌置于所述防护壁,并至少部分通过触控孔外露于所述防护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按键包括基片和触控凸台,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基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对应所述触控凸台开设有触控孔,所述基片嵌置所述安装槽内,并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所述触控凸台经由所述触控孔外露于所述防护壁;所述基片和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其中一者设有环绕所述触控孔设置的环形凸起,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适配插接固定的环形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按键嵌置于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以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接触;所述触控按键朝向所述移动终端触控键的内壁面设有导水条和/或导水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或所述触控凸台的外表面形成手指触控面,所述手指触控面上设有摩擦凸起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围合形成供移动终端适配安装的容纳腔;所述背板和所述边框均形成所述防护壁,所述背板和所述边框的至少一者设有所述触控按键。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在防护件的防护壁上嵌置至少一个触控按键,使得触控按键一体成型设置,且触控按键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以经由防护件与移动终端的触控件导电连接。如此,使得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为一体成型的不可物理拆分的单一结构,相较于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由依次层叠的多层结构组成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工艺难度,从而可降低工艺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的触控按键可有效减小层数,厚度可做的更薄,则可提高导电性能,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控按键对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防护件与触控按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防护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触控按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防护件与触控按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防护件与触控按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13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4中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防护件 130 背板 220 触控凸台
110 防护壁 140 边框 221 摩擦凸起结构
111 安装槽 150 容纳腔 230 固定凸起
112 触控孔 200 触控按键 240 导水条
113 环形凸起 210 基片
120 固定槽 211 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9,该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包括防护件100及触控按键200。防护件100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护的防护壁110;触控按键200嵌置于至少一个防护壁110,触控按键200一体成型设置,且触控按键200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以经由防护件1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具体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则该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具体可以为保护壳,则该保护壳的背板130和边框140均形成防护壁110。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也可以为保护框,则该保护框的边框140形成保护壁,在此对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需能够对移动终端进行有效防护即可。防护件100具体可以采用硅胶、树脂、塑料、皮革等。当然,防护件100也可以采用芳纶纤维等复合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该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应尽量采用绝缘材质,或者是将其与触控按键200的连接处设置为绝缘材质,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位置的防护壁110上设置该触控按键200,在同一防护壁110上可以仅设置一个触控按键200,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控按键200,具体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位置和数量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通常会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侧边设置该触控按键200,主要是用于开关控制、音量调节、快捷键功能(例如拍照,截图,挂断电话等)。当然,相关产品中还有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背面设置该触控按键200,主要是用于指纹解锁、上下翻页等。在使用时,应使得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上的触控件的位置重叠或部分重叠。
触控按键200与防护件100之间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嵌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例如一体注塑成型等。触控按键200的周侧壁与防护件100之间可以密封抵接,也可以间隙连接。优选地,使得触控按键200的周侧壁与防护件100之间密封抵接,以防止间隙落灰。
通常地,为了保证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导电性能,应尽量减小触控按键200的厚度,则优选地,触控按键200呈薄片状结构。触控按键200的外轮廓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异形等,可根据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形状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触控按键200为不可物理拆分的一体结构,这里的一体结构指的是非暴力状态下,无法通过物理方式拆分,例如没有分层,包括但不限于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形成,则触控按键200可以采用单一材料一体注塑为不可物理拆分的结构。触感按键可以内置电路,也可以不内置电路。使得触控按键200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则可使得触感按键的全部或部分材质为导电金属材质、非金属导电材质,例如导电硅胶、导电橡胶、导电布、导电石墨烯等。
使得触感按键经由防护件1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件导电连接,则具体可使得触感按键嵌置于防护壁110的内壁面,使得触感按键的内壁面直接贴合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当然,还可以在防护壁110的外壁面开设嵌槽,使得触感按键嵌置于防护壁110的外壁面,通过将嵌槽的底壁面设置为导电材质,并使得嵌槽的底壁面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贴合并电接触,以实现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在防护件100的防护壁110上嵌置至少一个触控按键200,使得触控按键200一体成型设置,且触控按键200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以经由防护件1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件导电连接。如此,使得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200为一体成型的不可物理拆分的单一结构,相较于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200由依次层叠的多层结构组成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工艺难度,从而可降低工艺成本,同时,一体成型的触控按键200可有效减小层数,厚度可做的更薄,则可提高导电性能,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控按键200对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感。
在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10至图12,至少防护壁110采用柔性材质,触控按键200由一体成型的柔性导电材料制成,触控按键200与防护壁110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使得移动终端保护结构设置触控按键200的防护壁110采用柔性材质,则该柔性防护壁110具体可以采用硅胶、皮革等柔性材质制成。触控按键200具体可以由导电硅胶、导电橡胶等柔性导电材质一体成型设置。触控按键200与防护壁110具体可采用二次注塑固定,二者不可拆卸,使得整个触控按键200与防护件100之间的连接稳定,密封性好,不容易损坏,整体美观性强。
通过使得柔性的触控按键200与柔性的防护壁110一体注塑成型,在保证两者连接强度和精度的同时,使得触控按键200与防护件100之间为柔性连接,则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200,以及触控按键200所在的防护壁110与移动终端之间为柔性抵接,则使得整个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贴合度更高,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对移动终端的包裹性更好,从而使得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之间的导电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如图10及图12所示,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开设有安装槽111,触控按键200适配嵌置于安装槽111内,触控按键200的外表面贴合安装槽111的底壁面,触控按键200的外表面用于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电接触安装槽111的底壁面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包裹移动终端时,使得移动终端保护结构上的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贴合移动终端的触控件。当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平齐移动终端的侧壁时,应使得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平齐于触控按键200所在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当移动终端的触控件凸出移动终端的侧壁时,应使得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低于触控按键200所在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当移动终端的触控件凹于移动终端的侧壁时,应使得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凸出于触控按键200所在防护壁110的内壁面。
使得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开设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底壁面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即,防护壁110内壁面开设的安装槽111并未贯通防护壁110的外壁面,防护壁110对应安装槽111的外表面是封闭的。如此,使得触控按键200不会外露,在保证整个防护件100的外观完整一致性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灰尘进入到防护件100内部,或隐藏在触控按键200与防护件100的间隙之间,从而降低整个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清洁难度。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可以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使用时,触控按键200的外表面贴合安装槽111的底壁面,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贴合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用户通过手指或其他位置的皮肤触摸该触控按键200,以对移动终端进行控制。
结合触控按键200由一体成型的柔性导电材料制成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9,触控按键200包括基片210和一体成型于基片210外壁面的至少一个触控凸台220,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对应基片210开设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对应触控凸台220开设有触控孔112,基片210嵌置于安装槽111内,触控凸台220经由触控孔112外露于防护壁110。
在本实施例中,基片21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例如基片210可以呈圆形、椭圆形、葫芦型、异形等。触控凸台220的高度可根据触控孔112的深度进行设计。基片210上设置至少一个触控凸台220,即,可以使得多个触控凸台220共用一个基片210,则可降低工艺成本。在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对应基片210开设有安装槽111,该基片210嵌置于安装槽111内,触控凸台220通过触控孔112外露于防护壁110,则用户可通过直接触摸外露的触控凸台220。如此,用户可直接通过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电连接,相较于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封闭的结构而言,可减少导电层数,提高导电效果,进而提升整个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灵敏度,由于导电硅胶与人体手指的触感更接近,则更能还原裸机感。在基片210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触控凸台220的情形下,还可以在基片210位于相邻两个触控凸台220之间的位置设置定位孔,在防护壁110的对应位置设置定位柱,则在注塑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实现整个触控按键200在防护壁110上的定位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触控按键200的周侧面一体成型有固定凸起230,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对应固定凸起230设有固定槽120,固定凸起230在触控按键200的板面方向上限位适配嵌置于固定槽120。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上述设有基片210和触控凸台220的实施例,该固定凸起230具体设于基片210的周侧壁。使得触控按键200的固定凸起230在基片210的板面方向上限位适配嵌置于固定槽120,即,固定凸起230相对固定槽120在基板的板面方向上不可移动。则固定凸起230具体可以呈由基板的内侧向外侧宽度逐渐增大的倒三角结构,使得固定凸起230的边缘形成拉胶扣。生产的时候,先将触控按键200注塑成型,再放入模具中,与防护件100二次注塑成型,此时,拉胶扣与凹槽固定。如此,可进一步提升触控按键200与防护件100之间的拉拔力,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可靠。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3至图18,触控按键200由一体成型的刚性导电材料制成,防护壁110上开设有触控孔112;触控按键200可拆卸地嵌置于防护壁110,并至少部分通过触控孔112外露于防护壁110。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按键200具体可以采用金属导电材质制成。可以理解的是,当采用芳纶纤维材质包边的防护件100时,由于此类防护件100的硬度角度,不适合将防护件100与触控按键200一体注塑成型。通过使得触控按键200采用一体成型的刚性导电材料制成,且使得触控按键200可拆卸地嵌置于防护壁110,可有效提升触控按键200与防护件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使得触控按键200可拆卸更换,如此,用户可自行更换磨损的触控按键200。
进一步地,如图14至图18所示,触控按键200包括基片210和触控凸台220,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对应基片210开设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对应触控凸台220开设有触控孔112,基片210嵌置安装槽111内,并抵接于安装槽111的底壁面;触控凸台220经由触控孔112外露于防护壁110;基片210和安装槽111的底壁面的其中一者设有环绕触控孔112设置的环形凸起113,另一者设有与环形凸起113适配插接固定的环形凹槽211。
在本实施例中,基片210与触控凸台220一体成型设置,基片210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的触控凸台220。通过在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对应触控凸台220开设触控孔112,使得基片210嵌置于安装槽111的底壁面,触控凸台220经由触控孔112外露于防护壁110,则用户可直接触摸该触控按键200,则可提高导电效果,提升触控灵敏度。而使得基片210与安装槽111的底壁面的其中一者设有环绕触控孔112设置的环形凸起113,另一者设有与环形凸起113适配插接固定的环形凹槽211,使得基片210通过环形凸起113与环形凹槽211相互插接实现在安装槽111内的可拆卸配合,结构简单可靠,同时能够保证触控按键200在安装槽111内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按键200嵌置于防护壁110的内壁面,以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接触;触控按键200朝向移动终端触控键的内壁面设有导水条240和/或导水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触控按键200嵌置于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则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外露于防护壁110,如此,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能够直接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接触,如此,可保证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的触控件之间的导电效果。可选地,触控按键200的内表面与防护壁110的内壁面平齐,如此,可使得整个防护壁110更为贴合移动终端,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效果更佳。可以仅在触控按键200的内壁面设置导水槽,也可以仅在触控按键200的内壁面设置导水条240,还可以同时在触控按键200的内壁面设置导水条240和导水槽。导水槽和导水条240的数量和密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导水槽和导水条240可以沿横向延伸,也可以沿纵向延伸,还可以沿斜向延伸,导水槽和导水槽可以设置为直线延伸,也可以设置为曲线延伸,波浪状延伸等,在此均不做具体限定。通过在触控按键200朝向移动终端触控键的内壁面设置导水条240和/或导水凹槽,既保证了移动终端保护结构的触控按键200与移动终端的导电接触,又能防止防护件100内存在水迹时,水分无法排除而导致移动终端触控键故障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图5、图6、图8、图10、图13、图14及图18,安装槽111的底壁面或触控凸台220的外表面形成手指触控面,手指触控面上设有摩擦凸起结构221。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封闭时,可使得安装槽111的底壁面的外表面形成手指触控面。在安装槽111的底壁面开设触摸孔,触控按键200外露于防护件100时,使得触控按键200的外表面形成手指触控面。可以理解的是,手指触控面即指的是用于供用户手指直接触摸的面。通过在手指触控面上设置摩擦凸起结构221,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按键位置,进行指纹解锁等操作。该摩擦凸起结构221具体可以为多个摩擦凸点,也可以为螺旋纹凸起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图10至图17所示,防护件100包括背板130及连接于背板130四周的边框140,背板130与边框140围合形成供移动终端适配安装的容纳腔150;背板130和边框140均形成防护壁110,背板130和边框140的至少一者设有触控按键200。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件100包括背板130及边框140,使得整个防护件100呈半包围壳状结构,能够更好的包裹移动终端的背面和侧壁,则对移动终端的保护效果更佳。可选地,在边框140的各条边内置有气囊,该种防护件100可对移动终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可以在背板130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该触控按键200,也可以在左右边框140设置一个或多个该触控按键200。防护件100上具体还可设有LED灯、可更换电池、控制芯片以及内置线路等,使得触控按键200作为操作端,可对LED灯进行调节,从而在壳体的相应位置带来灯光等提示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护的防护壁;以及
触控按键,嵌置于至少一个所述防护壁,所述触控按键为不可物理拆分的一体结构,且所述触控按键至少部分采用导电材质,以经由所述防护件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防护壁采用柔性材质,所述触控按键由一体成型的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所述触控按键与所述防护壁一体注塑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触控按键适配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触控按键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所述触控按键的外表面用于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电接触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采用导电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按键包括基片和一体成型于所述基片外壁面的至少一个触控凸台,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基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对应所述触控凸台开设有触控孔,所述基片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触控凸台经由所述触控孔外露于所述防护壁。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按键的周侧面一体成型有固定凸起,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固定凸起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凸起在所述触控按键的板面方向上限位适配嵌置于所述固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按键由一体成型的刚性导电材料制成,防护壁上开设有触控孔;所述触控按键可拆卸地嵌置于所述防护壁,并至少部分通过触控孔外露于所述防护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按键包括基片和触控凸台,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对应所述基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对应所述触控凸台开设有触控孔,所述基片嵌置所述安装槽内,并抵接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所述触控凸台经由所述触控孔外露于所述防护壁;所述基片和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的其中一者设有环绕所述触控孔设置的环形凸起,另一者设有与所述环形凸起适配插接固定的环形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按键嵌置于所述防护壁的内壁面,以与移动终端的触控键导电接触;所述触控按键朝向所述移动终端触控键的内壁面设有导水条和/或导水凹槽。
9.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面或所述触控凸台的外表面形成手指触控面,所述手指触控面上设有摩擦凸起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四周的边框,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围合形成供移动终端适配安装的容纳腔;所述背板和所述边框均形成所述防护壁,所述背板和所述边框的至少一者设有所述触控按键。
CN202321118705.4U 2023-05-10 2023-05-10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Active CN220022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8705.4U CN220022860U (zh) 2023-05-10 2023-05-10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8705.4U CN220022860U (zh) 2023-05-10 2023-05-10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2860U true CN220022860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80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8705.4U Active CN220022860U (zh) 2023-05-10 2023-05-10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2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3975B2 (en) Protective cover, key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key assembly
US9715254B2 (en) Tablet keyboard cas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the same
KR101437966B1 (ko) 휴대 단말기
US9247036B2 (en) Fascia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517918B (zh) 电子设备
WO2014098030A1 (ja) 無線通信端末機
WO2014099437A1 (en) Reducing rf energy leakage between battery and pcb
CN220022860U (zh) 移动终端保护结构
US8455778B2 (en) Side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0865996U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9526169B (zh) 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17173730A1 (zh) 一种侧键和终端
CN208768135U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US10924148B2 (en) Bumperband and clamshell assembly for protecting a cell phone subhousing
US116009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1882558U (zh) 一种具有触摸按键的智能手环
JP2014007027A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JP2005149463A (ja) 電子機器筐体及び電子機器
CN21312673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7388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6748577U (zh) 一种平板保护壳及平板电脑
JP2013114862A (ja) 電池パック
CN215183601U (zh) 开关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4381028U (zh) 具有遥控钥匙功能的手机壳
CN216930343U (zh) 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