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9575B - 連接器及複合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及複合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9575B
TWI659575B TW106131158A TW106131158A TWI659575B TW I659575 B TWI659575 B TW I659575B TW 106131158 A TW106131158 A TW 106131158A TW 106131158 A TW106131158 A TW 106131158A TW I659575 B TWI659575 B TW I6595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butting
portions
biasing
abut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1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0722A (zh
Inventor
大谷英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0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5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9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01R13/6474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 H01R13/6476Impedance matching by variation of conductive properties, e.g. by dimension variations by making an aperture, e.g. a h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3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elastic extensions of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01R24/64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for high frequency, e.g. RJ 45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配置在一保持構件的孔部中,並且作為一浮動連接器裝配至一配合連接器。例如,該連接器包括複數個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孔部;以及複數個偏置部,其構造成相對於一外殼之一主外表面部朝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該複數個抵接部包括一第一抵接部及一第二抵接部,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形成於一主平面上之相對側,該主平面係為包括一主中心線且與該主外表面部垂直的一平面;以及一第三抵接部,其形成於與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之位置。

Description

連接器及複合連接器
本申請案根據且主張2016年11月18日所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6-224992號的優先權之利益,在此將該日本專利申請案之揭露的全部以參照的方式併入。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連接器及一種複合連接器。
通常,連接器係電氣組件,其將被裝配至配合連接器,藉以將被安裝至連接器及配合連接器的被安裝物件彼此電連接。作為這種連接器,已有所謂的浮動連接器,其能夠依據在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時配合連接器的位置使接觸件的位置移位。已經提出這種浮動連接器的各種構造。
例如,在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案公開第10-172669號(JP 10-172669A)中,揭露在JP 10-172669A中被稱為「外殼」的盒形保持構件包括具有鬆配合孔的公罩部,公端子單元被鬆動地裝配至鬆配合孔中。在JP 10-172669A中所揭露之公端子單元的外周面上,一體形成有大量從公端子單元之前端部側朝後端部側向外傾斜 豎立的彈性件。依據JP 10-172669A的揭露,利用上述結構,當公端子單元以水平姿態鬆動地裝配至公罩部的鬆配合孔中時,使每個彈性件的後端部抵接鬆配合孔的內周面,使得彈性件向內彈性變形,從而以彈性力保持公端子單元,使得公端子單元位於鬆配合孔之大致中心部位。
然而,利用在JP 10-172669A中所揭露的公連接器,當傾斜裝配配合連接器時,公端子單元可能是傾斜的,並且會有即使在配合連接器的移除後,公端子單元的傾斜無法恢復的情況。
例如,當作為配合連接器的母連接器係在相對於裝配方向的上下方向傾斜的狀態下裝配時,公端子單元順著相對於保持構件傾斜的母連接器的傾斜。在公端子單元傾斜的狀態下,會有每個彈性件的後端部之抵接位置相對於鬆配合孔的內周面移位的情況。另外,在公端子單元傾斜的狀態下,比可容許負荷還大的力可能會被施加至彈性件。結果,會有彈性件塑性變形的情況。再者,當母連接器在相對於裝配方向的上下方向傾斜且亦在上下方向上移位的狀態下裝配時,每個彈性件的後端部之抵接位置變得更易於移位,並且每個彈性件變得更易於塑性變形。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裝配後移除母連接器時,不能以彈性件來恢復公端子單元的傾斜,結果是,公端子單元相對於保持構件的傾斜可能會繼續存在。當 公端子單元相對於保持構件的傾斜繼續存在且在這種狀態下裝配下一個母連接器時,會有公端子單元無法順著母連接器的方向之情況,結果是,無法平順地裝配母連接器。另外,這種狀態可能導致公端子單元的破損。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情況所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構成浮動連接器的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時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的傾斜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為了完成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的第一態樣之將配置在一保持構件中所形成的孔部中的連接器包括:一外表面部,其朝該連接器之裝配方向延伸;複數個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外表面部及該孔部中之任一者;以及複數個偏置部,其插置於該外表面部與該孔部之間,並且構造成朝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該複數個抵接部包括:一第一抵接部和一第二抵接部,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形成於一主平面的相對側,該主平面包括該外表面部之中心線的一主中心線,該主中心線與該裝配方向平行,並且該主平面與該外表面部垂直;以及一第三抵接部,其形成於與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之位置。
該複數個抵接部與該複數個偏置部可以一體形成且固定在該孔部中。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可以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外表面部。該複數個偏置部可以插置於該外表面部與該孔部之間,以朝該等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
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孔部。該複數個偏置部之每一者可以具有固定至該外表面部的一個端,並且從該一個端沿著該裝配方向延伸,以便被插置於該外表面部與該孔部之間,藉此朝該等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
該第三抵接部可以形成為偏離與該裝配方向平行之該主中心線。該複數個抵接部可以進一步包括一第四抵接部,其相對於該第三抵接部形成於該主平面之相對側。該第四抵接部可以形成於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的位置。
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可以形成於使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抵接該孔部之一端部附近,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該孔部之該端部靠近該連接器之基部。
該連接器可以進一步包括:一殼體,複數個接觸件固定至該殼體;以及一外殼,其係為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之一圓筒形構件且設置在該殼體的周圍。該外殼可以包括該外表面部。該複數個抵接部及該複數個偏置部係與該外殼一體形成。
該連接器可以進一步包括複數個鎖定部,該等鎖定部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以被鎖定至該孔部。該複數個鎖定部之每一者可以包括:另一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另一抵接部抵接該孔部;另一偏置部,其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以便偏置該另一抵接部;以及一鎖定矛桿,其朝該另一偏置部之偏置方向突 出,並且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將被鎖定至該孔部。
該連接器可以進一步包括:另一外表面部,其與該外表面部平行;以及側表面部,該等側表面部沿著該裝配方向連接該外表面部及該另一外表面部之側端。該複數個鎖定部可以包括一第一鎖定部及一第二鎖定部,該第一鎖定部及該第二鎖定部設置在一中心平面的相對側,該中心平面通過該等側表面部之副中心線,該副中心線與該裝配方向平行,並且該中心平面與該外表面部平行。
該複數個鎖定部可以與該殼體一體形成。
該複數個鎖定部中之至少一者可以包括:一連接部,其具有一個端及另一端,該一個端連接至該殼體之基部附近,該另一端連接至該另一偏置部之基部;一副抵接部,其形成於該連接部之基部附近,並且當該連接器插入該孔部時,使該副抵接部抵接該孔部;以及一副偏置部,其在該連接部中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且構造成偏置該副抵接部。
為了完成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複合連接器包括:一固定連接器;一保持構件,其具有一孔部;以及第一態樣的連接器,該保持構件具有固定至該保持構件之該固定連接器,並且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
該連接器可以可移除地配置在該孔部中。
為了完成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的複合連接器包括:一固定連接器;一保持構件,其具有一孔部;以及第一態樣的連接器,該保持構件具有固定至該保持構件之該固定連接器,並且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該連接器朝該連接器之裝配方向延伸且進一步包括將被鎖定至該孔部之複數個鎖定部,該複數個鎖定部之每一者包括:另一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將使該另一抵接部抵接該孔部;另一偏置部,其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且構造成偏置該另一抵接部;以及一鎖定矛桿,其朝該另一偏置部之偏置方向突出,並且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將被鎖定至該孔部,該保持構件之孔部包括:一被鎖定部,該鎖定矛桿鎖定至該被鎖定部;以及一釋放孔部,其從外部與該被鎖定部連通。
依據本發明,可以構成一種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時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的傾斜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100‧‧‧連接器
101‧‧‧接觸件
102‧‧‧殼體
103‧‧‧外殼
104‧‧‧鎖定部
104_D1‧‧‧鎖定部
104_D2‧‧‧鎖定部
104_L‧‧‧鎖定部
104_R‧‧‧鎖定部
104_U1‧‧‧鎖定部
104_U2‧‧‧鎖定部
105‧‧‧連結部
106‧‧‧主外表面部
106_D‧‧‧主外表面部
106_U‧‧‧主外表面部
107‧‧‧延伸部
108‧‧‧安裝部
109‧‧‧側表面部
109_L‧‧‧側表面部
109_R‧‧‧側表面部
110‧‧‧抵接部
110_C‧‧‧抵接部
110_L1‧‧‧抵接部
110_L2‧‧‧抵接部
110_L3‧‧‧抵接部
110_R1‧‧‧抵接部
110_R2‧‧‧抵接部
110_R3‧‧‧抵接部
110_S‧‧‧抵接部
111‧‧‧偏置部
111_C‧‧‧偏置部
111_L1‧‧‧偏置部
111_L2‧‧‧偏置部
111_L3‧‧‧偏置部
111_R1‧‧‧偏置部
111_R2‧‧‧偏置部
111_R3‧‧‧偏置部
111_S‧‧‧偏置部
112‧‧‧主抵接部
113‧‧‧主偏置部
114‧‧‧鎖定矛桿
115‧‧‧連接部
116‧‧‧副抵接部
117‧‧‧副偏置部
118‧‧‧保持構件
119‧‧‧浮動連接器
120‧‧‧板
121‧‧‧孔部
122‧‧‧被鎖定部
123‧‧‧釋放孔部
124‧‧‧接觸件固定構件
125‧‧‧板連接器
200‧‧‧連接器
300‧‧‧連接器
318‧‧‧保持構件
319‧‧‧浮動連接器
321‧‧‧孔部
400‧‧‧連接器
418‧‧‧保持構件
419‧‧‧浮動連接器
421‧‧‧孔部
501‧‧‧接觸件
508‧‧‧安裝部
518‧‧‧保持構件
520‧‧‧板
526‧‧‧複合連接器
527‧‧‧固定連接器
528‧‧‧板孔部
600‧‧‧連接器
603‧‧‧外殼
606_D‧‧‧主外表面部
606_U‧‧‧主外表面部
610‧‧‧抵接部
610_L1‧‧‧抵接部
610_L2‧‧‧抵接部
610_L3‧‧‧抵接部
610_R1‧‧‧抵接部
610_R2‧‧‧抵接部
610_R3‧‧‧抵接部
611‧‧‧偏置部
611_L1‧‧‧偏置部
611_L2‧‧‧偏置部
611_L3‧‧‧偏置部
611_R1‧‧‧偏置部
611_R2‧‧‧偏置部
611_R3‧‧‧偏置部
618‧‧‧保持構件
619‧‧‧浮動連接器
621‧‧‧孔部
629‧‧‧主體部
630_D‧‧‧彈簧構件
630_U‧‧‧彈簧構件
631‧‧‧固定部
632‧‧‧第一固定部
633‧‧‧第二固定部
634‧‧‧裝配部
634_D‧‧‧裝配部
634_U‧‧‧裝配部
ML‧‧‧主中心線
MLD‧‧‧主中心線
MLU‧‧‧主中心線
SL‧‧‧副中心線
第1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2圖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3圖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平面圖。
第4圖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側視圖。
第5圖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前視圖。
第6圖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後視圖。
第7圖係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仰視圖。
第8圖係用以例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範例的視圖。
第9圖係第一實施例之保持構件的立體圖。
第10圖係已安裝連接器之立體圖,其中,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被安裝至板。
第11圖係用以例示緊接在將已安裝連接器組裝至第一實施例之保持構件前的狀態之視圖。
第12圖係依據一個變型範例之連接器的平面圖。
第13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的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14圖係用以例示依據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範例的視圖。
第15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16圖係用以例示依據第三實施例之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範例的視圖。
第17圖係用以例示依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的複合連接器之使用狀態的範例之視圖。
第18圖係第四實施例之保持構件的立體圖。
第19圖係已安裝保持構件之立體圖,其中,固定至第四實施例之保持構件的固定連接器被安裝至板。
第20圖係用以例示緊接在將已安裝連接器組裝至第四實施例之已安裝保持構件前的狀態之視圖。
第21圖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的連接器之立體圖。
第22圖係依據第五實施例之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第23圖係第五實施例之主體部的分解立體圖。
第24圖係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第25圖係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平面圖。
第26圖係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前視圖。
第27圖係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右側視圖。
第28圖係用以例示依據第五實施例之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範例的立體圖。
第29圖係用以例示依據第五實施例之連接器的使用狀態之範例的側剖面圖。
第30圖係第五實施例之保持構件的第一立體圖。
第31圖係第五實施例之保持構件的第二立體圖。
第32圖係第五實施例之具有板的主體部之立體圖。
第33圖係裝配有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保持構件之第一立體圖。
第34圖係裝配有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保持構件之第二立體圖。
第35圖係用以例示緊接在將具有板的主體部組裝至裝配有第五實施例之彈簧構件的保持構件前之狀態的視圖。
現在,參考圖式,描述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電連接器。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組件以相同元件符號 來表示。再者,在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敘述中且在圖式中,使用術語「上」、「下」、「前」、「後」、「右」及「左」。那些術語用於描述方向,並且沒有意欲限制本發明。
(第一實施例) <<構造>>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係組裝至保持構件(118),並且作為浮動連接器(119)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如第1圖至第7圖所示,連接器100包括複數個接觸件101、殼體102、外殼103以及複數個鎖定部104_L及104_R。第1圖至第7圖分別為連接器100的立體圖、分解立體圖、俯視圖、側視圖、前視圖、後視圖及仰視圖。保持構件118及浮動連接器119係例示於例如第8圖及第9圖,並且其細節將描述於後。
複數個接觸件101係具有導電性的構件。如第2圖所示,複數個接觸件101係配置成對且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使得該等對在一個方向上對準。
在第一實施例中,前後方向相當於裝配方向。向前方向相當於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時的移動方向,而向後方向相當於從配合連接器移除時的移動方向。再者,上下方向相當於接觸件101彼此相對以成對的方向,而左右方向相當於這些接觸件101之對會對準的方向。在第一實施例中,外殼103係藉由彎曲一個金屬板且在連結部105處將金屬板的兩端彼此連接而形成。具有連結部105的主外表面部106_D所朝向之方向被定義 為向下的方向,並且與主外表面部106_D相對的主外表面部106_U所朝向之方向被定義為向上的方向。可以從正面觀看來判定向右方向及向左方向。依據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100通常具有上下對稱性及左右對稱性。
接觸件101之每一者具有延伸部107和安裝部108,並且藉由彎曲例如一極細長的金屬件所形成。
延伸部107是大致沿前後方向延伸的部分。當連接器100作為浮動連接器(119)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時,使延伸部107之遠端附近(即第一實施例中之前端附近)與配合連接器的配合接觸件接觸。具體地,延伸部107的遠端附近在此相當於位於延伸部107的遠端與從遠端向後分隔預定距離的位置之間的部分。
安裝部108係從延伸部107的基端(即第一實施例中的後端)彎曲形成台階並且通常向上或向下延伸的部分。安裝部108連接至諸如板或電纜的被安裝物件。具體地,如上所述,第一實施例的接觸件101配置成形成上下對,並且配置在上側的接觸件101之安裝部108通常向上延伸。另外,配置在下側的接觸件101之安裝部108通常向下延伸。
殼體102係是固定有複數個接觸件101的構件。在第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接觸件101在固定至該接觸件固定構件124的狀態下固定至殼體102的內側。
第一實施例的殼體102係由樹脂所製成且藉由射出成型等所形成。只要材料具有絕緣性質,殼體102的材料不侷限於樹脂。
外殼103係為朝前後方向延伸的圓筒形構件且設置成圍繞殼體102。利用這種構造,複數個接觸件101係配置在外殼103內。
例如,如上所述,外殼103藉由彎曲一個金屬板且在連結部105處連接金屬板的兩端所製成。外殼103的材料不侷限於金屬,並且用以製造外殼103之方法不侷限於在此所述的方法。
外殼103包括彼此平行的該對主外表面部106_U及106_D以及與該對主外表面部106相交的一對側表面部109_L及109_R。該對主外表面部106_U及106_D以及該對側表面部109_L及109_R構成外殼103的大致整個外表面。
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區別,否則主外表面部106_U和106_D亦被描述為「主外表面部106」。此外,除非另有區別,否則側表面部109_L及109_R亦被描述為「側表面部109」。主外表面部106_U及106_D中之每一者相當於一外表面部。
主外表面部106彼此平行地沿著前後方向延伸。在第一實施例中,兩個主外表面部106_U及106_D在上下方向上對準,並且各具有在前後方向上伸長的矩形平坦外表面。
主外表面部106的每一者包括複數個抵接部110_L1、110_L2、110_L3、110_R1、110_R2及110_R3以及複數個偏置部111_L1、111_L2、111_L3、111_R1、111_R2及111_R3。
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區別,否則抵接部110_L1、110_L2、110_L3、110_R1、110_R2及110_R亦被描述為「抵接部110」。此外,除非另有區別,否則偏置部111_L1、111_L2、111_L3、111_R1、111_R2及111_R3亦被描述為「偏置部111」。
當將外殼103組裝至稍後所述的保持構件(118)時,使複數個抵接部110中之每一者抵接保持構件(118)。在第一實施例中,在主外表面部106_U及106_D中之每一者上形成六個抵接部110。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U上的六個抵接部110在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位置係與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D上的六個抵接部110在左右方向及前後方向的位置相同。在此所使用的術語“抵接”相當於在抵接狀態下的接觸狀態。
具體而言,抵接部110_L1至110_L3及抵接部110_R1至110_R3分別在主外表面部106的左半部和右半部上以左右對稱性來配置。在此,主外表面部106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分別對應於主中心線ML上的左側部分和右側部分。
主中心線ML包括主外表面部106_U的主中心線MLU及主外表面部106_D的主中心線MLD。主中心線MLU係在主外表面部106U之中心線中與前後方向平行的線。主外表面部106_U的中心線係通過主外表面部106_U的重心之線。主中心線MLD以與主中心線MLU相同的方式來定義,並且係為在主外表面部106_D之通過主外表面部106_D的重心的中心線中與前後方向平行的線。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區分,否則主中心線MLU及MLD亦被描述為「主中心線ML」。
例如,形成在主外表面部106上的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係形成於主平面的相對側,該主平面係為包括主中心線ML且與主外表面部106垂直的平面。因此,可以認為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分別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主平面係假想平面。
在這種情況下,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以外的抵接部110_L2、110_L3、110_R2及110_R3不與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成直線對準。亦即,抵接部110_L1、抵接部110_R1以及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以外的抵接部110_L2、110_L3、110_R2及110_R3中之一者位於構成三角形的位置。因此,可以認為,從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以外的抵接部110_L2、110_L3、110_R2及110_R3中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對應於第三抵接部。
例如,假設抵接部110_L2及110_L3中之一者對應於第三抵接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從(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以外且相對於對應於第三抵接部之抵接部110_L2及110_L3中之一者位於主中性線ML之相對側的抵接部110_R2及110_R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對應於第四抵接部。在這種情況下,第四抵接部相對於第三抵接部位於主平面的相對側。
此外,對於第三抵接部,不像上述範例,假定抵接部110_R2及110_R3中之一者對應於第三抵接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從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以外且相對於對應於第三抵接部之抵接部110_R2及110_R3中之一者位於主中性線ML之相對側的抵接部110_L2及110_L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對應於第四抵接部。並且,在這種情況下,第四抵接部相對於第三抵接部位於主平面的相對側。
如上所述,僅需要的是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形成於主平面的相對側,主平面係包括主中心線ML且與主外表面部106垂直的平面。於是,例如,從抵接部110_L1至110_L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與從抵接部110_R1至110_R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之組合可以對應於第一抵接部與第二抵接部之組合。
再者,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的抵接部110沒有與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成直線對準。亦即,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的抵接部110位於與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構成三角形的位置。於是,從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的抵接部110適當選擇之一個抵接部可以對應於第三抵接部。再者,從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且相對於對應於第三抵接部之抵接部110位於主中性線ML的相對側的抵接部110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可以對應於第四抵接部。這種第四抵接部相對於第三抵接部位於主平面的相對側。
複數個偏置部111_L1、111_L2、111_L3、111_R1、111_R2及111_R3分別與複數個抵接部110_L1、110_L2、110_L3、110_R1、110_R2及110_R3相關連,並且構造成向外偏置相關連的抵接部110_L1、110_L2、110_L3、110_R1、110_R2及110_R3。在此,術語「向外」僅需要表示從連接器100朝向外側的方向,換句話說,表示與連接器100的外表面分離之方向。在第一實施例中,連接器100的外表面係例如外殼103的主外表面部106。此外,術語「偏置」對應於在一方向上基於彈性等之力的增加或力的施加。
在第一實施例中,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U上的複數個偏置部111構造成向上偏置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U上的複數個抵接部110。另外,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D上的複數個偏置部111構造成向下偏置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D上的複數個抵接部110。
第一實施例之偏置部111的每一者係朝前後方向延伸的小件,並且在懸臂狀態下一端為固定至主外表面部106的固定端,而另一端為自由端。相關連的抵接部110形成於偏置部111之每一者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在第一實施例中,抵接部110形成於相關連的偏置部111之另一端附近,亦即,在與另一端分隔有一個預定距離的位置處。偏置部111之每一者具有彈性。因此,當抵接部110移位時,與抵接部110相關連的偏置部111能夠藉由其恢復力朝抵接方向偏置抵接部110。
具體而言,第一實施例的偏置部111之每一者藉由在外殼103的主外表面106中形成U形切口部所形成,使得前端變成固定端。偏置部111之每一者傾斜成隨著從固定端向後延伸而向外突出。抵接部110形成為向外突出,同時沿著前後方向在偏置部111的後端附近彎曲,後端附近係位於後端與從後端向前分隔有一預定距離的位置之間的部分。如上所述,在第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與外殼103一體形成。
僅需要的是,偏置部111之每一者具有一個端,該一個端是固定至外殼103的外表面之螺旋彈簧、橡膠件等,以便能夠進行偏置。
該對側表面部109包括左側表面部109_L和右側表面部109_R。左側表面部109_L將該對主外表面部106的左端彼此連接。右側表面部109_R將該對主外表面部106的右端彼此連接。在第一實施例中,側表面部109之每一者從正面觀察具有半圓弧形狀。
外殼103的剖面形狀,亦即,從例如正面觀看的外殼103之形狀,不侷限於第一實施例所示的形狀,亦可以使用像矩形及圓形的各種形狀。
複數個鎖定部104_L及104_R在外殼103的側面朝前後方向延伸。具體而言,鎖定部104_L在外殼103之左側表面部109_L的左側朝前後方向延伸。鎖定部104_R在外殼103之右側表面部109_R的右側朝前後方向延伸。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區別,否則鎖定部104_L及104_R亦被描述為「鎖定部104」。
鎖定部104之每一者包括主抵接部112、主偏置部113、鎖定矛桿114、連接部115、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並且是例如由樹脂一體製成。在第一實施例中,鎖定部104之每一者與殼體102一體形成。
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使主抵接部112抵接保持構件(118)。第一實施例的主抵接部112之每一者具有向外定向的小平面。具體而言,鎖定部104_L的主抵接部112具有向左定向之大致矩形的小平面。鎖定部104_R的主抵接部112具有向右定向之大致矩形的小平面。
主偏置部113係朝前後方向延伸的彈性構件,以及主抵接部112連接至為主偏置部113的遠端之前端。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主偏置部113藉由其彈性力偏置主抵接部112。
具體而言,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第一實施例的主偏置部113向外偏置主抵接部112。亦即,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鎖定部104_L的主偏置部113向左偏置鎖定部104_L的主抵接部112,並且鎖定部104_R的主偏置部113向右偏置鎖定部104_R的主抵接部112。
鎖定矛桿114朝主偏置部113的偏置方向突出。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鎖定矛桿114被鎖定至保持構件(118)。在第一實施例中,鎖定矛桿114透過主抵接部112的居中而連接至主偏置部113的前側。術語「鎖定」相當於接合及止動。
連接部115各具有連接至殼體102的一個端及連接至主偏置部113的基部之另一端。利用這種構造,連接部115將殼體102與主偏置部113彼此連接在一起。具體而言,鎖定部104_L的連接部115具有連接至殼體102的右端及連接至主偏置部113的基部之左端。鎖定部104_R的連接部115具有連接至殼體102的左端及連接至主偏置部113的基部之右端。
副抵接部116形成於連接部115的後端附近,亦即,在後端或在從後端向前分隔有預定距離的位置。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使副抵接部116抵接保持構件(118)。連接部115的後端相當於連接部115的基部。
副偏置部117係連接部115的彈性部分,其朝前後方向延伸。副抵接部116形成於為副偏置部117的遠端之後端。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時,副偏置部117藉由其彈性力偏置副抵接部116。在第一實施例中,副偏置部117側向偏置副抵接部116,亦即,向右或向左偏置。
具體而言,第一實施例的副抵接部116和副偏置部117一體形成於一對狹縫之間,該對狹縫係形成於連接部115的側壁中且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平行。該對狹縫在後側開口。利用這種構造,形成具有固定前端及自由後端的處於懸臂狀態之副偏置部117。副抵接部116在副偏置部117的後端處側向突出且在其突出端具有大致矩形的小平面。
例如,鎖定部104_L的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一體地形成於一對狹縫之間,該對狹縫形成於鎖定部104_L的連接部115之左側壁中且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平行。藉由該對狹縫,如上所述的鎖定部104_L之副偏置部117係以懸臂狀態來形成。鎖定部104_L的副抵接部116在鎖定部104_L的副偏置部117之後端處向左突出且在其左端處具有大致矩形的小平面。
另外,例如,鎖定部104_R的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一體形成於一對狹縫之間,該對狹縫形成於鎖定部104_R的連接部115之右側壁中且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平行。藉由該對狹縫,如上所述的鎖定部104_R之副偏置部117係以懸臂狀態來形成。鎖定部104_R的副抵接部116在鎖定部104_R的副偏置部117之後端處向右突出且在其右端處具有大致矩形的小平面。
副偏置部117至少形成於連接部115中。然而,本發明並非侷限於此,副偏置部117亦可以形成延伸至例如主偏置部113。
<<使用方法>>
在連接器100的使用期間,如第8圖所示範,連接器100係配置在保持構件118中,以構成浮動連接器119。第8圖係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120被安裝至浮動連接器119之範例的說明。
浮動連接器119包括保持構件118及連接器100。保持構件118具有孔部121,並且連接器100配置在孔部121中。
例如,如第8圖及第9圖所例示,孔部121構成朝前後方向穿過保持構件118的空腔。孔部121包括被鎖定部122及釋放孔部123。鎖定部104的鎖定矛桿114鎖定至被鎖定部122。釋放孔部123從外部與被鎖定部122連通。
以形成有朝前後方向穿過保持構件118的空腔的範例來描述第一實施例的孔部121。然而,僅需要的是,由孔部121所形成的空腔允許連接器100配置在其中。例如,孔部121的後端開口可以用一體地或個別設置的蓋子來封閉,並且孔部121不需要穿過保持構件118。在這種情況下,蓋子可以具有使安裝部108能夠通過的小孔。
如上所述,鎖定矛桿114朝主偏置部113的偏置方向上突出。因此,當將連接器100配置在保持構件118中時,鎖定矛桿114藉由主偏置部113的偏置力來偏置,並且鎖定至被鎖定部122。利用這個動作,連接器100變得不易從保持構件118被移除。
再者,在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的狀態下,亦即,在外殼103配置在孔部121中的狀態下,使抵接部1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之每一者抵接孔部121。相反地,連接器100在抵接部1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以外的部分沒有抵接孔部121。
偏置部111然後朝抵接方向偏置相關連的抵接部110。再者,主偏置部113朝抵接方向偏置形成於同一鎖定部104上的主抵接部112。另外,副偏置部117朝抵接方向偏置形成在同一鎖定部104上的副抵接部116。
抵接部1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的抵接方向分別對應於抵接部1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的切平面的法線方向。當朝抵接方向偏置抵接部1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時,該等部110、112及116被各自的偏置力壓向與其接觸的各自部分。
抵接部110的切平面對應於在抵接部110與保持構件118接觸的部分處與抵接部110接觸的平面。
下面例示抵接部110的切平面。例如,當抵接部110與保持構件118點接觸時,抵接部110的切平面對應於在接觸點處與抵接部110接觸的平面。例如,當抵接部110與保持構件118線接觸時,抵接部110的切平面對應於包含與保持構件118接觸且與抵接部110接觸的線之平面。例如,當抵接部110與保持構件118面接觸時,抵接部110的切平面對應於與保持構件118接觸的平面。
對於主抵接部112的切平面及副抵接部116的切平面亦是如此。
亦即,主抵接部112的切平面對應於在主抵接部112與保持構件118接觸的部分處與主抵接部112接觸的平面。副抵接部116的切平面對應於在副抵接部116與保持構件118接觸的部分處與副抵接部116接觸的平面。
如上所述,當外殼103配置在孔部121中時,將偏置部111,將帶有偏置部111的抵接部110、帶有主偏置部113的主抵接部112以及帶有副偏置部117的副抵接部116插置在外殼103與孔部121之間。利用這種動作,抵接部1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分別被偏置部111、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朝抵接方向偏置,以與孔部121接觸。結果,外殼103相對於保持構件118定位在預定的基準位置。
在基準位置,外殼103在抵接部以外的部分沒有保持抵接孔部121,並且在外殼103與孔部121之間形成間隙。因此,當對連接器100施加外力時,外殼103可以抵抗偏置部111、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的偏置力而在孔部121內移動。
利用這個動作,被組裝至保持構件118的連接器100構成浮動連接器。於是,例如,當將連接器100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未顯示)時,連接器100可以隨著匹配連接器的位置或傾斜度,在由孔部121所決定的預定範圍內移動。
當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外殼103藉由偏置部111、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的偏置力恢復至基準位置。
如上所述,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包括複數個抵接部110及構造成向外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110的複數個偏置部111。另外,如上所述,該複數個抵接部110包括對應於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及第三抵接部的抵接部110。
第一抵接部與第二抵接部形成於主中心線ML(或主平面)的相對側,因而在橫越主中心線ML(或主平面)的左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因此,當連接器100在朝繞前後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側傾(rolling))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上下方向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裝配時的側傾。
具體地,例如,假設連接器100係當於右端朝繞前後方向上延伸的軸線傾斜成向下定向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然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此時,為對應於主外表面部106_U之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110中之一者且位於左側的抵接部110及為對應於主外表面部106_D之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110中之一者且位於右側的抵接部110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裝配時的側傾。
再者,例如,假設連接器100係當於左端繞前後方向上延伸的軸線傾斜成向下定向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然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此時,為對應於主外表面部106_U之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110中之一者且位於右側的抵接部110及為對應於主外表面部106_D之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110中之一者且位於左側的抵接部110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裝配時的側傾。
另外,第三抵接部形成於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的位置。從而,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及第三抵接部中的至少兩個位於前後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因此,當連接器100在朝繞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俯仰(pitching))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位於前後方向之不同位置的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及第三抵接部之抵接部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裝配時的俯仰。
具體地,例如,假設連接器100係當於遠端(在第一實施例中之前端)繞左右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傾斜成向上定向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此時,位於主外表面部106_U的前側之抵接部110及位於主外表面部106_D的後側之抵接部110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裝配時的俯仰。
再者,例如,假設連接器100係當於基端(為在第一實施例中之後端)繞左右方向上延伸之軸線傾斜成向上定向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此時,位於主外表面部106_U的後側之抵接部110及位於主外表面部106_D的前側之抵接部110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連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裝配時的俯仰。
如上所述,連接器100包括對應於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及三抵接部的抵接部110。利用這個構 造,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如上所述,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之複數個抵接部110包括對應於第四抵接部的抵接部110。
第四抵接部相對於第三抵接部係形成於主中心線ML的相對側。因此,與上述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相似,第三抵接部及第四抵接部被偏置部偏置,藉以能夠進一步校正裝配時的側傾。
另外,與第三抵接部相似,第四抵接部形成於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的位置。因此,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及第四抵接部的三個以上的抵接部在前後方向上並不在相同的位置。因此,當連接器100朝繞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俯仰)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在前後方向上位於不同位置的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及第四抵接部的抵接部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可以校正在裝配時連接器100的俯仰。
如上所述,連接器100包括對應於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第三抵接部及第四抵接部的抵接部110。利用這個構造,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更不易於繼續存在。
特別地,當第三抵接部與第四抵接部在前後方向上處於相同位置時,一組第一和第二抵接部與一組第三和第四抵接部在前後方向上位於不同位置。在這種情況下,當連接器100在朝繞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俯仰)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在前後方向上處於不同位置的複數個抵接部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可以更可靠地校正裝配時的俯仰。因此,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更不易於繼續存在。
在第一實施例中,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形成於兩個主外表面部106上。然而,包括第一至第三抵接部的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可以只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中之一者上。同樣利用這個構造,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再者,包括第一至第四抵接部的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可以只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中之一者上。同樣利用這個構造,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更不易於繼續存在。
另外,當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只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中之一者上時,孔部121 可以設置有用於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偏置外殼103以恢復至基準位置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用於偏置外殼103以恢復至基準位置的結構可以設置在上下方向上與第一實施例中形成於另一個主外表面部106上的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相對的位置。同樣利用這個結構,與在兩個主外表面部106上形成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的情況相似,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在第一實施例中,當將連接器100配置在孔部121中時,使抵接部110_L1及110_R1抵接孔部121的後端部附近。換句話說,抵接部110_L1及110_R1兩者形成在當將連接器100配置在孔部121中時,使抵接部110_L1及110_R1抵接為靠近連接器100的基端之孔部121的端部之後端部附近之位置。在此,孔部121的後端部之附近對應於位於孔部121的後端與從後端向前分隔有一個預定距離的部分之間的位置。
利用這種的抵接部110_L1及110_R1,可以盡可能長地設定抵接部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之每一者與其它抵接部110_L2、110_L3、110_R2及110_R3之每一者之間的距離。利用這個構造,當連接器100在朝繞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俯仰)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在前後方向上處於明顯不同位置的第一至第四抵接部之抵接部被偏置部偏置。利用這個動作,可以更可靠地校正在裝 配時連接器100的俯仰。因此,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更不易於繼續存在。
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進一步包括在外殼103的側面朝前後方向延伸的複數個鎖定部104。每個鎖定部104包括相當於另一個抵接部的主抵接部112、相當於另一個偏置部的主偏置部113及鎖定矛桿114。
每個主抵接部112被形成於同一鎖定部104上的主偏置部113朝抵接方向偏置。
於是,例如,當連接器100在向左偏移下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時,鎖定部104_L的主抵接部112被向左偏置。在移除配合連接器之後,連接器100接受來自孔部121的反作用力,從而能夠校正在裝配時向左的偏移。
另外,例如,當連接器100在向右偏移下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時,鎖定部104_R的主抵接部112被向右偏置。在移除配合連接器之後,連接器100接受來自孔部121的反作用力,從而能夠校正在裝配時向右的偏動。
如上所述,連接器100在外殼103的每一側面包括主抵接部112及主偏置部113。根據這個結構,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左右方向上偏動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較不易於繼續存在。再者,鎖定矛桿114鎖定至被鎖定部122。 利用這個動作,連接器100能較不易從保持構件118移除。
在第一實施例中,一個鎖定部104形成於外殼103的每一側面上。然而,複數個鎖定部104可以形成於外殼103的一個側面或兩個側面上。在這種情況下,較佳的是,複數個鎖定部104在上下方向上對準,以便配置在中心平面的相對側。中心平面通過與前後方向平行的一個或兩個側表面部109的中心線之副中心線SL,並且與主外表面部106平行。中心平面係假想平面。
利用這個結構,當連接器100在朝繞前後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側傾)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在上下方向上對準的主抵接部112中之一者被各自的主偏置部113偏置。利用這個動作,不僅可以校正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而且可以校正在裝配時的側傾。因此,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更不易於繼續存在。
在第一實施例中,每個鎖定部104進一步包括連接部115、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
鎖定部104_L及104_R的副抵接部116被形成於相同鎖定部104_L及104_R上的副偏置部117偏置。因此,與上述主抵接部112及主偏置部113相似,可以校正在裝配時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
另外,在鎖定部104_L及104_R之每一者中處於前後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之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 116分別被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朝相同方向偏置。具體地,在第一實施例的鎖定部104_L中,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被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向左偏置。在第一實施例的鎖定部104_R中,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被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向右偏置。
因此,當連接器100在朝繞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軸線旋轉之方向傾斜(偏轉(yawing))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時,鎖定部104_L及104_R之每一者的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被偏置,從而能夠校正在裝配時的偏轉。
具體地,例如,假設連接器100在傾斜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使得遠端繞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軸線向右定向,以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此時,鎖定部104_L的副抵接部116被向左偏置,並且鎖定部104_R的主抵接部112被向右偏置。連接器100從孔部121接受抵抗偏置力的反作用力,從而能夠校正在裝配時連接器100的偏轉。
再者,例如,假設連接器100在傾斜的同時裝配至配合連接器,使得遠端繞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軸線向左定向,以及之後移除配合連接器。此時,鎖定部104_R的副抵接部116被向右偏置,並且鎖定部104_L的主抵接部112被向左偏置。連接器100從孔部121接受抵抗偏置力的反作用力,從而能夠校正在裝配時連接器100的偏轉。
如上所述,除了主抵接部112及主偏置部113外,連接器100還包括在外殼103的每個側面上的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利用這個結構,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左右方向上偏移的同時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更不易於繼續存在。另外,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之偏轉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在第一實施例中,鎖定部104_L及104_R之每一者進一步包括連接部115、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然而,本發明並非侷限於這種構造,而且鎖定部104_L及104_R中只有任一個鎖定部可以進一步包括連接部115、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同樣利用這個構造,可以校正在裝配時連接器100的向右或向左偏移及偏轉。因此,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向右或向左偏移更不易於繼續存在。再者,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偏轉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組裝方法>>
如上所述,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通常用作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的浮動連接器。在許多情況下,將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電纜等安裝至浮動連接器。
現在,提出使用板120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情況之範例來描述安裝至板120的浮動連接器之組裝方法(參見第8圖)。
準備外殼103、殼體102及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的接觸件101(參見第2圖)。
如第2圖所示,外殼103、殼體102及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的接觸件101在前後方向上對準。然後,例如,將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的接觸件101組裝至殼體102,並且將所得到的組合件組裝至外殼103。以這種方式,製造連接器100。
第一實施例的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與外殼103一體形成。因此,不需要分別安裝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從而能夠抑制組件數量的增加且有助於連接器100的組裝。
另外,第一實施例的複數個鎖定部104與殼體102一體形成。因此,不需要個別安裝鎖定部104,從而能夠抑制組件數量的增加且有助於連接器100的組裝。
如第10圖所示,連接器100被安裝至板120。具體地,安裝部108藉由熔接等固定至設置在板120上的電路等(未顯示)。以這種方式,製造包括被安裝至板120的連接器100之板連接器125。
如第11圖所示,板連接器125位於保持構件118的孔部121後方。之後,向前移動板連接器125。結果,鎖定矛桿114鎖定至被鎖定部122,並且將外殼103配置在孔部121中。以這種方式,如第8圖所示,將板連接器125組裝至保持構件118,結果,製造安裝有板120之浮動連接器119。
第一實施例的每個偏置部111具有一端固定至主外表面部106且沿著前後方向延伸。每個抵接部110形成於偏置部111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利用這個構造,包括偏置部111及抵接部110的每一組朝在裝配至保持構件118時及在從保持構件118移除時連接器100的移動方向延伸。因此,當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或從保持構件118移除時,包括偏置部111及抵接部110的每一組變得較不易於卡止在孔部121中。因而,可以有助於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或從保持構件118移除連接器100的操作。
特別地,每個偏置部111具有一固定前端,並且從前端朝後端延伸。根據這個結構,可以減少在將連接器100插入孔部121時造成每個偏置部111的前端卡止在孔部121中的可能性。因此,可以進一步有助於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118的操作。
再者,第一實施例的孔部121包括從外部與被鎖定部122連通的釋放孔部123。將治具(jigs)插入釋放孔部123,以抵抗主偏置部113的偏置力來移動鎖定矛桿114,從而能夠釋放鎖定矛桿114的鎖定。在釋放鎖定矛桿114的鎖定之狀態下,向後移動連接器100,從而能夠從保持構件118移除連接器100。
根據上述所包括的釋放孔部123,可以將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可移除地組裝至保持構件118。將連接器100可移除地組裝至保持構件118的構造並非侷限於上述構造。例如,可以使用磁鐵、螺絲等。
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然而,可以如下所述修改第一實施例。
(變型範例1)
在第一實施例中,以在各主外表面部106上形成各包括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的六組,以便相對於主中心線ML或主平面成對稱範例進行說明。然而,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的形成位置並非侷限於上述位置。
例如,如第12圖所示,依據變型範例1的連接器200包括在主外表面部106_U上各包括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的三組。具體地,除了與第一實施例相似的抵接部110_L1及110_R1以及構造成向上偏置抵接部110_L1及110_R1的偏置部111_L1及111_R1外,連接器200還包括抵接部110_C及構造成向上偏置抵接部110_C的偏置部111_C。抵接部110_C及偏置部111_C形成於主中心線ML上。除了在主外表面部106_U上的位置之外,抵接部110_C及偏置部111_C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所述的那些其它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的結構相似。
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可以適當地形成於主外表面部106_D上或從主外表面部106_D省略。關於其他構造,連接器200具有與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相同的構造。
在變型範例1中,複數個抵接部110包括作為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之抵接部 110_L1及抵接部110_R1,並且包括作為對應於第三抵接部的抵接部之抵接部110_C。因此,同樣利用變型範例1,如第一實施例所述,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的傾斜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變型範例2)
在變型範例1中,以複數個抵接部110包括與第一實施例的那些抵接部相同之抵接部110_L1及110_R1,以作為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的範例進行說明。然而,不同於抵接部110_L1及110_R1,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110可以形成於前後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只要抵接部110形成於主中心線ML或主平面的相對側。
另外,不同於抵接部110_C,對應於第三抵接部的抵接部110可以形成於偏離主中心線ML的位置處。再者,複數個抵接部110可以包括對應於第四抵接部的抵接部110,並且亦可以包括任何其它額外的抵接部110。
僅需要複數個偏置部111構造成向外偏置抵接部110。
同樣利用變型範例2,如第一實施例及變型範例1所述,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的傾斜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第二實施例)
如第13圖所示,依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300不包括鎖定部104,而是包括在左側表面部109_L及右側表面部109_R之每一者上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這點以外,連接器300具有與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相同的結構。
當將連接器300組裝至稍後描述的保持構件(318)時,使右側表面部109_R的抵接部110_S抵接保持構件(318)。
右側表面部109_R的偏置部111_S係與右側表面部109_R的抵接部110_S相關連,並且將右側表面部109_R之相關連的抵接部110_S向外(亦即,向右)偏置。偏置部111_S係以懸臂狀態在前後方向延伸的小件,其一端為固定至右側表面部109_R的固定端,而另一端為自由端。相關連的抵接部110_S形成於偏置部111_S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在第二實施例中,抵接部110_S形成於另一端附近,亦即,在比一端更靠近另一端的位置處。
具體地,第二實施例的右側表面部109_R之偏置部111_S藉由在外殼103的右側表面部109_R中形成U形切口部而形成,使得前端變成固定端,並且在從固定端向後延伸時傾斜,以便向右突出。右側表面部109_R的抵接部110_S形成為向右突出,同時在偏置部111_S的後端附近沿著前後方向彎曲,後端附近係位於後端與從後端向前分隔有一預定距離的位置之間的部 分。如上所述,右側表面部109_R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係與外殼103一體形成。
左側表面部109_L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與右側表面部109_R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以左右對稱方式來配置。這點以外,左側表面部109_L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具有與右側表面部109_R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相同的構造。為了簡單且清楚的敘述,省略左側表面部109_L的抵接部110_S及偏置部111_S的詳細構造之說明。
在下文中,在第二實施例中,「抵接部110」的簡單敘述包括抵接部110_S。另外,「偏置部111」的簡單敘述包括偏置部111_S。
如第14圖示範,在連接器300的使用期間,連接器300係配置在保持構件318中,以構成浮動連接器319。第14圖係例示將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120安裝至浮動連接器319的範例。
浮動連接器319包括保持構件318及連接器300。保持構件318具有孔部321。連接器300係配置在孔部321中。孔部321構成朝前後方向穿過保持構件318的孔。
在連接器300組裝至保持構件318的狀態下,亦即,在連接器300配置在孔部321中的狀態下,使每個抵接部110抵接孔部121。同時,連接器300在抵接部110之外的部分沒有抵接孔部321。
偏置部111朝個別的抵接方向偏置相關連的抵接部110。
如上所述,當將外殼103配置在孔部321中時,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被插置在外殼103與孔部321之間。利用這個動作,抵接部110被偏置部111朝抵接方向偏置,以抵接孔部321。結果,外殼103相對於保持構件318被定位在基準位置。
在基準位置,外殼103在抵接部110之外的部分沒有保持抵接孔部321,並且在外殼103與孔部321之間形成間隙。因此,當對連接器300施加外力時,外殼103可以抵抗偏置部111的偏置力而在孔部321內移動。
利用這個動作,被組裝至保持構件318的連接器300構成浮動連接器。於是,例如,當將連接器300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未顯示)時,連接器300可以隨著匹配連接器的位置或傾斜度,在由孔部321所決定的預定範圍內移動。
當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外殼103藉由偏置部111的偏置力恢復至基準位置。
將連接器300安裝至板120且將連接器300配置在保持構件318中的程序可以與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方法的程序相同。為了簡單且清楚的敘述,省略第二實施例中之組裝方法的詳細說明。
同樣根據第二實施例,可以實現相似於第一實施例的效果。
在第二實施例中,以在每個側表面部109上形成一個抵接部110_S和一個偏置部111_S的範例進行說明。然而,可以在一個側表面部109或兩個側表面部109之每一者上形成複數個抵接部110_S及複數個偏置部111_S。關於主外表面部106,如上面所述,各種配置可以適用於複數個抵接部110_S及複數個偏置部111_S的配置。
在這種情況下,複數個抵接部110_S及複數個偏置部111_S實現與上述主外表面部106的抵接部110和偏置部111相同的動作和效果。因此,可以構成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側傾及俯仰更不易於繼續存在。
(第三實施例)
如第15圖所示,依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的連接器400不包括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而是包括在上側及下側的每一者上的複數個鎖定部104_U1、104_U2、104_D1及104_D2。這點以外,連接器400具有與依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相同的結構。
鎖定部104_U1及104_U2之每一者包括主抵接部112、主偏置部113、鎖定矛桿114及連接部115。在第三實施例中,鎖定部104_U1和104_U2之每一者係例如由樹脂一體製成,並且與殼體102一體形成。
亦即,鎖定部104_U1及104_U2與第一實施例的鎖定部104不同之處在於:鎖定部104_U1及104_U2之每一者不具有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並且朝 不同方向來定向。具體地,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以外,鎖定部104_U1及104_U2具有與從正面觀看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第一實施例之鎖定部104_R相同的結構。
鎖定部104_D1及104_D2之每一者包括主抵接部112、主偏置部113、鎖定矛桿114及連接部115。在第三實施例中,相似於鎖定部104_U1及104_U2,鎖定部104_D1及104_D2係例如由樹脂一體製成,並且與殼體102一體形成。
亦即,鎖定部104_D1及104_D2與第一實施例的鎖定部104不同之處在於:鎖定部104_D1及104_D2之每一者不包括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並且朝不同方向來定向。具體地,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以外,鎖定部104_D1及104_D2具有與從正面觀看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第一實施例之鎖定部104_R相同的結構。
如第16圖所示,在連接器400的使用期間,連接器400係配置在保持構件418中,以構成浮動連接器419。第16圖係例示將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120安裝至浮動連接器419的範例。
浮動連接器419包括保持構件418及連接器400。保持構件418具有孔部421。連接器400係配置在孔部421中。
孔部421構成朝前後方向穿過保持構件418的孔,並且包括被鎖定部122及釋放孔部123。鎖定部 104_R、104_L、104_U1、104_U2、104_D1及104_D2的鎖定矛桿144鎖定至第三實施例的被鎖定部122。釋放孔部123從外部與被鎖定部122連通,鎖定部104_R及104_L係鎖定至被鎖定部122。
當連接器400配置在保持構件418中時,如第一實施例所述,鎖定矛桿114被主偏置部113的偏置力偏置,以鎖定至被鎖定部122。利用這個動作,連接器400變得較不易於從保持構件418移除。
再者,在連接器400組裝至保持構件418的狀態下,亦即,在外殼103配置在孔部421中的狀態下,使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的每一者抵接孔部421。同時,外殼103在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之外的部分沒有抵接孔部421。
主偏置部113朝抵接方向偏置形成於相同鎖定部104上的主抵接部112。另外,副偏置部117朝抵接方向偏置形成於相同鎖定部104上的副抵接部116。
如上所述,當外殼103配置在孔部421中時,主抵接部112、主偏置部113、副抵接部116及副偏置部117被插置在外殼103與孔部421之間。利用這個動作,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被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朝抵接方向偏置,以抵接孔部421。結果,外殼103相對於保持構件418定位在預定的基準位置。
在基準位置,外殼103在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之外的部分沒有保持抵接孔部421,並且在外殼103與孔部421之間形成間隙。因此,當施加外力 時,外殼103可以抵抗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的偏置力,以在孔部421中移動。
利用這個動作,組裝至保持構件418的連接器400構成浮動連接器。於是,例如,當將連接器400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未顯示)時,連接器400可以隨著配合連接器的位置或傾斜度,在由孔部421所決定的預定範圍內移動。
當移除配合連接器時,外殼103藉由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的偏置力恢復至基準位置。
將連接器400安裝至板120且將連接器400配置在保持構件418中的程序可以與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組裝方法的程序相同。為了簡單且清楚的敘述,省略第三實施例中之組裝方法的詳細說明。
依據第三實施例的連接器400包括鎖定部104_L及104_R。因此,如第一實施例所述,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左右方向上偏移之同時所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左右方向上的偏移較不易於繼續存在。再者,可以構造浮動連接器,其中,在移除在傾斜下裝配的配合連接器之後,在裝配時傾斜的偏轉較不易於繼續存在。
第三實施例的複數個鎖定部104_U1、104_U2、104_D1及104_D2之每一者可以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鎖定部104_L及104_R之每一者大致相同的構造。亦即,在這種情況下,鎖定部104_U1及104_U2可以具有從正面觀察時朝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鎖定部104_R之構造。另外,鎖定部104_D1及104_D2可以具有從正面觀察時朝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鎖定部104_R之構造。
利用這個結構,鎖定部104_U1及104_U2之每一者的主抵接部112及主偏置部113作用成第一實施例之主外表面部106_U的抵接部110_R3及110_L3以及偏置部111_R3及111_L3。另外,鎖定部104_D1及104_D2之每一者的主抵接部112及主偏置部113作用成第一實施例之主外表面部106_D的抵接部110_R3及110_L3以及偏置部111_R3及111_L3。因此,實現與第一實施例相似的效果。
(第四實施例)
在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中,以在使用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連接器100期間,將連接器100組裝至保持構件,並且作為複合連接器而裝配至配合連接器的範例進行說明。
如為立體圖之第17圖所示,依據第四實施例的複合連接器526包括固定連接器527、具有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孔部121的保持構件518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100。
固定連接器527包括複數個接觸件501。複數個接觸件501之每一者包括暴露於外部的安裝部508。
固定連接器527固定至保持構件518,而連接器100配置在孔部121中。配置在孔部121中的連接器100構成相似於第一實施例之浮動連接器。
第17圖係例示將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120和520安裝至複合連接器526的範例。連接器100安裝至板120,而固定連接器527安裝至板520。板520具有配置有板120的板孔部528。
利用使用板120及520作為被安裝物件的範例,描述安裝至板120及520的複合連接器526(參見第17圖)之組裝方法。
如第18圖所示,準備固定有固定連接器527的保持構件518。
準備的保持構件518之固定連接器527安裝至板520。具體地,固定連接器527的安裝部508藉由熔接等固定至設置在板520上的電路等(未顯示)。以這種方式,製造固定有板520及固定連接器527的保持構件518。
連接器100藉由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程序來製造。連接器100安裝至板120(參見第10圖)。以這種方式,製造包括被安裝至板120的連接器100之板連接器125。
如第20圖所示,板連接器125位於保持構件518的孔部121後方。之後,向前移動板連接器125,使得板連接器125通過板孔部528配置在孔部121中。此時,鎖定矛桿114鎖定至被鎖定部122。以這種方式,如第17圖所示,將板連接器125組裝至固定有板520及固定連接器527的保持構件518。以這種方式,製造安裝有板120及520的複合連接器526。
依據第四實施例的複合連接器526包括藉由將連接器100配置在孔部121中所構成的浮動連接器及固定連接器527。利用這個結構,當配合連接器係複合連接器時,可以相對於固定連接器527的位置來定位配合連接器。因此,複合連接器526與配合連接器可以容易地彼此裝配在一起。
第四實施例的保持構件518包括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孔部121,並且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連接器100係配置在孔部121中。因此,如第一實施例所述,連接器100可以藉由使用在孔部121中所包含的釋放孔部123從保持構件518來移除。亦即,連接器100在第四實施例中亦具有可被移除地安裝之結構。
通常,在某些情況下,將諸如板120及520的不同被安裝物件安裝至不同連接器100及527,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僅僅更換連接器100的被安裝物件(120)。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在第四實施例中連接器100可移除地安裝至保持構件518,所以可以輕易地一起更換被安裝物件(120)與連接器100。
再者,當複合連接器526與配合連接器彼此裝配在一起時,可以使這兩個連接器彼此抵接,結果連接器100可能被損壞。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在第四實施例中連接器100係可移除地安裝至保持構件518,所以可以輕易地更換連接器100。
因此,依據第四實施例,因為連接器100係可移除地安裝至保持構件518,所以可以有助於於複合連接器526及被安裝物件的維護。
(第五實施例)
在第一實施例中,以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係與連接器100的外殼103一體形成的範例進行說明。然而,抵接部110及偏置部111不需要與外殼103一體形成。在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中,以與外殼分離地設置抵接部及偏置部的範例進行說明。
相似於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連接器100,依據第五實施例的連接器600組裝至保持構件(618),以便作為浮動連接器(619)裝配至配合連接器。保持構件618及浮動連接器619係例示於例如在第28圖至第31圖中,並且其細節將描述於後。
<<構造>>
如為立體圖的第21圖及為分解立體圖的第22圖所示,連接器600包括主體部629及一對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這對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分別配置在主體部629的上側和下側。
如為立體圖之第22圖及第23圖所示,主體部629包括複數個接觸件101、殼體102及複數個鎖定部104_L及104_R(它們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以及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外殼603。
相似於第一實施例,複數個接觸件101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且安裝至殼體102。
除了沒有設置複數個抵接部110_L1、110_L2、110_L3、110_R1、110_R2及110_R3以及複數個偏置部111_L1、111_L2、111_L3、111_R1、111_R2 及111_R3之外,外殼603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外殼103大致相同的構造。當將主體部629組裝至保持構件618時,外殼603係配置在保持構件618的孔部621中。
具體地,相似於第一實施例的外殼103,外殼603係朝前後方向延伸且設置在殼體102周圍的圓筒狀構件。外殼603包括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主外表面部606_U及606_D以及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的側表面部109_L及109_R。利用這個構造,形成外殼103的大致整個外表面。
主外表面部606_U及606_D不包括複數個抵接部110及複數個偏置部111。這點以外,主外表面部606_U及606_D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主外表面部106_U及106_D大致相同的構造。
如第24圖至第27圖所示,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之每一者係一體構成且由金屬製成的構件,並且如稍後所述,固定在保持構件(618)的孔部(621)中。第24圖至第27圖分別係彈簧構件630_U的立體圖、平面圖、前視圖及右側視圖。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之每一者的材料並非侷限於上述金屬,而可以是樹脂或其它材料。
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係與主體部629分開形成,並且上下顛倒。在下文中,參考第24圖至第27圖來描述彈簧構件630_U的構造。彈簧構件630_D的構造可藉由使彈簧構件630_U的結構上下顛倒來獲得,因此,為了簡單說明省略其詳細敘述。另外,除非另有 區別,否則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亦被描述為「彈簧構件630」。
如第24圖至第27圖所示,彈簧構件630_U處於左右對稱,並且包括要固定至保持構件(618)的固定部631、複數個抵接部610_L1、610_L2、610_L3、610_R1、610_R2及610_R3以及複數個偏置部611_L1、611_L2、611_L3、611_R1、611_R2及611_R3。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區別,否則抵接部610_L1、610_L2、610_L3、610_R1、610_R2及610_R3亦被描述為「抵接部610」。另外,除非另有區別,否則偏置部611_L1、611_L2、611_L3、611_R1、611_R2及611_R3亦被描述為「偏置部611」。
具體地,固定部631包括第一固定部632及左右第二固定部633。
第一固定部632係包括向左右延伸的平坦帶狀連接部及從帶狀連接部之兩端及中心向後延伸的平坦矩形延伸部之部分。三個矩形延伸部的個別前端係藉由帶狀連接部來連接。
左右第二固定部633係連接至第一固定部632的左右延伸部之後端、向上彎曲且向前延伸的部分。第二固定部633之每一者具有兩對向左右突出的小突起。
在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固定至後述的保持構件(618)的狀態下,當將外殼603組裝至保持構件(618)時,亦即,當將外殼603配置在孔部621中時,使 複數個抵接部610抵接外殼603。在第五實施例中,六個抵接部610形成於彈簧構件630_U上。
具體地,抵接部610_L1至610_L3與抵接部610_R1至610_R3配置成左右對稱,亦即,配置在主平面之相對側,主平面係包括在主外表面部606_U上之主中心線ML且垂直於主外表面部606_U之平面。如上所述,主平面係假想平面。
因此,可以認為,例如,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分別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
在這種情況下,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以外的抵接部610_L2、610_L3、610_R2及610_R3沒有與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直線對準。亦即,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以外的抵接部610_L2、610_L3、610_R2及610_R3設置在與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構成三角形的位置處。因此,可以認為,從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以外的抵接部610_L2、610_L3、610_R2及610_R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對應於第三抵接部。
例如,假設抵接部610_L2或610_L3對應於第三抵接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從除了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之外且相對於對應於第三抵接部的抵接部610_L2及610_L3中之一者在主平面的相對側之抵接部610_R2及610_R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對應於第四抵接部。
再者,假設不同於關於第三抵接部的上述範例,抵接部610_R2及610_R3中之一者對應於第三抵接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認為,從抵接部610_L1及抵接部610_R1以外且相對於對應於第三抵接部的抵接部610_R2及610_R3中之一者在主平面的相對側之抵接部610_L2及610_L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對應於第四抵接部。
如上所述,僅需要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配置在主平面的相對側。因此,例如,從抵接部610_L1至610_L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與從抵接部610_R1至610_R3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的組合可以對應於第一抵接部與第二抵接部的組合。
另外,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的一些抵接部610沒有與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直線對準。亦即,除了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之外的一些抵接部610配置在與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構成三角形的位置處。因此,從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的抵接部610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可以對應於第三抵接部。另外,從對應於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以外且處在相對於對應於第三抵接部的抵接部610位於主平面之相對側的位置關係之抵部部適當選擇的一個抵接部可以對應於第四抵接部。
複數個偏置部611_L1至611_L3及611_R1至611_R3分別與複數個抵接部610_L1至610_L3及 610_R1至610_R3相關連,並且朝個別的抵接方向偏置相關連的抵接部610_L1至610_L1及610_R1至610_R3。
複數個偏置部611_L1至611_L3及611_R1至611_R3分別與複數個抵接部610_L1至610_L3及610_R1至610_R3相關連。當彈簧構件630_U與外殼603一起配置在保持構件(618)的孔部(621)中時,複數個偏置部611_L1至611_L3及611_R1至611_R3朝個別的抵接方向偏置相關連的抵接部610_L1至610_L3及610_R1至610_R3。
在第五實施例中,當彈簧構件630_U與外殼603一起配置在保持構件(618)的孔部(621)中時,彈簧構件630_U的抵接部610之抵接方向朝下。因此,當彈簧構件630_U與外殼603一起配置在保持構件(618)的孔部(621)中時,在彈簧構件630_U上所形成的複數個偏置部611向下偏置複數個抵接部610。
第五實施例的複數個偏置部611中的每一者具有一端為連接至第一固定部632的帶狀連接部之固定端且具有另一端為自由端。
具體地,偏置部611_L1及611_R1之每一者通常具有為連接至第一固定部632的帶狀連接部之固定端的前端及為自由端的後端,以形成懸臂狀態,並且朝前後方向延伸。當從為固定端之前端向後延伸時,偏置部611_L1及611_R1之每一者傾斜成向下突出。在偏置部611_L1及611_R1之每一者的前端與後端之間,形成相關連的抵接部610_L1及610_R1之每一者。在第五實 施例中,形成抵接部610,使得偏置部611之每一者的後端附近向下突出,同時近沿著前後方彎曲,其中,後端附近係位於後端與從後端向前分隔有一預定距離的位置之間的部分。
偏置部611_L2、611_L3、611_R2及611_R3之每一者通常包括第一傾斜部、轉彎部及第二傾斜部。
第一傾斜部具有為連接至第一固定部632的帶狀連接部之固定端的前端,並且當從固定端向後延伸時,係傾斜延伸成向下突出的部分。
轉彎部係在第一傾斜部與第二傾斜部之間彎曲的部分,並且形成用以轉變第一傾斜部及第二傾斜部的延伸方向。具體地,轉彎部通常在位於上側且連接至第一傾斜部的端部與位於下側且連接至第二傾斜部的端部之間繞左右軸線形成半圓筒狀。
第二傾斜部具有為連接至轉彎部的固定端之後端,並且當從固定端向前延伸時,係傾斜延伸成向下突出的部分。第二傾斜部的前端係自由端,並且在前端附近彎折或彎曲的部分係相關連的抵接部610,其中,前端附近係從前端向後分隔有一個預定距離的位置。
偏置部611_L1至611_L3及611_R1至611_R3之每一者具有彈性。因此,當抵接部610移位時,與抵接部610相關連的偏置部611可以藉由恢復力朝抵接方向偏置抵接部610。
<<使用方法>>
在連接器600的使用期間,如第28圖及第29圖所示範,連接器600配置在保持構件618的孔部621中,以構成浮動連接器619。第28圖及第29圖係例示將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120安裝至浮動連接器619的範例。第28圖係例示依據第五實施例的連接器600之使用狀態的範例之立體圖。第29圖係例示從右側觀察時第28圖所例示的使用狀態之剖面圖。
浮動連接器619包括保持構件618及連接器600。保持構件618具有孔部621,並且連接器600係配置在孔部621中。
例如,如第28圖至第31圖所示,孔部621形成朝前後方向穿過保持構件618的孔,並且除了相同於第一實施例的被鎖定部122及釋放孔部123外,還包括裝配部634_U及634_D。
裝配部634_U及634_D形成用以分別固定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的孔。在下文中,除非另有區別,否則裝配部634_U及634_D亦被描述為「裝配部634」。具體地,第一固定部632裝配至裝配部634。裝配部634係裝配有第一固定部632與第二固定部633兩者之部位。以這種方式,彈簧構件630固定至孔部621,並且抵接部610及偏置部611暴露在孔部621中。
相似於第一實施例,鎖定矛桿114鎖定至被鎖定部122。利用這個動作,主體部629變得較不易於從保持構件618移除。
再者,在連接器600組裝至保持構件618的狀態下,亦即,在外殼603配置在孔部621中的狀態下,使每個抵接部610抵接外殼603並且使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之每一者抵接孔部621。相反地,主體部629在抵接部6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以外的部分沒有抵接孔部621。
偏置部611然後朝抵接方向偏置相關連的珛抵接部610。另外,相似於第一實施例,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朝抵接方向偏置在同一鎖定部104上所形成的主抵接部112或副抵接部116。
在此,抵接部610的抵接方向對應於抵接部610的切平面之法線方向,並且與第一實施例的抵接部110之抵接方向相同。
如上所述,當外殼603配置在孔部621中時,在外殼603與孔部621之間插置帶有偏置部611的抵接部610、帶有主偏置部113的主抵接部112及帶有副偏置部117的副抵接部116。利用這個動作,抵接部610、主抵接部112及副抵接部116分別被偏置部611、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朝抵接方向偏置,以與外殼603及孔部621接觸。結果,外殼603相對於保持構件618定位在預定的基準位置。
在基準位置,外殼603在抵接部以外的部分沒有保持抵接孔部621,並且在外殼603與孔部621之間形成間隙。因此,當對連接器600施加外力時,外殼603可以抵抗偏置部611、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的偏置力而在孔部621中移動。
利用這個動作,組裝至保持構件618的連接器600構成浮動連接器。於是,例如,當連接器600裝配至配合連接器(未顯示)時,連接器600可以隨著配合連接器的位置或傾斜度在由孔部621所決定的預定範圍內移動。
當配合連接器被移除時,外殼603藉由偏置部611、主偏置部113及副偏置部117的偏置力恢復至基準位置。
<<組裝方法>>
如上所述,依據第五實施例的連接器600典型上被使用作為浮動連接器619,其中,連接器600組裝至保持構件618。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板、電纜等在許多情況下安裝至浮動連接器619。
現在,提出使用板120作為被安裝物件的情況之範例來描述安裝至板120的浮動連接器619之組裝方法(參見第28圖)。
準備外殼603、殼體102及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的接觸件101(參見第22圖)。
外殼603、殼體102及固定至接觸件固定構件124的接觸件101係以相似於第一實施例的方式來組裝,藉此製造主體部629。
如第32圖所示,主體部629安裝至板120。具體地,如第一實施例所述,安裝部108藉由熔接等固定至在板120上所設置的電路等(未顯示)。以這種方式,製造安裝至板120的主體部,亦即,具有板的主體部。
準備保持構件618以及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如為從正面右上方傾斜觀看的立體圖之第33圖及為從背面左下方傾斜觀看的立體圖之第34圖所例示,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分別裝配至保持構件618的裝配部634_U及634_D。此時,如上所述,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在第二固定部633處形成有小突起,因此分別壓配且固定至裝配部634_U及634_D的孔。
如第35圖所示,具有板的主體部位於裝配有兩個彈簧構件630的保持構件618之孔部621後方。之後,向前移動帶有板的主體部。結果,鎖定矛桿114鎖定至被鎖定部122,使得外殼603配置在孔部621中。以這種方式,如第28圖所示,具有板的主體部組裝至保持構件618,使得製造安裝有板120的浮動連接器619。
在上文中,描述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同樣利用第五實施例,實現與第一實施例相似的效果。另外,依據第五實施例,彈簧構件630_U及630_D係與外殼603個別形成。因此,可以輕易地製造比在第一實施例中與外殼103一體形成之偏置部111還大的偏置部611。因而,增加外殼603與孔部621之間的間隙,藉此能夠實現具有較大浮動量的浮動連接器619。
在上文中,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及變型範例。然而,本發明並非侷限於那些實施例及變型範例。例如,本發明可以包括以適當方式部分或全部組合上述實施例與變型範例的模式或根據組合模式適當改變的模式。

Claims (13)

  1. 一種連接器,其將配置在一保持構件中形成的孔部中,該連接器包括:一外表面部,其朝該連接器之裝配方向延伸;複數個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外表面部及該孔部中之任一者;以及複數個偏置部,其插置於該外表面部與該孔部之間,並且構造成朝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該複數個抵接部包括:一第一抵接部和一第二抵接部,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形成於一主平面的相對側,該主平面包括該外表面部之中心線的一主中心線,該主中心線與該裝配方向平行,並且該主平面與該外表面部垂直;以及一第三抵接部,其形成於與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之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該複數個抵接部與該複數個偏置部係一體形成且固定在該孔部中,其中,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外表面部,以及其中,該複數個偏置部插置於該外表面部與該孔部之間,以朝該等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
  3.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複數個抵接部抵接該孔部,以及其中,該複數個偏置部之每一者具有固定至該外表面部的一個端,並且從該一個端沿著該裝配方向延伸,以便被插置於該外表面部與該孔部之間,藉此朝該等各自的抵接方向偏置該複數個抵接部。
  4.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三抵接部形成為偏離與該裝配方向平行之該主中心線,其中,該複數個抵接部進一步包括一第四抵接部,其相對於該第三抵接部形成於該主平面之相對側,以及其中,第四抵接部形成於與第一抵接部及第二抵接部構成三角形的位置。
  5.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形成於使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抵接該孔部之一端部附近的位置,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該孔部之該端部靠近該連接器之基部。
  6.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一殼體,複數個接觸件固定至該殼體;以及一外殼,其係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之一圓筒形構件且設置在該殼體的周圍;其中,該外殼包括該外表面部,以及其中,該複數個抵接部及該複數個偏置部係與該外殼一體形成。
  7.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鎖定部,該等鎖定部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以被鎖定至該孔部,其中,該複數個鎖定部之每一者包括:另一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使該另一抵接部抵接該孔部;另一偏置部,其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以便偏置該另一抵接部;以及一鎖定矛桿,其朝該另一偏置部之偏置方向突出,並且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將被鎖定至該孔部。
  8. 如請求項7之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另一外表面部,其與該外表面部平行;以及側表面部,該等側表面部沿著該裝配方向連接該外表面部及該另一外表面部之側端,其中,該複數個鎖定部包括一第一鎖定部及一第二鎖定部,該第一鎖定部及該第二鎖定部設置在以一中心平面為中心的相對側,該中心平面通過該等側表面部之副中心線,該副中心線與該裝配方向平行,並且該中心平面與該外表面部平行。
  9. 如請求項8之連接器,其中,該複數個鎖定部係與該殼體一體形成。
  10. 如請求項9之連接器,其中,該複數個鎖定部中之至少一者包括:一連接部,其具有一個端及另一端,該一個端連接至該殼體之基部附近,該另一端連接至該另一偏置部之基部;一副抵接部,其形成於該連接部之基部附近,並且當該連接器插入該孔部時,使該副抵接部抵接該孔部;以及一副偏置部,其在該連接部中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且構造成偏置該副抵接部。
  11. 一種複合連接器,其包括:一固定連接器;一保持構件,其具有一孔部;以及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該保持構件具有固定至該保持構件之該固定連接器,並且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
  12. 如請求項11之複合連接器,其中,該連接器可移除地配置在該孔部中。
  13. 一種複合連接器,其包括:一固定連接器;一保持構件,其具有一孔部;以及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該保持構件具有固定至該保持構件之該固定連接器,並且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該連接器朝該連接器之裝配方向延伸且進一步包括將被鎖定至該孔部之複數個鎖定部,該複數個鎖定部之每一者包括:另一抵接部,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將使該另一抵接部抵接該孔部;另一偏置部,其朝該裝配方向延伸且構造成偏置該另一抵接部;以及一鎖定矛桿,其朝該另一偏置部之偏置方向突出,並且當該連接器配置在該孔部中時,將被鎖定至該孔部,該保持構件之孔部包括:一被鎖定部,該鎖定矛桿鎖定至該被鎖定部;以及一釋放孔部,其從外部與該被鎖定部連通。
TW106131158A 2016-11-18 2017-09-12 連接器及複合連接器 TWI659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4992 2016-11-18
JP2016224992A JP6840517B2 (ja) 2016-11-18 2016-11-18 コネクタ及び複合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0722A TW201820722A (zh) 2018-06-01
TWI659575B true TWI659575B (zh) 2019-05-11

Family

ID=62125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1158A TWI659575B (zh) 2016-11-18 2017-09-12 連接器及複合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79107B1 (zh)
JP (1) JP6840517B2 (zh)
CN (1) CN108075295B (zh)
TW (1) TWI6595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2094B2 (ja) * 2017-10-06 2022-03-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930500B2 (ja) * 2018-06-22 2021-09-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回路基板装置
JP7419146B2 (ja) 2020-04-09 2024-01-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1708362S (ja) * 2021-06-01 2022-02-25 コネクタ
JP1708457S (ja) * 2021-06-01 2022-02-25 コネクタ
JP1718589S (ja) * 2021-07-21 2022-06-29 コネクタ
JP1718588S (ja) * 2021-07-21 2022-06-29 コネク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2669A (ja) * 1996-12-06 1998-06-26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防水コネクタ
US20030232533A1 (en) * 2002-06-18 2003-12-18 Harting Electro-Optics Gmbh & Co. Kg Plug connector comprising a movable plug piece receptacle
TWI231072B (en) * 2002-10-23 2005-04-11 J S T Mfg Co Ltd Connector
US20070178740A1 (en) * 2006-02-01 2007-08-0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improved in floating function
TWM338482U (en) * 2007-12-25 2008-08-11 Suyin Corp Shielding case structure of connector
US20100323237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Dell Products L.P. Battery connector coupling
TWM463431U (zh) * 2013-04-03 2013-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卡緣連接器及其固持件
TWI434473B (zh) * 2008-07-22 2014-04-11 Hosiden Corp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0858A (ja) * 1995-08-07 1997-02-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JP3679177B2 (ja) * 1995-11-22 2005-08-03 菱星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358156B2 (ja) * 1998-01-13 2002-12-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への挿着用コネクタ
JP3387438B2 (ja) * 1998-06-04 2003-03-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雄型コネクタ及び雄型コネクタ用キャップ
EP1501158B1 (en) * 2003-07-22 2008-10-2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JP2007157503A (ja) * 2005-12-05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コネクタ構造
CN201252173Y (zh) * 2008-06-11 2009-06-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231235U (zh) * 2011-07-01 2012-05-23 蔡周贤 具套接壳的双面电连接公头
CN102868052A (zh) * 2011-07-05 2013-01-09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631884U (zh) * 2013-09-17 2014-06-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755376B2 (en) * 2013-12-11 2017-09-05 Lg Innotek Co., Ltd. Motor terminal, motor terminal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motor using the same
CN104779489B (zh) * 2014-01-15 2017-05-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
DE102016000842B4 (de) * 2016-01-27 2017-11-16 Diehl Metal Applications Gmbh Steckverbinderlagerung, Steckverbinder, sowie Energiespeicher und Verfahren dessen leistungsseitiger Kontaktierung
JP6507135B2 (ja) * 2016-03-15 2019-04-24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プラグユニット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2669A (ja) * 1996-12-06 1998-06-26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防水コネクタ
US20030232533A1 (en) * 2002-06-18 2003-12-18 Harting Electro-Optics Gmbh & Co. Kg Plug connector comprising a movable plug piece receptacle
TWI231072B (en) * 2002-10-23 2005-04-11 J S T Mfg Co Ltd Connector
US20070178740A1 (en) * 2006-02-01 2007-08-02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improved in floating function
TWM338482U (en) * 2007-12-25 2008-08-11 Suyin Corp Shielding case structure of connector
TWI434473B (zh) * 2008-07-22 2014-04-11 Hosiden Corp Connector
US20100323237A1 (en) * 2009-06-17 2010-12-23 Dell Products L.P. Battery connector coupling
TWM463431U (zh) * 2013-04-03 2013-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卡緣連接器及其固持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5295B (zh) 2019-11-19
US9979107B1 (en) 2018-05-22
JP2018081873A (ja) 2018-05-24
US20180145434A1 (en) 2018-05-24
TW201820722A (zh) 2018-06-01
JP6840517B2 (ja) 2021-03-10
CN108075295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9575B (zh) 連接器及複合連接器
JP7207975B2 (ja) コネクタ
JP6943647B2 (ja) コネクタ端子アセンブリ
US20200106200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set
JP2006244902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7220542A (ja) コネクタ
JP6538134B2 (ja) コネクタ
JP200719417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652862B (zh) Connector device
JP2005209501A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JP6016661B2 (ja) コネクタ
JP6943793B2 (ja) 中間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WO2019188738A1 (ja) コネクタ
JP200926662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4220400B2 (ja) コネクタ
JP4475185B2 (ja) コネクタ
JP6310491B2 (ja) カメラ用コネクタ
JP2014235911A (ja) コネクタ
JP2007317631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6096152A (ja) コネクタ
JP6445072B2 (ja) コネクタ
JP610665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JP7453865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19175728A (ja) コネクタ
JP7250253B2 (ja)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