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6907B - Wig with wig and wig - Google Patents

Wig with wig and wig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6907B
TWI646907B TW103141599A TW103141599A TWI646907B TW I646907 B TWI646907 B TW I646907B TW 103141599 A TW103141599 A TW 103141599A TW 103141599 A TW103141599 A TW 103141599A TW I646907 B TWI646907 B TW I6469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ear member
false
disposed
fixing sheet
camouflage 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1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6811A (zh
Inventor
川崎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愛德蘭絲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愛德蘭絲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愛德蘭絲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6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6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6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69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41Bases for wigs
    • A41G3/005Bases for wigs made of a net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Prosthes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在底套本體(10)之外緣,以超越該外緣而朝外側突出之方式來配置迷彩網(20),在其上,介由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來固定具有保形性之線狀構件(40)。線狀構件(40),蛇行成波狀,其中一部分超越迷彩網(20)而朝外側突出。從線狀構件(40)之上方,在底套本體(10)之外緣配置補強層(50)。藉由底套本體(10)、迷彩網(20)及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厚度,來使從底套本體(10)之下面起迄線狀構件(40)之下面為止確保一定之距離(h)。藉此,存在於假髪用底套端緣正下方之自有毛髪的髪根可以良好直立,而提供自然的外觀。

Description

假髮用底套以及假髮
本發明係與植設人造毛髪(人工毛或人毛)來構成假髪之假髪用底套相關。尤其是,與用以構成戴用在殘存於戴用者頭部之自有毛髪上的假髪之假髪用底套相關。
本來,假髪一直被使用在掩蓋禿頭上。此種假髪,為了使髪際線看起來較為自然,以往就有各種不同的方案被提出。
專利文獻1,就提出了使假髪底套本身之前緣形成為不規則凹凸之方案。此外,專利文獻2,則提出了在假髪底套之前緣以支承體來固定波浪狀構件(絲線等)的方案。
該等方案,皆為戴用者之前頭部為禿頭而完全無自有毛髪殘留時、或只殘留極少數時,使戴用之假髪造成的髮際線看起來較為自然的方案。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005918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61-231204號明細書
另一方面,不同於上述之原來的假髪,近年來,以女性為中心,以補充自有毛髪之髪量不足為目的、或以減少染髪次數來減輕染髪所造成的傷害為目的,愈來愈多人使用假髪。此種假髪,通常又被稱為髪片。
此種髪片,從裝戴在仍殘存著不一定要戴假髪程度之自有毛髪上的角度而言,與用以遮蓋禿部之原來假髪的情形有些不同。
本發明之課題,係與戴用在如上所述之殘存自有毛髪上的假髪用底套相關,用以使植設在底套端緣之人造毛髪、及殘存在頭部之自有毛髪的境界部看起來較為自然。
本發明,係在提供以具備以下特徵之假髪用底套。本發明之假髪用底套,係以植設人造毛髪來構成假髪者,具備:「戴裝在戴用者頭部之底套本體」;「以超越底套本體外緣朝外側突出配置在底套本體外緣之迷彩網」;「配置在迷彩網上之線狀構件固定用片」;「以波狀蛇行且其中一部分超越迷彩網朝外側突出地配置在線狀構件固定用片上之具有保形性的線狀構件」;以及「在線狀構件之上方,配置在底套本體之外緣的補強層」。利用 「底套本體」、「迷彩網」及「線狀構件固定用片」之厚度,來確保從底套本體之下面起迄線狀構件之下面的一定距離(h)。
上述「保形性」,係指因外力作用而變形時,可以維持某種程度之變形後形狀的性質。
依據具備上述構成之本發明的假髪用底套,因為存在著上述距離(h)之間隔,因而可以得到如下所示之效果。亦即,存在於假髪用底套端緣正下方之自有毛髪,在其髪根,可以確保一定程度之直立,結果,直立之自有毛髪可以有效地從外側遮掩假髪用底套之端緣區域,故可確保自然的外觀。
1‧‧‧假髪用底套
10‧‧‧底套本體
20‧‧‧迷彩網
30‧‧‧線狀構件固定用片
40‧‧‧線狀構件
42‧‧‧主人造毛髪
43‧‧‧副人造毛髪
50‧‧‧補強層
第1圖係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假髪用底套的概略平面圖。
第2圖係用以概略說明第1圖之假髪用底套之積層構造的分解圖。
第3圖係針對第1圖中之3-3線剖面之前頭部側區域的放大剖面圖。
第4圖係針對底套本體10之線狀構件40的相對配置及尺寸之一例的示意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假髪用底套的多種變化例圖。第5(a)圖係平面圖,第5(b)圖係斜視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假髪用底套的多種變化例圖。
以下,參照附錄之圖式,針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1圖,係從上方觀察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假髪用底套1時的概略平面圖。對該假髪用底套1植設由人工毛或人毛所構成之人造毛髪,來構成假髪(未圖示)。
第2圖,係第1圖之假髪用底套1之積層構造的示意分解圖。在圖中,係以平坦方式來繪製底套本體10及其他構成要素,然而,其只是為了簡單化圖示,實際上,係配合戴用者頭部的彎曲形狀。詳細如以下之說明所示,然而,迷彩網20配置在底套本體10之外緣,在其上,介由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配置著線狀構件40,在最上方,則配置著補強層50。
《底套本體10》
底套本體10,係假髪用底套1之基底,具有符合戴用者頭部之彎曲形狀。底套本體10,在圖示之例,其整體係由網素材所構成,然而,也可以使用合成樹脂片、或併用網素材及合成樹脂片者等。網素材,具有輕量、透氣性優良之優點。
《迷彩網20》
如第3(a)圖之放大圖所示,迷彩網20,係以超越 底套本體外緣而朝外側突出之方式配置在底套本體10之外緣。其突出量(g),例如,為1~2mm。
藉由使迷彩網20超越底套本體10之外緣而突出,可以有效地防止從外部辨識出底套本體10之端緣。考慮此種目的的話,迷彩網20,以涵蓋底套本體10之全周來配設為佳,然而,有時也可以為只在外周緣之其中一部分區域配設迷彩網20之構成。
網之網目形狀,並無特別限制,然而,以高迷彩效果之約6角形形狀的網目為佳。此外,圖示之實施方式,迷彩網20係剖面為折疊成字形之2層構成,然而,也可以為未折疊之單層構成。
《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線狀構件40》
在迷彩網20上,介由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配置具有保形性之線狀構件40。本發明之「保形性」,係指因外力作用而變形時,可以維持某種程度之變形後形狀的性質。由金屬、合成樹脂等所構成之線材也可以實現此種性質,然而,以使用由日本特許第3582854號(特許權者:三井化學工業)所示之塑性變形性聚乙烯材料所構成之直徑0.7~0.9mm程度的線材為佳。
首先,在迷彩網20上配置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並在其上配置線狀構件40。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配置,係為了使相對於底套本體10之線狀構件40的定位較為容易,同時,也為了確保後述之間隙「h」(參照第 3b圖)。此外,藉由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的存在,線狀構件40更為安定地被固定。
例如,底套本體10,由網目較大之網素材所構成時,藉由介設著由小於其之網目之網素材所構成的網片30,線狀構件40之縫上作業較為容易,而且,更為安定地被固定。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不一定為網素材,也可以為無網目之薄片材(布、合成樹脂、及其他)。網素材,具有輕量、透氣性優良的優點。
圖示之例,線狀構件40,只配置在假髪用底套1上之對應於戴用者前頭部的區域。然而,在本發明,線狀構件40之配置位置,並未限定在特定區域,可以適度地進行設定。而且,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只要至少存在於配置著線狀構件40之區域即可。
第4圖,係線狀構件40之配置及尺寸的一例。線狀構件40,係蛇行成波狀,其中一部分(亦即,隔著間隔之複數山峰狀部分)係以超越底套本體10之前端緣、及迷彩網20之前端緣而朝外側突出來配置。
第4圖之例,係以重複交互出現「較低之山峰」及「較高之山峰」之方式來配置。蛇行之線狀構件40的折返間距(a)為5mm。此外,從底套本體10之端緣的突出量,「較低之山峰」的突出量(b)為3mm,「較高之山峰」的突出量(c)為5mm。此外,線狀構件40,保持在只從底套本體10之端緣朝向內側進入10mm之距離(d)(具體的保持形態如後面所述)。
以上,只是一個例子,可以適度選擇各種尺寸、山峰數及高度的多種變化。
如第3(b)圖所示,因為在底套本體10上,介由迷彩網20及固定用片30,在其上配置線狀構件40,從底套本體10之下面起迄線狀構件(40)之下面為止,可以確保一定之距離(h)。其可以獲得的效果,參照第3(c)圖來進行說明。
《距離h之效果》
第3(c)圖中,係示意地合併描繪假髪用底套1、及殘存在戴用者頭皮(Z)之自有毛髪(為了簡化圖示,也將頭皮描繪成平坦狀,自有毛髪則只進行部分描繪)。
利用上述距離(h)之間隔的存在,存在於假髪用底套端緣正下方的自有毛髪(X),可以使其髪根確保一定程度的直立。結果,底套端緣區域(Y)從外側被自有毛髪(X)有效遮蓋,而可確保自然的外觀。圖中,雖然並未描繪植設在假髪用底套的人造毛髪,然而,該人造毛髪可以與直立之自有毛髪混合而呈現自然外觀。
假設,不存在上述距離(h)之間隔時,因為假髪用底套端緣正下方之自有毛髪無法直立,假髪用底套端緣未能被自有毛髪從外側有效地遮掩,將露出不自然的境界。
而且,距離(h)方面,以在一定之數值範圍內(0.80~1.00mm程度)為佳。(h)過小的話,自有毛髪傾倒而無法得到有效直立的效果,另一方面,(h)過大 的話,底套及自有毛髪的境界較為明顯而顯得不自然。
而且,圖面上,為了容易了解說明,各部的尺寸係以大於上述實際尺寸來描繪。
《補強層50》
在線狀構件40的上方,配置著補強層50(參照第2圖)。補強層50的配置目的,除了從上方固定線狀構件40以外,尚對包含線狀構件40在內之假髪用底套整體的周圍進行補強。但是,有時,補強層50也可未設置在假髪用底套之全周,而只設置在其中一部分區域。
補強層50之材質,只要為可以達成上述目的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在如下所例示之製造步驟,係將與底套本體10相同之網素材當作補強層50來使用,此時,可以得到製造製程的簡化及降低成本的優點。
《製作步驟之一例》
以下,針對假髪用底套1之製造步驟的一例進行說明。
(1)在模仿戴用者之頭部形狀的頭部石膏模,重複張貼兩張構成底套本體10之網材料,以夾線釘固定周邊(被固定之部位,最後為非構成底套本體之外周部,其後將被切除)。
此狀態下,將頭部石膏模置入熱風乾燥機進行加熱,使網材料成為符合戴用者頭部的形狀。
只拆除2張網材料當中之1張,而為只有1張固定在頭部石膏模上的狀態(拆除之1張,如後面所述,被當作補強層50來使用)。
(2)預先將對應於最終底套本體10之形狀的外形線記入頭部石膏模。針對頭部石膏模上之網材料,沿著該外形線,暫時固定迷彩網20(暫時固定係利用超音波、記號針、及其他適當手段來實施)。
從頭部石膏模拆下該網材料,以縫上來進行迷彩網20之正式固定。此時,如第3(a)圖所示,使迷彩網20從底套本體10之端緣只突出距離(g)。
(3)正式固定迷彩網20後,在其上,配置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以縫上來固定。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係以不超越底套本體10之端緣而突出之方式來配置。其係為了使突出之迷彩網20不會被隱蔽而可確保其迷彩效果。其次,在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上,如第4圖所示來配置線狀構件40,並以縫上進行固定。
如以上之說明所示,配置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其用意在使線狀構件40的固定較容易實施。例如,以網目較大之網素材來構成底套本體10時,藉由介設由比其小之網目的網素材所構成的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線狀構件40之縫上作業較為容易。此外,藉由介設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可以確保前述之距離(h)。
(4)將上述(1)所拆除之其中一張網材料,覆蓋在線狀構件40之上方,將整體以夾線釘固定在頭部石膏模 來進行暫時固定後,實施縫上固定。縫上固定後,只切除該網材料之中央區域(只有後面所述之縫上位置II的內周側),當作涵蓋假髪用底套全周之環狀補強層50。亦即,在本例中,藉由以相同網材料來構成底套本體10及補強層50,來謀求製造製程及成本的減少。
(5)在以上之說明中,「底套本體10上」、「迷彩網20」、「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線狀構件40」、以及「補強層50」係以縫上來固定,其縫上位置,在如第3(a)圖所示之縫上位置I、II的2部位,以涵蓋底套全周(或部分)來實施為佳。在上面之例中,各要素係個別分別縫上,然而,也可以為將全部重疊後,再進行一次縫上。
如以上所示,完成假髪用底套1。針對假髪用底套1,植設由人工毛或人毛所構成之人造毛髪來構成假髪(未圖示)。人造毛髪之具體的植設方法,只要適當採用一般所知之形態即可。例如,針對線狀構件40之人造毛髪的植設,與日本特開平2012-082566號所示者相同,設置做為主幹之主人造毛髪42,再針對該主人造毛髪42以分枝之方式進行副人造毛髪43之植設的話,可以實現更為繁密之毛髪量(第4圖)。此外,在第4圖,只以1根主人造毛髪及2根副人造毛髪做為代表來進行描繪。
《多種變化之例示》
在本發明,假髪用底套1之具體大小、突出之線狀構 件40的山峰形態,並無特別限制,可以進行各種變化。
第5圖,係針對多種變化當中之1種(變化B)的平面圖及透視圖。第5圖所示之變化B,其最大寬度L為約12cm,山峰數為9個。此外,包含上述在內之全部5種變化A~E如第6圖所示。第6(a)至第6(e)圖,係分別表示變化A~E。變化A之最大寬度L為約8cm,山峰數為6個。變化C之最大寬度L為約15.5cm,山峰數為12個。變化D之最大寬度L為約19cm,山峰數為15個。變化E之最大寬度L為約23cm,山峰數為18個。也可以為圖示以外之各種變化。

Claims (5)

  1. 一種假髪用底套,係以植設人造毛髪來構成假髪之假髪用底套,其特徵為具備:底套本體(10),其係被戴裝在戴用者之頭部;迷彩網(20),其係配置在底套本體(10)之外緣,以超越該外緣並朝外側突出之方式來配置;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其係配置在迷彩網(20)之上;線狀構件(40),其係配置在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上,以蛇行成波狀且其中一部分超越迷彩網(20)而朝外側突出之方式來配置,具有保形性;以及補強層(50),其係位於線狀構件(40)之上方,配置在底套本體(10)之外緣;且利用底套本體(10)、迷彩網(20)及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厚度,來使從底套本體(10)之下面起迄線狀構件(40)之下面為止,確保一定之距離(h)。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假髪用底套,其中,上述底套本體(10)及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整體係由網素材所構成,線狀構件固定用片(30)之網目,較之底套本體(10)之網目更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假髪用底套,其中, 上述底套本體(10)及補強層(50)係由相同網素材所構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記載之假髪用底套,其中,上述線狀構件(40),係配置在底套本體(10)上之對應於戴用者之前頭部側的區域。
  5. 一種假髪,係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之其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假髪用底套植設由人工毛或人毛所構成之人造毛髪來構成。
TW103141599A 2013-12-25 2014-12-01 Wig with wig and wig TWI646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7671A JP5498619B2 (ja) 2013-12-25 2013-12-25 ウィッグ用ベース
JP2013-267671 2013-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6811A TW201526811A (zh) 2015-07-16
TWI646907B true TWI646907B (zh) 2019-01-11

Family

ID=50748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1599A TWI646907B (zh) 2013-12-25 2014-12-01 Wig with wig and wig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498619B2 (zh)
CN (2) CN106974347B (zh)
SG (1) SG11201506856PA (zh)
TW (1) TWI646907B (zh)
WO (1) WO2015098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0431B1 (ja) * 2014-07-09 2015-06-10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カツラ
CN105433487A (zh) * 2014-08-29 2016-03-30 神奇假发有限公司 假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78C (zh) * 1998-04-24 2003-12-24 领先女士国际公司 具有强力网眼底套的假发
CN201444962U (zh) * 2009-05-22 2010-05-05 邓尚圣 一种假发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29Y2 (ja) * 1989-09-29 1996-01-10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ベース
WO2006020176A2 (en) * 2004-07-19 2006-02-23 Jane Genesi International Hairpiec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387986B2 (ja) * 2005-05-31 2009-12-24 株式会社ライツフォル かつらの製造方法
JP4131552B2 (ja) * 2005-07-15 2008-08-13 株式会社ダイヤモンド・ライフ カツラ
JP2005325508A (ja) * 2005-08-08 2005-11-24 Aderans Co Ltd 自毛活用型かつら
JP4989184B2 (ja) * 2006-10-25 2012-08-01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06195B2 (ja) * 2007-06-07 2013-10-0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
US20090071490A1 (en) * 2007-09-19 2009-03-19 Okyo Sthair Self-Applicable Integrated Hair Addition
JP2008266877A (ja) * 2008-06-27 2008-11-06 Hollywood Magic:Kk カツラ
JP4612743B1 (ja) * 2010-02-24 2011-01-1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用固定具、及び、かつら
JP5959333B2 (ja) * 2012-06-20 2016-08-0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及び、かつら
JP5625018B2 (ja) * 2012-06-28 2014-11-1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78C (zh) * 1998-04-24 2003-12-24 领先女士国际公司 具有强力网眼底套的假发
CN201444962U (zh) * 2009-05-22 2010-05-05 邓尚圣 一种假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201506856PA (en) 2015-09-29
CN105025743A (zh) 2015-11-04
CN106974347A (zh) 2017-07-25
WO2015098381A1 (ja) 2015-07-02
CN106974347B (zh) 2019-05-14
JP2014074262A (ja) 2014-04-24
TW201526811A (zh) 2015-07-16
JP5498619B2 (ja)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90772A1 (en) Hair knotting method using skin net and wig manufactured thereby
US20130306089A1 (en) Hair extension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pplication
JP2007510825A (ja) 基礎頭髪に完全に一体化される編込用バンドが設けられた、迅速に装着可能なヘアピース、及びそれを取り付ける方法
US20180228236A1 (en) Hair extension
TW200836654A (en) Wi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WO2008026631A1 (fr) Perruque utilisant les cheveux du porteur
US20110226274A1 (en) Nosho hair extensions and kit
TWI646907B (zh) Wig with wig and wig
JP5306195B2 (ja) かつらベース
US20080168999A1 (en) Anti-releasing treating method of cap net for wig
TWI683632B (zh) 假髮底網以及假髮
TWI445508B (zh) 假髮
TWI824063B (zh) 假髮緣部用構件及假髮
CN108778019B (zh) 假发
US20210274871A1 (en) Designer wig
JP5689555B1 (ja) 前頭周縁に迷彩機能を備えるカツラベース、およびカツラ
JP6204694B2 (ja) かつら
JP2016017251A (ja) カツラ
US20140209115A1 (en) Invertible hairpie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5221905B2 (ja) かつらベース及びかつら
KR101468075B1 (ko) 다중 복층겹침구조를 형성하여 볼륨-업 기능을 강화시켜 제공되는 가발
TWM450245U (zh) 假髮髮線遮條結構
KR101273758B1 (ko) 원단 재질의 쌍거풀 겸용 인조 속눈썹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041119A (ja) かつら
JP3194679U (ja) ウィッ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