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9739B - 多重紗布織品、二重紗布織品、衣物及床具類 - Google Patents

多重紗布織品、二重紗布織品、衣物及床具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9739B
TWI639739B TW106125481A TW106125481A TWI639739B TW I639739 B TWI639739 B TW I639739B TW 106125481 A TW106125481 A TW 106125481A TW 106125481 A TW106125481 A TW 106125481A TW I639739 B TWI639739 B TW I6397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gauze
twisted
twist
yar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2128A (zh
Inventor
穂積秀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內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內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內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2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2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9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97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 D03D15/217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natural from plants, e.g. 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08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 D03D15/225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cellulose-based artificial, e.g. viscos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4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41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with specific twis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9/00Gauze or leno-woven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9/00Open-work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3/00General weaving methods not special to the production of any particular woven fabric or the use of any particular loom; Weaves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ther single gro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中提供一種多重紗布織品,其係可在維持無撚紗(或弱撚紗)多重紗布標準的手感(柔軟性)之下,具有優異的摩擦強度。該多重紗布織品,係由含有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G1、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G2及相當於中間層之第3紗布組織G3的複數之紗布組織所構成。第1紗布組織G1與第2紗布組織G2,形成直接或間接之連結。且第1紗布組織G1,係經紗1、2上,以撚紗係數3.3以上的第1撚紗,緯紗A、B上,以撚紗係數3.0以下的第2撚紗所形成。第2紗布組織G2,係緯紗C、D上,以撚紗係數3.3以上的第3撚紗,經紗3、4上,以撚紗係數3.0以下的第4撚紗所形成。第3紗布組織G3,係經紗5、6上,以撚紗係數3.3以上的第5撚紗,緯紗E、F上,以撚紗係數3.3以上的第6撚紗所形成。

Description

多重紗布織品、二重紗布織品、衣物及床具類
本發明係有關於多重紗布織品。
紗布織品,係以較細之紗所織成之粗平織織品。
一般言之,係使用密撚(非中空)之棉撚紗。棉紗布織品,包含1重織品、2重織品、3重織品等。1重紗布織品,係使用在如醫療用途及毛巾上。2重紗布織品,係使用在如衣物及手巾等。而使用棉紗(主要使用英式40號紗線之單股紗)。3重紗布織品,係使用在如毛巾及床具。亦會使用棉紗。在1重組織中,一般密度為每吋經緯紗線之紗線數合計為50股至120股。在密度未達50股時並無法構成紗布。超過120股的高密度者,一般不稱為紗布。
第14圖所示,為一般之2重紗布織品之截面圖。2重紗布織品,具備表面紗布組織及內面紗布組織。紗布組織則由經紗(縱紗)及緯紗(橫紗)所構成。配合供應經紗,將緯紗織入,即可形成平織構造之紗布組織。在形成表面紗布組織及形成內面紗布組織之同時,可適當地,使表面紗布組織與內面紗布組織黏結層壓。可如圖所示由經紗形成黏結層壓處,亦可由緯紗形成黏結層壓處。
紗布,係粗(紗與紗之間的間隙大)織品。由於 紗布為粗平織織品,因此具有卓越的通氣性、及卓越的輕盈性。
另一方面,紗布織品卻缺少保溫性。即使是多重紗布厚度亦薄,因此無法期待具有保溫性。而為能確保充分之保溫性而增加重疊的層數,則又會顯著地損失輕盈性。
且紗布,由於係粗織品,又缺少彈性及柔軟性。
紗布,又由於為粗織品,在作為如衣類使用時會透視皮膚。而且,在使紗之粗細加粗,提高密度時,雖可提高防透光性,但會顯著地損失紗布特徵之透氣性及輕盈性。
由於以上之理由,在先前以來的紗布織品之各種性能上,使用為衣物及床具類之布材方面應該不足而有改善之餘地。
然而,絨巾方面,亦有使用無撚紗絨及弱撚紗絨的情形。
一般使用之撚紗,係以棉花纖維撚織所形成。相對於此,無撚紗,係以撚紗反撚,以無撚織之狀態形成。
無撚紗,可膨起而膨鬆,因此在纖維之間保有大量的空氣。所以,無撚紗絨,可實現保溫性及柔軟的手感。
弱撚紗,與無撚紗同樣係以撚紗反撚,但形成保留之撚織。所以,弱撚紗亦具有近似無撚紗的性質。
本發明人等,曾檢討以無撚紗或弱撚紗使用在紗布織品上。無撚紗或弱撚紗之紗布組織,可在維持透氣性及輕盈性之下,具有可與撚紗之紗布織品匹敵的蓬鬆感。其結果,可提高保溫性、柔軟的手感、不透光性。
然而,一般言之,無撚紗及弱撚紗較之撚紗強度差。因此,只由無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強度方面亦不佳。只由弱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也相同。即使紗布為多重亦無法顯著地提高強度。
因此,可檢討使用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與無撚紗(或弱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黏結層壓的多重紗布織品。
由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不只可維持強度,同時無撚紗(或弱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亦具有保溫性、柔軟的手感、不透光性。亦即,組合時可兼具互相之優點。
本發明人等,在相關發明方面,亦曾提議如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的多重紗布織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543560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5534383號公報
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相關發明),由於在表面(內面)上露出無撚紗(或弱撚紗),因此特別地,在柔軟的手感之點方面會優異。又,起因於無撚紗(或弱撚紗)與撚紗之收縮差亦會產生縐褶。而縐褶之膨高性之點,又可以增加柔軟的手感。
另一方面,由於在表面(內面)上露出無撚紗(或弱撚紗),因此較之一般的多重紗布在摩擦強度之點方面並 不佳。而且,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與布材強度之維持相關,但因為使用在中間層因此與摩擦強度之提高無關。
又,一般言之,無撚紗(或弱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在製造上,較撚紗所構成之紗布組織,須經過數個多出之步驟。其結果,相關發明中之多重紗布織品,會較一般的多重紗布,增加成本。
因此,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即在提供可在維持相關發明中之多重紗布織品標準的手感(柔軟性)之下,亦有優良摩擦強度的紗布織品。
解決上述問題的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係由多個含有相當於表面的第1紗布組織、相當於內面的第2紗布組織及相當於中間層的第3紗布組織的紗布組織所構成之多重紗布織品。且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第2紗布組織,係形成直接及/或間接之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經紗或緯紗之一方,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在經紗或緯紗之另一方,則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在經紗或緯紗之一方,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在經紗或緯紗之另一方,則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前述第3紗布組織,又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5撚紗,在緯紗上,則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6撚紗所形成。
上述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中,在前述第1紗布組織中,前述第1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密度為每吋25股 以上60股以下,前述第2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為佳。前述第2紗布組織中,前述第3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前述第4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為佳。
上述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中,前述第2撚紗,較前述第1撚紗,為粗的紗線號為佳。前述第2紗布組織中,前述第4撚紗,較前述第3撚紗,為粗的紗線號為佳。
上述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中,前述第2撚紗在通過N(N為2以上之整數)股的第1撚紗之一方之側之後,再通過1股第1撚紗的另一方之側而配置,且前述第2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再配置在表面更佳。前述第2紗布組織中,亦以前述第4撚紗在通過N(N為2以上之整數)股的第3撚紗之一方之側之後,再通過1股第3撚紗的另一方之側而配置,且前述第4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再配置在內面更佳。
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其係由含有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及相當於中間層之第3紗布組織的複數之紗布組織所構成之多重紗布織品。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前述第2紗布組織,形成直接及/或間接之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經紗(或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緯紗(或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緯紗(或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經紗(或緯紗 ),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前述第3紗布組織,係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5撚紗,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6撚紗所形成。
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又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其係由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及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所構成之二重紗布織品。且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前述第2紗布組織,形成直接及/或間接之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經紗(或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緯紗(或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緯紗(或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經紗(或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又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其係由含有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及相當於中間層之第3紗布組織的複數之紗布組織所構成之多重紗布織品。且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形成直接及/或間接之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經紗(或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緯紗(或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經紗(或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緯紗(或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前述第3紗布組織,係經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5撚紗,緯紗,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6撚紗所形成。
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又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其係以前述多重紗布織品縫製而成之衣物。
本發明之一實施態樣又在於解決上述問題,其係以前述多重紗布織品縫製而成之床具。
本發明之多重紗布織品,可維持相關發明中之多重紗布織品標準的手感(柔軟性)。
本發明之多重紗布織品,較之相關發明中之多重紗布織品,摩擦強度優良。
本發明之多重紗布織品,較之相關發明中之多重紗布織品,製造成本低。
其結果,本發明適於使用為衣物及床具類之布材。
G1‧‧‧表面層紗布
G2‧‧‧內面層紗布
G3‧‧‧中間層紗布
1、2‧‧‧表面層紗布經紗
3、4‧‧‧內面層紗布經紗
5、6‧‧‧中間層紗布經紗
A、B‧‧‧表面層紗布緯紗
C、D‧‧‧內面層紗布緯紗
E、F‧‧‧中間層紗布緯紗
[第1圖]為第1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構想圖
[第2圖]為第1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截面圖
[第3圖]為比較例1中之平織構造
[第4圖]為本實施形態中之平織構造
[第5圖]為補充手感之維持之原理之圖
[第6圖]為補充摩擦強度之提高之原理之圖
[第7圖]為說明摩擦強度之提高之原理的另外之方法之圖
[第8圖]為概略顯示斜紋紡織構造之圖
[第9圖]為概略顯示緞織構造之圖
[第10圖]為第2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構想圖
[第11圖]為第2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截面圖
[第12圖]為第3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構想圖
[第13圖]為第3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截面圖
[第14圖]為一般2重紗布織品之截面圖
<第1實施形態>
~構成~
第1圖,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構想圖。惟,為加以簡化,圖示省略黏結層壓構造。第2圖,為第1實施形態相關之多重紗布織品之截面圖。本發明為N(N為2以上之整數)重紗布織品,為易於理解本發明,係以3重紗布織品加以說明。
紗布織品,具有表面層紗布G1、內面層紗布G2、及中間層紗布G3。
表面層紗布G1及內面層紗布G2可通過中間層紗布G3直接黏結層壓,亦可由表面層紗布G1及內面層紗布G2介中間層紗布G3間接黏結層壓。
又,如圖所示可以經紗形成黏結層壓處,亦可以緯紗形成黏結層壓處。
表面層紗布G1,係由經紗(縱紗)1、2及緯紗(橫紗)A、B所構成。再於經紗1、2上提供緯紗A、B交叉形成平織構造。
經紗1、2,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撚紗(第1撚紗)。緯紗A、B,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撚紗(第2撚紗)。
又,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撚紗即一般使用之撚紗 。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撚紗稱為弱撚紗。同時,撚紗係數為1.0以下之撚紗係包含在無撚紗中。
一般撚紗方面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5以上之撚紗,使用撚紗係數為2.5以下之撚紗為弱撚紗,會使後述之效果更加顯著。
撚紗係數,係考慮紗之粗細而為撚織強弱之指標。數字越大即表示為越強之撚織。紗之紗線號的平方根乘以撚紗係數之值,即每1吋之撚紗數。
內面層紗布G2,係由經紗3、4及緯紗C、D所構成。係於經紗3、4上提供緯紗C、D交叉形成平織構造。
緯紗C、D,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撚紗(第3撚紗)。經紗3、4,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撚紗(第4撚紗)。
亦即,在表面層紗布G1與內面層紗布G2積層時,經紗1、2(第1撚紗)與緯紗C、D(第3撚紗)係垂直關係。
又,第1撚紗與第3撚紗可為相同之撚紗係數(一般之撚紗),亦可在一般撚紗之範圍而不同。第2撚紗與第4撚紗可為相同之撚紗係數(弱撚紗或無撚紗),亦可在弱撚紗或無撚紗之範圍而不同。
中間層紗布G3,係由經紗5、6與緯紗E、F所構成。係於經紗5、6上提供緯紗E、F交叉形成平織構造。
經紗5、6,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的撚紗(第5撚紗)。緯紗E、F,係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的撚紗(第6撚紗)。亦即,中間層紗布G3,係使用先前以來一般所使用之紗 布組織。
又,第5撚紗與第6撚紗可為相同之撚紗係數(一般之撚紗),亦可在一般撚紗之範圍而不同。同時,第5撚紗及第6撚紗與第1撚紗及第3撚紗可為相同之撚紗係數(一般之撚紗),亦可在一般撚紗之範圍而不同。
亦即,其特徵為表面層紗布G1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內面層紗布G2只有經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而中間層紗布G3,經紗及緯紗均為一般之撚紗。
又,第1撚紗至第6撚紗,可為中空紗,為密撚紗更佳。
第1撚紗至第6撚紗,以棉紗為佳,亦可使用嫘縈等來自於植物之再生纖維。
其次,再對表面層紗布G1及內面層紗布G2之組織密度加以說明。
在使用相當於60號紗線(55至64號紗線)(換算為單紗線)之紗時,基本密度係以經紗47股/inch、緯紗40股/inch。
下限方面,係經紗30股/inch、緯紗30股/inch。在未達下限時,由於弱撚紗(或無撚紗)過少,因此無法獲得充分之手感。使組織過粗會使限制弱撚紗(或無撚紗)的間隔(後面會再詳細說明)變長。其結果,會發生鬆散大,使摩擦強度大為下降之情形。
上限方面,為經紗60股/inch、緯紗股數60股/inch。在超過上限時,與相鄰之紗的間隙會變窄,限制弱撚紗(或 無撚紗)蓬鬆,因此無法獲得蓬鬆感。又,在組織變成過密時會使限制弱撚紗(或無撚紗)的間隔變短。其結果,將不易發生起因於紗之收縮差的膨高性。如此一來,即無法獲得充分的手感。
實際應用上,以經紗40至50股/inch、緯紗40至50股/inch較佳。
在使用相當於50號紗線(45至54號紗線)(換算單紗)之紗時,基本密度為經紗43股/inch、緯紗40股/inch。
下限方面,為經紗27股/inch、緯紗27股/inch。上限方面,為經紗55股/inch、緯紗股數55股/inch。
實際應用上,以經紗35至50股/inch、緯紗35至50股/inch較佳。
在使用相當於40號紗線(35至44號紗線)(換算單紗)之紗時,基本密度為經紗40股/inch、緯紗40股/inch。
下限方面,為經紗25股/inch、緯紗25股/inch。上限方面,為經紗50股/inch、緯紗股數50股/inch。
實際應用上,以經紗30至45股/inch、緯紗30至45股/inch較佳。
其次對中間層紗布G3之組織密度加以說明。
在使用相當於60號紗線(55至64號紗線)(換算單紗)之紗時,基本為經紗股數47股/inch、緯紗股數40股/inch。
下限方面,為經紗30股/inch、緯紗30股/inch。在未達下限時,會使組織變為過粗而布材的強度不足。
上限方面,為經紗60股/inch、緯紗股數60股/inch 。在超過上限時,與相鄰之紗的間隙會變窄,使布材變硬。又,中間層紗布G3使布材變硬不惟直接對表面之手感(柔軟性)產生影響,中間層紗布G3使布材變硬亦會間接對全體之感覺產生不良影響。
實際應用上,以經紗40至50股/inch、緯紗40至50股/inch較佳。
在使用相當於50號紗線(45至54號紗線)(換算單紗)之紗時,基本密度為經紗43股/inch、緯紗40股/inch。
下限方面,為經紗27股/inch、緯紗27股/inch。上限方面,為經紗55股/inch、緯紗股數55股/inch。
實際應用上,以經紗35至50股/inch、緯紗35至50股/inch較佳。
在使用相當於40號紗線(35至44號紗線)(換算單紗)之紗時,基本密度為經紗40股/inch、緯紗40股/inch。
下限方面,為經紗25股/inch、緯紗25股/inch。上限方面,為經紗50股/inch、緯紗股數50股/inch。
實際應用上,以經紗30至45股/inch、緯紗30至45股/inch較佳。
再者,第1撚紗至第6撚紗,可為相同之撚紗係數,亦可不同。
又,如第1圖及第2圖所舉之例所示,前提為第1撚紗至第6撚紗為相同之撚紗係數。弱撚紗(無撚紗)可見到較之相同紗線號的撚紗使蓬鬆變大。因此,圖中顯示第2撚紗及第4撚紗會變粗。
~手感的檢討~
首先以相關發明中之三重紗布織品(比較例1)的表面層紗布,對本實施形態中之三重紗布織品的表面層紗布之手感加以檢討。同時,在內面層紗布方面亦同樣地進行。
第3圖所示為比較例1中之平織構造,第4圖所示為本實施形態中之平織構造。平織構造之放大照片中並補充顯示撚紗的外緣。以兩者加以比較,說明手感之維持之原理。圖中並補充顯示表示密度之箭號。
比較例1中,經紗、緯紗均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
然而,由於紗布組織,係對經紗提供緯紗所形成。在形成紗布組織後,經過清洗及染色等會含水分的步驟,再加以乾燥,會使紗布組織收縮。此時,撚紗與弱撚紗(或無撚紗)的收縮率會不同。亦即,相對於撚紗易於收縮,弱撚紗(或無撚紗)並不易收縮。
因此,比較例1中,相對於經紗、緯紗均不易收縮,本實施形態中,經紗易於收縮而緯紗不易收縮。經紗收縮的結果,會使緯紗的密度多少較設計之密度為高。而使弱撚紗(或無撚紗)變為高密度,可以維持手感。
又,表面層紗布與中間層紗布之間亦會有收縮差。但表面層紗布的緯紗(弱撚紗或無撚紗),並不順應中間層紗布的緯紗(一般撚紗)而收縮,因而緯紗會發生縐褶。又,表面層紗布的經紗(一般撚紗),由於會如中間層紗布的經紗 (一般撚紗)同樣收縮,因此並不會因經紗而發生縐褶。
第5圖之圖,係在補充顯示手感之維持之原理。起因於層之間的收縮差,會使表面層紗布之緯紗(弱撚紗或無撚紗)形成浮出之狀態。另一方面,無收縮差的表面層紗布之經紗(一般撚紗)則會陷入(下沉)。
如此一來,即只有具有柔軟手感的弱撚紗(或無撚紗)會露出。具有硬手感的一般撚紗則不露出因此不會接觸皮膚。因此,可以維持比較例1標準之手感(柔軟性)。
又,手感有許多根據主觀的地方,不易客觀地評估。因此係依據第3圖的圖像解析,評估弱撚紗(或無撚紗)的露出率。結果可知本實施形態露出可達比較例1之標準。因此証實,本實施形態可維持比較例1標準之手感(柔軟性)。
~摩擦阻力的檢討~
係以相關發明中之三重紗布織品(比較例1)的表面層紗布之比較,對本實施形態中之三重紗布織品的表面層紗布之摩擦阻力加以檢討。又,在內面層紗布方面亦同樣地進行。
藉著比較第3圖及第4圖,可說明摩擦阻力之提高之原理。圖中補充顯示之箭號表示在交叉點上的限制及弱撚紗(或無撚紗)之變動。
在比較例1中,經紗、緯紗均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相對於此,本實施形態中,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
如上所述,與比較例1比較,本實施形態中弱撚紗(或無撚紗)之經紗可形成高密度。亦即,與比較例1比較, 本實施形態中弱撚紗(或無撚紗)之緯紗為高密度。亦即,與相鄰之紗的間隙變窄,因此抑制緯紗垂直方向變動的幅度,而限制變動。
第6圖之圖,係在補充顯示摩擦阻力之提高之原理。由於比較例1中,緯紗亦為弱撚紗(或無撚紗),使交叉點上的限制變弱。另一方面,在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之情形,經紗(一般撚紗)係陷入周圍之露出的緯紗(弱撚紗或無撚紗)之中,而在交叉點上限制緯紗(弱撚紗或無撚紗)。
本實施形態中,可藉限制緯紗(弱撚紗或無撚紗)的作用,抑制變動,因此與比較例1比較可提高摩擦強度。
第7圖之圖,可說明以其他方法使摩擦強度提高的原理。本實施形態中如上述之情形,在通常時(無外力),經紗(一般撚紗)會陷入周圍之露出的緯紗(弱撚紗或無撚紗)之中,而不會露出。因此,經紗(一般撚紗)應該與摩擦強度之提高不相關。
然而,在摩擦阻力成為問題時,由於衣物接觸皮膚及椅子/桌子等,會有外力作用之情形。而在外力作用時會使陷入之經紗(一般撚紗)露出於表面,作用為摩擦阻力。
因此本實施形態中,由於限制作用及外壓作用之相乘效果,與比較例1比較會增加特別的摩擦強度。
作為參考,在本申請案之實施形態及比較例1之外,再與先前以來一般所使用之三重紗布織品(比較例2)比較摩擦強度,証實本申請案之實施形態,不只單純具有比較例1與比較例2平均的摩擦阻力,亦有比較例2標準之摩擦強度。
~效果~
如上述之情形,本實施形態,可在維持比較例1標準之手感下,有較之比較例1優異的摩擦強度。
本實施形態中,可只在表面層紗布及內面層紗布中以經紗或緯紗之一方只有緯紗為弱撚紗(或無撚紗),因此可以較比較例1為低之成本製造。
本實施形態中,在積層表面層紗布G1及內面層紗布G2時,經紗1、2(第1撚紗)與緯紗C、D(第3撚紗)係垂直關係。在一般撚紗之間垂直的位置關係,即相當於先前以來一般所使用之紗布組織。亦即,在中間層紗布G3之外,可以經紗1、2(第1撚紗)與緯紗C、D(第3撚紗)組合確保布材之強度。其結果,本實施形態,可使布材之強度較比較例1優異。
~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中,其特徵為表面層紗布G1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內面層紗布G2只有經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
相對於此,表面層紗布G1亦可只有經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內面層紗布G2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構成。
本實施形態中,前提是第1撚紗至第6撚紗為相同之紗線號。相對於此,表面層紗布G1中,第2撚紗(弱撚紗或無撚紗)亦可為較第1撚紗(一般撚紗)為粗之紗線號。而且在內面層紗布G2中,第4撚紗(弱撚紗或無撚紗)亦可為較第3 撚紗(一般撚紗)為粗之紗線號。
在弱撚紗(或無撚紗)為較粗之紗線號時,手感(柔軟性)會更為顯著。
本實施形態中,在表面層紗布及內面層紗布中,為平織構造。相對於此,亦可為斜紋紡織構造或緞織構造。
第8圖所示之圖,為概略之斜紋紡織構造。圖所顯示之左側為斜紋紡織構造之構造圖,圖所顯示之右側為為斜紋紡織構造之組織圖。
斜紋紡織,在經紗通過2股緯紗之後,反複通過1股緯紗下者為3斜紋(如圖所示),在經紗通過3股緯紗之後,反複通過1股緯紗下者為4斜紋。交叉點規則地浮出而成斜的排列。
可例如,以表面層紗布G1中,第2撚紗在通過2股第1撚紗之上側之後,再通過1股第1撚紗之下側配置,並重複如此。且在表面層紗布G1中,以第2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配置在表面。
同樣地,可以第4撚紗在通過2股第3撚紗之下側之後,再通過1股第3撚紗之上側配置,並重複如此。且在內面層紗布G2中,以第4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配置在表面。
弱撚紗(或無撚紗)露出數目的增加,會使手感(柔軟性)更為顯著。
第9圖之圖,係概略表示緞織之構造。圖所示之左側為緞織構造之構造圖,圖所示之右側為緞織構造之組織圖。
緞織構造,係重複以5股以上之經紗及5股以上之 緯紗組合所構成。以經紗或緯紗之任一者多而浮出。
可例如,以表面層紗布G1中,第2撚紗在通過4股第1撚紗之上側之後,再通過1股第1撚紗之下側配置,並重複如此。且在表面層紗布G1中,以第2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配置在表面。
同樣地,可以第4撚紗在通過4股第3撚紗之下側之後,再通過1股第3撚紗之上側配置,並重複如此。且在內面層紗布G2中,以第4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配置在表面。
弱撚紗(或無撚紗)露出數目的增加,會使手感(柔軟性)更為顯著。
<第2實施形態>
係第1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為3重者,亦可為2重紗布。
第10圖,為第2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的構想圖。惟,為加以簡化,對黏結層壓省略圖示。第11圖,為第2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的截面圖。
第1實施形態中,在表面層紗布G1與內面層紗布G2積層時,經紗1、2(第1撚紗)與緯紗C、D(第3撚紗)具有垂直之關係。一般撚紗之間垂直之位置關係,係相當於先前以來一般所使用之紗布組織。亦即,可期望具有中間層紗布G3標準之布材強度。
因此,在不要求第1實施形態程度之布材強度時,可以省略中間層紗布G3。亦即可為2重紗布。
<第3實施形態>
~概要~
係第1實施形態中,表面層紗布G1與內面層紗布G2積層時,經紗1、2(第1撚紗)與緯紗C、D(第3撚紗)具有垂直關係,但亦可為同一方向。
第1實施形態中,在中間層紗布G3以外,係再以經紗1、2(第1撚紗)與緯紗C、D(第3撚紗)組合以確保布材的強度。另一方面,在不要求第1實施形態程度之布材強度時,只有中間層紗布G3亦可確保布材的強度。
~構成~
第12圖,為第3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的構想圖。惟,為加以簡化,對黏結層壓省略圖示。第13圖,為第3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的截面圖。
紗布織品,具備表面層紗布G1、內面層紗布G2、中間層紗布G3。
表面層紗布G1,係由經紗(縱紗)1、2與緯紗(橫紗)A、B所構成。並在經紗1、2上提供緯紗A、B交叉形成平織構造。
經紗1、2,係使用撚紗係數3.3以上之撚紗(第1撚紗)。緯紗A、B,係使用撚紗係數3.0以下之撚紗(第2撚紗)。
內面層紗布G2,係由經紗3、4與緯紗C、D所構成。並在經紗3、4上提供緯紗C、D交叉形成平織構造。
經紗3、4,係使用撚紗係數3.3以上之撚紗(第3撚紗)。緯紗C、D,係使用撚紗係數3.0以下之撚紗(第4撚紗 )。
亦即,在表面層紗布G1與內面層紗布G2積層時,經紗1、2(第1撚紗)與經紗3、4(第3撚紗)具有同一方向之關係。
中間層紗布G3,係由經紗5、6與緯紗E、F所構成。並在經紗5、6上提供緯紗E、F交叉形成平織構造。
經紗5、6,係使用撚紗係數3.3以上之撚紗(第5撚紗)。緯紗E、F,係使用撚紗係數3.3以上之撚紗(第6撚紗)。亦即,中間層紗布G3,為先前以來一般使用之紗布組織。
~變形例~
本實施形態,特徵為表面層紗布G1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內面層紗布G2只有緯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
相對於此,亦可為表面層紗布G1只有經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內面層紗布G2只有經紗使用弱撚紗(或無撚紗)之構成。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為3重,但亦可為2重紗布。特別,在不要求布材強度之處,亦可為2重紗布。
<多重紗布織品之使用例>
本申請案中發明之多重紗布織品,具有比較例1中之多重紗布織品的特徵,亦即,可維持通氣性、輕盈性、膨高性、保溫性、柔軟的手感、不透光性,同時較比較例1,有優異之摩擦強度、布材強度。而且製造成本亦低。
其結果,不惟在紗布毛巾及手巾方面,亦適於作為衣物(浴袍、睡衣、襯衫、褲類、領巾、乳幼兒用品等)及床具類(被單、毛毯、枕套等)之布材。

Claims (12)

  1. 一種多重紗布織品,係由含有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及相當於中間層之第3紗布組織的複數之紗布組織所構成之多重紗布織品,其特徵為: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前述第2紗布組織形成直接及/或間接之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經紗或緯紗之一方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的第1撚紗,並在經紗或緯紗之另一方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的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經紗或緯紗之一方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的第3撚紗,並在經紗或緯紗之另一方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的第4撚紗所形成;前述第3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的第5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的第6撚紗所形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中,前述第1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且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前述第2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且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前述第2紗布組織中,前述第3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且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前述第4撚紗為20號紗線至60號紗線,且密度為每吋25股以上60股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中,前述第2撚紗較前述第1撚紗為粗紗線號;前述第2紗布組織中,前述第4撚紗較前述第3撚紗為粗紗線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中,前述第2撚紗配置為在通過N(N為2以上之整數)股的第1撚紗之一方之側後,再通過1股的第1撚紗的另一方之側,且前述第2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配置在表面;前述第2紗布組織中,前述第4撚紗配置為在通過N(N為2以上之整數)股的第3撚紗之一方之側後,再通過1股的第3撚紗的另一方之側,且前述第4撚紗露出數目多之側配置在內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並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並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其中,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並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並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9. 一種二重紗布織品,係由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及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所構成之二重紗布織品,其特徵為: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前述第2紗布組織形成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並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10. 一種二重紗布織品,係由相當於表面之第1紗布組織及相當於內面之第2紗布組織所構成之二重紗布織品,其特徵為:前述第1紗布組織與前述第2紗布組織形成連結;前述第1紗布組織,係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1撚紗,並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2撚紗所形成;前述第2紗布組織,係在經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3以上之第3撚紗,並在緯紗上,使用撚紗係數為3.0以下之第4撚紗所形成。
  11. 一種衣物,其特徵為: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或二重紗布織品所縫製。
  12. 一種床具類,其特徵為: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多重紗布織品或二重紗布織品所縫製。
TW106125481A 2016-09-06 2017-07-28 多重紗布織品、二重紗布織品、衣物及床具類 TWI639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76212 WO2018047243A1 (ja) 2016-09-06 2016-09-06 多重ガーゼ織物
??PCT/JP2016/076212 2016-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2128A TW201812128A (zh) 2018-04-01
TWI639739B true TWI639739B (zh) 2018-11-01

Family

ID=5826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5481A TWI639739B (zh) 2016-09-06 2017-07-28 多重紗布織品、二重紗布織品、衣物及床具類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7132B2 (zh)
EP (1) EP3511456B1 (zh)
JP (1) JP6090894B1 (zh)
CN (1) CN109477257B (zh)
TW (1) TWI639739B (zh)
WO (1) WO20180472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3749B2 (en) * 2016-12-20 2020-10-27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Docking device made with 3D woven fabric
JP7105476B2 (ja) 2018-05-17 2022-07-25 株式会社アズ デニム生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56308B2 (ja) * 2018-06-18 2020-03-04 一広株式会社 二重ガーゼ織物およびその製法
JP7136446B2 (ja) * 2018-09-13 2022-09-13 株式会社トップファクトリー今治 ガーゼ織物カバー
US20220064825A1 (en) * 2020-09-01 2022-03-03 Casper Sleep Inc. Light woven shee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0613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isshinbo Ind Inc 多層構造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94169A (zh) * 2014-11-21 2015-04-08 亚东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低旦尼高模量聚酯帘子布的制备方法
WO2015097784A1 (ja) * 2013-12-25 2015-07-02 内野株式会社 ガーゼ織物
TW201531606A (zh) * 2014-02-14 2015-08-16 Uchino Co Ltd 毛絨織物以及製造方法
WO2016092652A1 (ja) * 2014-12-10 2016-06-16 内野株式会社 多重ガーゼの製織方法および多重ガーゼ織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88023A (en) * 1953-06-12 1957-04-09 Leonard P Frieder Textile fabrics
US3104684A (en) * 1959-09-21 1963-09-24 Kendall & Co Diaper
DE10245503A1 (de) * 2002-09-27 2004-04-08 Huesker Synthetic Gmbh Gittergewebe
US7786026B2 (en) * 2003-12-19 2010-08-31 Saint-Gobain Technical Fabrics America, Inc. Enhanced thickness fabric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DE202004005008U1 (de) * 2004-03-30 2004-06-2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ilmington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für Schutzbekleidung
CN101008120A (zh) * 2006-01-23 2007-08-01 张文琪 防过敏原编织布
JP2010077542A (ja) * 2008-09-24 2010-04-08 Jogan:Kk 重ね織物
US20190191801A1 (en) * 2013-08-29 2019-06-27 Uchino Co., Ltd. Gauze fabric
US20160281276A1 (en) 2013-08-29 2016-09-29 Uchino Co., Ltd. Gauze fabric
US20160101333A1 (en) * 2014-10-08 2016-04-14 Stringking Lacrosse Llc Lacrosse mesh and related objects and methods
WO2017033252A1 (ja) * 2015-08-24 2017-03-02 内野株式会社 多重ガーゼ織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0613A (ja) * 2004-05-19 2005-12-02 Nisshinbo Ind Inc 多層構造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097784A1 (ja) * 2013-12-25 2015-07-02 内野株式会社 ガーゼ織物
TW201531606A (zh) * 2014-02-14 2015-08-16 Uchino Co Ltd 毛絨織物以及製造方法
CN104494169A (zh) * 2014-11-21 2015-04-08 亚东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低旦尼高模量聚酯帘子布的制备方法
WO2016092652A1 (ja) * 2014-12-10 2016-06-16 内野株式会社 多重ガーゼの製織方法および多重ガーゼ織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37132B2 (en) 2020-11-17
EP3511456A4 (en) 2020-04-29
JP6090894B1 (ja) 2017-03-08
EP3511456B1 (en) 2021-11-03
EP3511456A1 (en) 2019-07-17
WO2018047243A1 (ja) 2018-03-15
TW201812128A (zh) 2018-04-01
US20190226126A1 (en) 2019-07-25
JPWO2018047243A1 (ja) 2018-09-06
CN109477257A (zh) 2019-03-15
CN109477257B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9739B (zh) 多重紗布織品、二重紗布織品、衣物及床具類
TWI510687B (zh) Gauze fabric, clothing and bedding
JP3208614U (ja) 多重ガーゼ織物
TWI541401B (zh) Gauze fabric
TWI760972B (zh) 多重紗布織物
EP3231911A1 (en) Method for weaving multiply gauze, and multiply gauze woven fabric
JP3187096U (ja) 縫製品
JP5971743B1 (ja) 多重ガーゼ織物
JP5784814B1 (ja) かさ高織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154736U (ja) 多重織物
JP2003055862A (ja) キルティング状布帛
KR20240000824U (ko) 레노 직물
KR20240000827U (ko) 레노 직물
KR20240000825U (ko) 레노 직물
KR20240000823U (ko) 레노 직물
KR20240000826U (ko) 레노 직물
KR20240000828U (ko) 레노 직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