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36835B -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36835B
TWI636835B TW106130659A TW106130659A TWI636835B TW I636835 B TWI636835 B TW I636835B TW 106130659 A TW106130659 A TW 106130659A TW 106130659 A TW106130659 A TW 106130659A TW I636835 B TWI636835 B TW I6368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amping
motor component
zone
component
m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0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268A (zh
Inventor
邱純枝
高飛鳶
洪聯馨
何明特
Original Assignee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30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3683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6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6835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12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268A/zh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至少一零組件與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首先是製備一料帶,使料帶具有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與一位於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之內側廢料區;接著,在內側廢料區內對料帶進行沖壓而沖壓出零組件;然後,對內側廢料區進行沖壓,使料帶形成第一環型馬達元件之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內緣;之後,在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沖壓出第一環型馬達元件。

Description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尤其是指一種利用內側廢料區沖壓出零組件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一般來說,馬達的構造主要是由定子與轉子所構成,而由於在實際運用上,時常會有大型馬達的需求,也因此在製作大型馬達時,通常無法一體成型地直接製造出定子或轉子,而需要利用矽鋼片堆疊成型的方式來製造出定子或轉子。
請參閱第一圖,第一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料帶沖壓區域之平面示意圖。如圖所示,在現有技術中,為了製造出定子或轉子,通常是在一料帶PA1上規劃一定子區PA11、一轉子區PA12以及一軸孔區PA13。其中,定子區PA11被沖壓出來的產品即是定子,而轉子區PA12被沖壓出來的產品即是轉子,而由於轉子中心必須穿設轉軸,因此必須將轉子區PA12中的軸孔區PA13沖壓掉以挖空,而雖然轉子區PA12與定子區PA11所沖壓出的轉子與定子是互相配合的結構,因此可以使轉子區PA12與定 子區PA11緊密的相鄰,進而有效的利用料帶PA1,但由於軸孔區PA13的部分則是直接視為廢料,因此當轉子區PA12與定子區PA11的規模越大時,沖壓軸孔區PA13所產生的廢料量也會相對的提高,導致資源的浪費,進而提高馬達的製造成本。
有鑑於在先前技術中,現有的轉子與定子大都由矽鋼片堆疊而成,而在沖壓出轉子與定子的過程中,由於轉子中心需挖空來裝設轉軸,因此在沖壓料帶的過程中,必需要轉子區的中心視為廢料而沖壓掉,進而因廢料的產生而增加製造成本;緣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藉由在沖壓出轉子片之前,先利用轉子區中心的廢料區進行零組件的沖壓生產,進而有效的提高料帶的使用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至少一零組件與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該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a),製備一料帶,使該料帶具有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與一位於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之內側廢料區;步驟(b),在該內側廢料區內對該料帶進行沖壓而沖壓出該零組件;步驟(c),對該內側廢料區進行沖壓,使該料帶形成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之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內緣;步驟(d),在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沖壓出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步驟(a)更使該料帶具有一環繞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且在步驟(d)之後更包含一步驟(e),係在該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沖壓出一第二環型馬達元件。較佳者,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係鄰接於該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此外,該第二環型馬達元件為一馬達定子片。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係鄰接於該內側廢料區。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為一馬達轉子片。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零組件為一馬達零組件。其中,該馬達零組件為一定子齒。
如上所述,由於本發明是利用位於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側的內側廢料區沖壓出零組件,因此可以有效的提升料帶的使用率,避免資源的浪費,相對的降低馬達的製造成本。
PA1‧‧‧料帶
PA11‧‧‧定子區
PA12‧‧‧轉子區
PA13‧‧‧軸孔區
1‧‧‧料帶
1a、1b、1c、1d、1e、1f、1g‧‧‧沖壓段
11‧‧‧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
12‧‧‧內側廢料區
13‧‧‧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
2a、2b、2c、2d、2e、2f、2g‧‧‧沖壓模
3‧‧‧零組件
4‧‧‧第一環型馬達元件
41‧‧‧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內緣
5‧‧‧第二環型馬達元件
51a、51b‧‧‧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
t0‧‧‧初始時距
t1‧‧‧第一沖壓時距
t2‧‧‧第二沖壓時距
t3‧‧‧第三沖壓時距
t4‧‧‧第四沖壓時距
t5‧‧‧第五沖壓時距
t6‧‧‧第六沖壓時距
t7‧‧‧第七沖壓時距
第一圖係顯示先前技術之料帶沖壓區域之平面示意圖;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利用多個沖壓模對料帶進行沖壓之沖壓時序圖;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所提供之料帶之沖壓段尚未被沖壓時之平面示意圖;以及 第四圖至第十圖係顯示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被各沖壓模沖壓之料帶平面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示意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更詳細的描述。根據下列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圖式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
請參閱第二圖,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利用多個沖壓模對料帶進行沖壓之沖壓時序圖。如圖所示,一料帶1具有複數個沖壓段1a、1b、1c、1d、1e、1f與1g,而複數個沖壓模2a、2b、2c、2d、2e、2f與2g是依據一沖壓時序對沖壓段1a、1b、1c、1d、1e、1f與1g進行沖壓。
其中,在一初始時距t0時,料帶1尚未進行沖壓;在一第一沖壓時距t1時,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在一第二沖壓時距t2時,沖壓模2b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且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b進行沖壓;在一第三沖壓時距t3時,沖壓模2c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沖壓模2b是對沖壓段1b進行沖壓,且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c進行沖壓;在一第四沖壓時距t4時,沖壓模2d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沖壓模2c是對沖壓段1b進行沖壓,沖壓模2b是對沖壓段1c進行沖壓,且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d進行沖壓;在一第五沖壓時距t5時,沖壓模2e 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沖壓模2d是對沖壓段1b進行沖壓,沖壓模2c是對沖壓段1c進行沖壓,沖壓模2b是對沖壓段1d進行沖壓,且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e進行沖壓;在一第六沖壓時距t6時,沖壓模2f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沖壓模2e是對沖壓段1b進行沖壓,沖壓模2d是對沖壓段1c進行沖壓,沖壓模2c是對沖壓段1d進行沖壓,沖壓模2b是對沖壓段1e進行沖壓,且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f進行沖壓;在一第七沖壓時距t7時,沖壓模2g是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沖壓模2f是對沖壓段1b進行沖壓,沖壓模2e是對沖壓段1c進行沖壓,沖壓模2d是對沖壓段1d進行沖壓,沖壓模2c是對沖壓段1e進行沖壓,沖壓模2b是對沖壓段1f進行沖壓,且沖壓模2a是對沖壓段1g進行沖壓。依此類推,當料帶1繼續前進時,會依序的受到沖壓模2a、2b、2c、2d、2e、2f與2g進行沖壓。
請繼續參閱第三圖,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所提供之料帶之沖壓段尚未被沖壓時之平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所包含之步驟首先是製備料帶1,使料帶1具有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與一位於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內之內側廢料區12,並使料帶11具有一環繞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其中,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係鄰接於內側廢料區12與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亦可為鄰近於內側廢料區12與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
請繼續參閱第四圖至第十圖,第四圖至第十圖係顯示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被各沖壓模沖壓之料帶平面示意圖。在經過上述製備料帶1之步驟後,接著是在內側廢料區12內對料帶1進行沖壓而沖壓出一零組件3;然後是對內側廢料區12進行沖壓,使料帶1形成第一環型馬達元件4之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內緣41;接著是在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內沖壓出第一環型馬達元件4;最後是在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內沖壓出一第二環型馬達元件5。
其中,詳細的步驟如下所述:如第四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a處後,沖壓模2a會對沖壓段1a進行沖壓,進而在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內之一側形成複數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51a(圖中僅標示一個)。
接著如第五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b處並受到沖壓模2b沖壓後,會在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內沖壓形成複數個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孔洞(圖未標示)。
然後如第六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c處並受到沖壓模2c沖壓後,會從內側廢料區12內沖壓出一零組件3,並使內側廢料區12內形成一對應於零組件3之缺口(圖未標示)。在本實施例中,零組件3為一馬達零組件,尤其是一定子齒,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為其他種零組件,且可以依據尺寸大小來沖壓出一個以上的零組件。
再來如第七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d處並受到沖壓模2d沖壓後,會使位於沖壓段1a之內側廢料區12整個被沖掉,進而形成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內緣41。此外,沖壓模2d在將內側廢料區12沖掉的同時,更在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內沖壓形成複數個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孔洞(圖未標示),且沖壓模2d所沖壓之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孔洞與上述沖壓模2b所沖壓之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孔洞實際上為交錯地排列。
之後如第八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e處並受到沖壓模2e沖壓後,位於沖壓段1a之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1整個會被沖掉而產生第一環型馬達元件4。其中,第一環型馬達元件4為一馬達轉子片。
而後如第九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f處並受到沖壓模2f沖壓後,會在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內,相對於上述沖壓模2a在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內沖壓形成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51a之一側外的部分沖壓出複數個與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51a相似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51b,使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51a與第二環型馬達元件孔洞51b均勻的環繞排列整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
最後如第十圖所示,當料帶1之沖壓段1a受帶動而移動至沖壓模2g處並受到沖壓模2g沖壓後,位於沖壓段1a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13整個會被沖掉 而產生第二環型馬達元件5。其中,第二環型馬達元件5為一馬達定子片。
綜上所述,由於本發明是在製造第一環型馬達元件的過程中,在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被沖壓之前,利用位於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側的內側廢料區沖壓出零組件,因此可以利用原先先前技術所浪費掉的部分,有效的提升料帶的利用率,避免資源的浪費,進而有效的降低成本。
上述僅為本發明較佳之實施例而已,並不對本發明進行任何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手段的範圍內,對本發明揭露的技術手段和技術內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換或修改等變動,均屬未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手段的內容,仍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Claims (8)

  1. 一種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係用於製造至少一零組件與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該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製備一料帶,使該料帶具有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與一位於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之內側廢料區;(b)在該內側廢料區內對該料帶進行沖壓而沖壓出該零組件;(c)對該內側廢料區進行沖壓,使該料帶形成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之一第一環型馬達元件內緣;以及(d)在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沖壓出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步驟(a)更使該料帶具有一環繞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之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且在步驟(d)之後更包含一步驟(e),係在該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內沖壓出一第二環型馬達元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係鄰接於該第二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 造方法,其中,該第二環型馬達元件為一馬達定子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沖壓區係鄰接於該內側廢料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一環型馬達元件為一馬達轉子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零組件為一馬達零組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其中,該馬達零組件為一定子齒。
TW106130659A 2017-09-07 2017-09-07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TWI636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0659A TWI636835B (zh) 2017-09-07 2017-09-07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0659A TWI636835B (zh) 2017-09-07 2017-09-07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6835B true TWI636835B (zh) 2018-10-01
TW201912268A TW201912268A (zh) 2019-04-01

Family

ID=6480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0659A TWI636835B (zh) 2017-09-07 2017-09-07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3683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403A (zh) * 2009-07-16 2011-01-26 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转子片和定子片的方法
CN103958088A (zh) * 2011-11-22 2014-07-30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CN106604788A (zh) * 2014-08-27 2017-04-26 东芝产业机器系统株式会社 顺序进给加工机及顺序进给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403A (zh) * 2009-07-16 2011-01-26 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转子片和定子片的方法
CN103958088A (zh) * 2011-11-22 2014-07-30 株式会社三井高科技 加工装置和加工方法
CN106604788A (zh) * 2014-08-27 2017-04-26 东芝产业机器系统株式会社 顺序进给加工机及顺序进给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268A (zh) 201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1042B (zh) 层叠铁心的制造方法
JP4898240B2 (ja) 鉄心片の製造方法
JP2007295668A (ja) カシメ跡なしコアの製造方法
JP2010075931A (ja) フランジを備えた筒状金属部品の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07186100B (zh) 一种管材旋沟预成型方法及管材
JP2016005404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0178487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順送り金型装置
JP2016005400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5209095B2 (ja) 鉄心片の製造設備
TWI636835B (zh) 馬達元件之製造方法
JPH01241331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鉄心製造方法と装置
WO2011155107A1 (ja) ブレーキ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JP5291774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484130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5202577B2 (ja) 固定子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RU2665851C2 (ru)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конца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банки
CN103855875B (zh) 电枢制造方法和跳步模具装置
JP2017074600A (ja) 座金付きナ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15020205A (ja) 歯形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歯形部品の製造装置
JP5536493B2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316104B2 (ja) ワッシャ製造方法
JP2006159232A (ja) プレス加工方法における薄板断面成型法
CN204300175U (zh) 离合器盘
JP2011110595A (ja) リング素材の製造方法
JP2010104154A (ja) 磁石装着型回転子鉄心の製造方法